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Reko Wiki
通知
user-interface-preferences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搜尋
開啟主選單
4793
篇文章
Reko Wiki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現時條目數:
4793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最近20則變更
2025年4月1日
女神異聞錄:夜幕魅影
E‧HERO
地球
天龍人
雙子
魔法使的約定
周防尊
俠盜獵車手/登場人物列表(V)
角色表/對應屬性
HELLDIVERS™ 2/戰略配備一覽
三角初華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遊戲列表/VS系列
步驚雲
真人化
使用者:立花未來/沙盒
原始人
わんだふるぷりきゅあ!
ナンバーワン戦隊ゴジュウジャー
都市傳說
蔚藍檔案學生介紹-三一
Sidebar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
檢視 少女與戰車 的原始碼
出自Reko Wiki
←
少女與戰車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變體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少女與戰車/女子高生&重戰車(尖端)/Girls und Panzer/GuP)}}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small; margin:0px auto; text-align:center;" |- |本條目是一個編輯中的詞條,歡迎有興趣的[[島民]]加以補完。 |- |本條目內含劇透,沒看過原著又不想被戰車輾過的話,請不要看下去。 |} [[檔案:Gup_logo.jpg|450px|right]] == 作品解說 == * 由動畫公司Actas所製作的原創動畫作品。動畫監督為水島努,於2012年10月8日播放。 ** 另譯''戰車少女'' ** 11、12話延遲到2013年3月18日,3月25日播放 * 漫畫版由『コミックフラッパー』2012年7月號和『月刊コミックアライブ』2012年8月號開始連載。另有多部外傳漫畫: ** 『コミックフラッパー』連載主線劇情,台灣中文版由青文代理。 ** 『月刊コミックアライブ』連載前傳《リトルアーミー(Little Army)》,台港中文版由{{censored|<s>奸詐多端的</s>}}尖端代理。前傳的續篇也將開始連載。 ** 『月刊コミックアライブ』連載歡樂向外傳《更加相親相愛作戰!(もっとらぶらぶ作戦です!)》,預定2025年冬季動畫化。 ** 『コミックフラッパー』連載<s>[[黑歷史]]</s>外傳《緞帶武者》。 ** 『Comic Walker』連載外傳《激闘!マジノ戦ですっ!!》。 * 官方於''9月25日''發售Fans Disk''《ハートフル・タンク・ディスク》''內容主要為4月28日於有明舉行的「ハートフル・タンク・カーニバル」 ** 2014年7月5日發售<ref>Blu-ray劇場限定版,一般BD和DVD則於7月25日正式發售</ref> OVA''《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OVA「これが本当のアンツィオ戦です!」》''補完原作中的安濟奧戰 * ''完全新作戲場版''於2015年11月21日上映,監督依然是水島努 ** 台灣與香港均於2016年5月上映,被讚譽為4DX動畫片的教科書、甚至在台灣有'''十進十出'''院線的傲人紀錄 * <s>年番</s>''最終章''預定由[[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6集電]][[機動戰士鋼彈UC|影構成]],現已推出4話 * <s>[[ストライクウィッチーズ|強襲魔女]]戰車版</s> ** <s>ガールズ&パンツ(少女&小褲褲/Girls und Panties),</s>簡稱ガルパン<s>(Girl Pan)</s> ** 在電影版上映時,因為少數電影院的票券字數限至的關係,於是標題後面的文字被切掉就變成了「ガールズ&パンツ」[https://nlab.itmedia.co.jp/nl/articles/1511/25/news070.html]。 * [http://www.bilibili.tv/video/av402583/ <s>交換主題曲後還真搞不清那個才是原版</s>] * <s>[[World of Tanks 坦克世界|WoT]]推廣用動畫</s> ** 為了這部動畫製作團隊還真的有玩過,所以動畫大部分都有WoT的影子 ** Wargaming Japan有參與劇場版的協力,也有數度展開合作 *注意不是'''《水手服與重戰車》'''。 **《水手服與重戰車》是漫畫家野上武志在角川書店的『チャンピオンRED いちご』上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連載的漫畫,講述幾位女高中生開坦克的日常。<s>從時間上來看是本作的靈感來源?</s> **和本傳故事相同的是女高中生開坦克,不同的是沒有學院艦等設定,男性也有開坦克的。 ***所以本作'''絕對不是'''外傳或者平行世界故事。 **<s>且基於野上武志的興趣,漫畫中有不少擦邊R18情節</s><ref>比如有一話在海濱和幾個男的的坦克競技,男子方就以「輸了就要陪他們一整晚」為賭注(並配上主角方豐富的想象圖)</ref> == 故事背景 == ::<s>一個人若是沒有做出任何犧牲,根本就不會得到任何勝利;</s> ::<s>如果要得到勝利,就必須付出與之同等的代價。</s> ::<s>這就是西住流戰車道的「等價交換」原則。</s> ::<s>那時候的我們相信著,這就是戰車道的真理。</s> ::::::::::::<s>--西住美穗《大洗戰車道回憶錄》</s> * 發生在戰車是女性高雅活動兼校園競技,以及學校都建在艦上的世界。 * 出身自戰車道名家的西住美穗為了逃避戰車道轉到沒有該科的大洗女子學園,原本以為從此與戰車道絕緣,但這時<s>權力大得詭異,根本是校長的</s>學生會卻表示要復興戰車道,並脅迫美穗一定要加入。不得已的美穗便和朋友以全國優勝為目的一起加入了。 ** {{censored|說了一堆廢話,其實就是一部套上了戰車的<s>非科學</s>運動作品而已}} == [[少女與戰車/角色介紹|角色介紹]] == == 用語 == ==== 學園艦 ==== * 外型近似於航空母艦的擁有在飛行甲板上興建城市的巨大艦艇,學校名稱即為艦名,除學校外還有大大小小的住宅區、活動中心、農漁業生產區塊和便利商店等,道路、交通號誌、發電、水資源循環、廢棄物處理等基礎建設也一應俱全,形成和陸地上城鎮一樣的環境 * 各校學園艦設定為平底船,以利進出水深不足的港口避免擱淺<s>看下面就知道沒意義了</s> ** 然而平底船一般而言是不耐風浪(例如二戰時期建造的LST(戰車登陸艦)),或許是學園艦<s>有超時空要塞的神秘科技加持</s>吃水深度夠,似乎無此顧慮<s>不過還很難說</s> * 英國與日本等國保有的學園艦數最多,法國、義大利緊接在後,而德國等國保有數就相當少。 * 大洗女子學園艦:全長7600公尺、甲板長7100公尺、甲板寬900公尺、吃水深度<s>是沒有港口停得下的</s>250公尺<ref>高雄港水深最多只有14公尺,但已足夠洲際貨櫃輪使用</ref>、甲板高440公尺(艦底至甲板)<ref>台北101高508公尺,高雄85大樓高380公尺,所以大洗學園訪問台灣的話會變成台灣第二高樓</ref>、艦橋高度150公尺<s>高30層樓,但是OVA裡介紹時卻沒看見電梯</s><ref>艦橋高度和台北捷運市政府站旁邊的統一國際大樓差不多高</ref>。 ** 按照設定集的比例美國空母有16公里,最寬處有4公里;德國空母最寬處2公里多,但是長度有整整21公里。根據以上數據推算,大洗學園艦的排水量至少有12億6587萬5000噸(=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12151倍),這貨在地球圈的重量起碼有90億噸。以航速為20節為目標的話所需的最少馬力為1754萬887馬力(現實中最大的船舶推進系統的單軸馬力為10-12萬)。<s>你用的是波動引擎吧?</s> ** 更甚者大洗學園艦還不是最大的一條,(日本)最大的黑森峰學園艦還要再大個幾倍(21公里) *** <s>21公里什麼概念呢?比星戰裡的執行者級超級殲星艦大幾圈,比40K裡主砲要上千人裝填的人類星際戰列艦大能超過9倍,根本就是黑科技。而21公里亦相當於一條捷運的長度<ref>舉例來說,高雄捷運紅線南岡山站到小港站約為28公里</ref></s> ** 順帶一提建在海上的關西國際機場跑道最長長度為4000公尺<s>,所以學園艦其實就是有裝引擎可以到處開來開去的國際機場</s> * 然而投資巨大的學院艦卻只限於義務教育的國中和高中,大學並未設有學院艦<s>大概是跑去玩宇宙強襲登陸艦了</s> * 大洗女子學園艦的管理是由船舶科的學生負責:一日進行三次交班,每班工作8小時,同時還要兼顧一般的課程;相對地船舶科的學生可以免除學費<s>也就是工讀生</s> ** 大洗女子學園還設有普通科<ref>主角一行人就讀普通科</ref>、資訊科、服裝科、營養科、工程科、水產科和農業科 *** 黑森峰似乎設有機甲科(裝甲兵科)… * 部分物資需靠聯絡船運輸 ** 跟岸上的聯絡船居然是三景艦那種骨灰級的船(見維基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D%BE%E5%B3%B6%E5%9E%8B%E9%98%B2%E8%AD%B7%E5%B7%A1%E6%B4%8B%E8%89%A6 松島型防護巡洋艦] 介紹),另外也有一般的貨輪提供運輸 * <s>真想知道是如何在海上裝卸集裝箱的<ref>現實中大陸上海的洋山港有海上貨櫃起重機,但學園艦怎樣裝卸貨櫃依然是謎</ref></s> * <s>Macross(笑)</s> * <s>可有效避免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s> * <s>既然都做這麼大了,那加裝偽裝和光學鏡面再放幾台法夫納,就可以當[[蒼穹之戰神|龍宮島對抗異界體了吧]]</s> [[檔案:Gup gakuenkan.jpg|360px|right]] * 各校的學園艦原型:(見右圖從左至右) ** 安奇奧:鷲座號(Aquila) ** 黑森峰:齊柏林伯爵號(Graf Zeppelin) ** 真理:基輔級(Kiev-class) ** ?<ref>可能是繼續高校,雖然繼續高校很可能是影射芬蘭,但全國大賽沒有另一支影射英國的隊伍,而且繼續高校的校章出現在OVA3,所以…</ref>:無敵級(Invincible-class) ** 大洗:翔鶴型(Shōkaku-class) ** 聖葛羅莉安娜:皇家方舟號(HMS Ark Royal<ref>是1937年下水舷號91那艘,而不是1950年下水的無懼級同名艦</ref>) ** 桑達斯:尼米茲級(Nimitz class) ** 知波單:天城型(赤城)(Amagi-class(Akagi)) ** 馬奇諾:速科夫號潛艇(Surcouf)<ref>有搭載水上飛機的法國大型潛艇</ref> [[檔案:Gup gakuenkan2.jpg|900px|center]] * 光是大洗艦的大小就不知道是Macross的多少倍,更不要提最長的那個德意志科學力結晶航母了| ''學園艦的歷史由來(摘自第三卷BD特典)'' * 早在西元前不列顛以及凱爾特系的維尼蒂人就有船隻作為教育機關之一使用的歷史記錄了,但學院母艦的雛形是在12世紀的腓尼基。海洋民族的腓尼基人自幼就在船上生活,不但幫忙著航海工作,且學習著教養與國際禮儀等知識以及商業的基本技巧,也因此在一部分的學者間,提倡著學園艦的始祖正是腓尼基人。 * 真正成為現今學園艦形式基礎的,一般認為是西元16世紀末屬英國女王所有的伊莉莎白聖文德號。該船在1595年進行大規模翻修而將其作為進行海軍教育用而進行改裝作業。作為貴族子弟移居海外殖民地的情況漸增,但是要在移居海外前接受完充足的教育十分困難,因此很多教育直接在船上進行。不僅航海術與操船術等等乘船的必備知識,貴族子弟所必備的各種高等教育、在海外需具備的各國語言會話、禮儀作法等同樣會進行受教。 * 19世紀時多國開始打造學園艦。英美日三國將淘汰的舊式戰艦改裝轉變成學園艦與練習艦,而法國卻打造作為學園艦專用的聖女貞德級。 * 日本在在明治維新以後以坂本商會為中心將商船改裝打造出學園艦。戰後,以許多長寬300公尺(OVA3中的描述)的中空方塊模組連結而成,形成船的形狀建造嶄新的學園艦。 ==== 戰車道 ==== * 根據第一集幻燈片的短述: ** '''這是一道傳統文化,在全世界範圍內作為女性的高雅嗜好傳承至今,是一門以培養知書達禮、端莊恭謹、正氣凜然的女性為目標的武藝。學習戰車道同時也是在修煉女性之道,像鋼鐵一樣寬厚有力、像履帶一樣辛勞有愛、最後像大炮一樣熱情奔放一擊心中。只要學習了戰車道,就一定能成為好妻子、好母親、好職業女性吧!健健康康、溫柔可靠的你,一定會受到眾多男性的喜愛!好了!請大家務必學習戰車道,一起成為身心全面發展的健康美麗的女性吧!''' * 再簡短即是戰車道就如同花道、茶道等擁有[[大和撫子]]一樣可以散發的女性魅力活動 ** <s>戰車道女性到底溫柔在什麽地方啊?</s> *** <s>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女性坐上戰車合理化</s> ** <s>是說男生們到底還能開甚麼(ry</s> * <s>參與戰車道有助於身體健康,有利於減肥,改善氣血循環等,但未經科學實驗證實(?)</s> * <s>可讓少女成長成甚麼事都做的出來的歐巴桑</s> * <G鋼不就是了嗎? * ( ′_ゝ`) (゚д゚ )<華生!什麼時候會有鋼彈道啊? * ˍ(__つ / ̄ ̄ ̄/ˍˍ(__つ/ ̄ ̄ ̄/ * \/ / \/ / ''戰車道比賽規則(摘自第10.5話,增補部份摘自BD第4卷特典)'' * 由戰車道聯盟制定 * 參加車輛只限於1945年8月15日前開始設計式試製的車輛,而車輛使用的必須是曾在同一時期計劃進行列裝的組件 ** 零件可於市面購買以當年規格製造的新品,或以低價購入曾於其他戰車道大會中使用過[[中古]]品甚至不達標的次貨,唯一允許在車上的現代化裝備為電氣系統(為顧及安全性) ** 要使用處於設計階段的戰車,必須經由聯盟協議認可 *** ''禁止''非密封車員室(開頂等)設計的車種出戰 *** 不過在劇場版中,文科省為了打壓大洗學園,臨時決議讓非密封的卡爾臼炮成為認可車種<s>,果然政治考量還是凌駕於規則之上</s> * 使用戰車聯盟認可的炮彈,禁止對炮彈和彈藥進行加工 ** 公式戰使用的炮彈和燃油種類需事先向聯盟申請,並按出戰陣容配給 * 考慮到安全因素,裝甲被設計成不會被炮彈擊穿 * 為了保護競技人員安全,成員室覆蓋了聯盟認可的裝甲 ** 本作[[黑科技|最神秘的技術]],可承受重量高達200噸,狠狠的打了[[機動戰士鋼彈系列|鋼彈]]的臉 *** {{censored|200噸剛好能承受鼠式的重量(188噸),劇組是故意的吧?<s>←上面的89式表示:</s>}} ** <s>其實本篇還是不時出現裝甲板被打穿的畫面</s> *** <s>但穿入駕駛艙傷到乘員的事還是不會發生,所以大丈夫</s> *** <s>其實畫面表現一定有參考WoT吧</s> ** <s>還有請不要問常常打開艙蓋探頭出去的安全問題</s> *** {{censored|最終話西住家兩姊妹還邊打開艙蓋探頭觀察邊互轟…}} ** <s>更不要問被擊中翻車時乘員在車內被拋來拋去的安全問題</s> *** 在第3話就發生過戰車中彈把外露的駕駛員震昏的事<s>,在現實中恐怕已直接蓋國旗回家</s> ** <s>至於對非乘車乘員的生命保障…大家還是玩WoT還比較安全一點</s> * 參賽戰車上搭載有判定裝置,能根據炮彈上的芯片所提供的信息,著彈時能自動判斷炮彈威力、命中部入的裝甲以及炮彈入射角度,瞬間計算出彈著威力並自動判定出傷害 * 比賽形成分殲滅戰和奪旗戰兩種,殲滅戰為擊破對方所有車輛的一方獲勝,而奪旗戰為先把對方旗車擊為一方獲勝;全國大賽主要以奪旗戰形式進行 ** <s>也請不要問零時差同時擊毀對方旗車下的判定</s> * 全國大賽有出賽車輛數目限制,第一戰和八強戰限制為10輛以下,準決賽為15輛,決賽為20輛 ** 根據劇情推斷,參賽隊伍需要在第一輪比賽前登錄好最多20輛戰車,再在其中派出10-15輛應付初期比賽 *** 登錄後就不能再更改,但不足20輛的空缺則能夠在比賽開始後補上 ** <s>以錢砸出來的戰車海是公式戰的一環,不爽就別參加</s> * 在比賽中受損的設施會獲得相應賠償<s>,所以即使是城市戰也不用容氣,[[成句/そんな○○で大丈夫か?|隨便開炮,甚至整車撞進去也問題ない!]]</s> ** 旗車則可以每場比賽改變 *** 以大洗學園為例,第一戰和八強戰旗車為38(t),四強戰為八九式,決賽為四號戰車 * 全國大賽的比賽場地用轉輪盤方式決定,決賽場地則固定為東富士演習場 ** 全國大賽決賽會有全國電視直播 ''戰車道的歷史由來、與男性對戰車的態度(摘自BD第一卷特典)'' * 關於戰車道的直接起源,有馬上薙刀道、馬上槍術比賽和騎馬戰車戰等不同說法 ** 騎馬戰車戰:斯巴達王阿希達穆斯二世的女兒西尼斯卡以女性身分成為古代奧林匹克戰車競走項目的贏家後,使女性參加者一舉大幅地提升;在那之後於古羅馬出現了女性劍鬥士,而作為噱頭讓穿上絢爛奪目衣裝的美麗女性劍鬥士們進行戰車競走。而因為衣裝在競走中隨風飄逸,交手時隨之破碎,相當煽情故得非比尋常的人氣<s>證明古羅馬人這麼早就通曉[[紳士]]之道</s>。 *** <s>雖然騎馬戰車隨著時代進步而息微,但[[JOJO第二部登場人物一覽|據說在1938年曾有自稱為「柱中人」的群體與另一群名為「波紋戰士」的人們於義大利南部某處舉行了一場復古的騎馬戰車戰]]</s> ** 馬上槍術比賽:受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妃子「菲力帕・艾諾」加盟於嘉德騎士團之下,各國隨之仿效致衍生出大量的女騎士;這些女騎士也自然地參與了馬上槍術比賽的活動,不過因女性的力量仍略遜於男性,所以為了避免受傷也理所當然地特別製作女性專用的鎧甲<s>但日式設計都很喜歡造出乳袋這要怎樣加防禦力</s>;最終在於後方駕馭馬匹這般型式的兩輪馬車上施予裝甲保護的裝甲馬車誕生下,女性騎士也逐漸改為乘座這種馬車來戰鬥<s>這不就是上面的騎馬戰車戰嗎</s> ** 馬上薙刀道:為源義仲的愛妻「巴御前」與義仲一同於討伐平家中活躍的傳說,以及板額御前的活躍,還有於戰國時代以島津軍為對手,在鶴崎城進行防衛戰的妙林尼與立花誾千代等等女傑的活躍在江戶時代相當富有人氣,也因此以女性為主的馬上薙刀道隨之誕生;特別是武士之妻與服侍大名家的女性等等,是被作為需學習的事之一而要求必備的程度,而這也成為之後日本發展戰車道的基礎 ** 一戰後大量淘汰的戰車被轉撥給民間使用,同時以母親與主婦為中心的女性層利用大眾傳播媒體進行大規模的反對運動;由於當時汽車競速實在談不上安全<ref>20世紀20年代的賽車非常的不安全是事實,甚至F1史上最大的傷亡事故就是因為車手被鳥打臉而引發</ref> 所以有人提議改用改用裝甲單位來跑以提提升安全性,進一步地在女性間受到歡迎。由是戰車競技在女性群體中逐漸流行起來<s>但開裝甲車跑賽道到底是啥理屈</s> * 在歐洲,當時媒體吹噓戰車戰與機槍射擊是毫不紳士也毫無騎士道精神可言的野蠻戰鬥<s>但戰爭就是野蠻和不紳士的綜合體,不爽就別打</s>;相對地(當時的)戰機戰之一騎討,和當遇上如彈藥用盡或機械故障等情況就果斷停戰,甚至放生對手等等的逸聞下被認為是「洋溢騎士道精神的戰鬥」而大大抬舉<s>結果某甲國和某乙國在之後的大戰裡就搞出了載人飛彈和白兵戰用戰鬥機</s>;再加上特技飛行<s>和板野馬戲</s>的華麗等等相互作用下,產生了「男生坐戰車難道不是既怯弱又不酷嗎」的說法<s>所以就把既怯弱又不酷的事情推給女性,原來這就是男性崇尚的騎士道精神(笑)</s> <!-- ** <strike>當男生們用一款從世界觀上就把戰車對男生的價值徹底否定的作品去拉人入WoT的坑,你不覺得這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一件事嗎?</strike>--> <!-- *** <strike>所以到最後男人的浪漫依舊是打飛機←胡說,[[大艦巨砲主義才是男人的浪漫>成句/大艦巨砲主義乃男人的浪漫]]</strike>--> <!-- *** <strike>所以WT跟WoT歡迎懂得浪漫的男人們;若要大艦巨砲的話,可能要等WoWS封測吧</strike>--> <!-- ** 按這個設定男人理應都去玩真實版WT的話,要通過什麼手段保證乘員的安全?戰車有黑科技裝甲保護選手,戰機上就算裝了黑科技裝甲也防不了墜落時的撞擊啊?--> <!-- *** <strike>解決方案:改用油漆彈。什麼?你說打起來看著好假?不爽不要看(大絕)要真實是不會去看戰車戰哦?你說螺旋槳撞鳥怎麼辦?啊你還是不是男人哦?頂多不就是撞地死嗎,一點風險都不敢冒,乾脆別玩飛機了</strike>--> <!-- *** <strike>所以說才生不出《少年與戰機》啊笨蛋!</strike>--> ** 及後日本開始從外地進口戰車,不過在重視武士道的男性間不受歡迎,因此被優先配備於女性騎兵隊;在那之後與馬上薙刀道相融合,成為日本的戰車道。 <!-- *** <strike>這麼喜歡武士道那幹嘛還用槍炮這種不符合武士道精神的東西打仗;想玩一對一直接用日本刀跟敵軍玩萬歲衝鋒便好,用M2白朗寧玩排隊槍斃最有男子氣概了(笑)</strike>--> ** 然而,近年來因對戰車直升機的的誕生而人氣有有所下滑的趨勢。 <!-- *** <strike>拜託你不要加這種莫名其妙又不合理到爆的設定好嗎,無論從技術力、資金還有安全性武直和戰車根本就沒有可比較的價值好不好?墜機的話真的會死人的啊</strike>--> <!-- * <strike>綜上所述,這個世界觀的男性基本上就是一群只會把男人的浪漫拿來當飯吃的智障,整個社會被女性主導也一點都不意外</strike> --> ''戰車道的變遷與多樣化(摘自BD第二卷特典)'' * 競速:戰車道最初是作為競速運動而誕生,因此敏捷的動作,易於駕駛與能夠穿過任何區域的爽快感的迷你戰車受到女性的廣大歡迎。 ** 1924年的蒙地卡羅拉力賽因一組雙人貴族女性隊伍以雷諾FT-17參加比賽,並暢行無阻地表現為世界各地的報紙所報導並大受好評,所以自隔年舉辦開始戰車部門被主辦單位新設。 ** 雖然戰車速度沒一般賽車快不過因當時汽車極其容易故障,所以女性們也因具備裝甲的安心感而繼續以戰車參與賽事;而之後該賽事的參與人數漸漸變多名稱也隨之變更為「蒙地卡羅戰車拉力賽」。 *** 同時雷諾FT改良型也參加了1923年開始舉辦的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並展現那其優異的信賴性。 * 模擬戰:因為戰車搭載著武裝,所以運營方也逐漸舉辦使用模擬彈的競技。初期時因為默契互相配合頗具難度所以活動難以得到推廣,直到一名雙人溜冰的女性溜冰選手以優雅之動作,與搭檔百發百中射擊術打動了觀眾的心而使模擬戰的發揚光大奠定了基礎。 ** <s>戰車要開成什麼樣的鬼動作才能算「優雅」的動作?你是說駕駛員的動作?外面的觀眾是怎麼看到戰車駕駛員的動作的你告訴我</s> * 花式馬術:英國貴族將迄今的英式馬術與迷你戰車結合,誕生出英式迷你戰車式馬術。 ** 大致上是在設置障礙物的競技場行走的障礙飛越競技,競爭讓迷你戰車多優雅地行走的花式騎術;因為戰車式馬術也相當適合軍隊的教練而在英國大大地普及著同時在貴族的子女間也因迷你戰車相當可愛且與馬相比駕馭起來簡單而頗具人氣。 *** <s>從作為戰車愛好者的角度說,這個世界的人的普世審美觀還真是有夠糟糕的</s> * 改造規則:由於部份參賽者對戰車做出了過分誇張的個性化改造,活動運營方決定制定參加車輛規定而遭致參賽者與一部分的營運人員強烈地反對。 ** 最終是反對方人士另成立新的活動組織,命名為無限制級比賽。無限制級比賽在愛好力學美的美國頗受歡迎,同時也導致了美式的戰車規則與歐式的戰車規則徹底脫軌<s>就像現實的美國人不愛鳥F1更喜歡玩自家的NASCAR一樣</s>。 ** 目前的戰車道是歐洲為中心制定出來的規則為基礎變化而成。 *** 劇場版裡提到隨著職業聯盟賽的成立,今後各國戰車道比賽均會變化成以殲滅戰為中心。 ''戰車道的流派與發展分化(摘自BD第三卷特典)'' * 日本:由同為騎射競技的流鏑馬被嘗試以戰車來進行。小笠原流的傳人中的一位,讓自己的女兒搭乘戰車於高田馬場披露了奉衲戰車射擊術為開端,儘管當時實際進行操縱與砲擊的是教導隊的教官,少女<s>就像高文上的[[魯路修·V·不列顛尼亞|魯路修]]一樣</s>本身什麼事也沒做。受此影響因西洋軍事教練而式微的古式武術流派於此再度被注目。這樣地結果下,誕生了西住流、島田流、玉田流等幾個家元,並在日本戰車道逐漸有著碩大的影響力。 ** 西住流:以比起防禦更重視攻擊,並活用機動力的突破戰為主;強調進攻,即使有所犧牲也要取得勝利~ ** 島田流:同樣活用機動戰術,但重視合作與偵查,多為技巧性的戰術~ ** 村上流,熊野流:水軍式戰車運用的流派~ ** 此外還有許多收到外國影響而誕生的流派,如富勒流、法蘭西流、圖哈切夫斯基流,古德林流等 *** 除了以上所談到的團體戰,日本國內也確實誕生著射擊術、駕駛術、維修術等,即便只有一輛戰車也能夠進行的獨門競技。 * 歐洲:在1924年於法國霞慕尼所舉辦的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首次實施作為公開競技的軍事偵察,於這項比賽項目中包含雪中偵查與射擊。 ** ''現實中''俄羅斯由2013年起真的舉辦了類似的戰車競技賽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nk_biathlon 「Tank Biathlon(戰車兩項)」],內容為比拼競速、越野,每圈射擊指定距離的模擬地面及空中目標等。 * 美國:由於不滿歐洲進行詳細的戰車分級,年代限制與總輛數限制,以總噸數決定參加車輛等而舉行了無限制級比賽並作為全美最大的戰車道競技深受歡迎著。 ** 同時參加人數與車輛非常的多,存在著兼具人員養成只能使用未改造戰車的國際級、只能使用美製戰車的美國級、只能使用輕戰車的輕型級、只能使用雪曼系列戰車的雪曼級等各式各樣的分級競賽。 ** 美式的競賽方式:在被四面觀眾席所包圍的長方形競技場中舉辦比賽,並讓雙方陣營的戰車與左右兩邊並排著,在比賽開始的信號一打出的同時雙方戰車以全速向中央突擊。旗車被擊破並不會結束比賽,而是在旗車被擊破的同時雙方戰車再回到開始位置,之後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在一定時間內擊破旗車數多寡來決定勝負。 *** <s>這真的不是美式足球比賽嗎</s> ''戰車分類'' * 按照車體重量,戰車大致可劃分五種 ** 迷你戰車:10噸以下 ** 輕型戰車:20噸以下 ** 中型戰車:20噸至40噸 ** 重型戰車:40噸至70噸 ** 超重型戰車:70噸以上 ''戰車成員'' * 基本上有五個單獨崗位需要戰車成員進行操作 * 每架車輛所需的乘員數量各有不同,所需分配的崗位也各不相同 * 根據戰車類型不同,一名成員甚至可能被安排擔任多個崗位,也有可能會有多名成員被安排到同一崗位 ** 戰車長:戰車的靈魂,負責指揮車中成員各個工作 ** 駕駛員:負責駕駛戰車 ** 射手:負責戰車火炮的瞄準和射擊 ** 裝填手:負責裝填射擊所需的炮彈 ** 通信員:負責保持與友軍聯絡(二戰的無線電系統較大且複雜,故車內無線電也是由通信員控制,現代則多由車長兼任) * 戰車道最低的乘員要求為三人 ** 不過二戰初期的戰車也是有兩人乘坐的(一號戰車與CV33等皆是){{censored|劇場版中就有人在吐槽CV33塞了3個人}};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 由1939年9月1日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為戰爭開始,直至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到美艦密蘇里號簽署投降書為戰爭結束,這六年戰爭時期也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一場全球性戰爭 ** 也有一說是開始時間為1937年的7月7日,中華民國與大日本帝國爆發全面武裝衝突的那一天開始算起<ref>但是直到1941年12月9日中華民國才正式向大日本帝國宣戰並加入同盟國,而德、意、日軸心同盟也是於1940年9月27日才正式建立,而在此前日本''並不屬於軸心國成員''</ref>,共歷時八年,所以中國方稱之為八年抗戰 ** 諷刺的是,第一個在亞洲戰場陣亡是一個德國士兵<ref>當時納粹德國與中華民國有軍事合作,所以會被日本當成敵方射殺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ref>,射殺他的是日本方<ref>另外在歐洲戰場上第一個陣亡的就是日本人,據說射殺他的是德國人</ref><ref>後來日本人發現德製兵器太精良,讓日方折損率高並且粉碎了日本三個月亡華的企圖,於是兩年後運用一些外交策略讓原本和中國合作的德國結盟,讓德國終止對中國的軍事援助</ref> *** 日本方則是認為從1931年入侵東北(即[[918事變]])時戰爭就開始了,對日本人而言這場戰爭打了15年 **** 不過對岸的教科書最近也將八年抗戰改成14年抗戰了。<s>楊丞琳原來是被誤解的,抗戰才不是只打八年呢!!</s> * 戰爭期間各國為求勝利不斷研發新型的戰機、戰車、船艦、槍械,甚至出現[[廣域兵器|大殺傷力武器]]--原子彈 ** 戰車道比賽多數出現就是在這時期出產的車輛<ref>因為戰車作為一戰末期的新武器到這段時間才基本發展成熟</ref> ==== 戰車俱樂部 ==== * 大洗女子學園艦上銷售戰車相關商品的專門連鎖店,設定上在各地都有經聯盟認證下開設的店家。 * 小至書籍、模型,大至負重輪、炮管,炮彈和燃油(!)都在商品範圍內,還有設置大型街機戰車遊戲 * <s>合法化的六級廠(笑)</s> ==== 戰車咖啡廳「勒克萊爾」 ==== * 軍事風格濃厚的戰車主題咖啡廳,服務鈴是戰車炮聲,服務員以軍服打扮,蛋糕也刻意作成戰車造型,而且還以(搖控的?)戰車運輸車送上 * 捏他現代法國的主力戰車「AMX-56 Leclerc」 ==== Leopold ==== * 官方戰中會場使用的列車牽引式大型戰況直播螢幕 * 車台的部份似乎是沿用自列車炮的基座 ==== オッドボール三等軍曹 ==== * 優花里在潛入山達斯高校時被質問階級與所屬時使用的假名 * 原捏他是諷刺二戰的電影《戰略大作戰(Kelly's Heroes)》的角色「Sergeant Oddball」 ==== 鮟鱇舞 ==== * 大洗學園校祭舞蹈 ** 同時需搭配「あんこう音頭」(詞/吉田玲子,作曲/水島努,編曲/藤井丈司,歌/佐咲紗花)當配樂 * 極度挑戰舞者<s>和觀眾</s>恥力的舞蹈,跳舞者要作好嫁不出去的覺悟 * 設定來自茨城縣東茨城郡大洗町的漁業特產鮟鱇魚以及每年11月舉辦的「大洗鮟鱇祭」(大洗あんこう祭) * <s>此後升格為大洗戰舞,不但有效激勵士氣(?),更寫下輝煌的勝利戰績</s>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aa2eY25_4 百聞不如一見]<s>,請做好心理準備</s> == 其他 == ==== 行銷企劃 ==== * 本作品被認為如同《未聞花名》等作品一般是動漫產業行銷的典範,不但引發軍武作品風潮,還成功讓311大海嘯中嚴重受損的茨城縣大洗町重振觀光人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UE89DsSPg 並獲得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頒獎表揚] * 劇中被聖格羅利安娜學園戰車撞壞的旅館,因本作變成人氣景點,入住預約甚至排到半年之久 == 相關連結 == * [http://girls-und-panzer.jp/ 官方網站] * [[少女與戰車/第63回戰車道全國高校生大會參賽學校介紹]] ** [[少女與戰車/角色介紹]] ** [[少女與戰車/戰車介紹]] * <s>[[World of Tanks 坦克世界]]</s> == 伸延閱讀(BD特典翻譯) == *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858769 戦車道の試合規則(戰車道的比賽規則)] *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44949&snA=136&tnum=6 戦車道のなりたち(戰車道的起源)] *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44949&snA=297&tnum=3 戦車道の変遷(戰車道的變遷)] *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44949&snA=301&tnum=2 戦車道の色々(戰車道關連雜項)] *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44949&snA=285&tnum=6&subbsn=1 学園艦について(關於學園艦)] *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44949&snA=337&tnum=2 戦車道用の車輌とパーツに関して(關於戰車道用的車輛和零件)] == 相關影片(TV版與BD/DVD版比較) ==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19638753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①(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0183578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②(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0471991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③A(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0472109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③B(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0762668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④A(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0762855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④B(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1068971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⑤A(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1069406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⑤B(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1243465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⑥A(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1243552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番外編「検証します!」⑥B(TV放送版・BD/DVD版比較)] == 備註 == <references /> == 回應 == {{pcomment}} [[分類:ACG作品]] [[分類:少女與戰車]]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Censore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commen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少女與戰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