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
現時Reko Wiki可能會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如有相關問題發生可以留意Discord群組。 |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
Steam/蒸汽
本條目年久失修,需要更新資訊,歡迎各位島民補完。 |
概要
- 水到達沸點後吸收潛熱轉變而成的形態。
- 美國維爾福(Valve)公司於2003年9月12日推出的電子軟體分銷[1]、數位版權霸權管理[2] 及社交系統,用於數位軟體及遊戲的發行銷售與後續更新,支援Windows、Mac和Linux等作業系統,為現時全球最大的數位遊戲平台。
- Steam出現前,《絕對武力》(Counter-Strike)的更新導致了大量線上玩家斷線,Valve因此決定自行開發一全新的平台用於遊戲更新,並整合反盜版及反作弊的功能[3]。
- 正式開發前,Valve曾接觸Microsoft、Yahoo!、RealNetworks等公司合作,但全遭拒絕。
恭喜Microsoft一手催生打敗自家GfWL的Steam。
- 2002年3月22日,Steam首次在「遊戲開發者大會」[4] 中亮相,同年公開第一個客戶端。
- 2004年,Steam取代了World Opponent Network (WON),《戰慄時空》(Half-Life)、《絕地武力》等原本需在WON上運行的遊戲全部轉移到Steam。
- Valve其後開始接觸不同的遊戲開發商和獨立遊戲開發者,首批非Valve開發的遊戲於2005年起在Steam發行。
- 2007年起,一些規模較大的廠商也陸續與Valve合作在Steam發行遊戲。
- 目前世界最大的電腦遊戲數位發行平台。截至2018年底,Steam目前每日活躍用戶約四千七百萬人,而每月活躍用戶約為九千萬人;2021年為止,上架超過34,000款遊戲,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32億人。
- 包含電子書、各式軟體、遊戲開發工具、影音內容,再加上最主要的遊戲,Steam目前已經發行超過三萬項商品
- 也轉向發行硬體,2015年發布了搭載Steam OS與
(長相很奇特的)Steam Controller的Steam Machine電腦,以及透過Steam自製串流應用程式Steam Link為主的機上盒,於2022年發布了掌上型遊戲主機Steam Deck,每個硬體從外型到開發理念都能看到一群自由的工程師。 - 近年來開始放行成人內容,卻因標準不明確而招致抱怨
- 如全年齡的The Key to Home遭下架、食用系少女遲遲無法過審[5],讓不少玩家不滿
系統
- 經過多年的發展及不斷的更新,除了最初的ESD、DRM、VAC、社交等功能,Valve也為Steam加入了不少最初沒有的功能及服務。
社群(Community)
- 一系列設於http://steamcommunity.com/域名下的功能及服務的統稱。
- 討論區(Discussions):分為「Steam 討論區」(Steam Forums)、「遊戲討論區」(Game Forums)、「工具和伺服器」(Tools & Servers)三類,每個遊戲都有其專屬的討論區。
- 群組(Groups):分為「官方群組」(Official Group)和「社群群組」(Community Groups),當中也有一些是與遊戲無關的。
- 螢幕截圖(Screenshots):透過雲端技術將遊玩時的截圖保存在Steam的伺服器,並與其他玩家分享。
- 藝術作品(Artwork):遊戲相關的創作、Cosplay照等
;偶有玩家不知是無知還是白目把遊戲截圖及GIF放在這裡。 - 影片(Videos):透過雲端技術將玩家的影片保存在Steam的伺服器,並與其他玩家分享;官方的遊戲預告片不在這裡。
- 工作坊(Workshop):允許玩家進行二創的遊戲才有。不同遊戲有不同的工作坊,不外乎是玩家自製的MOD
(例如島民最愛的美少女捲軸)、物品、地圖等。- 2015年4月23日起開放付費工作坊項目
玩家自製付費DLC,MOD製作者可以自行為自己的作品定價並收取利潤。 - 看起來是鼓勵開發,不過問題是Steam會收取高達75%的佣金,扣掉佣金滿400鎂才會匯錢給作者,禁止作者使用Paypal等捐款方式資助,官方可自行決定是否對受歡迎的MOD強制收費,而且Steam把MOD評分機制拿掉,玩家在擔心踩雷的風險之下更不會輕易付費。
- 所以這項機制對MOD作者來說是弊大於利,外國開發者討論區一片炎上。
而且不意外的Valve開始在各大遊戲媒體洗地試圖引導輿論。
- 2015年4月23日起開放付費工作坊項目
- 新聞(News):由Valve發布。
- 公告(Announcements):由遊戲開發商或發行商發布。
- 攻略(Guides):玩家比例使然,中文攻略較少。
- 評論(Reviews):遊戲相關的評論
、吐槽、捏他,玩家評分越高的評論越具參考價值,是Metacritic以外另一重點參考資料。- 也有部分玩家會以諷刺口吻寫評論,需自行參透遊戲真實評價
成就(Achievements)
- 最早由微軟於2005年在XBOX Live推出的功能,目前XBOX Live和Steam以外幾乎所有遊戲平台都有名字相同或不同的類似玩意,但並不是所有遊戲都有「成就」。
- 部分遊戲使用漢化MOD可能導致不能解成就。
交換卡片(Trading Cards)、徽章(Badges)
- 部分遊戲在遊玩時會隨機掉落相關卡片,也有部分卡片只能在Steam期間限定的活動中入手。
- 遊玩時只能入手半套左右且有機會重複,想收全套就只能跟別人交換、在市集交易,或者等比買樂透還難中的「卡片擴充包」(Booster Pack),也可購買寶石直接合成。
- 分為「一般卡片」(Basic Cards)和「閃亮卡片」(Foil Cards)兩種,後者就只是稀有
和價值高,有收到比較爽而已 - 一般卡和閃卡的收集進度並不共通,一般卡集滿一套可以合成
毫無用處炫耀用的「徽章」,閃卡集滿一套也可以合成同樣毫無用處炫耀用的「閃亮徽章」,另會得到以下獎勵:- 100經驗值:用於提高玩家在Steam的等級,到達特定等級可解鎖「個人檔案展示欄」及額外的好友清單空間,等級越高得到擴充包的機率越高。
- 個人資料背景:隨機掉落相關的背景,用於自訂個人資料頁面。
- 表情符號:隨機掉落相關的表情符號,可於聊天時使用。
- 優惠券:隨機掉落任何遊戲或DLC的優惠券,掉落率似乎跟Steam等級有關。
- 活動期間也可能會掉落別的東西…
- 一般徽章可以升級至最高等級5,閃亮徽章無法升級。
Greenlight
- 通稱「綠光」,簡體中文地區譯作「青睞之光」。
- 在Steam發行遊戲的另一種途徑,獨立製作遊戲上架的管道
- 開發團隊只需繳交一次性規費,遊戲得到足夠的Steam用戶支持並通過投票(Greenlit),再經過發行手續即可上架
- 由於機制存在一定漏洞,有不良開發者開設大量人頭帳號灌票、賄賂玩家投票等等現象,又因審核機制不佳導致大量劣質遊戲充斥商店頁面
- 由於上述情形,Greenlight已經在2017年初吹熄燈號,改由新機制Steam Direct取代
Steam Direct
- 取代上述Greenlight的獨立遊戲發行機制
- 開發者僅需繳交每款遊戲100美元規費[8]並通過簡單的審核即可上架,門檻降低許多
雖然取消了投票等等社群參與的部分,但結合了鑑賞家系統與更新後的商店推薦演算法來彌補社群參與度的不足
- 由於遊戲上架變得容易,甚至一開始在7週內就上架了1000款遊戲[9]
- 但相對的,製作品質不佳的差勁遊戲也大量出現,不過這個系統的本意便是透過市場機制淘汰爛遊戲
- Valve也曾一次下架部分開發者[10]的遊戲,顯現出這個機制對於遊戲品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但相對的,製作品質不佳的差勁遊戲也大量出現,不過這個系統的本意便是透過市場機制淘汰爛遊戲
市集(Market)
- 買賣遊戲物品、卡片、卡片擴充包、個人資料背景、表情符號等東西的地方,只能以Steam錢包中的資金交易。
標籤(Tag)
- 原意是補足原有搜尋器的不足,讓玩家更容易接觸到想要的遊戲…
- 結果推出不足一天就被anti廚
玩壞濫用了… 也有玩家以它吐槽和捏他,奇怪的Tag一堆(笑)
- 結果推出不足一天就被anti廚
點數商店(Point Shop)
- 2020年夏季特賣時推出的新常駐系統
- 其實就是將2019年的代幣商店機制修改,再永久開放,消費每1美元可獲得100點
- 點數可換到新的個人圖示外框、動畫貼紙、個人檔案背景等社群物品(無法交易或丟到市集販售)
- 由於遊戲的社群物品只要擁有遊戲本體[11],花500點就能換到,導致市集上的萌系稀有背景價格一夕之間崩盤
銷售情況
價格
- 由於免去實體版的載體、說明書、包裝、運輸等成本,數位版通常遠比實體版便宜,Steam上的遊戲亦然。
- 獨立遊戲和年代久遠的遊戲通常較便宜,價格大多落在4.99美元至9.99美元之間
- 視廠商銷售策略,部分商業遊戲發行一段時間後也有可能降價,還可能出年度版[12]。
- 早買早
打臉享受,晚買照打臉享折扣。
- 早買早
特價
由於Valve以至某些遊戲商都不用吃飯,特價在Steam是常有的事據說G胖的甜甜圈快吃完的時候就會有新的特價推出
- 通常有-75%以上的季節大特賣
- 夏季:約7月初,俗稱夏特
;G胖的第一波甜甜圈收穫期。 - 萬聖節:約11月初,以恐怖及黑色風格的遊戲為主
;G胖的第二波甜甜圈收穫期。 - 感恩節:約11月底
;向G胖進貢甜甜圈謝恩的節日。 - 聖誕節:約12月中,俗稱冬特,海量遊戲特價
;鈔橫遍野,荷包浩劫。- 雖然就慣例上聖誕節檔期的折扣幅度較大,但近年來的冬特表現愈來愈不如預期,反而是感恩節的折扣幅度較大
- 夏季:約7月初,俗稱夏特
- 常規特價
- 今日特惠
- 週期優惠
- 週中瘋狂特賣:星期三至星期五早上10時
- 週末特價:通常會有特定遊戲免費試玩
推抗兼特價,平日最容易在這期間中槍 - 發行商特價:發行商自己發起的特賣,近期季節特賣逐漸轉型為特賣數量為主,反而是發行商特賣更有機會找到更低的價格
;廠商招標給G胖的甜甜圈。
- Steam以外的第三方零售商也會推出特價,購買後可於Steam啟動。
- 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特價
,躺著也中槍 - 更甚的有時還免費送遊戲,不過這個就真的可遇不可求了。
- 除此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特價
組合包(Bundle)
- 第三方零售商推出,多個遊戲[13] 組合在一起販賣。
- 部分組合包採用PWYW(Pay What You Want)的方式販賣,只設最低消費下限而沒有上限,不過付的錢愈多買到的遊戲也愈多也是事實。
- 由於一個組合包的價格往往較在Steam及其他第三方網站特價時購買單一遊戲更便宜,因此也被戲稱為「打臉包」。
- 部分組合包的收益會用於慈善用途,這些組合包稱為「慈善包」,最具代表性的為Humble Bundle。
- 比起商業大作,獨立遊戲進包的機率較高。
- 有些尚未正式發行或無特定DRM平台的獨立遊戲也會進包,購買後會提供BT與HTTP下載連結,這類遊戲通常下載回來的檔案為DRM-Free。
區域限制
- 俗稱鎖區,基於各種大人的原因,並不是所有遊戲都可以在全球發售或遊玩。
- 為了玩到這些遊戲,部份玩家會以各種方法,例如直接在Steam跨區購買、在第三方網站[14]購買再在Steam啟用、掛VPN等。
- 除了鎖區,由於物價、匯率等不同因素,同一遊戲價格在不同區可能也會有不同;有些玩家為求買廉價遊戲,也會冒險跨區。
- 通常在網拍上賣低於市價許多的遊戲代購商都是透過跨區購買賺取其中的差價[15][16]
- 跨低價區購買遊戲是相當危險的,是違反使用者條款的行為,輕則遊戲被收回,重則封鎖帳號,切勿以身試法
- Steam允許在特定條件下的跨區購買,那就是購買當下人在當地,若遭Steam查獲只要可以提出證明[17]就可以免罪
-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大多數低價區遊戲僅鎖啟動,但也有不少遊戲,甚至還需要在當地才能遊玩(鎖運行),購買前請先調查清楚
Steam OS
類似平台
Games for Windows – LIVE[18]
- 由微軟為Games for Windows開發的平台。
- 玩家的惡夢,當微軟宣布將關閉GfWL的消息傳出後,網絡上一片歡呼聲。
- 部分GfWL遊戲已轉移或將會轉移到Steam。
GfWL已死,有事燒紙
Uplay/Ubisoft Connect
- 由Ubisoft開發的平台,目前以旗下的遊戲為主,但也有一些不是自家的商業遊戲。
- Uplay出現前的Ubisoft遊戲[19] 不需透過Uplay啟用也不支援相關服務。
- 在這之後的遊戲就算可經別的平台或途徑入手,但仍需透過Uplay啟用,成就也並不與別的平台共通。
- 有時會買遊戲送遊戲。
- 偶爾也會將比較舊的作品限時免費
- 以亞洲玩家的角度來看,Uplay商店並不是購買遊戲的好地方,因為其以歐元定價,價格較高
- 但各遊戲打折的幅度非常高、折價速度又快,搭配優惠券的使用甚至可以用90% off以上的價格買到遊戲
- 也因為如此,很多人會將Ubisoft的遊戲放半年至一年後再入手
- 真正的打到骨折
- 遊玩時獲得的點數可兌換遊戲相關物品
,不像Steam卡片般只有半套還要多扶老阿罵過馬路積人品 - 遊戲檔案安裝與執行狀況很多,例如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 Blacklist在安裝資料夾名稱上「®」或「™」這種
自以為酷炫特殊字元結果判讀錯誤進而無法執行遊戲。 - 其他下載老半天結果執行無反應的原因不明更是家常便飯,有時毫無線索連辜狗大神也救不了。
- 常常出現雲端存檔莫名消失,紀錄全化為泡影的事件,雲端伺服器更是常常出現問題,無預警突然掛掉是家常便飯
,根本是馬鈴薯伺服器- 由於以上種種問題被玩家們戲稱為「反人類平台」
- 於2019年年底開始脫離Steam,新推出PC遊戲都沒有上架到Steam平台上,而改由自家的Ubisoft 官方商店與Epic Games Store來發售PC遊戲。
- 2022年11月又再次回歸到Steam的懷抱
,終究還是要回家的
- 2022年11月又再次回歸到Steam的懷抱
- 於2020年11月將Ubisoft Club整合進Uplay更名成Ubisoft Connect。
Uplay, PlayU
Origin[20]
- 由業界
毒瘤巨頭EA開發的平台,目前以旗下的遊戲為主,也有一些不是自家的商業遊戲和獨立遊戲。- 可以在首次啟用後24小時與購買日7天內退還在Origin購買的EA完整版數位下載遊戲,預購也可以在7天內獲得全額退款。
EA也知道自家的遊戲是硬體殺手。- 不包括DLC,也不包括非EA自家的遊戲。
- 舊EA Taiwan時代的部分遊戲[21] 並沒有轉移到Origin繼續賣,原因不明。
- 部分遊戲也有限區
,果然是萬惡的EA
- 可以在首次啟用後24小時與購買日7天內退還在Origin購買的EA完整版數位下載遊戲,預購也可以在7天內獲得全額退款。
- 繼承了EA Taiwan的翻譯再創作:
- Steam最大的敵人(無誤)
- Origin上線後,忽然取消部分原定預定在Steam上發行的遊戲。[23]
- 不過本來預定為Origin獨佔的《愛麗絲驚魂記:瘋狂再臨》突然又不獨佔了,但既不是完整版也沒有DLC。
- 2012年傳出EA有意收購Valve的消息,遭Gabe公開拒絕。
- Origin上線後,忽然取消部分原定預定在Steam上發行的遊戲。[23]
- 在2019的10/28登錄的一部影片內容為畫者EA商標的馬克杯,杯中冒出熱騰騰的蒸汽。
- 被認為是可能是EA回歸STEAM的徵兆
- 後來証實的確如此,自STAR WARS Jedi: Fallen Order開始,EA 的遊戲將陸續登陸STEAM。
EA Games, Destroy Everything!
Desura
- 由DesuraNET開發的平台,有別於御三家,目前以獨立遊戲為主,也有一些免費軟體。
- 慈善包不時包含Desura的遊戲,Desura版有時比Steam版早發行。
- 由於沒中文版,在中文界的普及率不如上述三者。
TGP/WE GAME
- 中國公司
麻花騰訊開發的線上交易遊戲平台 - 原名為TGP,全名是T
wistencent Games Platform,即騰訊遊戲平台。於2017年4月20日的發布後決定改名為WE GAME,於7月28日開始內測,9月1日正式公布客戶端。 - 不過在WE GAME準備期的這段期間相繼出現了Rocket League等遊戲對中國區的鎖區及STEAM出現101、103的錯誤畫面,又加上騰訊高層的說溜嘴,不少中國當地STEAM使用者開始擔心這可能是STEAM要被騰訊掃出中國的前奏。
- 雖然2018年騰訊在中國區得到了魔物獵人世界的發行權,並比steam版的發售日8月10日早兩天於we game平台登錄,但是後來又因部分遊戲内容未完全符合當地政策法規要求,於8月13日全面下架並接受無條件退款。
- 於2019年4月8日推出面向世界的 WE GAME X
平臺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打自家人,UCCU AGAIN EPIC
方塊遊戲平台
- 中國大陸的遊戲平台
- 玩家可免費玩到大量在早年正版引進到中國大陸的遊戲(授權正版)
- 但因當前玩家的操作系統與早期遊戲的推薦系統有異,部分遊戲可能無法正常進行。
Epic Games Store
- 由戰爭機器、魔域幻境、要塞英雄開發商Epic Games所製作的遊戲平台,已成為Steam的有力挑戰者
才怪。 - TGA 2018公布Epic Games Store並正式上線。
- 88/12的分成吸引Steam旗下的遊戲開發商進駐。
- 如果該遊戲以Unreal Engine打造的話,更免收遊戲引擎授權使用費。
- 每兩週送一款遊戲的措施吸引新用戶。
- 更許諾有更加優惠的價格還有獨家的遊戲內容來服務用戶。
- 目前已有數款遊戲都已經改投Epic Games Store的懷抱。
- Satisfactory已經從Steam頁面撤下改投Epic Games Store。
- Ashen,2018於Epic Games Store發售,隔一年之後才在STEAM發售。
- 由電影改編的World War Z目前未有上Steam的徵兆,但在Epic Games Store卻已經發售且可供遊玩。
不過評價嘛,大概就是電影改編遊戲的正常發揮吧 - 育碧的全境封鎖2也跟隨以上幾部跳槽到Epic Games Store。
雖然無論去哪個平台買育碧的遊戲,最終都會跑到uplay就是了。 - 爭議最大的是在Steam上已可預購的Metro Exodus,發售前僅剩數禮拜的2019年1月28日由發行商Deep Silver公布與Epic Games Store獨占一年的消息,雖然已預購玩家仍可更新以及遊玩,但是在2019年1月28日後一年之間的零售和線上平台玩家,想要在pc上玩到的話,只能用Epic Games Store,結果不過數個月的6月9日就登陸Microsoft Store。
哈哈你看看你EPIC。 - 2019年3月20日,Quantic Dream宣佈原為PlayStation獨佔的三款遊戲(暴雨殺機、超能殺機:兩個靈魂、底特律:變人)將推出PC版並由Epic Games Store獨占一年。
- 在2019年3月15日被使用者爆料,Epic Games Store的程式會拷貝使用者在Steam平台上的隱密資料[24],引發各國網友爭議。
果然有大股東某企鵝的作派。 - 2019年5月14日開放中國區,並可用支付寶、微信支付購買遊戲,針對當地的網路環境的優化,並將當地劃分為低價區,可用更為實惠的價格購入遊戲。
- 2020年甚至開始送起了俠盜列車手5、文明帝國6
預計又要騙一波韭菜。 - 最近還被玩家發現Epic Games Store獨占後上架Steam版的遊戲程式不太乾淨。
Rockstar Games Launcher
- R星的遊戲平臺,方便Social Club 帳戶的使用者管理購買R星的遊戲。
- 2019年9月17日公布,還在10 月 8 日前贈送免費的 Grand Theft Auto: San Andreas。
- 碧血狂殺2確認於2019年11月5日推出PC版,若是於Rockstar Games Launcher預購可獲得更多獨家優惠及免費遊戲。
連結
回應
備註
- ↑ Electronic Software Distribution,簡稱ESD
- ↑ Digital Rights Restrictions Management,簡稱DRM
- ↑ 即現在的「Valve防作弊系統」(Valve Anti-Cheat,簡稱VAC),至2012年已有超過150萬個帳號被封鎖
- ↑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簡稱GDC
- ↑ 據悉原因為Steam一方判定小滷不能過關,希萌只好更換小滷的人設成大滷以過關,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 但升到特定等級後圖片和稱號就不會再改變
- ↑ 每消費10元台幣能獲得100活動代幣,但升級活動徽章每級也只要100代幣
- ↑ 其實算是押金,銷售額達到1000美元後會退回
- ↑ 有部分是Greenlight末期遊戲直接透過Steam Direct上架
- ↑ Steam下架百餘款獨立遊戲,Steam Direct上架氾濫品管問題暴露
- ↑ 部分遊戲甚至沒有此限制
- ↑ Game of the Year Edition,通常包含該遊戲所有內容,但也有些遊戲的年度版缺少部分DLC
- ↑ 有時候也有遊戲以外東西,如音樂、漫畫、實體物等
- ↑ 雖然Steam通常不會管零售序號,但是部份第三方零售商販賣的序號有啟動限制,購買前請先調查清楚
- ↑ 這類賣家通常會要求買方提供Steam帳號密碼,實際上就是掛VPN啟用禮物或跨區購買,而很高的機率是跨售價最低的俄區(RU/CIS)
- ↑ 以美元為基準,俄區售價通常只要原價的一半甚至更低,遇到特賣時更可能只有美元區原價的二折到三折以下
- ↑ 機票、簽證,飯店住宿證明等等只要能證明當時人在當地
- ↑ 簡稱GfWL
- ↑ 例如《Beyond Good and Evil》、《刺客教條》(初代)等
- ↑ 程式圖示使然又被稱作「橘子」
,天下橘子一樣黑 - ↑ 例如《洛克人X》系列、《Devil May Cry》系列、《天使之谷》系列等
- ↑ 續作的譯名反而正常
,小丑終於不用再逃亡了 - ↑ 有部分是Origin獨佔,也有部分是只有Steam沒得賣
- ↑
而且看的還不只有Steam的資料庫原推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