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IWin事件 的原始碼
←
IWin事件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iWin事件}}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small; margin: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 |本條目內容不足需要擴充,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以補完。 |- |} ==概要== *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為《兒少法》{{ref|全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6條授權邀請相關政府機關所成立的機構,目的是減少對兒童在網路上接觸有害的內容,以及網路上的傷害。 * 最早有人在PTT發表《雌小鬼TRAIN》相關的貼文,因疑似涉及有害其兒童身心健康的內容,遭人檢舉而刪文,然而刪文原因主要是網站沒有隔離措施{{ref|所謂的隔離措施就是網站上要有限制閱覽的措施,避免被未成年閱覽}}所以爭議不大,也還沒引起很大的反彈。 * 最大的導火線在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的問題發言,<s>擴張</s>解釋《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ref|全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6條的內容,於是導致整個炸鍋。 * 遠因上,聯合國在2024年2月初修定的《網絡安全公約》,把在圖畫、書面材料出現疑似兒童性剝削,不論是{{ruby|虛構|二次元}}或是{{ruby|現實|三次元}},一律視為刑事罪行。 ** 不過上述內容只是表層,其真正目的是藏在細節、以推出修定的中俄為首等國家實施網絡言論限制。由於涵蓋範圍過於廣泛,故不少已發展國家(包括日韓)皆反對是次修定。 ==事件經過== * 2023年11-12月之間,dahos在PTT西洽版發表《雌小鬼TRAIN》相關的貼文造到有人使用iWIN平台檢舉。 * 2024年1月17日,被檢舉的貼文因違反''《兒少法》''(注意這裡還不是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為由而被鎖文,而後其他論壇上跟《雌小鬼TRAIN》有關的討論都有被針對的現象。 * 2024年1月19日,開始有些無聊人士瘋狂向iWin檢舉網站上疑似涉及兒少色情的二次元圖片,iWIN表示3天內就收到超過1400件檢舉。 * 2024年1月23日,iWin邀請各界人士開閉門會議,討論有關虛擬兒少色情的認定標準,整場會議並沒有結論。其中有<s>自稱</s>專家學者建議「眼睛佔臉部面積50%以上就是年幼」的<s>荒謬</s>論點 * 2024年1月29日,販賣動漫抱枕的社團「黑白工坊」遭到iWin通知他們的產品有違反{{color|red||《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8條的嫌疑,必須限制閱覽或移除。 ** 由於《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是否能夠適用在虛擬角色仍有很大的爭議,這邊開始引起相關ACG圈的愛好者關注 * 2024年2月1日,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兒少性剝削」定義範圍{{Underline|wavy||'''不限於真人圖像'''}},並<s>擴張</s>解釋{{color|red||《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第2條第3款中「''拍攝、製造、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或販賣兒童或少年之性影像、與性相關而客觀上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color|red||圖畫}}、語音或其他物品''」所提及的{{color|red||圖畫}}並未載明是真人圖畫或{{Underline|wavy||虛擬}}、AI合成類型,基本上構成要件圖畫中的人{{color|red||'''看起來'''}}是兒童、少年,或和裸露、性相關的姿勢動作,一般人所見會引起性慾、羞恥的狀態,就會被認定是相關行為。更說明例如{{Underline|wavy||'''穿著學生制服'''}},或{{Underline|wavy||'''形體發育狀況明顯未滿18歲'''}},從一般社會通則概念上,就可以判斷是兒少。 ** 於是{{size|24|{{color|red||就炸鍋了}}}},而張司長在PTT更被冠上「[[哈利波特系列#魔法部|恩不里居]]」的綽號 * 2024年2月2日,炸鍋之後衛福部又進一步表示只要角色「{{color|red||看起來像}}青少年或兒少」「{{color|red||看起來像}}青少年或兒少」「{{color|red||看起來像}}青少年或兒少」,而衛福部保護司司長還說<s>口出狂言</s>「{{color|red||凡是認定不是都主觀嗎?}}」「{{color|red||'''兒少安全議題絕對優於言論自由'''}},無法兼顧之下,會優先考量兒少權益」。 ** 其中「看起來像」和「主觀認定」的說法引發很大的爭議,完全無視「明確性原則」,這樣一來變成了你衛福部說了算,只要說你是兒少就可以將你羅織入罪 ** 導致{{size|24|{{color|red||火越燒越旺}}}}。 * 2024年2月5日,為了保護創作自由和ACG文化,網友「語」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二次元創作(虛擬產物、圖畫)受兒少性剝削條例規範限制的適切性[https://join.gov.tw/idea/detail/233df5b7-cbb8-4ffc-b8fb-5279ef84823a]」,提出五大要求 ** 該連署於2月6日開始並在隔天就快速過門檻,連署人數更高達破萬。 * 2024年2月6日,開始有人去找當初《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修法的紀錄,點名立委范雲跟吳玉琴,在條文中加入「足以引起性慾或羞恥之圖畫」。另外「台灣展翅協會」<ref name="展翅協會介紹">台灣展翅協會,簡稱「展翅協會」,前身為「台灣終止童妓協會」(簡稱終童會),主要提倡終止童妓、兒童色情與跨國性剝削,然而其觀點過於偏頗導致一些爭議,過去曾經提出哆啦A夢、湯姆貓與傑利鼠、美少女戰士等作品對兒少有不良影響必須做限制的相關的言論。其創辦人為台灣長老教會高牧師的妻子,因此被懷疑該組織跟基督教有很大的關聯在。</ref>也被點名跟這次事件幕後推手有關。 ** 然而當初修法的背景主要跟韓國的{{Wp|N號房事件}}有關,後來立委范雲表示該法限制對象以三次元為主而非虛擬角色。 ** 當時修法就有人指出該法律不是很明確,可能導致箝制創作自由之嫌,在那個時候有人有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及《刑法》第235條,『虛擬產物』應被排除在外[https://join.gov.tw/idea/detail/5c78fc93-1179-4b1a-8c66-adae5f33cdb8]」認為該法律可能會被擴張解釋到虛擬角色上進而扼殺動漫產業,但是who care最後連署還差965個附議未能通過。 * 2024年2月13日,由於大家對衛福部不抱持太大的期待,網友「HWF」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以素材取得之合理性為中心減少創作相關法律上使用評價性之不確定法律概念,並確保落實文化基本法。[https://join.gov.tw/idea/detail/def58152-570a-47af-b5bc-372912a6ac23]」的連署案,將球丟給文化部,並捍衛創作自由避免被惡法侵害。 ** 順帶一提,文化部也是iWIN機構的共同籌設組織之一。 ** 連署案到了2月17日開始連署,由於內容不容易理解,目前仍尚未通過。 * 2024年2月17日,對於2月5日的連署衛福部回應了,雖然沒有完全回應,但[[成句/現在想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不出所料]]衛福部所給的回應擺明不符合大家的期望<s>就是要硬幹</s>,衛福部保護司司長表示「法律非問題,重點是如何認定內容標準,針對兒少性剝削,'''多數國家'''都把虛擬、以兒少做為性行為販賣的主體視為犯罪,不論是'''二次元'''還是三次元都是禁止的,'''虛擬及動漫'''也受規範。」 * 2024年2月17日,傳出遊戲公司「天下布魔」收到iWIN通知。 ** 雖然細節不明,但由於天下布魔旗下的遊戲皆為18禁遊戲,讓網友臆測即使有了隔離措施也沒有用。 * 2024年2月19日,衛福部保護司司長仍強硬表示「包括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以及之後修正的兒少性剝削條例,都{{color|red||明文}}禁止2D、3D等兒少裸露色情影像,法已{{color|red||行之多年}},不是今天才有。」,還舉例說「'''師生戀漫畫''',學生以腳觸碰教師性器官,就是明顯違法。」 ** 讓大家看透衛福部的強硬心態,即使資料擺在眼前,講明了就是要管制二次元和虛擬角色,沒有任何溝通的餘地。 ** 其中最大爭議之處是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會看二次元和虛擬兒少角色色情的人會對真實兒少動手,也沒有直接的受害者,而憑著「自己認為」而直接限制了創作自由,完全沒有無視法律上的「必要性原則」。 ** 另外衛福部一再強調「多數國家」但並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證據;然而管制二次元虛擬兒少角色最早來自中俄等國在聯合國提出的《新網路犯罪公約》(新サイバー犯罪条約),其內容擴大限制了言論自由、甚至有思想管制之嫌造到大部分民主國家反對,支持者多為獨裁國家和西亞國家。 * 2024年2月20日,b23951710313在PTT西洽版提出「某婦女團體工作的我對於iwin事件的立場」,由於觀點仍偏向於衛福部又想撇清iWIN跟基督教保守勢力無關很快就被噓爆,然後引發了一些討論。 ** 「'''那是日本,我們不要學。'''」成了整篇文被噓爆的恥笑點之一。 ** 最後原Po不敵排山倒海的打臉文,最後還是刪文了 * 2024年2月21日,「希萌創意」被iWIN通知作品《小魔女諾貝塔》官網有涉及不適合兒少閱覽的內容需要有隔離措施,引發了網友討論。 * 2024年2月23日<s>同時為FF42開展日</s>,「台灣展翅協會」<ref name="展翅協會介紹" />在FB粉絲頁以Q&A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堅決要嚴管二次元虛擬角色涉及兒少色情的內容。 ** 但是內文跳針完全沒有回答到重點,不但無法說服反對人士,反而引來更多的批評。 *** 「'''法律是樹立價值與改造文化的工具'''」 ** 這也讓人很難不想到這背後跟基督教相關的勢力有關係在,畢竟衛福部早就被起底有不少跟台灣展翅協會有關的官員在裡面,包括那位司長 * 同一天(2月23日),臺北市動漫企劃人員職業工會在台大舉辦「兒少條例有關二次元創作議題座談會」,請來相關人士近來討論,並在2月24日公布結果[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06917794927178&id=100068268913899&mibextid=oFDknk],然而支持嚴要限制二次元兒少那方立場非常堅定。 ** 其中一位虛擬支持兒少要嚴加限制的學者高玉泉教授,由於其發言偏頗。因此他過去的碩士論文被鄉民拿出來檢視,發現裡面寫了不少主觀意見在裡面,但卻拿不出能夠說服人家的證據。 * 2024年3月7日,FF42結束後,有繪師於社群網路透露自己收到兒少的刑法通知,要於之後至台北到案說明。 ** 該名繪師人在高雄,卻被叫到台北,因此推測很可能是在FF42期間販售新刊時受到檢舉。 ** 亦有網友推測該案件可能並非個案,很可能有人在FF現場買了新刊並至附近的警察局檢舉,若真是如此代表可能同時有好幾個繪師受到檢舉。 ** 而於當日因交通部公告道路交通處罰條例修正草案,因內容將會使最高罰鍰1200元以下的輕微交通違規案件不予民眾檢舉(如違規停車、倒車未注意行人等),對比此案更顯格外諷刺。 * 2024年3月21日衛福部舉行專家會議,討論虛擬兒少性影像認定標準。然而...會議是不透明的,也一如鄉民推測最終結果還是沒有結果<s>完全是開會開爽的</s> ** 此事引發批踢踢西洽板板務、台灣動漫協會發表公開聲明拒絕背書,此外也有立委開始就此事質詢與表達關切 * 2024年4月11日,關注議題的立委蔡易餘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雙方已達成共識,事前審查的疑慮暫時解消...嗎? ** 除三次元兒色,AI生成的擬真圖像在討論後納入管制。 ** 二次元創作是否違規以刑法235條以及釋字617號為準。 ** 兒少不宜觀看的動畫和影視依照兒少法第46條,由影音平台標示警語等。 ** 然而當天民眾黨卻找來兒少保守團體舉辦公聽會,得到的結論完全跟雙方的共識背道而馳<ref>例如將iWin升格為行政院下的審查機構</ref>,甚至連數位仲介法2.0都搬出來了。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只要這些團體存在的一天,創作就有可能被限制的機會。 ==影響== * ACGN創作權益推動協會成立,保護ACGN創作權益避免被有爭議的惡法和決策侵害 * 2024年3月爆出了前一年(2023年)12月兒福連盟保母虐死'''1歲'''幼童的事件,這件事情因為iWin事件的發酵受到不少ACG界關注 ** 此外也有人揭發兒福聯盟曾在2019年斥資3.7億在內湖區辦公室 * 藝人黃子佼因前年2023年爆發的台版METOO事件被檢警調查,於隔年2024年4月黃再次被爆出持有多部情色影片('''其中幾部影片還涉及未成年兒色'''),而衛福部和iWin被批評只敢對二次元虛擬兒少強硬,但對於真實的兒色事件卻又放水,完全是雙標。 ==參見== * [[成句/會win喔]] * [[政治正確]] * [[中國大陸的審查制度]] * [[河蟹]] * [[台灣ACG發展情況]] == 回應 == <comments /> == 備註 == <references/> [[分類: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Colo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lainlinks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uby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iz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Underlin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p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IWin事件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