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彈前哨戰」: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小 →作品軼事 標籤:行動版編輯 行動版網頁編輯 |
Kajima1439(留言 | 貢獻) |
||
第267行: | 第267行: | ||
* MSA-0012 λ鋼彈 | * MSA-0012 λ鋼彈 | ||
** Z計劃衍生的高機動型MS,配備了精神感應系統,能使用浮游砲裝備。 | ** Z計劃衍生的高機動型MS,配備了精神感應系統,能使用浮游砲裝備,另外也有簡易變形系統。 | ||
** MSA-007 尼洛在開發時有參考本機的設計。 | ** MSA-007 尼洛在開發時有參考本機的設計。 | ||
** 現時並沒有任何關於本機的外觀描述,但在《SDガンダム外伝 機甲神伝説Ⅲ 運命の三騎士》中出現了相對應的「鬥士λ鋼彈」(闘士ラムダガンダム),不過其設計概念是源自MSZ-009 試作型ZZ鋼彈。 | |||
*<s>FA-010'''B''' FAZZ</s> | *<s>FA-010'''B''' FAZZ</s> | ||
第310行: | 第311行: | ||
*** C1型改修後的實驗機,因為複雜的變形系統導致機體造價居高不下,卡巴拉的開發人員便摸索一種以附加裝備來代替WR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B.W.S.系統。 | *** C1型改修後的實驗機,因為複雜的變形系統導致機體造價居高不下,卡巴拉的開發人員便摸索一種以附加裝備來代替WR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就是B.W.S.系統。 | ||
**** 透過使用B.W.S.來省略變形機構的成本,並提高其生產性。 | **** 透過使用B.W.S.來省略變形機構的成本,並提高其生產性。 | ||
*** 相關技術成就了後來的RGZ-91利.卡茲,故此本機也有另一個RGZ-006的編號。 | *** 相關技術成就了後來的RGZ-91 利.卡茲,故此本機也有另一個RGZ-006的編號。 | ||
* MSA-007 尼洛(バインダーカノン裝備型) | * MSA-007 尼洛(バインダーカノン裝備型) | ||
第321行: | 第322行: | ||
* AMX-011 卡薩G | * AMX-011 卡薩G | ||
** 僅停留在圖紙階段,沒有實質製造出來;根據圖紙所見,很可能是一款重裝甲可變MS。 | ** 僅停留在圖紙階段,沒有實質製造出來;根據圖紙所見,很可能是一款重裝甲可變MS。 | ||
* YRX-90A μ鋼彈 | |||
** 因應登場媒體的不同,機體編號另有YRA-90A、RX-90、MSA-1111等。 | |||
** 由AE社開發,ν鋼彈的前身機型<s>後來慘遭神話鋼彈吃書</s>,外型和鋼彈4號機相當神似。 | |||
** 作為應對第一次新吉翁戰爭後惡化的地宇戰局而開發的大型非可變形MS的RX-9X系列試作機的一環,20米的的機體可容納大型高出力發電機的同時也預留了日後搭載精神感應系統的空間。 | |||
** 武裝非常簡單,只有最基本的頭部火神砲、光束劍和與RX-93 ν鋼彈同型的XBR-M92光束步槍。 | |||
** 在同名照片小說及遊戲《機動戰士鋼彈:特別任務》中登場。 | |||
==相關== | ==相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