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機動戰士鋼彈0080:口袋裡的戰爭 的原始碼
←
機動戰士鋼彈0080:口袋裡的戰爭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 機動戰士鋼彈0080 口袋裡的戰爭/機動戦士ガンダム0080 ポケットの中の戦争/Mobile Suit Gundam 0080:War in the pocket }} == 故事大綱 == 一年戰爭末期,吉翁軍特殊部隊「獨眼巨人」(Cyclops)查知地球聯邦軍正著手開發新型的鋼彈,為了奪取該機體而襲擊北極的聯邦軍基地,但任務失敗,目標被送上宇宙。 後來經由偶然得手的情報,得知新型鋼彈已被運往中立的太空殖民地Side6的吉翁軍再度派遣獨眼巨人隊潛入Side6,並企圖奪取。 本故事以新型鋼彈奪取作戰的縱軸以及住在Side6,狂熱愛好機動戰士的小學生阿爾和獨眼巨人隊中的新兵巴尼之間的關係,作為橫軸當中交錯的展開。 == 作品解說 == * 基於機動戰士Z鋼彈以及各代鋼彈作品在商業上的成功,Sunrise經營層與身為出資者的BANDAI希望能繼續製作新的鋼彈系列動畫作品。 * 但是經過1985到1987兩年連續的電視版(Z與ZZ)加上1988年3月公開的劇場版(機動戰士鋼彈 逆襲的夏亞)Sunrise所屬的動畫員們已經沒有體力再負擔新的電視版作品。 *為了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0080在企畫之初作了兩項大調整,第一是為求縮減動畫員工作量而捨棄電視版,選擇製作期間較短的OVA,第二是讓連續擔任三部作品監督的富野由悠季休息,而起用其他的監督。 * 作為首部非富野鋼彈作品,主角是小學生這點也打破當時的鋼彈系列(以青少年主體)的慣例。 ** 但是由於本身優秀的故事以及細密的機械描寫,在當時被認為是劃時代的作品: *** 過去的鋼彈系列主要角色幾乎都是新人類或者菁英份子,而本作則完全都是普通人,在保持中立的Side6作為局部戰鬥的舞台也讓本作品成為在平穩的生活中產生「戰爭」的實感。 *** 將人們決定賭上性命而戰的姿態、以及這樣的行為對大局來說只有些微意義的巨觀視野同時被描寫,來凸顯出戰爭的不合理性,是高山文彥監督本身所希望呈現的人文關懷。 * 作品中登場的一年戰爭兵器設計不止經由機械設定出渕裕親手改良,吉翁軍也有新MS(肯普法)登場 ** 這部分的改良作業理論上應該只是把當年初代鋼彈電視版在技術或成本上無法達到的細部描寫加強,但是最後的成果,在鋼彈設定研究者之間普遍認為有點修改過頭,不像一年戰爭時期反而比較像[[機動戰士鋼彈 逆襲的夏亞|《逆夏》]]時代的機體 *** <s>可能是因為出渕當時也兼任《逆夏》的機設,所以兩者風格接近是理所當然的</s> ** 因此雖然本片登場的初代本傳中登場的薩克Ⅱ、寇克、茲寇克,吉姆等機體在故事裡應該都是與一年戰爭當時相同的機種,但最後也分別被冠上「~Fz」「Hi~」「~E」「~指揮型」等頭尾,成為與初鋼不同系列的機種 ** 這些措施雖然從模型商品化的角度來看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自後的鋼彈系列作品中各式舊作機體被不斷的細分化並且衍生出新機體,而且經常不考慮與其他作品的整合性(到了[[機動戰士鋼彈第08MS小隊|《第08MS小隊》]]甚至出現了後作將前作的歷史設定推翻的怪現象) ** 這樣的狀況雖然在愛好者間評價兩極,但是在模型系列開展的意義上,0080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人物介紹 == * 阿爾弗列德・伊茲爾哈(アルフレッド・イズルハ)【[[聲優|CV]]:[[浪川大輔]]→比嘉久美子<ref>由於浪川已長大變聲無法再配阿爾的幼童聲,所以從《クライマックスU.C》起由比嘉配音</ref>】 ** 暱稱「阿爾(アル)」,11歲,小學五年生,出身於保持中立的Side6(即故事舞台) ** 鋼彈系列作品中最年少的主角,其聲優浪川大輔(當時12歲)也是歷代鋼彈系列作品最年少的男主角配音者。 ** 家庭處於破滅邊緣<ref>父母處於分居狀態,故事尾聲才出現轉機。</ref>,學校成績也不好看、為此很期待吉翁軍的到來。 ** 某日意外撞見並錄下巴尼駕駛、中破迫降於森林的薩克II改,從此展開作為獨眼巨人隊「特別隊員」的奇遇。 *** 除了獲贈巴尼的伍長徽章外,之後還窮追運送肯普法的卡車<s>甚至向警方謊報事故</s>、被斯坦納授予獨眼巨人的部隊章{{censored|監聽器}}並協助他們找出鋼彈NT-1的所在。 *** 隨著聯邦軍和吉翁軍的戰事日漸熾烈變得穩重,也不再對戰爭抱持玩心。 ** <s>前世是左手被斬斷的忍者</s> ** {{censored|得知SIDE-6成為核彈目標後與巴尼一同修復薩克II改,卻在作戰當日從返家的父親得知吉翁艦隊已經投降一事;得知作戰已無意義的他終究沒能阻止巴尼特攻。}} *** {{censored|'''巴尼!沒有必要再戰鬥了!'''}} ** {{censored |故事最後時唯一知道雙方是互為敵方駕駛員的人,一年戰爭結束後向即將搬家的克莉絲隱匿巴尼已死的事實、並在校長呼籲和平的演講上痛哭。}} * 巴納德・懷茲曼(バーナード・ワイズマン)【CV:辻谷耕史】 ** 暱稱「巴尼(バーニィ)」,19歲,吉翁軍突擊機動軍伍長、特殊部隊「獨眼巨人隊」隊員。 ** 因戰爭的緣故,是個高校畢業後被徵召入伍,只受過短期訓練的新兵,卻對亞爾謊稱自己是王牌駕駛員。 ** 跟著獨眼巨人小隊的隊友們一起潛入聯邦基地執行破壞鋼彈NT-1的「盧比孔河作戰」{{censored|,卻因為一句失言「澳洲的聖誕節會下雪」被揭穿,還連累隊友被殺。}} ** {{censored |在「盧比孔河作戰」失敗後得知吉翁軍上層打算用核彈摧毀Side6,本來想一走了之,及後為了保護阿爾和克莉絲而決意擊倒NT-1,讓軍部上層取消核彈攻擊。}} *** {{censored|諷刺的是運送核彈頭的吉翁艦隊已經先一步被聯邦軍消滅了。}} ** {{censored |在不知道對方是克莉絲的狀態下駕駛薩克Ⅱ改向對方駕駛的NT-1進行特攻,被對方用光束劍貫穿駕駛倉而死。}} * 克莉絲汀娜・麥肯錫(クリスチーナ・マッケンジー)【CV:[[林原惠|林原めぐみ]]】 ** 暱稱「克莉絲(クリス)」,21歲,阿爾的[[幼馴染]]。 ** [[紅髮美女]],平常個性溫和,內裡則是強氣和責任心重。 ** 地球連邦宇宙軍中尉、新人類專用MS開發G-4部隊的Shoe Fitter(機體調整人員)兼測試駕駛員。 *** 0078年聯邦宇宙軍士官學校首席畢業,預定加入菁英部隊之一的戰技研究團,但因為一年戰爭爆發所以轉屬到試驗部隊。 ** 誤認試圖潛入阿爾住宅的巴尼是匪徒而一棒將他擊暈,後來二人一見鍾情。 ** {{censored |在不知道對方是巴尼的狀態下駕駛NT-1和對方的薩克改進行死鬥負傷,機體也大破,及後轉屬到地球去。}} * 史泰納・哈迪(シュタイナー・ハーディ)【CV:秋元羊介】 ** 44歲,軍階為大尉,特殊部隊「獨眼巨人隊」隊長。 ** 喜愛抽箊。 ** 已預見吉翁公國會戰敗,以及「盧比孔河作戰」的無用。 ** {{censored |潛入聯邦軍基地失敗後身負致命傷,在掩護加西亞自爆和巴尼逃走後斷氣。}} *** {{censored|「巴尼,你真不會說謊啊」}} ** [[機動武鬥傳G 鋼彈|<s>格鬥技實力驚人,能徒手擊破MS。</s>]] ** <s>肯德基爺爺</s> * 安迪・史托洛斯(アンディ・ストロース)【CV:星野充昭】 ** 階級為少尉。 ** 於北極襲擊聯邦軍基地時發現裝載NT-1的太空梭,強行突擊時戰死。 *** '''來不及了!強行突破!''' ** 巴尼入隊就是替補其空缺。 * 蓋布略・加西亞(ガブリエル・ラミレス・ガルシア)【聲優:島田敏】 ** 階級為軍曹。對槍械、刀具、爆破非常熟練。 ** {{censored|潛入聯邦軍基地失敗後身負重傷,最後捨身衝向NT-1自爆<s>可惜對方毫髮無傷</s>。}} ** <s>後來轉生成[[機動戰士Z鋼彈|自木星歸來的男人]]</s> ** <s>頭帶是其[[本體]],身體會演變出不同型號</s> ** [[布羅利|<s>傳說中的賽亞人</s>]] * 米海爾・卡明斯基(ミハイル・カミンスキー)【聲優:島香裕】 ** 暱稱「米夏(ミーシャ)」,階級為中尉。 ** 巨漢,頭髮稀疏並戴上毛線帽。 ** 酒不離身,連駕駛MS時也得喝上幾口。 ** 襲擊聯邦軍基地時駕駛肯普法擔任吸引聯邦軍注意力的角色。 ** {{censored |擊破守備隊的小型MS後對上克莉絲駕駛的NT-1,用地雷鍊擊中對方後沒料到對方有外掛裝甲,最後被腕部90mm機炮打至屍骨無存。}} *** {{censored|<s>酒醉上道,危險就到</s>}} == 登場兵器 == === 地球聯邦軍 === * RX-78-NT-1 亞歷克斯(ALEX{{ref|全名為'''A'''rmor '''L'''ayered '''EX'''amination(装甲積層試験)}}) ** 地球聯邦軍首台新人類專用MS,在北極基地建造完成後被運到 Side 6 進行測試。 *** 由北美奧古斯塔研究所研製,這裡後來成為聯邦軍研究新人類相關技術的<s>惡名昭彰</s>旗艦機構。 *** 原本應該是RX-78系列的四號機,相關研發團隊也被命名為「G4部隊」,但因為一連串的後設最終變成了九號機。 ** 與吉翁以賽可繆技術為主的新人類專用機體研發方向相反,本機運用的「NT技術」大多是全週天顯示座艙、線性座椅、磁氣覆膜等對機體基本性能再提升的改進。<s>話是這麼說,所以充其量就只是架控制反應靈敏的高級機體。</s> *** 驅動系統進行了當時最先進的磁氣覆膜處理,與 RX-78-2 在後期的臨時處理不同,NT-1在設計階段就進行了完整處理,使之獲得了近乎RX-78-2三倍的反應速度。同時全身裝備了超出RX-78-2近一倍的姿勢控制噴嘴,總數達到了十九個。 *** 全週天顯示座艙及線性座椅使駕駛員獲得了無死角的視野和更佳的舒適度,後來均成為一般機體的標準配置。 *** 由三部高性能運算器所組成的高速大容量電腦構成了遠遠超越原RX-78系列搭載的學習型電腦,避免了像RX-78-2 無法跟上駕駛員反應的情況,新的系統也由原本的ICN System改稱為NICN System 。 *** 如果說吉翁的研發方向是令新人類機體的技術得到革新,那麼聯邦的研發方向則是令整體MS技術都得到廣泛提升。 ** 機體的武器基本與RX-78系列相同,唯一的特殊兵器是右腕內藏的 90 mm 機關炮。<s>火箭砲、護盾還有光束步槍都是後來為了賣模型才追加的。</s> *** 三管90mm 旋轉式機關炮平時收納於腕部裝甲之中,使用時向外伸出發射,具有相當的隱蔽性。<s>不過因為三管 90mm 炮要塞進 MS的腕部物理上確是不太可能,連製作組自己也吐糟過這一點也不「真實系」。</s><ref>按照現時的定義,「機關炮」一般是指口徑約 20 至 60 mm ,能夠自動快速射擊的小口徑火炮。比較有名的例子如 A-10 攻擊機使用的 GAU-8/A 復仇者機炮,其口徑雖然只是 30 mm 但整門機炮的大小就已經是一台汽車的程度。NT-1的 90 mm 機炮單論囗徑之大已是戰車炮等級的火炮,而且是三管構造還要計算放其他設備和彈藥的位置,<s>除非NT-1的手腕內有異次元空間否則根本不可能放得下。</s></ref> *** MG 2.0版套件還原創追加盾牌和附加裝甲可以升起露出腕砲射擊空間的構造,<s>肯普法淚目。</s> ** 原先計畫做為 RX-78-2 鋼彈的後繼機交給阿姆羅駕駛,但因為測試就遇敵大破沒能投入戰場。<s>成為史上第一架被薩克擊破的鋼彈</s> *** 實際劇中當時機體本身未調整完成,反應過於靈敏導致難以操控,出力調整也只有全功率的幾分之一。 *** 駕駛員克莉絲雖然是軍校首席畢業的精英,但也只是單純的測試駕駛員,既沒多少實戰經驗、操縱機體的能力也不是特別強悍。 **** 不過公平的說,本機的預定駕駛員是那個駕駛能力在UC世界觀中堪稱首屈一指,而且還有新人類能力加乘的阿姆羅,其設計令一般人無法駕馭也是並不奇怪的事情。 **** 劇中克莉絲被問及試飛感受時第一句回答就是「太快了⋯⋯這樣的反應速度能夠在實戰中運用麼?」隨即開發人員便説「能夠駕馭這機體的也是一種怪物吧⋯⋯」。<s>這結論真是完全正確。</s> *** 同時為免對殖民地造成損傷也沒帶高威力射擊武器出擊。<s>讓賽讓過頭了啦</s> ** 正因為在Side 6 的戰鬥中大破,直到一年戰爭結束也沒能交到白色基地隊手上。後來機體去向不明。 *** 吸收了開發計劃的技術成果,奧古斯塔研究所後來研發生產的機體均有本機技術或外觀上的傳承,此一系列機體被稱之為「奧古斯塔系MS」。 *** 《機動戰士鋼彈:拂曉的阿克西斯》(U.C.0096年)中出現的「鋼彈AN-01 崔斯坦」為其<s>兼用</s>修改機。 *** G世紀 SPIRITS 時登場的原創機RX-78NT-X 鋼彈 NT-X ,為聯邦軍吸收了吉翁技術後研發,配有有線式浮游炮版本的NT-1。 * RGM-79D 寒地(D)型吉姆 ** 針對極地而開發的吉姆衍生型,也因為環境因素在劇中沒有配備光束武器 ** 性能上比一般吉姆好上許多(尤其是通訊能力)<s>,但遵循著前輩的教誨,開場就成為被刷時髦值的對象</s> *** 在PS3遊戲《鎖定目標》中可以裝備光束槍和狙擊步槍,性能完全輾壓比它貴上快兩倍價的陸戰型吉姆 * RGM-79G 吉姆突擊(C)型 ** 吉姆的性能向上型,為鹿島優等聯邦軍王牌所喜愛。 ** C型為Commando的簡寫,然而コマンド從英文轉成平假名再轉回英文的Command導致其在華語圈亦被稱作'''指揮型''' *** <s>就正常情況下指揮官機多到滿街跑還被對方刷時髦值不覺得奇怪嗎?</s> * RGM-79GS 吉姆突擊型宇宙規格 ** 樓上的宇宙用規格,除塗裝與部分裝甲外無太大差別。 * RGM-79SPⅡ 吉姆狙擊型Ⅱ ** 一年戰爭末期以寒地型吉姆為基底開發的高級機種。 ** 綜合性能足以與鋼彈匹敵<s>,但就算這樣還是會被秒殺刷時髦值的</s> ** 之後在一年大戰題材的多數電玩成為一線機種<s>,有些還莫名地拿著光束狙擊槍</s> *** 使用光束的代表為《殖民地落下之地》出場的WD隊專用機 * RX-77D 鋼加農量產型 ** 鋼加農的量產型<s>一樣會被刷時髦值的</s> ** 說是量產型但由於240mm加農炮威力不足沒有大量生產,聯邦也轉而開發吉姆加農系列。 *** 之後在一年大戰的電玩(ry *** 知名駕駛為戰機飛官出身、MS擊破數位居一年戰爭前五的「黑色死神」里德.伍爾夫,其在北非駕駛黑色塗裝的本機配合滑翔機奇襲,獨力殲滅了一個中型基地為隊長報仇 ** <s>時雨改二</s> === 吉翁公國軍 === * MS-06FZ 薩克Ⅱ改 ** 一年戰爭末期經過「統合整備計畫」的薩克型機種。 *** 將推進器予以大型化,藉此強化機動性<s>名符其實的3倍</s>,代價是戰鬥持續時間的縮短<s>出擊時間僅有1/3</s>。 ** 另外有頭部形狀不同而得到「戰鬥鋼盔」別稱的宇宙用版本B型,於若干遊戲出場。 ** 至0096年仍有少數機體留存。 * MS-09R-2 里克・德姆Ⅱ ** 一年戰爭末期經過「統合整備計畫」的里克德姆型機種。 ** 規格正式調整為宇宙用,可選武器也大量增加。 ** 為了增加續航力,在背包部分加裝了兩根燃料槽。 * MS-14JG 傑爾古格J ** 一年戰爭末期經過「統合整備計畫」的傑爾古格型機種。<s>夏亞紅就是原本的配色,不是夏亞專用機</s> ** 和里克・德姆Ⅱ一樣,為了增加續航力在背包部分多了兩根燃料槽,使用可連續射擊的光束狙擊槍作為武器 * MS-18E 肯普法 ** 一年戰爭末期才完工的公國軍最後期MS,由茲瑪達公司製造;與上述MS同樣為「統合整備計畫」的一環。 *** 第一架「強襲用」MS,配置了大量的實彈兵器,憑藉單機就可以將空降中的聯邦支援MS部隊殲滅。 *** 相對地續戰力相當低下,後備武裝只有頭部的火神炮和收在大腿內側的光束軍刀。 ** 名字在德文原意為「鬥士」<s>,不是[[砍掉重練|性轉]][[輕小說]]</s> ** HGUC版套件忠實重現了豐富的武裝,可動性以及安定性也是一時之選,常被作為停格動畫素材。 ** 原型機YMS-18的配色為綠色,有配備一挺重機槍作為主武裝,《天空的學校》顯示戰爭結束後落入了某支宇宙海盜手中。 ** 《U.C.ENGAGE》出場的高機動型配色為紫色,主武裝為蓋古克M的光束步槍,此外肩部裝甲以及疾風推進器與日後的卡貝拉.迪特拉雷同;曾與鋼彈GP00交戰。 ** 歌手米津玄師於2025年1月的訪談稱其為最喜歡的MS。 * MSM-03C 高性能葛克 ** 葛克的機動性向上規格,手部可以加裝一次性的大型飛彈艙莢,主要用於對基地戰。 ** 出力大為提升,也因此失去了原版的重裝甲優勢。<s>也就是薄皮嫩雞的程度</s><ref>蒼藍命運高山版漫畫稍微吃幾發90mm就被擊倒(無誤),連上一代都撐得比較久</ref> ** 後來的卡普爾的原型。 * MSM-07E 茲寇克E ** 茲寇克的性能向上版,和編號的E(Experiment)一樣是作為實驗用機種誕生。 ** 多做為指揮官機來使用。 == 其他 == * 劇中的鋼彈NT-1雖然在設定上是準備交給[[阿姆羅‧雷]]的機體,但基本上是一部與機動戰士鋼彈本篇沒有直接關係的外傳故事。 ** 同時因為最後這架機體受損嚴重,也的確沒辦法交給阿姆羅參加阿巴瓦空攻防戰。<s>無論聯邦給阿姆羅什麼新鋼彈都一定會被吉翁小兵破壞掉</s> * 小說與動畫的結局有若干差異{{censored|:動畫裡巴尼因駕駛艙被直擊當場死亡,小說裡則在阿爾父母的對話中提及「據說巴尼奇蹟獲救」}};在愛好者之間的評價相當分歧,但是除了結局外兩版本主軸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 據小說版作者表示,他實在無法接受動畫版這樣的結局,所以在冒著被愛好者罵的風險下寫了這樣的結局。 ** <s>[[鋼彈Build Fighters|不過25年後主角們終於等到了製作組的救贖就是]]</s> * 因為本作的衝擊性,每年只要接近12月25日,島上的蘿蔔板還有各地鋼彈的相關討論板就會開始「巴尼祭/巴尼記念日」 ** 通常會以巴尼那句衝擊(並且把故事帶向悲劇)的「雪梨在下雪吧」當作祭典開始的信號 * 2021年夏元雅人開始創作本作的新譯漫畫。 == 相關 == *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 ** [[機動戰士鋼彈]] ** [[機動戰士鋼彈科技列表(UC)]] * [[聖誕節]] == 回應 == {{pcomment|section=2}} {{gundam}} == 備註 == <references /> [[Category:ACG作品]] [[Category:機器人動畫]] [[Category:鋼彈]]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Censore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olo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Gundam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Nav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commen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組:Navbar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模組:Navbox
(
檢視原始碼
)(受保護)
返回到「
機動戰士鋼彈0080:口袋裡的戰爭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更多
檢視歷史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