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寶石 的原始碼
←
寶石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寶石/Gemstone}}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small; margin: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 {{stub row}} |- |也歡迎各位喜好珍寶的島民來補充資料 |} == 解說 == *定義上為被'''人工切割/擦潤/拋光'''的'''礦物/石料/土化物體''' **為收集品、收藏品或穿著裝飾之用。 **作為寶石的礦物,一般顏色鮮艷柔和,光澤和花紋美觀,結構均勻,折光率強,硬度較大,化學成分穩定。 **自古以來人們就將寶石加工作為飾物。其特點為閃耀著光輝的完美外表。 ***所以寶石被擦傷/磨損其價值會大減,對收藏家而言是大忌中的大忌。 ***由於空氣中的沙塵主成分是石英砂,因此硬度大或等於石英的寶石才較為容易保養與收藏,也比較適合長時間配戴。 **但也有些脆弱或硬度低的寶石只能收集或觀賞,不適合加工或配戴,例如許多博物館徵求的菱錳礦。 **因東西方的文化有所差異,造成對於寶石的蒐藏價值也有不同的見解,例如華人市場中流行的玉石在西方市場上價值有限。 **古時候缺乏物質分析手段,因此有許多種寶石在近代經過解析後才知曉是同源寶石。 **不少寶石的原礦在工業上應用廣泛,所以礦床在開採前會先鑑別礦石平均結晶程度,用以區分要使用工業、複合式或是珠寶級開採。 *對於寶石的分類由以下特徵決定: ** '''成分''' *** 例:鑽石(碳單質)、剛玉(紅、藍寶石的基石,主成分是氧化鋁) ** '''結晶系統(描述晶格點陣的對稱性)''' *** 高級晶系(有至少兩條三重或以上的高次對稱軸):立方(等軸)晶系(四條三重對稱軸,光學上各向同性)。 *** 中級晶系(有一條高次對稱軸,光學上爲單軸晶體,光軸與高次軸平行):三方晶系(一條三重對稱軸)、四方晶系(一條四重對稱軸)、六方晶系(一條六重對稱軸)。 *** 低級晶系(最多只有二重對稱軸,包括二重反軸即鏡面,光學上爲雙軸晶體):正交(斜方)晶系(三條互相垂直的二重對稱軸)、單斜晶系(一條二重對稱軸)、三斜晶系(沒有二重對稱軸)。 ** '''晶體習性(指晶體的外表特徵,晶系的對稱性均會在晶體習性上有所體現)''' *** 例:八面體結晶(體現了立方晶系的四條三重對稱軸)。 *在文化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也是ACG上的常用題材之一。 *因不少寶石的物理特性良好在工業上應用廣泛,因此於近代催生了人造寶石的製作,同時影響了天然寶石的價格。 **當然其中也不乏看在天然寶石高額利潤,製造出以珠寶市場為目標的人造寶石。 **後天人工加工也是現代珠寶的一種重要手段,許多特殊色系的寶石並不存在於天然寶石上,需經過加工後才能形成該色系。 ***尤其是透過熱成法把一些品級較差的色澤變成高品級的顏色更是常見,所以珠寶認證上都會註明是否經過熱成法加工過。 == 常見種類 == === 貴重寶石 === * 又稱精緻寶石 ** 著名種類:鑽石、藍寶石、紅寶石、祖母綠、金綠玉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名稱 !化學式 !晶系 !摩氏硬度 !解說及用途 |- |鑽石(Diamond) |C |等軸晶系 |10 |或稱金剛石,為已知天然物質中最硬的。<ref>應注意材料的硬度(Hardness)和韌性(Toughness)是不同的概念,鑽石雖難以切割但不算難被打碎,所以[[Minecraft|用鑽石做整把劍或是鎧甲]]什麼是不切實際的</ref><ref>已知物質中最硬的為人造物質,目前有數種人造物質硬度超越天然鑽石,皆是以碳基物質進行奈米級的壓縮得到的超硬材料。</ref><br>實際上和(立方<ref>矽、鍺、錫三種元素均有兩種主要同素異形體:有半導體性質、金剛石結構的α型和有金屬性質、四方晶系白錫結構的β型。</ref>)單質矽一樣是半導體,但因爲禁帶很寬,所以未摻雜的金剛石在常溫下導電性極差,但摻雜的金剛石是很有潛力的半導體材料,近年來已研製出金剛石發光二極體。<br>鑽石粉末則是良好的切割材料,以往劣質原石或是切割鑽石殘餘的粉末為主要來源,隨著人造鑽石的技術進步成為工業用鑽石的主要來源。<ref>因為人造鑽石的品質與大小可以穩定掌控,加上上述的人造超硬材料中有利用鑽石進行壓縮所得的,因此人造鑽石的穩定成為良好的材料來源。</ref><br>天然鑽石在晶體形成中會析出雜質,造成絕大多數的天然鑽石均為無色透明,含有其他微量元素的有色天然鑽石非常稀少以至於價格非常昂貴。<br>由於絕大多數的天然鑽石不含雜質,所以無法像其他寶石可藉由分析內含雜質來辨別產地造成地下交易猖獗,產生俗稱為'''血鑽石'''的衝突鑽石。<ref>地下交易伴隨的是大量的流血衝突,血鑽石之意就是染血的鑽石</ref><br>有一種硬度較差的變體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摩氏硬度等級7-8),跟鑽石的差異在於他是六方晶體結構。<br>最晚被列為貴重寶石的寶石,古時候的東西方皆不承認其貴重程度。<br>和鉛筆用的碳是同種、所以可以被燒毀 |- |紅寶石(Ruby) | rowspan="2" | Al<sub>2</sub>O<sub>3</sub> | rowspan="2" | 三方晶系 | rowspan="2" | 9 |剛玉的亞種,因含鉻元素而成紅色系色澤。<br>可吸收綠光和藍紫光並發出紅色螢光(可用常見的綠色、藍紫色雷射筆照射觀察),爲少數可以被綠光激發產生螢光的物質。<br/>如將(人造)紅寶石製成諧振腔以進一步放大自身產生的螢光,即可得到紅寶石雷射。 |- |藍寶石(Sapphire) | 跟紅寶石同為剛玉的亞種,而剛玉中除了紅色系之外的顏色皆被歸類在藍寶石中。<br>純氧化鋁結晶的藍寶石為無色透明;藍色系是含有微量的鐵、鈦;黃色系是含有微量的鐵、鎳元素。<br>少部分的藍寶石反射光線時會呈現星狀光芒,這類的藍寶石被稱為星光藍寶石<ref>其內部有針狀的細微雜質,造成星芒的光學效應,也因含有雜質所以大多數的星光藍寶石透明度並不高。含鉻的剛玉若也因雜質產生星芒效應則多半會因雜質而偏離紅色系,因此仍以星光藍寶石稱呼而不會稱為星光紅寶石。</ref>,因為十分稀有而特別昂貴。<br>藍寶石中價值最高的為藍色系,其他色系的價值相對低了許多,唯獨含有鎳、鉻成分呈現橘紅色的蓮花剛玉(Padparacha)還算高價。 |- |祖母綠(Emerald) | Be<sub>3</sub>Al<sub>2</sub>(Si<sub>6</sub>O<sub>18</sub>) | 六方晶系 | 7.5-8 | 綠柱石的亞種,綠色系綠柱石寶石俗稱為綠寶石,其中品質最好的才被稱為祖母綠。而淺藍色系的被稱為海水藍寶。 |- |金綠寶石(Chrysoberyl) |BeAl<sub>2</sub>O<sub>4</sub> |斜方晶體 |8.5 |一開始金綠色被認為是綠柱石的亞種,後來發現是不同種類的礦物,金黃色的成因來自於內含鐵元素。<br>若是含有鉻元素,則會成為非常稀有的亞歷山大變色石(Alexandrite)<ref>被命名為亞歷山大的主流傳說:首個發現者將寶石獻給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而得名</ref>,變色石的特徵是會隨著光源的不同而改變色澤<ref>日光(藍綠光部分居多)下呈現綠色到藍綠色,在白熾燈(紅光成分偏多)下呈現紅色到紫紅色,所以有著「白晝的祖母綠、夜晚的紅寶石」的美稱</ref>。<br>若與金紅石共生,則有機會產出有著貓眼效應的貓眼石。<ref>含有貓眼效應的寶石有很多種,但只有以金綠寶石為基底的才可以稱之為貓眼石。</ref><ref>變色石與貓眼效應可以共存,所以金綠寶石中最稀有的為貓眼變色石</ref> |} === 半寶石 === * 也稱為次貴重寶石 ** 著名種類:瑪瑙、紫水晶、虎眼石、綠柱石、橄欖石、尖晶石、石榴石、鋯石等 ** 跟石英有關的半寶石,請參考本維基上的[[水晶#實際存在的水晶及結晶物 |水晶]]條目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名稱 !化學式 !晶系 !摩氏硬度 !解說及用途 |- |[[磷葉石 (寶石之國)|磷葉石(Phosphophyllite)]] |Zn<sub>2</sub>Fe(PO<sub>4</sub>)<sub>2</sub>•4H<sub>2</sub>O |單斜晶系 |3.5 |由於硬度低易碎且脆,所以鮮少對完整的磷葉石進行切割打磨。 |- |綠柱石(Beryl) | rowspan="6" |Be<sub>3</sub>Al<sub>2</sub>(Si<sub>6</sub>O<sub>18</sub>) | rowspan="6" |六方晶系 | rowspan="6" |7.5-8 | 由於綠柱石顏色眾多,自古以來不同顏色就被視為不同的寶石,包含貴重寶石中的祖母綠,但是在礦物學中皆視為同一種礦物,因為成分和晶體結構都一樣,造成顏色的因素主要跟雜質有關。<br>其中綠色系的綠柱石常以本名稱呼,俗稱的綠寶石。 |- |海藍寶石(Aquamarine) |主要顏色是藍色~水藍的綠柱石,也有金黃色的品種。<br>顏色是因為不同價數的鐵離子混合導致。 |- |紅綠柱石(Red beryl / Bixbite) |主要顏色是紅色系的綠柱石,主要產地為美國猶他州賈布郡。英文Bixbite很少使用也不建議使用,因為容易跟方鐵錳礦(Bixbyite)搞混{{ref|題外話,在美國猶他州,方鐵錳礦(Bixbyite)也是和紅綠柱石常見的共生礦物之一。至於為什麼名稱會弄得那麼相近是因為命名者Maynard Bixby自作孽}}。 |- |摩根石(Morganite) |粉色系的綠柱石。<br>紀念美國銀行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而被命名。 |- |透綠柱石(Goshenite) |無色透明系的綠柱石。<br>名字源於首次發現它的產地歌珊(Goshen)。 |- |金綠柱石(Heliodor) |亮黃色~黃綠色系的綠柱石,蜜黃色的比較常見。<br>名字來自希臘文「太陽」(hēlios)與「禮物」(dōron)。<br>容易跟金綠寶石混淆。 |- |草莓綠柱石/銫柱石(Pezzottaite) |Cs(Be<sub>2</sub>Li)Al<sub>2</sub>Si<sub>6</sub>O<sub>18</sub> |三方晶系 |8 |粉紅色系的寶石,原本被認為是綠柱石的亞種,由於晶系結構與綠柱石系有一定程度的差異造成有不同的物理效應,故在被認為是不同的礦物,而在寶石分類上也被獨立出來。<br>因銫含量高,所以市場上有銫綠柱石、高銫綠柱石或銫柱石之稱呼,某些人認為此為誤稱,應該要照廖尚宜博士所給的名稱「草莓綠柱石」稱之,但是有些學者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草莓綠柱石的稱法不妥,因此在中文名稱上仍有爭議在。 |- |橄欖石(Olivine) |(Mg, Fe)<sub>2</sub>SiO<sub>4</sub> |斜方晶系 |6.5-7 |青綠色系的寶石。<br>橄欖石並非單一種礦物,大部分指鐵橄欖石(Fayalite)-鎂橄欖石(Forsterite)系列之礦物以及其{{Wp|固溶體}},為島狀矽酸鹽類礦物。另外橄欖石也是超基性火成岩中常見的礦物之一。<br>可從橄欖石的變質礦床中開採出蛇紋石(Serpentine)<ref>中文稱之為岫石,是墨玉的一種</ref>與菱鎂礦(Magnesite)<ref>中文稱之為白松石</ref>,前者是矽酸鹽中含鹼,後者是碳酸鹽替換了矽酸鹽,兩者的摩氏硬度等級均低(2.5-4)。 |- |林伍德石(Ringwoodite) |(Mg,Fe<sup>2+</sup>)<sub>2</sub>SiO<sub>4</sub> |等軸晶系 |7 |又名尖晶橄欖石,主色系是藍、紫、紅,是具有尖晶石結構的橄欖石高壓變體(化學式同橄欖石)。<br>由於林伍德石礦床在生成時很容易包裹住水合物,所以是含水量極高的礦石。 |- |尖晶石(Spinel) |MgAl<sub>2</sub>O<sub>4</sub> |等軸晶系 |8 |一般尖晶石(Spinel)指的是鎂鋁尖晶石,為氧化物礦物的一種,常因含鉻雜質呈紅色而與紅寶石混淆(可由晶體結構和結晶習性區分)。有時候會與鐵尖晶石(Hercynite)及鋅尖晶石(Gahnite)互為{{Wp|固溶體}}。<br>由於有些礦物諸如磁鐵礦和鉻鐵礦等具有類似的結構,這一類結構在結晶學中被稱為「尖晶石結構」(Spinel structure)。然廣義的尖晶石則是泛指尖晶石族(Spinel group)的成員。 |- |黃玉(Topaz) |Al<sub>2</sub>(SiO<sub>4</sub>)(F,OH)<sub>2</sub> |斜方晶系 |8 |主要色系從酒紅~淡黃色。<br>又稱為黃寶石、托帕石。<br>高純度黃玉會接近鑽石般的透明無色,而大多數的有色黃玉在經過長期日照後會發生退色或是色變,所以珠寶級有色黃玉在加工過程中會進行長時間光照穩定顏色或是防退色處理。<br>近期也有利用加工手段在黃玉表層鍍上氧化鈦薄膜,產稱有彩虹光澤的黃玉。 |- |鋯石(Zircon) |Zr(SiO<sub>4</sub>) |正方晶系 |7.5 |主要色系有無色、棕、紅、黃、綠、黑色。<br>又稱為鋯英石或風信子石。<br>無色透明的寶石級鋯石很像鑽石,常被不肖商人當作仿鑽。<br>俗稱蘇聯鑽的人造寶石常被誤稱為方晶鋯石,但是蘇聯鑽是氧化鋯的立方單晶體,與鋯石的矽酸鋯不同。<ref>氧化鋯立方單晶體不全然是人造,但天然的晶體太稀少以至於難以當作常態珠寶交易(礦物名爲等軸鈣鋯鈦礦,在2370°C以上穩定,因此人造蘇聯鑽需要摻雜以使其能在常溫下存在;氧化鋯在常溫下最穩定的形態爲單斜晶系的斜鋯石),造成以人造的蘇聯鑽為市場交易大宗(市場傾向於當作鑽石的替代寶石),同理的還有礦物名爲莫桑石的碳化矽六方晶體。</ref> |- |石榴石(Garnet) |X<sub>3</sub>Z<sub>2</sub>(SiO<sub>4</sub>)<sub>3</sub>{{ref|此為通式,X和Z為金屬元素}} |等軸晶系 |6-7.5 |石榴石為一個礦物族群(mineral group)的統稱,並非單一種礦物,底下細分鐵鋁榴石、錳鋁榴石、鈣鐵榴石、鈣鋁榴石、鈣鉻榴石等,其中鐵鋁榴石、錳鋁榴石更是大宗,而他們的主要色系紅色就成為了石榴石顏色的固有印象。<br>類似尖晶石一樣定義範圍廣泛所以色系複雜。<br>因紅色系的鐵鋁、錳鋁石榴石最常見,這種紅色系的石榴石就成為紅寶石的替代寶石。 |- |電氣石(Tourmaline) |XY<sub>3</sub>Z<sub>6</sub>(T<sub>6</sub>O<sub>18</sub>)(BO<sub>3</sub>)<sub>3</sub>V<sub>3</sub>W{{ref|此為通式,其中X為Ca, Na, K, □(晶格空位);Y為Li, Mg, Fe<sup>2+</sup>, Mn<sup>2+<sup>, Zn, Al, Cr<sup>3+</sup>, V<sup>3+</sup>, Fe<sup>3+</sup>, Ti<sup>4+</sup>;Z為Mg, Al, Fe<sub>3+</sub>, Cr<sub>3+</sub>, V<sub>3+</sub>;T為Si, Al, B;B為B, □;V為OH, O;W為OH, F, O}} |三方晶系 |7-7.5 |又稱碧璽<br>電氣石為一個礦物族群(mineral group)的統稱,並非單一種礦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族群,屬於環狀矽酸鹽類礦物,其環狀為六個矽氧四面體組成的環。<br>電氣石族礦物分為四個子類至少40以上的獨立礦物種類,最常見的三種為鹼金屬電氣石類的黑電氣石(Schorl)、鎂電氣石(Dravite)及鋰電氣石(Elbaite),其中以黑電氣石最常見<br>鋰電氣石的顏色變化最多,因此作為寶石的電氣石多數為鋰電氣石。外面常看見的雙色電氣石、西瓜電氣石等皆屬於此種。 |- |藍柱石(Euclase) |BeAl(SiO<sub>4</sub>)(OH) |單斜晶系 |7.5 |主要色系有無色到白色、蒼綠色至黃綠色、綠光藍、蒼藍色至深藍色。<br>化學種類似綠柱石,因此常見於綠柱石相關礦脈中發現。 |- |柱星葉石(Neptunite) |Na<sub>2</sub>KLiFe<sup>2+</sup><sub>2</sub>Ti<sub>2</sub>Si<sub>8</sub>O<sub>24</sub> |單斜晶系 |5-6 |主要色系為黑或深紅棕色。<br>與矽酸鹽結合的金屬離子主要為鋰鈉鉀鐵錳鈦。<br>當錳含量高時稱為錳柱星葉石(Mangan-neptunite),當鈦被釩取代掉則稱為海神石(Watatsumiite)。<br>因片狀結構,所以會像雲母一樣被層狀剝離。 |- |藍錐礦(Benitoite) |BaTi(Si<sub>3</sub>O<sub>9</sub>) |六方晶系 |6-6.5 |主要色系為藍、無色。<br>主要產於美國加州聖貝尼托(San Benito)郡,因此其英文名稱也來自該地名,在日本新潟縣糸魚川市等其他地方亦有產出,屬於環狀矽酸鹽礦物,其環狀為三個矽氧四面體組成的環,晶體對應的{{wp|點群}}為{{wp|六方晶系|6̅m2}}複三方雙錐晶族,該點群的礦物算是非常少見的{{ref|在1832年32點群被發現之後,並沒有發現對應該點群的礦物。}},也是因為如此,藍錐礦的某些晶型是很少見的,常見三角形或六角形的晶型。<br>藍錐礦在短波紫外線下會有亮藍色到藍白色的螢光反應,而越能在長波之下清楚見到紅色螢光的藍錐礦晶體越是稀有。 |- |太陽石(Sunstone) | rowspan="4" |(K,Na,Ca)(AlSi<sub>3</sub>O<sub>8</sub>) | rowspan="4" |多種 | rowspan="4" |6-6.5 | 長石族礦物的一種,屬於架狀矽酸鹽類礦物<br>長石族礦物依成分可分含鉀、鈉、鈣比例高低不同的三種端元分類(其中鉀到鈣的那一邊不存在),加上結晶形態(單斜、雙斜、三斜晶系)共可分為鹼長石亞族、斜長石亞族兩種,以及不在範圍內的鋇長石亞族幾個分類。<br>太陽石主要為內包赤鐵礦(Hematite)的長石,其中以奧長石和微斜長石居多。在礦物學中太陽石並非一個的礦物種類。 |- |月光石(Moonstone) | 長石族礦物的一種,主要色澤為半透明狀,有似波浪漂游的藍光。<br>月光石以冰長石(鹼性長石亞族)和鈉長石(斜長石亞族)混合組成最常見。<br>有很特別的螢光效應,在短波紫外線照射下會發出粉色螢光;而在長波紫外線下則沒有或者僅有很弱的螢光。在X射線下有藍色或紫藍色螢光。在礦物學中月光石同樣不是一個的礦物種類,而是帶有月光效應的長石族礦物的統稱。 |- |天河石(Amazonyte) | 長石族礦物的一種,又名亞馬遜石。<br>主要色澤為綠色、藍綠色、藍色等色。<br>天河石是微斜長石(鹼性長石亞族)變種。<br>也具有螢光效應,在長波紫外下有弱黃綠色螢光;在X射線下有弱的綠色螢光。 |- |拉長石(Labradorite) | 長石族礦物的一種,又名光譜石,因為能反射出七彩暈光而得名。<br>拉長石是一種鈣長石(斜長石亞族)。 |} === 有機寶石 === * 作為珠寶來使用的有機體,因為不屬於礦物, 嚴格上不算寶石。 ** 著名種類:琥珀、煤玉、珍珠、紅珊瑚、象牙等。 ** 因為不是礦物,所以不會有摩氏硬度計量。 * 由於很多野生動物(例如紅珊瑚、象、海龜等)因其身體部份能製成寶石遭濫殺濫捕,因此有關的有機寶石屬於國製禁運類別,部份地區甚至禁止販賣。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名稱 !成因 !解說及用途 |- |琥珀 |松科松屬植物的樹脂的化石 |裡面有時會包裹著遠古時期的生物(如昆蟲)<br>不透明的又稱為「蜜蠟」 |- |煤玉 |遠古植物經長時間的高溫和高壓形成 |始終是煤炭的一種,所以理所當然是易燃的 |- |珍珠 |[[軟體動物]]分泌珠母質包裹殼內的異物所形成的圓球 |只有少數種類能產出大顆又好看的珍珠,通常是貝類<br>除了作為寶石,珍珠也可以當成藥材食用 |- |紅珊瑚 |紅珊瑚的鈣質骨架,和一般常見的珊瑚礁不同,其骨架也含有色素 |可以做成圓球、雕像,或者保留珊瑚原本的造型<br>由於遭濫殺濫捕,其中4種紅珊瑚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三中,以限制捕獵避免絕種 |- |象牙 |象科或其他大型動物的獠牙,主要成分為琺瑯質 |裝飾用,可雕刻製品<br>由於遭濫殺濫捕,現時世界各國都禁止象牙貿易 |- |玳瑁 |海龜玳瑁的背甲 |因為大小宜作為首飾或墜盒等小物<br>由於遭濫殺濫捕,玳瑁現時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很多國家已禁止獵捕玳瑁,也禁止進出口玳瑁產品 |- |硨磲 |硨磲貝的外殼 |通常會磨成圓珠<br>由於遭濫殺濫捕,硨磲貝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的物種,被限制出口及貿易 |- |<s>井村屋紅豆冰棒</s> |把紅豆甜點「善哉」直接凝固成固體混合物<br>含有空氣量少、沒有其他添加物而導致其非常的堅硬 |號稱史上最硬冰棒,其洛氏硬度<ref>與摩氏硬度採用摩擦量測不同,洛氏硬度量測使用的是擠壓量測</ref>上限<ref> 因為強度不如其他礦物因此測量時按壓下去就會碎裂導致硬度不一致</ref>高到匪夷所思(最高點為327,比藍寶石高出100之多!),因此不時會被人拿出來當是玩笑話和寶石一起討論。<br><s>冷凍的Nokia 3310</s><br>可以配合專用刨冰機食用 |- |<s>鰹魚乾</s> |將鰹魚經過醃製,熏製之後在太陽底下曬乾的食材,含水量極少導致其非常堅硬 |號稱世界最硬食材,其洛氏硬度達到了290,比起藍寶石高出了63之多。和樓上一樣一旦討論到寶石硬度就會被拿出來當成玩笑話討論。<br>曾經和美國最強的攪拌機「Will it Blend?」進行矛盾對決並險勝 |} === 中國玉石 === * 中國文化中的「玉」涵蓋多種不同的礦石,但現時市場上常見的玉石多為「軟玉」和「硬玉」 * 只要外觀符合美觀、堅硬、溫潤等特點皆可稱為「玉」,例如水晶被稱為「水玉」、純白大理石被稱為「漢白玉」。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名稱 !化學式 !晶系 !解說及用途 |- |軟玉(Nephrite) |◻{{ref|這裡的◻是指{{wp|晶格空位|晶格空缺}}}}Ca<sub>2</sub>(Mg,Fe)<sub>5</sub>Si<sub>8</sub>O<sub>22</sub>(OH)<sub>2</sub> |單斜晶系 |主要為由微晶質陽起石(Actinolite)-透閃石(Tremolite)系列組成的岩石,摩氏硬度介乎6~6.5<br>因為主要成分為角閃石族(分類上屬於雙鍊狀矽酸鹽)的礦物,所以又稱「閃玉」。<br>主產區在新疆和闐,是玉石中流傳最久遠的種類。 |- |翡翠/硬玉(Jadeitite) |Na(Al,Fe<sup>3+</sup>)Si<sub>2</sub>O<sub>6</sub> |單斜晶系 |摩氏硬度介乎6.5~7,軟玉較高,因此稱為「硬玉」<br>比嚴格來說翡翠(Jadeitite Jade)為硬玉(Jadeitite)含量高的岩石,其中硬玉為輝石族(分類上屬於單鍊狀矽酸鹽),所以又稱「輝玉」,罕見有晶型的礦物晶體,多數以塊狀的方式呈現。<br>相較於軟玉從商周時期就流行,中國到了明清以後才開始流行翡翠,因為主產區所在的緬甸到了明清以後才有大規模交流。 |} === 其他被用為裝飾用途的礦物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名稱 !化學式 !晶系 !解說及用途 |- |黃鐵礦(Pyrite) | rowspan="2" | FeS<sub>2</sub> | rowspan="2" | 等軸晶系 |顏色似黃金,又稱愚人金。屬於硫化物礦物,常見正方體晶型。在自然界很常見的礦物之一,三大岩類中都有可能找得到。 |- |白鐵礦(Marcasite) |黃鐵礦的同質異相(Polymorphism),比黃鐵礦更不容易保存,容易氧化或受潮崩解。 |- |鉍(Bismuth) |Bi |三方晶系 |市面上絕大多數為人造晶體,外面的礦商常以「鉍礦」、「鉍晶體」稱之<br>由於快速冷卻形成骸晶,因此造就了多層的方形如迷宮般的晶體,再加上表面氧化形成了一層氧化膜所以會帶有彩虹光澤,頗有科幻感。<br>天然的自然鉍標本非常少見,多數不具有彩虹光澤,而且形狀也不會非常的完好。 |- |矽(Silicon) |Si |等軸晶系 |工業上重要的原料之一,是半導體、太陽能電板等設備的重要材料。在市面上常以「鈦赫茲」或「太赫茲」的名稱販賣<s>,並加上許多胡亂編造的偽科學來宣傳</s>,常常做成首飾等配戴用的裝飾品。 |- |螢石(Fluorite) |CaF<sub>2</sub> |等軸晶系 |工業中氟的重要來源之一,常被拿去提煉成氫氟酸。<br>有些螢石照紫外線會有螢光效應,某些種類有熱發光性,在加熱後會產生磷光,傳說中的慈禧夜明珠可能就是螢石。 |} == 歷史上著名的寶石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名稱 !種類 !解說 |- |黑太子紅寶石 |紅色鎂鋁尖晶石 |英國皇冠上的紅色寶石(170克拉)<br>長期被認爲是真正的紅寶石,直到近代才發現實爲尖晶石。 |- |希望鑽石 |藍色天然鑽石 |目前最大顆的藍鑽(45.52克拉)<br>前身是塔韋尼埃之藍,賣給法王路易十四後重新切割且命名為法蘭西之藍,輾轉多手與再度切割後成為目前的樣子並被命名為希望鑽石,目前收藏於史密森尼博物館。<br>傳說獲得此鑽石的人都會不得好死,後來改名成希望就是希望能破除詛咒。<br>因為經過多次切割所以失去大量重量,加上曾長期失軼過,因此也傳出許多藍鑽為他切割下來的殘片,電影鐵達尼號中的海洋之心鑽石就是用此典故。 |- |庫里南鑽石 |鑽石 |已被發現最大的天然鑽石原石(3106克拉)<br>經過切割後分出9個鑽石且命名為庫里南一~九世,皆為英皇室收藏。<br>其中最大的一世(530.2克拉,別名「大非洲之星」)鑲嵌於英皇權杖上,第二大顆的二世(317.4克拉,別名「第二非洲之星」)鑲嵌於英國皇冠上<ref>目前的英國皇冠為1937年重新製作的,原本位在黑太子紅寶石下方的史都華藍寶石被移至後方,位置被庫利南二世取代</ref>。 |- |金色陛下鑽石 |褐色天然鑽石 |目前最大顆的切割鑽石,也是最大顆的有色鑽石(545.67克拉)<br>1985年開採出來經過切割後,隨即超越庫里南一世成為最大顆的切割鑽石,目前為泰王所收藏。 |- |和氏璧 |玉石 |楚國卞和發現原石並由玉匠加工完成,後流傳至趙國。秦國原想奪和氏璧被藺相如所阻止,後世將此事稱為完璧歸趙。<br>由秦統一六國後和氏璧歸秦所有,後被加工為傳國玉璽,但傳國玉璽又於唐亡後失傳,連帶和氏璧的下落也不為人知。 |- |慈禧夜明珠 |不明 |慈禧所收藏的珍寶之一,在慈禧下葬時置於其口中。<br>傳說軍閥孫殿英盜墓後將夜明珠獻給蔣宋美齡,夜明珠便從此下落不明。<br>基於夜中發光的傳說,夜明珠可能是螢石,但也有人認為是一個重達787.28克拉的鑽石原石。 |} == 與寶石相關的作品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名稱 !類別 !設定及解説 |- |Columns |益智遊戲 |Sega在90年代推出的經典消除類遊戲,雖然知名度不能與[[魔法氣泡系列|魔法氣泡]]相比,但仍然有一定地位。<br>遺憾地在2001年GBA堆出的Columns Crowns後再沒有新作。<br>罕有地三塊斜向相同的方塊也可以消除! |- |Bejeweled |益智遊戲 |在手遊世代下由PopCap推出,正好第一作於2001年發售。算是世代交替嗎...<br>華人世界因都釋作寶石方塊,容易與上述的Columns混淆。(更不用提[[原創風行]]下的Jewel Star、Jewel Crush、Jewel Pop等等...) |- |璀璨寶石(Splendor) |桌上遊戲 |由Marc André所設計的經典集換式桌遊,透過寶石籌碼去交換寶石卡片,卡片可以減少使用的籌碼數量有一些卡片帶有分數亦是得分的關鍵之一<br>熱門的輕策桌遊,在BGG排行前250名(可能會因為新的遊戲上去導致名次下降)。 |- |[[寶石之國]] |漫畫 |在本作中出場的主要種族,為由礦物組成人類身形的生物。角色本身'''沒有實質性別''',作者表示設計概念為「上半身是少年+下半身是少女」,人稱代名詞則使用了男性化的叫法<br>身體的性質與礦物性質息息相關<br>幾乎沒有死的概念,即使完全粉碎只要碎片足夠也能重生,但是身上毎一部份都儲存著一部分記憶,失去部分肢體可能導致失去部份記憶。<br>由於其性質被月人當成獵捕的目標,在金鋼老師的帶領下一同分工合作抵抗月人,並生活在名為「學校」的建築物中。<br>{{censored|人類的「骨」。}} |- |[[神臍小捲毛]] |動畫 |在本作中出場的主要種族,為以寶石為本體的外星人造生物,由注射器在地表注入,吸收生命能量後而誕生<ref>被當成培育寶石人使用的土地會因為生命能量被吸光而變成寸草不生的死地,好幾千年都無法繁衍生命</ref><br>和樓上一樣角色'''沒有實質性別''',外型基本為女性,人稱代名詞使用女性型<br>劇中並未提及最初創造寶石人的生物為何<br>該種族階級分明,四處在外太空侵略殖民,最高領導為鑽石階級<br>不老不死,無須進食(生存能量由身上的寶石提供)<br>所有寶石人一出生就被設定好目標和行為;初始狀態就具有'''一定的心智成熟度和固定體型'''<s>所以請不要肖想光源氏計畫</s><br>特徵為鑲嵌在身體某一處的寶石。能藉由寶石召喚專屬自己的武器、製造能封印物品的氣泡、變成物品或生物、改變身體的某一部份,也能與其他寶石人進行寶石合體。<br>身體是帶有質量的光投影,本體即是身上的寶石<br>身體受到致命傷時會被打爆,意識會回歸到寶石內,等待時間並再度成形,並藉此決定下次出現的樣貌<br>一旦寶石出現裂痕,身體會變得不穩定,而唯一能夠殺死寶石人的方式就是把其本體寶石徹底打碎 |- |黃金勇者 |動畫 |本作的勇者是用寶石召喚出來的,上面寶石人的原捏它 |- |[[魔法つかいプリキュア!]] |動畫 |寶石為變身道具,光之美少女力量的來源。<br>鑽石、紅藍黃寶石為初期二人變身+大絕用,綠寶石為追加戰士專用,其餘七粒為小招用。<br>尾段追加一顆亞力山大石作為強化形態用。 |- |[[魔進戦隊キラメイジャー]] |特攝 |本作機組被稱為「魔進」,本體是寶石,但可以跟據人類的幻想而變成不同的機械<br>每一個魔進都有言語能力。 |- |瑠璃の宝石 |漫畫 |JK瑠璃跟著地質系研究生凪去野外尋找寶石。 |- |音速小子系列 |遊戲 |寶石為擁有支配世界能力的寶物<s>,雖然叫「綠寶石」卻有不同顏色。</s> |- |夢王國與沉睡中的100位王子殿下 |乙女遊戲 |寶石之國為由多個小國度組成的國家,而每個王子們因出身地不同和設定都有專屬自己的寶石名。 |- |寶石商人理察的謎鑑定 |小說 |男主角之一的理察在銀座開設了寶石店「Jewelry Étranger」,會幫來店的客人鑑定寶石的類別與真偽。<br><s>但本作寶石元素並不強,反而都在賣理察與另一男主角中田正義各種腐情節。</s> |} == 回應 == {{Pcomment|section=1}} == 相關連結 == *[[水晶]] == 備註 == <references /> [[Category:現實事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Censore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commen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lainlinks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tub row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p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寶石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更多
檢視歷史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