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戰艦世界 的原始碼
←
戰艦世界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World of Warships(WoWs/戰艦世界/<s>魔法世界</s>{{ref|指遊戲為了遊戲性而充滿不科學的設定,例如聊勝於無的副炮、強勢的洗甲板}}/<s>山口船</s>{{ref|因為WoW的象形山口山已被World of Warcraft用了,故改用船字以分別}})/<s>窩窩屎</s>{{ref|諧音}}}}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text-align:center;" |- | 本條目歡迎各位有興趣的提督、艦長以及指揮官加以補完。 |} == 解說 == * 為白俄羅斯的WARGAMING社旗下子公司Wargaming Saint Petersburg<s>聖彼得堡航天局{{ref|相對於《[[坦克世界|戰車世界]]》的「明斯克航天局」,以開發團隊的總部所在為名。}}</s>所製作的MMO遊戲 * 2015年3月12日開始封測;2015年7月2日開始公測;2015年9月17日開始營運。 ** 公測開始不久就有[[艦隊Collection]]、[[%E8%92%BC%E3%81%8D%E9%8B%BC%E3%81%AE%E3%82%A2%E3%83%AB%E3%83%9A%E3%82%B8%E3%82%AA|蒼き鋼のアルペジオ]]及[[戰艦少女]]的介面及痛船MOD。[[%E6%88%90%E5%8F%A5/%E7%8F%BE%E5%9C%A8%E6%83%B3%E6%83%B3%E9%80%99%E4%B9%9F%E6%98%AF%E7%90%86%E6%89%80%E7%95%B6%E7%84%B6%E7%9A%84%E4%BA%8B....|想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 [http://worldofwarships.asia/zh-tw/news/common/wows_arpeggio_collabsneakpeek/ 官方已舉辦與蒼鋼合作的活動],通過<s>互相搶頭</s>擊殺巡洋艦與驅逐艦為開始的任務來取得<s>只是有塗裝和配音的銀幣船</s>海霧金剛級與海霧妙高{{ref|然而主角伊歐娜就只有充當語音的份,因為當時潛艦無法出場}} *** 之後又補上了金剛級與妙高級四艘姊妹艦以及作為女主角之一的高雄,加上玩家反應上次活動難度過高,入手條件也有所下修 *** 在2016年9月官網正式宣布與[[%E9%AB%98%E6%A0%A1%E8%89%A6%E9%9A%8A|高校艦隊]]合作,推出HSF施佩伯爵<s>跟施佩伯爵基本上完全一樣</s>與HSF晴風2艘船,以及附帶語音包的動畫角色艦長<s>打包販售人口</s>,在武藏號釋出後也是出了HSF武藏的迷彩圖裝<s>已經連模型都懶得做了</s> *** 2018年4月底宣布與[[%E7%A2%A7%E8%97%8D%E8%88%AA%E7%B7%9A|碧藍航線]]合作,5月底開始聯動活動,以該船艦娘做為其艦長 ** 由於本作的時間跨度較大{{ref|以大家比較認識的日本為例,驅逐艦最早的是1911年完工的海風(是海風級海風號不是30年代的白露級的同名艦),最後的是1943年完工的島風}},加上各種只有設計圖甚至是只有殘缺資料的圖紙船{{ref|再以日本為例,例子有丸6計劃(第六次海軍軍備充実計画)的重巡藏王及G-14版本改大鳳級空母白龍(官方誤認為G-15版本)}},所以會有很多對不上的情況。 *** 較誇張如德巡與蘇驅線,幾乎一半都是圖紙或空想船隻。<s>靠一根砲的草圖造出一整條船</s> * 於2017年11月15號登陸知名遊戲交易平台Steam然而因為之前遊戲公司人員對泛亞線中的台灣/中華民國政治<s>事實的描述</s>的敘述被中國人視為不當而被該國網民大量刷洗負面評價。 * 遊戲操作與同系列的《[[坦克世界|World of Tanks 坦克世界]]》大致相同。 * <s>Too much water, 7.8/10. --IGN{{ref|IGN對神奇寶貝藍寶石版的負評之一,成為國外<s>水太多的</s>遊戲評論的一個梗}}</s> * <s>提督降板為艦長的遊戲,但也更加親近艦娘</s> == 遊戲方式 == * 與《戰車世界》和《戰機世界》一樣,一開始只給一批各國最低等的船,使用這些船參加與其他玩家對戰的比賽累積經驗值與遊戲幣。 * 用經驗值解開各國科技樹後可以用遊戲幣購買更高等的船。 * 艦種分為航空母艦、戰列艦(含戰列巡洋艦)、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艦五種。 * 比賽分一般戰、遭遇戰、軍備競賽與已被刪除的稜堡、震央五種。 ** 一般戰:敵我方各有一個陣地,敵方全數殲滅或是佔領敵方陣地就獲勝 ** 遭遇戰:敵我方中間有一個或是數個無所屬的陣地,佔領陣地並取得1000點或是敵方全數殲滅就獲勝 ** 軍備競賽{{ref|只限最高階艦船達到9階或以上房間}}:每隔一定時間會有補給品投到戰場中,取得後艦船所屬隊伍獲得點數外,更能享有血量/每秒恢復/傷害/裝填加成,而且在對戰中段戰場中央會出現一個陣地,取得1000點或是敵方全數殲滅就獲勝 ** 飛艇護航:雙方各有一飛艇,己方/敵方艦船跟在飛艇附近可為它加速/減速,飛艇率先到達終點或是敵方全數殲滅獲勝 ** <s>震央:地圖正中央有一個超大的占領點,分為外、中、內三圈,越接近中央的地方佔領了分數加乘越高,取得1000點或是敵方全數殲滅就獲勝</s> ** <s>稜堡:地圖上除了中立陣地外,還有幾個固定式要塞以及雷達站,佔領該設施所屬的陣地可以連同設施一起佔領,佔領的一方可以獲得該設施的控制權,要塞上頭的岸防砲會自動朝著敵對的船隻開火攻擊,而雷達站則提供額外的監視視野,可以偵測到範圍內的敵方艦艇</s> == 術語 == * Cap(Capture) ** 佔領,也就是叫人佔領據點的意思 ** 能確保把敵方全數殲滅就不會這麼做;然而cap經常是重要的戰略模式,每當有人喊的時候,活著的人多半需要評估現下狀況並立刻做出適當行動 ** 據點模式有兩種 *** 1.只有A大區域和B大區域,分別屬於我方和敵方,只要佔領對方的據點就+1000點數立刻獲勝 *** 2.有3~5個小區域據點,分為A~E,每保有一個每5秒會增加點數,佔領一個也會給予少許 ** 如果只專注在打擊敵人上,極有可能因為失去據點或者對方比我方更具據點優勢而戰敗: *** 1. 雖然對方艦艇數量比我方少,但是因為保有更多小區域據點,故長久下來累積的點數甚至能超過船艦被擊毀的劣勢 *** 2. 全員顧著衝鋒陷陣,忘記防禦大區域據點,結果被敵方趁虛而入 ** 但是要是在佔領的時候走出敵方據點,或是被擊中的任何損傷都會讓你的佔領進度減少,所以最保險都是兩個人以上一起行動 * AA(Anti-Air Gun) ** 防空炮,基本上除了一戰時代{{ref|因為當時航母還沒有做為主要戰力使用}}設計的船艦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 *** 然而有實際效果則至少要5階以上船艦才有感 ** 由於珍珠港事件的洗禮,導致美國與親近盟友英國的後期船艦的防空能力極高 ** 有些船隻可以裝備防禦型防空火力的消耗品,可短時大幅增加防空效果並強制降低敵人攻擊機和轟炸機的準度 *** 但隨著航母的大幅Nerf反而成了有點尷尬的選項 ** 航母重製後卻又因為新版航母過強還是無改其尷尬處境 * Torp(Torpedo) ** 魚雷,除了所有驅逐艦和魚雷攻擊機外部分巡洋艦甚至戰艦也有搭載 ** 傷害極高之外還有機會造成進水,沒有船隻可以承受多次打擊 *** 進水可以造成敵方船隻在相當時間內部段受到傷害直至被修復或沉沒,且一艘船可打出進水的地方不只一個,但在早期版本後都改成一個了 ** 然而無論是艦載魚雷或機載魚雷的前置量都較難抓取,相當考驗玩家技術 *** 艦載魚雷按下X鎖定目標可以取得預判線,但是對方有可能轉向和迴避,故不一定照著丟就會中 *** 機載魚雷也有自動投雷,但有跟上述一樣問題,高階航母玩家基本上都是手動投雷修正前置量 * AP(Armor Piercing) ** 穿甲彈,可以擊穿敵方裝甲對其核心部位造成重大傷害 ** 比較起有中就有傷的高爆彈,穿甲彈比較吃重船隻性能和玩家技術及運氣 *** 需要考慮船隻火炮穿深和彈道,對方角度距離以及玩家的炮術和運氣<s>臉夠不夠白</s> *** 隨擊中的裝甲厚度及重要性會導致出現無傷害的未擊穿,造成10%傷害的過度穿透(Over-penetrate),造成33%傷害的擊穿但射入非裝甲區以及造成標定傷害的擊穿且射入裝甲區 ** 大致上在巡洋艦和戰艦彼此內戰較適合使用,當然凡事都有例外 *** 基本上會建議戰艦玩家在對上驅逐以外的船全部使用AP,因為戰艦的大口徑AP對上很薄的裝甲會過度穿透,只造成很少的傷害;而大口徑火炮對上普通裝甲只要能夠貫穿,即使沒有打中裝甲區也可以製造一定的傷害 * HE(High Explosive) ** 高爆彈,可以在碰撞敵人船隻時引爆,有機率引燃敵人船隻造成持續傷害 ** 幾乎有中就有傷,但是直接傷害量不及穿甲彈 *** 相較起高爆彈只考驗基本炮術但起火率得靠艦砲性能 *** 然而有機會引起火災有如進水的持續Debuff,但傷害較進水低,可造成敵方船隻在相當時間內部段受到傷害直至被修復或沉沒,且一艘船可點燃的地方不只一個,持續下來也很可觀 ** HE也有機會打穿裝甲區造成大傷害,只是機率非常低且要求口徑也較AP來的大得多 ** 比較適合打擊驅逐艦或是用以小搏大的時機,同樣也有例外 * 白板、完全體 ** 前者指尚未使用經驗值升級的配件,如船身、艦砲射控系統等等,反之便是後者 * 壯丁、班長 ** 分別指房間內艦船階級最低及最高的玩家 * 信仰 ** 基本上指的是運氣,語意近似人品 * 黑砲(打隱身砲) ** 意指在射程內開砲射人也不會被發現{{ref|遊戲中開砲會增加可被偵測距離}} ** <s>除了部分隱藏性高於開炮射程的船外,其他船</s>也可以利用煙霧或藏於島後來達成這點 ** 0.6.3版本更新後,開砲後可被偵測距離改為跟最大射程看齊 * (被)開光 ** 指的就是(被)偵測到 ** 英文溝通用詞為Spot * 裝甲區 ** 為了保護船艦的重點部位(如彈藥庫和鍋爐)而額外增厚和特化防禦的區段,若是能成功擊穿這些區域就可以製造大量傷害 *** 主要以穿甲彈來完成此以目標,但如上所述的並不簡單,而且也有例外 *** 通常大致為砲塔和煙囪的正下方,但準確位置隨船隻有所不同 * 擺角 ** 藉由裝甲的角度來造成砲彈實際必須擊穿的深度變長之外海可以大幅減少被彈面積,可以有效防禦穿甲彈 ** 理所當然的,當玩家以艦艏對敵會有最高的防禦效果,但也會因此減少輸出作為取捨 *** 若是能利用敵方裝彈的時機和自己的機動性便可以相當程度減少問題 *** 當然也有9階日戰出雲或不少法國戰艦把所有主砲都放正前方的例子 * 然而在現實中由於地球轉動和慣性影響,在中遠距離的炮彈散佈反而正是和船身相同的紡錘型,將船頭對敵反而會將船身籠罩於敵方炮彈散佈下 ** 這正是T字有利的原理,也是遊戲性的取捨之一 * [[成句/ぽい|poi]] ** [[艦隊Collection]]中角色夕立的口癖,詳見其條目poi。 ** 有時候也會指玩家發動如夕立史實般的神風攻擊poi。 ** 隨著白露級白露號於2016年冬季的實裝使的玩家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喊poi<s>,雖然還是有差</s> ** 在2019年秋季夕立終於正式實裝,盡情在聊天室刷吧 * 海猴 ** 出處不明,指技術不純熟,不配合隊友,如同猴子般智商行為的差勁玩家 *** 一說是指如[[Twitch Plays Pokemon]]中的猴子操縱者,一說是如豐年蝦(也稱海猴)般的簡單生物玩家 *** 相近詞為Noob(菜鳥) == 陣營 == * 目前為止有12個陣營{{ref|其實還有英聯邦}} * 雖然陣營上有區分,但實際上隨機戰鬥的時候都是混合組隊的 === 蘇聯(俄國) === * 目前已<s>在明斯克造船廠的協助下生出了</s>有了所有路線,除外還有驅逐艦也有分線(第一分線炮驅/第二分線平均性能)與洋艦分線(第一分線為重巡線,第二分線是輕巡線){{ref|有大量的圖紙船與戰後船}} ** 原因是地處極北且海岸線短(當然這是相對國土面積而言),不凍港少{{ref|是的又在內海黑海或是距政經核心遙遠的遠東與極北的摩爾曼斯克}}而不適合發展大型船艦 ** 除此之外雖然俄國海軍在十月革命做出了關鍵的貢獻,卻在又在稍後叛變加入白軍而不受蘇聯政府信任而被放在最次要的軍事發展 * 驅逐艦擁有相對他國驅逐來說極好的炮{{ref|沒有簽署海軍限武條約的蘇聯愛好為艦船安上較大口徑的主砲}}、極高的速度和強大防護力以及驅逐中最差的隱蔽 ** 砲彈穿深相當優秀,甚至可以擊穿部分巡洋艦 ** 然而魚雷的射程極短僅做防身之用 ** 極容易壞零件,常常挨一輪砲擊沒損多少血零件卻壞了一大半<s>所以被玩家譏其零件為中國代工</s> ** 從8階開始分為2線,1線為驅逐領艦的舊線,2線則是普通驅逐艦以防空見長<s>CV防空插件</s> * 巡洋艦的大致優缺與德國相同,有較長的射程、準度以及優秀的穿深,缺點則是裝甲更薄、零件更易壞、HE彈起火率低<s>不愧是好基友</s>還有極為糟糕的隱蔽<s>社會主義燈塔</s> ** 可以發現後期船艦都是後戰後艦或是戰後圖紙船,理論上十分不公平<s>祖國光環在一例</s>,但換個角度想,也表示蘇聯海軍沒有辦法對付同時代軍艦 ** 從8階開始分為2線,1線會強調是重巡線為主,2線則是輕巡線 * 航母艦載機生命值、飛行速度均偏低,但全機隊會一次過投彈,以換取高瞬間輸出 ** 與其他國家不同,轟炸機是以彈跳形式進行轟炸 * 相較起其他國家多數金幣船的微妙性能,蘇聯的金幣船性能都超過同階船一級 ** [[%E6%88%90%E5%8F%A5/%E7%8F%BE%E5%9C%A8%E6%83%B3%E6%83%B3%E9%80%99%E4%B9%9F%E6%98%AF%E7%90%86%E6%89%80%E7%95%B6%E7%84%B6%E7%9A%84%E4%BA%8B....|<s>因為是祖國的遊戲想想也是(ry</s>]] ** 隨遊戲政策改變<s>付錢的是大爺</s>,不少他國金幣船也有了超過同階船一節的實力 * 豆知識:和其他國家將船艦作為女性看待不同,他們將船視為男性<s>所以[[%E8%89%A6%E9%9A%8ACollection%E7%99%BB%E5%A0%B4%E4%BA%BA%E7%89%A9%E4%B8%80%E8%A6%BD-part1#afc1a635|日本某艘讓受艦]]應該[[%E5%A5%B3%E9%AB%94%E5%8C%96|性轉]]為男性</s> * <s>高級蘇聯巡洋其實是戰列巡洋艦,驅逐艦是輕巡洋艦</s> === 德國(納粹德國) === * 目前<s>除航母線都是</s>完整的{{ref|航母已於0.9.7時實裝}},但因為史實在二戰開始不久便放棄水面艦而全力發展潛艦因此近一半是圖紙或[[%E7%A9%BA%E6%83%B3%E6%A8%B9|空想船隻]] ** 由於一次大戰德國投降的主因即是最後德國海軍拒絕德皇出戰命令也不受信任,再加上[[%E5%B8%8C%E7%89%B9%E5%8B%92|希特勒]]相信刀刺在背傳說因此也是在發展上較為次要 ** 最後在1942年的巴倫支海海戰由於指揮官的誤判導致的戰術失誤導致水面艦隊幾近覆,對水面艦感到失望和震怒的希特勒也將所有海軍資源轉投鄧尼茨和他的潛艦部隊而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二戰德國海軍惡名昭彰的U-Boat則因為Wargaming放生潛艇的政策而被鬼隱 * 由於大人的因素,旗子上的卐字被改為鐵十字 ** 但不知為何在納粹執政前的船卻沒用帝國海軍旗 * 擁有遊戲中最好的聲納科技,不僅巡洋艦幾乎全線皆搭載外,中後期的驅逐艦與戰艦都有搭配,使的她們可以更有效的偵蒐和躲避魚雷<s>,然而史實上英國才是當年在波動粒子科技最先進的國家</s> * 巡洋艦線均一性最低,前期有超快發射率但炮角有如迫擊炮,四階開始裝備魚雷但射程較短只能作為CQC防身用 ** 4階船為一大坑,比起他國同皆巡洋可謂乏善可陳 ** 5、6階船則風格大變,擁有極高的射程、準度以及同級巡洋艦中最優秀的穿深比 *** 缺點則是裝甲偏薄、零件易壞<s>一輪堡</s> ** 7階開始為重巡,擁有巡洋相對優秀的裝甲<s>然而這不是你橫船接戰艦AP的理由</s>、1/4口徑的HE穿深以及最高標傷的AP *** 缺點是偏差的隱蔽、機動、HE彈起火率最低 ** <s>戰車的優缺點幾乎原封不動搬到戰艦上</s> * 驅逐艦也是類似美國驅逐艦也擁有不錯的火炮但魚雷航程略短,但是中階後搭載了聲納可以讓他們在驅逐艦內戰中佔一定優勢 ** AP優秀但HE表現差勁<s>德系祖傳滲砂HE</s>,魚雷裝填速度最快但平均傷害也較低 * 而戰艦因為採用穹甲和全面防護設計,使得德國戰艦在近距離攻擊下非常難被擊穿要害,後期換上長射程和高射速的副炮,非常適合衝鋒與扛傷害的定位 ** 缺點則是主砲準度都不太高<s>散彈槍</s>,射擊中遠目標經常歪砲 ** 另外,全面防護的設計使得德戰非常容易累積大量半傷傷害<s>而且被英戰HE所克制</s> * 航空母艦與其他國家不同,德國的航母搭載AP火箭彈,且船艦本體有射程很長的副炮 * 豆知識:德軍的巡洋艦與戰艦幾乎都用'''男人'''的名字命名{{ref|例:俾斯麥;促成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普魯士首相,人稱'''鐵血宰相'''。鐵必制;德國海軍的創始人。歐根親王;神聖羅馬帝國陸軍元帥。}} ** 在語言上則是以中性冠詞作為稱呼 ** <s>幸好只有姓氏,取個女性人名就好了</s> *** <s>不幸地驅逐艦是採用全名的</s> === 美國 === * 因為<s>美帝</s>國力的關係,擁有完整的科技樹,除外也有遊戲中第一個巡洋艦分線(第一分線為重巡線,第二分線為輕巡線) ** 少數例外如X階戰艦蒙大拿,尚未完成戰爭就結束了(鳳凰城、尼可拉斯和第二分線主力艦也是圖紙船) * 如同史實,船隻設計大致上較側重戰略取向,性能分工較明顯,較考驗玩家的大局觀能力,適合擅長團隊合作的玩家 * 由於美國十分著重於超重彈的使用與研製以打擊船艦最薄弱的水平甲板,使得美國的彈道在最高點後有急遽下降的特性而被玩家戲稱為迫擊砲、衛星砲等,也造成使用上的不便,然而有時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 常常被用來隔島攻擊敵人 * 由於珍珠港事件的影響導致美國極端重視防空和損管,是遊戲中整體防空能力最優的國家 * 巡洋艦路線為適合新手開始的陣營,但中期後分為輕重巡洋艦線 ** 特徵是有且射速快且大量的火炮,然而後期炮角有如迫擊砲… ** 4、5階雖裝備魚雷但是距離較短,只能作為<s>CQC</s>近距防身用,後期取消 * 相比起日蘇各走極端美國驅逐艦則較為中規中矩,擁有不錯的火炮和中距離的魚雷<s>講難聽點就是不上不下</s>,適合反制日本驅逐艦 ** 到後期由於魚雷科技加強外還有防空彈幕,同時日本與蘇聯驅逐艦隱蔽性都上升導致美國驅逐艦在後期是遊戲最多工<s>工具人</s>最強的驅逐艦路線 * 主力艦迴轉性較佳,後期有最佳的防空能力;裝甲皆採「全有或全無」的重點式防禦,普遍而言核心裝甲皆比同階日本主力艦厚,但是除了第一分線9階愛荷華HP略勝出雲以外,全線的HP都比同階日本主力艦還要少 ** 缺點則是前期/第二分線全線航速極慢,且火炮不精準射程亦較日本主力艦短,所以要是路線選錯一炮未開遊戲就結束也不是不可能,而後期敵人不是炮比她大管就是皮比他厚 * 航母機隊適合對付各種類型的船艦,比較沒有不能打的現象存在 ** 優點是戰機生命值高,且各種類型的飛機要打任何船艦都可以,有利於玩家專注於操作 ** 然而機隊樣樣通但是不能樣樣精,所以要造成較大的傷害可能會有困難 === 英國 === * 擁有歷史最悠久和有名的海軍,就史實來說也是相當完整,然而不知為何WG在過很久終於才在2016夏季於玩家期盼中釋出巡洋艦線並在隔年釋出戰艦線,並在之後補齊了各線並加入驅逐艦與重巡洋艦分線 * 由於擁有廣大且遍布世界的殖民地,因此艦隊需要較強的機動性和反應力因此著重於輕巡及戰巡的研製 * 除外由於和<s>兒子</s>美國的優良關係使的後期船隻也有與美國相仿的防空能力,然而缺乏防空小組加強消耗品使的對空較為脆弱 * 由於英國核心利益區的大西洋海象普遍惡劣而不利使用加上主假想敵也沒有研製航母的打算,所以是次要發展且做多輔助用 * 如上所說巡洋艦路線是全輕巡組成,雖然前中期表現普普但中期為目前最強,戰場影響力最大的巡洋艦線 ** 雖然只能發射AP但由於船身較短擁有很強的機動性、有著中距離可單發的魚雷、可以回復大量損血的維修小組、聲納,以及最重要能夠隱蔽身形的煙霧使的只要英巡一開煙就能讓敵人完全無法靠近該區 ** 8到10階的維修小組可以維修八成一般傷害以及一半核心區傷害,但是紙糊的防護使得英巡的上手難度偏高,就算是老手也不時會有大意暴斃的情況 ** 驅逐來→開聲納躲雷然後掃死她,巡洋來→洗甲板到受不了後露肚逃亡被一波掃死,戰艦來→洗甲板到受不了,再不退丟魚雷教開船 ** <s>[[%E6%88%90%E5%8F%A5/%E9%BE%8D%E4%BA%94%E7%9A%84%E6%89%8B%E4%B8%8A%E5%8F%AA%E8%A6%81%E6%9C%89%E6%A7%8D%EF%BC%8C%E8%AA%B0%E9%83%BD%E6%AE%BA%E4%B8%8D%E4%BA%86%E4%BB%96|英巡的身上只要有煙,誰殺不了她]]</s> *** <s>啊,雷達/盲煙,我死了</s> * 重巡洋艦分線則標榜和樓下一樣的強力HE、強力維修小組跟不錯的隱蔽 ** 缺點是完全廢掉的AP差勁的機動與裝甲和很長的裝填 *** 然而優缺過於明顯,相當難以活用 * 戰艦線除了傳統的戰艦亦也有不少戰巡,儘管血量和AP較差,但是其離譜的維修能力,隱蔽能力和HE點火率令其也成為最強的戰艦線 ** 點火率沒道理的高,玩家可以在確定敵方使用維修後使用AP彈拼裝甲區或繼續疊加敵艦艦身點燃數 ** 除外有和巡洋艦線一樣能回復大量血量的維修小組 * 驅逐艦與戰艦一樣擁有起火率很高的高爆砲彈,有同時裝備巡洋的單發點射式魚雷管 ** 另外還搭載堪稱機械式增壓的渦輪引擎,從停止狀態起步到最高航速不用10秒 * 航母的話飛機普通飛行速度偏慢,但是卻有比較高的血量,可以承受較多次砲火攻擊 ** 與其他國家不同,轟炸機是採用小磅數炸彈進行地毯式轟炸,傷害不高但是投彈量多,可以把對手全身洗的都是火 ** 但是也因為如此英國航母難以製造有效傷害,只能開光或是打游擊 * <s>總結:如同現實一般專門噁心各國的國家</s> * <s>弔詭的是比起WG對他國船的大砍大改,對英國船的OP卻視而不見,背後怕是有骯髒的PY交易</s> ** <s>從祖國光環變英吹了</s> === 日本 === * <s>詳細介紹請見[[艦隊Collection|《艦隊Collection》]]</s> * 同樣是擁有完整科技樹的陣營,除了部分後期船隻和過渡的圖紙船 * 同樣由於大人的因素旭日旗被日之丸旗取代,但明明時至今日海上自衛隊還是照用旭日旗 * 如同史實,船隻性能較有侵略性,較考驗玩家的戰術和技術能力,也比較適合個人英雄主義玩家 * 巡洋艦路線前中期都被美巡壓著打,裝甲薄血量也薄,且因為切換為重巡型態較早,容易產生對裝填較慢的203mm砲適應不良的關係,比起美國線不適合新手開局{{ref|首台重巡又是公認坑船五階古鷹,性能太差,對於新手相當不友善;除了四階球磨與鳳凰城平手,其他並不是因為性能不足,而是同階美巡相對過於強勢}},直到後期<s>敵方裝備迫擊砲</s>才有優勢 ** 有炮彈平直且準的特色,在中期開始因為換為重巡,彼此內戰換為穿甲彈<s>拚信仰</s>較佳,然而裝甲較薄且血量偏少,擺角不良甚至會被驅逐艦穿透;具有隱蔽性較佳的特色,適合進行突襲與游擊戰 ** 除外由於日本相信水雷戰之故(因為戰艦數目比不上英美),初期開始都裝備了魚雷且距離較美國遠外傷害也較高,使得日巡也可以與對面戰艦一搏 ** 由於日本的巡洋艦雷擊戰術是艦隊突進轉向投雷後復歸,所以魚雷發射管多設計於船身中後段所以導致玩家投雷不便 * 驅逐艦也同樣受益於魚雷,再加上有較佳的隱蔽性能,可以在未被發現的狀況下便重創敵方戰艦,可謂巨人殺手 ** 然而日本驅逐艦的火炮轉速和射速慢,遇到他國驅逐艦又因高機動性而難以利用魚雷,所以相當吃鱉 ** 驅逐線從5階開始分為專業雷驅與砲雷驅<s>但還是打不贏他國炮驅</s> * 戰艦中期和後期有遠直且準的火砲<s>但前期和中後期都是坑</s>,相較於美戰在前線輸出她們可以在中後方狙擊敵人,裝甲帶較廣且血量更厚,但核心裝甲則是普遍較薄;而白板船身都一致的非常爛,不使用自由經驗跳過的話非常痛苦 ** 由於大量玩家反應白板船身太過差勁,絕大多數的白板船身都被移除<s>,或以金幣姊妹艦下放一階騙錢</s> ** 迴轉性能較差且防空性普普導致防雷性不佳,常常成為敵方航母和日驅的首要目標 * 航母比起美國來說飛機血量偏少,需要更高的操作技巧 ** 由於飛機數較少,機隊整備時間也短<s>放到史實說不定能翻盤中途島海戰</s> ** 擁有速度很快的魚雷機,可以投放較重型航速也快的魚雷 ** 轟炸機搭載穿甲炸彈,可以對戰艦或是巡洋造成嚴重傷害 === 法國 === * 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歐洲海軍大國,由紅衣主教黎塞留創建於17世紀初。曾一度為世界第二的海軍,僅次於<s>老碰友</s>英國皇家海軍,在二戰時代則為第四。 ** 除了航母外擁有相對完整的科技樹<s>都怪陸軍馬鹿輸得太快</s> ** 也如英國擁有廣大殖民地,因此艦艇也強調機動性,就連巡洋艦和戰列艦都擁有引擎沖壓的消耗品 ** <s>戰列艦開的和巡洋艦一樣快,巡洋艦開得和驅逐艦一樣快,你們在演終極殺陣嗎</s> * 巡洋艦以騷擾敵方主力為主要任務,擁有大口徑主炮,最高點火率的HE和極速能到達40多節的超高速,缺點是轉舵能力較差且防護性不足,典型的玻璃大砲 ** 從6階搭載的引擎沖壓消耗品能增加20%最大航速,比起普通版的8%能力大幅增加 * 戰列艦均一性也如德巡線糟,前期普通,中期是多炮管神教,後期又較日戰更強調侵略性,防護方面則和英戰同為墊底<s>而且還沒有魔法大保健</s> ** 法國為了要節約戰艦排水量以及應付T字不利的情況而著重於4連裝炮的使用與研製,並在中後期採取全數前置<s>或其他怪配置,使玩家可以光明正大賣頭</s> *** 缺點是主炮口徑普遍較小且害怕敵人背襲<s>從後面上</s> *** 七階戰艦里昂有多達16門主炮,是遊戲中最多主炮的船艦之一 *** 8階開始搭載普通版引擎沖壓消耗品,能增加一定程度的機動能力 * 驅逐艦目前全線實裝,非常強大的引擎增壓技能,另外搭載了主砲再填裝技能,短時間大量投射傷害驚人 ** 定位上幾乎就是蘇驅哈巴的上位,139mm主砲帶來的高傷壓制能力 === 義大利 === * 巡洋線2019年7月開始公開情報,大約在10月時正式出現在遊戲中 ** 船身前版有標誌性的藍白塗裝,非常好認 ** 歷史上長期在地中海擁有軍事優勢,貝尼托·墨索里尼擴建海軍,成為地中海實力最強大的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義大利在地中海與英國海軍交戰中因[[Axis_Powers_%E3%83%98%E3%82%BF%E3%83%AA%E3%82%A2#.E8.B6.A3.E8.81.9E.E4.BB.8B.E7.B4.B9|部隊士氣普遍低落]]和英國航母優勢而屢次敗陣,使得作用僅相當於一支存在艦隊 ** 義大利在1943年已投降,之後的船……圖紙很正常(o) * 第一個特色是SAP ** SAP也就是所謂的半穿甲彈,目前是遊戲中非常強的全方面打擊彈種,隨便一輪都能重傷對方 ** 沒有HE彈的起火能力,但有接近於AP的穿甲能力跟傷害,入射角度很大,減少跳彈機率 ** 對付輕甲船與DD殺傷能力非常強大,隨便一輪打破萬都有可能 * 第二個特色是火車煙霧(持續型發煙產生器) ** 煙霧持續時間僅有5~7秒,但是可以在全速前進下持續覆蓋船體維持30~40秒 ** 比起以往的固定煙霧更難讓敵人準確猜出目前位置 === 泛亞 === * 除日本外由亞洲各國[[%E6%88%90%E5%8F%A5/%E7%88%AD%E4%BB%80%E9%BA%BC%EF%BC%9F%E6%91%BB%E5%9C%A8%E4%B8%80%E8%B5%B7%E5%81%9A%E6%88%90%E2%97%8B%E2%97%8B%E5%95%8A%EF%BC%8C%E7%AC%A8%E8%9B%8B%EF%BC%81|摻在一起做成]]的科技樹 * 初始為海防艦,目前有驅逐艦及巡洋艦線 ** 由於當時亞洲各國實力較弱,因此船艦都是自列強購入或是戰後賠償艦 ** 其中又以我國(中華民國的)船艦最多 *** 由於上述對台灣/中華民國政治<s>事實的描述</s>的敘述的問題,WG為了應對將本線上的所有旗幟都換為龍旗,之後則可成選項性更換 * 驅逐艦整體上砲雷擊性能皆優但特別點是搭載了深水魚雷,從8階開始可以選用雷達消耗品(和發煙機同格) ** 因為在水下深度較高,魚雷偵測距離比較短而且傷害也相當高 ** <s>謎樣的是原本不擅長雷擊戰的驅逐艦賣到別國後突然也會雷擊了,反之不擅長炮擊戰的突然也會炮擊了</s> ** 然而也應此無法攻擊驅逐艦這種吃水淺的船艦,使得如美蘇這種擅長砲擊戰的國家可以肆無忌憚地貼近他們打擊 * <s>台灣玩家:說好的丹陽呢?</s> === 泛歐 === * 簡單來說就是北歐各國海軍的集合科技樹,2020年開始宣布測試,於2020年3月正式上線 * 同樣只有驅逐艦線,目前船隻國籍主要集中在瑞典,沒有煙霧,但是船速很快 ** 瑞典為著名的波佛斯(Bofors)軍事工業所在國,也是最早把自動化小口徑兩用砲用於驅逐艦上的國家 * 幾乎都是使用波佛斯二用砲,波佛斯親兒子就是不一樣 ** 魚雷傷害較低不少,這是因為歷史上瑞典製式魚雷推進動力跟方針都是採用輕型高速推進力所以降低了火藥量所以魚雷速度非常快,連裝時間也較短不少,航程也遠甚至比一票<s>魚雷航程被平衡砍了的</s>日驅還遠 === 荷蘭 === * 只有巡洋艦線 * 特色是6階開始搭載的空襲,召喚轟炸機進行地毯式轟炸 * 缺點是7階或以前沒有副炮/遠程防空炮,8階以後起火/進水持續時間跟戰列艦一樣長 === 泛美 === * 只有巡洋艦線 ** 特色是6階開始搭載的特殊機制,以一定主炮命中次數充填後縮減消耗品裝填時間 === 西班牙 === * 只有巡洋艦線 ** 特色是7階開始搭載,一口氣發射2輪炮火的艦炮連發射擊模式 == 艦船種類 == * <s>詳細介紹請參見[[%E8%89%A6%E9%9A%8ACollection#d8cf6512|這邊]]</s> === 驅逐艦(Destroyer-[[DD|DD]]/DE{{ref|美國海軍通用艦船分類符號(US Hull Classification Symbols),下同}}) === * 速度最快且最靈活的軍艦,擁有優異的航行和迴轉速度,在附近沒有友方飛機的狀況下可以擔任偵查的角色 * 在兩次大戰時期噸位大概都在1500-3000噸之間 ** 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規定,主炮口徑不超過5.1英寸(130公厘),標準排水量1850噸以內 ** 後來各國都不再延續條約,後期的艦隻排水量也隨之增大 * 可以用強大的魚雷或驚人的主砲射擊速度迅速做出反應,成為其他較大的船隻的屏障 ** 目前日驅擅長水雷戰,美蘇驅則適合炮擊戰 * 也可作為防空火力平台,還可以放置煙幕彈隱蔽敵人視線,躲避砲火或是準備進行偷襲,除外還有限時增高速度的鍋爐加壓 * 驅逐艦可以和其他驅逐艦在近距離交戰,也可用魚雷重創主力船艦這種有著厚實裝甲的戰艦 * 缺點是裝甲薄弱,只能承受少少幾次砲擊。 * 最怕被富有機動性與高射速的巡洋艦發現並攻擊 === 巡洋艦(Cruiser-C/CL/CA/CB) === * '''輕巡洋艦(CL)''':根據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規定,主炮口徑不超過6.1英寸(155公厘),標準排水量1萬噸以內 ** 早在一戰時已經有輕(裝甲)巡洋艦的概念,是指在只有船體內穹甲的防護巡洋艦加上船殼裝甲帶的小型巡洋艦。這是相對於當時體型較大的裝甲巡洋艦和戰鬥巡洋艦的概念 ** 「排水量1萬噸以內」的限制其實是包括所有巡洋艦。由於當年提出這條限制的國家不認為有人會做1萬噸的輕巡,當萬噸輕巡出來{{ref|日本的最上型(Mogami class),美國的布魯克林級(Brooklyn class),英國的城級(Town class)}}<s>被打臉</s>之後1936年的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就限制了輕巡洋艦排水量不得過8000噸 ** 從那時起,由日本開始各國都不再延續條約,後期的艦隻(ry * '''重巡洋艦(CA)''':按照倫敦海軍條約,標準排水量同上,主炮口徑6.1英吋至8英吋間 ** 承上,這其實是「重火力輕裝甲巡洋艦」 * 艦隊的核心力量,同時扮演幾個角色。可以為小型船隻提供掩護火力並為友軍艦艇提供防空火力支援,有些也可以對敵艦齊射魚雷 ** 根據國家不同定位也會改變,例如日本除了火炮也可以使用魚雷作為輸出手段,美國的火炮儘管不若德蘇日、但是其防空能力是極為優異的 ** 現實中的輕巡可以利用裝填速度和砲台轉速高的優勢,使用高爆彈打擊敵方驅逐艦,重巡由於裝填速度和砲台轉速慢但口徑大,則適合裝備穿甲彈與其他巡洋艦打內戰<s>拚信仰</s>或作為次要火力輸出 * 通常依照船艦不同,會搭載不同消耗品來增加戰術或戰略優勢 ** 例如可以在船體附近繞行偵查與防空的水上偵察機、搜索小範圍內魚雷的聲納(水聽)和短時增加船艦防空能力的防禦型防空火力甚至是煙霧,到了九階與十階巡洋艦也具備回復能力,能回復前次攻擊中所受的部分傷害 * 單一巡洋艦能對敵方進行有效牽制,多艘巡洋艦組成的艦隊可對敵人造成嚴重威脅 ** 巡洋艦編隊可大幅提升防空作戰效果,敵軍會被有組織的巡洋艦隊連續火力擊潰 * 若其側舷暴露於敵方視野下,有可能被大口徑火炮迅速擊沉 === 戰艦/戰鬥巡洋艦(Battleship/Battle_Cruiser-BB/CC) === * 由於戰艦歷史悠久,加上各國私下毀約,儘管有條約限制但是界定較為模糊 ** 但基本上排水量都大於25000噸,火炮口徑大於300mm{{ref|這裡是以較具「現代意義」的戰艦為基準}} * 集火力與裝甲於一身的巨<s>受</s>獸,可以用大口徑主砲重創其他水面艦並對陸上單位與建築進行強而有力的炮轟以外,也裝備大量的副砲與高射砲,能有效對付小船與飛機 ** 但是在遊戲中的副炮除特定國家基本上是聊勝於無,無論是距離或準度或火力都很低,到這距離還不如直接用撞的 * 除外日本又額外將戰艦分出高速與低速做為區別 * '''戰鬥巡洋艦(戰巡/CC)'''是一戰前從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是當時引擎功率不足,火力、裝甲,速度必須犧牲一項的產物 ** 英國人{{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n_Fisher,_1st_Baron_Fisher 約翰·費雪男爵]}}最初設計戰巡的理念是: *** 遇上各種巡洋艦時,擁有戰艦級的火力優勢,又能夠以高航速阻止敵方巡洋艦逃走 *** 遇上敵方戰艦時,擁有高航速可以選擇是否交戰。如果我方有射程優勢或敵方已受傷就可以一戰,否則也可以逃走 ** 另一方面,德國人考慮到要對付英國人的戰巡,於是選擇犧牲了火力以換取較好的裝甲 ** 一戰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英國的堅定號和無敵號戰巡消滅了一支德國在南大西洋的巡洋艦艦隊。這是戰巡的正確用法 ** <s>但是將領往往抵受不住戰艦級火力的誘惑而把自己的戰巡和敵方戰艦對轟,</s>18個月後在日德蘭海戰中英國的戰巡與德國的戰巡和戰艦交戰,結果被重創。這是戰巡的不正確用法{{ref|真正的問題是當時英國人高估了戰巡的射程和航速優勢,另一個問題是英國的穿甲彈過早引爆減低了殺傷力}} ** 在引擎技術趕上以後,裝甲不足的弱點更顯致命。英國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MS_Hood 胡德號(HMS Hood)] 雖號稱世界上最強的戰巡,在丹麥海峽之戰中,交戰不到一小時即被俾斯麥號戰艦轟沉{{ref|其實經過日德蘭海戰的教訓,胡德的裝甲和稍早時建造的伊莉莎白女王級高速戰列艦差不多,問題是在裝甲的設計和佈局<br /> 另外當時胡德是改造途中被要求出動的,導致其多出了一個不應該有的致命弱點,加上胡德是一戰的老舊船艦,負於當時新銳的俾斯麥號也並非可恥}},標誌了戰巡的末日。 ** 二戰前日本研究的超甲巡、和美國的大型巡洋艦(CB)可以說是戰巡理念的重現,除外德國為規避條約所研製的裝甲艦也有近似戰巡的能力和表現 *** 但是已經不再像當年的戰巡般擁有戰列艦級數的主炮口徑和體型,而是一種填充戰列艦和重巡之間巨大差距的單位 * 因為主砲的炮彈大而重需要極長的裝填時間(約30秒左右),且主要使用的穿甲彈需要技巧與<s>信仰</s>運氣成分吃重,若玩家炮術不佳會相當挫折。 * 儘管體積龐大且不靈活,但加速與極速仍有一定水準,然而也需要時間才能加減速,在全速迴轉時產生的傾斜使得主力艦在傾側的方向有著最短開火距離的限制,因此必須注意敵方驅逐艦利用這個狀況。 ** 除外也因為噸位和體積大,通常是敵方魚雷攻擊的首要目標 * 具備回血功能,能回復前次攻擊中所受的部分傷害 * 除了少部分前期戰艦外幾乎都有搭載偵察機,以利修正彈道。不過遊戲中是增加射程<s>信仰需求</s> ===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CV{{ref|這個分類設立時被誤認為是指Carrier Vessel,其實是指Cruiser Voler(法語,指飛行)。這是因為當時航母被視作是用於延伸對海上的控制,也就是帶飛機的巡洋艦。}}/CVL/CVE) === * 不像其他戰艦一樣依靠艦砲攻擊,而是派出戰鬥機或是轟炸機進行各項任務 * 本身除了艦載機外基本上無自衛能力{{ref|儘管有副炮,但缺點如上述根本有等於沒有}},必須注意敵艦是否趁艦載機出擊或準備時突擊 ** 另外船體薄弱,相當容易被擊穿,部分船隻甚至能用高爆彈擊穿,而且若是船身被點燃就無法起降飛機,總和來說對於其他艦種來看沒有友軍掩護的航母是十足的軟肉 * 可以搭載三種不同的飛機:以俯衝投下炸彈攻擊的俯衝轟炸機(艦轟/艦爆)、投擲魚雷的魚雷攻擊機(艦攻){{ref|雖然叫魚雷攻擊機,艦攻是可以帶炸彈的。只是水平飛行投下炸彈對活動目標的命中太低,除了攻擊陸上目標或是特別原因(例如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的魚雷可靠度太差)一般都帶魚雷}}和攻擊敵機的戰鬥機(艦戰){{ref|沒有敵機可打的話也可以帶炸彈或火箭彈攻擊艦船<s>洗甲板</s>}}。每一種飛機都有特定的功能,而且可以在同一時間派出多群飛機升空作戰 ** 不知為何,轟炸機的炸彈不若史實般強勢,除了命中基本上必燃外根本又癢又歪,基本上除炸戰艦外都是在拚信仰,還不如拿來當偵察機用 *** 之後實裝了穿甲炸彈,可以精準打擊水平甲板下的裝甲區 ** 在下述的重製後的戰鬥機變成以主動以火箭彈打擊敵人為主,也可以開啟被動地對空攔截戰機 * 由於初期的版本對航母的設定太過<s>接近史實</s>強大,可以非常有效的對戰場偵查並對水面艦輸出所以不斷被砍 ** 其中美航在大多數級別都可以有效壓制日航而成為主要受害者 * 然而矯枉過正導致航母遊戲體驗不良,出場率偏低<s>玩家:damn noob cv</s> ** WG:我們是不會讓航母玩家失望的<s>,我們會使他們絕望</s> * 在2019年初終於重製,玩法和機制都被大幅修改,同時移除了所有奇數階航母 ** 很快被玩家發現高階航母過強的情形,派出的飛機無論機動和硬度甚至連攜帶的巡洋艦都難以抵擋,大有回到早期版本航母治宰一切的狀況 *** 俯衝轟炸機的準度和傷害都被大幅調高再加上穿甲炸彈後一反之前雞肋的情形成為部分航母的主輸出手段,使得驅逐艦幾乎絕跡並完全改變了遊戲生態 ** <s>移除奇數階還母解決了一半問題,接下來移除偶數階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了</s> === 潛艦(Submarine/SS) === * 2019年宣布實裝,2021年夏天才開放封測 * 具有精準的雷擊能力,不過操縱方式和水面艦出入很大 ** 其魚雷具備導引功能,只要持續用音波命中對手,魚雷就可以朝該方向前進,大型船隻基本上無法迴避。 ** 水面艦對抗潛艇則有反潛機空襲、驅逐艦投射深水炸彈兩種。聲納有助於掌握潛艇的位置並對該方向投射。 ** 潛艇依靠電力潛於水中,若被敵方發現就會加劇電力消耗,直至耗盡而需要緊急上浮。此時潛艇可以受到砲擊傷害。 * 測試期間有許多玩家表示反對潛艇的加入,有幾項原因: ** 潛艇和水面艦的互動較少,不若其他艦船可以分別在團隊中擔任偵查、輸出、坦傷、防空等任務,潛艇往往只能單獨行動獵殺敵艦。 ** 也因此,潛艇行動的結果不外乎獵殺失敗對團隊毫無貢獻,或者敵方會受到一系列無法閃避也無法反制的魚雷攻擊。敵我雙方勢必有一邊氣壞,難以好好享受遊戲。 ** 雪上加霜的是測試期間獲得潛艇的方法十分簡單,使玩家的水準參差不齊。 == 遊戲中的名艦 == * 主要是遊戲中表現,與歷史知名度比較無關 * 詳細介紹請參閱[[戰艦世界/登場名艦一覽]] == 參見 == * [[坦克世界|World of Tanks 坦克世界]] * [[戰爭雷霆]] * [[艦隊Collection]] * [[%E8%92%BC%E3%81%8D%E9%8B%BC%E3%81%AE%E3%82%A2%E3%83%AB%E3%83%9A%E3%82%B8%E3%82%AA|蒼き鋼のアルペジオ]] * [[成句/ぽい|ぽい/POI]] * [[戰艦少女]] * [[碧藍航線]] == 回應 == {{pcomment|page=討論:戰艦世界|number=|section=1}} == 備註 == <references/>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commen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戰艦世界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