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ula 1」:修訂間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Pixis留言 | 貢獻
Pixis留言 | 貢獻
第184行: 第184行:
| rowspan="2"|{{ruby|Red Bull|<s>Honda</s>}}{{ref|為接收日本本田動力的產品,因2021賽季結束後本田動力退出動力單元供給相關技術由紅牛動力買下、並成立「紅牛動力總成有限公司(Red Bull Powertrains Limited)」負責管理引擎等事務,不過礙於賽事引擎規則限制本田仍需繼續提供引擎技術到2025年為止|name=Honda-Redbull}}-RBPT{{ref|'''R'''ed '''B'''ull '''P'''ower'''T'''rains|name=RBPT}}
| rowspan="2"|{{ruby|Red Bull|<s>Honda</s>}}{{ref|為接收日本本田動力的產品,因2021賽季結束後本田動力退出動力單元供給相關技術由紅牛動力買下、並成立「紅牛動力總成有限公司(Red Bull Powertrains Limited)」負責管理引擎等事務,不過礙於賽事引擎規則限制本田仍需繼續提供引擎技術到2025年為止|name=Honda-Redbull}}-RBPT{{ref|'''R'''ed '''B'''ull '''P'''ower'''T'''rains|name=RBPT}}
| Max Verstappen
| Max Verstappen
| rowspan="2"|前身可追溯到由三屆世界冠軍車手Jackie Stewart在1997年創立的Stewart車隊,後來車隊被福特收購、並於2000年賽季改名為Jaguar車隊,2004年再被能量飲料品牌紅牛收購改成現名。<br>由於主打年輕人市埸,紅牛採用以投資機械競技及極限運動作為推廣宣傳品牌的商法。<br><br>在F1除了擁有兩支車隊,也擁有最大的賽車手青訓體系-紅牛少年車隊(Red Bull Junior Team):例如在2022年的20名正選車手中有七人就是來自紅牛少年車隊。<br><br>車手Sebastian Vettel在2010-2013年連續4年為車隊奪得車手及車隊冠軍,2021-2024年再由Max Verstappen拿下車手冠軍,為近十多年間唯一能與賓士匹敵的車隊。<br><br>有著<s>如給車胎雙翼般</s>超高速換胎時間而知名<ref>2019年巴西站Verstappen進站時創下的1.82秒曾是F1史上最快進站紀錄(後被Norris在2023年卡達站的1.80秒打破),目前F1進站的最快紀錄前5位裡有4個都由紅牛創下</ref><br>另外車隊在2020年的匈牙利站也展現出了相當強大的後勤能力,在賽道上將一般需要至少1小時才能完成的修復工作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最後車子還拿到了第2名,類似的事件在2021年的匈牙利站又重演了一次…<br><br><s>能量飲品只是噱頭而已,Adrian Newey設計的車身才是本體←2024年當Newey宣佈離隊後賽車實力馬上下滑似乎能引證這點</s><br><br>2026年對應大改例將會使用福特的動力單元。
| rowspan="2"|前身可追溯到由三屆世界冠軍車手Jackie Stewart在1997年創立的Stewart車隊,後來車隊被福特收購、並於2000年賽季改名為Jaguar車隊,2004年再被能量飲料品牌紅牛收購改成現名。<br>由於主打年輕人市埸,紅牛採用以投資機械競技及極限運動作為推廣宣傳品牌的商法。<br><br>在F1除了擁有兩支車隊,也擁有最大的賽車手青訓體系-紅牛少年車隊(Red Bull Junior Team):例如在2022年的20名正選車手中有七人就是來自紅牛少年車隊。<br><br>車手Sebastian Vettel在2010-2013年連續4年為車隊奪得車手及車隊冠軍,2021-2024年再由Max Verstappen拿下車手冠軍,為近十多年間唯一能與賓士匹敵的車隊。<br><br>有著<s>如給車胎雙翼般</s>超高速換胎時間而知名<ref>2019年巴西站Verstappen進站時創下的1.82秒曾是F1史上最快進站紀錄(後被Norris在2023年卡達站的1.80秒打破),目前F1進站的最快紀錄前5位裡有4個都由紅牛創下</ref><br>另外車隊在2020年的匈牙利站也展現出了相當強大的後勤能力,在賽道上將一般需要至少1小時才能完成的修復工作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最後車子還拿到了第2名,類似的事件在2021年的匈牙利站又重演了一次…<br><br><s>能量飲品只是噱頭而已,Adrian Newey設計的車身才是本體←2024年當Newey宣佈離隊後賽車實力馬上下滑似乎能引證這點;RB19後歷任二號車手與Verstappen的狀態落差也讓粉絲質疑車輛基本是以Max特供規格去設計</s><br><br>2026年對應大改例將會使用福特的動力單元。
|-
|-
| Liam Lawson
| Liam Lawson
第229行: 第229行:
| rowspan="2"|{{ruby|Red Bull|<s>Honda</s>}}{{ref|name=Honda-Redbull}}-RBPT{{ref||name=RBPT}}
| rowspan="2"|{{ruby|Red Bull|<s>Honda</s>}}{{ref|name=Honda-Redbull}}-RBPT{{ref||name=RBPT}}
| Isack Hadjar
| Isack Hadjar
| rowspan="2"|前身是義大利的Minardi車隊,2005年號被紅牛收購後改名Scuderia Toro Rosso<ref>義大利文的紅牛</ref>;因為紅牛已在先前收購Jaguar車隊,因此Toro Rosso被中文圈粉絲稱作小牛或紅牛二隊,而紅牛車隊則被稱為大牛<br>2020年為宣傳紅牛旗下的時尚品牌而改名AlphaTauri,2024年改為<s>該年盛傳的</s>的Racing Bulls但以簡寫「RB」出賽,到2025年正式使用全名。<br><br>作為紅牛的姊妹隊和青年隊主責為大牛培養優秀車手,表現好的車手有很大的機會被拉拔到大牛<ref>例如Vettel, Daniil Kvyat, Ricciardo和Verstappen</ref>,相反在大牛表現不好的車手也有可能會被下放過來<ref>例如<s>光子魚雷</s>Kvyat,<s>只會開小牛的</s>Gasly和Albon;當中Gasly曾在小牛數度登上頒獎台甚至奪得分站冠軍</ref>。
| rowspan="2"|前身是義大利的Minardi車隊,2005年號被紅牛收購後改名Scuderia Toro Rosso<ref>義大利文的紅牛</ref>;因為紅牛已在先前收購Jaguar車隊,因此Toro Rosso被中文圈粉絲稱作小牛或紅牛二隊,而紅牛車隊則被稱為大牛<br>2020年為宣傳紅牛旗下的時尚品牌而改名AlphaTauri,2024年改為<s>該年盛傳的</s>的Racing Bulls但以簡寫「RB」出賽,到2025年正式使用全名。<br><br>作為紅牛的姊妹隊和青年隊主責為大牛培養優秀車手,表現好的車手有很大的機會被拉拔到大牛<ref>例如Vettel, Daniil Kvyat, Ricciardo和Verstappen</ref>,相反在大牛表現不好的車手也有可能會被下放過來<ref>例如<s>光子魚雷</s>Kvyat,<s>只會開小牛的</s>Gasly和Albon;當中Gasly曾在小牛數度登上頒獎台甚至奪得分站冠軍</ref>。<br><s>與法家相同的義式浪漫常體現在策略上</s>
|-
|-
| 角田裕毅
| 角田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