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Ubisoft 的原始碼
←
Ubisoft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Ubi<s>Ubug</s>soft Entertainment SA/育碧<s>/育婊/鬱閉</s>}}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text-align:center;" |- |本條目可能含有劇透,不想'''被馬鈴薯毒死'''請不要繼續看下去。 |- {{Stub row}} |} ==簡介== * 現為歐美地區知名的[[電子遊戲公司|電子遊戲開發和發行商]],在全世界許多地區均有工作室 ** 成立於1986年,原名Ubi Soft Entertainment SA,2003年改為現名 ** 現總部位於法國雷恩 * 不可謂不高產,但近年來遊戲作品中經常出現各種奇妙的bug,如奇形怪狀的角色模型崩壞、堪稱常識粉碎機的物理引擎<s>,成品品質與E3上最初公佈的宣傳片相比一定會各種下修</s>等,讓玩家們又愛又恨 ** 「為什麽EA是北美最差遊戲公司?」<br>「因為UBI在法國」 ** 其主要缐上遊戲平台「Uplay」亦因其不穩定的連缐、伺服器經常崩潰等不良品質而被千夫所指,一衆玩家更揶揄UBI家的伺服器就是一堆馬鈴薯<ref>[[起源]]是一張馬鈴薯植株的圖,上面還標著Ubisoft字樣。</ref><ref>生鮮馬鈴薯因內含汁液,確實可用作電解液製造迷你式的電池。2000年更有某位仁兄用5個馬鈴薯電池做動力搞了一台Web伺服器,平均每5秒鐘處理一個網頁請求<s>,最後因為受不了腐爛問題才不得不終止運行</s></ref> ** <s>2018年宣佈收購一家荷蘭的伺服器托管公司,終於要改良馬鈴薯品種</s> ** 近日儘管以<s>親兒子</s>彩虹六號:圍攻為主的各種多人遊戲連線品質有大為改善的現象,但是至今偶而出現斷線及lag的狀況時還是有很多玩家會將「馬鈴薯發芽」的梗掛在嘴上 * 自從引入[[政治正確|DEI文化]]後,發展開始走下坡,2024年時更被眾人認為已經沒有前景的公司 ** 主因是2024年時所推出的兩大重點作品「星際大戰:亡命之徒」和「刺客教條:暗影者」不但令玩家失望而且銷情極差,但面對大量反對聲音,高層仍對此視若無賭,甚至批評玩家要求過高並欺負「少數群體」 ** 有內部人員向網媒指出公司內部不容許有任何反對聲音,[[政治正確|DEI文化]]大於一切,導致很多老員工受不了而離開,現時公司內部很多重要的職位都是由沒有經驗的新人負責 ==代表作== ===動作遊戲=== * 雷曼(Rayman)系列 ** 瘋狂兔子(Raving Rabbids)系列 *** [[瑪利歐系列|瑪利歐+瘋狂兔子:王國之戰]](與[[任天堂]]合作) * 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系列 * 舞力全開(Just Dance)系列 * [[刺客教條|刺客教條(Assassin's Creed)系列]] * [[惡靈古堡系列|惡靈古堡4]](歐美地區Windows版發行商) * 榮耀戰魂(For Honor) ** 以歐洲中古時代為基礎世界觀的騎士、維京人及日本武士大亂鬥。 *** 然而後面不僅加入蘇格蘭的高地勇士及羅馬帝國的百夫長及角鬥士<s>時空背景就不用吐槽了</s>,第2年資料片甚至還讓中國武將以「武林」的名義亂入。 ** 特色是寫實<s>但有越來越魔幻的傾向的</s>角色設計及動作。<s>被某些玩家稱作騎砍升級版</s> ** 由於歐美玩家對<s>雄性激素爆炸</s>的維京人陣營特別有愛,陣營戰中通常是維京陣營佔優勢<s>理應上是本作看版的羅馬騎士陣營反而是最不憫的</s> ** 曾與SNK合作,騎士陣營的看守者(男)於侍魂曉首次跨界參戰 ====看門狗(Watch Dogs)系列==== * Blume公司所研發的ctOS系統融入城市的公共建設之中,而身為駭客的主角,利用後門程式來駭取相連的手機、銀行帳戶、自動門、監視器、交通號誌、路障、交通工具等達成任務目標。 * 一代2014年5月27日發售,隔一個月才在台、港發布中文板 ** 背景是芝加哥,主角Aiden Pearce,原本是一名收尾人的他,因一次任務失敗而害得姪女被殺,於是成為「私法制裁者」,一邊復仇一邊行俠仗義。 ** 因跟E3預告和實際成品畫面不符,而陷入縮水門的醜聞。 ** DLC「BAD BLOOD」劇情是因T-Bone在2003年美加大停電行動所導致的意外讓Defalt的兄弟死去,而讓Defalt立志向T-Bone復仇,最終T-Bone連同Tobias反殺Defalt的故事。 * 二代於2016年11月15日(PS4、Xbox One)/2016年11月29日(PC)發售,背景從陰雨綿綿的東岸來到了陽光明媚的西岸舊金山 ** 主角「Marcus Holloway」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讓他認知到ctOS的危害,導致他加入Dedsec對抗升級的ctOS2.0系統。 ** 主角除了可以直接駭入ctOS2.0系統連接的機關外,還可以利用無人機和遙控車「跳躍者」來增加自己的駭入範圍和戰術選項。 ** 前代主角Aiden以及T-Bone都有登場,後者還成為最強的助拳人。 * 三代「自由軍團」預定2020年10月29日發售 ** 以脫歐後被私人軍事公司阿爾比恩和黑幫掌控的倫敦為背景,而Dedsec因為嫁禍而被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 ** 賣點是操控Dedsec自由從各種階層背景招募的駭客軍團。 *** 目前設定可招募20人,每個市民由其背景延伸出專屬於自己的能力:比如特務使用可以用間諜手錶和消音手槍、工人可使用釘槍作為武器並可操控搬運用的重型無人機、酒客的酒喝得越多越能打 **** 但是也有對應的Debuff:如前述的酒客可能會因為醉酒突然路倒,老人角色行動緩慢甚至可能隨時暴斃。 **** 人員也並非一開始就可以隨意招募,而是必須完成前置任務之後才能招募。 ** 要隨任務的性質指派成員執行任務,且成員可能因行動而被捕甚至死亡。 ===角色扮演遊戲=== * 魔法門(Might and Magic)系列(2003年起) * [[南方四賤客|南方四賤客/南方公園(South Park)系列]](2014年起) * 星際大戰:亡命之徒 ** 得到星際大戰版權後的第一部作品,時間線在第五部和第六部之間 ** 主角為星際大戰世界中的一個小混混,要在世界中努力生存 ** <s>整個遊戲說是星際大戰背景,但故事中沒有提及帝國軍、原力、絕地武士等星際大戰要素,就算沒有星際大戰背景故事也說得通</s> ** <s>主角既不出名也不漂亮,玩家不能拿激光劍到處走,加上遊戲中的Bug多到玩家也不能玩下去,完全沒有讓人玩下去的動力</s> ===模擬遊戲=== * 獵殺潛航(Silent Hunter)系列(2代起) ===[[湯姆克蘭西系列]]=== * 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1947年4月12日-2013年10月1日)是美國軍事小說家,其多部作品由他所協助創立的Red Storm Entertainment改編成暢銷遊戲 ** 2000年被UBI收購、並於2008年獲得Tom Clancy這個品牌的使用權,此後UBI也繼續以此名義發行多部遊戲 * 系列作品除標題都會掛上「Tom Clancy's」外也會共享世界觀設定,一部作品中常有另一部作品的相關[[捏他]]甚至人物前來串場,可說是一個「湯姆克蘭西宇宙」 ** 至於遊戲劇本作者則不一定是湯姆克蘭西本人,很多都是由掛著同一個筆名的寫手所寫 * 因該名目下的遊戲太多,故獨立成子項記載 ====縱橫諜海(Splinter Cell<ref> 該詞語是指一種隱秘的組織結構形式,用於在某種(敵對或不友好的)社會環境中隱藏組織成員的存在,多用於間諜、[[祕密結社]]/政黨等組織</ref>)系列==== * 與[[潛龍諜影系列]]風格相似的戰術諜報動作遊戲<ref>相反潛龍諜影裏面也有縱橫諜海的相關捏他,某代的無缐電140.85頻率會提到Sam。</ref><s>,不會有什麽超能力那一套怪力亂神的玩意</s> * 系列主角為山姆·費雪(Sam Fisher),玩家間暱稱「魚叔」,亦是UBI當家武生(之一),頭戴的【∴】夜視儀為其標誌 * 初代於2002年發售,續作有: ** 隊伍秘密行動(Team Stealth Action<ref>為簡潔起見,省去前面的「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下同)</ref>):2003年 ** 潘朵拉計劃(Pandora Tomorrow):2004年 **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2005年 ** 間諜本色(Essentials):2006年 ** 雙重間諜(Double Agent):2006年 ** 斷罪(Conviction):2010年 ** 3D:2011年 ** 黑名單(Blacklist):2013年 ====虹彩六號(Rainbow Six)系列==== * 小隊戰術第一身射擊遊戲,主打團隊配合反恐行動 ** 行動分為計劃階段和執行階段,玩家需先根據建築物的佈局圖等資訊策劃小隊隊員如何行動,之後再正式行動突襲,是相當追求真實性的作品 ** 遊戲中武器殺傷力接近真實,大約中個幾槍就會被放倒,故對玩家戰術思考有著較高要求 * 由於本系列主打團隊合作故在前幾代作品中沒有特別凸顯的主角角色、僅有整個R6團隊,後來才出現單獨的主角 * 初代於1998年發售,續作有: ** 正義之矛(Rogue Spear):1999年 ** 孤狼(Lone Wolf):2002年 ** 鷲之盾(Raven Shield):2003年 *** 系列唯一有在標題裡寫明代數(3)的 ** 封鎖(Lockdown):2005年 ** 關鍵時刻(Critical Hour):2006年 *** 主角:John Clark *** 本代劇情為主角即將退休、讓位給Domingo "Ding" Chavez,在他收拾辦公室期間回憶曾執行過的7個任務 ** 拉斯維加斯(Vegas)、拉斯維加斯2:2006年、2007年 *** 主角:Logan Keller、「Bishop」<ref>僅是代號,真名不明</ref> *** 與本家作品不同是主打單人射擊,小隊裡只有兩個AI隊友 *** 一代劇情講述Logan率隊追殺恐怖分子頭目Irena Morales,而他的兩個隊友之中竟還有一個是叛徒Gabriel Nowak *** 2則是一代的外傳,主角Bishop當年曾是Logan和Gabriel的教官和隊長,在一次任務中後者受傷而對Bishop和Logan懷恨在心<ref>劇透:{{censored|本人最後說原因是Bishop總是替他收拾爛攤子、不給他表現機會<s>,根本[[死小孩]]一個</s>}}</ref> **** 數年後Logan被提拔為小隊隊長,與Bishop分頭去執行各自任務(兩代作品劇情),但這邊Bishop在任務中逐步發現事件竟與Gabriel有關,為此不惜違反軍令以身犯險追蹤Gabriel至其藏身之處,最終<s>大[[開無雙]]之後</s>單挑將其射殺 **** 《關鍵時刻》的Domingo Chavez在本作則是R6小隊高層,最終因Bishop違反軍令而將其在一缐作戰部隊的職務解除、調至R6總部擔任二把手<s>這就是明面上升官大吉了好吧</s> *** 除了去掉專門的團隊合作(以實時小隊指令取代)外,二代更引入角色設定系統,玩家可自行修改角色的相貌衣著、或直接利用攝像頭拍攝真人面容來創建角色 *** 為了降低難度,遊戲也加入<s>喘氣</s>自動回血設計及潛入型關卡<s>,越來越像CoD和BF了</s> ** 暗影先鋒(Shadow Vanguard):2011年 *** [[智慧型手機遊戲]],回歸傳統的團隊戰術射擊風格 ** <s>愛國者(Patriots)</s> *** 已於2014年取消 ** [[彩虹六號:圍攻行動|圍攻行動(Siege)]]:2015年 ====火線獵殺(Ghost Recon)系列==== * 小隊戰術第一/三身射擊遊戲,與上面R6系列不同,主要表現職業軍人的對抗,場面也從建築物內換到開闊得多的室外甚至野外 ** 不過遊戲難度還是一樣高,直到後來GRAW(主機版)和GRFS這幾作才逐漸向現代休閑遊戲靠攏 * 系列主角為Scott Mitchell,隸屬於美國陸軍第5特種作戰群(5th SFG)1營D連隊<ref>只有D連是虛構的,現實中確實存在5th SFG,但其下轄4個營中(每個營)除了營部和營屬支援連外只有ABC三個連隊</ref>,又稱Ghost部隊 ** 雖然掛名Tom Clancy但本系列與湯姆克蘭西的任何一本著作都沒有關係,完全是原創作品 * 初代於2001年發售,續作有: ** 火線獵殺2(Ghost Recon 2):2004年 *** Mitchell首次登場 ** 次世代戰士(Advanced Warfighter):2006年 *** 賣點為Cross-Com系統,允許玩家「附身」到隊友(AI或網路連缐合作玩家)乃至友軍載具身上、從其位置進行自由觀察,亦可對整個小隊或是單個隊友下達攻擊、移動、警戒或壓制等戰術指令 *** 雖同時在PS2/XBox(+Xbox 360)和PC上發行,三個版本的遊戲內容卻有很大區別:除了任務劇情基本相同之外,HUD界面、隊友人物、可用武器等方面都不一樣 **** 概括而言,主機(特別是360版)的遊戲體驗接近R6 Vegas系列,而PC版則接近於前作 *** 劇情講述Ghost小隊與墨西哥叛軍在墨西哥城展開的衝突 ** 次世代戰士2(Advanced Warfighter 2):2007年 *** 劇情承接前作,在墨西哥城的失敗不僅沒有令叛軍瓦解,反而向拉丁美洲的其他地區蔓延,而其中一股勢力更侵入了美墨邊境的華雷斯城(Ciudad Juárez)等地,Mitchell亦接到命令帶隊應對此事 **** 在交戰中Mitchell一行瞭解到一夥僱傭兵搶奪了一枚[[廣域兵器|核彈頭]]、準備用來攻擊美國本土以逼迫美國勢力從拉美撤出 **** 最終在核彈即將發射之際,Mitchell冒險在與飛彈共處一室的極近距離指示目標、由美國空軍HAWX小隊的F-15戰機發射EMP飛彈將其摧毀,但Mitchell逃脫不及而被爆炸吞噬 *** 因本作主要戰場在華雷斯城,在2007年遭到時任市長抵制,指責本作冒犯墨西哥及其人民 **** <s>看看人家白宮都被炸了無數次了不也好好的</s> ** 捕食者(Predator):2010年 ** 暗影戰爭(Shadow Wars):2011年 *** 3DS上的回合制戰術遊戲,與[[聖火降魔錄]]系列相似 ** 未來戰士(Future Soldier):2012年 *** GRAW2的續作,故事設定在近未來,玩家可使用光學匿縱迷彩、EMP、便携式傳感器、AR等先進科技,甚至可以操控先進四足步行砲台與大量敵軍展開激烈火拼 *** 跟R6 Vegas 2一樣,本作也有自動回血、孤身潛入等現代流行射擊遊戲的元素 *** 本作中Mitchell升任Ghost隊伍高層,玩家則換為下轄的Hunter小隊隊員之一「Kozak」,與隊長「Ghost Lead」和兩名隊友「Pepper」「30K」一起從為了給尼加拉瓜殉職的同袍復仇而調查軍火走私開始、直到協助俄羅斯政府軍鎮壓軍事政變,最後在一次隱秘行動中消滅幕後黑手 **** 除了Mitchell之外,GRAW2中的隊友角色之一Joe Ramirez在本作中也有出場{{censored|,雖然只在第一關打了小半場就便當了}} **** 結局劇透:{{censored|就在小隊成功擊傷並逮到最後一名主謀、準備給他致命一擊時,Mitchell突然傳來「上峰的」指令要他們將其帶回美國、「不准碰他一根寒毛」,不過憤怒的隊員們把他扔在{{censored|[[鐵路|火車軌道]]}}上等死。隊長曰:{{censored|<s>「[[成句/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產生了○○的錯覺?|你什麽時候產生了我們會活捉你的錯覺?]]</s>}}我們的命令是『不准碰你』,而不是『活捉你』」}} *** 本作發售前UBI拍攝了一部短篇電影「Ghost Recon: Alpha」,是本作遊戲的前傳劇情 ** <s>幻影(Phantoms):2014年</s> *** 免費網路多人對戰遊戲,於2016年<s>因為賺不到錢而</s>結束營運 ** 野境(Wildlands):2017年 *** 開放世界第三身動作射擊遊戲 *** 本作設定在GRFS之前<ref>是否在GRAW1/2之前則未知</ref>的2019年,玩家扮演新組建的Ghost四人小隊隊長「Nomad」,與CIA聯絡人「Bowman」一起進入玻利維亞鏟除墨西哥販毒組織「Santa Blanca Cartel」、除掉該組織頭目「El Sueño」 **** 結局劇透:{{censored|完成主線最終任務時跟GRFS一樣,高層會傳來指令要求把El Sueño押回美國。若玩家此時尚未完全搗毀毒窩,Bowman會將El Sueño擊斃,然後被控謀殺罪下獄;否則El Sueño會被押回美國受審,Bowman吐槽說反正他接下來也會逃脫制裁重操舊業的}} *** 亦有與《鐵血戰士(Predator)》、《縱橫諜海》《虹彩六號 圍攻行動》系列等其他作品聯動的DLC任務包,特別是在一個DLC任務中玩家會與Sam Fisher<s>一邊鬥嘴一邊</s>並肩作戰 ** 絕境(Breakpoint):2019年 ====鷹戰X(H.A.W.X.)系列==== * <s>[[成句/魔戒是抄天堂的|抄襲]][[空戰奇兵系列]]的</s><ref><s>初代HAWX的HUD、可用武器、關卡設計等主要方面幾乎與AC的一模一樣;相對地AC也抄了HAWX的空中狗戰系統</s></ref>空戰模擬遊戲。 * 僅發售兩作,初代於2009年發售,次年發售二代 ** 平心而論本身質素確實不錯,但<s>好死不死地</s>採用自家的Uplay平台進行<s>數位霸權</s>防盜版認證,要求玩家'''必須隨時連缐''',偏偏[[成句/索尼罪大滔天,搞到百姓怨聲載道|UBI的伺服器還<s>罪大滔天</s>經常<s>鬱閉</s>斷缐、反而搞到正版玩家怨聲載道]],到後來甚至淪為買顯卡的贈品 ** 「您可能是'''<s>症</s>正版軟體'''的受害者」(無誤) ** 之後UBI便取消了該系列的續作開發計劃<s>,[[成句/幹你○●|幹你育婊]]</s> * 初代中可通過麥克風向AI僚機下達攻擊敵軍/護衛長機(玩家)的語音指令,或操控玩家機體進行發射飛彈/誘餌彈等戰術動作<s>發射飛彈哪裏簡單啦</s> * 系列主角David Crenshaw在GRAW2中亦有出場<ref>事實上就是最後發射飛彈<s>差點把Mitchell炸死</s>的那位。</ref>,反過來GRAW2時代的Mitchell也是初代作品的幾個任務(以及片頭動畫)中作為友軍NPC客串 ** 不過說是主角,其實也就只在初代中有玩家扮演,二代中則一開始便負傷退場、{{censored|後來}}擔任指揮崗位 * 二代中玩家除了進行常規的飛行空戰外,還可在機場/空母起降、空中加油、人為進入失速狀態等操作,甚至可操控一架AC-130執行對地/對海面攻擊任務,以及飛越峽谷/隧道等驚險情節<s>還說不是抄AC的</s> ** 任務劇情中亦有《縱橫諜海:斷罪》的相關捏他 ====終結戰爭(End War)==== * 2008年發售的即時戰略遊戲,描述虛構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三大勢力的武裝衝突 ** 其中美國勢力的領導角色就是GR系列中的Mitchell,而軍中一些將領亦是Mitchell手下的Ghost隊員 ===射擊遊戲=== * [[全境封鎖系列|全境封鎖(The Division) 系列]] * <s>遠到哭</s>[[極地戰嚎|極地戰嚎(Far Cry)系列]] ** 原為由CRYTEK製作、UBI發行的FPS遊戲,也是CryENGINE的處女秀 *** 2代以後由UBI製作發行,引擎也換成改自CryENGINE的Dunia引擎 ** 1代時就有開放世界的嘗試,2代起均是<s>玩意不多的</s>開放世界地圖 *** 1-4代故事背景奇數代為島嶼(1、3都是南太平洋的島嶼),偶數代為內陸地區(2是非洲小國、4是喜馬拉雅山區小國Kyrat) **** 不過5代開始翻轉為單數內陸雙數海島,而且選擇了以美國的蒙大拿州Hope County為背景 **** 6代舞台為加勒比海地區一個虛構國家「亞拉」 ** 反派角色從三代的海盜頭子「VAAS」開始成為正統續作的封面人物和劇情要角 ** 三代以後隔大概一年的時間都會有一款外傳作品,劇情通常與本傳沒甚麼關係 *** 三代:血龍(1980年代科幻風) *** 四代:野蠻紀源(石器時代) *** 五代:破曉(五代核爆結局後17年的核戰廢土<s>因爲[[成句/○○太可惡!|人類太可惡]],不必[[吐槽]]廢土背景的破曉為何山明水秀,鳥語花香</s>) * 超能競地(Hyper Scape) ** 已於2022年4月28日結束營運 * 極惡戰線(XDefiant) ** <s>Ubisoft幹員大亂鬥</s> == 回應 == {{pcomment|section=1}} == 備註 == <references /> [[category:遊戲公司]] [[category:Ubisof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Censore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commen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tub row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Ubisoft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