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Formula 1」:修訂間差異

Naikhara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Masteriong留言 | 貢獻
第380行: 第380行:
!備註
!備註
|-
|-
|Toto Wolff
|托托.沃爾夫<br>Toto Wolff
|賓士-AMG
|賓士-AMG
|<s>通稱馬桶狼{{ref|Toto之名正好與衛浴品牌TOTO相同,而Wolff的發音則跟Wolf(狼)一樣,故得名。}}</s>,賓士-AMG車隊的執行董事。<br>曾作為車手參加福特方程式、拉力及GT比賽。退役後以成功商人的身份進軍賽車界。<br><br>除了宛如其私人王國的賓士-AMG車隊外,在賓士系車隊如奧斯頓馬丁及威廉斯均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甚至是持有車隊股份。<br>比賽時督賽的情緒非常激動<s>導致無數辦公桌以及高價的BOSE耳機陣亡在他手上</s>,為F1迷因提供大量素材。<s>賓士丢掉BOSE耳機贊助的元兇</s><br><s>與Christian Horner為冤家的關係<br>早餐一定要吃烤得酥脆的粗黑麥麵包(Pumpernickel)<br><br>\ No, no, Mickey, that was so not right! /</s>
|<s>通稱馬桶狼{{ref|Toto之名正好與衛浴品牌TOTO相同,而Wolff的發音則跟Wolf(狼)一樣,故得名。}}</s>,賓士-AMG車隊的執行董事。<br>曾作為車手參加福特方程式、拉力及GT比賽。退役後以成功商人的身份進軍賽車界。<br><br>除了宛如其私人王國的賓士-AMG車隊外,在賓士系車隊如奧斯頓馬丁及威廉斯均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甚至是持有車隊股份。<br>比賽時督賽的情緒非常激動<s>導致無數辦公桌以及高價的BOSE耳機陣亡在他手上</s>,為F1迷因提供大量素材。<s>賓士丢掉BOSE耳機贊助的元兇</s><br><s>與Christian Horner為冤家的關係<br>早餐一定要吃烤得酥脆的粗黑麥麵包(Pumpernickel)<br><br>\ No, no, Mickey, that was so not right! /</s>
|-
|-
|Christian Horner
|克里斯蒂安.霍納<br>Christian Horner
|rowspan="3" |紅牛
|rowspan="3" |紅牛
|現任紅牛車隊的領隊。<br>前F3000(現F2)車手,退役後管理自己的雅頓車隊(Arden team)並在F3000表現出色。2005年成為紅牛領隊,2010年以36歲之齡成為F1最年輕的世界冠軍車隊領隊,為2010年代初期紅牛皇朝的功臣之一。<br><br><s>只要紅牛在摩納哥站獲勝,便要僅披著超人披風全身赤裸跳進游泳池慶祝。<br><br>與Toto Wolff互為冤家</s>
|現任紅牛車隊的領隊。<br>前F3000(現F2)車手,退役後管理自己的雅頓車隊(Arden team)並在F3000表現出色。2005年成為紅牛領隊,2010年以36歲之齡成為F1最年輕的世界冠軍車隊領隊,為2010年代初期紅牛皇朝的功臣之一。<br><br><s>只要紅牛在摩納哥站獲勝,便要僅披著超人披風全身赤裸跳進游泳池慶祝。<br><br>與Toto Wolff互為冤家</s>
|-
|-
|Adrian Newey
|亞德里安.紐維<br>Adrian Newey
|現任紅牛車隊的首席設計師。<br><br>被認為是F1最優秀的設計師,從1988年設計的第一個作品March 881開始,他設計的F1賽車至今總共拿下了超過150個分站冠軍和10個車隊冠軍,他也是唯一一位在三家不同車隊{{ref|威廉斯、麥拉倫跟紅牛}}拿下車隊冠軍的設計師。<br><br>相較於其他人都是使用軟體輔助進行賽車的設計,他至今還是堅持使用紙筆設計賽車。<br><br>2010和2011年為遊戲《GT5》設計了Red Bull X2010和Red Bull X2011兩部概念車
|現任紅牛車隊的首席設計師。<br><br>被認為是F1最優秀的設計師,從1988年設計的第一個作品March 881開始,他設計的F1賽車至今總共拿下了超過150個分站冠軍和10個車隊冠軍,他也是唯一一位在三家不同車隊{{ref|威廉斯、麥拉倫跟紅牛}}拿下車隊冠軍的設計師。<br><br>相較於其他人都是使用軟體輔助進行賽車的設計,他至今還是堅持使用紙筆設計賽車。<br><br>除了F1賽車設計之外,2010和2011年為遊戲《GT5》設計了Red Bull X2010和Red Bull X2011兩部概念車。此外還率領了紅牛的賽車設計團隊與奧斯頓馬丁合作設計出了其目前最頂級的超跑Valkyrie<br><br>與知名汽車節目主持人兼農場主Jeremy Clarkson<s>大猩猩</s>是中學同學
|-
|-
|Dr. Helmut Marko
|赫爾穆特.馬爾科博士<br>Dr. Helmut Marko
|現任紅牛車隊顧問及紅牛少年車隊(Red Bull Junior Team)負責人。<br><br>前F1車手,亦為1971年利曼24小時耐力賽冠軍,但同年因賽事中受傷左眼永久性失明被逼退役
|現任紅牛車隊顧問及紅牛少年車隊(Red Bull Junior Team)負責人。<br><br>前F1車手,亦為1971年利曼24小時耐力賽冠軍,但同年因賽事中受傷左眼永久性失明被逼退役
後退居幕後自組車隊及作為車手經理人,並在1999年開始主理紅牛車手發展計劃。<br><br>具有將紅牛少年車隊車手提拔至F1紅牛系車隊,以及任免紅牛及艾法托利車手的生殺大權。雖然培育出Vettel、Verstappen、Ricciardo等巨星,但只要新車手表現稍有不佳便會毫不猶疑即時捨棄。<br><br><s>很喜歡講幹話</s>
後退居幕後自組車隊及作為車手經理人,並在1999年開始主理紅牛車手發展計劃。<br><br>具有將紅牛少年車隊車手提拔至F1紅牛系車隊,以及任免紅牛及艾法托利車手的生殺大權。雖然培育出Vettel、Verstappen、Ricciardo等巨星,但只要新車手表現稍有不佳便會毫不猶疑即時捨棄。<br><br><s>很喜歡講幹話</s>
|-
|-
|Mattia Binotto
|馬蒂亞.比諾托<br>Mattia Binotto
|法拉利
|法拉利
|<s>通稱哈利波特,</s>法拉利車隊的領隊。<br><br>賽車工程師出身,2000年代初Schumacher皇朝時已為法拉利工程團隊一員。2016年升任車隊技術總監,2019年再升任為領隊。<br>被視為法拉利車隊於2020年表現大退步的元兇,遭到車迷各種嘲諷。不過當時他曾一度需同時兼任技術總監及領隊,法拉利管理層的人事管理<s>窩法内鬥內行優良傳統</s>亦有相當大的問題。<br><br>2022年賽季法拉利的賽車實力足以奪冠且一度對紅牛佔極大優勢,但季中賽車可靠性和賽事中各種謎之策略導致一敗塗地、車手車隊均只以第二作收。賽季完結後最終卸任領隊並離開法拉利。<br><br><s>\ S🅱️innala /</s>
|<s>通稱哈利波特,</s>法拉利車隊的領隊。<br><br>賽車工程師出身,2000年代初Schumacher皇朝時已為法拉利工程團隊一員。2016年升任車隊技術總監,2019年再升任為領隊。<br>被視為法拉利車隊於2020年表現大退步的元兇,遭到車迷各種嘲諷。不過當時他曾一度需同時兼任技術總監及領隊,法拉利管理層的人事管理<s>窩法内鬥內行優良傳統</s>亦有相當大的問題。<br><br>2022年賽季法拉利的賽車實力足以奪冠且一度對紅牛佔極大優勢,但季中賽車可靠性和賽事中各種謎之策略導致一敗塗地、車手車隊均只以第二作收。賽季完結後最終卸任領隊並離開法拉利。<br><br><s>\ S🅱️innala /</s>
|-
|-
|Guenther Steiner
|京特.史坦納<br>Guenther Steiner
|哈斯
|哈斯
|現任哈斯車隊<s>Steiner的英語教室</s>的領隊。<br><br>賽車工程師出身,曾在捷豹和紅牛車隊任職,自哈斯車隊於2014年成立後便一直出任領隊。<br><br>[[苦勞人]],既要應付對車隊表現不滿的大老闆Gene Haas又得為車隊四處尋找贊助商,還要照顧麾下的問題兒車手。<br><s>説得一口流利而帶明顯口音的英語髒話,因此被戲稱為英語老師。<br><br>\ Now we are fucking bunch of Wankers! /<br>\ He does not fok smash my door! /</s>
|現任哈斯車隊<s>Steiner的英語教室</s>的領隊。<br><br>賽車工程師出身,曾在捷豹和紅牛車隊任職,自哈斯車隊於2014年成立後便一直出任領隊。<br><br>[[苦勞人]],既要應付對車隊表現不滿的大老闆Gene Haas又得為車隊四處尋找贊助商,還要照顧麾下的問題兒車手。<br><s>説得一口流利而帶明顯口音的英語髒話,因此被戲稱為英語老師。<br><br>\ Now we are fucking bunch of Wankers! /<br>\ He does not fok smash my doo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