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遊戲」: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Mimo123483(留言 | 貢獻) 小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 次修訂) | |||
第17行: | 第17行: | ||
* ギャルゲー的語源已不可考,但日本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就已經有人使用過這種稱呼。 | * ギャルゲー的語源已不可考,但日本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就已經有人使用過這種稱呼。 | ||
** 不過最早的ギャルゲー只是用可愛或是打扮清涼的女孩子作宣傳以吸引玩家目光<s>這也反映出電子遊戲在當時人們眼中就是一種豬哥才會碰的東西,可參照<b>油Game</b>一詞</s>,遊戲設計並非特別深入。 | ** 不過最早的ギャルゲー只是用可愛或是打扮清涼的女孩子作宣傳以吸引玩家目光<s>這也反映出靜態的電子遊戲在當時人們眼中就是一種豬哥才會碰的東西,可參照<b>油Game</b>一詞</s>,遊戲設計並非特別深入。 | ||
** 再加上受限於硬體 | ** 再加上受限於硬體性能,早期的遊戲體驗與畫面顯示普遍低落,導致起初的ギャルゲー幾乎跟クソゲー劃上等號。<s>就跟現在氾濫的廢萌動畫一樣,人類總是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s> | ||
* | ** 至PC-9800平台出現後,可呈現精美繪圖(點陣)的硬體與美少女繪師的入門,使得美少女遊戲開始醞釀,眾多IP也有移植至MS-DOS或代理發行中文化。 | ||
** 也因為純愛手札 | *** 這時期的出品常見『美(少)女』+『[[麻將|麻雀]]』或其他博弈內容的組合,已偏向成人的『黃+賭』<s>毒則是[[獵奇]]變態或[[科幻]]內容</s> | ||
* 92年《同級生》與94年KONAMI的《[[純愛手札]]》改變了當時美少女遊戲的窘境。<s>但就算這樣還是要每天一次的FYK</s> | |||
** 也因為純愛手札的好評,所以在那之後各類仿品戀愛遊戲或輕食化的互動電子小說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也造成了「galgame=戀愛遊戲」這樣的觀點。 | |||
** 曾經撐起業界半邊天的Elf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展露頭角,在經歷過數年的陣痛期後,ギャルゲー在90年代末開始進入穩定成長階段並準備第二波轉型。 | ** 曾經撐起業界半邊天的Elf也在這個時期開始展露頭角,在經歷過數年的陣痛期後,ギャルゲー在90年代末開始進入穩定成長階段並準備第二波轉型。 | ||
* 90年代末到2000年這段期間可說是ギャルゲー的關鍵時代,擺脫了純愛手札時期作業感頗重的戀愛養成系統,轉變為強調和女孩子間交流的電子書 | * 90年代末到2000年這段期間可說是ギャルゲー的關鍵時代,擺脫了純愛手札時期作業感頗重的戀愛養成系統,轉變為強調和女孩子間交流的冒險劇情電子書居多。 | ||
** 雖然助長了「galgame=戀愛遊戲」的刻板印象,但也確立了美少女遊戲大致的方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大多出自此時期。 | ** 雖然助長了「galgame=戀愛遊戲」的刻板印象,但也確立了美少女遊戲大致的方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大多出自此時期。 | ||
** 2000年後更是迎來了黃金時代,不僅有大量作品問世,更開始跨平台移植與動畫化。 | ** 2000年後更是迎來了黃金時代,不僅有大量作品問世,更開始跨平台移植與動畫化。 | ||
第28行: | 第30行: | ||
** 雖然在2010年代前期還風光了一陣子,但是隨著大量免費<s>才怪</s>手遊面世,單價頗高的galgame就逐漸被人們忽略<ref>實際上手遊的一單跟一款galgame間的價差並不大,但轉蛋就是有辦法吸引人花錢去抽</ref>。 | ** 雖然在2010年代前期還風光了一陣子,但是隨著大量免費<s>才怪</s>手遊面世,單價頗高的galgame就逐漸被人們忽略<ref>實際上手遊的一單跟一款galgame間的價差並不大,但轉蛋就是有辦法吸引人花錢去抽</ref>。 | ||
** 此時最慘的例子莫過於《うたわれるもの》續作,發售時野心勃勃的宣稱「要將遊戲市場從手遊產業上奪回來」,但終究還是宣告敗北。<s>最後因為幹不過手遊而跳下去<ref>《うたわれるもの ロストフラグ》於2019年11月26日開始營運</ref>跟著一起玩。AQUAPLUS:有多餘的錢能開發新作,真香.jpg</s> | ** 此時最慘的例子莫過於《うたわれるもの》續作,發售時野心勃勃的宣稱「要將遊戲市場從手遊產業上奪回來」,但終究還是宣告敗北。<s>最後因為幹不過手遊而跳下去<ref>《うたわれるもの ロストフラグ》於2019年11月26日開始營運</ref>跟著一起玩。AQUAPLUS:有多餘的錢能開發新作,真香.jpg</s> | ||
**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galgame本身的僵化,戀愛遊戲類(尤其是日常學園類型)已經難有新的突破,最後導致市場上幾乎只剩抜きゲー跟一些廣義作品在苦撐。 | **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galgame本身的僵化,戀愛遊戲類(尤其是日常學園類型)已經難有新的突破,最後導致市場上幾乎只剩抜きゲー(撸管用)跟一些廣義作品在苦撐。 | ||
** <s>簡單來說就是上個世代的敗北者</s> | ** <s>簡單來說就是上個世代的敗北者</s> | ||
* 也因為手遊在日本電玩市場氣勢太旺,許多公司開始將旗下galgame作品轉往STEAM發展,意圖開拓海外市場。 | * 也因為手遊在日本電玩市場氣勢太旺但入市條件偏高,許多規模較小的公司或新創工作室開始將旗下galgame作品轉往STEAM發展,意圖開拓海外市場。 | ||
** | ** 然而歐美是SJW當道,一個弄不好會死的比鎖國還慘,但由於[[政治正確]]/DEI狂潮已經退燒使玩家不再忍讓、又開始追尋政確起風前的遊戲風格與亞洲市場為主的平台(如PLAYISM),美少女遊戲的前景仍有許多變數… | ||
==有名的美少女遊戲公司或品牌== | ==有名的美少女遊戲公司或品牌== | ||
第66行: | 第67行: | ||
===CRYSTALiA=== | ===CRYSTALiA=== | ||
* 株式会社ソフパル<ref>該公司旗下的遊戲部門AMUSE CRAFT擁有許多美少女遊戲品牌。</ref>的旗下品牌,2017年發布第一作《絆きらめく恋いろは》 | * 株式会社ソフパル<ref>該公司旗下的遊戲部門AMUSE CRAFT擁有許多美少女遊戲品牌。</ref>的旗下品牌,2017年發布第一作《絆きらめく恋いろは》 | ||
** <s本作的真女主是黑髮,但另一位白髮 | ** <s>本作的真女主是黑髮,但另一位白髮角色的人氣非常高,可能導致之後幾乎每部作品的真女主都是白髮。</s> | ||
* 作品大多建立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觀,常出現刀槍對決的場景。 | * 作品大多建立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觀,常出現刀槍對決的場景。 | ||
第93行: | 第94行: | ||
===Eushully=== | ===Eushully=== | ||
* [[Eushully|請見專屬條目]] | * [[Eushully|請見專屬條目]] | ||
* 代表作:戰女神系列 | * 代表作:戰女神系列 | ||
===Feng=== | ===Feng=== | ||
* 2003年出道,全盛時期的「空之三部曲」<ref>指《青空の見える丘》、《あかね色に染まる坂》、《星空へ架かる橋》三作<s>但中間那款名字裡沒有空</s></ref>雖然大獲好評,但還是於2019年5月宣告破產。 | * 2003年出道,全盛時期的「空之三部曲」<ref>指《青空の見える丘》、《あかね色に染まる坂》、《星空へ架かる橋》三作<s>但中間那款名字裡沒有空</s></ref>雖然大獲好評,但還是於2019年5月宣告破產。 | ||
* 品牌名稱取自於中文「風」的讀音,基於「成為推動業界前進之風」這樣的期望而取的名字。 | * 品牌名稱取自於中文「風」的讀音,基於「成為推動業界前進之風」這樣的期望而取的名字。 | ||
第105行: | 第104行: | ||
===HOOKSOFT=== | ===HOOKSOFT=== | ||
* ロボプランニング公司的旗下品牌,有加盟パートナーブランド。 | * ロボプランニング公司的旗下品牌,有加盟パートナーブランド。 | ||
* 最早稱為同人團體ティングアベル,於1999年成立法人,前身為Hook於2000成立,2008年重組改為HOOKSOFT。 | * 最早稱為同人團體ティングアベル<ref>音近蘇格蘭劇作《彼得潘》中登場的妖精,Hook這名字也出自同作品中的角色"Captain Hook"。</ref>,於1999年成立法人,前身為Hook於2000成立,2008年重組改為HOOKSOFT。 | ||
** 至今完全沒有延期發售紀錄。 | ** 重組的原因是《天紡ぐ祝詞》銷售量不佳,公司負債而解散。 | ||
** 但當時的新作《Orange Pocket》仍在開發中,由ロボプランニング提供名義支持並掛在由旗下發行。 | |||
*** 後來成功大賣,辦公室搬到秋葉原。 | |||
* 至今完全沒有延期發售紀錄。 | |||
* 十分看重和玩家的關係,不會做出讓客人討厭的行為,盡可能聽從客群意見來製作。 | * 十分看重和玩家的關係,不會做出讓客人討厭的行為,盡可能聽從客群意見來製作。 | ||
* 作品 | * 作品常主打校園純愛,<s>以滿足製作人兼品牌代表亜佐美晶的妄想。</s><ref>亜佐美晶就讀的是男校,作品劇情很可能就是他年輕時所想經歷過的青春。</ref> | ||
* 如果銷量不錯的話,相關品牌經常都會出Fan disc。 | |||
* 代表作:PriministAr、放課後シンデレラ | * 代表作:PriministAr、放課後シンデレラ | ||
====ASa Project==== | ====ASa Project==== | ||
* HOOKSOFT的姊妹品牌,本部位於廣島,前身為同人社團adonis project,於2004年發布月光のアドニス。 | * HOOKSOFT的姊妹品牌,本部位於廣島,前身為同人社團adonis project,於2004年發布月光のアドニス。 | ||
* 劇本家多為天都,原畫家皆是夕凪セシナ,還有一位資訊不多的アンのうん,為創社三人,名字縮寫即是ASa。 | * 劇本家多為天都,原畫家皆是夕凪セシナ,還有一位資訊不多的アンのうん,為創社三人,名字縮寫即是ASa。 | ||
** 當時還是窮學生的天都原本打算轉行時受到亜佐美晶邀請加入後在2007年改為現名,發布第一作《めいくるッ!》。 | |||
** 音樂經常交由rian作詞和山下航生編曲。 | |||
* 旗下女性角色經常出現驚人的顏藝<s>特別是粉紅色頭髮的</s>、破壞自身形象,因此又被稱為顏藝社。 | * 旗下女性角色經常出現驚人的顏藝<s>特別是粉紅色頭髮的</s>、破壞自身形象,因此又被稱為顏藝社。 | ||
* 常出現家族融合的劇情,近幾作修羅場的火藥味越來越重,主人公顯得越來越渣。 | * 常出現家族融合的劇情,近幾作修羅場的火藥味越來越重,主人公在眾女主角之間徘徊不定,顯得越來越渣。 | ||
* 角色發言會打破[[第四面牆]],選擇惡搞選項可能會進入搞笑結局。 | * 角色發言會打破[[第四面牆]],選擇惡搞選項可能會進入搞笑結局。 | ||
** <s>為了怕被認為是專做搞笑遊戲,所以遊戲標題常強調"戀愛"兩個字。</s> | ** <s>為了怕被認為是專做搞笑遊戲,所以遊戲標題常強調"戀愛"兩個字。</s> | ||
[[檔案:第6回【公式インタビュー】「ASa_Project」.png|無框|置中 | [[檔案:第6回【公式インタビュー】「ASa_Project」.png|無框|置中]] | ||
* 代表作:恋愛0キロメートル、かりぐらし恋愛 | * 代表作:恋愛0キロメートル、かりぐらし恋愛 | ||
====SMEE==== | ====SMEE==== | ||
* HOOKSOFT的旗下品牌,為避免虧損風險而在2007年分支出來。 | * HOOKSOFT的旗下品牌,為避免虧損風險而在2007年分支出來。 | ||
** 名字源自虎克船長的手下"Mr. Smee"。 | |||
* 品牌代表是<s>原本想退休卻被亜佐美晶要求負責經營的前HOOKSOFT原畫</s>宅本うと。 | |||
** 宅本うと認為女主角不僅要可愛還要有更多的性吸引力,試著與HOOKSOFT做出明顯區別,相較之下以大學生或社會人為主的劇情更多。。 | |||
* 大部分的劇本都由早瀬ゆう負責;中期的原畫家為あめとゆき,但畫風有一定辨識度後,從《カノジョ*ステップ》開始卻換成了谷山さん,且最新作又換人了,讓玩家有點不適應。 | * 大部分的劇本都由早瀬ゆう負責;中期的原畫家為あめとゆき,但畫風有一定辨識度後,從《カノジョ*ステップ》開始卻換成了谷山さん,且最新作又換人了,讓玩家有點不適應。 | ||
* 主人公個性較獨立成熟,喜歡搞笑。 | |||
* 代表作:フレラバ 〜Friend to Lover〜、Making*Lovers | * 代表作:フレラバ 〜Friend to Lover〜、Making*Lovers | ||
====Tily==== | |||
* 為了自由開發注重劇情和色情的作品而新開發的品牌<s>做純愛キャラゲー已經無法滿足HOOKSOF了。</s> | |||
** 名字源自夢幻島的原住民"Tiger Lily"。 | |||
* 其實不太算正式的品牌,皆是由HOOKSOFT和SMEE旗下員工負責。 | |||
* <s>為了降低開發成本而</s>只做低價短篇作品,可攻略女主角只會有一位。 | |||
===illusion=== | ===illusion=== | ||
* 1993年成立,通稱「幻影社」。 | * 1993年成立,通稱「幻影社」。 | ||
* 最大的特徵是作品幾乎都採用3D建模製作,在大多作品都採2D平面製作的galgame市場中顯得一枝獨秀。 | * 最大的特徵是作品幾乎都採用3D建模製作,在大多作品都採2D平面製作的galgame市場中顯得一枝獨秀。 | ||
第150行: | 第159行: | ||
===Key=== | ===Key=== | ||
* [[Visual Art's/Key|請見專屬條目]] | * [[Visual Art's/Key|請見專屬條目]] | ||
第160行: | 第168行: | ||
===Lump of Sugar=== | ===Lump of Sugar=== | ||
* 有限会社ランプオブシュガー的旗下品牌,日本玩家常稱呼為角砂糖,中文玩家則稱方糖社,2005年發布首作《Nursery Rhyme》。 | |||
** 該作主題曲「true my heart」在NICONICO是知名空耳惡槁歌曲,在愛好者之間被稱為「きしめん」 | |||
** 而登場的黑貓布偶角色アズラエル被當作該社吉祥物,在官網和之後幾部作品也有出現。 | |||
*** 《花色ヘプタグラム》出現了白色外觀版的ラビエル | |||
* 因為所畫的角色中大多有獸耳而聞名 | * 因為所畫的角色中大多有獸耳而聞名 | ||
* 順便一說,雖說名字聽起來很女性化,常駐畫師萌木原ふみたけ | * 順便一說,雖說名字聽起來很女性化,常駐畫師萌木原ふみたけ是男性 | ||
* 代表作:タユタマ | * 代表作:タユタマ | ||
第172行: | 第183行: | ||
===MORE=== | ===MORE=== | ||
* モア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More Digital Entertainment)公司在2013年成立的品牌。 | * モア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More Digital Entertainment)公司在2013年成立的品牌。 | ||
* 成立品牌眾多,如:MORE、pure more、Chelseasoft、MONAKO、DOLCE、NIKO、kate... | * 一起成立的相關品牌眾多,如:MORE、pure more、Chelseasoft、MONAKO、DOLCE、NIKO、kate... | ||
** 遊戲音樂大多由品牌「MORE MUSIC ENTERTAINMENT」發行<s>披著色情遊戲外皮的音樂公司</s> | ** 遊戲音樂大多由品牌「MORE MUSIC ENTERTAINMENT」發行<s>披著色情遊戲外皮的音樂公司</s> | ||
* 業界知名歌手"夢乃ゆき"曾經所屬,並唱過許多主題曲。 | * 業界知名歌手"夢乃ゆき"曾經所屬,並唱過許多主題曲。 | ||
第178行: | 第189行: | ||
* 劇情大多走胃痛文學路線,男女主角在結局經常面臨生離死別。 | * 劇情大多走胃痛文學路線,男女主角在結局經常面臨生離死別。 | ||
* 2019年發售《スワローテイル -あの日、青を超えて》後,於2020年宣布停止營運。 | * 2019年發售《スワローテイル -あの日、青を超えて》後,於2020年宣布停止營運。 | ||
** 不過同年有 | ** 不過同年有一個叫MELLOW的新品牌成立,能看到許多熟悉的製作人員...。 | ||
** <s>故事依然充滿著生離死別和纏綿悱惻的愛。</s> | |||
* 代表作:ヒマワリと恋の記憶 | * 代表作:ヒマワリと恋の記憶 | ||
===NEKO WORKs=== | ===NEKO WORKs=== | ||
* 非上市公司,只是同人社團,因為那兩隻招牌貓紅透半邊天而成功。 | * 非上市公司,只是同人社團,因為那兩隻招牌貓紅透半邊天而成功。 | ||
第189行: | 第200行: | ||
* 劇情常與觀光冒險有關,所以世界觀常設定於鄉間。 | * 劇情常與觀光冒險有關,所以世界觀常設定於鄉間。 | ||
* 許多作品都移植到其他平台過,甚至翻譯成<s>被閹割過的</s>外文進軍海外市場。 | * 許多作品都移植到其他平台過,甚至翻譯成<s>被閹割過的</s>外文進軍海外市場。 | ||
* 代表作《遙仰凰華》,在2008年即被引進繁體中文版到台灣市場。亦是許多人首次接觸的熱門Galgame。 | * 代表作《[[遥かに仰ぎ、麗しの|遙仰凰華]]》,在2008年即被引進繁體中文版到台灣市場。亦是許多人首次接觸的熱門Galgame。 | ||
===Purple software=== | ===Purple software=== | ||
* 通稱「紫社」,命名取自《源氏物語》的紫之上。1998年成立時只有「Purple」,後來權利轉移到新東家後才改成現在這樣。 | * 通稱「紫社」,命名取自《源氏物語》的紫之上。1998年成立時只有「Purple」,後來權利轉移到新東家後才改成現在這樣。 | ||
* 作品主要走奇幻風校園戀愛,有高達八成的主題曲都是橋本みゆき演出,數量多到出一張專輯都不成問題。 | * 作品主要走奇幻風校園戀愛,有高達八成的主題曲都是橋本みゆき演出,數量多到出一張專輯都不成問題。 | ||
第204行: | 第214行: | ||
===SAGA Planet=== | ===SAGA Planet=== | ||
* 原本在Visual Art's的旗下,2019年已解除合約,目前為獨立品牌。 | * 原本在Visual Art's的旗下,2019年已解除合約,目前為獨立品牌。 | ||
** 總部設在大阪;SAGA代表的意思是「性」,跟[[佐賀偶像是傳奇|佐賀或傳奇]]無關。 | ** 總部設在大阪;SAGA代表的意思是「性」,跟[[佐賀偶像是傳奇|佐賀或傳奇]]無關。 | ||
第230行: | 第239行: | ||
===TYPE-MOON=== | ===TYPE-MOON=== | ||
* [[TYPE-MOON|請見專屬條目]] | * [[TYPE-MOON|請見專屬條目]] | ||
* <s>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目前混得最好的美少女遊戲公司</s> | * <s>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目前混得最好的美少女遊戲公司</s> | ||
第239行: | 第247行: | ||
* 有限会社ファナティックス於2006年成立的品牌,2010年由株式会社インフェルノ接替營運。 | * 有限会社ファナティックス於2006年成立的品牌,2010年由株式会社インフェルノ接替營運。 | ||
* 側重劇情的全價作,其常見原畫由てんまそ和水鏡まみず負責;輕鬆向萌Game的原畫為鷹乃ゆき和白もち桜。 | * 側重劇情的全價作,其常見原畫由てんまそ和水鏡まみず負責;輕鬆向萌Game的原畫為鷹乃ゆき和白もち桜。 | ||
** 和劇本家近江谷宥有長時間的合作關係。 | |||
* 每部作品可能都處於同一個世界。 | * 每部作品可能都處於同一個世界。 | ||
===YUZUSOFT/ゆずソフト=== | ===YUZUSOFT/ゆずソフト=== | ||
* [[ゆずソフト|請見專屬條目]] | * [[ゆずソフト|請見專屬條目]] | ||
* 2008年出道,通稱「柚子社」,另有姐妹社ゆずソフトSOUR。 | * 2008年出道,通稱「柚子社」,另有姐妹社ゆずソフトSOUR。 | ||
第249行: | 第257行: | ||
* <s>天色*アイルノーツ後每一款的女角一定都有人會0721,快要變成預設屬性了</s> | * <s>天色*アイルノーツ後每一款的女角一定都有人會0721,快要變成預設屬性了</s> | ||
* 代表作:天神乱漫 | * 代表作:天神乱漫 | ||
===あかべぇそふとつぅ=== | |||
* 前身是Key和有葉於2000成立的同人社團「AKABEiSOFT」<ref>並無專門製作美少女遊戲,大部分仍還是以同人誌為主的創作。</ref>,與另一個社團的劇本家るーすぼーい合作過後,2005年正式成立有限会社AKABEiSOFT2<ref>Key公布了本名三舛啓並擔任社長,るーすぼーい受到邀請而正式加入團隊。</ref>,品牌則稱為「あかべぇそふとつぅ」,同年發行第一部作品《魂響〜たまゆら〜》。 | |||
====しゃんぐりら==== | |||
* 2007年成立的旗下品牌,主要劇本家和原畫家是過去合作過的衣笠彰梧和トモセシュンサク,兩人之後也成立了新品牌てぃ〜ぐる<s>然後作品又爛尾,可能也倒了。</s> | |||
====エフォルダム==== | |||
* 三舛啓在2006年成立的分公司株式会社エフォルダム,旗下有著許多品牌,不過目前多已解散並被母公司買下版權,目前只剩あっぷりけ仍存在<s>但可能也不會再有新作了,跟倒了差不多。</s> | |||
===あざらしそふと=== | ===あざらしそふと=== | ||
第256行: | 第271行: | ||
===エルフ/élf=== | ===エルフ/élf=== | ||
* 與樓上AliceSoft並稱的業界雙壁,曾有「東のエルフ、西のアリス」的美譽。 | * 與樓上AliceSoft並稱的業界雙壁,曾有「東のエルフ、西のアリス」的美譽。 | ||
* 知名作品如《下級生》、《YU-NO 在這世界盡頭詠唱愛的少女》等甚至有20萬至30萬套的銷售佳績,可說是當時最成功的公司。 | * 知名作品如《同級生》、《下級生》、《YU-NO 在這世界盡頭詠唱愛的少女》等甚至有20萬至30萬套的銷售佳績,可說是當時最成功的公司。 | ||
* 之後因為種種問題導致榮光不再,最後在2016年宣告結束營業,旗下作品版權大多被DMM收走。 | * 之後因為種種問題導致榮光不再,最後在2016年宣告結束營業,旗下作品版權大多被DMM收走。 | ||
* 代表作:下級生 | * 代表作:下級生 | ||
===きゃべつそふと=== | |||
* 中文常見名稱是高麗菜社,2017年發行第一部作品《星恋*ティンクル》 | |||
* 原畫擔當是梱枝りこ和しらたま,常見歌手與作詞家是Kyoka。 | |||
* 名稱由來是因為<s>希望像炸豬排旁的高麗菜給予玩家新鮮感</s>梱枝りこ喜歡吃高麗菜。 | |||
===戯画=== | ===戯画=== | ||
* 品牌名與商標取自於日本國寶名畫「鳥獣戯画」中的兔子。 | * 品牌名與商標取自於日本國寶名畫「鳥獣戯画」中的兔子。 | ||
* 以多產聞名,跟大部分一年只發售1~2款作品的公司不同,一年5款都不是問題。 | * 以多產聞名,跟大部分一年只發售1~2款作品的公司不同,一年5款都不是問題。 | ||
第271行: | 第289行: | ||
===でぼの巣製作所=== | ===でぼの巣製作所=== | ||
* 因為繪師山本和枝一成不變的畫風與吉祥物麻雀而聞名。 | * 因為繪師山本和枝一成不變的畫風與吉祥物麻雀而聞名。 | ||
* 作品量極多但玩法跟內容大多千篇一律,目前也開始涉足網頁遊戲,不過仍有在製作小品類的作品。 | * 作品量極多但玩法跟內容大多千篇一律,目前也開始涉足網頁遊戲,不過仍有在製作小品類的作品。 | ||
第284行: | 第301行: | ||
===ぱれっと=== | ===ぱれっと=== | ||
* クリアレーヴ公司的旗下品牌。 | * クリアレーヴ公司的旗下品牌。 | ||
** 2002年開始經營,從light旗下的Rateblack獨立出來。 | ** 2002年開始經營,從light旗下的Rateblack獨立出來。 | ||
第293行: | 第309行: | ||
===まどそふと=== | ===まどそふと=== | ||
* 2013年開始經營。 | * 2013年開始經營,作為戯画的合作品牌出道。 | ||
* 劇中角色的巨乳率很高。 | * 劇中角色的巨乳率很高。 | ||
** <s>目前有 | ** <s>目前有八部全價作,主要女主角髮色皆是黑、淡藍、金、紅色系,讓部分玩家懷疑人設都沒變過。</s> | ||
* | * 有兩部作品動畫化,其中《常軌脫離Creative》在動畫化企劃開放募資後5分鐘即達到目標的一千萬日圓,最後約募得一億一千萬日圓。 | ||
** 其中的角色人氣非常高,至今靠著這部<s>吃老本</s>出了許多續作和聯名活動。 | |||
===ま~まれぇど=== | ===ま~まれぇど=== | ||
第303行: | 第320行: | ||
===みなとそふと=== | ===みなとそふと=== | ||
* 女主角中強氣類的比例很高。<s>因為是タカヒロ創立的公司</s> | * 女主角中強氣類的比例很高。<s>因為是タカヒロ創立的公司</s> | ||
* <s>幾乎每款的聲優群都很豪華,豪華到讓人懷疑是否能回本</s> | * <s>幾乎每款的聲優群都很豪華,豪華到讓人懷疑是否能回本</s> | ||
第329行: | 第345行: | ||
** 於2012年動畫化並移植PSP,移植版由角川遊戲發售,2020年底再跟樓下的蒼彼一同推出HD重製版。 | ** 於2012年動畫化並移植PSP,移植版由角川遊戲發售,2020年底再跟樓下的蒼彼一同推出HD重製版。 | ||
*** 動畫版因為劇情太過御都合,加上結局選擇了不受玩家歡迎的幼馴染千里,因此整體評價不優<ref>galgame改編的動畫多半都有這問題,因為一季的量通常難以完整呈現遊戲的重點,女角們又各有支持者而不可能砍角,所以通常不是趕火車就是魔改原作</ref>。 | *** 動畫版因為劇情太過御都合,加上結局選擇了不受玩家歡迎的幼馴染千里,因此整體評價不優<ref>galgame改編的動畫多半都有這問題,因為一季的量通常難以完整呈現遊戲的重點,女角們又各有支持者而不可能砍角,所以通常不是趕火車就是魔改原作</ref>。 | ||
* いますぐお兄ちゃんに妹だっていいたい! | * いますぐお兄ちゃんに妹だっていいたい! | ||
** 戀選的外傳,時間在戀選前兩年,主角群跟戀選的女角也有所關聯<ref>千里跟主角的義妹是親戚,皐月是主角的學妹</ref>。 | ** 戀選的外傳,時間在戀選前兩年,主角群跟戀選的女角也有所關聯<ref>千里跟主角的義妹是親戚,皐月是主角的學妹</ref>。 | ||
** 全年齡向校園戀愛,聲優群也相當豪華,其中包含了當時還是新人的島崎信長。 | ** 全年齡向校園戀愛,聲優群也相當豪華,其中包含了當時還是新人的島崎信長。 | ||
* 蒼の彼方のフォーリズム | * 蒼の彼方のフォーリズム | ||
** 簡稱「蒼彼」,走輕科幻風的校園戀愛作品,同樣有動畫化。 | ** 簡稱「蒼彼」,走輕科幻風的校園戀愛作品,同樣有動畫化。 | ||
** 故事圍繞在反重力科技所衍生的浮空運動「Flying Circus」上,典型的「與同伴們互相扶持」青春系作品。 | ** 故事圍繞在反重力科技所衍生的浮空運動「Flying Circus」上,典型的「與同伴們互相扶持」青春系作品。 | ||
** 本來是R-18作品,2020年HD化後不知為何變成全年齡。 | ** 本來是R-18作品,2020年HD化後不知為何變成全年齡。 | ||
* 処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 | * 処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 | ||
第372行: | 第386行: | ||
** 中期開始加入致敬當期ACG作品的手法,作中總有幾個女角看起來活像是從其他棚跑過來的。 | ** 中期開始加入致敬當期ACG作品的手法,作中總有幾個女角看起來活像是從其他棚跑過來的。 | ||
** 最新作為2022年12月的《もっと!孕ませ!炎のおっぱい異世界おっぱいメイド学園!》。 | ** 最新作為2022年12月的《もっと!孕ませ!炎のおっぱい異世界おっぱいメイド学園!》。 | ||
==相關刊物== | |||
===BugBug=== | |||
* 1992年由出版社株式会社サン出版發行創刊號,當初只有介紹一般向電玩,但因銷量成長緩慢而改為專門介紹成人遊戲,公司在歷經多次吸收合併後,從2021年至今皆是由辰巳出版株式会社持續發行。 | |||
===DENGEKI HIME=== | |||
* 1997年作為角川集團旗下的株式会社メディアワークス作品《電撃王》副刊發行,2001年正式獨立出來,2008年吸收アスキー後改以株式会社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名義出版。 | |||
** 原名為《電撃姫》,後來才改為《DENGEKI HIME》,尺寸和厚度等規格也多次改版過。 | |||
* 發行2015年2月號後停刊,但2021年3月發行過<s>很薄的</s>《電擊HIME Festival! 夜明前的琉璃色 15周年紀念號》,還特別強調是雜誌睽違多年的復活。 | |||
* 贈品經常為抱枕套和掛軸。 | |||
===TECH GIAN=== | |||
* 前身為角川集團旗下的エンターブレイン於1993年創刊的電腦雜誌《テックウィンDVD》,後由獨立出版社アスキー於1996年正式發行成人版的《TECH GIAN》。 | |||
** 不過アスキー因為財務惡化歷經商業登記變更,重組後被角川集團吸收,由株式会社エンターブレイン繼續發行。 | |||
* 因為銷量持續減少,發行2021年9月號後宣布停刊。 | |||
** 原本在角川網路商店ebten的銷售服務也在幾個月後停止更新。 | |||
* 隨書會附贈近期發售遊戲的體驗版。 | |||
* 某段時期每個月會在音泉經營網路廣播「VOICE ACTRESS CONCERTO!」,邀請業界知名聲優接受訪問,主持人為Ayumi和藤咲ウサ。 | |||
===メガストア=== | |||
* 株式会社白夜書房在1993年創刊,目前仍在持續發行。 | |||
** 旗下出版社的株式会社コアマガジン有發行過姊妹誌《G-type》,也有稍微介紹美少女遊戲,但相較之下紀載更多成人動畫資訊,在2011年停刊。 | |||
* 隨書會附贈知名遊戲完全版<ref>有時還不只送一部,但通常都是已發行數年的作品。</ref>,售價可能因此較類似書籍高一半。 | |||
* 官方網站有在連載成人漫畫。 | |||
==已有條目之作品== | ==已有條目之作品== | ||
第380行: | 第419行: | ||
* [[貓娘樂園]] | * [[貓娘樂園]] | ||
** <s>快給我變!!</s> | ** <s>快給我變!!</s> | ||
* | * [[戀姬†無雙]] | ||
* [[蘭斯]] | * [[蘭斯]] | ||
* [[WHITE ALBUM|白色相簿]] | * [[WHITE ALBUM|白色相簿]] | ||
==相關條目== | ==相關條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