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Reko Wiki
通知
user-interface-preferences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搜尋
開啟主選單
4833
篇文章
Reko Wiki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現時條目數:
4833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最近20則變更
2025年4月29日
分類:鏈鋸人
分類:少年Jump+
2.5次元的誘惑
使用者:立花未來/沙盒
雙截龍
LoveLive!
四人組系列
四天王
機動戰士Z鋼彈
女神轉生系列登場惡魔Part 2
女神轉生系列登場惡魔Part 3
若葉睦
八幡海鈴
祐天寺若麥
機動戰士鋼彈ZZ
冷兵器
鋼普拉
大食い
瑪利歐系列
Pac-Man
Sidebar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
檢視 籃球 的原始碼
出自Reko Wiki
←
籃球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變體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籃球/バスケットボール(籠球)/Basketball}}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本條目非常認真地在解說籃球這項運動,若是想要查詢從'''AC北斗神拳'''此遊戲流傳下來、原本存在於本條目的惡搞,請移駕[[世紀末籃球]]。 |} == 解說 == * 一種以室內外場地進行的球類運動,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持續拍在地上並反彈到手中),'''禁止持球走步(即不可拿著球又移動)''',目的是將球投入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奪球或得分。 ** 標準的籃球比賽中,出賽的籃球隊場上必須要有五名球員,雙方各自防守自己的半邊球場。'''本標準解說以這個(五人制籃球)制度為主''' *** 但在不算正式場合的半場比賽中,通常是以三名球員為主,另外也有一對一的鬥牛比賽,半場的打法為攻防雙方互相交換位置。 隨時代演進,三對三籃球賽也逐漸被世人接受,甚至2020年東京奧運舉辦正規賽事(但部分時間與得分規則不同)。 * 最初是由加拿大裔美國人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發明。最初使用的是裝桃的籃子,故稱為'''籃'''球,後來去掉籃底以加速進行。 ** 由於當時天候與雨、雪季的問題使得室外球場不堪使用,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在室內打球而發明了籃球運動。 ** NBA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對於籃球運動的貢獻,仿效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成立名人紀念堂,而名人紀念堂就是以奈史密斯命名,名為「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並在1959年首次選拔人選時立即選上具有貢獻者資格的名人。 * 籃球被認為是最省空間的多人球類運動,有許多學校與街坊,只在兩三格停車場大小的空地牆邊釘上籃球架即可吸引學生駐留使用,一個完整的籃球場加上不同球網就可以變成羽毛球、網球、排球場。 ** 台灣大部分中小學便因為體育場空間拮据,多半都是採用這樣的複合運用方式,一般民眾使用時為求最大利用率,也多以互相使用兩個半場的方式讓四組人同樂。 * 也正因為場地相對其他球類運動較小且攻守交換極快,籃球沒有明顯的擔任劃分,但依戰術與球員體格差異還是有些特定的職位 ** PG:Point Guard,控球後衛 *** 基本上是整個球隊的攻擊司令官,負責組織進攻戰術 ** SG:Shooting Guard,得分後衛 *** 以軍隊的角度來看可說是重砲手或主攻手 ** C:Center,中鋒 *** 防守的重心,基本上是全隊最高的球員,通常就是會賞敵人'''火鍋'''的球員 *** 不過相對的也有機動性不足與外線投射較弱的問題,但近年來講求高機動戰術的情況下也出現了能投三分球的射手型中鋒 ** SF:Small Forward,小前鋒 *** 傳統以快速推進上籃為主要任務,現今也要求外圍投射能力,故往往也可兼任得分後衛 ** PF:Power Forward,大前鋒 *** 體格較壯,而仍具備一定速度,和中鋒一同構成籃下的重心 *** 同時以兩名具備中鋒高度的選手上場的「雙塔」陣容,或者在一些缺乏高大球員的隊伍以大前鋒擔當中鋒角色的情形也很常見 ** 此外在目前NBA力求快速的比賽所以也出現許多特殊的位置例如: *** 同時具備得分後衛與小前鋒能力的搖擺人(Swingman,此類型代表為Lebron James) *** 視場上狀況隨時可以在控球後衛與得分後衛間切換角色的雙能衛(Combo guard,此類型代表為Allen Iverson) * 籃球也因為有許多的跳高動作以及講求長身高優勢,常被藥商與媒體形容為'''會幫助長高的運動''',事實上是本末倒置,沒有身高優勢很難在籃球運動中活躍。 * 如同足球在香港與歐洲盛行一般,在美國與台灣要找到一個完全不知道籃球的人並不容易;就算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少也能說出一個籃球明星與自己年代的籃球經,<s>當然有些'''公園阿伯'''也是中隱隱於市的高手,例如這位Uncle Drew</s> ** 由於籃球必須活用到手、腳,更有許多類似格鬥遊戲概念的<s>立回</s>、<s>甩尾</s>、<s>受身假摔</s>假動作、騙跳,在中文區的報章與轉播中還會摻入類似於武俠小說的武功身法、輕功、金身等描述,甚至把NBA球壇說成'''NBA武林'''以加強吸睛,也影響了中文區網友討論的走向。 *** 百聞不如一見→'''達摩籃球秘笈: NBA 籃球功夫100 招''' == 美國國家籃球協會 == * 現今最為知名的籃球運動聯盟,英文全名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NBA ** 始於1946年成立的BAA聯賽(最初九隊,但首年就有四隊解散),1949合併NBL才成為有十七隊三分區的NBA聯賽 * 1992年巴賽隆納奧運起,職業球員得以參加FIBA世錦賽和奧運的籃球項目,以NBA球員組成的美國代表隊由於戰功彪炳有「夢幻隊」的美譽 ** 然而在2002年世錦賽由於招募不順敗給阿根廷中斷連勝、且僅以第六名作收後,04,06年的世錦賽雖有眾多明星響應徵召卻都只有奪銅,直到08年的北京奧運才再次奪金 ** 由於接下來幾屆美國隊還是在陣容有缺陷下碾壓各國,徵召不順的問題一直到2019年世錦賽未得名才再次浮上檯面 * 雖然有著悠久歷史,但長年陷入許多爭議話題中,多少讓人有些不滿 ** 防守尺度自90年代開始日趨嚴厲,後來甚至廢止hand-check並考量比賽可看性增設禁區三秒違例;某些球迷將後來國際賽的表現失常歸咎於此,老一輩球迷則認為防守尺度的改變令球賽乏味化<s>於是有了貴古賤今之爭</s> ** 此外還有十分嚴重的黑哨問題:近年來公認的最黑球隊當數2012-14年間的奧克拉荷馬市雷霆隊(Oklahoma City Thunder)莫屬,眾多關鍵的錯判不約而同都跟雷霆隊有關。 *** 目前對此NBA引入了重播判決,在遇到有爭議的判決時,裁判可以請求場邊調出各個角度的錄影畫面重新觀看討論,再視情況決定是否要改判。 *** 2019年再追加教練可以對裁判提出異議的「教練挑戰權(Coach Challenge)」,然而一場只能<s>發動</s>提出一次。 *** 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裁判難以被處分:裁判報告沒有約束力<s>說穿了對於黑哨和誤判勇於認錯絕不改過</s>,而且隊上職員在零容忍政策下不得對任何判決提出異議;除非像唐納吉(Tim Donaghy)那樣涉賭操縱賽局否則根本負責 ** 也因為賽程出現大逆轉可能造成民間暴動與賭盤糾紛<s>,為了避免聲浪,威勢看好的球星、甚至整支球隊都可以獲得'''金身'''</s> ** 2016年的季後賽更是錯判大集合,任何你想的到的各式誤判都有<s>,讓不少人懷疑聯盟是否早就寫好劇本想讓勇士在總冠軍戰用4勝3敗奪得冠軍同時還能賺大錢</s> *** <s>可惜如意算盤打的太響,最後一場比賽在LeBron James與隊友的將士用命下,騎士以4分之差擊敗勇士,奪下2016年球季的冠軍</s> * 即使NBA大致上是現今接觸籃球的第一管道,但NBA的規則與世界盃籃球賽(FIBA)的規則有一部分的差異,這點在討論時也必須注意(對於規則的誤解稍有不慎即可能會擦槍走火,切記) == 知名的NBA籃球明星 == * 此處分類主要依據球星的主要活躍時期。 * 標記★者為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俗稱的NBA籃球名人堂)人員,後方的記年表示入選年分。 * 國際籃球總會FIBA也有自己的名人堂人選,入選者以☆標示之。 === ABA合併前 === * 1976年,NBA併吞銀彈不足、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ABA聯賽,從中引入金塊、馬刺、籃網以及溜馬四隊,以及'''''三分線''''' ** 該聯賽的主要球星如Julius Erving,Moses Malone也都轉投NBA,加上次年CBS電視網給予的轉播權利金使得NBA開始壯大 {| class="wikitable" !球員 !位置 !效力球隊 !職業生涯 !奪冠次數 !備註 |- |喬治.麥肯(George Mikan) ★'''1959''' !中鋒 |明尼阿波里斯/洛杉磯湖人 |1948年–1956年 !6 |'''''公認BAA/NBA聯賽最早的球星''''',妨礙中籃、24秒進攻時限等規則都因他而產生。 2005年因糖尿病過世。 |- |比爾‧羅素(William "Bill" Russell) ★'''1975''' ★'''2021'''(教練身分) ☆'''2007''' !中鋒 |波士頓塞爾提克 |1956年–1969年 !11 |60年代NBA當家中鋒,張伯倫的好敵手,雖然在進攻數據皆難以與張伯倫相比但防守面非常優秀,生涯共累積11枚冠軍戒指而在台灣有「指環王」的封號<s>也是讓張伯倫總是拿不到冠軍戒指的原因</s> 1966年於塞爾提克任職總教練,是NBA史上第一位黑人教練,同時甚至兼任球員。 目前唯四同時入選球員與教練名人堂之人,NBA以他冠名的總決賽MVP亦一度由他代表頒發。 美國時間2022年7月31日去世,享年88歲。聯盟為紀念他宣佈把他的6號球衣'''全聯盟榮休'''。 |- |魏特‧張伯倫(Wilton Chamberlain) ★'''1979''' !中鋒 |費城勇士(現金州勇士)、費城76人、洛杉磯湖人 |1959年–1973年 !2 |創下多項史上無人能超過如單場100分等紀錄的60年代上古神獸,堪稱NBA史上第一偉大中鋒,中文圈則因其成名年代久遠有如武俠小說觀中的張三丰一般敬稱'''張真人'''。 但面對防守與團隊數據皆較為優異的死對頭比爾‧羅素,卻沒辦法從其手上奪得多少次冠軍(笑) 1999年過世。 |- |傑瑞‧魏斯特(Jerry West) ★'''1980''' !控球後衛 |洛杉磯湖人 |1960年–1976年 !1 |60年代湖人的代表球星之一,曾四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4次入選全明星賽。 在1980年NBA 35周年的紀念活動中入選NBA歷史最佳陣容,1996年NBA 50周年時又入選NBA史上最佳50名球員的名單。 153場季後賽中平均每場得29.1分,其中在1965年度的11場季後賽中平均每場得40.6分。 雖然擁有多項傲人數據,但在指環王比爾羅素稱霸NBA的年代和生涯只奪得一次冠軍。 退役後亦以獨到眼光建立冠軍球隊聞名,俠客+柯比的湖人王朝和2015–18年度的勇士都是他出謀獻策下的成果。 但現在較廣為人知的是其運球時的身姿被拿來當作NBA的標誌剪影,'''''然而卻是官方不承認的LOGO Man。''''' |- |奧斯卡.羅博森(Oscar Robertson) ★'''1980''' ☆'''2009''' !控球後衛 |辛辛那提皇家、密爾瓦基公鹿 |1960年–1974年 !1 |外號「大O」,第一代的「大三元製造機<s>硬刷機</s>」,然而直到生涯晚年才在公鹿一圓冠軍夢。 |} === 80年代 === {| class="wikitable" !球員 !位置 !效力球隊 !職業生涯 !奪冠次數 !備註 |- |卡里姆‧阿布都-賈霸(Kareem Abdul-Jabbar) ★'''1995''' !中鋒 |密爾瓦基公鹿、洛杉磯湖人 |1969年–1989年 !6 |本名Lew Alcindor,不過因為穆斯林信仰改名至今。 除了身高優勢之外以特有的單手弧線投籃法被譽為「'''天鉤(Skyhook)'''」的80年代球星,據載其生涯使用勾射只挨過'''一記'''火鍋。 相當注重養生,也是華人功夫影星李小龍的徒弟,曾在其作品《死亡遊戲》參演。 1989年退休後擔任多個球隊的教練。 曾長年居於NBA總得分榜第一位(38,387分)。 |- |朱里烏斯‧厄文/尤英(Julius Erving) ★'''1993''' !小前鋒 |維吉尼亞紳士(ABA)、紐約籃網(現布魯克林籃網)、費城76人 |1971年–1987年 !1 |俗稱「J博士」,70年代傳奇球星,優異的得分能力使其多次入選MVP與最佳陣容,而絕佳的滯空能力更是麥可‧喬丹出現前的「飛人」代表。 |- |摩西‧馬龍(Moses Malone) ★'''2001''' !中鋒 |法布羅勇士(現金州勇士)、休士頓火箭、華盛頓子彈(現華盛頓巫師)、亞特蘭大老鷹、密爾瓦基公鹿、聖安東尼奧馬刺 |1974年–1995年 !1 |在卡爾‧馬龍之前會備受討論的馬龍便是摩西‧馬龍,在長人橫行的時代僅靠208公分的身高與其他中鋒抗衡,論得分、籃板及防守能力全都不遜色於其他中鋒,打法結合了體能、速度、力量和韌力,進攻手段豐富,目前有'''單場最多進攻籃板'''、'''單季最多進攻籃板'''、'''生涯累積最多進攻籃板'''、'''個人最長連續沒有犯滿離場'''四項難以被超越的紀錄。 許多新生代的球迷會以為摩西‧馬龍和卡爾‧馬龍有關係,但事實上這兩位的關係<s>就如同周潤發與周星馳的關係一樣</s>是沒有關係。 1983年季後賽時發出狂言「'''Fo, Fo, Fo'''(季後賽首輪外直落四所有對手)」,而後來他只在東區冠軍賽對公鹿時吞下一敗,此成就後來只有2001的湖人和2017的勇士達成 2016年死於心臟病突發,享年60歲。 |- |埃爾文‧強森(Earvin "Magic" Johnson) ★'''2002''' !控球後衛/大前鋒 |洛杉磯湖人 |1979年–1996年 !5 |會突然神不知鬼不覺把在手上的球「變」給隊友而人稱'''「魔術強森」''',帶領球隊勇奪5屆總冠軍,可說是歷史上最強的控球後衛。 <s>但更有名的是自1991年罹患愛滋病,二度退休後到今日仍舊健康地活著。</s> 2018-19賽季擔任湖人的球隊總管,但多次的失敗操作將可用之兵交易到別隊去,一無所獲之下於美國時間2019年4月9日自行請辭。 |- |賴瑞‧柏德(Larry Bird) ★'''1998''' !小前鋒 |波士頓賽爾提克 |1979年–1992年 !3 |在中文圈俗稱'''「大鳥柏德」''',與樓上的魔術強森兩人為80年代主宰NBA的兩大巨星,NBA歷史上最優秀的球員之一 雖然在黑人稱霸的NBA中相較之下沒有特別優秀的身體條件,但卻有出色的籃球智商,被譽為「史上籃球智商最高的人」而有'''「籃球基督」'''的美名,多次榮獲季賽MVP、總決賽MVP、最佳防守陣容,並曾有單場60分的紀錄,還在1986至1988年連續三年奪得三分球大賽冠軍。 除了上述的輝煌戰績外,較廣為人知的是在場上的垃圾話也非常有名,不像巴克利的嘴砲或是賈奈特的沒品,大鳥的垃圾話則是在極度的酸言酸語中有著讓人無法反駁的智慧,堪稱NBA垃圾話的最佳代表。場下也有不少對隊友惡作劇的事蹟,但不損人和評價。 退役後在溜馬隊不論擔任教練還是管理層也能打出成績,是惟一以球員、教練和管理層身份在NBA獲得獎項的人。 |} === 90年代 === {| class="wikitable" !球員 !位置 !效力球隊 !職業生涯 !奪冠次數 !備註 |- |艾塞‧湯瑪斯(Isiah Thomas) ★'''2000''' !控球後衛 |底特律活塞 |1982年–1994年 !2 |外號「微笑刺客」,公認的活塞隊史第一球星以及「壞孩子軍團」的領袖,和隊友藍比爾(Bill Laimbeer)同為80、90年代強硬球風的代表人物,還有過抱傷上場砍下40分以上的犯規紀錄。 退休後在多隊轉任管理職,然而評價欠佳還涉嫌性騷擾。 |- |哈基姆‧歐拉朱萬(Hakeem Olajuwon) ★'''2008''' ☆'''2016''' !中鋒 |休士頓火箭、多倫多暴龍 |1984年–2002年 !2 |出生於奈及利亞的傳奇中鋒,綽號「大夢(The Dream)」。 至今仍然是阻攻紀錄保持人,而上籃時的步伐難以捉摸更有著「夢幻步(Dream Shake)」的美名。 附帶一提,1984年的選秀會上火箭隊相中歐拉朱萬而放棄選入之後成為探花的喬登。但怎麼想都比抽中榜眼籤、選入生涯為傷所困的Sam Bowie的拓荒者還要好... |- |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 ★'''2009''' ☆'''2015''' !得分後衛 |芝加哥公牛、華盛頓巫師 |1984–1993、1995–1998、2001–2003 !6 |被譽為'''AIR Jordan(飛人喬丹)'''、'''空中飛人'''、'''籃球大帝'''並締造'''公牛王朝'''與運動鞋品牌的90年代傳奇球星。 在場外的宣傳活動有參演華納的動畫電影《怪物奇兵》並跟同名藝人Michael Jackson合演,相比下述某位大胖來得高明。 1993年因為父親不幸遭逢意外過世加上職業倦怠期,暫時退休'''居然轉向美國職棒'''發展,之後又在95-96球季回歸公牛奪得三連霸後由於球隊操盤問題,在98年再次退休。 2001年出任巫師總管,由於操盤不順加上911事件,又手癢回歸NBA以巫師隊球員的身分二度復出。但實力已不復當年,在二度復出失敗後正式退休,現為夏洛特黃蜂隊的老闆。<s>據說偶爾看球員練球時會手癢下來跟球員們過個幾招</s> 雖然是NBA球迷心目中永遠的籃球之神,但2004年時受邀至台灣卻只在活動中短暫現身不到兩分鐘後就閃人引起龐大球迷不滿,此一史稱「喬丹快閃事件」的黑歷史配上山貓(黃蜂)前期的經營不順,也讓喬丹的偉大形象稍有瑕疵;自己也在2024年脫手球隊。 此外,以其姓氏為名的Jordan牌球鞋,在中國境內由於對國內企業的保護以及對國際品牌產權的漠視,赫然發生山寨品牌告贏正版廠牌的不名譽事件,直至2020年3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再度做出裁決,禁止喬丹體育使用麥可·喬丹姓名的中文翻譯「喬丹」後才告一段落。 |- |史考蒂‧皮朋(Scottie Pippen) ★'''2010''' !小前鋒 |芝加哥公牛、休士頓火箭、波特蘭拓荒者 |1987–2004 !6 |與樓上及樓下兩強合組的三角戰術締造公牛王朝的另一要角,但隨著喬丹首次退休,獨挑大樑的皮朋卻也在壓力之下引發爭議。 隨著喬丹二次退休、禪師走人以及羅德曼不續約,公牛王朝隨之散架,一身傷病的皮朋也開始了後期的流浪生涯,直至2004年回公牛正式退休。其子皮朋二世曾效力於灰熊等隊。 雖然在場上的個人形象不如樓上與樓下鮮明,卻是首位進入布袋戲世界的NBA球星(無誤) |- |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 ★'''2011''' !大前鋒 |底特律活塞、聖安東尼奧馬刺、芝加哥公牛 |1986-1991、1993-1994、1995-2000 !5 |因搶眼的頭部裝扮風格與電波般的言行以'''怪蟲'''之名,活躍於80年代活塞壞孩子軍團以及第二代公牛王朝的要角,強大的籃板能力使其在90年代成為禁區悍將之一<s>,日文漢字名櫻木花道</s>。 經常在球場上和其對位球員槓上,最有名的就是和卡爾‧馬龍起衝突到要籃球場外的摔角擂台上決鬥,生涯除了在公牛外都被視為問題人物(特別是馬刺時期)。 由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德國留學時以他為偶像,2012年起多次前往北韓展開國民外交,帶著多位退役球員給予代表隊指導、還曾在友誼賽中場休息時對金正恩大唱生日快樂歌。 曾經參演生死格鬥電影版扮演自己(半誤) |- |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 ★'''2006''' !大前鋒 |費城76人、鳳凰城太陽、休士頓火箭 |1984年–2000年 !0 |90年代著名球員,因其嘴砲功力十足加上性格剽悍而有「惡漢」的暱稱。 雖然身高上比起其他知名大前鋒小了一號,但其厚實的體型尤其是壯碩的臀部讓他在背框單打時具有強大優勢,而在群雄並起的90年代爭到一席之地。 雖具有強大的天賦與技術但與樓下爵士三寶有相同遭遇,全盛時期時逢公牛王朝霸權導致生涯從未順利奪冠。 退休後轉往TNT電視台擔任球評,不過預測的出糗程度不下李亦伸,被戲稱是西方神秘力量。不過一針見血而不失詼諧的講評風格令他大受歡迎,TNT為此與他續約至2024年。 |- |卡爾‧馬龍(Karl Malone) ★'''2010''' !大前鋒 |猶他爵士、洛杉機湖人 |1985年–2004年 !0 |「爵士三寶」之一,NBA史上總得分第三位<ref>36,928分,附帶一提原本第二的位置在2022年3月被雷霸龍‧詹姆斯正式超越</ref>,因投籃命中率高而得名「郵差/The Mailman」<s>,羅德曼的死對頭</s><ref>因常年比賽時動作粗暴,惹怒了經常防守馬龍的羅德曼,羅德曼於1998年球季結束時提出摔跤挑戰,馬龍和摔跤明星達拉斯‧佩奇組合接受挑戰,由羅德曼和另一摔跤明星霍根的組合獲得勝利。這也是馬龍生涯唯一一次出現在摔跤場上</ref>。 NBA健康寶寶代表<ref>在猶他爵士隊'''效力19年缺陣次數只有個位數字'''</ref>、猶他爵士隊的本體<ref>據統測表示,只要馬龍比賽發揮不出水準,爵士接近90%會輸掉比賽</ref>。 由於樓上的喬丹而未能取得冠軍指環,2003年以低薪<ref>雖然年薪150萬美元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但他的上一筆合約總值是在當時相當高價的4年6650萬,換句話馬龍這年減薪幅度達到92.2%…</ref>轉投明星一堆的湖人隊,可惜仍然跟冠軍指環無緣<s>因為郵差星期天不送信</s>。 2004年返回猶他爵士所在地鹽湖城,在猶他爵士老闆、教練及妻子陪同下,以猶他爵士隊球員的身份宣布引退。 |- |約翰‧史塔克頓(John Stockton) ★'''2009''' !控球後衛 |猶他爵士 |1984年–2003年 !0 |「爵士三寶」之二,NBA助攻王<ref>生涯19個賽季中獲得9次賽季助攻王(而且是連續9次),總助攻數達15,806次,比第二名的傑森‧基德多3,715次</ref>及總抄截王<ref>3,265次,比第二名的傑森‧基德多706次</ref>。 以並不搶眼但幾無破綻的的控球能力與和馬龍搭檔的pick-and-roll戰術聞名NBA<ref>甚至出現了專屬名詞"Stockton-to-Malone"</ref>,因而得到"教授"(the Professor)的稱號,被譽為是NBA控衛教科書。 雖然身高和體型在NBA中都處於劣勢,看起來也像個隨處可見的白人大叔<ref>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入選「夢幻一隊」的他跟妻兒在街上閒逛,不單沒被圍觀要求簽名拍照,還發生了一位身穿印有夢幻一隊全部成員頭象衣服的美國人跟他面對面談了半分鐘也沒認他出來<s>老拍檔馬龍表示非常羨慕</s></ref><ref>連入境西班牙時隊中也只有他一人被要求安檢,因為被當成隨隊工作人員了…</ref>,但冷靜的控場能力和大量的小動作<ref>2007年《體育畫報》舉行的民意調查中,史塔克頓被評為NBA第二髒的球員,僅次於丹尼斯‧羅德曼</ref>讓他成為對面最不想防守的球員之一,勇悍的個性也不怕跟對方發生衝突<s>因為跟他起衝突的話會有一個身穿32號球衣的壯漢過來關切</s>。 另一位NBA健康寶寶代表<ref>雖然比不上樓上的卡爾‧馬龍,但效力19年也只缺陣22次</ref>,跟卡爾‧馬龍<s>組隊</s>一樣因為喬丹的關係而未能拿到冠軍指環。 |- |傑夫‧霍納塞克(Jeff Hornacek) !得分後衛 |鳳凰城太陽、費城76人、猶他爵士 |1986年–2000年 !0 |外號「死光槍」,「爵士三寶」之三,兩屆(1998、2000年)NBA三分球大賽得主,同樣因為<s>與卡爾‧馬龍組隊</s>麥可‧喬丹的關係而未能拿到冠軍指環。 因為另外兩寶表現太亮眼而被現今多數人遺忘而成為[[陰影人|無名英雄]]<ref>馬龍和史塔克頓均被入選為「NBA 50大巨星」以及名人堂球員</ref>。 退休後轉任教練,曾執教鳳凰城太陽和紐約尼克<s>擔當毛巾架</s>。 |- |雷吉‧米勒(Reggie Miller) ★'''2012''' !得分後衛 |印第安那溜馬 |1987年–2005年 !0 |90年代三分球王,NBA著名的「關鍵先生」。 因為精準的三分球和比賽末段的得分能力而聞名,在比賽末段他的關鍵得分表演被球迷稱作「米勒時刻」(Miller Time)。 NBA生涯總三分球數2560個排名第二。 |- |一分錢哈德威(Anfernee "Penny" Hardway) !控球後衛 |奧蘭多魔術、鳳凰城太陽、紐約尼克、邁阿密熱火 |1993-2007年 !0 |以高超傳球技巧和切入能力聞名的後衛,魔術隊史第一位得到退休背號殊榮的球星。 俠客在魔術的主要搭擋,聯手讓成立不過六年的球隊在1995得以進入總冠軍賽。 《灌籃高手》要角仙道彰即以其為原型。 |- |蓋瑞.培頓(Gary Payton) ★'''2013''' !控球後衛 |西雅圖超音速、密爾瓦基公鹿、洛杉磯湖人、波士頓賽爾提克、邁阿密熱火 |1990年–2007年 !1 |綽號「手套」(The Glove),以高超防守和垃圾話技巧聞名,但在大學時代曾為單場得分紀錄保持人。 公認超音速的隊史第一人,曾與體能勁爆的Shawn Kemp組成「培頓坎普雙重奏」組合在1995-96賽季寫下隊史最佳的63勝戰績,可惜在總冠軍賽激戰六場後不敵該年奪下72勝的公牛。 2013年入選名人堂,只是不滿超音速隊遭到班尼特(Clayton Bennett)入手後將球隊搬遷至奧克拉荷馬,始終拒絕雷霆隊替其退休球衣。 其子培頓二世亦以防守著稱,為勇士2022年奪冠的主力輪替之一。 |- |派翠克.尤英(Patrick Ewing) ★'''2008''' !中鋒 |紐約尼克、奧蘭多魔術、西雅圖超音速 |1985年–2002年 !0 |<s>因著聯盟黑手</s>帶領尼克隊在此時期振作的的硬漢中鋒。 現今常用的進攻招式「騎馬射箭」即為他發揚光大。 <s>本來可以在尼克結束生涯卻在晚年遭到交易,因此有尼克以後的黑暗十年是因果報應一說</s> 《灌籃高手》要角赤木剛憲的原形,外號也都叫大猩猩。 |- |艾倫.休士頓(Allan Houston) !得分後衛 |底特律活塞、紐約尼克 |1993年–2005年 !0 |90年代知名射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是在1999年季後賽首輪對熱火第五戰的最後0.8秒投進壓哨三分球終結系列賽,間接令尼克隊得以達成聯盟史上第二次的「老八傳奇」並一路推進至總冠軍賽。 |- |格蘭特.希爾(Grant Hill) ★'''2018''' !得分後衛、小前鋒 |底特律活塞、奧蘭多魔術、鳳凰城太陽、洛杉磯快艇 |1994年–2013年 !0 |曾被GQ雜誌評為「喬登接班人」,無奈<s>中了魔咒</s>飽受左膝蓋傷勢所苦,沒能在魔術隊大有作為,幸在太陽隊號稱「醫龍」的一流醫療團隊協助外加改變球風,得以作為第六人續命生涯,還拿過一次最佳第六人。 |- |科萊德.崔斯勒(Clyde Drexler) ★'''2004''' !得分後衛 |波特蘭拓荒者、休士頓火箭 |1983年–1998年 !2 |外號「滑翔翼」(The Glide),在生涯所效力的兩支球隊中都是備受尊敬的隊史球星。 效力火箭期間與大學同窗「歐拉朱萬」聯手奪下兩冠也是為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 |克里斯.威伯(Chris Webber) ★'''2021''' !大前鋒 |金州勇士、華盛頓子彈、沙加緬度國王、費城七六人、底特律活塞 |1993年–2008年 !0 |密西根大學的黃金組合「五虎(Fab Five)」之首,之後也帶領國王隊組成「國王五虎」,一度殺進西區決賽,相當受到國王隊球迷的支持。 退休後曾於TNT擔任球評。 |} === 2000年代 === {| class="wikitable" !球員 !位置 !效力球隊 !職業生涯 !奪冠次數 !備註 |- |俠客‧歐尼爾(Shaquille Rashaun O'Neal) ★'''2016''' !中鋒 |奧蘭多魔術、洛杉磯湖人、邁阿密熱火、鳳凰城太陽、克里夫蘭騎士、波士頓塞爾提克 |1992年–2011年 !4 |00年代的偉大中鋒之一,因其身架極大、在禁區的影響力使聯盟多次為了他修改規則,但因其罰球命中率太爛,敵隊也開發針對性的「駭客/砍鯊戰術」。<br> 他的副業「拍<s>棒讀</s>電影」倒是讓許多人大喝倒采,一片<b>[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qd96bgsdU 美漫英雄之恥]</b>與一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906D0lFz_w 無聊都市饒舌片]<br>另有格鬥遊戲《ShaqFu》被視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dDAyl9Hx0Y クソゲー]令美國網友[https://shaqfu.com/declarationofopposition 自費收購後摧毀]<s>,竟有謎之遊戲製作團隊重製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HDXENIoBIQ バカゲー]</s>。 <br>現任TNT球評,因其幽默的性格,2011起主持專門揶揄場上球員三流失誤或趣味場面的節目《Shaqtin' A Fool(俠客傻球、俠客烏龍球)》,但近年由於多次拿<s>My Boy</s>麥基作針對性的嘲笑而惹來非議。 在台灣另一有名事件是為量販超市「全聯福利中心」代言(起初鄉民懷疑是盜用肖像權,後來證實為已授權) |- |迪肯伯.穆湯波(Dikembe Mutombo) ★'''2015''' !中鋒 |亞特蘭大老鷹、丹佛金塊、費城七六人、休士頓火箭 |1990年–2009年 !0 |出身於薩伊共和國的傳奇中鋒,生涯除了05-06賽季外,場均阻攻從未低於1的不老傳說。 阻攻後嘲諷對手的搖手指手勢,還有相當長的本名是球迷對他的第一印象。 |- |布魯斯‧包溫(Bruce<s>Lee</s>Bowen) !SF、SG、PF |邁阿密熱火、波士頓賽爾提克、費城七六人、聖安東尼奧馬刺 |1993年–2009年 !3 |台灣俗稱「髒包」或諧音張苞。 <s>籃球空手道流派大師,</s>即便防守夠黏且極富學習精進的精神,但他的腳卻總是做出不規矩的動作,且裁判沒看穿的機率不低,有多位球星因他的<s>腳招下陰受害</s>腳下陰招受害,導致於更多球員不敢對他妄動攻勢,聲名狼藉於NBA,因此得名'''天殘腳''',不單是華文媒體常引用'''天殘腳'''一詞作為代稱,馬刺隊的球風與相關討論也受其惡名連累。 但出了場外卻是個慈善家,還來過台灣指導後進<s>或許是為了贖場上犯下的罪孽</s> |- |凱文‧賈奈特(Kevin Garnett) ★'''2020''' !小前鋒/大前鋒/中鋒 |明尼蘇達灰狼、波士頓賽爾提克、布魯克林籃網 |1995年-2016年 !1 |NBA長青樹之一,在傳球與防守方面非常突出,職業生涯早期於灰狼隊即有亮眼表現而被球迷封為'''狼王'''。 在灰狼待了長達12年後轉到賽爾提克隊與雷‧艾倫(Ray Allen)和保羅‧皮爾斯(Paul Pierce)組三巨頭並於該年即奪得生涯第一座冠軍,為目前NBA史上難得組三巨頭第一年即奪冠的案例<s>也開啟了為奪冠抱腿轉隊的風氣</s>。 雖然球場上表現亮眼,但其嘴賤欠扁惡劣程度也是球迷討論的話題,曾多次在球場上已極具汙辱性的言詞嘴砲而惹怒對手: 最有名的兩件分別為1999年對喪母已久的Tim Duncan說「母親節快樂~」及2013年對尼克隊的'''「甜瓜」'''Carmelo Anthony說「你老婆嚐起來就像蜂蜜堅果」。 雖然如此,賈奈特在球場上的拚勁與鼓舞隊友士氣的表率也被球迷們讚為'''真男人'''<s>當然有部分球迷也因為上述他對其他球員的惡劣言語而以調侃態度稱之</s>。 奪冠後輾轉效力布魯克林籃網,2014年又藉由交易回到灰狼,但以上場狀態來看幾乎是半退休的狀態。 2016年9月23日宣布退休,結束長達21年的職業生涯,並留下NBA史上唯一生涯累積至少拿到25000分、10000籃板、5000助攻、1500抄截、1500火鍋等傲人的紀錄。退休後與MLB名將Alex Rodriquez合力入主老東家取得部分股份。 |- |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 ★'''2020''' !得分後衛 |洛杉磯湖人 |1996年–2016年 !5 |NBA近20年最具代表性的球星之一,因球風快狠準而暱稱「黑曼巴(毒蛇)」、台灣媒體稱「小飛俠」。 於1996年加入洛杉磯湖人後逐漸嶄露頭角,並創下許多輝煌紀錄:連續4戰得分超過50分、16次入選明星賽、兩屆奧運金牌、史上得分榜第3名、07-08球季年度MVP、五屆NBA總冠軍、兩次NBA總冠軍MVP、單場81分。 不過私生活方面惹出過不少風波<s>故在台灣又名'''摳屄'''</s>、<s>'''許鱉'''</s>、<s>'''Laoda'''</s>,近年湖人隊戰績低迷,也有許多球迷認為問題出在他身上。 因傷病困擾終於決定於2015-16球季結束後退休,聯盟與球團為其舉辦盛大的「退休之旅」,各隊以及明星球員都對其禮遇有加。2016年4月14日,主場迎戰爵士隊以單場60分的驚人得分,在其NBA征戰20年的生涯畫下了完美的句點<s>,但也引來鹽湖城球迷的不滿</s>。 湖人隊於2017-18球季同時把他穿過的8、24兩件球衣退休。 美國時間2020年1月26日不幸與二女兒一同在私人直升機事故中遇難,得年41歲。有鑑於柯比在NBA的貢獻,NBA名人堂委員會決定跳過2020年遴選程序,直接將柯比入選為NBA名人堂球員。 |- |史提夫‧奈許(Steve Nash) ★'''2018''' !控球後衛 |鳳凰城太陽、達拉斯小牛、洛杉磯湖人 |1996年–2015年 !0 |加拿大籍球員,敏捷的速度與優秀的組織能力在助攻與得分上都有優異表現,並創下'''生涯罰球命中率90.4%'''的歷史紀錄,同時是NBA史上第四位'''180俱樂部'''的成員。 生涯初期因留著一頭長髮固有'''飄髮哥'''的暱稱,近年因女兒非常可愛,許多鄉民也搶著喊'''岳父'''。 二度效力於太陽時在迪安東尼的執教下,和Shawn Marion與Amare Stoudamire組成的「MSN連線」以跑轟戰術在2000年代末稱霸西區,可惜從未突破過準決賽。 2020-2022年擔任布魯克林籃網隊總教練,但因為調度死板等原因被戲稱為「奈瓜」,直接砸壞自己的名堂。 |- |艾倫‧艾佛森(Allen Iverson) ★'''2016''' !得分後衛/控球後衛 |費城76人、丹佛金塊、底特律活塞、曼非斯灰熊 |1996年–2010年 !0 |90年代末期起的飛人代表,目前歷史上身高最矮的選秀狀元,僅僅只有約178公分左右的身高卻是少數不以外線為主要進攻方式而是大量禁區切入甚至暴扣灌籃為得分手段的矮個子球員並多次榮獲得分王,因而有'''The Answer'''、'''戰神'''等暱稱,台灣多稱AI。 除此之外也是成功將辮子頭、寬鬆垮褲、大量刺青等黑人街頭文化融入NBA場上的最大代表人物,奠定目前的NBA主流風格。 2010-2011年在土耳其的職業聯賽,但途中受傷後便暫離了球場。2013年10月30日在費城76人主場開幕戰正式退休。 不過許多報導指出退休後艾佛森很快便出現經濟困境,主因來自於離婚贍養費、無理財規劃觀念、太多吃喝玩樂的兄弟食客,令人感嘆。 近年有和饒舌歌手Ice Cube聯手舉辦由NBA退役球員(包含他自己)組成的三對三聯賽「BIG3」。<br> 2023年受邀前往台灣辦粉絲會,然而因為主辦單位的[[秀下限]]'''包含讓AI拿簽名球鞋給觀眾卻沒備案,讓他就這樣回旅館'''、放任內部人員搶簽名席次以及本人身材有些走樣,受到的非議堪比喬登快閃事件。 |- |雷‧艾倫(Ray Allen) ★'''2018''' !得分後衛 |密爾瓦基公鹿、西雅圖超音速、波士頓賽爾提克、邁阿密熱火 |1996年-2016年 !2 |90年代末三分球王代表,在柯瑞稱霸三分球之前的世代曾經是多年例行賽三分球數最多的保持人,但目前依然是史上命中最多三分球2973個的保持人,台灣暱稱'''雷槍'''。 由於優異強大的三分外線能力,2014-2015球季的騎士對勇士冠軍賽一度使陷入苦戰的詹皇試圖<s>抱腿</s>借助雷艾倫的穩定能力,但因冠軍賽無法簽約球員該系列賽慘澹收場,也顯示出雷艾倫的能力相當被看重。 停賽兩年後在美國時間2016年11月1日正式宣布退休,幾位96年梯次的球員相繼引退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 |德克‧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br>★'''2023''' !大前鋒 |達拉斯小牛→達拉斯獨行俠 |1998年-2019年 !1 |德國籍球員,因其卓越的中長距離投籃加上招牌的後仰跳投而有'''德國坦克'''的美稱,另外也有'''德佬'''、'''挪威司機'''等暱稱,NBA中長青樹之一。 而由於其過人身高卻擁有優異的中遠距離射籃能力在90年代或更早之前的NBA中相對少見,所以也帶動了不少長人高射炮型的典範,使得長人不再只是主打禁區而已。 私底下也是個非常幽默風趣的人,近年來時常有拍搞笑影片或是與將被其訓練員酸又老又慢之類的對話PO上網調侃自己,算是難得即使非獨行俠球迷中也極有人氣的球員。 因獨行俠老闆Mark Cuban非常厚愛德佬,在其體力已不如以往的生涯後期依然持續將德佬留於隊上並視為球隊<s>吉祥物</s>精神象徵,也算是在商業氣息濃厚的NBA中非常特別的案例,時常也被拿出來與對奪冠功臣韋德極度小氣的熱火隊總管萊里以及時常不留情面交易球隊重要主力的賽爾提克前總管安吉做比較。 美國時間2019年4月9日於例行賽最後一次主場宣布本季為生涯最後一個賽季,以20分10籃板的優異成績替自己的生涯劃上句點。 |- |文斯‧卡特(Vince Carter)<br>★'''2024''' !得分後衛、小前鋒 |多倫多暴龍、紐澤西籃網、奧蘭多魔術、鳳凰城太陽、達拉斯小牛、曼菲斯灰熊、沙加緬度國王、亞特蘭大老鷹 |1998年-2020年 !0 |90末至今灌籃王最佳代表人物,公認史上灌籃最具觀賞性的灌籃大師,他的灌籃是力與美的結合,聯盟發展至今除了卡特之外無人能同時平衡這兩點。垂直起跳高度將近110公分球風全面,能投三分球,抓籃板、得分、助攻、抄截、阻攻能力也非常優秀,台灣的球迷們普遍對卡特以「半人半神(Half Man Half Amazing)」此極具敬意的暱稱。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代表國家隊出賽,對法國隊的一場比賽中,卡特於一次快攻面對法國隊7呎2吋的中鋒弗瑞德利克‧維斯(Frédéric Weis),卡特毫不猶豫地飛身跨過韋斯灌籃,其跳躍能力震驚世人,這一灌亦成為籃球運動史上經典的一幕,法國媒體更稱之為「死亡之扣(法語:le dunk de la mort)」,也使得遭受胯下之辱的維斯心理受到極大陰影並一蹶不振。 後來卡特曾表示對於該次死亡之扣造成維斯如此巨大的傷害感到非常愧疚<s>因為那扣也讓他沒能進到NBA</s>。 美國時間2017年3月12日頂替帕森斯擔任先發,以40歲的老將年齡創下6投6中24分5籃板2助攻3抄截並且其中6投中有3投為三分球,成為目前NBA史上第一人,目前NBA中長青樹之一。 美國時間2018年11月21日以41歲的老將年齡達成生涯累積25000分的記錄。 本來預定打完2019-20賽季,結果賽季打到一半就因為武漢肺炎疫情中斷,正在進行比賽的老鷹隊聽聞消息立刻讓他上場投出全場最後一記三分球。豈料隨著老鷹隊被排除在復賽球隊名單之外,這球真的成了他生涯的最後一球,卡特也成了20世紀選秀出身的球員中最後一位高掛球鞋的。 |- |慈世平(Metta World Peace) !小前鋒 |芝加哥公牛、印第安納溜馬、沙加緬度國王、休斯頓火箭、洛杉磯湖人、紐約尼克 |1999年–2017年 !1 |不同其名字般「和平」,以粗暴的防守與性格聞名,曾於2001年的夏季訓練營中撞斷麥可喬登的肋骨<s>,結果喬登還在他眼前投進一球後才下場</s>。 2004年效力溜馬隊時,於活塞隊主場奧本山宮殿因不滿遭受現場的活塞球迷潑灑酒在身上憤而衝上觀眾席和球迷打群架,事後遭到整季禁賽處分(73場)。 2012年在季後賽次輪面對當時尚於雷霆隊的詹姆士哈登使用手肘猛擊頭部造成哈登有輕微腦震盪現象,也因此被禁賽7場。<s>從此被封為'''哈登剋星'''</s> 目前NBA禁賽場次紀錄保持人。 |- |班.華勒斯(Ben Wallace) ★'''2021''' !大前鋒/中鋒<s>得分後衛</s> |華盛頓子彈→華盛頓巫師、奧蘭多魔術、底特律活塞、芝加哥公牛、克里夫蘭騎士 |1996年–2012年 !1 |NBA知名的落選明星球員,身為藍領球員卻出賽過四次明星賽。 在後天苦練以及同為硬漢的Charles Oakley指教下,成為具有優秀阻攻以及搶奪籃板能力的矮壯前鋒。 作為活塞隊的防守支柱以及精神領袖,協助球隊在1/25的勝率下,爆冷以4:1打倒「湖人F4」奪冠。 |- |崔西.麥格瑞迪(Tracy McGrady) ★'''2017''' !得分後衛 |多倫多暴龍、奧蘭多魔術、休士頓火箭、紐約尼克、底特律活塞、聖安東尼奧馬刺 |1997年–2013年 !0 |外號T-Mac<s>、麥一輪</s>,號稱「名人堂守門員」的砍將。 華麗的球風替他在台灣吸引了許多死忠球迷,特異的投籃姿勢也相當引人注目。 生涯最知名的事蹟莫過於對陣馬刺時於比賽最後一分鐘協助火箭在35秒拿下13分克服8分落後逆轉<s>13秒拿下35分</s>,以及隔空顏扣<s>常常作為背景的</s>Shawn Bradley。 |- |傑森.基德(Jason Kidd) ★'''2018''' !控球後衛 |達拉斯小牛、鳳凰城太陽、紐澤西籃網、紐約尼克 |1994年–2013年 !1 |外號J-Kidd,被認為是NBA歷史上出色的比賽掌控者和組織後衛之一,是NBA中少數能夠不用大量得分也能帶領球隊取勝的球員。 由於其出色的技術和全面性,基德經常在比賽中取得大三元的成績,現在以職業生涯總共107次大三元的成績位列整個NBA歷史上三元次數榜的第四位,連續17季都有大三元的記錄則是史上最高。 助攻、抄截能力也是極高,生涯平均每場8.7次助攻,總助攻12091次名列目前NBA總助攻榜第二;生涯平均每場2次抄截,總抄截2520次名列總抄截榜第二。 雖然生涯的高峰是在籃網隊時期(2001-2008),但是球隊卻總欠臨門一腳無緣奪冠,後返回老東家達拉斯小牛隊改善三分球命中率後總算幫助老東家於2011年奪冠,同時也是生涯唯一的一枚冠軍戒指。 奪冠後轉戰尼克隊,並在2013年於尼克隊退休,退休後<s>10天(無誤)</s>轉任教練職,曾任布魯克林籃網、密爾瓦基公鹿總教練,目前任職達拉斯獨行俠總教練。 |- |提姆‧鄧肯(Tim Duncan) ★'''2020''' !大前鋒/中鋒 |聖安東尼奧馬刺 |1997年–2016年 !5 |馬刺三巨頭之一,台灣俗稱'''「石佛」'''、簡稱TD,籃球生涯將近20年還能有非常搶眼的表現堪稱NBA長青樹<s>其實本業是改車</s> 2007年對LeBron James說「未來是你的」但仍然長期活躍而被戲稱'''不老實佛'''。 創下許多驚人紀錄,並為NBA目前歷史上唯一一位生涯只待同一隊拿1000勝的球員,在轉隊<s>抱腿</s>狀況頻繁的聯盟中未來很難有球員可以突破 另外最為人所知的即是2007年只是坐在板凳上微笑,就被爭議裁判Joey Crawford吹了技術犯規而成為球迷茶餘飯後討論的趣事。 於2016年7月11日宣布退休,為19年的NBA生涯畫下句點。 退休後仍然和球團保持聯繫,於2019-20球季曾短暫擔任馬刺隊的助理教練。 <s>[[SCP|其真正身份是一名具有強大力量的神明,甚至毀滅了多個世界,籃球運動其實是為了壓制祂的力量而刻意設計的儀式]]</s> |- |曼努‧吉諾比利(Manu Ginobili)<br>'''★2022''' !得分後衛 |聖安東尼奧馬刺 |2002年-2018年 !4 |馬刺三巨頭之一,阿根廷籍球員,早於1999年便被馬刺隊選中,但卻在三年後的2002年才正式披掛上陣,算是NBA中的特殊案例。 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招牌的歐洲步切入,可以說是將此技巧發揮淋漓盡致的第一人,也因此有'''鬼之切入'''、'''阿根廷刺客'''的暱稱。 而另一個引起討論的話題便是自2002年正式登台至今,本來飄逸茂密的長髮如今卻禿了半頂,所以也常被球迷戲稱'''鬼禿'''。 2017-2018賽季後以41歲的高齡正式退役,三巨頭時代至此告終。 |- |東尼‧帕克(Tony Parker)<br>'''★2023''' !控球後衛 |聖安東尼奧馬刺、夏洛特黃蜂 |2001年-2019年 !4 |馬刺三巨頭之一,法國籍球員,擁有出色的切入和中距離投籃能力同時具備優異的傳球視野與控球能力,切入籃下的速度極快故有'''「法國小跑車」'''的美名。 由於與上面兩位球員合作至今都超過15年並一直維持球隊有水準以上的戰績被封為NBA最佳團隊籃球代表組合。 可惜他因為馬刺只願意讓他以第三替補控衛出賽於2018年離開馬刺轉投黃蜂並於賽季結束後高掛球鞋,三巨頭從此成為歷史的眼淚。 |- |保羅‧加索(Pau Gasol)<br>'''★2023''' !大前鋒、中鋒 |曼菲斯灰熊、洛杉磯湖人、芝加哥公牛、聖安東尼奧馬刺、密爾瓦基公鹿、波特蘭拓荒者 |2001年–2019年 !2 |西班牙裔球員,與諾威斯基並稱兩大歐陸長人,並多次於世界賽中奪冠。 原本效力曼菲斯灰熊多年並都有優異成績,後因灰熊隊想要重建,保羅加索一來並不希望待在重建球隊二來希望灰熊給予自己的弟弟馬克加索表現機會而轉隊至洛杉磯湖人。 在湖人期間成為少數能獲得柯比布萊恩尊敬讚賞的隊員<ref>此外也在布萊恩亡故後照顧他的家人</ref>,所以偶爾在廣大球迷間會將兩人間的友情拿來開玩笑,並被戲稱「姊姊」。 湖人衰落後由於對冠軍戒的渴望,輾轉效力於公牛以及馬刺隊。 2019年因腳傷遲遲無法痊癒,主動要求讓拓荒者裁掉後加入教練團;2021年更宣佈回歸母會巴塞隆納,NBA生涯可算已經結束。 |- |馬克‧加索(Marc Gasol) !中鋒 |曼菲斯灰熊、多倫多暴龍、洛杉磯湖人 |2008年–2021年 !1 |西班牙裔球員,上面保羅加索的弟弟。 由於效力曼菲斯灰熊多年的保羅加索與灰熊隊協議後而讓馬克加索進入灰熊隊,其表現也沒有讓哥哥以及灰熊隊失望,效力灰熊隊期間為主力之一,曾與札克藍道夫並稱'''黑白雙熊'''。 |- |札克‧藍道夫(Zach Randolph) !大前鋒 |波特蘭拓荒者、紐約尼克、洛杉磯快艇、曼菲斯灰熊、沙加緬度國王 |2001年–2018年 !0 |2010年代為數不多的硬漢球員之一。 生涯初期因為脾氣火爆加上時有脫序行為,雖有能力但一直是球隊頭痛的人物,直到轉到灰熊隊後和Marc Gasol兩人一剛一柔一攻一守的搭配,加上隨著年紀增長、性格穩重許多,而獲得球團與球迷們的肯定,近年來多有鐵漢柔情的發言更是引起球迷們的好評。 效力灰熊時與同隊的馬克加索並稱'''黑白雙熊''',美國稱ZBo。 灰熊隊史第一位獲得背號榮退的球員(2017)。 |- |勒布朗/雷霸龍‧詹姆斯(LeBron James) !大前鋒、小前鋒 |克里夫蘭騎士、邁阿密熱火、洛杉磯湖人 |2003年–至今 !4 |達成包含得分等多項史上最年輕紀錄的NBA指標人物,其身體素質與球風強悍加上不可一世的氣勢也獲得了「小皇帝(King James)」的稱號。 進入NBA後長期效力家鄉球隊—克里夫蘭騎士隊,雖然有著輝煌的個人成績但始終無法奪得總冠軍,2010年宣布加入熱火隊後引發騎士隊球迷不滿,甚至有憤而燒球衣的激烈行為。 於熱火隊連續奪得兩次總冠軍,但挑戰三連霸失利後又回到騎士隊,也因為這樣的籃球生涯被部分球迷戲稱'''「為奪冠抱大腿」'''。 並且因為時常有走步違例嫌疑<s>卻都未被吹判</s>而有'''天龍八/26步'''、'''六步朗'''等暱稱,雖然如此其在籃球場上的影響力是值得肯定的。 於15-16總決賽成功帶領騎士從1-3的劣勢擊敗73勝勇士反勝(歷史唯一),不但為騎士奪得首冠,'''更終結了克里夫蘭市長達52年的體育錦標荒'''(無誤),在克里夫蘭民眾心目中建立了無可動搖的地位。 另外由於其影響力足以主導教練戰術甚至撼動球團決策,也被部分球迷以'''藤真姆斯'''或純以'''__姆斯'''稱之。 17-18年賽季,在連續四年帶領騎士進入總冠軍後宣布轉效力洛杉磯湖人隊 目前普遍的觀點來看是為了兒子進軍NBA所做的打算,以勒布朗與其子目前的年紀,最快2022年後可以看到父子同台NBA球場的傳奇畫面;他本人也再三提過希望父子同隊。 但2018-19賽季因湖人隊受傷兵困擾及交易操作失敗,詹皇連續13年闖入季後賽及連續8年闖入總冠軍賽的紀錄就此中斷(然後次季就和Anthony Davis聯手奪冠)。 美國時間2023年2月7日正式在得分榜超越賈霸,並成為'''例行賽、明星賽、以及季後賽總得分最多的球員'''。該季也成為未轉隊者外唯一'''對所有球隊單場獲得40分的球員''';然而場外圍繞人權的爭議言論、場上不時傳出的消極比賽態度外加戰績下跌令他的風評更加兩極化,並在PTT得到謔稱「山羌」;儘管如此,他仍計劃在故里興建自己的紀念館。 隨著2024年湖人隊於二輪選入其子Bronny,成為NBA第一對同隊的父子檔。<s>然而望向Bronny的大學表現,被質疑靠爸獲得席位也不讓人覺得意外</s> 竭力追求個人名譽下仿效喬登拍攝了怪物奇兵續集「全新世代(A New Legacy)」,卻得到了包含最差男主角在內的三個金酸莓獎項。 |- |杜維恩‧韋德(Dwyane Wade) !得分後衛 |邁阿密熱火、芝加哥公牛、克里夫蘭騎士 |2003年–2019年 !3 |熱火於近10多年來的當家招牌球星,二連霸時期與勒布朗和波許為球隊三巨頭,由於速度過人所以有'''閃電俠'''的暱稱。 生涯初期即在熱火表現優異,06年時更在湖人當家球星歐尼爾的轉隊加盟下奪得生涯首冠,並在勒布朗與波許轉隊後拿下熱火二連霸。 隨著熱火三連霸失利、勒布朗轉回騎士隊、波許傷病纏身無法出賽等問題球隊進入重建期,16年也因合約問題談不攏而轉隊至公牛。 同樣為球隊看板球星轉隊、但與勒布朗或凱文杜蘭特不同的是,韋德是因球團對於當家球星過於吝嗇不尊重而轉隊加上韋德本身就是芝加哥人,所以其轉隊普遍也獲得球迷接受。 其現任妻子為知名演員「加布里埃爾‧尤尼恩」,時常於網路社群上曬恩愛也是不少球迷間的話題。 美國時間2018年9月16日於推特上宣布2018-2019球季將會是生涯最後一年參戰NBA,最後一戰以大三元結束賽季,後入股爵士隊。 2020年擔任灌籃大賽評審時僅給予Aaron Gordon '''9'''分,而讓招式相對平凡的熱火隊球員Derrick Jones Jr.贏得勝利,此後'''9'''也成為嘲諷他的口號。 |- |克里斯‧波許(Chris Bosh) ★'''2021''' !大前鋒、中鋒 |多倫多暴龍、邁阿密熱火 |2003年–2017年(醫療退休) !2 |熱火二連霸三巨頭之一,生涯前期效力於暴龍隊長達七年,為文斯卡特離隊後的暴龍隊招牌。 雖具有優異身高但卻有著優異的速度與中距離投射能力,同時也時常投入超遠距離Logo Shot。 除了因球技聞名外,因生涯前期為暴龍隊的主力加上外型非常有特色而在台灣有'''龍王'''的暱稱。 成為自由球員後因勒布朗的邀請而轉隊至熱火、並於轉隊次年奪得生涯首冠。 2014年後因血栓問題幾乎無法出場比賽,本人因為對籃球的熱愛執意希望上場但都被球團否決,籃球生涯就此畫下句點,令人惋惜。 |- |卡梅洛.安東尼(Carmelo Anthony) !前鋒 |丹佛金塊、紐約尼克、奧克拉瑪哈雷霆、休士頓火箭、波特蘭拓荒者、洛杉磯湖人 |2003年–2022年 !0 |通稱甜瓜,03梯與上面三位齊名的小前鋒砍將,也是他們以及Chris Paul的好友<s>香蕉船兄弟</s>。 帶隊成績欠佳加上缺乏外線能力一度面臨失業而被戲稱過「毒瓜」,直到獲拓荒者收留才總算安穩地作為時有佳作的第六人,再次展現應有的身手。 曾為美國男籃奧運班底,於2016年帶隊奪下金牌後功成身退。 |- |德懷特.霍華(Dwight Howard) !中鋒 |奧蘭多魔術、洛杉磯湖人、休士頓火箭、亞特蘭大老鷹、夏洛特黃蜂、華盛頓巫師、費城76人 |2004年–2022年 !1 |號稱「魔獸」、「超人」,近幾年來最具禁區宰制力的中鋒,從他在2009-11年連拿三次DPOY即可見一斑。 無奈因為頂撞球團及在湖人得罪主流媒體,終至晚節不保,縱使仍有「雙十」身手仍難逃淪為浪人的悲命。 2019年賽季以非保障合約重返湖人,其積極的心態及與隊友們合作的表現獲得廣大球迷讚許,並多次發表幾乎洗白以往惡評的正面言論而近期有著「聖光獸」的美稱。最後也如願以償拿到了冠軍戒指,可喜可賀。 並未獲得爭冠球隊簽約下一度計畫轉換跑道參戰WWE,稍晚卻宣布轉戰T1聯盟的'''桃園雲豹'''。<br>不過賽程密集以及雲豹本身的戰力積弱又少出賽,終究沒能讓球隊風生水起。<s>嗚呼</s><ref>Howard來台首戰場邊時DJ威廉意味不明的叫喊,該DJ惡評不斷下被用以表示球迷不滿</ref><br> 有趣的是在NBA以罰球為人詬病,轉戰台灣後卻不時出手三分、甚至參與2023年度的三分球大賽<s>儘管首輪出局還贏了兩個對手</s>;他自己也不斷邀請其他明星前來台灣。 |- |麥克.康利(Mike Conley) !控球後衛 |曼菲斯灰熊、猶他爵士、明尼蘇達灰狼 |2007年–至今 !0 |目前NBA中為數不多的地板型控衛,自新秀年就一直在一線活躍。 隊史的第一球星,在2016休賽季因為薪資空間驟增得以與球隊簽下<s>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的</s>5年1.53億合同,遭受了許多批評,但還是證明自己值得身價。 2021年靠著傷員遞補<s>和爵士隊的聯盟第一</s>成為了最遲首度參戰明星賽的球員。 灰熊全盛期最後離隊的班底。 |} === 2010年代 === {| class="wikitable" !球員 !位置 !效力球隊 !職業生涯 !奪冠次數 !備註 |- |德瑞克.羅斯(Derrick Rose) !控球後衛 |芝加哥公牛、紐約尼克、克里夫蘭騎士、明尼蘇達灰狼、底特律活塞、曼菲斯灰熊 |2008年–2024年 !0 |號稱「風城之子」「飆風玫瑰」,公牛隊近十年最知名的球星之一。 然而華麗球風帶來的傷病以及不合理調度使得他在公牛後期出賽斷續,加上愛迪達代言鞋款「dRose」系列不停推陳出新疑似愛錢過度,而連累他得到「皇叔」「賣鞋哥」的惡名。 幸在灰狼隊得以自第六人出賽領導球隊,且在2018年11月1日迎戰爵士拿下生涯新高的50分,之後在活塞與尼克也能繼續做為稱職的第六人帶領球隊,總算成功洗白;2025年1月球團也替他退休了1號球衣。<s>生涯可謂成也錫箔,敗也錫箔</s> 其在2011-12賽季的報銷事件造成七六人得以淘汰公牛締造「老八傳奇」,也間接導致改寫聯盟歷史的拜南三方交易成交。 |- |克里斯‧保羅(Chris Paul) !控球後衛 |紐澳良黃蜂(現紐澳良鵜鶘)、洛杉磯快艇、休士頓火箭、奧克拉荷馬雷霆、鳳凰城太陽、金州勇士、聖安東尼奧馬刺 |2005年–至今 !0 |快艇隊當家招牌球星,因其背號為3號故時常被簡稱為'''CP3'''。 優異的控球能力與傳球視角加上關鍵時刻的得分而在聯盟中取得一席之地,更四度獲得聯盟助攻王以及六度獲得抄截王。 黃蜂時期雖有優異表現,但球隊卻長期無競爭力,2011年本可交易至洛杉磯湖人卻被NBA聯盟否決掉此交易、並改轉至洛杉磯快艇。 雖非保羅本來的希望,但於快艇隊首年便和該年狀元格里芬以及當家中鋒喬丹合作進入季後賽,與格里芬以及喬丹的多次絕妙傳導空接灌籃(Alley-oop)令快艇隊獲得'''「空拋之城(Lob City)」'''的美名。 2017年被交易至火箭換取Lou Williams、Montrell Harrell等人,自己也達成生涯首次晉級分區冠軍賽的成就,卻因為腳傷缺席最後兩戰,火箭也沒能把握住3:2的優勢鎩羽而歸。 2019被交易至雷霆和Westbrook換隊,作為先發老將為雷霆的重整做出相當大的貢獻<s>雖然帶進季後賽就顯得有點多餘</s>,次季更讓重建幾乎永無天日的太陽一舉重返總冠軍賽(也是自己生涯第一次)。 <s>特技是讓效力超過一年的球隊換老闆</s> |- |德安德烈‧喬登(DeAndre Jordan) !中鋒 |洛杉磯快艇、達拉斯小牛、紐約尼克、布魯克林籃網、洛杉磯湖人、費城七六人、丹佛金塊 |2008年–至今 !1 |一般稱小喬登,前快艇隊當家中鋒,目前聯盟碩果僅存的純中鋒之一。 強大的籃板能力傲視NBA,但因過於單純的球商以及為人詬病的罰球能力(離開快艇後才有改善)時常成為駭客戰術的目標,因此招到不少球迷嘲笑,即使如此與格里芬以及保羅的絕妙Alley-oop令快艇隊獲得「空拋之城」的(ry 2015年合約到期後本在當時效力小牛隊的'''高富帥'''帕森斯招攬下意欲前往,但在保羅與格里芬的極力阻止下反悔續留快艇引起爭議,並成為該年最大茶餘飯後話題之一。 2018年<s>因為當時阻止他轉會的人全比他先走了</s>確定轉投小牛隊,小牛終得嘗所願XD 2018-19球季中被交易至紐約尼克隊,賽季結束後加入籃網,地位已大不如前。 |- |布雷克‧格里芬(Blake Griffin) !大前鋒 |洛杉磯快艇、底特律活塞、布魯克林籃網、波士頓塞爾蒂克 |2010年–2022年 !0 |快艇隊當家前鋒,時常在比賽中上演爆發力十足的灌籃而在台灣獲得'''幹籃哥'''的威名。 其實本於09年即以選秀第一輪第一順位進入聯盟,但在熱身賽就受傷賽季報銷,到了隔年才正式登場於NBA例行賽。 強大的籃下得分能力與身體素質並配合爆發力十足的灌籃在新人年就展現主宰力,與喬丹及保羅的絕妙Alley-oop令快艇隊獲得「空拋之(ry 本來只有靠近籃框的得分手段但隨著時間也發展出中距離甚至三分球能力,並因為是保羅以外的球隊第二位核心,所以在控球等能力也有所發展,但近年因受傷問題而時常在季後賽無法發揮甚至傷退,也顯現出快艇隊替補不足的問題。 隨著倍受困擾的傷病不斷、場外脫序行為加上2017-2018年賽季中被交易至底特律活塞,一改倚靠爆發力的球風以中距離跳投等技巧型打法為主;一般認為2018年為活塞帶傷出戰季後賽為生涯被迫終結的主因。 |- |凱文‧杜蘭特(Kevin Durant) !小前鋒 |西雅圖超音速→奧克拉荷馬雷霆、金州勇士、布魯克林籃網、鳳凰城太陽 |2007年–至今 !2 |2009年年僅21歲獲得NBA史上最年輕的得分王,得分能力為目前聯盟前5名是無庸置疑,雷霆隊時期與下面的魏斯特布魯克並稱雷霆雙槍,進入NBA時由於形象良好加上球技不俗人氣相當高,在台灣球迷間有「雷帝」的稱號。 其擅長製造對手犯規而獲得罰球機會也常遭球迷們戲稱「化緣」「圓仔」。 15-16年球季在與勇士爭西冠失利後拋下效力多年的雷霆並投入勇士隊而慘遭罵名,原有的良好形象也留下汙點,球迷們也拿杜蘭特與勒布朗來做比較,並猜測杜蘭特是否也會在勇士奪得幾次冠軍後又轉回雷霆隊。不過杜蘭特個人一直支持聯盟重建超音速隊,西雅圖球迷也支持他的回歸。 2017年轉隊後即連奪兩冠並兩度獲得FMVP的殊榮,聲勢如日中天,但也使得反KD的球迷更為不滿。 轉隊後常有爭議性發言加上被發現會使用分身帳號在網路上嗆聲也是anti球迷們調侃的原因。 因著勇士隊的決策問題,在左腿阿基里斯腱斷裂休賽一年、Draymond Green又補刀否定其定位後和球團決裂、和籃網簽下4年1.41億的合約<s>並延繼林書豪的7號球衣</s>。 結果在籃網即使組了團季後賽也從未突破東冠,更因為太縱容厄文間接導致2021-22季後賽首輪被恥辱地直落掃走,終於和球團公然決裂。——原本是這樣的,但因為找不到下家還是留隊了… 現役(21-22球季)唯二曾效力西雅圖超音速的球員,另一位是Jeff Green。<br> <s>曾嘴砲隊友小貓而被戲稱貓老大</s> |- |羅素‧魏斯特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 !控球後衛 |奧克拉荷馬雷霆、休士頓火箭、華盛頓巫師、洛杉磯湖人、洛杉磯快艇、丹佛金塊 |2008年–至今 !0 |雷霆雙槍之一,在凱文杜蘭特轉隊<s>抱腿</s>至勇士後成為新一代「雷帝」,其剽悍並迅雷不及掩耳的進攻在當今NBA獲得一席之地,強大的得分能力使他於2015-2016球季成為第二位以27歲或者更小的年紀拿下至少12,000分、4,000個助攻,3,000個籃板的球員。 不過在球迷間更加引起討論的是其穿著品味極其特殊相當花俏以及外型的緣故被廣大球迷們戲稱「忍者龜」 美國時間2017年04月10日締造了單季42次大三元的紀錄,超越60年代球星奧斯卡羅伯森(Oscar Robertson)成為NBA史上第一人 2017-2018賽季再度締造例行賽平均大三元的紀錄 美國時間2018年11月18日生涯總大三元次數107,平了傑森基德在NBA的紀錄並列第三名,並於本賽季平了魔術強森的生涯138次大三元,成為新一代大三元製造機。 美國時間2019年10月26日奪得生涯第139次大三元並替球隊贏下勝利,紀錄正式超越魔術強森,2021年5月10日更超越奧斯卡羅伯森的181次。 2019年4月2日達成了Double Triple-Double(3項數據超過20),成為史上第二位達成此項數據的球員,此一數據也被廣大球迷認可'''即使想刷也不見得刷得出來'''。 2019年被交易至火箭隊換取Chris Paul,至此雷霆三巨頭悉數離隊。 美國時間2021年3月29日締造35得分+14籃板+21助攻的大三元並帶領球隊獲勝成為NBA史上第一位達成此鬼神紀錄的球員。 美國時間2021年4月19日締造對全聯盟30支球隊都達成兩次大三元的神蹟,相信要締造對全聯盟30支球隊都達成三次大三元的宇宙級紀錄不是問題。 由於不論輸贏都能達到大三元,加上曾經發表過「我的名聲、榮耀不由冠軍決定」言論,據信是想藉由這些離譜的大三元紀錄來在NBA歷史留下難以超越的成就。 然而,其唯我獨尊的球風造成即使個人成績優異比賽勝負卻不成正比的現象。<s>大三元硬刷機</s> 20-21球季於巫師隊一邊繼續締造大三元紀錄(包含四度場均大三元)一邊帶領球隊連勝將本來戰績無望季後賽的隊伍拉回季後賽,使得球迷的負面聲浪越來越少。——原本是這樣的,但季後賽又一輪遊之後…… 到了湖人體能退化使得原先的弱點諸如投籃以及球商被嚴重放大、外加湖人高層以及LBJ的作為淪為聯盟場均失誤王;轉型第六人前甚至一度背鍋成為球隊的負資產,貼籤也丟不了。 |- |詹姆士‧哈登(James Harden) !後衛 |奧克拉荷馬雷霆、休士頓火箭、布魯克林籃網、費城七六人、洛杉磯快艇 |2009年–至今 !0 |因蓄著落腮鬍,加上比賽時偏好製造對手防守犯規靠罰球得分而聞名,也因此有著「鬍鬚張」「買飯鬍」「大鬍子」等網路暱稱,而三分球進籃後的手勢也被揶揄「滷肉飯淋滷汁」。<s>後來來訪台灣還真的吃了鬍鬚張滷肉飯</s> 雖得分方面優異但防守卻常飽受批評,因常目送對手得分一度有著「監視器」的封號,至火箭後期已有改善。 場下喜好流連夜店,曾因被夜店相識女子調笑故也有「SGG」的蔑稱。 於2016-2017球季,由於火箭隊總教練改為曾任尼克隊與湖人隊教練、使林書豪有機會締造「林來瘋」的跑轟大師「麥克‧丹東尼(Mike D'Antoni)」帶領,從此改打控球後衛,也一改以往為人詬病的防守破洞與球霸風格,向來備受批評的哈登也在該年度以及締造65勝隊史戰績的次季被球迷公認'''無可挑剔'''、'''酸不起來''',可喜可賀。 其買犯技巧在2017年使得NBA新增了哈登條款,但表現卻依然不受影響。 2018-2019賽季創下連續31場比賽得分超過30分的紀錄成為史上第二,但史上第一位為上古神獸魏特‧張伯倫創造的連續65場,基本上目前來看很難有人可以打破第一名的紀錄。 儘管帶隊獲得極高的評價,2020年底仍因對球團的不滿爆發,僅僅打了幾場比賽就在四方交易中轉隊,和杜蘭特、厄文共組籃網三巨頭。 2021-22賽季大改吹判尺度後罰球量顯著下降,表現也<s>太習慣過去買犯的日子所以</s>變得飄忽不定,歷史地位有待商榷,也因著表現下滑離開籃網隊;不過一年又和七六人鬧翻並請求交易離隊。 |- |賈維爾‧麥基(JaVale McGee) !中鋒 |華盛頓巫師、丹佛金塊、費城七六人、達拉斯小牛、金州勇士、洛杉磯湖人、克里夫蘭騎士、鳳凰城太陽、沙加緬度國王 |2008年–2024年 !3 |近年為數不多的純中鋒之一,其長達7英尺6.5英寸(230公分)的臂展以及驚人的彈跳力使他擁有很強的阻攻能力甚至還有異於七呎長人所擁有的速度。 但更廣為人知的是由於患有注意力缺失症,時常在比賽中出現脫序活寶行為,也成為不少球迷抱著戲謔態度看待的對象,甚至近年因為時常被歐尼爾在《俠客烏龍球》作針對性取笑而與之隔空對槓,後來在輿論壓力下歐尼爾才緩和態度。 而綜合具有強大身體素質加上其單純可愛的表現,成為於2017年勇士隊奪冠的狀況下少數連反勇球迷也給予祝福恭喜的勇士球員,也獲得人生第一次冠軍殊榮。 因其母親在公開場合以'''My Boy'''稱之,廣大球迷也跟著以這暱稱討論麥基。 |- |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 !控球後衛 |金州勇士 |2009年–至今 !4 |不論任何位置任何角度都能射中,三分出手數跟命中率無人能及,切入、運球技巧也是一流。2015-2016球季季賽投進402顆三分球並協助球隊達成73勝戰績,可謂史無前例的人間自走砲,目前聯盟最破壞平衡的存在。 <s>與90年代明星球員或隊伍的強度討論時常造成筆戰,但還是會在三分球大賽被自己隊友打臉搶走冠軍寶座的</s> 然而他在2015-2016球季挾球隊73勝+全票例行賽MVP之勢卻在總決賽大失水準,也導致勇士衛冕失敗<s>受到不少非勇士球迷嘲笑</s>。 2017年一雪前恥,以季後賽16勝1敗的絕佳戰績在主場再度奪冠,可喜可賀。 <s>但他還是會被自己隊友搶走FMVP的</s>,到2022年才抱得一座。 場外的娛樂嗜好是高爾夫球,曾參加PGA比賽,還登過《高爾夫文摘》封面。 2021年被聯盟各隊總管票選為'''「迫使對手教練做出最多戰略調整」'''的球員,足見其對聯盟生態影響之深。 |- |克萊.湯普森(Klay Thompson) !得分後衛 |金州勇士、達拉斯小牛 |2011年–至今 !4 |和柯瑞合稱「浪花兄弟」,是勇士隊上齊名的射手;台灣球迷多稱四爺。 <s>興趣是打破隊友的紀錄和開分身</s> 2019年總冠軍賽開始腿部連續兩次重傷,缺賽兩年後才在2022年年初復出;狀態一去不返、與球隊無法在合約上達成共識後不歡而散。 |- |德萊蒙德.葛林(Draymond Green) !中前鋒 |金州勇士 |2012年–至今 !4 |號稱勇士隊建隊最後一塊拼圖,擁有一流的防守以及全能的身手,曾在2015-16賽季達成單季至少得到一千分、五百籃板、一百助攻/抄截/阻攻的紀錄,也在2017年達成聯盟歷史唯一的抄截大三元。 <s>興趣是突襲對手,</s>在場上曾經多次有惡意攻擊對方球員的行動(像是2016對雷霆時對於Steven Adams「襲蛋」),加上偶有不當言論,因此被稱作「嘴綠」「人體工學大師」。 勇士解體後被看破手腳,評價已大不如前,過去嘲諷Durant的垃圾話「你來以前我們就在贏球」也成了鄉民嘲諷他的口號。但扣除進攻以及人品外的本事還是受到肯定。 |- |凱里.厄文(Kyrie Irving) !控球後衛 |克里夫蘭騎士、波士頓塞爾蒂克、布魯克林籃網、達拉斯小牛 |2011年–至今 !1 |簡稱KI,是聯盟一線攻擊手,生涯<s>惟一</s>代表事蹟是在2016年總決賽第七戰投出關鍵超前三分協助騎士奪冠。 2017年賽季為了證明自己有獨自帶隊的球隊一哥能力而轉隊至賽爾蒂克,但卻時有與隊友合作不愉快等負面消息,2019年轉至籃網隊也似乎尚未引起化學效應而一度備受球迷質疑還可能鬥走了深受球迷以及球員愛戴的教練Kenny Atkinson。 擔任球員工會長期間更一度大打BLM的旗幟揚言罷賽<s>還有自創聯盟(消息被證實造假)</s>,風波後問題發言頻出,甚至拒絕媒體場邊採訪使得他的形象一度跌至谷底。 2014起和百事可樂合作,拍攝化妝成公園老人「Uncle Drew」打街籃的廣告影片是眾所皆知的場邊軼事,2019年還推出了劇場版長片。 2021年由於拒打疫苗,一度被老闆下令不得上場;直到球隊因年末疫情大爆發人手短缺才終於讓他在作客上場,於3月末再藉紐約市解除疫苗強制令完全解禁。<s>惟其要出不出的風波被巴克利譏為「半人半季」</s> <br> 次季更因為轉推鼓吹爭議影片《H2N》<ref>Hebrews to Negroes: Wake Up Black America</ref><ref>NBA的先後兩任總裁(Stern與Silver)甚至多數球團擁有者都有猶太血統,而KI看到該片站在非裔立場順手轉發,卻忽視當中的反猶暴論終於引來軒然大波</ref>不僅丟了球鞋商NIKE的贊助,連飯碗都差點砸了。<br> 由於各種場下風波終於在2023年被交易至小牛與另一球星Donicic聯手,然而球隊因為球權分配問題一瀉千里,連唾手可得的附加賽都沒得進去;不過次季在球隊補強順利下闖入總冠軍賽、更得到「歐神仙」的封號讚譽其在關鍵時刻的表現<s>但也有變相貶抑LBJ的說法</s>。 <br><s>踐踏塞爾提克的Logo後幾乎沒再打贏綠衫軍</s> |- |戴米安.利拉德(Damian Lillard) !控球後衛 |波特蘭拓荒者、密爾瓦基公鹿 |2012年–至今 !0 |近年拓荒者的代表球星,多次讓球隊成功打破外界質疑<s>不過也常被打臉</s>。 廣為人知的是達成絕殺後指著手腕的招牌手勢「You Know What Time It Is」。 外號和饒舌藝名同樣為「D.A.M.E. Dolla」,饒舌功力也獲得不少好評。 屢次陪伴球隊進行重建、憑藉忠誠牌有一定聲量,然而在22-23球季後終於忍無可忍要求交易且'''指定下家為當時贏得東冠的熱火隊''',最後沒能去成熱火、先前建立的形象也塌了。<s>雖然真正的元兇是反覆重建又沒建樹的拓荒者管理層</s> |- |科懷.雷納德(Kawhi Leonard) !小前鋒 |聖安東尼奧馬刺、多倫多暴龍、洛杉磯快艇 |2011年-至今 !2 |馬刺繼三巨頭後崛起的後起之秀,一流的防守專家,以沉默寡言聞名。 2017-2018球季因為不滿馬刺球團對其腳傷傷勢處理不當,跟球會鬧翻並拒絕再上場,一度引人詬病。 但18-19球季交易至暴龍後馬上帶領球隊首奪總冠軍,一洗頹風,盡顯領袖<s>方蓋</s>風範。之後轉往快艇和Paul George聯手<s>幾乎成為院長</s>。 因為其名字的英文發音暱稱「可愛」,於2018-2019球季中因林書豪交易至暴龍隊,雷納德與林書豪及暴龍當家球星凱爾.羅利(Kyle Lowry)被不少球迷調侃為「羅莉豪可愛」連線<s>,但事實上三人並沒有合作出化學效應</s>。 |- |安東尼.戴維斯(Anthony Davis) !中鋒/大前鋒 |新奧爾良鵜鶘、洛杉磯湖人 |2012年–至今 !1 |因為濃密的眉毛得到「一眉道人」的外號。天賦異稟,曾被視為有能力宰制聯盟的球星,但聲望在帶隊表現欠佳以及要求球隊將自己交易後下滑,直到在湖人作為主力奪冠才有回復,但仍與有期望中的名人堂層級有落差。 <s>防疫泡泡限定的神獸</s> |- |吉米.巴特勒(Jimmy Butler) !得分後衛 |芝加哥公牛、明尼蘇達灰狼、費城七六人、邁阿密熱火 |2011年–至今 !0 |外號「士官長」「神之子」,一度是公牛在Rose倒下後的希望,然而和教練失和後被交易到灰狼,帶領球隊重返睽違13年的季後賽。 次季和年輕主將間的爭執越演越烈,甚至曾在練球時對態度散漫的唐斯等人怒吼「沒有我你們他媽的不能贏球」,未滿半季即被交易到七六人。 不過在和防守<s>以及持久度</s>一樣嚴峻的態度外還是有風趣的一面在,在2020年作為比賽場域的迪士尼園區開「大臉咖啡」賺錢是當時有名的軼事。 2020年季後賽在一致被看淡的情況下帶領熱火隊過關斬將殺進總決賽,還從明顯實力較強的湖人隊手上搶下兩場才敗陣,早年諸如「毒瘤」的批評聲音已不復見。<br> 2023年又以第八種子4:1淘汰公鹿並直闖總冠軍賽,可惜<s>一如球迷預料</s>敗於金塊。 |- |吉安尼斯.安得昆安波(Giannis Antetokoumpo) !得分後衛、前鋒 |密爾瓦基公鹿 |2013年-至今 !1 |外號「希臘怪物」「字母哥」,聯盟近幾年急速竄起的新星。 作為後衛卻有六呎十一寸的身高,也擁有比一般人強韌而長的肌腱,因此切入能力相當高強,也常達成大三元,目前公認東區最具主宰力的2010年後新生代球星。 2021年季後賽成功為公鹿贏來自1971年後第二個冠軍(自己也拿下FMVP),在抱團潮流下一反常態留守母會的忠心形象令他更添傳奇色彩。雖然部份人還是會因為他在對競爭對手籃網時墊腳弄傷了主力而不爽 <s>不過他還是會被自己弟弟搶先贏冠軍的</s> |- |路易.威廉斯(Louie "Lou" Williams) !得分後衛 |費城七六人、亞特蘭大老鷹、多倫多暴龍、洛杉磯湖人、休士頓火箭、洛杉磯快艇 |2005年-2022年 !0 |一度是籃球浪人,結果在大眾認為生涯遲暮之際以第六人之姿帶領快艇扣關季後賽,並賞給當時被認定穩拿總冠軍的勇士兩敗,系列賽第三場更和另一位第六人Montrell Harrell帶隊克服31分落後取勝,創下季後賽史上最大分差的逆轉紀錄。<s>勇士跟31這個數字真的有仇</s> 由替補出發時常扮演關鍵性逆轉或穩定比賽局勢的人物,三次最佳第六人得主,華文圈球迷給予的暱稱為'''魯長老'''。 |- |錢德勒‧帕森斯(Chandler Parsons) !小前鋒 |休士頓火箭、達拉斯小牛、曼菲斯灰熊、亞特蘭大老鷹 |2011年–2021年 !0 |火箭隊時期與林書豪同隊,因其如模特兒般的外貌加上籃球員薪水遠優於一般人故在台灣網友間有著「高富帥」的美稱,甚至榮獲日本球迷票選為「最帥NBA球星」,並因和林書豪互動曖昧而引起話題;除此以外火箭隊時期表現不俗,曾創下半場連續進10顆三分球的紀錄。 但隨著逐漸顯現出的大頭症現象暱稱逐漸轉為'''「高富奸」''',轉隊後時常受傷導致表現不如以往,球場外四處把妹的新聞屢見不鮮而被戲稱'''薪水小偷''',及後更進化為'''薪水大倫'''。 另一項廣為人知的事件為2015年欲招攬德安德烈喬丹到小牛隊,本來幾乎已經談成卻在克里斯保羅以及布雷克格里芬等快艇球員封門(無誤)阻止下德安德烈喬丹臨陣反悔,使得原先勢在必得的帕森斯非常沒面子。 之後以四年9400萬的高薪加入灰熊更因為大小傷勢不斷,備受球團以及球迷非議。 <s>錢得了,怕爽死</s> 2020年1月在前往球館練球途中被酒駕追撞,遭受腦部損傷等重傷,雖然性命無虞但生涯就此終結,在被母隊釋出後於美國時間2021年1月18日宣布退休。 |- |尼克.楊(Nick Young) !得分後衛、小前鋒 |華盛頓巫師、洛杉磯快艇、費城76人、洛杉磯湖人、金州勇士、丹佛金塊 |2007年-2018年 !1 |擅長三分球的射手,人來瘋型球員,因其活潑無厘頭的風格而廣受球迷喜愛,甚至有在比賽時 '''抄截隊友的傳球並投進致勝三分逆轉勝'''這類觀眾看了很嗨實際上很白目的行徑。 與賈維爾麥基兩人為多年好友甚至會'''一起耍寶'''。 不過在網路上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黑人問號'''梗圖,連對NBA毫不熟悉的一般人也因此認識他。 比賽中球風與Kobe Bryant類似有些自我中心,加上多次表示自幼便把Kobe視為偶像,故華語圈另外還給他如'''小老大'''、'''老尖'''等暱稱,甚至還有「他強任他強,老子尼克楊」的對句。 |} === 2020年代 === {| class="wikitable" !球員 !位置 !效力球隊 !職業生涯 !奪冠次數 !備註 |- |喬珥.安彼得(Joel Embiid) !中鋒 |費城七六人 |2016年-至今 !0 |外號'''The Process''',因為進攻技巧多元而有歐拉朱萬接班人的稱號。 2014年探花秀,然而連續兩年都因嚴重的左膝蓋傷勢無法出賽,因此一度被認定是和Greg Oden一樣的<s>傷殘型</s>水貨。 2015-16球季首秀時也僅出賽31場,然而七六人隊在此期間終結了擺爛時代的多項不名譽紀錄,能力也從此時起大受肯定,並成為球隊基石。近幾年偶有惹人非議的言行,至少場上表現比起樓下好得多...?<br>目前唯一未進入分區決賽的MVP得主。 |- |班.西蒙斯(Ben Simmons) !控球後衛 |費城七六人、布魯克林籃網 |2017年-至今 !0 |<s>延承七六人的優良傳統</s>傷停一年才展開NBA生涯,有著6呎11吋身高而具備良好的傳球視野,所以被調去打控球後衛(20-21季末才去頂中鋒一段時間),第一季就和安彼得聯力讓七六人隊進步22勝。 但現在最多人在意的是他非常少投三分球:生涯第一記三分進球和大學最後一次命中三分球足足相隔將近'''5年'''、出道至今只投進'''5球'''三分(截至2020-21球季),加上他曾揚言不會練習投射,被譏為「不射男」。 到2021年季後賽更每況愈下,連罰球都倒退到'''破掉單季季後賽史上最差紀錄''',加上低下的進攻意欲成為七六人再次遭淘汰的主因,他因此一夕之間聲名狼藉,更和球隊鬧翻到罰鍰也逼不了上場、等到<s>為了三千萬年薪</s>想上場時隊友都和他翻臉,事隔半年才找到下家結束這場鬧劇<s>才怪</s>。到了籃網後又以傷病為由持續缺陣,季後賽還持續避戰;換教練後短暫復活但進攻仍然低落。Trust the Process(笑) |- |路卡.多尼契(Luka Doncic) !控球後衛 |達拉斯小牛/獨行俠 |2018年-至今 !0 |出身斯洛維尼亞,從13歲便開始代表國家出賽,因風騷的球技與帥氣的外貌進入NBA後人氣居高不下,被視為諾威斯基退休後的球隊大當家。 奧運初登板即對阿根廷砍下48分,創下NBA球員在籃球項目的得分紀錄。 因過度發福體型與下面的約基奇黃金交叉,一度成為廣大球迷們挖苦的話題。 2022年季後賽順利率隊擊敗作為冠軍大熱門的太陽挺進分區冠軍賽,讓他的地位提昇不少。 |- |卡爾-安東尼.唐斯(Karl-Anthony Towns) !中鋒 |明尼蘇達灰狼、紐約尼克 |2015年-至今 !0 |灰狼隊史首名狀元,大學時以防守見稱,故進入NBA後一度被視為新希望。 只是出道後<s>疑似被錫箔多教壞和大學表現極端相反地</s>成了防守黑洞<s>軟糖</s>,迷航許久方成大器、至少是合格的二當家。 <s>曾被巴特勒痛斥的對象之一</s> 2022年全明星賽成為第一位贏得三分球大賽的中鋒。<br> 有長留灰狼的意向,卻因大傷紀錄與球團薪資在球隊睽違20年重返西區冠軍賽後遭到交易。 |- |安德魯.韋金斯(Andrew Wiggins) !小前鋒、得分後衛 |明尼蘇達灰狼、金州勇士 |2014年-至今 !1 |出身加拿大,因為驚人的體能素質得到「楓城喬登」的外號,九年級就能使出大風車灌籃。 一度被灰狼球迷寄予厚望,然而態度問題使得他一直沒有兌現應有的成績,終於被交易至勇士。一方面因為出賽穩定、場均得分又維持在18分上下,被戲稱為打卡下班的公務員;不過勇士2022年奪冠的季後賽中有幾場出人意表的表現。 <s>曾被巴特勒痛斥的對象之二</s> |- |尼柯拉.約基奇(Nikola Jokic) !中鋒 |丹佛金塊 |2015年-至今 !1 |出身塞爾維亞,聯盟內非常難得具有組織能力的中鋒球員,能傳擅射,金塊隊的絕對主力。 過去身材較不結實(還一度喝可樂成癮)常被台灣球迷戲稱'''肥宅''',但2020年中於肺炎停賽期努力健身,昔日臃腫樣貌已不復見。 '''目前選秀順位最低的MVP,而且連莊。'''但第一年隊上的主力砍將Jamal Murray缺陣使得第二輪被直落四、第二年同樣因殘陣而一輪遊;不過次年沒有MVP卻贏得隊史首冠、'''同時成為選秀順位最低的FMVP'''。<s>奪冠遊行時還想著回家鄉看[[賽馬]]</s> |- |賽奇.拉文(Zach Lavine) !得分後衛 |明尼蘇達灰狼、芝加哥公牛 |2014年-至今 !0 |以13順位入隊的砍將<s>,得知自己被灰狼選秀時罵了一句Fxxk Me</s> 新人球季以及次年連奪兩屆灌籃大賽冠軍,其中2016和Aaron Gordon之間的對決被號稱是近年最精彩的灌籃大賽。 |- |德溫.布克(Devin Booker) !得分後衛 |鳳凰城太陽 |2015年-至今 !0 |和樓上一樣是13順位入隊的砍將得分後衛,最知名的事蹟是2017對陣賽爾提克時<s>在垃圾時間</s>砍下70分和在2020年因COVID臨時舉辦的排名賽中帶領球隊'''8戰全勝'''。 近幾年大有起色的新星之一,在老控衛克里斯‧保羅的協助下第一次打季後賽就進到總冠軍賽。 |- |魯迪.戈伯特(Rudy Gobert) !中鋒 |猶他爵士、明尼蘇達灰狼 |2013年-至今 !0 |出身法國,因出色的防守和本來就著重防守的爵士一拍即合,為四屆DPOY得主。 然而因為進攻不佳,被視為爵士無法更進一步的代罪羔羊<s>明明是外線問題好嗎</s>,結果2022年球季結束後被送往灰狼。 被蘋果日報給予外號「頭號染疫者」來自2020年COVID在美國開始爆發之際'''刻意'''把記者室的麥克風摸個遍,沒過兩天就確診感染直接令聯賽停擺三個月,自己也成為眾矢之的。<br> 灰狼為了自爵士盤來他付出三首輪+多位主力輪替的高昂代價,不過在後續交易中進一步找來他在母隊的搭檔Conley以及另一位防守悍將NAW,一度躋身強隊之列。 |- |崔.楊(Trae Young) !控球後衛 |亞特蘭大老鷹 |2018年-至今 !0 |新生代砍將,老鷹難得的星級大當家。由於偏好切入買犯有東區丐幫幫主的渾號。<s>雖然2021年吹判尺度大改後也不太受影響就是了</s> |- |朗索.鮑爾(Lonzo Ball) !控球後衛 |洛杉磯湖人、紐奧良鵜鶘、芝加哥公牛 |2017年-至今 !0 |外號ZO2,Ball三兄弟的大哥。 在父親「球爸」LaVar Ball的栽培下成為大學新星,進入聯盟後受到父親頻頻放話以及投籃表現所累被唱衰許久,在公牛憑著本屬優秀的組織加上新開發的外線能力洗刷污名。 家族企業曾為他設計一雙開價'''495美元'''的球鞋,但他不過一場就改穿Nike<s>所以熱身賽後面幾場都爆發(無誤)</s>。 |- |喬登.普爾(Jordan Poole) !控球後衛 |金州勇士、華盛頓巫師 |2019年-至今 !1 |勇士近年透過發展聯盟培育的新星,直到成為先發每年都有長足進步。 初時是個鐵匠,經過一年下放後終於步上正軌,很快從堪用的第六人成長到能與Curry、Thompson一同扛起先發。 奪冠賽季後遭到Draymond Green在集訓中重擊頭部且錄影遭流出,一度影響到他的留隊意願甚至團隊士氣,本來看似無事而終...然而賽季結束後就被交易,在巫師的表現也一度令人質疑。<s>普殺隊集合</s> |} === 知名的亞洲裔球員 === {| class="wikitable" !球員 !位置 !效力球隊 !職業生涯 !奪冠次數 !備註 |- |姚明 ★'''2016''' !中鋒 |休士頓火箭 |2003年-2011年 !0 |雖然不是第一位進入NBA的華人球星,但是其影響力其他人很難匹敵(也是唯一進入明星賽的亞洲球員),副業是英語補習班代言,以及'''表情符號''' 因高大的身形加上優秀的中距離得分能力成為少數在俠客歐尼爾稱霸禁區的00年代可以與之抗衡的中鋒。 但可惜卻因飽受傷痛所苦而導致籃球生涯不算長。<s>某程度上可說被自己最敬愛的祖國害到</s> 目前擔任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同時也是母隊上海大鯊魚/bilibili隊的球隊持有人。 |- |<s>Yee</s>易建聯 !<s>重要嗎</s> |<s>有嗎</s> |<s>誰在乎</s> !<s>需要嗎</s> |15歲時即加入中國CBA聯賽,2007年以年僅19歲的年紀進入NBA的華人球星,但其 低出場率使得不光是NBA本土媒體,就連情感上該隔海鼓勵的中國網民都使用酸民方式做另類傳播。 由於雖有身高與體格,但藍下力量速度都卡不過NBA的中鋒與強力前鋒群,常常變成在外線投籃,被嘲笑為"大後鋒" 最有名的梗是'''第一位逼洋人簽下不平等條約的中國人''',暱稱易帝。 由於在里約奧運表現不俗<s>加上球評李亦伸的糗力發威</s>,於美國時間2016年8月16日確認與湖人隊簽下一年約,睽違了4年左右再度回到NBA。 但因熱身賽期間未獲得期望的上場時間,於2016-2017例行賽前自請解約,NBA這大舞台如同Yi場遊戲Yi場夢。 |- |林書豪(Jeremy Lin) !控球後衛 |金州勇士、紐約尼克、休士頓火箭、洛杉磯湖人、夏洛特黃蜂、布魯克林籃網、亞特蘭大老鷹、多倫多暴龍 |2010年–2019年 !1 |第一位台裔NBA球員,經過多年起伏後在2012年2月效力尼克隊時首度以先發出賽時拿下漂亮成績,因而成為美中三地媒體關注的焦點。 當時甚至引發了名為「Linsanity/林來瘋」的熱潮還被編列入英文字典可見其影響力,在台灣新聞報導也常見以「豪」字開頭的新聞標題。有熱情球迷稱之為'''豪神''',但也有球迷認為台灣媒體過度造神而反稱之為'''毫鬼'''。 但接下來隨著合約與交易等狀況輾轉效力火箭隊與湖人隊,雖偶有亮眼表現但卻少受重用<s>,但與隊友Chandler Parsons的深情互動引起腐女們的注意</s> 效力黃蜂隊時雖擔任替補表現不俗,且似乎打得比較快樂些了 在黃蜂隊打出不俗的成績後與籃網隊簽約,回到曾經締造話題的舊地紐約,原希望會以固定先發姿態上陣,但因先天體質劣勢傷患纏身,無法發揮實力,令人憐惜。 2018-2019賽季效力於老鷹隊時以替補之姿出賽皆有優異表現,其後在明星賽前轉隊至具冠軍相的暴龍隊引起球迷注意,但或許是球風不適應或信心不足,於暴龍隊狀況明顯不佳;不過憑藉該年度暴龍成功奪下總冠軍而成為第一位得到NBA冠軍戒指的台裔球星。 2019年休賽期間未與任何一支NBA球隊簽約,2019年8月宣告轉戰中國CBA的北京首鋼隊,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先行赴陸備戰又對台灣的防疫措施表示不滿,而後2020年度CBA又因為疫情尚未結束而停賽,且因為防疫而不能主動返美,至此徹底跌下神壇又浪費一個賽季,的確得不償失,之後也沒有繼續留在北京首鋼。2020年8月底宣布申請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效力於勇士隊的發展聯盟球隊聖塔克魯茲勇士一年未取得升級機會,於是返回北京首鋼;2023年1月加盟台灣PLG的高雄鋼鐵人隊,與前隊友分別在兩個聯盟吸引球迷關注。 |- |渡邊雄太(Yuta Watanabe) !小前鋒 |曼非斯灰熊、多倫多暴龍、布魯克林籃網 |2018年–2024年 !0 |第一位獲得正式合約的純日本出身球員(扣除選秀入隊的<s>混血兒</s>八村壘以及為太陽出賽四場比賽的田臥勇太),經過多年的奮戰總算進入輪替甚至站上先發,可說是繼林來瘋後又一個勵志故事。 |- |河村勇輝(Yuuki Kawamura) !控球後衛 |曼非斯灰熊 |2024年- !0 |第四位純日本出身球員,2023年於該地的主要聯賽B.League獲選MVP,此外曾代表國家隊出戰FIBA世界盃<br>2024年與灰熊隊簽訂雙向合約,據知在隊上與包含主將Ja Morant在內的多數隊員關係融洽,加上良好的傳球視野能分得上場時間。 |} == 知名的NBA教練 == {| class="wikitable" !教練 !效力球隊 !備註 |- |菲爾‧傑克森(Phil Jackson) ★'''2007''' |紐約尼克、紐澤西籃網(球員) 芝加哥公牛、洛杉磯湖人(教練) |因為對東方禪宗的愛好,而俗稱'''禪師'''。 在1967~1980年間是NBA球員,退休後轉任教練,主打的「三角進攻」戰術更締造了公牛王朝與湖人王朝 曾擔任紐約尼克隊的球隊顧問<s>兼腦殘班主James Dolan的拘束器</s>,但因為和麾下球星安東尼鬧僵被解僱。 |- |傑瑞.史隆(Jerry Sloan) ★'''2009''' |芝加哥公牛(球員、教練) 猶他爵士(教練) |外號「教皇」。一代防守專家,球員時代是公牛隊的當家球星,教練時代是公牛隊的死敵。 生涯領有1221場勝場,爵士隊在他的帶領下也幾乎年年有季後賽,卻沒有拿過一次最佳教練。 美國時間2020年5月22日病逝,享年78歲。 |- |喬治.卡爾(George Karl) |聖安東尼奧馬刺(球員) 克里夫蘭騎士、金州勇士、西雅圖超音速、密爾瓦基公鹿、丹佛金塊、沙加緬度國王(教練) |<s>老蛇</s>90年代執教超音速的名教頭,之後在金塊擔任教練也有不錯的評價。然而有數次和球隊主將失和的紀錄,最後一次在國王和Cousins鬧翻更斷送自己的執教生涯。 過去是馬刺球員。 |- |賴瑞.布朗(Larry Brown) ★'''2002''' |丹佛金塊、紐澤西籃網、聖安東尼奧馬刺、洛杉磯快艇、印第安那溜馬、費城七六人、底特律活塞、紐約尼克、夏洛特山貓 |縱橫NCAA和NBA的老牌教練,以紀律嚴明著稱。2004年活塞奪冠的幕後功臣。不過他不愛重用新人的習慣(包括把2003年<s>水貨</s>榜眼Milicic束之高閣)也令部份球迷有微言 其實他在當教練前曾為ABA球員,拿過一屆ABA冠軍。 |- |葛瑞格‧波波維奇(Gregg Popovich) |聖安東尼奧馬刺 |俗稱'''波波''',是2000年代馬刺隊的中心人物 因為重視團隊籃球與防守,所以馬刺隊的比賽雖然仍有一些中心人物,但相較於其他球隊來說並沒有一個絕對的主要火力。 在2013-2014年帶著平均年齡已經可說是偏老的馬刺隊拿下冠軍後,由他開始提倡的「輪休」制度也開始被其他球隊重視<s>甚至直接導入</s> 曾'''連續22年'''帶領馬刺隊晉身季後賽,冠絕聯盟,可惜紀錄已於2019-20縮水賽季告終。 |- |唐.尼爾森(Don Nelson) ★'''2012''' |芝加哥西風、洛杉磯湖人、波士頓賽爾提克(球員) 密爾瓦基公鹿、紐約尼克、達拉斯小牛、金州勇士(教練) |NBA千勝教頭,擅長帶領快節奏比賽。 最知名的事蹟在執教小牛隊時啟用對罰球不在水平之上的歐尼爾大量犯規以干擾比賽節奏的「駭客戰術(Hack-a-Shaq)」,後來俠客一度公然砲轟尼爾森是小丑但一笑置之。 1970年代是賽爾提克的明星球員,還獲榮休背號。 |- |道可.瑞佛斯(Doc Rivers) |亞特蘭大老鷹、洛杉磯快艇、紐約尼克、聖安東尼奧馬刺(球員) 奧蘭多魔術、波士頓賽爾提克、洛杉磯快艇、費城七六人、密爾瓦基公鹿(教練) |俗稱'''老河'''、雞湯教練。2008年以「帶心」帶領賽爾提克奪冠而成名,不過發掘角色球員外的能力一般。 季後賽應變能力更是硬傷,Phil Jackson曾評論其容易在第四節搞砸比賽,自己三度在3-1的領先優勢下輸掉系列賽,'''同時是季後賽被逆轉次數最多的教練(13次)'''。 其實他也是前NBA球員,曾為老鷹隊主力之一。<s>不過因為老鷹太影薄沒人記得</s> 兒子Austin Rivers後來繼承父業成為NBA球員,還曾經被父親執教過。 |- |湯姆.錫箔多(Tom Thibodeau) |芝加哥公牛、明尼蘇達灰狼、紐約尼克 |因2010年接手後即帶領公牛登上東區第一嶄露頭角,當時被稱為最強防守教練。可是,他過份操勞先發的陋習始終令公牛無法更進一步,更令羅斯等主力一再報銷,批評聲音漸多。 到灰狼後也只能帶領球隊晉級一次季後賽還要是巴特勒被操爆膝蓋後提早復出救亡才勉強趕上尾班車,終在2018-19球季季中黯然被解僱,直到幾年後率領尼克重返季後賽並奪下最佳教練才洗白<s>一季</s>。 <s>興趣是找回曾經教過的舊將,特別是羅斯</s> |- |麥克.狄安東尼(Mike D'Antoni) |堪薩斯城-奧馬哈國王、聖安東尼奧馬刺(球員) 鳳凰城太陽、紐約尼克、洛杉磯湖人、休士頓火箭(教練) |擅長帶領高節奏球隊,有「跑轟大師」的美名。Steve Nash、James Harden以及林書豪等控衛都是他的高徒。 缺點是輪替很少超過十人。 |- |拜榮.史考特(Byron Scott) |洛杉磯湖人、印第安那溜馬、溫哥華灰熊(球員) 紐澤西籃網、紐奧良黃蜂、克利夫蘭騎士、洛杉磯湖人(教練) |湖人80年代球星,轉任教練之初因為善用地版型控衛兩度獲選為明星賽分區隊伍總教練<s>結果後來發現只是無為而治的結果(原因見後)</s> 生涯最後執教的兩隊控衛都是純得分手而缺乏組織的情況下完全被看破手腳,在湖人時更為了討好球團惡整Kobe以外的多數球員,迷樣的調度邏輯更為人詬病,終於在Kobe退休後被開除。 鄉民稱其「西瓜」、「拜<s>敗</s>總」。 |} == 知名的NBA球評 == {| class="wikitable" !球評 !身分 !備註 |- |Craig Sager |TNT球評 |美國最知名的體育球評之一,和馬刺隊教練的場邊訪談也是聯盟有名的花邊。 2016年12月15日因白血病去世,享年65歲。 |- |Doris Burke |ESPN球評 |除了是資深的播報員以及體育分析師,也替NBA 2K擔任賽評配音,所以很多人對她有印象。 |- |傅達仁 |台視體育時段球評 |台灣電視第一代的體育評論員,「蓋火鍋」、「放槍」、「大三元」等目前台灣廣泛使用的籃球術語或翻譯,多為他創造或發揚光大。 2018年6月7日因為受到慢性病折磨,在瑞士接受安樂死,享年85歲。 |- |曲自立 |HOOP Taiwan/美國職籃創立人暨總 |台灣電視第一代的體育評論員,是最早替台灣引入NBA資訊的前輩,也在體育媒體上相當有貢獻。2012年2月8日病逝,享年77歲。 |- |李亦伸 |緯來電視台、Eleven Sports球評 |網路筆名「裘必勝」,但卻有個俗稱是LYS、「糗爺」: 因為他只要看好哪支球隊會奪冠,如果是例行賽時間點的話,該球隊可能會先遭遇數不清的傷兵或其他問題,導致例行賽戰績十分難看而無法晉級;如果是季後賽的話,該球隊幾乎百分百會(而且更常在莫名其妙的狀況下)被掃地出局,因此又名「東方神秘力量」 <s>隨著年紀增長,這道力量似乎有越來越強的趨勢…</s><s>此外因女兒非常漂亮,所以和Nash一樣也有不少鄉民搶著喊'''岳父'''</s> 文筆素質引人非議加上涉嫌抄襲,使得批踢踢NBA版在2017年4月通過投票禁止轉載其文章。 |} == 兩岸三地的籃球發展 == * 台灣原先在1993年成立中華職業籃球聯盟(Chinese Basketball Alliance,簡稱CBA,與中國大陸的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不同),由六隊進行比賽,但在1998年負責轉播的東森電視台與CBA發生轉播合約糾紛,東森拒絕付錢給CBA,造成CBA財務不堪負荷而宣告解散,一直到2003年才由行政院體委會(現行政院教育部體育署)重新發起'''半職業'''的超級籃球聯賽(Super Basketball League,簡稱SBL<s>581</s>),並一路延續到現在。 ** <s>順帶一提SBL元年的觀戰手冊內頁廣告居然是緯來的NBA轉播宣傳,預表了聯賽活在陰影下的命運</s> ** 一如其名,SBL並不是完全的職業籃球聯賽,且許多球員都是從甲組籃球打上來的,因此被部分從CBA時期就有追比賽的球迷謔稱為「甲組籃球聯賽」。 ** 由於市場大小問題目前僅剩四隊,2019選秀會更發生三輪選秀只有三人獲選,其他選秀權全部放水流的慘事 * 由於SBL問題太大,ABL(ASEAN Basketball League)的兩支台灣球隊寶島夢想家以及富邦勇士(自SBL跳槽)一度得到在地球迷的極大支持,並分別以彰化體育館和台北和平籃球館為主場,比賽可謂場場滿座,無奈聯賽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停擺,甚至一度面臨解散。 * 2020年7月,藝人陳建州召集上面提及的兩支ABL隊伍、一面參加SBL的老牌勁旅璞園建築(桃園領航猿),外加新成立的新竹街口攻城獅隊組成'''職業聯賽'''P.League+,於同年12月19日開幕。 ** 面對宣傳等方面取勝的P+,SBL祭出禁止選手跳槽的規範作為應對,自然引發球迷反彈 ** 因著P+在商業上的成功,次年又有新職業聯賽T1成立;SBL目前作為球隊農場續存 * <s>目前 (2024年)不僅有四個聯盟同時存在,還有至少兩個公司至少建立兩個球隊打不同聯盟,當年的職棒到底在堅持合併些甚麼</s> * 對岸的CBA晚了兩年,命好上不少,雖然依然有共產特色「舉國體制」的影子,但總體職業化做得還是有些模樣的<s>起碼比對岸的足球要好上太多</s>,特別是中國隊長期成績不錯(稱霸亞洲,和國際二流互有勝負)兼球市興旺,有一段時間被稱為<s>大陸之光</s>體育改革的成功模版。 ** 而在前太陽主力控衛馬布瑞(Stephon Marbury,1996-2009效力於NBA多隊)成功自北京首鋼東山再起、甚至博得榮譽公民頭銜後,CBA吸引許多想要重新證明自己的NBA球員投身其中,其中不乏有J.R.Smith、Carlos Boozer、Josh Smith等來頭不小的人物。 == 以籃球為主題的ACG == * 正如NBA有名的程度世界皆知,日本動漫界關於籃球的ACG作品自然不會少到哪裏去,FIBA於2000年代武力介入後日本也有了自己的新職業聯賽「B.League」,籃球實力提升許多 * <s>當然也別忘了美國本家的NBA相關ACG也是出不完的</s> * 註:以下的列表以原著的媒介為準,改編動畫請不要記載。 === 漫畫類 === {| class="sortable wikitable" !作品名 !作者 !連載年間 !備註 |- |DEAR BOYS/灌籃少年 |八神浩樹 |1989~1997(ACT.1) 1997~2008(ACT.2) 2009~2015(ACT.3) 2018~(ACT4) |雖然人氣較低,也比較晚引進台灣,動畫改編的更晚,但是這部漫畫比灌籃高手還早開始連載,<s>且八神浩樹也不是以少年漫畫成名而是H物</s> |- |SLAM DUNK/[[灌籃高手]] | rowspan="3" |井上雄彥 |1990~1996 |掀起日本籃球熱潮的重要漫畫,相信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br>由於TV動畫在台灣相當受歡迎,2022年底也有新編劇場版《THE FIRST TAKE》 |- |BUZZER BEATER/零秒出手 |1997 |當時也很少見的網路連載漫畫,題材則是外星人打籃球 |- |REAL |1999~ |以輪椅籃球為主,風格比較接近青年漫畫 |- |I'll/夢幻籃球 |淺田弘幸 |1996~2004 | |- |あひるの空/籃球少年王 |日向武史 |2004~ |第一男主身高149cm的異類作品,前幾場比賽沒一場贏。不過男主後來長高了 2019年10月~2020年9月推出動畫版,全50話。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其實相當反對將本作改編成動畫,甚至動畫播出後在推特上對觀眾勸退 |- |黒子のバスケ/影子籃球員 |藤卷忠俊 |2008~2014 |<s>其實這部應該要叫做超能力籃球了</s><s>非常意外的在2014年8月底毫無徵兆卻很符合主線的結束了</s> |- |宅男打籃球 |洪元建 |2016~ |連載於LINE Webtoon,現實向的三對三業餘籃球聯賽。 由於大多數角色都不是職業選手,他們的人生規劃和籃球的取捨也是重點之一。 有翻拍成影劇和動畫化,算是台灣漫畫近年的代表作。 |} === 動畫類 === {| class="wikitable" !作品名 !導演 !系列構成 !製作公司 !年代 !備註 |- |バスカッシュ!/Basquash! |板垣伸(1~10,10~21為聯名) 佐藤英一(10~26) 河森正治(企劃總指揮) |佐藤龍雄 |Satelight |2009 |即使是現在也別具一格的機器人打籃球動畫 |} === 小說類 === {| class="wikitable" !作品名 !作者 !插圖 !出版社 !年代 !備註 |- |ロウきゅーぶ!/蘿球社!<s>蘿求射</s> |蒼山サグ |てぃんくる |ASCII Media Works(日)/台灣角川(台) |2009~2013 |<s>小蘿莉真是太棒了!</s>籃球只是該作掛牌的東西,實際上是要看一堆妹子賣萌的廢萌作 |} === 遊戲類 === {| class="wikitable" !作品名 !製作公司 !年代 !備註 |- |拳皇 |SNK |1994至今,不定期 |Lucky Glauber是改行學空手道的前職業籃球員,藍本是卡里姆‧阿布都-賈霸<s>,還會以投籃的方式來用球砸對手</s> 可惜他所屬的美國隊完全是陰影人,邀請函總被搶走,所以他們只出現在94、98這兩代而已。 |- |NBA系列 |EA Sports |1989至今 |名字有變過,最早是每年季後賽決賽隊,之後很長時間叫NBA Live,一度改叫Elite(笑) 2011版的「耶穌拜南」bug使得遊戲片大多遭到下架銷毀,系列聲譽跌至谷底,近幾年才有所重振。 |- |NBA 2K系列 |2K Sports |1999至今 |上面的勁敵,其實最早是SEGA做的。已經成為目前市面NBA遊戲的主流<s>,雖然這幾年負評連連</s> |} === 戲劇類 === {| class="wikitable" !作品名 !製作公司 !年代 !備註 |- |ブザー・ビート~崖っぷちのヒーロー~/零秒出手 |富士電視台 |2009 |跟上述井上雄彥漫畫'''完全無關''',僅中文名稱相同而已,故事偏向愛情為主。該劇讓北川景子步上一線女星地位。 |- |籃球火 |可米+八大 |2008 |<s>羅志祥黑歷史</s>由操刀終極系列的兩家影視公司製作,但因為劇情漏洞加上招式過於誇張而淪為笑柄,最終話還是爛尾。2018時Nick Young偶然見到該作後在微博上傳該劇的劇照GIF以表驚訝。 |- |MVP情人 |三立 |2002 |由球星顏行書主演的偶像劇,在當時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順帶一提,「我難過」這首歌就是出自本劇。 |} == 相關連結 == * <s>[[世紀末籃球]]</s> * [[成句/安西教練,我只想和大家一起打籃球啊]] == 留言用 == 討論:籃球 == 備註 == # ↑ 但這個規則在近年某些球星身上有逐漸被放寬的趨勢 # ↑ 乒乓球、撞球等更省空間,但同時可參與的人數受限 # ↑ 原文為block,正式譯名為阻攻。「蓋火鍋」一詞為資深籃球評論員傅達仁發明並廣為流傳,因時常有強悍中鋒用拍打方式搧掉對手的投籃而有此俗稱,中國則是多稱作''蓋帽'' # ↑ 球迷討論時的用語,主要是諷刺NBA為了哄抬熱門球星時對其犯規動作無視的做法 # ↑ 至於以Manu Ginobili為代表的「黃金世代」球員很快都被NBA張羅,且有多人為國家隊效力至2016年;Luis Scola甚至到2021年的東京奧運代表隊還擔當先發 # ↑ 另外台灣SBL同樣也引進了差不多的規則,但也有觀眾認為應該要學更徹底一點,像美國職棒一樣由教練提出挑戰,並不由現場裁判重判,而是由總部人員觀看並討論作出判決 # ↑ 2014年Adam Silver擔任聯盟主席後,當事球員、球隊職員甚至他隊球員對任何判決提出異議,都會被聯盟裁罰10000美金起跳的罰鍰,而最常見的罰鍰額度是25000美金,因此鄉民會在批評判決的球員發言下推文「25000準備拿出來」 # ↑ 合約提供的轉播權利金為4年100萬美金(一隊100萬所以還要再乘以22) # ↑ 54-55賽季轉任律師,次年才被湖人延攬回隊上但已經傷病累累 # ↑ 選秀時是被聖路易老鷹隊選上(現亞特蘭大老鷹),但馬上就被交易至賽爾提克 # ↑ 《灌籃高手》中的藤真健司相信是參考比爾羅素的案例;不過1984年開始NBA在勞資協定中明令禁止現役球員兼任總教練,所以像他球員兼總教練的例子從此在NBA成為絕響 # ↑ 1962年3月2日,順帶一提當年並沒有三分球規則,由此可見張伯倫出手多兇猛 # ↑ 不過他也是惟一一個奪得FMVP的負方球員<s>雖然是因為那年是第一屆設立此獎項</s> # ↑ 設計師承認自己是選擇一張West運球的照片作為聯盟標誌,然而聯盟懼怕West以此收取大量權利金始終沒有公開承認此事 # ↑ 和張伯倫一樣,大O能累積驚人數據有一部分得歸功於當時聯盟比賽節奏快,這也是反方球迷時常提出的論點 # ↑ 喬丹曾表示過童年時厄文是他的偶像 # ↑ 由於生涯兩次奪冠的93-94球季與94-95球季恰巧是喬丹暫時引退期間,所以也被許多球迷調侃沒喬丹才拿得到冠軍 # ↑ 職業生涯共阻攻3830次,平均每場3.09次。但此項數據是1973-74球季開始列入計算,故張伯倫與比爾羅素兩位上古神獸並未在記錄內 # ↑ 1984~1998年間效力公牛隊,2001年二度復出於巫師隊 # ↑ 據稱其父親本來希望他去打棒球,或許是為了實現其父親的遺願 # ↑ 過去號稱「水貨狀元」的跳級生中鋒Kwame Brown就是他選秀的結果,此外還把和自己不合的砍將Rip Hamilton交易至活塞助其日後成為東區強權 # ↑ 並不是1988-2002年在夏洛特、現今搬到紐奧良的鵜鶘隊,而是在鵜鶘隊搬走後再度於夏洛特成軍的山貓隊,2014-2015年球季開始山貓隊隊名又改回黃蜂 # ↑ 巫師時代將與自己不合的砍將前鋒Richard Hamilton交易至活塞資敵;至於山貓除了在2012年「締造」聯盟史上勝率最差的賽季,選秀也常看走眼 # ↑ 也因此該公司改名為中喬體育 # ↑ 由於財務問題,2008年還參加過芬蘭聯賽 # ↑ 曾經有對76人隊球迷吐口水的不良紀錄(還吐錯人) # ↑ 如曾斷言姚明拿不到19分,若達成就親驢子屁股,結果姚明在2002年對戰湖人的比賽中奪下20分,只能在節目上兌現諾言 # ↑ 還有一點是班尼特在2013年帶頭否決財務陷入困境的國王隊搬遷至西雅圖 # ↑ 1985選秀為聯盟歷史上第一次樂透選秀,而尼克隊是未進季後賽的球隊中戰績最佳的,卻得以抽到狀元籤,還在事先就準備了尤英的33號球衣,所以一直有陰謀論的說法 # ↑ 包含了籃下合理衝撞區、允許了聯防戰術的運用、禁區三秒違例 # ↑ 主要為刻意對罰球命中率最糟的球員犯規,讓對方白投罰球,藉以打亂對方隊伍的銳氣;除了俠客外,如Dwight Howard與DeAndre Jordan等著名不擅長罰球的球員也是常招惹此戰術的苦主 把這戰術用得最淋漓盡致的是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總教練Gregg Popovich,甚至曾經在比賽只開始5秒就對俠客使用此戰術來致敬 # ↑ 後來因為麥基本人的抗議,俠客已在2017允諾今後不會在讓他登上俠客傻球 # ↑ Dikembe Mutombo Mpolondo Mukamba Jean-Jacques Wamutombo # ↑ 主因是他經常會將自己的腳放在上籃者的腳下,當上籃者落地時就會因為踩上他的腳而扭傷,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有扭傷/骨折,會導致球星被迫賽季報銷甚至提前退休,而這是基礎禁則,甚至還會做出飛踢 # ↑ 也有說法是甜甜圈或蜜糖餡餅、蜂蜜脆片 # ↑ 名字源自於神戶牛排(神戶的英文寫成Kobe),據說是雙親去某家餐廳吃飯看到神戶牛排覺得唸起來不錯就用了 # ↑ 選秀時被夏洛特黃蜂(前紐奧良鵜鶘隊,非現今的黃蜂)選中,但基於測試時的良好表現馬上就被交易到湖人,所以事實上生涯從未為其他球隊上場過。 # ↑ 名字諧音加上揶揄曾引起的風波 # ↑ 閩南語發音與Kobe同音 # ↑ 「老大」的羅馬拼音,因為其在球場甚至球隊上不可一世的作風而得名;順帶一提,同隊的尼克楊由於作風十分接近柯比,故有「小老大」、「老尖」的暱稱 # ↑ 此數據締造了史上最高齡(37歲)得分破60分以及單場最高出手數(FG 22-50)的紀錄 # ↑ 單賽季投籃命中率超過50%,三分命中率超過40%、罰球命中率超過90%三項百分比數據的總和,NBA史上除了奈許以外,只有Larry Bird、Reggie Miller、Mark Price這三位球員有辦到過 # ↑ 其實還有太陽F4的稱法(加上Quentin Richardson/Stephon Marbury/Joe Johnson),不過三人都沒有待在太陽隊多久 # ↑ 官方身高183,但NBA的官方身高數據向來都是穿鞋量,所以實際約178左右無誤 # ↑ 現奧克拉荷馬雷霆 # ↑ 單季269顆,但柯瑞的單季402顆遠遠超過這數字 # ↑ 官方經由微博投票決定的中文名稱。事實上Mavericks除了有'''剛出生的小牛'''、'''初生之犢'''的原意外,在美國俚語中也有'''唱反調的人'''、'''特立獨行之人'''(《遊戲人生》動畫版片頭曲「This game」即取此義),故此官方中文名稱事實上是完全沒問題的。<s>其實叫小犢就沒問題了</s> # ↑ 維斯在1999年的選秀大會被尼克隊以首輪15順位挑中,卻只有參加季前測試的紀錄,所以有些球迷認為他無法進入NBA和「死亡之扣」離不了關係 # ↑ 本名Ron Artest,2011年起向法院申請改為現在這怪名字,一般簡稱慈世平,而2014年四月於自行宣布改名為''I Have A Name'',於中國CBA期間對外聲稱其中文名為「熊貓朋友」(The Pandas Friend) # ↑ 2014年與2015年分別輾轉於中國與義大利的職業聯盟效力 # ↑ 這起事件最初是當時<s>還稍微乖一點</s>仍用Ron Artest名義的World Peace因為明明勝負已定,卻還對活塞隊的Ben Wallace惡性犯規,兩方因而引發衝突,雖然雙方所屬隊伍的球員與教練甚至裁判都來阻止事態發展下去,但就在這個時候有活塞球迷故意把手上的啤酒罐砸在躺在紀錄台的World Peace身上,頓時一發不可收拾演變為溜馬球員與活塞球迷間的群架,溜馬球員被趕出球館,聯盟也被迫中斷比賽。之後此事被戲稱為「奧本山武道會」或'''「奧本山大亂鬥」''',NBA也為此修訂了球場觀戰規定以避免此一狀況再度發生。但Artest等人遭到禁賽導致溜馬錯失劍指總冠軍的機會、名宿Reggie Miller抱憾退休,球隊甚至失去支持而進入隊史黑暗期數年,使得許多溜馬迷仍無法原諒他 # ↑ 魔術隊曾經試圖讓他打得分後衛 # ↑ 僅12-13季後賽,但幾乎沒有上場 # ↑ 生涯除了12-13賽季外從未突破首輪 # ↑ 他和下面兩位球員於NBA生涯合作超過15年,是NBA組成時間最久的三巨頭 # ↑ 因為他不怎麼會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的緣故而得名 # ↑ 如連續10年入選NBA最佳陣容和NBA最佳防守陣容,累積季後賽出賽超過9200分鐘等 # ↑ Euro Step,籃球中帶球上籃時用的一種過人技巧,此技巧重點在上籃時的步伐左右晃動幅度大,容易讓防守者無法判斷行進方向,導致防守者失去防守位置,早期常見於歐洲或南美的比賽中。 # ↑ 此暱稱來源為因為是馬克加索哥哥,但性格上又稍微細膩 # ↑ 由湖人隊在2007選秀 # ↑ 湖人後期因應小球常擔綱中鋒 # ↑ 原先於騎士隊待了7年,<s>為了冠軍</s>轉到熱火隊4年後又於2014年球季轉回騎士隊 # ↑ 當時他甚至舉辦記者會“The Decision"來宣布這個決定 # ↑ 四次對手都是金州勇士 # ↑ 其他兩項分別為最差續集、最差搭擋;此外也「入圍」年度最差電影 # ↑ 不少華人圈的球迷對她最熟悉的作品莫過於2003年由李連杰主演的《龍潭虎穴》 # ↑ 指於球場中線附近的投射,因NBA球場中線中央都會有主場球隊的Logo而得名 # ↑ 某年灌籃大賽穿過超人裝並贏得冠軍 # ↑ 聯盟現存八位在得分、助攻以及抄截皆居隊史第一的球員之一 # ↑ 2011-2012季後賽首輪第一戰即因左膝十字韌帶傷勢造成次季報銷(以及球隊慘遭七六人隊淘汰),2013-2014季更只出賽十場 # ↑ 因為劉備賣過草鞋而有此稱,至於後期領導球隊的Jimmy Butler則被鄉民稱作(趙)子龍 # ↑ 在灰狼以及公牛的教練皆為Tom Thibodeau,2021回尼克時的教練還是他 # ↑ 黃蜂因為財政問題一度由聯盟接管;快艇時期老闆Donald Sterling爆出了種族歧視言論風波,最後被判禁足NBA;轉會火箭後不久,老闆Leslie Alexander突然宣佈把球隊放售;太陽時期老闆Sarver因為歧視言論風波被罰禁足一年,不久他就因為輿論壓力宣佈出售球隊。<s>只有雷霆因為只效力一年避過一劫(誤)</s> # ↑ 新聞媒體則為了避免「幹」此一不雅字眼而用''灌籃哥''一詞 # ↑ 曾對球隊員工動手毆打也同時造成自己受傷無法出賽<s>七傷拳</s> # ↑ 要犯=要飯的引申用法 # ↑ 出處為富樫義博的漫畫HUNTERxHUNTER中念能力的應用技巧''圓'',讓氣以自身為圓心向外擴展,能察覺氣涵蓋範圍之內的入侵者。借代為只要稍微有點接觸就會被吹犯規 # ↑ 一復出就在總冠軍賽G5第一節幾乎打滿所致,連對手暴龍隊都因此譴責勇士球團 # ↑ 第一名為奧斯卡羅伯森的181次 # ↑ 史上第一位達成此數據的球員為上古神獸魏特‧張伯倫於1968年2月2日所達成,距今已51年 # ↑ 批踢踢上一度給予的外號,因為16-17至18-19三季間他都締造了例行賽場均大三元的創舉,季後賽卻無法突破首輪… # ↑ 曾於14-15球季創下單季715次罰球命中的紀錄,等於平均每場球賽皆投進了超過8次罰球,如果把未投進的列入哈登單季是投超過1000次罰球的 # ↑ 撇去常被駭客戰術的俠客歐尼爾、杜懷特哈沃特、德安德烈喬登之類的大個子中鋒,身為得分後衛的哈登罰球次數是數一數二的 # ↑ 一般認為主因是火箭隊老闆Tilman Fertitta用錢過於苛刻,使得時任總管的Daryl Morey綁手綁腳;後來開除Harden支持、也確實讓球隊有起色的丹東尼則是導火線 # ↑ 2010的灌籃大賽,麥基曾經表演雙手分灌兩個籃框,可惜最後敗給Griffin # ↑ 連投100三分球的表演中,總中92球,連中77球 # ↑ 甚至製作《NBA2K》的遊戲廠商曾被投訴遊戲中的柯瑞準度不如現實中的表現 # ↑ 兩者皆為2015-2016球季締造的瘋狂紀錄 # ↑ 15年FMVP為第六人安德烈.伊古達拉(Andre Iguodala),2017-2018年則是<s>為了冠軍跑來坐順風車的</s>杜蘭特 # ↑ 曾經有許多路人<s>(包含七龍珠角色、摩埃石像與搶匪)</s>與他撞臉 # ↑ 2020-21球季仍有入選年度防守隊伍 # ↑ 傳言他因為被前輩Tony Parker暗酸假傷而不爽,但從未獲證實 # ↑ Fun Guy,出自隊友訪談上的評價 # ↑ 在湖人奪冠的2019-20賽季最後於奧蘭多的泡泡園區舉辦,減少了可能的傷病問題;對比次兩季的出賽不穩<s>以及嘴砲</s>(生死一戰公然嗆太陽在2021年季後賽首輪淘汰湖人是「僥倖」,惹怒本來計畫輪休的太陽精銳盡出、間接令湖人失去2022年季後賽門票)此說更被支持 # ↑ 因長相與籃球大帝Michael Jordan神似加上父不詳及其曾被母親因長相而遺棄等身世,一直有傳言巴特勒為Jordan私生子,不過普遍被認為只是子虛烏有。 # ↑ 其中兩寸還是進入聯盟後增高的 # ↑ 他弟弟Kostas在2019-20球季剛巧效力冠軍隊湖人 # ↑ 此為故意將偷以錯誤選字來加倍嘲諷 # ↑ 典出2016年的紀錄片「Thru The Lens DAY IN THE LIFE」第四期某集中對他的貼身採訪,在某幕他聽到自己母親損他中二愛惡作劇又不認真的評語時一臉狐疑,製作團隊還很不自重的定格後製加上一排問號,於是梗圖就爆誕了 # ↑ 因Kobe在球隊中是老大的地位 # ↑ 將小與大組合 # ↑ 安彼得是七六人前經理Sam Hinkie刻意徹底擺爛的重點目標之一,當時流傳著口號「Trust the Process」;後來他崛起後打趣地以該口號自稱。 # ↑ 只計算投射了70球罰球以上的球員的話,西蒙斯此季命中率只有'''34.2%''',比以罰球爛見稱的俠客(37.4%,2006年)還糟。 # ↑ 據傳由於西蒙斯理財習慣甚差動輒買車買房,已經面臨破產而不得不向球團妥協;之後陸續脫手房產更讓外界確信這點 # ↑ 至於歷史紀錄55分由巴西名人堂球員Oscar Schmidt保持;他曾被NBA球隊選秀但未報到 # ↑ 2014二輪被選秀入隊 # ↑ 二哥LiAngelo效力於發展聯盟以及澳洲聯賽,僅替活塞出場過一場熱身賽<s>卻有1 steal</s> # ↑ 這是單就效力於NBA來計算,若是不限NBA的話則1997年即進入了中國CBA # ↑ 單耳重聽,多次的足部骨折 # ↑ 2008年北京奧運時,姚明被中國大陸徵召擔任先發中鋒,因為姚明本身是中國大陸當家球星,即使當時姚明仍有傷在身,但在各種意義上都不好推辭,也沒辦法以養傷的名義少出戰,而這次參賽最後造成傷勢加劇,直接影響到他的職業生涯 # ↑ 大前鋒/中鋒 # ↑ 密爾瓦基公鹿、紐澤西籃網、華盛頓巫師、達拉斯小牛、洛杉磯湖人 # ↑ 2007年–至今,但2012年季後回到中國的CBA # ↑ NBA生涯從未奪冠 # ↑ 在易建聯之前的三位中國籍NBA球員都是超過20歲才參加選秀,分別是1999年時22歲的王治郅、2001年時26歲的孟克‧巴特爾、2002年時22歲的姚明 # ↑ 雖然官方紀錄上是如此,但有報導指出易建聯年齡有造假(少報了約3歲左右),至於事實如何就自由心證了 # ↑ 然而在進入快節奏、中遠距離成為主要攻擊手段的2010年代,打法與他相近的球員反而受到重視,只能說是生不逢時 # ↑ 李亦伸於2016年7月31日發表關於易建聯難返NBA的專欄文,但發展卻完全是相反的方向XDDD # ↑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其效力的紐約尼克隊雖是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的球隊,卻因為主力球員受傷不斷,再加上戰績持續低迷不振、又加上林書豪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才讓整個風潮就這樣炒起來 # ↑ 由其姓氏「Lin」加上瘋狂、狂熱的英文「insanity」組合成而成 # ↑ 原因是林書豪的球風說穿了就是需要隊友配合的聯合作戰,一旦碰上強勢個人單兵主義的主攻擊手就會打得綁手綁腳(在洛杉磯時還曾經發生Kobe與教練的指令不一致,導致林書豪不知該聽誰的指令之際還因為失誤被Kobe臭罵一頓的慘事) # ↑ 雖然有點像撈到的,不過林書豪在冠軍戰系列賽中也是有上場打球'''51秒''',真要說的話也不算完全是躺著拿… # ↑ 源自安東尼與其爭執而離隊後做出的評價:WHEN THE GRASS IS CUT THE SNAKES WILL SHOW # ↑ 不如說馬刺能夠在強敵環伺的西區中每年都能取得前段班戰績,波波的執教絕對功不可沒 # ↑ 雖然是體育競賽,但NBA畢竟還是商業活動、需要表演的職業籃球,所以為了票房,當家球星必須每場先發幾乎已成了潛規則,但波波維奇卻在2010年代開始一反常態,當家球星三巨頭即使身體狀況不錯也沒有受傷,仍會安排班表強制讓球員休息不上場比賽,這種輪流出賽的模式被一部分NBA球迷戲稱為''養生籃球'' # ↑ 據說NBA曾經為此對馬刺隊開罰,但馬刺隊透過這種輪休制度在2013-2014年以當家球星幾乎都接近屆齡退休的狀況下仍舊搶下冠軍之後,其他各隊競相模仿,聯盟也就默認這種現象的存在了。<s>然後巴克利就在自己的節目上批評這些球員弱不經風</s> # ↑ 現華盛頓巫師 # ↑ 錫箔多在接任灰狼及尼克教練後都第一時間把公牛時期的愛將羅斯交易至麾下 # ↑ 現沙加緬度國王 # ↑ 現曼非斯灰熊 # ↑ 還有不少評價欠佳的教練如Sam Mitchell(灰狼)、Alvin Gentry(鵜鶘)也被罵過西瓜 # ↑ 因為涉嫌性騷擾辭職 # ↑ Tracy McGrady在效力火箭隊時曾在某場比賽後將手感不佳歸咎於「神秘力量籠罩」,而李曾在數日前稱讚火箭隊,故有此稱 # ↑ SBL發展當初還有人是同時打SBL與大專籃球聯賽(UBA)的 # ↑ 名字取自漫畫《宅男打籃球》<s>,看來洪老師預言了未來</s> # ↑ 原文指的是比賽時間最後0秒鐘的壓哨進球。 # ↑ 沒有最糟,只有更糟<s>,EA不意外</s> # ↑ 主要被詬病的點在於復刻球隊沒有得到某些球員的授權(代表者如Rasheed Wallace,過去甚至還有Chris Webber,Steve Nash這類球隊核心缺陣的慘事)造成陣容不完整,以及生涯模式劇情枯燥,後來又用惡德商法逼玩家課金。 [[分類:未整理條目]] [[分類:運動]]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