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歷史」: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Kkusanagitw(留言 | 貢獻) |
Kkusanagitw(留言 | 貢獻) |
||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 |||
第29行: | 第29行: | ||
*** 富野曾在「夜のG-レコ研究会」上表示《[[鋼彈 Reconguista in G]]》的時間點是設定在《∀》過後500年,但目前官方設定上似乎仍是擺在《∀》前邊。 | *** 富野曾在「夜のG-レコ研究会」上表示《[[鋼彈 Reconguista in G]]》的時間點是設定在《∀》過後500年,但目前官方設定上似乎仍是擺在《∀》前邊。 | ||
*** [[鋼彈Build Fighters|Build]] [[鋼彈Build Fighters TRY|Fighters]]及[[鋼彈Build Divers|Build]] [[鋼彈Build Divers Re:RISE|Divers]]系列因為不是「鋼彈」而是「[[鋼普拉]]」(其他鋼彈作品在該等作品中為劇中劇),因此不算;《[[鋼彈EXA]]》<s>、[[高達八成|ガンダム80%]]</s>則不明。 | *** [[鋼彈Build Fighters|Build]] [[鋼彈Build Fighters TRY|Fighters]]及[[鋼彈Build Divers|Build]] [[鋼彈Build Divers Re:RISE|Divers]]系列因為不是「鋼彈」而是「[[鋼普拉]]」(其他鋼彈作品在該等作品中為劇中劇),因此不算;《[[鋼彈EXA]]》<s>、[[高達八成|ガンダム80%]]</s>則不明。 | ||
*** 另外人設原案安田朗後來[https://x.com/akiman7/status/1577446025999966209 在推特提及]:其實在企劃階段有考慮將SD鋼彈給納入黑歷史之中,但最終沒列入 | |||
** 需要注意的是∀鋼彈的黑歷史一詞只是用來指代本作故事發生前所有的歷史及產物,和下著現今被廣泛運用的意思完全不同 | ** 需要注意的是∀鋼彈的黑歷史一詞只是用來指代本作故事發生前所有的歷史及產物,和下著現今被廣泛運用的意思完全不同 | ||
*** 在第43話《衝擊的黑歷史》中,為了向眾人警告人們不斷爭鬥下去會發生甚麼結果,擁有打開<s>鋼彈系列動畫全集</s>黑歷史資料庫權限的月球女王迪安娜便開啟這些資料,以立體影像的形式公開給所有人看 | *** 在第43話《衝擊的黑歷史》中,為了向眾人警告人們不斷爭鬥下去會發生甚麼結果,擁有打開<s>鋼彈系列動畫全集</s>黑歷史資料庫權限的月球女王迪安娜便開啟這些資料,以立體影像的形式公開給所有人看 | ||
第544行: | 第545行: | ||
| | | | ||
|劇情 | |劇情 | ||
|雖然動畫對華語圈乃至整個亞洲的影響力都有目共睹,在當時也創下了不錯的收視率,但是由於動畫內容原創部分過多(尤其是神展開的最終比賽),節奏太過拖沓引人詬病,就連井上自己也在另一部作品裡揶揄這點。<br>雖然OP2的畫面裡出現了疑似全國大賽中登場角色的背影,但灌籃高手的全國大賽篇也只能成為幻想了。 | |雖然動畫對華語圈乃至整個亞洲的影響力都有目共睹,在當時也創下了不錯的收視率,但是由於動畫內容原創部分過多(尤其是神展開的最終比賽),節奏太過拖沓引人詬病,就連井上自己也在另一部作品裡揶揄這點。<br>雖然OP2的畫面裡出現了疑似全國大賽中登場角色的背影,但灌籃高手的全國大賽篇也只能成為幻想了。<br><br>從此之後井上永久收回動畫改編權,直至2022年才有了久違的3D動畫電影《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導演及編劇皆由井上操刀 | ||
|- | |||
|籃球少年王 | |||
|TV版 | |||
|劇情、設定、作者被連累 | |||
|主要是動畫37集「Tender」因為<s>眼紅《影子籃球員》而</s>擅自加入超現實設定而被認為抄襲《影子籃球員》,隨後動畫製作組沒有任何道歉而無預警刪文,令觀眾認為是在逃避責任<br>更甚的是原作者日向武史因為動畫版遭到連累,遭到酸民責罵,而後得知動畫版的消息後馬上批評動畫製作組並且向廣大讀者及觀眾道歉 | |||
|- | |||
|北極熊café<br>白熊咖啡廳 | |||
|TV版 | |||
|作者、出版商與製作組的場外亂鬥 | |||
|出版商<s>又是你</s>小學館與動畫組無視作者允許強行製作動畫版<br>作者為此向小學館反應卻遭到對方無視,之後隨即停更,然後被小學館<s>情勒</s>約談並要求繼續連載以及刪掉對小學館不利的貼文,作者選擇拒絕小學館的要求繼續停更,而原作粉絲除了挺作者以外也對小學館的惡行口誅筆伐,此外作者也爆料讀者來信'''全數被小學館丟棄'''<br>最後小學館妥協,作者也在後來跳槽到集英社繼續連載作品 | |||
|- | |- | ||
|[[約會大作戰]] | |[[約會大作戰]] | ||
第839行: | 第850行: | ||
|[[辛普森家庭]] | |[[辛普森家庭]] | ||
|Stark Raving Dad(原S03E01) | |Stark Raving Dad(原S03E01) | ||
|播放自肅 | |播放自肅(永久封印雪藏) | ||
|該集由美國巨星「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以Jackson Jay Smith名義客串演出:聲演本集角色「里昂·康帕斯基(Leon Kompowsky)」,同時該角色依然自稱麥可·傑克森<br>荷馬因為穿著粉色上衣被關進精神病院後遇見他,然後荷馬也邀請他來家裡為女兒(花枝)慶祝生日,花枝見到他非常高興<br><br>本集播畢後,因為麥可·傑克森在世時被捲入了{{censored|實為被他人誣告的|}}兒童性侵醜聞<ref>詳細請見{{youtube|2Ms7cXn6eSo|影片(轉入8:30片段)|time=510s}}</ref>,又加上麥可過世後被英國電視台及HBO聯合製作的紀錄片《離開夢幻島(Leaving Neverland)》踢爆麥可當時對兩名 | |算是全系列裡面少數因為影星陷入醜聞而被永久封印雪藏的集數<br><br>該集由美國巨星「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以Jackson Jay Smith名義客串演出:聲演本集角色「里昂·康帕斯基(Leon Kompowsky)」,同時該角色依然自稱麥可·傑克森<br>荷馬因為穿著粉色上衣被關進精神病院後遇見他,然後荷馬也邀請他來家裡為女兒(花枝)慶祝生日,花枝見到他非常高興<br><br>本集播畢後,因為麥可·傑克森在世時被捲入了{{censored|實為被他人誣告的|}}兒童性侵醜聞<ref>詳細請見{{youtube|2Ms7cXn6eSo|影片(轉入8:30片段)|time=510s}}</ref>,又加上麥可過世後又被英國電視台及HBO聯合製作的紀錄片《離開夢幻島(Leaving Neverland)》踢爆麥可當時對兩名未成年男童性侵的醜聞,最後迪士尼、福斯以及《辛普森家庭》製作組經過討論後,決定將該集永久封印雪藏,Disney+方面也確定不上架該集 | ||
|} | |} | ||
第1,310行: | 第1,321行: | ||
| 雲端串流遊戲平台 | | 雲端串流遊戲平台 | ||
| 營運態度、遊戲陣容、遊戲環境 | | 營運態度、遊戲陣容、遊戲環境 | ||
| 網路巨頭Google<s>因為眼紅遊戲市場,而下來參一腳</s>推出的雲端串流遊戲平台,雖然給人一種創新感,但因為種種問題而跟上面的OUYA一樣變成了笑柄<br>因為主打雲端串流遊玩,玩家可以使用諸如PC、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裝置遊玩,同時除了直接購買遊戲以外,也可直接升級成高級會員暢玩當次免費遊玩的遊戲。<br>但可能因為未考慮到各種遊戲裝置的規格及現今的網路連線環境,導致遊玩體驗相當混亂:遊戲畫面及輸入時常LAG<ref>尤其輸入LAG相當嚴重,有時一部分雲端遊戲的輸入LAG嚴重可能會LAG到將近半毫秒或是1秒才有反應</ref>、當機、閃退、網路斷線、甚至手把斷線等等都是家常便飯,等同是把雲端版遊戲的缺點幾乎完全放大;加上高級會員的訂閱費用相當昂貴、遊戲推出加強版還要要求玩家'''再一次'''買加強版而非直接免費或小額付費升級,又加上Google Stadia營運方沒有製作或推出獨佔遊戲、原創遊戲甚至推行遊戲更新的意願,導致遊戲廠商及團隊皆不買單,再加上營運方面的場外亂鬥不斷。<br>雖然有不斷改善問題但問題依舊且愈補愈大洞,原本承諾的計畫也不斷跳票甚至關閉內部的工作室,更讓大部分玩家勸退Google Stadia,最後在龐大的壓力下於2023年1月結束營運。 | | 網路巨頭Google<s>因為眼紅遊戲市場,而下來參一腳</s>推出的雲端串流遊戲平台,雖然給人一種創新感,但因為種種問題而跟上面的OUYA一樣變成了笑柄<br>因為主打雲端串流遊玩,玩家可以使用諸如PC、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裝置遊玩,同時除了直接購買遊戲以外,也可直接升級成高級會員暢玩當次免費遊玩的遊戲。<br>但可能因為未考慮到各種遊戲裝置的規格及現今的網路連線環境,導致遊玩體驗相當混亂:遊戲畫面及輸入時常LAG<ref>尤其輸入LAG相當嚴重,有時一部分雲端遊戲的輸入LAG嚴重可能會LAG到將近半毫秒或是1秒才有反應</ref>、當機、閃退、網路斷線、甚至手把斷線等等都是家常便飯,等同是把雲端版遊戲的缺點幾乎完全放大;加上高級會員的訂閱費用相當昂貴、遊戲推出加強版還要要求玩家'''再一次'''買加強版而非直接免費或小額付費升級,又加上Google Stadia營運方沒有製作或推出獨佔遊戲、原創遊戲甚至推行遊戲更新的意願,導致遊戲廠商及團隊皆不買單,再加上營運方面的場外亂鬥不斷。<br>雖然有不斷改善問題但問題依舊且愈補愈大洞,原本承諾的計畫也不斷跳票甚至關閉內部的工作室,更讓大部分玩家勸退Google Stadia,最後在龐大的壓力下於2023年1月結束營運。<br><br>題外話:曾被Google納入旗下,又被Google開除的遊戲團隊Typhoon Games(現重組為Raccoon Logic)在Google Stadia結束營運後的數年後公布將於2025年5月推出的《狂野星球復仇記(Revenge of the Savage Planet)》登場的反派Gunther Harrison明顯是諷刺當年令Google Stadia暴死的前高層<s>兼遊戲界的掃把星之一</s>Phil Harrison | ||
|- | |- | ||
| PIPPIN@(PIPPIN atmark) | | PIPPIN@(PIPPIN atmark) | ||
第1,778行: | 第1,789行: | ||
** [[空氣人]] | ** [[空氣人]] | ||
** [[主人公(笑)]] | ** [[主人公(笑)]] | ||
{{Gundam}} | |||
== 回應 == | == 回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