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化/迪士尼作品」:修訂間差異
< 真人化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3 次修訂) | |||
第12行: | 第12行: | ||
=== 真人電影 === | === 真人電影 ===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
!原作品名字 | !原作品名字 | ||
第24行: | 第23行: | ||
|1964 | |1964 | ||
|優質 | |優質 | ||
|rowspan = "2"|改編自P·L·卓華斯(P. L. Travers)的著名同名兒童小說作品,電影表現一部分採用類似《威探闖天關》的結合卡通人物的半真人演出,除此以外,本作的成功捧紅了當時的女明星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其飾演的女主角瑪麗·包萍的裝扮還原度極高也是眾多影迷的美好回憶<br>同時本作也是[[壽限無]]原創語詞「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超級酷斃宇宙世界霹靂無敵棒)」的起源<br>第二集《愛·滿人間》則是基於本電影版後傳(班克斯姐弟長大後的故事),瑪麗·包萍也換成另一女星愛蜜莉·布朗(Emily Blunt)<ref>之所以瑪麗·包萍換人演其實是因為茱莉·安德魯絲於1997年聲帶惡化,導致聲音變得沙啞,更因此動了兩次手術,後來雖然是恢復了說話能力 | |rowspan = "2"|改編自P·L·卓華斯(P. L. Travers)的著名同名兒童小說作品,電影表現一部分採用類似《威探闖天關》的結合卡通人物的半真人演出,除此以外,本作的成功捧紅了當時的女明星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其飾演的女主角瑪麗·包萍的裝扮還原度極高也是眾多影迷的美好回憶<br>同時本作也是[[壽限無]]原創語詞「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超級酷斃宇宙世界霹靂無敵棒)」的起源<br>第二集《愛·滿人間》則是基於本電影版後傳(班克斯姐弟長大後的故事),瑪麗·包萍也換成另一女星愛蜜莉·布朗(Emily Blunt)<ref>之所以瑪麗·包萍換人演其實是因為茱莉·安德魯絲於1997年聲帶惡化,導致聲音變得沙啞,更因此動了兩次手術,後來雖然是恢復了說話能力但已經無法回復過往的歌聲,因此現在安德魯絲在演藝圈只有當(非歌唱)演員以及配音工作</ref> | ||
|- | |- | ||
|愛·滿人間<br>Mary Poppins Returns | |愛·滿人間<br>Mary Poppins Returns | ||
第119行: | 第118行: | ||
|2020 | |2020 | ||
|黑歷史級 | |黑歷史級 | ||
|一開始宣布劇情[[砍掉重練]]就讓不少動畫版老粉絲觀眾們打退堂鼓,還因為主演演員劉亦菲{{censored|於2019香港反修例風波期間在自己微博上發表支持香港警察}}的言論和製作組對原動畫版的態度在網路上引起風暴,促使部分香港網友帶動全球網路抵制本作,並在所有有關貼文洗版或刷憤怒以示抗議。<br>雖然一開始的預告於中國反應還不錯,但有人覺得在2020年肺炎疫情的肆虐下電影的全球票房要完蛋了,結果在3月中首映後公佈延後到7月才會正式上映,然後又延到8月,最終宣佈'''無限期延檔''',直接丟到自家的串流服務Disney+播放。<br> | |一開始宣布劇情[[砍掉重練]]就讓不少動畫版老粉絲觀眾們打退堂鼓,還因為主演演員劉亦菲{{censored|於2019香港反修例風波期間在自己微博上發表支持香港警察}}的言論和製作組對原動畫版的態度在網路上引起風暴,促使部分香港網友帶動全球網路抵制本作,並在所有有關貼文洗版或刷憤怒以示抗議。<br>雖然一開始的預告於中國反應還不錯,但有人覺得在2020年肺炎疫情的肆虐下電影的全球票房要完蛋了,結果在3月中首映後公佈延後到7月才會正式上映,然後又延到8月,最終宣佈'''無限期延檔''',直接丟到自家的串流服務Disney+播放。<br>{{twitter|destinationcine|1291279337191346177|得知無限期延檔後,法國一獨立戲院員工怒砸看板以示抗議}}<br>電影上架後還因為其乏善可陳的內容而同時備受全世界(包括台灣跟中國)網友批評,許多人都評論本作對中華文化的呈現還不如原本的迪士尼動畫版。<br><br>比較大爭議的問題之一是把動畫版不少有趣元素刪去{{ref|迪士尼指中國人不喜歡這些橋段,但有中國網民表示那些橋段根本沒有問題,質疑是和迪士尼交涉的人員亂扯一通}};另外,將原本花木蘭以自己努力表現獲得同伴們肯定惡寫成性別壓力迫使花木蘭不能用全力;原著主題的「孝」更是幾乎蕩然無存({{twitter|Plant_poisoning|1301915682850758656|例子}}、[https://komicolle.org/c/126593 GIF版討論])<br>{{censored|因為上述劉亦菲支持香港警察言論的行徑,部分香港人呼籲全球大眾抵制拒看,然而在台灣地區9月4日首映的英文版本票房卻得到[https://i.imgur.com/SeKDFZh.jpg 第二名](以台北影院票房數來計算),僅次第一名的《天能》}}<br>爛番茄指數再高也蓋不過更大的醜聞:'''片尾嗚謝新疆的再教育政府部門!'''←結果因為新疆問題發酵導致中國官方下令不要宣傳本片<s>,迪士尼你看看你</s><br>此外本片於中國票房欠佳,被認為是誤解中國文化<br><br>順帶一提在花木蘭電影「熱潮」的同時,網上也有「花木蘭實為鮮卑族,不是漢族」的勘誤相關影音文章<ref>源自《木蘭辭》,歷代考證已確定是『北朝民歌』,可由其中一句『'''可汗大點兵'''』推斷,木蘭之父受到的徵兵令來源並不是中原/關內的『皇帝』,只是因為用漢字記載傳抄,因此歷代文人與說書人就將木蘭傳誦成『中原民族的奇女子』,更在迪士尼動畫版後將這個偏誤印象越傳越廣…</ref> | ||
|- | |- | ||
|colspan="2"|木偶奇遇記 | |colspan="2"|木偶奇遇記 | ||
| 2022 | | 2022 | ||
| 低下 | | 低下 | ||
| 相比動畫版劇情並沒有創新更甚是 | | 相比動畫版劇情並沒有創新更甚是搧了動畫版一巴,然而大眾普遍差評的理由是'''仙女選用黑人角色+詭異的藍光光頭<s>非洲巫毒</s>造型飾演'''<s>,出場的時候足以打破觀眾的幻想</s><br><br>把原作小木偶貪玩、偷懶、說謊等小朋友常見缺點刪除,使原作中他改過自新,被認證勇敢善良後變成人類小男孩的重點刪除{{ref|僅片尾從腳開始變化作暗示}},反而強調[[成句/OO太可惡!|人類好可惡]],例如小木偶不上學的原因更改為被老師排擠,將往後小木偶遇到一系列問題都歸咎於人類排斥<br>將原作說謊導致鼻子變長從動畫中視作缺點和懲罰扭曲為是聰明的體現<br>馬戲團橋段更改寫為原創的女團主動跑去對抗團長、推翻團長暴政建立木偶劇團、幫助小木偶,強調GIRL POWER但和原作風格違背的橋段。<br><br>對比同期戴勒摩版本小木偶足以高下立見。 | ||
|- | |- | ||
| 小飛俠 | | 小飛俠 | ||
第130行: | 第129行: | ||
| 2023 | | 2023 | ||
| 低下 | | 低下 | ||
| 先不論小叮噹改由黑人飾演,故事其實比起原作了無新意<br>為了強調GIRL POWER | | 先不論小叮噹改由黑人飾演,故事其實比起原作了無新意<br>為了強調GIRL POWER硬加插溫蒂和海盜戰鬥的橋段,但是被質疑為什麼非得要用戰鬥證明強大,放棄原作強調溫蒂有著堅強母性的強大,更甚至在劇中三番四次暗示溫蒂否定成為母親的想法。<br>另外劇中暗示溫蒂和夢幻島土著女性互有好感的同性戀,和小叮噹的互動比潘彼得和小叮噹的互動更要多<br>遺留在夢幻島的孩子加插女孩,但與原本只放男孩的理由違背{{ref|女孩子較男孩子成熟,所以不會待在只懷有童心的夢幻島,也是原作者對缺乏美好童年的影射}},也和前述表達的GIRL POWER違背,被質疑只想做到表面男女平等功夫。<br>彼得潘也從原作象徵永保童真無憂而經常帶著笑容的男孩變了經常一臉苦臉 | ||
|- | |- | ||
|colspan="2"|小美人魚 | |colspan="2"|小美人魚 | ||
|2023 | |2023 | ||
|黑歷史級(除了艾莉兒的歌聲是贊否兩論{{ref|聲音而言是讚譽有加,但是被指責過於賣弄自己技術的歌手演出唱腔演唱歌曲,而未能準確甚至錯誤傳達角色感情,被部份觀眾指無法表現艾莉兒唱歌場景時的心態}}以外) | |黑歷史級(除了艾莉兒的歌聲是贊否兩論{{ref|聲音而言是讚譽有加,但是被指責過於賣弄自己技術的歌手演出唱腔演唱歌曲,而未能準確甚至錯誤傳達角色感情,被部份觀眾指無法表現艾莉兒唱歌場景時的心態}}以外) | ||
|在[[SJW]]的影響下,原作白皮膚[[紅髮美女|紅髮]]的美人魚變成由'''黑皮膚'''的非裔美國人海莉·貝利飾演<s>變成小黑泥鳅</s>而引起外界爭議,尤其各種訪談側面暗示她獲得女主角位置是靠關係{{ref|碧昂絲力捧新人}}而非實力{{ref|對比阿拉丁的男女主角皆是經過多重遴選}} | |在[[SJW]]的影響下,原作白皮膚[[紅髮美女|紅髮]]的美人魚變成由'''黑皮膚'''的非裔美國人海莉·貝利飾演<s>變成小黑泥鳅</s>而引起外界爭議,尤其各種訪談側面暗示她獲得女主角位置是靠關係{{ref|碧昂絲力捧新人}}而非實力{{ref|對比阿拉丁的男女主角皆是經過多重遴選}}<br>儘管官方多次強調<s>小鮟鱇魚</s>她擁有很棒的嗓子,但實際展現的演技卻非常呆板<s>,更不要提角色有一半時間是啞巴子,等同廢了唯一可說嘴的要素</s><br><br>劇中的海底光線不足導致多個場面很黑暗<s>顯示海洋污染很嚴重</s>而且場景設計過於簡陋,重點配角賽巴斯汀和小<s>比目魚</s><ref>初期宣傳照女主的眼距過大而有的笑談</ref>角色設定太接近真實生物也不被外界看好<br>同樣為了展示GIRL POWER而把動畫版其他角色的表現搶走,但亦導致角色OOC<s>,你是怎樣可以明明沒習過掌舵卻能精進刺向烏蘇拉</s><br><br>儘管外界多數人都是不看好的給本作負評,但還是有SJW人士、非裔人士{{ref|主要是歐美方面,本作在非洲的票房亦不如阿拉丁或獅子王}}、海莉·貝利的粉絲會努力替給本作好評的人護航和出征打壓那些和自己不合的異己人士<br>之後更是推出基於本真人電影地的兒童動畫版,令粉絲再度表示無奈<br><br>題外話:[https://bluetrend.media/the-little-mermaid/ 海報中出現的魚類與生境嚴重不符,甚至還出現了淡水魚] | ||
|- | |- | ||
|白雪公主<br>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 |白雪公主<br>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 ||
|白雪公主<br>Disney's Snow White | |白雪公主<br>Disney's Snow White | ||
| 2025 | | 2025 | ||
| | |黑歷史級 | ||
| | |在SJW的影響下,原作白皮膚的白雪公主由(ry<br>對比上面的<s>碧昂絲頭號弟子(笑)</s>海莉.貝利,瑞秋.曾格勒有著豐厚演出經驗{{ref|較為多人認識的是曾參演沙贊系列}},原本爭議相對變小,然而隨著她在多次訪談中三番四次以[https://www.ptt.cc/bbs/movie/M.1692543564.A.ACF.html 踐踏及侮辱原作方式]來抬高是次真人化而逐漸趨向惡評<br><s>更大的問題是角色造型不怎樣,而且飾演皇后是公認絕世美人的蓋兒.加朵,被質疑魔鏡是否瞎了</s>{{ref|實際劇中表現是<s>改成</s>論美貌皇后的確是美,但魔鏡看的是內在美,白雪公主比'''壓榨人民的'''皇后'''略勝一籌'''}}<br><br>瑞秋疑似受到「教導」有所收歛過後迪士尼<s>高層以為風聲已過因而決定</s>在D23推出真人版預告,結果再次喚醒人們對真人版的厭惡,成為了'''負評數最高的迪士尼預告片'''<ref>儘管Youtube早就不再發佈負評數,但仍能由正評數和觀看數推測出來</ref>。<br>瑞秋在宣傳預告的同時留下「解放巴勒斯坦」的留言,明顯地和支持以色列的蓋兒對著幹,害得蓋兒.加朵本人經常遭受死亡威脅,因而又惹來一次炎上,網路上還有傳言瑞秋被迪士尼內部稱為「行走的公關災難」<br>預告片中看到迪士尼過份的[[政治正確]],除了繼續被網友批評「魔鏡是不是瞎了」外,故事中重要角色七名小矮人由真人演出{{ref|源自早期流出的片場外景照,七位燕瘦環肥<s>充滿政確價值</s>站成一排的男演員被認為把原作的小矮人政確化而炎上;實際劇中是<s>改成了</s>男主角喬納森的盜賊夥伴們}}改為CG動畫也惹來本有意想參演本作的侏儒症演員族群和其他網友不滿。<br>另外白雪公主自願打掃小矮人之家的橋段也被刪掉,改為小矮人為了白雪公主而打掃家居,也被眾網民批評這白雪公主不懂知恩圖報,心地比邪惡皇后還要黑。<br>有[[網路紅人|網紅]]更認為「迪士尼當初因白雪公主而崛起,結果因白雪公主而沒落」。<br>對於以上一大堆負評,迪士尼一反常態沒有關閉預告片的留言區而讓負面評論繼續下去<ref>大多影片會因負評太多,來不及刪掉而幹脆禁止留言。</ref>。<s>結果是留言比預告片還要有趣。</s>及後的宣傳亦異常低調,各地的廣告在上映前一星期才開始,各地首映禮(如英國)也因不同原因臨時[[腰斬]],多間戲院的售票情況亦不理想,經常出現空場的情況<br><br>正式上映後也負評不斷,諷刺的是除了備受批評的瑞秋的演技維持水準外,各方面都有地方可以批評:<br>有著2.09億美金的成本,但不論背景和服飾都與B級電影差不多<br>蓋兒.加朵形象太正氣,連蓋兒.加朵的女兒也表示無法接受媽媽竟然要演壞皇后,加上劇本經常不合情理的手下留情導致她飾演的後母皇后看起來一點也不壞,蓋兒演歌舞的表現也比瑞秋差<br>過度濫用CGI和特效使畫面擁腫虛假,和實景格格不入,導致畫風在劇中不停切換<br>劇情不但沉悶而且故事邏輯不合理:例如皇后已派出衛兵到森林抓公主,但又多此一舉變成老巫婆給她送毒蘋果,就像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劇本強行塞到一套動畫內<br>任何事都唱歌長達3、4分鐘但對劇情毫無進展,看起來就像用來支撐片長<s>,被嘲諷將片長剪短至83分鐘並用手繪會更佳{{ref|即原本1937年的白雪公主}}</s><br><br>IMBD評分開局僅2.4分,成為高成本商業片中開局最低評分之一。連IMBD本身也懷疑是否系統出現問題而一度關閉評分與評論區,重開後更一直下掉落至1.5分,超越《[[七龍珠]]:<s>全面退化</s>全新進化》的最低高成本商業片評分,更是迪士尼發行作品中IMDB評分最低三甲<s>,更甚是低於故意瘋人社制作公司山寨本作的《白雪公主和與七武士(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Samurai)》的評分(3.2分)</s><br><br>題外話:於電影選角消息公佈後島上衍生出[https://komicolle.org/c/156180 白粉公主]的惡搞,不少島民閱後覺得拿這劇本去拍搞不好會更好看 | ||
|- | |- | ||
|colspan="2"|星際寶貝 | |colspan="2"|星際寶貝 |
於 2025年3月30日 (日) 16:45 的最新修訂
解說
- 由真人化條目分割出來的內容,只收錄迪士尼相關真人化作品的資訊
- 需要注意的是,相較於通常的真人化作品的評價集中在是否還原這一點,迪士尼作品不同在於會根據時代需求
SJW主動更改選角要求政治正確- 例如會讓大量原作的白人角色更換成有色人種、女權主義思想加重、並且性取向多元化等要素已經是家常便飯,為了照顧到LGBT群體還會大肆魔改劇情走向,魔改的劇情也沒有好到哪,能肯定的是這些並不是製作方不知道如何還原原作,而是有意不去做到
- 另有一說指迪士尼大量推出真人化的真正原因是被避免其作品進入公有領域[1],因此借助真人化以避免作品版權失效
作品一覽
- 因為只收錄最終由迪士尼拍攝的影片,因此若存在其他版本此處不記載
- 如果真人電影的原作版權方不是迪士尼(指動畫方面),則會加上星號☆
真人電影
原作品名字 | 真人化名字 | 首次上映/播出年份 | 評價 | 備註 |
---|---|---|---|---|
《瑪麗·包萍(Mary Poppins)》系列 | 歡樂滿人間 | 1964 | 優質 | 改編自P·L·卓華斯(P. L. Travers)的著名同名兒童小說作品,電影表現一部分採用類似《威探闖天關》的結合卡通人物的半真人演出,除此以外,本作的成功捧紅了當時的女明星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其飾演的女主角瑪麗·包萍的裝扮還原度極高也是眾多影迷的美好回憶 同時本作也是壽限無原創語詞「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docious(超級酷斃宇宙世界霹靂無敵棒)」的起源 第二集《愛·滿人間》則是基於本電影版後傳(班克斯姐弟長大後的故事),瑪麗·包萍也換成另一女星愛蜜莉·布朗(Emily Blunt)[2] |
愛·滿人間 Mary Poppins Returns |
2018 | 中上 | ||
101忠狗 | 101真狗 | 1996 | 優質 | 共拍2集,除了迎合真人演出,動物不會講話以外,其餘都有忠於原作並且追加一部份原創情節 |
102真狗 | 2000 | 優質 | ||
時尚惡女:庫伊拉 | 2021 | 優質 | 定位上算是上者的前傳 | |
飛天巨桃歷險記 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
1996 | 優質 | 改編自英國小說家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同名兒童小說 本作為真人+木偶&黏土定格動畫演出 雖然票房小虧(未填補當時製作預算)但獲得好評 | |
☆G型神探/神探加傑特 Inspector Gadget |
1999 | 第一集:低下 第二集:中下 |
改編自DiC Entertainment製作的同名卡通系列 | |
愛麗絲夢遊仙境 | 魔境夢遊 | 2010 | 優質 | 分為兩部,劇情基本都是原作內容,以高品質的CG重現了原作的奇幻冒險,在當時的銀幕表現較為驚艷,算是不錯的真人化嘗試 |
睡美人 | 黑魔女:沉睡魔咒 | 2014 | 贊否兩論 | 與其說是真人化《睡美人》的故事,不如說是重構了原作,不僅將黑魔女作為第一主角還把故事走向更改,一開始就並非以單純的還原原作敘事為賣點 正向的評價基本都肯定本作的拍攝品質以及角色塑造,但反方也以是否還原作為批判點 |
仙履奇緣 | 2015 | 優質 | 萬幸本作拍攝時還未遇到LGBT風的盛行或SJW介入,仙杜瑞拉乃至一眾女角沒有被「多元化」,在原作本就曾被動畫電影化的情況下改編成真人難度不高,評價基本優質 | |
森林王子 | 與森林共舞 | 2016 | 優質 | 除了劇情部分修改之外基本上在選角還原程度上都有抓到原作精髓 |
美女與野獸 | 2017 | 優質 | 除了追加一部份原創角色以外,還原度也有抓到 | |
小熊維尼 | 摯友維尼 (Christopher Robin) |
2018 | 中上 | 以長大之後的克里斯多福.羅賓為主角的故事 |
小飛象 | 2019 | 普 | 大致劇情走向都還原原作,然而就是因為原創內容太少被認為除了炒冷飯外並沒有什麼意義 | |
麻辣女孩 | 2019 | 低下 | ||
阿拉丁神燈 | 阿拉丁 | 2019 | 優質 | 由蓋·裡奇拍攝,威爾·史密斯主演 原作中就是異域人口+多人種角色,真人化以後基本保留不需要調整選角 |
獅子王 | 獅子王 | 2019 | 普 | 大概是最意義不明的真 |
獅子王:木法沙 | 2024 | (待定) | 原作的前傳,講述木法沙與刀疤相遇的故事 | |
花木蘭 | 2020 | 黑歷史級 | 一開始宣布劇情砍掉重練就讓不少動畫版老粉絲觀眾們打退堂鼓,還因為主演演員劉亦菲於2019香港反修例風波期間在自己微博上發表支持香港警察的言論和製作組對原動畫版的態度在網路上引起風暴,促使部分香港網友帶動全球網路抵制本作,並在所有有關貼文洗版或刷憤怒以示抗議。 雖然一開始的預告於中國反應還不錯,但有人覺得在2020年肺炎疫情的肆虐下電影的全球票房要完蛋了,結果在3月中首映後公佈延後到7月才會正式上映,然後又延到8月,最終宣佈無限期延檔,直接丟到自家的串流服務Disney+播放。 得知無限期延檔後,法國一獨立戲院員工怒砸看板以示抗議 電影上架後還因為其乏善可陳的內容而同時備受全世界(包括台灣跟中國)網友批評,許多人都評論本作對中華文化的呈現還不如原本的迪士尼動畫版。 比較大爭議的問題之一是把動畫版不少有趣元素刪去[3];另外,將原本花木蘭以自己努力表現獲得同伴們肯定惡寫成性別壓力迫使花木蘭不能用全力;原著主題的「孝」更是幾乎蕩然無存(例子、GIF版討論) 因為上述劉亦菲支持香港警察言論的行徑,部分香港人呼籲全球大眾抵制拒看,然而在台灣地區9月4日首映的英文版本票房卻得到第二名(以台北影院票房數來計算),僅次第一名的《天能》 爛番茄指數再高也蓋不過更大的醜聞:片尾嗚謝新疆的再教育政府部門!←結果因為新疆問題發酵導致中國官方下令不要宣傳本片 此外本片於中國票房欠佳,被認為是誤解中國文化 順帶一提在花木蘭電影「熱潮」的同時,網上也有「花木蘭實為鮮卑族,不是漢族」的勘誤相關影音文章[4] | |
木偶奇遇記 | 2022 | 低下 | 相比動畫版劇情並沒有創新更甚是搧了動畫版一巴,然而大眾普遍差評的理由是仙女選用黑人角色+詭異的藍光光頭 把原作小木偶貪玩、偷懶、說謊等小朋友常見缺點刪除,使原作中他改過自新,被認證勇敢善良後變成人類小男孩的重點刪除[5],反而強調人類好可惡,例如小木偶不上學的原因更改為被老師排擠,將往後小木偶遇到一系列問題都歸咎於人類排斥 將原作說謊導致鼻子變長從動畫中視作缺點和懲罰扭曲為是聰明的體現 馬戲團橋段更改寫為原創的女團主動跑去對抗團長、推翻團長暴政建立木偶劇團、幫助小木偶,強調GIRL POWER但和原作風格違背的橋段。 對比同期戴勒摩版本小木偶足以高下立見。 | |
小飛俠 | 小飛俠與溫蒂 |
2023 | 低下 | 先不論小叮噹改由黑人飾演,故事其實比起原作了無新意 為了強調GIRL POWER硬加插溫蒂和海盜戰鬥的橋段,但是被質疑為什麼非得要用戰鬥證明強大,放棄原作強調溫蒂有著堅強母性的強大,更甚至在劇中三番四次暗示溫蒂否定成為母親的想法。 另外劇中暗示溫蒂和夢幻島土著女性互有好感的同性戀,和小叮噹的互動比潘彼得和小叮噹的互動更要多 遺留在夢幻島的孩子加插女孩,但與原本只放男孩的理由違背[6],也和前述表達的GIRL POWER違背,被質疑只想做到表面男女平等功夫。 彼得潘也從原作象徵永保童真無憂而經常帶著笑容的男孩變了經常一臉苦臉 |
小美人魚 | 2023 | 黑歷史級(除了艾莉兒的歌聲是贊否兩論[7]以外) | 在SJW的影響下,原作白皮膚紅髮的美人魚變成由黑皮膚的非裔美國人海莉·貝利飾演 儘管官方多次強調 劇中的海底光線不足導致多個場面很黑暗 同樣為了展示GIRL POWER而把動畫版其他角色的表現搶走,但亦導致角色OOC 儘管外界多數人都是不看好的給本作負評,但還是有SJW人士、非裔人士[11]、海莉·貝利的粉絲會努力替給本作好評的人護航和出征打壓那些和自己不合的異己人士 之後更是推出基於本真人電影地的兒童動畫版,令粉絲再度表示無奈 題外話:海報中出現的魚類與生境嚴重不符,甚至還出現了淡水魚 | |
白雪公主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
白雪公主 Disney's Snow White |
2025 | 黑歷史級 | 在SJW的影響下,原作白皮膚的白雪公主由(ry 對比上面的 瑞秋疑似受到「教導」有所收歛過後迪士尼 瑞秋在宣傳預告的同時留下「解放巴勒斯坦」的留言,明顯地和支持以色列的蓋兒對著幹,害得蓋兒.加朵本人經常遭受死亡威脅,因而又惹來一次炎上,網路上還有傳言瑞秋被迪士尼內部稱為「行走的公關災難」 預告片中看到迪士尼過份的政治正確,除了繼續被網友批評「魔鏡是不是瞎了」外,故事中重要角色七名小矮人由真人演出[15]改為CG動畫也惹來本有意想參演本作的侏儒症演員族群和其他網友不滿。 另外白雪公主自願打掃小矮人之家的橋段也被刪掉,改為小矮人為了白雪公主而打掃家居,也被眾網民批評這白雪公主不懂知恩圖報,心地比邪惡皇后還要黑。 有網紅更認為「迪士尼當初因白雪公主而崛起,結果因白雪公主而沒落」。 對於以上一大堆負評,迪士尼一反常態沒有關閉預告片的留言區而讓負面評論繼續下去[16]。 正式上映後也負評不斷,諷刺的是除了備受批評的瑞秋的演技維持水準外,各方面都有地方可以批評: 有著2.09億美金的成本,但不論背景和服飾都與B級電影差不多 蓋兒.加朵形象太正氣,連蓋兒.加朵的女兒也表示無法接受媽媽竟然要演壞皇后,加上劇本經常不合情理的手下留情導致她飾演的後母皇后看起來一點也不壞,蓋兒演歌舞的表現也比瑞秋差 過度濫用CGI和特效使畫面擁腫虛假,和實景格格不入,導致畫風在劇中不停切換 劇情不但沉悶而且故事邏輯不合理:例如皇后已派出衛兵到森林抓公主,但又多此一舉變成老巫婆給她送毒蘋果,就像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劇本強行塞到一套動畫內 任何事都唱歌長達3、4分鐘但對劇情毫無進展,看起來就像用來支撐片長 IMBD評分開局僅2.4分,成為高成本商業片中開局最低評分之一。連IMBD本身也懷疑是否系統出現問題而一度關閉評分與評論區,重開後更一直下掉落至1.5分,超越《七龍珠: 題外話:於電影選角消息公佈後島上衍生出白粉公主的惡搞,不少島民閱後覺得拿這劇本去拍搞不好會更好看 |
星際寶貝 | 2025 | (待定) | 除了強調所有演員皆是原作發生舞台夏威夷出生外,其餘評價待定,但亦有SJW質疑飾蘭莉的Sydney Elizabeth膚色過白 | |
海洋奇緣 | 2026 | (待定) |
相關
回應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 ↑ 美國版權法規則,版權擁有者在死後50年,其版權不再受法律保護並進入公有領域,任何人都能自由使用
- ↑ 之所以瑪麗·包萍換人演其實是因為茱莉·安德魯絲於1997年聲帶惡化,導致聲音變得沙啞,更因此動了兩次手術,後來雖然是恢復了說話能力但已經無法回復過往的歌聲,因此現在安德魯絲在演藝圈只有當(非歌唱)演員以及配音工作
- ↑ 迪士尼指中國人不喜歡這些橋段,但有中國網民表示那些橋段根本沒有問題,質疑是和迪士尼交涉的人員亂扯一通
- ↑ 源自《木蘭辭》,歷代考證已確定是『北朝民歌』,可由其中一句『可汗大點兵』推斷,木蘭之父受到的徵兵令來源並不是中原/關內的『皇帝』,只是因為用漢字記載傳抄,因此歷代文人與說書人就將木蘭傳誦成『中原民族的奇女子』,更在迪士尼動畫版後將這個偏誤印象越傳越廣…
- ↑ 僅片尾從腳開始變化作暗示
- ↑ 女孩子較男孩子成熟,所以不會待在只懷有童心的夢幻島,也是原作者對缺乏美好童年的影射
- ↑ 聲音而言是讚譽有加,但是被指責過於賣弄自己技術的歌手演出唱腔演唱歌曲,而未能準確甚至錯誤傳達角色感情,被部份觀眾指無法表現艾莉兒唱歌場景時的心態
- ↑ 碧昂絲力捧新人
- ↑ 對比阿拉丁的男女主角皆是經過多重遴選
- ↑ 初期宣傳照女主的眼距過大而有的笑談
- ↑ 主要是歐美方面,本作在非洲的票房亦不如阿拉丁或獅子王
- ↑ 較為多人認識的是曾參演沙贊系列
- ↑ 實際劇中表現是
改成論美貌皇后的確是美,但魔鏡看的是內在美,白雪公主比壓榨人民的皇后略勝一籌 - ↑ 儘管Youtube早就不再發佈負評數,但仍能由正評數和觀看數推測出來
- ↑ 源自早期流出的片場外景照,七位燕瘦環肥
充滿政確價值站成一排的男演員被認為把原作的小矮人政確化而炎上;實際劇中是改成了男主角喬納森的盜賊夥伴們 - ↑ 大多影片會因負評太多,來不及刪掉而幹脆禁止留言。
- ↑ 即原本1937年的白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