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神話」:修訂間差異

Seraphmm留言 | 貢獻
Seraphmm留言 | 貢獻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0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h0|神話/Mythology}}
{{h0|神話/Mythology}}
{{synchro|New Komica wiki (仮)|2024年06月2519:20}}
{{synchro|New Komica wiki (仮)|2024年08月2022:11}}


== 解說 ==
== 解說 ==
第22行: 第22行:


* '''真實事件'''
* '''真實事件'''
** 一些理論認為神話是起源自真實事件,或者是一些共同記憶經過誇大而形成的。
** 一些理論認為神話是起源自前代的真實事件,或者是一些共同記憶經過誇大而形成的。
*** 例如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的''「洪水神話」''就被認為可能是當地真的發生過[[水災|洪水、海嘯]]等大災難,或者只是單純的潮汐變化被誇大成為了洪水神話。
*** 例如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的''「洪水神話」''就被認為可能是當地真的發生過[[水災|洪水、海嘯]]等大災難,或者只是單純的潮汐變化被誇大成為了洪水神話。
** 也有的則是認為神話中的神明不過部族國王或英雄因為宏偉事蹟而被神化,進而變為神明
** 也有的則是認為神話中的神明是[[超古代文明|前一文明]]的部族國王或英雄因為宏偉事蹟而被神化,進而變為神明。
*** 現代中華文化中,[[關羽]]、媽祖、保生大帝等民間信仰的眾多神祇可以被歸類為這種神
*** 另一方面將這樣的觀點擴大,就會發生神明被「人化」甚至「[[惡魔]]化」的狀況,不少非基督教系的神話體系在被基督教文化記錄下來的時候幾乎都蒙受其害。
*** 另一方面將這樣的觀點擴大,就會發生神明被「人化」甚至「[[惡魔]]化」的狀況,不少非基督教系的神話體系在被基督教文化記錄下來的時候幾乎都蒙受其害。
* '''偉人紀念'''
** 以有史料記述的偉人事蹟,經過歷代傳頌加油添醋而成為信仰對象。
** 中華文化中,[[關羽]]、媽祖、保生大帝等民間信仰的眾多神祇可以被歸類為這種神。
** 日本戰國時代的許多名將至今也在其相關地區成為信仰對象。
** 歐洲等基督教地區雖有'''不可拜偶像'''的教規,但並未完全禁止崇拜歷代的偉人、聖人,如希臘羅馬時代的學者/英傑、基督教時代的聖徒等。


*'''寓言'''  
*'''寓言'''  
第55行: 第60行:


==有名的神話體系==
==有名的神話體系==
===埃及神話===
*一般是指古埃及時代廣為被信仰的神明。
**大部分的埃及神明都是城邦的守護神,因此當該城邦居於領導地位時,就會有他/她居於領導地位,或與埃及的主神拉聯名的記載(古希臘也是類似的狀況,古羅馬則是依眾政要其家族的祖神而更替)。
**另外也有一種論點認為埃及神明只有一位,但有[[多重人格|眾多神格]]
**埃及的多神信仰後來也與進入埃及的波斯、希臘人信仰融合,信仰也輾轉傳往地中海各地
*羅馬帝國時代埃及成為帝國行省,跟著改信早期的基督教,後來宗教分裂,全體成為東正教信徒。中世紀隨阿拉伯帝國入侵後伊斯蘭化,但偏遠地區的科普特教會仍保留下來。
**科普特教會還在使用的科普特語就是古埃及語的直系後裔。
**埃及在基督教未受帝國認可時期曾是基督教重鎮,而猶太民族基督教也覺融入了很多古埃及信仰文化。
**今日古埃及的神明仍被部分新異教教徒崇拜,伊西斯尤其受到推崇<s>亦有說法是西亞→南洋→東亞的漁民母神信仰全數起源自埃及伊西斯</s>。
*埃及神話其中一項是擁有動物形象的神明非常多<s>,古埃及人都是獸控的證明</s>,但在壁畫上有時所有的神都長得一模一樣,必須要從畫在壁畫上的象徵物辨認。
**和印度人認為牛是不可侵犯的聖獸不同,古埃及人認為動物就是神,但他們只崇拜動物的某種特質(例如牛的特質是「好母親」),而不是崇拜動物本身,所以古埃及人崇拜牛的同時也會屠牛吃肉。
*主要神明: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名字
!原名
!職司
!備註
|-
| 拉
|Ra/Re
| rowspan="2" |[[太陽]]
|埃及最大的主神,在不同的時代經常與不同城邦的主神合體,例如阿蒙—拉(Amon Ra)這樣的稱呼。其形象也曾和赫魯斯混合而變成鷹頭。<br>原文轉寫是「R'」,相當於「R�-�」的拼法,沒有人知道空缺的兩個母音是什麼。<s>因此嚴格說來,唸成[[潛龍諜影系列#愛國者們(The Patriots)|ra、ri、ru、re、ro]]也有可能</s><br>在法老王阿肯那頓<ref>不知道是誰的話只要記住他是圖坦卡門的老爸就好</ref>在位時的宗教改革下連同其他所有神明一起被廢除,阿肯那頓並要求全國上下改信更單純的太陽神阿頓<ref>形象為伸出大量的<s>觸</s>手撫摸萬物的太陽,順便一提阿肯那頓廚阿頓的程度到了為祂改名的程度:阿肯那頓這名字的意思就是「阿頓的僕人」,連帶的他把兒子取名圖坦卡頓(就是圖坦卡門,名字意為「使阿頓榮耀」)</ref>
|-
|亞圖姆
|Atum
|特指夕陽
|-
|阿蒙
|Amon/Amen
|底比斯城
|底比斯城的守護神,由於該城長時間做為埃及王朝的首都,<br>因此除了因為阿肯那頓宗教改革而一度旁落以外,絕大多數的埃及王朝都將阿蒙神做為王家的守護神看待。
|-
|歐西里斯
|Osiris
|冥界<br>農業<br>釀酒
|阿拜多斯的守護神。<br>生前是個賢君,卻慘遭弟弟賽特殺害篡位。屍身被切個七零八落,妻子愛西斯一一尋回縫合,並用法術成功復活,<br>其故事絕對是古埃及最受歡迎的才子佳人劇。但他復活後沒有回到祖國統治活人,而是成為領導死人的冥界之神。<br>身邊有個審判之秤,一端羽毛<ref>羽毛是古埃及的正義女神瑪雅特的象徵物。相當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上述的「神的身邊會有自己的象徵物」的規則,羽毛出現的地方附近也會有瑪雅特,結果就是有些圖畫中會看到瑪雅特的頭被裝在天秤上…</ref>,另一端活人的心臟,若生前的罪惡重到讓天平向心臟傾斜,將有大蛇<ref>關於這個描述其實還有不少版本。其中有個版本中出現的不是大蛇,而是怪物阿米特-一隻鱷魚頭,豹的前肢和河馬後肢的異形生物。而有關大蛇的描述有個說法提到這大蛇曾經挑戰太陽神不敵,被放逐到冥界最深處,歐西里斯就用牠來懲罰罪人</ref>出現吞掉心臟,不讓此人去天國享福。<br>一身綠皮膚,象徵植物的反覆新生。
|-
|梅傑德
|Medjed
|殲滅
|負責守護歐西里斯的神殿並殲滅敵人,也會吃人的心臟。雙眼會放光線。<br>但因為造型太可愛適合萌化{{ref|外型就是一個有兩隻眼的白色床單,罩住身體並露出兩隻腳。此外也有綁頭帶的造型、花瓶型態、[[陰莖]]般的型態和收納歐西里斯的容器的型態。}}而被[[鄉民]]不斷二創角色化、商品化的神靈,或作為上下述其他神的素體發想</s><br>亦有一說梅傑德之名只是個形容詞,[http://55096962.at.webry.info/201403/article_32.html 其真實身分可能是阿蒙神的別名]。<br><s>埃及神話的吉祥物</s>
|-
|赫魯斯
| Horus
|[[太陽]]
|隼頭人身,神話中為歐西里斯與愛西斯所生。<br>其徽號鷹之眼是古埃及最受歡迎的護身符之一,也是古埃及的代表符號之一。<br>由於愛西斯的母親神性質,赫魯斯也常常以在母親身旁喝母乳的兒童形象出現
|-
|[[賽特神|賽特]]
|Set
|乾旱、戰爭、混亂
|可能原本是外族的神祇而不受排外的古埃及人青睞。<br>僅在拉美西斯這個軍人世家上台的時候,受到空前的擁戴。
|-
|阿努比斯
|Anubis
|死後審判、守護墓地
|<s>狗</s>胡狼頭神,但和尋常胡狼不同,阿努比斯的頭是與[[死神]]身分相襯的黑色。<br>在古王國時期是最重要的死亡之神,但到了中王國時期便被歐西里斯取代地位。<br>由於常作為手持武器形象的守墓神像,常被改編為戰士。現在是最受[[ケモノ|獸]]控崇拜和意淫的對象。
|-
|伊西斯
|Isis
|家庭、魔法
|歐西里斯的妻子,赫魯斯的母親,也是古埃及宗教中最受推崇的一位,信仰遍布整個環地中海。<br>後來和希臘的阿提密斯、赫卡特一起被尊為魔法女神,受到魔法師崇拜。<br>雖然信仰已經大部分從歷史上消失,但今日威卡教等新異教依舊有信仰伊西斯的傳統。
|-
|哈索爾
|Hathor
|愛情、美麗
|牛頭女神,母親兒童的守護神。<br>頭上頂著拉給予祂的神眼,用以制裁罪人。<br>有的神話中祂是復仇女神塞赫麥特的另一面,會變換成塞赫麥特屠戮罪惡。
|-
|塞赫麥特
|Sekhmet
|戰爭、復仇
|獅頭女神,代表著力量。<br>情緒極度不穩定,儀式都是用以安撫祂的憤努。<br>也代表著月經。
|-
|托特
|Thoth
|智慧
|埃及聖䴉頭神,有時也被描繪成狒狒。<br>歐西里斯的書記官,文字的發明者。<br><s>轉寫成希臘文就會變成Θωθ</s>
|-
|索貝克
|Sobek
|王權
|鱷魚頭神,也代表了鱷魚的崇拜。<br>鱷魚木乃伊和聖鱷飼養也是從他的信仰而來。
|-
|瑪雅特
|Ma'at
|正義、真理
|長有一對羽毛翅膀,托特的妻子,與托特一同審判罪人。
|-
|烏普奧特
|Upuaut
|戰爭
|阿努比斯的兄弟(某些版本是兒子或表兄),白色的胡狼頭神<s>阿努比斯2P色</s><br>
|-
|安普特
|Anput
|木乃伊製作
|阿努比斯的妻子,也有說是性轉版阿努比斯,胡狼頭女神。
|-
|凱貝潔特
|Kebechet
|防腐
|阿努比斯的女兒,也有說是性轉版阿努比斯。<br>形象有胡狼頭、鴕鳥頭和蛇頭等。
|-
|亞什
|Ash
|沙漠
|與賽特關係密切的神,代表撒哈拉沙漠。<br>與賽特相同,他的生物品種不明。
|-
|}
===希臘羅馬神話===
===希臘羅馬神話===
*創作界不動的第一把交椅,不止奇幻,更因為天文學的名詞多起源自希臘羅馬神話而跨足[[科幻]]小說。
*創作界不動的第一把交椅,不止奇幻,更因為天文學的名詞多起源自希臘羅馬神話而跨足[[科幻]]小說。
第433行: 第547行:
**由於[[成句/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除上帝外沒有別的神]],因此其他異端神(諸多巴力、亞斯塔蒂、大袞等)視乎記載會被貶為邪神、魔鬼、墮天使。
**由於[[成句/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除上帝外沒有別的神]],因此其他異端神(諸多巴力、亞斯塔蒂、大袞等)視乎記載會被貶為邪神、魔鬼、墮天使。


*有名的天使:
*有名的'''[[天使]]'''、'''[[天使#墮天使(Fallen angel)|墮天使]]'''、'''[[惡魔]]'''可見於各自的專條
*其他傳說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
!名字
!名字
!原名
!出處
!職司
!稱號
!稱號
!備註
!備註
|-
|米迦勒
|Michael
|火
|不眠者
| rowspan="12" |詳見[[天使]]項目
|-
|加百列
|Gabriel
|水、為神傳信
|信使
|-
|拉斐爾
|Raphael
|風
|
|-
|烏列爾
|Uriel
|地
|
|-
|拉結爾
|Raziel
|神秘
|
|-
|沙利葉
|Sariel
|月、死亡
|
|-
|雷米爾
|Ramiel
|[[雷]]
|
|-
|薩麥爾/薩邁爾
|Samael
|地獄之火
|
|-
|梅塔特隆
|Metatron/Mattatron
|神的僕人
|
|-
|亞茲拉爾
|Azriel
|死亡
|
|-
|-
|梅爾卡巴
|梅爾卡巴
|Merkabah
(Merkabah)
|
|《以西結書》
|神之戰車<br>之車<br>聖神的寶座
|戰車
|-
|即《以西結書》第1章中四面四翼的寶座,由數個「活物(Hayyot)」組成,並在第10章正式引申成「基路伯/智使」們
|撒旦
而後逐步引申成「梅爾卡巴神秘主義」,甚至變化成秘教、神幾何學中影響人身、精神的能量場,以大衛的六芒星為其2D象徵圖案
|Satan
|對立者
|
|-
|-
|赫雷爾(希伯來語)<br>赫俄斯福洛斯(希臘語)<br>路齊菲爾/路西法(丁語)<br>明亮之星(《和合》漢譯)<br>晨星(思高本漢譯)
|亞巴頓
|Helel(希伯來語)<br>Heosphoros<br>七十士譯本希臘語)<br>Lucifel/Lucifer<br>(武加大譯本》拉丁語)
(Abaddon)
|光明
|《啟示錄》
|
|毀滅
|原先迦南的古神,後來被引入為天使,在創作中與撒旦同化現在變等同[[大魔王|魔王]]之首的存在。<br>基本上除了英語的英王欽定本是根據拉丁語音譯為路西法以外,<br>絕大部分版本都根據「帶來光明星辰」本義進行意譯。<br>[[天使]]部分詳見該項目<br><s>在現代某些情況下被當成人們出賣靈魂[[代名詞]]</s>
|即希伯來語「毀滅」,希臘語為「亞玻倫(Apollyon」,在猶太教的文本中多以該詞表示滅亡、毀滅,如馬所本《約伯記第26、28、31章<s>的碎碎念</s>
而在死海古卷感謝詩抄(Thanksgiving Scroll)中則一個一些拉比文學中則是磯漢那中躺冰火開始為個體<br>
督教中把舊約相關的部分進一步擬人化,亦《啟示錄》9:10中無底洞使者,並在10:3中吞下受天使拋下紅龍(撒旦)後被封上<br>
基於上述也開始了進一步解釋為天使或者惡魔,並影響著後世對其印象
|}
|}


第513行: 第576行:
*一般而言泛指黃河流域的部落文明發展至商周神話體系,也包括長江流域的古楚神話體系。
*一般而言泛指黃河流域的部落文明發展至商周神話體系,也包括長江流域的古楚神話體系。
**其中關於商周神話體系的記載可見於《詩經》的《頌》以及《史記‧五帝本紀》。
**其中關於商周神話體系的記載可見於《詩經》的《頌》以及《史記‧五帝本紀》。
***要注意的是「帝」這個字在上古時代指的是神明,雖然史記已經將原先是自然現象神化的五帝人化,但他們的身分仍舊是神明
***要注意的是「帝」這個字在上古時代指的是神明,史記已經將原先是自然現象神化的五帝人化。
***「帝」一直到秦始皇之後才成為統治者的稱呼,在此之前為「王」<ref>甲骨文的王形象是一把斧頭,可能是象徵「作為王的權力信物」。</ref>、「國君」,更早以前是「后」<ref>后為司之反文,原先司為動詞后為名詞,後來后這個字範圍才逐漸縮小為單稱女性統治者用。</ref>。
***「帝」一直到秦始皇之後才成為統治者的稱呼,在此之前為「王」<ref>甲骨文的王形象是一把斧頭,可能是象徵「作為王的權力信物」。</ref>、「國君」,更早以前是「后」<ref>后為司之反文,原先司為動詞后為名詞,後來后這個字範圍才逐漸縮小為單稱女性統治者用。</ref>。
***也分作天神、地祇、人祖等類別。
***也分作天神、地祇、人祖等類別。
**古楚神話體系有兩種不同的記載,分別見於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楚帛書》以及屈原所編纂的《九歌》。
**古楚神話體系有兩種不同的記載,分別見於長沙子彈庫出土的《楚帛書》以及屈原所編纂的《九歌》。
**另外還有描寫中國神話地理的《山海經》,包含了許多奇特生物以及難以在現實中國地方查證的地理名詞,而眾多中國相關的ACG在創作時都會參考這部巨著。
**另外還有描寫中國神話地理的《山海經》,包含了許多奇特生物以及難以在現實查證的地理名詞,而眾多中國相關的ACG在創作時都會參考這部巨著。
***有一種說法是,其實還有描繪各地地理、物產與生物圖像的《山海圖》,而《山海經》則是為這張圖作註解的經文,因此現存的《山海經》會顯得零散難以閱讀,正是因為山海經本身已亡佚最重要的「圖」。
***有一種說法是,其實還有描繪各地地理、物產與生物圖像的《山海圖》,而《山海經》則是為這張圖作註解的經文,因此現存的《山海經》會顯得零散難以閱讀,正是因為山海經本身已亡佚最重要的「圖」。
***另一種較跳脫的說法是山海經所述其實不是以中原一帶為主,而是真正以歐亞美三洲大陸為描述主體。
***另一種較跳脫的說法是山海經所述其實不是以中原一帶為主,而是真正以歐亞美三洲大陸為描述主體。
*由於缺乏系統性記載,雖然中國文明擁有漫長的歷史,神話故事也有不少,但卻難以構成一個較完善的神話體系。
* 由於缺乏單一系統化敘事,雖然中國文明擁有漫長的歷史,歷代神話故事也有不少,但卻難以構成一個較完善的神話體系。
**<s>有不少人在解釋這個問題時是很不負責任的推給孔老夫子那句「'''子不語怪力亂神'''」</s><ref>不過要注意,這句話有個解釋是「因為對鬼神的敬畏,所以不會亂講自己不能了解的鬼神之事」<s>,講白了就是相信有鬼有神,但是不會拿來二次創作。</s></ref>
**<s>有不少人在解釋這個問題時是很不負責任的推給孔老夫子那句「'''子不語怪力亂神'''」</s><ref>不過要注意,這句話有個解釋是「因為對鬼神的敬畏,所以不會亂講自己不能了解的鬼神之事」<s>,講白了就是相信有鬼有神有宿命,但是有文思有閒暇可以創作的文生並不管那麼多。</s></ref>
***其實也沒說錯,儒教的禮制重建基本圍繞著古禮的去巫覡化,因此不自覺地在神系整理中產生神性抽象化和神話歷史化的現象。假如考察儒教吉禮的話,會發現其祭祀對象很多其實就是上古三代諸國的神祇,並且體系非常明晰規整,然而一點故事和趣味都沒有,也因此不必偏信'''中國是個自古以來遵守人本主義、沒有迷信的無神論國家'''的說法。
***其實也沒說錯,儒教的禮制重建基本圍繞著對部落時期古禮的去巫覡化,因此不自覺地在神系整理中產生神性抽象化和神話歷史化的現象。假如考察儒教吉禮的話,會發現其祭祀對象很多其實就是上古三代諸國的神祇,並且體系非常明晰規整,然而一點故事和趣味都沒有,也因此不必偏信'''中國是個自古以來遵守人本主義、沒有迷信的無神論國家'''的說法。


*主要神明
*主要神明: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
第581行: 第643行:
|中原百姓<br>大地(?)
|中原百姓<br>大地(?)
|
|
|姬姓氏族的始祖神,據傳與蚩尤氏戰爭後獲得天下<s>[[軒轅劍系列|軒轅劍]]跟幻想三國誌的起因根源</s>
|姬姓氏族的始祖神,據傳在阪泉/涿鹿與蚩尤氏戰爭後獲得天下,道家早期尊崇的<b>黃老治術</b>就是將他與老子<s>太上老君</s>並列<br>部分翻案考證認為可能是北方遊牧民族<br><s>[[軒轅劍系列|軒轅劍]]跟幻想三國誌+現實南北地域仇恨[[起源]]</s>
|-
|-
|炎帝
|炎帝
|火
|火
|
|
|姜姓氏族的始祖神,因為姬姓姜姓間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所以在各種文獻中跟黃帝的關係一直很微妙{{ref|姬姜兩氏族相處融洽的前期,黃帝與炎帝是平等關係,但在後期兩氏族漸行漸遠的時候,炎帝的地位與記載就逐漸被寫得很差。}}。
|姜姓氏族的始祖神,因為姬姓姜姓間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所以在各種文獻中跟黃帝/蚩尤的關係一直很微妙{{ref|姬姜兩氏族相處融洽的前期,黃帝與炎帝是平等關係,但在後期兩氏族漸行漸遠的時候,炎帝的地位與記載就逐漸被寫得很差。}}。
|-
|-
|蚩尤
|蚩尤
|戰爭<br>兵器
|戰爭<br>兵器
|
|
|三苗的始祖神,涿鹿之戰中三苗被姬姜聯軍擊敗後成為惡魔般的角色,<br>但是根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似乎在三苗舊地被齊人當作八主神之一的「兵主」崇拜,<br>並且在秦漢儒教未佔主導地位時,還作為六國神祇的一尊列入國家祭祀的名單。<br><s>一說蚩尤戰敗後,餘眾居然逆向流亡到東北一帶[[韓國起源論|建立了韓國]],所以蚩尤其實是…</s>
|三苗的始祖神,涿鹿之戰中三苗被姬姜聯軍擊敗後成為[[惡魔]]般的凶神,<br>但是根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似乎在三苗舊地被齊人當作八主神之一的「兵主」崇拜,<br>並且在秦漢儒教未佔主導地位時,還作為六國神祇的一尊列入國家祭祀的名單。<br><s>一說蚩尤戰敗後,餘眾居然逆向流亡到東北一帶[[韓國起源論|建立了韓國]],所以蚩尤其實是…</s>
|-
|形天
|[[不死身]]
| 《山海經》
|起先沒有名稱,挑戰黃帝落敗而被[[成句/麻美 (動詞)|斬首]]後將自己的雙乳變為眼、肚臍變為嘴,繼續拿起干戚(盾+斧)找尋仇敵,<s>然後沒有下文</s>。<br>其不死鬥志被歷代文學傳頌,如陶淵明《讀山海經》:</b>…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b><br>後世文史學界對其正確名稱-形(形體)/刑(斬殺)/邢(地名)+天(頭部)/夭(死亡)的組合沒有定論。<br>部分[[超古代文明]]學派(馬來西亞學者丁振宗)認為形天應該是戰鬥機器人,因此被斬首後也能繼續活動<br><s>[https://dic.pixiv.net/a/%E3%81%9F%E3%81%8B%E3%81%8C%E3%83%A1%E3%82%A4%E3%83%B3%E3%82%AB%E3%83%A1%E3%83%A9%E3%82%92%E3%82%84%E3%82%89%E3%82%8C%E3%81%9F%E3%81%A0%E3%81%91%E3%81%A0%21 たかがメインカメラをやられただけだ!]</s>
|-
|-
|帝俊/帝嚳
|帝俊/帝嚳
第675行: 第742行:
|女魃
|女魃
|乾旱、熱風
|乾旱、熱風
| rowspan="2" |兩者同時出自《大荒北經》,原本是解釋何以北方乾旱南方大雨的神話,但因為與黃帝有關,更有著少見的故事性,因此現代由這一段神話衍生出的創作也不少{{ref|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 rowspan="2" |兩者同時出自《大荒北經》,原本是解釋何以北方乾旱南方大雨的神話,但因為與黃帝有關,更有著少見的故事性,因此現代由這一段神話衍生出的創作也不少{{ref|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br>應龍也是少數的『有翼東方龍』,但在後世傳抄中又常與麒麟、五爪金龍、蛟龍等瑞獸混淆
|-
|-
|應龍
|[[龍|應龍]]
|大雨
|大雨
|-
|-
第736行: 第803行:
|楚辭中的《國殤》中形容他們最後一戰的慘烈,也將他們視為神明崇拜。
|楚辭中的《國殤》中形容他們最後一戰的慘烈,也將他們視為神明崇拜。
|-
|-
|三清
|太極、道
|
|晉朝道教成型後所尊崇的三位根源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br>元始天尊後來被指為盤古大仙,但在部分傳說中又有不同,盤古曾被指為「一炁化三清」的一炁,乃是三清的由來。<br>現代多以元始天尊為三清的首尊,但是道家始祖老子在部分傳說中也被視為太上老君,所以三清的首尊在部分時代為道德天尊,<br><s>靈寶天尊因被小說封神演義影射為通天教祖變成反派,以至於在三清中的地位直直落。</s><br>之所以一分為三,乃源於《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br>所謂「一炁化三清」,跟基督教「一道(邏各斯)化三位」、印度「一梵化三相」有異曲同工之妙。
|}
|}


====泛道教民俗『仙』話====
====泛道教民俗『仙』話====
*中國漢朝以後因佛道二教的崛起,對於各種『人也可以達成的事蹟偉業』產生崇拜形成'''「仙話」'''體系。而先秦的部落文明思維與崇拜對象開始被遺忘、併入其中神獸
*中國漢朝以後因佛道二教的崛起,對於各種『人也可以達成的事蹟偉業』產生崇拜形成'''「仙話」'''體系。而上段先秦的部落文明思維與崇拜對象開始被遺忘/改寫、或背景陪襯
*主要是來自當代或前代各地名人受到崇敬/祭拜,而被地方傳說渲染成仙,興建廟宇並擴散信仰,乃至於'''由皇家賜封'''成為正式祭祀對象。
*主要是來自中世紀民眾對於前朝前代各地名人崇敬/祭拜,而被地方傳說與說書人/文生的哄抬/潤色渲染成仙,興建廟宇並擴散信仰,乃至於'''由皇家賜封'''成為正式祭祀對象。
** 和神話不同的是,眾仙脫胎自'''與記載時期較接近'''的史實傳說而非遠古部落時期流傳下來,其生涯相關故事常是人間官場或各行各業的縮影以及對抗自然災害的事蹟,也常在民俗故事或寓言、戲曲登場,但往往以傳頌者的見聞知識與描述口吻為主而不重史實{{ref|比如托塔天王李靖是商朝人,卻有陳塘關總兵這個明朝官職。(李靖:其實我是唐朝人...)}},失卻了眾仙所在年代的史實樣貌。
** 和神話不同的是,眾仙脫胎自'''與記載成文時期較接近'''的史實+傳說而非尚無文字的遠古部落時期流傳下來,其生涯相關故事常是人間官場或各行各業的縮影以及對抗自然災害、救濟大眾的事蹟,也常在民俗故事或寓言、戲曲登場,但往往以傳頌者的見聞知識與描述口吻為主而不重史實{{ref|比如托塔天王李靖是商朝人,卻有陳塘關總兵這個明朝官職。(李靖:其實我是唐朝人...)}},失卻了眾仙所在年代的史實樣貌。
* 仙話體系相對較為龐雜,因為隨著歷史的發展與各地方的民情差異使名人被奉為神仙,相對的神蹟與傳說也越編越多。
* 仙話體系相對較為龐雜,因為隨著歷史的發展與各地方的民情差異使名人被奉為神仙,相對的神蹟與傳說也越編越多,彼此之間交纏不清
* 由於受到現實的官僚和天朝觀念影響,以至於後來的仙話故事都有著很多不成文的觀念:
* 由於受到現實的官僚和天朝觀念影響、以及佛教帶來印度神話相內容,以至於後來的仙話故事都有著很多不成文的觀念:
**天庭就如同天朝,龍宮、冥府、土地公相當於地區的職守官僚。
**天庭就如同天朝,龍宮、冥府、土地公相當於地區的職守官僚。
**認定『非人物<人<仙<神(<佛)』,萬物修煉至'''超越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擺脫生死輪迴的佛/菩薩正途,類似現實的科舉考上狀元或隔壁北歐的英靈。
**認定的階級觀念是『非人物<人<仙<神<佛』,萬物修煉至'''超越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擺脫生死輪迴的神仙或佛/菩薩最高極限,類似現實的科舉考上狀元或隔壁北歐的英靈。
***這也造成民間流傳的'''物老成精'''的概念不登大雅之堂,跟日本等保有泛靈信仰的地區形成強烈對比。
***這也造成民間流傳的'''物老成精'''的概念不登大雅之堂,跟日本等保有泛靈信仰的地區形成強烈對比,<s>以及奇特的『歷經百世/千年修行』的非人物類仍然受制或崇拜『壽命不過百年』的人類(主角)的怪象</s><ref>其實這是寫故事的書生們[[YY小說|自我吹捧]]造成,畢竟若是單純妖物以強凌弱肆虐人間而書生毫無對抗之力,故事也就乏味了,於是這些書生主角常被加上某星君轉世等神聖威能,或是至少有宿世輪迴的因緣等。</ref>
**歸屬天庭的就是『位列仙班』的『正神』,尚未前往天庭的是『散仙』,反之就是『妖魔鬼怪』,跟華夏/中原之外的民族視為「化外之民」或「蠻夷」的觀念差不多<s>鎮獄明王:女媧? 我不認識</s>。
**歸屬天庭的就是『位列仙班』的『正神』,尚未前往天庭的是『散仙』,反之就是『妖魔鬼怪』,跟華夏/中原之外的民族視為「化外之民」或「蠻夷」的觀念差不多<s>鎮獄明王:女媧? 我不認識</s>。
***其中修練成精的物類被貶下凡的(前)神獸更是仙話中常規意義的妖魔口袋名單,被神仙高人將其制裁或收編/歸順的情節也是常態,明顯是映照了天朝對賊寇、亂黨和外族的態度。
*** 另一特色是天庭之上的佛/菩薩,常以居高臨下的態度指示或干涉天庭的裁決,此一現象似乎與西歐基督教的一神教信仰體系類似。
*** 較為中立的描寫則是這些物類被打入凡間投胎成人/獸歷經各種劫難、任務,而後達成使命又(拋下凡間人事物)回到天庭『歸位』。
***其中修練成精的物類,以及被貶/自行下凡的(前)神獸、神仙{{ref|如金角銀角、靈感大王、玉兔精、黃眉童子、奎木狼、獨角兕等…不勝枚舉}},更是仙話中常規意義的妖魔口袋名單,被天庭的正制裁或收編/歸順的情節也是常態,明顯是映照了天朝對賊寇、亂黨和外族的態度。
*興盛於中古的仙話在文學上的影響力也超過上古神話,比如「西遊記」和「封神榜」,已經有無數的[[:Category:ACG作品|ACG作品]]被其影響<s>,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中文對非華語系出身的人來說不少音太難唸,造成不少麻煩</s>。
*** 較為中立的描寫則是成精的物類被打入凡間投胎成人/獸的神仙,歷經各種劫難、任務,達成使命又(拋下凡間人事物)回到天庭『歸位』,如天蓬元帥和捲簾將軍
*由於文本與變化較多、興盛於中古的仙話在文學上的影響力也超過上古神話,比如「[[西遊記]]」、「白蛇傳」和「[[封神演義仙界傳|封神榜]]」,已經有無數的[[:Category:ACG作品|ACG作品]]被其影響<s>,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中文對非華語系出身的人來說不少音太難唸,造成不少麻煩,所幸在後來中國遊戲業興盛後出現了許多神仙妖魔相關的角色,隨著推行多語言版而進入多文化圈
視野</s>。
 
*主要神仙聖佛:
*主要神仙聖佛: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第762行: 第828行:
!出處/成文年代
!出處/成文年代
!備註
!備註
|-
|三清
|太極、道
|
|晉朝道教成型後所尊崇的三位根源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br>元始天尊後來被指為盤古大仙,但在部分傳說中又有不同,盤古曾被指為「一炁化三清」的一炁,乃是三清的由來。<br>現代多以元始天尊為三清的首尊,但是道家始祖老子在部分傳說中也被視為太上老君,所以三清的首尊在部分時代為道德天尊,<br><s>靈寶天尊因被小說封神演義影射為通天教主變成反派,以至於在三清中的地位直直落。</s><br>之所以一分為三,乃源於《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br>所謂「一炁化三清」,跟基督教「一道(邏各斯)化三位」、印度「一梵化三相」有異曲同工之妙。
|-
| [[地雷|雷]]公
| 雷殛、天罰
|《戰國策》(西漢)
| 又名『豐隆/雷師』<br>生有鳥嘴(+鳥翅),持錘+鑿釘(鈸),部分形象融入了印度的金翅鳥或因陀羅元素。<br>部落時期的神話故事線可追溯至洪水事件相關的『葫蘆兄妹』[[童話]],<s>葫蘆似乎比[[十字教|隔壁]]木造的方舟耐摔</s><br>《封神演義》將商朝太師聞仲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怪童雷震子則是一般雷公的半人半鳥形象。
|-
| 電母
| 電光、天罰
|
| 又名『爍爁』<br>民間傳說為孝順婆婆的寡婦,因愚孝把較差的糧食(瓜籽/米糠)打翻、被雷公誤認為糟蹋好糧食而劈死,<br>死後由玉帝封為『電母』,先以金鈸發出閃電照亮環境以免雷公又錯殺。
|-
| [[哪吒]]
| [[汽車|車輛]]
| 《三教搜神大全》(元朝)
| 原名『那羅/那拏/那吒+俱伐羅/矩缽羅/鳩婆+天』,為毘沙門(多聞天)王之脅侍(另有親子/爺孫等關係),名稱可見明顯的非漢文特徵,<br>約在宋代已被漢化出『三太子/中壇元帥』等尊號。<br>由於[[成句/這是年輕犯下的錯|誤殺龍子]]連累全家而削肉骨還父母自盡謝罪,死後被釋迦牟尼/太乙真人以蓮花蓮藕[[改造人|重塑身軀]][[死者復活|復活]],並授予法寶用以執行天命<br>最著名的法寶-風火輪也是其獨有形象,華人圈因此奉哪吒為車輛運輸業的守護神<br>戰鬥時可變出三頭+六/八臂,也是起壇/標僮/神打等扶乩降靈術的常見神靈,<br><s>似乎因為死時仍是幼童以及後續展現出的神童角色格,一直維持著[[雙馬尾|雙髻]]+肚兜的[[正太|男童]]形象</s><br>在後朝《西遊記》展現的神通已略遜[[孫悟空]]、中期也出現[[2P]]版的『聖嬰大王紅孩兒』
|-
|-
| [[龍]]王
| [[龍]]王
第771行: 第857行:
| 財寶、商業
| 財寶、商業
| 先秦~五代
| 先秦~五代
| 多達九路,其中的商王亥、(戰國)范蠡(陶朱公)、子貢、柴榮為以在生時期經商事蹟為主的崇拜對象。
| 多達九路,其中的商王亥、(戰國)范蠡(陶朱公)、孔門弟端木貢、後周世宗柴榮(郭榮)為以在生時期經商事蹟為主的崇拜對象。
|}
 
===埃及神話===
*一般是指古埃及時代廣為被信仰的神明。
**大部分的埃及神明都是城邦的守護神,因此當該城邦居於領導地位時,就會有他/她居於領導地位,或與埃及的主神拉聯名的記載(古希臘也是類似的狀況,古羅馬則是看政要其家族的祖神)。
**另外也有一種論點認為埃及神明只有一位,但有眾多人格<s>這是甚麼精神分裂造成的妄想症啦</s>
**埃及的多神信仰後來也與進入埃及的波斯、希臘人信仰融合,而古埃及的信仰也輾轉傳往地中海各地。
*羅馬帝國時代埃及成為其行省,跟著改信早期的基督教,後來宗教分裂,全體成為東正教信徒。阿拉伯帝國入侵後伊斯蘭化,但偏遠地區的科普特教會仍保留下來。
**科普特教會還在使用的科普特語就是古埃及語的直系後裔。
**埃及在基督教非法化時期是基督教重鎮,而基督教也不知不覺融入了很多古埃及信仰文化等。
**今日古埃及的神明仍被部分新異教教徒崇拜,伊西斯尤其受到推崇。
*擁有動物形象的神明非常的多<s>,古埃及人都是獸控的證明</s>,但在壁畫上有時所有的神都長得一模一樣,必須要從畫在壁畫上的象徵物辨認。
**和印度人認為牛是聖獸不同,古埃及人認為動物就是神,但他們只崇拜動物的某種特質(例如牛的特質是「好母親」),而不是崇拜動物本身,所以古埃及人崇拜牛的同時也會吃牛肉。
*主要神明: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名字
!原名
!職司
!備註
|-
| 拉
|Ra/Re
| rowspan="2" |[[太陽]]
|埃及最大的主神,在不同的時代經常與不同城邦的主神合體,例如阿蒙—拉(Amon Ra)這樣的稱呼。其形象也曾和赫魯斯混合而變成鷹頭。<br>原文轉寫是「R'」,相當於「R�-�」的拼法,沒有人知道空缺的兩個母音是什麼。<s>因此嚴格說來,唸成[[潛龍諜影系列#愛國者們(The Patriots)|ra、ri、ru、re、ro]]也有可能</s><br>在法老王阿肯那頓<ref>不知道是誰的話只要記住他是圖坦卡門的老爸就好</ref>在位時的宗教改革下連同其他所有神明一起被廢除,阿肯那頓並要求全國上下改信更單純的太陽神阿頓<ref>形象為伸出大量的<s>觸</s>手撫摸萬物的太陽,順便一提阿肯那頓廚阿頓的程度到了為祂改名的程度:阿肯那頓這名字的意思就是「阿頓的僕人」,連帶的他把兒子取名圖坦卡頓(就是圖坦卡門,名字意為「使阿頓榮耀」)</ref>
|-
|亞圖姆
|Atum
|特指夕陽
|-
|阿蒙
|Amon/Amen
|底比斯城
|底比斯城的守護神,由於該城長時間做為埃及王朝的首都,<br>因此除了因為阿肯那頓宗教改革而一度旁落以外,絕大多數的埃及王朝都將阿蒙神做為王家的守護神看待。
|-
|歐西里斯
|Osiris
|冥界<br>農業<br>釀酒
|阿拜多斯的守護神。<br>生前是個賢君,卻慘遭弟弟賽特殺害篡位。屍身被切個七零八落,妻子愛西斯一一尋回縫合,並用法術成功復活,<br>其故事絕對是古埃及最受歡迎的才子佳人劇。但他復活後沒有回到祖國統治活人,而是成為領導死人的冥界之神。<br>身邊有個審判之秤,一端羽毛<ref>羽毛是古埃及的正義女神瑪雅特的象徵物。相當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上述的「神的身邊會有自己的象徵物」的規則,羽毛出現的地方附近也會有瑪雅特,結果就是有些圖畫中會看到瑪雅特的頭被裝在天秤上…</ref>,另一端活人的心臟,若生前的罪惡重到讓天平向心臟傾斜,將有大蛇<ref>關於這個描述其實還有不少版本。其中有個版本中出現的不是大蛇,而是怪物阿米特-一隻鱷魚頭,豹的前肢和河馬後肢的異形生物。而有關大蛇的描述有個說法提到這大蛇曾經挑戰太陽神不敵,被放逐到冥界最深處,歐西里斯就用牠來懲罰罪人</ref>出現吞掉心臟,不讓此人去天國享福。<br>一身綠皮膚,象徵植物的反覆新生。
|-
|梅傑德
|Medjed
|殲滅
|負責守護歐西里斯的神殿並殲滅敵人,也會吃人的心臟。雙眼會放光線。<br>但因為造型太可愛適合萌化{{ref|外型就是一個有兩隻眼的白色床單,罩住身體並露出兩隻腳。此外也有綁頭帶的造型、花瓶型態、[[陰莖]]般的型態和收納歐西里斯的容器的型態。}}而被[[鄉民]]不斷二創角色化、商品化的神靈,或作為上下述其他神的素體發想</s><br>亦有一說梅傑德之名只是個形容詞,[http://55096962.at.webry.info/201403/article_32.html 其真實身分可能是阿蒙神的別名]。<br><s>埃及神話的吉祥物</s>
|-
|赫魯斯
| Horus
|[[太陽]]
|隼頭人身,神話中為歐西里斯與愛西斯所生。<br>其徽號鷹之眼是古埃及最受歡迎的護身符之一,也是古埃及的代表符號之一。<br>由於愛西斯的母親神性質,赫魯斯也常常以在母親身旁喝母乳的兒童形象出現
|-
|[[賽特神|賽特]]
|Set
|乾旱、戰爭、混亂
|可能原本是外族的神祇而不受排外的古埃及人青睞。<br>僅在拉美西斯這個軍人世家上台的時候,受到空前的擁戴。
|-
|阿努比斯
|Anubis
|死後審判、守護墓地
|<s>狗</s>胡狼頭神,但和尋常胡狼不同,阿努比斯的頭是與[[死神]]身分相襯的黑色。<br>在古王國時期是最重要的死亡之神,但到了中王國時期便被歐西里斯取代地位。<br>由於常作為手持武器形象的守墓神像,常被改編為戰士。現在是最受[[ケモノ|獸]]控崇拜和意淫的對象。
|-
|伊西斯
|Isis
|家庭、魔法
|歐西里斯的妻子,赫魯斯的母親,也是古埃及宗教中最受推崇的一位,信仰遍布整個環地中海。<br>後來和希臘的阿提密斯、赫卡特一起被尊為魔法女神,受到魔法師崇拜。<br>雖然信仰已經大部分從歷史上消失,但今日威卡教等新異教依舊有信仰伊西斯的傳統。
|-
|哈索爾
|Hathor
|愛情、美麗
|牛頭女神,母親兒童的守護神。<br>頭上頂著拉給予祂的神眼,用以制裁罪人。<br>有的神話中祂是復仇女神塞赫麥特的另一面,會變換成塞赫麥特屠戮罪惡。
|-
|塞赫麥特
|Sekhmet
|戰爭、復仇
|獅頭女神,代表著力量。<br>情緒極度不穩定,儀式都是用以安撫祂的憤努。<br>也代表著月經。
|-
|托特
|Thoth
|智慧
|埃及聖䴉頭神,有時也被描繪成狒狒。<br>歐西里斯的書記官,文字的發明者。<br><s>轉寫成希臘文就會變成Θωθ</s>
|-
|索貝克
|Sobek
|王權
|鱷魚頭神,也代表了鱷魚的崇拜。<br>鱷魚木乃伊和聖鱷飼養也是從他的信仰而來。
|-
|瑪雅特
|Ma'at
|正義、真理
|長有一對羽毛翅膀,托特的妻子,與托特一同審判罪人。
|-
|烏普奧特
|Upuaut
|戰爭
|阿努比斯的兄弟(某些版本是兒子或表兄),白色的胡狼頭神<s>阿努比斯2P色</s><br>
|-
|-
|安普特
| [[破戒僧|濟公]]
|Anput
| 反諷
|木乃伊製作
| 宋代
|阿努比斯妻子說是性轉版阿努比斯頭女神
| 俗名李修緣/仁遠,法名『道濟』,以『濟公活佛/濟癲』等[[破戒僧]]名號聞名後世,其形像為披頭散髮+僧帽+蒲葵扇,<br>替他剃度師傅慧遠表示:<b>「佛門之大豈不容一癲僧!」</b><br>民俗傳為降龍羅漢化身,是中國佛教傳說中具法力神通可救濟民眾但不修邊幅的怪僧,其事蹟融入了歷代《高僧傳》等各種神異事蹟,<br>雜揉著『俗人/寺僧』的高反差形象實則反諷寺院僧侶只懂墨守清規或門閥政治、未必心口如一的虛偽。<br>流傳的偈詩:<s>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s>『六十年來籍,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
|-
|凱貝潔特
| [[關羽]]
|Kebechet
| 戰爭/秩序
|防腐
| 南北朝
|阿努比斯女兒,也有說是性轉版阿努比斯。<br>形象有胡狼頭、鴕鳥頭和蛇頭等
| 少數於儒、道、佛三教皆有奉祀神尊。儒稱武聖/關聖帝君、道稱伏魔大帝、佛稱伽藍菩薩其守信、忠義的美德在上述財神中[[兼差]]一位
|-
|-
|亞什
| 岳飛
|Ash
| 戰爭/秩序
|沙漠
| 明代~
|與賽特關係密切代表撒哈拉沙漠。<br>與賽特相同生物品種不明。
| 上者並列武聖,因其字『鵬舉』也曾有民俗傳說附會為『大鵬金翅鳥轉世』但在清朝立國後為了減少民間『抵抗異族侵略』意志而將武聖改定回上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