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Reko Wiki
通知
user-interface-preferences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搜尋
開啟主選單
4790
篇文章
Reko Wiki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
檢視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外傳系機體列表 的原始碼
出自Reko Wiki
←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外傳系機體列表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變體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機動戰士鋼彈外傳系代表機體列表}} == 介紹 == * 本條目列舉[[機動戰士鋼彈系列]]外傳作品出場的代表機體。 ** 以下記載者以官方承認之外傳作品、或[[平行世界]]作品(如雷霆宙域)為主。 {{Orga}} == 宇宙世紀 == === 黎明期(MS ERA、MS大全集、Gundam Century、G20等) === ; 雖然這些都是屬於雜誌作品,但由於登場機體對補完宇宙世紀MS開發的黎明期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故予以列入 <br> * ZI-XA1 AMBAC試験用スペースポッド ** MS技術的原點,簡單而言就是裝上單眼和雙臂的宇宙艇 ** 在AMBAC作用下,本機能在抑制噴射器和燃料消耗的情況下在宇宙空間中3秒內轉向180度 * ZI-XA2 ** 史上最早的MS ** ZI-XA1的成功讓技術人員繼續深入研究AMBAC技術,並且發現如果把機動兵器製作成人形會更有利於提高機動性和汎用性,還可以像人類一樣可以進行精細的操作 ** 為了操升防禦力,裝甲大量採用曲面設計,外型已有薩克的雛形 *** 不過此時重點在於測試重力條件下的雙足步行實驗,故此本機沒有雙臂(以一對金屬支架來作配重)和噴嘴,且有更多內部構造曝露在外 ** 全高13.5公尺,比後來的MS甚至是F91年代的小型MS還要小 * ZI-XA3 克萊伯曼<ref>日文原名為「クラブマン」,所以另有兩種英文譯稱"Crabman"和"Clubman"</ref> / MS-01 試作型機動戰士 ** 在U.C.0073年確立米諾夫斯基粒子技術之後,吉翁尼克以在米諾夫斯基粒子下進行有效戰鬥為目標而開發的機動兵器,也是吉翁公國最初被冠以MS之名的機體 ** 在ZI-XA2的基礎上增加手臂與及高出力引擎和噴嘴,並首次使用了日後吉翁系MS象徵的單眼攝影機 *** 搭載了當時的尖端科技:小型化核融合爐(也就是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的雛形),使得本機無需依靠外部供能 *** 近似人類四肢的可動肢設計能把AMBAC的效果最大化,使本機能在不使用推進器的情況下,僅依靠AMBAC機動便可以在3秒內進行180度的姿勢變換 * MIP-X1 ** 由MIP製作,簡而言之就是在宇宙艇底部加裝戰艦的米加粒子砲和一堆噴嘴 ** 不論火力、防禦力和機動性都非常優秀,卻因無法解決推進劑不足帶來的續航力缺陷(續戰時間只有10分鐘)而被淘汰 ** 雖然輸給了上面的ZI-XA3,但相關概念在日後的MS-05 畢格羅上重現 * MS-02 ** 以提升機動性為目的研發的MS-01改良方案,主要改進點在於將制御系統結合到機體內部,也強化了能源運用效率 ** 此時起的MS開發移轉至公國兵工廠 * MS-03 初期型試作薩克 ** MS-02的改良方案,以短時間內獨立稼動及提高機體的性能為目的而開發的實驗機,一共製作了4台 *** 1、2號機以耐G性能為目標而施以重裝甲,但因此機動性只有MS-02的六成以下 *** 3號機為了徹底減重採用固定模組化設計並排除了原先的駕駛艙脫出機能,但由於出力不足仍然沒能發揮出預計的機動性能 * MS-04 早期型薩克 ** 增加了外裝裝甲,把外露的機件全部收納其中 ** 外型已經跟後來的薩克Ⅰ差不多 ** <s>與布谷和茲達都沒有關係</s> * MS-04 試作型薩克 ** 在MS-03 3號機的基礎上強化裝甲,使用了在當時頗為先進的超高張力鋼作為裝甲材料 ** 為解決出力不足的問題採用了ZAS社生產、應用米諾夫斯基物理學開發出的新型高出力發電機,具有MS-03兩倍以上的機動力 ** 外型近似沒有管線的薩克Ⅱ,武裝配備了一挺試作型100公釐機槍 ** 從本機開始高度提升至17.5公尺,成為了往後一段時間內MS的高度標準 ==== STAMPEDE:米諾夫斯基博士物語 ==== * X-91 XC ** NASA在U.C. 0050年代開發的高機動概念機,在戰鬥機上加上頭部和四肢,用以測試空中的姿勢制御能力 *** 「X」從西曆1946年的X-1開始就是NASA實驗機的編號,而X-91就是X系列的最終型號 ** 在NASA測試後於U.C. 0073年被吉翁公國竊走成為MS開發的母體 ** XC讀作「薩克」,而這個名字也成為了吉翁公國最初的MS的名稱 * MS-05HS 試作薩克米諾夫斯基粒子散佈裝置裝備型 ** 一年爆發戰爭前,聯邦軍艦隊在科雷希多暗礁空域遭遇的吉翁軍秘密武器 ** 裝有令聯邦高層首腦為之震撼的米諾夫斯基粒子散佈裝置,透過散播米諾夫斯基粒子來干擾敵機、讓戰局傾向對自軍有利 *** 本裝備原本是安裝在戰艦之上,一般外界認為比戰艦遠要細小的MS無法搭載;因此本機體積相當巨大、背後的散佈裝置體積幾乎是本體的兩倍大小 ==== 開發者物語 ==== * 大型二足歩行機 ** 作業用機器人,與吉翁尼克的ZI-XA3擁有類似的操作系統 ** 外型圓潤、沒有頭部、手部為三指式機械臂 ** 需要外接電纜提供能源運作 * MS-04 試作型MS-04 ** 吉翁尼克委託重機製造公司「星岡公司」製作的工業用機器試驗機,首台搭載熱核反應爐獨立運作的機器 *** 此之前的試作機(包含作業用機器人)都是以外接能源的方式運作 ** 共兩機,外型接近薩克Ⅰ、黃色塗裝、手掌為四指鉗狀結構 ** 由於此前沒有任何類似的開發經驗,在熱核反應爐上米諾夫斯基粒子有不良的情形出現;對應劃時代的新型系統AMBAC的OS也有設計不良。這些都在後來逐一克服解決。 * MS-04 試作型薩克 ** 由於星岡公司職員的脫序行徑(保安非常薄弱、高科技組裝卻依靠人力傳話、違規實地測試、將模擬駕駛艙作為減重設施、被間碟偽裝成的自由記者套話等)讓吉翁尼克中止與星岡公司的合作案、後在總工廠繼續MS-04的開發並準備公開 *** 共製有四機,其中2號機是由星岡公司與其他工廠組合 ** 外型接近沒有外露管線的薩克Ⅱ、白色塗裝、手臂換成五指手掌結構 ** 由美音・星岡駕駛、在實地測試贏得競標的2號機日後成為薩克Ⅰ的開發根基 === 鋼彈THE ORIGIN === ==== 地球聯邦軍 ==== * RTX-65 鋼坦克前期型 ** 地球聯邦在U.C.0065年正式配備的主力[[戰車]](MBT),以維持治安的目的配備於各殖民衛星 ** 隨著MS的登場而逐漸沒落,但仍不斷改裝堅守在第一線 * RX-75 鋼坦克 ** 定位依然是MBT,配色為全藍色 * RCX-76 機動兵器RX77型量産一號機/鋼加農最初期型(展示一號機) ** 在提姆・雷指導下開發的二足步行戰鬥兵器,整體構思上是為鋼坦克的發展型,著眼於軍用車輛與及兵員的掃討,完全沒考慮對MS戰方面 *** 在馮.布朗市展示時,提姆表示這並非米諾夫斯基博士所指的「機動戰士」 ** 肩部配備一門低後坐力加農砲,手部採用三指式機械臂 * RCX-76-02 鋼加農最初期型 ** 在月球史密斯海與吉翁的布谷和薩克I小隊進行史上第一次MS戰,但因性能和駕駛員練度的差異被打出了12:0的全滅大敗戰果;作為護衛目標的米諾夫斯基博士更被一台遭擊墜的本機壓倒死亡 *** 此事促進聯邦MS的開發進程,目睹恩師喪生的提姆更以此推動RX-78鋼彈的開發 * RX-77/RX-77-01 鋼加農(前期型) ** 沿用鋼加農最初期型的三指式機械臂設計,加農砲改為兩門 * RX-77-01 鋼加農(後期型) ** 白色基地上搭載的鋼加農於貝爾法斯特強化改修後的樣貌,除肩部加農砲外設計變得接近初鋼TV版本,手掌換成五指式機械臂 * RX-78-01 試作型鋼彈 ** 地球聯邦軍開發的高性能試作機,採用黃色塗裝並在機身各處貼上測試標誌 ** 雙眼攝影機前配有護目鏡,左肩搭載一門加農砲 * RX-78-02 鋼彈 ** 與本傳的分別在於背包形狀、胸部和腕部增設對人兵器、可以透過換裝使用肩部加農砲等 *** <s>但不知為何HGUC模型套件和GFF Metal Composite玩偶都把肩部加農砲列作初期型的標配裝備</s> ** 在賈布羅升級成中期型前都沒有配置{{ruby|核心戰機|Core Pod}}系統 ** 改裝成帶磁氣覆膜的後期型時小腿後方追加了推進器 * 核心戰機 ** 因為鋼彈直到中期型才加裝核心戰機系統,本作裡的核心戰機是與鋼彈無關的[[戰機]] ** 裝上推進器變成核心推進機後能在機身上部搭載1台MS * RGM-79 吉姆 ** 故事中分別有在賈布羅篇最初登場的最初期型、由阿姆羅駕駛跟夏亞的茲寇克交戰的第一次生產型、與及敖迪薩篇後生產的第二次生產型 * 吉姆近戰型 ** 一年戰爭末期的最終生產型吉姆之一,配備了核心艙逃生系統,頭部形狀也有所變更 ** 在吉姆的基礎上強化了頭部和胸部裝甲,攜帶更多手榴彈,與及增加一柄光束劍 *** 雪拉駕駛的機體攜行與後期型鋼彈同型的光束步槍 * 吉姆中距離支援型 ** 最終生產型吉姆(ry,頭部護目鏡為向前延伸的形狀 ** 作為支援近戰型的機體搭載了多座飛彈筴艙、2連裝光束步槍及前臂機槍等武裝 * 吉姆遠距離砲擊型 ** 最終生產型(ry,在頭部兩側及兩坐肩砲上都有搭載感測器以提升命中率 ** 手臂裝甲換成跟鋼加農相似的形狀 ==== 吉翁軍 ==== * MW-01 機動工兵01式 ** 吉翁在黑暗殖民衛星開發測試的人型機動兵器初期試作實驗機,可謂之後的MS的[[起源]] *** <s>簡單說就是ORIGIN版的ZI-XA2</s> *** 因未能小型化核融合爐身軀占比較之後的MS大許多,動力爐甚至凸出背後 *** 手臂可更換成其他裝備 ** 因為名義上是為開發月面用而研製的作業重機,與後來的MS相比駕駛艙防護十分簡陋 *** 初期型駕駛艙完全外露,後期型為了進行格鬥戰評價實驗改良了週邊防護<s>但還是被拉爾狠評開出去打要幾條命都不夠</s> *** OVA追加的最後期型終於以胸甲把駕駛艙封在裡面,外型也變得接近後來MS的形狀 ** 0074年開始出口銷售,在地球圈各地都能看見其工業用改造型 * YMS-03 瓦夫 ** 在米諾夫斯基博士的提案下以米諾夫斯基粒子技術成功將核融合爐小型化,並為吉翁首台使用流體脈衝驅動的試作型MS *** 原作漫畫裡僅在米諾夫斯基博士向基連解說MS今後研發方向的構想圖中登場 ** 此時仍保留機動工兵的手臂接點 * MS-04 布谷 ** 基於瓦夫之上開發的吉翁首台實戰型MS,在四肢外部加設動力管線提升整體驅動效率,使機動性進一步上升 ** 雖然性能優秀但因成本過高沒有大量生產,之後量產的薩克I也是其下修的版本 ** <s>上面的開發者物語裡也有一台MS-04、下面IGLOO裡的茲達又是EMS-04,今後也許還會有更多的MS-04</s> * MS-06F 薩克Ⅱ ** 追加名為「R6キット」的選配式固定武裝(右胸1門30公釐格林砲、左臂2門20公釐機關槍),裝備R6武裝的機型會在編號上加上「/R6」 ** 主要攜行武裝薩克機槍改為彈鏈供彈(但漫畫中也有使用傳統圓形彈匣的版本) ** 除跟本來的薩克Ⅱ一樣的武裝外,OVA裡追加可選配的MS用對艦步槍 * MS-06S 夏亞專用薩克 ** 在駕駛員的指示下解除了各個推進器的限制器,以操縱性惡化及可能使機體受損的風險換取極限性能 ** 胸口裝備了兩門R6キット的格林砲 * MSM-07 茲寇克 ** 設計接近0080的茲寇克E ==== 機動戰士鋼彈 庫克羅斯・德安之島 ==== ===== 吉翁軍 ===== * MS-06F 德安專用薩克 ** 德安駕駛的薩克Ⅱ ** 因在他逃離吉翁軍後僅能透過從擊敗的MS身上回收零件自行補修和修改機體,機身各處裝甲剝落變得左右不對稱,薩克系特色的長嘴也彷彿被拉斷了一般往下塌,成了初鋼TV第15話裡的[[作畫崩壞]]模樣 *** 安彥本來想趁改篇成劇場版的機會把當時的作畫崩壞修正,結果在包括Katoki在內的劇組成員的熱情下給保留了下來 ** <s>可惜沒有一擊轟殺薩克的正拳,連丟石頭也被nerf了不少</s> * MS-06GD 高機動型薩克(地上型) ** 南十字星隊配備的陸上型高機動型薩克Ⅱ,採用沙漠色迷彩塗裝,武裝配備依隊員各有不同 * MS-06R-1A 夏亞專用高機動型薩克Ⅱ ** 劇中在阿姆羅的夢裡出現,代替原典(初鋼TV/ORIGIN)的MS-06S在大氣層突入戰中與鋼彈交戰 ===== 地球聯邦軍 ===== * RGM-79 吉姆(先行量產型) ** 造型與本篇有所出入,肩部有和ORIGIN版鋼彈相近的武裝掛載點,可選配加農砲或飛彈 ** 有多架投入卡薩布蘭卡並一度壓制當地的吉翁軍,然而在駕駛經驗的差距下慘遭南十字星隊全數消滅 *** 史列加尋找阿姆羅時也有駕駛<s>然後帥不過幾秒就被麻美</s> ==== MSD ==== * RCX-76-01A 鋼加農機動試驗型 ** 在初期型鋼加農(展示1號機)的基礎上,針對機動性改良的試驗機 ** 把肩部的加農砲換成格林機砲,並在頭部增加了V型天線 * RCX-76-01B 鋼加農火力試驗型 ** 在初期型鋼加農(展示1號機)的基礎上,針對攻擊力改良的試驗機 ** 肩部的加農砲增加至兩門,並把右臂換成4連裝機槍 ** 基於武裝的增加,頭部增設副駕駛艙,負責武器管制 ** 由於兩門加農砲的後坐力遠高於預期,嚴重影響了機體平衡性,因此後來的初期型鋼加農又換回一門加農砲的配置 * RGC-80S 吉姆加農空間突擊式樣 ** 在RGC-80 吉姆加農的基礎上,為了適應宇宙空間戰鬥而開發的機型 ** 為了降低重心而在膝部追加分割式附加裝甲,並裝備了與RGM-79SC 特裝狙擊型吉姆同款的噴嘴 * RX-78-01[N] 局地型鋼彈 ** 以試作型鋼彈的剩餘配件組裝,為收集地面環境性能數據和測試耐久性而製作的機體 ** 出廠顏色為黃色,左肩配備加農砲 ** 後來為測試水中性能,移除了加農砲、使用內置水下推進器的背包和進行防水密封處理,塗裝也改為白色 * RX-78-01[FSD] 鋼彈FSD ** FSD是全面發展型(Full-Scale Development)的縮寫,在局地型鋼彈完成開發後,為吉姆的大規模生產前所開發的試作機體<s>但怎看都不像吉姆</s> ** 部分零件與局地型通用,同時考慮了大規模生產性,對部分零件如胸部的進氣口進行了改動 ** 共製作了兩機,在地球各地進行運用試驗,並有非正式報告稱本機在賈布羅參與了實戰 ** 聯邦軍在本機上得到寶貴的數據,並以此推進FSWS計劃<s>難怪不像吉姆</s> === 機動戰士鋼彈 雷霆宙域 === ==== 地球聯邦軍 ==== * FA-78 FA鋼彈 ** 原本為FSWS計畫的機體之一,在姆亞同胞團的請求下被配置於旗下艦隊,交由伊歐.佛雷明駕駛。 ** 針對機動力的底下而在背包追加輔助噴射器和火箭噴射器,同時追加導彈發射器、光束炮等武裝,輔助臂協助下可同時掛載多達四塊盾牌。 *** 結果變成了極難控制但高速、高機動、高火力、續戰能力也強的重裝甲機體。 *** 作為本體的RX-78鋼彈也和本傳的有區別,如以緊急救生艙取代核心戰機、沒有頭部火神炮等。 ** 與腦波傳導型薩克戰鬥後半毀被吉翁虜獲{{censored|,此後其外裝甲被達利爾裝在其完美鋼彈以上}} * RB-79 鋼球 ** 與本傳的分別在於機械臂上安裝了兩挺機槍<s>但依然是機動棺木</s>。 * RB-79[M] 水中型鋼球 ** 對RB-79 鋼球進行水下作用改造後的機型,主武裝換成了兩組4連裝導彈發射器。 ** 主要用於水下探測用途,裝備了兩盞探照燈,以及與母艦直連的通訊電纜。 * RGM-79 吉姆 ** 和本傳的差別在於背包的大型化並增加輔助臂,關節各處作防塵包裝處理,機身各處增加輔助噴射器等。 ** 同時也增加了核心戰機系統,可在緊急時脫出<s>繼續戰鬥</s>。 * RGM-79/GH 鋼彈頭吉姆 ** 把頭部更換成鋼彈頭的吉姆。 ** 除了利用吉翁士兵對鋼彈的恐懼外,換裝成鋼彈頭也讓傳感能力得到提升。 * RGM-79[M] 水中型吉姆 ** 與本傳的差別在於肩部和背部推進器較為厚重。 ** 把RGM-79 吉姆進行防水處理後得到的水陸兩棲型MS,武裝為一把針槍。 ** 被吉翁士兵戲稱為臨時拼湊的水用機體。 * RGC-80 吉姆加農 ** 與本傳的差別在於擁有核心區塊系統。 * RX-77AQ 水中型鋼加農 ** RX-77 鋼加農的水陸兩棲版本,胸部、膝部和背包均配備水力推進器。 ** 原本的加農砲和光束步槍被換成了魚雷發射管和針槍,另外也配備了光束劍作近戰之用。 * RX-78AL 阿特拉斯鋼彈 ** 聯邦作為水陸兩用機開發的鋼彈,多處使用了吉翁系的技術。 ** 作為主武裝的電磁炮可一發摧毀MS,也可通過放電時的電磁脈沖作出簡易的電磁防護罩。 ** 通過輔助裝備「副足」可在大氣圈內作短時間飛行,副足也可加載武裝收納箱及立刃式盾牌同時使用。 ** {{censored|在南洋同盟火山基地和腦波傳導型薩克MK-Ⅱ測試機戰鬥後半毀}} ** 名字源自希臘神話中被懲罰扛抬天地的泰坦,故也有擎天神鋼彈一譯。 * RX-79[GS] 陸戰型鋼彈S型 ** 由RGM-79/GH 鋼彈頭吉姆改造而來的陸戰型MS。 ** 為了適應地面戰鬥,肩部推進器被移除、胸部和腿部的裝甲也有所調整。 ** 背包變得較小,但由於兩側各有三個推進器,機動性反而得型提升,還有一對副臂用於攜帶武器。 * RX-77-4BG 野牛G ** 由鋼加農Ⅱ發展而來的重裝甲高火力MS,為聯邦軍次期主力MS候補。 ** 原本是計劃使用吉姆系的頭部,但AE社因為「大人的理由」而換成鋼彈風格。 * MSN-02 完美吉翁克 ** '''依然沒有腳''',取而代之的是三支大型推進器,與及裙甲上的隱藏式機械臂。 ** 由於伊歐無法使用感應兵器故修改為雙座式,由莉莉.謝里納擔任武器管制。 ** <s>因為是聯邦軍的吉翁克在島上又名「聯邦克」</s> ==== 吉翁軍 ==== * MS-06 薩克Ⅱ ** 和本傳的差別(ry *** 駕駛艙附近增加一個空壓艙,可通過聯絡艇連接在不出真空的情況下進行人員交換。 ** 在外號「雷霆宙域」{{ref|該處原為殖民地「姆亞」,被破壞後因為殘骸會持續放出如雷擊般的電流而得此稱}}的Side-4配置機配合大型光束炮「Big Gun」狙擊下重創了不少聯邦艦隊,導致聯邦只能把當做棄子的姆亞同胞團投入此地。 * MS-06R 腦波傳導型薩克 ** 以高機動型薩克Ⅱ為原型的再利用感應裝置(Reuse・Psyco・Device)測試機,和本傳(ry ** 背包加裝大型桶狀噴射器,可通過輔助臂掛載及交換大量備用武器及彈藥,亦可使用德姆的光束火箭炮。 ** 機體在再利用感應裝置作用下使得機動性及反應能力遠超一般機體,達利爾.羅倫茲以此單機摧毀了整個姆亞同胞團艦隊並半毀FA鋼彈。 ** {{censored|上述僅為測試機的性能,後達利爾駕駛正式量產的MK-Ⅱ型僅用兩把<s>蓋特</s>電熱<s>飛</s>斧就擊沉了聯邦軍的飛馬級戰艦「斯巴達」。}} ** {{censored|南洋同盟在得到其開發資料後量產了共32台MK-Ⅱ,打算侵佔吉翁共和國後使用前大戰留下的太陽雷射系統毀滅月球AE社總部;卻被聯邦軍的艦隊一舉殲滅。<s>史上最強最惡(笑)</s>}} * MSM-04 亞凱 ** 高度僅約12公尺,去除了本傳機體的伸縮臂功能,改為三只手指的手掌並增加小型機關炮。 ** 追加了武裝換裝機能並有多種可選武裝,大幅增加汎用性。 * 完美鋼彈 ** {{censored|達利爾的腦波傳導型薩克MK-Ⅱ換裝上伊歐的FA鋼彈的外裝甲,並為宇宙戰強化了推進器和動力爐的「鋼彈」。}} *** {{censored|完成改裝後裝甲強度增加200%,機體反應速度增加30%,推力增加150%<s>,但怎樣在換裝同時知道性能強化則不得而知</s>。}} ** {{censored|<s>致敬本篇</s>在最終決戰裝備了成對的火箭砲以及蓋古克護盾}} ==== 其他 ==== * RX-178 鋼彈MK-Ⅱ ** 早了5年出現,本作中由亞納海姆製造,外裝甲部分細節與正傳的版本有出入。 ** <s>AE社:可動骨架是什麼?可以吃嗎?</s><ref>同樣在AE社出現的還有Z鋼彈、百式以及瑪拉賽等MS</ref> ** 太過暴走的展開震驚島民,機體登場的畫面也成了萬用迷因。 *** 實際上這些機體僅有完成外裝,內部構造的進度幾近於零。 === MS IGLOO系列 === ==== 吉翁軍 ==== * QCX-76A 超弩級[[御坂美琴|電磁砲]]「大蛇」 ** 在米諾夫斯基粒子被發現前吉翁確立的次世代武器之一,意在於敵方射程外進行遠距離打擊 ** 一發的成本就相當於三台薩克Ⅱ,並且在更有效率的MEGA粒子砲登場後成為廢案 ** 在魯姆會戰被當作集火靶子和轉移聯邦目光的幌子而上陣,擊破一艘麥哲倫級後被摧毀 ** 後來吉翁共和國又製造了一支作為Side-3的防衛設施,迪拉茲紛爭時也有阿克西斯運用此兵器的紀錄 * YMT-05 鬥狼 ** 上半身可簡易變形的大型[[戰車]],可說是吉翁軍的第一架(T)MA,標誌性武裝是30公分口徑主炮 ** 戰車模式時有著相當高的機動力,上半身變成人形後則能使用機槍以及鏟狀手臂作戰,只是近戰自保能力極差 ** 在試驗運用時與6架聯邦軍俘獲的薩克Ⅱ交戰並悉數擊破,然而駕駛員狄米特斯.索南因為機體被敵方隊長機拳腳重擊而死去 *** 遊戲《激戰任務 Code Fairy》中提及機體未被回收,之後吉翁軍也為了回收本機與聯邦軍交戰 ** 機體回收後Zimmad社以本機的技術反饋造出薩梅爾 ** PS3遊戲《鎖定目標》中是吉翁方最高等的機體,然而只有在坦克模式時才能發揮最大性能 * EMS-10 茲達 ** Zimmad社的試作MS,共4機 ** 搭載了土星引擎而得到驚人的加速力,然而機體極有可能承受不了推進力而解體 *** 原型機EMS-04即是因為上述原因在競標中敗給薩克Ⅰ *** <s>然而劇中跟它比賽飆車、還先一步在高速中解體的吉姆卻成為了聯邦軍的量產主力</s> ** 到0083年{{ref|僅限夏元漫畫版,該作中奧利弗以及凱迪拉克等人響應了迪拉茲革命}}仍有運用紀錄 ** 另有正面外裝甲偽裝成吉姆的特裝機「ゲム・カモフ」,最後諷刺地被友軍誤擊破壞 * MSM-07Di 傑寇克 ** 為了阻止聯邦軍自賈布羅發射戰艦上宇宙設計的機動潛行系統 ** 以茲寇克為本體掛載MEGA粒子砲、大型對艦飛彈等武器,因為推進力極強駕駛員需要極高的抗G能力 ** 戰法為突入大氣層後藉由一擊脫離戰法投射武裝,任務回收後需要派出卡烏回收 ** 前後進行了三次嘗試,然而只有第三次出擊裝備的粒子砲成功炸毀四艘薩拉米斯級巡洋艦,本體還被核心攔截機擊毀 * MP-02A 歐格 ** 簡單來說就是吉翁版的鋼球,戰爭末期提供給學生兵使用 ** 可以掛載薩克系的武器(機槍、火箭砲) ** <s>和[[成句/不要停下來啊|某團長]]沒有關係</s> * MA-05Ad 畢格.朗格 ** 以畢格羅改裝而成的大型MA,擁有對歐格或者其他MS進行應急修理和補給的能力 ** 畢格羅本體的火力依舊,另有抗光束裝甲和光束擾亂膜帶來的防禦力 ** 但是整體的機動力和速度低下,更有武器庫被誘爆的風險,奧利弗稱「扼殺了畢格羅的特性」 ** 最終為掩護友軍撤退而被擊毀,奧利弗.梅伊本人則無事逃出 ==== 地球聯邦軍 ==== * RB-79N 魚眼 ** 水中用鋼球,把推進噴射器改為水中螺旋槳推進器 ** 主武裝更改為水中用長槍發射器,機械臂亦相應加大 * FF-X7Bst-II 核心攔截機 ** 為了在超高度進行迎擊任務而改良的核心推進機,增加了輔助噴射器及格林機炮等武裝 * RTX-440 陸戰強襲型鋼坦克 ** 聯邦軍在敖德薩投入的重型MS,3機皆由囚人部隊駕駛,所以設有自爆裝置防止駕駛員逃跑 ** 配備了大量的對人以及對MS武器,此外能簡易變形成特攻突擊砲型態提高機動力 *** 相對地因為特攻兵器的定位捨棄了續戰力與裝甲,三機最後皆在幾無後援的萬歲衝鋒中相繼和吉翁軍同歸於盡 ** 《0083 REBELLION》中出現加裝初鋼的光束步槍、超級火箭砲及盾牌的宇宙用規格,而且產量不低 === 機動戰士鋼彈 復仇的安魂曲 === ==== 吉翁軍 ==== * 薩克Ⅱ F型 ** 紅<s>肩</s>狼隊使用的機型,除了隊中資歷最淺的<s>利森</s>盧桑外其他成員都作了個人化改裝: *** 隊長索拉利機頭上插的天線比一般機更多,並在機體畫上狼腳和爪狀塗裝 *** 查布斯(凱<s>爾</s>菲)機把左肩甲上的尖刺換成徒具威嚇用的設計 *** 凱爾機以<s>大概是從對艦步槍改修成的</s>中-遠距離支援用長程步槍為主武器,槍上裝有專用的照準器 ** '''「你知道嗎?他們拯救的生命遠超乎你的想像。」'''<s>←SIDE-2表示:</s> * 無識別型薩克Ⅱ ** 紅狼隊遭鋼彈EX全滅後,以廢棄場基地各種機體的零件組裝出兩台薩克Ⅱ,供唯二生還的索拉利與盧桑駕駛;在「裝置狂」阿爾菲的盡力之下有著不輸一般機體的性能 ** 兩機都為了抵禦鋼彈EX的光束兵器於外裝甲上加貼履帶 *** 索拉利機的肩盾改成巨大的二重裝甲護盾,下方藏有飛彈發射器 *** 盧桑機的肩盾維持原樣,在左手加配一面同樣貼滿履帶的盾牌 * 薩克坦克 ** 相對原設定裡多半作為工作機,本作登場的機型多用於砲擊支援且產量不低 ** <s>半毀到只能倒車還有和古夫不分上下的速度</s> * 古夫特裝型 ** <s>明明不是飛行試驗型卻不知為何能滯空和飛行</s> ==== 地球聯邦軍 ==== * RX-78(G)E 鋼彈EX ** 為深入敵陣強行偵查+擾亂敵後而以地上運動性能和運作時間為設計重點的MS,基底擬似是RX-78<s>但不論鋼彈抑或陸鋼都不相像</s> *** 為提升機動性裝甲模組往輕量化方向設計,並配上裝有後燃器的噴射背包 *** 擬似因為是偵察機的關係頭部搭載了比一般MS更多的感測器,在切換機能時雙眼的燈光會變化 *** 武裝為<s>似是跟鋼加農同型的</s>光束步槍與及<s>為了炫耀聯邦的[[黑科技]]</s>於背包左側掛載了多達三把的光束軍刀,另外考慮到要在敵方擁有制空權的環境下作戰頭部換裝4門小型火神砲、並在背後(往右肩膀伸出)搭載一門對一般兵器用的防空機關砲 ** 性能相當強橫<s>當吉翁軍還在打[[機動戰士鋼彈 激戰任務|《激戰任務》]]時就它一個在[[機動戰士鋼彈VS系列|EXVS]]</s>,薩克的武裝基本無法損傷其盾牌與裝甲<s>,但還是會和主角團以外的薩克鏖戰半天才幹掉對方</s> ** 不知為何在評價運用後開發資料全數消失,讓機體詳細資訊不明 *** 駕駛員是聯邦軍的無名{{ref|官方只以「鋼彈的駕駛員」稱呼,與鋼彈EX同樣包括本名在內一切資訊不明{{censored|,要打開日語CC字幕才能確認其名字「フィニックス」}}}}{{censored|少年}}兵(看似是新人類){{censored|<s>原來聯邦動員少年兵的時間比吉翁更早</s>}} *** <s>島民表示說白了就是堵設定黨的嘴巴</s> ** <s>偽裝真差,頭部一看就知道是同設計者手筆的鋼彈Ez-8</s> * 吉姆 ** 頭部的感測器單元能整個上下旋轉方便索敵,護目鏡後的眼睛是獨眼 ** 主武裝<s>依舊</s>為光束噴槍與火箭炮;配置了兩把光束軍刀,掛載在背包右下方 ** <s>偽裝真差,一看就知道是ゲム・カモフ←但皮比它硬了不止一個次元,吃下樓上的光束步槍只是失去作戰能力還能拿光束軍刀互拼</s> * 陸戰強襲型鋼坦克B型 ** 相比先行機型有所簡化<s>所以機動力比先行機更差</s> ** <s>決戰的雜魚擔當,對比無雙敖德薩的原版這裡根本活靶</s> === 機動戰士鋼彈Twilight AXIS === * RX-78AN-01 鋼彈AN-01「崔斯坦」 ** 當年的鋼彈NT-1在與獨眼巨人隊的薩克改交戰大破後,輾轉流落到布赫集團手中改修而成的機體 *** 雖然素體是一年戰爭的機體,但全身組件都拿各種MS廢棄零件殺肉以提升性能,頭部、胸部和背包等組件更是U.C.90年代的新造品 *** 保留了腕部的90mm機砲,專用光束步槍改長了槍身以獲得更好的集束性 ** 可與外掛武器推進集合裝備「RX-78KU-01 庫汶那爾{{ref|浪漫史詩《崔斯坦與伊索德》中,騎士崔斯坦的侍從}}」合體成為MA<s>不就90年代版的GP-03</s> ** 在MS身高普遍落在25-30公尺的大型化時代,18公尺高的本機可算得上是「小型MS」 ** <s>[[鋼普拉]]套件根本是時代的悲劇</s> *** <s>崔斯坦在《激戰任務2》中實裝後有黃牛不知為何以為模型會大賣買了一堆囤著,想當然爾血本無歸</s> * RX-160G 拜亞蘭·伊索德 ** 武裝組織運用的拜亞蘭特裝機型,主要差別在於增裝燃料槽 * AMA-X4 アハヴァ・アジール ** 留在阿克西斯的未完工MA,為精神框體相關技術的實驗平台 === 機動戰士鋼彈 銀灰的幻影 === * DZ-001 Delta Zayin ** 亞納海姆秘密提供予傭兵集團「Argent Keil」的Delta Plus改修機,基於秘密協定機體外裝都是採用規格外零件 *** 頭部沿用自{{ruby|別計畫的試作機|δ鋼彈改}},裝甲形狀採用了某台在設計階段就被凍結的{{ruby|夢幻機體|δ鋼彈}}的數據,盾牌則是新造的專用裝備<s>但與那台別計畫試作機裝備的十分相似</s> *** 塗裝採用作為Argent Keil象徵的銀色 * JW-001 ヤクト・ヴァイゼ ** Argent Keil得到了原定讓予吉翁殘黨軍的亞克托・德卡備件機後獨自改修而成的MS ** 原機所有的精神感應系機器全部拔光光,強化了感測器和藉由換裝新造的肩部護盾提升推力容量 ** 主武裝改為專用的ビーム・ショット・ランチャー * RZ-002 Re-GZ(Argent Keil規格) ** Argent Keil得到了在逆夏後為進行技術驗證而加造的其中一台Re-GZ、獨自改修而成 ** 以不裝備BWS為前提調整成特化MS形態下的性能,背包經過強化 * ZK-005 薩克Ⅱ(Argent Keil規格) ** 藉由定期近代化改修,在0096年時有著能匹敵基拉・德卡的性能 ** <s>連FSS技術力都望塵莫及的忒修斯之瓶中船,連帶讓上述介紹被惡搞成舊機型塗銀改成Argent Keil規格就能匹敵XX的[[華語複製文|定型文]]({{twitter|loadhatta|1842605390175068489|例子}})</s> * GM-005 吉姆(Argent Keil規格) ** 同上,透過定期更新擁有不遜於傑鋼的性能 * AMX-102 茲沙(ジョフ・アイディ專用機) ** 帶袖的MS部隊「RGTS」補充人員ジョフ・アイディ駕駛的茲沙,基於茲沙(RGTS規格)調整成符合其操縱特性的模樣 === [[機動戰士鋼彈 閃光的哈薩威]] === * 詳見專條 === [[機動戰士鋼彈外傳系代表機體列表-後宇宙世紀|後宇宙世紀]] === * 詳見專條 === 電玩遊戲 === ==== GUNDAM TACTICS MOBILITY FLEET 0079 ==== * RRf-06 薩尼 ** 聯邦軍以在月神二號擄獲的MS-05B 薩克Ⅰ改修成的試作機,用於開發MS的測試和收集數據 ** 大部分零件為吉翁製,只有少量為聯邦生產,裝上了鋼加農型的頭部,並把肩甲改為板型 ** 主武裝為鋼球的120mm低後坐力砲,但由於該砲本來並非MS用,加上薩尼並沒有正常的「手」只以三指機械臂固定砲身,射擊準繩度比鋼球還差而遭一致劣評 *** 為了補足這點在頭部設置60mm火神砲,並成為了日後聯邦系MS的常規配備 ** 由於只是把機體殘骸拼湊而成故機體問題多不勝數,但在其身上收集到的數據為日後聯邦的MS開發有著無可比擬的貢獻 * RX-78Opt 鋼彈G-Dash ** 把鋼彈的上半身與裝備大口徑光束加農砲的大型推進器合體用以對抗吉翁軍的MA,外觀上也比較接近MA * MA-05M 畢格羅.梅葉 ** 從畢格羅發展而來的宇宙戰用量產型MA,在保持機動力下強化機體的推力、攻擊力和防禦力 ** 腕部安裝了內藏式MEGA粒子砲,可以靈活地進行攻擊 ==== Mobile Suit Gundam: Advanced Operation ==== * MSA-003E 尼摩早期預警機 ** 在尼摩的背部安裝EWAC裝置,用於巡邏和偵察 * MSZ-007C Z鋼彈 ** 外型相較本傳為胖,武裝沒有超級MEGA粒子砲 * RGM-86EW 吉姆Ⅲ早期預警機 ** 在吉姆Ⅲ的背部加裝電子戰設備背包,由於CP值低只生產了少數 * MSZ-007AR/RGZ-91A0 Re-GZ改 ** 專為陸戰設計的不可變MS * RMV-1E 鋼坦克Ⅱ改 ** 對底盤進行改良的鋼坦克Ⅱ * RX-178B 鋼彈Mk-Ⅱ ** 裝甲部分經過細微改動 * SSMS-010 ZZ鋼彈「齊格弗里德」 ** 基地攻略戰用的大型版ZZ鋼彈 ** 「齊格弗里德」之名是由被其攻擊的新吉翁軍給予 * MA-04L 畢格.薩姆L ** 特別加粗了腿部,讓本機能在地面上行走 * MAN-010 G-3吉.德拉 ** 從艾爾美斯改良而來的可變式NT專用MA,武裝為12門MEAG粒子砲和10枚感應砲 * MS-06EW 薩克早期預警機 ** 類似MS-06E EWAC薩克,但裝甲有所強化 * MS-09PS 德姆+ ** 在德姆的兩肩加裝加農砲 * MS-106D 高性能薩克D型 ** 從高性能薩克改良而來,裙甲和小腿裝甲大型化 * MS-108G 瑪拉薩G型 ** 瑪拉薩的改良型,裝甲強化,裙甲的長度也增加至膝蓋 * MS-108H 瑪拉薩H型 ** 瑪拉薩的改良型,裙甲再大型化至小腿部分,但取消了右肩上的護盾 * MS-109A 哥布林 ** 哥布林原型機的變種之一,製造成本削減至原來的2/3。相比於其他吉翁系MS,哥布林因較為矮小而得名 ** 雖然降低了成本,但由於性能高於預期,本機被大量生產用於小規模戰鬥和防禦工事,並淘汰了一眾舊型MS * MS-109D 鈴鹿 ** 哥布林原型機的另一個變種,主要用於沙漠作戰 * MS-109F 加夫 ** 哥布林原型機的另一個變種,加裝了兩管加農砲的砲擊型MS * MSN-04B 沙薩比 ** 迷彩黃色塗裝的沙薩比,在《B-Club》中定位為陸戰量產型沙薩比 ** 沒有搭載精神感應系統,本機能讓普通機師駕駛,但也理所當然地沒有搭載感應砲 ** 由於沒有精神感應系統和感應砲,重量減輕下本機的運動性獲得了一定提升 * PMX-003 鐵奧Ⅱ ** 又稱「哈爾」或[[SNK|<s>遊戲主機</s>]]「新吉爾(Neo Geo)」,朱比特利斯號上的技術人員在格利普斯戰爭結束後逃到阿克西斯所開發的陸戰用鐵奧 ** 體型比原來的鐵奧更大,具備更厚的裝甲和更強的火力,據說本機的火力是瑪拉塞型MS的5倍 ** 依靠氣墊飄浮移動,擁有高機動力,是集攻防走於一身的強力兵器 ** 由於成本高、製作工序複雜,只少量生產了數機 * PMX-005 布雷達 ** 另有一說本機名稱為<s>麵包</s>布雷特(Bread)<s>大概是為了致敬義大利的同名軍火商</s> ** 由於鐵奧Ⅱ成本高而且體積大容易成為敵方目標,技術人員嘗試將其小型化至一般MS的大小,最後得出答案的就是本機 ** 先行量產了10機投入地面進行測試,但沒有任何數據被公開,以外觀來看是捨棄了格鬥能力的純強襲用MS ==== 吉翁歸來 ==== * MSZ-007S 簡易型Z鋼彈 ** MSZ-006 Z鋼彈的衍生機種,沒有變形機構、也不像Re-GZ般裝備BWS * RGM-79E 偵察型吉姆 ** 頭部修改為非常扁平的長方形EWAC,並將攝影槍直接安裝至左腕上 * RGM-86E EWAC吉姆Ⅲ ** 在吉姆Ⅲ的背部加裝電子戰設備背包,機翼上可掛載小型飛彈作自我防衛用途 * RX-77D-2 量產型鋼加農改 ** 量產型鋼加農的修改版本,頭部也稍作修改 * RX-178 鋼彈Mk-ⅡB型 ** 陸戰型鋼彈Mk-Ⅱ,去除宇宙用的姿勢制御噴嘴並加厚裝甲 * AMX-110E 強行偵察型薩克Ⅲ ** 由薩克Ⅲ改裝而成,頭部裝上一體化偵察系統,並把手臂去除換上探測器以增加探測範圍 * MS-09C 中距離支援型德姆 ** 右肩加裝360mm加農砲的德姆,同時搭載了專用盾牌和熱能軍刀以應付近戰需要 ** 由於火力強大,本機有時也被稱為「高機動移動炮座」 * MS-14C-2 中距離火力支援型蓋古克 ** 由蓋古克加農修改而成,兩肩裝備了折疊式加農砲 * PX-00531 ν鋼彈測試型 ** 用於測試預備搭載於ν鋼彈的精神感應系統<s>μ鋼彈表示不服</s> ==== G-STRATEGY ==== * RX-79(G)NT NT用量產型鋼彈 ** 基本武裝和陸戰型鋼彈一樣,但加裝了腦波操控裝置 ** 由於機體後方加裝了推進翼無法裝備貨櫃,基本作戰時間也較普通的陸鋼短 * BX 鋼球改修型機體 ** 尤莉卡.查爾露特少佐提倡聯邦軍也需要開發MA,本機即為其中一個開發提案 ** 把鋼球上面的加農砲換成感應器和飛彈莢艙,機體兩側加裝大型推進器,並在正面下方加設整流罩<s>但在沒有空氣阻力的宇宙空間要整流罩幹嘛</s> * BX-1 高機動型鋼球 ** BX的改修型,主武裝為飛彈莢艙、對艦導彈和光束劍 * BX-2 高機動型鋼球Ⅱ ** BX-1的改修型,主武裝為大型導彈、90mm格林機砲和熱能爪 * GPX 航宙機發展型機體 ** 尤莉卡提倡聯邦軍也需要開發MA,本機即為(ry ** 簡單說就是在宇宙戰鬥機等高機動機體上安裝飛彈艙和MEGA粒子砲 * FF(A)-79C 聯邦軍試作型MA ** 加入RX系列技術後的航宙機發展型機體,機體大型化並追加近戰用的爪和光束長槍,比核心推進機擁有更強的攻擊力 * RXX 鋼彈改修型機體 ** 尤莉卡提倡聯邦軍也需要開發MA(ry ** 沿用了RX系列的零件以減少成本,外觀像在鋼彈(MA形態)上面加上兩管MEGA粒子砲,但不能分離 * GP03-2 石斛蘭Ⅱ ** GP計畫的副產品,在GP03D的基礎上進行量產的MA ** 把蘭花部分小型化、並把核心組件由鋼彈型MS改成戰機以減低製造成本 ** 雖然攻擊力因為武裝減少而下降但I力場依然健在,而且比原版更為靈活,能在大氣圈中飛行 * AGX-04 卡貝拉(NT規格) ** 卡貝拉.迪特拉的NT用改裝機,追加了精神感應系統和感應砲 * AMX-004 先行量產型丘貝雷 ** 哈曼的丘貝雷進行正式量產前的試驗量產機 ** 頭上追加了天線、減少了感應砲的數目但增加了頭部火神砲,腕部光束砲改成附有光束發射器的圓盾 * RMS-099NT 雷登.迪亞斯 ** 以RMS-099 里克.迪亞斯的基礎開發的NT專用機,搭載有簡易型精神感應裝置,透過換裝可以讓非NT機師也能駕駛 ** 除了可以使用里克.迪亞斯的武裝外,手部改為有線式光束砲,背部加裝有線式INCOM * RX-160X 阿普拉特斯 ** 拜亞蘭的改修型,搭載了準精神感應系統,能利用背上的大型有線式MEGA發射器作全方位攻擊 * RA-154 海德拉克斯 ** 夏亞以自身經驗設計的水陸兩用型TMS,在水中可變形為MA形態增加移動速度,在陸上則只能使用MS形態 ** 搭載武裝有肩部的兩門加農水砲、加農砲、魚雷、光束劍和格鬥爪 ==== CROSS DIMENSION 0079 ==== * RX-78XX 妖精鋼彈 ** 次世代MS開發計畫「G-4計畫」中,聯邦陸軍以G-3鋼彈為基底製造的特殊作戰用MS *** G-4計畫最早出現在MSG漫畫之中,雖然近年來計畫名字有納入官方設定但內容全貌仍有許多不明之處<s>畢竟當年搞出了空軍生出完全不合當時科技水平的GT-FOUR的設定</s> ** 因為是以白兵戰為主故能力全點機動力,並削減大部份裝甲以輕量化機體,武器也僅有腰間的兩把光束匕首、兩把90mm<s>衝鋒</s>機槍和頭部火神砲 ** 資料不知為何在很多坊間書籍中被[[鬼隱]],只有2013年版的MS大全集等書有完整設定 *** 目前部份資料則提到本機是聯邦陸軍以鋼彈的不合格零件等製作的陸鋼亞種機,原本予定是交給白色基地的阿姆羅使用但最終沒能成事 **** 從出場紀錄而觀至少生產了三台,可能有少量量產 ** 雖然目前登場過的所有遊戲都是僅能在地上出擊,但有本機原本有著要打上宇宙的打算,故應該是能換裝成宇宙戰型態,唯至今未出現過 * MS-08TX 伊弗利特 ** Zimmad社開發,和古夫在次期陸戰主力機競標中落敗的機體,同樣側重白兵戰 ** 一共生產了八架,其中一架原裝機在和妖精鋼彈激戰後雙雙大破 ==== 蒼藍命運系列 ==== * RGM-79[G]CV-ST 隱秘型陸戰用先行量產型吉姆 ** 新版(千葉版)漫畫中登場 ** 以陸戰用先行量產型吉姆為基礎,改進胸部裝甲並測試隱秘性能,其數據為隱秘型蒼藍命運1號機作準備 * RGM-79BD-0 蒼藍命運0號機 ** 新版(千葉版)漫畫中補完的0號機 ** 克爾斯特.莫賽斯博士帶著<s>考試題目</s>EXAM資料<ref>裝有NT少女「瑪莉恩.威爾契」的資料的系統,讓一般駕駛員也能和NT駕駛員對等作戰的能力</ref>叛逃至地球聯邦後所開發的資料收集用機體 ** 以陸戰型吉姆為基礎,把<s>考試</s>EXAM系統安裝在頭部內 *** 因此原本內置的頭部火神機關砲改為外置式,而且也只是個裝飾品 ** 機體各處都有冷卻裝置、前臂的盾牌接口也改為散熱器,背包和駕駛艙之間更有外露的冷卻用管線 ** 雖然相比起原本的的陸戰型吉姆機體出力和冷卻裝置均有所強化但依然不足,所以後來的實戰型機體都改以陸戰型鋼彈為基礎 *** 搭載EXAM系統的頭部直接移植到1號機身上、剩下的部分則維持原樣留在魁北克的EXAM研究所 ** {{censored|2號機強奪事件中由1號機前任測試駕駛員克萊兒・基爾默(クレア・キルマー)駕駛試圖阻止2號機離開,但因為沒有EXAM和武裝、機體性能差異、駕駛員傷勢未癒和對EXAM系統的恐懼等原因不敵<s>,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結果交代在這…</s>}} * RX-79BD-1 蒼藍命運1號機 ** 蒼藍命運系列最廣為人知的機體,駕駛由主導EXAM系統開發的嘉村選任為鹿島優 *** {{censored|這是因為優帶領小隊成功擋下了第一次試驗啟動EXAM陷入暴走的1號機,原先的測試駕駛員在戰鬥中被優所殺(新版變成重傷,也就是上面的克萊兒・基爾默)}} ** 由於以陸戰型吉姆為基礎的0號機出力不足,1號機開始改以陸戰型鋼彈為基底,但頭部是直接拔0號的過來用於是變成了吉姆頭的鋼彈<s>比08小隊還要更早</s> *** 也因此當時引發了這到底是吉姆還是鋼彈的爭論<ref>以素材機體和開發編號來看是鋼彈沒錯,不過最直接影響觀感的頭部是吉姆,而且部分作品在出擊時更是喊『ジム・ブルーディスティニー』而不是『ガンダム・ブルーディスティニー』……</ref> ** 固定武裝非常豐富:外置式頭部火神砲、胸部60mm火神機關砲、胸部有線式導彈、光束劍 ** 出於克爾斯特博士的個人喜好,本機的塗裝為深藍色 ** EXAM系統發動時,眼部主攝影機會因為機體負荷過高而變為紅色,機體能力也會大幅上升 *** 由於系統尚未完成<s>博士你的0號機是用來幹嘛的</s>,一般駕駛員無法駕馭,會反被EXAM系統擺佈而暴走 ** 和伊弗利特改在加州一決死戰後[[成句/麻美 (動詞)|頭部被破壞]] * RX-79BD-1ST 隱秘型蒼藍命運1號機 ** 新版(千葉版)漫畫中追加的形態 ** 把RGM-79[G]CV-ST 隱秘型陸戰用先行量產型吉姆測試時得到的數據反饋至BD-1上 ** 頭部傳感器、胸部裝甲和腳底進行了修改並在全機施加光學反射迷彩塗裝,運作時產生的嘈音降低了95%,而且能夠改變顏色以適應周圍環境 *** 不過這些裝備的磨損速度極快(例如腳底的吸音材料只要走個幾公里就需要更換),而且為了保持隱匿性需要抑制輸出功率,並不適合正面或長期戰鬥 * RX-79BD-1FA 全裝甲型蒼藍命運1號機 ** 新版(千葉版)漫畫中追加的形態 ** 增加了額外的裝甲、新的胸部單元,與及一堆射擊武器 *** 包括右肩的光束加農、雙肩的導彈發射器、雙手的雙管光束加農等 ** 額外增加的重量令機體無法使用EXAM系統,必須先脫除外掛裝甲後方可使用 * RX-79BD-2 蒼藍命運2號機 ** 與3號機一同開發{{ref|在原設定中3號機是利用1、2號機的剩餘部件製作的預備機|BD3}},雖仍是用陸戰型鋼彈為基礎,但追加了宇宙戰的能力 *** 新版漫畫中改為跟天啟系列一樣使用RX-80作為基底,所以編號改為RX-80BD-2 ** 尼姆巴斯在加州之戰後,查探出地球聯邦軍仍有兩台EXAM機體,搶奪2號機並殺害克爾斯特博士 ** 用回鋼彈型頭部,外型和武裝除背包外跟1號機差不多,塗裝也同樣在克爾斯特博士的個人喜好下塗為深藍色 *** 尼姆巴斯在搶奪2號機後也基於其個人喜好把肩膀塗成紅色 **** 新版漫畫中則把頭部和肩部裝甲作出更改,變得尖銳化 ** 由於機體尚未完成不像3號機般有搭載安全裝置,EXAM系統的使用時間沒有限制 ** 逃至宇宙後在SIDE 5(EXAM系統的誕生地)外圍被優等人追上,一番死鬥後駕駛艙被3號機以光束劍刺穿 * RX-79BD-3 蒼藍命運3號機 ** 與2號機一同開發{{ref||BD3}},同樣以陸戰型鋼彈為底追加了宇宙戰的(ry *** 同樣地在新版漫畫中改為跟天啟系列一樣使用RX-80作為基底所以編號(ry *** 部分遊戲為突顯兩機的分別,3號機一般被設定為較擅長宇宙/射擊戰,2號機則較擅長地面/格鬥戰 **** 新版漫畫中則把2號機定性為全能型、3號機為超高機動型 ** 2號機搶奪事件中幸存,並交由駕駛1號機的優使用 ** 有加裝限制器,EXAM系統使用時間為600秒,以避免對駕駛員造成過量負擔或機體過熱 ** 因為在施加蒼藍系列的特色塗裝前克爾斯特博士死亡所以直接使用原本陸鋼的塗裝,只有胸部(駕駛艙門以外)、裙甲的上半部和背包等為深藍色,其餘地方則為白色 ** 優等人追至SIDE 5後發現2號機並展開激戰,最終頭部被2號機以頭部火神砲擊毀 ** 戰後被地球聯邦軍回收、裝上吉姆頭部後成為「RX-79BD-3Re 蒼藍命運3號機改」,但沒有EXAM系統下就只是一台普通的鋼彈型MS *** 出現於遊戲和《[[鋼彈EXA]]》之中 * RX-80EXAM-3FA 全裝甲型蒼藍命運3號機 ** 新版(千葉版)追加的型態<s>,編號的EXAM是怎來的就別問我</s> ** 與全裝甲1號機一樣新增了右肩的光束加農、雙肩的導彈發射器和雙管光束加農,右手的手持武器則用回原來的光束步槍 *** 後方則掛載了超級火箭筒和兩枚燃料罐,另外胸部的2連裝導彈得以保留 ** 同樣地要先脫去外掛裝甲後方能使用EXAM系統 * MS-08TX[EXAM] 伊弗利特改 ** 裝備EXAM系統的伊弗利特特裝型,駕駛為尼姆巴斯.修拉肯 ** 腳部增裝了兩具6連裝飛彈發射器,除此之外主要以手持的兩把電熱刀戰鬥 ** 千葉版追加換裝推進器的宇宙戰規格 ** 和蒼藍命運1號機在加州一決死戰後大破,機體去向有兩種結局: *** 被對方擊落墜海(高山漫畫版) *** 被前來支援的德姆小隊救出駕駛後破壞,以防落入聯邦手中(MISSING LINK) * RGM-79DO 吉姆優越型 ** 新版漫畫追加的天竺鼠小隊中期使用機,由奧古斯塔研究所提供 ** <s>為了兼用</s>有著極高的裝備換裝性,更是聯邦機體中少數可以換裝水用裝備的 *** 換裝成水用裝備時機體編號會變為RGM-79DO[AQ] * YMS-06Z 精神感應系統初期試驗型薩克 ** 瑪麗昂.韋爾奇的專用機,「主教計畫」的初期機體,用以測試精神感應系統 ** 白色塗裝,在薩克Ⅱ的基礎上改用伊弗利特型的頭部並在全身增加姿勢制御噴嘴,腳底也安裝了大型噴嘴 ** 武裝只有背上兩具感應砲,由於精神感應系統還在起步階段,不單感應砲的體積碩大,還改用有線方式以防丟失 ** <s>怪了怎麼看起來像是種命的薩克幽靈</s> * YMS-15J 甘恩(吉兒.吉格拉機) ** 吉兒利用原本作為馬.克貝的YMS-15甘恩的備用零件組裝而成的機體,部分材料用上了地球聯邦軍製品,所以塗裝也與地球聯邦軍的MS相似 ** {{censored|吉兒利用這個特性假裝被吉翁軍追殺,成功把地球聯邦軍的偵察部隊引誘擊破}} ==== 基連之野望系列 ==== * 高機動型鋼彈 ** 為了追上吉翁的高機動性機體而經過改良的RX-78加裝型,背部及小腿追加推進噴嘴 * RX-78T 鋼彈(迪坦斯規格) ** 外觀與原本的鋼彈一樣,塗裝則為全機深藍色 ** 性能比原版高,光槍也改為使用E-Cap彈匣技術 * RX-178-X0 鋼彈MK-Ⅱ試作0號機 ** 性能不單比鋼彈高,也比後來的鋼彈MK-Ⅱ高得多 ** 相對地整備性和操作性都非常低,主武裝的光束步槍威力雖然能媲美麥哲倫級巡洋艦的MEGA粒子砲,但因為後坐力的關係導致準繩度很差 ** 裝甲也是使用舊世代的鈦合金,防禦能力極低 * MS-15B 高機動型甘恩 ** 全身上下追加推進器,格鬥武裝換成光束長槍並在腕部增設4連裝機槍以增加近接戰能力 * MS-15C 甘恩加農 ** 兩肩追加加農砲、兩腕增加3連裝榴彈發射器,同時加強了裝甲,以增加中遠距離支援能力 ** <s>但如此一來手上的光束劍就成了廢物</s> * MS-15F 甘恩M(マリーネ) ** 海軍陸戰隊用甘恩,配備了額外的燃料箱,並裝備了與高機動型同款的光束長槍 ** 指揮官型的編號為MS-15Fs,增加了頭部火神砲 * MS-15KG 甘恩戰士型 ** 換裝新型發電機,擁有更高的加速性能 ** 武器除光束長槍外還有專用盾牌,內附2連裝光束炮和四枚榴彈發射器 * MS-15A 先行量產型甘恩 ** 與MS-14A先行量產型蓋古克相對的存在,取消了試作機的頭部傳感器以提升生產性,顏色也改為黃色 ** 同樣地有指揮官用的MS-15S * AGX-04A1 卡貝拉・迪特拉改 ** 卡貝拉・迪特拉的改修型,背部的推進器大型化以獲得更高機動性 * MSN-02R 高機動型吉翁克 ** <s>不用看了,依然沒有腳</s> ** 針對外宇宙空間使用的吉翁克,背部增加了一對推進翼以提升機體的速度和加速能力 * RX-78-Z1 鋼彈(吉翁規格) ** 出現於IF劇情,吉翁戰勝了地球聯邦軍、並在獲得了RX-78-2鋼彈的設計圖紙後製造 ** 性能和外形與原裝鋼彈幾乎沒有分別,不過內裡採用的是吉翁技術、塗裝是薩克系的軍綠色、盾牌用的是蓋古克的 * RX-78/C.A. 卡斯巴爾專用鋼彈 ** 出現於IF劇情:一年戰爭後夏亞恢復本名,成立新吉翁並向地球聯邦宣戰 ** 加入吉翁國籍的原聯邦軍白色木馬的成員,將一年戰爭中聯邦軍的名機RX-78-2的技術資料交給新吉翁軍 ** 機體融合了聯邦和吉翁的技術,性能比原版高 * MA-08S 畢格.薩姆(薩比家規格) ** 塗上了象徵薩比家的金色花紋,性能與原版沒有分別 *** 不過在遊戲中會以<s>原本就不多的</s>運動性換取更高的耐久值 ==== 殖民地墮落之地 ==== * 犀牛式 ** <s>宇宙世紀的高出力型異端鋼彈紅色機,</s>以薩克Ⅱ為素體開發的大型光束砲實驗機 ** 內置陸戰艦艇的熱核引擎 ==== U.C.0081 水天之淚 ==== * RX-81AS G-Line突擊裝甲型 ** 追加吉姆打擊型的反應裝甲,背後裝備七具推進器以及突擊加農砲的G-Line,主武裝則是<s>騎士鋼彈的</s>電熱長槍 *** 突擊加農砲能換裝成兩門全自動射擊的加特林毀滅者 * MS-08TX/N 伊弗利特夜戰型 ** 伊弗利特的改裝機型,藉由干擾裝置以及紫黑色塗裝把被發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 配備的四把苦無和武士刀都是'''癱瘓'''敵機用的武器,不過也有裝備機關炮和MMP-80機槍等殺傷性兵器 ** 一度因為敖德薩的陷落被聯邦拿去研究,直到U.C.0081才被吉翁殘黨奪回 ==== MISSING LINK ==== * RX-79[G]SW 奴隸幽靈 ** 陸戰型鋼彈的重裝備特裝機,駕駛為懲戒部隊「奴隸幽靈」的隊長崔維斯.柯克蘭 ** 在賈布羅與蒼白騎士死鬥後改為全裝甲型態,加裝飛彈倉與格林機關炮 * RX-80PR 蒼白騎士 ** 以鋼彈5號機為基底開發的MS,裝備了改良EXAM而來的「HADES」系統,系統名縮寫和'''[[死神]]'''的寫法正好一樣 ** 阿・巴瓦・空之戰時被吉翁軍 (遊戲原作) /與吉翁合流的奴隸幽靈隊 (漫畫) 俘獲 ** 原作被改為樓下的死亡騎士,漫畫版吉翁殘黨考量原駕駛克蘿伊的健康、改由曾被本機屠戮泰半部下的文森・格來敏斯特駕駛;克蘿伊改為駕駛亞凱 *** 格鬥武器殺肉文森專用蓋古克的光束薙刀,雙腿則加裝伊夫利特改的6連裝飛彈夾艙以補足中程火力 ** 名字源自新約聖經啟示錄中騎乘灰馬,殺戮1/4人類的騎士 * AMX-018[HADES] 死亡騎士 ** 蒼白騎士於0090年落入吉翁殘黨手中、被新吉翁改造的樣貌;各處都用上了0090年的最新技術,駕駛員由クロエ繼續擔任 *** 主武裝流用自迦索姆的超級暴風之拳,盾牌則是巴烏附有三連光束砲的盾牌 *** 在背後加裝可射出光束的三葉刀與雙管加農砲,並且背包內附有輔助動力爐 *** 背上的雙管加農砲是與MSZ-010 ZZ鋼彈同型的大型光束軍刀的劍筒,但擺放位置關係只能由雙肩上的隱藏機械肩使用 *** 原本雙腕內藏的小型光束槍換成光束軍刀的收納位置 ** 因HADES系統黑盒化並且新吉翁沒法解析,只有頭部仍維持原貌 ** 在0090年時為討伐葛雷米殘黨而出動,最終在發動HADES下與安妮蘿絲駕駛的昆.曼沙交戰時因機體到達極限而自毀,至於クロエ無事脫出 ** 名字「Todesritter」為蒼白騎士(Pale Rider)的德語寫法 * RX-80PR-2 蒼白騎士騎兵型 ** 漫畫版登場的量產測試型,排除了多餘的零件並增裝複合武裝「謝金那」<ref>名字來自希伯來文的聖靈</ref>;由崔維斯‧柯克蘭駕駛並與原裝機死鬥勝出 *** 此後被用以爆破出賣自己的 (前) 長官的乘艦 ** 配有稍微改弱性能的HADES-E,但對駕駛的強烈負荷依然得服藥抑制 ** 作為特徵的主武裝「聖靈」複合貨櫃兼具光束槍、飛彈發射器以及格林機關炮的機能,也被沿用到DII上 ** 和多數鋼彈型機體一樣有頭部V字天線 * RX-80PR-3 無頭騎士 ** 漫畫版登場,在蒼白騎士的基礎上移除HADES<ref>開發資料在戰後佚失</ref>、加裝吉姆護衛特裝型大盾與大型電熱長矛的改修型,色調為沙黃色 ** 駕駛為克蘿伊的同期、同樣經歷殖民地墜落的菲力・戴爾 ** U.C.0080年6月奉命奪還落入吉翁殘黨的原裝機,在與文森的死鬥中由於對方刻意讓機體超載自爆大破;戴爾戰死、文森由於HADES切斷背包逃過一劫並被克蘿伊救出 * RX-80PR-4 蒼白騎士DⅡ ** 出自《亞納海姆實驗室》 ** 迪坦斯為擴充戰力翻修,一樣沒有裝設HADES ** 整體和原機沒分別,主武裝補回謝金那,駕駛艙等部份則用上0087年的最新技術近代化改修;顏色則是迪坦斯專用的深藍色 ** 本機曾配備給駐防月面格拉納達基地的第7小隊收集數據,成功擊破一台高機動型卡爾巴迪α、並擊退來襲的阿克西斯部隊 ==== 激戰任務 Code Fairy ==== * RRf-06 薩尼(地上型) ** 聯邦把虜獲的薩克Ⅱ和自吉翁尼克社得到的薩克部件作改造的機體 *** 頭部用上類似吉姆的造型,並配備實彈武器作測試,之後的資料則反饋到陸戰型吉姆上。 *** 在吉姆正式投產後便消失。 ** <s>明明只是改造機,在GBO2中卻有強得嚇人的攻擊力</s> * RX-78XX 妖精鋼彈(LA) ** 莉莉絲.艾登專用的妖精鋼彈改修型,顏色改成了紅色。為「狩獵魔女隊」的王牌機。 *** 主武裝改為小型火箭砲與雙光束軍刀,並配有本人愛用、沿用自吉姆打擊型的雙光束長矛。另附有流用自指揮官用吉姆的小型光束槍。 *** 為了應付長期戰與更易進入近戰的需要而在各處設置增加裝甲補強防禦力。 ** <s>在GBO2中不知為何被設定為500 Cost的機體,與Z時代的MK-Ⅱ同級</s> *** 近戰武器可選配雙光束長矛或是鐮型雙光束長矛。 * RX-80WR 白騎士 ** 蒼白騎士系列的原型機,過去僅有文字記錄,本作正式登場 *** 搭載了初期型HADES「ZEUS」作火器管制輔助測試,擅長射擊支援。 *** 大型化並設計成<s>無線路由器</s>王冠狀的頭部其實內藏精神感應接收裝置,之後成功小型化才換回正常頭部。 *** 主要武裝是之後用於蒼白騎士兵團型的複合武裝「舍吉拿」的原型,但直連動力爐的大功率光束加農未完成故使用時需展開成大型弓箭形狀,使用後背後的大型翼狀散熱版也會展開。<s>旭日鋼彈的弓箭模式與X鋼的月光砲加起來除2的感覺</s> *** 另裝備了一把西洋刺劍造型的熱能軍刀作近戰武器。 ** 駕駛員是黑色獵犬隊的<s>影薄</s>精英士兵。<s>不但沒臉連名字都沒有的一般兵,連本機的結局都沒提及過</s> ** <s>[[神奇寶貝列表-第八世代##898 蕾冠王(バドレックス/Calyrex)|蕾冠王(騎白色MS的樣子)</s>]] * RX-80BR 黑騎士 ** 蒼白騎士(ry *** 因從紅騎士身上收集到足夠的數據而已經完成了HADES,本機改為蒼白騎士的武裝實驗機。 *** 搭載的系統「THEMIS」是為之後用於兵團型上的簡易版HADES的試作版。 ** 擅長近距離攻擊<s>,並有抄襲自死神鋼彈的隱形技能(無誤)</s> *** 透過光學迷彩與特殊排熱可作疑似隱形,但在部分地方會看見扭曲的身影;此外可以從揚起的塵土推斷位置。 *** 頭部背後的大型圓盤是特殊電子戰用試作兵裝「Steelyard」,配合上述的隱形機能可發揮出相當強力的偷襲能力。並且裝備了可展開小型光束擾亂幕的特殊手榴彈增加防禦力。 *** 為不影響電子戰與光學迷彩而沒裝備任何光束武器:主武裝是兼用自陸戰型吉姆的磁軌砲與雙腰的熱能短刀。輔助兵裝則有左腕的電熱鞭狀麻痺針、右腕則是小型榴彈發射器與閃光手榴彈。 ** 數據收集完成後便隨同上者一起分配到黑色獵犬隊運用。 *** <s>駕駛員同樣是沒有臉的雜兵<ref>漫畫版才補上相關資訊<s>,就本質論還是路人</s></ref>,但和隊長自爆的結局還是讓本機更有點存在感</s> * RGM-79S 吉姆.[[斯巴達]](BD仕樣) ** 最初於雜誌企畫「F.M.S.」登場,對遊擊戰專用的陸地戰專用吉姆。在遊戲內以專門狩獵魔女的「黑色獵犬隊」隊機登場。 *** 因為是沿用吉姆狙擊特裝型2的設計,故可謂是其兄弟機。 ** 主要武裝為熱能短刀,射擊武裝則可以使用陸鋼的光束步槍、超絕火箭砲或是犢牛式機槍等武裝,另加裝兩把小型光束手槍,右肩則搭載了有線式飛彈「WAMM」 *** 右肩的裝備設定上可自飛彈與光束軍刀選配,但遊戲目前只出現飛彈搭載的樣子。 *** 因為主面在亞熱帶地區使用、外加機體的黑色塗裝並裝備有可減低排熱及紅外線反應的特殊煙霧彈,因而接有一定匿蹤性能 ** GBO2是公會戰的獎勵機<s>意味不明</s>,上述3種射擊武裝選一。 * RGM-79S 吉姆.斯巴達(RG) ** 最初於雜誌企畫「F.M.S.」登場(ry ** 遊戲裡是黑色獵犬隊隊長「雷納德.謝爾米」的專用機,把熱能短刀換成了固定在右手上的2連裝光束軍刀,追加了之後用於G-Line系列的短光束步槍,並增加推進器出力。 *** 另頭部使用了近似鋼彈頭的造型及V字天線增強通訊能力。其餘都和一般機沒分別。 *** <s>異常堅硬,被黑騎士用自爆特攻推下山也只是重創而沒爆掉,到最後就算機體已經重創也沒被莉莉絲踩爆,駕駛員大概也沒死成</s> ** GBO2裡是遊戲困難關卡通關特典,主武器自短光束步槍與超絕火箭砲之間選一。 <br> * MS-06G 陸戰高機動型薩克(AS) ** 遊戲主角「阿爾瑪.施蒂納」最初的坐機。名字的「AS」就是她的名字。(下面幾人的機體同理) ** 為配合她的戰法而作了調整,在左腕部加上了檔彈發射器並在頭部加上了火神砲。其他武裝可視戰況需要進行搭配。 * 提泰妮亞 ** 阿爾瑪的第2台機體,統合整備計劃的最新機體,肯普法的改造型。 *** 名字來源是[[仲夏夜之淫夢|《仲夏夜之夢》]]當中提及的「妖精之女王 提泰妮亞」,故又有「妖精女王」的別名 ** 和肯普法一樣削去了大部份裝甲,但來到妖精隊時為增加生存性又加裝甲補回去,不過防禦面仍然稍嫌不足。 *** 其餘武裝等都和肯普法一樣,唯光束軍刀可以同時使用兩把,也多了和傑爾古格J同型的光束機槍和火大型火箭砲作選配武器。 *** 遊戲裡可同時使用大砲與機槍,但GBO2裡則只能2選1。 * MS-06L 狙擊型薩克Ⅱ(HH) ** 海倫娜.黑格爾的第1台機體,以狙擊為主強化的薩克。 ** 主武裝改為實彈的狙擊步槍,可自單發和連發之間轉換模式。 *** 在GBO2裡增設了可顯示敵人位置的攝像槍 * MS-08TX/L 伊弗利特.獵裝型 ** 海倫娜的第2台機體,加裝了長管狙擊步槍的伊弗利特。電熱劍改為電熱小刀。 *** 狙擊步槍同樣可自單發或連發之間切換模式。 *** 同樣在GBO2追加了攝像槍與可造成雷達短暫失靈的強化手榴彈,並提升了機體性能,餘下的部份和武裝則與普通的伊弗利特一樣。 * MS-06JK 薩克半加農型(MB) ** 米雅.布林克曼的第1台機體,強化索敵支援能力。 ** 為應付聯邦的空中戰力把背包改成格林機砲作防空,其他武裝則和普通的薩克半加農型一樣,但各部位有模組化可隨時替換。 *** 裝設了沿用自闇夜魔狼隊的「UGS(Under Ground Sonar)」特殊聲納系統,可通過打進地底探測周遭的聲紋探出敵機的位置和機型等資訊。 * 德姆.地精靈 ** 米雅的第2台機體,以高速試驗型德姆加上超大型砲台組件而成。 *** 背後的超大型砲台組件是利用鬥狼上半身的砲塔部份回收改造,並加上陸上戰艦「蓋洛普」的推進機關改造而成。因而有著還可以的速度。 ** 主武裝是沿用鬥狼的超大型主砲,可自擴散彈、狙擊彈(強、弱)切換以及額外增設的、流用自多拉傑改重裝備型的大型格林機砲,原機的大型電熱斧與火箭砲保留。 *** 遊戲本篇時是機槍與火箭砲都有,GBO2則是要2選1。 ** 缺點是機動力與迴旋力都極低,相對地有著極高的防禦力。 ** 同樣有裝設UGS。 ** <s>不知為何在GBO2裡也被設定成500 Cost,與Z時代MS同級,而且明明其他人的機體都是通關特典但就這台要抽</s> ==== 機動戰士鋼彈 U.C.ENGAGE ==== ===== Engage鋼彈系列 ===== * RX-78 MS00Z 鋼彈開發試驗0號機 ** AE替鋼彈開發計畫的追加計劃而開發的鋼彈,開發代號「Engage Zero」 *** 在GP00的開發計畫後失敗後AE向聯邦提出了多種裝備構思,本機即為當中之一的對MS強襲突擊設計<s>GP01表示:</s> ** 為投入掃蕩吉翁殘黨的作戰可加裝大型推進器獲得殺人的爆發性的加速性能執行一擊脫離戰術,但駕駛員要承受非常巨大的G力而變得挑人 ** {{censored|實為為了重啟弗拉納岡機構在一年戰爭時的「主教計畫」而開發,而該計畫的真正目的是要以後天人工方式培育出新人類}} * ORX-00Z Engage Zero精神感應試驗型 ** 在迪拉茲紛爭後Engage Zero本應與GP計畫的其他鋼彈一起消失,實際上卻秘密地連同運作數據一同轉移至奧古斯塔研究所,全面改造成精神感應搭載實驗機用作搜集運用精神感應兵器的數據 ** 配色換成與迪坦斯MK-Ⅱ同樣的黑藍色調,並導入了{{censored|在主教計畫裡發展出的}}精神感應技術、線性座椅、全周天駕駛艙及可動骨架等等當時最先進的科技 ** 雙臂外側裝備了從吉翁克的手指砲發展出的6連裝MEGA粒子砲,一雙前臂能從機身分離成為有線式精神感應兵器<s>或當作[[火箭飛拳]]射出</s> ** 格利普斯戰役開打後換裝搭載了試驗型有線式INCOM的背包進行測試 * AMX-00Z Engage Zero勇法兵 ** 駕駛Engage Zero的佩榭・蒙塔紐在格利普斯戰役後期帶著機體{{censored|與娜娜伊}}一同投奔阿克西斯,交給新吉翁裡的舊友工作人員分析、拆解及再研發 ** 配色是接近原本Engage Zero的粉白色,背後搭載了來自加姆路・芬的高機動推進器及改良自丘貝雷的最新式{{ruby|無線全方位兵器|感應砲}}「印魚感應砲」 *** 因為E-Cap技術的提升讓每一基感應砲都有著比肩MEGA粒子砲的出力,但充電及展開時間都遜於丘貝雷系MS搭載的感應砲 * RX-78GPZ01 Engage鋼彈 ** 假設採用了Engage Zero的技術並將之融合到GP00上誕生的IF機體 ** 擁有著上述兩者特性的優秀泛用機,能透過換裝對應不同戰局和需要 *** <s>隨著遊戲營運派生裝備的花樣也越來越多,整個宇宙世紀的科技都會沾一點</s> ===== 地球聯邦軍 ===== * RX-79[G]F 史萊福雷爾 ** 於熱帶濕地/森林隱密行動用的陸戰型鋼彈現地改修型,塗裝換成適合作戰環境的綠色、背包作了輕量化 ** 因應駕駛員的要求在兩邊腰側加配三節棍型的光束戟,兩把組合起來時則成光束長戟 * RX-77D-4 量產型鋼加農Ⅱ ** 為與吉姆加農Ⅱ競標而以吉姆狙擊型Ⅱ為基礎、裝上RX-77-4鋼加農Ⅱ部分零件及裝備的MS<s>媽的這怎樣看都比較像是吉姆加農1.5吧</s> *** <s>理所當然地</s>最後敗給了吉姆加農Ⅱ,只停留於檢討量產的階段 ** 活用了吉姆狙擊型Ⅱ本身具備的精密射擊用傳感器去提升射擊特性;背包左邊是鋼加農Ⅱ的光束加農砲、右邊是測量及索敵用的大型整流罩;雙手各裝備一門採用E-Pack技術的二連裝附盾光束加農砲 * MSK-008S/A 迪傑・突擊裝備型 ** 轟炸支援特化的迪傑強化改修型,全身上下的增裝裝甲基於FSWS計畫的數據反饋內藏拋棄式飛彈筴艙,可發揮出強大制壓力 * RGM-79SQ ジム・シューター ** 在0090時代後半拉出來改造成超長距離支援用的吉姆狙擊型Ⅱ ** 特化成專門使用高出力長程光束步槍的機體,並把感測器、能量槽及冷卻材全背在身後得以單機連續進行狙擊 * RGM-89H 傑鋼[[H]]型 ** 以傑鋼D型為基礎強化、供特殊部隊使用的機型,通稱「ダッフル・ジェガン」 *** 但只使用了傑鋼D型的可動骨架,除此以外幾乎都是全新設計 *** 因為里歇爾為軍方正式採用只作了少量生產<s>果然[[成句/H是不行的|H是不行的]]</s>,設計則由後來的傑鋼R型繼承 ** 因背包大型化擁有著可媲美MA的加速能力、並透過在機身與主推進器之間加設可動空間強化偏向推進性能,即使沒有SFS輔助也能單機進行高速戰鬥、甚至可如宇宙用MA一般玩一擊脫離 ** 攜行的光束步槍以強化續戰力為重、在腰部兩側裙甲掛載了多個預備彈匣,大腿兩側還加裝三連裝マルチ・ミサイル・ポッド * スパーブ・ジェガン ** 對艦攻擊特化的傑鋼提案,在顧及到隆德・貝爾的庫存及實戰數據下設計 *** 胸部裝上以RGM-88X 傑達的胸甲為基礎的增裝裝甲,背包推進器換成百式改的零件強化機動力與推進力,並改動了光束步槍及光束軍刀的掛載位置以方便使用 ** 為了使用專為本機調整的主要攜行武裝ハイパー・メガ・ランチャー,動力爐換成傑鋼B型的規格 ** 作為臨時設計的機體,其概念之後由RGM-89S 武裝強化型傑鋼繼承 * MSN-001Y δ鋼彈昂斯 ** 出於軍方對於內容不明的n_i_t_r_o的質疑,排除了一切精神感應系系統重新設計的δ鋼彈系發展型MS ** 變形構造沿用德爾塔普拉斯,背後的大型展開式推進器可應需要調整出力 ** 主要武裝沿用δ鋼彈改的長程MEGA破壞巨砲,盾牌內側裝設了I力場發生器補足MS形態時的防禦力 * [[ReZEL#RGZ-95N 里歇爾N型|RGZ-95N 里歇爾N型]] ** 詳見條目分項 * 獨角獸鋼彈(ハイパー・メガ・ランチャー裝備) ** 在右臂加裝一門專用ハイパー・メガ・ランチャー的獨角獸鋼彈1號機 * 敘事鋼彈B2裝備 ** 裝備兩組<s>全裝甲獨角獸鋼彈的</s>有線式光束格林機砲版本的敘事鋼彈B裝備 * ν鋼彈(ロングレンジ・フィン・ファンネル&ハイパー・メガ・バズーカ・ランチャー裝備) ** 把背部的翼狀感應砲換成<s>福岡牛的</s>長程翼狀感應砲、並在背包右側加裝一門比機體高度更長的長距離用超絕MEGA火箭砲發射器 ====== 迪坦斯 ====== * NRX-044BZ 穆西卡 ** 把阿席瑪的鼓狀骨架構造用巴薩姆的可動骨架取代,藉此提高生產效率的巴薩姆發展型試作機 ** 沿用阿席瑪零件的載人SFS部分「ムーシカ・ベース」可按狀況與巴薩姆分離或合體 * RX-110B 卡布斯雷β ** 迪坦斯構思中的TMS+TMA部隊指揮官機,因看上了卡布斯雷兩個形態具備的高性能以其為基礎重新設計,在格利普斯戰役後期有投入於迪坦斯vs幽谷vs阿克西斯的三方會戰之中 ** 沿用卡布斯雷的變形構造、強化了作為指揮官機必須的感測器性能 ** 固定武裝削除了原機的肩部MEGA粒子砲,改在腰部增設飛彈筴艙 ** 主要攜行武裝是強化了遠距離砲擊性能的戰士步槍Mk2、及在MA形態時兼具推進器機能的マルチ・シールド * RMS-108M 突擊型馬拉賽 ** 應迪坦斯MS駕駛的需求由AE社生產的馬拉賽改修型,計畫優先配備予王牌駕駛員故採用迪坦斯制式的深藍色塗裝 *** 胸前兩側造加了緊急制動用的推進器 *** 主要武裝的ビーム・ランチャー是把高薩克的同型武裝改成短槍管,雖然降低了狙擊性能但仍維持原本的火力 *** 雙肩側面加裝了飛彈筴艙,因應此改動盾牌的裝備位置移到左手臂 ** 然而儘管本機能夠符合駕駛員的需求,但在整備性上容易出問題讓<s>不行不</s>領取本機的人幾乎沒有 * RMS-106AN 迅捷高性能薩克 ** 新人類研究所配備的高薩克,為與MS-11 迅捷薩克及TMA取得連攜作了磁氣覆膜處理,內部也經過翻新 ** 為於中距離支援TMA採用實彈武裝,攜行的超級火箭砲是RX-78-2 鋼彈的改良型,並把飛彈筴艙從腰側改裝到手臂上方便瞄準 * RMS-179 ジムⅡ・ウェポンテスター ** 用作測試比如戰士步槍及電擊鞭(海蛇鞭)等之後搭載於其他MS上的武器的吉姆Ⅱ,採用迪坦斯制式塗裝 *** 試作型戰士步槍原本考慮到近戰需要作成了可伸縮,但經過木星船團技術改進後於正式版中削除 *** 電擊鞭本來是搭載於小型盾牌裡射出,雖在機能上有一定成果但在考慮方便使用性後改成了手持式的海蛇鞭 ====== 幽谷 ====== * MSA-003NM ネモ・ベラトール ** 隨著格利普斯戰役的主要戰場轉到宇宙,在迪坦斯導入多台新型MS的同時幽谷也就強化戰力進行檢討,本機即是作王牌駕駛規格高機動型機種研發的尼摩空間戰鬥強化提案 ** 背後裝上里克・迪亞斯的推進擾流翼強化機動性及姿勢制御能力,腳部推進器則接受了百式的技術回饋,不論在任何戰場環境都能發揮出穩定性能 ** 為強化火力,主要攜行武裝採用了繼承AE社研發數據的<s>ZⅡ的</s>MEGA光束步槍 * Z鋼彈(I力場爪& I力場發射器裝備) ** 在Z鋼彈的右臂加裝大型爪型I力場產生器,左手則追加一柄能當作光束步槍使用的實體劍 * ZZ鋼彈(ハイパー・ギガ・カノン裝備) ** 在背包右側加裝一門全長堪比ZZ本體的超大型高出力大口徑光束加農,用以進行面狀攻擊 ===== 吉翁公國軍 ===== * MS-07H-6 グフ・ホバータイプ ** 與古夫飛行型同樣由古夫特裝型發展出的MS,因得到Zimmad社提供的熱核推進引擎數據得以如德姆型MS一般在1G環境下以氣墊移動,配合裝設在左手的ブーストナックル可作一擊高速脫離 ** 但調整艱難加上之後加洲基地被聯邦軍攻陷,儘管快將完成但直到一年戰爭結束本機都沒有被送到地球 * MS-14L 蓋古克{{ruby|L|Lanzierer}} ** 親衛隊規格的量產型蓋古克,裝備了簡易背包強化推進力 ** 與其他親衛隊用的MS一樣採用熱能長槍及大型盾的武裝配置,用以減少迎擊敵人時對週圍造成的破壞 *** 長槍內藏副推進器以強化近身突擊時的威力 ** 有投入於阿・巴瓦・空戰役之中,但據說因為來不及更換機體主要由學生兵駕駛 * MS-14Ls 蓋古克{{ruby|Ls|Lanzierer Schutz}} ** 在「光塔」設計的親衛隊規格蓋古克L,特徵是裝有4連裝火神砲、為增加彈藥數量大型化的頭部 *** 火神砲接受了MS-06FS 薩克ⅡFS和MS-14Fs 蓋古克M指揮官機的數據反饋,對負責保護要人及防守大本營的本機而言是十分實用的武裝 * MS-18F 高機動型肯普法 ** 一擊脫離戰法特化、進一步加強機動性的肯普法 *** 明明是吉翁殘黨的MS維護卻相當完善,還加裝了包括3組疾風推進器在內多種出自鋼彈開發計畫的試作零件,讓人不禁懷疑AE社與殘黨軍的關係 ** 卡貝拉・迪特拉的外裝甲來源 ====== 新吉翁軍 ====== * マグナ・マーテル ** {{censored|佩榭的本尊}}セリーヌ・ロム專用的次世代實驗MS,可謂是丘貝雷系列的上位互換機種 *** 機身90%零件與量產型丘貝雷相同,搭載的壓榨駕駛員身體極限去追上機體性能的機能極端得普露系列強化人都受不了 *** 火力、機動力及出力都有所強化,單機便足以壓倒啟動了リンク・サイコミュ的量產型丘貝雷部隊 ** 原定作為量產型丘貝雷部隊的隊長機使用,但因セリーヌ為了跟佩榭決戰駕駛本機離開葛雷米軍,量產型丘貝雷最後作為昆・曼沙的伴隨機大量投入決戰之中 * AMX-011P 薩克Ⅲ精神感應裝備型 ** 裝備了感應砲的薩克Ⅲ,雙肩穩定翼使用了昆・曼沙的部分技術,部分零件可與原機型共用 ** 在第一次新吉翁戰爭末期已近乎完成,但在投入實戰前戰爭已完結 ** 之後在夏亞率領的新生新吉翁旗下作為精神感應武器測試平台使用,數據回饋予基拉・德卡精神感應試驗型 * 卡薩CZ ** 在茲沙成功量產後,新吉翁軍臨時計畫把已退居二線的卡薩C轉為轟炸支援機使用 *** 但因為葛雷米之後引發叛亂,幾乎無法確認本機有出現於第一次新吉翁抗爭之中 ** 去除了原機的ナックル・バスター改在右臂裝設格林機砲,左臂加裝了筒狀6連裝中型飛彈筴艙,並把兩具茲沙的肩部飛彈筴艙裝在肩上強化突襲能力 * アングリフ・ドーガ ** 裝備據點攻略用裝備的基拉・德卡,主要以紅外線導引飛彈攻擊癱瘓敵方據點 *** 機體加裝了肩部推進器及燃料槽,左臂手持的盾牌變成類似薩克肩盾的形狀並能作為打突武裝使用 ** 為了泛用性及容易換裝,加設的武裝全都沿用自現有的機體,順道證明了吉翁系武裝便於兼用 *** 背包右側掛載了大型火箭筒以應對I力場等(抗光束)防禦兵裝 *** 裝備了德萊森的トライ・ブレード用於短-中距離戰鬥,能當成熱誘彈之類的誘餌使用 ===== 亞納海姆 ===== * RGM-89NT-1 羅斯威爾・傑鋼 ** 為給RX-94 量產型ν鋼彈確立設計和收集數據而改造的傑鋼A型實驗機,追加背包上搭載了4枚翼狀感應砲並在駕駛艙區塊加裝精神感應框架 ** 雖然沒能重現出逆夏時ν鋼彈的戰果但仍比既有的精神感應兵器更強,也成功重現了當時被視為偶然產物的I力場防護罩,這一項數據為後來AE社的研究取得大幅度進展 * MST-99 九十九式 ** 在小型MS研發中落後於SNRI的AE嘗試透過重編一直蓄積的技術去製造出凌駕方程式計畫的機體,本機是為當中的社內標案 ** 以百式為基礎,加設了活用可動骨架構造的腳部變形機構和推進器 ** 名字承襲自百式,取其「有如永劫般的時間和經驗」和「多樣性」之意 ** 透過換裝可強化成MST-99A 強襲用九十九式 ===== 骷髏尖兵 ===== * XM-05 ジレ・クリューガー專用貝爾格・基洛斯 ** 為骷髏尖兵指揮官「ジレ・クリューガー」準備的貝爾格・基洛斯,塗裝成反映其部隊主色的蒼藍色 *** 在他死後機體被骷髏尖兵轉用作檢討巴古運用方針的測試平台,兩肩加裝了回收親巴古再用而成的ホッブバグ,並考慮把部分巴古的操縱權交由MS駕駛員 ===== 神聖軍事同盟 ===== * LM112E07/08 アサルトバスターガンスマッシャー ** 神聖軍事同盟在開發出V2鋼彈後因為米推的生產及機體調整趕不上,於是打算把本為V2開發的追加裝備裝到鋼伊吉上 *** 但因為鋼伊吉本身的動力爐出力難以使用加裝的光束兵器於是更換了腰部兩側オーバーテール・ユニット的動力爐,然後又因為換了動力爐引發機身強度問題於是要全身改修…最後製作出了本機基底的LM112E06 ガンスマッシャー *** 設計上背後像V2鋼彈殲滅型般裝有裝設了長距離支援用メガ・ビーム・キャノン及迎擊スプレー・ビーム・ポッド的背包,左手拿著跟V2鋼彈突擊型相似的強化型光束盾,右手則手持基於MEGA光束步槍的運用數據研發的高出力光束步槍 ** 原定要配備到ホワイトアーク隊上,但因為戰局變化與及天使之輪攻防戰提早而沒能投入實戰 * V2鋼彈{{ruby|突擊殲滅加農|[[AtoZ (遊戲王牌組系列)#ABC—神龍殲滅者(ABC(エービーシー)-ドラゴン・バスター)|ABC]]}}型 ** 給V2AB鋼彈追加一門攜行式大口徑[[成句/這不是新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砲嗎?做得挺像的呢|<s>新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s>]]光束加農砲,砲身<s>像贊尼克一般</s>變形並蓄能後能發射出力更高的光束 ===== 其他 ===== * GSREX-210608 ザック・ポッド ** 由Side-2的新興公司「GSREX商會」以各種廢料手工拼湊成的收藏用小型MS,尺寸比傑茲再小一號 ** 設計走舊吉翁尼克的風格、加上使用了部分薩克Ⅱ等吉翁系MS零件為基底拼裝,明擺著是針對喜歡舊吉翁公國軍機體的愛好者開發,但因名字跟高薩克相似而[[風評被害]]打擊了預約生產量 ** 在出現有恐怖分子給本機加掛各種武裝(諸如薩克機槍及'''對艦用飛彈''')投入實戰的事件後停產,結果讓已售出的機體在愛好者之間的市場裡變得搶手,公司現正考慮針對這些客戶少量再生產 * GSREX-110309 ボール・ボーイ ** 同樣由GSREX商會研發的手製收藏用小型MS,如其名字和外型般是以鋼球為藍本,針對與地球聯邦有良好關係的公司販售 ** 因為尺寸關係不能兼用原本鋼球的裝備和零件,但有不少用家會拿來改造、甚至有改裝成縮尺版一年戰爭時期規格的「複製品」版本 ** <s>不意外地</s>與ザック・ポッド一樣有流到恐怖分子手上後加掛武裝(例如低反動加農砲及低出力光束炬)投入實戰的案例 ==== SD鋼彈 激鬥同盟 ==== * RGM-79 GR 吉姆(凱札洛多隊規格) ** 特務小隊獨立混合機械化技術小隊「凱札洛多隊」的專用吉姆,共有3機投入到敖德薩作戰中,負責吉姆正式量產前的資料搜集。<s>初期型吉姆:那我呢</s> ** 武器是正式版的光束噴槍,隊長機(主角用機)則配備兩把光束軍刀。 ** 配色上和WB小隊有點相似,都是以深黑色為主。 ** 在主角被傳送至G:宇宙後,櫻把本機換變成了正式版的紅色配色。 *** 在最終任務中可以正式使用本機對抗麥斯威爾代碼版的虔敬鋼彈,除了雙光束軍刀外還撿了2號機的光束噴槍而可以使出槍械型雙槍射擊。 *** 同時在Bug眼鏡男哈姆斯的程式下讓本機獲得了原版虔敬鋼彈的數據,可發揮出超越吉姆的強大性能;最終在眾人合力下成功擊破戰損版虔敬鋼彈、刪除了麥斯威爾代碼。 *** 解放Hard難度後可在部分任務中獲得本機的設計圖。 * GUZ-PT/0000002 虔敬鋼彈 ** 多次站在主角面前的神秘機體,由謎之程式員「哈梅斯・瑪基里」所駕駛。 ** 外觀和性能上都和鳳凰鋼彈很相似,雙肩上的四枚平衡翼兼具光束加農炮。 *** 可變形成鳥形態使出以火炎包覆全身撞向敵人的特殊必殺技「火鳥攻鳳凰翱翔」。 *** 主武裝有雙重光束速射槍、雙重光束軍刀與雙重光束戰斧。配合本機的高機動性有著相當強大的戰鬥力。 ** 實為哈梅斯被帶到G:宇宙後在主程式的影響下設計的機體,故可能真的是有參考到鳳凰鋼彈來設計。 ** 在神典鋼彈被打敗後,忒歐斯程式以戰損版的本機模樣強行登入正史的敖德薩作戰意圖抹殺主角,但最終在眾人的合力下被擊破,忒歐斯程式也正式被刪除。 * MYSTER/91514 ** 量產型虔敬鋼彈,整體主色改為白色、頭部改為吉姆般的造型。整體外觀有點像在G世紀登場的GGH-010 レギナ。 ** 原名是要把全部字母與數字都分開各個讀出,後來尤諾覺得太長就簡稱為「MYSTER」。 ** 肩上的加農炮翅膀威力減弱,主武裝只剩下雙光束衝鋒槍與雙光束戰斧。 * 外掛裝置.P ** 以陸上戰與重火力為主的戰車型MA,外觀和鬥狼神似。 ** 主武裝除了中心的大口徑光束炮外,也有大量內藏飛彈。 ** 可與虔敬鋼彈合體成蜘蛛型MA「聖靈猛牛」,此狀態下除機動力提升外也能用爪應對格鬥戰。 * 外掛裝置.H ** 以空中戰與格鬥戰為主的飛機型MA。 ** 主武裝是雙手上的格鬥爪、可射出去當成火箭飛拳;另有4連裝光束炮與連裝飛彈,還備有I力場。 ** 可與虔敬鋼彈合體成大型MA「天際之子」,此狀態下除了機動性更加提升外也可從格鬥爪中噴出火炎或是型成大光光束劍。 * 神典鋼彈 ** 遊戲最終魔王,由虔敬鋼彈與外掛裝置.P/H三機合體而成的超大型鋼彈MA。 *** 戰鬥方式基本上就是外掛裝置.P/H的混合版,除會製造大量彈幕外也能以龐大的身軀進行格鬥戰,加上I力場使本機在各方面上都擁有非常強的戰力。 *** 還能即場製造大量MYSTER輔助戰鬥,一個不注意就會被包圍。 ** 由忒歐斯程式通過各種資料搜集後造出的「超越鋼彈的鋼彈」,目標是以本機介入各個鋼彈現實世界作為管理戰爭的存在。為此本機也兼具忒歐斯程式的主機系統。 *** 在哈梅斯駕駛藍色版虔敬鋼彈加入後被壓倒,最終被主角眾人合力打敗,忒歐斯程式也被刪除。 ==== 其他 ==== * MS-19 多梅爾 ** 初出機台格鬥遊戲《EX REVUE》,正式登場則是在漫畫《KATANA》 *** 於遊戲再次出場則是在GBO2,營運還一度誤植出處為後者 ** 吉翁尼克開發的少量量產型MS,推進力高達150800公斤的格鬥特化型機體 ** 擁有豐富的射擊武裝之外也在白兵戰相當拿手;但是格鬥武器的設置位置都在裝甲上方(肩部的四組熱鎔尖刺以及趾部光束),相當考驗駕駛員的能耐 ** 其中一機由拉姆依科.史丁駕駛並在阿巴瓦空決戰和阿姆羅交戰過,當然礙於[[歷史之壁]]被擊破了 * RGM-79F/RGM-79[GRS] 裝甲強化型吉姆 ** 聯邦軍的強襲用MS,可以使用光束散彈槍、磁軌砲等先進武器 * RGM-79S 吉姆斯巴達型 ** 聯邦軍在亞熱帶戰場投入的機型,因此相當重視匿蹤性 ** 除了盡可能降低感應器的被偵測性外,武器也都是近距離特化以執行隱秘任務 ** 此機後來成為吉姆突擊型系MS的原型,戰後也有部分繼續服役 * RGM-79FP 吉姆打擊型 ** 裝備光束魚叉以及增裝裝甲的白兵戰特化型吉姆改,活躍於東南亞戰線 *** 加裝了數具推進器使得機動性大為提升,但容易過熱且只能直線噴射;實戰運用上相當棘手 ** 0096年時出現以吉姆Ⅱ為素體改修的簡易打擊型,增加裝甲有所減少 ** 正式出場於漫畫《我們是聯邦愚連隊》,作為復仇女神隊的測試MS活躍;駕駛為職業拳擊手出身的勇治.阿爾卡那 * MS-05L 薩克Ⅰ狙擊型 ** 薩克Ⅰ裝上強行偵察型薩克頭部以及擴充背包的型態,負責進行狙擊任務,基本上無自保能力 ** 激戰任務出現加裝鐵拳火箭彈的指揮官規格機 * MS-06V 薩克坦克(砲擊規格) ** 薩克坦克的實戰版本,背包上加裝<s>[[逆流]]的</s>馬傑拉戰車砲,手持武器則是兩挺MMP-80機槍 * RX-78NT-1 鋼彈NT-1原型機 ** 設定上為鋼彈NT-1被送往SIDE6殖民地後,奧古斯塔研究所為蒐集機體資料而建造的實用試驗機 ** 其規格與鋼彈NT-1完全相同,也備有外掛的喬巴姆裝甲,但為了讓人混淆外觀而將機體塗裝成和RGM-79 吉姆相似的配色(橘紅色) * 銀槍 ** 出場於夏元雅人的漫畫《鋼彈遺產》,以肯普法為基體進行燃料空氣彈攻擊的特殊攻擊機 ** 駕駛本機的莉莉安稱之為「繼承馬略特意志的鐵鎚」 ** U.C.0084年吉翁殘黨意圖護衛本機襲擊SIDE-3,然而燃料空氣彈組件被梅.卡溫寫入固定殖民地的「遺產系統」無法運作,莉莉安得知攻擊失敗後陷入崩潰,結局不明 * RX-93ff ν鋼彈 ** 為讓於福岡展出的1/1 ν鋼彈立像無需考慮重心問題另外設計的版本,俗稱「福岡牛」 ** 作為標誌性武裝的長程翼狀感應砲為柱狀支撐結構,能作為手持武裝 * MSN-04FF 沙薩比 ** 於福岡牛擺設場地投影播放的動畫PV中登場 ** 相比福岡牛本體沒有改動,背後感應砲換成一對大型ダブル・ホーン・ファンネル,同樣能作為手持武裝使用 * RX-178C 夏亞專用鋼彈Mk-Ⅱ ** 出現於PS2遊戲《サンライズ英雄譚2》,配色為夏亞專用薩克的兩種紅色 * RX-178Q 克瓦特羅專用鋼彈Mk-Ⅱ ** 配色為紅色和黑色,並輔以黃色線條 * RX-166 鋼彈Mk-Ⅲ"Eagley" ** 迪坦斯在RX-178 鋼彈Mk-Ⅱ被搶走後於乞力馬扎羅基地開發的後繼機 ** 使用了鋼彈尼姆合金γ、發電機功率增強、背後的推進翼大型化,使得機體在機動性和耐久性上都得到了增強 ** 共製有三機,於幽谷進攻乞力馬扎羅基地時全部損失,其中一機被幽谷奪走後,經卡拉巴轉交亞納海姆後改造成MSF-007 鋼彈Mk-Ⅲ * RX-272 鋼彈Mk-Ⅲ ** 迪坦斯在RX-178 鋼彈Mk-Ⅱ被搶走後於格里普斯開發的後繼機,為了與幽谷的MSZ-006 Z鋼彈抗衡,機體類型也被歸類為TMS ** 三架原型機分別為「弗里亞(Fria)」、「哈普利亞(Halpuley)」和「德萊亞(Dureye)」 ** 由於缺少了亞納海姆的技術幫助而只能使用ORX-005蓋布蘭的技術,雖然擁有比Z鋼彈更高的大氣重力圈內適應性,但裝甲薄弱的問題依舊而遭迪坦斯軍方否決,下落不明 * {{ruby|ε|Epsilon}}鋼彈 ** AE社與幽谷合作的一個不起眼項目,試圖製作一台可以單獨進行星際旅行、攻擊並摧毀在戰艦攻擊範圍外的MS ** 採用新型的「核脈衝推進系統」,以每秒100發的速度不斷往背後發射超小型氫彈並引爆、利用爆發時的反作用力推動機體前進 *** 理論上可以產生'''數以百萬噸'''的強大推力,令機體有著難以置信的行動範圍 ** 為擋下並利用核爆的力量推進背後裝有4塊能發出強力磁場的帆,能當成光束偏向盾牌使用 ** 然而在開發其裝甲鋼彈尼姆ε時發現機體無法承受核脈衝的衝擊和輻射,被認為是失敗項目而中止 * MSZ-007 Z Rapier Ⅰ ** 又稱「{{ruby|η|Eta}}鋼彈」,Z計畫的衍生機體之一 ** 相對於MSZ-006 Z鋼彈從RX-178 鋼彈Mk-Ⅱ獲得設計靈感,本機由MSA-099 里克.迪亞斯的開發小組負責,所以外觀上有著類似的重量感設計 ** 擁有類似Z鋼彈的飛行裝甲,同時也參考了Z Plus系列的變形機構 ** 由於新迪賽斯的叛亂,計畫被暫停轉而開發MSZ-010 ZZ鋼彈,現時沒有證據本機被製造出來 * MSA-014/RX-183/MSK-009 {{ruby|∑|Sigma}}鋼彈 ** 開發代號為{{ruby|κ|Kappa}}鋼彈{{ref|∑鋼彈當初在雜誌上登場並立體化後,在不同雜誌上刊登介紹的過程中被安放上κ的開發代號,結果將錯就錯跟威力鋼彈/卡帕鋼彈互換開發代號|Sigma}} ** Z計畫的衍生機種,以「大氣圈內擁有高戰鬥力的可變MS」為目標;從編號推測是由AE社生產、再移交給村雨研究所進行後期開發 ** 二人駕駛,擁有分離變形機構,可以分離為A、B兩部分,搭載精神感應系統及米諾夫斯基飛行系統 ** 配備火神砲、光束加農砲、高能MEGA加農砲、精神感應導彈和精神感應機械臂等武裝 ** 推測在格里普斯戰爭後停止開發,最終沒被生產出來 * JRX-0095-V1(RX-95) 威力鋼彈 ** 又名卡帕({{ruby|Κ|Kappa}})鋼彈,Z計劃的產物之一,開發代號為{{ruby|σ|Sigma}}鋼彈{{ref||Sigma}} ** 擁有核心戰機系統和Re-GZ的BWS系統 ** 核心戰機搭載有VALLYS組件,能夠利用太陽風推動機體;另外還配備了光束屏障系統 * RGM-79N-FB 高機動型特裝吉姆 ** 簡單來說就是GP01Fb化的特裝型吉姆,背部搭載與1號機相似的大型推進器,小腿也修改成1號機Fb的形狀 ** 與同系列的鋼彈們一樣,設計師們給予本機「Epiphyllum/曇花」的暱稱 ** 機動性極為優秀,甚至能把180°轉身壓在1秒以內 ** 大幅超越當代技術的超高機動力帶來的是高昂的開發費用,在RGM-79Q鎮暴型吉姆出台後本機因為性價比的問題和GP系列被抹消的關係而消失於歷史舞台中 * FA-006ZG 全裝甲Z鋼彈 ** 據稱是阿納海姆電子公司內部泄露的資料設定,旨在加強Z鋼彈在MS形態時的防護能力 *** 以額外裝甲覆蓋機身,背包換回一般MS的推進背包,當然也失去了變形機能 ** 實際上只是一些鋼彈愛好者所編揆的型號,事實上Z鋼彈不存在這個形態 ** 在《機動戰士鋼彈野郎》中,外裝甲脫下後可組成飛行部件 * F99R R鋼彈 ** F99 紀錄破碎者的改良型,外觀改成鋼彈型MS以便更好地推銷給地球聯邦軍 ** 裝備了小型化的米諾夫斯基驅動系統 === GUNDAM EVOLVE=== ==== EVOLVE 4 ==== * RX-78-GP03S 鋼彈試作3號機P-spec ** 沒有正式採用的核心戰機裝備型GP03S,推論可以在大氣圈內飛行 ** 在被阿爾比翁強奪前在玫瑰人生號以GP03D迎擊吉翁殘黨大開無雙,戰後因不明原因與蘭花分離獨自飄浮時遭一台大難不死的蓋古克M直擊駕駛艙,駕駛員デフラ・カー陣亡 ** 《0083 REBELLION》中一開始是此狀態,在卡多率領的吉翁殘黨襲擊玫瑰人生號時蒙夏比浦木先一卡搶到駕駛 *** 但因為此狀態下不能合體成GP03D而由露雪特遙控強制分離、替換成預先裝在蘭花裡的球形駕駛艙核心區塊<s>,被放生的蒙夏還要駕駛核心戰機穿越戰場開回艦上</s> ==== EVOLVE<nowiki>../</nowiki>8 ==== * XM404 Grand Slam ** PG攻擊鋼彈套件中初登場的大型實體劍,因為實在太大了故在便攜性上輸給了破甲者 *** 原定要給沒有近戰武器的暴風鋼彈卻發生了鋼彈強奪事件,本武裝的試作物與及其相關資料也隨著海利歐波里斯被破壞而散失下落不明 ** 現在隨著設定[[吃書]]變成了不存在於正史之中、內容一切不明的武器 ==== EVOLVE<nowiki>../</nowiki>9 ==== * MSZ-006-P2/3C 紅Z(Ζ鋼彈3號機P2型) ** 給予強化人運用的MS,駕駛為「紅蛇」由莉.亞吉薩 *** 紅色配色是強尼・萊丁指定的,然而他當時因藥物後遺症影響並未復出 ** 和原機有相當大的差異,主武裝改為光束手槍,外裝甲也大改 ** 最大特點在於能即時回饋駕駛思考的「サイコ・ニュートライザー」,但座艙仍為傳統設計 * MSZ-006-3A 白Z(Ζ鋼彈3號機A型) ** 駕駛為阿姆羅.雷,部分遊戲作品有出場紀錄 * MSZ-006-3B 灰Z(Ζ鋼彈3號機B型) ** 火器管制能力增強並塗上抗光束覆膜的改良型Z鋼彈,駕駛為松永真 ** <s>明明叫灰Z,全機卻是橘色塗裝</s> * QRX-006 ゲミヌス ** 迪坦斯開發的TMA,由六位強化人共同駕駛,高達120公尺 ** <s>[[新世紀福音戰士使徒介紹#TV版、漫畫版和劇場版的使徒|第五使徒]]、金字塔</s> * ハスター ** ゲミヌス的可變無人子機,共有八架 ** 四肢裝備的光束槍可作為光束軍刀使用 ==== EVOLVE<nowiki>../</nowiki>10 ==== * MSZ-010S ZZ-GR ** 搭乘朱比特利斯Ⅱ前往木星的傑特把在最終決戰時受損的ZZ鋼彈修復後的樣貌 *** 決戰時失去(沒能回收)的下半身以代用零件取代,因為少了一顆動力爐出力嚴重下降 *** 駕駛艙改成配備全周天螢幕及線性座椅的類型<s>到底是怎樣塞進核心戰機裡的</s> ** 在跟新吉翁殘黨的戰鬥中因耗盡推進劑無法歸艦,此時得莉娜等人送來內藏コア・ベース2號機的生日禮物(無誤),馬上換裝下半身變回強化型ZZ鋼彈 ==== 頑駄無 異步流武<nowiki>../</nowiki>十四 ==== * 武者頑駄無(異步流武版) == 宇宙紀元 == * 詳見[[機動戰士鋼彈SEED系列機械列表]]條目 == 西曆== * 詳見[[機動戰士鋼彈00機械列表]]條目 == 未來世紀 == === 機動武鬥外傳 鋼彈武鬥會7th === * 大和鋼彈 ** 新日本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修志・畔州(之後的[[東方不敗・亞洲天王]]) ** 必殺技:超級霸王日輪彈、灼熱燦陽掌、石破天驚拳 * 自由鋼彈 ** 新美國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馬克斯・班茲(之後的洗牌同盟葵扇王后) *** 機體是由其哥哥建造 ** 必殺技:終極閃光、烈風・豪腕・龍捲風巨拳 ** <s>雖然名字一樣但不會放彩虹砲</s> * 黃河鋼彈 ** 新中國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亞朗・李(之後的洗牌同盟梅花王牌) ** 必殺技:寶華教典・爆龍斬、寶華教典・青龍斬 * 艾菲爾鋼彈 ** 新法國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那修斯・吉爾耶(之後的洗牌同盟鑽石武士) ** 必殺技:瞬斷・諾貝爾神劍 * 莫斯科鋼彈 ** 新俄羅斯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桃莉斯・斯爾凱列夫(之後的洗牌同盟黑色小丑) ** 搭載了會讓被擊中的對手的裝甲弱化及動力系統出現異常的殲滅光束兵器 *** 其所屬的軍方是在鋼彈武鬥會背後企圖支配世界的神秘組織「卡歐斯」成員之一,但駕駛員對於此事以至殲滅光束都不知情 ** 必殺技:爆碎・阿特拉斯神槌 * 凱薩鋼彈 ** 新德國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沃夫・漢立菲(一說為日後的修瓦茲) ** 因為上述五人都跑去戰卡歐斯沒有參加決賽,他以一人之力在決賽的大亂鬥中擊敗所有隸屬卡歐斯的對手,成為第七屆鋼彈武鬥大會的優勝者 *** 順帶一提,此次大會的事件促成了之後洗牌同盟成立 * 迪亞波羅鋼彈 ** 新義大利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傑諾巴・布拉茲 ** 因為是卡歐斯的成員之一,機體有搭載殲滅光束 ** 必殺技:黑色洗禮・烏鴉飛鏢 * 斯巴達鋼彈 ** 新希臘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德羅斯・阿爾高斯 ** 同樣作為卡歐斯成員之一有搭載殲滅光束 * 婆羅門鋼彈 ** 新印度代表鋼彈鬥士 ** 必殺技:地獄眼鏡蛇<s>也即是射出殲滅光束</s> * 電擊卡歐斯鋼彈 ** 卡歐斯首領駕駛的大型鋼彈鬥士(?),搭載了感應砲與及能一擊使殖民地失常甚至毀滅的強力光束兵器 ** <s>兩個形態都不像鋼彈,加上似乎是以腦電波操縱,能否算是MF充滿疑問</s> === 機動武鬥傳G鋼彈外傳 翔龍傳說 === * 卡蜜拉鋼彈 ** 新羅馬尼亞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卡蜜拉 * 鱷魚鋼彈 ** 新澳洲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威爾・霍根 * 武士鋼彈 ** 新帛琉代表鋼彈鬥士,駕駛為太郎・宮島 === 超級!機動武鬥傳G鋼彈 === * [[機動武鬥傳G鋼彈#JMF1337SD 陰影鋼彈(シェイディングガンダム)|JMF1337SD 陰影鋼彈]] ** 隸屬新日本的無人鋼彈鬥士,外觀是黑色的閃光鋼彈但細節不同,也沒有超級模式 *** 搭載學習成長型CPU並輸入了多蒙所有的戰鬥數據,能以多蒙的1.5倍速度下判斷及行動 ** 劇情上代替原作的梵托瑪,由卡拉特委員長派出去清理多蒙 *** 卡拉特打算把多蒙揍成廢人後將本機的CPU移植到閃光鋼彈上,以由多蒙「駕駛」的名義繼續參加鋼彈格鬥 *** 為了擾亂多蒙的心智,還用京二的模樣作駕駛員形象<s>殺人還要誅心</s> * [[機動武鬥傳G鋼彈#GF13-006NAⅡ 神槍鋼彈(ガンダムマックスリボルバー)|GF13-006NA 神槍鋼彈]] ** 巨星鋼彈的後繼機,外觀參考西部電影裡的警官 ** 光束雙槍換成三連裝,射擊性能相比巨星鋼彈有所提升 ** 啟動「輕量模式」後會把裝甲全數排除,配合雙肩增裝的推進器除了能發揮出連多蒙的眼睛也追不上的速度外還能完美追隨奇波迪的動作,讓他能發揮接近100%的全力 ** 必殺技:豪熱ニトロファイナルストレート、トルネードマシンガン * [[機動武鬥傳G鋼彈#GF13-011NCⅡ 雙截龍鋼彈(ガンダムダブルドラゴン)|GF13-011NCⅡ 雙截龍鋼彈]] ** 天龍鋼彈的後繼機,腳部增加了能用於攻擊的刃狀裝飾,結構變化還十分大 ** 能變形成巨大龍頭、拖著火焰構成的「身體」化身巨龍,以由雙腿組成的顎「咬噬」壓制對手 ** 設置於腰部的棍柄可跟背上的飛龍旗組合成雙截棍或長棍等武器 ** 跟原作一樣在與神威鋼彈的對決中使出真.流星胡蝶劍,但因為機體無法承受招式的負荷而自爆 * [[機動武鬥傳G鋼彈#GF13-009NFⅡ 凡爾賽鋼彈(ガンダムヴェルサイユ)|GF13-009NF 凡爾賽鋼彈]] ** 薔薇鋼彈的後繼機,整體設計參照[[Napoleon Bonaparte (Fate)|拿破崙]],單肩斗篷改短並變為雙肩,騎士光束劍也改成別有大型薔薇劍鍔的シュバリエサーベル置於左肩上 ** 薔薇浮遊砲改為收納在袖口裡,每一基浮遊砲都能當作光束軍刀使用,如花束般聚集在光束劍中能把光束增大變成巨大的光束槍 ** 必殺技:ローゼスハリケーン、ローゼスタイフーン、ロゥゼスファイナルエレガント * [[機動武鬥傳G鋼彈#GF13-013NRⅡ 雷碎鋼彈(ガンダムボルトクラッシュ)|GF13-013NRⅡ 雷碎鋼彈]] ** 雷霆鋼彈的後繼機,漫畫裡新生洗牌同盟的後繼機中外觀最像之前的一台,僅改變了雙肩、雙臂及臉部的造型,比雷霆鋼彈還要更厚重 ** 雙肩和手臂上都加裝了能放電的螺栓,整體性能比雷霆鋼彈為優,輸出上能甚至能壓倒宙斯鋼彈 *** 因為設計變更,重力流星鎚上開了洞以收納於右肩,能以螺栓放出的電流操縱 *** <s>神鋼「我這個當大哥的不要面子了?」</s> ** 但因為盜用了太多<s>綁架來的</s>其他國家的MF技術和數據讓操縱時會與阿爾戈的動作產生誤差、並不合他的駕駛風格,於是他是新生洗牌同盟裡唯一一個在決賽期會繼續用前期機體的 *** 因為劇情鋪排也是全員中唯一沒有跟多蒙單獨對決的MF,漫畫裡是與<s>能變形成大斧的</s>伐木鋼彈聯手戰神威鋼彈+諾貝爾鋼彈的2vs2決鬥<s>最後還因為惡魔鋼彈的出現而賽果不算數,沒被大哥大破算是福還是禍?</s> ** 必殺技:超電磁グラビトンハンマー === 機動武鬥傳G鋼彈 外傳 天地天愕 === * ガンダムゴングショー ** 「黑暗葵扇」駕駛的鋼彈鬥士 *** 駕駛員真身是奇波迪以前曾毀滅的地下拳擊團體初代王者(奇波迪則是最後一任王者) ** 機體十分臃腫、雙臂的超大拳套在能量集中時還會變得更大 *** 必殺技:歴代パンチ ** 黑暗洗牌同盟的MF都是利用DG細胞製造出來,下同 * ガンダムフォローミー ** 「黑暗鑽石」駕駛的鋼彈鬥士 *** 駕駛員真身是在殖民地開發時代的混亂期裡創下「以一人之力擊敗侵略新法國的敵軍」傳說的女騎士[[Jeanne d'Arc (Fate)|「JD」]] ** 利用機身的鏡裝甲可反彈對手的攻擊使其自傷、製造出自己的分身、甚至讓死後依然效忠自己的士兵們化成鋼彈的樣子從鏡裡跑出來助戰 * ガンダムリアルカンフー ** 「黑暗梅花」駕駛的鋼彈鬥士 *** 駕駛員真身是在遠古創立[[武術]]、後世所有流派之起源的「創始」,又稱「武林江湖的教父」 ** 會把對手的攻擊化成能量吸收,並將之以能量彈的方式反彈回去給MF點穴控制對方的行動 * ガンダムマトリョーシュカ ** 「黑暗小丑」駕駛的鋼彈鬥士 *** 駕駛員真身是世界上第一位移居宇宙殖民地的「人類先驅」ドミトリィ・オブローモフ ** 利用DG細胞的再生能力即使被多次轟成粉碎也能再生復元,藉此使出不斷自爆再復元的戰術 *** 駕駛員身處太空,遠端遙控機體行動和自爆 * 天王鋼彈獨狐 ** 「黑暗紅心」駕駛的鋼彈鬥士,外觀是'''白色的天王鋼彈''' *** 駕駛員真身是亞洲天王的師姊[[機動武鬥傳G鋼彈#獨狐求敗|「獨<s>孤</s>狐求敗」]] ** 以扇子作武器,背後有如狐狸尾巴的9片浮遊砲能射出攻擊 *** 必殺技: **** 流派・東方不敗:超級霸王電影彈 **** 流派・獨狐求敗:八方陣、天地天愕拳 === 機動武鬥傳G鋼彈 外傳 英雄變生 === * 明鏡鋼彈(初期裝備) ** (真)修瓦茲與支援的新德國艦隊反目對幹時的姿態 ** 在原本明鏡鋼彈的武裝外加披了一件具隱形機能的軍服盾,與及多拉一個裝有MF用機槍的棺材 * 旭日鋼彈(原型機) ** 深村博士為第13屆鋼彈武鬥大會開發的MF之一,比閃光鋼彈更早搭載感情能量系統 ** 於決定新日本代表MF時與火州博士的終極鋼彈進行模擬戰,雖一度占有優勢但最終在對手的三大理論之下慘敗,大受打擊的深村博士甚至起了要廢棄它的念頭 *** 在多蒙出發到地球參賽前由蕾茵駕駛跟對方的閃光鋼彈作模擬戰,險些被因為感情系統自動解鎖閃光掌機能的閃光鋼彈幹掉 ** 在初賽期間伴隨著補給物資運送到地球;名義上是作為後備機體,實際上是烏爾貝要增加捕獲惡魔鋼彈時需要的戰力 *** 當多蒙和蕾茵得修瓦茲(京二)殿後逃出京都追擊惡魔鋼彈時遭遇一機高速型DG鋼彈攻擊,不慎從MF用機車的後座摔下後被DG鋼彈踩扁(駕駛的蕾茵成功逃生) * 閃光鋼彈(タスキスラスター裝備) ** 裝備襷狀強化裝備的閃光鋼彈,拉下後便會啟動 ** 機能似乎(?)是能為MF提供額外的推力 * 烏爾貝鋼彈 ** 烏爾貝過去代表新日本出戰第12屆鋼彈武鬥大會時駕駛的MF,機體殘骸在第13屆大會時被DG細胞感染、與其他被DG鋼彈化的上屆參賽MF一起擋在多蒙和蕾茵面前 *** 存在於G鋼本篇的官方設定中並曾於[[TCG]]《[[GUNDAM WAR]]》登場,但機體名稱視登場媒體不同會有所差異 ** <s>偽裝真差,一看就知道是閃光鋼彈的廢案設計</s> * ノーベルガンダム・ルンド ** 第12屆鋼彈武鬥大會時代表新瑞典的女性型MF ** 在被認為是實質決賽的京都一戰中與烏爾貝鋼彈聯手戰九龍鋼彈,但最終雙雙被擊破;留在戰場的殘骸在第13屆大會時被DG鋼彈化 *** <s>明明烏爾貝說自己在上屆大會打到最後但閃光鋼彈的編號卻是GF13-'''017'''NJ的大概理由</s> === 機動武鬥傳G鋼彈 外傳 三俠新傳 === * 神威鋼彈{{ruby|貳|Second}} ** 換裝新型核心飛梭的神威鋼彈 ** 核心飛梭的六片翼能獨立分離進行攻擊,也能獨立當作不同武器供機體使用 == 後殖民曆 == === G-Unit === * 詳見[[新機動戰記鋼彈W]]條目 == 災後紀元 == * 詳見[[機動戰士鋼彈 鐵血孤兒]]條目 == Build系列 == === [[鋼彈Build Fighters]]、[[鋼彈Build Fighters TRY]] === * Battlogue關連的鋼彈模型請參見各自主條目 ==== 鋼彈創鬥者炎 ==== * Ζ鋼彈{{ruby|炎|ほのお}} ** 主角「紅炎勇星」以「HGUC Z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標誌性武裝是<s>HJ附錄</s>烈雷劍.炎,本體的變形功能也有保留 * Hyper Ζ鋼彈炎 ** 勇星被「神秘日本宗師」徹底擊敗後改修的Z鋼彈炎 * 命運鋼彈炎 * 飛翼鋼彈零式炎 ** 勇星最後的「座機」,他也駕駛本機贏得鋼普拉對戰錦標賽冠軍,然而後來他把模型交給朋友保管了 ** 該作唯一推出HG套件的原創機<!-- 超絕斷鋼神劍 NEO飛行炎模式 --> * 雪崩型能天使鋼彈 ** マツシタ・トシカツ拿「HG能天使鋼彈」改造、基本上就是沒有腳部推進單元和換裝<s>Hobby Japan誌上附錄的</s>全刃型GN劍Ⅳ的雪崩突進型能天使 * 古夫SS特裝型 * ガンダムスローネトリニティSSカスタム * ピンクアッグ * 鬼ゾゴック * 神威鋼彈{{ruby|極|[[雙重極限|きわみ]]}} ** 「神秘日本宗師」使用的鋼彈模型,近距離和遠距離的戰鬥都很拿手 * サイコ・ガンダム・インフェルノ ** 感應鋼彈的魔改機,在錦標賽中擊敗了蘇我勝太 ** 頭部是骰子鋼彈,可以分離繼續戰鬥 * 鋼彈DXtreme ** 蘇我勝太製作的模型 * グリーンVダッシュガンダム * ラベンダーズサ * ストライクローザ * メッサーラSSカスタム * ジュピタリアンβ ==== 鋼彈創鬥者炎TRY ==== * 羽翼自由鋼彈 ** 主角「ソウマ・ツバサ」以「'''RG'''自由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簡單來說就是粗暴地把攻擊自由鋼彈的武器都裝到自由鋼彈上 ** 起初沒有名稱,後來在紅炎優華的建議下起了這個名字 * ウイングガンダムゼロフレイムフェーダー * 飛翼鋼彈零式炎貳 * フラッグフレア * 巨山齋胡 ** キヤマ・アユ參考「SD戰國傳風林火山編」裡的同名角色,以「HGUC精神感應鋼彈」為基礎改造的<s>真實比例BB戰士</s>鋼彈模型 * ジャスティスガンダムダッシュ * ΖⅡ炎 * 獨角獸鋼彈極 * グフ ルフトヴァッフェ * ヒルドルブ・ヴィルデザウ * 超機動殺驅將軍 * 瞬變鋼彈冰河型 * 侍ノ參 戰國異端頑駄無【蒼】 * ウイングガンダムフェニーチェアスール ==== 鋼彈創鬥者{{ruby|D|Document}}/{{ruby|A|Amazing|}}/{{ruby|AR|Amazing Ready|}}/{{ruby|AT|Amazing TRY}} ==== * ν鋼彈青焰型 ** 結城達也7歲時首次以「HGUC ν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Hi-ν鋼彈青焰型 * 驚異Hi-ν鋼彈青焰A<nowiki>&</nowiki>D * 驚異攻擊自由鋼彈 * 驚異攻擊自由鋼彈天迴型 * 收藏用高性能薩克青焰型 * ガンダムヘイズルチーフテン * 鋼彈試作2號機百夫長型 * ニャイアガンダム * ニャイアガンダムレオーネ * 重裝鋼彈7號機B●●ST * ビギニングエボリューション * コマンドアストレイガンダム * 索克{{ruby|Ⅲ|さん}} * ガンダムナドレ パルティータ * ジオサザビー * クロスボーンリボーンガンダム * 鋼彈TR-1[ヘイズルアレニエ] * シャッフルガンダム * Hi-ν鋼彈火力匯集型 * 聖殿鋼彈 * 黑騎士鋼彈 * クロスボーン・ガンダムX2ジュリア * クランシェ☆アスタ * DIアダガ・オーディン * ホットスクランブルガンダム * ルナゲイザーガンダム * AXオベロン、AXティターニア * V2ガンダムイマジンフルバーニアン * ガンダムAGE-2ゲイジングハウンド * パパッガイ * すーぱーふみな アクシズエンジェルVer. * 神鳥漢摩拉比 ** 魯望‧達拉臘以「HGUC漢摩拉比」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アクセルレイトジンクス * ゴーストジェガンM/F * 鋼彈M91 * 翔徹攻擊鋼彈閃耀型 * 驚異Z鋼彈 === [[鋼彈Build Divers]] === ==== 鋼彈創鬥者潛網大戰突破 ==== * 突破型閃光鋼彈 ** 亞克以「HGAC<s>主天使</s>閃光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從原機的格鬥特化改回泛用型,追加了可透過直連動力爐提升出力的光束步槍和盾牌,兩者在變形成飛行形態「シャイニングベルクート」時分別是機首和機翼,原機的一對光束刀則保留(但改名作光束劍) *** 雖然移除了變身超級模式的裝甲展開機能,但部分結構有留下並用於發動必殺技「シャイニング・ブーストフィンガー」之上 ** 當亞克仍是潛霸團(Before)時為黑色色調,金盤洗手後(After)則改成白色主色 * G-Else ** 堅以「HG G-Self」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著眼於擴展四肢末端的機能,集中安裝在手腳上的追加裝備還可分離作遙控攻擊單元「グローアップユニット」: *** 雙臂的グローアップアーム集合了光束步槍、光束劍、鉤爪,盾牌和推進器機能,機翼直接從原機的大氣層用背包上殺肉 *** 雙足的グローアップレッグ的腳爪參考了猛禽類的鉤爪,可射出光束<s>但對比手臂武裝少到不行</s> ** 起初(Before)時是紅白配色,但當堅[[黑化]]決定要成為潛霸團之王(After)後改成黑色色調並加裝上面具,即使之後與亞克和好也沒有改 * 沙利葉鋼彈 ** 艾索夫以「HG妖天使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著眼於強化陸戰和對潛霸團戰性能 ** 為更能掌握敵人位置以GNレドームユニット代替原機的GN飛彈筴艙,並在原機武器以外追加一對可透過調整出力、收束和偏向率改變發射模式的GNヒュージキャノン ** 透過追加配件可變形為重戰車形態「GN猛牛」及對地攻擊用飛行形態「GN天翔」,機首追加兩形態共通可用的GNノーズバルカン ** 原文「Gundam Zerachiel」是取自天使「沙利葉(Sariel)」的別名<s>就不能直接翻譯嗎,雖然關於這個別名的資料確實少</s> * 製作Γ鋼彈 ** オノコ以「HGUC里克・迪亞茲」為基礎製作的鋼彈模型 *** 名字捏他里克・迪亞茲最初的名字「γ鋼彈」,頭部也改得比較接近鋼彈的樣子<s>里克海茲爾</s> ** 原機的武裝全數保留(無誤),背部推進器換成了加入準精神感應兵器機能的自製零件,內構也配合機體的重裝化作了補強 ** 追加武裝是能用以發動必殺技「{{ruby|列・男震具|レッツ・ダンシング}}」的ビームガトリングバズ *** 槍身感測器使用了原機的頭部,起初還想著讓隊員坐在裡面去提高命中率但被反對 ==== [https://tw.gundam.info/about-gundam/series-pages/builddivers/gbwc.html 鋼彈創鬥者潛網大戰GIMM & BALL's World Challenge] ==== * 亂流吉姆 * 興風鋼彈 ** 吉姆以「MG吉姆優越型」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多腳鋼球 * 百式壞 ** 瑪琪<s>抄考[[The Five Star Stories|FSS]]的MH</s>以「HGUC百式」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墮獄丘貝雷 === [[鋼彈Build Divers Re:RISE]] === ==== 鋼彈創鬥者潛網大戰RIZE ==== * 核心鋼彈利傑 ** テツ為主角「リゼ」製作的鋼彈模型,也是'''身為EL潛網者的リゼ於現實世界的[[本體]]''' ** 外型因應リゼ要求{{ref|リゼ在前往ELバースセンター途中遇到核心鋼彈<s>險被撞飛</s>後便一見鐘情}}<s>抄襲</s>參考悠人的核心鋼彈製作,但配色(紅色)與頭部外觀不同 *** 起初使用的外裝甲更是照抄火星裝甲,但リゼ本人完全不懂活用 * 性靈鋼彈利傑 ** 於與ホマリ的戰鬥中被指責裝備欠缺原創性的リゼ後先後請教テツ和虎狼,從動物園的猛獸當中得到靈感製作出原創裝甲「アニマリゼアーマー」安裝到核心鋼彈利傑上後的形態 *** 四肢的リゼマシン各標有代表猛獸(獅子、老虎、熊,狼)的標誌,未合體時會依照其本來動物習性行動(無誤) *** 光束劍刃可化成鞭狀,除能綁住目標外也用以命令リゼマシン們 *** <s>明明潛網者等級才到C卻習得的</s>必殺技是從所有リゼマシン同時射出光束鬥氣的「アニマランページ」 * 阿吽利傑裝甲戰機 ** リゼ為參加「メガ粒子杯バトルカイ」在得夏赫亞建議後以自己的影子為靈感製作出的人型支援機 ** 如其靈感來源般會完全追隨核心鋼彈利傑一同行動,透過改變合體部分(雙腳/雙臂)可分別切換為加速型或力臂型 * {{ruby|戰斗|Fight}}鋼彈 ** リゼ的監護人「テツ」製作的SD鋼彈模型 ** 四肢在攻擊的瞬間會射出光束<s>寸勁</s>刃彌補SD鋼彈本身五短格鬥戰時打不遠的問題,讓誤判攻擊距離的敵人因此吃虧 ** 必殺技是光束格鬥連打「{{ruby|戰斗技|Fight Art}} 獅子王メガ連舞」 * マックナイフグラデーション ** ホマリ以「HG馬克刀」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前臂大型化並各加裝了有3片臂刀的大型單元,用以發動必殺技「フォトンナイフ」 * ガンダムデスティニースカイ ** <s>小陸的狂粉</s>ガリュウ以「HGCE命運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概念與本篇裡小陸的天翔型00鋼彈相反,為在命運鋼彈之上加入00鋼彈的要素<s>但結果還是比較像00</s> ** 能發動比Trans-AM更強的「トランザム・エタニティ」,此狀態下可使用必殺技「ハイパースカイブラスター」 * 鋼彈傑姆納斯V-UNIT ** アラクラン以「HGAW 鋼彈傑姆納斯(1號機?)」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追加裝備「V-UNIT」同時集結了W本篇五<s>小強</s>台鋼彈的能力 === 鋼彈創壞者 對戰風雲錄 === * 太陽神鋼彈 ** [[智慧型手機遊戲]]《鋼彈創壞者Mobile》主角(玩家角色)流星使用的鋼彈模型,以同遊戲的主角機「阿爾緹密斯鋼彈」的[[後繼機]]「阿瑞斯鋼彈」為基礎加以改造、結合各種鋼彈元素而成 *** 相對於前面兩機分別加入了命運鋼彈、F91與鋼彈X系的要素,本機在這之上再加入基於自由鋼彈(的能動空力彈性翼)和獨角獸鋼彈(的精神感應框架)的靈感製作的自製零件 ** 名字源自展開巨大翅膀與施放感應砲時的姿態、以及全身透明零件放射出的炫目光芒 *** <s>因為肩上已裝了鋼彈DX的雙月光砲所以只好把自由的翅膀倒著裝</s> *** 必殺技是同時用背後的雙衛星加農砲、腰部的一對鯨式光束炮和雙手的掌中槍同時射擊的「太陽神六重奏加農砲」 * 熾烈鋼彈 ** 美紗基於「神威鋼彈的兄弟機」的構想、以「HGFC神威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超高速近身戰鬥用,去除了原機的飛心飛梭合體與及超級模式變形機能以大幅輕量化,擅長以[[足技]]為主的格鬥技及活用強力武器 *** 在原機擁有的光束軍刀外追加一對攻防一體的光束拐棍,四肢的腕/腳甲可展開並生成光束刃,雙掌合十後還能從掌心射出光束 *** 雙臂上加裝的展開式推進器除能加強拳擊威力外也能用於移動上 ** 使出必殺技「爆熱爆碎熾烈飛腿」時右腳會如閃光掌般發出炫目的翡翠綠光,威力強得連職業選手凜瞳的鋼普拉都能一擊擊破 ** 為對抗框架病毒,在參加大賽前拜託角松製作了具防Debuff效果的面罩 * 全備型攻擊自由鋼彈 ** 紗奈以「HG攻擊自由鋼彈」為基礎、加上全備型攻擊鋼彈的機能性改造而成的鋼彈模型 *** 雖說是「加上全備型攻擊鋼彈的機能性」,但部分裝備是把原機零件改變裝設位置去重現(如背後的スーパーマルチアザルドストライカー其實是拔原機的龍騎兵去改,右肩的複合兵裝艙是拿原機的肚臍砲殺肉等等) *** 除攻擊自由和全備型攻擊雙方擁有的武器一件不少外,還在右臂加上能讓敵機失靈的高壓電擊裝置 *** <s>因為攻擊自由被戲稱過除名字外完全沒有攻擊鋼彈的特色,這次一口氣全補回來了</s> ** 雷射對艦刃「槍刀」和超高脈衝砲「炎神」能互相連結合體,藉此施展更強力的射擊和近戰攻擊 * 天堂聖徒鋼彈 ** 東馬以<s>播放時仍未推出的</s>「HGAC地獄死神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 ** 配色和構思採用與死神完全相反的天使,活動式披風展開後便成為六翅,還在雙臂處安裝了零式系統 ** 主武裝是能透過變形應對不同距離戰鬥的光束長槍,另在腹部搭載有法薩可鋼彈的MEGA音速砲 *** 必殺技「ディバインレトリビューション」[[勇者系列|先以光束長槍的鐮刀模式砍出衝擊波束縛敵人,再切換成長槍模式帶著強力光芒將之貫穿]] * 量子型00指揮官鋼彈 ** PS3遊戲《鋼彈創壞者3》主角(玩家角色)拓馬以「HG量子型00」為基礎、結合BB戰士「指揮官鋼彈」的元素改造而成的鋼彈模型 *** <s>外觀上比較像拿熾天使來改造</s> ** 以全領域長期戰為目標,除加上追加裝甲提升防禦力外還在背包加設副能量槽,攜行的不同射程武裝都以用完便能拋棄的實彈武器為主 ** 必殺技「クアンタムフォース“タイプアサルト”」會<s>使出[[漩渦鳴人#禁術|多重影分身術]]</s>不斷量子化瞬移同時進行攻擊,有如[[JOJO第四部登場人物一覽#虹村形兆|一整隊軍隊發動總攻擊]]一般把對方輾平為止 *** 創壞者M裡的演出版本把主要EX技能'''變成近戰技'''<s>不愧是指揮官機</s> * 人馬獵魔鋼彈 ** 健太郎的鋼彈模型,使用了兩份「HG獵魔鋼彈」的套件改造,外觀如半人馬般的四足機 *** 劇中暗示是以他於第13屆鋼彈模型對戰全美錦標賽決賽使用的鋼彈模型「野蠻鋼彈」為基礎改造而成 *** 四足化靈感是源自搜魔鋼彈騎兵型的變形機構,再加上<s>長頸鹿</s>麒麟的要素將之昇華 *** 比賽中敗予拓馬時被砍斷左邊、但傷害沒有實際反映到模型上的頭角'''在賽後作為記住敗予對方的屈辱傷痕而自行剪斷''' **** <s>紗奈「那不就是遷怒嗎!?」</s> ** 武裝有模彷頭角外形製作的雙頭刀(可展開成手槍使用)、參考天狼王型獵魔鋼彈自製的尾刃和<s>劇中沒有用過的</s>太刀 *** 下肢兩側彈匣裝有以高硬度稀有合金精鍊而成的特殊箭矢,發動必殺技「ラウズ[[破滅魔劍|ダインスレイヴ]]」時一對雙頭刀會組成電磁投射大弓把箭射出去 **** <s>加上框架病毒巨大化原以為是冰河期將臨,結果弱得連AI武士道駕駛的異端反相也能一刀兩斷</s> ** <s>射手座冥衣聖鬥士</s> === 鋼彈創鬥元宇宙 === * 燦陽鋼彈 ** 利央以「EG RX-78-2鋼彈」為基礎改造、歷經多次試行錯誤後終於潛心製作出的鋼彈模型 *** 主題是「日本之心」,名字[[三幻神#太陽神的翼神龍(ラーの翼神竜)|「ラー」]]在夏威夷語中意指[[太陽]];其中蘊含著他對鋼彈模型對戰抱持的耀眼憧憬 *** 改造重點集中於肩膊、腰部和膝蓋等可動部位,以最少範圍的改裝達致最大的效果 *** 攜行的初鋼光束步槍改裝上會跟額部多重感測器連動的特製瞄具 ** 最初是藍白配色的「試作壹型」,在與面具女士的P.S.F.R.較量後<s>不用先噴補土便直接給零件上色</s>改成現在的配色並加強 *** 在第3話進一步改裝成參型時追加了能當作刺突武器使用的小型ラーシールド、與及參考武者影頑駄無的武裝製作的光束薙刀<s>,最後也靠著這把薙刀擊敗後來成為新一代川口女士的瑪莉亞</s> ** <s>因為兼用太兇、造型與及配色被島民吐槽個沒完</s> * 超銀河製作攻擊鋼彈 ** 誠以「EG攻擊鋼彈」為基礎改造的鋼彈模型,是他尋找製作攻擊鋼彈各種可能性的構思之一 ** 搭載了運用RG系統的能源超光循環機構「{{ruby|EG|Energy Glitter-circulation}}系統」,能因應戰況提升機體<s>因為GBM設定關係EG會被nerf的</s>各方面的性能 ** 本體和可變形成背包與本體接合的支援機「ギャラクシーファイター」上各處都有設置武裝接點可換裝各種裝備,可謂是誠所願望的「沒有完成形、蘊藏無限的可能性」之具現化 *** 把ギャラクシーファイター接在手臂或小腿側面可爆發性地提升格鬥能力 ** 透過EG系統集中能量,可選擇從能分離成光束槍和戰棍的攜行光束步槍的上部(戰棍的前方)、或自盾牌前方射出光束刃(只能兩者擇一) * {{ruby|神|しん}}燃燒鋼彈 ** 在修行途中遇上瓶頸的世界把神木燃燒鋼彈整隻拆解並蒙上雙眼,只憑藉雙手的觸感及讓自身感覺反過來跟鋼彈模型同步的「裡同步」組出新的姿態、之後再進一步改造而成的模樣 ** 於登峰造極之上進一步強化的炎神バーニングシステム啟動後能使機體能力超越極限,伴隨著全身放出的<s>錦上添花用</s>透明零件能發揮出猶如火之神一般的力量 ** 背部加裝可從「攻之形」及「威之形」之間切換、提升攻防性能的羽翼型組件「羽翼燃燒」,讓神樹鋼彈模型流拳法的奧義更為響亮 *** 羽翼燃燒的概念源自他在修行時跟與師傅關係甚深的[[東方不敗・亞洲天王|銀髮中老Fighter]]交手時對方使用的鋼彈模型 *** 必殺技是以太刀「三輝一文字」使出的神樹鋼彈模型流奧義「<s>超重</s>炎皇斬」 * F{{ruby|9之1|くノ一}}改 ** 菖蒲用{{ruby|CS|Cross Silhouete}}構造把{{twitter|oyomesandazo|1050668512497168384|自己在RX-零丸以前(中學生時代)使用的鋼彈模型「F{{ruby|9之1|くのいち}}」}}重生的模樣 *** <s>原模型的資訊是由自稱菖蒲老粉的網友於社群網站上爆料的</s> ** 機體著重於變幻能力、裝備也全面翻新,能純熟地使出最新的菖蒲流忍法「緊急出擊之術」製造出分別穿上騎士鋼彈、指揮官鋼彈及武者頑駄無的上半身裝甲的(具有實體的)分身 *** 啟動基於鋼彈F91的最大出力模式加以改良的{{ruby|彩・代・華・導|最大稼働}}模式後會從クノイチモード變形成シノビモード,解放機體的所有性能 ** 主要攜行武裝有從F91的V.S.B.R.改良而成、近戰射擊皆宜的{{ruby|都捨羽亞|V.S.B.R.}}大苦無・改、繼承自RX-零丸的忍者刀<s>說好的全面翻新呢</s>、與及搭載於手上可擲出的光束盾大手裡劍 *** 大苦無的柄部拆下後還能生成隱藏式光束苦無 ** <s>明明是SD鋼彈卻有夠色</s> * 弧光潛網型00鋼彈 ** 累積了不少Builder經驗的小陸某天接下了小勇的提議,基於「由現在的自己來組潛網型00鋼彈的話」的概念製作出的鋼彈模型 *** 武裝配置及設計偏向鋼彈AGE系似乎多少受響也的影響 ** 以提升近-中距離壓制力為基礎,在雙肩的弧光動力裝置和アークブレイサー裝設了自鋼彈AGE-FX處得到靈感的新機構「GN爆發」 *** 弧光動力裝置備有把放出的GN粒子硬質化的機能,由此衍生出高機動特化的バーストマニューバモード、能作廣範圍防禦的バーストシールドモード、與及把裝置拆下當成バーストバスターソード使用的三種特性不同形態 *** アークブレイサー在GN爆發模式下能生成特性接近席格刀的バーストブレード * 冥王星9式鋼彈 ** 悠人使用的鋼彈模型,由核心鋼彈Ⅱ{{ruby|<nowiki>+</nowiki>|Plus}}與冥王星裝甲合體而成 *** 在參加學習有關以回收再造的環保塑膠製造的「環保模型」的活動中得到了司破壞與再生、過去曾在九大[[行星]]之列的冥王星之間的共通性,並由此著手製作出冥王星裝甲 ** 冥王星裝甲的外裝甲「EP裝甲」以環保模型為概念基礎,能回收自己和對手機體產生的動能加以運用以延長續戰能力<s>,而現實中的套件則是真的採用了環保模型素材</s> *** 核心鋼彈Ⅱ<nowiki>+</nowiki>配合冥王星裝甲調整成決鬥規格,配色改為紫灰雙色 ** 採用特化白兵戰的武裝,計有可變式大鐮「インフォーチュンサイザー」及兼具擾流翼機能、可改裝上手臂上或射出當作遠隔攻擊武器使用的ブレイクロウフェザー * {{ruby|全備型嫣紅攻擊自由鋼彈|P.S.F.R.}} ** 賽莉亞(面具女士)為致敬過去被她尊為競敵的某位女性Fighter,在獲得許可下製作的致敬模型 *** <s>曾經使用全備型攻擊自由鋼彈的玩家…怎樣想都只有[[#鋼彈創壞者 對戰風雲錄|上面那一位]]嘛</s> ** 除配色外性能和武裝基本跟原版全備型攻擊自由鋼彈一模一樣,從中反映出她對於對手的熱愛及讚嘆 * 驚異天狼型獵魔鋼彈 ** 川口名人以「HG天狼型獵魔鋼彈」為基礎製作的鋼彈模型,於GBM的展演廳與量子型00指揮官鋼彈(沙漠型){{ref|顧名思義就是上面的量子型00指揮官鋼彈的沙漠用特化版,根據HG套件裡的設定因為在此前的杜拜鋼彈模型對戰世界大賽裡本機獨力阻止了因系統錯誤引發席捲會場的沙塵暴,為紀念其功績而在GBM裡展示}}一同展示 *** 在最後的200人大亂鬥當中亂入與誠(和嶺司)決鬥<s>,直接康掉觀眾們本來期待的誠+嶺司vs響也的對決</s> ** 改造重點是讓天狼型獵魔鋼彈更具獸性,看似只是簡單的削薄外裝甲及強化鋼彈框架的改造工序,卻是把機體反應能力及速度推至極限的設計 *** 本體被稱作第8形態{{ref|天狼型獵魔鋼彈被名人認為是獵魔鋼彈的第7形態}},裝上<s>貪心的名人[[成句/我全都要|連MA也要]]所以</s>新製作的大鳥狀強化單元「驚異推進器天式」後即成第{{ruby|紅|9}}形態 **** 在這之上把驚異推進器天式的裝備裝到機身各處就是解除限制器超強化的第{{ruby|獸|10}}形態,因為能源消耗非常大是要視乎場合才使用的殺手鐧 *** 主要攜行武裝是取自獵魔鋼彈慣用的鎚矛靈感的驚異鎚矛<s>但看來比較像狼牙棒</s>,在維持武器剛性下在裡面加裝了機關砲 **** 可與驚異推進器天式合體成アメイジングアイアンブラッド,此時除能發射高出力光束外還能把驚異鎚矛以電磁力超高速射出 ** <s>隨單曲CD附送的鋼普拉套件出貨當天萬代便宣佈會獨立上PB{{ref|一般配色版本,CD特典版本為珍珠色<s>剪下框架即自動戰損</s>的Extra Finish版}}背刺</s> *** <s>因為基底的HG天狼型獵魔鋼彈已是2016年的商品,當時的PC關節設計根本撐不起現在新增的裝備和武器重量</s> * 風暴巨人鋼彈 ** 賽莉亞的孿生姊妹「瑪莉亞」以「HG療天使鋼彈」為基礎製作、特化格鬥性能的鋼彈模型 ** 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象徵風暴的妖魔巨人「堤豐」,但那個簡素華奢的模樣怎樣看都跟名字意涵相去甚遠…? *** 攜行的GN光束步槍與及當成大型盾牌使用的複合裝備「ドラゴンヘッド」都是從下述的庫坦雙龍型上射出 * 合成獸風暴巨人鋼彈 ** 風暴巨人鋼彈與以「HG長程運輸推進機庫坦參型」為基礎製作的MA「庫坦雙龍型」合體的最強形態,能以1/144的比例大小發揮出MG級的超火力 *** 合體後庫坦雙龍型背上的兩挺滑膛砲會從背後翻到前方進行砲擊,也能直接裝在風暴巨人鋼彈的背包上 ** 以<s>播放時仍未發售的</s>「HGUC精神感應鋼彈Mk-Ⅱ」的雙臂改造而成的サイコアームユニットⅡ與及雙腿的ドラゴンヘッド各自擁有多種武裝,而且都能作為線控BIT射出作全領域攻擊 *** 兼具盾牌及推進器機能的ドラゴンヘッド能發射火焰砲、裡面搭載了多個反射BIT用以偏折光束 *** サイコアームユニットⅡ上搭載了MEGA光束砲、手指5連裝光束砲及前臂有線精神感應式光束劍 **** 順帶一提サイコアームユニットⅡ關連的框架板件上標示是兼用自精神感應鋼彈Mk-Ⅱ,而之後萬代也一如島民預測在2024年3月宣布推出精神感應鋼彈Mk-Ⅱ的HGUC套件(預定2025年發售) * 虛擬化身文奈 ** 嚴格而言不是鋼彈模型,而是被委託擔任GBM廣告大使的文奈'''經過深思熟慮後'''找了[[鋼彈Build Fighters TRY#大阪府・天大寺學園「Team Build Busters」|<s>那</s>某位關西人]]設計的虛擬形象 *** 頭頂的貓耳型耳機是雙方經過激烈辯論後關西人退讓下決定的設計<s>你當初到底想弄成什麼</s> *** 可穿上以文奈一直中意的G-Line為形象設計的外裝甲;武裝計有背包上左右各一門四連裝ガトリングスマッシャー及攜行短管光束步槍,武裝威力足以參與鋼彈模型對戰 ** 但在文奈收到設計圖心滿意足地離開後,對方便'''又一次在未得她的許可下'''拿著設計圖去捏鋼彈模型了 *** 頭髮前部改成可更換式,能換回GBFT時期文奈的髮型<s>好回憶過去被文奈責罵甚至扁的日子</s> ** 根據FRS模型套件說明書的設定,那位關西人自從'''未得文奈許可'''製作出超級文奈後在鋼彈模型界掀起了一陣旋風,讓他往後製作出以文奈以外的角色為原型的「ガンダムコスヒロインズ」系列<s>,同時也是萬代在美少女模型上跌跌碰碰地累積經驗成長的歷史</s> ** 雖說模型實物是以FRS的名義推出,但其使用的關節零件與總體設計思路很明顯能看出來是以能與[[30 MINUTES SISTERS|30MS]]系列相互兼容為前提向其靠攏的。<s>寫作FRS,讀作30MS</s> == 編寫建議 == [[{{TALKPAGENAME}}]] == 備註 == <references/> {{Gundam}} [[category:鋼彈]] [[category:武器]]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Censore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olo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Gundam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Iumb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Nav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Orga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b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uby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Twitter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Navbar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組:Navbox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到「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外傳系機體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