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蟲妖」: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牌組怪獸介紹: 能不能學會給後面登場的新卡排個序 |
|||
第18行: | 第18行: | ||
* 效果: | * 效果: | ||
*# 這張卡召喚成功時,以對方場上1隻攻擊力0的怪獸為對象才能發動。得到那隻攻擊力0的怪獸的控制權。 | *# 這張卡召喚成功時,以對方場上1隻攻擊力0的怪獸為對象才能發動。得到那隻攻擊力0的怪獸的控制權。 | ||
{{-}} | {{-}} | ||
第57行: | 第37行: | ||
*# 這張卡和怪獸進行戰鬥的戰鬥階段結束時發動。那些怪獸的攻擊力變成0。 | *# 這張卡和怪獸進行戰鬥的戰鬥階段結束時發動。那些怪獸的攻擊力變成0。 | ||
*# 這張卡守備表示存在的場合,自己結束階段發動。表側守備表示的這張卡變成表側攻擊表示。 | *# 這張卡守備表示存在的場合,自己結束階段發動。表側守備表示的這張卡變成表側攻擊表示。 | ||
{{-}} | {{-}} | ||
第116行: | 第86行: | ||
*# 「爬蟲妖和修吉」在場上只能有1隻表側表示存在。 | *# 「爬蟲妖和修吉」在場上只能有1隻表側表示存在。 | ||
*# 1回合1次,以對方場上1隻表側表示怪獸為對象才能發動。那隻對方的表側表示怪獸破壞。 | *# 1回合1次,以對方場上1隻表側表示怪獸為對象才能發動。那隻對方的表側表示怪獸破壞。 | ||
{{-}} | |||
===爬蟲妖許德拉(レプティレス・ヒュドラ)=== | |||
[[檔案:Reptilianne Lamia.png|250px|right]] | |||
* 收錄於補充包1106(BODE) | |||
* 日文名為希臘神話的多頭蛇(Hydra),而英文名為拉彌亞(Lamia)。 | |||
==== 卡片資訊 ==== | |||
* 協調/效果怪獸<br>闇屬性/爬蟲類族/等級2/攻擊力0/守備力0 | |||
* 效果:這個卡名的①②的效果1回合只能有1次使用其中任意1個。 | |||
*# 這張卡在手卡存在,自己場上的怪獸只有爬蟲類族怪獸的場合,以對方場上1隻表側表示怪獸為對象才能發動。那隻怪獸的攻擊力變成0,這張卡特殊召喚。那之後,自己受到那隻怪獸的原本攻擊力數值的傷害。 | |||
*# 這張卡作為同調素材送去墓地的場合,以場上最多2隻表側表示怪獸為對象才能發動。那些怪獸的攻擊力變成0。 | |||
{{-}} | |||
===爬蟲妖羽蛇神(レプティレス・コアトル)=== | |||
[[檔案:Reptilianne Coatl.png|250px|right]] | |||
* 收錄於補充包1106 | |||
* 雛型為中美神話的羽蛇神(Quetzacoatl)。 | |||
==== 卡片資訊 ==== | |||
* 協調/效果怪獸<br>闇屬性/爬蟲類族/等級4/攻擊力1400/守備力1000 | |||
* 效果:這個卡名的①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 |||
*# 自己場上有闇屬性爬蟲類族怪獸存在的場合才能發動。這張卡從手卡特殊召喚。對方場上有攻擊力0的怪獸存在的場合,可以再把最多有那個數量的「爬蟲妖」怪獸從手卡特殊召喚。 | |||
*# 把自己場上的這張卡作為爬蟲類族同調怪獸的同調素材的場合,可以把這張卡當作調整以外的怪獸使用。 | |||
{{-}} | |||
===爬蟲妖尼亞米尼(レプティレス・ニャミニ)=== | |||
[[檔案:Reptilianne Nyami.png|250px|right]] | |||
* 收錄於補充包1106 | |||
* 雛型為非洲尚比亞的河神-尼亞米尼亞米(Nyami Nyami),而且卡圖的蛇尾正好是海蛇。 | |||
==== 卡片資訊 ==== | |||
* 效果怪獸<br>闇屬性/爬蟲類族/等級2/攻擊力200/守備力0 | |||
* 效果:這個卡名的①②的效果1回合只能有1次使用其中任意1個。 | |||
*# 自己墓地有爬蟲類族怪獸存在的場合,自己·對方的主要階段,把這張卡從手卡送去墓地,以對方場上1隻表側表示怪獸為對象才能發動。那隻怪獸的攻擊力變成0。 | |||
*# 對方場上有攻擊力0的怪獸存在的場合才能發動。這張卡從墓地特殊召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