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艦これArcade 的原始碼
←
艦これArcade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艦隊Collection/艦これArcade}} == 概要 == * 由SEGA製作的業務用機台遊戲,於2016年4月26日正式開始服務 ** 其系統使用基於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8的SEGA Nu 1.1 ** <s>由於開始服務時間正巧碰上日本黃金周,遊戲中心大排長龍,似乎有玩家已經受不了要跟人排隊而想要抱一台回家</s> *** 即使黃金周結束,根據Arcade提督們的回報還是很多人在排隊,排上一兩個小時才能遊玩的情況不少 *** 甚至還因此壓迫到SEGA的生產線 ** 海外無人權經典案例之一,眾多台灣提督因為對引進的可能性無限等於零而感到絕望 *** <s>就算哪天破天荒可以引進,也會因為被評定為營業用娛樂機台,能稼動的店會少的可憐,容易與葡式蛋塔一樣風潮一過馬上凋零...</s>何況日本的機台數也在減少 * 看板艦娘是兩艘伊勢型戰艦,Logo也是實際的伊勢號戰艦,框體設計上更融入了伊勢型戰艦的航空甲板。 ** <s>伊勢(せ)+日向(が)=SEGA</s> * <s>不少人玩了之後都覺得《艦これ改》的遊戲模式應該是這個樣子,從而對角川感到更失望</s> ** <s>人家SEGA延期是把整個遊戲脫胎換骨從普GAME進化到神GAME,為什麼角川你延期還是只能作出糞GAME?</s> ** 不過就是因為原本的遊戲模式實在太抱歉,當初許多大型電玩店並沒有引進的打算,這也是營運初期大排長龍的原因之一。 * <s>某程度上可視作艦娘版戰艦世界</s> * 後來出現的C-Like智慧型手機遊戲—深淵地平線、蒼藍誓約等都以此款為藍本,也遭到SEGA版權警告以及提告 === 活動 === * 在2016年10月底正式展開首次活動海域「敵艦隊前線泊地殴り込み」 ** 只開放丙和乙作戰,要玩乙必須先打通丙 *** <s>但是乙作戰的難度之高已經讓許多提督叫苦連天,大家都在想真有甲作戰難度到底會多變態</s> ** 海域血條扣減機制與本家不同,Arcade版裡只要擊破一支活動海域艦隊就會扣,但要斬殺還是必須要擊敗BOSS艦隊 * 此外原作的戰果制度也有引進遊戲 * 秋葉原的SEGA二號大樓每逢艦收週年就會換上大型橫幅廣告的外裝作為祝賀,可惜在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該店在2020年8月31日關閉,此景從此成為絕響 * 2020年9月起實裝比照本家的聯合艦隊系統 == 遊戲機制 == === GP === * 遊戲機制為投入硬幣轉換為GP(遊戲點數),並視玩家的行動扣除GP,當GP歸零時便結束遊戲 ** 資源可以在地圖上撿或以GP購買,遊戲結束時剩餘的GP會自動轉換為資源 ** 能投多少錢視個別遊戲中心規定,大多都<s>因為要顧及翻桌率而</s>設成上限為僅能投三枚硬幣(最多900GP,印卡需要額外投入的硬幣不在此限),當然也有部份只看玩家自己身上有多少錢 *** 由於大部分情況下玩家至少會建一次撈一次,所以大致上一次遊玩的花費是500日幣(900GP+撈兩次艦娘) *** <s>我靠這根本在考驗玩家的愛與財力啊</s> === 母港 === * 母港中30秒內不會扣GP,超過便會以1秒扣1GP開始計算 ** 因為轉成了3D,可以隨提督喜歡繞著自己秘書艦360度看<s>然後性騷擾自己的秘書艦</s> * 入渠、建造、開發與網頁版不同不需等待,而會馬上展現成果 ** 建造與下述的撈到娘一樣必須要額外投幣才能建造,視店家設定,通常是出擊前只能建造一次 ** 開發出來的裝備上限是500個,每次出擊前只能開發4次 *** 建造與開發的限定次數用盡之後,必須等到出擊完才能再次使用 ** 修復水桶的功用變成僅不耗資源 * 2016年7月更新的「REVISION2」裡增加「任務」與「第二開發」的功能 ** 任務跟本家差不多,有每日、每周以及特別任務,目前一次最多能同時接五個任務 *** 有計算次數的話是連續累計,即使這次遊戲沒有達成次數,下次會繼續計算不用重新累計 *** 達成任務後會得到道具、裝備以及Arcade特有的「戰略點數」<s>,大概之後的大型艦建造也會改用這個戰略點數來處理</s> ** 第二開發放在開發選單,點選後選擇要開發的道具會自動切換到另一場景,並消耗戰略點數進行開發<s>,但會出現甚麼裝備依然是靠你的運氣</s> == 戰鬥模式 == * 每次出擊都會扣除150點以上的GP,並且會有大約3-6分鐘的作戰時間 ** 出擊期間不會扣除GP,但作戰時間歸零就會強制回母港 * 若隊中有大破的艦娘,進擊/撤退時系統會有提示<s>比本家良心多了</s> ** 不過夜戰突入的時候不會提醒,所以要打夜戰還是要小心為上 ** 此外特別提醒,可能是為了符合日本的法規所以跟本家不一樣,Arcade中'''就算是大破撤退也一定撈的到艦娘''',所以真的不小心打到有艦娘大破'''請馬上撤退''' === 海域移動 === * 若說本家與《改》是重視策略與運氣的遊戲,Arcade則是偏向實戰指揮的遊戲 ** 一樣是六船編隊,但戰鬥流程中是進入海戰地圖,並實際操作隊伍攻擊敵人 *** 因為是由玩家自己操舵所以沒有羅盤娘的問題,遇上敵人時也可以繞道而行,甚至如果隊伍腳程快的話,還能在碰到BOSS之前完全不遇敵 *** 地圖上同樣有綠色的資源點,接觸索敵圈就會自動回收 *** 另外根據一些玩家的經驗,雖然不再有羅盤娘,但地圖設置與敵人與資源點的分布似乎還是奠基於本家的地圖。 ** 注意航速開太快的話部份<s>腿短</s>艦娘會脫隊,陣型也會亂掉,超出以旗艦為中心劃出的索敵圈範圍的艦娘在艦隊遭遇戰鬥時不能參戰 *** 另外速度開得太快也容易讓艦娘過度疲勞,造成戰鬥時命中率與攻擊輸出下降。 ** 在海域上可派出飛機(如有)進行航空偵察尋找敵人位置 *** 依照裝備艦種會有不同的演出,如果艦娘的艤裝上沒有把偵察機彈射出去的甲板設計的話,演出就會變成偵察機從艦娘行列後方飛出來。 *** 而根據偵察機的數量,地圖上會顯示出一到三台偵察機劃過迷霧後返航,越多偵察機可以調查的範圍就越多。 ** 找到敵人後,可用空母的艦載機發動航空攻擊,但注意CD十分長 *** 若敵艦隊也有空母就會進入航空戰,制空權喪失的場合玩家將失去多數艦載機,連帶影響空母在戰鬥中的輸出 *** 若是成功搶到制空權,除了敵方空母發動攻擊速度會變稍微比較慢且傷害較小以外,基本上就是跟彈道觀測射擊系統有關。 *** 戰鬥時不能使用航空偵察。 *** 因為到REVISION2為止航空攻擊的傷害實在如同隔靴搔癢(而且還很消耗資源),所以直到REVISION3調整公式讓航空攻擊傷害提升之前,航母的實用性在玩家中普遍評價不高。 ** 在遭受到敵方航母的艦載機空襲時,如果旗艦及時逃出地圖上標記的紅圈範圍該次空襲就算發動失敗 *** 同理我方發動空襲時,若敵方在我方航空隊到達前已逃出攻擊範圍,一樣視為發動失敗,必須等到下次CD結束才能再次發動 *** <s>但是敵方的航母CD時間實在短到不科學,常常我方剛閃一次馬上就要閃下一次,眾多玩家對此頗為不滿</s> *** 由於只要進入戰鬥,敵我雙方隊形都會重新調整,因此有些玩家會利用發動艦載機攻擊強制進入戰鬥畫面讓因為速度開太快而掉隊的戰艦重新整隊。 * 在首次活動海域中正式實裝「夾擊」系統 ** 一旦兩隻敵艦隊靠得很近就會閃出紅光警告,此時接觸敵艦隊就會進入被夾擊的狀態,也就是'''一次面對兩支敵艦隊''' *** E-4的泊地棲鬼戰更是強制被夾擊<s>,比本家還要早實裝6vs12的戰鬥,而且跟本家比起來這邊還更像無理ゲー</s> ** 關於炮雷擊戰的夾擊處理詳見下項 === 炮雷擊戰 === * 一般日戰是60秒,結束後若尚未分出勝負可以再進行20秒的夜戰 ** 2016年活動王點日戰有90秒 ** 不過進行命中演出的時候倒數會暫停,所以實際上一場戰鬥包含夜戰大概2-3分鐘左右 ** 兩者都會扣除作戰剩餘時間,若能在時限結束前全滅敵方艦隊,剩餘的秒數會加回作戰時間 *** 能成功在時間耗盡前擊破BOSS艦隊的話,會根據剩餘作戰時間得到額外經驗值 ** 若遭遇敵人時作戰時間已經不足60秒,系統會強制讓玩家可以進行一次日戰與夜戰,結束後強制返回母港 * 進入戰鬥時所有艦娘的速度會調整為旗艦的速度,但REVISION2中全體艦娘的速度都大幅調整並nerf了戰艦和航母的航速,戰鬥航速也改為以全體艦娘的速度平均值決定<s>,就算是島風也沒辦法拉高全艦隊的速度</s> ** 根據玩家實測發現艦娘航速是基於史實的公試速度調整,因此最快的是島風(40節),次快的是吹雪(39節),其後是吹雪型等驅逐艦 ** 航母雖然被降速,但因為史實上蒼龍和飛龍是相對高速的航母(34.5節),所以在這場降速災難中反倒被影響較少,連帶讓愛用她們的提督增加 *** 赤城與加賀雖然也被降速,但她們可搭載戰鬥機量仍然很多,所以影響不算特別大 *** 鶴姊妹因為史實上也有到34.2節,所以速度上跟蒼龍與飛龍差不多。 *** 真正不幸的大概就是一眾輕空母,她們的搭載量本來就不多,速度一降就幾乎等同完全失去價值 * 戰鬥系統沿用本家/改的用語,並就遊戲模式的不同作手動成分增加的調整: ** 敵我航向由玩家操舵決定,反航戰時命中率下降,T字有利和T字不利的效果變成只影響自身 *** T字有利/不利不受陣型影響,只看行進方向而定,另外航向轉變後大致上需要等待2~3秒敵我航向關係才會改變 * 艦娘各自主副砲的射程差異可視化 ** 主砲加入砲擊後的CD充填時間,若沒有命中則會產生提升下次炮擊命中的「夾叉彈」效果 ** 副砲則是在指示條見底為止可以不斷連射,但<s>產廢化只能替棲艦抓癢</s>傷害不高,不過可以阻礙敵人的行動,也容易發生讓敵人暫時停止一切動作、還能擾亂敵方陣形的「至近彈」效果 *** 至近彈發生後彈著點標示充填速度會變得極慢,要逃離就變得很容易 ** 戰艦主砲射程遠、火力大但是充填時間長;相對地驅逐艦每發間隔短但射程和火力都低 ** 複數艦娘齊射時有較高機率出現會心一擊 ** 若艦娘的疲累值過高輸出會大幅下降,也會變得不容易打中敵人 * 魚雷於每場戰鬥裡只能射兩次,點擊畫面決定發射方向,<s>與戰艦世界一樣</s>需要事先計算敵方的前置量才不會浪費 ** 當接觸到以魚雷為中心劃出的圓圈便視為觸雷,進入命中演出並就命中率決定傷害 ** 由於副炮可以阻止敵人的行動,若不太熟悉魚雷操作的話可以多加利用副炮牽制提升命中率 * 深海棲艦發動攻擊時會有提示音和於畫面出現透明的彈著點標示,當艦娘踏入提示圈時就會開始從中間變成紅色,只要在彈著點完全變成紅色前離開圓圈範圍就能躲開攻擊<s>,故比起本家來說,只要你練到操作技巧高超,要完全勝利S的機率就高上不少</s> ** 圓圈範圍依照我方艦隊航向大小依序是「T字不利>同航>反航>T字有利」 ** 艦隊陣形與行進速度會影響迴避彈著點的難度,例如單縱陣容易因為無法完全逃離而讓排隊尾的艦娘中標 ** 出現至近彈或夾叉彈會使著彈時間會重新計算<s>,若自己的艦隊腳程太慢逃不掉時可以用這招試試看</s> * 特定情況下會發生QTE效果,畫面上會出現指示,玩家必須<s>像玩柏青哥般</s>在時間結束前連續敲打發令鍵或旋轉舵向才能發動 ** 目前已知的效果有時間結束前連續追擊敵艦、讓其他艦娘掩護被攻擊的旗艦、旋轉舵向迴避攻擊 * 艦娘被打成中破/大破狀態的時候會出現破衣的動畫,之後就會變成中破的模組並且擺出中破姿勢<s>,也可以轉360度看</s> ** 但注意的是有些艦娘的中破貌如果直接做成3D模型的話本遊戲就會變成R-18,所以這些中破艦娘衣著上都會做得跟原本的插圖不一樣<s>,至少遮住該遮的部位</s> *** 例如瑞鶴跟鈴谷,至於<s>萬眾期待的</s>隼鷹加了素色內衣以防露點 ** 至於像<s>容易被惡搞的</s>(一改)妙高、川內與那智等中破圖是'''中破瞬間'''的圖,則是先擺出中破姿勢後變成別的姿勢。 * 如上所述,本遊戲在首次活動海域中增加了「夾擊」的系統 ** 接觸的艦隊一樣會顯示為紅色,而另一支艦隊則是顯示為黃色,可以透過右下角的切換目標決定要打哪一支艦隊。 ** 要注意的是雖然玩家並沒有跟另一支艦隊接戰,但相對位置與方向還是會有影響<s>,別一不小心就跟另一支艦隊形成T字不利狀態了</s> === 對潛戰 === * 2016年7月12日隨著西方海域的開放追加的戰鬥模式 * 由潛水艦組成的艦隊會出現在地圖上,索敵發現後旁邊會出現藍色的潛航條,一旦到底該艦隊便會「潛航」消失在地圖上 ** 若能在消失之前接觸就會進入戰鬥 ** 艦隊潛航後我方無法發現,但對方還是能接觸我方艦隊,一旦進入戰鬥就會被她們來個<s>非常危險的</s>開場雷擊 * 進入對潛戰後無法在畫面上視認敵艦隊,必須對準艦隊前方使用聲納搜尋敵人才有機會看到,但發現後若沒能及時在黃色條歸零前作出行動的話敵方蹤影就會從水面上消失。 * 攻擊方式則是將艦娘(僅限驅逐艦、輕巡與重巡)背後的扇形範圍疊到敵潛水艦上方才能投下爆雷攻擊。 ** 投下時會出現爆炸深度條,紅色區塊的傷害最大,黃色次之 ** 空母('''含正空'''<s>,本家哪時也來跟進</s>)、航戰、水母等有艦載機的艦娘也可以像發動航空攻擊般讓飛機投下對潛爆雷 * <s>每個艦娘的投彈姿勢都不一樣,特別是白露型每個花樣都很多,還有島風小姐你是在練射門對吧?</s> === 合同演習 === * 2017年10月5日更新為Version A Revision 1後新增的系統,在突破2-4後就可以進行 * 能夠和兩名玩家同時針對電腦給予的敵人進行攻擊練習,除了單獨演練會有的打靶以外,還增加了靶艦的設計,破關條件之一就是把目標艦打到大破為止。 == 艦娘卡相關 == === 入手 === * 打撈到艦娘後可以花錢直接現場將該艦娘印製成卡片,並於下次遊玩時放入編組 ** 改、改二等的艦娘似乎都要用撈/建造的樣子 *** 根據玩家的實測,改艦娘的登場與等級無關,而是看你是否有常讓該艦娘出擊<s>也就是玩家越愛該艦娘,越有高機率可以拿到改,即使你每次都讓她掉隊導致沒參與戰鬥拿不到經驗值</s> ** 目前可以在官網開給玩家的網站中確認有哪些艦娘已經實裝,基本上都會在月底定期更新中實裝新艦娘 * 打印期間遊戲會播出「提督前往勤務室與新艦娘打招呼」的動畫(不能跳過),期間玩家可以在鎮守府裡見到艦娘們向自己敬禮 ** 可點擊畫面上出現的艦娘們,成功的會有音效提示並讓艦娘們做出特定的動作 ** 登場的艦娘陣容和她們的動作與印出的卡的稀有度(亮面等)有直接關係,印卡的時間也會有分別(稀有度高的卡會較長)<s>,各位Arcade提督的人品是否足夠看到幸運女神那珂或島風的舞姿呢</s> *** 雖然說若在走廊上看到那珂與島風代表高機率出現閃卡、看到漣則更是高機率中破閃,但沒有看到也不代表拿不到中破閃<s>,所以沒有看到她們出現的話也不要氣餒,就賭賭看有沒有那一丁點的機率讓你拿到中破閃吧</s> * REVISION2後建造期間可以繼續在母港操作(不能出擊),此時GP會停止減少<s>可以趁機換裝備接任務</s>,等到建造完畢後一樣會進行艦娘到任的演出 ** 與上述的前往勤務室向艦娘打招呼不同,建造的到任演出是將攝影機轉向勤務室大門,然後到任艦娘會在門外等待提督迎接入室。 === 卡片內容 === * 稀有度高的卡片在右下角會特別標明使用它對艦娘的加乘效果,可能是提升運氣或攻擊力、但同時讓裝甲值下降 * 卡片可以轉讓但等級資料綁帳號,新入手的艦娘不論從如何得到都只會從Lv1開始 * 一個帳號只能持有一名同名艦娘,但可把相同的艦娘卡片放到讀卡槽中提升該艦娘的能力(相當於本家的近代化改修效果) ** 能放入的卡片數量不限,極端狀況下玩家可以把讀取上限的36張卡都放同一位艦娘 *** 改艦娘的情況下也可以疊未改的艦娘卡,但上升的數值會比較少 *** 驅逐艦等級夠高、操作技巧夠好的話甚至可以特定關卡以單艦達成完全勝利S破關,好比說這位提督成功以22張響產出了白色惡魔,還有的提督也用36張吹雪與36張電成功在3-2達成單艦完全勝利S破關<s>,快住手,キス島撤退作戰都被你們玩到變成キス島殲滅作戰了啊</s> ** 如果把艦娘與改艦娘同時放入讀卡機的話,系統會自動判斷為改艦娘,原艦娘不出現 *** 雖然等級與數據會繼承但'''裝備不共用''',也就是說若把赤城與赤城改同時放入,系統會自動判定為赤城改,但赤城的裝備不會放到赤城改上面 *** <s>所以如果要改以改艦娘為主力的話,請先把原艦娘身上的裝備都扒光</s> * 2019年2月起開始實裝結婚系統,不過只有部分艦娘可以給婚戒 === 轟沉 === * '''轟沉不會碎卡''',當艦娘轟沉時玩家可以選擇以600GP讓艦娘保留等級復活,也可以選擇重置艦娘(艦娘等級回到Lv1,鎮守府等級下降)或留待之後再決定(無法使用該艦娘) ** 不過因為大部分店家為加快翻桌率會限制GP投入率,而鎮守府等級會影響建造、開發以及撈到艦娘的成果,所以考量到現實因素造成的無法救回轟沉艦娘問題'''請盡量避免轟沉''' ** 後來針對上面這樣的現實問題,開始有店家訂出「跟工作人員說明的話,就可以不用排隊馬上多玩一道用來復活轟沉艦娘(投入600GP)的回合」之類的規則。 *** <s>但不管怎麼說,沒講好還是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員與其他玩家的麻煩,所以'''請盡量避免轟沉'''</s> == 連結 == * [http://kancolle-a.sega.jp/ 官網] * [[艦隊Collection]] {{KanColle}} == 備註 == # ↑ 因為太熱門,素卡的生產速度不夠快,所以SEGA原定2016年5月要再追加擺設機台的計劃也因此被迫取消 # ↑ 礙於法規不准引進賭博遊戲機,會遇到甚麼艦娘完全憑運氣的Arcade版在法規長久落後的政府機關眼中與賭博沒甚麼兩樣 # ↑ 此分類的機台,店家需要有執照才能擺設,台北市就只有湯姆熊金萬年店與明曜百貨店才有此執照;其他所有音Game機台因評比為非屬類機台(法規真的是這樣寫...),任何地方都可以擺設<s>甚至有辦法的話自家擺設也行</s> # ↑ 最初Arcade釋出的畫面與玩法是有點像把本家轉成3D版,戰鬥時還會一直扣GP,在初次延期之後系統才更改為正式推出版的樣子←據說是因為初次公布的時候玩家反應太糟,後來連SEGA上層都直接開罵「你們作這甚麼爛GAME出來啊!」之後歷經延期(實際上幾乎等同於重作)後才變成現在這樣評價不錯的遊戲 # ↑ 赤城是高速戰艦改裝,因此速度還有到31節,加賀本身卻是低速戰艦改裝成的航空母艦,因此她的速度只到28節 # ↑ 特別是加賀,因為搭載量是照搬網頁版數據,所以加賀的搭載量是所有已實裝航母中最多的 # ↑ 畫面會閃出該艦娘的CUT-IN,如果這一擊沒能把目標棲艦擊沉就會發生QTE效果;目前最多可以一口氣轟出無視敵艦防禦的75點傷害,足以擊沉目前已實裝的大部分棲姬 # ↑ 其實正空在網頁版潛水艇剛實裝的時候是可以對潛的,但不知基於甚麼理由後來修正為不可對潛 # ↑ 可能是為了對應北上改、大井改、木曾改二、伊勢級改與扶桑級改之類連艦種都改變的狀況,因為不同的艦種能裝上的裝備也不一樣 [[分類:未整理條目]]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KanCol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Nav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Navbar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組:Navbox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到「
艦これArcade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