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無雙」: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Somebody8888(留言 | 貢獻) |
Somebody8888(留言 | 貢獻) |
||
第203行: | 第203行: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被設定為為信長與光秀兩人初次相遇的舞台,但歷史上是由信長之父信秀所發起 | ** 被設定為為信長與光秀兩人初次相遇的舞台,但歷史上是由信長之父信秀所發起 | ||
* 河越夜戰(公元1546年,北条軍VS上杉連合軍) | * 河越夜戰(公元1546年,北条軍VS上杉連合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 | ** 登場作品:三代 | ||
第208行: | 第209行: | ||
** 與嚴島合戰、桶狹間之戰並稱日本三大奇襲戰役。<s>源義經表示</s> | ** 與嚴島合戰、桶狹間之戰並稱日本三大奇襲戰役。<s>源義經表示</s> | ||
** 發生時間在信長元服以前,熱門度較低,本傳中只有三代氏康篇有出現 | ** 發生時間在信長元服以前,熱門度較低,本傳中只有三代氏康篇有出現 | ||
* 突襲今川(公元1547年,織田軍VS今川軍) | * 突襲今川(公元1547年,織田軍VS今川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五代的教學關卡,原本要被送往今川家當人質的家康被信長拐進織田家 | ** 五代的教學關卡,原本要被送往今川家當人質的家康被信長拐進織田家 | ||
** 雖然歷史不存在此戰,但家康在送往今川途中被劫至織田家卻是正史 | ** 雖然歷史不存在此戰,但家康在送往今川途中被劫至織田家卻是正史 | ||
* 村木砦之戰(公元1554年,織田軍VS今川軍) | * 村木砦之戰(公元1554年,織田軍VS今川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第217行: | 第220行: | ||
** 為了強調今川義元「難以逾越之高牆」的形象,不僅在動畫中屌打信長,戰鬥時還會有非常誇張的陽焰狀態,幾乎是一碰就死 | ** 為了強調今川義元「難以逾越之高牆」的形象,不僅在動畫中屌打信長,戰鬥時還會有非常誇張的陽焰狀態,幾乎是一碰就死 | ||
** 同時為了讓家康有理由加入今川而拉高了今川軍的氣勢,實際上這一仗信長姑且還是打贏了 | ** 同時為了讓家康有理由加入今川而拉高了今川軍的氣勢,實際上這一仗信長姑且還是打贏了 | ||
* 駿相之戰(公元1554年,北条軍VS武田軍VS上杉軍) | * 駿相之戰(公元1554年,北条軍VS武田軍VS上杉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 | ** 登場作品:三代 | ||
** 北条氏康趁今川義元出兵三河之際對駿河的攻略戰。 | ** 北条氏康趁今川義元出兵三河之際對駿河的攻略戰。 | ||
** 戰後在太原雪齋的斡旋之下,武田、北条與今川結為甲相駿三國同盟。 | ** 戰後在太原雪齋的斡旋之下,武田、北条與今川結為甲相駿三國同盟。 | ||
* 嚴島合戰(公元1555年,毛利軍VS陶軍) | * 嚴島合戰(公元1555年,毛利軍VS陶軍) | ||
** 登場作品:編年史、四代 | ** 登場作品:編年史、四代 | ||
第226行: | 第231行: | ||
** <s>雖然發生在信長元服之時。但因為是在西國而不熱門</s> | ** <s>雖然發生在信長元服之時。但因為是在西國而不熱門</s> | ||
** 毛利元就登場之後也要到編年史1才戰役化 | ** 毛利元就登場之後也要到編年史1才戰役化 | ||
* 長良川之戰(公元1555年,織田信長·齋藤道三軍VS織田信行·齋藤龍興軍) | * 長良川之戰(公元1555年,織田信長·齋藤道三軍VS織田信行·齋藤龍興軍) | ||
** 登場作品:編年史、五代 | ** 登場作品:編年史、五代 | ||
** 作為編年史的教學關卡被製作。 | ** 作為編年史的教學關卡被製作。 | ||
** 五代時成為信長篇的主線關卡。 | ** 五代時成為信長篇的主線關卡。 | ||
* 稻生之戰(公元1556年,織田信長軍VS織田信行軍) | * 稻生之戰(公元1556年,織田信長軍VS織田信行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織田信行因為理念不合,對其兄長織田信長的討伐戰 | ** 織田信行因為理念不合,對其兄長織田信長的討伐戰 | ||
** 織田信行在此戰結束後被織田信長下令切腹 | ** 織田信行在此戰結束後被織田信長下令切腹 | ||
* 桶狹間之戰(公元1560年,織田軍VS今川軍) | * 桶狹間之戰(公元1560年,織田軍VS今川軍) | ||
** 登場作品:除二代本篇以外全作品 | ** 登場作品:除二代本篇以外全作品 | ||
第239行: | 第247行: | ||
** 五代時織田方的奇襲被今川識破,最後信長改用包圍網的方式才勉強獲得勝利。 | ** 五代時織田方的奇襲被今川識破,最後信長改用包圍網的方式才勉強獲得勝利。 |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桶狹間殲滅戰」,改以今川方的勝利結束。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桶狹間殲滅戰」,改以今川方的勝利結束。 | ||
* 川中島之戰(公元1561年,武田軍VS上杉軍) | * 川中島之戰(公元1561年,武田軍VS上杉軍) | ||
** 登場作品:一代、二代、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一代、二代、三代、四代 | ||
第245行: | 第254行: | ||
*** 主打真田家系的真田丸更是將戰役依照妻女山&八幡原&善光寺將其區分成三階段進行。 | *** 主打真田家系的真田丸更是將戰役依照妻女山&八幡原&善光寺將其區分成三階段進行。 | ||
** 五代時由於重點放在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川中島之戰被鬼隱。<s>光秀篇的上杉共戰疑似就是以川中島之戰為藍本</s> | ** 五代時由於重點放在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川中島之戰被鬼隱。<s>光秀篇的上杉共戰疑似就是以川中島之戰為藍本</s> | ||
* 關東出兵(公元1561年,上杉軍VS北条軍) | * 關東出兵(公元1561年,上杉軍VS北条軍) | ||
** 登場作品:一代(小田原城潛入)、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一代(小田原城潛入)、三代、四代 | ||
第250行: | 第260行: | ||
** 一代只有城內戰。 | ** 一代只有城內戰。 | ||
** 四代則讓北条三郎(上杉景虎)在此初次登場,並在戰後被送到上杉家作為和談條件。 | ** 四代則讓北条三郎(上杉景虎)在此初次登場,並在戰後被送到上杉家作為和談條件。 | ||
* 稻葉山城之戰(公元1567年,織田軍VS齋藤軍) | * 稻葉山城之戰(公元1567年,織田軍VS齋藤軍) | ||
** 登場作品:一代、三代、四代(信長上洛戰)、五代 | ** 登場作品:一代、三代、四代(信長上洛戰)、五代 | ||
第256行: | 第267行: | ||
** 三代因應半兵衛的升格,在其開戰前動畫描寫了其智取稻葉山城的部分<s>,不過探病的部分被改成了男扮女裝對龍興的色誘</s>。 | ** 三代因應半兵衛的升格,在其開戰前動畫描寫了其智取稻葉山城的部分<s>,不過探病的部分被改成了男扮女裝對龍興的色誘</s>。 | ||
** 五代有將一夜城的建造另外製作,名為墨俣築城戰,百地三大夫做為秀吉的幫手加入 | ** 五代有將一夜城的建造另外製作,名為墨俣築城戰,百地三大夫做為秀吉的幫手加入 | ||
* 觀音寺城之戰(公元1568年,織田軍VS六角軍) | * 觀音寺城之戰(公元1568年,織田軍VS六角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 織田信長為協助足立義昭上洛,在近江與支持三好眾的六角氏展開的合戰。 | ** 織田信長為協助足立義昭上洛,在近江與支持三好眾的六角氏展開的合戰。 | ||
** 五代時為中村一氏和巳月首度登場的戰役。 | ** 五代時為中村一氏和巳月首度登場的戰役。 | ||
* 駿河侵攻(公元1568年,武田軍VS今川 | |||
* 駿河侵攻(公元1568年,武田軍VS今川·北条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 武田信玄在桶狹間之戰與義信事件爆發後撕毀甲駿同盟並對駿河發動攻擊。 | ** 武田信玄在桶狹間之戰與義信事件爆發後撕毀甲駿同盟並對駿河發動攻擊。 | ||
** 戰後因氏康不甘信玄令愛女(早川殿)受辱一事而與撕毀甲相同盟並與上杉結為越相同盟。 | ** 戰後因氏康不甘信玄令愛女(早川殿)受辱一事而與撕毀甲相同盟並與上杉結為越相同盟。 | ||
** 而被迫放棄駿河的今川氏真只好退守遠江掛川城。 | ** 而被迫放棄駿河的今川氏真只好退守遠江掛川城。 | ||
* 掛川城之戰(公元1569年,德川軍VS今川 | |||
* 掛川城之戰(公元1569年,德川軍VS今川·北条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登場作品:四代 | ||
** 德川家康為徹底根除今川家勢力而對掛川城發動攻略戰。 | ** 德川家康為徹底根除今川家勢力而對掛川城發動攻略戰。 | ||
** 最後今川氏真開城投降,今川家在形式上就此滅亡。 | ** 最後今川氏真開城投降,今川家在形式上就此滅亡。 | ||
** 本戰役為四代罕見以城內為主的戰役,除了有大量無法騎馬的地區之外,也有部分地區需要仰賴半藏的二段跳躍能力才能前往。 | ** 本戰役為四代罕見以城內為主的戰役,除了有大量無法騎馬的地區之外,也有部分地區需要仰賴半藏的二段跳躍能力才能前往。 | ||
* 三增峠之戰(公元1569年,北条軍VS武田軍) | * 三增峠之戰(公元1569年,北条軍VS武田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 甲相駿三國同盟破裂後,北条氏政為殲滅企圖攻略小田原城的武田軍而在三增峠布陣。 | ** 甲相駿三國同盟破裂後,北条氏政為殲滅企圖攻略小田原城的武田軍而在三增峠布陣。 | ||
* 六條合戰(公元1569年,室町幕府軍VS三好軍) | * 六條合戰(公元1569年,室町幕府軍VS三好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 三好三人眾聯合齋藤龍興於本圀寺對足立義昭的包圍戰。 | ** 三好三人眾聯合齋藤龍興於本圀寺對足立義昭的包圍戰。 | ||
* 金崎撤退戰(公元1570年,織田 | |||
* 金崎撤退戰(公元1570年,織田·德川軍VS淺井·朝倉軍) | |||
** 登場作品:一代本篇以外全作品 | ** 登場作品:一代本篇以外全作品 | ||
** 織田軍為應對淺井的背叛而撤軍回防,並由羽柴秀吉擔任殿軍。 | ** 織田軍為應對淺井的背叛而撤軍回防,並由羽柴秀吉擔任殿軍。 | ||
第283行: | 第300行: | ||
** 五代時柴田勝家會作為阿市的護衛在淺井軍登場,包含接下來的姉川之戰和小谷城之戰。 | ** 五代時柴田勝家會作為阿市的護衛在淺井軍登場,包含接下來的姉川之戰和小谷城之戰。 |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金崎決戰」,濃姬在戰後得以生還。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金崎決戰」,濃姬在戰後得以生還。 | ||
* 姉川之戰(公元1570年,織田 | |||
* 姉川之戰(公元1570年,織田·德川軍VS淺井·朝倉軍) |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 織田軍為報復淺井的背叛而揮兵攻打。 | ** 織田軍為報復淺井的背叛而揮兵攻打。 | ||
** 淺井軍在本戰受了慘痛的打擊,導致其後來的滅亡。 | ** 淺井軍在本戰受了慘痛的打擊,導致其後來的滅亡。 | ||
* 野田 | |||
* 野田·福島之戰(公元1570年,織田軍VS三好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登場作品:四代 | ||
** 姉川之戰後,三好眾野田、福島一帶築城與織田軍展開對峙。 | ** 姉川之戰後,三好眾野田、福島一帶築城與織田軍展開對峙。 | ||
* 宇佐山包圍戰(公元1570年,織田軍VS反織田聯合軍) | * 宇佐山包圍戰(公元1570年,織田軍VS反織田聯合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 | ** 登場作品:二代 | ||
** 淺井、朝倉、六角等勢力趁信長攻打野田、福島二城之際對位於滋賀縣的宇佐山城發動奇襲。 | ** 淺井、朝倉、六角等勢力趁信長攻打野田、福島二城之際對位於滋賀縣的宇佐山城發動奇襲。 | ||
** <s>如果森可成扶正的話估計可以做為主場。</s> | ** <s>如果森可成扶正的話估計可以做為主場。</s> | ||
* 火燒比叡山(公元1571年,織田軍VS比叡山延曆寺) | * 火燒比叡山(公元1571年,織田軍VS比叡山延曆寺)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信長放火燒庇護淺井長政、朝倉義景軍的比叡山延曆寺,也是信長「第六天魔王」稱號的由來 | ** 信長放火燒庇護淺井長政、朝倉義景軍的比叡山延曆寺,也是信長「第六天魔王」稱號的由來 | ||
** 在燒山450年後,廟方邀請了信長與光秀的後人參加法會 | ** 在燒山450年後,廟方邀請了信長與光秀的後人參加法會 | ||
* 三方原之戰(公元1573年,德川軍VS武田軍) | * 三方原之戰(公元1573年,德川軍VS武田軍) |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第303行: | 第325行: | ||
** 德川軍因為布陣失策而大敗,眾多家臣也在此喪命。 | ** 德川軍因為布陣失策而大敗,眾多家臣也在此喪命。 | ||
** 二代德川軍過關後的影片「重き荷」曾一度成為素材。<s>沒買到星巴克不准進門</s> | ** 二代德川軍過關後的影片「重き荷」曾一度成為素材。<s>沒買到星巴克不准進門</s> | ||
* 槇島城之戰(公元1573年,織田軍VS足利軍) | * 槇島城之戰(公元1573年,織田軍VS足利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信長與幕府將軍足利義秋權力鬥爭的最後一幕,廣義上來說室町幕府至此已滅亡。 | ** 信長與幕府將軍足利義秋權力鬥爭的最後一幕,廣義上來說室町幕府至此已滅亡。 | ||
** 實際上槇島城是一座湖中城,大概是為了節省成本而直接套用了六條合戰的京城地圖。<s>歷代以來地圖最偷懶的一款</s> | ** 實際上槇島城是一座湖中城,大概是為了節省成本而直接套用了六條合戰的京城地圖。<s>歷代以來地圖最偷懶的一款</s> | ||
* 四萬十川之戰(公元1573年,長宗我部軍VS一条軍) | * 四萬十川之戰(公元1573年,長宗我部軍VS一条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第312行: | 第336行: | ||
** 四代被當成長宗我部的第一戰處理。 | ** 四代被當成長宗我部的第一戰處理。 | ||
** <s>慢著,4萬10不就是5萬嗎</s> | ** <s>慢著,4萬10不就是5萬嗎</s> | ||
* 刀根坂之戰(公元1573年,織田軍VS朝倉軍) | * 刀根坂之戰(公元1573年,織田軍VS朝倉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信長與朝倉義景的最後一戰。 | ** 信長與朝倉義景的最後一戰。 | ||
* 小谷城之戰(公元1573年,織田軍VS淺井軍) | * 小谷城之戰(公元1573年,織田軍VS淺井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五代 | ||
** 織田在朝倉壞滅後對淺井的攻城戰。 | ** 織田在朝倉壞滅後對淺井的攻城戰。 |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小谷城決戰」,淺井長政在戰後得以生還。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小谷城決戰」,淺井長政在戰後得以生還。 | ||
* 長篠之戰(公元1575年,織田‧德川軍VS武田軍) | * 長篠之戰(公元1575年,織田‧德川軍VS武田軍) |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第324行: | 第351行: | ||
** 基於「三段鐵炮大敗騎馬隊」的刻板印象,織田方面會有一大堆的火槍兵跟防馬柵<s>高難度時這些設計真的很煩人</s> | ** 基於「三段鐵炮大敗騎馬隊」的刻板印象,織田方面會有一大堆的火槍兵跟防馬柵<s>高難度時這些設計真的很煩人</s> | ||
** 五代時武田軍變成由武田信玄領軍,然而實際上該名信玄是影武者,本尊早已經去世,<s>武田信玄沒有順利延壽</s>。 | ** 五代時武田軍變成由武田信玄領軍,然而實際上該名信玄是影武者,本尊早已經去世,<s>武田信玄沒有順利延壽</s>。 | ||
* 手取川之戰(公元1577年,織田軍VS上杉軍) | * 手取川之戰(公元1577年,織田軍VS上杉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五代 | ||
** 織田信長與上杉謙信之間唯一的會戰。 | ** 織田信長與上杉謙信之間唯一的會戰。 | ||
** 由柴田勝家率領的織田軍部隊由於在渡川時河水暴漲導致嚴重死傷,最後因七尾城淪陷而宣告敗陣。 | ** 由柴田勝家率領的織田軍部隊由於在渡川時河水暴漲導致嚴重死傷,最後因七尾城淪陷而宣告敗陣。 | ||
* 紀州征伐(公元1577年,織田軍VS雜賀眾) | * 紀州征伐(公元1577年,織田軍VS雜賀眾) | ||
** 登場作品:一代猛將傳(雜賀掃討戰)、二代(雜賀侵攻)、四代 | ** 登場作品:一代猛將傳(雜賀掃討戰)、二代(雜賀侵攻)、四代 | ||
第333行: | 第362行: | ||
** 四代則結合了年代相近的紀伊攻略戰(1577年2月)和討伐松永久秀的信貴山城之戰(1577年10月),再加上<s>亂入的老不死</s>毛利軍組成反信長聯軍。 | ** 四代則結合了年代相近的紀伊攻略戰(1577年2月)和討伐松永久秀的信貴山城之戰(1577年10月),再加上<s>亂入的老不死</s>毛利軍組成反信長聯軍。 | ||
** 五代則將討伐雜賀眾的部分放在比叡山,並將討伐久秀的信貴山城獨立成一戰役。 | ** 五代則將討伐雜賀眾的部分放在比叡山,並將討伐久秀的信貴山城獨立成一戰役。 | ||
* 御館之亂(公元1578年,上杉景勝軍VS上杉景虎軍) | * 御館之亂(公元1578年,上杉景勝軍VS上杉景虎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猛將傳、四代 | ** 登場作品:三代猛將傳、四代 | ||
** 上杉謙信死後,二子為爭奪家督之位而爆發的內戰。 | ** 上杉謙信死後,二子為爭奪家督之位而爆發的內戰。 | ||
** 三代猛將傳為綾御前的專屬戰役。 | ** 三代猛將傳為綾御前的專屬戰役。 | ||
* 上月城之戰(公元1578年,毛利軍VS尼子 | |||
* 上月城之戰(公元1578年,毛利軍VS尼子·織田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五代 | ||
** 毛利兩川對尼子殘黨與織田援軍的討伐戰。 | ** 毛利兩川對尼子殘黨與織田援軍的討伐戰。 | ||
第344行: | 第375行: | ||
*** 光榮讓毛利元就多活了幾年,實際上毛利元就早在幾年前就病死了。 | *** 光榮讓毛利元就多活了幾年,實際上毛利元就早在幾年前就病死了。 |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上月城決戰」,山中鹿介在戰後得以生還並成功討伐毛利元就。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上月城決戰」,山中鹿介在戰後得以生還並成功討伐毛利元就。 | ||
*** 然而在IF劇情最終戰仍然出現率領毛利軍的元就…實際上跟長篠的信玄一樣都是影武者 | *** 然而在IF劇情最終戰仍然出現率領毛利軍的元就…實際上跟長篠的信玄一樣都是影武者。 | ||
* 木津川口之戰(公元1579年,織田軍VS毛利軍) | * 木津川口之戰(公元1579年,織田軍VS毛利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大坂灣之戰),三代、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二代(大坂灣之戰),三代、四代、五代 | ||
** 織田軍為阻斷石山本願寺的糧食來源而派遣水軍佔據大坂灣。 | ** 織田軍為阻斷石山本願寺的糧食來源而派遣水軍佔據大坂灣。 | ||
** 最後毛利軍在鐵甲船的攻勢下敗退,也讓織田軍完全包圍本願寺。 | ** 最後毛利軍在鐵甲船的攻勢下敗退,也讓織田軍完全包圍本願寺。 | ||
* 有岡城之戰(公元1579年,織田軍VS荒木軍) | * 有岡城之戰(公元1579年,織田軍VS荒木軍) | ||
** 登場作品:編年史DLC、4-Ⅱ DLC(有岡城推理戰)、五代 | ** 登場作品:編年史DLC、4-Ⅱ DLC(有岡城推理戰)、五代 | ||
** 織田軍對叛臣荒木村重的討伐戰。 | ** 織田軍對叛臣荒木村重的討伐戰,當時擔任說客前往有岡城的官兵衛一度遭叛軍挾持。 | ||
*** 由於當時一度謠傳官兵衛已經變節因此信長下令處死官兵衛之子長政,後因半兵衛的保護使長政免於一死。 | |||
** 過去只在編年史系列與4-Ⅱ的DLC出現過,直到五代才正式在本篇出現。 | ** 過去只在編年史系列與4-Ⅱ的DLC出現過,直到五代才正式在本篇出現。 | ||
*** <s>名偵探半兵衛:官兵衛失蹤事件</s> | *** <s>名偵探半兵衛:官兵衛失蹤事件</s> | ||
** 五代是成為信長篇的支線戰,<s>名偵探</s>半兵衛為了拯救被困的官兵衛而抱病出陣,並在此戰後積勞成疾於軍中猝死,死前將未來託付給羽柴秀吉。 | ** 五代是成為信長篇的支線戰,<s>名偵探</s>半兵衛為了拯救被困的官兵衛而抱病出陣,並在此戰後積勞成疾於軍中猝死,死前將未來託付給羽柴秀吉。 | ||
* 信康事件(公元1579年,德川家康軍VS武田 | |||
* 信康事件(公元1579年,德川家康軍VS武田·德川信康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德川家康討伐疑似與武田通敵的信康與接應的武田軍。 | ** 德川家康討伐疑似與武田通敵的信康與接應的武田軍。 | ||
** 瀨名在戰後自行承擔事件的責任而自殺。 | ** 瀨名在戰後自行承擔事件的責任而自殺。 |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信康之亂」,描寫半藏懷疑事件的真實性而展開調查,確認伊賀忍者才是幕後黑手後還信康清白。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信康之亂」,描寫半藏懷疑事件的真實性而展開調查,確認伊賀忍者才是幕後黑手後還信康清白。 | ||
* 高天神城之戰(公元1581年,織田軍VS武田軍) | * 高天神城之戰(公元1581年,織田軍VS武田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第366行: | 第402行: | ||
** 因為武田勝賴沒有派援軍導致岡部元信戰死 | ** 因為武田勝賴沒有派援軍導致岡部元信戰死 | ||
** 歷史上是德川軍對武田軍,織田信長沒有參戰,疑似為了增加織田信長的戲份把他拉到主帥的位置。 | ** 歷史上是德川軍對武田軍,織田信長沒有參戰,疑似為了增加織田信長的戲份把他拉到主帥的位置。 | ||
* 武田征伐(公元1582年,織田軍VS武田軍) | * 武田征伐(公元1582年,織田軍VS武田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 | ** 登場作品:五代 | ||
** 織田家和武田家的最終戰 | ** 織田家和武田家的最終戰 | ||
** 武田勝賴戰死,武田家自此滅亡。 | ** 武田勝賴戰死,武田家自此滅亡。 | ||
* 備中高松城之戰(公元1582年,織田軍VS毛利軍) | * 備中高松城之戰(公元1582年,織田軍VS毛利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登場作品:四代、五代 | ||
** 秀吉受信長之命對高松城的包圍戰。 | ** 秀吉受信長之命對高松城的包圍戰。 | ||
** 最後因為本能寺之變的發生,秀吉和毛利講和並展開中國大返還。 | ** 最後因為本能寺之變的發生,秀吉和毛利講和並展開中國大返還。 | ||
* 本能寺之變(公元1582年,織田軍VS明智軍) | * 本能寺之變(公元1582年,織田軍VS明智軍) |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第380行: | 第419行: | ||
** 五代時百地三太夫莫名亂入,還戴上面具,表示自己是幕後黑手。 | ** 五代時百地三太夫莫名亂入,還戴上面具,表示自己是幕後黑手。 |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真.本能寺之變」,敵人變更為假扮成各個已死去敵對大名的伊賀忍者。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真.本能寺之變」,敵人變更為假扮成各個已死去敵對大名的伊賀忍者。 | ||
* 伊賀跨越(公元1582年,德川軍VS明智軍VS落武者狩) | * 伊賀跨越(公元1582年,德川軍VS明智軍VS落武者狩) | ||
** 登場作品:一代、三代、真田丸、五代 | ** 登場作品:一代、三代、真田丸、五代 | ||
** 德川家康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期間在伊賀遭遇的諸多危難,一般被視為家康繼三方原之戰後的另一危機。 | ** 德川家康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期間在伊賀遭遇的諸多危難,一般被視為家康繼三方原之戰後的另一危機。 | ||
** 歷代皆作為服部半藏的主場戰役,一代與三代的對手為明智軍,真田丸則比照史實以落武者狩為主要敵人,五代時的對手則是百地三太夫為首的伊賀忍者加上亂入想領賞金的強盜。 | ** 歷代皆作為服部半藏的主場戰役,一代與三代的對手為明智軍,真田丸則比照史實以落武者狩為主要敵人,五代時的對手則是百地三太夫為首的伊賀忍者加上亂入想領賞金的強盜。 | ||
* 神流川之戰(公元1582年,織田軍VS北条軍) | * 神流川之戰(公元1582年,織田軍VS北条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第389行: | 第430行: | ||
** 由於瀧川於此戰的敗陣,導致秀吉禁止他參加決定織田家繼承人的清須會議,因而使瀧川在織田家的地位被架空,最後抑鬱而終。 | ** 由於瀧川於此戰的敗陣,導致秀吉禁止他參加決定織田家繼承人的清須會議,因而使瀧川在織田家的地位被架空,最後抑鬱而終。 | ||
** 因應當時真田家隸屬於瀧川,本戰役便順勢成為了真田兄弟VS北条兄弟的局面 | ** 因應當時真田家隸屬於瀧川,本戰役便順勢成為了真田兄弟VS北条兄弟的局面 | ||
* 山崎之戰(公元1582年,羽柴軍VS明智軍) | * 山崎之戰(公元1582年,羽柴軍VS明智軍) |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登場作品:全作品 | ||
** 明智光秀三日天下的終結。 | ** 明智光秀三日天下的終結。 |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革新天下」,描寫信長與光秀在天王山與伊賀忍者、雜賀眾、毛利與舊幕府殘黨的總力戰。 | ** 五代夢幻篇的IF劇情為「革新天下」,描寫信長與光秀在天王山與伊賀忍者、雜賀眾、毛利與舊幕府殘黨的總力戰。 | ||
* 天正壬午之亂(公元1582年,德川 | |||
* 天正壬午之亂(公元1582年,德川·上杉軍VS北条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 織田信長死亡後,北条、上杉、德川三家趁機爭奪武田舊領土的混戰。 | ** 織田信長死亡後,北条、上杉、德川三家趁機爭奪武田舊領土的混戰。 | ||
** 當中真田昌幸不斷的對三方臣從又背叛來鞏固自家信濃與上野的領土,以至於後來被他人稱為表裏比興。 | ** 當中真田昌幸不斷的對三方臣從又背叛來鞏固自家信濃與上野的領土,以至於後來被他人稱為表裏比興。 | ||
** 最終德川家為了提防西邊的羽柴家與北条家和睦,但真田昌幸拒絕將沼田領土割讓給北条家,在家康拿不出補償方案下昌幸背叛德川家倒戈到上杉家,直接引發第一次上田城合戰。 | ** 最終德川家為了提防西邊的羽柴家與北条家和睦,但真田昌幸拒絕將沼田領土割讓給北条家,在家康拿不出補償方案下昌幸背叛德川家倒戈到上杉家,直接引發第一次上田城合戰。 | ||
* 賤岳之戰(公元1583年,羽柴軍VS柴田軍) | * 賤岳之戰(公元1583年,羽柴軍VS柴田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 織田家大老間的內戰,不算山崎的話,通常作為羽柴軍武將的序盤戰役。 | ** 織田家大老間的內戰,不算山崎的話,通常作為羽柴軍武將的序盤戰役。 | ||
* 小牧長久手之戰(公元1584年,羽柴軍VS織田 | |||
* 小牧長久手之戰(公元1584年,羽柴軍VS織田·德川軍) | |||
** 登場作品:一代猛將傳、二代、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一代猛將傳、二代、三代、四代 | ||
** 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對抗羽柴秀吉。 | ** 織田信雄聯合德川家康對抗羽柴秀吉。 | ||
** 雖然德川軍在軍事上獲得勝利,不過秀吉卻藉由外交手段成功把家康孤立。 | ** 雖然德川軍在軍事上獲得勝利,不過秀吉卻藉由外交手段成功把家康孤立。 | ||
* 沖田畷之戰(公元1584年,島津‧有馬軍VS龍造寺軍) | * 沖田畷之戰(公元1584年,島津‧有馬軍VS龍造寺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登場作品:四代 | ||
** 島津利用釣野伏戰術將人稱「肥前之熊」的龍造寺隆信與手下的龍造寺四天王一網打盡的戰役。 | ** 島津利用釣野伏戰術將人稱「肥前之熊」的龍造寺隆信與手下的龍造寺四天王一網打盡的戰役。 | ||
* 四國征伐(公元1585年,羽柴軍VS長宗我部軍) | * 四國征伐(公元1585年,羽柴軍VS長宗我部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猛將傳、四代 | ** 登場作品:二代猛將傳、四代 | ||
** 羽柴秀吉平定四國的一戰。 | ** 羽柴秀吉平定四國的一戰。 | ||
* 第一次上田城合戰(公元1585年,真田軍VS德川軍) | * 第一次上田城合戰(公元1585年,真田軍VS德川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登場作品:四代 | ||
** 德川家康企圖消滅真田家而派遣大軍攻打上田城,卻被真田昌幸的謀略擊退。 | ** 德川家康企圖消滅真田家而派遣大軍攻打上田城,卻被真田昌幸的謀略擊退。 | ||
** 這一戰使得真田家開始有了大名般的認知,家康對真田家有很高的評價而改採取懷柔政策。 | ** 這一戰使得真田家開始有了大名般的認知,家康對真田家有很高的評價而改採取懷柔政策。 | ||
* 岩屋城・立花山城之戰(公元1586年,島津軍VS大友軍) | * 岩屋城・立花山城之戰(公元1586年,島津軍VS大友軍) |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登場作品:四代 | ||
第421行: | 第470行: | ||
** <s>其實當時岩屋城才763人,不過為了讓玩家割草只好在人數上灌水了。</s> | ** <s>其實當時岩屋城才763人,不過為了讓玩家割草只好在人數上灌水了。</s> | ||
** <s>如果高橋紹運扶正的話(ry。</s> | ** <s>如果高橋紹運扶正的話(ry。</s> | ||
* 戶次川之戰(公元1587年,豐臣(仙石·長宗我部·十河)軍VS島津軍) | * 戶次川之戰(公元1587年,豐臣(仙石·長宗我部·十河)軍VS島津軍) | ||
** 登場作品:編年史 | ** 登場作品:編年史 | ||
** 豐臣第一次和島津衝突的戰役,在編年史代替九州征伐出現。 | ** 豐臣第一次和島津衝突的戰役,在編年史代替九州征伐出現。 | ||
** 由於仙石秀久急於立功而貿然出戰,結果中了島津釣野的埋伏,長宗我部信親和十河存保兩名四國大名直系雙雙戰死,也導致島津家的戰法揚名天下。 | ** 由於仙石秀久急於立功而貿然出戰,結果中了島津釣野的埋伏,長宗我部信親和十河存保兩名四國大名直系雙雙戰死,也導致島津家的戰法揚名天下。 | ||
* 九州征伐(公元1587年,豐臣軍VS島津軍) | * 九州征伐(公元1587年,豐臣軍VS島津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 豐臣秀吉以救援大友氏的名義對九州出兵。 | ** 豐臣秀吉以救援大友氏的名義對九州出兵。 | ||
* 小田原征伐(公元1590年,豐臣軍VS北条軍) | * 小田原征伐(公元1590年,豐臣軍VS北条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第433行: | 第485行: | ||
** 起因為北条家臣豬俁邦憲違反秀吉的惣無事令攻擊真田家的名胡桃城,加上北條氏政在賠罪時處理不當而發生。 | ** 起因為北条家臣豬俁邦憲違反秀吉的惣無事令攻擊真田家的名胡桃城,加上北條氏政在賠罪時處理不當而發生。 | ||
** <s>拍謝拍謝,家裡公狗生小貓了</s> | ** <s>拍謝拍謝,家裡公狗生小貓了</s> | ||
* 進攻忍城(公元1590年,豐臣軍VS北条軍) | * 進攻忍城(公元1590年,豐臣軍VS北条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 石田三成以秀吉代理人身分指揮的攻城戰,模仿了秀吉對備中高松城的水攻卻因潰堤而失敗。之後改用武力進攻也無效,最後以忍城守軍判定無力續守主動開城投降告終。 | ** 石田三成以秀吉代理人身分指揮的攻城戰,模仿了秀吉對備中高松城的水攻卻因潰堤而失敗。之後改用武力進攻也無效,最後以忍城守軍判定無力續守主動開城投降告終。 | ||
** 忍城戰略的失敗一直被人拿來當成三成不會打仗的證據之一,直到近年來許多史料考據才確認是秀吉下令使用水攻的 | ** 忍城戰略的失敗一直被人拿來當成三成不會打仗的證據之一,直到近年來許多史料考據才確認是秀吉下令使用水攻的 | ||
* 葛西大崎一揆(公元1590年,豐臣軍VS一揆眾) | * 葛西大崎一揆(公元1590年,豐臣軍VS一揆眾) |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 由伊達政宗策動的一揆,肇因於奧州仕置對葛西晴信與大崎義隆的改易。 | ** 由伊達政宗策動的一揆,肇因於奧州仕置對葛西晴信與大崎義隆的改易。 | ||
* 加西亞脫逃戰(公元1600年,加西亞VS西軍) | * 加西亞脫逃戰(公元1600年,加西亞VS西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猛將傳、三代猛將傳、4-Ⅱ、真田丸 | ** 登場作品:二代猛將傳、三代猛將傳、4-Ⅱ、真田丸 | ||
第448行: | 第503行: | ||
*** 4-Ⅱ情愛之章為小少將隻身前往救援,百花繚亂之章則變成全體女性武將都成為救援團。 | *** 4-Ⅱ情愛之章為小少將隻身前往救援,百花繚亂之章則變成全體女性武將都成為救援團。 | ||
*** 真田丸則是在茶茶的協助下偽造其死訊脫逃成功。 | *** 真田丸則是在茶茶的協助下偽造其死訊脫逃成功。 | ||
* 杭瀨川之戰(公元1600年,東軍VS西軍) | * 杭瀨川之戰(公元1600年,東軍VS西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4-Ⅱ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4-Ⅱ | ||
** 關原之戰的前哨戰,由島左近主導對中村一榮與有馬豐氏的突襲。 | ** 關原之戰的前哨戰,由島左近主導對中村一榮與有馬豐氏的突襲。 | ||
** 二代西軍側的勝敗條件非常血尿。 | ** 二代西軍側的勝敗條件非常血尿,必須確保我方全存活且沒有任何一名敵將脫逃<s>,但二代的我方NPC是出名的薄皮嫩雞</s>。 | ||
* 長谷堂之戰(公元1600年,上杉軍VS伊達‧最上軍) | * 長谷堂之戰(公元1600年,上杉軍VS伊達‧最上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 由直江兼續主導的長谷堂城攻略戰,最後卻因西軍於關原之戰的敗陣而被迫撤退。 | ** 由直江兼續主導的長谷堂城攻略戰,最後卻因西軍於關原之戰的敗陣而被迫撤退。 | ||
** 二代的關卡構型根本就是上杉千里行<s>,連追人的都是獨眼龍</s>。 | ** 二代的關卡構型根本就是上杉千里行<s>,連追人的都是獨眼龍</s>。 | ||
* 石垣原之戰(公元1600年,東軍VS西軍) | * 石垣原之戰(公元1600年,東軍VS西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三代、四代 | ||
** 黑田官兵衛與大友義統在九州的決戰,也是黑田官兵衛與加藤清正的主場戰役。 | ** 黑田官兵衛與大友義統在九州的決戰,也是黑田官兵衛與加藤清正的主場戰役。 | ||
** 其中四代本篇西軍側為時期相近的柳川之戰(西軍),編年史則是以柳川之戰(東軍)代替石垣原之戰,主場人物追加宮本武藏。 | ** 其中四代本篇西軍側為時期相近的柳川之戰(西軍),編年史則是以柳川之戰(東軍)代替石垣原之戰,主場人物追加宮本武藏。 | ||
* 關原之戰(公元1600年,東軍VS西軍) | * 關原之戰(公元1600年,東軍VS西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登場作品:二代、三代、四代 | ||
** 被稱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的重要戰役。 | ** 被稱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的重要戰役。 | ||
** 由於小早川秀秋的叛變,6個小時左右就分出了勝負。 | ** 由於小早川秀秋的叛變,6個小時左右就分出了勝負。 | ||
* 第二次上田城合戰(公元1600年,真田軍VS德川軍) | * 第二次上田城合戰(公元1600年,真田軍VS德川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五代以外全作品 | ** 登場作品:三代、五代以外全作品 | ||
** 德川秀忠分隊沿山道前往關原支援家康,但在上田城遭到真田昌幸的謀略阻撓,加上河川暴漲因素使得秀忠分隊無法趕上關原本戰。 | ** 德川秀忠分隊沿山道前往關原支援家康,但在上田城遭到真田昌幸的謀略阻撓,加上河川暴漲因素使得秀忠分隊無法趕上關原本戰。 | ||
* 沼田城之戰(公元1600年,真田軍VS德川軍) | * 沼田城之戰(公元1600年,真田軍VS德川軍) | ||
** 登場作品:三代 | ** 登場作品:三代 | ||
** 三代做給稻姬表現的架空戰役,取代了第二次上田城合戰。 | ** 三代做給稻姬表現的架空戰役,取代了第二次上田城合戰。 | ||
* 江戶征伐(公元1601年,東軍VS西軍) | * 江戶征伐(公元1601年,東軍VS西軍) | ||
** 登場作品:二代、編年史 | ** 登場作品:二代、編年史 | ||
** 如果西軍在關原取勝之後的IF關卡,只有二代和編年史3才有的劇本。 | ** 如果西軍在關原取勝之後的IF關卡,只有二代和編年史3才有的劇本。 | ||
** <s>偽小田原城</s>。 | ** <s>偽小田原城</s>。 | ||
* 大坂之陣(公元1615年,江戶幕府軍VS豐臣軍) | * 大坂之陣(公元1615年,江戶幕府軍VS豐臣軍) | ||
** 登場作品:五代以前的全作品 | ** 登場作品:五代以前的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