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世紀帝國II戰役解說-HD版」:修訂間差異

MScarlet留言 | 貢獻
 
(未顯示由 8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9 次修訂)
第12行: 第12行:
| 因版本差異,若是DE版(決定版)與HD版戰役內容'''差異過大'''者,於該戰役下面新增DE版的攻略內容;只是少部分變動就補充說明即可。
| 因版本差異,若是DE版(決定版)與HD版戰役內容'''差異過大'''者,於該戰役下面新增DE版的攻略內容;只是少部分變動就補充說明即可。
|-
|-
| 因原條目字數過長,所以現時分為[[世紀帝國II戰役餘談-無印|無印]],HD版,[[世紀帝國II戰役餘談-DE版Part.1|DE版 Part.1]]以及[[世紀帝國II戰役餘談-DE版Part.2|Part.2]]。
| 因原條目字數過長,所以現時分為[[世紀帝國II戰役餘談-無印|無印]],HD版,[[世紀帝國II戰役餘談-DE版Part.1|DE版 Part.1]][[世紀帝國II戰役餘談-DE版Part.2|Part.2]]以及[[世紀帝國II戰役解說-DE版Part.3|Part.3]]。
|}
|}
== 前言 ==
== 前言 ==
第77行: 第77行:
* 實際上這關敘述有問題,冷河戰役是爆發於394年的一次羅馬帝國內戰(因此之後西羅馬掌權者斯提理科此戰才會在東羅馬),隔年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才分家為東西羅馬帝國。
* 實際上這關敘述有問題,冷河戰役是爆發於394年的一次羅馬帝國內戰(因此之後西羅馬掌權者斯提理科此戰才會在東羅馬),隔年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才分家為東西羅馬帝國。
** 所以此戰雙方正式名稱應該是「羅馬帝國」與「東部叛軍」,第二關開始才是「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
** 所以此戰雙方正式名稱應該是「羅馬帝國」與「東部叛軍」,第二關開始才是「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
** 另外在羅馬歸來DLC之後羅馬帝國的文明變更為羅馬人,城堡時代的長劍兵有著很厚實的防禦,不可大意。


==== 決定版第二關:剷平赫拉斯 ====
==== 決定版第二關:剷平赫拉斯 ====
第94行: 第95行:
* 這關要與阿陶爾夫合作,對付位於地圖右方的阿葵萊亞和中間的克雷莫納。
* 這關要與阿陶爾夫合作,對付位於地圖右方的阿葵萊亞和中間的克雷莫納。
** 只要毀掉兩座城市的城堡和城鎮中心他們就會投降,此時拉文納會跟玩家同盟,並請求玩家派人前去會談。
** 只要毀掉兩座城市的城堡和城鎮中心他們就會投降,此時拉文納會跟玩家同盟,並請求玩家派人前去會談。
** 羅馬歸來DLC敵人全部會變成羅馬人,尤其紫色更是有全科技的百夫長與軍團兵,必須注意。
*** 不過要注意只要玩家一派人接近拉文納,薩魯斯就會佔領左下方的據點並向玩家宣戰。請先在該處準備好一批軍隊以便能及時滅掉他,否則要是讓他發展起來又要面臨一場大戰。
*** 不過要注意只要玩家一派人接近拉文納,薩魯斯就會佔領左下方的據點並向玩家宣戰。請先在該處準備好一批軍隊以便能及時滅掉他,否則要是讓他發展起來又要面臨一場大戰。
*** 羅馬歸來更新前通往左下方據點有一處隘口,有不少投石車跟兩座箭塔非常棘手,羅馬歸來更新後多虧德羅蒙戰艦,玩家甚至可以從海岸發起攻擊,變得更輕鬆。
* 斯提里科的死因並不是過場所說的親蠻族政策導致的(雖然也有部分因素),而是當時西羅馬皇帝霍諾里烏斯打算趁著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年幼時將其吞併,受到斯提里科反對而失敗。
** 不久,傳出斯提利科想把自己的兒子優克里烏斯扶上皇位的謠言,導致斯提里科被迫前往拉文納自清、卻遭霍諾里烏斯趁機殺害。
** 即使阿拉里克不知前後原委,單就羅馬人殺死了主持親善政策的斯提里科又拒絕支付雇傭費<s>合理懷疑這才是主因</s>就足以讓其從羅馬的盟友轉為敵人了。


==== 決定版第四關:巨人殞落 ====
==== 決定版第四關:巨人殞落 ====
* 這關的地形跟舊版幾乎一模一樣,不過任務變成毀掉羅馬城內十二座城堡
* 這關的地形跟舊版幾乎一模一樣,不過任務變成毀掉羅馬城內十二座城堡
** 紫色的城市守軍會一直生兵,當中會有少量的拜聖騎,而藍色的帝王軍團兵不會生兵,但他們有大量的拜聖騎、百夫長、軍團兵,建議海三色布丁之外另外準備一批遠程單位或騎士團來對付。
** 紫色的城市守軍會一直生兵,當中會有少量的拜聖騎,而藍色的帝王軍團兵不會生兵,但他們有大量的拜聖騎、百夫長、軍團兵,建議海三色布丁之外另外準備一批遠程單位或騎士團來對付。
** 同樣在羅馬歸來DLC更新後敵人全部變成羅馬人,小心防禦厚實的步兵單位。
** 位於右邊的西哥德人和左邊的阿陶爾夫會自行發展,等玩家派人過去時就會開始攻城。
** 位於右邊的西哥德人和左邊的阿陶爾夫會自行發展,等玩家派人過去時就會開始攻城。
* 決定版成就「一日之內,羅馬覆滅」:在30分鐘內摧毀所有羅馬城堡
* 決定版成就「一日之內,羅馬覆滅」:在30分鐘內摧毀所有羅馬城堡
第113行: 第120行:
** 位在地圖中央的薩魯斯不是這關的任務對象,不過他會一直出兵騷擾玩家非常煩,所以趁他經濟起飛之前滅了
** 位在地圖中央的薩魯斯不是這關的任務對象,不過他會一直出兵騷擾玩家非常煩,所以趁他經濟起飛之前滅了
*** 只要發現薩魯斯便會主動進攻,但只要擊殺薩魯斯本人就會棄權,所以常常因為主動出擊而暴斃......。
*** 只要發現薩魯斯便會主動進攻,但只要擊殺薩魯斯本人就會棄權,所以常常因為主動出擊而暴斃......。
*** 羅馬歸來DLC後敵人也會變成羅馬人,軍團兵跟百夫長的組合連三色布丁都顯得吃力,但由於對手是中立,可以派村民溜去其出城關口蓋木牆,西羅馬不會拆牆。
*** 另外多虧德羅蒙戰艦,從水路河道壓制對方建築也很有效益,不需要頂著敵兵硬拆城堡,相當方便。
{{hidef}}
{{hidef}}


=== 2.[[Lancer (Fate/Apocrypha.黑)|弗拉德.德古拉/Vlad Drăculea]] ===
=== 2.[[Vlad al III-lea (Fate/Apocrypha)|弗拉德.德古拉/Vlad Drăculea]] ===
* 跟席德戰役一樣,自軍的文明不是每關都一樣,第一關是'''土耳其''',第二與第五關是'''馬札爾''',第三與第四關是'''斯拉夫'''。
* 跟席德戰役一樣,自軍的文明不是每關都一樣,第一關是'''土耳其''',第二與第五關是'''馬札爾''',第三與第四關是'''斯拉夫'''。
* 本關主角歷史上的名字是弗拉德三世,以大量施行穿刺之刑而有了'''采佩什(穿刺公)'''的別稱,也因此HD版的關卡到處都有'''被穿刺身亡'''的敵方士兵作為背景(無誤),尤以某關數量之多特別顯眼。
* 本關主角歷史上的名字是弗拉德三世,以大量施行穿刺之刑而有了'''采佩什(穿刺公)'''的別稱,也因此HD版的關卡到處都有'''被穿刺身亡'''的敵方士兵作為背景(無誤),尤以某關數量之多特別顯眼。
** 而[[Lancer (Fate/Apocrypha.黑)|吸血鬼德古拉]]這個名字是後人根據他血腥的作風以及民間傳說所創作的虛構人物
** 而[[Vlad al III-lea (Fate/Apocrypha)|吸血鬼德古拉]]這個名字是後人根據他血腥的作風以及民間傳說所創作的虛構人物
* 對應時代背景,每關我方的初始部隊都有火槍兵,但斯拉夫和馬札爾都沒有火槍兵而不能補充<ref>雖然第二關有事件可以招募,但是速度很慢</ref>。
* 對應時代背景,每關我方的初始部隊都有火槍兵,但斯拉夫和馬札爾都沒有火槍兵而不能補充<ref>雖然第二關有事件可以招募,但是速度很慢</ref>。
{{hideh|德古拉戰役}}
{{hideh|德古拉戰役}}
第442行: 第451行:
** 所以決定版的引言裡說的'''布里陀毗羅闍王'''等於是連續念了兩次王,類似的錯誤還有[[Charlemagne (Fate)|查理曼大帝]]以及[[Jeanne d'Arc (Fate)|貞德·達爾克]]
** 所以決定版的引言裡說的'''布里陀毗羅闍王'''等於是連續念了兩次王,類似的錯誤還有[[Charlemagne (Fate)|查理曼大帝]]以及[[Jeanne d'Arc (Fate)|貞德·達爾克]]
* 印度長篇敘事詩《地王頌》所記載的人物,戰役亦以此作為藍本描述普里色毗羅闍三世年輕時的故事。
* 印度長篇敘事詩《地王頌》所記載的人物,戰役亦以此作為藍本描述普里色毗羅闍三世年輕時的故事。
* DLC印度王朝推出後文明由印度人改為瞿折羅人<s>,先不說喬漢王朝是一個拉其普特人的王朝,布里陀毗羅闍出生的時間瞿折羅-普臘蒂哈臘王朝也早就滅亡了超過100年,到底製作組是如何把他算成瞿折羅人?</s>
{{hideh|布里陀毗羅闍戰役}}
{{hideh|布里陀毗羅闍戰役}}
==== 第一關:英雄出少年 ====
==== 第一關:英雄出少年 ====
第562行: 第572行:
* 只要不升帝王而且完成相關次要任務,綠色的白匈奴人就不會攻擊你,完全可以待發育成熟並海出大批騎士後才一口氣衝帝宣戰,系統會自動幫你升級遊俠。
* 只要不升帝王而且完成相關次要任務,綠色的白匈奴人就不會攻擊你,完全可以待發育成熟並海出大批騎士後才一口氣衝帝宣戰,系統會自動幫你升級遊俠。
** 所謂的援軍就幾只戰象和一點垃圾步兵,還是靠自己比較好。<s>這些就是我等的波斯援軍嗎?我還以為會有更多的援軍呢。我的兵跑哪裡去了?嗯,天啊!我們只能全力以赴了</s>
** 所謂的援軍就幾只戰象和一點垃圾步兵,還是靠自己比較好。<s>這些就是我等的波斯援軍嗎?我還以為會有更多的援軍呢。我的兵跑哪裡去了?嗯,天啊!我們只能全力以赴了</s>
** 左上方靠近突厥營地的湖邊有一座藍碼頭,靠近觸發任務後給予1000木材,湖裡就會有吃不完的魚<s>然而種田比較有效率...</s>
** 左上方靠近突厥營地的湖邊有一座藍碼頭,靠近觸發任務後給予1000木材,湖裡就會有吃不完的魚。
** 綠色會定期向你敲詐黃金,而且一次比一次貴,不過只要撐過三次進貢就安枕無憂了。
** 綠色會定期向你敲詐黃金,而且一次比一次貴,不過只要撐過三次進貢就安枕無憂了。
*** 第一次400,第二次600,第三次要1000,沒有研發市場科技的話進貢要花費額外30%,建議研發鑄幣術讓稅率降到20%。
*** 第一次400,第二次600,第三次要1000,沒有研發市場科技的話進貢要花費額外30%,建議研發鑄幣術讓稅率降到20%。
第631行: 第641行:
*** 納蘭永一開始對玩家的態度是中立,因此前期不要靠近他們。
*** 納蘭永一開始對玩家的態度是中立,因此前期不要靠近他們。
*** 羽毛箭射手在對付走路步兵以外的單位稍嫌弱勢,特別是鷹勇士和投石機,所以不能只無腦海羽毛箭射手,需要不同兵種搭配。
*** 羽毛箭射手在對付走路步兵以外的單位稍嫌弱勢,特別是鷹勇士和投石機,所以不能只無腦海羽毛箭射手,需要不同兵種搭配。
*** 由於銀冠科技在後續的改版中變動,因此用強弩兵拆建築已經不適用。
* 帕西翁河流域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衝,蒂卡爾的統治者K'inich Muwaan Jol派遣他的兒子巴拉赫·錢·卡維爾在該地區建立了雙池城。
* 帕西翁河流域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衝,蒂卡爾的統治者K'inich Muwaan Jol派遣他的兒子巴拉赫·錢·卡維爾在該地區建立了雙池城。
** 但在西元650年,雙池城受到了卡拉克穆爾的攻擊,巴拉赫出逃到他另一個領地阿古阿提卡,而不久之後蒂卡爾亦被卡拉克穆爾打敗了。
** 但在西元650年,雙池城受到了卡拉克穆爾的攻擊,巴拉赫出逃到他另一個領地阿古阿提卡,而不久之後蒂卡爾亦被卡拉克穆爾打敗了。
第777行: 第788行:


* 雖然過關劇情有提到源氏統帥作戰能力,但歷史上真正把平氏打到再起不能的是木曾義仲跟源義經,而賴朝花在對付源氏自家人的時間比對付平氏要長很多
* 雖然過關劇情有提到源氏統帥作戰能力,但歷史上真正把平氏打到再起不能的是木曾義仲跟源義經,而賴朝花在對付源氏自家人的時間比對付平氏要長很多
** 源義仲,因在木曾谷長大,又稱木曾義仲,在俱利伽羅之戰擊潰平家十萬大軍,將平家勢力徹底逐出京都一帶,但上洛後放任部下四處劫掠,驕傲粗暴的個性又不見容於京都的貴族,最後眾叛親離,被賴朝軍所殺。
** [[源義仲,因在木曾谷長大,又稱[[木曽義仲_(Fate)|木曾義仲]],在俱利伽羅之戰擊潰平家十萬大軍,將平家勢力徹底逐出京都一帶,但上洛後放任部下四處劫掠,驕傲粗暴的個性又不見容於京都的貴族,最後眾叛親離,被賴朝軍所殺。
*** <s>[[巴御前 (Fate)|老婆]]很棒</s>
*** <s>[[巴御前 (Fate)|老婆]]很棒</s>
** 源賴朝,鐮倉幕府的建立者,開啟了日後近700年的武家政權時代,但整個源平和戰幾乎都躲在鐮倉養老<s>乳名鬼武者聽起來好像很強,實際上是個遜砲</s>
** 源賴朝,鐮倉幕府的建立者,開啟了日後近700年的武家政權時代,但整個源平和戰幾乎都躲在鐮倉養老<s>乳名鬼武者聽起來好像很強,實際上是個遜砲</s>
第870行: 第881行:
* 走左邊山路的話會比較簡單。先犧牲兩三隻輕騎趕到右邊村莊,可獲得護甲科技大大提升我軍戰鬥力,然後再殺上西路會更輕鬆。
* 走左邊山路的話會比較簡單。先犧牲兩三隻輕騎趕到右邊村莊,可獲得護甲科技大大提升我軍戰鬥力,然後再殺上西路會更輕鬆。
** 本關為後帝王時代,開場時已有研發可讓駱駝單位自動回血的柏柏金冠科技「馬格里布駱駝」,而山路因為氣候的關係會讓部隊慢慢扣血,因此建議先讓可自動回血的阿卜杜勒跟駱駝騎兵去探路。(難度難則沒有研發馬格拉比駱駝,只能用英雄了。)
** 本關為後帝王時代,開場時已有研發可讓駱駝單位自動回血的柏柏金冠科技「馬格里布駱駝」,而山路因為氣候的關係會讓部隊慢慢扣血,因此建議先讓可自動回血的阿卜杜勒跟駱駝騎兵去探路。(難度難則沒有研發馬格拉比駱駝,只能用英雄了。)
** 步兵可以進駐城鎮中心或塔裡回血
** 步兵可以進駐城鎮中心或塔裡回血
** 由於綠色的巴斯克人和紫色的西哥德人只有封建時代的科技,因此有空的玩家可以嘗試看看透過極限微操搗毀他們的據點。尤其是通過西哥德人的據點可以不用讓大部隊走山路,微操得當可以在只受到微傷甚至全員滿血的狀態通關。
*** <s>至於紅色就算了吧,一群後帝科技的守軍和建築就算毀得掉怕是得花上幾天幾夜了</s>
* 不重要的小知識:英雄阿卜杜勒全名是阿布‧賽義德‧阿卜杜勒‧拉赫曼‧本‧阿卜杜拉‧本‧比什爾‧本‧阿勒‧薩勒姆‧阿基‧加菲奇,為世紀帝國2戰役中名字最長的英雄
* 不重要的小知識:英雄阿卜杜勒全名是阿布‧賽義德‧阿卜杜勒‧拉赫曼‧本‧阿卜杜拉‧本‧比什爾‧本‧阿勒‧薩勒姆‧阿基‧加菲奇,為世紀帝國2戰役中名字最長的英雄


第984行: 第997行:
*** 善用征服者模版的英雄羅倫佐去拉怪,開始的僧侶也要儘可能保住
*** 善用征服者模版的英雄羅倫佐去拉怪,開始的僧侶也要儘可能保住
** 偷吃步{{censored|一開始我方對紅色態度轉中立拆掉基爾瓦城堡,帶艾丁去小島上的旗幟處,就能快速獲得基地來發展。}}
** 偷吃步{{censored|一開始我方對紅色態度轉中立拆掉基爾瓦城堡,帶艾丁去小島上的旗幟處,就能快速獲得基地來發展。}}
** 偷吃步2{{censored|開場直接去探索海域,然後用那台撿來的火炮指定攻擊地點,保持同盟關係不怕被打,把蒙巴薩的世界奇觀跟基爾瓦的城堡拆掉就勝利了。其他人通通不用動}}


==== 第四關:葡屬印度 ====
==== 第四關:葡屬印度 ====
第1,109行: 第1,123行:


==== 第三關:誓統南洋 ====
==== 第三關:誓統南洋 ====
* 這關必須滅掉其中兩個敵人,同時維護好四個殖民地可定期得到他們進貢。
* 這關必須滅掉其中兩個敵人,同時維護好四個殖民地可定期得到他們進貢。只要做好海防、取得制海權後基本上就沒甚麼難度了。
** 前兩個殖民地要收到玩家的資源才能發展。
** 只要做好海防、取得制海權後基本上就沒甚麼難度了。
* 黃色的巽他一開始跟玩家陣營在一個島上,由於起手部隊不少可以補個刃爪或衝車後快速出擊將其擊倒獨佔爪哇資源。
* 黃色的巽他一開始跟玩家陣營在一個島上,由於起手部隊不少可以補個刃爪或衝車後快速出擊將其擊倒獨佔爪哇資源。
** 進駐婆羅洲跟蘇拉威的移民很容易遭到敵軍攻打團滅,峇里島的則是不用怎麼管、很快就會發展起來。
** 進駐婆羅洲跟蘇拉威的移民很容易遭到敵軍攻打團滅,峇里島的則是不用怎麼管、很快就會發展起來。
第1,148行: 第1,160行:
** 城內的弩砲較剋象,有保住不能生產的中型投石機較方便對付
** 城內的弩砲較剋象,有保住不能生產的中型投石機較方便對付
** 任務目標是殺掉所有巽他皇家侍衛,由於進城後就會有30分鐘倒計時所以集中對付皇家侍衛就好
** 任務目標是殺掉所有巽他皇家侍衛,由於進城後就會有30分鐘倒計時所以集中對付皇家侍衛就好
*** 在決定版因為因為是英雄單位的關係會發光,很容易就能找到
*** 在決定版因為因為是英雄單位的關係會發光,很容易就能找到
* 決定版困難難度時會有時間限制,遊戲20分鐘時就會自動觸發烏魯克國王斥責的劇情而開始到數計時,因此玩家最多只有50分鐘來完成主線任務。
** 建議此時選擇左邊開局,並且放棄貿易及購買波斯戰象。
** 盡快利用起手的輕騎兵趕到村莊快速發展,同時讓起手部隊清理掉左邊的賊寇,保險一點的話可以訓練幾個僧侶。
** 烏魯克國王開始喊話的同時,在城門建造城堡,藉此把入口的箭塔和城門拆掉,再讓軍隊攻入城內。
** 放棄波斯戰象的情況下,建議以象伕、強弩、劍兵做為主力。
* 本關結束後,國王震驚於衛士不聽自己的詔命,反而聽從加查.馬達之言殺害巽他使團,又對自己未婚妻之死感到哀傷,放逐了首相加查.馬達。
* 本關結束後,國王震驚於衛士不聽自己的詔命,反而聽從加查.馬達之言殺害巽他使團,又對自己未婚妻之死感到哀傷,放逐了首相加查.馬達。
** 然而本關結尾儘管描述的很像加查.馬達留下了遺憾,但是史實中滿者伯夷帝國終究是征服了巽他王國,成就了一統南洋諸島的霸業。
** 然而本關結尾儘管描述的很像加查.馬達留下了遺憾,但是史實中滿者伯夷帝國終究是征服了巽他王國,成就了一統南洋諸島的霸業。
第1,348行: 第1,365行:
** 地圖上多了幾個遺跡,但我方不能蓋修道院,只能用龜仙人的寺廟
** 地圖上多了幾個遺跡,但我方不能蓋修道院,只能用龜仙人的寺廟
** 左側的水域多出了一大片淺灘,圍牆得善的話可以用船射殺一切
** 左側的水域多出了一大片淺灘,圍牆得善的話可以用船射殺一切
** 龜仙人的任務得到的獎勵變成1000黃金。
** {{censored|本關的偷吃步:}}
*** {{censored|明軍雖然是在帝王時代,但開場時只有封建時代的科技 (重點是沒有彈道學和城垛孔)且不會有任何動作,直到玩家與叛軍會合或是闖進昇龍城才會自動生科技且開始生兵,可以利用這點先行破壞城堡。}}
*** {{censored|利用一個單位吸引右邊城堡和箭塔的火力然後用衝撞車破壞即可,順便可以用投石車砸掉部分明軍的建築,不過要注意砸完射箭場和修道院後就回頭,再深入會觸發明軍行動。}}
*** {{censored|左邊的城堡雖然也可以用極限微操毀掉,但只要近戰部隊靠近城堡就會觸發明軍行動。毀掉後明軍會開始生兵但不會採集資源或研發科技,而且這座城堡不算在任務範圍內。可以選擇毀掉的同時與叛軍會合。}}
*** {{censored|留一些村民在右上方的區域,與叛軍會合後立即蓋牆壁封住出路。上帝後可在河道蓋碼頭,然後用火炮戰船毀掉中間的城堡。}}
* 冷知識:昇龍皇城(河內故宮)步行到還劍湖的路程大概是30~35分鐘左右。


==== 第四關:揮師南下 ====
==== 第四關:揮師南下 ====
第1,371行: 第1,395行:
==== 第五關:兵分三路 ====
==== 第五關:兵分三路 ====
* (難度調難)
* (難度調難)
* 左營劉仁、裴備那裡不用防禦,因為灰色的哀牢國會幫你擋著青色的义安府,但也不可太靠近,不然哀牢國會來打左營。
* 左營劉仁、裴備那裡不用防禦,因為灰色的哀牢國會幫你擋著青色的义安府,但也不可太靠近,不然哀牢國會來打左營。
** 哀牢國大象很多,建議別去惹。
** 哀牢國大象很多,建議別去惹。
** 前期會被打的是右營丁禮那邊,建議先拆了南面在河這側义安府的城堡,在河道蓋牆,北面紫色的王通將軍營地前面也蓋一座城堡就高枕無憂了。
** 前期會被打的是右營丁禮那邊,建議先拆了南面在河這側义安府的城堡,在河道蓋牆,北面紫色的王通將軍營地前面也蓋一座城堡就高枕無憂了。
第1,377行: 第1,401行:
** 紫營靠藍營的城門不知為啥是鎖定的,柳升將軍無法貿易賺錢。
** 紫營靠藍營的城門不知為啥是鎖定的,柳升將軍無法貿易賺錢。
* DE版變更如下:
* DE版變更如下:
** 王通將軍的位置移到地圖最右側,原本王通的陣地變為藍色的中國軍,綠色的東都被移除
** 王通將軍的位置移到地圖最右側,原本王通的陣地變為藍色的中國軍,綠色的東都被移除
** 地圖中央的山區變成可通行,還有不少的礦產,但有一小支藍色中國軍駐守
** 地圖中央的山區變成可通行,還有不少的礦產,但有一小支藍色中國軍駐守
*** 還有一座隸屬王通的市集,即使王通投降了也不會自爆,可以用來貿易
*** 還有一座隸屬王通的市集,即使王通投降了也不會自爆,可以用來貿易
** 丁禮的陣地移到與安府交界的河旁
** 丁禮的陣地移到與安府交界的河旁
* 決定版成就「英雄俱在」:過關時四位將軍都存活
* 決定版成就「英雄俱在」:過關時四位將軍都存活
** 左營跟舊版一樣不會被攻擊,接手後把兩人丟進城鎮中心就行了,上營改成不會被攻擊,所以只需要注重右營防禦即可。
** 左營跟舊版一樣不會被攻擊,接手後把兩人丟進城鎮中心就行了,上營改成不會被攻擊,所以只需要注重右營防禦即可。
** 開局先挖石頭,王通攻勢過快的話先用城鎮中心擋住,然後在東北側的幹道和西南方河道蓋城堡,有城堡擋著補給李篆就不用冒險去攔車,等到打通北營跟右營後再放進城堡就算搞定了
** 開局先挖石頭,王通攻勢過快的話先用城鎮中心擋住,然後在東北側的幹道和西南方河道蓋城堡,有城堡擋著補給李篆就不用冒險去攔車,等到打通北營跟右營後再放進城堡就算搞定了
*** 王通前期的攻勢很凌厲,還會出巨投,但只要攔好藍色明軍的車隊,沒有補給的王通很快就會啞火
*** 王通前期的攻勢很凌厲,還會出巨投,但只要攔好藍色明軍的車隊,沒有補給的王通很快就會啞火
** 不過安府會出火炮,所以城堡也不是完全可靠,建議在城堡後面放一台巨投,火炮來了就用巨投攻擊,這樣火炮為了攻擊巨投會往前移動 = 進入城堡射程。
** 不過安府會出火炮,所以城堡也不是完全可靠,建議在城堡後面放一台巨投,火炮來了就用巨投攻擊,這樣火炮為了攻擊巨投會往前移動 = 進入城堡射程。
*** 明軍沒有火炮,安府越奸。
*** 明軍沒有火炮,安府越奸
* 崒洞‧祝洞之戰是藍山起義中最為重要的一場戰役,亦是藍山軍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 實際上是次戰役主要為丁禮及李篆兩軍為主,李篆雖然在一開始遭到王通的埋伏而撤退,後來及時向丁禮軍求援。
** 另外丁禮俘虜了王通軍的斥候,得知明軍的計劃,於是將計就計,利用本來作為暗號的炮聲,引出明軍追擊李篆軍。
** 但是正值大雨的關係,而道路難以前進,使明軍到達崒洞時遭到丁禮軍伏擊以及李篆軍夾擊,王通亦因此而負傷。
** 雖然丁禮李篆二將在此戰立功,但隨後李篆於圍攻東關城時輕敵而戰死,丁禮則是後來在前往救援其他將領期間因兵少而遭王通夾擊,被俘後斬首。
* 不太關事的劉仁澍跟裴備則是活到了黎利稱帝,並且兩人都被賜了國姓「黎」


==== 第六關:決戰東都 ====
==== 第六關:決戰東都 ====
第1,405行: 第1,435行:
** 要塞內有很多火炮塔跟城堡,巨投跟火炮是必須的,
** 要塞內有很多火炮塔跟城堡,巨投跟火炮是必須的,
** <s>未經確認,明軍已改成沒有無限資源,至少後續部隊量沒有那麼多。</s>
** <s>未經確認,明軍已改成沒有無限資源,至少後續部隊量沒有那麼多。</s>
* 支棱‧昌江之戰,亦是藍山起義其中一場重要戰役之一。
** 王通私下跟黎利調和,但暗地裡卻向明求援,黎利得知後馬上派兵攻打明所控制的城市。
** 柳升實際上是在此時才登場,但是因為被藍山軍的守將陳榴接二連三佯敗影響,得意忘形地繼續進軍,沒有理會眾將士認為是黎利的陷阱。
** 結果柳升遭到藍山軍的埋伏而導致全軍覆沒,本人亦因此戰死。
** 王通得知柳升戰敗後,決定跟黎利舉行東關會誓,確立黎利在安南的統治權。
** 而王通本人在回京後被群臣彈劾,論死下獄,被奪去鐵券,全家去籍。
** 日後被明英宗釋放,而在明景宗年代亦有參與京師保衛戰。
{{hidef}}
{{hi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