ボーダーブレイク-機體及武器一覽

出自Reko Wiki
於 2024年9月25日 (三) 22:20 由 DReaper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現時Reko Wiki可能會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如有相關問題發生可以留意Discord群組。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ボーダーブレイク-機體及武器一覽

機體品牌介紹

街機版登場機體

  • 目前所有機體都已經加入到PS4版本中。
  • 在PS4版,所有街機的浮遊腳機體都被改成二足步行機。它們的共通特點被改成巡航速度都較同級的機體快。某些性能也有強化。

クーガー/Cougar

  • 開發商:TSUMOI Industry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一世代
  • 套裝獎勵:射擊補正、負重量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噴射器、(腕部)裝彈、(腳部)重量耐性
  • 通稱久我、空我、玖珂(都是くが的近音字
  • 遊戲初推出時己存在的三品牌之一,為每名玩家初期唯一持有的機體。
  • 初登場時的兩個型號性能不強,特別是腳部的移動速度只是比重量形快少許。
    • 「…俺が遅い…? 俺がスロウリィ!?」
    • 很多玩家也寧願選擇Shrike甚至同為中量機的Zebra,Enforcer推出後更近乎被玩家完全離棄。
      • 然而當時也有一個使用全身Couger Ⅱ型成為最上位Border的高手「T0MMY」[1]而成為佳話。
    • 後來在Ver.1.5推出S型後腳部的衝刺力和腕部的靈活性均有所提昇,形勢開始逆轉。
    • 在Ver.2.7推出至高性能型號Cougar NX甚至令其變成常用機體,甚至被玩家評為作壞了(但被設定Couger系列的晶片容量被設定成偏低)。
    • 第四型NX是NeXt
  • 深受很多玩家喜愛,公式票選中為機體品牌的第一位。
  • 地位差不多是官方主角機。在Ver1.0、3.0的OP中演出都是強襲兵裝。
    • 但在片頭出現的那台Cougar卻是造型和機身噴漆都沒有在遊戲中出現過的迷之型號,後來附加的設定為一個沒推出的型號,名稱最初在內部被稱為Ⅲ型,後來採用粉絲們給予的「Cougar KV(Key Visual)」。
  • 在PS4版追加4星型號「クーガーACE」, 之前曾出現在PS4遊戲音樂原聲大碟5的封面中。

ヘヴィガード/Heavy Guard(HG)

  • 開發商:Aeron Earhart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一世代
  • 套裝獎勵:DEF耐力、裝甲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DEF耐力、(腕部)反動吸收、(腳部)重量耐性
  • 通稱蛇(ヘヴィ→へび)[2]或HG。
  • 遊戲初推出時己存在的三品牌之一,重量型機體。
  • 擁有高到極端的裝甲(還可以用套裝獎勵強化)、強力的負重能力和優秀的反動力吸收能力,是遊戲初期不少重火力玩家的愛機。
    • 缺點是速度慢到極點、腕部的裝彈和武器交換速度低。
    • 隨著後來出現多種高機能的重型機體,現時還會用全套的玩家開始減少但仍然實用。
  • 在Ver1.0、3.0的OP中演出,都是重火力兵裝。
    • 在OP中出現的是公式設定上廠商沒有推出的型號「Heavy Guard Ⅱ型」,原因為該型號的機體在移動時發生腳部不穩定情況。然而官方卻曾經為這個Ⅱ型推出了組裝模型。
  • 第四型的HG G的「G」是Great。
  • 初開發時設計員視之和Cougar為兄弟機,但後來給予廠商設定時卻分離了。[3]
  • 在PS4版追加4星型號「ヘヴィガードHRT」。
    • 全身裝甲增加至S,身體裝甲更達到S+。
    • 但積載量下降到搭載初期重火力裝備也會超重的程度。

シュライク/Shrike

  • 開發商:Aeron Earhart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一世代
  • 套裝獎勵:噴射器、步行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噴射器、(腕部)武器交換、(腳部)步行
  • 通稱修羅(シュラ)
  • 遊戲初推出時己存在的三品牌之一,輕量型機體。
  • 擁有高到極端的步行(還可以用* 套裝獎勵強化)、衝刺速度和優秀的裝彈與武器交換速度,是遊戲初期不少核心突擊向強襲玩家的愛機。
    • 缺點是裝甲薄到極點、腳部的負重能力低。
    • 隨著後來出現多種高機能的輕型機體,現時還會用全套的玩家開始減少但仍然實用。
    • 你和HG真是同一生產商設計的嗎?
  • Ver1.0、3.0的OP中演出都是支援兵裝。其實以修羅的負重能力來說支援的武裝太重,一定會超重
  • 第四型W是Wing
  • 在PS4版追加4星型號「シュライクAER」,也是首部4星輕量型機體。
    • 結果以Plus-S的戰鬥資料回頭重新大修シュライク當成新機體推出,到底是為什麼呢SEGAAE社?
    • 腳部是遊戲內唯一達到全移動相關數值A-或以上的超高速腳,但積載量依舊悲慘。

ツェーブラ/Zebra

  • 開發商:Benno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一世代
  • * 套裝獎勵:索敵、裝彈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索敵、(身體)地域移動、(腕部)裝彈、(腳部)巡航
  • 通稱杖(ツエ)
  • 遊戲第一個追加的機體品牌,中量型機體,與前三者同為初期看板機體。
  • 特性為頭部的射擊補正強力,腕部的裝彈速度非常快。然而腕部同時存在武器交換速度低到極點(簡直和HG一樣慢)令玩家敬而遠之,身體和腳部機件性能不算太突出,導致後來也開始被新推出的品牌取代。
    • 然而因為頭部是少有擁有高射擊補正同時裝甲不低(言則多數高射擊補正頭部均為裝甲薄的輕量型),由始而終也有不少玩家使用。
    • 雖然全體性能不佳,卻還是有玩家以全套Zebra成為上位玩家。
  • 第四型48C[4]的「C」是Custom
  • Ver1.0、3.0的OP中演出,都是狙擊兵裝。
  • 在PS4版追加4星型號「ツェーブラ・ベンノ」。

エンフォーサー/Enforcer

  • 開發商:TSUMOI Industry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二世代
  • 套裝獎勵:噴射器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噴射器、(腕部)予備彈數、(腳部)重量耐性
  • 通稱円(エン),華語區也有稱死神。通常以①、②、③、⑩代表各階段零件。
  • 第三部中量型機體特徵是身體機件都傾向於高噴射器容量,相對的SP供給率就低了。
    • 各部位性能都很平均,可以說是初期的Cougar的改良版,雖然後來反而被Cougar的新型號追過(其實根本就是同廠出品),但一直以來都是不少玩家愛用的品牌。
  • ⑩的頭根本就是某最強水電工

E.D.G.

  • 開發商:Nakshatra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三世代
  • 套裝獎勵:裝彈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SP供給率、(腕部)裝彈、(腳部)巡航
  • 通稱EDG或刃(E.D.G.-e = EDGE)。各階的α、β、δ、θ也都是通稱。
  • 擁有接近輕量型機體的性能:機件重量偏輕、衝刺速度高、同時卻擁有裝甲薄弱的缺點(頭以外只有D-至D,而頭部更只有E)。
    • 擁有無出其右的射擊補正和裝彈速度,尤其後者的特質讓不少玩家選擇使用E.D.G.的腕部機件,初推出時甚至有很多全套E.D.G.在對戰中出現(現在選擇增加了則多為組混合機體用)。
    • 第三型號「E.D.G.-δ」的身體擁有全機件最高的SP供給率,為少數狂熱玩家愛用的極端機件。但因為這配件做成廚芋蛇橫行,所以Ver.4.0被官方狠狠打臉,晶片容量由2.4大幅減至1.4,裝甲值也變低。
    • ver.4.5定為N-DEF性能較強的機件。但δ身例外,呵!
      • E.D.G.-δ的購買條件包括「十個奇襲章」對於玩家群來說相當夠瞧。但這已經是往事了,Ver.3.0放寬為五個奇襲章,Ver.3.5更加是完全撤除。
      • 然而Ver.3.5推出的第四型號「E.D.G.-θ」再度要求購買者需持有7個奇襲章了。

ケーファー/Käfer

  • 開發商:Benno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一世代
  • 套裝獎勵:反動力吸收、步行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裝甲、(腕部)反動吸收、(腳部)巡航
  • 通稱毛(ケ)
  • 第二個重量型機體品牌。
  • 重量較HG輕但裝甲、負重能力稍有不及,然而Käfer擁有幾個反動力吸收性能很高的腕部機件,配上套裝獎勵加成能力可是無其他品牌能及。
  • 第四型號「Käfer 52[5]」的頭部機件是莫希干髮型,往往令玩家想起了世紀末雜魚

夜叉(ヤクシャ/Yaksha)

  • 開發商:Nakshatra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四世代
  • 套裝獎勵:鎖定、衝刺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噴射器、(腕部)武器交換、(腳部)衝刺
  • 日語圈中除直呼原名外也有「役者」的通稱。
  • 第二個輕量型機體品牌。裝甲值比起Shrike上昇了少許(雖然依是紙裝甲)。
  • * 套裝獎勵改為衝刺速度上昇,套上第三型號「夜叉.弍」其衝刺速度甚至比Shrike的性能更高而一度被認為能取代Shrike,但夜叉.弍步行能力低的缺點還是被部份玩家認為言之尚早。
    • 追加晶片系統後夜叉機件被設定成晶片容量很低,且夜叉.貮腳部的衝刺速度減慢了,但在遊戲中依然流行。
    • 射擊補正能力非常高,縱使不及同廠推出的E.D.G.。
  • 剛推出時其設計者不滿意其正式頭部造型,結果後來的一次大更新中更改了全部頭部的造型。
  • 其高性能深受不少玩家喜愛(尤其追求速度感的玩家),公式票選中獲得僅次於Cougar的第二位。
  • 經過了從夜叉.弍支給開始的超過四年光陰,BBS武追加了第四型號「夜叉.零」。
    • 順帶一提,這是Eigen的皇牌機師ゼラ使用的機體。
  • 從夜叉.零支給後,再經過接近七年,在PS4版追加四星型號「夜叉.玖遠」。
    • 初期晶片插槽增至2個,完全強化後變成3個。

セイバー/Saber

  • 開發商:TSUMOI Industry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二世代
  • 套裝獎勵:SP供給率、地域移動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SP供給率、(腕部)予備彈數、(腳部)巡航
  • 通稱聖、劍或セイ
  • TSUMOI社第一個輕量型機體品牌。
  • 運用套裝獎勵的「地域移動UP」可以達到史上最快的2.5秒地域移動傳送速度。此外腕部的武器交換性能,頭部的索敵和鎖定性能也高,射擊補正相對地不擅長。
    • 但相對地速度不及兩位前輩,故此實戰中難以看見以全套Saber出戰的玩家。主要是IR型和II型腕甲較常用。
  • 於Ver2.0~2.7的Air Burst的OP擔綱演出強襲兵裝。
  • Ver.4.0推出第四型號「セイバーZX」(異常強力的兵裝)。

ディスカス/Discus

  • 開發商:Nakshatra
  • 重量類別:標準形[6]
  • 世代:第二世代
  • 套裝獎勵:SP供給率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裝甲、(身體)SP供給率、(腕部)武器交換、(腳部)裝甲
  • 通稱盤(Disc),或者以Dis+P、D、N、E來簡稱。
    • 你沒看錯,名稱是「DISCUS」而不是「DISCAS」!
  • 中量型機體,而且是史上同時擁有偏重量和偏輕量兩種不同特性的機件的品牌。
    • 雖然偏重機件看似適用於重火力兵裝,但腳部的負重力對於重火力兵裝的重型武裝實在很不足。
    • 射擊補正也優秀(所以這品牌的頭部頗受玩家歡迎),不愧為和E.D.G.及夜叉的同廠出品。
  • Ver.3.5推出第四型號「ディスカス・エヴォル」,在部份機件上直接裝備Newd發電機。
  • 於Ver2.0~2.7的Air Burst的OP擔綱演出重火力兵裝。

ネレイド/Nereid

  • 開發商:Benno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五世代
  • 套裝獎勵:射擊補正、加速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噴射器、(腕部)武器交換、(腳部)巡航
  • 通稱礼(ネレ是取型、レイ取讀音)
  • 第一個擁有浮遊腳的機體品牌卻只不過是裝飾
    • 浮遊腳的特徵為可以在空中利用噴射器作出滯空和水平移動,藉此可到達二腳無法一口氣飛過去的地方甚至在水面上移動,可以讓疏於防範的老人家安心駕駛的機體
    • 然而浮遊腳除了行動不靈活不利於近身戰之外,其衝刺速度比起同重量的二腳慢(例如Nereid的衝刺度和其實和重量型機體差不多);此外裝備浮遊腳部的機體較容易被擊飛,很多玩家都對浮遊腳敬而遠之。
      • 雖然世上有駕駛Nereid專門進行核心突擊的猛人,但在下述的輕量浮遊機體B.U.Z.和Formula推出後Nereid便被冷落了。
    • 後來推出最終的第四型號「Nereid RT[7]」,正當玩家期待會改善其弱點,然而推出後才發現性能走著和常用機件完全背道而馳的極端性能,結果Nereid還是一部不遇的機體。
  • 公式票選中為所有機體品牌中的倒數第二位,而且票數和最下位的B.U.Z.相比可謂相差無幾…
  • 為Ver.3.0的OP中除了歷代看板機體以外的唯一登場機體(雖然是負責被強化機兵開無雙),算是一種厚待。

迅牙(ジンガ/Jinga)

  • 開發商:四条重工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三世代
  • 套裝獎勵:鎖定、SP供給率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SP供給率、(腕部)予備彈數、(腳部)衝刺
  • 中量型機體。初期的機件偏輕而後期機件偏重。
  • 是第一個左右造型非對稱的機體。
  • 算是平平無奇的及格機體,不少機件性能也相當不錯。
  • Ver.3.5推出了第四型號「迅牙‧飛天」。

ロージー/Bublgun Rosie

  • 開發商:Ze-MECH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二世代
  • 套裝獎勵:裝甲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裝甲、(身體)裝甲、(腕部)裝甲、(腳部)裝甲
  • 通稱路地
  • 重量型而擁有浮遊腳的機體。外號「重戦車」。
    • 改名為Rosie的原因為其外型就像一個穿上裙子的女性。也就是說這是比擬一個大肥婆
    • 性能上和HG差不多,但裝甲比起HG有過之而無不及(主因是裝甲值A+的機件比HG多而且套裝獎勵的裝甲上昇幅度比HG還要高),令不少以往喜歡使用HG的玩家均轉投Rosie的懷抱。
    • 但到了Ver.3.5終於都被Nerf,套裝獎勵的裝甲值加值減少至和HG一樣了。
    • 事實上浮遊腳比起同重量的二腳速度更慢,且行動較不靈活不利於閃避,再加上浮遊腳機體撃倒耐性的不足,還是未能完全取代HG。但浮遊腳部的特性也有在白兵戰中長期浮空或在無高低差的情況下浮著來放火箭炮等奇策。
  • 不可能的一直飛…飛了57600GP還是飛不過!
  • Ver.3.5推出了第四型號「ロージーEVE」,裝甲值提昇至最高級的S,但代價除了所有機件都史無前例地重之外,頭部和身體的各種機能均差得很,非常極端。
  • 在PS4版是首部登場的原浮遊腳機體。
    • 性能強化後的ロージーEVE裝甲值可提昇至史無前例的S+,而且其頭部、腕部亦成為首批具有3晶片插槽的部件。
    • 在品牌被納入製造系統後,因ロージーEVE頭部被濫用的緣故,在PS4 Ver.3.0被下修(晶片插槽-1、DEF回復下降)。

B.U.Z.

  • 開發商:Nakshatra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七世代
  • 套裝獎勵:通常移動、DEF回復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晶片插槽、(身體)晶片插槽、(腕部)晶片插槽、(腳部)晶片插槽
  • 通稱BUZ或蟲(LOGO)
  • 輕量型浮遊腳機體。
    • 通常移動和高速移動能力均高,可謂是浮遊腳版的Shrike,甚至連裝甲薄到極這點也一樣。
      • 雖然後來有高速移動更高的Formula,但有些浮遊路線還是B.U.Z.的超高通常移動才能到達。
    • 射擊補正和三位前輩(E.D.G.、夜叉和Discus)一樣非常高。(這就是情結?)但只有裝彈速度高的B.U.Z.-γ腕部尚算有用(而且有其他更實用的腕部可以代替…)
  • 這機體在某次官方特別活動中,因玩家達不成目標而要暫延推出是玩家群中的深厚回憶。
  • 公式票選中為所有機體品牌中的最下位。
  • Ver.4.5支給第四型號「B.U.Z.-λ」。
    • 故事設定裡B.U.Z.-λ是Eigen與部份連合軍boader秘密進行的任務報告收集任務裡支給予參與者的報酬。Nakshatra和Eigen勾結之事又多一個証據了

ランドバルク/Landbulk

  • 開發商:Aeron Earhart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三世代
  • 套裝獎勵:裝彈、重量耐性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地域移動、(腕部)裝彈、(腳部)重量耐性
  • 通稱LB或乱(ラン)
  • 雖是重量型機體,但頭部的索敵能力,腕部的裝彈、武器切換速度和腳部的機動力也有中量型機體水平,此外腳部的負重能力甚至比HG和ROSIE更高。(官方將其形容成「靈敏的胖子」)
    • 弱點為裝甲比起以往的重量型機體差,晶片容量也偏低(特別是腳)。
    • 推出後各部位的機件均非常受歡迎,卻因相性問題難以在實戰看見全以Landbulk機件組成的機體出現。
    • Ver.4.0推出全身裝甲強化的ランドバルクAT。
  • 明明就是履帶腳卻使用二足步行機的動作模組

フォーミュラ/Formula

  • 開發商:Aeron Earhart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四世代
  • 套裝獎勵:高速移動、加速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SP供給率、(腕部)反動吸收、(腳部)衝刺
  • 通稱焔(フォーミュラ→ふぉーみゅら→ほみゅら→ほむら→焔)
  • 輕量型浮遊腳機體2號。衝刺能力達到浮遊腳的極限(對應套裝獎勵),裝甲比B.U.Z.厚少許,取而代之通常移動較慢,也就是浮遊腳版的夜叉。
    • 因衝刺能力提昇速度上昇至極限,然而論滯空長距離水平移動還是通常移動速度高的B.U.Z.較佳。
      • 其實是Aeron Earhart於過去被Nakshatra挖角復又回歸AE社的技術人員開發的,且因為洩漏了Nakshatra的秘密資料令兩社即將對薄公堂
  • 因為某些大人的事情,第一型號不是叫作I型而是叫作II型。[8]
  • 在BBX追加第四型號「フォーミュラMST」。

雷花(ライカ/Raika)

  • 開發商:四条重工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四世代
  • 套裝獎勵:地域移動、噴射器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索敵、(身體)噴射器、(腕部)反動吸收、(腳部)衝刺
  • 中量型機體,機件偏輕,部份機件甚至比同廠的迅牙更輕。
    • 手部性能擬似裝甲變厚的E.D.G.而且部份腳部機件衝刺性能高,推出後不少玩家都愛用。
  • 因為擬似女性外型的機件設定而成為話題的機體,特別是身體おっぱい!おっぱい!
    • 其實是因為機艙並非座位式而是改為機車般的前傾式才會做出這個外型來。
      • 但在Hi☆sCoool! セハガール 6bit中,メガドライブ乘坐的雷花・麗,其機艙變回座位式……
    • 因上述的胸部女性線條美的關係,人氣相當高,公式票選中拿到第三位。
  • 此外機體背部的兵裝扣架採用和其他機體不同的造形。
  • Ver.4.5支給第四型號「雷花・燐」此版機款手部擁有高反動吸收以及高RELOAD,腳部則有高載重和高DASH(A-)

ヤーデ/Jade

  • 開發商:Benno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五世代
  • 套裝獎勵:鎖定、衝刺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地域移動、(腕部)反動吸收、(腳部)衝刺
  • 重量型機體,和Käfer為同廠製造。所有機件都有不少部位會發出耀眼綠光(和機體名「翡翠」一樣)為其特色。
  • 使用特殊合金,為Benno利用從某些途徑得到的黑科技特殊素材製作而成。
  • 重量偏輕但裝甲均擁有HG、Rosie同等的裝甲硬度,衝刺速度也維持著Käfer同級水平。甚至出現重型機史無前例的* 套裝獎勵「衝刺UP」(據測試其增加量還不少,甚至超越夜叉)。
    • 代價往往為機體犠牲其餘性能,第三型號「Jade 55[9]」更加是透過削弱基本性能來維持輕量來把裝甲值增至最高。
    • 機件發光的特性也成為容易被敵人發現的缺點,特別是在地洞、建築物內等陰暗處更是等別顯眼。
  • Ver.4.1支給的第四型號「Jade VMT[10]」,身體部位裝甲值強化至S-,腳部的衝刺速度也增至和ランドバルクIV型一樣的C。

阿修羅(アスラ/Asura)

  • 開發商:Nakshatra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五世代
  • 套裝獎勵:射擊補正、武器交換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SP供給率、(腕部)武器交換、(腳部)衝刺
  • 通稱「明日」。
  • Nakshatra以敵陣急襲為目標製作,擁有極限地高的機動力的機體品牌。全身流線型的超輕型裝甲、有一節彎曲的手臂、腳部腳跟部份有一個空心輪(西部牛仔?)為其特徵。
  • 衝刺速度高到極限,「アスラ・参」甚至超越以往所有機體達到S-,同樣性能能夠達到S的還有射擊補正和武器交換能力。Nakshatra社的集彈精度是世界第一!
    • 同時「アスラ・弍」腕部的反動力吸收也到達史無前例的E-水平。
    • 高機動力的代價當然就是裝甲值低到極限,另外負重能力和晶片容量也是史無前例地低(可以不足6格)。
  • 在BBX追加第四型號「アスラ.閃」,腳部衝刺進一步上升至S,但相對地裝甲減至最下限的E-。

機神(ジーシェン/JiXien)

  • 開發商:甲龍電驅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三世代
  • 套裝獎勵:地域移動、加速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晶片插槽、(身體)晶片插槽、(腕部)晶片插槽、(腳部)晶片插槽
  • 由新興中國廠商「甲龍電驅公司」製造所以會爆炸,重量型機體。頭部像一個大圓桶為其特徵。
  • 機件性能都非常高,擁有索敵能力高的頭部、接近中量型機體靈活性的腕部。相對地腳部衝刺性能較差(但積載能力很高)。
    • 裝甲和重量和Käfer差不多,也有著裝甲較同重量的機件差的高機能部件。
  • Ver.4.1支給第四型號「機神.白龍(ジーシェン.パイロン)」。

月影(げつえい/Getsuei)

  • 開發商:四条重工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六世代
  • 套裝獎勵:裝彈、武器交換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裝甲、(身體)裝甲、(腕部)裝彈、(腳部)重量耐性
  • 四条重工第三個機體品牌,為輕量形機體但擁有輕量機中高的裝甲耐力(月影・新例外)。
    • 第三型號「月影・暁」甚至全身均擁有輕量型機體最高的D+裝甲值。
  • 腕部重視裝彈速度,而腳部則重視衝刺速度,甚至擁有重量耐性最高的輕量形腳部。
  • 在Ver.4.5追加了第四型號「月影・烈風」,以腕部裝彈S-及腳部衝刺S-的超強能力,但這兩個部件均犠性了其餘機能。

スペクター/Specter

  • 開發商:TSUMOI Industry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八世代
  • 套裝獎勵:噴射器、重量耐性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晶片插槽、(身體)晶片插槽、(腕部)晶片插槽、(腳部)晶片插槽
  • TSUMOI為空降部隊而開發的重量型浮遊腳機體。
  • 重量和裝甲值介乎Nereid和Rosie中間,一如TSUMOI社以往的機件,身體的Booster能力和腕部的反動吸收能力均偏高,腳部擁有高積載能力的型號的同時也另有速度偏高的型號。
  • 少有地越新的型號高速移動速度越慢的機體。
  • 在BBX追加第四型號「スペクターMRG」。
  • 在PS4是最後被改成二足步行機的原浮遊腳機體,也是最後加入PS4版的街機版重量型機體。
  • 在PS4版追加4星型號「スペクターHOL」。

グライフ/Greif

  • 開發商:Benno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五世代
  • 套裝獎勵:DEF耐力、DEF回復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DEF回復、(身體)DEF耐力、(腕部)反動吸收、(腳部)巡航
  • 中量型機體。
    • 特徵為關於N-DEF的能力和加速的性能較佳,而且裝彈快,衝刺速度偏高,活像輕量型機體。
    • 代價是裝甲值較低且機件重量不算偏輕。
  • 在Ver.4.7追加了第四型號「グライフ68G[11]」。廚中之廚的腳部件有非常良好的DASH和加速還有負重,蛇凸者幾乎都拿這把

造人(ザオレン/ZaoRen)

  • 開發商:甲龍電驅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四世代
  • 套裝獎勵:SP供給、予備彈數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索敵、(身體)SP供給率、(腕部)予備彈數、(腳部)巡航
  • 甲龍電驅製造的中量型機體。特徵是外露的Newd傳輸管道。
  • 在Ver.4.7追加了第四型號「造人.大建(ザオレン・ダジアン)」。

ガルム/Garm

  • 開發商:Benno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六世代
  • 套裝獎勵:地域移動、加速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DEF回復、(身體)地域移動、(腕部)反動吸收、(腳部)巡航
  • Benno首台輕量型機體。
    • 性能重視N-DEF、加速能力,腕部能保時高水準裝彈能力同時有不俗的予備彈數[12]
      • 加速能力特別強勁,配合強勁的衝刺能力能產生超強的長距離移動能力。
      • 在BBX Zero其中一項套裝獎勵由DEF耐力改為地域移動。有一定硬度還有高速的這套裝已成為歷史....(改打防衛麻似乎不錯就是了)
  • 在BBX追加第四型號「ガルム70[13]」。

アイアンフォート/Ironfort

  • 開發商:Aeron Earhart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六世代
  • 套裝獎勵:武器交換、予備彈數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SP供給率、(腕部)予備彈數、(腳部)巡航
  • BBS武第一追加的機體品牌。
    • 最初公開時只有I型可購買,卻在兩日後支給II型,再過兩天再支給身為第三型號的IV型。
  • 為一台偏中量的重量型機體,特徵是衝刺速度有中量型水平之餘加速能力極高,適合長距離移動。此外腕部的後備彈數很多,而頭部擁有極高的射擊補正性能。
    • 缺點為身體的DEF耐力差。
  • 在BBX Zero追加第四型號「アイアンフォートD」,全身裝甲和後備彈數增加至S-。

X

  • 開發商:TSUMOI Industry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八世代
  • 套裝獎勵:裝彈、重量耐性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噴射器、(腕部)裝彈、(腳部)重量耐性
  • BBX追加的機體品牌。
    • 跟アイアンフォート一樣,最初公開時只有Ie型可購買,三日後支給IIs型,再過兩天支給IIIcg型。
  • 擁有官方為其每一型號推出壁紙的非一般待遇。
  • 性能與外觀和同廠的Cougar相似(甚至可以說是略強),連品牌標誌也藏著Cougar標誌裡的豹頭,明顯是擔任Cougar後繼機種的品牌。
  • 在BBX Zero Plus追加第四型號「X-Vsp2」。
  • 在PS4版推出時追加4星型號「X-Xf」。

閻魔(ヤマ/Yama)

  • 開發商:Nakshatra
  • 重量類別:標準形[14]
  • 世代:第八世代
  • 套裝獎勵:DEF耐力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DEF回復、(身體)DEF耐力、(腕部)予備彈數、(腳部)衝刺
  • BBX追加的機體品牌。
  • 各種F3世代性能(DEF、予備彈數、加速)均強的機體。此外雖為標準型,但重量及裝甲擁有偏輕的重量型的水準,加上全機體品牌裡最厚的DEF耐久力,令它顯得有點像重量型機體。謎之聲:吃我的近接攻擊啦!
  • 不過射擊補正就變低了,Nakshatra產機體終於都再沒有射擊補正保障了
  • 在BBX Zero追加第四型號「閻魔.天(ヤマ.天)」。
  • 在PS4版推出時追加4星型號「閻魔.雙霸(ヤマ・雙覇)」。
    • 另外各型號腳部都展現出輾壓舊世代機體部件的強力性能。糟糕,BB的Power Creep終於也開始了。
      • 1星的初始型號性能竟然可以完全超越迅牙的最終型號 - 飛天、2星的天也因積載關係威脅著人氣的雷花.麗、雙霸腳更以高300多的積載量力壓只有少許性能優勢,還只早一個月推出的破式腳。 Nakshatra你們是與四條重工有仇喔?

Z.t.

  • 開發商:Nakshatra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八世代
  • 套裝獎勵:DEF回復、衝刺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DEF回復、(身體)DEF耐力、(腕部)武器交換、(腳部)衝刺
  • BBX Zero追加的機體品牌。
    • 跟アイアンフォート和X一樣,最初公開時只有Λ型可購買,四日後支給Σ型,再過兩天支給Φ型。
  • Nakshatra以夜叉的戰鬥數據為基礎開發的新型機體。
  • 因作為BBX Zero另一部看板機體的關係,跟X一樣擁有官方為其每一型號推出壁紙的待遇。
  • 在BBX Zero Plus追加第四型號「Z.t.-Ω」。
  • 在PS4版推出時追加4星型號「Z.t.-ΣΟ」。

Plus:G

  • 開發商:Aeron Earhart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七世代
  • 套裝獎勵:裝甲、重量耐性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鎖定、(身體)SP供給率、(腕部)予備彈數、(腳部)重量耐性
  • BBX Zero Plus追加的機體品牌。
  • Aeron Earhart以Heavy Guard的戰鬥數據為基礎開發(ry
  • 在Plus:G-hw支給開始後,相隔僅次於Plus:S的四個多月[15],追加第四型號「Plus:G-fa」。
    • 其「fa」是Full Armor[16]

Plus:S

  • 開發商:Aeron Earhart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七世代
  • 套裝獎勵:步行、DEF耐力UP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DEF回復、(身體)DEF耐力、(腕部)武器交換、(腳部)步行
  • BBX Zero Plus追加的機體品牌。
  • Aeron Earhart以Shrike的戰鬥數據為基礎開發(ry
  • 在首三型號支給開始,以破紀錄的三個多月[17]後,追加第四型號「Plus:S-fv」。
    • 腳部步行、衝刺均上升至S-。
    • quick step2的最強套裝
  • 在PS4版中,所有型號腕部的預備彈數均史無前例地會扣減至標準值以下[18]

PS4版機體

  • 機體部件依型號次序設定為1星, 1星, 2星, 3星, 4星的稀有度。
  • 抽到重複機體/使用Matrieal Piece升級(俗稱為「凸」)時, 強化都會依序是減少重量(腳部會同時增加重量耐性), 增加晶片插槽和強化特定性能。
  • 由於PS4版除了適性晶片的積載量增加外沒有任何套裝獎勵,因此大多數玩家都會混搭不同部件使用,也間接令ゴリラアセン[19]出現率上升。

輝星(キセイ/Kisei)

  • 開發商:四条重工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一世代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DEF回復、(身體)DEF耐力、(腕部)武器交換、(腳部)重量耐性
  • 3星機體「輝星.空式」在主線故事裡是專為主角 - ハティ設計的機體,也是PS4版的看板機體。
    • 設定上ハティ比較擅長近接戰,因此空式的性能也較為偏向強化近距離戰。而其他同系機體則偏向類似クーガー的平衡型。
    • 但是當然沒有主線一樣引發オーバークラスト的功能了。
  • 目前是唯一能裝配兩張適性晶片的機體。配合全套輝星的話可以把積載量提升200之多。
  • 4星機體「輝星.破式」是PS4版首部4星機體,也是全機體系列首部第五型號機體(不計算玩家無法使用的クーガーKV)。
    • 每系列機體都推出第五型號的話, PS4版BB還可以再戰十年!

ソリトン/Soliton

  • 開發商:Abhijit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二世代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SP供給率、(腕部)裝彈、(腳部)衝刺
  • 包括裝甲的所有屬性都是高性能的輕量形機體,但重量較高+積載量較低十分限制了武器的選擇。
    • 3星的ソリトン.フォノン雖然裝甲能接近中量型等級,但相對重量也高得能比上Enforcer和Zebra。

ヴェクター/Vector

  • 開發商:Ze-MECH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世代:第三世代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地域移動、(腕部)裝彈、(腳部)巡航
  • 為對戰略據點的進攻或後方擾亂而開發的機動戰用機體。

ライノス/Rhinos

  • 開發商:Abhijit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四世代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SP供給率、(腕部)裝彈、(腳部)衝刺
  • 裝甲屬重量形正常程度,步行和衝刺力卻超高的正面突破用重量形機體。

ヴァラー/Valor

  • 開發商:Ze-MECH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五世代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DEF回復、(身體)DEF耐力、(腕部)武器交換、(腳部)裝甲
  • 機體性能大多都在平均以上的重量形機體。但代價是積載量低之餘重量還與擁有最高裝甲的ロージー比肩,武器配置方面需要好好研究。

アスター/Aster

  • 開發商:Abhijit
  • 重量類別:標準形
  • 世代:第六世代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晶片插槽、(身體)晶片插槽、(腕部)晶片插槽、(腳部)晶片插槽
  • 雖然是標準形,但重量和裝甲都接近重量級的機體。咦怎麼這麼像閻魔?
    • 與閻魔的分別是性能比較極端,N-Def相關數值更是低得可憐,但擁有極其優秀的裝甲重量比,完全強化時亦能擁有3個晶片插槽。

キャバルリー/Cavalry

  • 開發商:Ze-MECH
  • 重量類別:重量形
  • 世代:第七世代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索敵、(身體)地域移動、(腕部)反動吸收、(腳部)重量耐性
  • 介紹為據點防衛用的重量形機體,性能在重量形中算是較為平均。
  • 2星型號「キャバルリーIP」的頭部凸滿時擁有全遊戲之冠的315米索敵距離,基本上只要準星有對到就會立即顯示在地圖上,在自機31米左右範圍內甚至不需對準也會自動索敵。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特長
  • 4星機體「キャバルリーINF」是PS4版首部4星重量型機體。一眾前輩重量形機體表示......
    • 完全強化後身體的地域移動速度是3.8秒,重量型不用說,甚至超越大部份標準型機體。成為重裝支混搭的T0裝備。

オービター/Orbiter

  • 開發商:?
  • 重量類別:輕量形
  • 性能強化加成:(頭部)射擊補正、(身體)噴射器、(腕部)裝彈、(腳部)裝甲
  • 由某著名機械設計師[20]設計的輕量形機體,只於限定抽池中出現。
  • 輕量高裝甲的機體,與ソリトン的分別在於性能的極端。雖然大部分性能平平,但在特定領域的能力值可以超越目前最強的輕量型部件。
  • 不知道是柳瀨忘記了Blast的比例設定還是SEGA壓根沒有告訴他詳細,此系列機體的身體部件都十分幼細,是全遊戲最小型的身體,根本無法放置一般駕駛倉。連雷花的摩托車型駕駛倉也好像有些勉強。
    • 所以也有是無人機的可能性...嗎?

各兵裝的兵器介紹

強襲兵裝

  • 主武器
    • サブマシンガン系統(輕機槍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配置的兵器。
      • 威力小,重量輕,連射能力高,彈數及消耗亦高。
      • 由於重量輕,幾乎是修羅、阿修羅這類機的專用兵器。
      • 凸屋愛用兵器。
      • 在PS4版是首個推出4星型號的強襲兵裝武器。
    • ヴォルペ突撃銃系統(突擊槍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遊戲初期提升到一定等級可自動獲得的武器。
      • 通稱ペ銃。
      • 三點射(FAM例外,它是連射式)有不俗的攻擊力,帳面值也很可觀,但要完全打出帳面上的高攻擊力則需要很高的技巧。(NICONICO上有蠍連打的影片,台灣某A1表示那是一種節奏,容易熟悉,但是在戰場上不太容易維持,需要冷靜才能打出高額傷害)
      • 現今早已沒落,STAR系列還有速式超高瞬火使的這個系列風光不在,尤其蠍的使用門檻更要花錢花時間磨練...不過後來經過多番強化後蠍和メガロ也達到實用水平
      • 此外唯一連射式的FAM一向有著火力低卻反動大的缺點而被視為產廢,經過長時間不遇後到了BBXZ+火力得到大幅強化後瞬間火力不輸給流行的自動連射主武器,開始實用了
    • スイッチアサルト系統(Switch Assault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購買特定的突擊槍及輕機槍就可以購入
      • 可隨時轉換發射方式,A為三點射,B為連射。
      • 負重要求高但爆發力不見得比突擊銃高出很多,主要是其他兵裝玩家轉成強襲時使用。
      • 變幻自在
    • アイビス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強襲第二把可轉換發射方式的突擊銃,除シーガル為連射外皆為三點射。
      • Type-A和普通的突擊銃無異,Type-B中按B會切換成狙擊銃般的窺視鏡模式,而且射擊本身的反動會降低且精度提高,代價是威力下降。
      • 瞬間火力高至直迫STAR,代價是彈匣子彈不多。
    • 電磁加速砲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收集五個強襲章或一定遊戲時間才可購入。
      • 球狀的砲彈,威力強大。
      • 壱式、特式[21]、速式、陸式[22]與零式為連射,弍式為三點射,紫電則為單發。
      • 負重要求高。但是彈數極少,非常考驗AIM
      • 雖然瞬火極高,但是要打遠距離的敵人需要一定技巧,由於彈數少,少了一顆沒中敵人殺傷力產生的區別就是生死交關的間距,除了配上射補高的頭還有蹲二晶片以防漏彈,這個系列更要搭RELOAD高的手確保火力斷層不至差距過大(因為彈莢內的彈數少,射速又快),而在ndef推出之後由於紫電無法先手打頭,使得這系列目前只有速式比較常見
      • only my rail gun
    • VOLT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發射純Newd光束的強襲兵器。
      • 收集兩個強襲章或一定遊戲時間才可購入。
      • 除R與RX以外,其他都是三點射兵器。
      • 負重要求一般。
      • 對搭乘兵器或設施有加成傷害,但對CORE只有80%傷害。
    • STAR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一般稱為星槍。舊時代的技術兵器
      • 需要購買了指定槍械才可購入。
      • 全系列為單發,威力大,遠距離射擊下有意想不到的精準及破壞力。但也因為全部都是單射,使用所需技量亦高。(但比起蠍,掌握連射的技術還是差很多,但還是對AIM有嚴格要求,相對於蠍的一秒四下掌握節奏,這系列的武器反而是強調快速連按下的精準度,而速度越快越好)
      • 為不少衝鋒及前線作戰的強襲兵愛用兵器。
      • 瞬火高到討人厭,STAR-10以外的所有槍都有著超越6000的瞬間火力。
      • 實際上STAR-30S[23]總瞬火為6960,已經高過了電磁加速砲的紫電和速式,不過操作速度要一秒瞬按8下....才能到達
      • 10C還有30F在PS4射速被改成400/min,瞬火比起原版降低不少(雖然操作門檻也是),但問題是強襲在後方碰上的玩意往往要的不是那點瞬火而是單發威力夠大的KB(STAR-20),所以根本是變相弱化了這系列......而就連STAR-20也不是沒有同類型的能取代...然後PS4順便也砍了就算是在AC也有不少擁護者的STAR-05....
    • SSG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強襲兵裝唯一的散彈槍,也是散彈槍中唯一強襲用的槍種。
      • 和輕機槍一樣重量輕而彈匣很快耗盡需頻繁裝彈。
      • 因為是散彈,近距離爆發力高,相反遠距離的傷害就不痛不癢。
    • ウェーブショット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Dead Space系列中的「Plasma Cutter」
      • 具有充能機能的Newd光波槍。
      • 子彈為橫線型,充能後會增強光波威力和闊度。
      • 子彈橫幅擴大較易命中敵機,彈數偏少,令每彈匣的火力顯得不足,難以與敵機正面駁火。
      • 因為瞬間火力和彈匣火力也很不足一直都是產廢,BBXZ+加大了威力大幅強化,同時改為判定同時擊中敵機頭部和身體時會視為擊中頭部(即CS),目前其性能為強襲中的武器第一位。這把完全是紫電和速式的上位版,不但能打遠打頓瞬間火力還一點也不低,唯一缺點是需要快速充填晶片
    • UK56速射機銃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UK=United Kingdom
      • BBX時代追加的新機關槍。
      • 特徵為子彈數量多而且射擊頻率高,弱點為瞬間火力低。
      • 似乎是彌補強襲失去雙機槍而追加的武器? 但是根本打雙槍臉,除了反動外完全是上位版
      • PS4版本還特地提升了火力,加上自動武器技量門檻較低的優勢成為強襲人權武器
    • MPG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可隨時轉換發射彈頭的機關槍。
      • A為一般實彈,B為降低射速、以換取較大威力和精度的Newd光束彈。
    • スムレラ投射長銃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強襲版的LAC/NEWD版的STAR。
      • DPS,精度都十分高,相對地彈匣計火力和裝彈較低。
    • 掃射機銃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小型化的ガトリングガン。
      • 火力較高卻需要空轉加上極易過熱,導致使用率偏低。
        • 系統內最長的連射時間只有3秒。
    • DBR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雙槍身式突擊槍。
      • 各武器名字都是取自大蛇的名字。
      • 重量,反動和裝彈都遠較一般主武器為差,而有效射程更是與一般輕機槍差不多,以這些換來的就是成為火力高強的單挑神器。
      • 3星的DBR52-クレイト更是猶如強襲版本魔龍一樣的強大武器,結果於2020年11月更新被砍了傷害。
  • 副武器
    • 手榴彈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配置的兵器。
      • 初期威力小,重量輕,到後期型號有強大的威力。(41改更是萬惡.....)
      • 爆風可吹飛敵人。
      • 有引爆時間,可藉此誘敵。(最常見的就是在突屋時算好地形和時差,利用反彈或是丟在地上給追兵來個驚喜)
      • 操作靈活的可以丟進core中進行引爆。 不知原因,丟到CORE上方天井處造成的分數比丟到下方的盤子拿得多[24]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40型輕量手榴彈,雖然它是此系統中威力最低,不過投出後飛得又快又遠,丟往地面的反彈高度也特別高(就像彈力球玩具),因此擁有在core附近的特定地點向core投出後彈地並靠近core爆炸的技術。不過要實行此戰術需要對地圖構造相當熟悉,是一種偏門戰術
      • 實際上41改雖然威力只略遜於重火的3星火箭筒,但是暴風窄小,壓制力不如制壓型的41,反而拿來丟core用處更大
    • クラッカー系統(爆竹?)
      • 世代:第一世代
      • PS4版初期配置兵器。
      • 和某機器人動畫中分裂式手榴彈毫無關係
      • 二戰時期德軍剩下的棍狀手榴彈
      • 購入指定的手榴彈後可以購買。
      • 只要觸碰到敵人或地面就馬上可以引爆。
      • 產廢兵器後來推出的60型クラッカー[25]擁有很優秀的攻擊力而且裝彈快可以連續投出,一下子變成強力武器強化型Gランチャー要哭了
    • バーストチャクラム系統(爆炸飛環)
      • 世代:第六世代
      • Tron中的「Identity Disc」
      • 購入條件不明。
      • 可以控制其停留位置。
      • 像迴力鏢一樣,打不中敵人可以回收。
      • 收回來時如果面前有障礙物會馬上會爆炸。
      • 會飛回來的クラッカー系統,自爆的好夥伴
    • フレアグレネード系統(燃燒彈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購入指定的手榴彈後可以購買。
      • 有引爆時間,爆風可造成持續性傷害。(在據點混戰時丟入往往有奇效)
      • 舊時代的噩夢,禁斷之兵器,可從基地外丟進core中造成嚴重傷害(俗稱「ゲスフレア」),為此世嘉調整了引爆時間。
    • ミサイルスロアー系統(導彈匣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收集六個強襲章或一定遊戲時間才可購入。
      • 重火力的MLRS的亞種,具追尾功能,使用時有特殊準星,以準星瞄準目標(機體或設施)一定時間即可作誘導發射。
      • 與MLRS不同的是不鎖定直接射擊時只需一射便會迅速射出彈匣內所有小導彈(除了第5型外,需要二射),無腦凸core
      • 對設施例如自動砲台有較強的威力。
      • 不容易對近身的敵人造成傷害。
    • チェインボム系統(連鎖彈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薩克的分裂手榴彈「Cracker」
      • 購入指定的クラッカー後可以購買。
      • 從機體下方投出,著地後會立即連續爆破4~5次,在窄巷中有可怕的威力。
    • グレネードランチャー系統(榴彈槍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有引爆時間及連射功能
      • 部份可三點射或單射,可吹飛敵人
      • 打core時可以利用「天井落とし」的小技巧令榴彈從天花反彈再直擊core
      • 為不少強襲兵愛用的武器
    • パイロダート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特殊手槍,擁有複數槍管。
      • 射出的為炸藥彈,按一下A掣全槍管同時發射,能造出爆風。
      • 彈頭亦擁有和實彈一樣的CS判定,使月者可根據情況決定直擊敵機還是撒出爆風牽制。
      • 可在主武器被裝好彈時的代用品而有少許玩家會用,不過下面的ブラスターガン出現後就被取締了。
      • 不過後來推出了火力及爆風均優秀的PD-インペイル後開始有不少人用作安定地削減敵機耐力,加上ブラスターガン被削弱,使用率開始翻身。
    • ブラスターガン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強襲兵裝的特殊電磁手槍。
      • 瞬間火力低,然而被射中的敵機短時間內會產生電流,若能持續對帶電流的敵機擊中一定數量的電磁彈便會產生強力放電,令該敵機受到追加傷害。
      • 強襲副武器唯一完全沒有爆風的兵器,其用途甚至可以當成第二主武器使用。
      • 這記追加傷害威力還不低,配合高射擊補正的頭部甚至可以遠距離造成追加大傷害,被玩家指這武器過強。
      • BBS武後期追加了放電威力7000的強化型ブラスターガン,強得令不少人覺得這系列武器被作壞了。
      • 最好用的無印之後被大砍一刀威力從820被打到570(-250) 秒間火力由4100降為2850
      • 強化型單發彈數則是被砍了260,慘啊慘
    • 変則起爆弾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強襲首個有模式切換的手榴彈。彈數偏多。
      • Type A猶如一般手彈般使用,威力偏小而爆風偏大且起爆快,Type B則成從下方拋出並設置在地面,爆風比Type A小,起爆時間大幅延長,同時追加有敵機接近便會立即爆發的功能,可說是一個時限式地雷。
      • 真正賣點是能夠從core外對core造出不少傷害。
      • 實際上變則重根本是41上位版,別的不提,單就爆炸範圍就能讓不少強襲不用鑽到CORE底下也能丟這點就勝過41許多(只是需要抓角度和練習),傷害還只比41少一千起爆時間更是多個0.6秒罷了
    • ツィーゲルラケーテ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小型化的火箭發射器。
      • 三星型號「ZR-ゲヴァルト」更是被稱作強襲人權武器,蓋因為強襲兵裝有AC加速器的存在,在戰場上相對於重火更容易從側翼抓位置偷襲,但也因為如此強襲的副武往往有一定限制,威力高的往往不適用於正面戰鬥(41),而能用於正面戰鬥的往往需要一條件(爆竹需要RELOAD高的手 炸藥弩需要瞄準頭部 )或是重量有一定程度需要載重高的腳部(強G),但這把就是.....首先直射兵器運用難度完全不高,而且這把彈速並不慢,距離遠的能從側面或死角偷襲,近的能打地板用爆風卡頓敵人(兩發代表容錯小),外加上爆風不小還有強襲在敵人後方實際碰上的對手往往裝甲不算高..............
    • アークスピナー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強襲兵裝的特殊槍十字弓
      • 發射的凝縮放電彈能在飛行途中起爆,造成範圍持續傷害。
      • S型和V型各自在彈速和持續傷害時間+範圍方面都十分強大,加上簡單易用結果在2020年11月更新全系列傷害都被下修了。
    • FCNグレネード系統(FCN手榴彈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ニュード/爆發混合屬性手榴彈。
      • 搭載充能機能,充能後會增強威力和加大爆風。
      • 3星型號FCNグレネードγ傷害不錯加上彈數有4發之多,結果於2020年11月更新傷害被下修了。
  • 補助裝備
    • ソード系統(劍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配置的兵器。
      • 後期的重量要求非常高。
      • 初期型威力小,速度高,購入「SW-ティアダウナー」(俗稱「魔劍」)後就成為許多玩家的噩夢。(目前更推出新一代的絕劍「SW-エグゼクター」,縱使因為出招更慢和更重而變得難用,但其更強的威力也是不容忽視)
      • 除「ティアダウナー/CV」外,也有著「ティアダウナー/氷帝」作為第4期エースボーダー優勝隊伍的獎品。
      • 次元斬
    • スピア系統(長槍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一般用「P」稱呼,第一型為「小P」,第三型為「大P」
      • 遊戲初期提升到一定等級可自動獲得的武器,遊戲中第二自動支給的兵器。
      • 裝備後會變成幸運E
      • 重量較劍輕,攻擊方式主要為直線,也有某些攻擊會變成橫掃攻擊。(也因此很多突屋拿他來配重,讓主武和副武能拿火力更強的兵器)
      • 第三形號「SP-ペネトレーター」使用得宜的話,是最強近戰裝備。
      • 此外更有官方送給第3期エースボーダー最終決戰出場者的「ペネトレーター/雷帝」,攻擊時槍頭會出現閃電特效。
    • リヒトメッサー系統(光刀系統,別稱妖刀)
      • 世代:第二世代
      • 購買指定的劍後可購買。
      • 和劍系統不一樣的窄身刀,帶有Newd的綠光的刀身,重量比長槍還要輕。
      • 通常攻擊分2-3次斬擊較難做成硬直,特殊攻擊則是判定較窄。
    • ブリッツァー系統(光波劍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Temjin的光劍「Blitz Saber」
      • 購買指定的リヒトメッサー後可購買。
      • 本身攻擊力弱,但有充能機能,充能1格或以上後攻擊的話斬擊會附帶能遠射的發射彈,但發射彈的射程很短。連同發射彈的攻擊力的話瞬間爆發力非常高。
    • スパークロッド系統(電擊警棍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短警棍,雙手各持一把。
      • 全部攻擊均為多段攻擊。
      • 產廢
    • クロー系統(鉤爪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購買指定的スパークロッド後可購買。
      • 雙手各裝一把。 「Let's go bub!」
      • 攻擊時為雙手同步攻擊,兩爪各有一個攻擊判定,各個判定的個別威力低,但同時擊中還是有機會做成硬直。
      • 上位版有CL-エビセレイター,不過特殊攻擊採用多段攻擊,用作戰鬥反而不及兩把舊款爪。並非攻擊用,而是以爪為型的推進器(衝刺攻擊慣性的意味)
      • 後來繼SW-エグゼクター後此系統也推出第四型號CL-バーサーカー,特殊攻擊變成硬直少的毒龍鑽攻擊後變得較適合戰鬥了。
      • 此武器曾被buff過一次,性能之強令它取締了SP-ペネトレーター成為一線近接武器。
      • 不過也因為突進又快又遠動作少的關係,出現了裝備バーサーカー後完全不打人而是用來加速的凸屋,很多玩家都對於這種高速無間移動為之氣結,結果後來官方更新,突進力減弱了。
      • バーサーカー雖說近戰很強但是偏向縱向移動,相比ペネトレーター,這把在對手橫移時的捕捉手段不足,所以拿來凸屋還比較實際
    • グレイヴ系統(長刀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長身大砍刀,帶有Newd的綠光的刀身。除初期型是單刃外均為雙頭刀,傑爾古格的武器
      • 除了初期型號外,攻擊均以瞬間多段攻擊為主,雖說帳面上攻擊威力不錯但是很吃判斷和命中
      • 有充能機能,充能效果除了增加微妙的攻擊力外,還可以加長刀身。
    • プランダーサイス系統(鐮刀系統)
      • 帶有Newd刀身的鐮刀。
      • 「死吧!所有看見偶的Blast的Border,都要死!」
      • 特徵為初期攻擊力弱,但攻擊命中機體後會令攻擊力強化(可從刀身的顏色得知其強化進度),自機大破後會還原。
      • 產廢,沒有之一,沒打中人前的攻擊力太爛了,強襲用近戰兵器在前線絕對容易被集火,這把第一個範圍沒那麼大,第二強襲也沒有修理手段,鎧武者的目的是多活點時間拖到硬直結束殺死對手,而這把要累積到的時間不是鎧武者能比的,雖然帥氣但是實際上根本沒什麼用的近戰武器
    • カノンブレード系統(刺刀電漿炮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裝上了刺刀的電漿炮。
      • 可隨時切換攻擊模式,A為以刺刃作近接攻擊,B為發射電漿炮。
      • 強襲最初可作非近接用途的補助裝備,但注意Type-B的射擊動作有令機體移動不能的硬直,而且按下A鈕至子彈射出之間有少許延遲。
    • 二連光波刃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BBX Zero追加,刀身以Newd結晶體打造的雙刀。
      • 攻擊屬性為全Newd屬性。
      • 特徵為攻擊動作小,但判定和威力也較低,此外因為是雙手同時攻擊,左右手的判定是分開的,和鉤爪一樣。
      • 無印的攻擊性能很弱,重量卻比リヒトメッサー還要輕10點是新一代的減重量專用兵器
    • クラッシュエッジ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
      • 利用Newd結晶令其輕量化的大劍系統,但傷害屬性依舊是100%近接。
      • 另一項與ソード系統的分別是攻擊的動作改變,因此由街機版加入的玩家要使用這系列需要重新熟習動作。
  • 特別裝備
    • アサルトチャージャー系統(突擊加速器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強襲唯一的特別裝備。
      • 為額外推進器,以SP代替噴射器能量作出加速移動,因此除加速外也可以用作後備噴射器。
      • 有著只能向前推進和可向全方位推進的型號。
        • 在PS4版中,後者被撥入下述的SC-マルチウェイ系統。
        • 並為前者追加新型號「AC-オーバーラップ」和「AC-スプリンター」
      • 為強襲的靈魂所在,強襲成為core凸要員的主因。(近戰也是切對手死角還有閃子彈的好幫手,只是需要大量練習)
    • SC-マルチウェイ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PS4版把上述的AC-マルチウェイ系列型號分開,再獨立成一系統。

重火力兵裝

  • 主武器
    • ウィーゼル機関銃系統(機槍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配置的兵器。
      • 重火力的基礎主武器,火力和彈匣持續力都充實,但集彈精度低。
      • 重量偏輕,但火力較不少後輩差且難以應付遠距離,使用人口越來越少。
      • 在PS4版是首個推出4星型號的重火力兵裝武器。
    • サーバル可変機関銃系統(可變機槍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購買指定的機槍和格林機砲後可購買。
      • 可隨時改變發射方式,A為和彈道散而威力高,B為彈道安定而威力低,且按B鍵可以進入狙擊銃般的窺視鏡模式。
      • 很吃重量,但因彌補了普通機槍難應付遠距離的弱點,有一定實用性。
    • ガトリングガン系統(格林機炮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提升到一定等級可自動獲得的武器。
      • 要按住A鈕一段短時間,讓炮身空轉至一定速度後才會開始發射子彈,但子彈密度高,彈度安定,相當實用。但必須有抗反動力高的腕部方能發揮其威力。二星算是例外
      • 由於彈道密集,所以打遠處無須使用高射補頭部即可命中大多數,僅僅只需鎖定好的頭部標示敵軍即可
      • 當中尤其以火力高且空轉需時不長的「GAXエレファント」最多玩家使用。很了不起的大象先生吧?
      • 第四型號「GAXダイナソア」乃重火力最高瞬發力的主武器(直到轟鉄出現為止),但是重量極高,反動也大,配裝選擇相對受限,而且過熱異常的快,需搭配高速散熱晶片。
      • 最新的魔龍(法夫納)同時具有高火力還有慢OH,但是反動極大,同時重量比恐龍還重…不過因為連續射擊8秒,還是有不少支持者。
      • 這系列雖然一職是重火的愛用但是問題實際上也不少,ダイナソア雖然有非常強的瞬間火力但是運用的彈性過低,除非對手都是輕裝或是有足夠的HS,否則對上兩個人時往往顯得持續力不夠,假如己方沒有索敵/沒索敵到,玩家自己更要強化空轉管理能力,不然碰上對手時完全來不及。更要命的是雖然火力足夠,面對重裝盾蛇時往往打掉盾也沒多少火力威脅本體,所以有點吃隊友還有地形/敵人
      • 相較之下法夫納雖然問題是持續力,但是到OH的火力投射非常充足,搭配上走位就算是碰上輕裝不須大量HS也可以處理
    • 機關砲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大型而擁有長而幼的炮身。
      • 主要分為單式(單炮身)和雙門(雙炮身)兩種機炮。
      • 前者瞬發力較低而單發威力大,擊中頭部可做成硬直(輕量機限定),但子彈密度低,使用上很有難度。
      • 後者則瞬發力較大而單發威力普通,純粹講求火力而且很吃重量,可視為攻擊力強化的機槍。
      • 舊版本幾款都屬於雞肋武器與產廢不一樣!與產廢!,4.0後部份的機關炮負重需求下降,威力也上升,配搭適合晶片的話,其威力可與格林砲匹敵。
      • 「雙門機関砲-轟鉄」,算是這系列和GAX競爭的最終解,瞬發火力足夠強大能幹掉對手,而到OH前火力也勉強夠看,搭配副武和補充武器也非常的有威脅力
    • 炸藥砲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和機關砲相若,但改使用帶炸藥彈芯的子彈,著彈時會有爆風。
      • 雙門系統的炸藥砲的瞬發力反而比單門低,爆風不大而且一樣吃重量,明顯是產廢
      • 「単式炸薬砲‧猛虎」為單射式[26],乃重火力兵裝第一把非連射式的主武器。
      • 因為是爆風武器,不問近遠均容易傷到敵機,處理耐力所餘無幾的敵機相當方便,加上可以利用晶片強化爆風,乃一件強力武器。
      • 廚兵器,誤射的好朋友
      • 結果在Ver.4.0被大幅下修,射程縮短,攻擊屬性也變成實彈爆發各佔一半。(愛衝前線的表示砍的大快人心,終於不用在被自家芋蛇撿尾刀了)
    • ヴルカン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Newd版機槍。
      • 射出的是Newd光束,反動非常少,而且重量為重火力主武器中最低。但換來的卻是比機槍更低的火力,彈匣總火力不足要常常裝彈,而且彈道一樣散…
      • 所以重火力主武器的產廢之王特別是「ヴルカン-MC」;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重量輕而反動低的特性,反而適合其他兵裝臨時切換重火力用的裝備縱使還是很微妙。到了第五型號「ヴルカン・ジャラー」終於在火力上有所改善。
    • LAC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Newd版的機關砲。
      • 特性和機關砲差不多一樣很吃重量,不過射出的變成大型Newd光束,所以反動大幅變低,取而代之子彈密度和瞬間火力較低。
      • 著名產廢:LAC-タルナダ
    • LEC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搭載充能機能的Newd光束槍,可藉充能增強威力,完全充滿後更追加爆風傷害。
      • 也因此機能的關係,全系列均為非連射式。
      • 弱點是彈匣火力不足且裝彈時間甚久,難以與敵機正面對射結果又是一件沒人用的產廢
    • SLG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地球防衛軍的レイピア
      • 可變換射擊模式的Newd光束機槍。
      • A為正常射擊,威力較ヴルカン略高少許。
      • B為超高射速射擊,瞬間火力會一口氣提昇至バラム重機砲那樣極高。
      • 但B模式的代價就是大幅犠牲射程,變成只有約一次衝刺的距離的超短射程,非與目標敵機處密著狀態也不會命中。此外因為射速大幅提昇之故,子彈會耗得很快,容易沒子彈。
      • B模式用作打ユニオン中動作遲鈍的CPU機體會有奇效。
      • 射撃武器(近接武器)
      • ハラキリレーザー
    • VFT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可變換射擊模式的多管機炮。
      • A為跟機關砲一樣的正常射擊。
      • B為一齊射擊,射速提升到ガトリングガン系統水平的高速,火力超高。終於不再被電磁炮速式超越了
      • 但發射前需按住A鈕令炮身、彈倉運轉一段時間,然後放開不斷射擊直至炮管過熱/沒彈為止(射擊途中進入炮座/扶手電梯等載具也會強制終止射擊)。
      • 不過在此模式下炮管會比A模式更快過熱,而且在射擊時無法做しゃがみ以外的其他動作。
    • PBW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威力強大的Newd光束滑腔炮。
      • 全系列均為單發,等同重火力版的狙擊槍,威力更高但反動力也猶如實彈重火力主武器般強。
      • 推出後瞬間登上單射型單發最高火力......尤其是PBW-シャイン單發火力更高到2630,是的你沒看錯,就是2630,一發命中頭部基本上沒有什麼機體不會被打頓,配上破壞平衡的晶片只要打中頭部勝負就定了
      • 但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生錯時代的兵裝,現近因為ndef的出現使得古早單門或是紫電那種拼命中頭部的武器接近絕跡,而這把雖然超高威力,但是你無法用他先手headshot,雖然威力驚人但是仍然只有少數人用得好
    • MLG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Newd屬性的多管機炮。
      • 跟ガトリングガン系統一樣,發射前需按住A鈕令炮身運轉一段時間,但不會過熱。
  • 副武器
    • サワード系統(火箭筒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配置的兵器。
      • 直射型的火箭炮,但彈頭飛行一段距離後會開始失速落下。
      • 普遍威力高而彈速不快,適合近距離牽制或先讀攻擊,特別是大幅犠牲彈速換取最大攻擊力和爆風範圍的「サワード・コング」。
      • 自爆好伙伴
      • 可以距離敵core遠處攻擊利用爆風邊緣直接傷害敵core(但被官方修正成對core傷害會因飛行距離而減弱,實用性大減)
      • サワード・コング在ndef出現之前極度強勢,雖然有彈速慢的缺點,但是暴風範圍和威力非常不錯,往往敵機中一發不死也會殘血飛出去,但現今由於ndef針對爆炸傷害抗性高的緣故,這把就變的非常尷尬,只要對手有ndef而且裝甲有一定程度往往無法直接殺死,變成殺不死人但是也不算沒用的雞助
      • 此外コング對上一個型號的サワード・バラージ是爆風小的三點射,因為對core的瞬間傷害很高的關係而成為凸蛇至愛,官方曾經增加過此兵器的重量1次。無論是帶著它乘上WL強攻敵軍基地抑或攻擊敵軍的WL也有很優秀的持續高傷害,在WL戰場裡非常重要。
    • プラズマカノン系統(電漿炮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提升到一定等級可自動獲得的武器。
      • 為放出全Newd屬性的彈頭,彈速快,不會有實彈彈頭那種失速效果,用作遠距離射擊相當容易掌握。
      • 不同的型號戰法也不一樣,有像ネオ的爆風細小但威力極大專取砲台者首級,但也有利用MK-II的多彈數進行濺射的戰法。
    • チャージカノン系統(充能炮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購買指定的プラズマカノン後可購買。
      • 對應充能機能的電漿炮,充到滿的話威力相當驚人。
      • 當中以可以連射三次,威力強的「チャージカノンC(俗稱CCC)[27]」和單發威力超大的「チャージカノン・イオ」最為實用。但因充能時間關係,使用時都會順便裝備晶片「高速充填」。
      • チャージカノンC目前威力已經被弱化不少,同時在高速充填晶片被弱化下這系列就只剩チャージカノン・イオ比較能用了
    • インパルスカノン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和チャージカノン一樣為對應充能的電漿砲,不同的是充能至全滿時爆風會加大,但彈頭飛翔速度會大幅減少且會在飛行一段短距離後爆發。
      • 利用全滿充能的特性能做成空爆牽制和對高位置的敵機作出有效攻擊。
    • MLRS系統(導彈發射器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購買指定的火箭筒後可購買。
      • 一個彈匣有4-8發彈頭。使用時會有特殊準星,瞄準敵機一段短時間後便能捕捉目標(敵機或設施,可捕捉多次),然後按A可發射具追縱能力的彈頭。
      • 也可以直接射擊,但彈頭會變成彈速慢的直線彈,而且連射性能會變得極差。
      • 因為容易被障礙物阻擋的關係,實用性對場地有依存,偏偏本遊戲的場地多數佈滿各式障礙物…
      • 但是可以在發射前一瞬間往上甩或是左右甩,令彈頭飛行時繞過敵方障礙物瞄準敵人,有些狀況這個技巧甚至可以從敵人死角直擊。
      • 基本上只對WL有用
    • シーカー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購買指定的火箭筒後可購買。
      • 為火箭筒的亞種。彈頭威力較火箭筒低,但按B鍵會進入誘導模式,能控制彈頭去向。根本就是雷射誘導導彈
      • 自問藝高人膽大還可以從敵軍基地外把彈頭繞進敵core中,但不實用就是了
    • グランドバスター系統
      • 可透過按B鍵鎖定著彈點(簡單一言就像把MLRS變成對地型鎖定+シーカー的使用方法),來對彈頭作誘導的火箭筒。
      • 不過事實上此系統最大賣點為其高彈速和高威力,尤其1彈匣3發的グランドバスターC在混戰中相當好用結果後來威力被nerf得非常低
      • 同時對地型誘導能力也能運用在基地外對Core攻擊之上,詳見這裡
    • スプレッドランチャー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為重火力版的グレネードランチャー,同樣有引爆時間及連射功能。
      • 一射便會同時射出五發,近距離有集點攻擊效果,中至遠距離則會變成擴散射擊。
      • 因為攻擊力分散在五發彈頭的關係,難以做成硬直。
      • 到了第四階段的SPL-スピキュール變成射出單發威力較高的三分裂式彈頭,全彈命中比火箭筒的CONG還痛,傘下不跳站著射天井也強力,中遠距離偷襲也好用,就只是距離近的處理需要技巧
    • ブレイズランチャー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射出放熱榴彈的榴彈槍。
      • 射出一定時間後會自動爆發,放出如フレアグレネード般的球狀火光,能持續傷害敵機。
      • 和フレアグレネード一樣射程有限,而且無法以接觸障礙物的方式引爆。
      • 不過有著單發威力低和爆風小的問題,取而代之彈速較フレアグレネード快,可以飛得較遠。
      • 一度成為產廢的原因是初發那兩把也是一彈匣多射而需要調低威力(事實上也有人把它拿來打大攻防戰),後來ブレイズランチャーX推出後就解決了威力問題,很多人也會有它打壓點戰。
      • 不過也出現了問題:它可以穿過較薄的牆壁去傷人,雖然敵人可以中招後立即逃離,不過其初接觸傷害還不少,更甚的是它的初期彈數是4發(一般單發高威力副武器只有3發)!
      • BBXZ+改弱了初接觸傷害(取而代之持續傷害增加),彈數也改為合理的3發。
      • 當然也有人拿來凸
    • PNC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重火力用的特殊電漿炮。
      • 彈頭著彈時不會產生爆風。
      • 取而代之彈速算不錯,威力高,而且彈頭偏大兼且可以貫穿機體及各種光學護罩,第三型號威力大判定也大
      • 處理近戰麻還有電鋸蛇的玩意,也是窄巷多的戰場(如極洋基地)的瑰寶
    • スクラムバスター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
      • 火箭筒的另一亞種,以單發威力換取多彈數及高射速。
      • 全系列均為連射式,方便進行高速濺射壓制。雖然帳面上看起來又是一個產廢但是高彈速使得全彈命中不是多困難的任務
    • DGランチャー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發射時限式引爆榴彈的榴彈槍。
      • 3星型號「DGL-クリメイト」是非常好用的的武器,甚至能說是コング的更上位版,首先一發14000比コング還強,在來有著26M的高爆發範圍,造成這把不只能在CORE外凸屋也能從遠方偷襲人群,雖然起暴這點時間2.5有點長,但問題是重量在重火副武中也只560的輕型...........重火的人權武器,SPL從遠距離射也因為是三發其射會有落點問題,這把雖然威力略遜可是也有充分的爆發範圍能掩蓋....
      • 4星型號「DGL-インフェルノ」改為一彈匣2發,但傷害僅比DGL-クリメイト低(8500),而且爆發範圍進一步加大至27M,出場後不久便躍升重火副武使用率榜首。
    • ラプチャーカノン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
      • プラズマカノン的亞種,可視為移除充能機能的インパルスカノン。
      • 因為無需充能反而令它成為近距對敵的利器,特別是3星武器ラプチャーカノン.ジオ的高火力和爆炸範圍廣大得成為萬能解一般的重火人權兵器,結果在2020年11月更新被下修傷害和彈數。
  • 補助裝備
    • ECM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街機版本初期配置的兵器。
      • 為特殊手榴彈,會爆出有干擾能力的電磁波,被波及的玩家的畫面會變成馬賽克畫面,也無法進行任何目標鎖定。
      • 有著起爆時間長而干擾時間長的遠距支援型和起爆時間短而干擾時間短的應急型。
    • インパクトボム系統(衝擊炸彈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購買指定的ECM後可購買。
      • 投擲後會爆出特殊衝擊爆風,沒有攻擊力但命中後必定能吹飛敵機能把敵機強行推向無底深淵
      • 也有著起爆需要時間長而有效範圍大的遠距支援型和起爆需時短暫而有效範圍小的應急型。
      • 出現的早期是蛇凸最愛
    • AN手榴弾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PS4版本初期配置的兵器。
      • 投擲後會產生特殊干擾爆風,能令被爆風波及的敵機一定時間內防禦力下降。紛亂之珠
      • 爆風無法穿牆和護罩。
    • パイク系統(長矛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古鐵
      • 遊戲初期提升到一定等級可自動獲得的武器。
      • 明明是衝擊椎(Pile-bunker),卻叫作長矛(Pike)
      • 有充能機能,充得越多威力越大。縱使是初期型號,只要充滿也可以把重量型機體以特殊攻擊一擊必殺。後期型號的最大攻擊力甚至高得足以讓中量機體死三次…
      • 但攻擊判定不大,本身己經不輕加上重火力兵裝配裝重的缺點,實用性偏低。
      • 但也有固定玩家層追求此武器的高威力浪漫甚至有人用來插爆WL
    • チェーンソー系統(電鋸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電鋸,按住A鍵可以持續運行。
      • 攻擊採用持續扣減方式,瞬間威力不高,但攻擊判定一直觸到敵機就會一直做成傷害,還有令敵機減速的效果,威力強勁但無法鋸斷樹木
      • 看起來很易用,但重量比パイク系統更高,判定小而且難以確定做成硬直(也就是被鋸的敵機還是有機會脫身),要擊破對手也需要技量。
      • 實際上這把也能拿來當主武器用,再加速系統還有主武改用輕兵器下可以在重裝蛇多的地圖大顯神威,配上護盾可以讓對手的盾蛇非常頭疼,除非蛇用貫穿類的副武,不然一旦被纏上幾乎沒辦法,搭上震波彈還有ECM其他兵裝也能處理,只是非常吃走位還有隊友(這種配備比起一般正規近戰打法推線力不是那麼強)
    • ハウルHSG系統(手槍型散彈槍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如手槍般大小的散彈槍。
      • 特徵為倒地倍率較一般散彈槍高,即使威力不高也容易對敵機做成硬直或倒地。沒有排匣動作。
      • 因為是補助裝備之故,彈數很少,基本上是產廢
    • リアクティブボム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重火力兵裝用的小型特殊榴彈槍。
      • 射出的反應炸彈擁有特殊信管,只會被自機的攻擊引爆。
      • 但由於也屬於設置兵器,會被敵人或流彈擊破而失去功用。
  • 特別裝備
    • 榴彈砲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配置的兵器。一星彈數多方便搶點,二星擁有極長的射程,可以遠距離攻擊敵方基地設施或是進行開幕砲擊,三星能登威力大及無誤差適合精準砲擊指定地點,四星主要前線壓制的三連發
      • 垂直射出,垂直降下,對指定地點進行時間差空爆。使用時機身固定為其弱點,使用時需躲好。
      • 砲擊地點會浮現火焰色的波紋,請注意閃避
      • 非常實用,但在天花板多的戰場卻會變得微妙。(日本也有人利用打到天花板會自爆潑及周圍的這點來坑死敵人...)
      • 沒用的アトラント榴弾砲
      • 浪漫的 能登ギガノト榴弾砲(只有一發)
      • 芋蛇溫床,誤射之友
      • ラッピー的生命是用來丟棄的東西
    • エアバスター系統(空中炸裂砲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購買指定的榴彈砲後可購買。
      • 砲擊地點會浮現橘子色的光波,噪音比榴彈砲更大。
      • 和榴彈砲差不多,不過彈頭會在離地一定距離時爆發,在高低差很大的地型較容易命中。
      • T10、T30均是距離長的兵器,尤以T30更是兼具威力與距離。所以是芋蛇溫床
      • 也有XHR、TSL這種以廣範圍壓制為主的型號。
    • 重裝砲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向前方連續擊出火箭砲的武器,在PS4版變成初期配置兵器。
      • 射擊時機身需固定,且需要調節射擊軌道(畫面會顯示予定著彈位置)。
      • 因為在前線固定機身來進行射擊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加上彈頭彈速慢,威力和爆風都不及榴彈砲,非常難掌握。
      • 在ユニオンバトル中會見到較多玩家使用。
      • 以往可以離敵core一大段距離以爆風傷害敵core,現在射程被修正再不可行了
    • バリアユニット系統(護罩裝置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Halo的Bubble Shield
      • 開關式使用,開啟後會在自機周圍張開光學粒子護罩。
      • 能夠擋下子彈,隔絕爆風,但近接攻擊無法防禦所以容易惹來魔劍撲過來
      • 用法簡單,任何戰場均相當實用的裝備。
      • 可以在敵方使用的炮台前零距離開啟,及在對方開啟重火力武器時硬輾過去,令對方自爆
    • UAD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麥丘留士的防禦裝備「Planet Defenser」
      • 浮遊砲,使用時會進入特殊照準模式,對準敵機按下A鍵即可放出。
      • 只能針對單體攻擊,威力低,攻擊容易閃避,浮遊砲被障礙物阻擋即強制取消追縱…(芋蛇拿來撿人頭的玩意,空曠場地有奇效)
      • 然而在ユニオンバトル中對強化機兵和巨大兵器的砲台都相當強不過重裝炮和NeLIS登場後便被取締了
    • NeLIS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雷電的特殊武器「Binary Lotus」
      • 射擊時機身需固定,按住A鍵即可向面向的方向射出兩發照射砲。
      • 按鍵至發射有少許時間差,而且照射期間只能微妙地調整射角,需要對敵人位置的預判,為高手向武器。
      • ユニオンバトル中非常實用,很多玩家會用,為現時的常見裝備。
      • 當初甚至有著在UB裡配合設置SB的「震動擊」對巨大兵器的core做成連續的初接觸傷害[28]以達致大幅提升火力的效果,結果後來被官方修正了。
    • AiGIS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設置式的防禦力強化裝置。
      • 產廢級的範圍判定(設置在高低差大一點點的地型時完全對上和下方的blast無效)導致使用率低下。
        • 營運也注意到了所以增加了它的使用時間強化的方向好像有點不對?
    • 迫撃連裝砲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重裝砲的亞種。
      • 會同時發射所有砲彈,範圍壓制力十分強大,但砲彈的飛行軌跡和角度較固定因此使用上的限制比重裝炮更多。

遊擊兵裝(BBS武以前的狙擊兵裝)

  • 主武器
    • マーゲイ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副武器,BBX改為主武器,且由單持改為雙持。
      • 手槍。射擊方式為單射或三點射,和主武器一樣擊中敵機頭部會有威力加成。
      • 威力較低不能和一眾主武器相比,但使用得直傷害力還是不容忽視。
      • 要看一個砂的戰力如何,往往得看他主武和副武的使用及配合能力,由於迷彩優勢,砂在近戰時不容易被鎖定還有秒準,手槍即使彈莢火力弱也能有強大的效果在。
      • 在PS4版是首個推出4星型號的遊擊兵裝武器。
    • レヴェラー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副武器,BBX(ry
      • 在PS4版變成初期配置兵器。
      • 和マーゲイ一樣是手槍,但變成了連射,子彈較多但瞬發力小。
      • 因威力低長年都極少玩家使用,直到火力有所改善的「レヴェラーRR」出現才開始亮眼。
    • デュアルマシンガン系統(雙機槍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原為強襲的武器,BBX改為遊擊兵裝的主武器,性能全面調整。
      • 輕量化的輕機槍,使用時為左右各持一把。
      • 攻撃力は120%上昇,防御効果は63%向上,デュアルマシンガンを極めたものは無敵になる!
      • 很吃負重
      • 舊版本很受歡迎,但風光不再
    • ワイドショット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以往是狙擊(ry
      • 小型散彈手槍,也是散彈槍中唯一狙擊兵裝用的系統。
      • 子彈以奇特的一橫排方式整齊擴散,近距離有不俗火力,遠距離則瞄準敵人肩部以上凹CS判定。
      • XC型號極為兇猛,2700全彈命中的單發火力打裝甲D的部位足以讓敵機硬直,加上アンチスタビリティIII可以打頓裝甲D+,更別提要是全彈HEAD SHOT會多恐怖
      • XZERO版本RELOAD被砍一刀,變成需要兩秒
    • グリント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魔手槍「莉茲&帕蒂」
      • 具充能機能的Newd屬性手槍。
      • 非充能是普通的Newd子彈,充能1階或以上時會變成彈速慢,著彈會產生爆風的電漿砲。
    • LMM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跟實彈手槍差不多大小的Newd屬性連射手槍。
      • 雖然射擊時會發出光芒令光學迷彩變相弱化但傷害精度反動有效距離全部性能都十分良好的萬用手槍。
      • 亦因此使用率相對其他主武器高上太多,被營運盯上。但營運選擇增強其他遊擊主武器的傷害,令其特化「高精度」的優點。
    • コヨーテ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三點射式實彈手槍。
    • ハウンド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可轉換發射模式的手槍。
      • A為連射,B為以精度換取較大威力的單射。
  • 副武器
    • 38式狙擊銃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主武器,BBX改為副武器。
      • 最基本的實彈狙擊槍。
      • 和一眾後輩相比子彈偏多,開始的型號均為一彈匣多射,直到第四型號「38式狙撃銃-遠雷」開始變成一彈匣一射的高威力狙擊銃。
      • 性能不差,但和一眾後輩相比精度上昇速度較慢,現在使用人口並不多。
    • イーグルアイ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主武器,BBX改為副武器。
      • 遊戲初期提升到一定等級可自動獲得的武器。
      • 以可以變焦為賣點,同時裝彈速度快,能夠短時間內進行多次射擊,取而代之子彈威力較38式狙撃銃低。
      • 也有一彈匣一射的型號,但這些型號的精度上昇速度都很慢。
      • 曾幾何時イーグルアイTF為不少愛近中距離戰的狙擊玩家所愛,後來出現了LBR系統後已經末落了。
    • バトルライフル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主武器,BBX(ry
      • 每個彈匣彈數多為賣點。
      • 子彈威力低,但精度上昇時間少,可以連續作出精密射擊。
      • 此外沒開啟窺視鏡模式也有一定精度,在BBX更追加瞄準點,近距離可以當成突擊銃使用。
      • 整體而言是一把主打中距離戰的狙擊銃。
    • 可變狙擊銃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主武器(ry
      • 可隨時轉換發射方式,A為單射,B為三點射。
      • 窄看下去像バトルライフル,然而精度上昇速度沒有バトルライフル第麼快,連射速度亦有所不及。
      • 中距離和遠距離皆不合適的產廢
    • 炸藥狙擊銃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主(ry
      • 射出有炸藥彈芯的子彈,著彈會產生爆風。
      • 相對起來精度上昇的時間為全狙擊銃中最長,難以快速擊中敵機頭部。裝彈速度和精度上昇速度非常慢。主要用途反而是近中距離以爆風傷人。
      • 由於命中範圍大,不少狙撃玩家都鍾愛此武器,特別是一發擁有超強威力和可觀爆風的絕火及以複數三點射方式射擊,可以瞬間射出爆風彈幕的紅蓮。(但是缺點為收束慢,還有沒開收束準確性差到極點)
      • 竹槍及零距離射擊
      • BBX狙擊變遊擊時極多玩家都帶一把絕火,結果後來被弱化了兩次
      • 因為在PS4版紅蓮被濫用為中近距離戰的強力火器,結果在2020年11月的更新傷害被大大砍了一刀,彈數也下降了一個彈夾。
    • LZ-狙擊銃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以往是狙擊兵裝(ry
      • 射出Newd鐳射子彈。
      • 全為一彈匣一射,精度上昇速度較38式狙擊銃快,取而代之裝彈速度增加了。(實際上威力不高,火力比起流行的絕火還有鳴神殺了一大截,但是由於即效,收束快,而且開鏡可迅速狙擊不需等待收束集中,仍有愛用者)
      • 可謂最能夠配合狙擊敵機頭部的王道狙擊戰法的狙擊銃,推出後瞬即取締38式狙擊銃。時至今日即使在PS4版也有一定支持者。
    • LBR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以往是狙擊(ry
      • バトルライフル的Newd鐳射版。
      • 射擊精度比バトルライフル更高加上反動也更低,比バトルライフル更好用,但沒開窺視鏡時的精度較バトルライフル差(但還是頗有效),裝彈也較慢。
      • 在BBX跟バトルライフル系統一起於一般視點中追加瞄準點。
      • 第三型號「LBR-ムーンレイR」為狙擊兵裝第一把連射式狙擊銃。
      • 破壞敵基地設施的最佳狙擊銃
      • 曾經和EUS一起令狙擊兵裝變成超暴力的近戰兵裝,結果ver.4.5被集體下修。
    • ブレイザー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以往是(ry
      • 對應充能機能,充得越多攻擊力越大。
      • 弱點為充能時發出的火光能被敵機看見,光學迷彩也只能令火光稍為減弱而不能完全消除。
      • 單發威力最高的「ブレイザー・アグニ」充滿時有著超高威力,被擊中的機體即使沒命中頭部也會非死即重傷,弱點為充能需時,多數使用者會裝備高速充填晶片來彌補。
      • 產廢之王:ブレイザー・バースト
    • MLZ-狙擊銃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以往(ry
      • 對應充能機能,充到某階段能令射出的鐳射數量增加(有分成3條和5條的型號,以平行線排列射出),充到滿攻擊力會增加。
      • 射擊性質上並非以狙擊細小的頭部而是以狙擊龐大的身體為目標,後期型號每彈總威力超過一萬;「MLZ-リオニーズ」一射全彈命中時的威力還是可以直接擊破中量機體,最後的「口琴砲 MLZ-アーシズ」則變成五條一橫排分散所以難以全中,而是以命中率為主眼。
    • BSR系統
      • 以(ry
      • Barrett M82A1
      • 可隨時轉換發射彈頭,A為穿甲彈,B為威力較小,但附帶爆風的炸藥彈。一直開B當成炸藥狙擊銃用就好了
    • SBR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ry
      • 切換式武器,為實彈狙擊銃。
      • Type-A用法和一般狙擊銃無異而攻擊力較低,Type-B的子彈攻擊力較高,但機體進入Type-B模式時機身會強制蹲下,而且進入窺鏡模式時子彈的精度必定會提昇(就像使用了しゃがみII晶片般)。
      • SBR-デッドアイ的Type-B威力是相當可怕的15000,代價是彈數為全狙擊銃最小的2發。
    • ジャンプマイン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擊兵裝(及以往的狙擊兵裝)用的地雷系統。
      • 設置後感應接近敵機,一旦有敵機接近便會垂直上昇,然後在空中爆炸。
      • 和地雷相比較容易觸發起爆,不少據點戰的砂會使用。
    • スティッキーボム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遊擊兵裝(及以往的狙擊兵裝)的特殊手榴彈。
      • 投出後會分裂成數個小手榴彈,一段時間後會爆炸,而且小手榴彈能夠黏住牆壁和機體。
      • 缺點為爆風不大,個別傷害亦小因此是產廢。但對core的爆發力還不少,專門奇襲的狙擊玩家很多時會裝備。
    • バインドダート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遊擊兵裝的特製手榴彈外觀明明是飛鏢
      • 威力低且爆風小,被擊中的敵機會陷入極短時間的行動減速+移動不能狀態。
      • 彈數很多。
    • FLR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遊擊版的PNC。
      • 也是遊擊副武中,首個不設窺視鏡模式,可以近距離鎖定敵人的槍械系統。
    • バルサムマイン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
      • ジャンプマイン的亞種,屬性變成ニュード爆發各半,而且地雷改以特殊槍射出。
  • 補助裝備
    • 偵察機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以往為支援的裝備,BBX改為遊擊兵裝的裝備。
      • 最基礎的索敵裝置,遊戲初期就可獲得。
      • 直線飛行並偵察經過的路線。索敵範圍為圍繞偵察機自身的圓柱形。
      • 不同型號的飛行距離,範圍都各有不同。
      • 一定時間後就會失效,不可以自動恢復,但勝在無法被破壞。
      • 要在適當的時候死掉
    • レーダーユニット系統(雷達裝置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以往為支援的裝備,BBX(ry
      • 直接安裝在機體上的小型雷達。
      • 偵察時機身固定,且索敵範圍隨時間慢慢擴大,索敵範圍為前方扇型柱體狀。(Ⅲ為圍繞自身的圓柱狀)
      • 需要長期固定自機方能進行索敵,且即效性低,所以又是產廢
    • NDディテクター系統
      • 熱能探測器
      • 以往是狙擊兵裝的特別裝備[29],BBX改為補助裝備,用法也變更了。
      • 切換後按下B鈕啟動窺視鏡便會感知裝置偵測範圍內的敵機位置,即使敵機躲在障礙物後也會以紅色的摺影顯示出來。
      • 被窺視鏡鏡頭攝錄一定時間的敵機會被偵察。
    • クリアリングソナー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遊擊兵裝的特殊手榴彈。
      • 投出一定時間後會放出超音波爆風,爆風範圍內的敵機均會被偵察到。
      • 偵察時間只有一瞬間,不過勝在彈數較偵察機多。
    • セントリーガン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設置型的裝備,每個型號的最大攜帶數只有一個。
      • 設置後自動對前方一定角度和距離內的敵機進行攻擊。
      • 雖然威力有點低,但攻擊命中率近乎百分百,被稱一眾玩家崇稱為「千鳥先生」。
      • 能夠被破壞,設置時要小心選擇位置。
    • エアロセントリー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搖控飛機「Drone」
      • エロ セントリー
      • セントリーガン的變種,能夠滯留在空中。
      • 除了攻擊敵機,也會對敵軍的設施進行攻擊。
      • 射程較短而且耐力比セントリーガン低,且設置後會出現火光更容易被發現,設置要更花功夫。
      • 因最大攜帶數較多,導致每機的瞬發力變得更小,但到了第三型號AV先生「エアロセントリーV」和第四型號「エアロセントリーLZ」變成只有一個倒解決了這問題。
    • リモートシューター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エアロセントリー的亞種。
      • 設置後不會自動攻擊,取而代之需要於設置後按B鍵切換成リモートシューター的鏡頭畫面並自己進行射擊。
      • 攻擊為全Newd屬性。
      • 因控制時自機不能移動和攻擊,非常不方便,但勝在火力和一般的主武器一樣高,射程也不受監測距離限制。
      • 也因為射擊由自己控制,攻擊目標可自由選擇,甚至可以攻擊敵軍的設施和core(大前提是你要成功設置在打得到的位置)。躲在自陣基地裡凸再不是不可能了
      • 當然可以用來自殺
      • 在PS4版追加爆發範圍傷害。
    • FAS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狙擊兵裝的特殊監測槍。
      • 投出後會在空中自動向前飛行,邊移動邊自動對射程範圍內的敵機攻擊。
      • 飛行一定時間後會自動消滅,取而代之攜帶數很多,且裝彈速度非常快。
      • 因容易造成彈幕且非常容易暴頭也曾經紅極一時,BBXZ+飛行速度變慢,而且本體被彈判定也合理化,不再像以往般難以被子彈擊中。
      • 在PS4版中是主線故事最終BOSS-マーナガル使用的武裝。但玩家使用的版本遠至2020年10月19日才實裝。
    • 高振動ブレード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狙擊兵裝唯一的近接補助裝備。
      • 為一把小刀,對應充能機能,充得越多攻擊力便會越大。
      • 然而攻擊範圍非常少,無充能時的攻擊力低得像抓癢,而且充能時會發出火光而暴露行蹤結果也是產廢
    • スタングレネード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狙擊兵裝用的特殊手榴彈。
      • 沒有攻擊力,取而代之爆風能令被擊中的敵機陷入麻痺狀態。
      • 代價為爆風不大及起爆時間長。
    • FBS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
      • FAS的亞種,攻擊模式改為向下方的敵機散射的小型轟炸機。
    • FJ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裝備干擾裝置的無人機。
      • 使用方式跟滯空索敵彈一樣。
      • 範圍不大時間不長,但被干擾的敵方在時間內無法共享隊友和索敵檢測器的視野,而且範圍內存在受影響的敵人的話會向玩家發出聲響通知,變相有(弱化的)索敵效果。
  • 特別裝備
    • シールド系統(護盾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可承受一定數量的傷害和隔絕爆風
      • 曾經是遊戲初期配置的裝備不過卻是產廢,真不清楚為何這是初期裝備,BBX再不是初期支給了。
        • PS4版再次變成初期裝備。
    • 光學迷彩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可暫時隱形,敵人需用肉眼捕捉但無法鎖定,但機體啟動booster或某些裝備還是會依舊出現火光,中彈時更會暴露行蹤。重傷時會變成敵人眼中的鬼火。
      • 萬惡的根源
      • 取代強襲,變成奇襲兵
      • 啟動中使用近接攻擊不會現型[30],配合格鬥技晶片能變成忍者殺手(但是太常用動作在S戰場行不通的,敵人往往會準備高殺傷力的副武款待你)
      • BBX開始變成街機版的初期裝備。
    • マグネタイザー系統(重力地雷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特殊地雷,投出著地後會產生球狀的重力磁場,令範圍內的敵機減速。
      • 產廢
      • 但ユニオンバトル中對強化機兵用卻很有效。
    • EUS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自律攻擊裝置。
      • 開關式使用,開啟後便會對一定範圍內的敵機自動進行攻擊。
      • 威力很低所以也是產廢(不過總算是狙擊第二實用的特別裝備)。
      • 總之光學迷彩以外的也是產廢
      • 然而第三型號「EUS-TLZ」推出後其長偵測距離和高瞬間火力令EUS經常在戰場中出現(主要連同LBR及LZ先生再加強化Newd威力的晶片),甚至被某些玩家用廚了。
      • 結果在Ver.4.5中被大幅弱化,連續運行時間大幅減少。
    • PHユニット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據點佔據輔助裝置。
      • 設置在據點圈內可加速據點佔據進度。
    • 已廢除)照準補正裝置系統
      • 開關式使用。開啟後強制切換成主武器,並令自機能對一定範圍內的敵機進行鎖定。
      • 進行鎖定後會進入窺視鏡模式,附加自動追縱目標敵機功能,此外也會令射擊精度提昇的速度加快。
      • 產廢
      • 到了BBX被刪除,成為唯一中途消失的裝備。(終於被官方認定為產廢了其實只是狙擊兵裝變為遊擊兵裝後狙擊槍彈數激減,加上遊擊兵裝可以不裝備狙擊銃才會有此調整)

支援兵裝

  • 主武器
    • スマック系統(散彈槍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配置的兵器。
      • 近距離威力大,每一發之間有空隙時間,清理彈匣才可再射一發。
      • 可吹飛及令對手硬直。
      • 在PS4版是首個推出4星型號的支援兵裝武器。
    • ASG系統(自動散彈槍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需購入指定散彈槍才可購買。
      • 節省了清理彈匣的空隙時間,但換來的是威力減弱及無法吹飛敵人。
      • 打中對方同一部位會產生「越來越痛」的效果(以胸及頭部最為明顯)。
      • 其中R、RX及スタンピード更可以連射,ASG-デリュージ是三點擊,可當作機槍使用。
      • スタンピード無論瞬間火力和擴散率均極佳根本在打RX的臉,令一向無人問津的ASG開始變成實用武器。
    • LSG系統(鐳射散彈槍系統)
      • 散彈槍的Newd版本。
      • 和實彈散彈槍相比起來裝彈時間較長,但威力較高且反動少。
    • CLS系統(充能鐳射散彈槍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LSG的亞種,特徵為可以靠充能收窄擴散率,蓄到最大時甚可以對遠距離的敵機做成全彈命中。
      • 相對地威力和彈匣火力比LSG低,但也有不用清理彈匣和裝彈時間短的優點,可連續射擊。
      • 第四把「CLS-イルミナル」為一彈匣一發,被不少玩家視為「支援用的狙擊銃」;因為中距離也能做成嚴重傷害,愛用的玩家不少。不過也因為遠距離也能造成大傷害,加上上裝彈極快的腕部的話連射能力不輸給一般散彈槍,有些玩家認為它被設定得過強,實際上非常看使用者水準,就算要做到遠距離狙擊也必須有良好的AIM力,而且由於這把是單發所以必然要裝上高換彈的手(低裝甲),在新版傷害判定是看打到部位造傷而非整體裝甲平均下仍然需要使用者能力去彌補
    • ネイルガン系統(釘槍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具連射能力支援的武器。
      • 重量非常輕,取而代之火力和彈數不多,經常要裝彈,射程也較其餘兵裝的主武器差。
    • ハガード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支援兵裝的大口徑左輪槍。
      • 彈數少而且連射力不足,取而代之單發威力大,部份型號擊中頭部甚至可以做成硬直。
    • トグルショット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Kel-tec KSG 14
      • 可隨時初換射出的子彈種類,A為普通散彈,B為射出單粒彈。別問為何兩種子彈會共用同一個彈匣
        • Type-B的槍彈在PS4版變成爆發彈。
      • 威力不及一般散彈槍且很吃重量,但可以利用B模式有效攻擊遠距離敵機和清理設置物。
    • SLS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ASG的鐳射版本,切換式武器。
      • Type-A為手動連射,攻擊力較高但發射間隔長。Type-B為自動連射,單發攻擊力較低但發射間隔短。
    • 對裝甲散彈槍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彈頭屬性為實彈與ニュード各佔一半的散彈銃。
      • 對應充能,充到最大時會令敵機於短時間內慢慢受到追加傷害。
      • 子彈本身攻擊力較低,不過射擊時沒有清理彈匣的空擋所以可連射。
      • F70M一度極為強勢,由於F70M擴散率非常大同時只要命中就是固定兩千多傷的原因,就算AIM力再差也能用遠距離風箏讓對手被追加傷害弄死,而且似乎毒傷可以吃到CS判定,全盛期直接衝上主武使用率第一位
      • 當時麻砂被這把打的鬼哭神嚎,因為在此同時狙擊的迷彩持續時間一度被大刀NERF,而且這把槍由於固定傷害還有擴散率大幾乎不怕迷彩
      • 麻尤其是凸麻因為常深入敵陣關係容易碰上拿F70M的支援,常常被連擦好幾槍後最後毒傷爆炸死亡
      • 盾蛇因為罩本身關係幾乎不怕這把(遠距離被擦到就直接關盾躲起來 近距離就直接衝上去打)
      • 最後在日本玩家炎上之下一彈數威力被砍了120,一發直接掉了兩千多傷害
      • XZERO版本彈閘數目也被大NERF,加上高速填充晶片弱化這把風光不再
    • FLAP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連射式Newd屬性手槍。
      • 因為Newd屬性武器共通的低反動高精度,成為人氣武器之一。在2020年11月的更新下修了3星型號「FLAP-12V」的傷害。
    • スケルツ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全系列均為三點射式的散彈槍。
    • ディフューズバスター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
      • CLS的亞種,最大充能效果為增加射出彈丸數量的同時增大擴散率。
      • 在2020年11月的更新下修了全型號的回彈。
  • 副武器
    • ヘヴィマイン系統(重地雷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最基本的地雷,設置後敵人踏上去便會起爆。
      • 因為要踏上去才會爆發,要傷到敵人有一定難度,但勝在威力足以一擊必殺,設置在敵軍凸屋去路能夠有效防凸,不過要對場地地形作出深入研究才能充分發揮效果。混戰時丟入敵陣往往可收奇效,或是丟在階梯最上層即可利用敵人反應不及讓對方踩到
      • 也可以放在リペアポッド裡或砲座的腳下,讓敵機坐上去之後被炸爆。
      • 放置在電梯頂端是違犯禮儀的行為
    • 浮遊機雷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會浮起的滯空地雷。
      • 以感知方式自動搜索及追縱接近的敵機,觸到敵機或障礙物後引爆。
      • 設置時機雷微上升期間撞到障礙物也會爆炸技術得宜可以誘發自爆
    • 指向性地雷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M18A1 Claymore
      • 可黏在牆壁上,以感知方式自動引爆,感知範圍為正面前方的一直線。
      • 感應到敵機會噴出散彈,乃唯一實彈屬性的地雷,所以不怕サワラグ。
      • 防衛向支援常用裝備之一,其中46[31]型彈數較多且收束可以會有人用,49[32]型則是因為收束中等還有威力非常大等常被拿來用
      • 因為感知範圍是一條直線(如下圖),所以常常被用於後線防衛,尤其是轉角處或是較低處設置常常不容易被發覺,當中又以初期(性能平均 彈數也不錯),49型(因為收束威力比好)特別被常用,46S[33]型因為擴散率過大,就算感知到仍然無法打頓敵機,而不常見(雖然比較高段的麻會丟手榴彈到可能方向或是過轉角時跳高點防止被炸到了)


指向性---------------------->(感知範圍)

           凸屋 

指向性-----------凸屋-------->爆炸

    • バインドマイン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麻痺陷阱
      • Newd屬性的特殊地雷,設置後能感應接近的敵機然後自動引爆,令該機體受傷之餘還會在短時間內陷入無法移動的狀態(依然可以攻擊)。
      • 威力低和只能擊中一部敵機為其弱點。
      • 最初被視為產廢,不過因為較難被察覺而且可以確定鎖住敵機一定時間的關係,可以用作防凸屋,也有不少玩家用在前線之上。
    • リモートボム系統(搖控炸彈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C4炸藥
      • 設置後可自行按掣引爆的搖控炸彈。
      • 除了初期型號外均可黏牆壁。
      • 技術好甚至可以黏在自機上,作出神風特攻
    • ホバーマイン系統(滑行地雷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冰壼
      • 小型自走式吸塵機
      • 支援兵裝副武器唯一非設置物,投出後自動向前滑行,移動一定距離或觸到敵機便會爆炸。
      • 使用時需很注意地面有沒有高低起伏,否則可能會回頭。
    • デトネーター系統(雷管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支援兵裝用的特殊榴彈槍。
      • 射出小型搖控炸彈,著彈可自行按掣引爆。可以黏住牆壁。
      • 威力較搖控炸彈小,但可一口氣發射複數個且可遠射,用作削減敵機耐力很方便。
    • グラスホッパー系統
      • 世代:第八世代
      • 足球
      • 支援兵裝第二特殊榴彈槍。
      • 能射出會邊彈地邊前進的炸彈,前進時按B能作出引爆,碰到敵人或牆壁會自動爆發。
    • インパクトマイン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曾幾何時是狙擊兵裝第二種地雷,BBX改為支援兵裝的副武器。
      • 威力較低,不過倒地倍率設定很高,容易令敵機倒地。可以黏在牆壁上。
      • 產廢
    • ディスクシューター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手裡劍
      • 以往為狙擊兵裝的裝備,BBX改為支援兵裝的裝備終於都不用被開迷彩的敵人的手裡劍擊中後再硬吃鐵山靠了
      • 特殊手槍。射出的為特殊圓盤,擊中敵機後會黏住敵機一段時間,期間能做成持續傷害之餘,被擊中的敵機還會進入減速狀態。
      • 整體威力非常低且彈數少,但配合減速效果和某些格鬥技晶片組合能組成極惡連攜。
    • スプーキー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支援兵裝的第三種特殊槍。
      • 射出的Newd屬性光球飛到一定距離、接觸敵機或牆壁都會爆炸。
      • 3星的スプーキーG由於高傷害和爆炸範圍廣大怎麼這麼像某ジオ被廣泛使用,成為被營運盯上的武器之一。
    • 對裝甲地雷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
      • 指向性地雷的亞種,彈丸改為ニュード屬性,並附加追加傷害。
    • パルスアンカー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支援兵裝的第四種特殊槍。
      • 炸彈引爆後會產生對範圍內敵機造成持續傷害及行動鈍化的磁場。
      • 黏在隊友身上可以製造行走型緩速力場。
  • 補助裝備
    • 索敵センサー系統(索敵感應器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到達指定的等級就可獲得,BBX改為初期裝備。
      • 在固定的地方放置後可以掃描敵人所在,索敵範圍為球型。
      • 可以黏在牆壁上。
      • 打掉的話就會失效。啊!セン支的胃穿洞了!
      • 如遇胃痛,請準備胃藥晶片「補助裝備自動補給」
    • ND索敵センサー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索敵センサー的亞種,但不能黏在牆壁上,只能設置在地面。
      • 索敵範圍為從自身上下左右擴散的垂直圓形平面。
      • 也可以被破壞。啊!セン支的胃(ry
      • 放在砲座上即成為強力旋轉雷達
      • 其後推出了’‘‘彈數只有一顆’‘‘的「広域ND索敵センサー」,因為特性上容易被破壞而且索敵範圍也不見得很大,被視為產廢。
      • 性能一直都不及普通索敵センサー強,結果ver.4.5受到大幅強化,耐力上昇之餘索敵持續時間增至7秒。
      • 實際上還是一樣問題,這種東西沒有索敵的深度,想要提早預警敵人就必須放很前面,等於增加被敵人發現的風險
    • Vセンサー投射器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可以切換索敵模式的索敵センサー。
      • Type-A為可作無限時間索敵而偵察範圍較窄,Type-B為索敵時間很有限而偵察範圍大幅增加。
      • 和其他掃瞄器不同的是它採用強襲榴彈槍般的機器射出去的,設置起來比較快且射得較遠。
      • 最新型因為TYPE-B範圍非常大而且持續時間不錯能拿來作為前線索敵用
    • 滯空索敵彈系統
      • 世代:第二世代
      • 購入指定裝備才可獲得。
      • 氣球型探測器,如榴彈砲般射出,可昇到高空的指定位置並進行索敵。
      • 索敵範圍為圍繞探測器自身的圓柱形。
      • 有設置時間限制且可破壞,但耐力較索敵センサー高。
    • BRトラッカー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坐地式小雷達。
      • 索敵範圍為前方扇型,範圍會一直擴大,擴至最大後會瞬間變回最小,再擴散。
      • 索敵的高低差範圍為無限。
    • 弾藥BOX系統
      • 能夠回復主武器和副武器彈數至最滿。
      • 要回復僚機的彈藥才能得到彈藥補給分數(自己、敵機拾到不會加)不過經過一番研究後這裝備主要是用作回復自己的C4炸藥
      • 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性能,就是可以強行中止裝彈、散彈槍排匣等使用武器的動作,強制回到可發射狀態。
      • 因為裝備這個就要放棄偵察裝置,使用人口很少。產廢
      • 轟炸超人的必備品
    • スタナー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支援兵裝唯一近接武器,為一把麻痺電槍(Stun*gun)。
      • 對應充能機能,充得越多,攻擊力、範圍和麻痺時間就越強。
      • 實際麻痺時間並不長,換好武器前麻痺時間已經差不多要完了。Demo畫面那長長的麻痺時間是騙人的
      • 因為裝備這個就要放棄偵察裝置,使用人口也很少。產廢
      • 不過在配裝上配合的話可是一件可怕的兵器。(詳見「戦支」項目)
      • 瞬殺奧義:スタナーサンシャイン(以前一個可以令スタナー的攻擊判定一直持續的一個bug,現已被修正)
  • 特別裝備
    • リペアユニット系統(回復飛碟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遊戲初期就可獲得的裝備。
      • 飛碟型回復器,在我方受損機體上停留幾秒後就可回復HP/再起。也可以用來修理自軍壞掉的設施。
      • 面前有障礙物會自動回到自身機體,此外被ECM干擾時無法修理僚機。
    • リペアショット系統(回復散彈槍系統)
      • 世代:第四世代
      • 散彈槍狀的修理裝置,能把修理用的Newd合金如散彈般射出。
      • 能夠一瞬間回復僚機的耐力,對倒下的僚機射擊甚至可以射1-2次便立刻再起。
      • 但要修理不斷移動的僚機也有一定難度(甚至可以說需要默契),主要以再起動倒下的僚機為主。
      • 不射擊時也可以回復自己,但回復速度超慢。
    • リペアポスト系統(回復標竿系統)
      • 世代:第五世代
      • 設置式的修理裝置。
      • 設置後會在周圍張開回復力場,對進入力場的自機和僚機進行修理。回復速度較快。
      • 因為是設置物,能夠被敵軍撤去,特別在前線中使用更是容易被爆風炸掉。因此是產廢
    • リペアフィールド系統(回復力場系統)
      • 世代:第一世代
      • 開關式使用,啟動後會在自機周圍張開回復力場。
      • 因為可以邊修理邊使用其他武器裝備,用來回復自機很方便,非常受歡迎,特別是戰鬥向的支援玩家。
      • 缺點為回復速度慢且有效距離短,僚機在遠處倒下時難以修理。
    • リペアセントリー系統(回復監測槍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監測槍式的回復裝置。
      • 設置後若感應到前方有受傷的僚機,會對它不斷射出修理用的Newd合金進行修理。
      • 雖然身為設置物也會被破壞,但勝在可以設置在修埋目標的遠處,令被撤去的機會大大降低。
      • 但也要注意リペアセントリー的視線會否受敵機阻擋,此外也要注意裝備會修理無人駕駛的機關砲座。
    • リペアインジェクター系統(回復注射器系統)
      • 注射器式的針筒回復裝置。
      • 可將注射器接著在僚機上再起/作持續回復直至注射劑耗盡為止,目標機體耐力全滿或正受到傷害時還懂得暫停修理。
      • 每次接著會消耗所有SP,取而代之SP回復速度不錯。
      • 凸麻的最佳夥伴,一旦注射上去除非碰上敵人會用副武防衛or地雷 c4結界諸類爆發武器,否則對於ACE凸麻來說根本是第二條命
      • 但要注意注射我方時,雖然充電完畢可以再次注射,但是此時還在發揮作用的前一個注射器會失效,重火或是支援還好,要是是麻而且在凸屋中會非常不爽
      • 注射器射出接著後有被攻擊判定,能被敵人破壞(特別是火箭砲)。
      • 和リペアショット一樣有著極慢速的自機修理能力。
    • R[34]ワイヤーユニット系統(回復纜線系統)
      • 纜線式的回復裝置。
      • 跟リペアユニット一樣,把纜線射向僚機即可進行修理,但若在修理時視線離開了僚機(視線受阻、中途轉向等)修理便會終止。
      • 把纜線射向敵機或設施的話就變為吸取其耐力,即使自機耐力全滿亦能照吸無誤。(吸收途中受傷雖會中止回復,但敵機耐力損失仍然會繼續的)
      • 自機修理能力同樣和リペアショット一樣慢,且注意纜線射出沒打中任何東西時需要少許時間復歸。
      • 推出了回復/吸收效率較高的Rワイヤーユニットγ後在全國對戰裡開始隔三差五地出現。
    • オートリペアシステム系統(自動回復裝置系統)
      • 世代:第六世代
      • 自律修理裝置。
      • 和EUS一樣裝在背部,以開關式啟動的裝置,能自動修理自機前方受到損害的僚機。
    • URデバイス系統(浮遊回復裝置系統)
      • 世代:第七世代
      • 浮遊砲型的修理裝置,支援版的UAD。
      • 特點是回復距離比其他系統略長,而且有射後不理功能,無須在意修理療機是否在一直線,可以迅速打出後躲回死角
      • PS4版推出了全新的4星型號URデバイスε,作為初期型的全面強化版成為除重量比得上重火力特殊裝備外幾乎零缺點的人權裝備。
    • リペアカプセル系統(回復膠囊系統)
      • 世代:第三世代
      • PS4版專屬兵器系統,投擲式修理裝置。
      • 投擲一定時間後就會爆開,釋放出短時間的回復力場。
      • 和リペアインジェクター一樣,每次投擲會消耗所有SP。
      • 擲後不理,回復力場不能被打斷,加上可以在較遠距離施放令其在初期成為支援兵裝的最強再起裝備。特別在大攻防戰裡,一次復活3-4個玩家也不是罕見的事。
      • 但其致命的弱點是放棄了長時間持續回復隊友的能力,被此裝置再起的隊友也不可能會被回滿血量。
      • 因為初期犯規的再起能力被下修了兩次充填時間,加上URデバイス的推出令此系列武器的出場率大幅下降。

要請兵器

  • バラム重機砲
    • 為巨大的雙炮管機關炮。
    • 能射出密度高的高威力子彈,全彈命中時即使沒命中頭部也能瞬殺敵機。
    • 相對地集彈性和機關砲一樣不高,對遠距離時爆發力大減,此外和重火力兵裝的主武器一樣有過熱風險。
    • 用來傷害core也非常有效。
  • アハトミサイル
    • 香蕉
    • 為強力導彈發射器,能連射出最多8發威力和誘導性能均強勁的導彈。
    • 和MLRS不一樣地需要按掣才會開啟照準模式,但準星比MLRS大得多。
    • 此外射擊的方式必定為仰角,無法直射的缺點令它極難對付近距離的敵機。
    • 角度調整得宜也可以用作攻擊core,威力驚人但有一定難度。
  • 爆撃通信機
    • 為一個台座型通信器。
    • 裝備後按住A鈕一段時間後便會設置,召喚爆擊機於一段短時間後直線進行爆擊。
    • 用法類似榴彈砲,但爆擊會以直線方式(爆擊機的飛行軌道)擴散。用來制壓據點和清理索敵センサー也很有效。
    • 爆擊機飛過時非常吵雜,同時有好幾部出現時的感覺就像在機場附近一樣。
  • オートガン
    • 為一個自動監測火箭砲座。
    • 裝備後按住A鈕一段時間後便會設置,會向前方一定範圍自動對敵機連續發射高速火箭砲,但火箭砲彈數有限(耗盡後オートガン自動消失)。
    • 火力高得隨時把敵機瞬殺,砲座耐力也高,用來防守相當可靠,被玩家專稱為「大先生」。[35]
    • 舊版中非常強力而且設置時間為無限,結果Ver.4.0耐力被削弱,同時設定成設置60秒後會自動消失。
  • リペアマシン
    • 為一個大型修理裝置。
    • 裝備後按住A鈕一段時間後便會設置並且高高浮起,以リペアセントリー樣的方式射出Newd合金修理僚機。
    • 裝置裡的Newd合金也有限制,耗盡便會立刻自動消失。
    • 因為會浮起,比オートガン更容易被發現、破壞,同樣會修理無人駕駛的砲塔,設置時需更小心。
  • メガロパイク
    • 為一支巨型的衝擊椎,而且附帶兩個噴射器。
    • 握法為雙手握(同時扣住機體身體的支架),判定也在正中間。
    • 威力足以把Blast一擊必殺,雖稍遜於ラベージパイク的最大出力,但勝在無需充能。
      • 特殊攻擊的突進能力強,而且突進部份為用メガロパイク的附設噴射器推進,不需要機體持續耗噴射器,因此可以連續使出數次特殊攻擊。
  • 偵察要請裝置
    • 造型像雷達的要請兵器。
    • 裝備後按住A鈕設置,設置成功後能召喚鐳射掃瞄器大型偵察機從要請裝置後方不遠處開始往前索敵,範圍為橫線。
    • 要請計量增加速度為全要請兵器中最快。
  • CNキャノンΣ
    • GP-03D的米加粒子砲和I力場產生器
    • 為一長砲身型的Newd機關砲。
    • 和LEC一樣可以充能,充到最滿時會在著彈地點產生爆風,威力和爆藥狙擊銃.絕火相若。
    • 彈道非常準,遠距離也可以準確著彈。
    • 弱點為彈數只有22發,雖然亦可連射用作近戰,但容易耗盡子彈,所以玩家間的主要功用為遠距離牽制。
    • 一度長居要請兵裝的第一位,因為彈速快+有暴風/威力也不錯的緣故非常強勢,不過後面充填晶片弱化後使用率下降不少
  • デストロイヤー
    • 為一座大型榴彈炮。
    • 大型榴彈在著彈後會分裂出4個子爆彈,以爆風進行廣範圍壓制。

回應

討論:ボーダーブレイク-機體及武器一覽

備註

  1. 注意第二個「字母」並非英文字「O」而是數字「0(零)」;據本人表示只是打錯字而將錯就錯
  2. 實際上這樣稱呼的極少,原因是會跟重火力兵裝重複。提到蛇的時候多半指重火
  3. 理由可能跟《電腦戰機Virtual-On》的TEMJIN與RAIDEN類似
  4. PS4版:Eins(アインス)
  5. PS4版:Käfer Wache(ケーファー.ヴァッヘ)
  6. ディスカス・ノヴァ在PS4版中,類別改為重量形
  7. PS4版:Nereid Vogen(ネレイド・ヴォーゲン)
  8. 「Formula 1」乃國際汽車聯盟(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簡稱「FIA」)的註冊商標。
  9. PS4版:Jade N5
  10. PS4版:Jade Meister(ヤーデ・マイスター)
  11. PS4版:Greif Ritter(グライフ・リッター)
  12. 予備彈數C+的腕部加上晶片強化少許已經令彈數3發的副武器增至4發
  13. PS4版:Garm Wind(ガルム・ヴィント)
  14. ヤマ和ヤマ・羅在PS4版中,類別改為重量形
  15. 無印、cb:2017年9月11日,hw:2017年9月15日,fa:2018年2月2日
  16. BB.TV Vol.38內的文字介紹
  17. 首三型號:2017年10月23日,fv:2018年1月26日
  18. PS4版預備彈數改以D-為基準
  19. 上身裝備以裝甲為主的重量形部件,但腳盡量用積載範圍內最高速的標準形部件。這失衡的外觀比例看起來就似猩猩所以被稱為ゴリラ。
  20. 遊戲說明文,現實是柳瀨敬之。
  21. PS4版:参式
  22. 柳瀨敬之設計限定型號
  23. PS4版:STAR-30F
  24. 僅限41改,利用其爆炸時間差短的特質使出類似グレネードランチャー的「天井落とし」技術,丟往天花反彈往貼近core的位置時爆炸
  25. PS4版:MK6クラッカー
  26. 街機版限定
  27. PS4版:チャージカノンXG
  28. 利用SB照射中造成的機體震動令NeLIS的光束不停擺動,角度得宜就會時而命中目標時而不中
  29. 那時候的用途為令狙擊槍的窺視鏡模式變成索敵模式,索敵方法和BBX往後一樣。
  30. Ver.4.5以後,實用/高出力型限定
  31. PS4版:MK16
  32. PS4版:MK19
  33. PS4版:MK17
  34. Repair
  35. 其實這暱稱是公式在BB.TV Live #2介紹オートガン時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