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記錄的地平線/香港二創資料區 的原始碼
←
記錄的地平線/香港二創資料區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fandom-table" |本條目為防止記錄的地平線二創資料區容量爆滿的子條目 |} == 由小明君([[使用者:WILLIAM0708|WILLIAM0708]])設計版本 == * 以地理,歷史,遊戲等捏他創作的Share World。未有具體寫作劇本。 ** 以開發,探索,享受世界為主軸。 === 背景故事 === * 本來,幻境神話並不存在香港,台灣伺服器。當時只有單一的中國伺服器,作為亞洲第三個伺服器實裝,而且沒有簡繁轉換。據說是當時的運營看中了中國的廣大的市場,不過又沒有分析好港台的玩家的不同需要而成的結果。 ** 台灣,香港人對此事大為不滿,各自寫下聯署信件發往美國幻境神話總公司。 ** 幻境神話明白到香港和台灣人所需要的文字界面並不一樣,但是為一個小島或是城市單獨建立伺服器又不合經濟效益,故此於中國伺服器建立一個繁體中文界面,供港台玩家使用。 *** 但是,問題並沒有改善。中國伺服器的城市就只有燕都,大都,香港三個,台灣所在的福爾摩沙島依然被當成新手區域。而遊戲內的用語,翻譯,語音一切都使用中國大陸的用語和普通話,令香港人,台灣人,各有不滿意的地方。 ** 幻境神話的製作組不明白港台玩家的難處,認為投訴的玩家是過於挑剔。後期,香港各大討論區和台灣各大論壇聯手轟炸幻境神話網站,加上因為華僑製作人員的調解,使製作組讓步,分別為香港,台灣另覓代理和翻譯界面,並在福爾摩沙島和香港地區分別建立玩家城市。另外為了回補中國玩家都市,於洛陽,廣州,成都等地都建立了新的玩家都市。 === 地區背景 === * 香港地區(寶安之地)由3個大地人國家所構成:港島區的維特涅珀公國(Principality of Victoriport),九龍區的佐賽王朝(Zuosai Dynasty),和新界區的寶安部落聯盟(United Tribe of Bo'On)。 ** 公國,王朝都採用君主制,但是公國其實某程度屬於企業國家的形式,單純雇有自己的軍隊,自己運營該土地所有政治,經濟,社會福利等事務。王朝則是典型的君主集權制。部落採聯邦制度,在諸部落之上設有最高議事廳,商議整個聯盟的事務。 * 玩家城市為新界西的屯門,港島區的下環,中九龍的M.K.。而其後基於玩家的建議,開發和版本的更新,西九龍的深水莆和新界東的大埔墟都陸續實裝。 * 寶安之地一開始只是普通的小漁村,沒有任何政權,國家,與普通的鄉村相若。雖然神代的發達遺跡處處,但村民們在物資貧乏,生活吃力的生活環境下,也沒有如何理會。原本寶安之地下方的群島盜賊肆虐,但一小隊從西歐地區渡海探索的大地人發現此處,他們把海盜消滅後,利用寶安之地的位置和優良的海港,打造了一個通往華夏之地的貿易中心,而中國伺服器亦即華夏之地的人亦得知寶安之地出現了異國的商人,故寶安很快的變為一個能夠提供予冒險者出海前往西歐伺服器的海港,以及其他伺服器的未知道具的交易場所,而寶安之地的大地人亦因為貿易而開始富足起來。 * 有些西歐大地人家族從故鄉遷移過來世代居於寶安,便以其龐大財力乾脆在拉特朗島(港島)建立自己的小王國,那就是維多利珀特公國的誕生。 ** 其後,寶安之地的大地人對於其霸佔感到大為不安,生怕自己的家園會被異邦人侵佔。龍山半島的地霸佐賽建立了佐賽王朝,以龍皇自居;並且抵擋了打算侵略寶安半島的西歐大地人聯軍,即有名的亞羅之役。本來領土僅為現實界限街以南的半島,後佐賽的兒子艾爾格和伏葛克把版圖往上拓展,直到眾部落的反抗出現,才固定在稍大於現實九龍的情況。和現實九龍不同,佐賽王朝版圖還包括了將軍澳和部分葵青區。 ** 而北面的部落,是從更早時華夏之地逃避戰亂南下來到寶安的大地人。他們亦對於佐賽王朝和維特涅珀公國的成立感到威脅,因此以五大氏族托路(Toru),馬奎斯(Marquis),班恩吉(Bangi),里約(Rio)和富彌(Fumi)為首,建立一個讓部落之間能夠互相幫助的協定,包括經濟,軍事同盟,其後更合併成聯邦,共同發展。 === 大災難後狀況 === ==== 玩家行為 ==== * 大災難發生後,玩家多因被困於遊戲世界而不知所措。大部分普通玩家分成3種行動方式各自活動: ** 積極遊戲派:對他們來說,現實根本就是折磨,進入遊戲世界對他們可是求之不得,他們很快就適應了遊戲世界的生活,但是因為遊戲時代的習慣使然,玩家的交流僅限於好友之間,小圈子情況嚴重。 ** 消極遊戲派:雖然他們也喜歡遊戲,但是他們對現實還有留戀,希望能回到現實世界。基本上只是重複著日常生活的行動的同時打打怪,做做任務的,無甚長遠目標。 ** 絕望派:他們對遊戲並不看重,現實才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被困於遊戲令他們陷入絕望,失去做任何事情的幹勁。大部分時候都躲在玩家都市的一角什麼都不做。 * 而少部分的香港冒險者有確切的目的: ** 望鄉者:研究任何能夠回到現實世界的方法。 ** 發展者:調查任何能讓遊戲世界更有趣或令冒險者生活素質提高的事物,包括交通,物品開發,科技,資源,與NPC交流,經濟等。 ** 植根者:致力於復原寶安之地作為香港的面貌,包括交通網絡,街道,科技,將之建造為第二故鄉。 ** 探索者:渴望開拓未知區域,迷宮,副本,以及有關於遊戲世界的一切。 ** 聯繫者:研究有關往其他伺服器地區的地理路線,傳送門,騎獸,使寶安之地能夠連接全世界。 ==== 交通 ==== * 本來就細小的寶安之地,在HalfGaia計劃下變得更加細小,在馬匹的支援下,所有的地點都幾乎能在2小時內到達。 ** 多虧神代的交通網絡,基本上沒有任何地方是到不了的,絕大部分道路的情況可以容許正常通行,只要是能夠攀登上的,跳得過的,繞得過的和打得過的都沒有問題。只有少量橋樑和隧道倒塌而無法通過。青馬大橋,大欖隧道和香港仔隧道就是這個情況。 *** 在大地人和冒險者的懸賞之下,很快就有很多抄寫師應征繪製地圖,以前駕車人士必備的地圖王已屬於人手一本的狀況。 ** 香港冒險者主要是使用馬匹移動,因為寶安之地附屬於中國伺服器,華夏之地極為廣闊,新手任務必定附送馬的關係,香港冒險者的馬匹也是人手一匹的程度。 *** 多虧此情況,大部分玩家都習得了馬術技能,可加快馬的跑速和在馬上戰鬥。 *** 水上的騎獸則主要是巨大海龜,河道通常只使用橋和小舟,大災難後更乾脆縱馬躍過。綠蠵龜雖然是瀕危動物,但是幻境神話這邊好像挺多的樣子。 *** 濕地通常騎乘大白鷺移動,聽說有人擁有黑臉琵鷺,但未能確定。 ** 因為比較可愛的關係,女生之間比較喜歡騎乘野豬。野豬和馬的分別稍慢一點,但對於崎嶇地形的適應性高。 *** 中國伺服器引入的稀有騎獸也不少,最常見的有獅鷲,大象,熊貓和老虎,傳聞甚至有人擁有龍和鳳凰。 ** 香港獨有的稀有騎獸有灣鱷,巨大穿山甲,五爪金龍和中華白海豚。 === 重要事件 === ==== 精簡玩家都市 ==== * 當第五個玩家都市大埔墟實裝時,幻境神話管理部開始對過多的玩家都市提出質疑,本來設計部理解並作出了讓步,但是因為大災難發生而沒有實行。 ** 當冒險者在香港活動時,因為發現過多的玩家都市造成了嚴重的新界城鎮自我封閉,每個玩家都市的冒險者都像是有獨立伺服器的樣子各司其政,即使前往別的城鎮的時間其實不長,因為過於齊備的都市造成玩家疏離,練等進度遲緩和遊戲積極性低下。 *** 有少部分玩家提議進行「去新市鎮化計劃」,認為新界的玩家都市就像新市鎮讓玩家固步自封。不約而同的,東西部落聯盟帶來了一份條約,以協助復興神代交通網絡為代價,要求屯門,大埔墟玩家讓出玩家都市。 ** 一開始當然遭到強烈反對,因為此行為和將冒險者逐出家園無異。尤其大埔墟冒險者激烈反抗,部落聯盟唯有祭出公國請來的戰艦壓場。經過「去新市鎮化」發起人,公會聯盟的洽談,和部落聯盟的解釋,讓步,新界玩家終於同意。兩市除去銀行,大埔墟,屯門玩家開始流入旺角。而部落亦往大埔墟附近派遣了人員以便於管理。 *** 事實上,本條約於大地人之間的名稱為「防止冒險者過度擴張界址專條」。 ** 其後,部分下環玩家認為時到如此,下環作為玩家城市的必要性已經不大,提出售出下環予公國,遷移至旺角的主張。當時因為下環的玩家並沒有任何如大埔墟冒險者的反對,且沒有一定要逗留於下環的大理由,因此計劃沒遇到什麼抵抗就落實了。 ** 因此下環玩家把下環售賣予公國,並以獲得的龐大資金推動寶安之地的科技發展。 *** 下環被當成半玩家都市處理,之後西歐冒險者進駐,令人不禁懷疑其實下環是西歐伺服器的玩家都市。 *** 不過,說是剩下一個玩家城,但是冒險者依然會經常到訪或逗留該3個城。 ** <s>說到底,任務還是得做,副本和迷宮還是要打的。</s> ==== 西歐伺服器航線開通 ==== * 此航線在遊戲時代為來往英國地區的傳送點。 ** 理論上英國屬於北歐伺服器,但航線其實根本沒有正式名稱,大家只是以英國是西歐的常識,稱之為西歐伺服器航線。 ** 西歐伺服器的航線於遊戲時代是為了讓居於香港但不識中文的外國人玩家(主要是英僑)能夠從母語界面的伺服器到達香港,或是讓僑民能夠利用航線返鄉而設。 *** 其後於香港區建立了英語輔助界面,航線則作為紀念保留了下來。 ** 航線讓很多西歐伺服器的外國人來到香港觀光,促進了兩地玩家的交流。 *** 相反,有很多香港玩家也在西歐地區活躍。 ** 本來此航線是屬於付費傳送點一樣的東西,但是大災難之後變成了真的航線。 *** 據船員提供的情報,路線由香港南下,通過南中國海,新加坡,穿過馬六甲海峽後繞過印度,印度洋後北上紅海,通過蘇伊士運河往地中海,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後繞過伊比利半島到達英倫半島南岸,在倫敦海姆南方上陸。 ** 當時引起了很嚴重的問題,因為部分香港玩家的最後位置就在西歐伺服器,因為大地人發現護船魔法失效,怪物可以隨意襲擊船隻而無人敢出航,變相有香港玩家,甚至是寶安之地的大地人被困於西歐伺服器。 ** 當時,香港冒險者擁有海賊副職業的雖然不少,但是帶有船的玩家恐怕十隻手指數的完,遑論擁有航海技能的玩家。(備註:航海技能的效果為減低海中怪物的仇恨,怪物等級越高減得越多) *** 但是陸路路途崎嶇,怪物比起海上的更多。而且港交所冒險者認為若要重新連接世界,開通航線也是遲早的事。 ** 為此公國懸賞一大堆道具和錢,要求冒險者護送困於該處的大地人回港。 *** 當時伺服器更將此事判定成一次活動,名叫「遠征西洋的船隊」。 ** 其後,得中國冒險者和眾多公會幫助,公國成功召集到一大票冒險者,一行連大地人船隊274人乘著24艘船,浩浩蕩蕩的出發。 *** 經數個月時間,船隊成功回來,雖然失去了幾艘船,但大地人都毫髮無傷。之後,部分冒險者受公國聘請為航線的護航者,航線正式重開,不過因為路途遙遠,船隻數量不多,班次比較疏落,不跟以前一樣方便。西歐伺服器的物品和冒險者重新流通,經過數次探索,香港冒險者亦獲得海上怪物分佈,印度,非洲,中東地區的一些情報和資料。 ==== 百邪暴動與公會統合 ==== ** 在大災難後,在一開始時,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重視這個情況,繼續玩的玩,生產的生產,蹲家的蹲家。 *** 雖然有少部分冒險者在研究有關於大災難的情況,但是當時的共識是'''這是VR遊戲罷了,我們都是意識進入了這兒,運營很快會修好這個BUG,然後讓我們登出'''。 ** 當然這個很明顯的只是自我安慰和麻醉。 ** 就在這個時候,各種的混亂開始浮上檯面:新界北區受到從華夏之地的蝗禍影響,部落的大量農作物被一掃而空,無數大地人餓死,就連冒險者也被波及,整個北區陷入饑荒狀態。 ** 在西貢出現了海上怪物反攻進陸地,海岸線的村莊被其軍隊掃蕩;因為當地沒有任何政權的分部,沒有大地人派兵支援,導致整個西貢區幾乎淪陷才被佐賽王朝發現到。 ** 屯門,港島地區同時受到海盜的攻擊,城市部分受到嚴重破壞。 ** 隧道和地下走廊的怪物逆流上地面,金鐘,旺角,銅鑼灣一度被佔領,對冒險者和大地人的交通構成一定的影響。 ** 一隊亡靈軍團突然從深圳河攻入香港。從其使用裝備及衣裝,可以斷定是模仿舊日本帝國的皇軍。 *** 因為突然同時發生,所有冒險者都陷入混亂,有如寶安之地即將滅亡一樣,被冒險者們稱為'''寶安浩劫'''。 *** 但在大地人之間流傳著一個更刻骨銘心的名字:'''百邪暴亂'''。 ** 麻甩建港聯盟馬上發信給所有主要公會,要求派使者前往M.K.作緊急會議,並派出冒險者消滅怪物。 *** 港交所突然宣佈成立130億的援助金,發放給大地人以及受影響的冒險者,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可能只是出於好意,但輿論推斷是以此賺下人情,方便之後再賺回更多的錢。 *** 在各公會到達後,麻甩建港聯盟的會長進行了一場有關於寶安之地的未來發展的演說,嘗試說服其他冒險者接受現實之外,詳細陳述統合的利弊之餘,並提出建立一個類似議會的組織。他的演說成功受到廣泛的支持和肯定。 *** 東九龍割據的群雄和解並且成立黃大仙警區,抵擋西貢的海洋大軍。 *** 乂Forever乂,Oriental派出大量人手支援各區戰線,並且叫動了很多中小型戰鬥公會幫忙。 *** 黃金黨向受災的大地人和冒險者派發生活物資,亦有參與戰鬥。 *** 莫斯科則協調了援助的情況,並提供情報和消息。 ** 在大概3個月後,大部分都已平息,但怪物的殘黨依然零星的出現,一直無法根絕。 *** 會議場所設在M.K.公會大廳,並且由麻甩建港聯盟(港交所提供資金)買下。 ==== 寶安鐵路開闢 ==== ** 由於大災難後香港的鐵路和原有的鐵路有許多出入,因此吸引許多鐵路迷進行修訂鐵路路線圖。 *** 王朝,公國和部落也看到鐵路的商機而嘗試開闢,建造新路線。 *** 路線與現實的鐵路的分別包括: ** 1.東鐵線:部落設置了科學園站,方便研究神代的遺跡。 ** 1a.沙頭角支線:從粉嶺站延伸,途徑洪嶺,禾坑,石涌凹,最後到達沙頭角。 *** 是部落的大地人協助復活的一條路線,方便往返東北地區,以及管理沙頭角區域。 ** 1b.和合石支線:從粉嶺站另外延伸,直達和合石站。 *** 為了安置百邪暴動中去世的大地人而人工設置的一條復活鐵路,方便運載遺體及參拜者。 *** 因為原本鐵路途中會經過碧湖花園,牽晴間,景盛苑,華心村等許多神代的粉嶺住宅,因此遭到極多粉嶺冒險者反對。最後繞經和興路解決。 ** 2.北環線:完全由部落建造的大地人軌道通路,從錦上路經凹頭,牛潭尾,新田(雅拉達),古洞(可轉往落馬洲站)並到達羅湖。目前打算延伸北環線至粉嶺北、坪輋,打鼓嶺,恐龍坑。 ** 3.南港島環狀線:由灣仔延伸,經過跑馬地,海洋公園,黃竹坑(有延伸香港仔支線),利東,海怡半島,華富及數碼港,在香港大學站結束,和現實的南港島線不盡相同。 ** 4.沙中線:由於地下走廊和軌道通路混合的關係,途中需要下車。除了經過顯徑,啟德,土瓜灣,馬頭圍,何文田外,更連接著紅磡,金鐘,並於顯徑下方添置了古早沙田線的紅梅谷站,以及由公國和冒險者聯手開闢,在港島尾部分連接會展,皇后大道中及中環西站。 *** 因此可以快速到達公國的市中心。 ** 5.西鐵線:大災難後由王朝興建廣東道站,並發現了屯門南站,洪水橋站。 ** 6.東涌線:發現了大濠,小濠,以及東涌西等站。另外,香港站被命名為中環北站,九龍站被命名為西九龍站。 ** 7.觀塘線:延線的何文田站'''真的在何文田''',現實的何文田站叫老龍坑站。另外終點站位於民裕街的民裕站。 ** 8.將軍澳線:發現有百勝角站。 ** 9.荃灣線:相當多的站名被替換,長沙灣站被命名為長沙灣邨站;荔枝角站被命名為長沙灣站;而美孚站被命名為荔枝角站;荔景被命名為貨港站,葵芳被命名為垃圾灣站,而葵興被命名為葵涌站。因為難以改動,決定於旁邊懸掛牌子聊以分別。 ** 10.港島線:發現小西灣站。 ** 10a.港島北線:冒險者發現的路線,從香港(中環北)站出發,經過添馬,會展,維園,並與北角連接的通路。 ** 11.新東九龍線:從鑽石山出發,經過彩雲、順天、秀茂坪、寶達,到達寶琳站。 ==== 水位上升,從海上襲來的威脅 ==== * 在西歐航線開通後大概半年,寶安之地在對西歐,中國大陸的貿易開始上軌道時,水位突然大幅上升,絕大部分城市地區受到水浸的災害。 ** 在西歐的眾魔法師和建築師冒險者協力下,仿照荷蘭建造的堤壩總算落成,原以為脫離了險境的寶安之地的住民,突然受到來歷不明的未來科技戰艦群襲擊,不僅是堤壩被破壞,公國的艦隊和城市也毀於一旦。 ** 因為完全失去制海權,寶安之地實際上進入鎖國狀態,有效出入口僅剩深圳河,而且那兒也有艦艇守著,要闖過去也不容易。 ** 大地人3國眼見時態越來越嚴重,指揮城市的重建,遷移之餘決定懸紅廣招策略應付此危機。 ** 獻策的冒險者眾多,公會聯盟和3國商討過後,決定採納以下數個計策: * 利用一個規模巨大的魔法擴大整個寶安之地,提高海拔以應付水浸。 ** 想辦法虜獲敵方艦艇,以牙還牙。~獲得其科技後,嘗試複製數隻戰艦。 *** 派人聯絡所有聯絡得上的大地人,冒險者團體,共同對抗本次災難。 *** 在內陸位置建造新城市以作臨時首都。 ** 而建造水上都市則因為成本過高以及有被襲擊的可能性被否決。 ==== 過度擴大的寶安之地,混亂的地鐵路線 ==== * 擴大魔法因為途中暴走的關係,本來只打算擴大2倍,變回原本大小的魔法竟變成4倍,結果寶安之地的面積變得比本來還要遼闊。 ** 而這個魔法一生效後,就有報告說本來不存在地下走廊,軌道公路的地方突然出現了錯綜複雜的線路。 ==== 第二次大災難 ==== * 由於過度擴大了寶安之地,令世界的平衡又再出現扭曲並引發了第二次大災難,有更多人進入了遊戲世界,使得本來僅有1萬人冒險者的寶安之地暴增至約3萬人,等同於日本伺服器的人口。 ** 根據外來人所指,運營聲稱他們之前第一次大災難時由於出現更新問題,遊戲更新被取消,現在準備重新實裝「開拓智域」。 *** 但是目前依然未知道如此多人進入遊戲世界後,現實的情況到底如何。 *** 由於已經不是第一次的大災難,公會聯盟迅速的對應並接納了他們,新的公會開始林立。 ==== 新界大戰 ==== === 玩家都市 === * 幻境神域設計組一開始並不太清楚香港的資料,因此將香港不分青紅皂白劃成單一個玩家都市。但是,香港實際上和台北,東京等大城市完全不同:香港的市區比例遠遠少於任何一個大城市。香港的市區絕大部分都位於海岸,更有4分之1的都市是填海得來的。反觀設計組一開始將香港島和九龍用大橋連接,並且無視地形地鋪設城市,因此香港冒險者會強烈反對其實不無道理。 ** 其後,幻境神域設計組在香港玩家抗議過後亦有重新探討過該問題,但員工按意見分成了兩個派別:一派主張小型玩家都市而多設於各市區;一派主張單一的大型玩家都市。最後管理部出馬裁決,小型玩家都市派是所設計的「下環」,「屯門」,「M.K.」勝出,大型都市派所提出的「香格里拉」或是「啟德」被否決。 ** 香港的所有玩家都市都有著店鋪和NPC數量多,地方狹小,功能分散於各區,建築物密集和交錯的市區規劃為特點。 ==== 屯門(Tuenmoon) ==== * 位於寶安之地最西邊的玩家都市。現實位置為現實的屯門市中心。 ** 神代時建築幾乎全數清拆,但是部落聯盟按神代的原有格局重建建築,而令屯門有著一種舊瓶新酒的味道,受到許多玩家歡迎。 ** 因為鄰近就是托路部落的勢力範圍,所以和大地人的來往甚密。大災難後的屯門冒險者也迅速的和托路建交。 ** 和托路部落進行邪惡亞人掃蕩並開通了一部分的輕便鐵路軌道,方便沒有馬的冒險者和大地人來往西北地區。 ** 野外區域遼闊,風景優美,受到悠閒系玩家歡迎。 ** 此外,水路運輸亦相當發達,有人提議成立探險隊探索大嶼山和澳門。 *** 開拓了青朗公路和大欖隧道,連接深水埗。現在正修理青馬大橋,打算前往大嶼山。 ** 於「去新市鎮化計劃」中除去銀行。 ==== 下環(灣仔)(Hawan/Lowring/Wanchai) ==== * 位於拉特朗島的玩家都市。現實位置為灣仔和銅鑼灣交界。 ** 正名為下環,但根本沒有人這樣叫。冒險者依然稱之為灣仔。 ** 基本上所有神代建築皆被大地人的建築取代,街道也面目全非。 ** 因為大量港島玩家都對香港其他地方一無所知,因此相傳大災難後有好一段時間根本無人敢走出拉特朗島。 *** 因此旺角,深水埗的冒險者得知後灣仔冒險者成為笑話,但事實上下環玩家也有很多人往寶安半島冒險。 ** 比起和寶安之地的居民互動,灣仔玩家和西歐伺服器的玩家經常接觸,加上灣仔玩家有一大堆是本身玩其他伺服器但其實居住於港島的僑民,講英文的人特別多,因此拉特朗島也被稱為鬼(佬)島。當中包括西歐,日本,韓國,非洲,中東,各種各樣。 *** 製作組那邊還很多事的推出不死系怪物副本。 ** 因為有航線可以到達西歐伺服器,所以和西歐冒險者有很多來往。 *** 「去新市鎮化計劃」過後不久售出予公國,並拆除大神殿,其後重開航線後西歐伺服器玩家進駐。 ==== M.K.(旺角)(Mongkok) ==== * 位於龍山半島中部的玩家都市。現實位置為太子到佐敦北邊一帶。 ** 明顯是旺角的英字略寫。 ** 最受歡迎的玩家都市,喜歡泡在旺角的香港地區玩家佔了近一半。 *** 不過由於當地比較開闊,比較不卡而受到各大玩家歡迎。 *** 在「去新市鎮化」後為唯一的正規玩家都市,活躍玩家佔冒險者的60%。 ** 神代建築保留程度中等,除了主要街道很多都已經被大地人建築取代。 *** 但是只有彌敦道是保留的最完整。 ** 因為鄰近佐賽王朝的首都尖沙咀,容易接到任務;副本數量多而難度適中,報酬亦非常划算,成為了練級,打寶的天堂。 *** 所以和現實的潮流集中地不同,旺角是幻境神話的著名廢人城。 *** 此外,由於重慶大廈的關係,印度人超多。基本上把膚色設成較深色的旺角玩家十居其九是印度人。不過因為幻境神話主要使用語音對話,所以廣東話不流利的會被中國人玩家排擠。 ** 佐賽為了追尋其藝術之道而退位,玩家可以在油尖旺地區找到他在四處塗鴉。 ** 東邊有一座由黑幫管理的無法之塔「通天龍塔」,位於現實的九龍寨城。裡面可以接很多難度高而報酬豐厚的委託。 ==== 深水莆(埗)(Shumshui'Po) ==== * 位於龍山半島中部的半玩家都市。現實位置為深水埗到長沙灣一帶。 ** 使用古名的原因只是因為翻譯組輸入錯誤,而因為某程度上也沒有錯而不作修改。當然,繼續通稱深水埗。 ** 原本為佐賽王朝的海港城市,自期間限定大型副本「深海之狂龍」之後作為旺角的半玩家都市實裝。 ** 大災難前神代建築保留度較低,大災難後,因為「回到現在」計劃,冒險者和大地人達成協定,進行神代景色的復原,神代的重現程度為全港之最。 ** 迷宮,副本數量不少,但是和都市隔得比較遠。 ** 作為旺角的附屬城市存在,沒有大神殿。大災難後,生產系公會為了避開旺角的武鬥風氣於此處聚集,進行技術研究。 ** 全寶安之地最大的跳蚤市場。交易者大部分為冒險者,物品的價格非常便宜。 *** 大量技術宅存在,進行各種科技的研發,本來打算以高價售出圖利,但因發現無人願意購買和反對聲音而放棄。 *** 港交所為了平衡科技研究員和其他冒險者的利益煩惱了非常長的時間。 ** 許多至硬黃金黨的會員玩家都喜好在此處逗留,閒聊。 ** 有少部分人正嘗試連接青衣島和大嶼山,但主要是由屯門渡來的玩家發起的。 *** 有一條漫長的遠征公路,其盡頭就是大埔墟。 ==== 大埔墟(Tai Po Market) ==== * 位於寶安半島中央的玩家都市。在活動「佐賽王朝北伐:猛虎帝國軍」之後實裝。現實地區為大埔市區。 ** 雖然叫大埔墟但是中心點在大埔中心.... ** 因為周圍和所有文明斷絕,所以神代的建築保留度很高,但相反,建築損壞比任何城市都嚴重。 *** 因此,所有居住大埔的冒險者於大災難的時候來到大埔墟時都異口同聲的說:「到家了!」 *** 有海港,可以出海往中國伺服器地區,但使用率低於西歐伺服器航線,大災難之後雖然沿途怪物不強,航線沒有受影響,但是使用率依然很低。 ** 三面環山,另外一面就是海的天險之地,加上老虎的奇襲不斷,當時進攻時玩家即使從大埔道直衝也吃盡苦頭。 ** 玩家數量因為新界東新市鎮的關係為全服第二。北至上水,東達西貢,南到大圍的玩家都堆在這裡。 *** 也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埔墟的環境讓人相當舒服。 *** 為全地圖最北的玩家城市,所以很容易見到中國玩家來訪。 ** 因為接近中國伺服器和五大氏族,大量流浪商人於此買賣,是著名的大地人跳蚤市場。 ** 副本「吐露之港」盛產珍珠,經常有很多玩家來打素材。 ** 大災難之後,附近的村落文優供應很多瓷器予寶安之地,當地的大地人賺了大錢,遂成為一方土豪。 *** 他們也是「去新市鎮化」的發起人之一。 ** 「去新市鎮化」後除去銀行,本欲除去大神殿,但因為地理環境特殊而不除去大神殿。 *** 開通了吐露港公路,沙田的高速公路和提士凱安山(大老山)隧道前往東九龍。被冒險者戲稱為Project 74X。 === 大地人首都 === ==== 維多利亞城(Victoria City) ==== * 維特涅珀公國的首都,現實位置包含中環,上環,西環。 ** 沒有城牆和護城河的中立商業城市。全寶安之地最大的大地人城市。 ** 為公國的商業中心,居住了數十萬人。 ** 許多玩家都會來這兒做貴價物品買賣,加上城市建設華麗,神代摩天大廈和大地人高樓並存,所以很容易卡。如果發現誰很不情願來維多利亞城的話,多半是這個原因。 *** 大災難之後卡的問題解決了,但是許多卡慣了的人還是有陰影,所以托買/賣的人還是一大堆。 ** 有一個很大的城堡,和神代高樓大廈連接,使得其城堡非常龐大。 ==== 尖沙咀(Tsimshatsui) ==== * 佐賽王朝的首都,現實位置相同。 ** 大地人建築偏中式風格,但神代建築卻充滿西洋味道的矛盾之都。 ** 在佐賽本人的推動文化之下,文化創作非常流行。 *** 也不乏黃金黨的惡搞文化。 ** 被玩家稱為‘遊樂場’。 *** 雖然如此,軍國主義風氣曾經非常發達,但在政權易手後已消除淨盡。 ** 和維多利亞城不同,有高聳的城牆和許多防禦的塔樓。 *** 城外東邊市鎮酒吧多,人煙稀少而安靜,大災難後,許多冒險者打完副本,夜晚會到那兒喝上一杯輕鬆一下。 ** 大災難後發現大地人似乎不是叫尖沙咀而是‘閃姆薩瑞’。但此名字太過難記和繞口,加上冒險者的推廣,結果連大地人乃至王朝都改口叫尖沙咀了。 *** 最後根據西歐伺服器的玩家確認原因是「美國本部的人根本不會唸Tsim Sha Tsui」。 === 其他城鎮 === ==== 通天龍塔 ==== * 現實位置位於九龍寨城。 ** 和九龍寨城的水泥塊不同,是一座高聳入雲的115層高塔。 ** 據說在神代是華夏之地管理寶安之地的要塞。但是,自從開發了寶安之地後,此處因為佐賽王朝不管,公國不管,華夏也不管而變成的三不管地帶,毫無法律,無人敢惹該處的黑幫,因此滿藏罪惡和黑暗。 *** 內裡住了足足2萬5千人,結構破爛,臭氣四溢,通道闊度僅能容一人單行,而且只能徒步登塔。 *** 不僅往高空發展,連地下都有迷宮一般的構造。 ** 管理當地的黑道老大托馬為人卑鄙骯髒,無惡不作,而其女兒庫美在大災難時無法忍受其瘋狂的行為,精神崩潰而殺盡塔內惡人,並從塔頂跳樓自殺謝罪。 *** 當時有冒險者經過發現從天而降的她,救了她以後聯絡公會聯盟前來洽談龍塔的去向。最後該冒險者和她結婚並共同管理龍塔。 ** 公會聯盟正構思重建龍塔的詳細情況。 ==== 里斯基達村 ==== * 托路部落舊首府,群聚村落。現實位置為錦田。 ** 聽說運營設計組原案改名時用的還是漢字錦田,但誤交到負責翻譯日本地名的翻譯員而誤翻成Nishikida。之後中國伺服器取得此英文名字時也誤以為是原文而譯作里斯基達。 ** 由初期部落建成的群聚村落,因此科技較落後和城市度不大。 ** 曾經是托路部落首府,但因為隨著更新被廢除首府地位,改為將屏山當作首府,保留作陪都。 *** 據當時的傳言指,因為運營聽到屏山文物徑的事就決定換首府的。 *** 當地人稱翡翠騎士團的團員會來這裡休假。 ** 而騎士團消失後,光顧者變成於軍營練功的老手。 ** 自從廢除首府地位後,除了從大埔墟前往新首府屏山之外幾近沒有任何必要前來,所以沒什麼人氣。 *** 據說當地居民也非常滿意這種安靜的生活。 === 部落首府 === ==== 屏山(Pingshan) ==== * 托路首府,現實位置相同,也包括了元朗市中心的部分。 ** 神代的圍牆被保留下來,裡面有很多住宅。主要的商店,議事廳全部在牆外。 ** 雖然神代的文物徑的內容被替換成部落的歷史,但可以看得出一些端倪。 *** 可以接取考古,探險任務,探索神代的歷史。<s>雖然本來就是現代</s> ** 附近有一座迷宮,怪物能力不強。獎勵多是任務的關鍵物品和金錢。 ** 所有部落中發展得最快,已經建立了天水(圍)城,安定城和南安城3個現代化城鎮。前兩者現實位置與同名地點相同,南安城則建在洪水橋附近的位置。 *** 因為梗玩得太明顯,當時已經被香港玩家吐槽。 ==== 利法普(Rivarp) ==== * 馬奎斯首府,城下町。現實位置為河上鄉。 ** 被某種詛咒影響,周圍是潮濕的熱帶雨林和草原。 ** 建有一座巨大的歐式城堡。 ** 大災難後出現了一個特殊氣候生態區,可以採集到一種有效儲存魔力的物質,能夠製造許多魔法道具,被認為是寶安之地的產業革命的關鍵。 *** 一樣被重兵把守著。 *** 此處沒有迷宮,不過可以於派西斯江中搭乘木筏打怪。 ==== 貝特拉葛度(Pedracado) ==== * 里約的首府,現實位置為石湖墟。 ** 宗教祭祀,文化發達的小鎮。 ** 非常奇怪的,此處被某種詛咒影響而全年有雪。 ** 大災難後周圍礦業發達,其礦產經判斷確認為適合製作各式合金用作建造和開發被認為是寶安之地的產業革命的關鍵。 *** 因此,此處被部落聯盟重兵把守,只有授權的冒險者方可採集。 ** 附近也有遺跡,難度一般。 *** 據說舊名為佩特雷納(Pedreira),不過沒人在意。 ==== 馬述扎巴爾(Mashu'Jabal) ==== * 班恩吉的首府,現實位置位於粉嶺。 ** 被某種詛咒影響,此處的氣候乾旱,有沙漠,但沙子呈粉白色。 ** 所有首府中最難生活的地方,奇怪的遺跡隨處可見,更有一座龐大的金字塔。居民大多以放牧為主。 *** 附近埋藏了很多的古董,只要挖掘出來,再拿給當地的鑒定師鑒定就能拿到金錢報酬。 ** 大災難後開始挖掘出神代的物品,對此部分大地人相當有興趣。 ** 有迷宮,位於一座靈山上,難度頗高。 ==== 雅拉達(Arata) ==== * 富彌的首府,現實位置位於新田。 ** 附近有一座火山,因為沒有和現實對應的山,所以玩家當時有點無所適從。 ** 翼龍肆虐的地方,可以購買熱氣球討伐之。其素材就是製造背包的材料。 *** 附近的火山灰令泥土非常肥沃,是部落聯盟的農業中心。 *** 因此也有溫泉,無論什麼時候都非常受歡迎。 ** 可以挖出化石,復原後可以拿去給部落的研究員換錢。 *** 據說有在龍此處沉睡。 ** 大災難後,被認為是研究寶安之地地質的最佳場所。 ==== 沙田特區(Shatin S.A.R.) ==== ** 水位上升事件後,三國於香港正中央沙田建立的聯合共管城市,為寶安之地最巨大的城市,現實位置北達火炭,南至顯徑,東至馬鞍山,涵蓋整個城門河流域。 *** 由於寶安之地比原來的還大一倍,所以非常遼闊。因此,也足夠安排住宅予大量失去家園的大地人和冒險者。 *** 因此有很多內地冒險者逃亡下來,造成相當多香港冒險者不滿。 ** 由於是新的都市,自然的也出現了大神殿和公會議事堂。 ** 隨之而來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怪物群,地城以及任務發佈,成為了新一代的寶安之地的中心。 *** 由於沙田的廣闊土地提供了充足的農,工,商業,住宅用土地,以及周圍資源量龐大,整個寶安之地的發展都已經上了軌道,目前研究組正在鑽研如何與其他伺服器取得遠端通訊,以及重建跨伺服器的傳送門網絡。 ** 整個城市由數十種的建築風格的區塊所混合而成,可說是東西文化交匯的寶安之地的象徵。 ==== 古代種根據地 ==== ** 現實位置位於石崗軍營。 * 香港的職業和中國伺服器相同,嚴格來說依然屬於中國伺服器,所以沒有自己的古代種騎士團。 ** 有玩家預計若是實裝名字肯定和珍珠有關。 *** 而駐守在香港的翡翠騎士團在相當後期時出現,當時因謠言過度宣傳,而令騎士團被稱呼為「明珠騎士團」。 ** 數量不多,大災難後消失也沒有太多人在乎。 *** 本來是為了讓古代種也能夠進行訓練而設下極強的周邊怪物(約80~90級),之後大埔墟冒險者探索過後被當成是高等玩家的練等聖地。 === 地下城、迷宮,副本及活動 === ==== 地下迷宮「馬德里地下走廊」 ==== * 神代建成的一系列地下迷宮,現實的地鐵隧道。軌道已被拆除。 ** 雖然入口已嚴重毀壞,但地下的月台標識了地名。 *** 因此,大地人利用時經常搞不清站名是哪裡。 *** 有些站點露天而損壞程度特別嚴重,而且還有空中怪物把守。 ** 現時除了三條海底隧道之外唯一能來往拉特朗島和寶安半島的方法。 *** 本來大部分入口都被封死,在大地人的幫助下開通。 ** 當然有些位於天橋,建築物而又被清拆的入口就需要取消。 ** 裡面怪物並不強(約30~40級),但是數量,種類繁多,單人長距離前進消耗頗大。暫時仍然無法統計怪物的總數。 *** 玩家暫時以馬作為迷宮內的移動手段,正在尋找有效承載大量人口的獸類。 *** 復活地鐵的方案因需要解決過多問題而不符合經濟效益而被否決。 ** 大災難以後,大地人委託冒險者,於隧道內設置火炬,地名,分岔路標示牌。 *** 聽說在上環站,彩虹站的特定位置能夠進入相當困難的不死系迷宮。 *** 似乎加了一些現實世界中計劃興建中的路線,冒險者因從未見過而無所適從。 ==== 地面迷宮「基斯路軌道列車」 ==== * 神代建成的一系列用柵欄圍起的地面通路,現實的火車軌道。 ** 車站大多都有被保留,但是已經被怪物佔據。 *** 因為站名有時會有出入,所以有些冒險者會搞不清。 ** 高速來往寶安半島的路線,內設有12節的軌道車,形狀類似摩托車拉著礦車,一節最多僅能運載3至4人。大概每3~5分鐘生成一班,所有乘客都下車之後就會消失。 *** 可以騎馬利用,但很容易途中被怪物打趴,然後回大神殿,白白浪費時間。而大災難後也會擋到使用軌道車的冒險者而被罵。 *** 路上的怪物皆為遠攻,會經常攻擊軌道車內的乘客,乘客必需想辦法應付。擊殺怪物後可以到鎮守車站的NPC取獎勵。由於獎勵金錢和經驗只是中等,獎勵物品又實在太過普遍因此沒什麼人會特意去洗。 *** 更好笑的是,如果隊中沒有法師抵擋怪物攻擊,就會單方面的被射成靶子,然後倒在列車裡。雖然不會馬上被傳送回大神殿,只可以在落車的車站復活,然後被直接丟出閘。而一個高手帶著死成一片的新手移動的光景被黃金黨恥笑為「和合石鐵路」,「運屍工具」。 ** 馬的普及,路上怪物的豐富度,麻煩度以及收費都趕跑很多冒險者去越野,或是改為使用隧道。 ** 目前僅有一些輔助鐵路,小型路線成功復活鐵路功能。 ** 大災難後加了一些以前存在過的路線。 ==== FULLRAID副本「深海之狂龍」 ==== * 深水埗實裝前的預熱副本。 ** 一條中隊75級的海龍,而玩家需要在海邊和海中的海龍戰鬥。 ** 海龍除了各種物理攻擊,還會操縱潮水,也有低機率將人丟進水裡。 *** 丟進水裡後海龍就會引發大海嘯,捲入海嘯的人會被大放血,算是相當困難的副本。 ** 攻略成功有機會獲得秘寶級素材「狂龍之玉」,可以委託珠寶匠加工,可以大幅增加裝備防御力,水系魔法效果及減低技能冷卻時間。 ** 此外,也有機率能獲得單手劍「海龍的咆哮刃」,使裝備者能操控水強化護盾或是攻擊。 ==== 紅隧「赤紅之魚窟」(以上借用自風之魂的設計) ==== * 現實的紅磡海底隧道中出現的迷宮。以紅色和魚人為主調。 ** 不太難打,在25級左右。但是相反數量多達數百多隻,比起地下走廊密集得多。 *** 隧道內怪物會因隧道內的隊伍等級上升,但最多只是升至30級左右。 *** 因為是所有過海途徑中最簡單的,所以過海的人總是一大堆的湧進去,導致怪物被殺光光之餘還造成擠塞。 ** 後來隧道內部多了幾層迷宮。BOSS是比較普通的40級RAID Boss,很適合中等程度玩家挑戰。 ** 遊戲時代只需要無視怪物直衝就好。 *** 大災難後因為魚人會圍毆,而且有一定組織,所以很難再單人通過,大部分過路者都流往地下走廊。 ==== 西隧「恐懼的海魔宮」 ==== * 現實的西區海底隧道中出現的迷宮。以難度和快速見稱。單層構造。內裡有一個跑速加成的Buff,可以把隧道內玩家跑速增加兩倍。 *** 隧道內怪物會因隧道內的隊伍等級上升。不過怪物數量比起其他兩條隧道少。 ** 內裡極為複雜,有很多死路。大災難之後似乎還有變化。 ** 初始實裝時怪物達到80級的地步。當時最高級玩家通過時更加出現過250級的規格外怪物。據說單憑物理攻擊就把數十名封頂玩家秒殺。 ** 據說官方是想讓玩家避開怪物的攻擊並營造出逃往隧道出口的感覺,迴響極差。 *** 最後官方把怪物等級,AI調低,但最低的也有50級。怪物的行動方式變得簡單,使低級玩家也能靠技術取勝。 ** BOSS為一隻極強的120級大海怪,除此以外還會有許多高級怪物幫助BOSS。因為極為困難而容許96人同時攻略。基本上公認是香港區的BOSS。雖然如此,但直到大災難,還沒有隊伍能打贏它,所以也無從得知其獎勵。但基本上可以確定一定是複數的幻想級的裝備。 ==== 東隧「海底之神龍」 ==== * 現實的東區海底隧道中出現的迷宮。3條海底隧道最長的。 ** 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東隧內部水浸。怪物大概為40級左右,雖然有船作交通工具,但是許多怪物會從水中發動襲擊。船不受怪物攻擊影響。 ** BOSS是一條東方龍,75級。和深水埗活動的相比沒那麼強,但是在水中若隱若現,相當難應付。 ** 後期開放了可以進入水內,玩家也開始可以水中打怪。但是,因為近戰下水使不了力,遠戰下水就是靶,除非有泳術技能的玩家在,BOSS依然是很難應付。 *** 大災難後隧道變化都在水中的通路,相當複雜,怪物也多,基本上還沒有探索完。 ==== 活動「佐賽王朝北伐:猛虎帝國軍」 ==== * 大埔墟實裝前的預熱活動。容許24人組隊作戰。 ** 玩家要組成部隊,從大埔道行軍北上,攻略大埔的BOSS虎皇。 ** 駐守的老虎部隊在途中會頻頻發動奇襲,玩家需要多加提防。 ** 虎皇身形不大但身手敏捷,非常麻煩。 ** 攻略成功的玩家有機率獲得秘寶級裝備「虎狩・大步斬」,是一把刀柄充滿中國風味的橫刀。但是被很多人當成日本刀。 *** 鋒利無比,對付野獸有傷害加成。很受歡迎。 ** 有玩家也相當滿意一路上的風景的重現度。 *** 之後,大埔道也有出現老虎殘黨,但是沒活動時難對付。 ==== LEGION RAID訓練副本「海洋的巨大要塞」 ==== * 位置位於現實中的海洋公園,轉化成了巨大的要塞,佔地兩個山頭。最多容許96人組隊攻略。 ** 是一個讓中國伺服器玩家進行LEGION RAID訓練的副本。 ** 怪物都是野生動物。能力較差(約20級),但數量極為龐大,整座要塞內有近萬隻。 ** 神代遊樂設施都被改成了迷宮,奇怪的戰鬥舞台,或是移動,獎勵,陷阱裝置。對於玩家說比起RAID更像遊樂場。 *** 因為難度偏低,而且沒有BOSS的存在,只要靠物量攻勢就能攻下的RAID。不過獎勵很普通的就是了。 ** 大災難後難度提高至如紅隧怪物的難度,並設置了一個相當難打的BOSS,90級中隊也不可能無雙過去,相對的,獎勵變得豐厚了。 ** 只是裝置還是很好玩,和遊戲時代一樣很高人氣。 *** 由於內部大多數神代設施進行過不明的防潮處理,保存程度很高,研究公會很熱衷於研究其原理和應用於其他物件的可能性。 ==== 地面迷宮「夢之城」 ==== * 位置位於現實中的香港迪士尼樂園,比起巨大要塞小許多。 ** 是遭怪物佔領的區域,內裡怪物能力強大而有很多DEBUFF因此非常難纏。 ** 按園區分開怪物類型:美國小鎮大街的是近代風士兵,牛仔的亡魂;探險世界是野生動物和部落野人;幻想世界是一堆可愛的動物和奇獸;明日世界是機器人和外星人,如此類推。 ** 好玩的裝置也很多,但是知道的人不多。 *** 獎勵豐富,物品能力優秀。 ** 大災難後似乎有變大,而且增設各種讓人想起了迪士尼角色的BOSS。 *** 這些BOSS大都是令人聯想起主角,但是事實上BOSS都面目猙獰,令人不禁感受到惡意。 ==== 期間限定迷宮「歸來的荔枝兵團要塞」 ==== === 第一議會 === * 原本寶安之地的公會並沒有如此團結,大災難後因為麻甩建港聯盟的邀請信,黃金黨的號召加上各種事件的發生而導致公會統合的出現。 ** 會議名字一直無法敲定。以寶安/港服為頭,後綴行政會議/局,立法會,人民代表大會,公會聯盟,議會,討論區,或是公聯會,城市論壇等。最後在第二派的公會聯盟成立時被大地人命名為第一議會。 ==== 乂Forever乂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104人 ** 類型:攻略公會 *** 公會會長:乂Forever神乂 ** 香港區著名廢人公會,以極長遊戲時間著稱。通常駐守於M.K.。 *** 為了第一時間嘗試新副本而幾近全員上線,人數很快確定了。 ** 入會要求80級以上。 ** 成員素質參差,有好人也有廚。 *** 大災難後經常接取探索新迷宮的任務,遠洋航行一役亦有活躍。 *** 不過西隧攻略一直吃鱉。 ==== 至硬黃金黨聯邦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超過3000人,香港區最大公會。 ** 類型:無序的綜合公會 ** 會長:Dr.Jin->大口369->Viva->Brain_MonsterII->GambleJ-MK2→早晨我姓林/YSO_Plastic/HeavenLineageII ** 旗下有許多合併,歸順的公會。 ** 成員由香港高登討論區會員所構成。主要駐守於深水埗和尖沙咀。 ** 遊戲時代曾經被廚大口369霸佔整個公會,不停騷擾其他玩家,惹是生非,引起大量會員不滿。最後經會員Viva的帶領驅逐。 ** 但是Viva因為和中國伺服器的朋友謀取公會利益,又經常把說其中國友人壞話的會員而踢出公會,最後會員們向營運代理舉報,終成功趕走Viva。 *** 之後,Brain_MonsterII成為會長後將討論區的文化帶入公會,使現今的公會形象漸漸成型。 ** 內裡毫無規限,會員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公會的存在理由只是為了交友聊天。 *** 長期統領整個寶安之地的輿論和主流民意。 *** 各自按興趣分開很多組別活動,主要是聊天,打寶和生產。 ** 大災難後也保持這種情況,並新增了研究組別。 ** 在大災難後首先嘗試畫圖功能和作曲功能而成功。料理系統也是由他們先行發現的。 ** 若有某個動機出現,全部人都會參與同一行動,例如是好玩的東西,或是修理欺負人的廚等。自身也廚力驚人,若是惹上了就永遠不可能在遊戲中再抬起頭,所以有著寧願得罪GM都不要得罪他們的傳聞。 *** 遠征西洋的船隊時他們是第一個響應前往的,但是因為沒有船和會員等級偏低,並不是跟了很多人。 ** 後期因為有廚以黃金黨的名義惹是生非,在將其逐出公會後宣佈除非會長號召,禁止以黃金黨的名義進行任何攻擊活動。 ** 在Viva時代分裂出超硬塑膠聯盟,後來在大災難的時候重新修好並結盟;在後來大災難時期又因為管理和會員利益問題分裂出新黃燈連線,最後總算關係正常化,目前處於三黨聯合又互不從屬的鬆散同盟狀態。 *** 目前新黃燈連線的勢力最為浩大,大部分會員也從以黃金黨為首的傳統轉為以HeavenLineage為馬首是瞻。 ** 最近忙於和初來乍到的鄉土聯合軍,油旺尖同盟會還有親子大公國打交道,無瑕理會寶安之地的事宜。 ==== 港交所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約150人 ** 類型:商業公會 ** 會長:我殺你晚點 ** 商業公會,名字取自同名企業。聽說會長真的是在裡頭工作。提供詳盡的物品價格行情,會員也賺了非常多錢。主要駐守於維多利亞城。 *** 許多在現實中都是經濟學的人才,大災難後親自證實。 ** 經常都掛在維多利亞城買賣,也是維多利亞城卡的原因之一。 *** 基本誰的裝備美輪美奐的十之八九是這公會的人。 ** 基本上成員的人都不錯,前提是你得碰到他們在。大災難雖然不能掛機,但是也經常擺賣。 ** 大災難後第一個想到要重啟西歐伺服器航線的,和大地人的商業談判也功不可沒。 *** 深水莆的黃金黨研究團隊資金的主要來源。 ==== 麻甩建港聯盟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約50人 ** 類型:廢人同好公會→政治公會 ** 會長:一條腳毛 ** 取自同名節目,與港交所不同,是由普通網民亂改而成。主要駐守於M.K.。 *** 內裡100%屬於成年單身男性。因為其陰沉氣氛使全服皆知。 ** 大災難之後,為了洗脫其悲慘形象,發信邀請了香港所有主要公會進行寶安之地的發展會議,大爆驚人事實:會長是個政治達人。 *** 負責處理寶安之地的大地人和冒險者間糾紛。 ==== 黃大仙警區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約500人 ** 類型:合併公會聯盟 ** 會長:四眼叱咤龜 *** 由十多個東九龍玩家公會在大災難後合併的公會,是大災難後成立的最大公會。主要駐守在東九龍各小鎮。 ** 主要由爆石騎士團(同好公會),彩虹(同<s>性戀</s>好公會),Yellow Storm(戰鬥公會),瘋狂鑽石(戰鬥公會),S.O.D.(生產公會),今晚打老虎(生產公會)等中小型公會合併而成。 ** 遊戲時代於東九龍進行生產/打寶地盤爭鬥,不共戴天。 *** 大災難後本來打算繼續鬥爭,但是其中最大的勢力Yellow Storm公會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而叫停。 ** 當然一開始沒人同意,經過其他冒險者談判和調解後終達成和解,為共同發展而簽下約定,合併成一個公會。 ** 黃大仙警區是該會長'聲稱'避免誤會YellowStorm吞併了其他公會而起的名字。<s>雖然黃大仙根本就是YellowStorm的領地,其他公會也不在黃大仙區...</s> ==== the Oriental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約200人 ** 由居住於香港的外國人和居於西歐的外國玩家組成的鬼佬公會。主要駐守在下環。 ** 公會類型:戰鬥公會 ** 會長:Sry_Idunno_what7usay ** 會長是個土生土長的香港鬼佬,說的一口流利廣東話。 ** 實力中上的戰鬥公會,但是大部分人說的是英語,經常被誤會是西歐伺服器過來的。 ** 大災難後探索過香港島的南邊和大嶼山東邊,發現了兩個主題公園都變成了敵人的老巢。 *** 遠征西歐伺服器時以語言優勢打聽了許多關於西歐伺服器的資料。 ==== 巴士同好陣線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約90人 ** 公會類型:同好公會 ** 會長:(沒有上線而空缺) ** 由巴士迷組成的公會。 *** 本來並不是很顯眼,但是大災難後,在進行交通規劃時大為活躍,提供地理資料,資源分配和道路開拓的建議,成為香港區發展上舉足輕重的公會。 ** 長遠目標是在寶安之地復建巴士路線網絡。 ==== 神州霸業 ==== ** 大災難後公會人數:約2400人,香港區第二大公會。 ** 公會類型:生產為主的綜合公會 ** 會長:好汉大爷饶命 ** 唯一一個不是在香港創立的主要公會,是從中國移民下來的公會。駐守在屯門和禁區一帶。 *** 大災難後因在中國伺服器中爭權失敗遷移至寶安之地。 ** 因為許多人不會粵語,而遭香港冒險者排擠。當時只是到達了上水的位置就遭到香港冒險者的驅趕,雙方衝突嚴重,幾近大打出手。 *** 部分激進會員用爆炸魔法胡亂轟炸都市,當時激起了很多香港冒險者的怒火,稱要驅逐蝗蟲,光復上水。 *** 事件越鬧越大後,香港冒險者因理性對待或驅逐中國冒險者嚴重的撕裂,事件依然無法達成共識,神州霸業的冒險者依然不受部分冒險者歡迎。 ** 眾公會見無計可施,唯有聯署一份不歧視聲明,安撫神州霸業冒險者的同時和盲目排斥之的香港冒險者劃情界線。 *** 之後,神州霸業的一位成員向會長提交了一份報告,指出'''這樣大搖大擺的南下不暴動才怪''',會長為表誠意,而委託會粵語的冒險者幫會員全體惡補粵語,達致全員都至少聽得明白。還特別把公會的字體改成繁體。據其內部消息指,會長的決定氣跑了幾近30%的會員。 ** 其後,於香港極北區建立的自己的家園,其後公會會議亦有邀請神州霸業參加會議。 *** 意外的會員為人都不差,可見中國冒險者絕非洪水猛獸。<s>素質差的全退會了</s> ** 提出過土地改革政策,是為防止有惡人以購買土地作出任何破壞社會的土地公有化政策。中國的群雄割據混戰就是因為公會購地為王的原因所致。 *** 西歐伺服器航線開通事件提供過船隻。 *** 事實上因為黃金黨的<s>威脅性</s>存在,寶安之地的治安算得上頗佳。 ==== 失敗公會 ==== ** 大災難後會員人數:約800人,香港區第三大公會。 ** 公會類型:新手收容所 ** 會長:Translate_Server_Err ** 專收留新人,弱者的公會。各種悲劇的集合體。駐守在深水埗。 ** 會長本來想用翻譯軟件翻譯一個中文暱稱成英文以方便於歐美地區遊玩,但翻譯軟件出錯也懵然不知並照用不誤,堪稱幻境神話第一的Epic Fail。 ** 因為此事而成為大名人,當時還被美國官方網站報導過。 ** 偏偏本人的遊戲能力低到絕望,經常被新手,老鳥嘲笑,玩了十年一個秘寶級裝備都沒有。曾經見證過新手由1級玩到封頂,自己還是十年如一日。 *** 因此本人立下毒誓,絕不升上50級,也絕不與高於50級的人交流。這個公會可說是他個人的怨念的體現,其公會介紹「強者即惡」,會規「高於50級的會員自動逐出公會」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 在大災難後收留了很多新手,不擅長戰鬥的冒險者,甚至無法戰鬥的大地人,成長為一個相當龐大的勢力,使其他寶安之地的公會不得不與之合作。 *** 因為大災難後的互助,似乎讓他有所釋懷,公會不僅開始有50級以上的冒險者出現,會長也願意向90級的冒險者釋出善意。 ==== M.O.S.C.O.W. ==== ** 大災難後會員人數:612人,第四大公會。通稱莫斯科。 ** 公會類型:互助公會 ** 會長:約瑟夫史太林 *** 香港區最古老的公會,大概在中國服實裝時就建立了。主要駐守在大埔墟。 ** 雖說公會名是會長個人的興趣,但是會長本人住馬鞍山,因此經常被誤解是馬鞍山XXX的簡寫。最後會長半開玩笑的敲定全寫為Ma On Shan Communist Organization(of)Wanderer(馬鞍山冒險者共產組織)。 *** 很早的就與幾個公會建立緊密的聯繫,方便資金,消息,物品,人力更流通,以有利成員的遊玩,其系統受到港交所的成員的高度評價。 ** 除了乂Forever乂之外平均等級最高的大型公會。 ** 一到和蘇聯有關的日子就會全員齊聚在大埔墟唱《牢不可破的聯盟》或是《國際歌》,而成為風物詩。 ==== 添馬鎮守府 ==== ** 大災難後會員人數:約400人 ** 公會類型:生產公會 ** 會長:勉悟番薯藤 ** 在大災難後才成立的公會,由喜好海軍,艦船以及艦船擬人化的玩家組成。駐守在下環。 ** 經常出外海採集素材,也專業負責幫助西歐航線的護衛和近海巡邏。 ** 除了提供現實中的航海,海軍資訊等專業意見之外,在對抗水位上升時也有出謀劃策,是該次事件的大功臣,因此被工會聯合邀請進入會議。 === 第二議會 === * 由第二次大災難進入的冒險者工會所構成的議會。名字由大地人命名,但是他們並不接受這個名字(因為聽起來像是在貶低他們)。 ** 由於作為新進冒險者和第一議會的思考,價值觀,以及對寶安之地的認識也有一段距離,加上人數眾多,因此不欲參加成員固定化的第一議會,另外組閣。 ** 因此雙方議會各自有一定程度的矛盾,但是為了在寶安之地生活下去又不得不協商合作。 ==== 鄉土聯合軍 ==== * 定位:綜合工會 * 會長:無風聖劍 * 香港討論區的專屬幻境神話公會。 ** 比較親中,極欲和中國大陸本土的玩家取得聯繫。 ==== 彭福公園 ==== * 定位:探險工會 * 會長:今晚賭鑊甘 * 以和馬有關聞名的公會。 ** 內裡的玩家基本上都是馬術高手,精於騎馬通過各種崎嶇的地形。 ==== A Blast from the East ==== * 定位:戰鬥工會 * 會長:東方乂伏見 * 從第一次大災難的日本伺服器回歸的冒險者公會。 ** 是第二議會的精銳戰力,擁有4名90級以上的成員。 ==== 瀝源之神龍 ==== * 定位:戰鬥工會 * 會長:春日銀城 * 駐守在沙田市中心的戰鬥公會。 ** 沙田三雄之一,其會長為著名的公會戰奇才,有著「沙田軍神」的稱號。 ==== 風林火炭 ==== * 定位:戰鬥工會 * 會長:御龍山啄木鳥 * 駐守在火炭的戰鬥公會。 ** 沙田三雄之一,以會長和四名副會長,合稱「火炭五虎」聞名。其高超戰術和瀝源神龍齊名。 ==== 顯正 ==== * 定位:戰鬥工會 * 會長:飛花落葉毋恨風 * 在大圍新建立的戰鬥公會。 ** 沙田三雄之一,會長為冒險者中少見的高齡者,其個人魅力和統率力超群,擁有「大圍的獅子」之名。 ==== NTP Voyage ==== * 定位:探險工會 * 會長:過伶仃洋 * 駐守在大埔墟的公會。 ** 專門到訪寶安之地的各處探險,目前則負責前往外地探索。 ==== Mr.F ==== * 定位:探險工會 * 會長:Mr.F→Theodore C.→可愛小企鵝→滑稽三叔 * 歷史,軍宅同好會,負責和第一會議聯繫。 ==== 港北出聲 ==== * 定位:生產·貿易工會 * 駐守於上水的公會。 ** 主要是以協調中港兩地的貿易和生產為主。 ==== 第五國際 ==== * 定位:生產工會 * 共產公會。 ==== 龍城 ==== * 定位:貿易工會 * 駐守在九龍城的公會。 ==== 巧·岸居 ==== * 建築公會。 ==== 獅鷲騎士團 ==== * 定位:戰鬥工會 * 激進的反中國公會。 ** 和神州霸業曾經展開過兩次的衝突。 ==== 西貢人民解放陣線 ==== * 在西貢建立的綜合公會。 === 重要事件有關公會 === ==== 龍王海賊 ==== ** 大災難後會員人數:5人 ** 公會類型:戰鬥公會 ** 會長:(沒有上線而空缺) ** 本來在遊戲時代是一個龐大的航海公會,擁有龐大船隊和前往其他伺服器的經驗。主要駐守於下環和離島區域。 ** 大災難的登入人數極少,成為了蚊型公會。 *** 在西歐伺服器事件中提供了許多有關航海的須知和資訊,亦有會員參與船隊。 ==== ENTER ==== ** 大災難後會員人數:13人 ** 公會類型:戰鬥公會 ** 會長:特急1號 *** 全名為新界東特快列車(East New Territories Express Railway)。 ** 非常顯而易見的,會長是個火車迷。駐守於大埔墟。 ** 在去新市鎮化計劃中領頭反對大埔墟失去玩家都市地位。本身亦有主張復建鐵路。 ==== 大口組 ==== ** 大災難後會員人數:約200人→10人→解散 ** 公會類型:廚公會 ** 會長:大口369 ** 被至硬黃金黨踢出的大口369殘黨在大災難後建立的公會。駐守在里斯基達村。 ** 內有許多被騙的新手冒險者,奴役新手為自己工作。 *** 黃金黨得知此事後大為氣憤,一大票冒險者轟進大口組據點,解救新手,GANK殺大口組後,安排了會員於3個大神殿恭候並寸步不離的監視之,直至投降為止。當時抵抗衛兵的風箏戰依然為黃金黨所津津樂道。 ** 其後大口組遠遁華夏,但被中國冒險者排擠,最後解散收場。 *** 以生命證明了絕不能得罪至硬黃金黨。 ==== 親子大公國 ==== ** 大災難後會員人數:約35人 ** 公會類型:生產公會 ** 會長:Yvonne Wong(真名) ** 親子王國中前來尋找自己消失的兒子的家長組成的公會。 *** 基本上都是不會打遊戲的家長,因此碰到了很多的難關,幸得其他冒險者幫助才能在寶安之地立足。 *** 有部分成功尋找到自己的兒女,但是在無法登出的情況下也是拿他們沒辦法,只能繼續在遊戲內當他們的爸媽管束他們,這也導致一些冒險者試圖離開寶安之地以避開父母的約束。 == 由風之魂設計版本 == * 為了寫徵人同人而設計的背景資料,同人小說主要講述《大災難》後的香港區事件,以及如何對抗來自中國伺服器的入侵。 * 同人小說《香港戰役》的連結(外部連結) === 現實中的歷史背景 === * 主線開始的十六年前:香港伺服器開通,為亞洲繼日本後,第二個開通的伺服器,同期還有韓國伺服器,由於當時中國伺服器尚未開通,為了承受中國和台灣的玩家而在香港伺服器設立多達三個玩家都市 * 主線開始的十年前:中國伺服器開通,特殊職業按照香港使用的俠客和道士;中國玩家回流到中國伺服器的燕都和大都 * 主線開始的八年前:營運香港伺服器的線上行遊戲網絡賣盤給營運中國伺服器的華南電網,華南電網提出合併香港的玩家都市,但遭到玩家強烈反對 * 開拓智域實裝日:華南電網終於說服香港玩家,把東涌的「海珀」、粉嶺的「綠悠」和跑馬地的「豪園」的玩家都市機能停止,於啟德機場舊址建立「啟德」這個新的玩家都市,大災難發生 === 舊玩家都市 === 在大災難發生後失去所有玩家都市機能的舊玩家都市。然而,大災難發生的瞬間,香港區玩家均是傳送到這三個地方而不是新的玩家都市啟德,顯示在發生的瞬間,三個城市的機能仍然存在。 ==== 海珀 ==== * 位於現實中的東涌和小部分機場 * 在城市中間有海洋,因為護城的魔法陣而沒有怪物入侵 * 因為海水而風化嚴重,神代的廢墟不多,但有一座大廈橫臥其中 * 失去玩家都市的地位後,成為了中隊副本《海珀的大海怪》迷宮 ==== 綠悠 ==== * 位於現實中的粉嶺 * 四周有山和森林,初階練級的天堂 * 神代的建築物保留程度高,少數有摩天大廈的玩家城市;不過,四十層高又沒有升降機的大樓讓玩家卻步 * 失去玩家都市的地位後,成為了中隊副本《綠悠的樹龍》迷宮 ==== 豪園 ==== * 位於現實中的跑馬地和銅鑼灣一帶 * 四周屬於神代的廢墟區域,有眾多亞人種聚居 * 背景設定為由大地人製作的建築物取代了原本的廢墟,但亞人種的出現使大地人放棄豪園,才由冒險者入主 * 失去玩家都市的地位後,成為了小隊副本《哥布林將軍的豪華花園》迷宮 === 新玩家都市「啟德」 === * 大災難後香港唯一的玩家都市 * 現實位置於啟德機場舊址 * 大神殿異常巨大,能同時供三人復活,原因是因為之前有三個城市的大神殿 * 銀行是獨立建築物,跟其他玩家都市合併於大神殿或公會會館不同 * 公會會館是一個城堡 * 沒有神代的建築物 * 為了宣傳這次的更新,華南電網于一周前舉辦超大型任務《重奪啟德任務》,任務內容為驅逐佔據啟德城堡的哥布林,但裡頭全都是只有五級的哥布林,而且,所有參加者都會獲發「戰騎」的召喚笛,被戲稱為賄賂玩家接受合併玩家都市的活動 * 啟德佔地廣闊,裡面有不少未被買賣的建築物,在大災難後形成炒樓潮 * 附近區域為海濱和森林,練級方便 === 大地人情報 === ==== 南皇朝──大理 ==== * 中國伺服器五大皇朝中佔據南方的皇朝,國名為「大理」 * 擁有的土地主要是現實中雲南、廣西和廣東三個省 * 皇宮設於遠離香港的雲南 * 皇帝共有十二個兒子,分封到各自的「王城」 ==== 香港區大地人貴族──華南王 ==== * 在香港伺服器開通時稱為「華王」 * 因為華南電網吞併了香港的公司,而中國伺服器本身有華王,因此改稱「華南王」 * 因為被逼改名引起冒險者不滿,所以特別設計了十種「華南職業」,全都是跟華南王有關的任務獎勵 * 華南王對大地人的影響遍及整個香港區,因此香港的冒險者在理論上也由他管轄 * 他本人知道自己無法管束冒險者,算是一個挺有自知之明的賢明之人 * 外表像三國無雙系列中的董卓,完全看不出是個賢明之人 ==== 香港區都市──華南王城 ==== * 位於現實中的石崗,元朗區內 * 中國伺服器五大皇朝中的南皇,其八王子(封號「華南王」)的封地 * 香港區的大地人政治中心 * 大地人的商業貿易繁盛 * 由護城河和高牆保護,城中有一座四合院式的華南王府 * 有屬於自己的大地人軍隊,人數約三千人 * 三面環山,易守難攻之地 ==== 香港區都市──葵涌城 ==== * 位於現實中的葵涌和荃灣一帶 * 以商業城市的身分活躍,有大量護衛任務 * 遊戲時代因為可以從海珀經青嶼幹線直達,冒險者出現頻密程度遠超華南王城 * 城鎮中心是大地人的交易場,中級素材的收購價比玩家都市高,吸引不少冒險者來此賣貨 * 只有城牆環繞,沒有護城河 ==== 廣州區都市──廣王城 ==== * 位於廣州市的二王子「廣王」的封地 * 另一個香港冒險者常到的大地人城市 * 因為跟香港距離較遠,一般情況下都不會主動跟香港區冒險者都市進行交流 * 由於廣王的地位較華南王高,因此廣王城也較大 * 同樣有護城河和高牆保護,廣王府位於城中的山上 * 有屬於自己的大地人軍隊,人數約五千人 * 從距離來看,現實中在中國南方居住的人都會登錄到香港的玩家都市,但因為風土民情有差異,不少人都會改為以廣王城作為據點 * 少數在大災難前便擁有冒險者部隊的大地人城市 === 迷宮 === ==== 地面迷宮「絕影步道」 ==== * 遊戲時代 ** 內部怪物為小隊級(六人小隊),限定人數為六個人 ** 以整條彌敦道作為迷宮,四周以神代廢墟和巨樹包圍,為「無法通過區域」 ** 由尖沙咀開始,太子為終點站 ** 開始區域的迷宮怪物是三十級,位於太子的最終首領「屍骸龍」為九十級 ** 召喚術師打敗屍骸龍可以簽訂召喚契約,是罕有的「不死族/龍族」高等級召喚怪物 ** 每十級一個區段,每完成一個區段都可以選擇離開 ** 非常受玩家歡迎,作為測試自身實力到達哪種程度的迷宮 * 大災難後 ** 玩家可以直接翻過廢墟和巨樹,但用這個方法進入不會出現迷宮怪物 ** 超過六人進入區域,不會出現迷宮怪物 ** 屍骸龍的腐臭味使冒險者作噁而直接使難度升級 ** 因為召喚出來的屍骸龍也有極濃烈的腐臭味,解除契約或不再召喚的人眾多 ==== 地下通道「米特拉迷宮」 ==== * 遊戲時代 ** 2015年發售的第七資料片「炎之贈品」才追加的迷宮 ** 以地鐵路線形成的迷宮,雖然不是每個現實中的出入口都能進入迷宮,但每個站總有一個 ** 迷宮的等級不高,等級五十以上的冒險者可以輕鬆單獨通過 ** 連接到其他迷宮的出入口必然處於封鎖狀態 * 大災難後 ** 包括所有已通車和計劃興建的路線 ** 香港地區冒險者快速穿梭全域的捷徑 ** 有生產系公會想「復活地鐵」 ==== 西之海道「海龍之沉眠地」 ==== * 遊戲時代 ** 即現實中的西隧,但要留意,只有入口相同,內裡為一個大空洞,正中心是巨大的海龍 ** 三條過海隧道中最短的一條 ** 裡頭只有一條中隊制的九十級海龍(即擁有二十四名九十級冒險者對等的戰力) ** 直接從旁邊「通過」是有可能的,只要不弄醒海龍 * 大災難後 ** 海龍的聽覺變得非常敏銳,使「通過」變成不可能 ==== 東之海道「東海龍宮」 ==== * 遊戲時代 ** 出入口為現實中的東隧,但同樣地,內部面目全非 ** 九十級中隊副本 ** 完成獎勵為幻想級棍棒武器「定海神針」 ** 從來沒有人為了「過海」而使用這條隧道 * 大災難後 ** 基本上沒甚麼變化 ==== 中之海道「深淵的迷宮」 ==== * 遊戲時代 ** 出入口為現實中的紅隧,內部當然完全不同 ** 十層結構,真正的迷宮 ** 出現怪物等級為二十至三十,屬於容易通過的迷宮 ** 利用攻略網站能夠輕易以最短路程通過 * 大災難後 ** 曾有人花了三天才找到離開的路,遇難者表示路線有變化 ==== 鼠人的村莊「瘟疫集落」 ==== * 遊戲時代 ** 現實中的某個位於大嶼山的主題樂園 ** 雖然說是村莊,但實際上是個有着神代建設的樹海 ** 鼠人會從居住的洞窟中走出來攻擊,因此必須小心行進 ** 難度不算高,本身是供「海珀」玩家熟習團戰的訓練場所之一 *** 鼠人會散播瘟疫,對低等級的玩家有頗大危險 * 大災難後 ** 因為海珀已經不是玩家都市,難度提升 ** 話雖如此,低等亞人種的鼠人實在很難提升至高等級的程度 ** 新增了「鼠王」的存在,但與其說是鼠人,不如說牠是一隻巨大老鼠 ** 不知道為甚麼,四肢着地的鼠王穿了紅色褲子 ==== 水棲種的城寨「海洋世界」 ==== * 遊戲時代 ** 現實中位於南區,佔地兩個山頭的主題樂園 ** 由水棲種亞人建造木製城牆,是真正的城寨 ** 內部的水棲種亞人以鯊化魚人為主,個體等級約四十級 ** 敵人數量驚人,即使是九十級的冒險者也難以僅憑一個中隊(四個六人小隊)攻陷城寨 ** 傳說中有一個冒險者以單人匹馬攻進城寨,並打倒八十級的BOSS * 大災難後 ** 原本無法翻越的城牆變成可以跨過,甚至破壞 ** 由於內部大多數神代物品有進行防潮處理,保存程度高,生產系副職業組成討伐隊想從中找到能用的資源 === 簡略地圖 === <nowiki>http://wiki.komica.org/pix/img18485.jpg</nowiki> 黃色城堡為「啟德」,藍色城堡是舊玩家都市,綠色城堡是大地人都市,青色小屋是各地鄉村 === 啟德平面圖 === <nowiki>http://wiki.komica.org/pix/img18653.png</nowiki> 白色為街道,綠色為主要建築物,灰色為建築物,注意,滿團灰色都可能有幾座建築物在內 === 施法職業的追加設定 === 施法職業包括:道士、召喚術師及賦予術師,另外,因為官方本身有想過把靈媒師在地化成為道士,所以靈媒師也能使用以下追加的東西 * <s>符咒製作技能</s> ** <s>因為原作有「符術師」的副職業,所以取消掉吧……Orz</s> === 俠客追加設定 === 俠客即取代原作中「武士」的職業,同時也是原職業的「海盜」的在地化結果,英文拼音因為少許出錯而成「遊俠」 * 內力 ** 實際上就是MP,也有人稱為「氣」 ** 俠客的基本技能中有用內力直接攻擊對手的「內勁爆發」,這攻擊能穿透盔甲 * 流水派 ** 作為戰士系職業,海盜的特點是用傷害累積仇恨值,這點同樣沿用到俠客上 ** 然而,原本的設計中,攻擊技能以單發大傷害為主卻跟中國武俠的固有印象有所分別 ** 營運香港伺服器的線上行遊戲網絡跟美國方面表達訴求後,增加了另一系統的俠客技能,即為「第二流派」,後來以其特點稱為「流水派」 ** 與原職的技能特性相同,即「高傷害」、「高效果」、「硬直時間長」和「冷卻時間長」 ** 與原職的技能表現不同,招式重視連擊數,招式表現特別華麗 ** 需要高速連擊的關係,盔甲最高只能裝備鎖子甲 === 中國風裝備 === 中國伺服器限定的裝備類別 ==== 法器劍 ==== ** 劍形的施法道具 ** 有木劍、金錢劍等類別 ** 高等級法器劍的物理攻擊能力接近中級的直劍,因此魔法劍士形的道士在香港並非十分罕見 ==== 軟劍 ==== ** 基本上是流水派俠客才用得着,跟遊戲原有的西式劍不同,軟劍並不能砍劈 ** 俠客中有「注入內力」使之變硬的技能 ==== 血滴子 ==== ** 副職業「錦衣衛」限定的裝備,錦衣衛則是「刺客」和「俠客」限定的副職業 ** 專用技能「頭部摘取」為無視等級的即死技能 ** 屬於「PVP(玩家對玩家)」特化的武器,被眾多伺服器評為最討厭的裝備之一 ** 在香港境內拿着這東西四處晃會被人鄙視,不過在中國境內屬於常見裝備 === 香港區公會 === ==== 聯盟Union ==== * 規模:150→280人 * 類型:中大隊副本戰鬥系公會 * 會長:家豪 * 架構:會長下設立十名幹部,負責分配各種工作 ** 以共同戰鬥召集高等級冒險者而成,原本為放任型公會,大災難發生後會員數目大幅增加近一倍。 ** 成員等級參差,其中有九十八人為八十五至九十級,其餘卻大多是三十級以下,等級分佈極端。 ==== 黃金兄弟團 ==== * 規模:>5000人,香港區最大公會 * 類型:無組織性 * 會長:吉川春代子(網名) * 架構:會長實際上並沒有實權,完全放任下屬 ** 以香港其中一個論壇作為背景而召集起來的公會,行動沒有統一性,只是純粹地混在一起的集團。 ** 大災難後部分會員做出PK等行為使評價下降,會長也無法阻止這種行為的發生。 ** 目前在啟德最西面租下三橦物業作為據點。 ==== 經濟圈 ==== * 規模:110人→87人 * 類型:商業公會 * 會長:(不明) * 架構:全體議會制 ** 在其他伺服器都屬於罕見的商業型公會。並不像生產系公會般會自己生產商品,而是透過作為中間人而大撈一筆的類型。 ** 入會審查界線高,線眼眾多,甚至外國也有會員的特殊公會。 ** 遊戲時代因為販售外國伺服器限定品而有大量收入,同時也出口中國伺服器的限定商品到外國。 ** 大災難發生的初期快速醒悟,壟斷了啟德九成物業。 ** 會長因為大災難發生時未登入而成為沒有會長的公會。 ==== 生產公國 ==== * 規模:~500人 * 類型:生產系公會 * 會長:五月 * 架構:在眾多不同範疇的生產領域中推舉出首席,再由首席中選出總領導 ** 以生產系副職業中的「鐵匠」、「木匠」、「建築工人」、「工藝師」、「機械師」等等作為主要構成,每種副職都有大約五十人的公會。 ** 生產香港大多數冒險者的用品,生產的實力使經濟圈也不敢向他們收取高昂的租金。 ** 本職為「藥劑師」的五月因為漂亮可愛的少女造型而被一群大叔推選出來,但本人認為自己只是花瓶,證據就是有人會稱生產公國為「五月公國」,甚至在打招呼時大叫「Sieg 五月」或「五月萬歲」。 ==== 精英軍團 ==== * 規模:~170人 * 類型:中大型副本戰鬥型公會 * 會長:暗影 * 架構:以攻略中隊副本為分組方式,每組設有隊長 ** 滿級限定的精英集團,遊戲廢人。 ** 曾經視聯盟Union為對手,但明白到那些傢伙沒有爭第一的打算後只會鄙視他們。 ** 平均等級是香港區中的頂點(全員九十級),戰鬥實力也不容忽視。 ** 跟聯盟Union相同的是,因為打算在開拓智域實裝後馬上去打副本,所以幾乎全員在線。 ==== 武林大會 ==== * 規模:~180人 * 類型:俠客同好會 * 會長:獨孤一味 * 架構:每月舉行武林大會更替會長的特殊公會 ** 俠客限定的同好會,不是俠客無法加入。 ** 流水派俠客佔七成,烈火派(即使用俠客原本的技能的)佔三成。 ** 構成比較像是鬧着玩,但因為經常互相切磋,習慣了對人戰鬥而成為一種新實力。 ==== 大廚房 ==== * 規模:~30人 * 類型:食物生產公會 * 會長:味吉 * 架構:由味吉總廚領導,由於人數不多,沒有再細分 ** 熱衷尋找食物合成表的公會,除了基本的食物製作外,也有「釀造師」等高階轉職。 ** 為了搜集新的食物合成表,跟高等級戰鬥公會有一定的聯繫,也有從屬於公會的食材搜集小公會。 ** 大災難初期因為「食物沒有味道」而受到極大打擊,陷入毀滅的邊緣。及後學會製作「有味道的食物」而重生,成為香港地區最有名氣的公會之一。 ==== 異常性 ==== * 規模:24人 * 類型:中隊副本戰鬥公會 * 會長:迦藍 * 架構:全議會制 ** 只允許各個伺服器的專用職業加入的戰鬥公會。 ** 成員大多是利用翻牆的方式在外國伺服器設置帳號再回流的冒險者。 ** 由於需要裝備伺服器限定的裝備(如日本刀只有大和伺服器才存在),經常跑到外國進行副本。 ** 大災難發生後,全員跳進妖精環失蹤,並在之後從日本帶回「大災難」一詞。 ** 因為到過日本伺服器,是香港區唯一存在九十級以上的冒險者的公會。 ==== 龍旗(by香港同好,己得風之魂同意) ==== * 規模:~50人 * 類型:無組織性 * 會長:雪翔 * 架構:會長下各有四幹部名義上管理,但大多為放任 ** 公測初期就存在至今的公會(曾經大型),也曾經換血。 ** 因為公會的高資歷,導致會長和其他公會有一定交情,也會帶同公會新手聯合其他公會參加大型副本。 ** 在大災難發生的初期受到經濟圈幹部的請求,將位於高雄的五名會員帶回香港。 ** 在高雄登陸戰一役(以戰船系統成功突破怪物防線)後聲名大噪,並成功和大地人的商業世家達成合作協議。 ==== 港聯 ==== * 規模:~700人→220人→0 * 類型:互助性聯盟 * 盟主:羅林.凱恩 * 架構:各公會自治,在大事上舉行會議尋求共識 ** 大災難後,八個香港中小型公會在受不了啟德初期情況下遷移上廣王城。 ** 一個月後,眾公會舉行會議,最後決議成立「香港冒險者互助聯盟」,改善了香港公會和廣王城大地人的關係。 ** 在香港出現領導者後,有五個公會回歸啟德。 ** 剩下來的港聯則在十二月前被大都南移的大型公會吞併。 == 香港區其他設計 == === 香港區二創人物 === === 香港區TRPG跑團記錄 === === 香港區備註 === * 航海系統(by香港同好,己得風之魂同意) ** 在《幻境神話》香港伺服最初公測時,港九兩岸有大地人的碼頭,在這裡的大地人持有附帶「航海」技能的船(確保航海時不受怪物攻擊,供贄一族的協助),容許玩家以提交金錢的方式穿越港九兩岸而不受怪物攻擊。 ** 之後,玩家漸漸不滿有海域而不讓其前往海域探險,在虛擬佳亞計劃開動後,此令玩家希望前往其他伺服的心更強烈。 ** 有見及此,香港營運商決定在公測第兩年首先自行實裝航海系統,首先以活動限定副本「討伐東海龍將」的合成物〈龍王戰船召喚長笛〉作先峰,但是僅僅只有一個月時間。 *** 〈龍王戰船召喚長笛〉-在初期(公測兩年)活動「討伐東海龍將」中的特殊獎勵(要集合掉落物「龍王之證」作合成,視作寵物,航海系統先行測試)。 ** 之後,就是商城制的航海系統(簡而言之,就是購買視作寵物的本體戰船(大小是海盜船),外加所有強化(例如武器))。 ** 可是,虛擬佳亞計劃的大海存在海棲怪物,戰船也沒有附加「航海」技能,令到戰船成為巨大的靶子,除了遠戰型玩家和船上武裝就沒有攻擊手段,而且遊戲時代戰船一毀等同乘搭的冒險者全部戰死。能到亞洲外的伺服基本上是課金戰士。 ** 再加上都市傳送門和妖精環早就實裝,航海系統顯得十分雞肋(雖然香港伺服附加了許多專屬任),少人問津,被玩家視之為失敗的系統。 ** 在大災變後,戰船在前兩者失效或不明後成為了前往海外伺服的高風險行動方法(海棲怪物,天氣情況等)。 *** 大災變初期(五月初),有一小隊冒險者以昔日的〈龍王戰船召喚長笛〉成功召喚出龍王戰船,在一星期後強行突破海棲怪物及鯊魚陣至福爾摩沙島的高雄。 *** 據他們所指,〈龍王戰船召喚長笛〉上的背景描述「怪物會退避三舍」發揮了奇蹟的作用,但是此己經是戰船系統的極限。 ** 冒險者在這次事件後和大地人的商業世家達成合作協議,租借商業世家附帶「航海」技能的船,企圖令身在海外伺服的香港冒險者有機會回歸香港。 == 備註 == # ↑ 能讓兩人乘坐 # ↑ 這裡恐怕可以出一個同人文了... # ↑ 現時也作為北區的可購買建築物存在,有許多人購買了建築物作住宅,商店使用。 # ↑ 圖片過大;借用雲野聖舵兄所製的22世紀末地鐵路線圖 [[分類:記錄的地平線]] [[分類:未整理條目]]
返回到「
記錄的地平線/香港二創資料區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