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冷戰/後冷戰各國代表機型)

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現時Reko Wiki可能會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如有相關問題發生可以留意Discord群組。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戰機(冷戰/後冷戰各國代表機型)
由於各國機種繁多,故開此子條目盤點各式知名機種
本條目是個科普、且軍武是研究不完的史詩大坑。歡迎各位博學島民隨時補充並且糾正錯誤。

噴射戰鬥機的世代

美國空軍舉行傳承飛行(Heritage Flight)表演時,不同世代的代表性戰鬥機正編隊飛行。
由上至下分別是F-22(五代機)、F-86(一代機)、F-4(三代機)、F-15(四代機)。影薄的二代機淚目
  • 噴射戰鬥機常能以一些共通特性,分成幾個世代。主力戰車也有類似的劃分法。
    • 美國過去劃為四世代,能在老一點的書籍上看到此種劃分法。但現今的媒體、書籍多改採前蘇聯/俄羅斯的五世代。上一曲牢不可破的聯盟
      • 另外也有技術水準介於兩代間的「X 代半」。尤其是五代機的科技水準很長時間只有美國做得出來
    • 像是鋼彈、MUV-LUV 等軍武系機戰作品似乎也受其影響,將劇中的機器人劃分成數個世代。
    • 每次噴射戰鬥機的世代交替均代表航空科技有了重大躍進,次世代戰鬥機對上世代大多有著壓倒性優勢。不過由於空中戰鬥狀況千變萬化,而且上世代戰鬥機有時在某些性能領域會有其長處,因此雙方機體的世代差不一定是决定空戰勝敗的絶對因素。
      • 不少國家空軍均有其專門的假想敵部隊,不單在演習中模擬敵軍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模擬面對不同世代戰鬥機時的空戰狀況,培養飛行員全方位的空戰技能。
      • 某萬年海軍上校:It's not the plane. it's the pilot.

第一代

  • 顧名思義是第一批實用化的噴射軍機。能追溯到二戰時德國的 Me 262 等機型。
  • 此時期的噴射戰鬥機基本上只是飛得更快的螺旋槳戰機,仍以機砲進行空中纏鬥為主要戰法。
    • 後期有些裝上了雷達與空對空飛彈。
  • 材質上因應高速,不可能再使用像蚊式戰轟機一樣的木製結構,必須採用全金屬。

第二代

  • 韓戰的經驗以及科技進步,促生了第二代的戰鬥機。
  • 此時期的戰機速度紛紛突破音速,不久後更因後燃器的發展,突破兩倍音速快還要更快
    • 機體設計上也開始實踐三角翼、可變翼等空氣動力布局概念。
  • 雷達和空對空飛彈在此時逐漸成為標配,甚至有些新型機不裝機砲,僅以飛彈為武裝。
    • 甚至有人認為在飛彈的發展之下,載人飛機將會失去用處。
    • 結果越戰中發現這些剛起步不久的裝備可靠性低落,因此又把機砲裝了回去。
      • 21 世紀無人機應用越來越成熟、廣泛之下,似乎間接應證這點。
  • 戰機的多元分工在此世代達到極致,但過於追求功能單一化也帶來許多不良影響甚至是設計缺陷[1],以至日後朝向多工整合發展。

第三代

  • 機體材質、引擎、航電、飛彈的技術繼續進步,使這時期的戰機開始向多用途發展。
    • 專門的攔截機與戰轟機則走向式微。
  • 不過隨著戰機結構越來越複雜,所需成本也越來越高。
  • 較早期的美國分類通常會把這一代的多數戰機劃入第二代的範圍。

第四代

  • 受越戰經驗影響,此時期的戰機不再追求速度,而開始注重在亞音速至一倍音速之間的機動性能[2]
    • 美國空軍上校 John Boyd 和數學家 Thomas P. Christie 在此思路下,提出「能量機動理論」[3],影響之後的戰機發展。
    • 線傳飛控的發展,使電腦能對機體進行每秒數十次以上的調整,讓更具運動性的「靜態不穩定」氣動設計成為現實。
      • 線傳飛控對於機體狀況的反應速度遠超過傳統機械控制,在不當操作或是機體受損下的飛行能力有相當程度的保障,讓不少戰機都有機翼受損之下仍返航成功的記錄。在商用領域更是成為安全性能的重要屏障。
      • 另外這項技術可大幅縮減機械結構,搭配此時期開始成熟的複合材料,能減輕機體重量,令機體有更多餘裕裝設各種裝置。
    • 更有以推力向量控制[4](Thrust vector control, TVC)技術達成更高機動性者。
      • 在推力向量控制之下,部分傳統可能造成飛機失速的操作會變的可行,讓駕駛有更多種的機動控制方針;且因推力向量控制可提供更多的轉向力,讓機翼不再需要以面積換取轉向力而縮減,進而降低了雷達反射截面。
  • 先進的數位航電大幅改良操縱介面,讓飛行員能以負擔較低的方式,獲取更多戰場資訊。
  • 各式飛彈在此時期逐漸成熟,再加上雷達、紅外線探測技術的進步,使戰鬥型態逐漸走向超視距空戰。
  • 雷達匿蹤的外型、塗料等技術也是從此時期開始發展。
  • 晚近研發的戰機以及舊型機的改款,具備更新穎的航電、雷達。雖然外觀上無多少變化,但性能已與舊型四代機差距甚大[5]。即所謂四代半戰鬥機。
    • 不少四代半戰機比起五代只差在匿蹤性能,且因為不用受限於匿蹤外型讓設計上可更開放,部分性能甚至能超越五代機。
      • 相對的在超視距空戰上的警戒距離遜於五代機,必須拉近距離戰鬥。
    • 冷戰結束後軍武發展趨緩,加上五代機開發困難,含美國在內的各國仍在持續發展四代/四代半戰機並作為主力。

第五代

  • 冷戰末期,美國啟動的「先進戰術戰鬥機(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 ATF)」計畫以及其成果 F-22 的性能,再次更新戰鬥機的世代。
  • 除了廣為人知的匿蹤外型與塗料外,一般也認為所謂的五代機還應具備更先進的航電、更難被敵方探測到的雷達、與其他戰場單位和網路連結,以達成更高效的指揮管制和飛行員對戰場的狀態感知、超高機動性且能進行超音速巡航的機體與引擎等。
  • 不過目前具備達成這些極高要求的技術和經費的國家無幾,如韓國研發中的 KF-21 便因此將目標從五代降為四代半水準。

第六代

  • 尚未出現,但自五代機服役後就已開始研討所謂六代機應具備的能力。目前已有多國開始發展,預計 2030 年前能明朗化。
    • 只有美國空軍的次世代空優戰鬥機(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NGAD)據稱已進行試飛,並於 2022 年進入工程和製造開發階段。
    • 常見的論點除了上述五代機能力的增強外,還包含更便於駕駛員認知環境的介面、與其他戰鬥單位更深層的整合、能操控複數無人機[6]感應砲的能力、甚至是自身也能做為無人機運用。什麼時候才會把變形合體加入要求功能咧

美系戰機

戰鬥機

一代

  • P-80/F-80 流星(Shooting Star)
    • 由洛克希德公司開發,是美國第一款噴射戰鬥機。
    • 在韓戰時期已無法抗衡 MiG-15,故多用於對地攻擊。
  • F-86 軍刀(Sabre)
    • 出自開發出二戰名機 P-51 的北美航空公司[7](North American Aviation),與同期的 MiG-15 揭開噴射機時代的序幕。
    • 美國在韓戰中碰上蘇聯的 MiG-15 後,發現現有的 F-80 和 F-84 無法與其抗衡而緊急投入本機。現今常被視為韓戰中美國的代表機型。
    • 初期 A 型武裝採用與二戰時期相同的 12.7mm 口徑 M2 重機槍,隨著韓戰經驗以及機載雷達技術逐漸成熟,從 D 型以後大改[8],不僅改裝 20mm 口徑機砲,甚至可裝備空對空飛彈。
    • 空對空飛彈的第一個戰績正是由中華民國的飛官駕駛本機所創[9]

二代

  • F-100 超級軍刀(Super Sabre)
    • 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由北美航空開發。
    • 自本機開始的一系列戰鬥機(F-100 至 F-106)被稱為「世紀系列」。
  • F-104 星式(Starfighter)
    • 由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世界上第一款速度達到兩倍音速的量產型戰機 ,1958年投入現役。
    • 按美國空軍提出的輕型攔截機標案而開發,目的是作為 F-100 系列的後繼機。
      • 由於洛克希德在之前就已在研發編號 083 的機體,並且早已得到五角大廈的青睞,以至於此一標案的技術要求基本就是以 083 為基礎而訂,因此得標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 主理其設計的臭鼬工廠工程師凱利.強生,在韓戰期間走訪多處前線基地,收集了大量前缐飛行員的意見並應用於後來的設計中。
    • 按照韓戰的經驗及戰鬥機向超音速方向發展的潮流,設計重點為突出輕巧、高爬升率及高速性能,其設計堪稱極端。
      • 為了減小穿音速阻力,其機身細長,並具備符合跨音速面積率的蜂腰設計;同時採用了前衛的筆直、極薄、且中置於機身的梯形機翼,一切都是為超音速飛行而設。
      • 又薄又銳利的機翼前緣厚度僅有 0.41 毫米,在美國電影「星戰F-104」(THE STARFIGHTERS有名的爛片)中有以F-104機翼切割紙張之畫面,現實中還有以機翼切菜去皮的各種例子。並因為其筆直尖銳的機型,因此擁有「飛行火箭」、「載人導彈」等外號。
      • 初期的試作機使用 J65 渦輪噴射引擎,後來正式量產便改用美軍六十年代通用的 J79 渦輪噴射引擎。 J79 強大的動力令本機成為首架突破兩倍音速的戰機,並多次打破各項飛行紀錄。但其早期設計的各種不成熟缺點,亦成為日後事故頻發的主因之一。
      • 作為輕型攔截機雖然有配備雷達,但標準空戰武裝也只有機炮和 AIM-9 空對空導彈。不過還是有考慮到作為戰轟機使用,可攜帶炸彈和火箭莢艙。
    • 1958 年起首先加入美國空軍防空司令部服役,但僅一年半後就全數被轉移到國民警衛部隊。美軍對 F-104 系列的訂單也被大砍至只剩 200 多架,令洛克希德大失預算。
      • 最早入役的 F-104A 有著缺乏全天候能力,航電無法融入現有防空系統,航程短等短板,令防空司令部在有 F-106 等其他選擇後就立即將之退役。
      • 改良了對地攻擊能力的 F-104D則參加了越戰,但表現無雖佳作之餘,還因為迷航而進入中共領空被擊落一機。
    • 在冷戰時期大量外銷,作為各北約以至美國盟國的主力,其命運在各國空軍中亦各有不同,既是勤勞的軍馬,亦有其不光彩的一面。
      • 西德:總採購機數達 916 架,為 F-104 系列的最大客戶,但亦是由採購到服役期間產生最多爭議的國家。
        • 洛克希德非常重視此一客戶,不但為西德設計了航電升級版的 F-104G,還授權了在西德國內自行生産組裝機體。但即使採購過程順利,西德空軍內部很快就產生了反對聲音。
        • 比較有名的反對者是二戰頭號王牌,並且曾為西德測試此機的埃里希·哈特曼。他不但對本機的缺點提出過警告,更重要的是他判斷新型且複雜的 F-104,西德飛行員需要大量且高質的轉換訓練才能充分駕馭。但哈特曼的意見未獲採納,並導致了他從此不獲重用。
        • 果不其然,進入西德空軍服役的 F-104G 從一開始就重大事故頻生,相當高的折損率令本機得到「飛行棺材(Fliegender Sarg)」、「寡婦製造機(Witwenmacher)」等外號。
        • 1962 年 6 月 19 日,四架西德空軍的 F-104G 在進行編隊飛行表演時疑似因為長機迷航,四機全數在西德軍政高層眼前撞地墜毀,自此開始了 F-104 在西德空軍中跌跌撞撞的服役史。
        • 西德空軍的 F-104G 平均每 720 飛行小時就會發生一次嚴重事故,非戰鬥狀態的平均折損率超過 30%。加上零件採購過剩問題極其嚴重,令西德政府內部閙得滿城風雨。
        •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因為西德獲授權組裝本機,令戰後西德航空業得到重新接觸頂尖航空技術的機會,為其發展打下新的基礎。其中為了延長航程,德國人還研發過德國人傳統藝能雙身連翼方案的 F-104G TR,不過最終理所當然沒有實現。
      • 荷蘭:總共裝備 138 機,全部於歐洲組裝。服役期間唯一一次實戰紀錄相當特別-為戰鬥機在反恐行動中的首次應用。
        • 1977 年 6 月 11 日,在經過三星期的僵持後,荷蘭海軍陸戰隊對在德平特鎮外被南瑪魯古恐佈分子劫持的火車發動突擊。作為支援,六架荷蘭皇家空軍的 F-104 同時開盡後燃器超低空掠過火車上方[10]。超音速飛行產生的音爆猶如一顆巨型震撼彈使車上大部分恐怖分子失能,令突擊隊以兩名人質死亡的較小代價擊斃六名恐怖分子,並救出其餘 49 名人質。
      • 義大利:總共配備 154 架各型 F-104G,後期還得到授權自行生產了 205 架 F-104S,堪稱繼西德以外最大客戶。
        • 義大利自行生產的 F-104S ,為洛克希德以 F-104G 作基礎研發的「超級星戰士」衍生產物。不但引擊升級為 J79-GE-19,航電再次升級終於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還是唯一具發射中程空對空導彈 (AIM-7)能力的F-104。
        • 實際上義大利空軍對 F-104 算是特別青睞,八十年代未期面對歐洲戰鬥機發展遲緩的問題,居然選擇再升級 F-104S 作為解決方案。由此產生的 F-104S-ASA 被認為很可能是空戰性能最強的「星戰士」。
        • 因此義大利空軍的 F-104S 系列直到 2004年才完全退役,為最後一個退役 F-104 的使用國。不過義大利的 F-104 機隊折損率高達 38%,比西德還要高。典型的義式浪漫
      • 加拿大:獲得授權自行生産 200 架,編號 CF-104,除了加拿大自身外也有供應給丹麥、挪威、土耳其空軍使用。
        • 與其他各國空軍對F-104 的定位不同,CF-104 主要被加拿大皇家空軍作為低空攻擊擊機及偵察機使用,被部署到西歐前缐的 CF-104 中隊甚至需要負責核打擊任務:一旦華約部隊入侵,CF-104 需要掛載美國提供的如 B-28 戰術核子炸彈,以核打擊阻止敵軍前進。
        • 四分一世紀的服役期中折損 110 架,折損率達到可怕的 46%。但退役時平均每架 CF-104 都累計有超過 6000 小時的飛行時數,為第一大使用國西德的三倍,所以其高折損率其實不難理解。
        • 同時加拿大空軍飛行員對本機其實評價並不差,加上訓練以對地攻擊專精,在北約空中演習的對地項目中CF-104各中隊表現一直是位列前矛。
      • 巴基斯坦:總共裝備 22 架 F-104A 和 2 架 F-104B,全部均為自美國和約旦空軍退役後的轉贈機。雖然裝備數量稀少,但經歴的戰鬥卻是數一數二地激烈。
        • 在 1965 年的第二次及 1971 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空軍的F-104為少數足堪與印度空軍對抗的現代化戰機之一。
        • 按巴基斯坦方的紀錄,第一次及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巴軍的F-104各擊落四架敵機,自身在戰鬥中損失兩機考慮到其數量稀少,表現算是不過不失。當時參戰的除了巴基斯坦空軍的飛行員外,連約旦皇家空軍的飛行員也有駕駛本機參戰。
      • 日本:總共裝備 230 架 F-104J 及 F-104DJ,大部分機體由三菱重工及川崎重工獲授權生產,使用的引擊亦由本地的石川島播磨公司特許生產。
        • 因為外型以及由三菱生產的緣故,被飛行員稱為「三菱鉛筆」。航空自衛隊內部則賦予其「榮光」的通稱。
        • 由於當時自衛隊「專守防衛」條款[11]的嚴格限制,雖然以 F-104G 為基礎設計但完全移除了對地攻擊能力,專門作為防空攔截機使用。歪打正著的降低了折損率
        • 在 F-4J 及 F-15J等新世代戰鬥機入役後開始逐步被淘汰,至 1986 年退役。但在八十年代時期曾經與 F-15 等四代機在模擬空戰中交手,甚至取得過勝果。
        • 據前自衛隊飛行員岩崎貴弘所述,具體的戰法為利用 F-104J爬升性能較佳及雷達反射面積細小較難被發現的優點,以一機作為誘餌,另一機則由對方盲區接近發起攻擊。據稱岩崎曾以上述戰法在演習中擊落過美軍的 F-15A。
        • 作為航空自衛隊六十到七十年代的主力戰機,時常在當時的影音作品,特別是特攝電影中登場。著名的有《超人力霸王》系列和《怪獸卡美拉》系列等,甚至有好幾款明顯參考 F-104 造型而成的原創機。雖然大多都成了各式怪獸的祭品
      • 台灣:實際上為最早獲得 F-104 的美國盟友。總共裝備 304 架各種不同型號的 F-104,超過日本成為亞洲裝備最多 F-104的空軍部隊。
        • 緣於金門八二三砲戰後,正積極提升空防能力的中華民國空軍向美軍顧問團申請更多 F-100 軍援,美國主動提出供應新型的 F-104。首批於 1960 年5 月運抵台灣並開始換裝。
        • 1967 年1 月 13 日,第三大隊第八中隊所屬四架 F-104G 在掩護執行偵照任務的 RF-104G 時,與解放軍的殲六編隊遭遇交火。按國軍方面報告,擊落殲六兩架而自身一架 F-104G 失事墜毀。此次「一一三空戰」亦為台海上空爆發的最後一次空戰。
        • 中華民國空軍多次透過「阿里山計劃」引入更多 F-104 ,但到後期其實已為無法引進新型戰機的權宜之計。甚至到了 1996 年的台海飛彈危機,F-104 仍得參與最後一次高強度戰備任務。
        • 到了 1998 年正式退役時,中華民國空軍的 F-104 機隊合共折損 114 機,即使去除了部分純零件機折損率仍接近40%。其損失慘重的原因詳見下文。
    • F-104 的整個服役史始終是毀譽參半,「寡婦製造機」一類的惡名如影隨形。但實際上本機在各國空軍所遭遇的問題各有不同,也並非全部為機體本身的問題。以下將稍加綜述:
      • 1. 性能與設計方向的不完善:F-104 本為根據韓戰所得經驗及以攔截敵軍轟炸機而設計,並且極端追求輕量化、爬升率、超音速等性能指標。極端的設計加上技術上不成熟,除了導致可靠性低下外,也令日後升級及轉為除攔截機以外用途受到阻礙。
      • 2. 各國空軍的不同需求:作為六十年代幾乎為唯一可供外銷的先進美製戰鬥機,F-104 本質上為用途單一的攔截機。但對只有本機可選擇的各美國盟友而言,它們必須將此唯一選擇應用於各種任務需求之上。
        • 對於西德和加拿大等北約成員國而言,除了空防攔截任務外,阻止華約地面部隊入侵的對地攻擊任務同樣重要。因此即使 F-104 無論在速度、酬載量、可靠性上都絕非理想的對地攻擊平台,但也只能將就投入使用,導致折損率大幅上升。
        • 日本航空自衞隊的 F-104J 機隊折損率為全球最低的 15%,主因被認為是由於其任務用途被嚴格限制在與原有設計吻合的防空攔截之上。
      • 3. 飛行員訓練問題:大多數轉換使用 F-104 的戰鬥機飛行員,在此之前均只有操作第一代次音速噴射戰鬥機的經驗。面對超音速飛行此一全新領域,卻又因為各國急於汱換舊式戰鬥機而令訓練難以跟上,缺乏轉換訓練而令問題惡化。
        • 以西德空軍為例,其戰鬥機部隊原有主力為只有次音速飛行能力的F-86。在突然需要轉換使用兩倍音速且操作更複雜的 F-104,並且需要兼顧危險的對地攻擊任務,結果可想而知…
      • 4. 服役壽限過長:部分國家在接收 F-104 後缺乏替代用機,至少到八十年代才開始由次世代戰鬥機取代。長時間服役甚至連原廠零件也停止供應,妥善率低下因而成為常態。
        • 台灣堪稱此一狀況的典型受害者:首先因為美國對華政策轉變,一度令新型戰機軍售長期中斷;其次由於洛克希德已停產 F-104,空軍只能通過「阿里山計劃」引入二手機維持機隊。到後期引入的機體有不少已需要直接拆解作為零件使用,而且因為這些F-104的型號和機務狀況又各有不同,令後勤維護難度大增。
      • 5. 洛克希德的賄賂營銷醜聞:1950 至1970 年代,洛克希德曾通過大規模行賄各國政要以取得相關的飛機訂單,而其中以此方法傾銷的機體之一,正是 F-104。
        • 購入 F-104 作為主力的西德、義大利、荷蘭、日本等國,相關的賄賂醜聞導致大批政府高層因而落馬,F-104 而因此蒙上「靠賄賂來得到採用」的惡名。
  • F-105 雷長(Thunderchief)
    • 由共和航空公司設計生產,是該公司「雷電」家族[12] 的最後一員,1958 年投入現役。
    • 起源自五十年代美國空軍對單座、低空高速穿透、核子打擊戰鬥轟炸機的需求,共和公司因而自擔風險研製了 AP-63 方案,成為了日後的 F-105。
      • 共和公司原定打算直接改進其現有的 RF-84F 成為這款新型戰鬥轟炸機,而後來 F-105 也因此繼承了不少 RF-84F 的技術特點。
    • 作為攜帶核彈,以兩倍音速進行低空高速突防為任務目標的戰鬥轟炸機,其設計繼承了共和公司傳統的粗壯風格。
      • 機長 19.58 米,翼展 10.65 米,機身高 5.97 米,最大起飛重量 23.97 噸,為 F-35 出現前美軍史上最大型的單發戰鬥機。
        • 機體大型化的主因是採用了當時戰鬥機少有的內置彈倉,並且擁有接近二戰四發重轟三倍的 7.1 噸載彈量。但越戰期間機身的內置彈艙一般會被改為油箱,彈藥則全數改為外掛於機翼機身上。
        • 機身另一設計特色為極之特殊,史上僅此一家的前掠形發動機進氣口。
      • 配備一台當時最先進的奇異 J75 渦輪噴氣引擎,飛行極速達至 2.1 倍音速,於低空也能以超音速飛行,成為當時飛行速度最高的戰鬥轟炸機。
      • 作為戰鬥轟炸機除了能攜帶由核武到各種常規炸彈,新式的對地導彈如 AGM-12 犢牛犬或百舌鳥反輻射導彈均為選配武器。另外還備有一門 M61 火神式機炮和能夠掛載 AIM-9 空對空導彈,在空戰中也並非能被輕易解決的對手。
    • 與其他「世紀系列」戰機一樣沒被投入到全面核戰爭中,反而參與了越戰並成為美國空軍的對地攻擊主力。但也因損耗過多,令其評價同樣毀譽參半。
      • 以其龐大的載彈量成為炸彈卡車,與護航的 F-4 一同支撐起空軍的對北越打擊任務。例如在史上維持最久的空中作戰滾雷作戰(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 中,本機執行了其中 75%的轟炸任務。而在整場越戰中執行的總任務次數則超過二萬次。
        • 河內西北方的一處山脊,因為時常被美軍的 F-105 飛行員作為發起攻擊時的航點,以及作為躲避防空飛彈攻擊的屏障,因此被稱為「雷電山脊(Thud Ridge)」。
      • 但以此換來的也是極高的損失:共 382 架各型 F-105 折損於越南戰場,如此高的損失率也是本機在越戰後被空軍迅速放棄的主因。
        • 實際上 F-105 系列繼承了共和公司傳統的結實體質,時常在嚴重受創的情況下成功返航。但北越在中蘇大規模軍援中獲得大量防空武器和熟練人員,河內等地的高射炮和防空飛彈密度堪稱當時世上最高。負責執行低空對地攻擊甚至是防空壓制任務的本機,其損失居高不下實在無法避免。
        • 正因為其損失之高堪比二戰時期的重轟炸機部隊,機頭塗鴉再次成為 F-105 機組的減壓良方。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編號 62-4364 的 F-105D 「普茜·嘉蘿爾 2 號(Pussy Galore[13] II)」,這個本來就以裸女為主題的塗鴉還故意將女性的 OO 畫在空中受油口的位置這亦是筆者撰寫本部份條目的主因(被打死)
      • 美國空軍曾經以被俘獲的 MIG-21 與 F-105D 進行空戰對抗測試,結論是「如果是正面對抗 F-105 的最佳策略是走為上計」。而且因為總是在出動時掛滿彈藥,連 MIG-17/19 等靈活的舊世代米格機也能產生重大威脅。
        • 不過越戰中 F-105 折損的最大原因仍然是防空火力,在空中戰鬥中被擊落的雷長只有區區 22 架。F-105 甚至擁有一個紀錄:它是越戰中用機炮撃落最多敵機的美軍戰機。
      • 因為北越大量獲得蘇製 SA-2 防空飛彈,美國空軍開始將雙座型的 F-105F 改裝為專門獵殺防空設備的攻擊機,F-105F 和其後的 F-105G[14] 「野鼬(Wild Weasel)」由此成為第一種專門執行壓制敵軍防空任務的戰機。
      • 越戰後 F-105 系列很快就轉交後備空軍和國民兵使用。不過雖然多數機體在七十年代中就已經超過服役年限,最後的 G 型到1984 年才退役並被 F-4G 取代。
        • 曾經取代 F-100 成為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的表演用機,結果六個月後就因為機身受壓過度發生致命墜機事故而被換回去
  • F7U 水手彎刀(Cutlass)
    • 以低妥善率惡名昭彰、服役不過三年半就退出美國海軍的艦載機。
    • 或許是沃特公司使用二戰德國阿拉度公司的資料開發使然,本機在運動性以外並未考慮海軍艦載機的設計需求,除了運動性都差評不斷。
      • 甚至最基本的起降能力也因著容易斷折的前起落架難以滿足,於是在軍中得到「少尉殺手」的渾號。
  • F-8 十字軍(Crusader)
    • 由沃特公司設計生產,是該公司最後得到軍方採用的軍機,1957 年投入現役。
    • 既是海軍第一款超音速戰鬥機,也是最後一款以機炮作為主武器而設計的美製戰鬥機,因此有著「最後的槍手(The Last of the Gunfighters)」這個響亮的外號。
    • 使用普惠 J57 渦輪噴射發動機,極速達 1.8 倍音速,創下當時美國國内多項新飛行紀錄。
      • 1957/7/16,海軍陸戰隊少校小約翰.赫雪爾.葛倫[15]駕駛一架 F8U-1P,從加州洛斯阿拉米托斯航空基地,以全程超音速直飛紐约弗洛伊德貝涅特機場,耗時 3 小時 23 分鐘 8.3 秒,達成史上首次跨大陸無間歇超音速飛行。
      • 首次加入可變傾角機翼設計,起飛著陸時可由液壓系統調大機翼傾角,以縮短起飛著陸距離。
      • 主武裝是四門柯特 MK 12 20mm 機炮,分别安裝在機身兩側,不過還是能掛載 AIM-9 響尾蛇飛彈。另外亦可掛載火箭彈和航空炸彈進行對地攻擊。
    • 從古巴導彈危機到越戰均為海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特别在越戰中由於運動性能良好、加上一開始就配備機炮,比備受期待的 F-4 更適應越南的空戰。
      • 古巴導彈危機期間,海軍及海軍陸戰隊的 RF-8A 以每天派出兩次兩機編隊,針對古巴境內目標進行低空偵照任務,帶回的照片即時送回五角大樓以供研判,最終確認蘇聯正於古巴部署中程彈道飛彈。由危機開始至蘇聯飛彈逐步撤出,任務持續了約六個星期,共計拍回160000張重要的偵照照片。
      • 本機在越戰的空戰交換比達 19:3,為美軍戰鬥機中最優者,實際空戰中只損失了三機。
        • 諷刺的是雖然號稱「The Last of the Gunfighters」,但由於配備的 MK 12 20mm 機炮品質惡劣故障頻生,結果本機在越南的空戰中大多戰果都是以響尾蛇飛彈取得,被機炮擊落的反而是少數。
    • 本機在越戰後退役、偵察機型號 RF-8 於 1987 年退役。作為攻擊機的改良型 A-7 海盜二式(Corsair II)則服役到 2010 年代。

三代

  • F-106 三角鏢(Delta Dart)
    • 由康維爾(Convair)公司設計生產,也是美國最後的專門攔截機,1959 年投入現役。
    • 自同公司產品 F-102 改進而來的攔截機,原定編號為 F-102B ,以改善 F-102 原有缺憾及達成原定性能要求為目標。
    • 被設計成高度自動化的攔截機,以攔截携帶核武的轟炸機為主要目標,甚至能全自動飛行起降,因此被稱為「終極的攔截機(Ultimate Interceptor)」。
      • 繼承了 F-102 的巨大三角翼無尾布局設計,但垂直尾翼、機身構型、進氣道和引擎噴嘴都有修改以更適合超音速飛行。
      • 本機安裝了先進的 MA-1 射控系統,配合地面的賢者系統(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簡稱SAGE),理想上能自動規劃攔截航線、引導飛行並開火攻擊,但實際上可靠性低落經多次改良才稳定下來。
        • 曾發生飛行演練時失控,飛行員彈射逃生後座機卻因為彈射座椅炸藥產生的反作用力恢復平飛,結果機體成功自行以機腹逼降只受輕微損傷的奇事。
      • 為了利於超音速飛行而採內藏式彈倉設計。和數十年後的隱形戰機有異曲同工之妙。加上換裝了新型的普惠 J75-P-17渦輪噴射引擎,飛行極速終於達到了 2.3 倍音速。
        • 該機的油箱此時會將燃油向後抽,透過重心後移改善超音速下的機動性[16],因此飛行性能優於不少同世代的超音速攔截機。
      • 主要配備的常規武裝是第一代空對空飛彈 AIM-4 「隼(Falcon)」[17],同時備有半主動雷達導引的 A 型和紅外線導引的 B 型。
        • 原本和 F-102 一樣未設計機砲,後受到越戰教訓影響而加裝,但最終卻並未派往越南参戰。
    • 本機的招牌武裝當屬 AIR-2「精靈(Genie)」空對空核彈頭火箭,爆炸當量 1500 噸,必殺半徑達三百公尺以上,預計用於對付密集的蘇聯轟炸機群。也可裝備 AIM-26A 空對空核子飛彈[18],雖然爆炸當量較低(250 噸),但具備半主動導引功能。
      • 為了釋除公眾對使用核武器防空的疑慮,美國空軍曾舉行 AIR-2 火箭的實彈測試,並安排五名自願的空軍官兵在爆心下方站立以證明其對地面人員無害。結果在 15000 呎高空起爆的 AIR-2 並没對測試参與者造成傷害。
      • 八十年代在與屬於四代機的 F-16 進行對抗演練, F-16 的飛行員以為勝券在握之際,結果 F-106 這邊直接喊出:「FOX 3」丢出「精靈」核彈頭火箭,兩架 F-16 被地面管制員宣布慘遭雙殺。然後核彈頭火箭被禁用後, F-16 的飛行員又被 F-106 想像以上的速度和機動性教育了一番。
        • 據 F-106 的飛行員所言,演練前心高氣傲的 F-16 飛行員曾豪言對方可以用上任何武器戰術。 F-106 的飛行員:像你這種要求我這輩子都沒聽過 小孩才在精確導引瞄準,大人都直接丟廣域兵器
    • 主要部署在冷戰空防最前線的阿拉斯加和冰島,作為用途單一的攔截機負責防範蘇聯的長程轟炸機,整個服役生涯没有参與任何實戰。畢竟這款真的参與實戰就很大機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 也因為被部署到這些苦寒之地,機體配備有很好的除冰系統。
      • 另外也一度被少量配置到西德和南韓,但仍然没有碰上任何實戰機會。
    • 七十年代開始被第四代戰機如 F-15 取代,直到 1988 年自空中國民兵退役正式結束軍旅生涯。不過在美國太空總署又一直到 1998 年才退役。
      • 在太空總署除了用於測試超音速飛行及三角翼布局的表現外,早期亦作為太空人的訓練機。
      • AIR-2 則跟著本機的退役也一同走入歷史( AIM-26A 則在更早之前就被淘汰[19])。
  • F-4 幽靈II (Phantom II)
    • 由麥克唐納飛行器公司設計生產,美國軍機生產史上最高產量的超音速噴射戰鬥機,1960 年投入現役。
    • 始於五十年代初的麥克唐納公司内部計劃,原本計劃是發展為海軍的戰鬥攻擊機,與美國海軍協調後發展成全天候艦載重型攔截機,最早的代號為 YAH-1。
      • 最初設計由同公司產品 F3H「魔鬼(Demon)」艦載戰鬥機為基礎,曾以 F3H-G「超級惡魔(Super Demon)」的名義向海軍遞交設計構想,後依照海軍的技術要求修改成現在的 F-4 系列。
      • 由於性能優異且具發展潛力而受空軍青睞,加上時任的國防部長麥納瑪拉極力椎動後勤互通,故最終成為首款同時被海軍和空軍採用的主力戰鬥機。
      • 為了紀念麥克唐納首款被採用的戰鬥機,以及首架以噴氣動力降落在航空母艦上的飛機 FH 「幽靈(Phantom)」, F-4 因此繼承了這名字成為幽靈II (Phantom II)。
    • 雖然以攔截機為設計目標,但本機的基礎性能相當札實優秀,不但發展成多功能戰鬥機,其設計技術理念也影響了美國的下一世代戰鬥機。
      • 與按韓戰經驗研發走輕巧路線的一般超音速戰鬥機不同,為空機總重已經超過 30000 磅的大傢伙,其五大三粗的外形被軍迷笑稱為「只要推力大,板磚也能飛上天」[20]的典型。
        • 實際上本機在德國空軍的外號正是「飛行磚塊(Fliegender Ziegelstein)」 , 另外亦被稱為「推力對空氣動力學的勝利(the triumph of thrust over aerodynamics)」。
        • 配備兩台奇異 J79 渦輪噴氣引擎,强大的推力令本機飛行極速達到 2.23 倍音速,並且打破了多項當時的飛行速度、爬升速度及高度、平飛高度等世界紀錄。
      • 作為重型戰鬥機,本機的酬載量及載油量均遠超大部分同世代機體,使之成為相當理想的多功能任務平台。
        • 配有九個武器外掛架,酬載量上限達到 18650 磅,甚至超越不少二戰時期的轟炸機。因此除對空戰鬥,在對地攻擊上也有優秀表現。從各種空對空飛彈到對地飛彈炸彈,甚至是 B61 氫彈亦能掛載。
        • 不帶副油箱情况下航程已經有 2699 公里,除了滿足了原定的長程攔截任務,亦能適應對地及偵照任務。
      • 配備了以六十年代標準而言十分豪華的雷達和航電設備,包括先進的 AN/APQ-72 脈衝都普勒雷達,後期甚至配備了超視距敵我識别系統 AN/APX-80「戰鬥樹(Combat Tree)」,因此需要多一名乘員作為雷達攔截官(Radar Intercept Officer,簡稱 RIO)。
      • 不過作為大型機也不是毫無缺點,特別是被投入與預定設計不同的戰場環境後亦暴露了不少不足之處。
        • 身為重型戰鬥機,面對同世代甚至上世代的輕巧戰鬥機在近距缠鬥中不具優勢,此一問題又受飛行員訓練的影響而加深。
        • 開發之初受到飛彈至上論和傾向攔截機的設計影響,沒有安裝機砲。然而實戰中受到早期飛彈的可靠性等因素影響表現不佳,所以在後期型的 F-4E 又裝上了機鼻機砲。
    • 最早投入的實戰戰場為越南,作為備受期待的先進戰鬥機,面對越南上空與原本設計對應大相徑庭的實戰環境,並未取得優勢反而不時吃虧,成為眾多投入越戰而得到褒貶不一評價的美軍新兵器之一。
      • 越戰初期, F-4 與越南人民軍空軍的米格機群在空戰中交换比接近 1:1,而且考慮到機體成本高且有兩位飛官的新型機被廉價且單座的米格機一换一,吃虧的自然是美軍。實際上幽靈II 在越戰早期水土不服是由多個原因構成,主要原因如下:
        • 1. 早期空對空飛彈的性能問題:
        • 2. 機體設計與實戰環境的落差:
        • 3. 飛行員空戰訓練不足:
        • 4. 交戰規則的限制:
      • 不過随著裝備訓練的針對性改進,越戰後期 F-4 對米格機的空戰交换比總算拉開為 1:6,美國空軍有三人而海軍則有一名 F-4 飛行員成為空戰王牌。
    • 越戰後隨著 F-14 / F-15 等四代機的出現, F-4 開始轉為擔任對敵防空壓制,戰術偵察及拖靶等任務。直到 2010 年代才全面退役。
    • 六十年代末開始解禁外銷,並廣泛裝備給各盟國,著名的使用國包括英國、德國、伊朗、以色列、日本及南韓等。
      • 正好碰上了中東局勢長期陷於熱戰,以色列及伊朗的 F-4 機隊因此也被投身到除越南以外最激烈的空中戰鬥。
      • 日本為唯一獲授權生產 F-4 的盟國,由三菱重工生產了 130 架 F-4EJ,開啟了日本獲美國授權生產新型戰鬥機的先例。
    • 現時仍在希臘、伊朗及土耳其三國空軍服役,正逐步被四代及五代機淘汰中。
  • F-5A/B 自由鬥士(Freedom Fighter)、F-5E/F 虎式(Tiger)
    • 由諾斯洛普公司設計生產, 1962 年投入現役。
    • 專門用於外銷盟國的機型。美國自己則基於其輕巧靈活、類似 MiG-21 的特性,將其用於假想敵訓練用至今。
      • 電影《捍衛戰士》中虛構的 MiG-28 戰鬥機,實際上就是塗成全黑的本機。
    • 起源是諾斯羅普公司的 T-38 高級教練機。
    • 相較滿載當年尖端科技的 F-4,F-5 常被視為平平無奇的較低端機體。不過憑藉其可靠性在許多國家服役至今。
      • 伊朗在與美國斷交後,仿製該機造出自己的國產機「Azarakhsh」、「Saeqeh」和「Kowsar」。

四代

  • F-14 雄貓(Tomcat)
    • 由格魯曼公司[21]設計生產,是該公司貓系艦載戰鬥機的末裔,1974 年投入現役。
      • 被視為美軍第四代戰鬥機的開山之作,與 F-15、F-16、F/A-18 合稱為「少年系列(Teen Series)」,為美軍八十年代至今空權的必然支柱。
    • 本機源自 1968 年美國海軍提出的 VFX 計劃(Naval Fighter Experimental),目標是雙座、雙發動機、極速達 2.2 倍音速的空優戰鬥機。最终由格魯曼公司的可變後掠翼[22]設計中選。
      • 原本海軍打算採用 F-111 的艦載機版 F-111B ,但該機造價高昂且艦上操作性極差,被全新開發的 F-14 取代。
      • 該計畫考量海軍當時的第一要務是增強航母戰鬥群面對蘇聯飽和攻擊戰術[23]的防空能力,亦吸取越戰時海軍戰鬥機缺乏近距纏鬥能力的經驗,反映在本機設計上。
    • 「Tomcat」一名是致敬主持本機研發計劃的海軍少將小湯馬斯.弗朗西斯.康諾利(Thomas Francis Connolly Jr.)。在研發期間 F-14 已被稱為「湯姆的貓(Tom's Cat)」。
      • 格魯曼還專門設計了雄貓的專屬標誌,連伊朗接收的 F-14 也有在地化波斯貓標誌。
    • 作為美國海軍冷戰中後期負責艦隊防空的主力,F-14 的性能遠超其前輩 F-4,亦被視為第一款第四代戰鬥機。
      • 採用三胴機體結構,以扁平狀機身相連的低氣動阻力設計,加上由飛行電腦調控至最佳升阻比後掠角的可變後掠機翼,使本機具有優秀的高速及轉向性能。
      • 早期使用的普惠 TF-30 渦輪風扇發動機性能不符海軍要求,換裝與 F-15/16 同系列的奇異 F-110-GE 渦輪風扇發動機後,才解决貓貓的心臟病問題。
      • 配備以當時而言極為先進的 AN/AWG-9 遠程射控雷達,令本機成為首架擁有同時應對多目標作戰能力的戰機[24]。達 190 公里的搜索範圍、配合當時僅本機獨有的資料鏈,可與同型機分享雷達資訊。因此在伊朗空軍中,F-14 甚至需要兼職其缺乏的預警管制機角色。
      • 本機的專用武器 AIM-54「鳳凰(Phoenix)」長程空對空飛彈,也是史上第一款投入量產的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25]貓貓專用對軍寶具
      • 雖然本機設計上能掛到六枚 AIM-54,但因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無法支撐降落時的沉重衝擊,因此艦載機一般執行任務不會帶超過四枚,陸基出動時才能掛滿。
    • 在美國海軍服役逾三十年,歷經等多次重大戰役,包含黎巴嫩內戰、入侵格瑞那達、北約對南斯拉夫的空襲行動、甚至在波灣戰爭中面對具相當空中武力的伊拉克,卻只有兩次錫德拉灣空戰是真正的空對空戰鬥。
      • 第一次錫德拉灣空戰:1981/8/18,隸屬第 41「黑王牌」戰鬥機中隊(Fighter Squadron 41, VF-41 "Black Aces")的兩架 F-14 於利比亞沿岸的錫德拉灣上空執行戰鬥空中巡邏任務時,與兩架利比亞空軍的 Su-22 接觸。其中一架 Su-22 發射一枚 K-13「環礁」短程空對空飛彈,兩架 F-14 閃避後追上正在逃離的敵機,各自發射一枚 AIM-9L「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擊落對方。
      • 第二次錫德拉灣空戰:1989/1/4,同樣在錫德拉灣海域,隸屬第 32「擊劍手」戰鬥機中隊(Fighter Squadron 32, VF-32 "Fighting Swordsmen")的兩架 F-14,被派往欄截兩架正向艦隊接近的利比亞空軍 MiG-23。MiG-23 多次將機頭指向 F-14 並無視警告後,一架 F-14 先發射兩枚 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未中。MiG-23 繼續逼近時,第三枚「麻雀」先擊落一機,其後另一架 F-14 也及時轉向,用「響尾蛇」飛彈擊落另一架 MiG-23。
      • 波灣戰爭中只有第 1「狼群」戰鬥機中隊(Fighter Squadron 1, VF-1 "Wolfpack")以「響尾蛇」飛彈擊落一架 Mi-8 直升機。F-14 在此戰中缺乏戰績,除因海空兩軍的跨軍種溝通問題、海軍本身交戰守則的限制外,也與下述的兩伊戰爭有關。
    • 後期本機開始加裝「夜間低空導航暨紅外線瞄準夾艙(LANTIRN, 又稱 「藍盾」)」及遠端視訊接收器(ROVER),具有投擲精確導引彈藥、將機上偵得視頻影像傳給地面前線部隊的能力。因此生涯後期參與反恐戰爭中的阿富汗及伊拉克等戰事時,多執行對地支援任務。打雜貓貓(淚目)
    • 七零年代伊朗巴勒維王朝與美國關係親密時,曾大量採購 F-14 波斯貓,成為除美國外唯一擁有本機的國家。以致本機生涯最激烈的空戰是在兩伊戰爭中,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的旗下迎來。
      • 何梅尼政權上台、美伊斷交後,美方不再提供後續服務,造成其維護成本與妥善率大幅惡化,同時還有缺乏飛行員等問題。不過仍能一面倒輾壓伊拉克空軍的 MiG-21、MiG-23、Su-20/22 等舊世代戰鬥機。後期出現較新型的 MiG-25 及幻象 F1EQ,才碰到需要稍為認真面對的對手。
      • 整場戰爭中伊朗空軍的 F-14 以 12~16 架的損失(且在空對空戰鬥中損失的可能只有三架),換取估計超過 160 架敵機的戰果,並造就十四位空戰王牌[26]。其中賈利勒.贊迪(Jalil Zandi,擊墜數 11)是 F-14 所創最高擊墜數的王牌。
      • F-14 配搭 AIM-54 的組合在此戰中證明其致命性,如伊拉克空軍就有 MiG-25 在一百公里外被 AIM-54 擊墜的紀錄。但因為有與伊朗 F-14 交戰的經驗,波灣戰爭中伊拉克戰機一發現自己被美軍 F-14 的 AN/AWG-9 雷達追蹤,通常就會立即逃離。導致美國海軍的貓貓沒戰果(淚目)
    • 美國退役本機後,目前伊朗是唯一的 F-14 使用國,估計現役僅存 40 架。瀕危物種
      • 即使受到制裁禁運阻撓,伊朗空軍還是獲得不少零件、且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自行維護能力,甚至推出號稱 AIM-54 仿製品的「思想者-90(Fakour-90)」空對空飛彈。
      • 非常諷刺地,最近參與的實戰任務是敘利亞内戰期間,護航俄羅斯 Tu-95 轟炸機。熊奶奶:被趕了這麽多次,終於可以合法吸貓了(爽吸一口波斯貓)
    • 冷戰後軍方經費大幅縮減,本機的功能單一和高營運成本因此受到詬病,是促成 F/A-18E/F 研發的原因之一。
      • 原本有人支持升級本機、強化其對地攻擊能力。但支持 F/A-18E/F 者主張該機只是舊機升級款,研發、營運成本較低,使國防部在 2006 年退役本機。
      • 發現 F/A-18E/F 的設計缺陷後[27],支持 F-14 升級的人才發現 F/A-18E/F 的研發、營運成本不僅沒有低多少[28],且性能也因此還不如 F-14。無奈此時 F-14 相關產線早已拆除。
    • 本機帥氣優美的造型深受軍迷愛戴,同時也在八、九零年代活躍於各種影視作品之中,其中將其人氣推至頂端的正是電影《捍衛戰士》。
      • 《捍衛戰士》描述一位年輕的 F-14 飛行員彼得.「獨行俠」.米契爾上尉(LT. Pete "Maverick" Mitchell,湯姆克鲁斯飾)獲選加入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29]受訓,在經歷戀愛和意外痛失戰友的傷痛,最终結訓参與實戰,擊落三架 MiG-28 戰鬥機[30]成為英雄的故事。
      • 該片不但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令湯姆克鲁斯走紅成為好萊塢一線影星,更成為文化現象,使投考美國海軍航空隊及空軍的人數激增,被譽為「史上最佳的募兵廣告」。雖然海軍也因此遭受自偷襲珍珠港後最大的損失[31]
      • 本機於續集《捍衛戰士:獨行俠》再次登場。「獨行俠」和故友之子布雷德利.「公雞」.布雷德蕭上尉(LT. Bradley "Rooster" Bradshaw,米爾斯.泰勒飾)的 F/A-18E 被擊落後,兩人於敵軍機場中偷走了一架 F-14A,在接下來的空戰中擊落兩架第五代戰鬥機Su-57,成功迫降於航母上。果然要有貓貓和阿湯哥才是真正的《捍衛戰士》
    • ACG 方面,本機是《超時空要塞》系列 VF-1 女武神可變型戰鬥機的參考原型[32],是這部長青機人動畫系列的締造者之一。在前傳《超時空要塞 Zero》中則作為統合軍航母的艦載戰鬥機登場。慘遭反統合聯盟的第一代可變型戰鬥機 SV-51 虐殺
      • 在現代空戰題材的遊戲中也是常客。如空戰奇兵中,每代均為可用機體;《空戰奇兵 5 不被歌頌的戰爭》中則是預設主角機。
  • F-15 鷹式(Eagle)
    •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33]研發的空優戰鬥機。後續以 E 型「打擊鷹(Strike Eagle)」為首,大幅強化對地攻擊能力,成為泛用型的多功能戰機。
    • 經過不斷升級,除了雷達匿蹤能力外,多數性能達到與 F-22 同級,甚至少部分能超越之。
      • 大功率引擎和適當的重量造就非常優秀的推重比,甚至曾發生機翼只剩單翼的嚴重飛安事故,飛行員卻直接緊急迫降成功且安然無事的特殊案例。
      • 八零年代後期,美國開發的 ASM-135 反衛星飛彈正是以本機為載臺。
    • 因 F-22 造價過高、產量過少,F-15 系列至今仍是美國空軍的主力空優戰機。近年美國空軍還繼續購入最新的 EX 型以取代較老的 F-15;然而EX型的交機速度偏慢,汰換仍有難度。
      • 曾有計畫將 F-15E 再次升級成 F-15SE「沉默鷹(Silent Eagle)」,在不改變外觀下採用隱匿塗料、並重新設計內部構造,減少內部機械物理信號外洩,使它具備一定匿蹤能力,用來避開 F-22 高造價、高機密性難以出口的問題。但原定的可能用戶之後皆未選擇之。
    • 日本為美國唯一授權可自主製造 F-15 的國家,其以 F-15C/D 為基礎衍伸出 J(單座)/DJ(雙座)/MJ(升級電戰系統)三種型號。
  • F-16 戰隼(Fighting Falcon)
    • 通用動力公司[34]開發的第四代多用途輕型戰鬥機。
      • 早期的想定是以價格較低廉的本機輔助昂貴的 F-15,以維持制空權的「高低搭配」。
      • 本機發展中曾受美國空軍中一派稱為「戰鬥機黑手黨」的人影響。他們從越戰經驗得出的結論是:新型戰鬥機應該盡可能輕型、小型化,並放棄對地攻擊能力、甚至是雷達與中程空對空飛彈,以追求高機動性能與適合大量生產的低廉價格。但實際投產時還是裝了雷達並增加飛彈掛點。
        • 戰鬥機黑手黨「這是一台超靈活的輕型戰鬥機,只能空對空纏鬥」以色列空軍「兩顆 2000 磅炸彈空襲伊拉克,知道了」
      • 不過也因此在亞音速領域飛行性能傑出,即使是 Su-27 系戰機也不能小看本機。
    • 世界上最熱銷的美軍第四代戰機,與西方陣營友好的多國空軍皆大量裝備。國民隼
      • 外銷給臺灣的 F-16A/B Block 20 混雜多個不同批次的結構,和原本的 A/B 型已經截然不同;現已陸續升級為 F-16AM/BM 。不叫 AV 真可惜[35]
      • 廣義而言下述的 F-2 也屬於 F-16 家族成員。
        • 戰鬥機黑手黨「……好歹把翅膀弄大點才能纏鬥」日本空自「大翅膀,四顆反艦飛彈,わかります」
      • 原預計 2010 年代左右停產,不過因應近年需求增加,生產線至少會延續到 2026 年以後。
      • 同時由於泛用性極高,一直被視為北約支援烏克蘭的首選戰機並於2024年批准輸出。
    • 升級空間比當初設想的極限巨大,衍伸出各種升級型號。其中以色列堪稱最擅長運用本機並回饋升級的代表國。
  • F/A-18 大黃蜂(Hornet)
    • 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設計生產,1983 年投入現役。
    • 原型為諾斯洛普參與美國空軍 LWF 計劃(Lightweight Fighter program)所設計的 YF-17。以 F-5E 為基礎,配搭增長的機身,細小的前緣延伸及更強力的發動機。
      • 早在 1965 年便已開始設計,內部代號 P-530 「眼鏡蛇(Cobra)」,參與 LWF 計劃時再改為 P-600,為所有參與競標機體中開發時間最長的。卻敗給通用動力的 YF-16。
    • 所幸 YF-17 命不該絶,迎來海軍的 NACF 計劃(Navy Air Combat Fighter)。準備由 LWF 計劃的參與競標機體中,挑選海軍的新型戰鬥機。
      • 不巧諾斯洛普沒有研製艦載機的經驗,於是與經驗豐富的麥道合作。兩所公司各自負責不同機體部件,由麥道負責供應給海軍的艦載機型、諾斯洛普則負責外銷的陸基型。
      • 海軍考慮艦載機需要更高的安全性,以及當時的引擎可靠度,選擇了雙引擎的 YF-17。同時要求麥道和諾斯洛普修改設計以符合 NACF 計劃需求,並授與正式编號 F-18 和大黃蜂這名字。
      • 結果麥道負責的 F/A-18A 不只得到海軍採用,連外銷市場也通通吃掉,諾斯洛普的 F/A-18L 則無人問津,導致兩家公司一度對簿公堂。最終麥道以五千萬美金買斷 F/A-18 的銷售權,並讓諾斯洛普繼續作為次承判商才了事。
    • 同期已有高性能的 F-14 作為艦隊主力空優戰機,所以本機較不追求速度、加速度、爬升率等飛行性能。反之其設計著重性能多用途化,减低造價及後勤負擔。
      • 飛行性能上突出之處為其低速機動及高攻角操作性能,主要仰賴其機翼邊條翼設計及當時最新的線傳飛控系統,同樣能表現出「普加喬夫眼鏡蛇」之類的特技動作。
        • 因此曾被太空總署選中改裝為高攻角實驗機 F-18 HARV (High Alpha Research Vehicle),驗證戰機配備向量噴嘴後以 70 度攻角稳定飛行的可能性。另外亦有用於測試主動氣動彈性機翼 (Active Aeroelastic Wing)技術的改裝實驗機 X-53 。
      • 為美國海軍第一款真正能兼顧空優與對地攻擊雙重任務的噴射戰鬥機,因此海軍將使用F/A-18的部隊編號改為「VFA」(戰鬥攻擊中隊),而非原本純戰鬥機中隊的「VF」。
        • 設計上除了基本的對空飛彈機炮外,對地飛彈由魚叉反艦飛彈到 AGM-158 聯合空對面遙攻飛彈,炸彈由普通的 JDAM 到 B83 熱核彈均可掛載使用。
        • 為首批配備多功能顯示器的戰機之一,亦為海軍首次採用多路複用電子匯流排的機體,增強了應對多變戰況能力及便於日後升级。
        • 配備的奇異 F404 渦輪風扇發動機,設計指標亦以可操縱性、可靠性、所需經費等條件優先於性能表現,同樣體現出本機的設計特點。
      • 主要可分為 A/B/C/D 四種型號,其中 A/C 為單座機而 B/D 則為雙座機。各型號主要改良為航電系統、彈射椅、新增武器掛載能力等。
    • 最先為進入海軍陸戰隊服役,翌年才加入海軍機隊,首次實戰為 1986 年針對利比亞格達費政權的「黃金峽谷」作戰。
      • 在「黃金峽谷」作戰中擔當壓制敵方防空任務 (SEAD),以 AGM-88 高速反輻射飛彈摧毁利比亞軍的防空飛彈系統。
      • 波灣戰爭中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合共投入了 190 架 F/A-18 ,作為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對地攻擊的主力之一以外亦參與空中戰鬥巡邏任務。
        • 1991/1/17 「沙漠風暴」作戰首日,兩架海軍第 81 戰鬥攻擊中隊 (Strike Fighter Squadron 81,VFA-81 "Sunliners")的 F/A-18C 正執行轟炸伊拉克空軍的任務,在 E-2C 預警機的警示後,分别以 AIM-7「麻雀」和 AIM-9「響尾蛇」飛彈擊落兩架前來攔截的伊拉克空軍 MiG-21 戰鬥機,並繼續完成投下二千磅炸彈的任務後平安返航,充分表現出本機多用途化的優勢。
        • 不過亦在同日,同樣是第 81 戰鬥攻擊中隊的一架 F/A-18C 據信被伊拉克空軍的 MiG-25 戰鬥機以飛彈擊落,為海軍在波灣戰爭中唯一的空對空戰鬥損失。
      • 後期於對巴爾幹半島,及參與反恐戰爭中的阿富汗及伊拉克等戰事時,多以執行對地支援及偵照任務為主。
      • 除了實戰任務外,本機亦長期擔任海軍藍天使特技飛行隊 (Blue Angels U.S. Naval Flight Demonstration Squadron) 的座機,為保有最長紀錄的 34 年,至 2020 年才被 F/A-18E/F 取代。怎麼又是你
    • 進入後冷戰時期的 1990 年代性能已顯不足,加上國防部希望以單一機型取代大部份海軍戰鬥/攻擊機的野心,促使美國研發後繼型號 F/A-18E/F。但上述性能缺點卻也因此更加明顯。
    • 本機已於 2019 年正式退出美國海軍現役,由 F/A-18E/F 全面取代。但美國海軍陸戰隊、加拿大、西班牙、芬蘭等國均將繼續使用一段時間。
      • 海軍陸戰隊估計將使用本機至 2030 年代,而其他各國大多需要等待更先進的 F-35 系列以填補其位置。
    • 本機在九零年代的影視作品中有不少登場機會,比較知名的有電影《ID4星際終結者》和《酷斯拉》。
      • 於《ID4星際終結者》中作為美軍的主力出戰空軍是甚麼時候也裝備了蟲子的,初期面對有著防護罩外星人戰機慘遭屠殺,但防護罩被破解後就扳回一城,最終由一台 F/A-18 自殺式沖撞宇宙船的發射口成功擊墜之。
        • 基本隨便找個人來都能開的戰機,不論你是很多年沒上過陣的美國總統,還是農用飛機飛行員都沒問題。
      • 於《酷斯拉》中,一批 F/A-18 先炸毀了酷斯拉生下幼獸的巢穴,再成功以魚叉反艦飛彈擊殺了正被布魯克林大橋纜繩纏住的酷斯拉。宰掉只會吃鮪魚的廢柴是有甚麼值得驕傲的
      • 某遊戲中具備現實不存在的垂直起降能力
  • F/A-18E/F 超級大黃蜂超蟲/塑膠蟲(Super Hornet)
    • 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設計,後由波音公司接手生產,1999 年投入現役。
    • 1991年隨著冷戰結束和計劃本身嚴重滯後,麥道研發的 A-12 復仇者二型(Avenger Ⅱ)式隱形攻擊機遭到取消,翌年 NATF 計劃(Navy Advanced Tactical Fighter)亦被取消。美國海軍為填補這些計劃取消後的空缺,並以多用途戰鬥機取代現役已然老化且用途單一的各種艦載機,遂決定從原有機型中挑選一款作升級改良,最終中選的正是 F/A-18 大黃蜂。
      • F/A-18 的唯一對手是格魯曼的 F-14 ,後者推出了 F-14 快速打擊機(F-14 Quick Strike)以至 ASF-14 一系列大幅現代化及增強對地攻擊能力的「超級熊貓」。但當時的國防部長迪克.切尼(Dick Cheney)相當不待見 F-14 , F-14 在國會內亦缺乏支持,令 F/A-18 得以順利出線。
      • F/A-18E/F 超級大黃蜂的訂單在 1992 年便已下達, 1997 年 9 月開始正式生産,但不巧一個月後麥道便被波音公司併購。麥道跌倒,波音吃飽
    • 美國海軍目前的主力艦載機之一,在 F-14 於 2006 年退役後,幾乎所有戰鬥用艦載機均為大黃蜂系機體蟲族,直至 F-35C 於 2019 年服役為止。
      • 除了設計目的相同外,本機的整體架構已和過往的 F/A-18 有顯著差異,噸位甚至從輕型機變為中型機。[36]
        • 最簡單的區分法是 F/A-18 的進氣口是圓的、F/A-18E/F 則是名為加來特進氣道(CARET)的方型構型,藉以減低雷射反截面。
        • 引擎换成了通用電氣 F414 渦輪風扇引擎,電子和雷達系統均有升級,最新的 Block 3 批次更新增了遠紅外線感測器(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IRST)及適型油箱。
      • 本該有著比 F/A-18 更好的性能足以同時替代 F-14 與 F/A-18,但在本機的設計缺陷下造成飛機性能不如預期,加上 F-14 的退役更暴露出這缺點,促使軍方催促當時正在研發階段的 F-35 問世。
      • 在上述原因以及 F-35 問世之下,美國已開始研發其後繼的六代機 F/A-XX ,預計至 2030 年代初左右取代本機。但由於時間尚遠且 F/A-XX 計劃仍存在變數,故本機仍得到持續改良升級。
        • 2023 年 2 月,由於再得到新訂單的機會不高,波音宣佈如狀況持續將於 2025 年正式停產 F/A-18E/F 系列。
    • 首次實戰為 2001 年「南方守望(Operation Southern Watch)」作戰期間對伊拉克防空飛彈陣地的打擊任務,其後於阿富汗、伊拉克、敍利亞等地均作為海軍的主力參戰。
      • 2017/6/18,一架第 87 「黄金戰士」戰鬥攻擊中隊 (Strike Fighter Squadron 87,VFA-87 "Golden Warriors")所屬的 F/A-18E,以 AIM-120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擊落了一架正向敘利亞民主力量 (SDF)陣地投彈的政府軍 Su-22,此為超級大黃蜂首次,亦為美國海軍至今取得最後的空戰戰果。
    • 由於本機入役時 F-35 研發計劃已在進行且吸引不少國家投資,令其外銷表現遠不如大黃蜂系列,只有曾操作大黃蜂系列的澳大利亞和科威特空軍購入本機,連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沒裝備。
    • 另有從本機發展出的 EA-18G「咆嘯者噪音蟲(Growler)」艦載電戰機,在海軍陸戰隊的 EA-6B 於 2019 年退役後,成為美軍現役唯一的電子干擾機。
      • 其電戰裝備基本沿襲自 EA-6B ,包括 AN/ALQ-99 及 AN/ALQ-218 電子干擾莢艙,同時亦具有發射 AGM-88 高速反輻射飛彈及 AIM-120 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的能力。
        • 不過 AN/ALQ-99 性能雖强但始終為 1970 年代的產物,且長期有妥善率低下的問題,因此新一代電子干擾莢艙 AN/ALQ-249 亦正在研發中。
      • 在美軍内部演習中,曾有空軍 F-22 遭到 EA-18G 擊落的紀錄,反映了電子干擾機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 在前作 36 年後,本機於續作《捍衛戰士:獨行俠》中配合時代成為主角機。作為主要登埸機體,於戰前訓練以及重頭戲轟炸地下鈾濃縮設施任務這任務根本是空戰奇兵歷代峽谷衝刺加星戰轟炸死星的混合體均為主角。但其後卻被空戰中單機擊落兩架第五代戰鬥機的 F-14 搶盡風頭,只有積.「劊子手」.塞雷辛上尉(LT. Jake "Hangman" Seresin,格倫.鮑爾飾)的 F/A-18E 撿尾刀打下一架第五代戰鬥機。
      • 為追求飛行場面的真實感,大部份飛行場面均於 F/A-18F 後座架設攝影機拍攝。而劇中登場暗星號極音速實驗機、 F-14 、第五代戰鬥機Su-57均以 F/A-18E/F 的實際飛行畫面,再配以後期製作修改而成。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産生了我不是超蟲的錯覺
  • F-20 虎鯊(Tigershark)
    • 由諾斯洛普公司設計生產,1982 年首飛。Teen Series 的隱藏第五人
    • 始於七十年代,最原始構想為補充中華民國空中戰力而設計的新戰機[37],最初由諾斯洛普自行啟動計劃,後因為美國卡特政府推出的中階國際戰鬥機專案 FX 項目而成為外銷專用戰鬥機。
      • 卡特政府早期在軍售方面頗為嚴格,導致戰鬥機外銷市場被新對手如幻象 2000 等侵蝕,逼使美方推出了以外銷為目標的 FX 項目。
      • 除了諾斯洛普的 F-20 ,通用動力也推出了换裝 F-104 用的 J79 渦輪噴射引擎,航電也降級的低配版 F-16 - F-16/79。
    • 脱胎自 F-5 家族,最初的要求就是「整合了 AIM-7 發射能力的 F-5E」,定編號為 F-5G。不過經持續改良達到了四代機標準,加上受編號影響令人認為只是 F-5 系列的升級版,故諾斯洛普決定改名成 F-20 以利銷售。
      • 氣動外型基本承襲自 F-5E,但改動了翼前緣延伸面的設計,並將機首改為日後著名的鯊魚鼻,另外其他改良包括垂直尾翼前移、放大水平尾翼及改良的前後緣襟翼等。這些改良均極大地提升了 F-20 的機動性能。
      • 發動機採用與 F/A-18 同級的奇異 F404 渦輪扇引擎,引擎的數目減少為一具,機身,進氣道與進氣口的設計也重新修改。
      • 航電方面採用了專為 F-20 開發的新型 AN/APG-67 雷達,使用了如 IC 電路程式化等當時的新科技,有效縮小了雷達體積之餘更賦予了 F-20 發射中程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及對地攻擊的能力 - 而這些都是 F-20 當時主要對手 F-16A/B 所缺乏的。
      • 最後 F-20 也繼承了 F-5 系列便於維護的特性,在試飛時維持了極高的妥善率,也能夠輕易配合原本就有使用 F-5 系列國家空軍的後勤體系。
    • 原本依托美國政府作為外銷專用戰鬥機準備大展拳腳,但繼卡特後上台的雷根政府在軍售政策上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令 F-20 的發展陷入了絶境。
      • 諾斯洛普本來對 F-20 充滿信心,特地找來傳奇飛行員查克.葉格 (Charles Elwood "Chuck" Yeager) 當代言人,讓他以 60 歲的高齡試飛了 F-20 兩次,還拍了一段銷售廣告。[38]
      • 首先在 1982 年雷根政府就决定將臺灣排除在 FX 項目之外,其後與中共簽訂的八一七公報更是確定封殺了新型戰機銷往臺灣的可能性, F-20 由此丢掉了最有可能取得的大訂單。
      • 其次 FX 項目最初的目的就是以外銷專用戰鬥機代替較先進的 F-16 爭取海外市場,但雷根政府卻放寬了 F-16 的出口條件,讓巴基斯坦及委內瑞拉取得了 F-16A/B , FX 項目及 F-20 的存在意義由此被動搖。
        • 雷根政府自此也不再重視 FX 項目,甚至因為 F-20 在外銷市場與 F-16 直接競爭,開始刻意打壓 F-20 的銷售。
    • 禍不單行的是 F-20 在試飛展示時數度發生事故墜毁,加上在爭取美軍内部訂單多次失敗後,最終在外銷完全無望後量產計劃取消。
      • F-20 的首兩架原型機分别在南韓及加拿大試飛展示時墜毁,兩次均為飛行員因G力昏迷導致的失事。雖然兩起事故皆並非機械故障所致,但仍對其他潛在買家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印象。
      • F-20 先後参加美國海軍假想敵計畫、空軍戰鬥機採購及空中國民兵空防戰機計畫的競標但全部失敗,觀望美國軍方立埸的各方買家由此更不可能選擇 F-20 。而此時通用動力也推出了 F-16C/D ,補上了在超視距空戰及對地攻擊能力的短板。
      • 最终在 1986 年 11 月 17 日,諾斯洛普公司宣布終止發展 F-20,數年之後生產線與機具也全數拆除。目前僅存的三號原型機於加州科學中心對外展示。
    • 雖然並沒有量產及投入實戰,不過作為幻之機體也吸引了不少注意,在影視和 ACG 創作中亦有登場。
      • 最有名的大概是在漫畫《空戰88區》中,作為主角風間真在故事中後期的主要座機。

五代

  • F-22 猛禽(Raptor)
    • 世界第一款第五代戰鬥機,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生產、升級。由它確立第五代戰機的技術標準。
      • 同期由諾格與麥道兩家公司共同設計、研發,但競標失敗的 YF-23「黑寡婦二式(Black Widow Ⅱ)」因獨特的造型,受到許多空想作品偏愛。
    • 具備雷達匿蹤、超音速巡航、先進航電系統等多項來自 51 區的黑高科技的結晶。即使該機歷史已經超過二十年,仍然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空優戰鬥機。[39]
      • 只是航電系統在 20 年間的發展今非昔比,目前其航電系統尚不具備等同 F-35 軟硬體等級的戰術優勢。
    • 原本預計繼承 F-15 主力空優戰機的地位,但因冷戰結束大砍經費,最終僅生產 183 架。目前也因重啟生產成本過高,使美國傾向直接研發第六代戰機。
      • 類似於 F-15 發展出 F-15E,本機也曾計畫發展強化對地攻擊能力的 FB-22,同樣受到停產而中止研發。
      • 不過美軍仍需在第六代戰機成軍前以 F-22 墊檔高階空優戰機,故 2021 年正式委託洛馬升級本機,而 F-35 的數位平台能力自然是重點之一。
    • 另有以本機為基礎的 X-44 試驗機,用於驗證只以向量推力控制飛機的可行性。故該機去除尾翼,僅留改成三角翼的主翼,布局類似全翼機。
      • 該設計具有十分優異的匿蹤性能,且因省去大量機械結構,載重量、燃油效率和機動性都更高。但俯仰、滾轉與偏擺能力未達預期而計畫中止。
    • 最初的空對空擊落目標是間諜氣球(無誤)
      • 2023年2月5日,一架配屬於蘭利基地第1戰鬥機聯隊的F-22奉命以AIM-9X飛彈[40]一發破壞中國發射、橫越美國本土進入大西洋的間諜氣球;稍後美軍成功回收氣球殘骸,該次任務的標章還有繫著紅氣球的小熊維尼
  • F-35 閃電二式肥閃[41](Lightning Ⅱ)
    • 定位如 F-16 之於 F-15 一般,是與 F-22 下位互換的輕型(笑)多用途戰鬥機,載彈量也較受限。
      • 與其競標失敗的波音 X-32 與上述的 YF-23 相反,開口笑的外型被笑是皮卡丘
    • 預期以該機取代包含空軍主力 F-16、海軍主力 F-18、海軍陸戰隊的 AV-8、甚至是近接支援陸軍的 A-10。並透過大量生產壓低價格、減輕後勤壓力。
      • 結果研發成本水漲船高較低成本(笑),且實際上有些任務也難以用 F-35 替代豬豬的 Brrrrrrrt 聲就是令人安心,產生不小的質疑聲浪。
    • 近年在匿蹤性能、電子設備、垂直起降(B 型)等方面的優勢逐漸浮現,再加上美國及其盟國需求大幅增加,逐漸扭轉其評價。
      • 尤其其電子設備能吸收大量戰場資訊,不僅能回饋友軍、優先標示重要目標,還能在緊急時直接指揮、發射友軍武器(A 導 B 射)。
        • 這實現了由 F-35 指揮其他四代機做高低配的聯合打擊,就像玩即時戰略實裝指揮官介面、決勝千里之外一樣,改革戰術思路。
    • 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 B 型能用在加強後的直升機起降平台(Landing Helicopter Dock),大大增加在美軍的兩棲突擊艦[42]以及他國航母上的運用性。
      • 然而該功能會影響油耗、載重與飛行性能,所以還是有能短場起降的 C 型作為美國重型航母的艦載機。
    • 中華民國曾計劃引入,但因美方的政治考量影響,仍選擇 F-16V。[43]
      • 因此有些描寫臺海衝突的空想作品會以它做為臺方的主力戰鬥機。

攻擊機

  • AD-1 天襲者(Skyraider)
    • 世界上最後活躍於戰場前線的螺旋槳飛機,在越戰作為對地攻擊主力而聲名大噪。
    • 高載重與生存性能深受機組員信賴,還曾經丟過馬桶跟水槽(無誤)。
  • A-4 天鷹好人鷹(Skyhawk)
    • 1950 年代為供美國海軍與陸戰隊使用而開發的輕型噴射攻擊機。
      • 雖然是專門對地的攻擊機,但因輕巧靈活,也用於假想敵訓練和特技表演。
    • 美國海軍在越戰中的對地主力,還創下用對地火箭擊落北越 MiG-17 戰鬥機的記錄。
    • 曾外銷至多國,現今仍有少量服役中。福克蘭(馬島)戰爭中,阿根廷海軍即以本機擊沉英軍的考文垂號驅逐艦。
  • A-5 民團(Vigilante)
    • 由北美航空工業公司設計生產,1961 年投入現役。
    • 誕生背景為冷戰早期,當時美國海軍唯一的長程打擊武器正是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因此需要具有搭載核武能力的艦載攻擊機,與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抗衡。
      • 陸基的空軍戰略轟炸機擁有先天的航程和酬載量優勢,相對於需在航空母艦上操作而處處受限的艦載攻擊機,自然更適合投放當時體積仍相當巨型的核子武器。
        • 由於投射核武的能力明顯弱於空軍,令海軍在爭奪國防預算時處於下風,連戰後規劃的第一艘超級航空母艦合眾國號(USS United States,CVA-58)也在開建後被突然宣佈終止建造。
        • 海軍試圖開發一系列專門用於核打擊的艦載攻擊機,包括經魔改造以火箭助推起飛的原反潛巡邏機(P-2V 海王星),以及海軍唯二進入現役的戰略轟炸機機型(A-2 野人,A-3 空中武士),但大多都難以符合任務需求。
    • 作為能執行超音速核攻擊任務的攻擊機,採用了不少當時先進設計理念技術,甚至有部份設計相當特立獨行,使本機成為當時最大型和複雜的艦載機。
      • 配有飛行電腦、抬頭顯示器、線傳飛控系統等當時最新技術,部分鈦合金蒙皮甚至鍍金以反射輻射熱量,因此飛行速度可達 2 倍音速。
      • 本機完全不具備外掛載點而只有內置彈倉,連副油箱都裝在彈倉內,由於內置彈倉艙口在飛機的尾部,投彈時需要用火藥氣體將核武器從機尾彈出。
    • 原本預定作為海軍核打擊武力的支柱,卻沒料到海軍的(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喬治·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SSBN-598)以及北極星潛射彈道導彈(UGM-27 Polaris)比本機搶先一步服役,加上此一組合作為匿蹤核武發射平台的巨大優勢,令本機在服役時便已經淪為過時兵器。
      • 另外由於核武小型化技術發展迅速,美軍後期的空投核彈已經能由一般艦載攻擊/戰鬥機搭載,相反 A-5 專用大型的 Mk 27 核彈早在 1964 年便已退役。
      • 加上航電系統可靠性差,機載電腦故障頻繁,起落架強度不足,連獨特的內置彈倉設計也可靠性極差等一連串問題,令本機的地位更顯尷尬。完全就是上一個時代的輸家
    • 由於不再需要作為超音速核武攻擊機而存在,故大部分出廠機均被改裝為戰術偵察機型的 RA-5C,並被投入到越戰之中。
      • RA-5C 保留了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機腹增加了一個長條形的設備艙,內裝雷達及相機等設備。
      • 在越戰期間作為艦載偵察機執行危險的轟炸後評估偵察任務,活用其高速敏捷特性,在戰鬥中只損失了 18 機。
    • 越戰過後由於生產線的關閉加上面對裁軍潮,本機最終於 1979 年退役,短暫的服役生涯甚至不到二十年。
      • 諷刺的是,原本應由 A-5 取代的 A-3 空中武士卻以加油機/偵察機/電戰機的身份,一直服役到九十年代才退役。
  • A-6 闖入者(Intruder)
    • 由格魯曼公司設計生產,美國海軍最後一款純種艦載攻擊機,1963 年投入現役。
    • 吸收了 AD-1 天襲者的運用經驗,設計目標是以全天候,低空飛行穿透敵軍雷達偵測,随時為地面部隊提供近接支援。
    • 美國海軍在越戰中的對地攻擊主力之一,亦是之後冷戰期間多次美國海軍/陸戰隊打擊任務的矛頭。
    • 原定由 A-12 復仇者二型(Avenger Ⅱ)式隱形攻擊機取代,結果因為計劃延誤超支、加上冷戰結束需求减少而胎死腹中。故本機服役到 1997 年才正式退役。
    • 衍生出多種改裝型號,包括加油機型的 KA-6D,以及服役時間比本家長得多的 EA-6 徘徊者(Prowler)電子作戰機。
  • A-10 雷霆二式豬豬(Thunderbolt Ⅱ)
    • 美國陸軍與空軍鬥爭下的產物,卻意外地成功讓空軍吃癟
      • 當時的空軍重視如何快速投射飛彈與核武至敵人後方,並不重視支援前線陸軍的對地攻擊任務,甚至只想用二線戰機掛載炸彈和火箭敷衍,以至於陸軍最後想甩開空軍自己造適合的攻擊直升機,在國防部要求下才進行 A-10 的開發。
      • 畢竟空軍是被趕鴨子上架,因此 A-10 在設計上一省再省,卻造出一款便宜耐用、火力強大,讓陸軍十分滿意的攻擊機。
    • 本體是比一般民用房車還大的 GAU-8搞八「復仇者」機炮(無誤)。
      • A-10 開發之初的第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裝備 GAU-8,此時關於引擎、載重、飛行性能等飛機該有的其他要素都還在商討階段。
      • 每分鐘 3,900 發 30mm 砲彈的後座力稍大於兩具引擎能提供的推力的一半,但因為使用點射的緣故,對空速影響不大,扳機扣著不放可以往後飛
      • 在安裝時砲身必須讓開火的砲管精確位於全機中軸線上,否則一開火就會讓整架飛機歪掉,但砲管的位置會與鼻輪產生衝突,因此鼻輪為了讓位給砲管而安裝在機鼻靠右處,砲管則偏左安裝並調整機身配重。
      • GAU-8 濃密的硝煙在試飛初期還一度讓引擎熄火,後來改良點火裝置才解決問題。
    • 由於需要以低空低速,貼近敵方地面防空火力,被擊中的機會更大,因此擁有(以飛機而言)異常強韌的生存性與厚重的裝甲防護。
      • 駕駛艙及部分重要的飛控系統設備配有 13-38mm 的鈦裝甲保護(因為箱型設計被戲稱為「浴缸」),能抵受 23mm 彈藥的掃射及少量的 57mm 彈藥射擊。用於駕駛艙蓋的防彈玻璃也能抵受小口徑武器射擊。
      • 理論上在失去一顆引擎、一片尾翼、一片升降舵,甚至是一側主翼斷了一半的情況下,也能繼續飛行。
    • 不是把機砲搬上飛機,而是在機砲上裝翅膀、引擎跟浴缸我們有一挺超屌的加特林機砲,不如試著讓它飛起來如何
    • 因為開火時的聲響Brrrrrrrrrrrrt,而使本機得到了「疣豬」的暱稱。
    • 波斯灣戰爭前就已有打算除役,但因為便宜耐用、性能不差、能改裝的空間也相當充足,美國空軍被迫持續更新性能讓它足以撐到 2030 年後。
      • 有鑑於開發歷史,空軍實在不想管 A-10,但因為在波斯灣戰爭的表現讓陸軍希望持續使用,空軍才不得已讓它第一次大規模升級。[44]
      • 2010 年代空軍再度擺爛,絞盡腦汁說服國會 A-10 太老舊,不能勝任當代任務而要汰除。陸軍隨之表示如果空軍放棄 A-10,他們將組建自己的 A-10 部隊,最後國防部又跳出來說服空軍繼續升級 A-10。 豬豬可愛,豬豬務實
  • AC-130/AC-130J 幽靈騎士(Ghostrider)
    • 由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1968 年投入現役。
    • 越戰以來作為美軍愛用的空中砲艇,可搭載30/105mm機關炮或是各型對地導引彈械提供支援火力。
      • 當中掛載於機身左側的105mm機砲堪稱本機的標誌性武裝,然而美國空軍考量戰場型態改變、一直有拆卸105mm砲甚至改裝雷射武器的想法。
    • 電影《全面攻佔1》中一架北韓內應控制的AC-130闖入華盛頓特區,擊落兩架試圖攔截的F-22、掃射白宮並撞毀華盛頓紀念碑,為此美國總統被迫逃入PEOC並遭挾持。
      • 實際上闖入禁區的那刻就該被F-22或是附近部署的F-16幹掉了
  • F-111 土豚(Aardvark)
    • 由通用動力公司設計生產,世界上第一款可變後掠翼軍機,1967 年投入現役。
    • 本機源自 1960 年代初的 TFX 計劃(Tactical Fighter Experimental),由美國空軍和海軍共同提出。雙方均要求一款可變後掠翼、雙座、雙引擎、高酬載量的戰鬥機,但任務要求上卻南轅北轍,有著「麥納瑪拉[45]的愚行」一大渾名。
      • 空軍需要一款全天候低空超音速戰術轟炸機,而海軍的需求則是能長時間滯空的艦隊防空用攔截機。結果空軍版的 F-111A 得到採用,但海軍版的 F-111B 因造價高昂且艦上操作性極差被棄用,轉而開發 F-14 取代之。
    • 除了可變後掠翼,設計上也結合渦輪扇引擎和低空地形追蹤雷達等當時最新科技。
      • 綽號來自搭載大量電子設備的特長機鼻,外形酷似土豚。但直到 1996 年美國空軍為本機舉行退役儀式時,土豚才升格為正式的官方名稱。
      • 逃生設備不使用彈射椅,而是一體成型的並聯座位彈射逃生艙。
      • 最高酬載量達驚人的 31500 磅,單機攜彈量相當四架 F-4,遠超所有二戰的重轟炸機。
      • 與下面的 F-117 定位雖然同屬攻擊機,不過 F-111 的標配武装還是有一門 M61 火神 20mm 機砲,作為戰鬥轟炸機名正言順。雖然那門砲基本沒用過,而且參與實戰的 F-111 大多都拆了
    • 越戰時作為新型戰鬥轟炸機投入戰場,一直到波斯灣戰爭仍然表現出色。
      • 1968 年首次投入越南戰場表現不太理想,第一批六架 F-111 僅一個月內就有三架因意外而損失。第二次於 1972 年回到越南則得到一致好評,在 4000 次作戰任務中僅損失六機。
        • 不過蘇聯亦自北越方面獲得了部份墜毁 F-111 的殘骸,並以此為基礎開發出構型和功能都非常相似的 Su-24[46]土豚斯基
      • 本機參與最為著名的作戰應為 1986/4/15,針對利比亞格達費政權的「黃金峽谷(Operation El Dorado Canyon)」作戰,被視為外科手術式打擊作戰(Surgical strike)的經典戰例。
        • 參與作戰的十八架 F-111F 自英國起飛,與海軍的 A-6 機群配合,超低空突入準確打擊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週邊的機場、軍營等設施。以損失一架 F-111F 的代價,摧毁大批利比亞軍機及軍用設施,格達費本人亦受輕傷。
      • 本機最後參與的實戰為波灣戰爭,保持 4.2 個攻擊任務中僅有 1 個未成功的平均比率,是美軍所有機種中最高者。
        • 66 架 F-111F 投擲整場戰役中高達八成的精準雷射導引彈藥,包括 GBU-15 與 GBU-28 碉堡剋星等。共計擊毀超過 1500 輛伊軍戰車與裝甲車輛,超過 A-10 的 900 輛戰績居於首位豬豬何苦為難豬豬。而使用精準導引彈藥打擊裝甲車輛的戰術被稱為「坦克亂射(Tank plinking)」。
    • 本機亦有擔任攜帶核武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型號 FB-111A,攜彈量 35500 磅。後來又衍生出具傳統武器發射功能及新的無線電、電戰設備的 F-111G。預定主要使用 AGM-69A 短程核子攻擊飛彈。
      • 1986 年,FB-111 執行了一次相當特殊的任務:兩架 FB-111 由新罕布夏州的皮斯空軍基地起飛,穿越半個美國於奥克拉荷馬州的廷克空軍基地降落,將一個用於移植手術的人類心臟再轉移到康乃狄克州的布拉德利國際機場。大概是本機執行過最和平的任務。
    • 另外 42 架 F-111A 改裝成電子作戰機 EF-111 渡鴉(Raven),為美國空軍最後一款專職電子戰干擾機。
      • 改裝主要由格魯曼公司負責,因此裝備和 EA-6B 相同的 AN/ALQ-99 電子干擾系統,並且新增散熱設備和重新佈置座艙供電子作戰官使用。
      • 雖然沒有任何傳統武裝,卻有整個 F-111 家族唯一的空對空戰果:1991/1/17,一架 EF-111 遭伊拉克軍的幻象 F1EQ 攔截,幻象 F1EQ 在激烈的追逐戰中失控撞地,成了這個不發一槍而取得的戰果。
    • 由於運作成本過高,美國空軍的 F-111 系列機隊於 1996 年退役,兩年後 EF-111 亦全數除役。而服役於澳洲空軍的最後一架 F-111 亦在 2010 年除役。
      • 澳洲空軍所接收的為外銷型 F-111C ,未經實戰但活躍於各大航展,其招牌絕活為將航空燃料排出再用後燃器點燃的「轉儲和燃燒(Dump-and-burn)」特技[47]火燒屁股
      • 該機對澳洲週邊各國是很具威懾力的兵器:據説當時澳洲與印尼就東帝汶問題劍拔弩張、印尼議會討論與澳洲的衝突時,該國國防部長本雅明.莫爾達尼(L.B. Moerdani)都會以「你們知道澳洲人有款能把炸彈從窗外丢到我們面前桌上的轟炸機嗎?」這句話壓下主戰聲音。
  • F-117 夜鷹(Nighthawk)
    • 世界上第一款具備雷達匿蹤性能的戰機。
    • 定位是攻擊機,但因當年的美國空軍駕駛員比較喜歡戰鬥機,所以分類上才被改為戰鬥機所以應該叫 A-117
    • 原已在 2008 年退役,但 2021 年時再次作為假想敵訓練用機回歸。

轟炸機

  • B-36 和平使者(Peacemaker)
    • 康維爾(Convair)公司於冷戰初期發展的戰略轟炸機,是首架具備跨洲際轟炸能力的轟炸機。
    • 由於發展時間點正逢新舊世代技術交替,所以混用渦輪噴射與活塞式螺旋槳引擎。
      • 初期型號裝有六具活塞式螺旋槳引擎,但其出力只剛好夠推動這台龐然大物,如果再追加同種引擎,勢必要加長已達七十公尺寬的翼展。因此從 D 型起加裝四具渦輪噴射引擎,成了有史以來翼展最長、引擎最多的軍用機。[48]
      • 不過大量的活塞式螺旋槳也造成本機嚴重的噪音問題,無論白天黑夜都容易遭敵方偵測,飛航高度也因此受限。
    • 巨大的尺寸和強大的推力,讓 B-36 足以載動當時所有尺寸的核武器,並以 9,700 公里的航程實現跨洲際轟炸能力。
      • 四零年代末期,美國空軍曾計畫在本機彈倉內裝備超小型戰鬥機,以解決同時期戰鬥機航程不足的問題。成果便是麥克唐納公司的 XF-85「哥布林(Goblin)」,但最後因該機性能不足、返回母機彈倉的操縱難度也過高而作廢。
      • 五零年代則是有核動力飛機 X-6 計畫試驗,以本機改裝的試驗機 NB-36H 作為 X-6 計畫的先期測試,因核動力的輻射防護[49]、運作效率、載重等問題,加上洲際彈道飛彈的問世[50]而中止計畫。
    • 本機僅服役十年左右,就被性能更強的 B-52 取代而退役。
  • B-52 同溫層堡壘(Stratofortress)
    • 美國空軍的長青樹之一,越戰起勝任主力轟炸機的寶座至今。依照目前美國空軍的計畫將服役至 2040 年,屆時該機將服役超過九十年。
      • 原本是較傳統的轟炸機。但因飛彈技術的發展,使其能在敵軍攻擊範圍外投射巡弋飛彈攻擊,再加上較低的操作成本,使其能一再改良延壽。
    • 有「BUFF(Big Ugly Fat Fuck)」的綽號。
  • B-58 盗賊(Hustler)
    • 由康維爾公司設計生產,世上第一款超音速轟炸機,1960 年投入現役。
  • XB-70 女武神(Valkyrie)
    • 計劃在同溫層以 3 馬赫超高音速飛行的戰略轟炸機,然而戰爭型態的變化讓超高音速攻擊改由導彈主導,因此本機只完成兩架試驗機就宣告計畫中止。
      • 而二號機在拍攝宣傳片時與擔任僚機的 F-104 相撞成了最後一根稻草;一號機也在稍晚被移入博物館展示至今。
      • 機動戰士Z鋼彈》中,時任卡拉巴指揮官暨甘迺迪航空博物館館長的小林隼人即駕駛一架XB-70的複製機 (?) 引導奧托姆拉降落;稍後不幸在迪坦斯襲擊機場時被破壞。
    • 本機的戰略訴求後來由 B-1 繼承,但速度降為 1 馬赫出頭的超音速。
  • B-1B 槍騎兵(Lancer)
    • 可變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相較「高空高速」的 XB-70,B-1B 則順應改變以「低空高速突防」為目標。
    • 初始計畫有分 A/B 兩型。A 型仍追求 XB-70 的性能以至於造價高昂,最終與 XB-70 一樣計畫中止槍兵又死啦;B 型降低訴求後正好填補了超高音速導彈與次音速轟炸機之間的戰略火力需求,於是成為 B-1 系列的最終定案。
  • B-2 精神式(Spirit)
    • 由諾斯洛普公司(已與格魯曼合併為諾斯洛普.格魯曼)設計生產,目前世上唯一的現役匿蹤戰略轟炸機,1997 年投入現役。
    • 該公司的創辦人全翼機廚約翰.諾斯洛普(John Knudsen Northrop)一直醉心於全翼機概念。早在二戰期間就研發出如 N-1M 及 XP-79 等全翼試驗機。
      • 不過當時對全翼機的研究還是納粹德國的霍頓兄弟(Walter Horten & Reimar Horten)最領先,但其研究結果因戰敗而告中斷甚至埋沒。[51]
        • 同期英國、蘇聯也有類似的開發案[52][53],但全翼機的特殊氣動結構在操控上非常複雜且不穩定,以至於部分設計師不得不加上垂直翼機構輔助,甚至變得奇形怪狀。
      • 1941 年起,諾斯洛普為陸航軍開發 YB-35 全翼螺旋槳戰略轟炸機,並一度下單生産 200 架,卻因二戰結束而取消。此後諾斯洛普推出噴射引擎版的 YB-49[54],但在競標中敗紿設計較保守的康維爾 B-36 ,無缘成為美國空軍[55]首款戰略轟炸機。
        • 飛行測試中發現 YB-49 的全翼構型能大幅減少雷達波反射,但受當時的技術所限,較不穩定、難以操縱。在喪失兩架原型機後胎死腹中。
        • 不過諾斯洛普本人認為 YB-49 的死因是他與空軍高層的政治糾紛。加上事後所有 YB-35/49 原型機均被強制拆毀,心灰意冷的諾斯洛普決定退出自己創立的公司,從此絕跡航空界。
      • 1970 年代,航空界開始重視透過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及特殊外型設計來降低雷達反射的「匿蹤」概念。同時美國空軍也提出了先進科技轟炸機計劃(Advanced Technology Bomber, ATB),以具匿蹤能力且能夠低空穿越蘇聯防空網的戰略轟炸機為設計目標。這一次再度提出全翼機概念的諾斯洛普公司戰勝對手洛克希德,獲得訂單。
        • 此時老諾斯洛普已因疾病不良於行,且逐漸無法言語,但仍放不下他的全翼機概念。1980 年 4 月,諾斯洛普公司特地邀請他返回公司,美國空軍也特許他進入高度機密的 ATB 計畫辦公室,向他展示了 B-2 戰略轟炸機的概念與模型。當時老諾斯洛普在一張紙上顫抖地寫出: 「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何上帝讓我繼續多活了 25 年。 (Now I know why God has kept me alive for 25 years)」
      • 老諾斯洛普於翌年 2 月 18 日去世,享壽 85 歲,在生命的最後终於見證了全翼機概念的開花結果。
        • 為紀念老諾斯洛普在航空界的貢獻,首個被發掘出來的風神翼龍化石(已知最大型的飛行生物)被命名為諾氏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 Northropi)。百分百純天然史前全翼機
    • 研發計劃由啓動到 B-2 正式服役歷時 19 年。以服役時的 1997 年計算,每架造價達到 21.3 億美元[56],還沒有計算通貨膨漲,以及其後日常運作機隊、維修與升級所需費用。
      • 除了諾斯洛普本身,波音、休斯飛機、沃特飛機、奇異航空及麻省理工學院均参與了本機的開發,可謂整個美國航空界精英盡出。
      • 早期 ATB 研發計劃所需經費,在美軍年度預算中以「極光(Aurora)」項目的名義秘密撥款,產生了另一個軍武界的都市傳說[57]
      • 其他國家難以承擔高昂的研發成本,未能發展出同級的機體。但縮小改為無人戰機後可大幅降低成本,所以現今許多國家都在研發全翼機型的無人機。
    • 原定生産 132 架,但因為造價過於高昂,加上主要假想敵蘇聯於 1991 年解體,最终只生產二十架量產型,再加上一架試作機改装而成的量產型。
      • 每架 B-2 均以美國各州加上精神一詞命名,唯二例外的為 AV-1 美利堅精神號(Spirit of America)及 AV-19 小鷹[58]精神號(Spirit of Kitty Hawk)。
      • 其中呼號 AV-12 的堪薩斯精神號(Spirit of Kansas)於 2008/2/23 於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墜毁,所幸兩名機组人員均得以生還。
    • 本機設計成功達成以匿蹤能力穿越敵方防空網的目標,目前仍為世界上首屈一指,堪稱黑科技的結晶。
      • 採用典型的全翼無機身機尾佈局。設計時運用早期的電腦輔助設計及製造工程,解決了當年 YB-35/49 面對的複雜氣動問題。
        • 不過諾斯洛普仍從 YB-35/49 的設計經驗中得益不少,最具象徵性的便為 YB-35/49 與 B-2 的翼展同為 172 英尺。
      • 特化匿蹤能力,機體使用複合材料建造並塗上雷達波吸收塗層,設計上也最大限度降低紅外線、可見光及噪音等可偵測信號。
      • 航電系统較 F-117 更先進,配備了 AN/APQ-181 低截收率雷達[59]。現時所有機體均升级至 B-2A Block 30 的水準,配有 LINK-16 及更新後的飛控電腦。
      • 最高載彈量估計達到 50000 磅,使用内藏旋轉投射掛架,由普通的 JDAM 到 GBU-57A/B 重型鑽地彈,以至 B83 空投氫彈均能搭載。
    • 服役時唯一有能力攔截 B-2 的蘇聯早已解體,故鮮少出動。參與任務時面對的也多為缺乏有效防空能力的國家。
      • 首次實戰是 1999 年的科索沃戰爭。最著名的事件為 1999/5/7 晚上,一架 B-2 投擲五枚 JDAM,炸毀貝爾格萊德的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
      • 反恐戰爭期間亦有投入實戰,在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地均有執行轟炸任務。殺雞用牛刀
        • 美軍規劃突襲 911 事件主謀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任務時,曾考慮直接派 B-2 投彈摧毁其於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市的藏身住處。但因擔心無法確定擊殺賓拉登,且可能造成額外平民傷亡,最終仍採用派海豹部隊獵殺的方案。
    • 獨特且極為科幻的造型,加上作為戰略兵器的地位,在影視作品中時常作為美軍甚至是人類的最終兵器出現。不過更常淪為外星人和怪物的祭品
      • 《ID4 星際終結者》中便向巨型外星船發射核子飛彈,但被防護罩擋下。
      • 《正宗哥吉拉》中,三架 B-2 使用 GBU-57A/B 重型鑽地彈攻擊哥吉拉,是劇中唯一真正傷害過哥吉拉的常規兵器,但馬上就被其背鰭放出的內閣總辭射線放射熱線擊落。
    • 下一代美軍戰略轟炸機已確定是同為全翼構型的 B-21「突襲者(Raider)」,訂單再次由諾斯洛普–格魯曼奪得。已有 6 機生產中,2022 年 12 月 2 日首度公開亮相。 洛馬和波音兩強聯手還是敵不過全翼專精的諾斯洛普,老諾斯洛普在天之靈表示安慰
    • 中國及俄羅斯等美國的潛在對手均一直希望研發相似的戰略轟炸機,兩國的計劃分别為轟–20 及 PAK-DA。但兩者的概念都很有 B-2 的影子
      • 嘴炮打很爽,但 B-2 都服役 25 年了,連 B-21 也出來了其他人還是拿不出一架能打的
  • B-21 突襲者式(Raider)
    • 由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設計生產,2022 年首次公開亮相。

運輸機及加油機

  • C-2 灰狗(Greyhound)
  • C-5 銀河(Galaxy)
    • 美國現役最大型的軍用運輸機,也是全世界軍用運輸機中的第二名(目前暫居第一)。
      • 當時參與 C-5 設計競標的公司為洛克希德與波音兩家,最終由洛克希德勝出成為現在的 C-5,而波音的設計案則成為 747 的雛型。
  • C-17 環球霸王III (Globemaster III)
    • 美國現役第二大的軍用運輸機,全世界軍用運輸機中的第三名(目前暫居第二)。
    • 由麥道(現為波音)研發的目前美國最新型的運輸機,具有高度靈活性,能滿足戰略戰術兩個不同方面的運輸需求。
    • 運力達到C-130的四倍,同時貨艙尺寸與C-5相近,可以裝載絕大多數軍隊的需要物資,或是一台M1艾布蘭戰車。
    • 除了美國自用外也有外銷到其他國家,如英國、澳洲、阿聯酋、卡達等。卡達的其中一架由於可充當行政專機而塗上卡達航空的塗裝。
  • C-130 力士(Hercules)
    • 美國空軍的長青樹之二。
    • 載重量不算高但性價比優秀,其起降所需距離較短,能適用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機場。所以使用壽命一延再延,不斷的推出改進型號。
      • 也很適合改裝成其他用途,像是改為砲艇的 AC-130、改成預警機的 EC-130、改成空中加油機的 KC-130。
  • C-141 舉星者(Starlifter)
    • 由洛克希德公司設計生產,1965 年投入現役。
  • KC-10 延伸者 (Extender)
    • 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設計生產,1981 年投入現役。
  • KC-46 飛馬 (Pegasus)
    • 由波音公司設計生產,2019 年投入現役。
  • KC-135 同溫層加油機 (Stratotanker)
    • 由波音公司設計生產,史上產量最大的空中加油機,1957 年投入現役。
    • 誕生於五十年代中期,源於當時美國空軍需要一款為戰略轟炸機提供空中加油服務的機體,與波音第一款噴射式客機波音 707 同樣脱胎自原型機波音 367-80。
      • 除了機翼內的油箱,機身底艙佈置了由尼龍纖維製成的布袋油箱,可裝近二十萬磅的燃油。並同時配備了飛椼式及飛錨式加油系統,以適用各種不同規格的軍機。
      • 長期服役期間經過多次改良,航電系統及引擎均經提升,最新的改良型為 KC-135R。
        • 比較特殊的型號為 KC-135Q ,為專門替 SR-71 偵察機提供空中加油服務,供給其專用 JP-7 航空燃料的機型。
    • 美國空軍的長青樹之三,為世上九款在其原使用者麾下服役超過六十年以上的定翼軍機之一[60],歷經冷戰至今多場美軍参與的衝突。
      • 早期主力與美國空軍配備核武的戰略轟炸機配合,執行 24 小時随時於空中警戒的戰備任務。
        • 本機因此捲入了其中一宗最惡名昭彰的核武事故: 1966年1月17日,一架 KC-135A 在為一架 B-52G 進行空中加油時,兩機於西班牙南部帕洛馬勒斯上空相撞並起火墜毁。兩機機組共七人死亡,更嚴重的是 B-52G 攜帶的四枚 B28 氫彈被逼緊急投出,三枚落在帕洛馬勒斯的村莊農田處,一枚則落入海中。雖然幸運地四枚 B28 氫彈均没有引爆並先後被尋回,卻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回收並作事後清理,且多人因輻射污染而患癌甚至身亡,帕洛馬勒斯當地被污染的廢土需運回美國國内處理。
      • 六十年代後期開始投入越戰戰埸,在多次實戰中證明其價值,令美國空軍擁有足以「全球抵達,全球投射」的力量。
        • 1991年1月17日 「沙漠風暴」作戰首日,七架由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爾空軍基地起飛的 B-52G 直飛伊拉克,以空射巡弋飛彈打擊目標後原路返回。此一任務為「沙漠風暴」作戰中的首個空中任務,更以 35 小時及超過 24000 公里的航程打破史上最長航程戰鬥任務的紀錄。而達成此任務不可或缺的,正是路上兩次提供空中加油,每次需出動十四架的 KC-135R 。
    • 同時被美國空軍改裝成多款運輸機、偵察機、電子戰機,擁有龐大的族譜。亦被改裝為各種新裝備的測試平台。
      • 由於 KC-135 / C-135 系列機體早在 1965 年已停止生産,因此所有衍生型號均是由原有的 KC-135 / C-135 改裝而成,不少機體經過多次改裝,甚至有經過多次改裝最終變回加油機的例子。空中百變怪
      • C-135 同溫層運輸機 (Stratolifter):美軍第一款噴射式運輸機,基本上就是去除了加油裝置換成貨艙的 KC-135 ,亦是唯一額外生產的 KC-135 系列衍生型號。由於原型機始終為民用客機因此不適合用於軍用運輸任務,大多被改裝作為機載指揮所,飛彈跟蹤平台和貴賓運輸等用途的衍生機體。
      • EC-135 :因窺鏡計劃 (Looking Glass)而誕生的指揮及通信中繼機。裝備了空中發射管制系統 (Airborne Launch Control System,ALCS),能夠在地面控制中心被摧毁的情況下,接替控制空軍所屬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並執行發射程序,進行全面核反擊。
        • 除了指揮北美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外,本機亦有被部署於西歐,作為全面核戰爆發時的北約空中指揮所。
        • 另外 EC-135B/E/N 為執行高級靶場儀器 (Advanced Range Instrumentation)任務的機體,配備大型碟形天線機鼻因此成了大腫包,除了軍事上用於追蹤彈道飛彈及巡弋飛彈外,亦用於支援觀測太空任務如阿波羅及太空梭計劃。
      • NC-135 / NKC-135 :空中裝備測試平台,曾用於測試早期的空中鐳射系統。
      • RC-135 :電子情報偵察機,為除了本家外 KC-135 系列最活躍且對空軍最具價值的機體,擁有多個衍生型號,詳見下文。
      • WC-135 不死鳳凰 (Constant Phoenix):特殊氣象偵察機,配備大氣樣本收集置及經强化的核生化防護設備,透過從大氣中收集放射性粒子及氣體去偵測分析核爆炸。非正式稱號為「天氣鳥 (Weather bird)」或「嗅探者 (Sniffer)」。
        • 曾被派往偵測著名的船帆座事件[61],巴基斯坦、印度、北韓所進行的核試驗亦受其監控。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引致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染泄漏事故後,本機亦有出動檢測當地大氣的放射性物質狀況。
      • OC-135B 開放天空 (Open Skies):按照開放天空條約 (Treaty on Open Skies)需求改裝的特殊偵察機。配備了四台大型偵照相機及輔助動力系統,能獨立執行按條約規定實施的無武裝偵照任務。不過随著美國於 2020 年宣佈退出開放天空條約,預定將退役轉售他國。
    • 本應由同為波音研發的 KC-46 「飛馬」(Pegasus) 取代,但 KC-46 由研製到服役均問題叢生,因此估計本機仍將繼續服役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 不但有燃油泄漏問題,而且更與與波音 737 MAX 系列一同裝置了MCAS系統令飛行安全成疑,導致如今仍只能在本土執行任務。
  • VC-25A 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
    • 美國最大、最有名的行政專機,作為美國總統出訪或其他必要狀況時搭乘的「空中白宮」聞名於世。
    • 以 747-200B 為基礎改裝,但發動機換裝了與 747-400 同型的普惠CF6-80C2發動機。駕駛艙航電系統雖然介面還是傳統的類比式,但很有可能也有做相應的現代化升級。
    • 作為總統的專屬座機,內部設備與功能都盡可能做到與真正的白宮同等,同時各式防護系統也是世界頂尖水準。
      • 一共備有兩架,內外裝完全相同。但另一架只是備用,不會同時出勤。
    • 嚴格來說「空軍一號」這名稱是用於任何搭載有美國總統的空軍飛機,並非本機專屬。但隨著其知名度的拓展,現在這個名稱基本上就是專指本機。
      • 除了「空軍一號」外,美國總統代步用的直升機隸屬海軍陸戰隊第一直升機中隊(HMX-1,現使用西科斯基 VH-92A 及波音 MV-22B ),因此被稱為「海軍陸戰隊一號」。
  • VC-25B
    • 預計取代VC-25A的新一代空軍一號,將以747-8I為基礎改裝。

預警機,電子戰機及偵察機

  • E-2 鷹眼(Hawkeye)
  • E-3 哨兵(Sentry)
  • E-4
    • 少數沒有正式官方名稱的美軍機體,但由於繼承了 EC-135 系列的職能,因此在内部同樣被稱為「守夜人(Nightwatch)」。而外界則更直白的稱之為「末日客機(Doomsday plane)」。
    • 由波音公司設計生產,1974 年投入現役。
    • 按照國家空中指揮中心計劃(National Emergency Airborne Command Post,NEACP)研發的空中指揮通信機,用於取代當時已經老化的 EC-135J 系列機隊。
      • 與 VC-25A 同樣由波音 747-200 客機改裝而成,最早生產的為 E-4A 型,其後在八十年代全部升級為 E-4B 型。
      • 七十年代生產時估計整個 E-4 機隊造價五億美金以上(計算通膨如今造價超過三十億),加上多年來升級的費用,被認為是繼 B-2 以後單機造價最高的空軍機體。
    • 與上述的 VC-25A 外觀相近但内部設計截然不同,高度軍事功能化且配備大量通信設備,而且設計專門加强了抗電磁脈衝(EMP)能力:簡而言之就是面對美國受到核攻擊或進入緊急狀態等重大危機時,美國總統及其他最高領導層所搭乘的空中指揮中心,為末日般狀況準備的空軍一號。
      • 與 VC-25A 在外觀上的最大分别,為機背上突出的衞星通信天線整流罩。
      • 相對於 VC-25A 如「飛行白宫」般的豪華内裝, E-4 則是樸實的空中指揮通信中心。機上有十三套通訊設備,其中包括衞星通信、超高及超低頻通信裝置、戰術空中導航系統、雙重無線電羅盤等,確保在空中仍能與各地政府組織和軍隊部門聯繫,以及指揮軍隊進行核反擊。
        • 尾部整流罩內是可用絞盤收放的超低頻(VLF)通信拖曳天線,用於直接與水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通訊。
      • 刻意强化了抗核破壞及電磁脈衝能力。為避免因核爆產生的電磁脈衝而失能,駕駛艙仍然使用傳統的類比式飛行儀表而非現今主流的玻璃化多功能顯示器,機上不少通訊装置亦仍使用七八十年代的設備。
        • 機上除了駕駛艙外就没有任何窗户,以防受核爆的閃光影響。
      • 具有空中加油機能,也配有辦公室、會議室及日常飲食起居設備,最大續航時間可達72小時。
    • 現時共有四架現役同型機,全部隸屬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的第 1 空中指揮管制中隊(1st Airborne Command and Control Squadron),随時候命應對危機。
      • 冷戰期間機隊至少保持一架 E-4 處於 24 小時候命,收到命令 15 分鐘内能起飛的狀態,直至 1995 年此一全天候待命機制才被取消。
      • 另外當美國總統乘座 VC-25A 作為空軍一號外訪時,另一架 E-4 亦會被部署在鄰近機場戒備,以供美國總統在面對緊急狀況時搭乘。
        • 最近一次採取如此部署,為現任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於 2022 年 5 月到訪日本時,一架 E-4B 被部署到沖繩美軍嘉手納基地。
    • 雖然曾多次被規劃要退出現役,結果卻一直服役至今,估計未來將被新規劃的高生存性空中行動中心(Survivable Airborne Operation Center,SAOC)取代。
      • 曾原定由 E-10 MC2A 取代,但終因計劃取消而繼續服役。
      • 與預定同樣採用波音 747 系列機體的 VC-25A 後繼機不同,SAOC 估計將採用其他母機改裝。
  • E-6 水星(Mercury)
  • E-8 聯合星(Joint STARS)
  • E-737/E-7A 楔尾鷹(Wedgetail)
  • RC-135
    • 美國空軍以 KC-135 / C-135 系列機體為基礎改裝,因而衍生的一系列電子情報偵察機,1961 年投入現役。
    • 最早源於 1961 年在蘇聯當局宣佈將試爆沙皇炸彈後,四架 KC-135A 被緊急改装成偵察機,搭載了觀測設備及塗上防幅射塗層。由於這次偵察任務的成功,空軍開始改装更多 KC-135 作為偵察機。
      • 在 1961年10月30日沙皇炸彈試爆當日,當投下沙皇炸彈的 Tu-95V 全速脱離時,前來偵察的 KC-135A (編號 55-3127)卻採取儘可能接近爆心的航線,令它成為沙皇炸彈引爆時最接近的飛行器。核爆的高熱將這台 KC-135A 的防幅射塗層燒毁殆盡,但美方宣稱機上人員不受影響,並且成功測量出沙皇炸彈的爆炸當量為 5700 萬噸TNT。
      • 首四架正式的 RC-135A 為搭載攝影設備的地圖繪制平台,不過很快被衛星取代再次改装成其他用途。
    • 看似是平平無奇的無武装偵察機,但為了適應美軍不斷改變的需要,本機一直配備最新式的各種光學及電子偵測設備黑科技並持續更新,負責多種偵察任務,因而成為至今仍極受倚重的機體之一。
      • 例如 RC-135E 麗莎.安 (Lisa Ann)/琥珀鉚釘 (Rivet Amber)為 1966 年服役的彈道導彈監視機,配備了休斯飛機研發的S波段相控陣雷達,峰值功率高達 7 兆瓦,比二十年後才實用化,神盾系統使用的 AN/SPY-1 相控陣雷達總功率還高出 1 兆瓦,可以在 555 公里外追蹤一個足球大小(0.1平米)的目標。加上雷達重量高達 35000 磅並價值 3500 萬美元 (1960 年幣值),令 RC-135E 成為 C-135 系列改裝機中起飛重量最大,也是當時美國空軍最昂貴的現役戰機。
        • 不幸的是這架唯一的 RC-135E 於 1969年6月9日於阿拉斯加沿岸飛行時失蹤,據報可能因金屬疲勞令垂尾脫落導致失控墜海。
      • 另一款同樣用於彈道導彈探測的 RC-135S ,其中一機在 1981年3月15日於阿拉斯加申雅島墜毁。當時正巧不久後雷根總統在華盛頓遇刺住院,他在病床上緊急簽署的文件之一就是儘快建造新的 RC-135S 替代機的總統命令。
    • 至今仍分別有三款 RC-135 系列機體正在服役,並繼續擔負各種至關重要的電子偵察任務。基本上如果發現本機在某國附近空域出現,代表美帝看得起你將你視為威脅,是一種褒美。
      • RC-135S 眼鏡蛇球 (Cobra Ball) 彈道導彈探測機,主要配備了三部七十毫米鏡頭照相機及高靈敏度紅外線探測器,探測距離達到四百公里,能夠探測上升階段的彈道導彈。主要擔負收集敵國彈道導彈數據情報,及監視與彈道導彈相闕裁軍條約的執行。
        • 為避免太陽反光干擾光學監測儀器,右側機翼上表面和引擎被特地塗成啞光的黑色。
        • 早年以蘇聯為主要監視對像,近年則負貴監測中國及北韓的彈道導彈試射活動。因此最近一次為人所知的任務,自然是 2022 年 8 月中共進行環台軍事演練期間,出動監測其東風彈道導彈的試射過程。
      • RC-135U 戰鬥派遣 (Combat Sent) 戰略電子信號偵察機,主要執行收集目標輻射源和武器系統精確技術情報(TECHINT)的任務。特徵為機頭下方,翼尖和延伸的機尾上均有特殊的天線陣列。装備了精確功率測量系統(PPMS),自動電子輻射源定位系統(AEELS)及其他大量電子偵測設備,而且擁有包含世上所有已知武器和通訊頻率的龐大資料庫。
        • 傳說曾經在黑海遭遇蘇聯海軍的基輔級航空母艦時,故意對準了斜角甲板降低高度並放下起落架作出著艦的姿態,逼得蘇聯艦員打開雷達等電子系統將之驅離,因而成功收集到該型艦艇珍貴的電子情報。
        • 時常在蘇聯/俄羅斯及中共進行軍演時出没於附近空域,收集各種輻射源電子情報。因此理所當然,並沒有缺席最近中共的環台軍演。
      • RC-135V/W 聯合鉚釘 (Rivet Joint) 戰術支援偵察機,美國空軍現今最受重視的電子偵察機,也是如今 RC-135 系列機體數量最多的型號。功能與 RC-135U 類似具有收集輻射源和武器系統精確技術情報的能力,但經改良後擁有更完備的通訊設備,任務更偏向直接戰術支援,可以通過TADIL/A戰術數位化資訊資料鏈把資料傳輸給預警機,也可以通過衛星通信線路把資料傳輸給後方情報機關,或者通過戰術資訊廣播服務系統提供戰區級近即時資訊發佈。
        • 除了美國空軍外,英國皇家空軍也採購了三架 RC-135W 代替自身老舊的電子偵察機隊。
        • 自烏克蘭局勢開始緊張到俄烏開戰,英美兩國的 RC-135V/W 均頻繁出現於烏克蘭邊境及黑海上空,估計有為烏克蘭方面提供俄軍動向的情報開圖狗。另外理所當然,並沒有缺席最近中共的 (ry
    • 與本家 KC-135 一樣估計本機仍將繼續長時間服役,甚至估計最遲到 2045 年才會退出現役。
  • SR-71 黑鳥(Blackbird)
    • 目前曾服役的戰機、乃至除了實驗機外,所有量產機中的速度紀錄保持者(3.3 馬赫)。
      • 前身的 A-12 偵察機速度已能達 3 馬赫以上,但偵查功能達不到美方預期,SR-71 問世後即退役,服役年限僅有短短五年多。
        • 該機偵查性能的不足讓美國另外發展出背負無人偵察機 D-21[62] 的 M-21 偵察機,同樣在 SR-71 量產後被取代。
      • 另外曾有計畫以 A-12 為基礎,發展 YF-12 攔截機以取代 F-106。但該計畫因越戰爆發後的經費挪移,且 F-106 配合 F-4 一樣能完善的執行攔截任務,在製造三架試驗機後中止。
      • 順帶一提,A-12/SR-71 為目前唯二使用「衝壓式噴射引擎」[63]的量產飛機。
      • 兩機的造型與用料能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但因高速飛行時引擎的大功率輸出尾焰,加上機體與空氣摩擦時產生的高溫,使雷達仍能清楚偵測到它們。
        • 所以「A-12/SR-71 是隱形戰機的鼻祖」一說不全是胡扯,但當年的設計目的是為了飛行性能而不是匿蹤,此效果完全是開發組意料之外。
    • 載人偵察機的顛峰之作也是最後的榮光,其任務後被軍用衛星以及無人機取代。
      • 因獨特的性能、造型以及隱形戰機之祖的傳說,讓本機成為眾多空想作品的熱愛機種。
  • U-2 偵察機
    • 自冷戰使用至今的超高空偵察機,非官方的代號是「蛟龍夫人(Dragon Lady)」。
      • 飛行高度高到駕駛員必須穿著類似太空衣的壓力衣[64],以保護飛行員於飛行和彈射時免受超高空低氣壓的危害。
    • 1960 年首次被蘇聯擊落時引起軒然大波,之後在中共、古巴多次失事,讓美國嘗到蘇聯防空飛彈的苦頭。
      • 中華民國曾被委託派遣駕駛員駕駛,即後世熟知的黑貓中隊。
    • 雖然後繼機與其他偵察手段興起,但仍在氣象、衛星與區域衝突等領域服役。
    • 不是愛爾蘭搖滾樂團

反潛機,訓練機及其他

  • P-2 海王星(Neptune)
  • P-3 獵戶座(Orion)
  • P-8 海神(Poseidon)
  • S-3 維京(Viking)
  • T-38 鷹爪 (Talon)
    • 由諾斯洛普公司設計生產,1961 年投入現役。
  • T-7 紅鷹 (Red Hawk)
    • 由波音及紳寶公司合作設計生產,2016 年首飛。

直升機及旋翼機

  • UH-1 休伊(Huey)
    • 貝爾製造,海軍陸戰隊自越戰以降使用的直昇機,以低成本外加易於維修著稱;中華民國也藉由漢翔少量生產。
    • 波灣戰爭中被評估有和12台M1艾布蘭斯匹敵的火力,部署78架、執行1273架次任務僅損失一架。
    • 至阿富汗戰爭時已升級為裝備紅外線抑制系統、別稱「猛毒」(Venom)的UH-1Y。
  • AH-1 眼鏡蛇(Cobra)
    • 貝爾製造,越戰時代的主力,至今仍為多國運用的攻擊直升機。
    • 雖然從外觀上難以想像,但本機型確實是樓上UH-1的衍生型號。
  • CH-47 奇努克(Chinook)
    • 波音製造,長期用於運輸的雙旋翼直升機。
    • 現今毫無疑問是自由世界中大運輸量旋翼機的代表者,不僅是軍用、民用領域也非常活躍。
      • 常見於救災、消防等領域,尤其颱風、地震後常見本機型運輸補給品進入平面道路難以抵達的山區同時運送傷員至平地醫院。
  • CH-53 海種馬(Sea Stallion)/ CH-53E 超級種馬(Super Stallion)/ CH-53K 種馬王(King Stallion)
  • HH-53 超級快樂綠巨人(Super Jolly Green Giant)/ MH-53 低空鋪路者(Pave Low)
  • RAH-66 科曼契(Comanche)
    • 具有匿蹤能力的武裝偵察直昇機,以圓滑的邊角設計和涵道尾槳風扇盡可能降低被偵查性,堪稱直升機中的F-117。
      • 除此之外具備抗生化武器的駕駛艙以及耐久更強的外裝甲,維修更是能夠及時配合部隊、成本與效率皆優於同期直升機的兩級維修。
    • 本來是被外界看好的明日之星,卻因為無人機興起加上敗給樓下只有兩架原型機留存、現於陸軍航空博物館展示。
  • AH-64 阿帕契(Apache)
    • 波音以及休斯製造,美國目前最具代表的先進攻擊直升機。
    • 相較前代機型更重視反裝甲戰力,可掛載AGM-114「地獄火」、BGM-71「拖式」飛彈等武裝,具有索敵數目與範圍更強的長弓雷達外,亦能藉由「射後不理」確保視距外打擊能力。
    • A型於波灣戰爭期間至少擊毀278台裝甲車輛,甚至有伊拉克軍隊見到阿帕契就會出降的都市傳說;但在後續評估中遭到D型全面取代。
    • 台灣由於藝人李蒨蓉參觀軍營與本機合影、涉嫌洩漏國防機密的醜聞而風評被害。
      • 除此之外還有前總統馬英九試乘後故障的慘事,被戲稱難逃死亡之握
  • UH-60 黑鷹(Black Hawk)
    • 塞考斯基製造、陸軍廣泛使用的直升機;距離首飛將近40年仍在第一線服役。
    • 戰果雖然豐碩,但在1993年入侵索馬利亞的行動中被民兵的RPG擊毀數架,當時的口號「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也廣為人知。
    • 總統搭乘的海軍陸戰隊一號即為特裝的衍生機型VH-60N。
  • V-22 魚鷹(Osprey)
    • 貝爾與波音聯合開發的運輸機,以機翼兩端的旋翼著稱,能夠垂直起降。
    • 其結構可説是結合了定翼機和多軸直升機[65]的特點,能在起飛將引擎打直來升高然後逐漸打橫來變成定翼機般巡航,甚至單純當作直升機或定翼機使用也行。[66]
      • 故此相較CH-46有2倍的速度、5.6倍的航程以及雙倍的輸送人員數,也能勝任反潛等作戰;
    • 其強大的泛用性,及雙翼收納後面積十分細小的優勢,令其受到美國三軍喜愛,更被外銷給自衛隊以及以色列、印尼。
    • 不過其亮眼的起降失事記錄及噪音問題卻成為日本反美軍駐日人士的話柄之一
    • 其獨一無二的設計亦導致lego的救援主題套裝因有酷似它的交通工具而遭反戰人士河蟹掉
  • V-280 勇氣(Valor)

無人戰機

  • MQ-1 掠奪者(Predator)
  • MQ-9 死神(Reaper)
  • MQ-25 魟魚(Stingray)
  • RQ-4 全球鷹(Global Hawk)
  • RQ-170 哨兵(Sentinel)
    • 採用全翼機構造。

蘇(俄)系戰機

  • 由於冷戰時代蘇聯的軍事保密措施,代號大多是由北約命名並流通。雖然蘇聯和俄羅斯均有自己的編號及代號命名機制,並且在冷戰後已相對公開,但因為北約命名代號已經廣為流通太久所以基本無人理會。
    • 北約代號的命名基本還是參照美國三軍航空器命名系統,以「任務性質」的英語字頭給予代號。
      • 例如戰鬥機(Fighter)的「Flanker(側衛, Su-27)」、轟炸機(Bomber)的「Blackjack(海盜旗, Tu-160)」、運輸機(Cargo)的「Cossack(哥薩克, An-225)」。
      • 如果兩機之間是傳承衍生關係,則會使用相同代號再加上英文字母作後敘以此區别。例如「支點(Fulcrum, MiG-29)」及「支點-F (Fulcrum-F, MiG-35)」。
  • 與美國機以「任務性質」編號相比,俄國機則較常以「製造公司/設計局」編號。
    • 由於實行共産制度而不存在私人軍事企業,蘇聯時代負責設計和開發武器的部門為各個「設計局」。這些設計局除了官方编號外亦以其創辦人命名,例如帕維爾.蘇霍伊 (Павел Осипович Сухой)之於蘇霍伊設計局便是一例。
    • 俄國傾向讓特定公司/設計局去研製特定種類的軍用機。例如米高揚(米格)和蘇霍伊(蘇愷)負責戰鬥/戰鬥轟炸機、圖波列夫負責戰略轟炸機、安托諾夫和伊留申則負責運輸機和預警機、米爾及卡莫夫則分别負責為空軍和海軍研發直升機。
      • 由於蘇聯解體和隨之而來的經濟危機,令不少前蘇聯時代的設計局陷入財困,甚至某些設計局(如安托諾夫)直接劃歸分裂出去的加盟國所有。而為了生存下去,不少現存的設計局於 2006 年合併為聯合航空製造公司 (Объединённая авиастроительн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為如今最大規模的國有航空企業。

戰鬥機

一代

  • MiG-15「柴捆(Fagot)」
    • 和美國的 F-86 同為第一代戰鬥機中最具代表性者。
      • 當時蘇聯無法自行設計、生產能供本機使用的噴射引擎,後來從英國購入後才得以完成。
    • 本機率先美國的 F-80、F-84 和英國的流星式,採用後掠翼設計。
    • 北約代號如果中間再加一個 g 會變成髒話
    • MiG-15 為人所知則是因為該機在韓戰的表現優異。
      • 由於美方對本機了解甚少以及蘇聯表面上不參戰但實際上派兵協助的戰略傳統,MiG-15 在戰爭初期取得良好的空中優勢,導致鴨綠江一帶獲得「米格走廊」一名。
      • 1953 年,查里斯.葉格試飛完整的 MiG-15 後,證實其極速和爬升率雖然優於 F-86,但特定情況下容易出現不穩定的飛行姿態甚至尾旋典型蘇聯重工業產品,以及右轉偏慢等弱點,才開始扳平局勢。
      • 另一方面 F-86 武裝仍維持在二戰晚期 P-51 等級的六門 12.7mm 口徑的 M2 重機槍,但 MiG-15 則搭載火力更強的兩門 23mm 與一門 37mm 機砲,配合噴射機世代更好的裝甲防護,在短暫的交火中 MiG-15 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 不過 23mm 與 37mm 機砲的彈道特性與連射速度沒有 M2 重機槍來的穩定,裝列的數量也比較少,因此美方摸索出 MiG-15 性能、改善空戰方針後也能彌補這項劣勢。
  • MiG-17「壁畫(Fresco)」
    • 蘇聯第一款配備飛彈的戰鬥機,不過作為過渡機型一下就被19/21型取代生產線。
    • 後掠翼大幅減少機翼負載使得此機型的操縱性優秀,不但在1960年代作為蘇聯最主要的防空攔截機,越戰還能和F-4等先進一個世代以上的機體抗衡。
      • 美國空軍在越戰時被要求肉眼確認目標後才能開火,加上前期捨棄纏鬥用的機砲作為固定武裝而失去優勢;美軍戰後更為此改變戰鬥機的戰術與設計思維。

二代

  • MiG-19「農夫(Farmer)」
    • 蘇聯第一款進入量產的超音速戰鬥機。
    • 為了達到更好的爬升性能和機動性,配備兩具噴射引擎以增加推重比。但也導致該機續航力低落、故障率高且較難操縱等問題。
    • 但本機機動性不如 MiG-17、速度也不如 MiG-21,加上前述故障率的問題,在北越空軍的評價不高。
      • 不過巴基斯坦使用本機的中國版殲-6 在印巴戰爭中以損失三架的代價,擊落印度十二架飛機。
  • MiG-21「魚床(Fishbed)」
    • 可能是二戰後產量最高的戰鬥機,廣泛裝備在華約國家、中東各國以及印度等,現今仍有許多國家使用。
    • 有「三角琴(балалайка)」的綽號。
  • Tu-28「小提琴手(Fiddler)」
    • 原型是 Tu-16 轟炸機的後繼機 Tu-98,因任務需求變更而改為攔截機。是至今服役過最大型的戰鬥機。
    • 任務是防衛因地形與天候,難以密集架設地對空飛彈的西伯利亞地區。加上是從轟炸機改良而來,飛行性能和速度都不高,難以應對敵人的護航戰鬥機。
      • 因此戰法上不與敵人進行接近戰,而是先配合地面雷達搜敵、確認目標,接著發動飽和攻擊,把攜帶的空對空飛彈全彈發射後立刻撤退。堪稱「會飛的防空飛彈發射器」。
    • 不過冷戰期間美方為避免引起大規模衝突,從沒越過北極海、朝西伯利亞地區發動攻擊。結果本機從未有實戰紀錄就退役了,由 MiG-31 取代。

三代

  • MiG-23「鞭撻者(Flogger)」
    • 可變翼戰機,目標是對抗美國的 F-4。
    • 曾發生引擎失靈、即將墜機且駕駛也已跳機逃生後,引擎又突然重新點火並再次飛起的插曲。
  • MiG-25「狐蝠(Foxbat)」
    • 以攔截 XB-70、SR-71、高空導彈和偵查為目標的攔截機,與後輩 MiG-31 同為目前記錄上速度最快且具攻擊能力的戰鬥機。
    • 一開始登場時憑藉其超高速,引發西方國家恐慌,進一步促成美國 F-15 的研發。
    • 由於能抵當高溫的同時又能保持輕盈的鈦合金材料的成本過高,所以機身蒙皮乾脆直接採用了鎳鋼合金[67]製造
    • 這讓本機的起飛重量來到了前無古「機」的37.5噸,比T-34/85戰車還要重了5噸有餘
      • 而為了滿足其同樣堪稱不可理喻的動力需求,也很簡單暴力的裝上了兩台大推力發動機了事
    • 發生飛行員叛逃至日本的事件後,西方才發現該機技術含量未有想像中驚人。不僅雷達等電子系統落後[68]、飛行性能除了特化高空高速,導致機動性極差外,俄製發動機的先天短命,也可能導致該機用超高速逃離敵方後,引擎報銷的窘境。[69]沒打下來,但也打下來了
      • 這些發現在後來被總結成了所謂的「米格25效應」。指某樣東西的內部結構是否合理,對於其整體功能的發揮有很大的關係。即使是在當代眼光看來十分落伍甚至粗劣的東西,只要彼此之間設計或安排合理、協調運作,其總體所發揮的能力就能毫不遜於,甚至超越當代最尖端的技術。
      • 因為電子系統的落後容易受雜訊干擾,蘇聯利用大功率雷達來抵抗,不過造成飛機有最低飛行高度限制,以避免從地面反射的雷達信號影響偵測,但也衍生出「雷達功率大到可以烤熟百來公尺外的野兔」的都市傳說。
    • 不過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空軍唯一的戰績也是以本機達成。
  • Yak-38「鐵匠(Forger)」
    • 為了供基輔級航母使用而設計的垂直起降戰機。相較英國的海獵鷹只能以亞音速飛行,Yak-38 能突破音速。
      • 但是本身可靠性差、預定搭載本機的基輔級航母也設計不良,根本不算實用。
    • 後續機 Yak-141 因經費問題告吹後,雅克列夫設計局轉和洛馬合作,最終其垂直起降的技術用於 F-35 上。

四代

  • Su-27「側衛(Flanker)」
    • 以 F-15 為假想敵的重型空優戰機,機動性能卓越。巴黎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時就以「普加喬夫眼鏡蛇」特技動作聞名。
    • 後續發展出 Su-30、Su-33、Su-35 等一系列機種。中國亦以本機發展出以殲-11 為首的各式戰機。
  • MiG-29「支點(Fulcrum)」
    • 和 Su-27 一樣以高機動性聞名的中型戰機。除俄羅斯及前蘇聯加盟國外,也外銷至印度等國。
      • 在蘇聯想定中,MiG-29 和 Su-27 並非是像美國 F-16 和 F-15 一樣的高低搭配,而是「前線部屬能快速起飛的 MiG-29」、「後方部屬航程較長的 Su-27」的概念。本機為了在環境惡劣的野戰機場短距起降,裝備兩具發動機以得到更強的推力和爬升率,但也犧牲不少航程。
    • 之後因應外銷需求,陸續升級航電雷達、增加航程等,發展出諸如多用途戰機的 M 型、俄國、印度海軍航母艦載機的 K 型等。烏克蘭為抵禦俄羅斯入侵更配備了AGM-88反輻射飛彈。
      • 從 M 型發展出的 MiG-35「支點-F(Fulcrum-F)」自 1990 年代開始發展至 2019 年開始服役。號稱除匿蹤以外的性能均與五代機看齊的四代半戰機。
  • MiG-31「獵狐犬(Foxhound)」
    • 自 MiG-25 發展而來的攔截機,捨棄偵查性能、強化空戰能力。現今仍然服役、升級中。
    • 目前少數在低海拔高度就能超音速巡航的機體。
      • 理論上可超過 3 馬赫,但此時一來機體有因空氣摩擦過熱受損甚至解體的危險,二來渦輪噴射引擎的扇葉旋轉尖端可能達到超音速[70],會產生音爆震波傷及機體,故極速被限制在 2.8 馬赫左右。A-12/SR-71 會用這麼特殊的外型、材料與引擎不是沒有原因的
      • 為此配備巨大的引擎和油箱,空機就有 22 噸、標準重量 41 噸、滿載起飛重量甚至達 46 噸。其中燃油就佔 16 噸以上,加上外掛油箱可達 20 噸。 如何超音速巡航: 改善氣動並採用先進發動機(X)造一台大飛機,塞上兩顆大引擎,再往裡面灌一堆油(O)
        • 跟同期的重型戰機相比:Su-27 空重 16 噸、標準 20 噸、滿載 33 噸;F-15 空重 13 噸、標準 20.5 噸、滿載 31 噸。這表示本機攜帶的燃油比別人的空機還重,標準起飛重量則是人家的兩倍。[71]
        • 若跟輕、中型戰機相比:MiG-29 空重 11 噸、標準 15 噸、滿載 20 噸;F-16 空重 8.5 噸、標準 12 噸、滿載 19 噸。也就是說本機的燃油重量已超過別人的標準起飛重量,而標準起飛重量下差不多是它們的三倍。
        • 如此大量的燃油卻換不了多少航程,都不計外掛油箱之下,本機的最大航程跟航程設計較短的 MiG-29 差不多只有 1,400 公里左右,但 MiG-29 只攜帶 3.5 噸燃油,而長程的 Su-27 攜帶 9.4 噸能飛 3,600 公里;美系戰機表現更優, F-16 攜帶 3.2 噸能飛 3,600 公里、 F-15 攜帶 6.1 噸能飛 3,900 公里。
      • 龐大重量導致本機機動性不佳,轉向性能只到 5G 左右[72]。所以主要憑藉高速、大型雷達和長程空對空飛彈,進行視距外戰鬥或是一擊脫離的打法。[73]
    • 受蘇聯解體影響,部分型號只存在於圖紙上。例如可發射反衛星飛彈的 D 型、可發射小型衛星的 A 型、多功能戰機版 F 型和降級外銷版 E 型。

五代

  • Su-57「重罪犯(Felon)」
    • 俄羅斯第一款真正實用化、進入量產的五代機,假想目標即為 F-22。
    • 相關計畫在蘇聯解體前就已存在。蘇聯解體後,蘇霍伊公司在經費嚴重不足下,藉由大量外銷訂單彌補資金缺口,並用 Su-27 及其後續機種,循序漸進驗證多種設備、性能,最終完成本機。
      • 同期米高揚也有研製同級的 MiG Project 1.44,卻因外銷不如蘇霍伊、且設計隨著計劃的延宕不再更新下顯得落後而胎死腹中,僅完成一架先期驗證機。
    • 雖然是隱形戰機卻鮮有地不採用專門吸波的特殊暗灰色套裝爲其特色,但聲稱其,雷達截面只有Su27的1/30
    • 由於俄烏戰爭期間產量不足,加上俄羅斯嚴重缺乏制空能力的關係,一直鮮有作戰,最多亦只留在俄羅斯空域作導彈投射避免其戰機納入烏軍/北約手中,被監禁的罪犯
  • Su-75 「將死」(Сухой/Checkmate)
    • 俄羅斯在開發的第二款五代機,以F-35 為假想敵,預定與Su-57作高低配
    • 預計 2023 年試飛、2026 年開始投產。

轟炸機/攻擊機/戰鬥轟炸機

  • Tu-4「公牛(Bull)」
    • 絕對跟 B-29 沒有任何關係
    • 基於 1943 年起蘇聯的戰略方針,蘇聯的長距離轟炸機在 Pe-8 後毫無進展。
      • 美國拒絕蘇聯使用租借法案購買 B-29 的請求後,史達林為了在短時間內追趕航空科技,要求圖波列夫用太平洋戰爭中,四架迫降或墜毀在滿州國或是蘇聯境內的 B-29,逆向工程製成本機。
      • 拜戰後科技的快速發展之賜,本機的引擎馬力與自衛火力優於 B-29。但因逆向工程的極限,其餘除塗裝與航空識別徽外與 B-29 無異。
    • 有鑑於後續韓戰的戰爭狀況,本機在使用上更進一步受限,並沒有給蘇聯帶來更多戰略意義。
  • IL-28「小獵犬(Beagle)」
    • 蘇聯第一款噴射戰術轟炸機。雖然設計格局比較像是加上冷戰時期的噴射引擎與後掠翼的二戰飛機,但仍算是成功的設計。
  • Tu-95「熊(Bear)」
    • 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生產,1952 年投入現役。
    • 蘇聯乃至俄羅斯聯邦的長青樹之一,戰略定位上可以視為俄國的 B-52;技術上則可以說是把舊時代的科技發揮到極致的象徵,創下許多歷史紀錄過。目前俄國計畫使其服役到 2025 年。
    • 1950 年代蘇聯開發國內最早的渦輪噴射引擎時陷入技術瓶頸,圖波列夫因此回頭使用已經成熟的舊時代渦輪螺旋槳引擎。
      • 雖然如此,本機巡航速度可以接近現代客機的性能,其四具 NK-12 渦輪螺旋槳引擎的馬力堪稱當代最強,必須安裝同軸反轉螺旋槳才能完全發揮。可說是將螺旋槳動力發揮至極限的飛行器。[74]
      • 但這一來造成性能開發上限不足,巨大螺旋槳的噪音也使本機成為最吵鬧的飛行器之一,連潛行中的潛艇聲納都能收音到它發出的聲紋。
    • 是蘇聯第一架、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跨洲際飛行器現實的基洛夫空艇。北約國家伴飛攔截前來偵查的 Tu-95 是冷戰常見的風景。美國大多型號的主力戰鬥機都有攔截過 Tu-95 的記錄。 從 F-4 到 F-35,攔截對象始終如一 沒陪過熊杯杯別說自己混過美國海空軍啊
    • 做為蘇聯最早,也是當時唯一能搭載核彈頭的跨洲際打擊飛行器備受重視。搭載史上最大的核彈頭「沙皇炸彈」試爆的記錄亦是由本機所創。
    • 五零年代晚期也同美國一樣發展核動力飛機,因此以本機改裝成 Tu-119 (原型號是 Tu-95LAL)試驗機,也與美國同樣的原因而中止計畫。
    • 因應 1959 年的國際情勢,曾推出民用型的 Tu-114。該機是蘇聯第一架跨洲際客機,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速度最快而且最吵的民用客機。
  • M-4「錘子(Молот)」
    • 北約代號:Bison(野牛)
    • 絕對跟某美帝坦克和某步槍沒有任何關係
    • 由米亞西舍夫設計局設計生產,蘇聯第一款渦輪噴射引擎戰略轟炸機,於1953年投入至1994年。
    • 當初設計時和Tu-95同時開發以取代當時的Tu-4轟炸機,並指示M-4以「使用最新技術來開發」並使用當時屬於新興大熱的渦輪噴射引擎,而Tu-95則以「使用現今成熟的技術來開發」並使用渦輪螺旋槳引擎雖然Tu-95都使用着當時最高性能的渦槳引擎
    • 剛投入時,西方國家都曾因爲它的戰略核彈投射能力加上高速的渦噴引擎可穿透北約腹地核轟炸的優勢而陷入一片恐慌和爭議,導致美軍大量製造B-52及催生出U-2偵察機掩蓋其缺口,加上發現了其後述缺陷後證實是虛驚一場作結
    • 但結局和T-64與T-72主戰坦克的情況相似,M-4和前者相似因爲未成熟的渦輪噴射引擎導致可靠性和續航都飽受批評,而Tu-95與後者一樣因爲以造價低廉和相對穩定可靠獲得蘇聯軍官的支持
      • 最主要是M-4在開發時因爲引擎研發上遇上了瓶頸導致只可以使用可靠性和燃費都很差勁的AM-3引擎[75],導致航距只有8100公里(B-52則達到16,232公里),難以輕鬆穿透北約腹地作戰略核投放
      • 更不堪的是,使用渦槳引擎的Tu-95不單有着和噴射機般的亞音速巡航的能力,而且和對標的B-52的航距十分接近但就是很吵,導致整個戰略轟炸定位和訂單都完全送給了它
    • 雖然作爲戰略轟炸機是個徹徹底底失敗作,但依舊有着不少改版和衍生型號
      • 其中最大的改版就是改用了AM-3引擎的改良版AM-3A和VD-7系的3M系列,亦因其噴射機的能力亦衍生不少空中加油機和長距離偵察機款式
      • 蘇聯末期更衍生出有着完全違反空氣力學定律VM-T大型貨物運輸機
  • M-50「野蠻人(Bounder) 」
    • 由米亞西舍夫設計局研發的超音速轟炸機,於1959年首飛但從沒投入使用
    • 最初開發時已經和美國同期開發的XB-70作爲對標,目標爲製作一部四發渦輪噴射引擎,能突破2馬赫,能投放核彈頭的戰略轟炸機
    • 但因爲其專用的渦噴引擎還沒完成導致只可以使用M-4的款式,導致首飛雖然讚賞其還處於黎明期的原始線傳操控技術令操作十分良好,但始終沒能突破其2馬赫的目標而受蘇聯高層冷眼
    • 亦和XB-70一樣,因爲戰爭型態的變化讓超高音速攻擊改由導彈主導導致整個計劃連同其改良版的M-52取消
      • 雖然在60年代的當時奉行祕密主義的蘇聯理應直接銷毀收場,但在蘇聯高層得知其定位的威嚇力下得以收藏一部原型機在博物館內並保存至今
      • 而其線傳操控技術遺產倒是成功流入之後十分成功的Su-27戰鬥機及其同期上
    • 因爲美國一篇航空雜誌誤報它爲核動力轟炸機而差點令衆人恐慌
  • Tu-16「獾(Badger)」
    • 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生產,1954 年投入現役。
  • Tu-22「眼罩(Blinder)」
    • 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生產,為蘇聯第一款超音速轟炸機,1962 年投入現役。
    • 1950 年代中期起,由於西方各國開始分别研發超音速攔截機,對一般的亞音速轟炸機構成嚴重威脅。加上蘇聯方面收到美國正在研製 B-58 「盗賊」超音速轟炸機的情報,促使蘇聯當局指示圖波列夫研發新型的超音速轟炸機。
      • 不過這款「105 號機(самолёт 105)」的研發工作相當不順利,設計不停被更改,生產了整整二十架試作機才定型量產。更糟的是這二十架試作機中有八架在試飛中墜毁,從一開始就印證本機低下的飛行安全性。
        • 由於本機的表現實在不盡如人意,連圖波列夫設計局的負責人安德烈.圖波列夫(Андр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Туполев)也曾評價:「這是我最不幸的作品。」
      • 蘇聯空軍最終還是趕上了 1961 年 7 月 9 日於莫斯科舉行的蘇聯航空日,派出十架 Tu-22 参加飛行表演,震攝了出席的北約軍方代表團。
    • 與同為超音速轟炸機開山始祖的 B-58 一樣,受限於當時技術限制和對超音速飛行的特性缺乏理解,以及一部分由於圖波列夫的自作孽, Tu-22 的飛行性能和安全性均相當惡劣,甚至在蘇聯轟炸機飛行員之間有箸「食人魔(Людоед)」之稱。
      • 作戰半徑只有 4900 公里,載彈量只有 26500 磅,並未達到州際重轟炸機的標準。而原本最被寄予厚望的超音速飛行能力,由於導致二號原型機墜毁的氣動震顛無法解决,結果只能將最大飛行速度限制在 1.4 倍音速。
        • 大部份 Tu-22 均以飛彈發射平台,偵察機及電戰機的規格生産,真正的轟炸機型 Tu-22B 只生產了十五架。
      • 雖然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TsAGI)提出了不少方案,但圖波列夫卻作死自行選擇了將引擎置於機尾垂直尾翼兩側的奇怪佈局,令本機平添了不少安全性問題。
        • 由於引擎置於機尾導致重心後移,一但飛行速度低於每小時 290 公里就會突然仰頭導致失速無法挽回,所以即使降落也只能保持速度。並且因為事故實在太多,因此有資淺飛行員不得在超過12公尺/秒的側風出現時降落的規定。
        • 同樣「受惠」於引擎佈局, Tu-22 的彈射椅只能設計成向下彈射向上彈射的話就會直接捲入引擎攪成肉醬,並且在 350 米以上高度才能安全彈射。不過糟糕的是大多數飛行意外都是發生在起降階段...另外由於彈射椅鎖定不可靠,更發生了數次彈射椅連人直接掉出機外(幸好在地面發生),飛行員因此脊椎受創的意外。
      • 另一個設計缺憾是其完全違反人體工程學的駕駛艙,不但令飛行員操作起來極之吃力甚至引起了不少意外。
        • 整個駕駛艙設計既複雜又混亂,視野極為狹窄,到處都是位置莫名其妙的開關推桿,有些更要綁上繩子或金屬線才能在飛行中拉得動。
        • 令上述問題更為惡化的是 Tu-22 並没有副駕駛座,令它成為世上唯一單人駕駛的重轟炸機。如果有副駕駛從旁協助或指證錯誤的話,估計有不少因飛行員失誤引致的意外可以避免。
          • 編制上機組人員有3人,但是駕駛艙和彈射椅的設計讓他們的座位是前後縱列的形態,進出飛機都需要從機身下方,先坐上各自的彈射椅,然後推送到機身內部,最前方的座椅是幾乎沒有視野的導航員,他在機身中的位置是在駕駛員的前下方,中間是駕駛員,最後是通訊員。
    • 雖然對飛行員而言猶如死亡陷阱,本機卻亦是令他們又愛又恨的存在。 Tu-22 為人所愛戴之處源自其空調系統,並為它帶來了「超音速烈酒貨機(сверхзвуковой спиртоносец)」的别稱。
      • Tu-22 的空調系統使用酒精作為冷媒,不過使用的不是工業用甲醇,而是六成蒸餾水和四成純乙醇的混合液-簡而言之這根本就是伏特加。[76]
        • 由於空調系統消耗的冷媒是可調節的,因此不少飛行員都儘可能省下最多酒精冷媒,以供自己和其他戰友在任務後痛飲一番。
        • 一般 Tu-22 的冷媒容器内有 225 升酒精,而作為教練機的 Tu-22U 因為增加了受訓學員用的額外座艙,冷媒容器内的酒精更增加至 400 升。因此 Tu-22U 成為了最受蘇聯空軍人員歡迎的機體
      • Tu-22 的酒精冷媒不但成了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取之不盡的美酒,而且也成為了一種「液體貨幣」,在物資匱乏的蘇聯社會中作為支付手段。
        • 據説海軍航空隊的 Tu-22 機組有一項傳統:凡是完成 Tu-22 首飛的飛行員,必須喝下用自己頭盔承載的酒精冷媒。
        • 幾乎每位負責 Tu-22 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都配備一個椽膠保溫袋,甪於在裝滿酒精冷媒後藏在衣服下偷運出基地。
        • 地勤人員:我還記得,我那個月上班 25 天,基地司令跑來跟我說,這個月 Tu-22 的空調系統冷媒多消耗了二十六箱,你有頭緒嗎?我他媽的怎麼會知道
    • 相對於在蘇聯空軍及海軍航空隊乏善可陳的表現, Tu-22 在利比亞和伊拉克這兩個海外用户手上則有較多的實戰機會。
      • 蘇聯空軍 Tu-22 機隊的唯一一次實戰,為 1988年 當蘇聯開始自阿富汗撒軍時,派出了電戰機型 Tu-22PD 負貴執行電子干擾任務,保護正掩護地面部隊撒離的打擊機群。
      • 利比亞空軍的 Tu-22 被投入到中非的衝突中,但由於人員訓練較差而缺乏表現,甚至在查德-利比亞衝突中被防空飛彈擊落了兩機。
      • 伊拉克空軍的 Tu-22 主要參與了兩伊戰爭,由於伊朗空軍沒有相同量級的轟炸機,因此在襲城戰中伊拉克肆無忌憚的將 Tu-22 投入到對德黑蘭等城市的轟炸行動,同時亦有參與針對波斯灣航行油輪的襲船戰。
        • 比較熟練的 Tu-22 飛行員會使用 FAB-9000 炸彈(蘇製九千公斤炸彈)進行高空甩投,實現小程度的防區外打擊以避開防空火力。
        • 不過伊拉克空軍的 Tu-22 在伊朗空軍的攔截下依然損失慘重,其中一架 1980 年 10 月 29 日於納傑法巴德附近被擊落的 Tu-22 ,為伊朗空軍的 F-14 及其 AIM-54 空對空導彈的戰果。貓貓和鳳凰回歸本業
    • 1990 年代本機逐步自俄羅斯等國空軍退役,在利比亞和伊拉克則因為缺乏維護或在戰鬥中折損而消耗殆盡。
      • 相對於 B-58 及 A-5 這些性質相近且早就退役的超音速轟炸機, Tu-22 系列倒是一直服役了超過三十年,也算是一種成就。
  • Tu-22M 「逆火(Backfire)」
    • 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生產,1972 年投入現役。
    • 自從 Tu-22 投入現役後,其低下的飛行性能和安全性招致不少劣評。因此圖波列夫設計局在 1962 年便開始研發取代 Tu-22 的新一代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並採用可變後掠翼這一項新技術。
      • 據傳最初的編號為 Tu-26 ,只是圖波列夫和蘇聯空軍都因為 Tu-22 造成的面子問題,加上為增加通過預算審批的機會,决定將這款設計已經完全不同的新型機定編號為 Tu-22M,並視為 Tu-22 的衍生機型。
      • 由於安德烈.圖波列夫和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 關係惡劣,加上 Tu-22M 的設計被認為不如競爭的 T-4 先進創新,因此其前途一度相當不明朗。但赫魯曉夫在 1964 年政變後被逼下台,而 T-4 又因運用過多新技術導致計劃超時超支而遭放棄, Tu-22M 因此成功突圉而出。
      • 本機在 1979 年的美蘇第二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SALT II) 中成為焦點。早已發現其存在的美方認定該機為新型戰略轟炸機,蘇方則稱該機只是 Tu-22 的改型。最終爭論以蘇聯同意去除 Tu-22M 的空中加油功能,雙方額外簽訂了《蘇聯關於『逆火』式轟炸機的聲明》而告終。不過 SALT II 隨後因為各種事件亦沒有真正生效便是了
    • 與 Tu-22 相比性能有了全面的提升,終於取代了 Tu-16 與 Tu-22 成為蘇聯空軍和俄羅斯空天軍的主力重轟炸機。畢竟已經是全新設計再改善不了就得打屁股了
      • 整個氣動佈局圍繞著可變後掠翼設計重新打造,特徵為其極之高聳的機尾垂直尾翼。加上吸收了 Tu-22 的經驗,引擎佈局亦改回比較正常的機身後部。
      • 飛行極速於 Tu-22M3 及之後的型號終於達到兩倍音速以上,載彈量增加至 53000 磅,唯一短板是作戰半徑只有 2500 公里加上去除了空中加油設備,仍然只能算是中程轟炸機。
        • Tu-22M3 為系列中的重要改良型,亦為現今俄羅斯空天軍裝備數量最多的型號。飛行員稱其為「三駕馬車(тройка)」,北約亦另外給予「逆火 C(Backfire C)」的代號。
      • 除了自由落體傳統炸彈外,本機亦繼承了 Tu-22 作為飛彈發射平台的能力,能夠配備由 Kh-22 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到最新 Kh-47M2 匕首 (Кинжал) 高超音速導彈等一系列先進飛彈。
        • 其中北約代號 AS-4 「廚房(Kitchen)」的 Kh-22 飛行速度達 4.6 倍音速,射程達六百公里,加上能配備核彈頭,為針對美軍航空母艦的專用兵器。
    • 冷戰期間為最被美國海軍所忌憚的轟炸機,而在現今的俄羅斯空天軍中仍為轟炸機部隊的骨幹,參與各地大大小小的衝突戰事。
      • 當時蘇聯海軍航空隊 Tu-22M 與 Kh-22 的組合,加上潛艇及水面艦艇配備的大量反艦飛彈所形成的飽和攻擊戰術,一直是冷戰中後期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面對的最大惡夢。
        • 正因為 Tu-22M 與 Kh-22 的出現令美國海軍對航母戰鬥群的戰時生存率相當悲觀,令其急於增強其防空能力,因此催生了 F-14 戰鬥機、 AIM-54 長程空對空導彈、神盾巡洋/驅逐艦、方陣近迫武器系統等一系列具針對性的兵器。
      • 蘇聯空軍的 Tu-22M 機隊在阿富汗迎來了首次實戰,除了對地支援外,亦在蘇軍地面部隊撒離時打擊追擊的遊擊隊集結點與補給線。
      • 本機於俄羅斯空軍/空天軍麾下,歷經車臣戰爭、喬俄戰爭、斜利亞內戰及最近的俄烏戰爭,繼續作為轟炸機部隊的支柱。
        • 2008 年 8 月 9 日喬俄戰爭期間,一架偵察機型的 Tu-22MR 於南奧塞提亞被喬治亞的防空飛彈擊落,打破了本機從末於實戰被擊落的紀錄。
        • 俄烏戰爭期間同時被用於傳統轟炸及飛彈發射平台任務,包括以 FAB-3000M-46 三千磅炸彈轟炸馬里烏波爾市内的亞速鋼鐵廠,以及使用 Kh-22 攻擊烏亮蘭各地的地面目標。不過似乎由於空天軍無法壓制烏亮蘭的防空部隊,加上精確制導武器消耗過大,表現並不活躍。
    • 由於俄羅斯短期內不可能有能力研發其後繼機,現已進行大規模升级計劃,估計仍將在第一線長期服役。
      • 最新的改進型為 Tu-22M3M ,主要換裝了 Tu-160 使用的 NK-32-02 引擎,以及升級航空電子設備,估計能延壽 40 至 45 年。
  • Tu-160「海盜旗(Blackjack)」槍兵斯基
    • 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生產,蘇聯最後一款入役的轟炸機,1987 年投入現役。
    • 絕對跟 B-1B 沒有任(ry
    • 蘇聯因應 XB-70 、B-1A 威脅所開發的一款可變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 雖然還在研發階段時競爭對手皆已計畫腰斬,但蘇聯為了防範美國繼續開發類似機型,所以決定實現本機的量產。
    • 為了達到超音速飛行因此參考了 B-1 的設計,不過本機的飛行訴求遠高於 B-1B ,因此本機比 B-1B 還要大上許多。
      • 除了速度 2 馬赫比 B-1B 的 1.2 馬赫高之外,彈載量、飛航距離都比 B-1B 高出不少。
    • 綜合下來是有史以來重量最高、速度最快、航程最遠的戰略轟炸機。
    • 相較於 B-1B 採用的灰色塗裝,本機使用白色塗層,因此被俄羅斯人暱稱為「白天鵝(Белый лебедь)」。
  • MiG-27 「鞭撻者-D/H/J(Flogger-D/H/J)」
    • 以 MiG-23 為基礎改良的攻擊機,強化了對海/地的攻擊能力。
    • 因為蘇聯保密的因素讓北約以為是 MiG-23 的新型號,所以繼承了代號。
  • Su-7「裝配匠(Fitter)」
    • 由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生產,1959 年投入現役。
  • Su-24「劍擊手(Fencer)」
    • 由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生產,1974 年投入現役。
    • 早在 Su-7B 被軍方接收服役時,其前設條件之一即為蘇霍伊設計局需著手設計新型全天候戰鬥轟炸機,而此一由 1965 年正式開始研發的機體最終演變為後來的可變翼戰鬥轟炸機 Su-24。
      • 最初的原型機 T-6-1 於 1967 年完成,不過試飛過程相當不順利,發生了十起致命事故損失14架並導致 13 名試飛員喪生;正式服役後每年也平均折損5-6架。 俄式傳統
      • 絕對跟 F-111 沒有任(ry。雖然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兩者的聯繫,蘇聯確實自北越方面獲得了部份墜毁 F-111 的殘骸, Su-24 在機體佈局及任務定位上亦與 F-111 有相通之處。
    • 除了疑似與 F-111 設計相通外,其他機體特徵則有不少承繼自同設計局的 Su-15 攔截機。
      • 機身輪廓,進氣道和垂直尾翼與 Su-15 佈局相近;座艙並列雙座,機體外形及引擎佈局則與 F-111 相似。[77]
      • 同樣能以超音速低空突防,但由於 AL-21F-3A 渦輪噴射引擎性能上的劣勢,只能在低空達到 1.06 倍音速,無法與能達兩倍音速的 F-111 或龍捲風式相比。
      • 最高酬載量達 17635 磅,能搭載各種蘇製對地導彈,以及包括燃燒彈及核彈在内的各式炸彈。標配武装與 F-111 一樣有一門 GSh-6-23M 23毫米機炮,但也一樣基本沒使用過
        • 本機也是首度配備當時還很菜的K-36型彈射座椅的機型,並在服役首年就有運用實例。[78]
      • 除基本的戰鬥轟炸機型號外(Su-24M,劍擊手 D 型系列),亦有偵察機型的 Su-24MR (劍擊手 E 型),及電戰機型的 Su-24MP (劍擊手 F 型)。
    • 蘇聯時期除阿富汗戰爭外並未參與實戰,但在俄羅斯時期卻成為其空中干涉行動的先鋒。更諷刺的是,本機在俄烏戰爭中更同時成為雙方的主力攻擊機。
      • 在車臣戰爭、喬俄戰爭、2014 入侵烏克蘭、干涉敘利亞內戰行動中均有參戰,除超音速突防外亦使用巡航導彈進行長程空襲。
        • 2015 年 11 月 24 日,一架在於敘利亞執行任務的俄空天軍 Su-24 被土耳其空軍 F-16 戰鬥機擊落。兩位飛行員彈射逃生,落地前其中一個駕駛員被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份子擊斃,另一名稍後獲救。
      • 俄烏戰爭期間,雙方的 Su-24 機隊均為前線支援任務的骨幹,亦同樣遭受極嚴重的損失,合計已損失近三十機。
        • 随著西方國家加大對烏克蘭的軍援力度,烏軍的 Su-24MR 經改裝後[79]已能發射英法軍援的暴風影巡航導彈,並在 2023 年 5 月開始投入實戰,對俄方造成了不少損失。
    • 與其他蘇製軍機一樣裝備了不少前蘇聯加盟國,或外銷至中東非洲國家。但大多沒甚麽好收場
      • 伊拉克引進了的 Su-24 機隊被投入到兩伊戰爭中,但諷刺的是在海灣戰爭時這批 Su-24 大多逃到伊朗避難,至今仍在伊朗空軍麾下服役。
      • 在敍利亞、白俄羅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等國空軍仍為現役機體。


  • Su-25/ Su-28 / Su-39「蛙足(Frogfoot)」
    • 由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生產,1981 年投入現役。
    • 源於六十年代末,蘇聯國防部計劃研發專職對地密接支援的新型重裝甲對地攻擊機,並讓蘇霍伊及伊留申等設計局競逐此一企劃。
      • 蘇霍伊設計局的團隊由設計局的負責人帕維爾.蘇霍伊親自領軍,而其中首席工程師奧列格.謝爾蓋耶維奇.薩莫洛維奇(Олег Сергеевич Самойлович)更曾在二戰期間擔任過 T-34 戰車車長,以其實戰經驗規劃出新型攻擊機的發展方向。
      • 1975 年其首架原型機 T8-1 進行試飛,隨後便赢得了蘇聯國防部的訂單,但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測試才在 1981 年開始批量生產。
      • 唯一認真與蘇霍伊競爭的伊留申設計局,曾在二戰時設計了著名的 Il-2 對地攻擊機。但此次其設計的 Il-102 不但性能追不上 Su-25,其設計概念更仍如停留在二戰年代一般,因此毫無懸念的没被採用。[80]
    • 作為以参與全面核戰下中歐装甲大戰為目標的攻擊機,其設計概念堪稱「飛行戰車」 Il-2 的現代化版本,與幾乎是同期出道的 A-10 也可說是一時瑜亮。
      • 採用較傳統的上單翼,雙發單座或並聯雙座佈局。全焊接座艙由 10 至 24 毫米厚的鈦合金防彈裝甲板保護,駕駛座後方還有額外六毫米鈦合金護甲,構成所謂的「裝甲浴盤」。加上填充防火泡沫材料的油箱與燃料,以及根據戰地經驗新增的紅外線屏蔽設計,令本機擁有極高的抗戰損能力。
      • 機翼下備有 11 個武器掛架合共 9700 磅載彈量,能攜帶各種火箭彈或機炮吊艙、激光制導炸彈、空對地飛彈以至空對空飛彈。前機身左側還有一門 Gsh-301 三十毫米雙管機炮,雖然不及 GAU-8 有名,但給敵人來點 Brrrrrrrrrrrrt 還是綽綽有餘
      • 考慮到需於最前線運用,因此具能從簡易機場上起飛的短距起降能力,並不意外的衍生出艦載機型 Su-25UTG 。
    • 自為蘇聯空軍首次出戰阿富汗後,其皮糙耐用且火力兇猛的評價便已深入人心,故一直至今仍是俄羅斯空天軍執行對地密接支援任務的首選機種。
      • 阿富汗戰爭中與 Mi-24 搭檔負責對地支援,被視為最能壓制遊擊隊的機種。同時首次碰上美援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的威脅,據此改良了抗戰損及飛彈反制設計。總計蘇聯空軍在阿富汗戰爭損失了大约 23 架 Su-25。
      • 自然亦有参加車臣戰爭、喬俄戰爭、2014 入侵烏克蘭、干涉敘利亞內戰等行動,但面對更現代化且更普及的便攜式防空飛彈受到更大威脅。在俄烏戰爭中的損失更堪稱慘重,至今空天軍已折損 28 機。
    • 與 MiG-29 系列一樣,在蘇聯解體前即已裝備了不少前蘇聯加盟國及華约成員國,也外銷至世界各地,現在仍苦勞地負擔這些國家空軍的繁重勤務,甚至得對上自己的原產國俄羅斯。
      • 伊拉克、蘇丹、北韓等國均有購入,不過不是在戰爭中折損嚴重就是機隊日益老舊化。
      • Su-25 的原産工廠提比里斯飛機製造廠(TAM)為喬治亞境內企業,烏克蘭也有相當規模的 Su-25 機隊和航空製造業,因此兩國均有自產或改装本機的能力。不過同樣不幸的是,兩國皆因俄羅斯的入侵而爆發戰爭。
        • 頓巴斯戰爭期間發生的馬來西亞航空 17 號班機被擊落慘劇,俄方一度指摘是烏軍的 Su-25 用機炮擊落的,但這說法實在太過離譜,連曾參與 Su-25 研發的設計師也有出來受訪指出這根本不可能[81]
        • 2022 年俄烏戰爭早期,烏軍曾以此型機對當時具空中優勢的俄軍部隊進行低空對地攻擊,在當時近乎絶望的狀況下損失極其嚴重[82]。現在烏軍的 Su-25 能配備美援 LAU-10 火箭莢艙,並得到北馬其頓轉讓少量機體。至今烏軍折損約 22 機。
  • Su-34「後衛(Fullback)」
    • 基於 Su-27 發展的戰鬥轟炸機。
  • T-4 / Su-100「畝(Sotka)」

運輸機及加油機

  • An-12 「幼狐(Cub)」
    • 由安托諾夫設計局設計生產,1959 年投入現役。
    • 為安托諾夫研發的四引擎渦槳客機 An-10 的軍用衍生版本,亦為蘇聯時期生產量最大的戰術運輸機。
    • 對蘇聯/俄羅斯。華約諸國、及受蘇聯資助的社會主義陣營諸國而言,本機地位等同西方通用的 C-130,至今仍是不少國家軍民兩用的骨幹運輸機。
    • 作為蘇聯的主力重型運輸機之一,歷經冷戰中後期多場蘇聯涉入的軍事行動,並為多國用於軍事及民用軍事任務。
    • 至今仍有新的衍生型號産生,而其中現今最廣為發展的為中共所仿製的運-8 及運-9 家族。
  • An-22 「安泰俄斯」(Антей,希臘神話中的巨人)
    • 北約代號:「公雞陰莖(Cock)」
    • 由安托諾夫設計局設計生產,世界上最大的渦輪螺旋槳引擎飛機,1969 年投入現役。
    • 源於蘇聯六十年代對大型運輸機不斷增加的需求,為蘇聯第一款投入現役的戰略運輸機。亦開啟了安托諾夫不斷研製了不起的大機機的優良傳統
      • 由於作為大型而複雜的新機體,雖然 1960 年就開始研發,但直到 1969 年才能正式服役。
      • 1965 年其試作機於巴黎航空展與 Mi-6 及 Mi-10 等型蘇製大型直升機一起参展,向西方表現出蘇聯大就是美的美學
    • 一度成為世上最大型,酬載量最大的飛機,並且打破了不少當時載重飛行的世界紀錄,為蘇聯航空發展史的里程碑之一。
      • 使用與 Tu-95 相同的四台 NK-12 系列渦輪螺旋槳引擎,且同樣安裝了同軸反轉螺旋槳。機體採用高單翼,雙垂尾佈局,機身為蘇聯航空史上首次使用的廣體設計。
      • 酬載量達到當時最高的八十噸,其後才被美製的 C-5 噴射運輸機超越。作為蘇聯空降軍(VDV)的新主力運輸機,能搭載四台 BMD-1 傘兵戰車或超過 150 名傘兵,遠超 An-12 的一台 BMD-1 或 60 名傘兵。
        • 亦是當時唯一能搭載主力戰車 T-62 的蘇聯運輸機。除此以外内搭載的貨物包羅萬有,例如有 R-11 戰術彈道飛彈發射車 (即著名的北約代號 SS-1 「飛毛腿(Scud)」)、聯盟號火箭的部件、MiG-25 戰鬥機等。甚至在後繼的 An-124 及 An-225 生產期間,被用於運載它們的巨型機翼到基輔安托諾夫總部組装。
      • 與 Tu-95 一樣曾有改裝為核動力飛機,或能搭載超過七百名乘客的大型客機計劃,但都並未實現。
    • 七十及八十年代伴隨著蘇聯的國力達至頂峰,活躍於蘇聯的各項軍事行動,並且在民用特別是州際人道救援運輸行動表現出色。
      • 首次參加的空運任務為 1970 年秘魯安卡什地震後的人道救援行動,其後在 1984 年衣索比亞旱災、1986 年車諾比核事故、1988 年亞美尼亞大地震均有出動運輸救援物資。
      • 軍事任務方面,被用於運送軍備支援予蘇聯的中東及非洲盟國。另外在阿富汗戰爭及蘇聯解體前後的各地紛爭,也承擔空運內務部隊及空降軍快速投入作戰的任務。
    • 伴随著更重型的 An-124 出現,冷戰結束後大多被汱換,現僅餘少量仍在俄羅斯空天軍中服役。
      • 唯一的民用 An-22 為安托諾夫航空所有,卻與 An-225 同樣於俄烏戰爭中的安托諾夫機場攻防戰中被波及受創,所幸受損程度較輕應該能夠修復。
  • An-26 「捲髮(Curl)」
  • An-70
    • 由安托諾夫設計局設計生產,世上暫時唯一實用化的渦輪槳扇引擎飛機,2015 年投入現役。
    • 設計源起於冷戰時期,原定用於取代老舊的 An-12 系列的戰術運輸機,不過正式試飛時已經是蘇聯解體後的 1994 年。
    • 採用了革命性的渦輪槳扇引擎[83]作為動力源, 47 噸的酬載量也勝過不少同級的戰術運輸機。
    • 命運多舛的機體,因為烏克蘭尷尬的政治型勢失去了看似唾手可得的大訂單,暫時只有兩架原型機在烏克蘭空軍中服役。
  • An-124 「魯斯蘭」(烏克蘭語 Руслан,語意為獅子)
    • 北約代號:禿鷹(Condor)
    • 目前全世界最大型兼最重負載力的軍用運輸機。
    • 民用版主要作為無法使用水路和陸路,連波音 747F、空中巴士「大白鯨」系列的特殊貨機也無法運輸的特殊重型貨物運輸機活躍著。[84]
  • An-225「夢想」(烏克蘭語 Мрія)
    • 北約代號:哥薩克(Cossack)
    • 原本是蘇聯太空梭計劃中,載運暴風雪號太空梭和其計劃內的大型零件的專用機型。解體後經全面民用化改裝,作為特殊貨機活躍。
    • 由於只是為該計劃而造的專用機,加上昂貴的造價和營運成本,只生產了一架(另一架沒完成),因其獨特性受到一眾航空迷以至航空從業員愛戴。[85]
    • 因為該機無法比擬的載貨能力導致的特殊貨運需求,令烏克蘭有重啟計畫的打算,但礙於資金不足遲遲無法重推。
      • 2022 年俄烏戰爭時,本機受戰火波及慘遭麻美。烏克蘭承諾予以修復,可是修復成本據稱達 35~50 億美金、且許多零件已停產數十年的情況下,是否真的能重建甚至現代化翻新都是問題。
  • IL-76 「耿直(Candid)」
  • IL-78 「邁達斯(Midas)」
  • VM-T 「阿特蘭多(Атлант)」(俄語中的希臘神阿特拉斯-Atlas)
    • 原本是蘇聯太空梭計劃中,與An-225同時競爭開發,從米亞西舍夫M-4改裝,以載運各種計劃內的大型零件的特殊運輸機,定位類似現在的空中巴士「大白鯨」系列和波音「Dreamlifter」般爲經改裝後的特殊貨機,只生產了2台但其實現的方式完全顛覆衆人的科學常識
    • 一般大型貨物運輸機除了上兩者般設計時在加大加闊機身後盡可能減少風阻和保持一定強度的改裝機,或好像An-225這樣本身就設計到可以載入大而重的貨物甚至依情況下背上貨物,但VM-T是直接在個本身就很纖瘦亦似乎很脆弱的M-4加油機作一點載荷上的改裝,然後背部直接頂上一個圓頭貨囊再加上一些支架扶持着了事,情況就像背負着更笨重更不符合空氣力學的雷達的早期預警機
      • 設計上連暴風雪號太空梭也能直接背上,但幸好因只存在與相片中而無法證實是否真的能飛
      • 這種設計當然有着比起大白鯨/dreamlifter更差劣的空氣阻力,儘管有線傳操控輔助着操控性但最高速度亦只能限制在500公里/小時左右,甚至各方人士都在懷疑它是否真的能飛
    • 結果理所當然地An-225成爲計劃中的大贏家並在計劃中大量使用,但它沒有就此退役解體收場,反而是靠着投入早過An-225的優勢用作能源號的助推火箭零件的搬運任務,而在蘇聯解體後也使用亦只好用小型貨囊作爲俄羅斯空天軍的大型貨物運輸機使用着
      • 設計上有着更大更長的貨囊可以背上但很明顯該計劃後沒人敢用,不過裝上後看起來就更像一戰時的飛船就是了
    • 更奇妙的是,這種看起來完全違反空氣力學定律的玩意即使有線傳操控加持下理應隨時失速墜毀,但竟然服役期間從來沒有事故發生過
      • 蘇聯靠着名爲「科學」的魔法讓它一直飛着

預警機,電子戰機及偵察機

  • A-50 「熊蜂(«Шмель»)」/ A-100
    • 北約代號:A-50 「支柱(Mainstay)」
    • 由別里耶夫設計局設計生產,1984 年投入現役。
    • 蘇聯於七十年代開始研發的空中預警機,以原為運輸機的 Il-76 改裝,以代替以 Tu-114 改裝早已老朽化的 Tu-126 。
      • 與中共的空警 2000 同樣由 Il-76 改裝而成,算是系出同門。
    • 作為蘇聯空軍的第二代空中預警機,與同樣在八十年代服役的各種第四代戰鬥機成為其新的制空支柱。
      • 與 Il-76 外觀上最大的分别是取消了頭部領航員透明風擋,以及機身背部裝上直徑九米的雷達天線罩。機翼上、機身腹部前後、尾部均裝有各種天線罩。
      • 配備由織女星無線電工程公司 (Концерн радиостроения «Вега») 生產的「織女星-M(Vega-M)」預警雷達系統,據稱能在 230 公里範圍內同時追蹤 150 個目標,最大探測範圍 650 公里。
      • 服役中期開始發展現代化改良型,分別為 A-50M 及最新的 A-50U,並於 2017 年首次試飛其後繼機 A-100。但 A-100 研發計劃遲緩,2022 年其雷達系統才首次開機測試。
    • 其服役身涯直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時期才開始真正經歷實戰。
      • 俄羅斯干涉敘利亞内戰期間,作為空中預警機及指揮所被部署到敘利亞上空支援俄軍行動。
      • 同樣參與到俄烏戰爭中,但其所屬的空天軍不但無法完全壓制弱小的烏克蘭空軍,自身更損失慘重。
        • 2023年2月26日,一架部署於白俄羅斯前線機場的俄軍 A-50U,被當地反對派武裝以自殺式無人機炸傷。
        • 2024年1月14日晚上,一架俄軍 A-50 預警機在執勤時於亞速海墜毀。俄烏兩方各執一詞分别聲稱是其戰果 (誤擊) 。但不論如何, A-50 已坐實了史上首架於空戰中被擊落的空中預警機的「榮譽」
    • 印度空軍亦有購入五機,不過改為使用以色列的 EL/W-2090 雷達,機型為 A-50EI 。
  • IL-80 「大圓頂(Maxdome)」
    • 由伊留申航空集團設計生產,1992 年投入現役。
    • 蘇聯時代開發,直到蘇聯解體後才進入俄羅斯空軍服役,與上述美製 E-4 系列功能相近的空中指揮通信機。
      • 由 Il-86 四發廣體客機改裝而成,因此另一編號為 Il-86VKP。
    • 同樣作為「末日客機」,亦著重増强戰時指揮通信能力及生存能力,供俄羅斯總統及其他政府高層於核戰爭時搭乘及充當空中指揮中心。
      • 機背上亦有突出的長條型天線整流罩,以及多個刀片形凸起天線。
      • 配備衞星通信、超高及超低頻通信裝置、衞星導航等設備,可在核戰爭時向陸海空作戰部隊下達命令。
      • 機身整體結構經過了大幅加固改造,所有的舷窗被封閉加上夾板,機身艙門只留下機頭駕駛艙後部兩側的前艙門和右側尾部的應急艙門,以加强對核爆炸帶來的衝擊和電磁脈衝的防禦力。
    • 1992 年才首次被西方攝影者目擊,一直以來較少公開飛行,不過近年則較常出現於衞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閲兵式。
      • 2020 年 12 月曾爆出俄羅斯空天軍所屬的 IL-80 無線電設備組件和部分電路板失竊的醜聞,反映空天軍的管理混亂。
    • 按計劃將由同樣由伊留申生産的 Il-96-400M 客機改裝新的空中指揮通信機取代,但按照俄羅斯現今貧乏的航空產能及因俄烏戰爭遭受西方制裁,替代計劃前景未明。
  • M-17 「同温層」(Стратосфера)/ M-55 「地球物理學」(Геофизика)
    • 北約代號:M-17 「神秘-A(Mystic-A)」/ M-55 「神秘-B(Mystic-B)」
    • 由斯摩棱斯克航空工廠及米亞西舍夫試驗設計局設計生產,1988 年投入現役。
    • 其起源為五十年代冷戰初期,美國曾多次使用高空間諜氣球偵察蘇聯及中國等共產國家的軍事設施,令蘇聯開始研發高空亞音速攔截機以作為反制之道。所以沒錯,某國在自家高空氣球被擊落後抓狂指對方才是始作俑者,這個指控其實有點道理,只不過它們遲了大半個世紀才提出指控罷了
      • 絕對跟 U-2 沒有任何關係...才怪。有關其研發過程因為當年蘇聯的高度保密措施,至今仍有不少不明之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1960 年著名的 U-2 被擊落事件令蘇聯得到 U-2 的殘骸後,本機的發展方向確實是以仿製 U-2 為目標,並由別里耶夫設計局負責設計。
      • 後來大概由於計劃進度緩慢,令蘇聯軍方决定將計劃重新整理,並轉由庫梅爾套直升機工廠生產原型機。原型機代號 「34 號物件」 (теме 34),於 1978 年首次試飛。不過就在同年 12 月,「34 號物件」 在試飛時因濃霧而撞山墜毁。
      • 其後二號原型機改由斯摩棱斯克航空工廠生產,並用於測試加裝的機炮,編號正式定為 M-17 ,據説有曾在高空擊落九個測試氣球的紀錄。
        • 但此時已是 1982 年,美國用於高空偵察的早已經改為超音速的 SR-71 偵察機和偵察衛星。結果完全得物無所用,後續由米亞西舍夫試驗設計局繼續發展時終於改為與 U-2 相同的高空偵察機,並改編號為 M-55 。
    • 歷經超過二十年的研製,用途由攔截機改為偵察機,不過高空特化這點倒是始終如一。
      • 外型與仿製對象 U-2 確是頗為相似,不過佈局改為雙垂尾,雙引擎及機身較短。
      • 配備兩台 D-30-10V 渦扇噴氣引擊,因為引擊較先進且有兩台引擊所以飛行性能明顯在早期型 U-2 之上。
      • 早期作為高空攔截機裝備了一挺 23mm 機炮,配以燃燒彈摧毁氣球。不過改為偵察機後就已拆除,取而代之是大量傳感偵測儀器,前起落架前方機身也加裝了凸包容納探測儀器。
    • 在蘇聯時期處於高度機密狀態,因此在冷戰後俄羅斯時期才有較多公開的表現。
      • M-17 曾創下十二項國際航空聯盟 (FAI) 承認的飛行世界紀錄;M-55 在九十年代多用於科研用途,曾在 1998-1999 年參與對南北極同溫層的科研飛行任務。
      • 踏入千禧年後已處於半退役狀態,不過由於最近的俄烏戰爭有至少一機重新開始飛行,並裝備了新式莢艙,似乎被投入到烏克蘭境内的空中偵察任務。

反潛機,訓練機及其他

  • Be-10 「錦葵(Mallow)」
  • Be-12 「郵件(Mail)」
  • Be-42/A-40 「人魚(Mermaid)」
  • IL-38 「梅伊(May)」
  • KM (Корабль-макет)「裏海怪物(Caspian Sea Monster)」
    • 由中央流體動力研究所設計,1966年投入試飛。
    • 利用空氣力學中「地面效應 (Ground effect) 」概念的地效飛行器早在二十世紀初已開始研發,而蘇聯為其中最積極投入此一領域的國家之一。
      • 當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面或者水面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當它在距離水面等於或小於1/2翼展的高度上飛行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阻力減小,形成一個高壓氣墊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
      • 蘇聯在這方面的研究,則主要由中央流體動力研究所及其所長兼首席工程師翼地效應廚羅斯提斯拉夫· 阿列克謝耶夫(Ростисла́в Евге́ньевич Алексе́ев)主導。
    • 1960 年代中期,蘇聯海軍高層開始對地效飛行器的潛在軍事價值產生興趣,於是委托中央流體動力研究所進行設計,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建造一款實驗性質的巨型地效飛行器。
      • 在理想中這類大型地效飛行器可以搭載大量人員裝備,執行快速的兩棲登陸攻擊;另外亦可裝備大型反艦飛彈,加入對美國海軍的飽和攻擊行列。
      • 建造在 1964-1965 年進行,建成後被秘密運送到裡海進行測試飛行。1968 年美國的間碟衛星首次拍攝到本機,因為其極之奇特且巨大的外型而得到「裡海怪物」的稱呼。
        • 其正式俄語名稱 「Корабль-макет (Korabl Maket)」可翻譯為「船-原型」,而本機在蘇聯軍方分類上也一直是艦船
    • 外型猶如科幻電影中的產物,而且龐大的體型令它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型的飛行器
      • 機身長 92 米,翼展 37.6 米,重 544 噸,直至 An-225 出現前為世上最長兼最重的飛行器。
      • 修長的機身配上巨大的機翼,高達五層樓高的垂直尾翼和頂部 V 型尾翼;十台 RD-7 渦輪噴氣引擊中有八台安裝在機頭前翼,另外兩台則佈置在垂直尾翼上。
      • 飛行極速每小時 500 公里,可搭載 50 人,不過作為實驗機並沒有配備任何武器。
    • 作為實驗機在到達裡海後就一直待在當地進行試飛,為蘇聯的地效飛行器發展計劃取得不少重要數據,但亦暴露出地效飛行器在實用上的各種缺點。
      • 首次試飛由設計師阿列克謝耶夫親自擔任試飛員之一,為航空史上罕見的例子。
      • 試飛中發現的問題包括操控困難難以轉向,過度接近海面導致引擊容易被海水異物損壞等。
      • 其最大的缺憾為在惡劣海況下便無法運作-即使在海面極為平靜的裡海,本機亦曾因風浪而發生機身傾覆的意外。這亦是「裡海怪物」及其後裔,終其一生都無法離開裡海的主因。
    • 本機於 1980 年試飛時,因為一次由飛行員錯誤所致的意外而墜毀。雖然沒造成傷亡,但漂浮於海面的機體殘骸在數日後便沉入水中。
      • 其設計者阿列克謝耶夫亦屢遭厄運:先是因為政治形勢改變而被數度降職,1980 年因在親自試飛新的小型地效飛行器時發生意外傷重不治。
  • 計劃 903/花尾鴿型地效飛行器 (проекта 903 «Лунь»)
    • 由中央流體動力研究所設計,世上唯一正式以軍艦身份服役的地效飛行器,1986年投入現役。
    • 以「裡海怪物」設計為基礎建造的後繼機,正式名稱為計劃 903,於 1983 年開始製造。
      • 因為外型與「裡海怪物」相似,時常被誤認為同一機體,但實際上構造佈局上有明顯分別,亦正式搭載了武器。
      • 機身長 73.8 米,翼展 44 米,重 286 噸,明顯比其原型小了一圈。
      • 引擎減為八台 NK-87 渦輪噴氣引擊,垂直尾翼上顯眼的 V 型尾翼改成了 T 型。
      • 機背裝上了六具與現代級驅逐艦相同的 P-270「蚊子(Москит),北約代號 SS-N-22 日炙(Sunburn)」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器,另外還有兩座 23mm Pl-23 機炮雙聯裝炮塔。
    • 原計劃一共建造八機,但最終只有編號 MD-160 的一機建成,並以軍艦的身份編入蘇聯海軍裡海分艦隊。
      • 因為與「裡海怪物」有著同樣無法在惡劣海況下操作的缺點,服役期間無甚表現,於 2000 年代初退役。
        • 裝備的 P-270「蚊子」超音速反艦飛彈曾進行過試射,但也從來沒機會投入實戰。不過裡海內大概也没有需要出動到這種飛彈的目標
        • 退役後被長期棄置在裏海艦隊基地卡斯皮斯克(Каспи́йск)港内,2020 年 7 月被拖走打算運去修復展出時還意外擱淺在沙灘,直到 12 月才成功脱困。
      • 另有一機在建造期間因為蘇聯的財政問題而停工,多年來一直有再動工並改造為救援機的計劃,但最終都無疾而終,現仍存放於下諾夫哥羅德市內的工業區中。
  • VVA-14
    • 由別里耶夫設計局設計生產,1972年首次試飛。
    • 時值 1960 年代,美國海軍搭載北極星潛射洲際導彈的核子潛艇開始服役。蘇聯海軍急需一款既可長期滯空,亦可在不同環景來去自如的非傳統兩棲反潛機。
      • 此時別里耶夫設計局正與有「紅男爵」之稱,匈牙利裔的名設計師羅伯特·巴蒂尼(Роберт Людвигович Бартини)[86]合作,設計一款融合了「翼地效應」及「垂直升降」兩大革新理念的全能飛行器,並得到了蘇聯高層的注意。
      • 整個計劃預定分成三步:一號原型機作為空氣動力的測試平台;二號機則安裝舉升引擊、電池、線傳飛控系統等以測試垂直升降能力;三號機則會追加磁異常探測器及反潛武器,成為正式的反潛機。
      • 由於計劃為高度機密,機體編號沒有使用一般軍用編號,而是採用民航機規則的VVA-14。另外出廠的機體也是使用蘇聯民航局的塗裝以偽裝成民航機。
    • 因為融合了各種創新技術理念,在各種外型怪異實驗機輩出的六七十年代中仍顯得別樹一幟。
      • 機體採用三胴構造,整個機型就像一只會飛行的烏龜一樣
      • 主體兩側的構造為浮筒,原本設計成充氣式浮筒,但因為原設計故障頻傳而改成了傳統水上飛機的硬式浮筒。
      • 兩台 D-30M 渦輪噴氣引擊安裝在機背用於一般飛行,另外十二台 RD-36-35PR 舉升引擊則用於垂直起降。
    • 雖然首台試作機於 1972 年首飛,但整個研發計劃此時已面對重重困難,埋下日後失敗被取消的伏線。
      • 直到首飛時計劃已耗時超過十年及投入大量資金,遠超原本預期。
      • 可充氣式浮筒因結構複雜而可靠性不佳,加上後來垂直升降機能的取消,結果只能改成傳統水上飛機的硬式浮筒。
      • 最致命的是負責供應 RD-36-35PR 舉升引擊及電池的廠家一直拿不出符合標準的產品,令設計師巴蒂尼被迫將本機改為傳統水上飛機,原有設計的優點由此煙消雲散。
    • 最終只有兩台試作機製成,隨著巴蒂尼於 1974 年病逝,加上後期失去了蘇聯海軍的支持,整個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 兩台試作機共試飛 103 次,但並未有留下亮麗的成績。
      • 實際上巴蒂尼的終極理想是建造重量超過五千噸,能搭載二十架戰機,以核動力驅動的地效飛行航空母艦。但一切都隨著他的去世而結束。
    • 現今唯一殘存編號 19172 的試作機正於莫斯科中央空軍博物館作戶外展出,但因為搬運時造成的損傷和日久失修,現已處於解體廢棄狀態。
    • 大概因為其獨特的機型,曾在《潛龍諜影 3:食蛇者》中登場,為Snake 和 Eva 逃離蘇軍基地時駕駛的機體。這台東西的造型你說是 Metal Gear的原型機我也會相信
  • YAK-130 「連指手套(Mitten)」

直升機

  • Mi-8/9/17「河馬(Hip)」
  • Mi-10「鐮刀(Harke)」
  • Mi V-12「信鴿(Homer)」
  • Mi-24/35「雌鹿(Hind)」
    • 1960 年代,米哈伊爾.米爾鑑於直升機於越南戰爭中表現優異,意圖開發出一種運輸與武裝兼具的兩用直升機。
      • 這樣的思維在當時過於先進,導致米哈伊爾收到了許多反對意見,但成果證實了其思維正確。
    • 兩具渦輪引擎帶來的巨大馬力使 Mi-24 能一邊攜帶大量武裝、一邊進行運輸任務。在 1980 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用以遠距離掃蕩游擊隊、戰術偵查,給蘇聯帶來巨大優勢。
    • 設計之初在裝甲和武裝上下了很多功夫,卻出乎意料地容易被單兵防空飛彈擊落。
      • 有鑑於阿富汗的多山地形、以及當地人缺乏操作先進武器的知識與技術,美方大量發放 FIM-92 刺針飛彈給游擊隊日後神學士組織的前身使用,成效出乎意料的好。
      • 2022 年俄烏戰爭又出現了相同的狀況四十年來始終如一,美國同樣交付大量刺針飛彈給烏克蘭,也取得不錯的成效。
  • Mi-26「光暈(Halo)」
  • Mi-28「浩劫(Havoc)」
    • Mi-24以和Ka-50/52抗衡為目標的升級型。
  • Ka-25「激素(Hormone)」
  • Ka-27/28/31「蝸牛(Helix)」
  • Ka-50「黑鯊(Чёрная акула)[87]」/Ka-52「短吻鱷(Аллигатор)」
    • 北約代號:Hokum A(Ka-50)/Hokum B(Ka-52)
    • 世界上第一臺同軸反轉螺旋槳武直、第一臺單人座攻擊直升機、也是第一臺配備彈射座椅的直升機。
      • 生存力極強,拜上述設計失去尾翼下仍能返航。
      • 考量到駕駛的負荷,Ka-52 又改回雙人座。
    • 由於戰略不當在俄烏戰爭損傷慘重;據網站Ornx統計,投入戰線的133架至少折損了41架。

無人機

  • Tu-141 雨燕(Стриж)
  • S-70 獵人-B(Охотник)

法系戰機

  • 法國為世上少有仍保持大致完整的軍用航空生產研發體系的國家,在市場上也能與美俄區隔自成一派。
    • 不過因為政治、成本及技術等因素,冷戰中後期起也開始傾向與歐洲各國聯合研發新型軍用機。雖然因各種原因與各國鬧翻然後回去自起爐灶是常態
    • 現時由達梭航太 (Dassault Aviation SA) 及空中巴士公司 (Airbus SE) 作為兩大支柱,兩者關係亦相當密切。
  • 在軍火市場上,因為政治因素而不願或無法從美、俄兩巨頭購入高階裝備的國家,往往會向法國購買。
    • 主因是美國出售軍武比起利益,背後更多考量的是自身的戰略布局。相對法國則偏向單純賺錢。

戰鬥機

一代

  • 神秘(Mystère)

二代

  • 超級神秘(Super Mystère)
  • 幻象(Mirage) Ⅲ
    • 由達梭航太設計生產,是該公司幻象系列戰鬥機的首作,1961 年投入現役。
    • 1952 年,法國國防部受到韓戰中蘇聯米格機的表現影響,提出開發輕型攔截機的計劃,規格為可於 6 分鐘內爬升到 18000 公尺,飛行速度最少 1.3 倍音速的的全天候攔截機。
      • 除了達梭航太提出的 MD.550 用無尾翼三角翼構型設計外,國營東南飛機製造公司 (SNCASE) 同為無尾翼三角翼但進氣口設於機首的 SE.212 迪朗達爾 (SE.212 Durandal) ,及國營西南飛機製造公司 (SNCASO) 提出將引擎置於翼尖的 SO.9000 三叉戟 (SO.9000 Trident ) 亦有參與競標,當然最終仍由達梭航太得標。
      • MD.550 後被命名為幻象 I ,雖然得到法國國防部青睞但因機身體積過小缺乏足夠發展空間,經持續發展後最終定型成為幻象 Ⅲ 。
    • 在相對有限的條件下,本機不但實現了由設計、噴射引擊、武裝到航電雷達完全法國國產化,而且性能出眾並操作高度自動化,奠下了幻象系列成功的基礎。
      • 其無尾翼三角翼成為幻象系列的經典構型,優點為超音速飛行時阻力小、結構強度高、及能容納較大的油箱;相對地因無尾翼而無法使用傳統襟翼,因此一般起飛距離較長且降落速度偏高,及有運動性較低的問題。
      • 使用法國自產的阿塔 09 C 型渦輪噴射引擎 (Snecma Atar 09C),飛行極速達到超過原規格的 2.2 倍音速,為西歐首款平飛速度超過兩倍音速的戰鬥機。
      • 配備西諾 2 型火控雷達 (Thomson-CSF Cyrano II ),能為機上搭載的兩門 30mm 機炮,R.550「魔術」短程空對空飛彈 (R.550 Magic) 及 R.530中程空對空飛彈提供制導,而且高度自動化甚至具有專門的「狗鬥」模式,以五十年代標準而言相當先進。但由於其設計主要對應攔截轟炸機任務,加上受時代技術所限容易過熱和妥善率不佳,因此被法國飛行員戲稱為「特福」(Tefal)。[88]
    • 整個幻象 Ⅲ 系列產量超過 1400 架,為除美系機外產量最高的西方超音速戰鬥機,除了法國以外有多達二十個使用國,外銷表現極佳成為具代表性的法式航空産品。
      • 由於在實戰中表現出色加上因法國本身堪稱無節操的軍售政策較易取得,令不少中小型國家空軍趨之若鶩,使用國遍佈西歐、南美、中東、非洲、南亞以至大洋洲。
      • 因為裝備國眾多,而且有因為本機表現優異就跟風購入的現象,在贖罪日戰爭中甚至出現以色列及埃及雙方同型機「内戰」的狀況。
    • 在眾多使用國中,以色列為最早將本機投入實戰的國家,並在六日戰爭、贖罪日戰爭中創下相當優異的戰績。
      • 以色列購入共 75 架幻象 Ⅲ 系列,作為當時最先進的超音速戰鬥機被寄予厚望,賦以「天火」 (Shahaks) 的外號。
      • 因為在六日戰爭前已經不停與阿拉伯各國發生零星空中衝突,因此以色列空軍得以不斷獲得實戰經驗並持續改良手上的幻象 Ⅲ ,其中關鍵為更改西諾 2 型火控雷達的參數,使之制導機炮射擊時更為準確。
      • 六日戰爭及贖罪日戰爭期間,以色列空軍麾下的「天火」分別取得了 48 及 106 個空戰戰果,而且六日戰爭在最初的奇襲中作為戰轟機將大批敵機摧毁於地上。甚至面對阿拉伯聯軍同級的蘇系戰鬥機 MiG-21,也取得 16:1 的誇張交換比。
        • 雖然幻象 Ⅲ 與 MiG-21 都是突破兩倍音速,飛行性能各有千秋的戰鬥機,但以色列空軍透過從伊拉克叛逃而來的飛行員獲得一台 MiG-21,徹底分析了其性能特徵,加上以色列戰鬥機飛行員質素遠强於阿拉伯聯軍的同行,均導致了上述懸殊的交換比。
        • 以色列空軍的王牌飛行員大多均有使用「天火」作為座機,包括以色列空軍及現代超音速戰鬥機最成功的王牌吉奧拉.艾普斯汀 (Giora Epstein,擊墜數 17)。
      • 以色列的幻象 Ⅲ 機隊雖然表現出色,卻因為六日戰爭後法國對中東地區實施的軍事禁運,無法再向達梭採購新機。
    • 雖然由最初服役至今超過五十年,但仍然於巴基斯坦空軍作為現役戰鬥機使用,估計到 2030 年才會由中國製的 JF-17 雷電 (即 FC-1 梟龍) 完全取代。
      • 巴基斯坦空軍曾為除法國空軍以外幻象 Ⅲ 的最大客户,頂峰時期擁有 135 機,在與印度的軍事衝突中亦有不少佳蹟。
      • 諷刺的是到退役為止,法國空軍本家的幻象 Ⅲ 均沒經歷任何實戰。畢竟没事誰會去惹五大流氓找死
  • 幻象 V
    • 由達梭航太設計生產,1967 年首飛。
    • 為幻象 Ⅲ 系列的衍生型,主要根據以色列空軍於實戰所得經驗作出改良,去掉了幻影 Ⅲ 原有較複雜的航電系統以降低成本簡化後勤,並將多出的空間裝載更多燃油同時增强對地攻擊能力。
    • 相當諷刺的是雖然本機是按照以色列空軍的要求而誕生,卻因為法國政府在六日戰爭後對中東實施的武器禁運反而令以色列無法入手本機。結果只能依賴新興的以色列航太工業 (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簡稱IAI),成功研發了幻象 V 的仿製版鷲式戰鬥機 (IAI Nesher),以及改良型的幼獅戰鬥機 (IAI Kfir)。
    • 除了最初為了實施中東武器禁運而充公的五十架幻象 V ,法國空軍並末有再採購本機,自此成為外銷專用型號。本機使用國共十五個,外銷數量達 530 架,超越幻象 Ⅲ 成為外銷最暢銷的法國戰機。
    • 大部分使用國均已退役本機,僅存仍使用作為現役戰鬥機的同樣為巴基斯坦空軍。

三代

  • 幻象 F1
    • 由達梭航太設計生產,1973 年投入現役。
    • 定位上為幻象 Ⅲ 的後繼機,以外銷及多功能化為導向的輕型戰鬥機,並且為幻象系列中唯一不採用無尾翼三角翼構型,而使用高單翼傳統設計。

四代

  • 幻象 2000
    • 法國開發的單引擎輕型戰機。除了作為法國主力外,也外銷至印度、阿聯酋、希臘以及中華民國等國。
      • 原定開發雙引擎的重型機版本幻象 4000,但後遭腰斬。
    • 幻象 2000-5 型為臺灣的空軍主力御三家之一。根據其機體特性對地功能被拿掉了,擔任高空高速攔截的任務。
      • 然而該機除了價格昂貴,也容易受中共施壓影響,導致臺灣的幻象 2000 既不能升級也不能買彈藥。
      • 購買時預料到此狀況,購入大量該機用的「雲母」和「魔術」飛彈,反而變成庫存過多……不過 2016 年時有和法國簽訂保修契約。
  • 飆風(陣風)式
    • 法國離開歐洲戰鬥機計畫後,為接替幻象 2000 和超級軍旗而自行設計、製造的四代半多功能戰鬥機。亦外銷至印度、埃及等國。
    • 分為雙座的 B 型、單座的 C 型和海軍艦載機的 M 型。

轟炸機/攻擊機/戰鬥轟炸機

  • 幻象 IV
    • 由達梭航太設計生產,幻象系列中唯一的轟炸機,1964 年投入現役。
    • 同樣起源於五十年代初,由於法國一直追求擁有獨立的核子威懾武力,到了 1957 年法國政府和達梭共同確認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的規格:載彈量 3 公噸、機身長 5.2 米,未空中加油程況下航程可達二千公里的超音速轟炸機。
      • 這一次國營西南飛機製造公司同樣有參加競標,以現役禿鷹式戰鬥轟炸機 (S.O. 4050 Vautour II) 的放大版上陣,但再次敗在達梭手上。達梭: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全部都是我的人。怎麼和我鬥?
      • 原本有更大型,速度達 2.4 倍音速且使用普惠 J75 渦輪噴射引擎的幻象 IV B 設計,但因為預估成本過高而採用 IV A 設計。
    • 本機設計源於幻象 Ⅲ 的雙引擎夜間戰鬥機未成案,及幻象 Ⅲ 研發早期被放棄的幻象 II 攔截機。因此在設計外觀上基本就是幻象 Ⅲ 的放大版,並因而成為世界上最袖珍的戰略轟炸機。
      • 其重量只是幻象 Ⅲ 這款輕型攔截機的大約三倍,使用相同的無尾翼三角翼佈局,而機翼設計得更薄以增强高速性能,能達到 2.2 倍音速。
      • 只是正因為過於袖珍,只能攜帶 14000 磅燃油,因此即使帶上了副油箱也只能勉强到達蘇聯國境,必須有空中加油才能返航。不過預估全面核戰的話即使返航基地也很大機會給核彈炸了,所以不用空中加油直接當自殺突擊隊也没差
      • 早期使用 AN-11/22 等傳統空投核彈,八十年代經升級成為幻象 IV P (Penetration) 後,能夠使用超音速核子巡航導彈 ASMP 飛彈 (Air-Sol Moyenne Portée,意為「中程空對地飛彈」)。
        • 雖然也能夠掛載傳統彈藥,但還是被法國空軍視為投射核武專用的轟炸機。
    • 於冷戰期間擔任法國核三位一體空基核武的主角,甚至一度是法軍投放核武的唯一手段。其機隊長期處於戰略戒備狀態,並且亦兼任戰略偵察機的角色。
      • 法國空軍通常維持 36 架幻影 IV 處於待命狀態,其中有 12 架飛機在空中, 12 架在地面上保持四分鐘準備就緒, 12 架則在 45 分鐘內準備就緒,每架都配備了機載核武器。這 36 架現役飛機與 26 架預備飛機一起,後者被保持在適航或維護狀態。
      • 後期升級成為幻象 IV P 後亦能搭載 CT52 偵察莢艙,作為戰略偵察機參與了波斯尼亞、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偵察任務。
    • 作為戰略轟炸機的幻象 IV 系列於 1996 年退役,偵察型則於 2005 年退役。由於作為法國的戰略兵器且運作成本高昂,因此並末外銷至其他國家。
      • 曾有計劃用於出口至英國的幻象 IV S (Spey),但終因英國國内政治型勢而没有成事。
  • 軍旗式
  • 超級軍旗式
    • 臺灣出版社早期曾將該機名稱 Étendard(軍旗)音譯為「伊坦德」。
    • 飆風式服役前法國海軍的主力攻擊機,卻在阿根廷打出戰績且服役至今。
      • 阿根廷於 1974 年採買後便投入福克蘭戰爭,配合 P2H 管制機的電戰支援,以「飛魚」反艦飛彈擊沉、重創英軍包含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在內的多艘船艦。


反潛機/訓練機及其他

  • Br.1050 貿易風式(Alizé)
  • Br.1150 大西洋式(Atlantic)

直升機

  • SE 313/SA 318 雲雀II式(Alouette II)
  • SA 321 超級黃蜂式(Super Frelon)
  • SA 330/AS 332/EC 225 美洲獅/超級美洲獅(Puma/Super Puma)
  • AS 365 海豚(Dauphin)

英系戰機

  • 二戰結束時本是具有最頂尖軍用航空技術及生產力的大國之一,但隨著戰後經濟實力大減、航空業萎缩、美系軍機壟斷市場等因素,冷戰後期已喪失完整的生產研發能力。
    • 如今若要獲得像戰鬥機一類技術需求較高的軍機,除了仰賴多國聯合研發計劃外,再來就只能直接購買美系戰機了。
    • 冷戰前期技術及生產力仍存的時候,研發了一糸列外型相當獨特的軍機。大英帝國傳統藝能
  • 雖然航空業大不如前,不過還是有著貝宜系統(BAE System,現時歐洲最大規模的軍工企業公司)、勞斯萊斯(Rolls-Royce Holdings plc,全球第二大的飛機發動機生產商)、阿古斯特維斯特蘭(AgustaWestland,直升機專精)等重要航空工業品牌。

戰鬥機

一代

  • 獵人(Hunter)

二代

  • 閃電(Lightning)

三代

  • GR.1/GR.3/AV-8A 獵鷹/FRS.1/FA.2 海獵鷹/AV-8B/GR.5/GR.7/GR.9 獵鷹 Ⅱ
    • 又譯為鷂(音同耀)式,由霍克西德利[89]製造。第一款實用化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戰機。
      • 當時皇家海軍為了在裁軍潮下保住自己的航空隊,並未直接採用空軍的獵鷹,而是再行修改成海獵鷹。
        • 雖然只有些許不同,卻使海獵鷹有更好的高攻角滾轉率,能達成俗稱「落葉飄」的極短半徑轉向,對空戰大有助益。
      • 美國的授權改良生產版稱為 AV-8B 獵鷹 Ⅱ,引進西班牙後的代號則是 AV-8S 鬥牛士。之後更逆流回英國,按其需求發展出 GR.5/GR.7/GR.9 等型號。所以上面的機型編號才會亂成這樣
    • 運用理念上算是 F-35B 的真正祖先。不過本機比起和敵軍戰鬥機爭奪制空權,更偏向作為攻擊機使用。
      • 六零年代開發時,為了應對未來本土遭受核轟炸後缺乏長跑道投放制空武力的狀態,加入了尚在實驗階段的垂直/短距起降(V/STOL)機能。
        • 早期不少垂直/短距起降實驗機需要專門用於垂直起降的獨立引擎,但本機只用一部引擎外加四個旋轉噴嘴的嶄新設計就能達成。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變態紳士國開發的產物
        • 副作用是無法安裝後燃器且風阻較大,犧牲了不少續航力和速度,載彈量也遜於同代戰機,導致量產初期並沒有得到大量垂青。
      • 然而當年去殖民地化中的英國正大幅縮減軍備,重型航母陸續退役;新建的無敵級輕型航母則太小,無法使用典型的噴射戰機,令本機重獲用武之地。
        • 1982 年福克蘭(馬島)戰爭爆發,急需遠洋空中戰力的皇家海軍除了海獵鷹,也大量投入獵鷹作戰[90]。結果本機大放異彩,成功重創阿根廷的法系戰機群[91],確保英軍在該海域的制空權。損失的獵鷹則大多是因機件故障而棄機逃生。
      • 美國也認可本機的價值,將 AV-8 作為兩棲突擊艦的艦載機,擔當遠洋作戰時的偵查和近接支援。
        • 但本機獨特的排氣口設計加上引擎高熱排放的特質,容易被主要靠熱成像感應的防空導彈偵測並牢牢鎖定。因此波斯灣戰爭中本機出勤率雖然不到同為對地攻擊機的 A-10 一半,戰損卻比 A-10 多了一架。堅強可靠的豬豬和身兼多任的艦載機怎麼比啊
      • 性能遠超獵鷹的 F-35B 服役後,該類型艦的戰力可望更接近傳統航母。如美軍便正在實驗搭載十六到二十架 F-35B 的「閃電航母」。

六代

  • 暴風雨(Tempest)
    • 由英國航太系統/勞斯萊斯主導,正在開發的隱形戰機,目標爲取代颱風戰機,可無人機化以及模塊化以節省生產成本
    • 目前意大利和日本也宣佈加入開發行列,藉此互相分攤開發成本和項目,並與日方的F-X計劃合併以全球空中作戰計劃(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me, GCAP)之名立案,但量產機型是否延續暴風雨之名或否並未有消息

轟炸機/攻擊機/戰鬥轟炸機

  • 勇士(Valiant)
    • 由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Vickers-Armstrongs Limited)設計生產,1955 年投入現役。
    • 源於二戰結束後核子武器出現,當時作為轟炸機生産大國的英國亦需研發匹配核武的戰略轟炸機,由此促成了三款戰略轟炸機的研發。
      • 按空軍部的 B.35/46 高空遠程核打擊轟炸機設計要求招標,為了確保能及時獲得足夠的戰略轟炸機,維克斯-阿姆斯壯、阿弗羅、亨德里·佩奇三家公司的設計被同時採用。
      • 勇士(Valiant)此一名字由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員工内部投票决定,打破了英軍轟炸機以英聯邦城市命名的傳統,另外兩款轟炸機亦因而同樣以「V」為字首的英文字詞命名,三款轟炸機被統稱V 字轟炸機(V bombers)。
    • 設計上為 V 字轟炸機三兄弟中最為保守的,大概亦因此成為三者中最早服役的一員。
      • 採用較傳統的上單翼設計,四台勞斯萊斯亞芬(Avon)RA28 噴射引擊各安裝在兩側翼根,佈局有利於空氣動力學但令發動機的保養維修較為麻煩。
      • 乘員包括正副駕駛、兩名領航員和一名電子設備操作員,此一人員配置也是所有 V 字轟炸機通用的。比較殘念的是只有正副駕駛擁有彈射座椅,其他乘員棄機逃生時只能自行跳傘...此一配置同樣是所有 V 字轟炸機通用的。領航員及電子操作員:Am I a joke to you?
      • 能夠攜帶英國研發的初代原子彈,重 10000 磅的「藍色多瑙河(Blue Danube)」,令英國初次得到核打擊能力。
    • 服役生涯遠比另外兩款 V 字轟炸機短暫,卻趕上了蘇伊士運河危機及英國核武計劃的起始階段,成為了第一亦是唯一一種曾投擲核子武器的英軍軍機。
      • 作為當時唯一的英軍核子戰略轟炸機,在英國最早期於南澳洲及太平洋進行的核武試驗中擔任要角。
        • 水牛行動(Operation Buffalo):1956 年 10 月 11 日,編號 WZ366 的勇士式 B.1 於澳洲南部馬拉利加(Maralinga)核試場投下一枚藍色多瑙河,為英國首次空投起爆核武。
        • 扭打行動(Operation Grapple):1957 年 5 月 15 日,編號 XD818 的勇士式 B.1 於太平洋聖誕島(Kiritimati)核試場投下英國第一枚氫彈「綠色花崗岩(Green Granite)」,英國由此成為世上第三個成功試爆氫彈的國家。
      • 蘇伊士運河危機中的火槍手作戰(Operation Musketeer),勇士式被用於轟炸埃及的機場及兵營等設施。此為 V 字轟炸機系列首次被投入實戰。
    • 服役還不足十年便於 1964 年退役,對外公佈原因為大部分機體均出現嚴重的金屬結構疲勞所致。
      • 雖然官方報告沒註明原因,但不少專家認為出現金屬結構疲勞的原因為低空飛行任務所造成。
  • 火神(Vulcan)
    • 由阿弗羅公司(Avro)設計生產,後由霍克·西德利公司(Hawker Siddeley)接手,1956 年投入現役。
    • 與勇士及勝利者式同時得標的 V 字轟炸機三兄弟之一,為阿弗羅公司結業前設計與生産的最後一款轟炸機。
    • 機體設計為 V 字轟炸機三兄弟中最為激進創新的,採用無尾三角翼氣動佈局,為世上第一種三角翼轟炸機。
    • 作為核子戰略轟炸機服役多年,在服役生涯最後的最後終於正式投入了實戰 - 福克蘭群島戰爭。
    • 由於造型獨特且作為黑公鹿作戰主角的傳奇經歷,就如同廠前輩蘭卡斯特成為二戰英國最具代表性的轟炸機一樣,本機則成為冷戰年代英軍轟炸機的明星,享有相當高的人氣。
  • 勝利者(Victor)
    • 由亨德里·佩奇公司(Handley Page Limited)設計生產,1958 年投入現役。
    • 與勇士及火神式同時得標的 V 字轟炸機三兄弟之一,雖説是最晚服役的但其實也只是三年内的事情。
    • 機體設計可算是介乎勇士及火神式的中間,與前者相比較有亨德里·佩奇賦予的特色,但又不若後者創新。
    • 因為勇士式的提早退役成為英軍轟炸機部隊主力之一,服役生涯晚期因為能轉職成加油機等其他角色而延長了壽命。
    • 於 1993 年正式退出現役,也標誌著戰略轟炸機此一機種正式淡出英國皇家空軍的行列。
  • 坎培拉(Canberra)
  • 掠奪者(Buccaneer)
  • TSR-2

反潛機/訓練機及其他

  • 獵迷(Nimrod)
  • 鷹(Hawk)/ T-45 蒼鷹(Goshawk)/ 鷹 200(Hawk 200)

直升機

  • AW 101 灰背隼(Merlin)
  • WG.13 山貓/超級山貓(Lynx/Super Lynx)
  • AW 159 野貓(Wildcat)

無人機

  • 雷神(Taranis)

歐洲各國戰機

多國聯合開發

  • 龍捲風式
    • 由英國、西德和義大利合資[92]成立的泛航(帕那維亞)公司研發的戰機。除這三國外,沙烏地阿拉伯也有購入。
    • 能分為對地攻擊的 IDS 型、偵查與壓制防空的 ECR 型和攔截機 ADV 型三種主要型號。
    • 最初開發時較不重視空戰能力,可變後掠翼設計主要是為了減輕跑道需求與油耗。
      • 因此 ADV 型的歷史可謂一波三折。原本打算用先進的雷達航電與中程飛彈彌補較低落的飛行能力,但先是碰上雷達研發問題,解決後正逢冷戰結束的裁軍潮,沒過幾年就開始被 EF-2000 取代了……
    • 波斯灣戰爭時,英國和義大利的 IDS 型因為需要低空直線飛行轟炸伊拉克機場,以致損失不少。
  • 美洲豹式
    • 英法聯合開發的對地攻擊機。
  • EF-2000
    • 由英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合資成立的歐洲戰鬥機公司研發的戰鬥機,又稱颱風。明明離大西洋比較近為啥用太平洋的颱風命名啊
      • 法國因為不符自身需求而退出,轉而自行研發飆風式。[93]
    • 當時對地攻擊任務主要交給龍捲風和美洲豹,故本機研發時偏重加速性能和超音速機動性,但也因此在低速時較不靈活。
    • 冷戰結束後對於爭奪制空權的需求大幅降低,因此本機後續還是走向多用途戰機發展。
      • 不過為了扶植其背後的航太國防公司,如德國就計畫直接退役較早期的颱風買新機。
  • A400M
    • 由空中巴士公司開發,以取代 C-130 為目標製造的戰略運輸機。
    • 運輸量固然取勝,無法壓下成本、後勤欠佳之餘其他方面的性能也未見優勢,以至部分開發國也沒採用。

瑞典

  • Saab 35 龍 (Draken)
    • 由紳寶集團(Saab AB)設計生產,1960 年投入現役。
    • 隨著冷戰初期航空技術的迅速發展,保有相對獨立航天科硏能力的瑞典,於 1950 年代初開始硏發新型的噴射攔截機。
      • 最初曾有向美國購入 F-104 的計劃,但因為瑞典自主獨立的國防政策,並有其「從小型機場和公路跑道上起降補給」的特有需求而改為自硏。
      • 名字「Draken」在瑞典語中同時有「龍」及「風箏」的意思,也與其外型相當吻合。
    • 在軍用機發展史上達成了不少「第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被採用的無尾翼加雙三角翼氣動設計。
      • 兩段式的三角機翼分別為內翼後掠 80 度、外翼後掠 60 度,並且與引擊進氣道融為一體,為其機身外型的最大特徵。
        • 因為是史無前例的設計,紳寶方面特地製作驗證測試機 Saab 210 「小龍 (Lilldraken)」進行相關試飛任務。所幸此一設計尚算成功,令機體在高低速時均有相當良好的機動性能。
        • 不過此一設計始終存在不穩定性,令本機在降落時操作難度增加。另外同樣因為不穩定性,令本機能在低速時進入深度失速狀態,使之成為首架能使出眼鏡蛇動作的飛行器。
      • 使用的引擊為由勞斯萊斯授權,富豪航空(Volvo Aero)生產的 RM6B/C 系列渦輪噴氣引擊,令本機成為西歐首台真正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的戰機。
      • 配備英製火控雷達系統,除了固定的一或兩門 30 mm 機炮外,亦可掛載 AIM-9 、AIM-4、AIM-26 等空對空導彈以及空對地火箭。
    • 除了作為瑞典空軍的主力戰鬥機外,同時也外銷予芬蘭、丹麥、奧地利三國,不過卻從來沒有經歷實戰。
      • 瑞典空軍服役的龍式共有 A 到 J 六種型號,並且因為替代的 JAS-39 服役時間延遲,直至 1999 年才全數退役。
        • 入役瑞典空軍後換裝相當順暢,也在多次高強度戰備演習中表現出色。
      • 丹麥空軍購入的 Saab 35XD 為唯一按北約標準改裝,具備掛載 1000 磅炸彈及AGM-12B 小牛對地導彈能力的型號。
      • 奧地利為最後一個 Saab 35 使用國,直至 2002 年才將本機退役。
    • 現存除各航空博物館的藏品外,瑞典民間組織的瑞典空軍歷史飛行中隊(Swedish Air Force Historic Flight,縮寫為SwAFHF)仍保有兩台可飛行的 Saab 35 ,為各大航空展覧的常客。
    • 亦有不少民間航空收藏家收藏本機,甚至如今仍有一台單座型在私人市場上放售
    • ACG方面,《超時空要塞Δ》中反派空中騎士團的座機 Sv-262 魔龍III ,其名字及構型均明顯參考自本機。
  • Saab 37 雷 (Viggen)
  • Saab JAS 39 獅鷲 (Gripen)
    • 瑞典在冷戰末期研發的四代半戰鬥機。原預計生產兩百架以上,因冷戰結束訂單降至一百多架左右,不過陸續有少量外銷。
      • JAS 是瑞典文的空戰/地面攻擊/偵查(Jakt/Attack/Spanning)的縮寫,表示本機是作為多用途戰鬥機而研發。
      • 但因為推力較弱,酬載量有限。
    • 考慮到該國身處兩大勢力前線,本機重量輕巧、整備也較容易,能在臨時機場和惡劣天候下快速起飛。
    • 另外本機具備從多國引進、整合的先進雷達與航電系統,搭配裝載同由 SAAB 研發的 Erieye 雷達的預警機,在資訊獲取上具有相當優勢。
      • 泰國和中國的殲-11 進行演習時,曾依靠本機超視距空戰的優勢大獲全勝。不過近距離纏鬥中則是中方占優。
    • 懶人包:性能好很多的瑞典 IDF
      • 研發時的確曾考慮採用和 IDF 同款的 F125 引擎。

義大利

  • G.91
    • 由飛雅特(Fiat)公司研發,是義大利在二戰後第一架自主研發的噴射機。
      • 本機是為了北約共同的輕型戰轟機計畫而生,除了母國,西德、希臘和葡萄牙皆有裝備。
    • 1964 年起,本機成為義大利空軍的三色箭飛行表演隊用機,直到 1982 年換裝 MB. 339 為止。
  • MB.339
    • 阿萊尼亞.馬基(Alenia Aermacchi)公司研製的高級教練機。
    • 是三色箭表演隊目前的使用機種,不過即將被更新的 M-345 教練機替換。
      • 1988 年在德國萊姆施坦航空展上表演「一箭穿心」特技時發生對撞事故,造成三名飛行員和六十七名觀眾死亡。德國因此一度禁止航空表演。

中國戰機

  • 中國多數的軍用機都是從蘇聯/俄羅斯山寨發展而來。但仍有數款例外。
    • 相較他國,中國的軍用機鮮少外銷,再加上嚴格控管資訊,以致其實際性能多難以確認。

殲擊機(戰鬥機)

三代

  • 殲-8
    • 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從 MiG-21 改進而來。Ⅱ 型後為了安裝大型雷達而將原本的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
    • 北約代號「長鬚鯨(Finback)」。但部隊中因為各種問題和缺陷戲稱為和平鴿
  • 2001年海南島衝突的事主: 由王偉駕駛的本機與美軍的EP-3E電子偵察機周旋時做出學捍衛戰士的危險動作導致擦撞墜毀收場;EP-3E則一度被解放軍扣留,還可能一度被拿去解析。

四代

  • 殲-10 猛龍
    • 對標 F-16 定位的單引擎戰機,北約代號「火鳥(Firebird)」。
      • 鴨翼設計的氣動外形類似以色列未生產的幼獅(Lavi)戰機,因此有傳言說本機在研發時得到該國的許多資料及幫助,但真相未明。
    • 有 A、B、C 三款發展型。除中國自用外,外銷用的 CE 型也出口至巴基斯坦。
      • 但航程和裝備掛載能力一直是其軟肋,但無庸置疑是中軍戰鬥機研發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 因爲要單引擎下攔截俄羅斯的Tu-22M的超音速巡航爲目標而設計的氣動力佈局,但受限於單引擎限制,油缸細小加上實質使用集中於亞音速導致下航程不足,亞音速機動力亦不足以對付針對亞音速機動設計的F-16
        • 因航程甚短導致跨海出動幾乎是要外掛油箱,但掛載油箱後卻令可攜帶的炸彈/導彈類型大幅限制而難用作出有效轟炸和攻擊任務
        • 掛艙雖然很多(11個),但不少掛點都因爲機底設計佈局問題而只能安裝小型投下型炸彈,而能放導彈的部分亦因爲配重限制而只能安裝相等於兩個短程導彈和兩個中程導彈大小重量的武器
        • 因爲機體發電能力限制而難以掛載其他更高電力要求的任務模塊,高性能雷達,和電子戰部件,進一步令後續發展和使用方向上受阻
      • 亦因此,此機即使數量在中國空軍佔優勢,但中國政治宣傳都很少以它作爲攻台主力而是其側衛系列或殲-20爲主,反而是作爲宣傳軍情和秀出新研發部件試驗的白老鼠爲多
  • FC-1 梟龍/JF-17 雷電(جے ایف)
    • 中國與巴基斯坦共同生產的單引擎戰機
      • FC-1爲中方生產的編號(意思爲很有中國特色的China Fighter-1)
      • JF-17爲巴基斯坦方生產的編號(意思爲Joint Fighter-17,以代表其F-16機隊的後代)
    • 雖然是中國主導研發的戰機,但開發歷史完全是環繞着巴基斯坦一方
      • 在研發前,巴基斯坦已經購入不少殲-6戰鬥機(MiG-19)和幻象3/5作爲對抗印度空軍的蘇系戰機的主力,而在80年代時巴基斯坦亦開始積極發展戰機維護產業,甚至有自製戰機的意向以持續發展空軍實力
      • 鑑於當時巴方左右逢源的政治態度,加上當時中美關係的蜜月期,令中美除了提供F-16和殲-7(MiG-21的仿製品)給巴方外,亦成功湊合雙方提出以殲-7作爲基礎研發的SABRE-2專案及之後的折衷SUPER 7(超-7)專案作爲下一代巴基斯坦主力
      • 但之後六四天安門事件令中美關係急轉直下,因爲地緣政治局勢關係,令能提供開發合作的選項幾乎只有作爲地緣政治上的盟友的中國協助開發,但因爲已經購入F-16導致超-7計劃遭到擱置
      • 之後因爲巴方成功從中國獲得技術擁核後令美法軍售大幅縮水,令巴方重新審視空軍生產自主性的重要而再向中國提出合作,進而出現該戰機專案以取代舊款美系和法系戰機
      • 開發期間因爲使用俄製引擎關係導致和俄國關係友好的印度遊說了俄方並一度限制了其銷售,令量產一拖再拖到2010年才投入量產,而引擎問題亦因爲改用中國自製引擎而逐步緩解
      • 最初生產時的性能只屬第三代半的級數,但往續研發升級後逐漸與四代初期戰機級數看齊就看上已經比起印度研製的光輝式戰機好的不少了還要要求什麼
    • 雖然是合作研發,但因爲初期開發主導方是成都飛機公司,令設計上亦有不少其同期主力產品殲-10的影子存在,加上航電開發語言使用十分通用的C++,令其開發進度比較順利和省成本,甚至令巴方打開了往後使用歐美國家研製的武器,航電和裝備的選項
    • 中國量產的機款則爲少數針對對外銷售的機型,奈及利亞和緬甸軍政府都購入FC-1作爲其廉價制空武力,亦有不少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潛在訂單
      • 不過中國則因擁有作爲同等戰機的殲-10而沒有應用在該國使用
    • 曾經有着擊落印度MiG-21但實爲F-16戰績的烏龍
  • 殲-11 應龍
    • 中國獲蘇聯/俄羅斯授權的國產 Su-27,俄國終止授權後繼續自行改進生產。所以初期的 A 型無論怎樣看都是山寨版 Su-27
      • 蘇聯解體前,中國從其獲得 Su-27 的當地生產權及技術支援,開發出本機。但 2004 年據傳以「技術落後」等原因毀約並終止授權生產。
        • 換句話說,中國獲得該機的知識產權和生產技術後,就不願再購買俄方供應的零件發展後續機型。
      • 往後俄方不太願意再向中國出售軍武技術,中國也因此轉向同樣有大量前蘇聯技術但缺錢的烏克蘭吸收技術。 情況類似中國高鐵的和諧號 CRH1-5 的「授權生產」車型 和 和諧號 CRH380 系列/復興號「自主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笑)」車型
    • 自煮燃發自行生產後的 B 型大幅度改用國產雷達、飛控系統、引擎等關鍵組件,算是在 Su-27 的基礎上實現高度國產化。
    • 列裝數量超過 450 架,可說是中國空軍無庸置疑的主力。
  • 殲-15 飛鯊
    • 中國的主力艦載戰鬥機,技術來自烏克蘭的 Su-33 原型機。
    • 但由於 Su-33 的各種性能參數別說 F-35,和同世代的超級大黃蜂甚至 MiG-29K 相比都居於下風,只能算是從無到有的過渡期機種。
      • 除了經驗不足[94],也因為較早服役的兩艘航空母艦均不具有彈射器[95],導致本機性能跟著受限。
      • 福建號航母搭載電磁彈射器,應能改善殲-15 的起飛條件。但該艦未完工,尚需時間待各項技術成熟。另外據傳為殲-15 的後續機 FC-31 亦在試驗中。
  • 殲-16 潛龍
    • 從俄羅斯 Su-30MKK(Su-30 因應中方需求製造的外銷型號)加上自身殲-11BS 的技術共同改良而成的新型多功能戰機。
      • 比起殲-11 系列更強化對地攻擊能力,可用來替代已經老舊的殲轟-7。
    • D 型仿效 EA-18G 特化電子作戰,是中國第一款專精電戰機。

五代

  • 殲-20 威龍
    • 中國空軍的空優王牌。據美國官方報告,匿蹤性能等同 F-117。
    • 同殲-10 一樣具鴨翼[96]設計的氣動外形,在現有的匿蹤戰機中顯得獨樹一幟。受各方質疑會降低匿蹤性能
    • 該機最大的隱憂可能是發動機。據參加珠海航空展的俄國航空專家所言,如果一直依賴俄國進口,很難相信四代機水準的引擎能達成超音速巡航。
      • 初期型配備的是俄國的 AL-31 引擎,後期型據說已換裝中國產的「渦扇-15」引擎,但其可靠率仍屬未知。
    • 因為外型與被腰斬的 MiG Project 1.44 有部分相似之處,加上研發起始時間點也與前者被腰斬的時間接近,一度有本機是向米高揚買來設計稿的傳聞,後來在氣動、隱匿等性能上證實有大量差異才釐清兩者並無關連。
    • 據信負責生產該機的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目前年產能僅 12 架,暫時沒指望以量取勝年產量高達 13x 的 F-35。

其他

  • 殲轟-7
    • 為了替換轟-5(IL-28 轟炸機的中國授權改型)並培養自主研發製造能力而生的戰鬥轟炸機。
  • 轟-6 戰神(K 型)/雷神(N 型)
    • 從 Tu-16 改進而來,為中國目前唯一的戰略轟炸機。
  • 運-20 鯤鵬
    • 中國自製的重型戰略運輸機。不過載重不到 C-5 與 An-124 的一半
    • 有改裝為空中加油機的運油-20。
  • 空警 2000
    • IL-76 預警機的中國版本,有著更強大的電戰系統。

直升機

  • 直-10 霹靂火-10
  • 直-19 霹靂火-19

無人戰機

  • 彩虹五號
  • BZK-005
  • 翼龍二型
  • 翔龍

亞洲各國戰機

日本

  • F-1
    • 日本為了扶植自身的航空工業,從 T-2 高級教練機升級成的戰鬥攻擊機。
    • 比起對空,該機的用途更偏向對艦攻擊方面。
  • F-2
    • 日本與美國合作,以 F-16 為基礎製造的機型。
      • 原先設想大部分的零件能互通以利後勤,結果一連串修改後雖然外型仍和 F-16 所差無幾,卻幾乎不剩多少互通的零件……
    • 初期性能算是 F-16 Block 40(F-16C/D 外銷型號之一)的昇級版,相較 F-16 Block 40 機體與重量都較小,擁有以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為首,更良好的電戰系統。另外為了掛載四顆反艦飛彈而增大主翼。
    • 礙於日本的技術力不及美國,所以造價仍比美國高出不少,以至於產量不如當初預計。
    • 隨著以色列不斷回饋、改良 F-16,日本曾計畫使用以色列改良的 F-16I 為基礎發展 F-2 Super Kai,但止於紙上計畫階段。
    • 藍色F-16
      • 俄烏戰爭期間美國宣布不反對各國援助F-16後,日本記者望月衣塑子發推質疑政府可能讓渡國內的F-16,結果被鄉民轉推恥笑
  • C-1
    • 自衛隊長年做為主力的戰術輸送機,由川崎重工開發。
    • 由於良好的電子設備,本機具備全天候運輸的能力;起降距離拜STOL之賜也縮短許多。
      • 礙於政治背景本機不以海外任務為考量,航程相較其他機型短窄許多。
  • C-2
    • 川崎重工開發、接替C-1與C-130的中型運輸機,另有電戰版本RC-2。
    • 相較前代提升輸送量以外,機艙追加了廁所[97]以及指示乘員飛行概況的LED面板。
  • US-1A
  • US-2

印度

  • 光輝式(TEJAS)
    • 印度為替代 MiG-21,由 HAL 公司聯合航空發展局(ADA)開發的多用途戰機。
    • 為了壓低成本,印度空軍在提出計畫時不要求視距外空戰與長程精準對地作戰能力,使得企劃一開始就蒙上陰影。
    • 1996 年的試飛事故、1998 年印度地下核試驗等事件後美國抽手。開發一路延宕至 2001 年才首飛、2015 年 1 月正式服役。
      • 花了 32 年才達成目標,根本軍事界的電馭叛客 2077
      • 實際上該機的航電、電戰系統等裝備都不完善;因國產引擎難產,引擎仍使用美製品;為海軍研發的艦載機版也未獲採用,整體運用能力令人懷疑。

韓國

  • T-50 金鷹(골든이글)/F/A-50 戰鷹(파이팅이글)
    • 韓國在美國幫助下,自行研發的高級教練機以及從其升級成的輕型攻擊機,用以取代 T-38、F-5 與鷹式等教練機和二線戰鬥機。
      • 除了自用,也外銷至印尼、泰國、伊拉克和菲律賓等國。F/A-50 甚至是菲律賓空軍的主力戰機。
    • 研發時曾邀請漢翔公司參與 IDF 計畫的工程師協助系統整合,造成坊間流傳「IDF 的工程師全部被韓國挖角走」的謠言。
      • 事實上邀請時韓國已經造出首架原型機,且去韓國的工程師只有十多人,多半在三年專案期滿前紛紛回國。
  • KF-21 獵鷹(보라매)
    • 韓國和洛馬合作研製的多用途戰鬥機,印尼亦有出資棕櫚油,研發代號為「KF-X」。2022/7/19 首飛成功。
    • 原本目標是五代機水準,但內置彈倉因技術及配套飛彈的問題而取消,最後定位在四代半。

臺灣

  • T-CH-1 中興號
    • 中華民國最初自主研發的單發螺旋槳教練機,基底為北美T-28特洛伊人式。
    • 另有攻擊、偵查作戰用的A/R-CH-1編入第71/72中隊,不過由於動力過強引致的差劣操作性服役期間極短,不過16年就被T-34取代教練機定位。
  • AT-3 自強號
    • 中華民國自行設計以及量產,用以取代 T-38 的中高級教練機。[98]
      • 表演隊「雷虎小組」也使用該機。
    • 該機曾發展出 XA-3 雷鳴號攻擊機,以供海軍航空隊使用。但最後該機連同海航遭到腰斬。
  • F-CK-1 經國號(IDF)
    • 漢翔(舊名:航空發展中心)在美國技術支援下,以 F-16 為參考對象設計的戰機。
      • 本來臺灣有機會接收 F-5 的升級型 F-20「虎鯊(Tigershark)」[99],無奈隨著美國的外交立場轉換成為一紙空談。為此時任總統蔣經國要求漢翔公司製造新型戰鬥機以替換 F-5 和 F-104。
      • 製造出來後性能與造價不差,影響美國決定出售 F-16。[100]
    • 初期型號受到美方限制,以至於性能嚴重受限,但隨著 F-16 正式出售後解禁不少。後續產生 F-CK-1 C/D [101]以及 F-CK-1 A/B MLU 等改進型號。
      • 比較重要的限制包含採用的 F125 發動機推力較低,需要用上兩具才有足夠推力。副作用是增加重量與耗油量,導致續航力較差、承載量也較低。
    • 值得一提的是出乎臺美雙方的意料,進氣道的雷達反射截面比預期小上許多,算是無意間弄出具有匿蹤能力的設計。
      • 但說 F-22 或 F-35 有參考 IDF 的設計只是三人成虎的謠言或是節目效果罷了。說到底其他部分根本沒有匿蹤設計,根本沒多大影響
    • 初期性能受限、事故頻傳被民眾笑說是 "Fuck, I don't fly",但多年下來反而是臺灣三款主力戰鬥機(F-16、幻象 2000、IDF)中嚴重失事紀錄最少的。更別提老古董F-5E了
    • 近年以該機為基礎發展出 T-BE5A 勇鷹高級教練機,以取代高級教練機 AT-3 和部隊訓練用的 F-5E/F。

備註

  1. 例如只講求速度的 F-104 除了機動性低劣,在從高空攔截轉向對地炸射任務時也出現許多問題。
  2. 一般飛機的升力中心(Center of lift)會在重心(Center of gravity)後方,超音速飛行時升力中心會更加後移,使飛機傾向向前栽,難以進行機動。靜態不穩定的設計則使重心在後,在一倍音速上下時能達成最佳平衡;相對的達到該速度前,若沒有電腦輔助連起飛都成問題。
  3. 計算單位重力剩餘功率(Specific excess power, SEP),即(推力-阻力)÷ 重量 × 速度的值。
  4. 傳統噴射引擎只能單純的向後噴射,頂多改變噴嘴大小變更推進力,飛機轉向所需的力量只能憑藉機翼的變化達成;推力向量控制則能進一步做出一定程度的噴角變化,提供更多轉向需求的力量進而達成更高的機動力。但這也意味噴嘴需要直接攔截、控制引擎產生的高溫噴流,需要更先進的材料才能達成。
  5. 如俄國的 MiG-29 改進型號便已超越烏克蘭的舊型 MiG-29。
  6. 不過無人機目前主要用於偵查定位、攻擊地面目標等用途。要真正具備空戰能力還需不少時間。
  7. 經多次併購後,現屬波音。
  8. D 型與 A 型僅有20%通用零件,外觀與氣動布局也有大規模變更,幾乎是另一款戰機了,之所以沒有重新設計新型號是原因於韓戰造成大量經費消耗,新型戰機的研發經費受限,只好不斷的將 F-86 進行修改。
  9. 然而卡在共機上的未爆彈之後送到蘇聯,使其能仿製出自己的飛彈。
  10. 順帶一提,其中一名參加本次行動的 F-104 飛行員迪克.柏林(Dick Berlijn),日後成為了荷蘭國防部長。。
  11. 日本基於憲法第九條提出的國防方針之一,自衛隊僅能逐退侵犯領土/空/海的武裝勢力而不能追擊;安倍內閣期間通過安保三文件後才開始放寬限制以應對戰爭型態變遷
  12. 著名的有二戰名機 P-47 「雷霆(Thunderbolt)」及第一代美軍噴氣戰鬥機代表之一的 F-84 「雷霆(Thunderjet)」。後來共和航空被費爾柴德公司收購後研發出 A-10,也沿襲了命名慣例名為「雷霆二式(Thunderbolt II)」。
  13. 為詹姆士·龐德系列小說及電影《金手指》登場的女角。至於為甚麼用 Pussy 這名字...没錯,小說原作者伊恩·佛萊明超喜歡這種低俗黄色笑話。
  14. 這不是機體用代號而是任務型代號,冷戰期間負責對敵防空壓制任務(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 SEAD)的機種都會冠上這代號,包含 F-100F 、 F-105D/F/G 、 F-4C/G。
  15. John Herschel Glenn Jr.,日後水星計畫七人之一,身為第一位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太空人為世人所知。
  16. 之後的四代機則靠先天不穩定的設計搭配線傳飛控解決。
  17. AIM-4作為第一代半主動導引設計,因此在射程(約10公里,與當時的 AIM-9 「響尾蛇」差不多)和導引精確度的性能並不佳,加上作戰部位炸藥重量低、只有碰撞引信而無近炸引信,形成打不中目標本體就沒啥用的狀況,因此同世代以紅外線導引為主的 AIM-9 經過改良後還比它可靠,造成前線部隊寧可改裝 AIM-9 ;而射程更遠的第二代半主動導引 AIM-7 「麻雀」問世後已能完全取代 AIM-4 ,所以隨著服務對象 F-106 退役後 AIM-4 也跟著退役,因此目前美國海、空軍使用的半主動導引空對空飛彈只剩麻雀的最新改良型 AIM-7M/P。
  18. 屬於 AIM-4 的特殊改裝型號。
  19. AIM-26A 是針對早期導彈命中率不高的情況下,採用以殺傷範圍取代命中率的方案,在導彈性能越來越佳的情況下,是否該使用核武的爭議性越來越高,且美國也面臨是否該給配置在盟友境內的機體裝置核武引起蘇聯反彈的問題,所以 AIM-26A 只有美國自己使用且在1972年就被除役, AIR-2 雖然跟著 F-106 在1988年退役,但服役期間僅美國、加拿大的 F-106 有配裝,配置在歐洲與亞洲的機組則未使用。
  20. 原文為:「With enough power, you can make a brick fly.」。出自洛克希德參加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時的項目經理巴特·奧斯本(Bart Osborne),用於吐嘈洛克希德最初把 F-117 設計稍為修改就推出來參加計劃的往事。
  21. Grumman,已與諾斯洛普合併為諾斯洛普.格魯曼。
  22. 可變後掠翼結構能照飛機現有的高度、速度做出最佳機翼調整,但需要更多機械與控制結構,生產和維修整備的成本也更高。九零年代後隨著機翼輔助系統、機翼布局設計與引擎動力的進步,已無新型機採用。
  23. 在短時間內由轟炸機、潛艇、水面艦艇發射大量反艦飛彈,以量使航母戰鬥群的防空網超出其防禦攔截能力並突破之的戰術。
  24. 可以在 90 公里範圍內同時鎖定 24 個目標,並攻擊其中 6 個,但需配合主動導引、不需要飛機本身的瞄準雷達持續鎖定目標的 AIM-54 飛彈才能達成。若是裝備半主動導引的 AIM-7 麻雀,仍只能一次鎖定一個目標。
  25. 為了遠距離攔截蘇聯轟炸機,AIM-54 高達 190 公里以上的射程和重達 60 公斤的彈頭,整體重量更是達 460 公斤,至今仍為美軍曾投入現役的空對空飛彈中射程最長、彈頭最重者。另外還具有攔截反艦飛彈的能力,以七零年代的標準堪稱黑科技兵器;不過初期型因為電子元件散熱問題,需要用機體裝載的冷卻液協助,發射後的運作時間也受限,實際效果大打折扣。C 型改用新型元件、免除使用冷卻液後才能充分發揮能力。
  26. 伊拉克方面則宣稱擊落 70 架以上的 F-14但伊朗僅購入 79 架 F-14,若為真波斯貓早絶種了。由於雙方都沒公佈過具權威性的戰損數據,至今大部分有關兩伊戰爭空戰的數據都是以推測為主。
  27. 預備投入量產時發現有機翼下傾的問題,要徹底改善的成本不亞於重新設計,只能硬著頭皮做出些微處理後就進行生產。這導致該機的風阻比設計上來的大,在速度、航程與載彈量之間要根據任務作取捨,無法如預期能滿載高速出擊,且飛機性能也跟著受到影響。
  28. 執行任務上需要出動更多架次,以彌補因缺陷而受限的性能,營運成本因此大幅提升。
  29. 於越戰期間的 1968 年成立,其别稱「TOPGUN」因作為電影名稱而廣為人知。當時美國海軍正確判斷出越戰時空中部隊損失慘重的原因,為飛行人員對空中格鬥技巧的缺乏,於是組建了這所學校,通過非同型戰機間空戰訓練(簡稱 DACT),為精選的艦載機飛行人員開發、改良並傳授空中格鬥戰術和技術。美國海軍在越戰期間唯一成為空戰王牌的飛行員藍道爾.「公爵」.坎寧漢中校(CDR. Randall "Duke" Cunningham)正是自此學校結訓,並於日後成為學校教官。現已合併至美國海軍空中打擊與作戰中心的編制中。
  30. 虛構的蘇聯戰鬥機,實際上是塗黑的 F-5E。
  31. 《捍衛戰士》由美國海軍全程提供協助拍攝,過程中甚至摔了一台 F-14 實機。但電影上映後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海軍航空隊和空軍的分別,結果空軍只是躺著就爽賺了一波新兵。順帶一提,續作《捍衛戰士:獨行俠》上映後,空軍再一次打起了歪主意在戲院設立募兵櫃位,還在電影前的廣告時段放空軍製作的宣傳片。明擺著想再截一次糊
  32. 該作主角所屬的「骷髏小隊」隊徽和塗裝,也參考當時使用 F-14A 的美國海軍第 84 戰鬥機中隊,即大名鼎鼎的「海盜旗」中隊(Fighter Squadron 84, VF-84 "Jolly Rogers" )。此名出自二戰美國海軍擊落數最高的第 17 戰鬥機中隊,其信物正是一名陣亡隊員的遺骨。該信物和中隊名先由第 84 中隊繼承至 1995 年解散,後由第 103 戰鬥機中隊繼承至今。
  33. McDonnell Douglas,現屬波音。
  34. General Dynamics,不過 F-16 的產線已轉賣給洛馬。
  35. 常聽到的 F-16V 正式名稱是 F-16C/D Block 70/72。臺灣方面除了新購的 Block 70 外,從 Block 20 升級而來的機體對外皆通稱 F-16V。
  36. F/A-18E/F 的淨重已經超過了分類上為重型戰鬥機的 F-15C ,可稱為兩款不同的戰機。
  37. 當時美國曾考慮為臺灣提供 F-4 或 F-16,有關 F-4 的軍售甚幾乎就要拍板成交。但其後考慮到 F-4 對地攻擊能力過强甚至能夠搭載核武, F-16 又過於先進容易觸怒剛與美國交好的中共,因此就改為設計新的外銷專用戰鬥機。
  38. 實際上葉格本人在其自傳《Yeager,an autobiography》中就對 F-20 有很高評價,而且他亦曾評價 F-5 系列是 「飛起來最有樂趣的戰鬥機」。
  39. 實際上是相關技術所需的研發成本過於驚人、且較先進的四代半戰機依然能有效威脅 F-22,所以大多數國家沒錢不急著跟進。
  40. 關於不使用機砲的原因主要為機砲反倒難以命中過小的目標;1998年即有加拿大對於失控的觀測氣球發射千發機砲仍未阻止其干擾空中交通的慘事
  41. 空重約十三噸,直逼十四噸的 F-15E,相較之下 F-16 空重約八噸半。所以才叫肥閃
  42. 擁用全通式甲板,能從船內放出登陸艇,也能以直升機輸送兵力,並為登陸部隊提供近接支援的大型艦隻。
  43. 就臺灣的考量上,F-35 訂單太多,不可能在多方預計的中國入侵時間 2027 年前交機、訓練並形成戰力。
  44. 也有賴於美國高度領先全球至霸空優的能力,讓它不怕被敵方空優戰機騷擾,專注於對地作戰。
  45. 羅勃.麥納瑪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美國史上任期最久的國防部長,被視為令美國陷入越戰泥沼的主要負責人。他在國防部長任上的失敗被認為是因作為經濟學者的出身,過於重視以數據評估事情而忽視實際狀況,即「麥納瑪拉謬誤(McNamara fallacy)」。在 F-111 的計劃上他亦犯下同樣錯誤,過度看重 F-111A/B 零件互通的後勤優勢,卻無視空軍和海軍截然不同的任務需求。
  46. 現今莫斯科國立航空大學博物館仍有展出本機的彈射逃生艙殘骸。
  47. F-111 的燃料排出噴嘴正正位於引擎排氣口之間,因此非常適合表演這項特技。
  48. 螺旋槳所需的橫截面積比噴射引擎大,安裝位置也因此更受限。該機有兩具噴射引擎安裝在貼近機身處,同個位置如果換成螺旋槳就裝不上去了。
  49. 反應爐需要厚重的屏蔽措施阻擋輻射線,讓機體裝載空間與荷重幾乎都被這些屏蔽裝置佔去一大半。且就算如此,飛行員依然要穿著厚重的輻射防護衣,一趟測試飛行下來所遭受的曝曬劑量仍偏高,表示著若進行正常飛行任務則會有過度曝曬的危險。若要解決以上問題就要縮減反應爐規模,則又會有功率不足的問題。另外也有一旦飛機受損墜落造成的環境輻射汙染風險,比起核動力船艦沈船後有大量海水做為散熱與屏蔽能減少擴散,飛機在空中解體或墜毀,除了反應爐會無法正常降溫形成災害,也會造成大量輻射物質隨大氣氣流飄散引起大規模汙染。
  50. 發展核動力飛機是為了長期全天候佈署跨洲際轟炸能力,而洲際彈道飛彈出現不只填補了這需求,還有更難以攔截的性能。
  51. 二戰晚期納粹德國設計全翼噴射機 Ho 229 時,發現該機較不容易被雷達偵測,但沒有多餘資源、時間繼續驗證相關參數,僅製造三架實驗機就戰敗了。同期英國的 A.W.52G 為了加強控制而在機翼兩端加上垂直翼,雷達依然能清楚偵測到。至於美國雖然有先設計出 N-1M 及 XP-79,YB-35 甚至差點進入量產 ,但都沒注意到雷達偵測上的優勢。
  52. 例如蘇聯的 BICh-3 或是英國的 A.W.52G。
  53. 例如美國的 V-173 與後繼型 XF5U。
  54. 曾在漫威電影宇宙的美國隊長 1 中出場,但機體比實際更巨大,且是敵方九頭蛇的武器。
  55. 美國空軍在 1947/9/18 才正式自陸軍航空隊獨立出來。
  56. 1997 年時平均金價為每盎司 331 美元。造價 21.3 億的 B-2 淨重 336,500 磅,換算為 5,384,000 盎司。以金價計算與 B-2 同重的黃金約值 17.8 億美元,即 B-2 的單位重量價格比黃金還要貴
  57. 謠傳中是一種極音速偵查機。
  58. 北卡羅萊納州小鷹鎮,萊特兄弟當年試飛人類史上首架飛機處。
  59. 較難被敵方偵測到訊號的雷達。
  60. 這九款為原使用者服役超過六十年的定翼軍機分别為美製的 B-52、C-130、KC-135、P-3、T-38 及 U-2,以及俄製的 An-12、Il-18 及 Tu-95。如果把旋翼機也算上,則還有美製的 CH-47。
  61. 1979 年 9 月 22 日,美國探測衛星船帆座號(Vela)探測到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交界處發生「雙閃」的事件,象徵當地發生核爆。後經調查仍無結論,被認為可能是以色列及南非所進行核試驗造成。
  62. 以 A-12 為基礎改裝的單引擎無人機。
  63. 衝壓式噴射引擎不是靠扇葉轉動,而是利用飛機本身的速度與進氣通路的變化以進行空氣的壓縮。這種引擎的啟動工作環境需要 2 馬赫以上,最佳工作區間則是在 3-4 馬赫。所以除了試驗機與 A-12/SR-71 外,目前大多數飛機都到達不了其所需的工作環境,最常出現在這速度區間的都是飛彈但飛彈都不用衝壓噴射引擎;而 A-12/SR-71 在低速時會啟動一般的渦輪扇葉噴射引擎,到了高速才會逐漸轉換為衝壓噴射引擎方式運作。
  64. U-2 的飛行高度在「阿姆斯壯極限」以上,水在此高度下的沸點已比人體體溫還低,為避免駕駛員暴露在此環境下,全身體液沸騰產生生命危險,需要穿著這種特殊壓力衣包覆全身。同時也因為身穿壓力衣,體熱無法順利排出,駕駛時常汗流浹背,加上無法飲水,一趟任務下來體重會因脫水減少兩公斤多。
  65. 就是依靠多個螺旋槳同時提供轉向和動力的直升機,現今常見到四軸航拍機就是其中一個構造簡單化的類別。
  66. 設計上能擁有定翼機的氣動力效益和巡航速度,多軸直升機的天然垂直起降能力同時免除單軸直升機脆弱且需要大量輔助裝置減少自旋的螺旋槳架構。
  67. 簡單來說就是不鏽鋼
  68. 這方面算是蘇聯矯枉過正的後果,當時預期 MiG-25 攔截敵人轟炸機時可能會引爆上面搭載的核武器,為防範核武器爆炸時產生的 EMP 影響電腦晶片,電子系統竟然採用已經過時的真空管。
  69. 另一個原因是在 2.5 馬赫以上速度飛行時,引擎需要額外的冷卻劑進行冷卻,無法長時間超高速飛行,且冷卻劑的攜帶量也會和燃料、彈載量造成衝突。這些缺點到後繼機 MiG-31 才以更先進的材料與引擎技術解決。
  70. 飛機在引擎進氣通路與結構設計上,會讓「到達渦輪扇葉部分的氣流」與「扇葉」的相對速度降到音速以下,但隨著飛機速度的上升,相對速差會逼近音速,此即為渦輪噴射引擎的運作限值。
  71. 空重(Empty weight)顧名思義是飛機本身的重量;標準重量(Gross weight)是加上燃油、成員和彈藥等其他裝備的重量;滿載起飛重量(Maximum takeoff weight)則是指飛機能正常起飛的最大重量。
  72. 同期的空優戰機多半能達 10G 上下。
  73. 裝備的長程空對空飛彈 R-33 有著 AIM-54 鳳凰 的水準,但比起 AIM-54 的主動導引, R-33 為半主動導引,不過 MiG-31 裝備當時先進的 BRLS-8B Zaslon (北約代號: Flash Dance )雷達,其瞄準系統可以採用分時掃描 200 公里內的10個目標後控制 R-33 對其中4個持續鎖定攻擊(因為 MiG-31 只能掛載4枚 R-33 ),因此也能作出一對多的射擊性能,也同時適用於其他半主動導引的中程飛彈(例如 R-23/24/27/40 ),在問世的1975年代也是十分先進的技術且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同時一對多持續鎖定的系統,成為後來各國雷達系統的發展指標。飛彈性能在常理範圍內,但雷達系統是黑科技
  74. 螺旋槳引擎因爲其高旁通特性導致高速狀態很容易出現槳片突破音速後出現的震波效果導致損傷,也是因為往後的運輸機/訓練機以外的軍用機大多都是發展渦輪噴射引擎或渦輪風扇引擎,能達到現今渦扇民航客機速度已經是渦槳能發揮的極限。
  75. 蘇聯第一款噴射客機Tu-104所使用的引擎,同樣以差勁航距和可靠性聞名因爲和波音爭全球第二部客機,而第一部是德哈維蘭彗星型客機
  76. 傳統伏特加屬於釀造後再蒸餾的蒸餾酒,但近代工業技術發達後伏特加的基底會採用蒸餾水混合乙醇的工業方式製造,因此 Tu-22 的冷媒的確就是伏特加的最基本型態,但因為有強烈刺鼻的純酒精氣味不過在物資缺乏的蘇聯時代,戰鬥民族根本不在意,所以不少伏特加廠商會再添加馬鈴薯、糖漿、穀物甚至是水果、蜂蜜、堅果混合浸釀一段時間,之後經過多次蒸餾與多重過濾獲得,這樣不但刺鼻味被去除還能貼近傳統伏特加的口感。
  77. 不過確切而言是借鑑使用F-111機首的幻象G8
  78. 然而事故起因是領航員的操縱桿拉到底勾到座椅雙腿間的逃生手柄
  79. 使用了英軍退役龍捲風式 GR4s 殺肉而來的掛彈架。
  80. 諷刺的是,當年二戰時在對地攻擊機競爭中輸給 Il-2 的,正是蘇霍伊設計局的 Su-6。另外 Su-25 原型機的試飛員,正是伊留申設計局負責人謝爾蓋.伊留申(Серг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Илью́шин)的兒子弗拉基米爾.伊留申(Владимир Серге́евич Ильюшин)。
  81. 被擊落的馬來西亞航空 17 號班機,為一台波音 777-2H6ER 客機,當時正在一萬米高空巡航。相對地 Su-25 的實用升限只有七千米,除非刻意減重並事先規劃好攔截路線,否則根本不可能攔截到民航客機。只能説即使被人贓並獲的情况下仍能撒漫天大謊,乃俄羅斯政府的傳統技能
  82. 雖然低飛能避過敵方雷達探測達至穿透防空網進行攻擊,但高速低飛對駕駛要求很高而且十分容易被敵方依靠目視使用便攜防空飛彈還擊導致任務危險性極高
  83. 在經歷1960、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渦輪槳扇引擎在1980年代就曾發展出現過。與過往渦輪螺旋槳引擎的差異在於,渦輪槳扇引擎的渦輪直接帶動槳葉,渦輪螺旋槳則是要透過減速機構,所以渦輪槳扇引擎可有著更高的速度性能和更小的槳葉半徑,速度上可逼近渦輪扇噴射引擎且保有近似渦輪螺旋槳引擎的燃油效益;不過渦輪槳扇引擎機械結構較為複雜成本較高,槳葉的材質要更好才能承受引擎的高速旋轉。
  84. 例如 1999 年西門子靠此機運載廣島電鐵 5000 型列車從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至日本廣島機場;或是2002年時長客-龐巴迪靠此運載廣州地鐵Movia 456型列車從柏林運抵廣州舊白雲機場,一般貨機根本無法裝載如整列電聯車等類型的貨物。
  85. 單單駕駛艙機組人員就需要六人,系統複雜,而且需要一隊隨機專屬技工負責裝載貨物,連機場也需要特殊待遇來配合該機特性(如停機位和唯二使用 "Super" 航空呼號來強制隔開飛機升降區間避免後機捲入其亂流,另一部使用其呼號爲空巴A380)。
  86. 有著「紅男爵」綽號的原因是因為他真的是匈牙利貴族家庭出身。他對蘇聯航天發展的貢獻還包括培養影響了大批蘇聯航天專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蘇聯太空計劃的主持人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оролёв)
  87. 俄文直譯,中文稱為鎧鯊。
  88. 法國著名廚具品牌,以此諷刺西諾 2 型雷達如廚具一樣只會發熱,卻無法正常運作鎖定敵機。
  89. Hawker Siddeley,現為英國航太系統(BAE System)。
  90. 雖然不是艦載機,但它以過河跳板的方式,先由貨船遠洋運去,以垂直起降方式飛到航母上整備、掛彈,再以短距起降方式前往福克蘭群島轟炸目標。
  91. 也是因為福克蘭群島並沒有適合阿根廷戰機起降的跑道、其航母又因制海權不足加上怕被擊沉而撤退,導致阿軍必須從本土長途跋涉進入作戰範圍。相較之下,英軍雖然只能亞音速飛行、作戰半徑小、攜彈量也較少,但多虧能從離戰場較近的航母起飛,所獲得的滯空、作戰時間和阿軍簡直差天共地。
  92. 空中巴士、BAE、李奧納多。
  93. 法國需要能在航艦上起降以及對地攻擊的能力,以接替超級軍旗。最重要的是可以外銷賺錢
  94. 中國直到 2012 年才有第一艘航母。
  95. 蒸氣彈射器能讓滿載狀態的戰機用更短距離起飛,替飛行甲板空下足夠使用空間。它的結構不算複雜,但需要非常高的製造精密度,目前僅美、法兩國的航母有配備。
  96. 鴨翼/前翼(Canard)指在主翼前方加上一對水平翼的設計(大多會去除水平尾翼,不過也有 Su-30 等同時具有前後水平翼者)。這種布局能帶來更高的機動性,相對的穩定性控制較複雜,且會增加雷達反射截面。所以雖然四代/四代半戰機尚有不少採用者,但要求更高匿蹤性能的五代戰機除了殲-20,只有胎死腹中的 MiG Project 1.44 有採用。
  97. C-1的簡易式廁所僅有便座和廁紙,通常被直接作為貨艙;對此C-2比照民航機配備真空式馬桶與洗手台
  98. 初階為畢琪 T-34。
  99. 原本預定作為比 F-16 更低階的外銷機,但因美國政府同意外銷 F-16 而未量產。美國政府為補償諾斯洛普的虧損,同意將 F-20 的系統轉賣給 IDF 用。當然還是有被限制
  100. 也有法國率先出售幻象 2000 的因素在。
  101. 未量產,但其技術用以將原有的 A/B 型升級至 A/B M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