「三國」:修訂間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小 →官號 |
WILLIAM0708(留言 | 貢獻) 小 →解說 |
||
第6行: | 第6行: | ||
== 解說 == | == 解說 == | ||
* 泛指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至晉朝建立的一段群雄割據,英雄輩出的年代。 | |||
* 中國歷史中最常被拿來當作創作項目的一個時代。 | * 中國歷史中最常被拿來當作創作項目的一個時代。 | ||
** 可能是因為春秋戰國太古老,後面又沒有像這個時代出現那麼多有名的人外加一本三國演義提供的眾多素材所致。 | ** 可能是因為春秋戰國太古老,後面又沒有像這個時代出現那麼多有名的人外加一本三國演義提供的眾多素材所致。 |
於 2024年9月11日 (三) 18:54 的最新修訂
三國/漢末三國
三國時期吳國的大發明家有哪些? |
解說
- 泛指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至晉朝建立的一段群雄割據,英雄輩出的年代。
- 中國歷史中最常被拿來當作創作項目的一個時代。
- 可能是因為春秋戰國太古老,後面又沒有像這個時代出現那麼多有名的人外加一本三國演義提供的眾多素材所致。
- 雖然春秋戰國時期有五霸七雄等勢力以及九流十家等角色,但二次創作不足是最大因素,春秋戰國時代的二創作品列國志還比不過左傳跟戰國策的人氣
- 可能是因為春秋戰國太古老,後面又沒有像這個時代出現那麼多有名的人外加一本三國演義提供的眾多素材所致。
- 朝鮮半島曾有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國家鼎足而立,亦被稱為「三國」,但為與普遍所指的「漢末三國」做區別,通稱「朝鮮三國」。
- 「三國同盟」一詞,源自日本戰國時代,武田家的甲斐國、北條家的相模國、今川家的駿河國,所締結聯姻同盟陣線,稱「甲相駿三國同盟」。
- 另外還有1882年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及1940年的大日本帝國、納粹德國、
純粹來搞笑的義大利王國這樣的同盟組合。
- 另外還有1882年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及1940年的大日本帝國、納粹德國、
歷史典故
- 漢末三國時代的時間有各種說法:
- 前期界定:漢桓帝、漢靈帝兩代之間的黨鯝之禍與十常侍亂政,西元166年至西元184年之間。
- 次期界定:西元184年(黃巾之亂)為起始,中程經歷三州(涼、幽、并)盪亂、洛陽宮變、董卓亂政、群雄割據等,至西元208年曹操平定河北、孫權雄據江東。
- 三期界定:西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北退,經歷曹操西征、劉備入蜀、孫權鑿戰江淮、曹操進爵魏王等,至西元219年(劉備漢中稱王),此時具備三分天下局面趨勢。
- 四期界定:西元220年(曹丕篡漢建立魏帝國),經歷劉備稱帝興漢、孫權橫江稱吳帝,天下正式進入三分鼎立,至265年蜀漢被魏帝國所滅,進入南北二分對峙局勢。
- 末期界定:266年晉朝代魏,晉吳多方爭衡對峙,至西元280年吳帝國被晉帝國滅亡,至此三分歸晉。
- 最早關於漢末三國時代的史書是晉朝時由陳壽所撰的《三國志》,由於陳壽是承襲魏的晉朝史官,故撰寫的時候以魏帝國為正統,但陳壽是蜀漢地區出身,故對蜀漢的劉備父子稱呼也有尊敬
,但是還是可以吵。- 在編撰三國志以前,其實魏吳、兩國就先已有編史,如王沈的《魏書》、韋昭的《吳書》、魚豢私撰的《魏略》,加上陳壽所做的《蜀書》,加以重新整理所作。
- 雖然被列為二十四史之一,但《三國志》並沒有一般史書會有的章表典章制度敘事,只有人物列傳──魏志(書)30卷、蜀志(書)15卷、吳(書)志20卷,合計65卷。
- 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彙整合為一書。[1]
- 由於陳壽是晉朝史官,故晉朝的當政者司馬家族並沒有記載於三國志中,而是其他當代或是後代人紀錄在各式的晉代史料中,後於唐朝正式編纂成晉書。
- 此外,陳壽本身對於傳言之類的東西並不怎麼相信,所以所有三國志中的東西基本上可以當成真正的史料和實際發生過的事來看(因為無法確定的傳言都被他砍掉了)
,只是數字上大概還是和司馬遷的史記一樣要打個折扣 - 蜀漢大臣楊戲著有《季漢輔臣贊》,陳壽據此補充了當中未被《蜀志》編入立傳的蜀漢重臣與將領相關史料,為研究三國史提供參考補充。
- 南北朝時代時,三國史料大量出現[2],因此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當政的時候,他便要求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國志主要是依據這個版本。
- 裴不同於以往,做注並非針對字句的唸法、解釋,而是注重在史料的補完、對照。
- 龐大的文字量曾被某些人認為又多又亂,甚至出現「都是些陳壽不要的多餘的東西」的毒舌評論;但反過來也留下不少古文獻資料,讓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更加豐富。
- 可惜的是,裴注的敘錄一卷已經失傳了。
-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為現在研究古代日本的重要史料。[3]
- 到了宋朝時,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再度編入了一些史料[4],與三國志不同,資治通鑑是以編年史為主體撰寫
,但司馬光加入太多自己觀點,閱讀時可要稍微判斷一下史料有沒有被加油添醋拿來攻擊王安石等人。[5][6] - 三國志集解
- 近人盧弼彙集歷代學者對《三國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註釋、版本校勘和考證,並將盧本人的註釋和按語統一編纂為《三國志集解》。
- 後人補充的志表
- 補志方面:
- 姚振宗《三國藝文志》及侯康《補三國藝文志》。
-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
- 洪亮吉《三國疆域志》、《補三國疆域志補注》。後有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証》、楊守敬《三國郡縣表補正》、金兆豐《校補三國疆域志》。
- 王欣夫《補三國兵志》。
- 陶元珍《三國食貨志》。
- 補表方面:
- 謝鍾英《三國疆域表》、《三國疆域表疑》。
- 周嘉猷《三國紀年表》。
- 謝鍾英《三國大事表》,張守常《謝鍾英〈三國大事表〉補正》。
- 萬斯同《歷代史表》中有《三國大事年表》、《三國漢季方鎮年表》、《三國諸王世表》、《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魏方鎮年表》、《漢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
- 黃大華《三國志三公宰輔年表》。
- 周明泰《三國志世系表》,陶元珍著《三國志世系表補遺附訂偽》。
- 補志方面:
流言終結百選/漢末三國的人文歷史流言
漢末三國常見名詞
官號
官號 | 解說 |
---|---|
丞相 | 輔佐皇帝處理國政的最高行政官,位高權重[7],故西漢成帝時起改丞相為司徒,並建立三司(三公)並立制以分割相權,直到曹操方復置丞相。漢末曹操廢三公自任丞相,魏國末期設相國由司馬昭擔任,蜀漢僅諸葛亮當過丞相,吳國則較常設丞相。 |
相國 | 原名:相邦,職務功能與丞相相仿,象徵性質優於丞相,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諸國首席公卿,擔當過的名人有張儀、呂不韋等。西漢時前期改稱相國,後因相權過大牴觸到皇權被削弱權力至廢置,職務功能由三司分掌,東漢末年董卓擅政時復置並自任。曹魏後期司馬家專權時皆位至相國,南北朝時期成了權臣的代名詞。 |
太傅 | 位在三公上,但無實權,為皇帝的輔佐大臣與老師。曹魏後期,曹爽為架空司馬懿而復設。 |
太尉 | 東漢三公之一,又稱為大司馬,總括全國軍事的最高武職官員,歷代沿置,均為加官,主政者強勢時位高無實權僅能提供建議。 |
司徒 | 東漢三公之一,又稱為大司徒,總括全國民政的最高文職官員,東漢時分割相權取代丞相地位 |
司空 | 東漢三公之一,又稱為大司空,總括全國監察的最高司法官員[8],和其餘的三公一樣,職權被劃歸於屬下的御史長史而成為虛銜。曹操曾出任此職。 |
大將軍 | 正式名稱是「大司馬大將軍」,位列三公之上的將軍官之首,作為中朝官[9]之首又手執全國兵權,所以也是事實上的全國行政長官。 通常由皇帝信任的后戚擔任[10]。曹操迎立獻帝時迫於實力的差距,曾以皇帝的名義冊封袁紹為大將軍,而自己則僅任司空。 |
驃騎將軍 | 始於西漢武帝為抗匈奴名將霍去病特設創制高階將官,驃字有驍勇之義,爾後成為歷代常設高階將官,與大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並列,儀位同比三司(三公)。 |
車騎將軍 | 主責執掌征伐的最高將官軍銜,始於秦漢時創置,在無大將軍就任時是全國將官首席,與大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皆最高將官,儀位同比三司(三公)。 |
衛將軍 | 始於西漢創制的將軍號,掌京師禁衛與邊疆防衛的高階將官,儀位同比三司(三公)。 |
前後左右將軍 | 位比上卿,服金印紫綬,皆為戰爭時期所設,在其他雜號將軍之上,大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之下。 |
無上將軍 | 最早出處引自《太平經》所創設的榮號將軍,漢順帝時民變領袖朱鳳[11] 曾引用自號,公元188年漢靈帝亦引用《太平經》內文引用自號[12] ,組建西園軍分割大將軍何進兵權。 |
尚書 | 本義訓「掌尚文書」,原本是少府寺下屬的文書檔案管理機構,漢光武帝時改為直屬皇帝的祕書機關,下分六曹輔助皇帝處理全國奏章,逐漸侵吞了大將軍和丞相的行政決策權。魏晉以後機構進一步肥大化,成為隋唐尚書省與六部的前身。作為曹氏與禁中的聯絡,荀彧曾擔任其長官尚書令。 |
執金吾 | 漢朝建置執掌京師外部巡衛的禁軍統領,地位與九卿比肩,其職掌兵卒又稱作北軍[13],與職掌南軍[14]巡衛皇宮諸門內部的衛尉互為表裡,皇帝外出巡視時負責帶領禁軍保障巡衛安全,至東漢兵權與北軍中侯分置而漸為榮譽職銜。 |
御史中丞 | 西漢置御史長史,御史大夫(司空)的次官,負責糾察彈劾內外百官,秩千石。東漢時改名御史中丞,成為御史台實權長官,具有內管御史、外督刺史權限。與司隸校尉、尚書令有別席而坐榮殊,合稱三獨坐。 |
中常侍 | 兩漢時的侍從內官之一,最初用以封賞寵臣,擔當者可佩戴右貂金璫附銀蟬冠飾,至漢光武帝以後成為閹宦專任官位,又名黃門常侍,最初員額四人,漢和帝增員至十人;直至曹魏代漢,以散騎常侍取代並終止閹宦專任特權。 |
侍中 | 秦朝始置的侍從內官之一,西漢時封賞給有功重臣參議朝政,東漢時置侍中寺機構署理政務,由士人專任,擔當者可佩戴銀璫左貂附蟬冠飾,爾後歷經數朝至唐、宋沿置,至元朝廢止。 |
太守/國相 | 原稱郡守,漢景帝時改名太守[15],該郡為王侯封地時改稱國相,直轄漢廷中央治理地區的首長稱尹,總括一郡行政軍事治安等事務之地方首長,在漢朝時太守是地位相當重要的官職,有時具備全權調度管理一郡軍政事務的權限。 |
都丞 | 原稱郡丞,邊郡則稱長史,太守之佐官,地位僅次於太守,屬文官職,輔佐太守處理郡國吏政事務。 |
都尉 | 原稱郡尉,為王侯封國時稱中尉,太守或國相之佐官,地位僅次於太守,屬武官職,輔佐太守處理郡國治安事務,以及地方軍事指揮與軍隊管理監察。 東漢光武帝以後廢郡國都尉,其職盡歸太守,只有邊疆軍事繁重的郡國以及統領內遷蠻夷的屬國仍然保留都尉一職。此外也存在職司關隘的關都尉或分擔邊郡軍政的部都尉或是在朝廷管理特定職事的署都尉。 |
縣令 | 縣級首長,大縣稱縣令,小縣稱縣長,縣侯封地稱縣相,輔官稱縣丞及縣尉。 |
牙門將 | 五品將官,主責將帥軍營牙門[16]防衛重責的統兵武官,統兵千人,又名千夫長,三國沿用建置,劉備為獎勵趙雲功勳特晉為牙門將軍。 |
偏將軍 | 五品將官,主將或主帥偏師將領,掌主軍側翼別動部隊,獲主帥授權別領一軍的部隊指揮官。 |
裨將軍 | 五品將官,主責輔佐將帥營師軍僚決策事務的副將,有權參與軍議或輔佐軍事決策行動。 |
中郎將 | 原屬衛戍皇帝衛軍編制的官號,漢靈帝以後亦常被群雄利用冊封給重要將領。 |
州刺史/州牧 | 始於西漢武帝建置的州級監察主官,至東漢州刺史由隸屬御吏體系改為地方官,總括一州軍政兼有校尉級的兵權。因為所管區域較大但官品低於太守,所以西漢後期開始有人提議把州刺史升級到太守同級並改稱州牧。 |
別駕 | 全稱別駕從事史,州級長史,亦稱別駕從事,漢代設置,為州刺史的佐吏。因其地位較高(次於州牧或州刺史),刺史出巡轄境時,別乘驛車隨行,故名。 |
治中 | 全稱治中從事史[19],州級功曹,亦稱治中從事,漢代設置,為州刺史的高階佐官之一。主管州之選署及眾政事,地位次於別駕。 |
主簿 | 漢代中央及郡縣官署屬下掌管文書機要的佐吏,地位次於功曹,然為主官門下親吏之長,常辦長官所託機要樞務,擔當者常為長官之倚重心腹。位及三公所署主簿則稱為黃閣主簿,掌府中文書,主省錄眾事。。至魏晉時漸為將帥或重臣的主要僚屬,參與機要,總領府事。 |
功曹 | 又名功曹史,太守或縣令的佐吏,主管考察記錄業績,除掌人事外,得以參與一郡或縣的政務。屬司隸校尉時稱作功曹從事,州級功曹稱作治中從事。 |
司隸校尉 | 漢武帝始置,負責督率京城徒隸,從事查捕奸邪和罪犯,同時與外州刺史相同,監察京畿七郡[20]之內百官,簡稱司隸。劉備在蜀稱帝時以張飛爲司隸校尉。 |
事物
名稱 | 解說 |
---|---|
閹宦[21] | 即後世俗稱的太監[22]的前身原稱,負責處理宮廷內務的官員,成員主要為被閹割的男性,因服侍皇帝或皇后或皇室家族成員而備受信任。為了制衡控制地方和外廷的士閥,以及控制中朝的外戚勢力,在桓靈時期被皇帝寵信提拔,獲得莫大的權勢,釀成兩次黨錮之禁,並且利用權勢為自身親屬宗黨謀取私利干預朝政。導致漢朝陷入由戚、宦、士三方勢力的權力爭鬥,朝政日益腐敗紛亂,最終走向漢末亂世。 |
后戚 | 泛指憑藉與皇帝有姻親關係而獲得高官與權勢的門閥宗黨,自漢和帝以降多次輪替外姓姻親宗黨把權專政,漢靈帝歿後外戚何進與宦官蹇碩爭權而引發宮廷政亂事件。 |
士閥 | 泛指以同樣文化風俗或利益理念而結合或對立的門閥宗黨,成員大多為地方仕紳或名門豪族,漢末能影響地方官職的遷任或政經社會發展,相當講究出身門第及地位品格,有些官職或社會地位需要獲得某些有力名士背書認可才能順遂擔任,幾乎壟斷察舉制度,因應成規陋習而產生九品官人法的任官制度來制衡。 |
遊俠 | 又稱俠客或豪俠,泛指以崇尚江湖俠氣與聚義行事的社會階層,源自春秋戰國時代的門客文化,兩漢時成為豪強與權黨的武力來源,以自身頑固道德價值觀為雇主效命,但因行事上常犯朝廷法禁,威脅到朝廷統治權威,數次遭到整肅,但到東漢後期風氣復起,成為日後群雄割據的武力來源。情感上愛恨分明,志趣相合時能如膠似漆,志趣相悖時視如仇寇。 |
察舉制 | 漢朝自下而上薦舉地方人才的制度,依舉辦科目分為由州郡選官主辦考察的常科與皇帝代表選官主辦考察的特科(又稱特舉),常科有郡級選官主辦考察的孝廉科[23],州級選官考察的茂才科[24],明經科察舉通曉儒經的人才,另外還有選拔12至17歲之間的「博通經典」者的童子科。實施初期確實能選拔出優秀人才,但由於選拔標準過於主觀缺乏客觀佐證,東漢後期對人才選拔標準大多偏頗著重名聲家世或者收受金錢賄賂就可入選仕途等舞弊情事。[25] |
徵辟制 | 由漢武帝建置由上而下的選拔官吏制度,分別由皇帝徵召與朝臣公卿的辟除[26]的合稱。由皇帝名義徵召品學兼優的士人擔任特定官位職務,而內外朝臣或州郡縣級主官可以聘任僚屬。 |
三互法 | 東漢桓帝時制定的任官避諱法令,主要是因應士閥宗黨防範結黨營私過度干涉朝政的箝制法令,範例:當甲地人出任乙地官位時,乙地人不得出任甲地官位,或是甲方人與乙方人有緣戚關係時亦不得互相出任對方出身地的官位等等,這情形直到董卓擅政後失去制衡作用。 |
任質制 | 將任子制與質子制結合的人事制度,確保地方豪強仕紳臣從朝廷統治,將豪強仕紳家屬子弟安置在京畿要地,由監官督視察舉可櫂用人才,同時將家屬為質防範豪強仕紳叛逆,若豪強仕紳有謀叛行為則以法令誅族、領兵討逆。該制度在曹魏大幅強化施行。 |
臨朝稱制 | 代替年幼皇帝掌理朝政的制度,經常是先帝后戚擔當,成了外戚專權的依據,東漢光武時鑒於王莽篡漢弊端,曾廢止該制抑制后戚干政,但到了章帝竇后恢復該制,后戚干政情況復起,爾後歷代王朝不乏該制啟用案例。 |
九品中正制 | |
月旦評 | 始於東漢末年汝南名士許劭與堂兄許靖等數位名士為主,對當代知名人物進行褒貶兩極的品評,因為每月初一發表而被稱為「月旦評」。因為多少也關係到被評人物在官途是否順遂,不少人重金重禮贈待名士求得良名。爾後歷朝士人也仿效品評當代重要人物。 |
部曲 | 名稱始出現於東漢末年,以家鄉為主招募的鄉勇家兵,多從屬於當地豪強或有力軍閥所雇傭,不少各方諸侯豪強也會僱用部曲協助作戰,不少部曲會成為主要勢力的作戰主力。 |
西園軍 | 公元188年,漢靈帝在皇宮西園主持籌備的新軍,引用《太平經》內文自號『無上將軍』,位高於大將軍,由蹇碩[27](上軍)、袁紹(中軍)、鮑鴻[28](下軍)、曹操(典軍)、趙融(助軍左)、馮芳(助軍右)、淳于瓊(佐軍右)、夏牟(佐軍左)等統領八營校尉領兵,漢靈帝死後由蹇碩統領與大將軍何進爭權。 |
八關都尉 | 公元184年,為鎮壓黃巾黨兵亂,以洛陽為中心強化關隘防衛兵力增設建置,而八關有:函谷(洛西道關隘,八關之首)、旋門(洛東道關隘,又名虎牢、汜水)、廣城(洛南道關隘)、孟津(洛北道關隘)、伊闕(南陽道關隘)、平津(河東道關隘)、轘轅(許陳道關隘)、太谷(汝陽道關隘,又名大谷)。[29] |
漢末三國諸國勢力概況
東漢末年後期
- 歷史前景概述
-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定都雒陽(洛陽)[30]中興漢朝後,東漢前期的國政朝綱在漢明帝、漢章帝時期治理之下富強賢明而有明章之治的美譽,但自漢章帝死後,在和帝、安帝、順帝時期開始出現后戚專權擅政的陋習,同時也衍生出新皇帝為扳倒權戚而重用宦官來重掌朝政的宮廷政變,這現象情況到了桓帝、靈帝時代也未能倖免。
- 漢和帝為了扳倒權戚竇憲,重用宦官鄭眾[31]、將竇憲一家黨羽勦除,事成後漢和帝以獎賞宦官勦除權戚有功,破例讓宦官能夠封侯,從此開啟宦官能參預朝政的先例。
- 漢桓帝時期,在成功勦除權戚梁冀後,更是將以單超為首五名參與宮變的宦官封侯,但這五名宦官藉由桓帝的寵信,藉勢索賄或干預朝政的惡習得罪了士族門閥,爆發了以太學生為主的批判宦官干政的太學生事變,漢桓帝為了壓制情勢下令逮捕發難的200名太學生準備治罪,但在太傅陳蕃與外戚竇武進諫求情之下,改以終身不得仕官的禁錮令作為懲處,此事件被稱為第一次黨錮之禍。
- 公元168年漢桓帝崩猝,皇后竇妙聽從中常侍曹節與光祿大夫劉儵的諫言,將解瀆亭侯劉萇之子劉宏(即漢靈帝,桓帝堂姪)在年僅12歲時以繼子名義扶持登基即位,竇妙以太后之尊垂簾攝政,讓父親竇武(三君之一,與劉淑及陳蕃齊名,名號由士黨尊稱)拜為大將軍臨朝輔政,此時一些不滿宦官干政的士閥黨羽與竇武合謀藉機將曹節為首的權宦勢力勦除的宮變計畫,但事跡為曹節、王甫為首的權宦一黨察覺,權宦一黨先下手為強,將竇武、陳蕃為首等涉嫌參與謀劃宮變的黨羽逮捕誅殺,竇太后雖曾袒護宦官,但仍被權宦曹節為首黨羽貶入冷宮失意而卒。
- 權宦為首聯手罷黜竇太后而執掌朝政之後,擁立漢靈帝生母董氏(河間董姓宗裔)為太后,正派閹宦謝弼、董萌曾數次諫言竇太后無辜,數度令靈帝些感心軟有意平反冤屈,但終遭權宦畏忌失勢诤言制止而罷。
- 期間許多士黨多次譴責敵派閹宦專權擅政的惡俗,令權宦藉權勢緝捕士黨擴大政治迫害的威度,許多士黨人士遭受迫害禁錮或流亡邊地,事件又稱作第二次黨錮之禍。
- 爾後靈帝專寵十常侍之首張讓等十二位閹宦,授權代靈帝專權擅政,聽從母親建議開辦買賣官位藉此斂財充實宮室,期間權宦藉此從中牟利蓄積財富,而部分士閥豪強為了圖得榮位官銜不時剝削吏民資產上繳漢廷以確保提升家門地位的獲益,間接導致民間物資經濟失衡問題愈加險峻,時鉅鹿人張角自稱為太平道術祖師南華老仙傳人,以道術治病及太平濟世為號召逐步招收信徒,經時累月數載間信徒足跡遍及漢朝全國諸州疆域之內,以太平之世為理念而自稱太平黨,因信徒皆著黃巾而又名黃巾黨,預謀於公元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發動起義民變。
- 東漢自光武帝劉秀定都雒陽(洛陽)[30]中興漢朝後,東漢前期的國政朝綱在漢明帝、漢章帝時期治理之下富強賢明而有明章之治的美譽,但自漢章帝死後,在和帝、安帝、順帝時期開始出現后戚專權擅政的陋習,同時也衍生出新皇帝為扳倒權戚而重用宦官來重掌朝政的宮廷政變,這現象情況到了桓帝、靈帝時代也未能倖免。
- 行政疆域區劃
【司隸校尉部】 | 備註 |
---|---|
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翎、河東郡、弘農郡、河南尹、河內郡 | 東漢京畿中心。轄縣一百零六。治所洛陽(雒陽)。轄境在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以及陝西省渭河平原一帶。 |
【揚州刺史部】 | |
九江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豫章郡 | 轄縣九十二。治所歷陽。漢末時移治壽春。轄境在今安徽省淮河和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三省、河南省東南一小部、湖北省東部。 |
【荊州刺史部】 | |
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 | 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漢末時移治江陵,劉表到任後移治襄陽。轄境在今湖北省、湖南省大部,以及貴州、河南、廣東、廣西等省的一部分。 |
【交州刺史部】 | |
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郡 | 治所龍編。三國時孫吳移治番禺。轄境在今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以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區。 |
【益州刺史部】 | |
漢中、巴郡、廣漢、蜀郡、犍為、越巂、牂牁、益州、梓潼郡及廣漢屬國(陰平)、犍為屬國(朱提)、蜀郡屬國(漢嘉)。 | 治所雒縣。漢末移治成都。轄境在今四川、雲南、貴州大部,以及陝西、甘肅、河北等省的一小部分。 |
【徐州刺史部】 | |
東海/郯縣、下邳國/下邳、琅邪/開陽、彭城(楚)/彭城、廣陵/廣陵 | 縣六十二。治所郯縣。漢末移治下邳。三國時曹魏移治彭城。轄境在今今江蘇省長江以北及山東省南部地區。 |
【豫州刺史部】 | |
潁川、汝南二郡及梁、沛、陳、魯國 | 治所譙縣,轄境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省東部及安徽省北部地區。 |
【涼州刺史部】 | |
隴西、漢陽(天水)、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郡及張掖、居延屬國 | 別名西州。轄縣九十八。治所隴縣。三國曹魏移治姑臧,轄境在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湟水流域以及陝西西部地區。 |
【冀州刺史部】 | |
魏郡/鄴、鉅鹿郡/廣宗、渤海郡/南皮、博陵郡/安平、常山國/元氏、安平國/信都、河間國/樂成、中山國/盧奴、趙國/邯鄲、清河國/甘陵 | 縣一百。州治邑鄴縣(三國曹魏移治信都縣)。轄地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山東省西部、河南省北部地區。 |
【青州刺史部】 | |
濟南、平原二郡及樂安、北海、東萊、齊國四國 | 縣六十五。治所臨淄縣。轄境在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 |
【幽州刺史部】 | |
涿郡、廣陽(燕)、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郡及遼東屬國(昌黎) | 治所薊縣。轄境在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地區、遼寧南部地區以及朝鮮西北部地區。 |
出身人物 | 劉備與張飛及簡雍皆為涿郡人。程普為右北平人。 |
【并州刺史部】 | |
上黨郡/長子→壺關、太原/晉陽、雁門/陰館、定襄/善無、雲中/雲中、五原/九原、朔方/臨戎、西河/離石、上郡/膚施 | 全盛時期有九郡九十二縣,治所晉陽。轄境在今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省、陝西省的部分地區。經常是胡、漢民族社會活動衝突與交流之地。東漢末年因南匈奴、鮮卑、黑山軍、白波黨等兵亂,喪失大部郡域控制。 |
【兗州刺史部】 | |
陳留、東郡、泰山、山陽、濟陰、任城、東平、濟北 | 縣八十。治所昌邑,轄境在今天山東省西南部以及河南省東部地區。 |
【雍州刺史部】 | |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改易) →隴西、漢陽、武都、安定、北地、京兆、馮翊、扶風(建安十八年) |
東漢興平元年分涼州,原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郡,治所姑臧。218年與涼州互易州名,將三輔地區編入。治所長安。轄境在今陝西省中部、甘肅省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以及青海省黃河以南一部分地區。 |
【匈奴單于部】 | |
西河(美稷)、上郡(北部)、北地(北部)、朔方(中部) | 漢廷分并州以西及涼州以北部分領地安置南匈奴安住自治所在,單于庭治於西河郡美稷縣,設匈奴中郎將監護。於扶羅、呼廚泉、劉豹皆在此活躍。曹操將呼廚泉單于扣留在鄴為質,讓右賢王劉去卑代為治理該區。 |
【西域長史府】 | |
大部份書籍因為版面問題,會把這一部份從地圖上鬼隱掉。 |
- 漢朝軍職及軍制
- 鑒於西漢以來防止地方軍將領擁兵自重,大幅削弱與限制地方將領兵權與武官升遷任命,維護地方治安與作戰由郡國境內太守與諸轄部都尉、校尉負責,視戰況情勢輕重授任將軍或中郎將督軍諸部都尉、校尉作戰,事罷後解除兵權,但隨著東漢末年內亂邊患頻繁,加重地方將領兵權,但間接導致漢末群雄割據局勢。
- 漢朝武官地位高低基準以秩位制的官俸及授勳徽位而定,中朝(內廷)武官俸祿高於外朝(外廷)武官,中朝武官由中央朝臣擔任或督轄,外朝武官由州刺史或郡國太守督轄。
- 中朝武官-中廷將軍: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前、後、左、右將軍屬中朝將軍,而大將軍位在三公上,驃騎、車騎、衛將軍具備位比三公地位,前、後、左、右將軍則位次上卿(次於三公之下),勳位金印紫綬。
- 中朝武官-外廷將軍:東、西、南、北四方的征號、鎮號、安號、平號將軍,非常設時,地位與諸名號將軍相差不大,直到確立九品中正制,常設化後,才明確讓征號、鎮號、安號、平號四方將軍地位高於諸名號將軍。
- 中朝武官-中廷校尉:漢廷八營校尉或五營校尉,八營校尉(中壘營[32]、屯騎營、步兵營、越騎營、長水營、胡騎營、射聲營、虎賁營)始於西漢武帝時建置的精銳武裝部隊,東漢時重新整編為五營校尉(屯騎營、步兵營、越騎營、長水營、虎賁營),由北軍中侯統轄督軍。
- 中朝武官-外廷校尉:已知代表官職有司隸校尉、典農校尉、司鹽校尉、度支校尉等,執掌專責督營特定事務的官職。
- 中朝武官-中廷中郎將:原是光祿勳麾下郎官職稱,秩比二千石,麾下有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中郎將,五官、左、右中郎將各統領其署所轄諸中郎、侍郎、郎中[33],虎賁中郎將主掌虎賁郎宿衛,羽林中郎將主掌羽林郎宿衛,並與騎署都尉共監羽林騎。
- 中朝武官-外廷中郎將:東、南、西、北四方中郎將,掌遠征,東漢末年始,秩比二千石。江左彌重,或領刺史,或持節為之。領銀印青綬勳位,服同將軍。
- 中朝武官-中廷都尉:奉車、駙馬、騎都尉是光祿勳府屬三都尉,此外尚有漢武帝時設立的水衡都尉(原掌上林苑,後改掌水師)、騪粟都尉(掌軍糧)、協律都尉(掌音律)。
- 外朝武官-部校尉與部司馬:統領營級部隊的將領與軍僚,具統兵權限,一個軍隊由數營部隊組成,由將軍擔當一軍之長。
- 外朝武官-名號中郎將:以獎勵地方將領或吏臣而授任軍銜,名號因人設事而異,授任者多為地方豪強或重要士紳,漢末成為群雄攏絡親信重臣的政治封賞利器,功績勳著時可升皆為名號將軍。
- 外朝武官-中營武官:偏將軍、裨將軍、牙門將[34]、騎督[35]、都督、諸部督,從屬中朝或諸名號將軍之下武官,依主帥授權作戰任務目的而不同。
- 外朝武官-地方都尉:名號都尉、部都尉、關都尉、農都尉、屬國都尉、郡(國)都尉等。
- 位次
位次 | 武職 | 文職 |
---|---|---|
上公 | 大司馬、大將軍 | 太傅、太師、太保、相國 |
三公 | 衛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 司徒(丞相)、司空(御史大夫)、太尉 |
上卿 | 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四征將軍 | 尚書令、司隸校尉、御史中丞[36]、大長秋[37] |
九卿 | 四鎮將軍、都護、執金吾 | 太常、光祿勳、 衛尉、太僕、廷尉、宗正、大鴻臚、大司農、少府、令尹[38]、州牧 |
亞卿 | 四安將軍、四平將軍、度遼將軍、匈奴中郎將、烏桓校尉、諸名號將軍、四方中郎將 、五署中郎將、五營校尉 | 太守、州刺史、國相、侍中、諸府署令曹史 |
上大夫 | 軍司馬、別部司馬、偏將軍、裨將軍、威號校尉、職事校尉、府署都尉、都督 | 縣令(長)、從事史、侍御史 、都丞、郡功曹 |
下大夫 | 縣尉、軍侯、部曲督 | 縣丞 、諸佐吏 |
魏國/晉國
- 至三國末年(260年)全境戶數/人口數:約103萬戶/約443萬2千8百人。
- 常備兵力:約20萬~37萬,預備兵力粗估10~30萬不等。
- 曹操掌政時兵力約30~45萬,曹丕掌政時因伐吳失利折損不少兵力出現兵力短缺險境,曹叡主政重振國力後,兵力達40~47萬,司馬家主政時兵力達60~65萬,西晉第23年兵力規模達百萬。
- 魏國主要防衛國策:在京畿部署直屬中央調度的禁軍重兵以備周圍有事隨時調度支援,重點防衛國家為吳國,最初對一段時間沒出兵動靜的蜀國佈防兵力較少,在蜀國開始有軍事行動後開始增加佈防兵力,對異民族是鎮撫兼用。
- 對吳蜀皆採取堅城集中防衛,將鄰近敵境的有人集落強制遷居易於鞏固防衛的堅城,強化主要城鎮的防禦工事及要道運給,使敵方不易在該地輕易就地補給而難以持久應戰而退兵。
- 軍制編成:
- 常備兵力:約20萬~37萬,預備兵力粗估10~30萬不等。
中央軍 | 中軍 | 武衛營 |
中壘營 | ||
中堅營 | ||
驍騎營 | ||
游擊營 | ||
中領營 (中領軍親領) | ||
中護營 (中護軍親領) | ||
北軍五營-後漢末 (屯騎營, 越騎營, 步兵營, 長水營, 射聲營) | ||
外軍 | 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各州管轄區駐軍 | |
地方軍 | 諸州郡兵 |
- 魏(公)王侯國高階文武官簡序
- 排序依公元213年曹操進封魏公、216年進封魏王,220年曹丕稱魏帝前。
- 曹丕繼任魏王後,夏侯惇進封大將軍、曹仁進封車騎將軍、曹洪進封衛將軍。
主君 | 前將軍 | 左將軍 | 右將軍 | 後將軍 | 相國 | 尚書令 | 尚書僕射 | 御史大夫 |
---|---|---|---|---|---|---|---|---|
曹操 | 夏侯惇 | 于禁 | 樂進 | 未考 | 鍾繇 | 荀攸、李義 | 涼茂、毛玠 | 華歆 |
曹丕 | 張遼 | 張郃 | 徐晃 | 朱靈、文聘 | 華歆 | 未考 | 未考 | 王朗 |
- 實際統治:
- 幽州(&平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雍州、涼州、荊州(魏屬)、揚州(魏屬)、西域長史府[39]。
- 國都:洛陽;陪都:許昌、鄴、長安、譙。
州名 | 主邑 | 轄郡(國)/治邑 | 備註 |
---|---|---|---|
司州 | 洛陽 | 河內郡/懷縣、河南尹/洛陽都、平陽郡/平陽縣、河東郡/安邑縣、弘農郡/弘農縣 | 前身為司隸校尉部。魏國京畿所在。 |
兗州 | 昌邑→稟丘 | 泰山郡/奉高縣、濟北國/盧縣、東平國/壽張縣、任城郡/任城縣、山陽郡/昌邑縣、東郡/濮陽縣、濟陰郡/定陶縣、陳留國/陳留縣 | 曹操領東郡太守與兗州刺時代時期,將州邑選設在鄄城做為基地。 |
豫州 | 安城 | 魯郡/魯縣、沛國/沛縣、梁國/睢陽縣、譙郡/譙縣、陳郡/陳縣、潁川郡/許昌縣、汝南郡/新息縣、弋陽郡/弋陽縣、汝陰郡/汝陰縣(廢置併汝南)、襄城郡/襄城縣(廢置併潁川)、陽安郡/陽安縣(廢置併汝南) | |
揚州(魏屬) | 壽春 | 淮南郡/合肥縣、廬江郡/六安縣、安豐郡/安風縣 | |
青州 | 臨淄 | 濟南國/東平陵縣、樂安郡/高苑縣、齊國/臨淄縣、北海國/平壽縣、東萊郡/黃縣、城陽郡/東武縣 | |
徐州 | 下邳 | 東莞郡/莒縣、琅琊國/開陽縣、東海國/郯縣、彭城(楚)國/彭城縣、下邳國/下邳縣、廣陵郡/淮陰縣 | |
冀州 | 信都 | 渤海郡/南皮縣、樂陵郡/厭次縣、河間郡/樂成縣、安平郡/信都縣、清河郡/清河縣、平原郡/平原縣、陽平郡/館陶縣、廣平郡/曲梁縣、趙郡/房子縣、鉅鹿郡/廮陶縣、魏郡/鄴縣、常山郡/真定縣、中山郡/盧奴縣 | 信都於黃巾之亂中嚴重受創,之後的統治者主要行政中心變為鄴。 |
并州 | 晉陽 | 雁門郡/廣武縣、新興郡/九原縣、樂平郡/沾縣、太原郡/晉陽縣、上黨郡/壺關縣、西河郡/玆氏縣 | 公元213年曾併入冀州,曹魏建立後復置 |
幽州 | 薊 | 代郡/代縣、上谷郡/居庸縣、范陽(涿)郡/涿縣、燕國/薊縣、漁陽郡/漁陽縣、右北平郡/土垠縣、遼西郡/陽樂縣 | |
平州 | 襄平 | 昌黎郡/昌黎縣、玄菟郡/高句麗縣、遼東郡/襄平縣、樂浪郡/朝鮮縣、帶方郡/帶方縣 | 曾分幽州置平州,之後併屬幽州。公孫度、康、恭、淵祖孫三代在此雄踞。 |
雍州 | 長安/上邽 | 馮翊郡/臨晉縣、京兆郡/長安縣、北地郡/耀縣、撫夷護軍、新平郡/漆縣、扶風郡/槐里縣、安定郡/臨涇縣、廣魏郡/臨渭縣、天水郡/冀縣、南安郡/豲[40]道縣、隴西郡/襄武縣 | 關中都督駐京兆尹長安轄管三輔地區,雍州刺史駐廣魏郡上邽轄管隴右諸郡 |
涼州 | 姑臧 | 西平郡/西都縣、金城郡/榆中縣、武威郡/姑臧縣、張掖郡/觻得縣、西海郡/居延縣、酒泉郡/祿福縣、敦煌郡/敦煌縣 | |
荊州(魏屬) | 新野 | 南陽郡/宛縣、南鄉郡/南鄉縣、江夏郡/安陸縣、襄陽郡/襄陽縣、新城郡/房陵縣、上庸郡/上庸縣、魏興郡/西城縣、義陽郡/安昌縣(廢置併南陽) | |
西域長史府 | 海頭 | 高昌國、車師諸部國/交河城、焉耆國、龜茲國、鄯善國/樓蘭城、于闐國、疏勒國 | 前身為西域都護府。專責治理西域各部外籓諸國。 |
匈奴五部 | 蒲子 | 左部(西河茲氏縣)、右部(太原祁縣)、中部(太原大陵縣)、南部(平陽蒲子縣)、北部(新興九原縣) | 曹操時代將匈奴部族分置五部分化管治,每部設漢人司馬監察五部匈奴部帥,由匈奴中郎將監護。直至西晉時劉淵趁八王之亂機遇整合五部叛晉自立。 |
- 三分歸晉後行政區劃
- 西晉統一三國時劃分十九個州區。
- 平州、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司州、雍州、秦州、涼州、梁州、益州、寧州、荊州、揚州、廣州、交州
- 西晉統一三國時劃分十九個州區。
蜀漢國
- 至三國末年(263年)全境戶數/人口數:約28萬戶/約94萬人,未丟失荊州(219年)前戶數/人口數:30萬戶/約100萬人以上。
- 常備兵力:約8萬~13萬,劉備在就任漢中王時兵力約在16萬至20萬之間(未丟失荊州)。
- 諸葛亮執政時期,數次北伐作戰動員兵力約在10萬上下界線,諸葛亮死後蜀軍遠征作戰動員兵力鮮少超過10萬,費禕死後姜維掌握兵權後才增加動員兵力。
- 蜀亡時,仍有將士約十萬二千人。
- 軍制權限編成:
- 常備兵力:約8萬~13萬,劉備在就任漢中王時兵力約在16萬至20萬之間(未丟失荊州)。
軍轄 | 軍屬 | 軍職 |
---|---|---|
中央軍 | 府中軍 | 都護、監軍、領軍、護軍、參軍、軍師 |
都中軍 | 羽林營、虎賁營、虎步營、虎騎營 | |
漢五校營 | 屯騎營、步兵營、射聲營、越騎營、長水營 | |
前*後軍 | 將軍、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 | |
左*右軍 | 將軍、護軍、監軍 | |
府外軍 | 五都督區(漢中、關中、江州、永安、庲降) | |
牙門軍(汶山、龍鶴、冉駹、白馬、匡用、邛都、赤甲、北軍) | ||
特兵 | 突將兵、無前兵、賨叟兵、青羌兵(無當飛軍)、散騎兵、武騎兵、罽兵 |
- 實際統治:
- 國都:成都。
- 益州
郡名 | 治邑 | 備註 |
---|---|---|
漢中郡 | 南鄭縣 | 另名漢寧郡,位在秦嶺之南,北銜扶風郡東鄰魏興郡,為蜀漢北伐之軍事重鎮。 |
梓潼郡 | 梓潼縣 | 原屬「廣漢郡」一部,劉焉入蜀時曾待在此處。劉備定蜀後為犒賞守陣有功的霍峻,特別分置讓霍峻成為首位太守。 |
東廣漢郡 | 郪縣 | 原屬廣漢郡一部。 |
廣漢郡 | 雒縣 | 原廣漢郡。劉循曾在此抵抗劉備軍侵攻約一年。263年諸葛瞻與數位蜀臣將領在此抵禦鄧艾軍兵敗身故。 |
汶山郡 | 绵虒縣 | 原屬蜀郡,位在蜀郡北方,劉備定蜀,任陳震為該郡太守。 |
蜀郡 | 成都縣 | 益州州邑及蜀漢國都所在。 |
巴郡 | 江州縣 | 原「巴郡」。蜀漢將領李嚴曾駐軍在此。 |
巴西郡 | 閬中縣 | 原巴郡一部分。 |
巴東郡 | 永安縣 | 原巴郡一部分。另名永寧郡,東鄰建平郡,長江巫峽口與劉備陵墓長眠所在。 |
涪陵郡 | 涪陵縣 | 位在巴東之南,巴郡之東。 |
江陽郡 | 江陽縣 | 位在巴郡之西,犍為之東。 |
犍為郡 | 武陽縣 | 位在蜀郡廣漢以南,西鄰漢嘉,南鄰越巂朱提二郡。 |
漢嘉郡 | 漢嘉縣 | 原屬蜀郡,位在蜀郡以西。南鄰越巂郡。 |
武都郡 | 下弁縣 | 原轄屬涼州,曹操定漢中轄屬雍州,後為蜀漢納入版圖。 |
陰平郡 | 陰平縣 | 原屬益州。曹操定漢中曾轄屬雍州,後為蜀漢納入版圖。263年鄧艾入蜀取道陰平襲向蜀郡。 |
- 庲降都督
- 專責治理南中地區的軍政機關,治所在建寧郡。
- 歷任都督:
任序 | 都督(任期) | 副貳(任期) | 備註 |
---|---|---|---|
第一任 | 鄧方【孔山】(215-221年) | * (?-?) | 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蜀旣定,為犍為屬國都尉,因易郡名,為朱提太守,遷為安遠將軍、庲降都督,住南昌縣。 |
第二任 | 李恢【德昂】(221-231年) | * (?-?) | 鄧方卒……遂以恢為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刺史,後更領建寧太守,助諸葛亮平定雍闓之亂,亂平後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 |
第三任 | 張翼【伯恭】(231-233年) | * (?-?) | 領綏南中郎將代李恢歿後接任,因執法過嚴,逼反劉冑叛亂,被遷職。 |
第四任 | 馬忠【德信】(233-249年) | 張嶷【伯歧】(233-24?年) | 馬忠代失職的張翼接任,平定叛亂之後採取懷柔之策,令南中吏民心服。 |
第五任 | 張表【伯達】[41](249-?) | 楊戲【文然】(延熙年間-?) | 張表據說是張松之子,當時名士。馬忠歿後接任,卒年不詳。 |
第六任 | 閻宇【文平】(?-258年) | 霍弋【紹先】(?-258年) | 閻宇在張表歿後接任,之後受詔北遷,蜀末出鎮巴東。 |
第七任 | 霍弋【紹先】(258年-?) | * (?-?) | 霍峻之子。以監軍與安南將軍代閻宇接任,直至後主降魏,在魏晉兩朝麾下仍鎮守南中。 |
- 治理區域
郡名 | 治邑 | 備註 |
---|---|---|
越巂郡 | 邛都縣 | 北鄰漢嘉,朱提以西。 |
朱提郡 | 朱提縣 | 位在犍為以南,前身犍為屬國,後改易郡制。 |
牂柯郡 | 且蘭縣 | 位在朱提建寧之東,東鄰荊州(吳屬)武陵郡。 |
建寧郡 | 味縣 | 前身為益州郡,之後改易郡名。 |
雲南郡 | 弄棟縣 | 位在越巂、建寧、永昌之間。諸葛亮定南中之後分置,任命呂凱為首位太守。 |
永昌郡 | 不韋縣 | 位在雲南、建寧以西。王伉及呂祥(呂凱之子)皆擔任太守。 |
興古郡 | 宛溫縣 | 位在牂柯、建寧之南。南鄰交州交趾郡。 |
- 曾經領有治理區域
- 孫劉聯盟協議分治荊州,215年協議長沙、桂陽歸孫吳,219年房陵郡、上庸郡、西城郡編屬荊州,劉備自封漢中王時授任關羽都督荊州軍事,關羽北伐襄樊時一度據有漳鄉宜城等縣城,直至曹孫聯盟襲擊關羽,至此蜀漢喪失荊州領土治權。
- 劉璋投降後,劉備授以荊州刺史後與次子劉闡遷移荊州,孫吳襲取荊州後,孫權表為益州牧意在對抗劉備,受任不久便病歿,由劉闡繼任故銜,直到蜀吳議和才解除官銜。
州名 | 州邑 | 轄郡 |
---|---|---|
荊州(蜀屬) | 公安縣 | 襄陽(臨沮)、南郡(江陵)、宜都郡(秭歸)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桂陽郡、建平郡(巫縣)、房陵郡、上庸郡、西城郡 |
武官位 | 歷任者 |
---|---|
大司馬(太尉) | 殷純、蔣琬 |
大將軍 | 蔣琬、高翔[42]、費禕、姜維(左)、閻宇(右) |
衛將軍 | 姜維、諸葛瞻 |
驃騎將軍 | 馬超、李嚴、吳班、?、胡濟(右) |
車騎將軍 | 張飛、劉琰、吳懿、鄧芝、夏侯霸、張翼(左)、廖化(右) |
吳國
- 至三國末年(280年)全境戶數/人口數:約52.3萬戶/約230萬人。
- 常備兵力:約15萬~23萬,官吏3萬2千人。
- 220年人口數/常備兵力:280萬餘人/24萬,252年人口數/常備兵力:300萬餘人/36萬。
- 防衛策略依長江流域或重要大城修築城營連動互防,兵力與經濟大半仰賴北方流寓士族與本地世族提供,但隨著情勢拖久流寓士族逐漸北遷或衰落,兵力與經濟供應逐漸呈現短缺不足情況,要嘗試海外貿易與擄獲外族維持人力與經濟需求。
- 軍制編成:
- 常備兵力:約15萬~23萬,官吏3萬2千人。
軍轄 | 軍屬 | 軍職 |
---|---|---|
中央軍 | 中軍 | 護軍、領軍、典軍、軍司軍 |
前*後軍 | 護軍、領軍、典軍、軍司軍 | |
左*右軍 | 護軍、領軍、典軍、軍司軍 | |
駐防軍 | 都督、督 | |
水師 | 大督、督 | |
屯田兵部 | 典農校尉 |
- 實際統治:
- 國都:建業;陪都:武昌、吳。
州名 | 州邑 | 轄郡(國)/治邑 | 備註 |
---|---|---|---|
揚州(吳屬) | 建業 | 廬江郡/皖縣、蘄春郡/蘄春縣、丹陽郡/建業縣、毗陵典農校尉/毗陵縣、新都郡/始新縣、吳郡/吳縣、會稽郡/山陰縣、臨海郡/章安縣、建安郡/建安縣、鄱陽郡/鄱陽縣、豫章郡/南昌縣、臨川郡/永城縣、廬陵郡/高昌縣 | |
荊州(吳屬) | 江陵 | 江夏郡/武昌縣、長沙郡/臨湘縣、南郡/江陵縣、宜都郡/夷道縣、建平郡/巫縣、武陵郡/臨沅縣、衡陽郡/湘南縣、湘東郡/酃縣、桂陽郡/郴縣、零陵郡/泉陵縣、臨賀郡/臨賀縣 | |
廣州 | 番禺 | 南海郡/番禺縣、蒼梧郡/廣信縣、鬱林郡/布山縣、桂林郡/武安縣、高涼郡/恩平縣、高興郡/高化縣 | 交州勢閥士燮的所在,士燮臣屬吳國,弟兒們在交州擔任諸郡太守。士燮歿,孫權分置交州及廣州,並將士徽(士燮之子)調任九真太守,引起士徽不滿起兵自立,孫權遣呂岱夷討,士徽被滅之後復將二州合併。[43] |
交州 | 龍編 | 合浦郡/合浦縣、珠崖郡/珠官縣、交趾郡/龍編縣、九真郡/胥浦縣、日南郡/朱吾縣、 |
- 江表都督考短述
- 專責代理孫吳政權行使總恬長江流域軍事戰略的軍政事務之象徵代表的職稱,治所隨戰況需求而變遷更替。一般正式成立時間以周瑜佔領南郡江陵為基準算起。
- 除了大都督之外,其實還有江左、江右都督等職事,但正式擔任者及任序史料欠缺緣故較難查明。
- 正式職稱為督軍都御史,簡稱督軍、都督[44],以大都督稱之是顯示是重要軍銜,性質功能與軍師類似,差別在於都督大多由具備領兵衝鋒作戰經驗及軍略優秀的軍政官擔任。
- 孫吳的軍事單位是以駐防地或戰略需求特設的某部督為主的都督制,例如濡須督、樂鄉督、解煩督、無難督。
- 據《三國會要·職官》:吳於瀕江及要地皆置都督,權輕者但稱督。
- 隨著吳國建號稱帝後,該軍政機關職責象徵性質逐漸由大將軍府所取代,朱然是最後一個獲賜大都督榮銜的名將。
- 演義為了襯托對孫吳政權奠定基業起關鍵重要貢獻,遴選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名作為代表合稱「四大都督」或「四大英將」。
- 軍政職事考:
- 江表都督考短述
196年-200年?的軍政職事 | |||||
---|---|---|---|---|---|
主君(官銜) | 督軍事 | 護軍事 | 參軍事 | 領軍事 | 備註 |
孫策{殄寇將軍→討逆將軍} | 呂範【子衡】[45] | 周瑜【公瑾】 | 張昭【子布】[46] | 程普、吳景、孫賁、太史慈等諸將 | 孫策定江東之後的軍政職事 |
208年(秋)赤壁之戰的軍政職事 | |||||
---|---|---|---|---|---|
主君(官銜) | 督軍事 | 護軍事 | 參軍事 | 領軍事 | 備註 |
孫權(討虜將軍) | 周瑜【公瑾】(左督) 程普【德謀】(右督) |
呂範【子衡】 朱治【君理】 |
魯肅【子敬】(贊軍) | 孫賁、黃蓋、韓當、甘寧、凌統等諸將 | 孫權決心抗曹後授任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以贊軍校尉統籌軍政方略 |
主責江左(長江中下游)方面諸軍事
江左都(護)督事 | |||
---|---|---|---|
任期 | 都督(護)事 | 督(護)事 | 備註 |
209年-222年 | 呂範【子衡】(都督) | 朱治【君理】→賀齊【公苗】(左督) 孫瑜→呂蒙→蔣欽→周泰(右督) |
赤壁之戰後,主責江左方面諸軍政事,負責後勤運給經營與鎮衛重要城地,洞口之戰失利後江左諸軍政事由陸遜接手統籌。吳國建立後追諡呂範為大司馬。 |
223年-228年 | 陸遜【伯言】(大都督) | 全琮【子璜】(左督) 朱桓【休穆】(右督) |
陸遜調防江左總括江左方面諸軍事 |
229年- | 陸遜【伯言】(上大將軍、右都護) 諸葛瑾(大將軍、左都護) |
全琮(衛將軍、左護軍) 步騭(驃騎將軍、護吳蜀外交事) 朱然(車騎將軍、右護軍) |
江左江右整合後,總理全國諸軍政事務。 |
主責江右(長江中上游)方面諸軍事
江右都(護)督事 | |||||
---|---|---|---|---|---|
年序 | 都督(護)事 | 督(護)事 | 參軍事 | 領軍事 | 備註 |
209-210 | 周瑜【公瑾】(大督) | 程普【德謀】 | 魯肅【子敬】 | 甘寧、凌統、呂蒙、孫瑜等 | ,攻佔江陵後由周瑜擔當大督鎮守江陵。 |
210-217 | 魯肅【子敬】 | 呂蒙【子明】(左護) 孫皎【叔朗】(右護) |
嚴畯 | 甘寧、呂岱、鮮于丹等 | 周瑜死後,魯肅以維繫孫劉戰略聯盟為主導方針,但因荊州領地分權問題上一度交惡,最後以湘水為界平分南荊州停戰[47] |
217-220 | 呂蒙【子明】(大督) 孫皎【叔朗】[48](都護) |
蔣欽【公奕】(左) 陸遜【伯言】(右) |
虞翻【仲翔】 | 朱然、潘璋、韓當、周泰等 | 孫權聯曹進圖南荊州授任呂蒙為大督,擒殺劉軍主將關羽 |
221-228 | 陸遜【伯言】(大都督) | (左護) 朱然【義封】(右護) |
諸葛瑾 | 宋謙、韓當、潘璋、孫桓等 | 夷陵之戰之後,孫權安排陸遜、步骘、諸葛瑾、朱然等平都督荊州軍政事務,陸遜東調防江左時由朱然主督 |
223-228 | 朱然【義封】[49](都督) | 步骘【子山】(左護) 諸葛瑾【子瑜】(右護) |
潘濬【承明】 | 潘璋、孫盛、楊粲 |
- 都護[50]:
- 孫權特別設立榮銜,從護軍衍伸加晉,最早獲得都護稱銜的是孫皎【叔朗】
孫權晉王與稱帝時六名特設高位武臣 | ||
---|---|---|
授勳職銜 | 授勳人名 | 往後遷職 |
大司馬、領揚州牧 | 呂範【子衡】 | 228年,孫權預備建號稱帝時,預備策封為大司馬,但印授未發即病歿,追念其功而改為追諡 |
右都護、拜上大將軍、領荊州牧 | 陸遜【伯言】 | 繼顧雍之後遷任丞相 |
左都護、拜大將軍、遙領豫州牧 | 諸葛瑾【子瑜】 | 無遷職變動,歿於任內 |
拜驃騎將軍、遙領冀州牧 | 步騭【子山】 | 都督西陵、鎮撫吳蜀外交事,繼陸遜之後遷任丞相 |
右護軍(右都督)、拜車騎將軍、遙領兗州牧 | 朱然【義封】 | 都督江陵,左大司馬、右軍師,在以上三位過世後特復為大都督 |
左護軍(左都督)、拜衛將軍、遙領徐州牧、 | 全琮【子璜】 | 活躍於江左方面作戰,右大司馬、左軍師 |
【江吳宰輔】 | ||
---|---|---|
執任者﹝職銜﹞ | 任期 | 備註 |
孫邵【長卿】﹝王相﹞ | 222年-225年 | |
顧雍【元歎】﹝丞相﹞ | 225年-243年 | 曾為東漢名儒蔡邕的學識門生 |
陸遜【伯言】﹝丞相﹞ | 243年-245年 | |
步騭【子山】﹝丞相﹞ | 245年-247年 | |
朱據【子範】﹝丞相﹞ | 247年-250年 | |
諸葛恪【元遜】﹝太傅﹞ | 250年-253年 | 諸葛瑾的次子,兼領大將軍,智才有餘心性高傲,遭孫峻忌害 |
孫峻【子遠】﹝丞相兼大將軍﹞ | 253年-256年 | 曾祖孫靜,祖孫暠,父孫恭;東吳權臣,謀害諸葛恪與孫和之後獨攬朝政。 |
孫綝【子通】﹝丞相兼大將軍﹞ | 256年-258年 | 孫峻堂弟,祖孫暠,父孫綽,為孫休與丁奉等諸臣謀害而亡 |
濮陽興【子元】﹝丞相﹞ | 258年-264年 | 建議擁立孫皓繼位的推手之一,後來對孫皓失望密謀廢立新帝一事未成被誅。 |
陸凱【敬風】﹝左相﹞ | 264年-269年 | 陸遜族子,為人剛正不阿,孫皓頗為敬畏他。 |
萬彧【文彬】﹝右相﹞ | 269年-273年 | 建議擁立孫皓繼位的推手之二。因為孫皓對晉御駕親征時,曾跟丁奉等人密謀先行撤回首都,導致事後被逼自殺。 |
許沇【孝然】 | 273~279年 | 繼陸凱萬彧之後出任丞相,但具體事蹟不顯。 |
張悌【巨先】 | 279年-280年 | 吳國末任丞相,晉伐吳戰役中力戰身亡。 |
【江吳武臣】 | ||
---|---|---|
武號 | 歷任人名 | 備註 |
大司馬 | 呂範(追諡)、朱然(左)、全琮(右)、呂岱、滕胤、(朱)施績(左)、丁奉(右)、范慎(太尉)、陸抗、諸葛靚 | |
上大將軍 | 陸遜、呂岱、(朱)施績 | 為陸遜特設武官,冊封功高武臣 |
大將軍 | 諸葛瑾、諸葛恪、孫峻、孫綝、丁奉、?、孫震 | |
衛將軍 | 全琮、滕胤、全尚、孫恩、濮陽興、滕牧 | |
驃騎將軍 | 步騭、朱據、孫峻、呂據、(朱)施績、張布、朱宣、孫楷、? | |
車騎將軍 | 朱然、?、劉纂、? |
籓外境域
名稱 | 首邑 | 備註 |
---|---|---|
高句麗 | 丸都 | 位在朝鮮半島北部及東北一帶。丸都城座落今吉林省集安市。韓國起源論的依據。 |
扶餘 | 位在高句麗西北、東北地域境內。高句麗的建國者出身自扶餘分立。 | |
挹婁 | 位在高句麗東北,東北三古族之一,古名肅慎。 | |
三韓 | 分別為馬韓、辰韓、弁韓的合稱,位在朝鮮半島南部。前身據說為辰國。似乎與倭國(日本)及中原地區有著商貿交流。馬韓被百濟國所併,辰韓被新羅國所取代。 | |
沃沮 | 位在高句麗東南邊,後為高句麗所併。 | |
濊貊 | 東北三古族之一,另名東濊,位在沃沮南邊,曾從屬樂浪,後為高句麗所併。 | |
鮮卑 | 盛樂 | 出自東北三古族之一東胡族的分支,以落跡於鮮卑山而名。活動範圍涵蓋中國北方。 |
烏桓 | 東胡族的支裔,以落跡於烏桓山而名,族群文化與鮮卑系出同源,東漢時族裔逐漸散跡於幽州、並州等地。 | |
烏孫 | 赤谷 | 位在西域西北的異國。 |
林邑 | 位在交州南方的獨立國。多次侵擾交州。 |
大哉問:究竟是「魏漢吳」還是「魏蜀吳」?
- 由於《三國志》是用魏、蜀、吳來標示三個政權,故很多三國遊戲都會將劉備建立的蜀地方政權稱呼為「蜀國」[51],但實際上這是錯的。
- 劉備當初建立政權時,是標榜「承繼大漢」,所以國號仍然是使用「漢」,頂多為了和劉邦的前漢及劉秀的後漢以示區別而稱「季漢」。只是陳壽編撰《三國志》時已是晉朝史官,不能用漢這個國名(否則可能就會有正統繼承問題),所以使用蜀的稱呼。
台灣當局表示…
- 雖然使用蜀志的說法備受批評,但實際上陳壽因為本是蜀臣的緣故,在《三國志》的文字中從來沒用過「蜀國」來稱呼蜀地政權,最常用的是「蜀漢」。
- 同樣,曹操在世時也不可能出現「魏」的國號。
- 嚴格而言,曹操受九錫封魏公的時候已有魏國,但是這個魏國並非大眾所想的整個曹氏勢力範圍,而僅僅指以魏郡鄴城為中心的曹操私人領地,止冀、青、司三州間十郡。
- 「吳」的國號是承襲自孫策的封國領地吳郡吳縣[52]。有趣的是,生育出江東孫家及吳國政權的奠定者孫策與建國者孫權的生母,出身自吳郡吳姓氏族。[53]
關聯人物項目
魏晉
名字 | 尊號 | 生平 |
---|---|---|
曹騰【季興】 | 高帝(追諡) | 東漢後期歷事四帝的大宦官,曹嵩養父,曹操養祖父,曹睿繼位後追尊為高皇帝,歷史上唯一被追尊帝位的宦官 |
曹嵩【巨高】 | 太帝(追諡) | 曹操之父,被曹丕稱帝後追尊為太皇帝。 |
曹操【孟德】 | 太祖武帝(追諡) | 魏國奠基者,漢末丞相與魏王。曹丕稱帝後追諡廟號。 |
曹丕【子桓】 | 世祖文帝 | 魏國開國君主,廟號在部份史書記為高祖,曹操次子,迫漢獻帝禪讓稱帝。 |
曹叡【元仲】 | 烈祖明帝 | 魏國二世君主,曹丕長子,生母為甄氏。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頗有作為,後期醉心興建華麗宮殿。 |
曹芳【蘭卿】 | 厲公(齊王[54]) | 魏國三世君主,曹睿養子,祖父為任城王曹彰。策畫罷黜司馬師失敗被廢。 |
曹髦【彥士】 | (高貴鄉公) | 魏國四世君主,生父為東海王曹霖(曹丕之子)。詩畫絕藝的才子,勵精圖治企圖擺脫司馬家專政,發動政變未遂被司馬家將領成濟所弒。 |
曹奐【景明】 | 元帝 | 魏國末代君主,生父為燕王曹宇(曹操之子),與曹芳、曹髦合稱「三少帝」。在位有如司馬家的傀儡皇帝般無權,被迫讓位給司馬炎。 |
名字 | 最高官爵 | 備註 |
---|---|---|
夏侯惇【元讓】 | 大將軍、高安鄉侯 | 魏國奠基元勳,追隨曹操打天下的同宗兄弟。夏侯充、夏侯楙之父 |
夏侯淵【妙才】 | 征西將軍、博昌亭侯 | 魏國奠基元勳,夏侯惇族弟,追隨曹操打天下的宗室家臣。夏侯七權子之父[55]。 |
曹仁【子孝】 | 大司馬、陳侯 | 魏國奠基元勳,曹操堂弟,追隨曹操打天下的宗室家臣。天人。(無誤) |
曹洪【子廉】 | 衛將軍、都陽侯 | 魏國奠基元勳,曹操堂弟,曾保衛曹操安危有功,好聚財但吝嗇,曾拒絕曹丕的借錢,曹丕掌權後曾將他貶職,曹叡繼位後恢復禮遇。 |
名字 | 生平 |
---|---|
曹純【子和】 | 曹仁之弟,曹魏精銳部隊「虎豹騎」初代統帥。 |
曹休【文烈】 | 曹操族子。虎豹騎隊長。作戰指揮本領相當優秀。武都之戰以曹洪副將擊殺蜀將吳蘭、雷銅,擊退張飛、馬超進攻 。石亭之戰中了周魴詐降之計被陸遜設伏圍攻,為友軍解圍脫困。 |
曹真【子丹】 | 曹操義子。被曹操安排在虎豹騎從軍栽培訓練。成為魏國戍守西鎮名將。 官至大司馬,常主持對蜀漢方面軍事作戰,臨終前上表推薦司馬懿接任對蜀漢方面軍事作戰。 |
- 【虎衛】
名字 | 生平 |
---|---|
典韋 | 曹操護衛隊長,被曹操評為『古之惡來』[57] 的猛將。宛城之戰,為助曹操擺脫張繡軍追擊而殿後,力戰身亡。[58] |
許褚【仲康】 | 曹操護衛隊長,平時狀似憨厚但作戰勇猛若虎而有『虎痴』別稱,多次以武勇護衛曹操的安全。 |
- 【漢魏幕臣】
名字 | 生平 |
---|---|
荀彧【文若】 | 曹魏奠基功臣,潁川荀氏士族,被評為「王佐之才」的賢臣。 |
荀攸【公達】 | 曹魏重要策士,潁川荀氏士族,荀彧的堂姪,比荀彧年長八歲。 |
程昱【仲德】 | 曹魏重要幕臣,在平定袁紹、緩和曹操與曹丕關係之上有諸多貢獻。 |
郭嘉【奉孝】 | 曹操重要策士,曾數次在曹操的決策提出重要建言而受重視,隨軍討烏丸時因不適風土而病疾逝世,曹操在赤壁之戰失利後嘆言若郭奉孝在世自己不會招此失策。 |
劉曄【子揚】 | 阜陵王劉延後裔,被評為「佐世之才」的謀士,初仕於劉勳,劉勳被孫策擊敗北投曹操而成為曹操謀士 |
毛玠【孝先】 | 曹操重要幕僚之一,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59]之戰略方針,為曹操採納而恭迎獻帝入許都。 |
趙儼【伯然】 | 曹操重要幕臣之一,曹操安排他勸諭調解于禁、樂進、張遼三人不和關係,多治理軍政有功。 |
崔琰【季珪】 | 清河崔氏士族,曾效力於袁紹,後服事於曹操受到重用,晚年因為曹操進爵魏王一事生嫌隙被賜死。 |
賈詡【文和】 | 曹魏重要幕臣,早年雖從屬於其他勢力與曹操作對,但在加入曹魏後不僅在對付袁紹時有許多貢獻,更在曹丕、曹植競爭中提出關鍵性的建言而受到曹操與曹丕信任。 與賈逵一起奠定賈氏於魏末晉初的權力基礎 |
棗祗 | 是屯田制的首倡者之一,為三國初期曹操統一北方作出了巨大貢獻。 |
任峻【伯達】 | 任典農中郎將,管理屯田獲得極大收穫。《三國志》對於此的評價是國家富饒,其開始歸功於屯田制的提議者棗祗,而其實現則歸功於任峻。[60] |
戲志才 | 早卒,事蹟不詳 |
劉放【子棄】 | 與孫資共掌軍政機要。曾偽造書信離間吳蜀二國關係。曹叡辭世前與孫資建議輔政改由曹爽與司馬懿共同主持。 |
孫資【彥龍】 | 與劉放共掌軍政機要。 |
名字 | 所祿官爵 | 備註 |
---|---|---|
于禁【文則】 | 【魏王】左將軍、益壽亭侯 | 馳援曹仁時因洪災因素兵敗被關羽俘虜,孫權襲取南荊州後客居一段時日後遣送回魏國,曹丕念其舊功封安遠將軍,但因不久抑鬱而卒,因曾兵敗被俘一事失去魏祠從祀資格。 |
樂進【文謙】 | 【魏王】右將軍、廣昌亭侯 | 曹操進爵魏王時拜為右將軍,死後右將軍由徐晃繼任 |
徐晃【公明】 | 【魏王】右將軍、逯鄉侯 | 曹丕稱帝後進封楊侯,後改封陽平侯 |
張遼【文遠】 | 【魏王】前將軍、晉陽侯 | 長年駐防抵禦孫吳有功,拜為征東將軍,繼夏侯惇之後就任前將軍。 |
張郃【儁乂】 | 【魏王】左將軍、鄚侯 | 後因在街亭之戰擊敗馬謖所領蜀軍有功,進封征西車騎將軍。 |
朱靈【文博】 | 【魏王】後將軍、高唐侯 | 曾因得罪曹操,功祿長年被壓制,曹丕繼任魏王升為後將軍。 |
名字 | 尊號 | 生平 |
---|---|---|
司馬懿【仲達】 | 高祖宣帝(追諡) | 漢末京兆尹司馬防次子,經曹真推薦主掌關西軍事力抗蜀漢,歷仕曹家四主,擊敗政敵曹爽,開啟司馬家專政曹魏實權 |
司馬師【子元】 | 世宗景帝(追諡) | 司馬懿長子,繼任司馬懿掌握曹魏實權 |
司馬昭【子尚】 | 太祖文帝(追諡) | 司馬懿次子,繼承父兄遺志掌握實權 |
司馬炎【安世】 | 世祖武帝 | 司馬昭長子,以實權迫魏帝曹奐禪讓稱帝, |
名字 | 尊號 | 生平 |
---|---|---|
張春華 | 宣穆皇后 | 司馬懿正妻, |
夏侯徽【媛容】&羊徽瑜 | 景懷皇后&景獻皇后 | 司馬師的前妻與繼室,夏侯徽是夏侯玄之妹,羊徽瑜是羊祜的姐姐 |
王元姬 | 文明皇后 | 魏晉大臣王肅之女,王朗孫女 |
- 【漢魏晉三朝將臣】
- 滿寵【伯寧】
- 呂虔【子恪】
- 李通【文達】
- 文聘【仲業】
- 李典【曼成】
- 朱靈【文博】
- 賈逵【梁道】
- 賈充【公閭】
- 龐德【令明】
- 龐會
- 郝昭【伯道】
- 陳登【元龍】
- 鍾繇【元常】,幫助曹操安定治理關中的重臣,與王羲之並稱「鐘王」的漢魏書法大家,漢隸的集大成者與楷書之祖
- 鍾會【士季】
- 張既【德容】,協助鍾繇治理關中,後助曹魏討平涼雍兩州叛亂及安定治理有所卓著貢獻。
- 杜畿【伯侯】,京兆杜氏[64]中兴之祖
- 杜恕【務伯】
- 杜預【元凱】
- 杜恕【務伯】
- 董昭【公仁】
- 劉馥【元穎】
- 蘇則【文師】
- 蔣濟【子通】
- 華歆【子魚】
- 華表【偉容】
- 王朗【景興】,東海王氏士族之祖,儒家經學王氏學派的開創者
,但在對岸因為電視劇名場景諸葛亮罵死王朗成為鬼畜素材。- 王肅【子雍】,王氏學派代表人物,治禮名家,其學說一度取代鄭玄學說成為魏晉南北朝禮儀典章的依據
,雖然很有可能是靠賣女兒[65],且入唐鄭學重新取得正統地位以後,禮儀典章依然兼用鄭王學說,王肅本人也配享孔廟,為儒門二十二師之一。
- 王肅【子雍】,王氏學派代表人物,治禮名家,其學說一度取代鄭玄學說成為魏晉南北朝禮儀典章的依據
- 王粲【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擅長辭賦,名儒蔡邕生前最後一位學識門徒,年少留居長安,後投奔劉表但嫌貌不揚不受重用,後仕於曹魏官至侍中,著有《漢末英雄記》。
- 陳群【長文】,潁川陳氏士族第三代,
段子帝陳寔陳太丘之孫,嘴炮王陳紀陳元方之子,九品中正制的制定者- 陳泰【玄伯】
- 司馬朗【伯達】,河內司馬氏士族,司馬懿長兄
- 司馬孚【叔達】,河內司馬氏士族,司馬懿三弟。司馬炎逼迫曹奐禪讓後,仍舊以魏臣的身分自居。
- 王修【叔治】
- 邴原【根矩】
- 司馬芝【子華】
- 秦朗【元明】,呂布舊部秦宜祿之子,因生母杜氏為曹操納為妻妾,成為曹操義子。曹叡在位時,成為倚重近臣,官至驍騎將軍。被演義描寫成中了孔明的陷阱的庸將。
- 陳矯【季弼】
- 陳騫【休淵】
- 郭淮【伯濟】
- 鄧艾【士載】
- 鄧忠
- 羊續【興祖】,泰山羊氏士族,漢末著名清士,為官清廉自持。
- 羊秘,羊續長子,官至曹魏京兆太守。
- 羊衜,羊續中子,羊祜生父,先後娶孔融、蔡邕宗女為妻,官至曹魏上黨太守。
- 羊發,羊衜大長子,生母孔氏,羊祜異母兄,官至都督淮北護軍。
- 羊祜【叔子】,羊衜少子,生母蔡氏,羊徽瑜的同母弟,仕於魏晉兩朝的名臣。
- 羊耽,羊續少子,辛憲英的丈夫,官至曹魏太常。
- 文欽【仲若】,曹魏武臣,曹操部将文稷之子,官至前將軍領揚州刺史,後與毌丘儉起兵反抗專權的司馬師兵敗逃往吳國,諸葛誕起兵反司馬昭時被派去支援助陣,但與諸葛誕失和而被殺。
- 文俶(文鴦)【次騫】
- 衛瓘【伯玉】
- 王渾【玄沖】
- 王濬【士治】
- 石苞【仲容】
- 馬隆【孝興】
- 諸葛誕【公休】
- 盟藩
- 名義上臣服漢廷及曹魏的獨立武裝集團
集團名 | 代表人物 | 備註 |
---|---|---|
泰山兵寇 | 臧霸【宣高】 | 盤據兗青徐三州的山岳游豪集團首領,為人孝順忠勇講義氣,曾令號稱武勇無雙的呂布吃鱉。臣服曹操後協助東邊戰事[66],先後北擊袁紹、南掃孫權的軍勢。魏國初立,所獲封賞食邑在眾功臣榜錄位列第三僅次於曹仁與張郃。[67] |
涼州騎 | 張繡/張泉 | 官渡之戰前在賈詡勸誘之下歸順曹操,張繡過世後其子張泉不滿未能繼掌父兵權而反叛遭討滅。 |
黑山賊 | 張燕 | 又名黑山軍,由原共同首領張牛角組織發起反抗軍,張牛角在一次對抗漢軍作戰中受重傷,臨終前讓本名褚燕的張燕接任共主之位,爾後常與袁紹對抗,直到曹操平定河北時歸順 |
遼東軍 | 公孫康/公孫恭(康弟)/公孫淵(康次子) | 雄踞遼東的偏霸軍閥,始於公孫度開祖,至其子公孫淵叛魏自立被司馬懿領軍討滅! |
關中諸軍 | 馬騰/馬超、韓遂、韋端/韋康 | 曾遣兵助曹操討平袁紹部將郭援。馬超與韓遂聯手攻曹操失敗之後,韓遂逃往西平被部將所害,馬超進據天水殺害韋康,逼使韋康吏臣楊阜聚眾聯夏侯淵圍攻馬超,馬超被迫率余眾逃往漢川 |
蜀漢
【蜀漢君主】 | |||
---|---|---|---|
名字 | 尊號 | 帝位年間 | 備註 |
劉備【玄德】 | 昭烈帝 | 公元221年-223年 | 蜀漢開國君主。通稱:先主。 |
劉禪【公嗣】 | 孝懷帝[68] | 公元223年-263年 | 蜀漢二世君主。通稱:後主 |
【劉備子嗣】 | ||
---|---|---|
名字 | 位銜 | 備註 |
劉封 | 副軍將軍 | 劉備義子。本名寇封,羅侯寇氏子弟出身,長沙劉氏外孫。擅長軍事作戰。 |
劉永【公壽】 | 魯王→甘陵王 | 劉備庶子,劉禪異母弟。 |
劉理【奉孝】 | 梁王→安平王 | 劉禪、劉永異母弟。 |
【蜀漢五虎臣】 | ||||
---|---|---|---|---|
名字 | 將位 | 吏位 | 督位 | 侯位【諡號】 |
關羽【雲長】 | 偏→盪蔻→前將軍 | 襄陽太守 | 督荊州軍事 | 壽亭侯→漢壽亭侯【壯繆侯】 |
張飛【益德】 | 征虜→左→車騎將軍 | 宜都太守→南郡太守→巴西太守→司隸校尉 | 閬中督 | 新亭侯→西鄉侯【桓侯】 |
馬超【孟起】 | 平西→右→驃騎將軍 | 涼州牧 | 臨沮督[69] | 都亭侯→斄鄉侯【威侯】 |
黃忠【漢升】 | 討虜→征西→後將軍 | 關中督 | 關內侯【剛侯】 | |
趙雲【子龍】 | 牙門→偏→翊軍→征南→鎮東→鎮軍將軍 | 留營司馬→中護軍 | 永昌亭侯【順平侯】 |
【蜀漢宰輔】 | ||
---|---|---|
主執﹝職銜﹞ | 副執﹝職銜﹞ | 備註 |
諸葛亮【孔明】丞相 | 陳震【孝起】﹝尚書令﹞、李嚴【正方】﹝中都護﹞ | 劉備死後,輔佐劉禪的輔政大臣,諸葛亮以丞相總攝國政 |
蔣琬【公琰】﹝大將軍→大司馬﹞ | 費禕【文偉】(尚書令)、董允【休昭】﹝侍中兼虎賁中郎將﹞、向朗【巨達】(左將軍行丞相事) | 諸葛亮死後,劉禪將丞相職務分權由蔣琬及費禕等諸臣共同主政,蔣琬及費禕歿後,劉禪自攝國事,不再置丞相 |
費禕【文偉】﹝大將軍領尚書事﹞ | 董允【休昭】﹝侍中兼尚書令﹞→呂義【季陽】﹝尚書令﹞、 陳祗【奉宗】﹝侍中﹞、姜維【伯約】﹝衛將軍行尚書事﹞ | |
劉禪【公嗣】親政 | 姜維﹝大將軍﹞、 陳祗【奉宗】﹝侍中兼尚書令加鎮軍將軍﹞ | 陳祗與宦官黃皓互相勾結執掌朝政,但支持姜維的北伐志業 |
董厥【龔襲】﹝尚書令平大將軍事﹞樊建【長元】﹝侍中平尚書事﹞諸葛瞻【思遠】﹝尚書僕射衛將軍﹞ | 蜀漢末期由董厥、樊建、諸葛瞻三位共同主持朝政 ,姜維累征、黃皓干政等因素國力衰敗 |
【蜀漢勳臣】 | ||
---|---|---|
名字 | 位銜 | 備註 |
李嚴【正方】 | 江州督、尚書令、光祿勳、中都護、前將軍→驃騎將軍、都鄉侯 | 運糧草時 |
魏延【文長】 | 漢中督、牙門→鎮遠/漢中太守→鎮北/丞相府司馬/涼州刺史→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南鄭侯 | |
吳懿【子遠】 | 關中督、討逆將軍→左將軍→車騎將軍、高陽鄉侯 | |
陳到【叔至】 | 永安督、征西將軍、封亭侯 |
- 【惜臣】
- 黃權【公衡】[71]
- 【幕臣】
四勳 | 麋竺【子仲】、簡雍【憲和】、孫乾【公祐】、伊籍【機伯】 |
---|---|
三尚 | [尚書令]法正【孝直】、[太尉]殷純[72]、[司徒]許靖【文休】 |
吏僚 | 尹默【思潛】、劉巴【子初】、郭攸之【演長】、薛永【茂長】[73]、薛齊【夷甫】[74]、殷觀【孔休】、廖立【公淵】、向朗【巨達】、劉琰【威碩】 |
軍僚 | 龐統【士元】、楊儀【威公】、馬良【季常】、馬謖【幼常】、來忠 |
督臣 | 費觀【賓伯】、劉邕【南和】、鄧芝【伯苗】、宗預【德豔】、董厥【龔襲】 |
東州士族[75] | 龐羲、王連【文儀】、來敏【敬達】、射堅【文固】[76]、射援【文雄】[77]、丁宏【君幹】、陰化、郤正【令先】、法邈 |
益州士族[78] | 秦宓【子敕】、張裔【君嗣】、譙周【允南】、杜微【國輔】、杜瓊【伯瑜】、張裕【南和】、周群【仲直】、何宗【彥英】、楊戲【文然】、李邵【永南】、王甫【國山】 |
- 陳祗【奉宗】
- 蜀漢後期重臣,官至侍中兼尚書令,漢末名士許靖兄外孫,出身名宦世家,幼時兩親早歿,由許靖一家扶養長大,受家門薰陶儀容有度頗有才學。受到費禕賞識拔擢替代過世的董允擔任侍中管理皇室宮務,呂義代允任尚書令,呂義死後陳祗繼任尚書令加鎮軍將軍。
- 費禕被郭循刺殺身亡後,與姜維共理朝政,因行事與董允時期作法相較寬裕,甚得劉禪寵信,令黃皓得以干預朝政,被朝臣非議批判行事偏頗縱容。
- 北伐戰略方面支持姜維的主張,官位雖次於姜維,但姜維長年統兵在外,朝中政務幾乎由他統籌,權力不亞于姜維。
- 譙周不滿他過度寬容不加制止作法,在朝堂上與之爭辯,結果反被陳祗強辯壓制,這場辯論令譙周寫下仇國論反映對軍事路線的看法岐異。
- 死後被劉禪追諡忠侯,但因行事與諸葛亮以來制定的規範相悖,被批判為導致蜀漢朝政衰敗的佞臣,但能受費禕賞識拔擢,應算是經學才能優秀的幹臣。
- 以出身汝南平輿推考,父系或與漢末名士陳蕃之同宗,母親為許靖兄之女。
- 陳祗【奉宗】
- 【方士 】
- 趙直
- 漢末至蜀漢前期的占夢家,以擅長占夢預事聞名,曾藉占夢預事蔣琬位至公卿宰輔、何祇享壽四十八歲等事。
- 魏延在第五次北伐時夢到自己頭上生角,找來他解夢,趙直聽聞後對魏延訛稱敵軍將不戰自敗的勝利喜訊,事後私下對旁人告知魏延不久將招禍橫死。[79]
- 趙直
- 【武臣 】
- 糜威
- 糜竺之子,擅長騎術與射御,活躍於東漢末年與蜀漢中期年間,官至虎賁中郎將與驍騎將軍
- 劉循
- 劉璋長子,龐羲女婿,曾在雒城領兵抵抗劉備約一年,後仕於蜀漢任奉車中郎將
- 吳蘭
- 演義中為劉璋部將,後歸順劉備,參與進攻武都下弁城作戰時被魏軍擊敗陣亡
- 雷銅
- 演義中為劉璋部將,後歸順劉備,參與進攻武都下弁城作戰時被魏軍擊敗陣亡
- 任夔
- 吳蘭所屬牙門將,進攻下弁作戰中與魏將曹洪部隊交戰陣亡
- 孟達【子敬/子度】
- 輔匡【元弼】
- 蜀漢武臣,歷任巴郡、巴東太守,曾隨先主劉備參與伐吳作戰,後主即位後歷任鎮南將軍、左將軍,進爵中鄉侯
- 與年位相近的李嚴不和,仰賴費觀居中協調和緩關係
- 費觀【賓伯】
- 又名費覲,與費禕同宗,年輕時隨兄長投靠有遠族姻親關係的劉璋麾下,與李嚴共守綿竹抵禦劉備軍,後與李嚴一同歸順劉備
- 嚴顏
- 原劉璋所屬巴郡守將,反對迎劉備入益州,劉備與劉璋正式爭衡時據守江州阻擊入川援攻的張飛,兵敗被俘時正色拒降,張飛本欲將之處死但旋之轉念,將之義釋待如賓客。
- 演義版稱歸順劉備,拜為前將軍,與黃忠協力參與漢中攻略戰,正史上史料闕遺事蹟殘缺緣故後事不詳。
- 唐代貞觀八年,時人感佩嚴顏氣節,追表為壯烈將軍與忠州刺史,爾後為歷代文學家追崇。
- 袁綝
- 豫州潁川人,諸葛亮秉政時代官拜前將軍與都亭侯,魏延身故後襲任征西大將軍;同人遊戲《三國志姜維傳》設定為袁紹之么子。
- 高翔
- 又名高詳,荊州南郡人,隨劉備征伐漢中曹軍,屯兵陽平時被徐晃擊退;諸葛亮首次北伐時,領兵駐衛列柳城防備郭淮,因馬謖在街亭兵敗失利影響,列柳城被郭淮攻陷而敗退;第四次北伐與魏延、吳班分三路襲擊魏軍立下戰功;官至右將軍、玄鄉侯。
- 吳班【元雄】
- 何進部將吳匡【崇義】之子,吳懿的族弟。
- 馬岱
- 馬超堂弟,馬超死後繼承舊部兵馬效力蜀漢,楊儀與魏延爭權時,奉命追擊兵敗逃亡的魏延,斬延首交付給楊儀覆命。
- 王平【子均】
- 益州巴西郡宕渠人,初名何平,與巴西胡帥杜濩、朴胡投效曹操,劉備進攻漢中時投誠劉備,爾後成為蜀漢重要將領。
- 廖化【元儉】
- 出身荊州襄陽郡中盧縣的沔南世族,本名廖淳,初為關羽主簿,荊州為孫吳襲取後降伏,欲歸蜀漢詐死,夷陵之戰時投歸蜀漢 ,直到七十歲還活躍前線的老將。
蜀漢永遠的先鋒在名將一一身亡後擔當蜀漢的主力,「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就是感慨蜀漢後期人才凋零[80]- 見証三國興衰的長壽神人。演義是在黃巾賊時期就已經投身劉備軍,至蜀滅亡後往洛陽的途中病死(264年),並非活到晉初統一,照算年齡長壽得不科學[81]
- 正史的紀載是從關羽守荊州時才出現[82],是演義紀載廖化從黃巾之亂時登場,因此現代才出版的書籍《三國人物事典》中認為黃巾的廖化和後蜀的廖化不是同一人而是同名同姓的兩個人。
- 也有一說可能沒參與黃巾之亂,是在黃巾之亂結束多年後才加入黃巾餘黨。[83]。
- 張翼【伯恭】
- 卓膺
- 豫州汝南郡汝陽人,演義為劉璋部將,史實為劉備屬將,與黃忠領兵進攻涪城的劉璋軍,劉備據有益州後,先後與張飛、黃忠隨軍作戰。
- 馬忠【德信】
- 舊名狐篤,劉備在夷陵之戰兵敗撤至永安時,奉時為巴郡太守閻芝遣命領兵協護劉備安危,劉備接見馬忠談話後,對劉巴說:「雖失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不乏世賢也。」
- 後改名馬忠,在諸葛亮主政時任門下督,對南中平定與治理貢獻著多,後拜為安南將軍、庲降都督、彭鄉亭侯。蔣琬、費禕主政時還朝,拜為鎮南大將軍平尚書事。
- 張嶷【伯岐】
- 馬忠定南中時的副手,在南中甚得民望,應姜維徵召參加北伐作戰不幸戰死。
- 句扶【孝興】
- 名位與王平、廖化、張翼並稱。
- 王嗣【承宗】
- 胡濟【偉度】
- 閻宇【文平】
- 蜀漢後期將領,曾任庲降都督,後督鎮巴東,魏伐蜀之戰時欲帶兵往西援救但未能及時趕到,因曾經對黃皓示好而被描述成一名勢利無能之輩,但從陳壽對其評價推測算是有實績的良臣。
- 羅憲【令則】
- 柳隱【休然】
- 霍峻【仲邈】
- 霍弋【紹先】
- 傅彤
- 傅僉
- 關平
- 關興【安國】
- 張苞
- 張遵
- 張紹
- 趙統
- 趙廣
- 糜威
孫吳
名字 | 尊號 | 生平 |
---|---|---|
孫堅【文臺】 | 吳始祖武烈帝(追諡) | 吳國孫家始祖,年少討寇發跡,四處轉戰討平賊亂作戰果敢勇猛,素有「江東猛虎」稱號。 |
孫策【伯符】 | 吳長沙桓王(追諡) | 吳國奠基者,孫堅嫡長子,繼統父親舊部及兵團,擊敗劉繇、王朗等地方集團雄踞江東,被稱為「江東小霸王」。 |
孫權【仲謀】 | 吳太祖大帝 | 吳國建國者,孫堅次子,繼承父兄基業鼎足江東,建立能與魏國及蜀漢抗衡的吳國。 |
孫亮【子明】 | 吳廢帝 | 孫權幼子。欲除權臣孫峻事敗被廢為會稽王,後為異母兄孫休賜死。 |
孫休【子烈】 | 太宗景帝 | 孫權六子。與重臣丁奉聯手除掉權臣孫綝,致力中興朝政,憂勞過度英年辭世。日文維基百科明記的DQN家長。[85] |
孫皓【元宗】 | 末帝 | 孫和長子。因孫休之子年幼,被眾臣擁立為帝。早年尚算幹練,後對朝事失望而自暴自棄,迫害重臣與大興土木,使國力重損。晉伐吳之戰投降,降為歸命侯。 |
【孫權系子嗣】 | |||
---|---|---|---|
排序 | 名字 | 尊號 | 生歿 |
長子 | 孫登【子高】 | 宣太子 | 209年-241年 |
次子 | 孫慮【子智】 | 建昌侯→?王 | 213年-232年 |
三子 | 孫和【子孝】 | 南陽王 | 224年-253年 |
四子 | 孫霸【子威】 | 魯王 | ?-250年 |
五子 | 孫奮【子揚】 | 齊王→章安侯 | ?-270年 |
六子 | 孫休【子烈】 | 琅琊王→太宗景帝 | 235年-264年 |
么子 | 孫亮【子明】 | 廢帝→會稽王 | 243年-260年 |
- 【孫吳后妃】
- 吳始祖武烈皇后.吳榮 太夫人
- 孫堅之妻,孫策、孫權等人的生母。
- 吳國太的原型,因為約在202年過世[86],演義為了編撰甘露寺招親故事需要虛構為吳太夫人的妹妹與孫堅後妻身份。
- 根據稗官野史記述,父名吳惴,上有一兄名吳熊慶(或吳允承),弟名吳景,長兄繼承家業,早年與弟妹三人遷居錢塘一帶。
- 以才貌雙全聞名郡內,鄉里親友看好她嫁給郡內望族子弟為妻,出身寒微的孫堅前來提親時,親友皆冷言嘲諷孫堅,她賞識孫堅健勇武略,乃與孫堅許婚生下四子一女。
- 吳始祖武烈皇后.吳榮 太夫人
- 吳長沙桓王妃.喬某 夫人
- 孫策妻室之一,即演義戲曲的江東二喬的大喬,曾被以為是漢末太尉橋玄之女,經由查證史料確認乃為誤傳[87],按周緣關係較可能是袁術重臣橋蕤宗女,隨宗親投奔袁術舊部劉勳駐守的皖城,皖城為孫策攻陷後與妹妹小橋分別成為孫策與周瑜妻室。
- 吳長沙桓王妃.喬某 夫人
- 吳太祖大皇帝(長)妃.謝某 夫人
- 會稽名士謝煚之女,謝承之姊,由吳太夫人引薦成為孫權首任妻子,吳太夫人過世後,孫權在喜新厭舊之下遭到強迫休妻,失去正妻地位,不久失意病歿。
- 吳太祖大皇帝(二)妃.徐某 夫人
- 太子孫登的義母,徐琨之女(孫權姑母的孫女),陸尚故妻,扶養孫登成長,孫登視如親母敬愛,因為美貌不再又與孫權關係不協而異地分居,由太子孫登奉養侍孝。
- 原本孫權有意如前妻謝氏後事一樣對待她,但可能有其祖母乃孫堅之妹(輩份上算孫權姑母)的親族撐腰,孫權不敢貿然休妻,間接影響孫權想扶持步夫人生前立后的決策被迫擱置。
- 吳太祖大皇(長)后.步練師 夫人
- 大虎孫魯班與小虎孫魯育之母,甚得孫權信任寵待,孫權許多宮妃都是他引薦給孫權,雖生前未能封后,但在孫權后宮地位猶如正宮。
- 吳太祖大懿皇(二)后.王某 夫人
- 孫和與孫霸之母,出身瑯琊,因為袁夫人辭讓而繼掌主持中宮,但與大虎公主孫魯班不和,二宮之爭事件遭孫魯班讒言構陷,被孫權打入冷宮憂患而死。
- 吳太祖敬懷皇后(追諡).王某 夫人
- 孫休之母,出身南陽,因遷居荊州公安遠離宮廷,病故後葬於公安,孫休繼任皇帝後,追諡母親為敬懷皇后,封王夫人同母異父弟文雍為亭侯。
- 吳主嬪妃.袁華 夫人
- 袁術之女,為人品行高潔,步夫人臨終前薦舉由袁夫人主持中宮,以自己未生育子嗣辭讓。
- 似乎命中帶剋子命,不僅未生 育子女,連帶孫權將姬妾所生子女托付給她扶養的義子女都活不久。
- 吳太祖大皇(三)后.潘淑 夫人
- 孫亮之母,與孫魯班交好,加上年輕貌美甚得孫權寵幸,得以取代(瑯琊)王夫人成為新任中宮夫人,繼而成為孫權妻室中唯一生前封后之人,後在孫權死前被宮女勒死。[88]
- 吳太祖大皇帝(長)妃.謝某 夫人
- 【宗親】
- 孫鍾
- 相傳是孫羌、孫堅、孫靜等人的父親,據說遺骨葬於紫金山(別名鍾山或蔣山)一帶。
- 孫靜【幼臺】
- 孫堅之弟,追隨兄長與姪兒發展孫家勢力。
- 子嗣:孫暠【伯x】[89]、孫瑜【仲異】、孫皎【叔朗】、孫奐【季明】、孫謙【幼x】
- 孫賁【伯陽】
- 孫堅之兄.孫羌【聖臺】長子。孫輔【國儀】之兄,孫鄰【公達】之父,吳國末任大將軍孫震的祖父。
- 追隨叔父孫堅轉戰各地作戰,孫堅死後代為統兵寄寓袁術麾下,孫策謀自立效力麾下定江東作戰有功,太史慈病逝後繼領豫章太守主理軍政事務,赤壁之戰因女兒在曹方,對抗曹意志有所猶豫,經過呂範勸諭後才堅定抗曹,在職十一年病故。
- 基於孫權剛繼任孫家當主需要與曹操和睦之政略,其一女嫁給曹操姪子為妻,後該姪子早歿改嫁給曹彰生下一子曹楷,曹楷所生之子曹芳【蘭卿】成為曹叡養子繼任魏帝。
- 子嗣:孫鄰【公達】
- 孫仁獻/孫尚香
- 前名引自漢晉春秋文獻記載,後名從演義戲曲而來,傳說為孫權之妹,曾嫁給劉備。
- 按野史記述孫堅約有三位女兒,長女(孫權姊)為弘咨妻室,一女嫁陳姓,通說所指的孫尚香為孫堅么女。
- 孫尚香巾幗英雌形象應可追溯脈絡至孫堅之妹(徐琨之母),孫策定江東時因船隻不足,建議以蘆葦編織簡易船筏來代替。
- 孫翊【叔弼】孫匡【季佐】孫朗【早安】
- 依序分別是孫家兄弟的老三、老四、老么,孫朗是孫堅妾室所生。
- 孫翊被盛憲舊部謀害而早歿,孫匡推測209年就過世,孫朗在洞口之戰施行火計時不慎燒毀己方軍需被貶。
- 孫匡之妻是曹操姪女,生下一子孫泰,其孫即被孫皓迫害流亡魏晉的孫秀【彥才】。
- 吳景
- 孫堅妻吳太夫人之弟,隨姊夫孫堅行軍征戰,後佐外甥孫策定江東。
- 子嗣:吳奮、吳祺
- 徐真
- 孫堅義兄弟,吳郡豪族,孫堅之妹的丈夫,娶孫堅之妹為妻時,孫堅尚未娶妻緣故,與吳榮的家族是世交緣故,與孫堅同行拜訪吳榮為其相親作媒,雖遭吳榮親友反對,吳榮看在徐真情面與孫堅亦是人傑,答應婚事。
- 徐琨
- 孫堅外甥。孫堅妹婿徐真之子,生母為孫堅之妹。追隨舅父及表兄弟孫策、孫權的勇將,在進攻江夏戰役中陣亡。
- 子嗣:徐矯、徐夫人(孫權妻子之一)、徐祚。
- 孫河【伯海】
- 孫堅宗族子弟,從姑家俞姓為嗣子,姑家有子後復姓孫氏,跟隨孫堅與孫策統兵作戰有功。
- 孫翊被害後,前往事故地偵查孫翊被害原由時被媯覽、戴員謀害身亡。
- 吳將孫桓的父親、孫韶的(表親)伯父
- 子嗣:孫助(吳曲阿長)、孫誼(吳海鹽長)、孫桓【叔武】(安東中郎將、建武將軍、丹徙侯)、孫俊【叔英】(定武中郎將)。
- 孫韶【公禮】
- 孫河(表親)姪子,本俞姓子弟,幼少時為孫策寵待,特賜孫姓榮殊,孫河被害身亡後,繼承部曲兵馬效力孫吳,官至鎮北將軍、幽州牧、建德侯。
- 子嗣:孫楷、孫越、孫異、孫奕、孫恢
- 孫鍾
- 孫孺【仲孺】,孫堅再從弟。
- 孫香【文陽】,孫策族兄,早年追隨孫堅,孫策定江東時留在袁術陣營,拜為汝南太守、征南將軍,不久在九江壽春病歿。
- 孫孺【仲孺】,孫堅再從弟。
- 【元勳】
- 程普【德謀】
- 子嗣:程咨
- 黃蓋【公覆】
- 子嗣:黃柄
- 韓當【義公】
- 子嗣:韓綜
- 朱治【君理】
- 子嗣:朱才、朱紀
- 程普【德謀】
- 【重臣】
- 張昭【子布】
- 徐州名士,因拒仕陶謙而招陶謙所忌,南逃江吳後應孫策邀請出仕,孫策死後與周瑜共同輔立孫權為主。
- 雖甚得群臣敬重,因為性情剛直多次勸諫孫權的不當行為,孫權私下頗為感冒他。
- 子嗣:張承【仲嗣】、張休【叔嗣】
- 姪輩:張奮
- 張紘【子綱】
- 子嗣:張玄
- 孫嗣:張尚
- 闞澤【德潤】
- 張溫【惠恕】
- 諸葛瑾【子瑜】
- 顧雍【元歎】
- 子嗣:顧邵【孝則】;孫嗣:顧譚【子默】、顧承【子直】
- 顧徽【子歎】
- 顧雍之弟
- 子嗣:顧裕(顧穆)【季則】;孫嗣:顧榮【彥先】
- 虞翻【仲翔】
- 子嗣:虞汜【世洪】、虞忠【世方】、虞聳【世龍】、虞昺【世文】。
- 吳範【文則】,江吳八絕的「數絕」,擅長術數,料事如神本領不輸郭嘉,曾算中劉備必定益州與關羽偽降實潛逃等事,但因拒絕透露本領秘訣遭孫權所忌除去功祿。
- 謝承【偉平】,東漢會稽名儒謝煚之子,孫權首任妻子謝夫人之弟,博學多聞,通曉許多經典古籍史書,編撰《後漢書》百三十卷。
- 嚴畯【曼才】
- 薛綜【敬文】
- 韋昭【弘嗣】
- 華覈【永先】
- 王蕃【永元】
- 太史慈【子義】
- 子嗣:太史享
- 祖郎
- 涇縣賊帥,曾多次阻擊孫策,先後依附陳瑀、袁術對抗孫策,兵敗被俘時為孫策勸降,效力孫吳陣營。
- 呂範【子衡】
- 歷領武號:征虜中郎將、裨將軍、平南將軍、建威將軍、前將軍、大司馬
- 子嗣:呂據【世議】
- 呂岱【定公】
- 賀齊【公苗】,孫吳武臣,歷仕孫策、孫權兩代,前期主要參與以討平山越叛軍作戰居多,到公元215年才開始參與對曹魏前線江左作戰,數次立下戰功
- 子嗣:賀景,賀齊次子
- 孫嗣:賀邵【興伯】,賀齊之孫,賀景之子,吳末諫臣,上奏勸告失政的孫皓而遭到迫害身亡。
- 曾孫:賀循【彦先】,晉代名儒,官至太常,領太子太傅。
- 宋謙
- 甘寧【興霸】
- 子嗣:甘瑰、甘述(吳國尚書)
- 孫嗣:甘昌(甘述之子,吳國太子太傅)
- 曾孫:甘卓【季思】(甘昌之子,東晉初期荊州牧鎮南大將軍,王敦之亂時因年老遲疑延誤軍機為王敦所敗。)
- 陳武【子烈】
- 子嗣:陳脩【奉先】(陳武長子)、陳表【文奧】(陳武次子)
- 董襲【元世】
- 朱然【義封】
- 子嗣:朱績【公緒】
- 周泰【幼平】
- 蔣欽【公奕】
- 子嗣:蔣壹、蔣休
- 凌操
- 子嗣:凌統【公績】,孫吳前期重要將領,作戰極為勇敢善戰;孫嗣:凌烈、凌封
- 駱統【公緒】
- 陳國相駱俊之子,父親遭袁術設計伏殺身亡,母親改嫁華歆為側室,與親友返回故里會稽郡,後來效力孫吳,凌統過世後接替統領舊部參與作戰
- 因史述事跡部分重合與名字相仿緣故,誤將駱統的卒年錯認為凌統的卒年。
- 丁奉【承淵】,孫吳前中期重要武臣,孫休時代官至大將軍,孫皓時代與朱績並領大司馬事。
- 子嗣:丁溫
- 朱桓【休穆】
- 子嗣:朱異【季文】
- 朱據【子範】
- 朱桓同宗子弟,孫魯育的首任丈夫,孫吳中期重臣,因為捲入二宮之爭支持時為太子孫和的黨爭遭牽連下獄而亡。
- 子嗣:朱熊、朱損、朱皇后;孫嗣:朱雲
- 徐盛【文嚮】
- 子嗣:徐楷
- 滕修【顯先】,吳末廣州牧,為治理吳國南方領土有卓著功績,晉滅吳之役欲領兵北上赴援,至巴丘時孫皓已經受降,得悉消息後無奈向晉廷受降。
- 陶璜【世英】
- 吳末名將,在交州多次擊退晉軍進犯有功受任交州刺史,孫皓本有意讓他接任武昌都督主掌荊州方軍事,但因當地數千鄉民懇求下留守交州,晉滅吳後受降。
- 陶濬【世淵】
人稱顏藝王。陶璜的弟弟,初以太子中庶子(人質)的身分在吳國本土任官,曾參與過鎮壓郭馬之亂的戰事,官拜鎮南大將軍。於杜預伐吳時帶兵二萬禦敵,結果二萬士兵見晉軍軍勢壯大全一夜之間全逃走,自己只能狼狽敗逃,爾後下落不明。- 因為三國志7的頭像而成為了惡搞素材。
- 張昭【子布】
- 【盟藩】
- 名義上臣服漢廷及東吳的獨立武裝集團
職稱 | 代表人物 | 備註 |
---|---|---|
交趾太守 | 士燮【威彥】 | 類似於遼東公孫家族的存在,可惜到了第二代就不行了。 而士燮本人任內的治世,除了深受越南人民的感念外,還被尊稱為「士王」。[90] |
漢末
- 張角
- 以宣揚太平道教義的教主,黃巾軍總帥,發起黃巾之亂的主謀,謀劃組織起義軍多時於184年二月起事,但起事沒多久便病歿,其弟張寶、張梁等各地黃巾軍逐一被官軍討平,餘部四散各地茍延殘存。
- 所得道書應自取自漢順帝時事發於引用《太平經》內文所發起的冀州民變殘黨所得。
- 張牛角
- 民變起義軍領袖,部眾名喚黑山軍,得知朝廷並未因為黃巾起義收斂暴政行為,於185年在冀州及并州一帶聚眾起義聲討漢廷,然而一次對抗漢軍時身受重傷瀕死,臨終前指定由褚燕接任義軍領袖,褚燕為紀念張牛角的理念遺志,改名張燕領導黑山軍繼續抵抗漢軍多年,最後漢軍見黑山軍聲勢浩大難以剿平,只好招安談條件之下協議停戰。
- 何進【遂高】
- 漢末外戚與大將軍,曹操義子何晏祖父,憑藉其同父異母妹何皇后受漢靈帝恩寵而獲上位權勢,漢靈帝死後,擁立身為外甥的少帝劉辯繼承帝位,剿除政敵蹇碩、董重等人,然而在謀剷除十常侍時,遭十常侍假借大妹何后名義誘入宮中伏殺身亡。
- 何苗【叔達】
- 何皇后的同母兄,本父姓朱氏,因母親舞陽君某氏興改嫁何真為妻而改從何姓,與何進是異父母的義理兄弟,官至車騎將軍,因不贊同誅殺閹宦[91]一事為何進部將吳匡、張璋謀害身亡。
- 蹇硕
- 漢末宦官與西園八校尉之首(上軍校尉),憑藉靈帝信任與十常侍及董太后勾結左右漢廷朝政,視何進為政敵,計劃將何進引至黃門殺之,但被親近何進的上軍司馬潘隱告密而事敗,試圖結援十常侍反制何進卻遭出賣被擒敗亡,相傳最終遭以五匹馬綁上繩索缚緊四肢與首頸分屍而亡。
- 曹操年輕時初任洛陽北門校尉時,蹇硕的叔父蹇圖不遵守夜宵禁令夜遊,遭曹操以五色棒將其棒殺。
- 張讓、趙忠
- 漢末權宦與十常侍之首,延續前任十常侍首領曹節、王甫的權勢專擅朝政,為漢靈帝稱為如父如母般信任。
- 靈帝歿後蹇碩、董太后權鬥何進,基於與何皇后交情及自身利益考量未積極支持蹇碩與董太后,並聽取常侍之一的郭勝意見出賣蹇碩,向何皇后與何進示善意,然何進麾下反宦派主張剿除閹宦勢力,張、趙等人只得向何皇后求助後,何皇后念及過往恩情出面交涉之下,最初以宦官歸隱鄉里不涉政事為談和條件讓宦官離開京城返鄉歸隱,何進方雖然表面應承,然實則以軍府令傳達各州郡官府逮捕親宦派親族,並傳令丁原遣兵在孟津逮殺先行離開的部分宦官,在後未行的張、趙等親宦黨羽察覺後只得速退回宮中尋求何皇后庇護,何皇后為此令同母兄何苗領兵出面制止反宦派追殺宦官行動。
- 爾後張讓為首的親宦派擔憂遲早遭反宦派與何進的屠戮,於是假借何皇后懿旨宣詔何進入宮,並在黃門派親信將士伏殺何進,任命親宦派士族任要職對抗反宦派,爾後遭何進麾下反宦派將士領兵襲擊,挾持少帝與劉協出逃京城,然官兵追趕急迫,張讓自知在劫難逃,只得向少帝與劉協辭別后投河自盡,餘部逃出宦黨為盧植追捕伏誅。
- 另外一提逸事,趙忠是繼桓帝時前期寵宦單超之後曾官拜車騎將軍的閹宦,但在任時未立下顯著戰功而引咎辭退官位。
- 董太后(永樂太后)[92]
- 漢靈帝劉宏的親生母親,解犢亭侯劉萇夫人,藉漢桓帝時十常侍首領曹節(張讓前任上級)鬥垮士黨三君的竇武、陳蕃、劉演為首的士閥,廢黜原太后竇妙[93]取代成為太后,張讓接任十常侍首領之位後仍倚重其依附黨羽打壓視為政敵的正派士族。
- 從外甥有一位名叫張忠(董太后姊之子)的權吏推測與十常侍首領張讓可能有親家交情。
- 厭惡曾經毒害王美人[94]的何皇后,多次要求漢靈帝廢除何皇后的后位及太子劉辯的嫡嗣權,主張扶持王美人所生的劉協為太子,因接受何皇后賄絡的十常侍好言勸慰才暫且不強逼,但仍讓劉協進爵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
- 權宦蹇碩與權戚何進爭衡時,與蹇碩及姪兒董重[95]聯謀企圖鬥垮何進、何皇后等為首黨派,扶持劉協繼承帝位,最終事敗蹇碩、董重敗亡,自身亦遭廢除太后之位失意而卒,但董卓假藉其名義號召原依附董太后黨羽向袁紹、丁原等權鬥爭衡成功,除掉何皇后及劉辯,扶持劉協為帝。
- 荀爽【慈明】
- 漢末名士與學者,荀氏八龍[96]之一,荀彧的叔父,董卓擅政時出任司空,曾與王允商議謀誅董卓事,但在董卓遷都長安時病歿。
- 董卓【仲穎】
- 漢末群雄軍閥之一,藉著洛陽宮變戚宦黨爭權鬥機遇,趁機挾天子威迫諸侯臣服掌握朝政,遭敵視群雄忌憚組成反董聯軍攻訐,遷都長安後施行嚴峻暴政被王允聯謀呂布等諸臣矯詔誅害。
- 受到演義文學影響許多二次創作將他形象畫呈現體型肥胖面容兇惡。
- 袁紹【本初】
- 汝陽名門袁家子弟,袁逢庶子,袁術異母兄,繼嗣伯父袁成的宗流與社會名望,因而輩份比袁術高,憑藉袁家祖上四代歷任三公要職與雄厚政望,逐步擊敗群雄鼎足河北,官渡之役與倉亭之役敗給曹操後病歿,領地亦被曹操接收。
- 在全軍破敵:三國中,因袁紹勢力喜歡收附庸國而讓玩家跟袁紹宣戰或被宣戰都會陷入包圍網的窘境,雖然此特性在之後更新檔被削弱,但是狗王袁紹之名已經不脛而走。
- 袁術【公路】
- 汝陽名門袁家子弟,袁逢嫡次子,袁紹異母弟,妒視聲望比自己高的袁紹,先後在南陽、汝南、淮南發展勢力,在淮南稱帝之舉招致曹操、孫策等群雄圍攻,嘗試北投袁紹為劉備所阻,病篤途中,爾後子女投奔舊部劉勳的皖城,孫策趁劉勳出營尋糧時襲奪皖城,袁術子女歸順孫吳麾下。
- 年少時崇尚氣俠,官任長水校尉時,經常乘輿華麗車馬行路及行事盛氣凌人,時人謂「路中悍鬼袁長水」而忌之,袁術知悉後稍作收斂折節下士才平復惡名。[97]
- 袁基【士紀】
- 蓋勳【元固】
- 東漢末年軍略重臣,為人義勇剛正,曾參與平定涼州之亂而有健勇戰功,雖曾經兵潰被羌人俘虜但為羌人敬佩其義勇氣慨而義釋,漢靈帝賞識其傑出軍略與正直諫言特予倚重參贊軍機,因而為蹇碩所忌憚,與劉虞、袁紹共謀劃翦除權宦黨羽勢力,因調任京兆尹而無法繼續近身參與翦除權宦計畫。
- 察覺董卓駐軍河東是企圖趁何進與十常侍權鬥時趁機入京坐收漁利,但因身在長安無法及時阻止董卓成功奪權擅政,後本欲與皇甫嵩聯手抗董但最終考量軍勢不足以抗董而響應董卓徵召入京為朝官,但也因為人剛正而遭董卓忌憚提防,後隨著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病歿。
- 皇甫嵩(義真)、盧植(子幹)、朱儁(公偉)
- 演義中平定黃巾之亂的三位著名主將的代表。
- 曹操隨皇甫嵩麾下參戰,孫堅跟隨朱儁平寇,劉備是盧植的門生與麾下義軍主將。
- 進攻廣宗黃巾兵時,盧植因不肯回應宦官索賄要求被構陷免職押回京城大牢,改派董卓接手其後續平亂作戰,但董卓作戰不力被貶,改由皇甫嵩接手平定河北方面黃巾兵,朱儁繼續平定河南方面黃巾兵,不久亂事弭平。
- 另外其中皇甫嵩被列入武廟72名將之一,其後代稱安定皇甫氏,至唐代仍為關隴高門;盧植師承馬融,是與鄭玄並稱儒門正宗的漢末經學大家,其後代為山東高門代表家族之一的范陽盧氏。
- 演義中平定黃巾之亂的三位著名主將的代表。
- 種拂【颖伯】、種劭【申甫】
- 漢末良臣父子,種暠【景伯】[100]的兒子與孫子,何進欲召董卓帶兵入京城共誅宦黨時,種劭進諫若讓董卓帶兵入京恐將難以制衡董卓,何進採納種劭諫言,以大將軍府令派遣種劭宣詔要求董卓停止入京行動,董卓收到府令後拒絕從命,威嚇種劭收回成命,種劭怒而正色斥責董卓,董卓理虧只得帶兵退到夕陽亭靜觀其變,董卓擅政後,因忌憚種劭過往的態度,相當排斥種劭,假借詔令將種劭外派擔任涼州、益州刺史。
- 種拂參與王允謀劃誅剿董卓的政變行動,董卓死後,董卓餘部李傕、郭汜等帶兵攻入長安,種拂力戰而亡,種劭得知父親身亡消息相當悲慟,在守喪期滿後聯合馬騰、韓遂、劉範(劉焉長子)等進攻長安,最終在長平觀兵敗戰死。
- 崔烈【威考】
- 漢末名士與大臣,博陵崔氏子弟,崔鈞與崔州平之父,漢靈帝時頒布賣官鬻爵的政令後,為了能擔當司徒而暗中上繳貢金,但後來上繳貢金一事為人外傳非議,令自己相當難堪不己,詢問時任虎賁中郎將的兒子崔鈞的看法,崔鈞以銅臭味的比喻揶揄父親,崔烈氣得持手杖追打崔鈞。
- 185年涼州發生兵變叛亂,戰事持久未能平息,上奏諫言主張放棄涼州,為傅燮斥責反對放棄涼州的打算,爾後漢靈帝便派遣傅燮前往涼州參與平叛作戰。
- 董卓擅政時,出任西河太守的崔鈞隨袁紹反董,董卓以此為由將崔烈關入大牢,董卓死後出任城門校尉,領兵對抗李傕、郭汜等聯軍進攻長安,最終兵敗身亡。
- 傅燮【南容】
- 漢末節臣與將領,涼州北地人,漢魏時賢臣傅幹之父,曾在皇甫嵩、朱儁麾下參與平定黃巾之亂作戰立下戰功,但因得罪權宦被除去功祿,在<三國演義>裡並未登場,蔡東藩所著《後漢演義》有登場。
- 敵視擅政的宦官趙忠,多次直言上諫批判宦官擅政惡象,後奉命出任漢陽太守協助涼州刺史耿鄙征討涼州聯合叛軍,因耿鄙不聽其諫言任用酷吏程球強徵向心未穩的軍民攻討涼州反叛聯軍,途中引發譁變身亡,涼州叛軍圍攻傅燮孤軍固守的城塞,叛軍念其義節而勸其棄守撤退,最終拒絕棄守要求帶領殘兵衝向叛軍力戰而亡,漢靈帝感念其殉節追諡壯節。
- 漢末節臣與將領,涼州北地人,漢魏時賢臣傅幹之父,曾在皇甫嵩、朱儁麾下參與平定黃巾之亂作戰立下戰功,但因得罪權宦被除去功祿,在<三國演義>裡並未登場,蔡東藩所著《後漢演義》有登場。
- 陶謙【恭祖】
- 漢末徐州牧,丹陽郡出身,少時桀傲不羈,藉由岳丈丁公幫助栽培學習儒學,步入官場頗有成就,歷任縣令、幽州刺史,先後隨皇甫嵩與張溫征討西羌、韓遂之亂頗有戰功
- 漢末黃巾亂起,受詔為徐州刺史,徵募流亡東海的臧霸討降徐州黃巾兵、軟硬兼施讓徐州名士趙昱、陳登、王朗成為幕臣治理徐州,一時讓徐州為安世治土
- 第一次討董聯盟未表態參加,朱寯發起的第二次討董聯盟有遣兵資助,後遣使向西京長安的漢廷示好,獲封安東將軍、徐州牧、溧陽侯
- 基於與袁術結成戰略聯盟,遣兵朝曹操與袁紹軍勢作戰遭夾擊大敗,後遭曹操以父親在兗徐交界處遇害為由數度領兵攻打徐州,陶謙懼其兵鋒逃至丹陽投靠劉繇,曹操因陳宮、呂布、張邈在兗州造反而退兵,回到徐州見領地因戰火摧殘破敗而病倒,臨終前託囑麋竺讓劉備主事徐州牧遺言而病歿
- 劉岱【公山】
- 漢末兗州牧,劉繇之兄,反董聯軍成員之一,董卓遷都長安後聯軍各自為政,計殺聯軍盟友東郡太守橋瑁並奪取領地與錢糧,扶植親信王耾就任東郡太守,但在征討境內黑山賊與黃巾賊兵時失利與王耾戰死
- 呂布【奉先】
- 相關事蹟見呂布的人物條目欄。
- 陳宮【公台】
- 兗州名士,讓曹操能夠入主兗州的幫手,後來與曹操理念不合,聯合張邈為首的諸郡太守迎接呂布反曹
- 一度讓曹操陷入領地剩三座縣城的危急險境,爾後曹操運用謀略反敗為勝,與呂布東逃徐州
- 做為呂布軍的智囊協助呂布,但呂布常不用他提出的計謀,最終為曹操所敗,被俘時拒絕了曹操招降赴義就戮,其妻兒與母親為曹操安置善待
- 張邈【孟卓】
- 兗州豪傑,董卓掌政時代出任陳留郡太守,響應參與反董聯盟,當時曹操軍隊寄寓麾下
- 曹操成為兗州牧之後暗疑曹操,加上曾接待得罪袁紹的呂布,擔心會遭袁紹唆使曹操害己,與陳宮同謀迎呂布反曹,爾後情勢險惡留弟張超及親族在雍丘抵禦曹軍圍攻,自己前往袁術處求援,途中為部屬叛殺身亡,留守在雍丘的親族亦慘遭誅族。
- 臧洪【子源】
- 漢末杰臣臧旻之子,徐州士族出身,董卓擅政時,為時任廣陵太守張超(張邈弟)的麾下功曹,勸諫張超參與討董會盟,討董聯軍在酸棗聚集誓盟時,袁紹在河內駐軍、袁術在魯陽駐軍緣故,被群雄推派擔當宣讀討董檄文的宣誓代表。
- 臧旻相關背景事跡:孫堅年少時討寇發跡時的前上司與提攜貴人,曾任揚州刺史討平賊寇,公元177年奉朝令以使匈奴中郎將官位與夏育、田晏領兵在并州北部對抗鮮卑烏桓聯軍南犯但作戰失利被貶官下牢獄,不久獲釋,歷任中山、太原郡守。
- 討董聯盟解散後,以袁紹勢力的青州刺史名義對抗公孫瓚勢力,得知故主張超因參與反曹失利被圍於雍丘一事欲帶兵往救,袁紹制而不許,得知張超身亡以後便據城反抗袁紹,最終兵敗身亡。
- 漢末杰臣臧旻之子,徐州士族出身,董卓擅政時,為時任廣陵太守張超(張邈弟)的麾下功曹,勸諫張超參與討董會盟,討董聯軍在酸棗聚集誓盟時,袁紹在河內駐軍、袁術在魯陽駐軍緣故,被群雄推派擔當宣讀討董檄文的宣誓代表。
- 郝萌
- 呂布部將,因起兵反呂布,遭高順與曹性擊潰身亡。
因為名字與好萌同音,常被島民或遊戲迷提起或揶揄
- 笮融
- 漢末佛教領袖,著名事蹟是在曹操攻打徐州時坑騙陶謙、劫殺趙昱盜走錢糧跑路,投靠劉繇時故技重施坑害薛禮、朱皓,最終為劉繇領郡吏鄉勇討滅身亡。
- 因為經常將劫掠錢糧財寶用以裝飾佛教寺堂或假藉救濟災民收買民心,行徑堪稱為佛寇,然因在江南宣揚佛教有所貢獻,江南當地存有以其為名所立之祠堂紀念。
- 司馬徽【德操】
- 諸葛亮在荊州時學問教師之一與好友,曾向劉備舉薦諸葛亮與龐統,其名號水鏡是龐德公起名。
- 龐德公【尚長】
- 荊州襄陽隱士名儒,本名不詳,以名號德公稱之,龐統叔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等名皆由他取號,多次拒絕劉表辟除令堅持隱居山林躬耕生活。
- 子嗣:龐山民,本名不詳,諸葛亮姊夫之一,龐統堂兄,官至魏黃門吏部郎。;孫嗣:龐煥【世文】
- 貂蟬
- 傳說為王允義女的歌妓,王允利用她挑撥董卓與呂布關係,讓呂布與王允合謀擊殺董卓
- 被評為中國四大美人之一,但其事蹟多出自鄉野傳說與文學創作不見於正史,被認為是虛構人物
- 蔡琰【文姬】
- 漢末大儒蔡邕【伯喈】之女,以精通音律與文采博學而知名於世
- 本字【昭姬】,西晉史官為避諱司馬昭名諱改稱【文姬】,但符合她博學多才的形象而為後世所知
- 劉表【景升】
- 漢末荊州牧,漢景帝子魯恭王後裔(郁桹侯系),劉琦與劉琮之父,曾遭受黨錮之禁被軟禁後來獲釋,應董卓徵召接替被孫堅所害的王叡接任荊州刺史。
- 借重襄陽大士蔡諷(蔡瑁之父)與蒯良及黃祖等世族家兵討平宗黨,鑿戰孫堅部隊,並有效治理荊州成為一時治土。
- 晚年逐漸暮老,以蔡蒯兩大宗黨多主張歸順曹操主掌的漢廷,多未應允,並接濟前來投靠他的劉備對抗曹操軍勢,病歿後蔡蒯兩宗黨立劉琮為主並力主歸順曹操一事成為既成事實。
- 劉焉【君郎】
- 漢末益州牧,漢景帝子魯恭王後裔(竟陵侯系),劉璋之父。導致漢末地方群雄各自擁兵割據的禍首。[101]
- 死後由劉璋繼承益州牧,爾後其領土為劉備接收。
- 張魯【公祺】
- 五斗米道教主,道教祖師張道陵之孫,盤據漢中自立鼎足一方,曹操攻佔漢中後投降,帶領親屬信眾跟隨曹操遷居中原世受魏祿。
- 公孫瓚【伯珪】
- 劉備學兄,右北平太守,以掃蕩異族與麾下白馬義從部隊而有驍勇之名。
- 與名義長官幽州牧劉虞因為對異族對待方針有歧見,最後兵戎相向將劉虞擒殺,但因劉虞是令名威望卓於當世的漢朝宗室[102],遭劉虞舊部與異族聯合袁紹圍攻。
- 長年與袁紹爭霸河北最後敗亡於易京城。
- 公孫度【升濟】
- 雄踞遼東的軍閥,董卓部將徐榮同鄉故友,得益徐榮的薦舉出任遼東太守,就任後藉機割據遼東成為偏隅一方的雄傑,公孫康&恭之父、公孫淵之祖。
- 佔據遼東、遼西、玄菟、樂浪四郡及營州(約在山東半島東側),自號遼東侯、平州牧,當曹操遣使冊封武威將軍&永寧鄉侯時,壯言「我王遼東,何永寧也!」。
- 馬騰【壽成】
- 馬超之父。涼州有力軍閥之一,早年與韓遂結義雄踞涼州西北,曹操與袁紹爭衡時,派兒子馬超領兵支持曹操。
- 曾是時任涼州刺史耿鄙麾下從事司馬,因為耿鄙信任酷吏程球執法失當得罪軍民引發軍變,只得投向涼州聯合叛軍陣營並與韓遂結義,爾後又與韓遂聯手罷廢涼州叛軍主帥王國,抓分兵眾割據一方。
- 爾後數次因為意見不和與韓遂數次反覆爭衡交戰,馬超之母亦受兵災牽連為韓遂所害。
- 官渡之戰接受鍾繇招安邀請,親善曹操,派兒子馬超與部將龐德帶兵助戰討伐袁軍部將郭援,爾後接受曹操徵召令官拜衛尉後,留下馬超繼領部曲兵權,帶上諸子入居許都,因曹操藉機征討漢中張魯時,為馬超韓遂為首關中諸軍疑忌而起兵攻打曹軍,爾後因此事被誅族。
- 馬超之父。涼州有力軍閥之一,早年與韓遂結義雄踞涼州西北,曹操與袁紹爭衡時,派兒子馬超領兵支持曹操。
- 鄭、姜
- 原出自魏書方技傳,周宣替劉楨解夢一段的兩位女賊。
- 後東平劉楨夢蛇生四足,穴居門中,使宣占之,宣曰:“此為國夢,非君家之事也。當殺女子而作賊者。”頃之,女賊鄭、姜遂懼夷討,以蛇女子之祥,足非蛇之所宜故也。
- 在全軍破敵三國中,被合二為一,名為鄭姜,是可選的勢力之一。
其實是黑旋風李逵性轉
- 原出自魏書方技傳,周宣替劉楨解夢一段的兩位女賊。
外民族
- 孟獲
網路迷因- 蜀漢南中一帶的豪強,曾參與雍闓、高定等人的叛亂。
- 由於三國演義的關係在相關作品中常被視為南蠻王,實際上應該是漢化已久的雜胡。
- 被諸葛亮委託管理南中,後來升遷為御史中丞。
- 於夫羅
- 南匈奴單于,劉豹之父。
- 在尚未繼任單于前曾率兵協助鎮壓黃巾之亂,也曾保護過逃難中的獻帝。之後投降曹操,成為曹魏貴重的戰力。
- 公元187年,在支援平定張純之亂時,因宗族長老反對發兵而發動政變殺死其父羌渠,被迫流亡河東避禍。
- 沒有在三國演義中登場。
- 日後主導整個八王之亂的劉淵是他的孫子。
- 呼廚泉
- 於夫羅的弟弟,於夫羅死後接任單于之位,歸順曹魏政權安定南匈奴統治。
- 檀石槐
- 漢桓帝、漢靈帝時期,雄踞塞北的鮮卑雄主,少時便智勇出眾,為鮮卑諸部擁戴為共主,在位時立下北拒丁零、東敗夫餘、西進烏孫、南掠匈奴故地等顯赫戰績,建立東西長一萬四千餘里、南北寬七千餘里的版圖勢力。
- 自公元156年以後多次進犯漢朝北疆(幽、并、涼三州邊疆),對當時漢廷而言猶如心腹之患,多次派精兵良將抗戰皆難收顯著成效,曾嘗試和親外交手段但遭檀石槐嚴拒,公元177年漢廷遣田晏、臧旻、夏育等加上南匈奴支援領兵三萬在并州北疆集結出塞遠征討伐,但遭檀石槐設局誘入其伏擊圍剿,漢軍在傷亡慘重下狼狽敗逃,直至公元181年檀石槐逝世,鮮卑對漢朝的進犯威勢才稍趨緩和。
- 據說生母為投鹿侯之妻,投鹿侯有三年久居匈奴從軍未歸,生母不知何故有孕生下檀石槐,投鹿侯歸家後疑其為私生子欲殺之,在生母求情之下乃饒其一命而改為棄養之,生母乃委送母家親屬扶養成長。
- 雖然檀石槐死後其鮮卑勢力衰減,但在三國前期鮮卑仍對曹魏構成一定威脅,部眾後裔在南北朝時期建立北朝政權。
- 丘力居
- 幽州烏桓首領,統領幽州三郡烏桓族,張純、張舉叛離漢廷時受邀支援對抗漢軍為寇河北,數次與漢軍主將之一的公孫瓚交戰。
- 漢廷礙於涼州叛亂、并州胡亂缺乏足夠兵力平叛,朝廷任命德著幽州的劉虞為幽州牧遣使向丘力居談和,丘力居答應談和後終止對張純、張舉的軍援,張純、張舉遂敗給漢軍。
- 臨終前兒子樓班尚年幼,將首領位子傳給姪子蹋頓。
- 趙氏貞(趙嫗)
- 卑彌呼
- 邪馬台國女王,與曹魏有交流。
回應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 ↑ 例外的,是隋書經籍志史部記錄的名義是(裴注)「三國志」;而舊唐書經籍志卻把各志分開,甚至出現把蜀志、吳志歸類到編年體這種蠢事。
大概又是正統主義在作祟。 - ↑ 推測是因為當時晉朝已經滅亡,故已經沒有忌諱
- ↑ 儘管後漢書也有東夷列傳,但內容比起三國志的要短,全書的成書年代也跟裴注同樣在南朝宋,所以重要性完全不能相比。
- ↑ 三國部份,主要是加入裴注裡頭能補強事件描述的史料。
- ↑ 要注意臣光曰的部分,跟資料的刪減。偷表比較明顯的不在魏志
- ↑ 歷史學家唐德剛表示:「看不懂原文,那就讀柏楊版資治通鑑。」其中的「柏楊曰」雖有部份的觀點過於偏激,但以現代中國人的觀點,析論歷史成敗因果,且對司馬光一些無緣無故的道德說教作出提醒。儘管柏楊版通鑑在翻譯上還是有缺失,但整套書的設計仍適合入門者輕鬆閱讀。
- ↑ 西漢雖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也併稱三公,但是太尉不常置,御史大夫位低於丞相,且一般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兼繼任人選,因此實際上丞相獨大
- ↑ 前身是西漢的御史大夫,但是司空卻是《周禮》中司掌工事的官員,官名也應訓作「司工」,《周禮》中職掌類似的官員應該是司寇
,誰知道王莽發什麼神經居然把御史大夫改叫司空 - ↑ 漢武帝以來由皇帝選拔侍從左右,夜值禁中的政務顧問。隋唐中書門下兩省的官名,諸如侍中、中書令、黃門、給事中、散騎常侍等原本都是中朝官號
- ↑ 最知名的當屬漢武帝的小舅子,威震漠北的一代兵聖衛青,以及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外甥兼漢宣帝國丈,麒麟閣功臣之首霍光
- ↑ 《後漢書•滕撫傳》:「鳳衣絳衣(高等道師衣飾),帶黑綬,稱無上將軍。」
- ↑ 《後漢書•靈帝紀》:「甲子(日),帝自稱無上將軍,燿兵於平樂觀。」,確切自號時間為公元188年的中平五年(戊辰歲)陰曆九月甲子日(二十三日),平樂觀位於洛陽城西處,因此所組建軍隊又名西園軍
- ↑ 漢五校(或八校)營為其建置屬軍,東漢由北軍中侯代表全師統兵
- ↑ 南軍八署,分別為五官署、左署、右署、虎賁署、羽林署、奉車署、駙馬署、騎署,前五署長官名中郎將,後三署長官名都尉,前三署(三署郎)歸光祿勳(郎中令)節制,次二署及後三署歸衛尉節制,而虎賁及羽林皆是漢朝皇廷禁衛軍,騎署與羽林署共監羽林騎。
- ↑ 下面的都丞、都尉也是景帝时改名
- ↑ 古代軍營立牙旗為軍門
- ↑
細節上兩者差別在於州牧在軍權上高於州刺史之外其餘職能相仿,州刺史是隸屬御吏體系衍生的官職。 - ↑ 就是為了讓當過太守或九卿的人不用降級就能出掌一州。
- ↑ 《續漢書·百官志》謂諸州的治中相當於司隸校尉的功曹。
- ↑ 即後面的「司隸校尉部」
- ↑ 宦字本意指在宮廷或某府麾下處理事務之內臣的官員稱呼,但被借用泛指閹宦人士的隱諱代稱,且秦漢時期以前並不是所有宦官都是採用閹宦,到東漢之後才全面規定採用閹宦
- ↑ 「太監」此一名稱,最早出現於遼,本來是政府高級職位的名稱,並不一定由宦官擔任,不過太監本來是諸監長官的意思,而直到明代諸監長官才僅用閹宦,之前多數稱之為「寺人」
- ↑ 孝廉科就是察舉孝子、廉吏。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於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並成為漢代察舉制中最為重要的歲舉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漢代政府官員重要來源。
- ↑ 本稱秀才,東漢時為避世祖光武帝諱而改茂才。茂才科主要是選拔奇才異能之士,所以通常稱「茂才異等」或「茂才特立之士」。
- ↑ 演義中的張角就是沒有賄賂選官而沒能夠入選茂才心生反意(
這是黃巢吧) - ↑ 又作「辟舉」、「辟署」、「辟召」等。
- ↑ 漢靈帝寵宦,因健壯有武略為漢靈帝倚重
- ↑ 中平六年,189年陰曆三月為豫州牧黃琬彈劾貪汙治罪而獄亡,未參與日後蹇碩與何進權鬥)
- ↑ 討董聯軍由北、東、南三路進軍洛陽;北路由袁紹、王匡、韓馥、張揚等諸軍進攻孟津、平津,曾嘗試仰攻平津實擊孟津,但為董卓部將華雄擊敗王匡部的泰山兵而失利;東路由兗徐群豪聯軍進攻旋門、轘轅,但在董卓部將徐榮反擊猛攻後無力續戰,原屬東路的曹操只得自行整兵依從北路的袁紹;南路由袁術、孫堅等諸軍進攻伊闕、廣城、太谷,孫堅部雖曾遭遇徐榮軍襲擊一度敗退,但整頓兵馬後一路順勢連破三道關隘,在洛陽與負責殿後的呂布軍鑿戰,準備進攻函谷關時,因為袁紹、袁術失和爭衡,孫堅被迫收兵回援。
- ↑ 劉秀定都洛陽時改稱雒陽,曹丕稱帝後復稱洛陽。
- ↑ 字季產,漢和帝時宦官,與東漢名儒鄭眾(字仲師)同名,參與剿除權戚竇憲有功,升任大長秋、封剿鄉侯,與宦官蔡倫(字敬仲)同受漢和帝重用參預朝政
- ↑ 原執金吾屬官,漢武帝時分立掌北軍壘門內外,秩比二千石,東漢時由北軍中侯取代而省去
- ↑ 即俗謂「三署郎」者,因為三署郎基本已經失去了宿衛職能,而徹底成為郡國孝廉茂才正式任官前所拜任,以學習熟悉政務,所以五官、左、右中郎將更接近於現代的人事部門
- ↑ 駐衛主帥營門武官
- ↑ 督率騎兵武官
- ↑ 漢御史中丞、司隸校尉與尚書令,朝會時坐皆專席,故號三獨坐。
- ↑ 總管皇室后宮的最高侍從官,負責宣達皇后懿旨、處理宮中事宜等,秩為二千石。西漢時由士人或閹宦擔當,東漢時專由閹宦擔當,東漢末年閹宦遭誅後所責職事併入少府。
- ↑ 例:河南尹、京兆尹等
- ↑ 似乎是處於自治政府狀態?
- ↑ 同讀音字:狟或原
- ↑ 蜀中四名士(程祁、楊汰、楊戲、張表)之一,張表有威儀風觀,始名位與(楊)戲齊,後至尚書,督庲降後將軍,歿年較楊戲早先歿。程祁、楊汰各早死
- ↑ 曾官至大將軍但具體出任時間是蔣琬之前或是費禕之前則暫無考
- ↑ 從史述來看,孫權似乎有意將士家一族勢力從交州拔除,所做的策劃安排。
- ↑ 始於東漢光武帝創設的武官,位階次於將軍,以監督諸軍,與監軍相同。事成回師後則罷官。三國及魏晉南北朝普遍設置,通常是由皇帝或將軍授權任免的武官。最高位榮銜是都督中外諸軍事(後世別稱:大都督)。
- ↑ 按裴注記載,這個都督的差事是呂範在與孫策下棋之時進諫後自行討來的,呂範出任都督之後軍中肅穆,威禁大行。
- ↑ 與張紘、秦松、陳端參贊軍政工作
- ↑ 前因孫權多次北攻徐淮失利折損兵將,劉備卻順利取得西川,讓孫權感覺得不償失,藉平分荊州彌補損失
- ↑ 孫靜三子,魯肅死後與呂蒙共事主導荊州方面軍事,219年領後軍支持呂蒙攻略江陵作戰並在該年病歿。
- ↑ 本姓:施,朱治之外甥(朱治姊之子),有將才而成為孫吳重要將領之一,呂蒙病歿前稱朱然可接替他繼掌大都督事,但夷陵之戰孫權任命陸遜掌理大都督事,讓朱然以右護軍擔任副手協助調度作戰。其子朱(施)績【公緒】亦成為孫吳中期重要將領
- ↑ 都護:都=全部總括,護=帶兵監督,吳國設置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 ↑ 最明顯的就屬《三國群俠傳》和《三國群英傳Online》,《三國群英傳Online》甚至還大剌剌在成都的綠色國旗上寫著「蜀」......
- ↑ 按漢制,領縣列侯與諸侯王相似,封地亦改稱國,其長亦改稱相,因此也可以說在孫策受封吳侯的時候,吳國已經產生,雖然這個吳國只有吳縣(今蘇州市)一縣
- ↑ 民間傳說,吳太夫人的先祖,可能是春秋戰國時代吳國王室宗族的後裔,但正史上未有確切史料記載。
- ↑ 因為是廢帝,所以以當皇帝前擔任的職位稱呼(下面的曹髦也是相同情形),被廢之後降回齊王。晉代降為邵陵公。
- ↑ 夏侯衡【伯權】、夏侯霸【仲權】、夏侯稱【叔權】、夏侯威【季權】、夏侯榮【幼權】、夏侯惠【稚權】、夏侯和【義權】
- ↑ 在長阪坡領兵追擊劉備時擄獲,許配給其兩位兒子做老婆。
- ↑ 別名方來或惡來革,顓頊的後裔,相傳是周朝秦國開基祖先,正史記載為與父親蜚廉效力商紂王的勇猛力士,但受到封神演義影響被醜化成奸臣
- ↑
理由是主公玩了人家的嬸嬸,而且在封神演義裡面惡來是小人奸臣 - ↑ 全文:今天下分崩,乘輿播盪,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 ↑ 曹操自京師逃離董卓通緝追捕途中在中牟縣被逮捕,時值為中牟縣令的楊原猶豫是否該曹操交付董卓處置,時任佐吏的任峻以斥責董卓禍亂朝政不應聽命董卓為由勸服縣令釋放曹操,並且與楊原一同棄官逃亡,後又勸楊原以行河南尹名義參與討董聯盟陣營
- ↑ 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
- ↑ 《魏書・張樂于張徐傳》:「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後人取詞混合起來,造出「五子良將」的稱號。原句實際上只是很普通的敘述句。
- ↑ 選拔標準可能包含曹操與曹丕相繼就任魏王時的魏王國四方將軍與外姓傑出將領代表
- ↑ 家祖為漢武帝時御史大夫杜周,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成員除了西漢的杜周、杜延年父子,三國的杜預外,基本都在唐代,如曾任宰相的史學家杜佑,以及著名詩人杜審言、杜甫、杜牧等
- ↑ 一般認為晉朝以后王學成為正統學說,除了王學比鄭學更強調君主權威外,也因為王肅為文明皇后生父、晉武帝外祖父
- ↑ 在兗青徐三州賊兵游豪群甚具威望,曹操分青州兵委以管治統馭。
- ↑ 晚年領執金吾安享天年,子孫歷仕魏晉兩朝。所參與過的戰事在演義裡鮮少著墨而顯得影薄。
- ↑ 漢趙(前趙)皇帝劉淵稱帝時追諡。
- ↑ 原意:督轄臨近益州沮水(漢水上源的主水溪流)的駐軍,與當時關羽駐軍在荊州的臨沮縣(臨近荊州沮水,)的語意本源不同
- ↑ 其實每逢北伐糧草輸送都是難題,諸葛亮亦深明難處。但李嚴督運的糧草延遲後為卸責先矯詔以糧運不計為叫諸葛亮由退兵,收到撤軍消息後卻說糧草充足不明白丞相因何而退,陷諸葛亮於不義。又意圖隱瞞真相而想殺害督運官員,搶先報告給劉禪又說退兵是諸葛亮引敵方深入之計,諸葛亮回成都向劉禪述職後發現這些命令前後不一致,而調查往來文書後查明李嚴欺上瞞下、目無法紀、嚴重踰矩
如同歷代政棍般的行為最終令諸葛亮對其徹底失望。 - ↑ 夷陵之戰領兵防備魏軍,錯失撤退時機,與龐林(龐統弟)被迫降魏
- ↑ 殷觀之子
- ↑ 兗州別駕與後八俊之一薛蘭之子,祖父是東海相薛衍,父親被曹操擊敗殺死後流亡投奔劉備,一路追隨劉備多年,官至蜀郡太守
- ↑ 薛永之子,歷任巴蜀兩郡太守,蜀亡後降於魏晉,官至光祿大夫
- ↑ 以劉焉與劉璋時期收攬的諸州外地士族官員,通稱東州派
- ↑ 先祖謝服受漢帝詔令改姓射,與弟先後仕於劉璋及劉備
- ↑ 射堅之弟,皇甫嵩的女婿
- ↑ 以益州本地世居數代的本地士族官員,通稱益州派
- ↑ 《三國志·魏延傳》: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出亮營十里,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 ↑ 歇後語「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廖化是屬於二線或三線的將領,實際上他的帶兵能力不比姜維差。這句話語出自清末反迷信文學《掃迷帚》,此句出現在一老儒面見作中主角想要糾正他時的自嘲之語,意思是「蜀中難道沒有可堪大將的將領了嗎?連老將廖化都還必須經常擔當先鋒」,用以暗諷年輕一輩無人對主角做出指正,反要他這位老人出來做出指教
,雖然最後還是被主角說服了。不過長久以訛傳訛之下,本句常被引用成「蜀中難道沒有可堪大將的將領了嗎?連廖化這等非主將的人都還必須經常擔當先鋒大將」,雖然都是意指蜀漢沒人才,但卻把廖化醜化成能力不足。 - ↑ 不過正史記載的是70多歲死亡。按演義計算,黃巾之亂是184年的事,如果他當時已經在黃巾的話他肯定至少有十多歲,問題是即使當時他只有10歲,到蜀滅亡(263)也已經是89歲高齡,這個歲數即使放在和平時的古代也是萬中無一的超級人瑞、更不用提如三國這樣的亂世,是真正意義的老不死
不過隔鄰吳國有一個活了96年的呂岱,還有北方境外那個104歲老糊塗拓拔力微⋯ - ↑ 按照正史264年死亡與當時是70多歲往回推算,此時大約是30歲上下
- ↑ 當時黃巾餘黨四散各地,各自當山賊來維持生計
,甚至普通山賊都有可能被官府冠上黃巾餘黨來討閥攬功 - ↑ 經常提出與姜維相反的意見,每當姜維不聽的時候就代表那次北伐會失敗。
- ↑ 四個兒子的姓名跟字分別是:孫𩅦【莔】、孫𩃙【𧟨】、孫壾【昷】、孫𠅬【㷏】。老爸為了避免避諱費心搞了八個罕用字,四個兒子卻都沒有皇帝命。
- ↑ 《資治通鑒》記載。武烈皇后病逝于建安十二年(207年)
- ↑ 被認為出自清代人沈欽韓在《兩漢書疏證》所敘述認為位至三公才能稱公,橋玄曾官拜三公之一的太尉故稱橋公。但此說被清末史學者盧弼其所著的《三國志集解》駁斥,並列舉許多未官拜三公亦能稱公的案例
- ↑ 史學家胡三省認為其死因不單純,加上曾私下徵詢中書令孫弘欲仿效呂后故事以太后之尊臨朝稱制的事宜,懷疑遭某位反對稱制的吳國大臣策畫謀殺,但參與謀殺的宮女們始終不肯招供幕後主謀,孫權最終只將宮女們處死結案。
- ↑ 孫峻與孫綝堂兄弟的祖父
- ↑ 參考《大越史記全書・士王紀》。
- ↑ 因為同母么妹(何皇后之妹)是十常侍之首張讓的姪兒兼義子的張奉之妻,擔心會禍及無辜而反對
- ↑ 因居住宮殿名為永樂宮而史書稱為永樂太后,正式諡號為孝仁皇后。
- ↑ 漢桓帝時皇后、竇武之女
- ↑ 全名王榮,獻帝劉協生母,出身邯鄲王氏,甚得靈帝寵愛,死後追諡靈懷皇后。
- ↑ 董太后兄.董寵之子,原領衛尉官銜、脩侯爵位,官至驃騎將軍以參與宮廷權鬥。
- ↑ 東漢名士荀淑【季和】所生八名兒子,依長幼順序;荀儉【伯慈】、荀緄【仲慈】(荀衍、荀諶、荀彧之父)、荀靖【叔慈】、荀燾【慈光】、荀汪【孟慈】、荀爽【慈明】、荀肅【敬慈】、荀旉【幼慈】
- ↑ 《魏志》曰:袁術字公路,為長水校尉,好奢綺,盛車馬,以氣高人,人語曰:路中悍鬼袁長水。
- ↑ 位在冀州博陵郡安國縣的侯國,東漢時汝陽袁家歷代宗主世襲侯爵,食邑五百戶,由袁湯-袁逢-袁基三代襲爵
- ↑ 袁紹與袁術得知袁基身亡後,開始各自以自許袁家宗主爭衡,導致討董聯盟因此分裂內鬨進入群雄割據局勢
- ↑ 在世時曾有官員欲行賄甚得皇帝寵信的宦官曹騰(曹操養祖父),遭時為御吏刺史的他攔截揭發並以此上書彈劾曹騰,因曹騰並不認識行賄官員而平安無事,事後曹騰並不怪罪他,反之向皇帝舉薦而升官,升為司徒後向友人讚揚曹騰。
- ↑ 向靈帝進諫施行州牧制,上任益州牧後除掉刺史府阻斷回報(刺史府職司監察州情並定時回報漢廷),迫張魯據漢中假稱因有叛逆擋道而無法做回報,使其漢廷無法及時察覺譴兵阻止,掌政的董卓欲討時又逢反董聯盟來犯而罷。
- ↑ 其聲望之高,曾經讓關東反董卓聯盟一度打算擁立這位漢光武帝六世孫,東海恭王苗裔為對立皇帝,但劉虞自己堅決推辭,認為這不是清君側靖王難,而是徹底的謀反
- ↑ 注意乳長的計算法與現代三圍裡的上圍不同,是以背部與乳頭之間的距離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