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二次大戰各國代表機型)」:修訂間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 |||
第1,096行: | 第1,096行: | ||
* B5N/B5M 九七式艦上攻擊機 | * B5N/B5M 九七式艦上攻擊機 | ||
** 盟軍代號「凱特(Kate)」。 | |||
** 日本太平洋戰爭前期主力魚雷攻擊機,同時也能掛載陸用炸彈和深水炸彈,請不要被[[艦隊Collection]]誤導以為只能掛魚雷 | ** 日本太平洋戰爭前期主力魚雷攻擊機,同時也能掛載陸用炸彈和深水炸彈,請不要被[[艦隊Collection]]誤導以為只能掛魚雷 | ||
*** 其實日本所有能掛載魚雷的轟炸機都能掛載陸用炸彈;某遊戲為了區分艦爆與艦攻的差異,所以讓艦攻成為專職的魚雷攻擊機 | *** 其實日本所有能掛載魚雷的轟炸機都能掛載陸用炸彈;某遊戲為了區分艦爆與艦攻的差異,所以讓艦攻成為專職的魚雷攻擊機 | ||
第1,103行: | 第1,104行: | ||
* D3A 九九式艦上爆擊機 | * D3A 九九式艦上爆擊機 | ||
** 盟軍代號「瓦爾(Val)」。 | |||
** 愛知電機生產,日本空母戰鬥群中承擔投擲炸彈任務的艦載型攻擊機,也是珍珠港以來擊沉最多盟軍艦船的機種 | ** 愛知電機生產,日本空母戰鬥群中承擔投擲炸彈任務的艦載型攻擊機,也是珍珠港以來擊沉最多盟軍艦船的機種 | ||
** 取材自亨克爾He 70故有不少德國飛機的特徵:例如固定式起落架、機翼下減速板、低單翼設計等等 | ** 取材自亨克爾He 70故有不少德國飛機的特徵:例如固定式起落架、機翼下減速板、低單翼設計等等 | ||
第1,123行: | 第1,125行: | ||
* D4Y 彗星艦上爆擊機 | * D4Y 彗星艦上爆擊機 | ||
** 盟軍代號「茱蒂(Judy)」。 | |||
** 作為九九艦爆的後繼機種而開發,也是第一種採用內置炸彈艙設計的日本海軍艦載機,俯衝性能十分優秀。 | ** 作為九九艦爆的後繼機種而開發,也是第一種採用內置炸彈艙設計的日本海軍艦載機,俯衝性能十分優秀。 | ||
** 但是機翼內的整體式燃料箱和駕駛艙內的周邊沒有防彈設備,容易被美國海軍的戰機擊落。 | ** 但是機翼內的整體式燃料箱和駕駛艙內的周邊沒有防彈設備,容易被美國海軍的戰機擊落。 | ||
第1,130行: | 第1,133行: | ||
* B6N 天山艦上攻擊機 | * B6N 天山艦上攻擊機 | ||
** 盟軍代號「吉兒(Jill)」。 | |||
** 改良自九七艦攻的魚雷轟炸機 | ** 改良自九七艦攻的魚雷轟炸機 | ||
** 和後繼的B7N流星一樣生不逢時,在失去空優以及技術不如人下只能任由美軍魚肉 | ** 和後繼的B7N流星一樣生不逢時,在失去空優以及技術不如人下只能任由美軍魚肉 | ||
第1,135行: | 第1,139行: | ||
* B7A 流星艦上攻擊機 | * B7A 流星艦上攻擊機 | ||
** 盟軍代號「格蕾絲(Grace)」。 | |||
** 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發現艦爆和艦攻之間的差異愈來愈模糊,於是便著手研發一種能俯衝投彈又能水平投彈和投擲魚雷的艦載機。 | ** 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發現艦爆和艦攻之間的差異愈來愈模糊,於是便著手研發一種能俯衝投彈又能水平投彈和投擲魚雷的艦載機。 | ||
*** 由於研發遲緩導致真正服役時已經沒有航空母艦可以提供組員搭載,所以全部配屬在陸上機場;沒有艦載出擊紀錄下真實性能成謎。 | *** 由於研發遲緩導致真正服役時已經沒有航空母艦可以提供組員搭載,所以全部配屬在陸上機場;沒有艦載出擊紀錄下真實性能成謎。 | ||
第1,142行: | 第1,147行: | ||
* G3M 九六式陸上攻撃機 | * G3M 九六式陸上攻撃機 | ||
** 盟軍代號「尼爾(Nell)」。 | |||
<br> | <br> | ||
* G5N 深山陸上攻撃機 | * G5N 深山陸上攻撃機 | ||
** 盟軍代號「莉茲(Liz)」。 | |||
<br> | <br> | ||
* G4M 一式陸上攻擊機 | * G4M 一式陸上攻擊機 | ||
** 盟軍代號「貝蒂(Betty)」。 | |||
** 由三菱重工的本莊季郎技師負責設計,在太平洋戰爭早期與G3M九六式陸上攻擊機一同作為日本海軍的主力長距離轟炸機。 | ** 由三菱重工的本莊季郎技師負責設計,在太平洋戰爭早期與G3M九六式陸上攻擊機一同作為日本海軍的主力長距離轟炸機。 | ||
*** 設計師在開發時曾提出質疑,若依照海軍的技術指標設計,成品將會是一架缺乏防禦力的機體,但被軍方以「官大學問大」的那套哲學強硬地駁回 | *** 設計師在開發時曾提出質疑,若依照海軍的技術指標設計,成品將會是一架缺乏防禦力的機體,但被軍方以「官大學問大」的那套哲學強硬地駁回 | ||
第1,156行: | 第1,164行: | ||
* G8N 連山陸上攻撃機 | * G8N 連山陸上攻撃機 | ||
** 盟軍代號「莉塔(Rita)」。 | |||
<br> | <br> | ||
第1,162行: | 第1,171行: | ||
* P1Y 銀河陸上爆擊機 | * P1Y 銀河陸上爆擊機 | ||
** 盟軍代號「法蘭西斯(Frances)」。 | |||
** 原定接替一式陸攻的轟炸機,因為過多無理無知的要求而折壽的開發案例之一,強加了俯衝轟炸、魚雷轟炸、雙發重戰等要求結果變的四不像,成了被士兵揶揄為「國破銀河在」的悲劇 | ** 原定接替一式陸攻的轟炸機,因為過多無理無知的要求而折壽的開發案例之一,強加了俯衝轟炸、魚雷轟炸、雙發重戰等要求結果變的四不像,成了被士兵揶揄為「國破銀河在」的悲劇 | ||
** 有夜間戰鬥機的改型「極光」 | ** 有夜間戰鬥機的改型「極光」 | ||
第1,167行: | 第1,177行: | ||
==== 陸軍 ==== | ==== 陸軍 ==== | ||
* キ48 九九式雙發輕爆擊機 | * キ48 九九式雙發輕爆擊機 | ||
** 盟軍代號「莉莉(Lily)」。 | |||
** 仿製蘇聯的SB2M,以反覆進行對地轟炸為設計標的 | ** 仿製蘇聯的SB2M,以反覆進行對地轟炸為設計標的 | ||
** 最知名的飛行員當屬隸屬「萬朵隊」以及「鐵心隊」、在雷伊泰灣戰役數次執行特攻的佐佐木友次伍長;其九度執行任務皆得以生還 | ** 最知名的飛行員當屬隸屬「萬朵隊」以及「鐵心隊」、在雷伊泰灣戰役數次執行特攻的佐佐木友次伍長;其九度執行任務皆得以生還 | ||
第1,172行: | 第1,183行: | ||
* キ49 一〇〇式重爆擊機「吞龍」 | * キ49 一〇〇式重爆擊機「吞龍」 | ||
** 盟軍代號「凱倫(Helen)」。 | |||
** 九七式重轟炸機的後繼型號,但因測試延宕且性能並無全面壓倒九七式,兩者並行量產 | ** 九七式重轟炸機的後繼型號,但因測試延宕且性能並無全面壓倒九七式,兩者並行量產 | ||
** 除了自衛火力較九七式有所強化以外性能沒有多大提升,同時採用的引擎可靠性也不足 | ** 除了自衛火力較九七式有所強化以外性能沒有多大提升,同時採用的引擎可靠性也不足 | ||
* キ51 九九式襲擊機 | * キ51 九九式襲擊機 | ||
** 盟軍代號「索妮亞(Sonia)」。 | |||
** 中國以及太平洋戰線主要使用的對地攻擊機,退下一線後轉為特攻機運用 | ** 中國以及太平洋戰線主要使用的對地攻擊機,退下一線後轉為特攻機運用 | ||
* キ67 四式重爆擊機「飛龍」 | * キ67 四式重爆擊機「飛龍」 | ||
** 盟軍代號「佩奇(Peggy)」。 | |||
** 同樣是九七式重轟炸機的後繼型號,犧牲彈酬換取更強的續航力和速度,甚至在時速600公里下飛行都不會解體 | ** 同樣是九七式重轟炸機的後繼型號,犧牲彈酬換取更強的續航力和速度,甚至在時速600公里下飛行都不會解體 | ||
** 作為帝國陸軍最後的雙發轟炸機有防空特化、機首加裝75厘米高射炮的キ109、木造的キ112等衍生型號,也試過搭載イ號一型無線誘導彈(日本仿造的Hs293) | ** 作為帝國陸軍最後的雙發轟炸機有防空特化、機首加裝75厘米高射炮的キ109、木造的キ112等衍生型號,也試過搭載イ號一型無線誘導彈(日本仿造的Hs293) | ||
第1,189行: | 第1,203行: | ||
==== 海軍 ==== | ==== 海軍 ==== | ||
* F1M2 零式水上觀測機 | * F1M2 零式水上觀測機 | ||
** 盟軍代號「皮特(Pete)」。 | |||
** 安裝在巡洋艦以及戰艦上的一種雙翼金屬水上飛機,主要的工作是進行艦隊砲擊戰時幫助船艦觀測距離用 | ** 安裝在巡洋艦以及戰艦上的一種雙翼金屬水上飛機,主要的工作是進行艦隊砲擊戰時幫助船艦觀測距離用 | ||
** 不過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一直以來引頸期盼的艦隊砲擊決戰一直都沒有出現,所以一直被拿來逕行別的用途 | ** 不過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一直以來引頸期盼的艦隊砲擊決戰一直都沒有出現,所以一直被拿來逕行別的用途 | ||
第1,195行: | 第1,210行: | ||
* 零式小型水上機 | * 零式小型水上機 | ||
** 盟軍代號「格倫(Glen)」。 | |||
<br> | <br> | ||
* C6N 彩雲艦上偵察機 | * C6N 彩雲艦上偵察機 | ||
** 盟軍代號「Myrt」。 | |||
<br> | <br> | ||
* E15K 紫雲水上偵察機 | * E15K 紫雲水上偵察機 | ||
** 盟軍代號「諾姆(Norm)」。 | |||
<br> | <br> | ||
* E16A1 瑞雲水上偵察機 | * E16A1 瑞雲水上偵察機 | ||
** 盟軍代號「保羅(Paul)」。 | |||
** 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款水上偵察機,除偵察外還同時整合了戰鬥機與俯衝轟炸機的機能在內 | ** 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款水上偵察機,除偵察外還同時整合了戰鬥機與俯衝轟炸機的機能在內 | ||
*** 但畢竟還是水上機,沒辦法和末期盟軍的主力戰機相比 | *** 但畢竟還是水上機,沒辦法和末期盟軍的主力戰機相比 | ||
第1,213行: | 第1,232行: | ||
==== 陸軍 ==== | ==== 陸軍 ==== | ||
* キ15 九七式司令部偵察機 | * キ15 九七式司令部偵察機 | ||
** 盟軍代號「諾瑪(Norma)」。 | |||
<br> | <br> | ||
* キ36 九八式直接協同偵察機 | * キ36 九八式直接協同偵察機 | ||
** 盟軍代號「艾達(Ida)」。 | |||
<br> | <br> | ||
第1,251行: | 第1,272行: | ||
==== 海軍 ==== | ==== 海軍 ==== | ||
* L2D 零式輸送機 | * L2D 零式輸送機 | ||
** 盟軍代號「塔比(Tabby)」。 | |||
<br> | <br> | ||
==== 陸軍 ==== | ==== 陸軍 ==== | ||
* キ34 九七式輸送機 | * キ34 九七式輸送機 | ||
** 盟軍代號「莎拉(Thora)」。 | |||
<br> | <br> | ||
* キ55 一式貨物輸送機 | * キ55 一式貨物輸送機 | ||
** 盟軍代號「艾達(Ida)」。 | |||
<br> | <br> | ||
* キ57 百式輸送機 | * キ57 百式輸送機 | ||
** 盟軍代號「托普西(Topsy)」。 | |||
<br> | <br> | ||
=== 飛行艇 === | === 飛行艇 === | ||
* H6K 九七式大艇 | * H6K 九七式大艇 | ||
** 盟軍代號「馬維斯(Mavis)」。 | |||
<br> | <br> | ||
* H8K 二式大艇 | * H8K 二式大艇 | ||
** 盟軍代號「艾米莉(Emily)」。 | |||
** H6K九七式飛行艇的後繼機,以二戰飛行艇而言有相當卓越的性能,曾和B-17用自衛火力對轟過。 | ** H6K九七式飛行艇的後繼機,以二戰飛行艇而言有相當卓越的性能,曾和B-17用自衛火力對轟過。 | ||
** 雖然航程跟載彈量都很大,但是史實上卻不怎麼活躍,曾經有透過用潛艇補給來長途轟炸珍珠港的K計畫,但是只引發了小規模的森林大火。 | ** 雖然航程跟載彈量都很大,但是史實上卻不怎麼活躍,曾經有透過用潛艇補給來長途轟炸珍珠港的K計畫,但是只引發了小規模的森林大火。 |
於 2024年11月20日 (三) 23:03 的最新修訂
戰機(一/二次大戰各國代表機型)
由於一/二次世界大戰機種繁多,故開此子條目盤點那些已除役的知名機種 |
本條目是個科普、且二戰軍武是研究不完的史詩大坑。歡迎各位博學島民隨時補充並且糾正錯誤。 |
美系戰機
- 因為美國空軍直到二戰後的1947年才正式成立,所以過往的戰機皆附屬於陸、海以及海軍陸戰隊之下。
海軍戰鬥機
- F2A 水牛(Buffalo)
- 由布魯斯特航空公司設計生產,於競標中戰勝了格魯曼的 XF4F-1,成為美國海軍第一架採用的單翼艦上戰鬥機,1939 年開始投入現役。
- 走平衡路線的戰鬥機,結果樣樣都行樣樣都不突出。開戰前已被美軍視為過期機種,開始以 F4F 取代之。
- 結果在太平洋遇到異常靈敏的零戰和隼式沒有自己的優勢領域被虐成菜,從此臭名昭彰。
- 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盟軍在太平洋戰區的資源不足、飛行員也缺乏訓練。而且在馬來亞及爪哇等戰區因為時常用於攔截日軍轟炸機,交換比並沒有太難看。
- 與太平洋戰區相反,芬蘭空軍購入的外銷版 B-239 雖然使用低配版引擎且大幅減少配備,卻正因為大幅減重而靈活性大增。加上東線空戰以低空纏鬥為主的環境,反而成為蘇聯紅軍的惡夢[1],芬蘭空軍使用該機取得擊落 456 架、自身僅損失 21 架,大約 21:1 的超高交換比,因此被芬蘭飛行員美稱為「空中明珠(Taivaan helmi)」。
- 芬蘭王牌飛行員榜二位「漢斯.溫德(Hans Wind)」的總擊墜數(75)中有 39 機是駕駛 B-239 時達成,是使用此機型最成功的飛行員。
- F4F 野貓(Wildcat)
- 由格魯曼公司設計生產,首開格魯曼以貓作為戰鬥機暱稱的傳統,1940 年開始投入現役。
- 最初以 XF4F-1 的名義競標海軍新型艦載戰鬥機合約,但仍保留前輩 F3F 雙翼戰鬥機的過時結構,結果因性能遜於 F2A 而被淘汰。
- 但格魯曼持續改良其設計,將雙翼改為中單翼、增加機翼摺疊裝置並採用 R-1830 系列雙黃蜂氣冷引擎,最終大部份性能均超越 F2A 並反過來取而代之。
- 缺點是起落架系統極度糟糕,單單放下起落架飛行員就必須抓著起落架控制桿轉 24 圈
- 太平洋海戰初期美國海軍的主力戰機,雖然在機動性等部分遜於日本的零式,但生存性及俯衝性能更高。
- 此外對零戰能以高空俯衝一擊脫離戰法確立自己的優勢領域,甚至從而開發出「薩奇剪」的友軍編隊戰術,可說是美軍艦載機戰法探路的重大功臣。
- 1943 年起開始被更先進的 F6F 替換,但仍有部署在護航航空母艦上,並且亦供應給英國皇家海軍作為艦載機(英軍暱稱為「岩燕」)。
- 日本驅逐艦如月即是被此機型投下的炸彈直擊轟沉。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艾德華. H.歐海爾(Edward H. 'Butch' O'Hare,1943 年戰死)」在 1942 年 2 月 20 日單機擊落 5 架一式陸攻,成為首位獲得國會榮譽勳章的海軍飛行員。
- 由格魯曼公司設計生產,首開格魯曼以貓作為戰鬥機暱稱的傳統,1940 年開始投入現役。
- F6F 地獄貓/潑婦(Hellcat)
- 由格魯曼公司設計生產,貓系戰鬥機二代目,1943 年開始投入現役。
- 設計上大致繼承 F4F 而顯得比較保守,亦比下述的 F4U 更晚服役,但因 F4U 的艦上操作安全性問題而成為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主力。
- 當美軍擄獲「古賀零式」後美軍對零戰的優缺做了一連串的研究,並且針對其優缺做了相對應的新機種特性:美軍並不考慮做出比零戰更具纏鬥能力的戰鬥機,而是加入更多的人性化設計諸如自封油箱、防彈玻璃、液壓起落架等等。
- 正式服役後剛好碰上日本損失大量熟練飛行員、以及零戰後續機烈風開發遲緩的窘境,在種種的推波助瀾下地獄貓不但成了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同時也造就了最多的美國王牌飛行員。
- 在 R-2800 雙黃蜂氣冷引擎 2000 匹的強大馬力加持下,加上高度的堅固性及火力以及美軍空戰戰術的演進,後期幾乎能一面倒的輾壓零戰五二型,成為日本飛行員的噩夢
甚至被軍歌點名(無誤)。
- 美國海軍及陸戰隊使用 F6F 時取得擊落 5163 機的戰果,以自身於戰鬥中損失 270 機的代價,交换比達到 19:1[3]。最有名的戰例是號稱「馬里亞納射火雞大賽」的菲律賓海戰。
- 直到第一次越戰仍為法國海軍運用,而烏拉圭海軍直至 1960 年才正式退役。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大衛.麥坎貝爾(David McCampbell)」以確認擊落數 34 成為美國海軍頭號王牌及國會榮譽勳章得主,最有名的是雷伊泰灣海戰單日擊落 9 機的紀錄。
- F4U 海盜(Corsair)
- 由沃特公司設計生產, 1942 年開始投入現役。
- 由於產能不足,固特異和布魯斯特也有得到授權生產,編號為 FG 和 F3A。
- 原本是作為新一代主力艦載戰鬥機研發,採用創新的倒海鷗翼構型,並且同樣裝備 R-2800 雙黃蜂氣冷引擎,性能備受期待。
- 但創新的設計反而造成飛行員視野不佳,降落航艦難度較高不適合新手的問題,甚至得到「曲翼寡婦製造機」的惡名,結果只能先配備給海陸的陸基航空隊使用,主力艦載戰鬥機的地位則由 F6F 暫時取代。
- 憑著其高速高火力且耐用的優秀性能,於南太平洋戰區開始嶄露頭角重創日軍,在艦上操作性的問題解决後亦得以重新上艦,沖繩戰役期間成為空中對抗神風特攻隊的主力。
- 進入噴射機時代後轉為攻擊機繼續使用,最終服役年限超過了 F6F。
- 1969年的足球戰爭中薩爾瓦多空軍的 F4U 與宏都拉斯空軍的 P-51 多次交戰,成為史上最後的活塞機空戰。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帕皮.博因頓(Gregory "Pappy" Boyington)」以擊落數 26 成為陸戰隊頭號王牌及國會榮譽勳章得主。
- 曾為飛虎隊成員,亦以其壞孩子性格聞名。
- 另外還有改裝成戰鬥轟炸機的 AU-1,有十分可觀的掛載量
單引擎的 B-17
- 由沃特公司設計生產, 1942 年開始投入現役。
陸軍戰鬥機
- P-38 閃電 (Lightning)
- 由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為該公司首款獲得採用的戰鬥機,1941年開始投入現役。
- 以高空高速攔截機為目標研發,為著名航空設計師凱利.詹森(Clarence Leonard "Kelly" Johnson)的傑作,該機的研發小組日後發展成為有名的「臭鼬工廠」(Skunk Works)。
- 作為美軍首款雙引擎戰鬥機,首度採用了前三點起落架、淚滴外型座艙罩、大量使用不鏽鋼材料等創新設計,為美國航空科技史的理程碑。
- 性能特長遠程高速高火力,為唯二配備20mm機炮的二戰美軍戰鬥機,同時亮眼的高速亦令它能兼任陸航軍的主力偵察機。
- 早期投入西歐戰區評價比較一般[4],但在太平洋戰區得以充分發揮性能,成為太平洋戰區擊落最多敵機的陸航軍戰鬥機。
- 因為前三點式起落架的配置可以在東南亞整備不全的跑道上起降,只要不去纏鬥基本上沒有能追得上機尾燈的敵機,在西太平洋戰區相當活躍。
- 其中最著名的任務為1943年4月18日擊落日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機的「復仇行動(Operation Vengeance)」,在日本有「雙身惡魔」一稱。
- 透過破解山本視察前線行程詳細信息的電文,16架P-38G飛行超過1000英里於布干維爾島上空截擊日軍機隊,擊落山本及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纏的座機,共兩架一式陸攻。(宇垣纏在事件中生還。)
- 雖然日方有六架零式作護航機,且飛行員如杉田庄一及柳谷謙治均為王牌,但寡不敵眾無法阻止山本座機被擊落。
- 任務中到底是誰擊落山本座機一直存在爭議,官方初期認定為小湯瑪斯.喬治.蘭菲爾(Thomas George Lanphier Jr.),而現場目擊及後世研究則傾向為列克斯.巴伯(Rex T. Barber),結果美國空軍最終判定兩人平分戰果。
- 不少盟國均有接收作為軍援,其中宏都拉斯空軍的P-38直至1965年才退役。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理查.邦(Richard "Dick" Ira Bong),以擊落數40成為美國武裝部隊頭號王牌及國會榮譽勳章得主,後不幸於P-80噴氣式戰鬥機試飛時意外殉職。
- 擊墜數以38緊追在後,同樣是國會榮譽勳章得主的湯瑪斯.麥奎爾(Thomas "Tommy" Mcquire Jr.)也是此機型的愛用者,然而卻在1945年1月7日的空戰中座機失速墜地身亡。
- 作為富有經驗的王牌飛行員,出於某種原因[5]麥奎爾違反了一系列自己確立的空戰原則:不與日機在低空纏鬥,以及進入空戰前先拋棄副油箱。然而不幸的是他面對的是極為擅長纏鬥的一式戰鬥機「隼」,更好死不死的是它的飛行員為飛行時數達3000小時的教官杉本明。結果麥奎爾被逼在低空且仍帶著副油箱的情况下試著急轉彎,導致失速墜地的悲劇。
- 順帶一提,《小王子》的作者安托萬·德·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即是駕駛P-38的偵查機型F-5B進行任務時失蹤,直到60年後才在法國南部馬賽附近海域尋獲其座機的殘骸。
- 擊墜數以38緊追在後,同樣是國會榮譽勳章得主的湯瑪斯.麥奎爾(Thomas "Tommy" Mcquire Jr.)也是此機型的愛用者,然而卻在1945年1月7日的空戰中座機失速墜地身亡。
- 由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為該公司首款獲得採用的戰鬥機,1941年開始投入現役。
- P-39 空中眼鏡蛇 (Airacobra) / P-63 眼鏡蛇王 (Kingcobra)
- 由貝爾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41年開始投入現役。
- 首度採用了中置引擎布局及內置冷氣,另外備有重火力的25mm/37mm機炮和高空用渦輪增壓器,為具野心的新型設計。
- 但其後陸航軍要求拆除原本配備的渦輪增壓器,加上滯空時間偏短,性能落差與預想過大令其不受軍方待見,加上中置引擎造成維護困難與容易過熱等問題,結果就是於陸航軍服役不久後便被視為過時且受到一堆抱怨,降格為訓練機及靶機,亦作為軍援裝備給其他盟國,大多不獲好評。
- 但蘇聯接收軍援的P-39後由於其良好的低空性能、重火力、完善的無線電設備,加上作戰環境的低溫意外解決了過熱問題,反而被視為主力機型,並且大規模裝備給其精鋭的近衛戰鬥機部隊,結果過半的空中眼鏡蛇產量均由紅軍接收。
- 此後成為不少紅軍王牌飛行員的座機在東線空戰活躍,甚至一直使用到1949年。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波克雷什金(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Покры́шкин)」以擊落數65成為蘇聯空軍排名第2的王牌,三次獲得金星獎章,為戰時蘇聯空軍戰術改革的重要推手。
- P-40 戰鷹 (Warhawk)
- 由柯蒂斯-萊特公司設計生產,1939年開始投入現役。
- 本身為上代P-36的衍生機型,主要變更是換裝V-1710-19液冷式引擎進而獲得了較為流線的外型。
- 同樣地設計相對保守平庸,換裝的新引擎性能也一般,但由於設計成熟且備戰時間吃緊,仍然得到美國陸軍的大訂單。
- 作為二戰初期美國陸航軍的主力戰機,也被大量援助給多個同盟國。在東線西線、地中海、太平洋、中國均能發現其戰蹟,為盟軍的中流砥柱機型。
- 時常被視為性能不起眼的機型,但只要運用其俯衝性能和堅固度,仍能與零式等機型匹敵。後期的XP-40Q亦開始追上新型機的性能,卻仍因為研發過遲而被放棄。
- 最有名的或許是中國戰場上、由陳納德所帶領的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飛虎隊」,現今已成為當年中美聯手抗日的象徵。
- 實際上最早使用「飛虎隊」標誌性鯊魚嘴機頭塗裝是德軍的Bf-110飛行員,後來大英國協使用P-40的飛行員也開始使用,並將這習慣帶到亞洲戰區。
- 美籍志願大隊的飛行員受此啟發也在機頭塗上鯊魚嘴,當時於內陸未曾見過鯊魚的昆明市民稱之為「飛老虎」,「飛虎隊」之名自此定了下來,並在日後由華特.迪士尼親自設計了帶翼老虎的標誌。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喬治.威爾許(George Schwartz Welch)」是偷襲珍珠港期間首批起飛抵抗並擎落日機的飛行員之一,日後成為擎落數達16的王牌。
- 由柯蒂斯-萊特公司設計生產,1939年開始投入現役。
- P-47 雷霆 (Thunderbolt)
- 由共和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42年開始投入現役。
- 共和飛機公司在此前已研發出P-43槍騎兵,但由於性能達不到陸航軍的要求,於是以P-43系的氣動設計重新研制出P-47。
- 擁有配備渦輪增壓器的R-2800雙黃蜂氣冷引擎,高空性能突出,巨大強韌的結構令其在俯衝當中能達到極高速度,並擁有8挺12.7mm重機槍的強大火力。
- 1943年開始大規模供應西歐前線,因機身壯碩被暱稱為「水罐(Jug)」。不過在飛行員之間評價兩極,而且由於早期型內載燃料空間不足加上耗油高,導致執行護航任務時效率不佳。
- 作為重型戰機加上在轉速以及爬升速度表現一般,令之前使用噴火戰鬥機的老兵相當不滿。相反在本土已經受訓使用P-47,擅用其俯衝性能的新兵則較能發揮其性能。
- P-51投入現役後開始轉任中短程對地攻擊用重型戰轟機並且十分稱職,在歐洲戰場破壞的陸上單位噸位有破萬之譜。
- P-47D型總產量為12602架,為世界史上軍機單一機型生產量第一位。
- 後期的M型開始再增強高空高速性能,成為攔截德軍噴射機的專用機型,經過引擎改良及增加航程的N型則堪稱P-47家族的究極體。
- 不過因為二戰結束導致軍方取消了N型剩餘的四千餘筆訂單,因此未能在本應大顯身手的韓戰出場。
- 不少盟國、包括巴西,墨西哥和南斯拉夫均得到此機體作為軍援。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蓋比.加布雷斯基(Francis Stanley "Gabby" Gabreski)」以擊落數28成為美軍歐洲戰區首席王牌,後於韓戰再擊落7.5機,為唯一在兩場戰爭均達至王牌標準的美軍飛行員。
- 由共和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42年開始投入現役。
- P-51 野馬 (Mustang) / A-36 阿帕奇 (Apache)
- 由北美航空工業公司設計生產,1943年開始投入現役。
- 原本是應英軍的要求研發,甚至最初英軍只要求代為生産P-40供應急之用。不過北美航空的老闆「詹姆斯.金德爾伯格」表示他們能提供更佳的戰鬥機,最終旗下的設計師航空「艾德格.舒麥德」在短時間內就設計出代號「NA-73X」的原型機。
- NA-73X的表現果然一鳴驚人,不只英軍連隨後參戰的美軍都開始瘋狂下訂。
- 原本是應英軍的要求研發,甚至最初英軍只要求代為生産P-40供應急之用。不過北美航空的老闆「詹姆斯.金德爾伯格」表示他們能提供更佳的戰鬥機,最終旗下的設計師航空「艾德格.舒麥德」在短時間內就設計出代號「NA-73X」的原型機。
- 採用當時新穎的層留翼設計,擁有充分強度與翼內空間並且具低阻力高速巡航特性。另外使用冷卻器安裝在機腹的先進氣動外型,獲得充分的翼根空間安裝大容量自封油箱,後勤成本也低於噴火及P-47等機型。
- 早期A型使用V-1710液冷引擎,高空性能不佳,因此改為俯衝轟炸機型並重新命名為A-36阿帕奇。
- 從B型起改用梅林液冷引擎,性能終於得到飛躍提升;D型則採用淚滴型座艙罩且機身結構更加洗練,成為最經典的野馬型號。
- 在各個戰區均迅速成為美國陸航軍的主力戰鬥機,特别在轟炸護航任務方面是最理想的機型。
- 直到韓戰依然作為主力的多功能戰機,並衍生了以兩台P-51並聯設計而成的F-82雙野馬。
- 可稱為二戰美國的文化象徵之一,在不少二戰主題的美國電影均有登場,ACG作品中也時常成為代表美國的機型。
- 雖然「二戰哪款戰鬥機最強」這個問題大概很難有最終結論,但綜合性能強大的P-51時常是熱門候選之一,並且得到不少敵我雙方飛行員的肯定。
- 哈特曼「要我說我所經驗過的對手中何種最難纏的話,我會說『東線Yak,西線P-51』。」
- 日軍曾於中國戰區擄獲一架P-51C,隨即運回本土供陸軍航空審查部測試。在王牌飛行員黑江保彥的操作下巡迴於日本各地的防空戰鬥隊作戰技巡迴指導,留下了不少部隊在模擬戰中被打得難以招架的逸話。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查克.耶格(Chuck Yeager)」駕駛P-51成為史上首位擊墜噴氣式飛機(Me262)的人,日後試飛貝爾X-1成為史上首位突破音障的人類。
- 由北美航空工業公司設計生產,1943年開始投入現役。
- P-61 黑寡婦 (Black Widow)
- 由諾斯洛普公司設計生產,美國唯一專門開發的夜間戰鬥機,1944年開始投入現役。
- 不列顛空戰期間,派駐倫敦的美國陸航軍觀察員得知英國正在開發可安裝在飛機上的雷達。同時英國採購委員會(British Purchasing Commission)向美國的飛機製造公司提出需要一種高空、高速、裝有雷達及機炮炮塔的重型戰鬥機,以防衛德國空軍轟炸機的夜間空襲。
- 諾斯洛普公司的創辦人
全翼機廚約翰.諾斯洛普(John Knudsen Northrop)較其他公司更早開始準備研發,並且提出非現有機改裝的全新設計,故此得到陸航軍的採用。 - 為了設計機載雷達,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了專門的輻射實驗室,成品為SCR-720A型雷達。
- 由於大多全機塗成黑色以應對夜間任務,因此根據北美著名毒蜘蛛的名稱把該機命名為「黑寡婦(Black Widow)」。
與漫威某俄羅斯女特工無關
- 諾斯洛普公司的創辦人
- 使用了大量的新技術作全新設計,為美國第一款三座以及二戰期間起飛重量最大的戰鬥機。伴隨而來的複雜程度令服役時間大為推遲,相對地也令其性能在一眾夜間戰鬥機中位列前茅。
- 採用雙發單翼雙尾構型,機翼上表面增加新式擾流板,配合副翼可提供有效的低速滾轉控制,甚至在失速時仍然有效。
- SCR-720A型雷達採用了更先進的盤式天線,在空中探測模式中有達5英里的探測距離。P-61另外還設有SCR-695機尾警告雷達。
- 武裝有機身上的4門20mm機炮,以及機頂炮塔的4門12.7mm機槍,即使以美系機的標準而言也是相當重火力。
- 最初被認為性能不及蚊式,陸航軍夜間戰鬥機訓練總監溫斯頓.克拉茲(Winston Kratz)還表示願以500美元賭P-61的性能比較差。結果在1944年7月5日,P-61在與蚊式NF.XVII的比較測試中不論速度及運動性均超越後者,令克拉茲輸掉了賭注。
- 不過正因為1944年才投入現役,軸心國不論在西線及太平洋的夜間戰力均已大幅削弱,令P-61沒有太多發揮性能的機會。
- 除了夜間空戰,攔截V1導彈和對地攻擊也成為P-61的副業。
- 歐洲戰區的第422夜間戰鬥機中隊(422d Night Fighter Squadron)產生了3位飛行員及2位雷達操作員夜間王牌。[6]第418夜間戰鬥機中隊(418th Night Fighter Squadron)的指揮官卡羅爾.C.史密斯(Carroll C. Smith)則是陸航軍太平洋戰區的唯一,亦是陸航軍擊落數最高的夜間王牌飛行員。
- 其中在1944年12月29日晚上至30日凌晨,史密斯在一夜間擊落2架月光夜間戰鬥機、1架二式水上戰鬥機、1架四式戰鬥機疾風,為盟軍夜間戰鬥機飛行員最高的單夜擊落紀錄。
- 戰後由於美軍開發全天候戰鬥機遭遇困難,以及作為重型機便於改裝,令P-61系列直至1958年才正式退役。
- 延伸改裝出偵察機型F-15 「記者(Reporter)」,在韓戰期間擔任空拍照片以製作韓國地圖的重任。
- 亦被改裝為彈射座椅及導彈測試用機。同時作為裝備雷達的飛機,參與國家氣象局的「雷暴計劃(Thunderstorm project)」,穿越風暴飛行以雷達收集氣象科學數據。
轟炸機&攻擊機
- B-10
- 即馬丁 139 型,世界第一架全金屬單翼轟炸機。
- 1934 年起於美國陸軍航空服役,也有使用同型機身更換不同發動機的機型。
- 曾售予中華民國空軍,並執行了飛往九州空投傳單的「人道遠征」作戰。
- B-17 空中堡壘 (Flying Fortress)
- 由波音公司設計生產,美軍首款正式採用的四發重轟炸機,1937 年開始投入現役。
- 在陸航軍新一代轟炸機競標中,本來 B-17 性能突出且十分符合軍方的期望,不過卻因為原型機意外墜毀,合約落在道格拉斯 B-18 之上。最後由於陸航軍對其性能的肯定而額外訂購,最终令此機型起死回生。
- 特徵為堅實的機體結構,龐大的載彈量,以及如刺猬般遍布機身的防禦機槍。作為二戰美國陸航軍首款戰略轟炸機,奠下了以後其他戰略轟炸機型的基礎。
- 常有彈痕累累、機翼與尾翼大部分皆已損毀的嚴重傷害下,仍能以一具引擎飛返機場,甚至有機身被毀後機尾部份繼續飛行,還能向敵機開火直到著地的誇張事跡。
- 機身裝有 13 挺 M2 白朗寧重機槍為防衛武裝(G 型,部分型號還在頭尾各加一挺白朗寧 M1919)。
多砲塔神教的浪漫- 更有配備各式槍炮上限可達 30 挺,連 40mm 機炮都裝上去的改裝型空中炮艇「YB-40」,不過最終因為過重跟不上編隊而完全發揮不了作用…
- 按戰前空權理論家杜黑等人的構想,長程、高空、裝備大量自衛武裝的轟炸機不但能有效的自我防衛、無須戰鬥機護航,甚至可以有效消耗對方的戰鬥機兵力。該派被其反對者稱為「轟炸機黑手黨」。
- 但當美軍開始派出無護航的 B-17 編隊日間轟炸德國本土,立刻發現轟炸機上的旋轉槍塔根本跟不上前來攔截的戰鬥機,以致損傷慘重。
- 1943/8/17 及 10/14,第 8 航空軍兩度以無護航的 B-17 編隊轟炸施韋因富特的軸承工廠,兩次任務分别損失 60 及 77 架 B-17,損失空勤人員共超過 1200 人。過於慘重的傷亡令美軍立即停止了無護航轟炸任務。
- 另一個原因是盟軍在 P-47、P-51 上線以前的戰鬥機續航力普遍不足,往往到半路就得返航,只能把無護航的轟炸機丟給德國前來攔截的狼群。
- 直至 1944 年初,野馬和雷霆等戰鬥機開始執行全程護航任務,加上 B-17 等重轟開始採用嚴密箱型防禦編隊,對德戰略轟炸的行動才由盟軍重新佔優。
- 1944/2/20 至 25 日,英美聯合發動名為「偉大一週(Big Week)」的大規模戰略轟炸行動。雖然英美傷亡依舊慘重,但德軍損失大批無法補充的戰鬥機和優質飛行員,最終喪失制空權無力再行抵抗。
- 作為美軍在歐洲戰場的主力,盟軍投放的炸彈中超過 40% 由 B-17 投放,擁有大批 B-17 的第 8 航空軍被稱為「Mighty Eighth」。不過相對地由於適性不佳,太平洋戰區的 B-17 於 1943 年便由 B-24 替換。
- 戰後廣泛輸出到許多國家,為冷戰前期的自由陣營提供不少幫助。美國在 1950 年代晚期將其除役,但至今仍有少數展示用 B-17 能實際飛行。
- 以色列在建國初期設法偷渡了三架民用的G型裝回砲塔後充當轟炸機,其中一架還在日後參與援助反古巴政府的「魔毯行動」,事敗被俘。
- 改為高空偵察型的 RB-17 曾提供給中華民國,但已經敵不過中共日益高強的防空,導致死傷慘重。
- 2022 年 11 月一架 B-17 在達拉斯航展上與 P-63 相撞,雙雙化為火球。
- 曾使用此型轟炸機的有名機组「曼菲斯美女(Memphis Belle,B-17F 型,41-24485)」是首個完成 25 次戰鬥任務回國的轟炸機機組,10 名機組人員亦無一陣亡。
- 他們的事蹟在 1990 年登上大銀幕,由馬修.莫汀主演。
- 由波音公司設計生產,美軍首款正式採用的四發重轟炸機,1937 年開始投入現役。
- B-24 解放者 (Liberator)
- 由團結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41 年開始投入現役。
- 原本被要求代為生産 B-17,但團結飛機公司提出了以其獨有的戴維斯翼型及雙垂直尾翼設計,搭配在新設計的機身上,结果得到陸航軍採用。
- 具有比 B-17 更大的載彈量和更遠續航距離,巡航速度也更快。但飛行控制對技術要求很高,機體耐損和防禦火力也不如 B-17,结果空勤人員仍比較偏好 B-17。
- 是為美國陸航中訓練事故死亡率最高的機型,甚至達到戰時佔整個美國陸軍事故死亡數的 43%。
- 活躍於西線、地中海、中緬印戰區和太平洋戰場,其參加的戰鬥比 B-17 和 B-29 加起來更多,但整體名氣不如前兩者,可謂低調老實的飛行軍馬。
- 最著名的一戰為 1943/8/1的「海嘯行動(Operation Tidal Wave)」,第 9 航空軍出動 177 架 B-24 日間低空轟炸羅馬尼亞的普洛什提油田。
- 行動本意是大膽出奇不意的奇襲,但低空飛行加上導航錯誤,導致機群必須低空穿越德軍及羅馬尼亞軍綿密的地面防空火網、以及戰鬥機攔截的雙重夾殺。
- 第 9 航空軍的 B-24 機組在此役中表現極為英勇,有的被擊中後堅持繼續投彈,有的在情況絕望下直撞目標,亦有在機體重創後苦撐繼續飛行讓隊友成功逃生的。
- 行動中一共損失 53 架 B-24,空勤人員傷亡、被俘共 660 人,在比例上是盟軍損失最慘重的單次轟炸任務。而參加海嘯行動的人員裡有 5 人獲頒國會榮譽勳章,56 人獲頒傑出服務勳章,為陸航軍單次任務中最多人獲授勳的一次。
- 最著名的一戰為 1943/8/1的「海嘯行動(Operation Tidal Wave)」,第 9 航空軍出動 177 架 B-24 日間低空轟炸羅馬尼亞的普洛什提油田。
- 海軍使用的 B-24更名為「PB4Y-2 私掠者」,擔任長程巡邏及對潛攻擊任務,在大西洋戰役中有效遏制了 U 艇的攻勢。
- 各型總產量為 18188 架,為史上產量最多的四引擎轟炸機。
- 亦因為產量眾多而大量供予各盟國,甚至國共雙方均曾擁有此機型。印度空軍到 1968 年才將此機退役。
- 由團結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41 年開始投入現役。
- B-25 米契爾 (Mitchell)
- B-29 超級空中堡壘 (Superfortress)
- 由波音公司設計生產,1944 年開始投入現役。
- 早在 1938 年便已開始研發,以 B-17 為藍本並新增大量最新科技,包括加壓機艙、中央射控系統、遙控機槍砲塔等。由於陸航軍的龐大需求,接受訂單時只作過風洞實驗,連真正試飛也尚未開始。
- 由於使用大量新技術且設計異常複雜,其設計和製造總共耗資 30 億美元,遠超曼哈頓計劃的 19 億美元,產量卻只有區區 3970 架。
- 作為對比,B-17 的各型產量為 12731 架,B-24 各型產量為 18188 架。
- 波音公司在堪薩斯州的 B-29 工廠僱用了接近三萬名工人,因為過於複雜而造成的生產延誤連陸航軍司令「亨利.阿諾德上將」都有親自過問,整個緊張逼切的生産過程甚至被戲稱為「堪薩斯戰爭(Battle of Kansas)」。
- 以如此代價換來的是可以在四萬英尺(約 12192 公尺)高空以時速 350 英里(約時速 563 公里)速度飛行,作戰續航距離 3250 英里(5230 公里),非常貼合戰前空權理論的超級四發重轟炸機。
- 主要轟炸目標的日本並無能在此高度下作戰的戰機,絕大多數的高射炮也難以到達[8],不過 B-29 為了投彈準確度會在投彈期間下降高度而遭受攻擊。
- 絶望中的日軍甚至編組對 B-29 專用的「震天制空隊」,以撞機特攻方式試圖攔截 B-29,但收效甚微。
- 1944 年中服役時歐洲方面大局已定,故全數派往太平洋戰區成為對日專用兵器。
- 最初部署於中國成都,但礙於續航距離和補給困難只能有限度轟炸九州地區;及後佔領馬里亞納群島,遂以此為基地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 早期對日轟炸採用與歐洲戰區相同的精確轟炸,但因為日本上空獨特的氣候而令命中率大减。此時第 21 轟炸機司令部指揮官「柯蒂斯.李梅少將」考慮到日軍夜間防空薄弱,而且日本城市以木製建築為主,遂決定採用凝固汽油彈和燃燒彈夜間面積轟炸代替精確轟炸。[9]
- 1945/3/9 夜間到 10 日清晨,279 架抵達東京上空的 B-29 投下大量凝固汽油彈和燃燒彈,東京迅速陷入前所未有的大火中,最終死亡人數達 8~10 萬,東京建築總量的四分之一被毁,為人類史上造成破壞死傷最嚴重的單場空襲,甚至超越其後的兩次核爆。
- 其後由 3 月起直至終戰,日本各大小城市輪番遭到 B-29 轟炸;單是東京、大阪和名古屋被摧毀的城市面積就已超過盟軍摧毀的德國城市面積總和。
- 除了上述對東京的單場轟炸外,針對東京的一系列轟炸是二戰期間乃至人類史上傷亡最慘重的轟炸行動,估計造成 20 多萬傷亡以及百萬人無家可歸。
- 在一般轟炸任務以外,B-29 機群也在日本各港口大量投放水雷,癱瘓了其海上交通線。
- 最出名的轟炸任務即為終結二戰,分別於日本廣島、長崎兩市丟下代號「小男孩」「胖子」的兩顆核彈。
- 執行這兩次的 B-29 分別是「艾諾拉.蓋(Enola Gay,型號 B-29-45-MO,序號 44-86292,中隊編號 82)」以及「博克斯卡(Bockscar,型號 B-29-36-MO,序號 44-27297,中隊編號 77)」。
- 這兩次任務並非單機出擊,除這兩架負責載運與投擲核彈,另外還有隨行負責天氣偵測或目標觀測的僚機,如艾諾拉.蓋在長崎任務中就是負責天氣偵測。
- 執行投彈任務的 B-29 需要進行名為「銀盤計畫」的特别改裝,包括移除裝甲與砲塔及彈艙改為使用英製掛彈/投彈系統等。
- 戰後仍然是美軍的主力戰略轟炸機,於韓戰中相當活躍,但面對擁有 MIG-15 等噴射戰鬥機的共產陣營已開始力不從心,最終於 50 年代被各種新式噴射轟炸機取代。
- 由於產量偏低加上技術敏感,只有英國在戰後得到少量以補充其轟炸機部隊。
- 另外戰時有三架 B-29 逼降於蘇聯境內,蘇聯繳獲後以此逆向工程研發出 Tu-4 轟炸機
超級空中堡壘斯基。
- 另外戰時有三架 B-29 逼降於蘇聯境內,蘇聯繳獲後以此逆向工程研發出 Tu-4 轟炸機
- 由波音公司設計生產,1944 年開始投入現役。
- TBF 復仇者 (Avenger)
- 道格拉斯生產,取代TBD的艦載魚雷轟炸機;擊沉大和的魚雷多半為配屬於各航艦的此機型投下。
- 戰後反潛衍生型TBM繼續服役,也有部分被改為競賽用飛機和消防飛機,現存的TBF大多是由後者重新塗裝而來。
- 道格拉斯生產,取代TBD的艦載魚雷轟炸機;擊沉大和的魚雷多半為配屬於各航艦的此機型投下。
- SBD-3 無畏式(Dauntless)
- 道格拉斯生產,太平洋戰爭時的主力艦載俯衝轟炸機,整個太平洋戰爭中都可以見到蹤影,也是二戰中美軍量產最多的俯衝轟炸機。
- 機身內部採取蜂巢結構所以相對堅固,其明顯的減速板也相當容易辨識。
- 在中途島海戰中一口氣擊沉了日軍一航戰二航戰四艘航空母艦,也在往後的戰役建立了赫赫戰功。
- 該戰中配屬於企業號的狄克‧貝斯特(Richard "Dick" Best)擊沉赤城與飛龍,成為史上唯一於單日擊沉複數空母的海軍飛行員。然而迫降時留下的肺部損傷令他不得再出擊。
- 儘管當時有許多海軍高層認為 SBD 無畏式在太平洋戰爭時已經是應該汰換的落後機種,但諷刺的是本型機是整場太平洋戰爭中擊沉最多日軍艦船的機種,而且SBD的後繼機種 SB2C 先天缺陷極多,且由於卡薩布蘭卡級與獨立級輕空母甲板長度不足以讓 SB2C 起飛,使得前線官兵都寧可繼續用 SBD。
- SB2C 地獄俯衝者(Helldiver)
- 因為美國海軍提出許多無理要求、再加上寇帝斯為了通關而買通驗收部門,結果就是雖然上線量產但是缺陷一堆,甚至連飛離航母甲板都有困難,有 Son of B@tch 2nd Class 的惡名
- 雖然後期到 SB4C 有把這些問題給改善但是戰爭也快結束了,這件事情成了寇帝斯就此衰敗的關鍵之一
- 後來爭奪美軍艦上噴射戰鬥機的黑鷹式是因為過多問題不被採納,使得寇帝斯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 V-11/V-12
- 沃提公司生產的對陸攻擊機,曾授權中國少量生產,但對於戰線幫助有限。
- 除了外銷給其他國家,戰後也有部分倖存機型被用以拍攝太平洋戰爭題材電影。
- 《虎!虎!虎!》一片即以重新塗裝的機型充當九九艦爆。
運輸機
- C-46 突擊隊員 (Commando)
- DC-3/ C-47 空中火車/達科塔 (Skytrain/Dakota)
- 道格拉斯公司開發,美國戰間期最代表性的客機,能酬載27名乘客/20名士兵。
- 上述二稱分別為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空軍使用。
- 在軍中有「皓呆鳥(Gooney Bird)」的暱稱;參與二戰主要的空降作戰以至韓戰、越戰,勝任提供補給、疏散傷員以至在夜戰布散熱焰彈等任務。
- 越戰中另有投入電子干擾戰用的EC-47、以及增設十挺M1919白朗寧機槍、人送外號「魔法龍帕夫(Puff, the Magic Dragon)」[10]的空中砲艇AC-47。
- 中華民國也有採購數架,當中一台在1947年改為元首專機美齡號,現展示於空軍軍史館。
- 編號2204的DC-3(HB-IRJ)仍可飛航,曾於2017年環繞全球一周。
- 道格拉斯公司開發,美國戰間期最代表性的客機,能酬載27名乘客/20名士兵。
- C-54 空中霸王 (Skymaster)
- C-69 星座 (Constellation)
飛行艇
- B-314/C-98 飛剪 (Clipper)
- H-4 大力神 (Hercules)
- PBY 卡特琳娜 (Catalina)
- 由團結飛機公司生產,1936 年服役。
- 二戰中最廣泛使用的飛行艇,作為偵察、運輸、救援、反潛、攻擊、轟炸機活躍在兩大洋。同時也保有美軍在二戰的第一個空戰擊落紀錄,也有全黑塗裝的夜間突襲規格。
- 戰後亦以消防機的身分繼續服務,直到 1980 年代才退役,至今仍有大量實機保存。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USSI:勇者無畏》在拍攝時還弄壞了一架。
- PBM 水手 (Mariner)
- 馬丁公司生產的大型飛艇,與樓上同樣用於偵查與反潛等任務。
- 英國曾於1943年租借一架,但因為不合作戰需求而封存。
- XPB2M-1 火星 (Mars)
德系戰機
一戰
- 福克 E 系列
- 德意志帝國第一種戰鬥機,因為原用以偵查,需要更快的速度而採單翼設計。有 E.Ⅰ 到 E.Ⅴ 等五種型號。
- 透過「射擊斷續器」的機構,使機槍的擊發能和旋轉的螺旋槳正好錯開,因此飛行員只要把機頭對準敵方就能攻擊,不用分神轉動機槍,準確度也更高。
- 這種機構在進入金屬單翼機時代後,因為機槍的位置從機首改到機翼上而淡出歷史。
- 德國憑著 E 型單翼機,在 1915 到 1916 年前期幾乎牢牢掌握歐陸上空的制空權。之後英國媒體稱此時期為「福克災難(Fokker Scourge)」。
- 不過在諸如英國的 DH.2、法國的紐波特 11 等戰鬥機投入實戰之後,因為本身飛行性能不算突出而失去優勢。
- 曾使用此機型的著名王牌飛行員有馬克思.英麥曼(Max Immelmann,17)。他所創的「英麥曼迴旋」經過改進後,在現代仍是重要的特技飛行基礎動作。
- 信天翁 D 系列
- 德國自 1916 年中下旬起開始使用的主力戰鬥機,由偵察機型的信天翁 C 發展而來。
- 其優勢包含相較同期的帆布包木頭骨架更加堅固的全木製結構、更符合空氣動力的外型、以及兩挺機槍的高火力(當時標準)。
- E 型單翼機失去優勢之後,德國以此機再次奪回空優。1917 年四月的戰事中,面對英國的皇家飛行隊創下 245:66 的交換比,後稱「血腥四月」。
- 不過在諸如英國的駱駝式、法國的 SPAD S-Ⅶ 等戰鬥機投入實戰之後(ry
- 曾使用此機型的著名王牌飛行員有外號「紅男爵」的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他所率領的第十一戰鬥機中隊以及之後的第一戰鬥機聯隊,由於塗裝花俏,有「飛行馬戲團」之稱。
- 德國自 1916 年中下旬起開始使用的主力戰鬥機,由偵察機型的信天翁 C 發展而來。
- 福克 Dr.Ⅰ
- 受到英國的索普威斯三翼機影響而研發出的戰鬥機。
- 其優勢是三片主翼所帶來的高機動性,但缺點是會拖低速度、操縱性也較差。一戰後軍用機的速度越來越快,三翼機也隨之銷聲匿跡。
- 雖然因為其身為一戰第一王牌紅男爵戰死時的座機、再加上獨特的外型而被視作是一戰的代表性戰鬥機,不過總產量僅 320 架。相較之下,信天翁 D 系列光是 Ⅲ 型就有 1866 架、德國的末期主力福克 D-Ⅶ 也有 775 架。
翅膀多就了不起啊
- 受到英國的索普威斯三翼機影響而研發出的戰鬥機。
戰鬥機
- Bf109
- 二戰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自西班牙內戰起投入實戰。
- E4/B型起的機型則改造為戰鬥轟炸機執行對陸作戰。
- 由於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不能擁有空中武力,因此最初以開發競速用飛機為由研發,因此速度快但迴旋能力差。
- 對此德國空軍配合飛機的特性,發展出不少適合高速戰機使用的戰術以及編隊法則,多數甚至適用至今。
- 最常被拿來跟英國的噴火式比較的戰機,兩者從大戰初期到戰後的各大戰場幾乎都交手過。諷刺的是,戰後西班牙生產的 Bf109 裝上了噴火式使用的梅林液冷式發動機。
- 曾使用此機型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埃里希.哈特曼(352)、格爾哈德.巴克霍隆(301)、京特.拉爾(275)[11],他們大多的擊落數都是用 Bf109 取得。
- 芬蘭王牌、有「無傷的擊墜王」稱號的「艾諾.伊爾馬利.尤蒂萊南(94)」大多數的擊落數也是駕駛 Bf109 時取得。
- 英國皇家空軍曾保有一台仍可飛行的G-2 trop型,但在某次降落事故後改為靜態展覽品。
- 二戰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自西班牙內戰起投入實戰。
- Avia S-199為G型的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版本,零件不足下僅能使用性能較低的Jumo 211引擎,由於駕駛練度與可靠性問題事故頻傳;以色列空軍甚至要求此一機型最後起飛、最後降落,防止墜毀後堵塞跑道。
- 作為以色列空軍最初
也最不得已派出的戰力以及101中隊的主力,本機服役至1957年退役;期間曾有擊落埃及空軍的噴火式。
- 作為以色列空軍最初
- Avia S-199為G型的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版本,零件不足下僅能使用性能較低的Jumo 211引擎,由於駕駛練度與可靠性問題事故頻傳;以色列空軍甚至要求此一機型最後起飛、最後降落,防止墜毀後堵塞跑道。
- Fw190 百舌鳥(Würger)
- 二戰德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二。
- 設計理念是只需要很少的訓練和維護就可以飛行,而且在一定程度的損傷下還能飛回基地;和 Bf109 同樣為王牌飛行員愛用。
- 從 1941 年問世以來根據其用途與缺點修正而有許多衍生型,在大戰期間各種任務幾乎都能看見它的身影。
- 由於 A 型採用的氣冷引擎只有一級增壓,在中高空難以對抗後期盟軍投入的 P-51D 等新型護航戰鬥機,為改善性能發展出換上液冷引擎的 D 型。此型號另有「朵拉」(Dora)的別名。
- 因機首延長使得機體輪廓顯著改變,飛行員對其大多抱有負面的第一印象,但顯著提升的性能之後大受好評。
- Ta152H
- 德軍獲得美國新一代戰略轟炸機 B-29 的巡航高度遠勝於當前大多數德國機的最佳運作高度的情報後,為應對將來可能的攻擊而以 Fw190-D9 為基礎發展的超高空戰鬥機。
- 搭載了針對高高度特化的發動機,GM-1(一氧化二氮)和 MW 50 水甲醇噴射裝置來提升發動機的高空性能,增壓座艙,以及高展弦比的機翼。
- 低空表現雖與以往德國機相差不大,但因增壓設備令本機在高空的性能衰減相較於敵機來說慢得多且幅度小,以此獲得性能方面的優勢。
- 但因為開始服役的時間已經接近戰爭末期各種資源不足,所以產量只有 63 架。
- 德軍獲得美國新一代戰略轟炸機 B-29 的巡航高度遠勝於當前大多數德國機的最佳運作高度的情報後,為應對將來可能的攻擊而以 Fw190-D9 為基礎發展的超高空戰鬥機。
- Bf110
- 由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即後來的梅塞施密特公司)設計生產, 1937 年開始投入現役。
- 按照戰前德國空軍「驅逐機(Kampfzerstörer)」的概念研製,為具有雙引擎、三名乘員、內置彈艙和全金屬構造的單翼機,以長距離航程,高速度及重武裝為目標。
- 梅塞施密特故意忽略了增加內置彈艙的要求,令 Bf 110 所表現的速度、航程與火力均優於其競爭對手,加上其設計更適合經修改的驅逐機理念,故得到了帝國航空部的訂單。
- 作為雙引擎重型戰鬥機在大戰初期表現優秀,在波蘭、丹麥、挪威、低地國家及法國戰役均取得不少戰果,但其缺點在不列顛空戰中完全暴露出來。
- 1939 年 12 月 18 日早上,24 架威靈頓式雙發轟炸機到赫爾戈蘭灣執行反艦任務,遭到包括 Bf 110 在内的大批德軍戰鬥機攔截,被擊落 13 架。不少使用 Bf 110 的日後王牌均在此役取得擊墜數,包括沃爾夫岡.法爾克、戈登.M.格盧布、赫爾穆特.蘭特、京特.施佩希特等。
- 不列顛空戰期間,Bf 110 作為雙發重型機在靈活性方面遠居劣勢,完全不是噴火式及颶風式等單發戰鬥機的對手。投入的 237 架 Bf 110 在戰役中總計損失 223 架。
- 由於 Bf 110 在此役損失過重,連帶由他們護航的 Ju 87 部隊也只能撤出戰場。甚至有本為護航戰鬥機的 Bf 110 還需要單發的 Bf 109 護航的荒謬情況。
- 另一件與 Bf 110 相關的有名事件是 1941 年 5 月 10 日納粹德國副元首魯道夫.赫斯突然單獨搭乘一架 Bf 110 飛往英國,聲稱準備進行和平談判。事件至今仍充滿謎團。
- 其後繼機 Me 210 在開戰前就已經開始開發,故 Bf 110 原定 1941 年起開始减產。但因為 Me 210 技術問題不斷,性能也無法滿足需求,Bf 110 只能繼續服役並持續改良。
- 在東線及地中海戰區作為戰鬥轟炸機使用,取得不少戰果。在東線早期因為人員素質、機體仍明顯領先,甚至還能作為日間戰鬥機使用。但 1942 年中旬起東線 Bf 110 部隊的損失也急速上升,因此亦退出了第一線。
- 在大戰中期起集中部署於本土,主力參與「帝國保衛戰(Reichsverteidigung)」,其中大部分與 Ju88 及 Do17/217 一同轉為夜間戰鬥機,成為夜戰部隊的主力。
- 在日間空戰憑著重火力的 37mm 機炮,甚至是 Werfer-Granate21 火箭發射器,能有效殺傷 B-17 等重轟炸機,不過只要碰上護航戰鬥機便會慘遭屠殺。
- 從 Bf 110G 系列開始改造為正式的夜間戰鬥機,配備 FuG 202/220 照明燈空用雷達和傾斜式機砲,對缺乏機腹砲塔的英軍蘭開斯特轟炸機極具威脅性。
- 英軍的飛行員很長時間都没留意到此一威脅,不斷增加的損失被推測是非常精準的高射砲或是少數幸運的德軍戰機所擊落。
- 1943 年 11 月至 1944 年 3 月,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發起「柏林之戰(Battle of Berlin)」,持續大規模轟炸柏林。原本計劃付出 400~500 架的轟炸機損失,但最終損失 1047 架轟炸機及超過 7000 名空勤人員後,仍未能達到目的。
- 不過隨著戰爭未期缺乏燃料、喪失控制區、飛行員折損嚴重導致的德國夜間空防體系崩潰,Bf 110 也失去了它的最後用武之地。
- 除德國空軍外,其歐洲盟友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均有配備此機型。
- 駕駛該機型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聖特雷登的暗夜幽靈(The Night Ghost Of St. Trond)」之稱的海因茨.沃夫岡.施瑙佛(121,戰績全在夜戰取得)。
- 他在 1945 年 2 月21日取得的單日擊落 9 架重型轟炸機(其中有七架是在十九分鐘內擊落的)記錄,是 Bf 110 取得的最大夜間戰果。
- 據傳赫曼.戈林相當喜愛該機型,還稱其為「鐵面」。
- Me 210/ Me 410 大黃蜂(Hornisse)
- 原身 Me-210 本來多災多難,改良的 410 總算趕上了戰爭。因為引擎優先順序問題,僅生產約 1200 台。
- 因為原生有轟炸機的載彈量優勢(可掛兩顆 500 公斤炸彈),有很多額外的載重而衍生出各種型號,如「410 A1/U4」配備 BK5 50mm 炮,專門對付盟軍轟炸機
不過效果成謎- 也有配備四把 MG151 20mm(410 U2系)、和兩把 MG151 20mm 和 MK103 30mm 機炮
的怪物(410 B6/R3)存在,也有試過給 Me-410 掛上各式火箭的型號。
- 也有配備四把 MG151 20mm(410 U2系)、和兩把 MG151 20mm 和 MK103 30mm 機炮
- 王牌飛行員有愛德華.特拉特(Eduard Tratt,擊落 38 架)。
- Me 163 彗星(Komet)
- 二戰時唯一投入實戰的火箭戰鬥機,使用工業酒精混合雙氧水當做燃料,用於短程高空攔截。
- 出擊時間極短,另外若兩種燃料反應時的比例不對,則有可能會發生大爆炸。
- 另外也曾發生過燃料箱破裂,燃料流進駕駛艙把飛行員活活溶解的慘劇……
- 剛投入戰場時對盟軍造成很大的震撼,但隨著其發動機作用的時間很短、降落時處於無動力滑翔狀態而無法轉向的缺點被掌握後,威脅性逐漸減低。
- 另外其速度與盟軍的轟炸機相差太多,根本難以瞄準。結果相較其 370 架的產量,僅擊落了 16 架轟炸機。
- 二戰時唯一投入實戰的火箭戰鬥機,使用工業酒精混合雙氧水當做燃料,用於短程高空攔截。
- Me 262 雨燕(Schwalbe)
- 由梅塞施密特公司設計生產,1944 年夏末投入實戰。
- 另一别稱為「暴風鳥(Sturmvogel)」,作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款投入實戰的噴射戰鬥機地位相當重要。
- 航空史上第一架使用渦輪噴氣發動機飛行的飛機為亨克爾研發的 He 178,於 1939 年 8 月 27 日成功首飛,但因為德國空軍的官僚們缺乏興趣而沒能繼續研發改良,因而坐失良機。
- 同時期還有美國的 P-80[12] 跟英國的流星戰鬥機,但兩者均沒有機會被大規模投入實戰。
- 雖然戰前已開始研製,但正如前述因為德國空軍高層缺乏興趣而缺乏金援。於 1941 年 4 月 18 日首次試飛,不過研發因噴射引擎的發展嚴重滯後被拖累,之後發展更是一波三折。
- 原定使用寶馬研發的 BMW 003 噴射引擎,但 BMW 003 的可靠性問題嚴重逼使 Me 262 改用容克斯的 Jumo 004,卻因此得與同樣使用 Jumo 004 的 Ar 234 噴射轟炸機爭奪引擎供應。
- 實際上梅塞施密特公司也同時在研製 Bf 109 的後繼機 Me 209,因此亦没有全力投入到 Me 262 的研製上。
- 1943 年起因為盟軍戰略轟炸加劇,Me 262 的研製開始得到空軍高層注意,各方努力推動加速研發但依然成效不彰。
- 戰鬥機部隊總監阿道夫.加蘭德曾於 1943 年 5 月 23 日試飛原型機,並評價:「感覺就像天使在推動一樣。」
- 後來希特勒介入,要求將 Me 262 改造為轟炸機作為對抗盟軍入侵的最終兵器,令 Me 262 的用途和研發陷入巨大爭論中。一些當時戰鬥機部隊的指揮官如加蘭德和約翰內斯.施坦因霍夫均認為希特勒的命令導致 Me 262 錯失了提早投入實戰的機會。
- 但據後世考據,最大問題仍然是各項技術不成熟導致的生產延誤。實際上直到 1944 年 11 月初,分配给前線部隊的 Me 262 也僅有 60 架。
- 由於二戰末期缺乏燃料及稀有金屬,在大戰中未能完全發揮其性能優勢,但戰後盟軍對 Me 262 的研究幫助了美蘇早期的噴射戰鬥機發展,F-86 和 MiG-9(1946 年)都受到 Me 262 的影響。
- 渦輪噴射引擎運作原理:利用扇葉旋轉壓縮空氣送入燃燒室,與燃油混合燃燒後產生高溫高壓噴流朝固定方向噴出產生推力,壓縮比高會有較佳的動力表現。
- 當時英美採用離心式渦輪噴射引擎,離心式渦輪噴射引擎所需的扇葉層數少機械結構較簡單,但為了提升進氣量來提高壓縮比需要加大引擎的進氣開口與橫向面積,不利於飛機本身的流線性能。
- 而 Me 262 採用的軸流式噴射引擎有多層次的扇葉所以結構較複雜,在不改變進氣口大小與橫面積下可透過提升扇葉的層次數強化進氣量與壓縮力,換來的是引擎結構長度上升,不過長度上升對於飛機的流線結構影響性較低。
- 然而軸流式渦輪噴射引擎複雜機械結構在噴射引擎問世之初成為一種負擔,因為需要更好的材料、製造技術與妥善保養,所以等到戰後相關技術成熟時,軸流式渦輪噴射引擎成為了大多數噴射引擎的主要設計。
- 另外還有後掠翼的設計概念,當時的飛機幾乎都是使用水平翼,但在高速下特別是接近音速時,音障效應的出現會令飛機操控困難與機翼結構受損,後掠翼能有效減緩這種效應,所以戰後噴射引擎正式普及飛機進入亞音速甚至是超音速時代,後掠翼成為機翼設計的主要方式。
- 後掠翼還有另一種效用:斜向設計讓機翼前後距離可用較短的長度就達到水平翼應有的升力,可大幅減少飛機重量與製造成本。
- 不過在 Me262 身上,會使用後掠翼純粹只是為了平衡機身重心。
- 首支 Me 262 測試部隊 262 試飛隊(Erprobungskommando 262)於 1944 年 4 月成立,後來由王牌飛行員沃爾特.諾沃特尼擔任指揮官,更名為諾沃特尼飛行隊(Kommando Nowotny)。
- 7 月 26 日,該部飛行員阿弗雷德.施萊伯(Alfred Schreiber)擊落英軍一架蚊式偵察機,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第一架由噴射機擊落的飛機。
- 11 月 7 日,諾沃特尼升空迎擊美軍機群,在取得個人最後兩個戰果後報告引擎故障,在發出最後「我身上著火了!」的訊息後座機直撞地面炸毀。
- 作為首支使用 Me 262 的戰鬥機部隊,諾沃特尼飛行隊只取得了擊落 22 架敵機,自損 26 機的戰績。
- 其後諾沃特尼飛行隊擴編為第七戰鬥機「諾沃特尼」聯隊(Jagdgeschwader 7 Nowotny)第三大隊,組成了史上第一支正式的實戰噴射戰鬥機部隊。
- 實際上最終真正編成的只有第一及第三大隊,直至 1945 年 3 月 JG 7 才有足夠的 Me 262 進行大規模攔截。
- JG 7 產出了戰爭中大部分的德軍噴射戰鬥機王牌,有名的包括埃里希.魯道弗(Erich Rudorffer,擊墜數 222,使用 Me 262 擊墜 12) 、西奧多.魏森伯格(Theodor Weissenberger,擊墜數 208,使用 Me 262 擊墜 8) 、海因里希.埃爾勒(Heinrich Ehrler,擊墜數 206,使用 Me 262 擊墜 8)等。
- JG 7的戰績在 1945 年 3 月達到頂峰,共擊落 108 架四發重轟炸機及 23 架戰鬥機,特別在 3 月 31 日擊落 22 機而自身無一損失。
- 但隨著形勢惡化,數量不足的 JG 7 只能不斷後撤並最終無力再戰,最終在德國投降後大多駕機飛往美軍佔領區由美軍受降。
- 其中在 4 月 4 日,埃爾勒在空戰中擊落兩架四發重轟炸機後,留下了「西奥(指魏森伯格),這兒是海因里希。剛剛擊落了兩架轟炸機,我沒有彈藥了。我要撞上去了。再見,在瓦爾哈拉見! 」的訊息後,撞擊最後一架轟炸機陣亡。
- 1945 年 5 月 8 日下午,JG 7 的飛行員弗里茨.史戴勒(Fritz Stehle)擊落了一架 Yak-7 戰鬥機,為 JG 7 以及德國空軍在二戰取得的最後一次空戰勝利。
- 另一支 Me 262 的著名部隊第 44 噴射戰鬥機中隊(Jagdverband 44)於 1945 年 3 月成立,由已被解除戰鬥機部隊總監職務的加蘭德擔任指揮官。
- 由於加蘭德的個人威望和對空軍高層的反感,不少德國空軍僅存的頂級王牌均來投效。據加蘭德所言:「騎士鐵十字勳章在我們這單位,就像制服一樣普遍」。雖然不太準確,但 JV-44 的 44 名飛行員中有 17 人是騎士鐵十字勳章的持有者。
- 因此 JV-44 有「加蘭德的馬戲團 ( Der Galland Zirkus ) 」,「專家中隊 ( Die Jet Experten ) 」等別稱。
- 不過由於部隊規模實在太小,JV-44 同樣無法對戰局産生影響,最終在奧地利向美軍投降。
- 由於加蘭德的個人威望和對空軍高層的反感,不少德國空軍僅存的頂級王牌均來投效。據加蘭德所言:「騎士鐵十字勳章在我們這單位,就像制服一樣普遍」。雖然不太準確,但 JV-44 的 44 名飛行員中有 17 人是騎士鐵十字勳章的持有者。
- 戰爭結束時,有 28 位德軍飛行員駕駛 Me 262 擊落超過五架敵機而成為噴射機王牌。
- 著名的王牌飛行員有 EJG-2 的海因茲.巴爾(220),在 Me 262 獲得的戰果為 16 架。
- 而德國空軍第一(也是航空史上第一)的噴射機王牌是 10/NJG-11 [13] 的指揮官庫特.維爾特(63,其中 56 架在夜戰中取得,33 架是蚊式),他在 Me 262 取得的戰績從 22、25 到 29 架的說法都有(全部都在夜戰中取得,其中大部分是在駕駛單座型的 Me 262 時取得)。
- Do335 箭(Pfeil)
- 單機身、前拉後推布局雙引擎戰鬥機。
- 具備多胴雙引擎機體抵銷扭矩優點的同時將重量集中於機身中軸線上,獲得了低阻力與優秀的機動性。
- 但置於機身後方的引擎出現了進氣量不足而容易過熱的問題,起落架的強度也存在疑慮。
- 採用獨特的十字尾翼,為了避免飛行員棄機逃生時撞擊機尾,駕駛艙內設有彈射座椅,還有能炸毀尾翼和後螺旋槳的爆炸螺栓。
- 1945 年在德國北部低空曾有一次疑似交戰紀錄,當時目擊的暴風式戰鬥機駕駛認為該不明機速度顯然高於我方而放棄追擊。
- He 162
- He 219 夜梟(Uhu)
- 由亨克爾飛機製造廠設計生產, 1943 年開始投入現役。
- 本為代號 P.1055 的高速轟炸機研發計畫,但多次被帝國航空部駁回申請。直到修改為 P.10560 的夜間戰鬥機研發計畫,並且性能得到夜間戰鬥機部隊司令約瑟夫.卡姆胡伯的賞識才得以投入生產。
- 某程度上算是卡姆胡伯與帝國航空部部長艾爾哈德.米爾希之間鬥爭[14] 的犧牲品,在卡姆胡伯失勢後生產即被終止。
- 為極少數從一開始就專門設計作為夜間戰鬥機的機型,因此具有在一眾夜戰機型中相當頂尖的性能,甚至被認為若產量充足能改變英德夜間空戰的局面。
- 為史上第一款正式配備彈射座椅的機型,亦是德軍在二戰期間第一款投入應用的前三點式起落架的軍機,同時照明燈空用雷達和傾斜式機炮也是必然的標配。
- 飛行極速可達時速 420 英里,不只能輕鬆追上轟炸機亦壓倒大部分同期的夜間戰鬥機。但正因為飛行速度高於德軍慣用的 Bf 110 等機型而令不少飛行員不習慣,甚至有發生飛行員操作不慎導致直接撞上敵機的意外。
- 在試飛期間就初次參與實戰並立即取得戰果,也算是一種另類紀錄。
- 1943 年 6 月 11 至 12 日夜間,當時的夜間王牌首席華納.史崔伯(Werner Streib)駕駛編號 V9 的 He 219 原型機試飛期間,擊落四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及一架蘭卡斯特轟炸機,不過原型機在返航於機場重落地而損毁。
- 使用 He 219 最成功的飛行員為恩斯特-威爾海姆.莫德羅(Ernst-Wilhelm Modrow) ,生涯的 34 機擊落數有 33 機為使用 He 219 時取得。
- 不過正如前述,生產計劃遭帝國航空部刻意阻難,產量不足未能對戰局構成影響。
- 現存唯一公開展出的 He 219 停放於美國國家航空太空博物館,與 J1N1-S 月光及 P-61 黑寡婦同場展出。
轟炸機 & 攻擊機
- Ar 234 閃電(Blitz)
- 由亞拉杜公司設計生產,世界上最早的噴射轟炸機[15]。
- 由於過小的機身截面積以及發動機位置,先行測試的A型在上升至60公尺即會透過5具降落傘拋棄滑行輪,降落時則以伸展式滑橇著陸;B型因著改寬機身得以安裝三點式起落架。
- 零星生產的原型機自1944年起作為轟炸機、偵察機或夜間戰鬥機投入實戰,憑藉優越的速度多次逃過盟軍攔截。
- Fw 200 兀鷹(Condor)
- 由福克-沃爾夫飛機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生產,軍用型於 1939年開始投入現役。
- 最初為替德意志漢莎航空研發的新型民航客機,完成時為當時世上最先進的民航客機。
- 被設計成能在無加壓座艙最高上限的3,000公尺高度(9,800英尺)飛行,較當時一般客機的巡航高度1,500公尺要高近一倍。
- 為了在高空飛行,以及裝備四副引擎而具有比當時飛機長得多的翼展,因此得到「兀鷹(Condor)」這個官方稱號。
- Fw 200 S1作為首架原型機,於1938年8月10日至11日由柏林起飛直達紐約,成為首架由柏林直飛紐約的飛機,耗時24小時又56分鐘即抵達,於回程時再刷新紀錄耗時19小時又47分。
- 作為德國最先進的大型客機,亦因此成為纳粹德國要人的座機,加入到政府專機中隊(Regierungsstaffel)中。
- 希特勒擁有一台Fw 200 V1作為私人座機,這架「英麥曼三世(Immelmann iii)」亦為政府專機中隊的旗艦機,並且具有特別訂製座艙和自動拋出降落傘的逃生座椅。
- 纳粹德國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於 1939年8月23日乘坐一架代號「邊區(Grenzmark)」的Fw 200前往莫斯科,簽訂了著名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 最初轉為軍用機的要求其實是由日本軍方提出,但由於戰爭爆發等原因未能交機,而首個軍用機型號Fw 200 C1則得到空軍採用,開始作為長程巡邏及轟炸機活躍。
- 初期只有加裝簡單的投彈裝置,民航客機的設計也難以承擔繁重的戰鬥任務,只是德國空軍作為新機型補上前的權宜之計,但結果就一直繼續使用。
- 主要負責巡邏大西洋海域支援德國海軍,為U艇提供英國船隊情報,並執行反艦轟炸任務。
- 亦有作為運輸機使用,參與了1942年末空運史達林格勒被圍的第6軍團。
- 在1940年6月至1941年2月這段時間裡,使用Fw 200的部隊總共擊沉了排水量365000噸的商船,與U艇配合重創大西洋上的英國海上交通線。
- 由於早期英國船隊缺乏防空火力,Fw 200可以低飛投彈增加命中率,令英國船隊的損失日增。
- 最著名的戰例為1940年10月26日,第40轟炸機聯隊(KampfGeschwader 40)所屬由伯恩哈德.喬佩(Bernhard Jope)駕駛的Fw 200發現了英國皇后號郵輪(RMS Empress of Britain,排水量42348噸),投彈將之重傷並燃起大火,最终在拖曳回港時被U-32號潛艦擊沉。
- Fw 200因此被邱吉爾稱其為「大西洋的禍害(Scourge of the Atlantic)」,同時英軍也開始加強船隊防空力量,包括在商船配備能彈射起飛的颶風戰鬥機以及建造護衛航空母艦。
- 後期由於護航船隊開始配備護衛航空母艦,且本為民用機改裝的Fw 200也相對較為脆弱,1941年中期起使用Fw 200的部隊被禁止主動交戰以保持飛機數,主要從事偵察巡邏任務,其後再被Ju 290及He 117取代改為單純的運輸機。
- 產量僅有276架,戰後仍有在蘇聯及丹麥作為民航客機使用,西班牙空軍的軍用型則一直使用到五十年代。
- Ju87 斯圖卡(Stuka)俯衝轟炸機
- 從二戰前的西班牙內戰就已服役的戰機,有改裝為攻擊機的衍生型號。
- 為德軍閃擊戰相當重要的一環,作為地面部隊先導對地火力壓制。
- 有特地安裝外號「耶利哥號角」的氣鳴裝置,在飛行尤其是俯衝攻擊時會產生尖銳呼嘯聲,能對地面的人員帶來精神上的壓力。
- 因為這個尖嘯聲非常有名,以至成為日後影視中飛機進行俯衝時的基本音效。
- 不列顛之戰時防禦低下的問題開始曝露,神話至此破滅。
- 駕駛本機著名的飛行員有「斯圖卡的惡魔」漢斯‧烏爾里希‧魯德爾:他駕駛該機摧毀了接近2000個地面目標[16]、一艘戰艦[17]、2艘巡洋艦,一艘驅逐艦和13架飛機
- 另外因為希特勒在1945年後下令他禁飛,因此大戰末期他取得的戰績己不列入計算
- 此外哈特曼的弟弟阿爾弗雷德曾當過Ju-87系列的後座機槍手,後來在北非被擊落俘虜直到戰爭結束。
- Ju 88
- 可水平可俯衝的雙發轟炸機,另外也有重戰版本
- 有相當多衍生型,在二戰中擔起了各種任務,被暱稱為全方位工作機、萬能博士,為德國生產數最多的雙引擎機
- Ju 188 復仇者 (Rächer)
- Ju 290/390
- Do-17/217
- 外號「飛行鉛筆」,後期多半改為對地攻擊以及夜戰用戰機。
- 217型由於輕量化有著簡易的迫降條件,生還率大為提升,然而彈酬依然無法應付戰場需求。
- Hs129
- Ho229
- He 111
- 德國二戰時的主力轟炸機型之一,以郵政機為名義開發,也做為運輸機。
- He 117 鷹獅 (Greif)
- 由亨克爾飛機製造廠設計生產,二戰期間德國唯一大量生產的重型轟炸機, 1942年開始投入現役。
- 源於帝國航空部在烏拉山轟炸機[18]計劃後,再提出性能要求更高的「轟炸機A(Bomber A)」計劃,並由當時的空軍參謀長瓦爾特.韋佛(Walther Wever)大力支持。
- 但重型轟炸機的支持者韋佛於1937年死於空難,雖然亨克爾得到批准進行計劃1041(Projekt 1041)的研發,實際上此計劃在空軍高層中已再没任何支持者,令研發和生産一再延遲。
- 雖然研發的是四發重型轟炸機,但此時的空軍兵器生產總監
俯衝轟炸廚恩斯特.烏德特(Ernst Udet)要求亨克爾的産品必需具有俯衝轟炸功能,令亨克爾被逼採用特别設計去達成要求, 為He 117日後多災多難的現役旅程埋下了伏筆。 - 其後在英國對德國本土的戰略轟炸開始,He 117的研發才再次得到支持,但此時其設計已經和最初概念相去甚遠,並且技術問題叢生。
- 外觀上看是雙發中型轟炸機,實際上使用的DB 606動力系统是由兩组DB 601液冷引擎左右倒置併聯而成,再由齒輪箱整合輸出動力到單一螺旋槳。為真正的四發轟炸機,同時去除了四具引擎產生的阻力令機體能進行俯衝轟炸。
- 但由於這種強行併聯引擎而造成的各種技術問題,DB 606非常容易過熱甚至在飛行期間起火,這項缺憾由試飛到實戰均引致大量意外事故。
- 因此在德軍飛行員間劣評如潮,得到「帝國打火機(Reichsfeuerzeug)」,「帝國火炬(Reichsfackel)」的綽號。
一式陸攻:我是一打便著的打火機,你是沒被打也會自燃的打火機,你比我還勝一籌啊。
- 諷刺的是由於機體過重和總是出現不明原因的振動,He 117一直無法真正擁有俯衝轟炸能力,這項不合理的要求最終還是於1942年被取消,He 117最終只具有限度的俯衝轟炸功能。
- 但是在設計上造成的問題巳經難以修復,除了引擎問題,作為重型轟炸機但載彈量過低,機體操縱性不佳也一直無法解决。
- 英國著名試飛員埃里克.布朗(Eric Brown)曾試飛被虜獲的He 117,評價是「雖然是大型機,He 117總是给我一種脆弱的印象…它是極少數令我不享受其試飛過程的德國飛機。」
- 但由於這種強行併聯引擎而造成的各種技術問題,DB 606非常容易過熱甚至在飛行期間起火,這項缺憾由試飛到實戰均引致大量意外事故。
- 投入實戰後表現也乏善可陳,特別是趕上了德國轉為守勢階段令它更難發揮性能。
- 首次參戰是協助空運史達林格勒被圍的第6軍團,但因為運載量和可靠性問題無甚表現,損失的7架He 117也全都是因為引擎起火而非敵方火力造成。
- 1944年春的「摩羯宮行動(Unternehmen Steinbock,又被英國人戲稱為Baby Blitz)」,為He 117唯一參與的西線大規模轟炸作戰。不過德軍飛行員摸索出先俯衝再收細油門滑翔投彈,然後開大油門下降低空脫離的作戰方式,令He 117的戰損率只有10%,遠低於其他機種的平均60%。
雖然這樣命中率低到可以忽略不提便是了。 - 1944年7月19日對莫斯科西面大盧基(Вели́кие Лу́ки)地區鐵路運輸的大規模轟炸,則是He 117參與的最後大規模轟炸作戰,並且採用高空轟炸使紅軍戰鬥機難以攔截。
- 1944年夏天後,He 117因為油料不足且德軍推行緊急戰鬥機計劃,與其他螺旋槳轟炸機一樣退出了作戰行列。
- 由於擔任重型轟炸機的任務表現不佳,因此有嘗試進行各種改裝進行對地支援、反艦和反坦克等戰術任務,側面反映了德國空軍對戰略轟炸行動的缺乏規劃與不重視。
- 其中—架代號V38的實驗機殘骸於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維爾機場被發現,擁有比一般He 117更大的彈艙,被認為可能是專門設計用於德國原子彈計劃的載機。
- Me 264
運輸機
- JU 52
- Me 321/323 巨人(Gigant)
飛行艇
- BV 138 海龍(Seedrache)
- 漢堡飛機製造公司設計與生產的五人座飛行艇,該企業被併入布洛姆-福斯後母公司在原有設計上擴增機體體積、做為偵查飛艇與運輸機投入閃電戰
- BV 222 維京(Wiking)
- 原作為紐約-柏林航線的客機設計,遭到德軍徵收後成為二戰投入實戰的航空器中體積最大者。
- 機身寬度長達10呎 (約3.05m)且內部幾無隔間,可以同時容納92人或72個擔架病患。
- 一共生產13架,當中3架遭到盟軍俘獲並於戰爭結束後處分;2023年有發見遺骸的報告,但礙於本機過於碩大暫無打撈計畫。
- 原作為紐約-柏林航線的客機設計,遭到德軍徵收後成為二戰投入實戰的航空器中體積最大者。
- BV 238
- Do 24
- 全金屬單翼飛艇,訂單最初由荷蘭海軍提出。
- 荷蘭淪陷後德軍重建本機的生產線,當中法國北部的生產線在盟軍解放該地後仍有運行,為此產量以及運用國甚多;直至1970年代仍在西班牙作為救援飛艇運用。
偵查機
- BV 141
- Fi 156 鸛(Storch)
- 由菲瑟勒 (Fiessler) 設計的雙座STOL (短場起降,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偵察機。
- 拜可收摺的高單翼混合結構、特長的
美腿起落架僅需60公尺就能起飛、降落需求的滑行距離則是三分之一;操縱性還是視野都可說是一時之選。
- 拜可收摺的高單翼混合結構、特長的
- 1943年9月12日,由納粹武裝親衛隊與空降獵兵組成的特戰部隊順利在「橡樹作戰 (Operation Oak)」救出被軟禁於亞平寧山間的墨索里尼後,即利用本機易於起降的特點快速撤離。
- 由菲瑟勒 (Fiessler) 設計的雙座STOL (短場起降,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偵察機。
- Fw 189 鴞鷹(Uhu)
槲寄生子母機(Mistel)
- 將以上機組中兩台疉合的模樣
有夠亂來的- 實戰中是上面小的載下面大的飛。原本是想作為空降用,大戰後期則改造成無人滑翔炸彈。
- 想當然耳既難開也難用又難整備,很容易被擊落,使用時機亦難以掌握,釋放機構也常故障,即使是像鐵橋這樣的大型固定目標也浪費了3+3發才能破壞。
- 相較之下專門研發的滑翔炸彈「Fritz-X」與「Hs293」就成功得多。
- 後來倖存的實機大多被盟軍放到博物館裡去。
- 美軍也曾以B-17跟B-24進行過類似的「阿芙羅黛蒂行動(Operation Aphrodite)」,同樣收穫甚微
人家是愛神不是戰神吼 - 但對德國青年而言,不幸中的大幸是他們不用乘上槲寄生的替代方案……
- Fi 103R 帝國堡壘(Reichenberg)
- V-1飛彈的空射載人衍生型
更亂來了 - 飛行員必須在撞擊前一刻跳傘,基本上跟特攻沒兩樣。
- 進行兩次測試飛行失敗後就被元首直接喊卡。
- V-1飛彈的空射載人衍生型
英系戰機
一戰
- 索普維茲駱駝式
- 英國於一次大戰最代表性的雙翼戰機,取代同公司製造的幼犬式在西線成為主力。
- 由於武裝以及引擎、駕駛艙配置接近加上引擎輸出強,操縱強到能直接令機體快速右轉3/4圈,增加了空軍的戰術運用空間。
- 少見在三軍都有服役的機型,做為夜間戰鬥機、艦載機、攔截機也能斬獲戰果:終其一戰至少擊落三千架敵機。
戰鬥機&艦載機
- 格鬥士式戰機 (Gladiator)
- 由格羅斯特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37 年開始投入現役。
- 按照航空部技術規範 F.7/30 研製,規格為時速達 250 英里及配備四挺機槍的雙翼戰鬥機。
- 雖然霍克及超級海軍等公司均有投入競標,但最終只有格羅斯特硏發的格鬥士和手套式(Gauntlet)獲採用投入量産。
- 規範 F.7/30 在 1930 年發佈,格鬥士式卻直到 1937 年才服役,而此時單翼戰鬥機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主流了。
- 作為皇家空軍的未代雙翼戰鬥機,其設計可算相對較為先進甚至揉合了一些後來單翼戰鬥機的基礎技術,不過作為雙翼戰鬥機的先天上限决定了其必然落伍的命運。
- 為罕有採用全封閉氣泡式座艙的雙翼戰鬥機,前部機身為單翼戰鬥機標準配置的金屬硬殼式,但後部機身還是傳統的金屬骨架加布制蒙皮結構。
- 技術規範要求的時速 250 英里及配備四挺 7.62 公釐機槍均有達成,以 1937 年的標準而言也確實並不差。
- 二戰爆發時作為已落伍的雙翼機,被戰鬥機數量嚴重不足的皇家空軍分配到各種到各處二線戰場將就使用,卻意外創下了不少以弱勝強的戰果。
- 特别在早期空戰強度較低的地中海/北非/東非/中東戰區,面對同樣仍裝備了不少雙翼機的義大利空軍可謂勢均力敵
難兄難弟。 - 在馬耳他島上的皇家空軍,其空中戰力一度只剩下三架格鬥士式,絶望的守軍只能將此三機命名為「信、望、愛」聊以自慰。神奇的是,這三機還真的成功支撐到再有新戰機來增援為止。
- 南非兼英聯邦首席王牌馬爾馬杜克.帕特爾 (Marmaduke Thomas St John Pattle) 最初使用的座機即為格鬥士式,此段期間他更以擊墜 15 機的紀錄成為皇家空軍的首席雙翼機王牌。
- 特别在早期空戰強度較低的地中海/北非/東非/中東戰區,面對同樣仍裝備了不少雙翼機的義大利空軍可謂勢均力敵
- 格鬥士式也以軍售或援助給部份國家,並在這些地區繼續其「大衛挑戰哥利亞」式的故事。
- 國府空軍在中日戰爭爆發後購入一批 36 架格鬥士式,主要用於華南地區,並被投入到武漢及崑崙關等地的空戰中,為少數能與日軍新型九六式艦戰一戰的機型之一。
- 唯一的美籍華裔王牌陳瑞鈿 (Arthur Chin) ,其 8.5 機的擊墜紀錄全部均為使用格鬥士式在中國戰場取得。
- 芬蘭空軍在冬季戰爭前也獲得 30 架格鬥士式,冬季戰爭中作為戰鬥機使用,繼續戰爭中則改用途為偵察機。
- 使用格鬥士式取得最多戰果的芬蘭王牌為帕沃.貝治 (Paavo Daavid "Pate" Berg),他同時以 9.5 機的紀錄成為芬蘭空軍的首席雙翼機王牌。
- 國府空軍在中日戰爭爆發後購入一批 36 架格鬥士式,主要用於華南地區,並被投入到武漢及崑崙關等地的空戰中,為少數能與日軍新型九六式艦戰一戰的機型之一。
- 在皇家空軍一直到 1944 年才完全退役,而使用到最後的是 1953 年才將之退役的葡萄牙空軍。
- 流星式戰鬥機 (Meteor)
- 颶風式戰機 (Hurricane)
- 霍克飛機公司設計生產,霍克「風」字輩戰鬥機的首作,1937 年投入現役。
- 出自霍克公司首席航空工程師西德尼·卡姆[19] (Sir Sydney Camm)的手筆,亦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最早期是以同公司的雙翼戰鬥機怒火式(Fury) 改良為單翼機版本。面對航空部缺乏興趣的態度霍克公司和卡姆仍堅持開發,某種意義上算是拯救了英國的決定。
- 原型機 K5083 於 1935 年試飛成功,翌年皇家空軍就簽下首批 600 架的訂單,成為第一架被英軍正式採用的單翼戰鬥機。
- 設計上是傳統工藝和最新科技並存,雖然較保守的設計令其性能較不特出,但也確保了生產和後勤維護方面的便利性。
- 機身仍採用雙翼機以鋼管組成的沃倫式桁架再蒙皮構成,並以機械方式接合技術建造,而不是新式單翼機的焊接一體成型硬殻。前期版本的機翼以及機尾並非全金屬製而是布料蒙皮,後期才改為航空硬鋁。
- 配備日後聲名遠播的勞斯萊斯梅林 PV-12液冷引擊,也按照航空部的要求在機翼上安裝了高達八挺 7.7mm 機槍,同時也是第一款備有可回收式起落架的英軍戰鬥機。
- 不過八挺 7.7mm 機槍的火力還是被嫌不足,於是後來的 Mk.IIB 型 就增加到 12 挺 7.7mm 機槍,直至 Mk.IIC 型再改成四門 20mm 機炮才總算再沒有火力不足的呼聲。
- 二戰爆發時,英國皇家空軍配備的颶風式也只有區區 16 個中隊,但作為已經是陣中數量最多的現代化戰鬥機,從挪威到法國戰役均擔任主力,直到不列顛戰役則與噴火式共同擔起英國本土的防空重任。
- 相對於被奉為「救國神機」的噴火式,低調的颶風式當時不但佔了皇家空軍戰鬥機數量的一半以上,不列顛戰役中擊落的德機數量也佔了總數的 55% ,其功勞與噴火式相比只可説是有多沒少。
- 一般認為颶風式性能比不上同期的噴火式和主要對手 Bf-109,但其主要短板其實只是速度及爬升性能,水平盤旋性能則反而在這兩者之上。
- 大概是因為當時皇家空軍採取「噴火式負責戰鬥機,颶風式負責轟炸機」的戰術,加上噴火式外形優美的優勢,令本機在不列顛戰役中的貢獻時常受到低估。
- 不列顛戰役期間使用颶風式最有名的部隊,首推主要由波蘭飛行員組成的英國皇家空軍第 303 中隊(No. 303 Squadron RAF),在六星期內取得了 126 機擊墜數,多位飛行員均成為二戰波蘭位列前矛的空戰王牌。
- 不列顛戰役後噴火式的產量終於開始追上,颶風式也開始更改用途為戰鬥轟炸機,並被投入到地中海及亞洲等其他戰區中。
- 英倫海峽戰區的颶風式單位被投入到夜間掠襲(Night Intruder)任務中-在滿月的夜間單機突入法國空域,於敵方的機場上空獵殺敵機。當中最知名的是捷克王牌首席卡雷爾·庫特爾瓦舍爾(Karel Kuttelwasher),他使用颶風式Mk.IIC 型在夜間掠襲任務中擊落了 15 機,並因此得到了「捷克夜鷹(Czech Night Hawk)」的綽號。
- 部署到地中海及北非戰區的颶風式除了進行了熱帶地區對應改裝並增加了炸彈掛架外,Mk.IID 型甚至加裝了兩個 40 mm 機炮吊艙以執行反戰車任務,Mk.IID 型因此亦有「飛行開罐器(Flying Can Opener)」的稱號。
- 第 6 中隊(No. 6 Squadron RAF)所屬的菲臘·希利爾(Philip 'Pip' Hillier)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擊毀了 13 台敵軍戰車,很可能是英軍戰車擊殺數最高的飛行員。
- 相對於在地中海及東南亞戰區繼續擔任第一缐戰鬥轟炸任務,後期歐洲戰區的颶風式則已轉為負責二缐任務,例如在諾曼第登陸期間曾作為郵務機運送機密文件往前線。
- 除了英國本身和其他英聯邦國家外,也通過外銷或是軍援裝備到蘇聯、希臘、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的空軍。
- 蘇聯通過租借法案總共獲得 2952 架颶風式,為紅軍獲得數量最多的英製戰機。主要被部署在北方保護北極航缐和摩爾曼斯克港。
- 颶風式在蘇聯飛行員之間評價並不高,認為其速度及爬升率均較差的缺點不適合東缐戰場。只有極少數如鮑里斯·蕯福諾夫(Бори́с Феокти́стович Сафо́нов)一類的海軍飛行員對這款英製戰機情有獨鐘,這位外號「摩爾曼斯克之星」的王牌擊落了至少 20 架敵機。
- 2023年俄烏戰爭期間烏克蘭軍隊為拆除未爆彈,在前蘇聯領地掘出至少八架已解體的颶風式殘骸,計畫在修復後展出。
- 蘇聯通過租借法案總共獲得 2952 架颶風式,為紅軍獲得數量最多的英製戰機。主要被部署在北方保護北極航缐和摩爾曼斯克港。
- 雖然早在二戰初期就被視為落伍機種,但英軍的颶風式直到 1947 年才正式退役。而阿根廷甚至直至六十年代初期才將最後一架颶風式除役。
- 如今不列顛之戰紀念飛行隊仍保留了兩架颶風式 Mk.IIC ,亦是少數仍具備飛行能力的現存颶風式。其中編號 PZ865 的Mk.IIC 為最後一架生產的颶風式,因此被稱為「The Last of Many」。
- 海颶風式戰機 (Sea Hurricane)
- 霍克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41 年投入現役。
- 因為大西洋護航船團開始遭到 Fw-200 等德軍長程攻擊機打擊,在此緊急情況下誕生出的應急產物。
- 此時英國在現代化艦載機方面的發展仍處於大落後狀態,為快速解決問題只能將颶風及噴火式直接改裝成艦載戰鬥機。
- 最初的海颶風 Mk.IA型作為應急改裝產物,所以沒安裝任何一般艦載機起降裝備,而是從經改裝商船上的彈射裝置用火箭助推直接起飛。
- 實際上當時的皇家海軍也只有少數幾艘艦隊航母,根本沒法騰出來參加護航所以唯有出此下策。
- 起飛迎擊敵機後的海颶風 Mk.IA型,只能迫降於海上棄機,飛行員則由船隊救走。因此被挑選出來改裝的大多是已接近壽命上限的機體。
- 後來的Mk.IB 型追加了起降所需的掛勾等裝置,最終型號Mk IIC 將引擎換裝成勞斯萊斯梅林 XX,進一步提升航速。
- 1941 年中開始配置到護航船團中,後來也登上商船改裝而成的護航航母,為早期為船團提供空中保護的主力。
- 第一個取得的戰果是一台 Do 18 飛艇,於 1941 年 7月 31日擊落。
- 支座行動(Operation Pedestal)期間,艦隊航空兵(FAA)所屬的理查德·考克少尉(Lt. Richard Cork)在單日擊落了五架敵機,為艦隊航空兵唯一的單日王牌。
- 在海火式及其他英軍自製艦載機入役,以及美國提供大批新式艦載戰鬥機後,慢慢退出現役。
- 颱風式戰機 (Typhoon)
- 霍克飛機公司設計,格羅斯特飛機公司生產,霍克「風」字輩戰鬥機的第二作,1941 年投入現役。
- 早在颶風式於 1937 年剛服役時就開始設計的後繼機,源自航空部技術規範 F.18/37 。
- 最初規劃是搭載 2000 匹馬力液冷引擊,配備 12 挺 7.7mm 機槍的中至高空攔截機,因此設計成功與否也取決於引擊的研發和表現。
- 霍克公司為兩款當時正在研發的新型 2000 匹馬力引擊都提出了機體設計-分別為使用納皮爾軍刀引撃(Napier Sabre )的本機及使用勞斯萊斯禿鷹引擊(Rolls-Royce Vulture) 的龍捲風式(Tornado)。但隨著禿鷹引擊因研發失利而胎死腹中,龍捲風式也隨之成為廢案,只剩本機繼續發展。
- 雖然是備受期待的新型機,但由引擊到機身設計的各種技術問題頻生,不少狀況甚至到本機退役為止也沒有解決,算是性能到位而缺點亦明顯的殘念機。
- 颱風式配備軍刀液冷引撃雖然可以達到 2400 匹馬力,但最初製造原型時卻是由納皮爾公司的熟練技工親手打造組裝的。結果一轉為大量生產就浮現問題-引擊筒閥因使用鉻鉬鋼製造而時常失靈,導致引擊停轉引發事故。加上製作品質的問題,軍刀引擊的表現聲譽直至 1944 年才穩定下來。
- 大出力引擊伴之而來的大型冷卻器,令本機需要在機頭齶部安上一個碩大冷卻器進氣口,成為本機及後來衍生暴風式系列的共通機體特徵。
- 另一個更致命的問題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會滲漏進駕駛艙內,甚至疑似導致有飛行員因此昏迷而墜機身亡。因此颱風式的操作手冊要求飛行員除非引擊已停車,否則即使在地上也需戴上氧氣臉罩。
- 而最大的安全隱憂是機尾的結構問題,在試飛期間已導致數起令機體受損甚至空中解體的事故[20],令霍克公司需要在後續改良時特地加強機尾結構。
- 只是雖然加強機尾結構暫時解決了問題,但機體在使用數年後產生了金屬疲勞,結果問題再次死灰復燃。
- 颱風式配備軍刀液冷引撃雖然可以達到 2400 匹馬力,但最初製造原型時卻是由納皮爾公司的熟練技工親手打造組裝的。結果一轉為大量生產就浮現問題-引擊筒閥因使用鉻鉬鋼製造而時常失靈,導致引擊停轉引發事故。加上製作品質的問題,軍刀引擊的表現聲譽直至 1944 年才穩定下來。
- 除去上述問題外,在飛行性能和火力上都有突出之處,但因為設計上的特點令其偏離了原有中至高空攔截機的定位,反而成為低空攔截機和戰鬥轟炸機。
- 飛行極速可達時速 679 公里,而且作為飛行射撃平台相當穩定。
- 與颶風式設計相似的較厚機翼設計,雖然削弱了其高空飛行及爬升性能,卻令它具有較堅強的防禦力及能㩦帶大量武器彈藥的酬載量。
- 除了配備四門 20mm 機炮外,還能夠掛載兩枚 1000 磅炸彈,或是八枚 RP-3 對地火箭彈,其酬載量已超越大部份二戰初期的輕轟炸機。
- 在 1941 年服役時正好趕上 Fw-190 出現造成的空中戰力失衡,因此被部署到海峽前線對抗性能相近的對手。
- 當時的 Fw-190 主要是以低空攜彈掠襲,一擊離脫的突擊為主,因此低空性能較佳的颱風式成為理想的專門攔截機。
- 由於颱風式和 Fw-190 由某些角度來看外表相當接近,造成了一些友軍火力誤撃事件。因此使用颱風式的中隊開始採用鮮明黑白相間條紋塗裝以資識別。後來諾曼第登陸時參戰的盟軍軍機均統一使用此塗裝,成為著名的「入侵條紋(Invasion stripes)」。
- 1942 年起開始接替颶風式負責掠襲任務,其配備副油箱後航程可以覆蓋整個法國甚至可達荷蘭及比利時。
- 此期間表現出色的飛行員之一為羅蘭.比蒙(Roland Prosper "Bee" Beamont),除了擊落總數九機外,還摧毀了 13 節火車和大量德軍載具。
- 叧一位狠人是比利時飛行員讓.德.謝利斯.隆尚男爵(Baron Jean de Selys Longchamp)。在 1943 年 1 月 20 日的一次掠襲任務後,他獨自駕駛他的颱風式脫隊,單槍匹馬奇襲掃射了布魯塞爾的蓋世太保總部,造成了四名當地蓋世太保高層身亡並殺傷多人,再將多面比利時和英國國旗投下,然後安然返航。
- 随著盟軍規劃重返西歐大陸,對能支援陸軍的戰鬥轟炸機需求大增,此時的颱風式開始大多轉為執行對地攻擊任務。
- 諾曼第登陸前夕,英軍為對地支援專門建立的第二戰術航空軍 (2TAF) 已經擁有 18 個中隊的颱風式,比戰鬥機司令部保有的還多出一倍。
- 第二戰術航空軍由諾曼第登陸開始直到佳木作戰(Operation Goodwood),其麾下的颱風式中隊報稱摧毁了 222 輛戰車。不過這項戰績與其後的不少戰報一樣,經後人考證發現有明顯濫報及重覆計算現像。
- 不過颱風式對德軍的破壞力更在心理層面上,不少戰車組員在目睹其他戰車遭機炮和火箭彈掃射摧毁的慘狀後,只要看到颱風式出現就棄車而逃。德軍也因為颱風式等戰轟機的威脅,時常只能限定在夜間行軍。
- 總計使用颱風式取得最高擊墜數的王牌為約翰.鮑德温(John Robert Baldwin),總共取得 15 個個人及一個共同擊墜紀錄。
- 颱風式在戰後的 1945 年 10 月就已退出現役,其原因可能是其眾多始終無解的安全缺憾,以及其經完善的派生機型暴風式已替代其地位所致。
- 暴風式戰機 (Tempest)
- 霍克飛機公司設計生產,霍克「風」字輩戰鬥機的最後一作,1944 年投入現役。
- 早在研發颱風式的初期,西德尼·卡姆和他的研發團隊已經意識到其較厚的機翼設計將對飛行性能產生明顯影響,因此開始著手研製針對此問題的改良型。
- 最早被稱為「颱風II」或「薄翼版颱風」,後來設計的相異之處已經多得像全新機型,故另外取名為暴風式。
- 共生產了六台試作機,而第二及第五台就成為日後正式量產型號 Mk.II 及 Mk.V。
- 作為可算是颱風式的衍生型,暴風式在各方面都是前者的進化版,並且去除了其安全缺憾。
- 採用了更接近橢圓形更薄的機翼,機翼弦長37.5%處減薄14.5%,翼尖減薄10%,令飛行速度和爬升性能均有明顯提升。
- 另外機身和垂直尾翼也有延長升高,減薄機翼後部份油箱則挪到防火板後方。
- 量產型的 Mk.V 採用同系列軍刀引撃 IIB 型,出力及穩定性均超越其早期型號。而武裝則維持與颱風式相同。
- 另一量產型號 Mk.II 則換裝新型的布里斯托半人馬座(Bristol Centaurus)液冷引撃,不單具有 2520 匹馬力,也因為冷卻器經改良而不再需要機頭齶部的冷卻器進氣口,機身因此更為流線形。
- 採用了更接近橢圓形更薄的機翼,機翼弦長37.5%處減薄14.5%,翼尖減薄10%,令飛行速度和爬升性能均有明顯提升。
- 經過較長的研發時間,終於趕及在 1944 年初服役,作為最優秀的英製戰鬥機之一參與盟軍的反攻作戰。
- 諾曼底登陸前夕以深入穿透法國北部和低地國家,掃蕩敵軍機場、雷達站、交通網絡的任務為主。
- 市場花園作戰後則是部署到荷蘭,支援盟軍向德國推進並奪取萊茵河區的制空權。在對戰紀錄上,與德軍戰機的交換比高達 8:1。
- 因為低空飛行性能優秀,為盟軍能較有效對抗德軍噴射機掠襲的機種。
- 首次取得對 He 162 及 Ar 234 撃落紀錄的機種均為暴風式 Mk.V ,同時使用暴風式的採用所謂「趕老鼠(Rat Scramble)」戰術去對付 Me 262,並取得了不少戰果。
- 總計使用暴風式取得最高擊墜數的王牌為大衞.費爾班克斯(David Charles Fairbanks),總共取得 14 個個人擊墜紀錄,包括首次撃落 Ar 234 噴射轟炸機的戰果,並因此有著「賴訥的恐怖(The terror of Rheine)」的外號。
- 同時隨著德軍發起以大量 V-1 巡弋導彈攻擊英國本土的報復行動,暴風式亦成攔截這種報復兵器的最佳選擇。
- 除了直接擊落外,資深王牌飛行員羅蘭·比蒙研究出另一種較省力安全的戰法:將戰機飛近導彈下方並排等速飛行,機翼處於導彈腹下,然後翻轉機身,機翼會將V-1導彈挑翻而墜毀。
- 擊落最多V-1 巡弋導彈的暴風式飛行員為 約瑟夫.貝利(Joseph Berry),紀錄為59.5 個擊墜數。
- 二戰後大部份暴風式均退居二線,轉為拖靶機繼續使用。英軍退出印度時將部署於當地的暴風式轉交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空軍使用,直至 1953 年退役。
- 搭載半人馬座引撃的暴風式 Mk.II 經改良後,衍生型海怒式(Sea Fury)成為英軍最後的活塞引撃艦載戰鬥機,參與韓戰及冷戰初期各次衝突。
- 噴火式戰機 (Spitfire)
- 由超級海軍公司設計生產,二戰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戰鬥機,1938年開始投入現役。
- 超級海軍公司本是一所主力研發水上競速飛機的小公司,1926年被工業巨頭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收購。而公司得以揚名立萬的原因是由首席設計師「R.J.米切爾」帶領,勝出了1922,以及1927、1929、1931連續三屆勝出著名的水上飛機競速比賽史耐德杯。[21]
- 米切爾研發的S.5/ S.6/ S.6B系列水上競速飛機,在技術上正是噴火式戰鬥機的祖先;另外義大利瑪奇公司的二戰主力戰鬥機MC.202亦同樣是源自史耐德杯勝出機M.39。
- 當英國航空部於1934年提出新的戰鬥機研製規範,米切爾提出編號300的設計,而霍克公司提出了編號PV.12的設計,其後分別發展成為噴火及颶風戰鬥機。
- 「噴火」之名源自當時維克斯公司主席以其女兒的暱稱「小噴火」所命名,據說米切爾對這名字的評價是:「我就知道他們會挑這種蠢到極點的命名。」
- 天才設計師米切爾於1937年因癌症復發去世,終年42歲,並未能看到第一架噴火式戰鬥機正式出廠的那天。他的遺缺由副手約瑟夫‧史密斯接手,並負責研發改良這款機型直至它停産為止。
- 可謂當時英國最新鋭航空技術的結合體,特徵是流暢的外型配上橢圓形機翼,在水平機動性能上相當優秀。
- 為了對應戰况和技術改良而産生多個改進型,噴火本家共24個改進型可大致以搭載的引擎分為:早期型梅林(Mk I至Mk VI)、後期型梅林(Mk VII至Mk XI,Mk XVI)和格里風噴火式(Mk XII至Mk 24)。
- 動力、氣動構型、機翼、火力均一直在演變進化,為噴火式由二戰前至戰後仍能穩坐英國主力戰鬥機之位的主因。
- 為了對應戰况和技術改良而産生多個改進型,噴火本家共24個改進型可大致以搭載的引擎分為:早期型梅林(Mk I至Mk VI)、後期型梅林(Mk VII至Mk XI,Mk XVI)和格里風噴火式(Mk XII至Mk 24)。
- 為盟軍早期在西歐戰場少數能與Bf109匹敵的戰鬥機,直至不列顛之戰兩者關係正式升格成一輩子的宿敵。
- 當時共同擔負守護英國領空重責的颶風式因為性能較差,主要負責攔截轟炸機,而噴火式則與以Bf109為主力的德國戰鬥機群正面交手,最終遏制了德國來勢洶洶的空中攻勢。
- 不列顛之戰期間,使用噴火式與Bf109的雙方王牌多次碰頭,造就了不少經典對決場面:比如道格拉斯.巴德對阿道夫.加蘭德、阿道夫.「水手」馬蘭對維爾納.莫德士、約翰.鄧達斯對赫爾穆特.威克等。
- 不少德軍飛行員相當肯定噴火式的性能,最著名的例子是戈林某次來視察海峽前線部隊,臨去前問作為指揮官的加蘭德需要什麼裝備,结果得到「我想要噴火式戰鬥機」的回應。
-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在下院讚揚皇家空軍飛行員的英勇表現:「在人類戰爭的領域裡,從來沒有過這麼少的人對這麼多的人作出過這麼大的貢獻。(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 自此曾參與不列顛之戰的皇家空軍飛行員被稱為「The Few」,噴火式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也升華為「救國神機」。
- 不過緊接下來戰爭中期在各戰線碰上更多不同對手,也一度處於下風需要不停改良進步來保持競爭力。
- 1941年8月德國空軍開始在海峽前線部署新型的Fw-190A系列戰鬥機,其性能基本完全壓制同期的噴火式Mk V系列,海峽前線的制空權立即落入德國人手中。情況嚴重的程度甚至令英軍高層計劃派突擊隊到法國機場,偷一台Fw-190回來研究。不過翌年發生了德軍飛行員駕駛Fw-190誤降英軍機場事件,令英軍得以仔細研究這款機型,並且研發出噴火式Mk IX以作對抗。
- 噴火式在太平洋戰爭初期與日系機對抗的表現也比較一般。因為一向以水平機動性能見稱的噴火式,碰上了在這方面堪稱特化的早期型零式和隼…不過與其説是性能問題,更大原因是飛行員没有採用合適的戰術去應對日系機。
- 戰爭中後期通過不斷升級,仍然是一線用的前線戰鬥機,也兼顧攔截V-1火箭及擔當偵察機等任務。
- 不過由於先天設計上的特點,續航距離不足所以退出了轟炸護航任務。
- 紀錄上取得最多擊落數的噴火式是一架編號EN398的噴火式Mk IX,曾經由英國首席王牌約翰尼.約翰遜及加拿大王牌羅拔.「巴克」麥克奈爾使用。
- 戰後依然有大批英聯邦國家及盟國使用,最晚是於1961年退出愛爾蘭空軍現役。
- 與Bf109的孽緣一直持續到戰後的第一中東戰爭,交手的是埃及空軍的噴火式Mk IX 與以色利空軍的S-199(捷克斯洛伐克仿制的Bf109G) 。
- 正如前述在英國人心中地位祟高,堪稱英國在黑暗絶境中仍然負隅頑抗的精神象徵。後世產生了大量以「噴火」命名的汽車、飛機、打火機、啤酒品牌、運動俱樂部…等。
- 皇家空軍至今保留了一支不列顛之戰紀念飛行隊(Battle of Britain Memorial Flight) ,由噴火及颶風式戰鬥機、蘭卡斯特轟炸機、C-47達科塔運輸機组成,專門於二戰紀念儀式或重大國家慶典作飛行表演。
- 澳洲皇家空軍第100中隊同樣作為紀念飛行隊,亦保留了一批噴火式作表演之用…所以某種意義而言,噴火式仍然可算是現役機型。
專用BGM:《Go 2 - Spitfire》
- 由超級海軍公司設計生產,二戰英國最具代表性的戰鬥機,1938年開始投入現役。
- 海火式戰鬥機 (Seafire)
- 由超級海軍公司設計生產,1942 年開始投入現役。
- 早在噴火式服役的 1938 年,海軍部已經表達了對噴火式艦載戰鬥機化的興趣,但由於此時艦隊航空兵仍隷屬於皇家空軍,陸基型噴火式又需求極大完全沒有多餘產能,因此上艦計劃直到 1941 年才正式啓動。
- 最早一批海火式由噴火 Mk Vb 型改裝而成,作為海火 Mk Ib 型先行服役以供飛行員適應其艦上操作。
- 以當時最優秀英製陸基戰鬥機直接改裝成艦載版,以解決艦隊航空兵缺乏現代化戰機的問題本應是非常合理的做法。但這一次的問題是:噴火式的設計在先天上就不適合成為艦載機。
- 同樣可大致以搭載的引擎分為:梅林海火式(Mk Ib 至Mk III)和格里風海火式(Mk XV至FR Mk 47)。
- 原有噴火式設計有著飛行員視野不佳,起落架強度不足易於折斷的問題,非常不利於航母起降。
- 而後續的機型改良令機身重心改變,機體在低速時操作難度大増,令本就困難的艦上降落操作雪上加霜。
- 機體結構以艦載機而言過於脆弱,容易因為重落地或因著艦鈎反彈而損壞。
- 最後噴火式本就有航程不足且酬載量較差的問題,這些特點也令其作為艦載機的實用性下降不少。
- 最初隨英軍艦隊航母投入到歐洲和地中海的行動,初登場為反攻北非的火炬作戰。
- 但在盟軍登陸義大利本土的雪崩作戰(Operation Avalanche ) 迎來了服役生涯最低點:部署在英軍航母上的 136 架海火式,在作戰開始後兩日已經只剩 39 架堪用-其原因正是多不勝數的起降事故。
- 在登陸諾曼第及圍剿鐵必制號等作戰中均擔任空中支援,但沒有太多表現機會。
- 其後隨英軍太平洋艦隊到遠東為美軍助戰,在沖繩面對日軍的神風特攻隊成為其服役期間的最激烈一戰。
- 因為本來就在航程酬載量方面比較遜色,因此主要負責艦隊防空,應對神風特攻隊的任務。
- 海火式取得最優秀戰果的日子為與日本投降同日的1945年8月15日,獲得了8:1的交換比。
- 使用海火式獲得最高擊墜數的艦隊航空兵飛行員為理察.雷諾斯(Richard H. Reynolds ),總數六個戰果中有 4.5 個使用海火式取得。
- 二戰後仍伴隨英國艦隊航空兵參與韓戰,但已不堪應付高強度的作戰而退出現役。另外部份也隨英國海軍出售予盟國的航母,一同編入法國及加拿大的海軍航空兵服役。
- 有趣的是,最後一個海火式的使用國愛爾蘭是把它當作陸基戰鬥機使用
返祖現象,直至 1954 年始退役。
- 有趣的是,最後一個海火式的使用國愛爾蘭是把它當作陸基戰鬥機使用
- 英俊戰士式戰鬥機 (Beaufighter)
- 無畏式戰鬥機 (Defiant)
- 螢火蟲式戰鬥機 (Firefly)
- 管鼻燕式戰鬥機 (Fulmar)
轟炸機&攻擊機
- DH.98 蚊式轟炸機 (Mosquito)
- 由德哈維蘭公司設計生產,1941年開始投入現役。
- 德哈維蘭公司本身即以擅長研製木造結構飛機聞名,早在三十年代即研製出DH.88彗星木製競速機,以及DH.91信天翁木製四發大型客機。其中DH.88彗星勝出了1934年的麥克羅伯遜杯競速比賽 ( MacRobertson Trophy Air Race ) ,成功在三天內由倫敦飛抵墨爾本。而以上兩者均對以後蚊式的設計産生重要影響。
- 按照三十年代中英國航空部提出的中型轟炸機規範研發,但德哈維蘭並没有完全按照規範,而是提出了全木質硬殼、無防衛武器、高速的中型轟炸機構想。
- 使用木造結構既是順應了德哈維蘭本身的長處,亦滿足了航空部儘量使用非戰略物質 ( 如一般航空器常用的鋁 ) 的要求。
- 不過航空部和皇家空軍對德哈維蘭的構想信心不大,只有少數人如空軍上將威爾弗里德.弗里曼 (Wilfrid Freeman) 支持,此計劃因此被戲稱為「 弗里曼的蠢事 (Freeman's Folly) 」。
- 德哈維蘭在二戰初期英國相當克難的情況下艱苦研發,在赫福德郡郊區的索爾斯伯利禮堂[22]完成了原型機的組裝。
- 首架原型機E-0234 ( 後更改為軍方編號W4050 ) 於1940年11月25日首飛,由創辦人德哈維蘭的兒子小傑弗里.德哈維蘭親自駕機。
- W4050後來在一系列試飛中達到時速388英里(約時速624公里)的速度,一度成為世上飛行速度最高的軍機之一,至此再没人質疑其實力,並得到了皇家空軍的偵察機型訂單。
- 木造結構看上去是過時的設計,但卻令蚊式具相當堅固耐用且輕盈的構造,甚至意外具有一定程度的雷達波吸收能力, 「 弗里曼的蠢事 」由此搖身一變成為 「 木製奇蹟 (Wooden Wonder) 」。
- 使用的木材是雲杉木,以及內外層樺木,中間輕木夾芯的高強度層壓膠合板,既輕且堅固。
- 設計高度模塊化,能夠在普通傢俱和鋼琴廠製造組件再送到總廠統一裝配,利於大量生產亦便於後續改装,為蚊式日後成為皇家空軍最多功能機型打下基礎。
- 堪稱超多功能機型的典範,偵察機、日/夜間戰鬥機、日/夜間轟炸機、戰鬥轟炸機、魚雷轟炸機、反潛機、訓練機、拖靶機等無所不包。
- 如果將皇家空軍,加拿大及澳洲皇家空軍的所有型號相加,整個蚊式家族共有43個次型,這還不包括各種原型及試作機型。
- 被改裝使用各式各樣的武器,由彈跳炸彈「高球(High ball)」到QF 6磅 (57mm)反戰車砲都有搭載過。最瘋狂的是,曾有搭載與土龜重型突擊坦克同款QF 32磅(94mm)反戰車砲的試作機型出現,並且成功試飛試射。
- 高速的特性令蚊式非常難被擊落,令軸心國各國空軍面對此機型大為頭痛。
完美繼承了蚊這種生物異常難纏拍不死的特性。- 德國空軍編組了第25和50戰鬥機聯隊(Jagdgeschwader 25/50)兩支部隊,使用加裝氮氣注入設備的Bf-109專門攔截蚊式,但效果甚差幾乎没打下任何蚊式。
- 緬甸戰區的日軍也碰上了蚊式,而且只有速度更差的一式戰鬥機「隼」。只有少數如黒江保彦的王牌研究出「單擺戰術」應付:當有蚊式入侵時並不立即迎擊,反而事先在蚊式的返航路徑上埋伏。發現返航的蚊式後先跟蹤對方,利用陽光及雲層狀况掩飾自己的行蹤。直到蚊式將航速降低以節省燃油時,才從死角接近並在極近距離對其引擎射擊,務求一擊必殺。
- 專門被用於各種特種轟炸
打臉納粹任務,大概是最被納粹黨討厭的機型。- 1942年9月25日,4架蚊式轟炸了於挪威首都奧斯陸作為當地蓋世太保總部的維多利亞.特拉瑟(Victoria Terrasse)建築群,雖然轟炸不算成功但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蚊式的存在。
- 1943年1月30日,皇家空軍專門派出兩批蚊式日間精確轟炸柏林的電台設施,令當日戈林和戈培爾的納粹掌權十週年演説被逼中斷。
- 據説戈林因面子丢光而暴怒,事後有了「每次當我看到蚊子時我都氣炸了。我嫉妒得臉色發黃發青。英國人比我們更能買得起鋁,他們卻組裝了一架漂亮的木製飛機,而那裡的每一家鋼琴廠都在建造…」的發言。
- 1944年2月18日「耶利哥作戰(Operation Jericho)」,9架蚊式及12架颱風式戰鬥機精確轟炸了法國亞眠的德國監獄設施,以炸彈炸開監獄外牆協助被囚的法國抵抗組織成員越獄。
史上最暴力劫獄行動。- 不過行動中亦因誤炸炸死了百多名囚犯,而且成功越獄的囚犯大多被德軍抓回,最終只有76人成功逃脫。
- 第140大隊的指揮官波西.皮卡德(Percy Charles "Pick" Pickard)於此役中被擊落陣亡,為與蓋伊.吉勃遜同樣執行過百次戰鬥任務的老兵。
- 1944年10月31日,24架蚊式精確轟炸了丹麥奧胡斯作為當地蓋世太保總部的奧胡斯大學。轟炸除了炸死包括當地蓋世太保頭目尤金.史維茨基貝爾 ( Eugen Schwitzgebel ) 在內近二百名蓋世太保成員外,大量關於丹麥抵抗組織的文件檔案亦被付之一炬,被視為同類行動中最成功的戰例。
- 1945年3月21日「迦太基作戰(Operation Carthage)」,20架蚊式精確轟炸了丹麥哥本哈根作為當地蓋世太保總部的蜆殼石油公司大樓,成功令大樓全毁。但同時亦誤炸了旁邊的學校造成多人死傷。
- 在夜間戰場同樣活躍,雖然作為中型機並非轟炸行動主力,但以夜間戰鬥機、轟炸領航機、尋路及電子戰任務機的身份,擔負其他機型難以完成的任務。
- 轟炸機司令部編組了第100 特别任務大隊 ( No. 100 ( Special Duties ) Group ) ,專門獵殺德軍的夜間戰鬥機及執行電子反制任務。
- 除了護航重轟炸機群,蚊式亦會於德軍機場上空埋伏,獵殺返航的夜間戰鬥機。不知何時會遭到攻擊的恐懼,令德軍飛行員之間有著「蚊式恐慌(Moskito Panik)」的現象。
- 取得最高夜間戰果數的蚊式飛行員為第85中隊 ( No. 85 Squadron ) 的布蘭斯.伯布里奇 ( Branse Burbridge ) ,使用蚊式Mk 30擊落了21架德軍夜間戰鬥機。
- 作為不殺主義者,每次攻擊只瞄準機翼而避開駕駛艙。
削德棍
- 作為不殺主義者,每次攻擊只瞄準機翼而避開駕駛艙。
- 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想法,德國由福克-沃爾夫公司研發了同樣是木製的Ta-154戰鬥機,甚至同樣取名為「蚊式(Moskito)」。
- 但是 科學力世界第一的德國卻敗給了木材粘合劑,質量不佳的粘合劑導致木造結構被腐蝕,引起了好幾次空中解體的慘劇。加上起落架結構脆弱的問題,令Ta-154量産計劃最終被放棄。
- 作為英國的代表機型被大量盟國使用,加拿大及澳洲均有授權生產,甚至心高氣傲比較少使用外國機型的美國人也裝備了偵察和戰鬥機型。
- 相較於轟炸機司令部各種四發重轟炸機平均2.2%的折損率,蚊式的折損率只有0.7%,為轟炸機司令部各機型中最低的。
- 由德哈維蘭公司設計生產,1941年開始投入現役。
- 威靈頓轟炸機 (Wellington)
- 史特靈轟炸機 (Stirling)
- 哈利法克斯轟炸機 (Halifax)
- 蘭卡斯特轟炸機 (Lancaster)
- 由阿弗羅公司設計生產,二戰英國最具代表性的轟炸機,1942年開始投入現役。
- 源於同公司產品曼徹斯特轟炸機的改良科案,將原有表現不佳的禿鷹引擎更换為勞斯萊斯梅林引擎,並將引擎總數增至四具成為重轟炸機,至於機身設計則大致沿用曼徹斯特的原案。試飛表現優秀立即得到軍方採用。
- 初期與哈利法克斯轟炸機和史特靈轟炸機並列為轟炸機司令部的主力機型,不過戰爭後期蘭卡斯特已經取代前兩者成為唯一主力。
- 擁有22000磅的驚人載彈量,甚至超越比它更晚服役的B-29,因此在任務搭配和改造方面極具彈性。結構堅實飛行性能良好,但防禦火力較弱,特別致命的是沒有裝設機腹炮塔。
- 由於本來就是為負責夜間轟炸而設計,而且早期裝有的機腹炮塔效果不大所以之後便不再裝設。但戰爭中期德軍研發了名為「爵士樂」的傾斜式機砲裝備於夜間戰鬥機,德軍飛行員往往會從後下方接近,鑽進其防禦火力死角再利用傾斜式機砲擊落之。此一缺憾被視為英軍轟炸機部隊死傷慘重的原因之一。
- 載彈量上的優勢令蘭卡斯特成為適合各種魔改造的理想平台,其中最著名的是三種專用特製炸彈
蘭卡斯特三神器:對水壩專用彈跳炸彈「保養(Upkeep)」、12000磅地震炸彈「高腳杯(Tallboy)」、22000磅地震炸彈「大滿貫(Grand Slam)」。
- 作為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的主力幾乎參與了所有對德戰略轟炸的重要戰役,另外還有其他各種千奇百怪的特種任務。
- 與美軍的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不同,英軍傾向於夜間面積轟炸,往往以城市中心為目標進行大範圍轟炸。
- 轟炸機司令部组織了多次針對魯爾工業區的千機大轟炸,另外漢堡和柏林等大城市亦是時常遭打擊的目標,這些行動均以蘭卡斯特為主力機型。
- 特種任務方面,1943年5月16日夜間到17日清晨,利用彈跳炸彈破壞魯爾河上游三座水壩的「懲戒作戰(Operation Chastise)」堪稱蘭卡斯特的代表作。
- 在歐洲戰區基本已獲勝的情况下,轟炸機司令部編組了名為「老虎部隊(Tiger Force)」的重轟炸機部隊準備參加對日戰略轟炸,但在形成戰力之前日本便宣佈投降。
- 老虎部隊的蘭卡斯特為了解决續航距離不足問題,專門研發了空中加油系统。
- 由於彈倉設計比較便於改裝,英美一度討論過由蘭卡斯特執行投擲原子彈任務的可能性,但最終美軍高層還是以「美國製做的原子彈就該由美製軍機投擲」為由拒絶。
- 不過在1945年8月9日在日本長崎市投下「胖子」的任務,英軍還是派出了一架由雷納德.切斯特上校(617中隊老兵,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得主)駕駛的蘭卡斯特伴隨,以收集相關科學數據。
- 與噴火式同為英國人心目中為二戰的代表物。雖然如今只有兩架仍能飛行,但在重大的二戰紀念儀式時常出現。
- 使用蘭卡斯特的空勤人員中有十位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佔二戰皇家空軍獲此最高榮譽的人數將近一半。
- 最硬派的獲獎人大概是「諾曼.西里爾.傑克遜准尉」,於1943年7月28日的夜間轟炸任務期間機體受重創起火,他在夜間20000呎的高空,飛行時速230公里的情况下徒手爬到機翼上滅火,為隊友爭取到逃生時間。而且他是活著獲得勳章的。
- 使用蘭卡斯特的空勤人員中有十位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佔二戰皇家空軍獲此最高榮譽的人數將近一半。
- 一些英聯邦國家及盟國均獲得了此機型,有趣的是連英國日後的死敵阿根廷也獲得了15架,為該國唯一曾配備過的戰略轟炸機。
- 曾使用此型戰機的有名飛行員「蓋伊.吉勃遜(Guy Penrose Gibson,1944年戰死)」為第617中隊執行「懲戒作戰」的隊長及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得主,完成作戰任務數達到驚人的170次。
- 曼徹斯特轟炸機 (Manchester)
- 劍魚式魚雷轟炸機 (Swordfish)
- 由費瑞航空公司設計生產, 1936年開始投入現役。
- 雖然以二戰的科技水平而言絕對是過時的雙翼老爺機,但其實在其入役的1936年並不落後太多,至少同期另外兩大海軍強國美國和日本,他們使用的艦載魚雷轟炸機也仍然是雙翼機(T4M和九六式艦攻) 。
- 實際上當時不少海軍高層仍認為相對於雙翼機,單翼機於艦上操作的危險性太高了。
- 其實皇家海軍最大的問題是艦載機更新換代速度太慢了,後來美國和日本下一代的載魚雷轟炸機都已改為單翼機(著名的TBD和九七式艦攻) ,但皇家海軍用於替代劍魚式的菲爾利青花魚式居然仍是雙翼機…结果青花魚式反而比它的上代更早退出皇家海軍現役。
- 二戰前期仍大量配屬於皇家海軍的航母作為艦載魚雷轟炸機,皇家空軍海岸指揮部也有用於巡邏、反潛、佈雷等任務。
- 皇家海軍所身處的大西洋,特別是北海戰區惡劣的海況對艦載機運用影響極大。而輕巧且擅長短距起降的雙翼機劍魚式就剛好能在此處發揮所揮所長,時常能在一般機型無法出動的惡劣天氣照常執勤。
- 參與了皇家海軍早期多次重要的作戰,即使是老式雙翼機卻仍戰功異常彪炳。
- 1940年7月8日,皇家海軍發動「弩炮行動(Operation Catapult) 」空襲凱比爾港内立場不定的法國艦隊,英軍航母皇家方舟號所屬的一架劍魚式投放魚雷命中紐芬蘭號巡邏艇,紐芬蘭號迅速沉没並且引爆了艇上的一批深水炸彈,
隔山打牛爆炸重創了旁邊的戰列巡洋艦敦克爾克號使其大量進水,失去戰鬥力。 - 同日,另一支皇家海軍編隊空襲達喀爾港,英軍航母競技神號所屬的一架劍魚式投放魚雷命中戰列艦黎塞留號艦尾,造成大破口並大量進水,失去動力。
- 1940年11月12日,地中海艦隊發動「審判行動(Operation Judgment) 」夜間空襲義大利塔蘭托港,英軍航母光輝號所屬的皇家海軍笫815、819中隊的21架劍魚式配備加裝了磁性引信的魚雷,在行動中擊沉戰列艦加富爾伯爵號,重創戰列艦利托里奧號及卡約•杜伊利奧號。本役亦成為海軍航空兵地位冒起的序幕,以及日後日軍偷襲珍珠港行動的參考戰例。
- 1941年3月28日,英義兩軍於馬塔潘角爆發海戰,英軍航母可畏號及克裡特島機場所屬的劍魚式投放魚雷命中義軍重巡洋艦波拉號右舷,使其失去動力。迫使包括同級艦札拉號、阜姆號在內的義軍分隊停止撒離回援,最終在夜戰碰上英軍主力艦隊而被全殲。
- 最後是1941年5月26日,正在參與追擊德軍戰列艦俾斯麥號的英軍航母皇家方舟號派出一批劍魚式進行空襲。兩發魚雷擊中了俾斯麥號,其中一發擊中了船尾部分,造成左舵在航行中脱落,右舵則被打彎並卡死在左12度。這一擊令俾斯麥號失去控制,翌日被英軍本土艦隊追上遭集火擊沉。
把德義法三國的主力艦都惡搞了一遍,坐實了歐洲雷神之名。
- 1940年7月8日,皇家海軍發動「弩炮行動(Operation Catapult) 」空襲凱比爾港内立場不定的法國艦隊,英軍航母皇家方舟號所屬的一架劍魚式投放魚雷命中紐芬蘭號巡邏艇,紐芬蘭號迅速沉没並且引爆了艇上的一批深水炸彈,
- 不過到了戰爭中期,劍魚式始終開始因為老舊而無法再承擔第一線任務,轉而擔任巡邏訓練等任務。
- 1942年2月11日至13日,德國海軍發動「地獄三頭犬行動(Operation Cerberus) 」,二艘戰列巡洋艦及一艘重巡洋艦自法國布雷斯特港出發,強行穿越英倫海峽回到本土的威廉港。措手不及的英軍僅有海軍笫825中隊的六架劍魚式及時出動攔截,雖然表現了「見敵必戰」的勇氣,但所有劍魚式均被德軍護航戰鬥機擊落,所投下的魚雷亦無一命中。
- 直至德國投降後的1945年5月21日,最後一個劍魚式魚雷轟炸機中隊被解散。而到了翌年夏天,最後一個劍魚式訓練中隊才正式解散,其退役時間比不少更先進的單翼後輩還要遲。
- 梭魚式魚雷轟炸機 (Barracuda)
- 巴特爾式轟炸機 (Battle)
- 布倫亨式轟炸機 (Blenheim)
- 蒲福式轟炸機 (Beaufort)
飛行艇
- S.25 桑德蘭 (Sunderland)
- S.45 西福德 (Seaford)
- 帝國式飛行艇 (Empire)
法系戰機
一戰
- SPAD VII/XII系列
- 由屬於航空先驅布雷西奧 (Bleriot) 旗下企業設計的單座雙翼戰鬥機。
- 以號稱「飛行磚頭」的堅固度享譽歐戰,平飛速度以及維克斯7.7mm機槍[24]帶來的火力皆優於雙方的多數機型。
- 然而操縱性較差,相對纏鬥俯衝後利用速度優勢擊落敵機是本機拿手的戰法。
- 拜瑞士工程師馬克‧博基特 (Mark Birkigt) 設計、動力高達150匹馬力的Hispano-Suiza 8Aa引擎、輕巧而由數條支柱維持強度的機翼,本機很快得到法軍青睞於1916年5月10日開始量產,並在8月23日由第26中隊的阿曼德‧平薩德 (Armand Pinsard) 中尉取得首場空戰勝利。
- 截至1917年夏,法軍在西線至少有50個戰鬥機中隊配備S.VII;同屬協約國陣營的各國也有配備本機。
- 美國以及法國於戰爭後期配備的S.XII機槍增至兩挺、換裝引擎動力220匹馬力的8Ba引擎並透過較大的方向舵改進操縱性;美軍有16個驅逐中隊配備此機。
- 當中英國與俄羅斯皆有獲得授權生產S.VII,然而前者因為品質問題僅作為教練機運用、僅有法國外銷的185架投入戰線。
- 駕駛本機的知名飛行員包含「大獵人」喬治‧居內梅 (Georges Guynemer,54次空戰勝利) 、協約國擊落最多敵機 (75架) 的勒內‧馮克 (Rene Fonck)、曾於17日內擊落4架飛機與14個觀測氣球的「亞歷桑納氣球剋星」法蘭克‧路克 (Frank Luke),以及榮譽勳章得主、美軍於歐戰取得最多空戰勝利 (26次) 的艾迪‧里肯貝克 (Eddie Rickenbacker)。
戰鬥機&艦載機
- D.520
- M.S.406
- 波泰630 (Potez 630)
轟炸機&攻擊機
日系戰機
- 日軍的所有飛機幾乎都有兩套名稱:
- 對於海軍飛機,漢字的年號(1943年起改為名稱)加機種名是舊式稱呼,字母加數字是1920年起的簡化版稱呼。
- 陸軍飛機的舊式稱呼與海軍相似,簡化版稱呼格式為機體類型(一個片假名,常規固定翼飛機用キ、自轉旋翼機用カ)加流水號(阿拉伯數字)。
- 另有盟軍的報告名稱(reporting name),是盟軍在獲知真實名稱之前使用的內部稱呼,如零戰的盟軍報告名稱是「Zeke」。
- 這種方式一直沿用到現在,例如俄軍的Su-27,Flanker是北約起的報告名稱。
戰鬥機&艦載機
海軍
- A5M 九六式艦上戰鬥機
- 盟軍代號「克勞迪(Claude)」。
- 二戰初時對中國投入,與國民黨軍隊的I-16抗衡
- A6M 零式艦上戰鬥機
- 盟軍代號「澤克(Zeke)」。
- 三菱重工製造的主力戰鬥機,直到戰末都活躍於太平洋戰場
- 因為日本技術不如歐美,因此直到戰末都沒能換上強力的引擎[25],為此以徹底輕量化換取壓倒的纏鬥力
- 日本的煉油技術也是一大問題,美軍將捕獲的零戰使用自己的燃油進行測試,產生的出力比日本的紀錄還要高出一截
- 極度輕量化的後果是油箱、駕駛艙的防護力不足,導致戰機受損後人員存活率偏低
- 太平洋戰爭前期美軍不了解本機的纏鬥優勢,讓日本打出相當優異的交換比,創出了所謂的「零戰神話」;但隨著美軍捕獲進行解析了解相關性能後開始揚長避短下,神話色彩才逐漸退去
- 加上速度始終比不上美軍的後繼型號,以至於美軍發展出利用速度高速衝刺攻擊的一擊脫離打法,連最後的纏鬥優勢也漸漸失去
- 諷刺的是隔壁家的隼在後期型號不只防護水準跟火力都有加強之外,仍舊能用纏鬥戰法玩死太過自信而前來挑戰的噴火,因此被同盟國禁止與其進行纏鬥戰
- 日本曾嘗試著利用俯衝衝刺彌補速度差異,但仍因機體極度輕量化下難以承受高速俯衝產生的空氣應力造成容易失控甚至解體
- 因為開戰初期取得的戰果實在太大,間接導致海軍之後的開發案經常要求各項性能「比照零戰」、「不得低於零戰」,變相被零戰限制了在航空技術領域的想像力與視野
- A7M 烈風
- 盟軍代號「山姆(Sam)」。
- 零戰的直系後繼機,同樣由三菱重工開發
- 如零戰篇幅中所述,海軍又一次在立案時開出了強人所難的性能要求,加上設計師堀越二郎想使用三菱自家研發的新型引擎,導致烈風變成了體型媲美轟炸機或攻擊機的大型機(甚至比日產噴射機的橘花都大一圈)
- 同時為了滿足性能指標(以及堀越在設計零戰時就可見一斑的,極力追求輕量化的風格),機體同樣使用了薄蒙皮以及骨架打孔等非正規減重工法,導致初期試飛時險些與當初零戰試作機一樣空中解體
- 在開發過程中問題頻生,大半時間花在修改設計上,但最後綜合性能也只和紫電改相差無幾。而後者的生產線當時已整備完成、能快速量產並投入戰線,導致軍方開始產生放棄該案的打算
- 之後由於雷電及月光等現有機種的攔截表現不如預期,軍方便提議讓機內空間充足的烈風發展為高空攔截機,搭載渦輪增壓以及斜向機砲
- 為了不讓烈風的開發案胎死腹中,堀越不得不同意此要求以獲得軍方訂單,此型號即為「烈風改」
- 烈風改單看帳面火力相當驚人,但在體格增大與增加斜砲導致氣動劣化與重量增加的情況下,發動機出力卻完全沒有提升,即使是開發團隊內部都對其性能持悲觀態度
- 故在烈風一系之中,最晚出現的烈風改可能反而是性能最爛的型號……
- 而戰後日本出版業開始挖掘各種秘辛機吹捧時,堀越通常也只提零戰和雷電,對於烈風不是拒答就是沒什麼好話──畢竟這段開發經驗太不愉快、成果也實在沒什麼好吹的
- J2M 雷電
- 盟軍代號「傑克(Jack)」。
- 在零戰開發告一段落之後,海軍指名三菱研發的攔截機。設計依然交由堀越二郎的團隊負責
- 為了滿足速度/爬升/火力的攔截機多重指標,不得不採用大直徑的「火星」引擎
- 由於堀越不願意將其設計成一台類似陸軍的「鍾馗」的「大頭機」,便聽取空技廠的建議採用類似層流翼剖面的紡錘狀機身,並將發動機放置於靠近機身中段以減少機身阻力
- 但當時日本的航空學界未能發現該胴體形狀與延長軸的組合會產生大量負面效應,導致實機出現了延長軸震動、散熱不足等多種問題,速度卻還是難以提升,嚴重延誤了雷電的服役,使其登場之時已不具備性能先進性
- 由於大多數海軍飛行員皆為駕駛零戰出身,對雷電沉重的機身和引擎直徑過大帶來的惡劣視野極不習慣,因而引來諸多罵名,
甚至和銀河一同被稱為「亡國雙璧」
- 而在戰後美軍的測試報告中,還是給出了相對不錯的評測,曾表示「會威脅到除P-51以外我軍所有飛機的優勢」
- J7W 震電
- 前翼式布局攔截機,由於其前衛的造型,史實中未能實際服役參戰的遺憾
和臆想出來的超高性能,是各種航空相關創作裡的常客明星機體,有最強の厨戦闘機的別號- 將動力源從螺旋槳換成噴射引擎的「震電改」更是知名架空機體
- 但噴射化其實只是當時部分開發人員的發想,沒有任何設計細節存在,更不存在名為震電改的計畫。故包含外型、推力、備選引擎、預估性能在內的一切數據只是戰後的妄想
- 不過震電的布局乃靜不穩定結構,在「線傳飛控」技術於1970年代出現之前不可能進行以往戰鬥機般的空戰,若真想服役大概只能大幅限制飛行包線的範圍,變成一架「磚頭」機
- 將動力源從螺旋槳換成噴射引擎的「震電改」更是知名架空機體
- 設計成前翼的主要原因是要將引擎後置,提高機內空間利用率,縮小機身尺寸,以及減少阻力以提升速度
- 結果利用得太成功導致機體重量暴增,原本夠用的引擎馬力又捉襟見肘就是另一回事了……
- 與美國的XP-55、義大利的Ambrosini SS.4等前翼布局試作機處境相似,引擎出力不足且頻繁出現預期外問題,導致常常需要修改設計,作戰效能並不足以取代當時的常規布局機種
- 只製造了兩架,1號機試飛時剛拉起機首就撞壞了螺旋槳,只能拆2號機的來裝。在完成幾次飛行試驗後引擎發生故障,在和三菱重工聯繫的途中迎來終戰
- 前翼式布局攔截機,由於其前衛的造型,史實中未能實際服役參戰的遺憾
- N1K1 強風
- 盟軍代號「雷克斯(Rex)」。
- 紫電的前身,介紹見下。
- N1K1-J 紫電/N1K2-J 紫電改
- 盟軍代號「喬治(George)」。
- 由川西飛機公司設計生產,1944年開始投入現役。
- 川西飛機公司以研發水上飛機為專長,但在戰時亦察覺到水上飛機的市場有限,故此選擇了將正在測試的強風水上戰鬥機改造成陸用戰鬥機。而日本海軍這時正因為三菱的雷電與烈風開發延遲而感到不快,雖然一度質疑川西的技術力,但最終亦批准了開發計劃。
- 機種取名為「紫電」,源自晉《古今注》所載,吳大帝孫權所藏六柄寶劍的第二把-紫電。以強風水戰為基礎開發。
- 早期的紫電一一型糸列表現比較一般,结構相對複雜性能亦不達標。後來再衍生出紫電二一型,改成低單翼構型及大幅簡化了生產複雜度,最终成為日本海軍最後的主力紫電改。
- 集川西飛行機多年技術之大成-新式層流翼構造主翼、自動空戰襟翼等。動力換用了譽二一型氣冷式引擎,火力配備增加至四挺20mm機炮,防禦設計也針對零式薄皮的問題增設了防彈油箱和自動滅火裝置。
- 譽二一型在日系引擎中算是有相當高額的出力[26],這也讓紫電系列能使用更多的裝置與防護。
- 但學者們在戰後發現,川西採用的層流翼外型可能存在缺陷,導致局部激波衝擊而產生機體震顫,加上日系機體普遍的薄蒙皮(容易起皺)與低結構餘度,使得紫電一系於服役時頻頻出現俯衝後空中解體的事故
- 紫電初次投入實戰已是1944年8月,紫電改更晚至12月,此機型表現最出彩的時刻,為配屬至第343海軍航空隊「劍」之時。
- 初代第343海軍航空隊「隼」於菲律賓海海戰期間全滅,及後更多人熟知的二代於1945年2月在本土重建。
- 由航空主導論提倡者源田實提案編成並擔任指揮官,作為確保日本本土制空權的精銳部隊。
- 1945年3月18至19日,美軍第58特混艦隊對吳港,及九州四國地區的日軍機場進行大規模空襲。部署於四國松山機場的第343海軍航空隊升空迎擊,與超過一百六十架的美國海軍機群混戰。第343海軍航空隊聲稱當天空戰擊落52機(美軍方面公佈總損失為27機),並被視為日軍在空戰中最後取得的大戰果。
- 在美軍報告中得到「此役遭遇的飛行員,其質量遠較之前在空襲東京時所碰上的為高」的評價。
- 但接下來接連參與沖繩及本土防空戰,人員機材開始大量折損,連隊中的王牌飛行員也不能倖免。
- 1945年4月15日,駐鹿屋基地的343空遭到空襲,戰鬥三〇一「新選組」所屬的杉田庄一試圖強行起飛不果,被擊落戰死。
- 1945年7月24日吳港大空襲,343空派出24架紫電改迎擊,雖然報稱擊落16機,但自身亦有6機未返回,包括戰鬥三〇一「新選組」所屬的武藤金義及戰鬥七〇一「維新隊」隊長鴛淵孝。
- 1945年8月1日在屋久島上空的空戰中,戰鬥三〇一「新選組」隊長菅野直機體因自身彈藥爆炸重創,戰後未歸還被視為戰死。
- 日本宣佈投降後,343空所在的大村基地由海軍陸戰隊進駐。美軍挑選了3架紫電改運回美國本土作詳細測試,此後這批紫電改分別落戶美國各大航空博物館,成為僅存完整的紫電改。
- 美軍一直未能分辨出紫電系戰鬥機的差異,直至戰後才發現紫電改的存在,兩者代號分别訂為「George11」及「George21」。
- 與不少日系機一樣,紫電改在美軍測試時換用了高辛烷值軍用燃油,跑出了比預定值更高的速度。
- 1978年夏天,有潛水員在豐後水道偶然發現了一台埋於水底的紫電改。它於翌年7月14日被打撈上水。據推測它很可能是當日武藤金義座機的殘骸,現經修復後於日本愛媛縣的紫電改展示館展出。
- A6M2-N 二式水上戰鬥機
- 盟軍代號「拉夫(Rufe)」。
- 由於新一代水上戰鬥機(即「強風」)的開發延遲,海軍便將時為新銳機體的零戰加上了浮筒等零件
- 多了笨重的浮筒導致零戰該有的迴轉半徑完全出不來,還平白增大了面積
- 雖然性能尚可,但面對盟軍的新型機基本上沒多少優勢,後續主要用於巡邏任務
- 戰後因為盟軍對其完全不感興趣,最終全數銷毀,無實機留存。
- J8M/キ200 秋水
- 日本版Me163,由陸、海軍共同研發,前者負責引擎,後者負責其餘部分,故同時有兩種機體編號
- 1943年,日本以伊29號潛艇運送戰略物資祕密前往當時由德軍佔領的法國洛里昂港,交換Me163的實機和有關資料(圖紙、使用說明書和發動機燃料的化學方程式)
- 回程時,隨行的空技廠技術人員中途改乘飛機、帶著資料返回日本;而潛艇之後被美軍擊沉,實機與其他從德國換回的物資一同沉入海底
- 依照手頭僅有的紙面資料研製後,因為工藝不及原生產國,引擎推力與最大運作時間都有所下降
- 其中一架試作機被美軍繳獲後修復並展示至今
陸軍
- キ43 一式戰鬥機「隼」
- 盟軍代號「奧斯卡(Oscar)」。
- 諾門罕事變後,中島飛機為取代設計過時的九七式戰鬥機而開發的機體
- 設計初期由於陸軍不合理的要求,導致機體過度輕量化,原型機在試飛時意外空中解體
- 正巧同時期零戰原型機也發生了空中解體的事件,陸軍因此要求中島加強機體結構。之後陸軍對各開發案的要求開始注重合理性,不再一味追求機體性能指標
- 審查時由於純粹比拚水平面機動性甚至不如九七式而險些不採用,在試飛員擅自加入垂直面機動後完勝九七式,使得陸軍的空戰思想此後逐漸跟上世界潮流(但總體而言還是以老派思維的飛行員居多)
- 雖然武裝貧弱但纏鬥戰能力驚人,在老練駕駛員的操作下,即使到了戰爭後期依然具備相當的威脅性,盟軍在噴火Mk.XIV與P-51D等頂尖機種投入戰場後,依然再三強調不得與其進行纏鬥
- キ44 二式戰鬥機「鍾馗」
- 盟軍代號「東條(Tojo)」。
- 一式戰鬥機的改良型,為攔截任務設計故機身較為粗短;一反日軍戰鬥機的主流設計犧牲敏捷性換取爬升與俯衝能力。
- 初時由於操縱性低落不受老鳥歡迎,風評隨著二型改裝功率較高的Ha-109引擎逐漸改善,被委以防衛油田等高價值目標的重任
- キ61 三式戰鬥機「飛燕」
- 盟軍代號「東尼(Tony)」。
- 陸軍當時唯一一款液冷引擎戰鬥機,曾因外型被盟軍誤認為德國授權生產的Bf-109,之後又被認為是義大利的MC.202,因此獲得了義大利風格的盟軍代號「Tony」
- 在1942年4月的杜立德空襲中,美軍的B-25曾遭遇過本機的原型機
- 機身蒙皮採用厚板,故機體表面做工對氣動的影響是日本機之中最小的那批(反觀薄皮到降落時稍微大力些機體表面就會出現皺褶的零戰),機體結構冗餘度更是不下美軍的P-47與P-51,在戰場上出現後不久便被美軍特別標註其優良的防護性能
- 引擎升級後的二型更是曾在俯衝測試中達到穿音速使得空速表損毀,但仍舊平安降落、人機均安(再次反觀隔壁的零戰……你們兩位老同學[27]的設計理念正好是兩個極端呢)
- 但液冷引擎在量產與保養維護上所需的工業能力對當時的日本來說太過勉強,在補給不足的外地部隊中妥善率一直是嚴重的問題,甚至曾發生過飛行隊在空中運輸的過程中折損大半機體的事件
- 之後三式戰一系在良率實在難以提升的情況下,將沒有引擎能裝的「無頭機」換裝氣冷的「金星」引擎,成了下述的五式戰鬥機
- 由於飛行特性與P-51有絕大部分重疊,實際性能又因工業差距而不如對方,使得兩者的對戰相性可說是極差
- キ84 四式戰鬥機「疾風」
- 盟軍代號「法蘭克(Frank)」。
- 被盟軍認為是日本當時最優秀的戰鬥機,根據戰時俘虜機與戰後的測試,在萬全狀態下足以與P-51匹敵,綜合性能兩者各有千秋
- 被日本陸軍視為「大東亞決戰機」,並將其生產列入優先順位
- 但本機的最佳戰法──與歐美機體相仿的「高速一擊脫離」與以往日本機相差甚大,使得多數飛行員難以適應,寧願使用其他舊型機種
- 同時因工業能力不足導致量產機頻繁出現故障,缺乏高辛烷值燃料也讓性能更加難以完全發揮,使得上述不受歡迎的情形再度加重
- キ100 五式戰鬥機
- 由於三式戰一型的引擎出力已顯不足,改良型的三式戰二型又因當時日本的工業水平,導致引擎良率極度低下,在將大量擱置的「無頭」三式戰換裝氣冷引擎後產生的應急修改型號
- 原設計師土井武夫參考德國贈送給日本、做為參考及研究範本的Fw-190A,於引擎與機身交界處設置推力排氣管,以排除後天「換頭」產生的機身段差所造成的表面紊流
- 但畢竟是臨時性的改動,氣動外型還是不夠洗鍊,故綜觀當時各國的1500馬力級戰鬥機,速度依然排在後段班
- 性能與其他日本機相比並無決定性差距,但僅靠短時間的改裝就成功地在火力與運動性兩方面取得平衡,且面對盟軍主力戰鬥機仍能有一戰之力,故備受陸軍飛行員青睞
- 另一個原因是相較於四式戰,五式戰的飛行特性承襲自三式戰,日本駕駛較為熟悉、也符合他們長久以來的「胃口」
- 但據戰史統計,實際的總戰果與交換比,仍然是四式戰略勝一籌
- 西方的評價相當中肯:五式戰是能讓末期菜鳥化的日軍駕駛快速獲得對抗盟軍實力的優良兵器,但並不代表作為兵器本身的設計和性能優秀到足以超越年代與技術差距
- キ45 二式複座戰鬥機「屠龍」
- 盟軍代號「尼克(Nick)」。
- 依照陸軍對於雙發轟炸機的需求開發,參考九九式輕轟炸機再設計而成
- 因為極速無法和單發戰鬥機抗衡,在高空攔截任務外的表現甚是慘烈;B-29出現後因為火力不足連唯一的舞台都喪失
- キ201 火龍
- 二戰末期陸軍預定開發的噴射戰鬥機,但在戰爭結束時還在設計階段
- 機身布局與橘花同樣類似Me262,但尺寸上比原本的Me262略大
- 和從設計階段就是純粹的攻擊機的橘花不同,預定搭載四門機砲執行防空任務,還可掛載各式炸彈進行對地攻擊;但不論是機體或引擎,最終都未能完工
轟炸機&攻擊機
海軍
- B5N/B5M 九七式艦上攻擊機
- 盟軍代號「凱特(Kate)」。
- 日本太平洋戰爭前期主力魚雷攻擊機,同時也能掛載陸用炸彈和深水炸彈,請不要被艦隊Collection誤導以為只能掛魚雷
- 其實日本所有能掛載魚雷的轟炸機都能掛載陸用炸彈;某遊戲為了區分艦爆與艦攻的差異,所以讓艦攻成為專職的魚雷攻擊機
- 史實上中島飛機跟三菱重工生產的九七艦攻型號及外觀不一樣(中島為B5N,三菱為B5M)[28],然而1940後三菱不再生產此機型,因此討論時多半以中島版為準。
- 最早是在中國戰場上執行對地攻擊支援任務,但是九七艦攻真正大放異彩是在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在水深僅20米的珍珠港內以50米低空投擲九一式航空魚雷以當時來說幾乎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而該機也在中途島海戰中重創約克鎮號航空母艦,往後的戰役也參與了各種任務,基本上可以說是打完了太平洋戰爭全場
簡單來說就是一生勞碌命
- D3A 九九式艦上爆擊機
- 盟軍代號「瓦爾(Val)」。
- 愛知電機生產,日本空母戰鬥群中承擔投擲炸彈任務的艦載型攻擊機,也是珍珠港以來擊沉最多盟軍艦船的機種
- 取材自亨克爾He 70故有不少德國飛機的特徵:例如固定式起落架、機翼下減速板、低單翼設計等等
- 儘管日本飛行員都不看好九九艦爆而稱其為「飛行棺材」「窮窮式艦爆」,初出當時在國際上有不錯的評價,被彗星取代後戰爭末期不可避免地用作神風特攻機
- M6A1 晴嵐
- 橘花
- 二戰末期由海軍研發的噴射攻擊機,原設計是預定作為戰鬥機,但因為搭載的發動機推力不足,為了保持較好的飛行性能只好將部分武裝廢除,變成純粹的攻擊機。
- 因為外觀跟Me262相似而被稱作日本版Me262,但實際的狀況是德方原本預定送到日本的工程師和設計圖紙在前往日本的途中被美軍攔截,日方由始至終都沒拿到設計圖
- 也因為戰爭末期物資短缺,故部分零件只能從其他機種取得:如主輪是挪用零戰52型的起落架,鼻輪則是使用銀河的主輪。
- 因為戰爭末期日本本土不斷的遭受轟炸,直到日本投降前幾天的8月7號才展開第一次試飛,而三天後的第二次試飛則因為起飛輔助火箭裝配錯誤造成起飛失敗重摔在地,就在等待備用零件的過程中迎接終戰
- 二戰末期由海軍研發的噴射攻擊機,原設計是預定作為戰鬥機,但因為搭載的發動機推力不足,為了保持較好的飛行性能只好將部分武裝廢除,變成純粹的攻擊機。
- D4Y 彗星艦上爆擊機
- 盟軍代號「茱蒂(Judy)」。
- 作為九九艦爆的後繼機種而開發,也是第一種採用內置炸彈艙設計的日本海軍艦載機,俯衝性能十分優秀。
- 但是機翼內的整體式燃料箱和駕駛艙內的周邊沒有防彈設備,容易被美國海軍的戰機擊落。
- 因為發動機問題太多而在實戰運用上發生不少困難,等到解決問題時日本已經喪失制空權,唯一的重大戰果只有在雷伊泰灣海戰當中擊沉美國輕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另外有一部分改造成了配備斜角機砲的夜間攔截機。
- 沖繩戰役期間有芙蓉部隊用夜戰型奇襲美軍的紀錄。
- B6N 天山艦上攻擊機
- 盟軍代號「吉兒(Jill)」。
- 改良自九七艦攻的魚雷轟炸機
- 和後繼的B7N流星一樣生不逢時,在失去空優以及技術不如人下只能任由美軍魚肉
- B7A 流星艦上攻擊機
- 盟軍代號「格蕾絲(Grace)」。
- 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發現艦爆和艦攻之間的差異愈來愈模糊,於是便著手研發一種能俯衝投彈又能水平投彈和投擲魚雷的艦載機。
- 由於研發遲緩導致真正服役時已經沒有航空母艦可以提供組員搭載,所以全部配屬在陸上機場;沒有艦載出擊紀錄下真實性能成謎。
- 是日本艦載機中最重,也是最大馬力的機種。
- 但因日本缺乏甲板彈射器技術,為了滿足起降需求,與各國同期的類似定位機體相比依然有體重過輕的疑慮
- G3M 九六式陸上攻撃機
- 盟軍代號「尼爾(Nell)」。
- G5N 深山陸上攻撃機
- 盟軍代號「莉茲(Liz)」。
- G4M 一式陸上攻擊機
- G8N 連山陸上攻撃機
- 盟軍代號「莉塔(Rita)」。
- G10N 富嶽
- P1Y 銀河陸上爆擊機
- 盟軍代號「法蘭西斯(Frances)」。
- 原定接替一式陸攻的轟炸機,因為過多無理無知的要求而折壽的開發案例之一,強加了俯衝轟炸、魚雷轟炸、雙發重戰等要求結果變的四不像,成了被士兵揶揄為「國破銀河在」的悲劇
- 有夜間戰鬥機的改型「極光」
陸軍
- キ48 九九式雙發輕爆擊機
- 盟軍代號「莉莉(Lily)」。
- 仿製蘇聯的SB2M,以反覆進行對地轟炸為設計標的
- 最知名的飛行員當屬隸屬「萬朵隊」以及「鐵心隊」、在雷伊泰灣戰役數次執行特攻的佐佐木友次伍長;其九度執行任務皆得以生還
- 其不斷生還令再三公告「訃聞」的大本營相當難堪,還一度要求佐佐木的隊友TK(但隊友沒有下手)...終於忍無可忍讓他停飛,戰後數度接受採訪直至2016年過世
- キ49 一〇〇式重爆擊機「吞龍」
- 盟軍代號「凱倫(Helen)」。
- 九七式重轟炸機的後繼型號,但因測試延宕且性能並無全面壓倒九七式,兩者並行量產
- 除了自衛火力較九七式有所強化以外性能沒有多大提升,同時採用的引擎可靠性也不足
- キ51 九九式襲擊機
- 盟軍代號「索妮亞(Sonia)」。
- 中國以及太平洋戰線主要使用的對地攻擊機,退下一線後轉為特攻機運用
- キ67 四式重爆擊機「飛龍」
- 盟軍代號「佩奇(Peggy)」。
- 同樣是九七式重轟炸機的後繼型號,犧牲彈酬換取更強的續航力和速度,甚至在時速600公里下飛行都不會解體
- 作為帝國陸軍最後的雙發轟炸機有防空特化、機首加裝75厘米高射炮的キ109、木造的キ112等衍生型號,也試過搭載イ號一型無線誘導彈(日本仿造的Hs293)
- キ115 「劍」
偵察機
海軍
- F1M2 零式水上觀測機
- 盟軍代號「皮特(Pete)」。
- 安裝在巡洋艦以及戰艦上的一種雙翼金屬水上飛機,主要的工作是進行艦隊砲擊戰時幫助船艦觀測距離用
- 不過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一直以來引頸期盼的艦隊砲擊決戰一直都沒有出現,所以一直被拿來逕行別的用途
- 史實上零水觀最常執行的任務是偵察敵艦
結果存在就是在搶零式水上偵察機的工作以及訓練用,據傳格鬥性能和九六艦戰相持不下
- 史實上零水觀最常執行的任務是偵察敵艦
- 零式小型水上機
- 盟軍代號「格倫(Glen)」。
- C6N 彩雲艦上偵察機
- 盟軍代號「Myrt」。
- E15K 紫雲水上偵察機
- 盟軍代號「諾姆(Norm)」。
- E16A1 瑞雲水上偵察機
- 盟軍代號「保羅(Paul)」。
- 日本帝國海軍最後一款水上偵察機,除偵察外還同時整合了戰鬥機與俯衝轟炸機的機能在內
- 但畢竟還是水上機,沒辦法和末期盟軍的主力戰機相比
- 在戰爭末期由於航母幾乎全滅,海軍為補充航空戰力無所不用其極,曾計劃在伊勢級航空戰艦上搭載本機,但從未實行
- 由於艦隊Collection的相關推廣名氣增加許多,甚至有一台按照設計圖重現的等比例模型存世
日向師匠的寶具
陸軍
- キ15 九七式司令部偵察機
- 盟軍代號「諾瑪(Norma)」。
- キ36 九八式直接協同偵察機
- 盟軍代號「艾達(Ida)」。
- キ46 百式司令部偵察機
- 盟軍代號「底拿(Dinah[30])」,日軍內部亦被通稱為「新司偵」[31]。
- 由三菱重工設計生產,1941 年開始投入現役。
- 日本陸軍接收九七式司令部偵察機後,相當滿意其性能及於中國戰場的表現,但由於擔心九七式的性能未能追上三十年代末的標準,遂向三菱提出研製下一代司令部偵察機的要求。
- 機體代號被定為 キ46,同時陸軍下達了極高的技術規格:最大可操作高度 6000 m、時速 600 公里、續航距離 2400 公里。
- 研發工作主要由三菱技師久保富夫負責,同時東京帝國大學航空研究所也為氣動構型設計提供了協助。
- 試製機於 1939 年 11 月 開始試飛,雖然性能並沒有完全達到陸軍原定的技術規格,但速度及升限等方面已經勝過同期的戰鬥機,故仍得到採用投入量產。
- 作為專門設計的偵察機性能相當優秀,可算是後來「戰略偵察機」概念的始祖之一。
- 正式量產型為二型及後期再經改良的三型,兩者均比試作的一型性能提升不少。最終型號為加配渦輪增壓器的四型。
- 為了最大限度減阻提速,機身設計為流線型且簡潔的橢圓紡錘體機身,採用可收納後三點式起落架,以及由東大航空研究所協助設計的低阻力引擊艙等符合流體力學的配置。
- 其後設計經改進的三型時,久保富夫的團隊將機身頂部的敲包去掉,並撤除原有的防禦用機槍,採用觀測窗及座艙罩與機體一體化的完整流線型設計,成為外型上數一數二優美的日系機。
- 搭載兩台三菱自製瑞星Ha-102 氣冷式引擎,推力達到 1080 匹馬力並設有一段二速機械增壓器,令本機成為首款突破時速 600 公里關口的日本軍機。
- 後期的三型改為使用同為三菱自製的金星 Ha-112 氣冷式引擎,出力再提高為 1500 匹馬力並加裝推力式單排氣管,不過因為引擎直徑也大了1.4 倍所以引擊艙需要重新設計。
- 人員配置為駕駛及偵察員各一人,另外配備一〇〇式大型航空相機及九六式小型航空相機等偵照設備。
- 服役後蹤跡遍佈中國、緬甸、太平洋各戰區,時常深入盟軍空域後方執行偵照任務,並且因為高速高空的飛行特性成為難以攔截的目標。
- 日本陸軍早期的南侵作戰、入侵緬甸、以至後期的英帕爾戰役及沖繩戰役均有其出動擔負偵照重任的身影。
- 據說因為日軍發動大攻勢前夕必定出動本機進行偵察,因此心懷恐懼的盟軍軍人將之稱為「照相館的喬」。不過此一說法大多出自日方戰後著作,真實性存疑。
- 部分百司偵也被交付予海軍航空隊使用,偵照範圍遠達澳洲北部。
- 由於飛行速度高度優於不少戰鬥機,攔截百司偵對盟軍飛行員而言是相當艱巨的任務。
- 1944 年 9 月 25 日 於緬甸上空被擊落的一架 Ki-46 為罕有的例子之一。當時飛行員阿爾伯特.維特里奇中尉(Albert H 'Witt' Wittridge)的座機噴火Mk VIII 不止需要拆除機艙裝甲及兩挺機炮減重,甚至要削去部份翼尖以增加速度才趕得上。
- 1945年2月27日,兩架百式司偵四型試作機從北京南苑機場起飛,直飛東京都福生機場。從北京起飛到在福生降落,一號機共花費3小時35分,二號機則為3小時15分。實際飛行距離2250公里,創下平均時速為700公里的紀錄。
- 日本陸軍早期的南侵作戰、入侵緬甸、以至後期的英帕爾戰役及沖繩戰役均有其出動擔負偵照重任的身影。
- 因為飛行速度及高度較高的特性,太平洋戰爭末期被陸軍看上改裝為高空攔截機,參與攔截 B-29 的任務。
- 經改裝的百司偵三型分別有配備兩門 Ho-5 二式 20mm 機炮的三型乙,以及以機頂傾斜式機砲配置 Ho-204 30mm 機炮的三型乙+丙。
- 不過上述改裝機數十分有限且取得戰果稀少,加上後期 B-29 編隊均有 P-51 戰鬥機掩護使之更為脆弱。同樣亦有改造為對地攻擊機的嚐試但並無成果。
- 終戰後殘餘的百司偵,部份被塗上全白色配以機身側面綠色十字的塗裝,參與「綠十字飛行」任務。
- 所謂「綠十字飛行」任務即為運送𢹂帶降書的使團,前往美軍控制區處理日軍投降事宜的任務。美軍佔領日本後,運送終戰事務相關的人員文件物資,亦由這批「綠十字機」負責。
- 戰後仍殘留各地的本機大多最終被拆毀,只有少部份被駐越南法軍及中共俘獲的機體再服役了一段時間。
- 現存唯一的百司偵為倫敦皇家空軍博物館所有的一台百司偵三型,作為靜態展品展示。
運輸機
海軍
- L2D 零式輸送機
- 盟軍代號「塔比(Tabby)」。
陸軍
- キ34 九七式輸送機
- 盟軍代號「莎拉(Thora)」。
- キ55 一式貨物輸送機
- 盟軍代號「艾達(Ida)」。
- キ57 百式輸送機
- 盟軍代號「托普西(Topsy)」。
飛行艇
- H6K 九七式大艇
- 盟軍代號「馬維斯(Mavis)」。
- H8K 二式大艇
- 盟軍代號「艾米莉(Emily)」。
- H6K九七式飛行艇的後繼機,以二戰飛行艇而言有相當卓越的性能,曾和B-17用自衛火力對轟過。
- 雖然航程跟載彈量都很大,但是史實上卻不怎麼活躍,曾經有透過用潛艇補給來長途轟炸珍珠港的K計畫,但是只引發了小規模的森林大火。
- 另外也是海軍乙事件的事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古賀峰一在搭乘運輸改型的晴空後撤時,因暴風雨而失蹤,參謀長福留繁搭乘的機體迫降宿霧島被盟軍俘獲。
- 附帶一提,丁事件指的是空襲特魯克環礁的冰雹行動。
- 有專用的運用艦—秋津洲。
無論如何都不給摸
- H9A 二式練習用飛行艇
俄系戰機
戰鬥機&艦載機
- LaGG-3(ЛаГГ-3)
- La-5/La-7(Ла-5/Ла-7)
- MiG-3(МиГ-3)
- I-15/I-153(И-15/И-153)
- 波利卡波夫設計局製造、1930年代蘇聯的主力雙翼機,也在國民黨軍隊、芬蘭與西班牙共和軍服役。
- 因為生產線與補給受到戰火波及,只有在熟練飛行員手上才能發揮應有的表現,很快被樓下取代。
- 能夠掛載RS-82火箭進行對陸攻擊。
- I-16(И-16)
- I-15的改良版,最早配備收放式起落架的單翼機之一。
- 1941德蘇戰爭中有2/3的空軍部隊使用此機型,經過多次改款還是難以拉回性能差距,因此蘇聯飛行員常以自殺衝撞(Taran)作為攻擊手段直到1943年退下戰線。
所以說日本不是最早搞banzai的
- Yak-1/Yak-7(Як-1/Як-7)
- Yak-3/Yak-9(Як-3/Як-9)
轟炸機&攻擊機
- IL-2 (Ил-2)
- 由伊留申設計局設計生產,1941年開始投入現役。
- 由設計局創始人謝爾蓋.伊留申親自帶領小組設計,但設計遇上了各種麻煩,由1938至1941才勉強能開始生產。
- 設計上的麻煩包括作為對地攻擊機但卻使用高空用引擎,以及原本的雙座設計突然被要求改成單座戰鬥攻擊機。
- 去除包含後座機槍手改成單座戰鬥攻擊機的要求,後來被證實是天大的錯誤。因為即使改為單座IL-2的飛行性能依然無法追上一般戰鬥機,遇上德軍戰鬥機便成為活靶。於是後來正式定型的IL -2M重新補上了後座機槍,而舊款的即使是戰場現地魔改造也要把後座機槍手硬塞上去。
- 設計上的麻煩包括作為對地攻擊機但卻使用高空用引擎,以及原本的雙座設計突然被要求改成單座戰鬥攻擊機。
- 特徵是重裝甲重火力,而且不使用鋁而是由鋼材和木材構成機體外殼,設計粗獷而簡單。
- 機體各處裝有厚達5至12mm的裝甲板,更有專門的「裝甲浴盤」設計保護引擎、駕駛艙、油箱等關鍵位置。
- 但由於再加裝裝甲會影響機體重心,「裝甲浴盤」並没有延伸到後座機槍手的位置,而只有厚6mm僅能擋得住步槍子彈的裝甲板。因此造成後座機槍手極高的傷亡率-IL-2飛行員和後座機槍手的傷亡比例基本上是一比三,據說戰爭初期的IL-2後座機槍手平均活不過十次任務,甚至有說法指當時IL-2後座機槍手有不少是由懲戒部隊的人員充任的。
- 另外機首下方的滑油冷卻器是IL-2的弱點,熟練的德軍戰鬥機飛行員會瞄准這兒攻擊。
- 配備23mm機炮和7.62mm機槍各兩挺,後座一挺12.7mm機槍,並能掛載600kg各式炸彈火箭彈及37毫米NS-37反坦克機炮吊艙。
- 不過與定位相似的Ju-87不同並無俯衝轟炸功能,因此配備了PTAB反裝甲集束炸彈作廣範圍攻擊。
- 前起落架雖為收放式,但輪胎是不可完全收入機體內的半埋藏式構造,而後輪則不可收,保障了在緊急降落時的安全性。
- 機體各處裝有厚達5至12mm的裝甲板,更有專門的「裝甲浴盤」設計保護引擎、駕駛艙、油箱等關鍵位置。
- 作為在戰場上非常活躍的機體,擁用相當多的别稱,最著名的是從未被蘇聯官方承認的「斯圖莫維克 (Shturmovik) 」。[32]
- 被紅軍飛行員昵稱為「伊柳莎 (Ilyusha) 」,地面部隊則稱為「飛行坦克 (летающим танком) 」。
- 德軍戰鬥機飛行員則稱為「混凝土戰機 (Betonflugzeug) 」,有一說法指深受其害的德軍地面部隊稱其為「黑死病 (Schwarzer Tod) 」,不過很可能只是蘇聯戰時宣傳的逆輸入。
- 從東線開打一直到柏林戰役均作為蘇聯空軍的對地攻擊骨幹,據説曾被史達林喻為「如紅軍的麵包和空氣般不可或缺」。
- 其中在庫斯克會戰中,使用IL-2的第1強襲航空軍得到近衛軍榮譽稱號,並且稱於1943年7月7日在20分鐘內,擊毀了德軍第9裝甲師70輛戰車
當然還是東線日常誇大戰果對不上對方損失。 - 機组人員中也産生了不少英雄名人,例如日後執行聯盟3號任務的太空人喬治.貝雷戈瓦 (Гео́ргий Тимофе́евич Берегово́й) ,他是唯一一位同時因戰時功勳及作為太空人獲得兩次金星獎章的人物;另一位安娜.葉戈羅娃 (Ан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Тимофеева-Егорова) 則是極少數作為女性指揮全男班中隊,並獲得金星獎章的女性飛行員。
- 其中在庫斯克會戰中,使用IL-2的第1強襲航空軍得到近衛軍榮譽稱號,並且稱於1943年7月7日在20分鐘內,擊毀了德軍第9裝甲師70輛戰車
- 產量達到驚人的36183架,如與後繼改良型IL-10合計更達至42330架,為人類史上生產數量最高的軍用機。而在人類史上航空器最高製造數量榜上,則僅次於塞斯納172小型飛機排在第二。
- 與之相對在二戰中的損失數量同樣驚人,短短四年就損失了10762架。
- 龐大的產量令此機型廣泛被華約國家使用,包括波蘭、保加利亞、蒙古等國。
- 曾使用此型攻擊機的有名王牌飛行員為尼爾森.史蒂派尼揚(Нельсон Георгиевич Степанян),通稱「波羅的海的風暴海燕」。完成作戰任務數達到239次,摧毀了80輛戰車、600輛裝甲車、53艘船隻和27架飛機。1944年於波羅的海前線戰死。
- Pe-2 (Пе-2)
- Pe-8 (Пе-8)
- 蘇聯二戰唯一的四引擎轟炸機,由圖波列夫設計局開發。
- Pe為開發者佩特利亞可夫的名號,然而他和圖波列夫在轟炸機問世前未能解決引擎出力問題被送入古拉格、計畫也一度死產;為此其他設計局的工程師選擇犧牲航程的高出力引擎。
- 前期裝備的柴油引擎安定性低且少有戰術轟炸任務、換裝汽油引擎後又遇上租借法案,因此沒有留下太多戰果。
戰雷的FAB-5000炸彈地圖砲堪稱陸歷玩家的惡夢
- 蘇聯二戰唯一的四引擎轟炸機,由圖波列夫設計局開發。
- SB (СБ)
- TB-3 (ТБ-3)
義系戰機
戰鬥機&艦載機
- CR.32/CR.42 獵鷹(Falco)
- G.50 箭(Freccia)
- G.55 人馬座(Centauro)
- MC.200 雷電(Saetta)
- MC.202 閃電(Folgore)
- 由馬基航空工業公司設計生產,1941年開始投入現役。
- 愛快.羅密歐公司於1939年得到DB 601Aa液冷引擎的生產授權,馬基航空工業等義大利飛機製造商遂開始研發搭載此引擎的新型戰鬥機。
- 馬基航空的設計由首席航空工程師馬里奧.卡斯托蒂 (Mario Castoldi)負責,以MC.200為基礎大幅改良其機翼、起落架、尾翼、機身以適應新引擎及改善其氣動構型。
- 卡斯托蒂亦是M.C.72水上競速機的設計者,M.C.72以1934年跑出時速440.681英里(約時速709.207公里)的紀錄成為世上最高速的飛行器,此紀錄維持了五年才被打破,而最高速螺旋槳水上飛機的紀錄則至今仍由M.C.72保持。該機使用特製的菲亞特AS.6 V-24 液冷引擎。
- 與同期的Bf 109 E/F及三式戰鬥機「飛燕」同樣使用DB 601或其授權生産品作引擎,因此三者在外型上也有一些雷同之處。
- 間接導致日後「飛燕」被誤認為MC .202的衍生機,並得到義大利風格的盟軍代號「Tony」。
- 馬基航空的設計由首席航空工程師馬里奧.卡斯托蒂 (Mario Castoldi)負責,以MC.200為基礎大幅改良其機翼、起落架、尾翼、機身以適應新引擎及改善其氣動構型。
- 换用直列式液冷引擎加上相當流線形的氣動構型,其飛行性能除了水平機動性稍遜以前外其他均比MC .200大為改進。
- 引擎馬力大增而阻力大減,極速比MC .200快上時速100公里,達到每小時時速305英里(約時速603公里)。
- 引擎馬力提升導致機身的反向扭力大增,卡斯托蒂採用了左翼比右翼加長20厘米的特别設計解决。另外MC .200原有的開放式駕駛艙加上擋風玻璃亦改為封閉式。
- 比較明顯的問題為火力略嫌不足,只有機鼻兩挺12.7mm機槍及機翼兩挺7.7mm機槍,而且為進一步提升飛行性能不少戰地改造會將機翼兩挺7.7mm機槍拆除。
- 於1941年9月首次參加對馬爾他島的空中攻擊,並迅速成為義大利空軍的主力機型。
- 性能明顯凌駕於馬爾他島守軍的颶風式戰機,以及海軍的海颶風式戰機,只有投入噴火式戰機後才能與之抗衡。
- 馬爾他戰役中最成功的義大利空軍戰鬥機單位為第51聯隊(51° Stormo),以損失17架MC. 202的代價擊落97機。
- 雖然德義空軍一度取得馬爾他島的制空權,但入侵當地的「海格力斯行動(Unternehmen Herkules)」被取消,整個戰役亦功虧一簣。
- 同樣在北非戰場亦是軸心國戰鬥機部隊的主力之一,被不少盟軍飛行員視為相當難纏的對手。
- 當地的義大利第5航空軍(5ª "Squadra Aerea")擁有近130架MC. 202,為當時最强大的義大利戰鬥機部隊,擁有的MC. 202佔其總産量近十份之一。
- 同樣在面對北非英軍常用的P-40明顯在飛行性能上佔優,而與噴火式相比在水平機動佔上風但火力及爬升率處劣勢。
- 1942年5月26日至6月11日的比爾哈凱姆戰役(Battle of Bir Hakeim)期間,MC. 202對抗P-40及颶風式的交換比達到4.4:1,比德軍Bf 109的3.5:1還高。
- 曾與德義日三國戰鬥機均有交戰經驗的二戰澳洲首席王牌克萊夫.考德威爾(Clive Robertson Caldwell,擊墜數28.5),認為MC. 202為「其中一款最優秀及最被低估的戰鬥機,只是被其貧弱的火力限制了」。
- 與德軍一同抵抗數量遠據優勢的盟軍沙漠空軍(Desert Air Force)直到最後的突尼斯戰役,最終只有11架MC. 202成功撤回義大利本土。
- 及後在1943年義大利本土的戰事中已顯得比較老舊,亦缺乏火力去攔截盟軍的重轟炸機。馬基航空開始轉為生產後繼的MC. 205,不過在義大利投降後仍有分别在盟軍及義大利社會共和國(Repubblica Sociale Italiana)服役,大多退居二線為教練機。
- 作為二戰期間義大利産量最高的單翼戰鬥機,産量也只有可憐的1150架,反映出義大利工業產能遠遠追不上美英德俄等巨強,甚至還在日本之下的現實。
- 為絕大部份二戰義大利空軍王牌的坐機,包括艾杜安奴.維斯康提(Adriano Visconti)、佛朗哥.魯基尼 (Franco Lucchini)、泰瑞西奧.維托里奧.馬丁諾利 (Teresio Vittorio Martinoli)等人。
- MC.205 灰獵犬(Veltro)/ MC.205N 獵戶座(Orione)
- Re.2005 射手座(Sagittario)
轟炸機&攻擊機
- P.108
- SM.79 食雀鷹(Sparviero)
- SM.81 蝙蝠(Pipistrello)
留言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 ↑ 一方面也是碰上蘇聯大清洗完畢,無論戰術還是訓練都較落後的情況。
- ↑ 實際上仍是全新設計。
- ↑ 綜觀太平洋戰爭整體交換比也有 13:1。
- ↑ 不過P-38的偵查型F-5卻持續被用來執行對德國的戰略偵查任務,也被德國人取了個差不多的外號「叉尾妖怪(Der Gabelschwanz Teufel)」。
- ↑ 不少人認當時麥奎爾過於好勝,急著想超越理查.邦的擊墜數成為美國首席王牌,以致無法冷靜判斷空戰戰況。
- ↑ 與德軍只計算飛行員戰績不同,美軍的夜間戰果由飛行員、雷達操作員、炮手等所有機組人員共享
- ↑ 因當時蘇日中立條約仍然有效,蘇聯並未正式參與美日之間的戰爭,按照國際法應當拘留任何入境的參戰國軍人。
雖然蘇聯人不久就暗地裏安排把機組人員「偷渡」到當時處於蘇英共管的伊朗境內。 - ↑ 軸心國陣營唯一能到達此高度的只有德國的 Me-262,日本仿製型橘花(詳見日系戰機內容)與號稱高空攔截機的一票試作機在內全數沒有付諸量產甚至生產;至於高射炮也只有五式15公分高射砲可打到如此高度,不過此砲僅生產兩門且為固定式砲塔,因此也不構成威脅
- ↑ 作為優秀指揮官的李梅,執行了這個在軍事上十分正確,但道德層面上相當富爭議性的決定,連他自己也承認:如果盟軍戰敗,他會被日本政府送上絞刑架。但諷刺的是戰時他被日本人稱為「鬼畜李梅(鬼畜ルメイ)」,戰後卻因為積極推動親日外交,獲頒日本的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 ↑ 出自1963年的同名兒歌,NBA的奧蘭多魔術隊也以此為吉祥物
- ↑ 航空史上擊落最多敵機的前三名
- ↑ 其實更早還有「P-59 空中彗星」,但性能太悲劇甚至比不上螺旋槳機,所以完全沒參與實戰
- ↑ 該部隊後改名為維爾特飛行隊,此部隊為唯一一支裝備有 Me 262 的夜戰部隊
- ↑ 作為航空部部長的米爾希具有掌管各機型是否獲空軍採用的大權,並不斷擴張自身勢力。不只是空軍的同僚如凱賽林、卡姆胡伯、耶雄尼克等,連航空公司老闆梅塞施密特也是其死敵。
各種意義上和戈林一樣為對德國空軍發展百害而無一利的人物 - ↑ 不過亞拉杜原先的構想是高速偵察機而非轟炸機
- ↑ 包括519輛坦克(當中部分是駕駛Fw-190時取得),70艘登陸艇和超過150個防禦陣地
- ↑ 該艦「馬拉」是被兩枚2000磅的特製炸彈擊中而斷成兩截,但魯德爾只投下其中一枚,也就是說並非由魯德爾一人獨自擊沉
- ↑ 烏拉山轟炸機(Uralbomber)為德國空軍早期以蘇聯烏拉山工業區為目標,專門研發重型轟炸機的計劃。日後為了越洋轟炸美國,又有了美國轟炸機(Amerikabomber)計劃。兩者均以失敗告終。
- ↑ 二戰中最重要的設計為颶風、颱風、暴風式此三款「風」字輩戰鬥機,戰後亦設計出獵人式及鷂式垂直升降戰鬥機的原型機P.1127,並且因為對航空界的貢獻而受封為爵士。
- ↑ 首架原型機在試飛時就發生機身中段連結斷開事故,幸好在試飛員菲利普.盧卡斯(Philip Lucas)的操作下成功降落保住了機體,盧卡斯更因此獲授喬治獎章(George Medal)。但接手的第二位試飛員便没這樣幸運,因為原型機在空中解體而身亡。
- ↑ 當時史耐德杯之於飛行競速,就如同世界杯之於足球一樣的地位,參賽的英美法義等國均耗資鉅款資助參賽隊伍研發新型飛機,間接推動了航空業發展。吉卜力工作室作品《紅豬》中來自美國的卡地士,設定上正是曾参加史耐德杯的飛行員。
- ↑ 該地現為德哈維蘭飛行器博物館,蚊式的原型機W4050亦是館內重要展品。
- ↑ 至今仍在皇家空軍的戰鬥序列中,並且為首支配備F-35隱形戰鬥機的皇家空軍部隊。
- ↑ 1917年起生產的XII Ca.1配備37mm Hotchkiss機砲
- ↑ 戰爭初期零戰馬力約1000匹左右,美軍戰機馬力在1400匹上下;到了戰末零戰使用的引擎出力還不到1500匹馬力,同期的美軍戰機馬力都在2000匹以上
- ↑ 紫電使用的型號有1600匹馬力,紫電改使用的型號有1800匹
- ↑ 飛燕的設計師土井武夫與零戰的設計師堀越二郎曾是同窗
- ↑ 兩者最大的差異是三菱使用的是固定式起落架而中島的機型可以收放,但是三菱的引擎出力比較強
- ↑ 自盡派提出的疑點為屍身的著彈位置
- ↑ 舊約聖經記載以色列人祖先雅各之女。
- ↑ 與同屬司令部偵察機的九七式作區別。
- ↑ 實際上Shturmovik單纯就是俄語的「對地攻擊機」一詞,與對手的Ju-87「斯圖卡」並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