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標籤:行動版編輯 行動版網頁編輯 |
|||
第940行: | 第940行: | ||
** 「祆」者音先,祀天之意。該字是祆教傳入中國後所創的漢字,以名其教拜天而非拜火。 | ** 「祆」者音先,祀天之意。該字是祆教傳入中國後所創的漢字,以名其教拜天而非拜火。 | ||
** 西方一般以教祖'''查拉圖斯特拉'''(Zarathushtra)的希臘語翻譯'''瑣羅亞斯德'''(Zoroastres)稱之為瑣羅亞斯德教。 | ** 西方一般以教祖'''查拉圖斯特拉'''(Zarathushtra)的希臘語翻譯'''瑣羅亞斯德'''(Zoroastres)稱之為瑣羅亞斯德教。 | ||
** 因其教禮常燃聖火而拜,故俗謂拜火教,但事實上他們拜的不是火,而是火光所代表光明之神。 | ** 因其教禮常燃聖火而拜,故俗謂拜火教,但事實上他們拜的不是火,而是火光所代表光明之神。<s>光明聖火令或乾坤大挪移純屬小說家敷衍,請勿盡信</s> | ||
** 隨著伊斯蘭教在波斯地區的擴張已經式微,但在中亞草原和印度仍有一部分信徒<ref>其中印度的祆教信徒是流亡到印度的波斯人後裔,被稱為「帕西人」(Parsi),即波斯人。</ref>,又因其特色禮拜服飾而被俗稱為「白頭教」。 | ** 隨著伊斯蘭教在波斯地區的擴張已經式微,但在中亞草原和印度仍有一部分信徒<ref>其中印度的祆教信徒是流亡到印度的波斯人後裔,被稱為「帕西人」(Parsi),即波斯人。</ref>,又因其特色禮拜服飾而被俗稱為「白頭教」。 | ||
** 雖已式微,但其末世神話體系的影響是世界性的,阿伯拉罕諸教的善惡最終之戰與救世主最終審判,以及東方白蓮教/淨土宗的明王彌勒降世,都是祆教千禧年時明尊將遣聖子降世實行最後審判消滅一切邪惡的翻版。 | ** 雖已式微,但其末世神話體系的影響是世界性的,阿伯拉罕諸教的善惡最終之戰與救世主最終審判,以及東方白蓮教/淨土宗的明王彌勒降世,都是祆教千禧年時明尊將遣聖子降世實行最後審判消滅一切邪惡的翻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