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人 (Fate)」: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無編輯摘要 |
無編輯摘要 |
||
第49行: | 第49行: | ||
** 後來法蒂瑪爆發繼承人鬥爭,哈桑支持長子尼札里繼位,但掌權的權臣支持年幼的次子穆斯塔利。 | ** 後來法蒂瑪爆發繼承人鬥爭,哈桑支持長子尼札里繼位,但掌權的權臣支持年幼的次子穆斯塔利。 | ||
** 最終尼札里遭處決,政爭失敗的哈桑回到波斯,傳播伊斯瑪儀派給不滿塞爾柱帝國統治的原住民。 | ** 最終尼札里遭處決,政爭失敗的哈桑回到波斯,傳播伊斯瑪儀派給不滿塞爾柱帝國統治的原住民。 | ||
** 隨後,哈桑佔領了包括阿剌模忒在內,波斯北部及敘利亞北部易守難攻的山區,將尼札里的遺孤接至阿剌模忒 | ** 隨後,哈桑佔領了包括阿剌模忒在內,波斯北部及敘利亞北部易守難攻的山區,將尼札里的遺孤接至阿剌模忒<ref>雖然毫無證據,但尼札里派領袖均自稱為尼扎爾的後裔{{censored|直到如今的阿迦汗四世}}</ref>,宣佈成立尼札里派,並開始訓練死士刺殺政敵。 | ||
** 雖然他是暗殺教團的首領,但他[[宅男|終身隱居在阿剌模忒堡自己的住宅裡]]發號施令,甚至曾經處死自己犯下錯誤的兒子。 | ** 雖然他是暗殺教團的首領,但他[[宅男|終身隱居在阿剌模忒堡自己的住宅裡]]發號施令,甚至曾經處死自己犯下錯誤的兒子。 | ||
第189行: | 第189行: | ||
* 關於譯名,馬可波羅遊記記述哈桑事績時,寫為「Old Man of the Mountain」,從金庸《倚天屠龍記》(1961)那時就已被譯為「山中老人」,中文圈也一直是這樣用,B服就是用「山中老人」用到底。台服是採折衷的方式。歷代集團首領依然都是叫「山中老人」,但「初代山中老人」特別獨立出「山之翁」來進行稱呼。 | * 關於譯名,馬可波羅遊記記述哈桑事績時,寫為「Old Man of the Mountain」,從金庸《倚天屠龍記》(1961)那時就已被譯為「山中老人」,中文圈也一直是這樣用,B服就是用「山中老人」用到底。台服是採折衷的方式。歷代集團首領依然都是叫「山中老人」,但「初代山中老人」特別獨立出「山之翁」來進行稱呼。 | ||
** 「山中老人」其實原本是專指活躍於敘利亞一帶的敘利亞阿薩辛支部首領拉希德丁·錫南<ref>有一點要注意,阿薩辛當時的真正首領為哈桑二世,拉希德丁是其下屬,但有相當大的獨立性</ref>,後來自馬可波羅遊記而引伸至對歷代集團首領的稱呼。 | ** 「山中老人」其實原本是專指活躍於敘利亞一帶的敘利亞阿薩辛支部首領拉希德丁·錫南<ref>有一點要注意,阿薩辛當時的真正首領為哈桑二世,拉希德丁是其下屬,但有相當大的獨立性</ref>,後來自馬可波羅遊記而引伸至對歷代集團首領的稱呼。 | ||
*** 活躍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期,曾潛入薩拉丁的帳幕中放置毒蛋糕、毒劍和警告信。 | *** 活躍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期,曾潛入薩拉丁的帳幕中放置毒蛋糕、毒劍和警告信。 | ||
** 台服第六章山翁初登場時,寫的是「"山中老人"」,但第七章再登場時則改為「山之翁」。 | ** 台服第六章山翁初登場時,寫的是「"山中老人"」,但第七章再登場時則改為「山之翁」。 | ||
*** 之所以會少去了" ",是因為日服原文在七章劇情文本中本來就沒有加上" "符號,這點B服和台服在翻譯上也重現了。 | *** 之所以會少去了" ",是因為日服原文在七章劇情文本中本來就沒有加上" "符號,這點B服和台服在翻譯上也重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