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AAA (電子遊戲) 的原始碼
←
AAA (電子遊戲)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在編輯此頁之前您必須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請透過
偏好設定
設定並驗證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h0|AAA/3A/Triple A/トリプルエー}}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 |此條目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以補完。 |- |以下可能包含各種易引起爭議的內容,請保持和善<s>笑</s> |- |} == 消歧義 == * 電子遊戲、音樂遊戲內會給任務跟遊玩結果給出的評價之一 * 上胸圍跟下胸圍差距在5公分內的女性[[胸圍|罩杯]]尺寸 * 乾電池的型號 * {{wp|AAA_(團體)|音樂團體}} * '''AAA遊戲/AAAタイトル(又稱3A遊戲),本條目的重點。''' == 概要 == * 電子遊戲相關媒體、玩家社群間常用的一種非正式用詞,主要拿來稱呼一些遊戲(3A遊戲、3A大作等) ** 這個3A的A至今也沒有具體的定義<s>,所以實際上大概類似英語常用的ABCDEF那種打成績的意思</s> *** 比較可信的定義是在1990年代,歐美遊戲公司大手為了標榜它們的旗艦遊戲的高品質,抄襲了債券信用評級的最高等級:AAA,這名詞最早在2000年6月出現。 *** <s>中文維基百科則是延伸成三個A lot of</s> *** 另外<s>可能跟自肥有關</s>日本廠商的遊戲甚少有被稱為3A大作的時候 *** <s>所以打一開始這個詞在遊戲就沒什麼實質用意</s> * 具體的使用方式不明<s>[[成句/所以○○只不過是一句口號,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大概接近阿彌陀佛]]</s>,但會被如此稱呼的遊戲通常具有以下要素: ** 耗費大量成本製作 <s>(Large expanses)</s>:基本上包含大量人力、開發時間、金錢資源等等 ** 由大規模的遊戲企業公司所開發或提供資源 <s>(Large game development company)</s>:伴隨上述的內容,通常能負荷此種規模資源的就是大公司;基本上此類遊戲的開發商都跟大公司掛勾 ** 豐富的遊戲內容 <s>(Large amount of content)</s>:伴隨上述兩項通常會有相對應足夠多的可玩遊戲內容,但其實此項算是見仁見智<s>因為投注大量資源並不一定能獲得好成果</s> ** <s>所以不是叫3大或3L比較好嗎</s> * 通常強調利用了最尖端的技術:最初有3D動作、之後無縫進入3D場景{{ref|2D畫面因為Render時間題較少,基本上3A作品都是搶著做無縫3D}}、再到開放世界要素,而開放世界要素也是廠商更容易<s>寫作投入資源念作塞入更多無關緊要的要素</s>增加成本的其中一個原因 ** 精美的畫面表現:大資源開發的其中一個重點,也是最容易吸引人遊玩的其中一個要素 ** 鋪天蓋地的宣傳:因為預算很多自然成為集中宣傳的焦點,經常會在各個遊戲相關社群以及網站的頭版出現甚至不斷重播廣告 * <s>只會出在[[任天堂]]以外的主機上:因為老任的策略並非以可運行大成本跟大資源的畫面為主來做遊戲主機,基本上上述內容(至少在遊戲初出年份時)跟老任的主機無緣</s> * 總結來說,此用詞通常指稱<s>財大氣粗式</s>投注大量資源並有著精美畫面內容的遊戲 ** 隨著主機性能的不斷提升,開發遊戲的時間以及資源成本也以指數上漲,變相等於開發商會更需要投注資源來完全發揮主機的性能(一般反映在畫面表現跟流暢度上) == 反響 == * 由於開發資源不停增加,造成出現為了追求畫面表現以及流暢度導致其他方面變相弱化(比如遊戲內的創新程度以及是否能在發售後以銷量回收成本利潤),因此也出現了相對3A遊戲的另一種類型:獨立遊戲(Indie game/インディーゲーム) ** 獨立遊戲的要素通常跟3A遊戲相反:由一人至數人的小團隊開發、在有限資源下完成 * 這個詞跟其他流行語一樣有被濫用的趨勢<s>,不是任何大成本都叫3A大作阿kora</s> ** <s>起手式:Is OOO(遊戲名) a triple a game?</s> ** 被濫用有很大程度還是出在玩家的虛榮心態以及拿數字<s>暴力</s>來行討論為名的罵戰;其中還會混入各種[[エアプ|空氣玩家]]式評論 ** 由於精美的畫面精美到甚至不需要實際遊玩遊戲,靠著觀看網上公開的遊玩影片來評價遊戲內容的情況也不時存在;而以畫面為重的遊戲就更容易出現此類罵戰 ** 比如說以大成本開發的[[智慧型手機遊戲]]《[[原神]]》便是常成為罵戰的對象 == 被<s>很有事的遊戲媒體跟玩家們</s>稱為3A遊戲的遊戲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 |此條目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以補完<s>以及[[吐槽]]。</s> |- |以下可能包含各種易引起爭議的內容,請保持和善(<s>笑</s>) |- |} {{collapse top|列表|}}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90%; margin:auto" align="center" width="80px" !遊戲名 !! 遊戲原文 !! 初出年份 !! 備註 |- |最終幻想VII || ファイナルファンタジーVII || 1997 || 大成本開發先驅<br>然而銷量並沒回本,所以後來Square還是跟Enix合併了 |- |生化奇兵 || BioShock || 2007 || |- |[[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 || Batman: Arkham Asylum || 2009 || 漫畫改編遊戲中評價一致讚好<br>[[龍族拼圖]]早期也有跟遊戲合作出聯動抽蛋角色 |- |質量效應2 || Mass Effect 2 || 2010 || |- |上古卷軸V:無界天際 || The Elder Scrolls V: Skyrim || 2011 || |- |生化奇兵:無限之城 || BioShock Infinite || 2013 || |- |最後生還者 || The Last of Us || 2013 || 靠著精美畫面以及劇情讓玩家一致好評<br><s>[[最後生還者2炎上事件|續作]]劇情就很微妙了</s> |- |俠盜獵車手V || Grand Theft Auto V || 2013 || <s>一款從PS3開始橫跨兩世代主機的超級長青暴力遊戲</s> |- |刺客教條IV:黑旗 || Assassin's Creed IV: Black Flag || 2013 || |- |闇龍紀元:異端審判 || Dragon Age: Inquisition || 2014 || |- |巫師3:狂獵 || Wiedźmin 3: Dziki Gon || 2015 || <s>[[成句/200人三年的製作規模,我們真的也可以XD|大宇大言不慚的一句話]]</s> |- |秘境探險4:盜賊末路 || Uncharted 4: A Thief's End || 2016 || |- |碧血狂殺2 || Red Dead Redemption 2 || 2018 || |- |電馭叛客2077 || Cyberpunk 2077 || 2022 || 發售日從2020開始不停延期,到初發售的時候還有一堆問題;靠著不間斷的更新挽回玩家名聲 |- |[[艾爾登法環]] || Elden Ring || 2022 || 獲得2022年度遊戲大獎 |- |戰神:諸神黃昏 || God of War: Ragnarök || 2022 || |} {{collapse bottom|列表|}} == 相關用詞 == * Blockbuster ** 電影產業常用,指稱<s>財大氣粗</s>大量資源製作的電影 * 3A+/AAA+ ** 主要指3A遊戲當中銷量最高、或有最高產值<s>(因為在遊戲本體以外還有一堆[[追加下載內容]]或季票要買)</s>的一類 * 2A/AA/Double-A ** 中型市場型的電子遊戲,開發規模比3A遊戲公司為小 * 4A/AAAA/Quadruple A ** [[Ubisoft]]執行長Yves Guillemot在為2024年的自家遊戲《怒海戰記》的高昂售價辯護時表示它是一款規模對得起價格的「真正的4A遊戲」,結果在遊戲上線並評價炸裂後成為了網友揶喻諷刺的稱呼 ** 根據網友分享{{twitter|bogorad222|1763110985382916182|Ubisoft員工在LinkedIn上招募人員的文章}},早在2020年推出的《[[極地戰嚎]]6》就已被UBI當作是一款4A遊戲 * <s>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ry</s> ** <s>[[RPG]]遊戲裡常見的主角名字</s> ** <s>FPS遊戲《重裝武力》系列裡[[自爆]]兵往玩家特攻時的叫聲</s> * 3I/III ** 與3A相對,通常指砸大手筆開發的獨立遊戲,但更多時候是用來讚美品質可跟3A遊戲比肩的獨立遊戲 ** <s>不是香港的電影分級制度</s> == 相關條目 == * [[電子遊戲公司]] * Microsoft (微軟) - 大家都熟知的Windows系統<s>財大氣粗</s>公司 * Activision (動視) - <s>財大氣粗</s>大規模的遊戲公司,已經跟暴雪一同被微軟合購 * Blizzard Entertainment (暴雪娛樂) - <s>財大氣粗</s>大規模的遊戲公司,已經跟動視一同被微軟合購 * Electronic Arts (美商藝電) - <s>財大氣粗</s>大規模的遊戲公司 * [[Bandai Namco]] (萬代南夢宮) - <s>財大氣粗</s>大規模的遊戲公司 * [[Ubisoft]] (育碧) - <s>財大氣粗</s>大規模的遊戲公司 * <s>[[PS3大學長]] - 開發時間過長的話會進到此條目</s> * <s>[[爛尾]]、[[クソゲー|糞遊戲]] - 近年3A遊戲常見的末路</s> * <s>[[腰斬]] - 有時候是公司被腰斬掉</s> == 回應 == {{pcomment|talkpage}} == 備註 == <references/> [[分類:現實事物]] [[分類:遊戲|*]]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Collapse bottom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ollapse top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H0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commen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lainlinks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Twitte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p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AAA (電子遊戲)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可用模板
使用須知
暗色模式
常用分類
成句
動畫
漫畫
遊戲
角色
聲優
TCG
所有頁面
所有頁面
近期變更
所有變更
Sidebar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外部連結
Facebook專頁
Cami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