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修訂間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無編輯摘要 |
|||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8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h0|孫悟空/Sun Wu Kong/Monkey King/<s> | {{h0|孫悟空/Sun Wu-Kong/Monkey King/<s>そんごくう/死猴子/死馬騮/潑猴/猢猻/弼馬温</s>}} |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text-align:center;"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text-align:center;" | ||
第7行: | 第7行: | ||
|} | |} | ||
[[檔案:孫悟空.jpg| | [[檔案:孫悟空.jpg|275px|right]] | ||
== 解説 == | == 解説 == | ||
=== 出處 === | === 出處 === | ||
*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主角,是唐僧的四個徒弟之一,原著中常稱「行者」、「心猿」,或以煉丹術語「金公」代稱。 | *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主角,是唐僧的四個徒弟之一,原著中常稱「行者」、「心猿」,或以煉丹術語「金公」代稱。 | ||
* | * 其戰鬥力在大鬧天宮階段就已成長完成(五百年後取經開始也沒衰減多少),可説全書第一(如果不考慮佛祖級別的話),衍生作品中大多擔任第一主角。 | ||
=== 名稱 === | === 名稱 === | ||
* 美猴王 | * 美猴王 | ||
** 初期發現水簾洞後被眾猴所稱。 | ** 初期發現水簾洞後被眾猴奉為猴王,將「石」字隱去後所稱。 | ||
* 孫悟空 | * 孫悟空 | ||
** 拜師菩提祖師後所賜名,後拜唐三藏為師後因「悟」字正好符合其宗派的字輩,故直接沿用此名為法名。 | ** 拜師菩提祖師後所賜名,後拜唐三藏為師後因「悟」字正好符合其宗派的字輩,故直接沿用此名為法名。 | ||
* 弼馬溫 | * 弼馬溫 | ||
** 起源自將猴與馬就近飼養可「'''避馬瘟'''」的古老防疫民俗。吳承恩改為『弼馬溫』,字面為『{{ruby|輔助馬的溫熱產物|馬屎的清潔工}}』。 | ** 起源自將猴與馬就近飼養可「'''避馬瘟'''」的古老防疫民俗。吳承恩改為『弼馬溫』,字面為『{{ruby|輔助馬的溫熱產物|馬屎的清潔工}}』。 | ||
** 被悟空視為[[黑歷史]],凡用此官職稱呼悟空的妖怪+二師弟 | ** 被悟空視為[[黑歷史]],凡用此官職稱呼悟空的妖怪+二師弟都遭他惱怒<s>但其實還好,甚至提過的除了八戒都被收了</s> | ||
*** <s>提過此稱的黑熊精、青獅精、玉兔兒與八戒「哈哈哈,弼馬温!欸!弼馬温!」<br>悟空「{{ruby|<big>呔</big>|<s>Die</s>}}<big>!</big>」(掄棒就打)</s> | |||
** <s>實際上連唐僧都說過(第三十七、五十七回),倒也沒什麼事故,畢竟關係擺明面上</s> | |||
* 齊天大聖 | * 齊天大聖 | ||
** 回到花果山後打出的旗號,在後來的通俗文化也生出『大聖王/大聖爺』、『猴齊天』的稱呼。 | ** 回到花果山後打出的旗號,在後來的通俗文化也生出『大聖王/大聖爺』、『猴齊天』的稱呼。 | ||
*** 部分結合了前代文人創作的『通天大聖』以及閩地一帶猴神信仰名稱。 | *** 部分結合了前代文人創作流傳的『銅筋鐵骨大聖/通天大聖』以及閩地一帶猴神信仰名稱。 | ||
*** 由於西遊記故事的傳播,中文部分與猴相關的命名也會用『大聖』修飾之,例如融合猴拳與劈掛掌的『大聖劈掛門』。 | *** 由於西遊記故事的傳播,中文部分與猴相關的命名也會用『大聖』修飾之,例如融合猴拳與劈掛掌的『大聖劈掛門』。 | ||
*** 台灣俚語『'''仙拚仙,拚(害)死猴齊天'''』 | *** 台灣俚語『'''仙拚仙,拚(害)死猴齊天'''』 | ||
第47行: | 第47行: | ||
=== 經歷 === | === 經歷 === | ||
* 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頂上一顆仙石經年累月吸收日月精華後蹦出來的猴子<s>Born from an egg on a mountain top</s>,為 | * 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頂上一顆仙石經年累月吸收日月精華後蹦出來的猴子<s>Born from an egg on a mountain top</s>,稱為'''「天產石猴」'''。<s>卵生</s> | ||
** 因通人性、悟性高,出生後來不久便成為花果山水簾洞的山大王,受眾猴追捧為王。 | ** 因通人性、悟性高,出生後來不久便成為花果山水簾洞的山大王,受眾猴追捧為王。 | ||
** {{censored|原著中該時期甚至可能還吃過人,會變化姿態、誘人進洞後捕食。}} | ** {{censored|原著中該時期甚至可能還吃過人,會變化姿態、誘人進洞後捕食。}} | ||
*** {{censored|第二十七回原文: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 *** {{censored|第二十七回原文: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 ||
*** {{censored|但第三十九回亦提到唐僧以「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惟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為由要求悟空而非八戒來幫溺死的烏雞國王渡氣,且上述二十七回時唐僧亦未將悟空所言當回事,不排除悟空當時是為了阻止唐僧羊入虎口才信口開河。}} | *** {{censored|但第三十九回亦提到唐僧以「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惟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為由要求悟空而非八戒來幫溺死的烏雞國王渡氣,且上述二十七回時唐僧亦未將悟空所言當回事,不排除悟空當時是為了阻止唐僧羊入虎口才信口開河。}} | ||
* 為 | * 天生異稟的美猴王壽命比一般猴子長數十倍,但為求更長久地保護猴子猴孫,跋山涉水來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須菩提祖師為師,修行長生不老之法,並習得七十二變化及觔斗雲法術。 | ||
** 菩提祖師教授的道理集道佛之長,似乎他在孫悟空到方寸山的數年時間內暗中派人監視他才收為徒。 | ** 菩提祖師教授的道理集道/佛之長,似乎他在孫悟空到方寸山的數年時間內暗中派人監視他才收為徒。 | ||
** 可是二十年後學成卻因為得意忘形向師弟展露技倆(洩漏軍事機密?)被逐出師門,更被下令禁止提起師名否則會被抓去煎皮拆骨,所以悟空此後一生未曾再提起自己師承何處。 | ** 可是二十年後學成卻因為得意忘形向師弟展露技倆(洩漏軍事機密?)被逐出師門,更被下令禁止提起師名否則會被抓去煎皮拆骨,所以悟空此後一生未曾再提起自己師承何處。 | ||
* 最初生死簿上的壽命是342歲,但是陽壽終結被勾到地府時憤而大鬧並強 | * 最初生死簿上的壽命是342歲,但是陽壽終結被勾到地府時憤而大鬧並強改了閻羅王的生死簿,變成[[不死身|永壽]],亦使猴類同胞同受此益。 | ||
** 部分創作解釋是悟空將修練的「長生不老之術」誤認為是不死,被閻王點破後惱羞而大鬧地府。 | ** 部分創作解釋是悟空將修練的「長生不老之術」誤認為是不死,被閻王點破後惱羞而大鬧地府。 | ||
** 在衍生作品中,演出從塗改到'''撕毀'''生死簿皆應有盡有。 | ** 在衍生作品中,演出從塗改到'''撕毀'''生死簿皆應有盡有。 | ||
* 後又到東海龍宮向龍王索討兵器與裝備,因找不到合手的武器而選上了大禹治水時安下的「{{ruby|定海神珍鐵|如意金箍棒}}」,也引得四海龍王上天庭告狀。 | * 後又到東海龍宮向龍王索討兵器與裝備,因找不到合手的武器而選上了大禹治水時安下的「{{ruby|定海神珍鐵|如意金箍棒}}」,也引得四海龍王上天庭告狀。 | ||
* 大鬧冥府、龍宮後,天庭先試行招安並封為{{ruby|弼馬溫|管馬的}},起初還頗盡忠職守,但半個多月後在其他神仙聚餐時聽到自己只是個不入流的最末等官位,一怒之下棄官飛回花果山。 | |||
* 大鬧冥府、龍宮後,天庭先試行招安並封為{{ruby|弼馬溫|管馬的}},起初還頗盡忠職守,但半個多月後在聚餐時 | |||
** <s>此後這個經歷也成為他的[[黑歷史]],一被這樣叫馬上就會惱羞</s> | ** <s>此後這個經歷也成為他的[[黑歷史]],一被這樣叫馬上就會惱羞</s> | ||
* 由於天庭的蔑視,悟空乾脆在花果山打起『齊天大聖』的旗號表示反抗,打退來進攻的天兵天將後,因為太白金星先勸和,請玉帝照封『齊天大聖』,安撫成功。 | * 由於天庭的蔑視,悟空乾脆在花果山打起『齊天大聖』的旗號表示反抗,打退來進攻的天兵天將後,因為太白金星先勸和,請玉帝照封『齊天大聖』,安撫成功。 | ||
** 太白金星的提議只是封個虛號並不給實權,一時糊弄過去,後來因為看悟空整天閒逛可能鬧事又加了看管蟠桃園的職責。<s>期間一直在監守自盜自不在話下</s> | ** 太白金星的提議只是封個虛號並不給實權,一時糊弄過去,後來因為看悟空整天閒逛可能鬧事又加了看管蟠桃園的職責。<s>期間一直在監守自盜自不在話下</s> | ||
** 因西王母的蟠桃會未邀請而闖入準備中的現場胡吃豪飲,大醉後又偷吃了太上老君大量新出爐仙丹,酒醒後便再次回到花果山,仍難逃玉帝問罪派兵圍攻。期間打敗四大天王與托塔天王父子,更與二郎神楊戩打得難分難解 | ** 因西王母的蟠桃會未邀請而闖入準備中的現場胡吃豪飲,大醉後又偷吃了太上老君大量新出爐仙丹,酒醒後自知闖了大禍,便愧疚潛逃再次回到花果山,仍難逃玉帝問罪派兵圍攻。 | ||
*** 期間打敗四大天王與托塔天王父子,更與二郎神[[楊戩]]打得難分難解,但在鬥法時太上老君以法器「金剛琢」偷襲打暈,終被二郎神擒獲。 | |||
** 因其神通+竄改生死+服過金丹,一般的天刑無法損傷其仙體,太上老君提出將其關進八卦爐將丹煉出,但悟空躲在爐中的[[屬性|巽宮位]](風)下避開直火,反在爐中煉成「火眼金睛」威能。 | |||
*** 出爐後又打入天宮,甚至豪語要奪玉皇大帝尊位,天庭見已經無法壓制悟空只好求如來佛祖出手。 | |||
*** 煉丹爐的碎片掉落人間造出火焰山,為日後的唐僧一行添了不少麻煩,改編作品也常將後續仙/獸私下凡間的起因歸結於大鬧天宮事件。 | *** 煉丹爐的碎片掉落人間造出火焰山,為日後的唐僧一行添了不少麻煩,改編作品也常將後續仙/獸私下凡間的起因歸結於大鬧天宮事件。 | ||
* 最後被佛祖制伏並懲罰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期間餓了餵鐵丸子吃、渴了灌燒融的銅汁(由土地公伺候),直到唐僧來到並成為西天取經的第一個夥伴。 | |||
* 最後悟空終被佛祖制伏並懲罰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期間餓了餵鐵丸子吃、渴了灌燒融的銅汁(由土地公伺候),直到唐僧來到並成為西天取經的第一個夥伴。 | |||
** 其實靠觔斗雲咻一下就能到西天,八戒沙僧也有駕雲的神通,只是為了肉體凡胎(?)的唐僧必須一步步走<s>而這個非用腳走不可的理由是許多改編作品的腦力激盪時刻</s> | ** 其實靠觔斗雲咻一下就能到西天,八戒沙僧也有駕雲的神通,只是為了肉體凡胎(?)的唐僧必須一步步走<s>而這個非用腳走不可的理由是許多改編作品的腦力激盪時刻</s> | ||
*** 這點其實原著已有講明──西天路上的八十一劫難需要親歷而不能走捷徑,才能功德圓滿。 | *** 這點其實原著已有講明──西天路上的八十一劫難需要親歷而不能走捷徑,才能功德圓滿。 | ||
* 一 | |||
* 取經一路上基本都在負責殺/收妖跟救師傅,但常被唐僧誤解,嚴重時還會被念緊箍咒懲罰。 | |||
** 如果遇到連他都搞不定的妖怪的話會[[情節推進器#機械降神|找各路神佛求救]]<s>,然後才得知這些妖怪往往是有神佛背景的大人物,只是下凡卻沒被這些神佛發現</s>。 | ** 如果遇到連他都搞不定的妖怪的話會[[情節推進器#機械降神|找各路神佛求救]]<s>,然後才得知這些妖怪往往是有神佛背景的大人物,只是下凡卻沒被這些神佛發現</s>。 | ||
** <s>也有不少情況是妖怪被擊敗之際其主人才趕來救場阻止他把妖怪活活打死</s> | ** <s>也有不少情況是妖怪被擊敗之際其主人才趕來救場阻止他把妖怪活活打死</s> | ||
第82行: | 第83行: | ||
** 從此頭箍(金屬片圈或粗條扭成)+金箍棒成了『孫行者』的套裝必備元素(前期『孫大聖』則以[[呂布|長尾羽]]的『鳳翅紫金冠』+鎧甲披掛為主)。 | ** 從此頭箍(金屬片圈或粗條扭成)+金箍棒成了『孫行者』的套裝必備元素(前期『孫大聖』則以[[呂布|長尾羽]]的『鳳翅紫金冠』+鎧甲披掛為主)。 | ||
** 實際上當初如來佛祖給了三個頭箍予觀音讓衪轉交唐僧用作收服妖魔{{ref|於原著第八回中描述。}},結果只有一個用在孫悟空身上,另外兩個被觀音<s>公器私用</s>放到紅孩兒和黑熊精身上去後收作了自己的徒弟。 | ** 實際上當初如來佛祖給了三個頭箍予觀音讓衪轉交唐僧用作收服妖魔{{ref|於原著第八回中描述。}},結果只有一個用在孫悟空身上,另外兩個被觀音<s>公器私用</s>放到紅孩兒和黑熊精身上去後收作了自己的徒弟。 | ||
*** 另有「金、緊、禁」三篇咒語分別控制三個頭箍。<s>部分二創有「當唐僧念咒緊箍咒時,身掛同款產品的紅孩兒和黑熊精會因為頻率相同也遭到連累」的發想,但要注意這跟原作設定不符</s> | *** 另有「金、緊、禁」三篇咒語分別控制三個頭箍。 | ||
**** <s>部分二創有「當唐僧念咒緊箍咒時,身掛同款產品的紅孩兒和黑熊精會因為頻率相同也遭到連累」的發想,但要注意這跟原作設定不符</s> | |||
** 一路上性格逐漸被馴化,不再頂撞師傅,遇到師父師弟出事也會真的擔憂其安危。 | ** 一路上性格逐漸被馴化,不再頂撞師傅,遇到師父師弟出事也會真的擔憂其安危。 | ||
第92行: | 第94行: | ||
* 每次面對敵人都毫無畏懼,經常主動捉妖,視作一樁樁好買賣,而認為自己的買賣「一定先輸後贏」。 | * 每次面對敵人都毫無畏懼,經常主動捉妖,視作一樁樁好買賣,而認為自己的買賣「一定先輸後贏」。 | ||
* 從答應菩薩隨唐僧取經,到後來把芭蕉扇還給鐵扇公主等事,都可見悟空信守諾言的一面。 | * 從答應菩薩隨唐僧取經,到後來把芭蕉扇還給鐵扇公主等事,都可見悟空信守諾言的一面。 | ||
* 平時只愛吃新鮮水果,不太習慣烹調過的菜餚 | * 平時只愛吃新鮮水果,不太習慣烹調過的菜餚(原文為煙火食)。 | ||
=== 能力、法術 === | === 能力、法術 === | ||
第114行: | 第116行: | ||
=== 裝備 === | === 裝備 === | ||
* 觔斗雲 | |||
** 雲形載具,一觔斗可翻十萬八千里,曾自稱東土到西天的距離他一天來回個五十趟太陽還沒下山。 | |||
*** 『觔斗』指雜技體操的『空中迴旋』動作,因發音傳抄訛變又有'''『筋斗/跟斗』'''的讀法/寫法 | |||
*** 由於上述的特徵,有些繪本或四格漫畫會將筋斗雲畫成螺旋卷狀。 | |||
*** 也有些將觔斗雲賦予人格/角色化的改編。 | |||
**** 或是道具化的發想<s>菩提祖師:把觔斗雲吞進肚子裡! 悟空:要用時怎麼拿出來? 菩提祖師:蹲好馬步輕輕用力就行了(噗~)</s> | |||
** 駕雲算是古典神魔小說中常見的人物修為,但很少有將雲命名為『觔斗雲』的,大多是隨著人物的正邪性質,加字修飾為『祥雲/瑞雲/妖雲/黑雲』等。 | |||
* 如意金箍棒 | * 如意金箍棒 | ||
** 原名定海神珍鐵,為東海龍宮的鎮海之寶,能夠變大變小伸縮自如,平時會縮成繡花針大小藏在耳道內<s>用耳毛夾住</s>。 | ** 原名定海神珍鐵,為東海龍宮的鎮海之寶,能夠變大變小伸縮自如,平時會縮成繡花針大小藏在耳道內<s>用耳毛夾住</s>。 | ||
*** 日文圈多稱之發音比較順口的'''如意棒 | *** 日文圈多稱之發音比較順口的'''{{ruby|如意棒|にょいぼう}}(NyoiBou)''' | ||
** 《[[軒轅劍系列#軒轅劍參:雲與山的彼端|軒轅劍參]]》中打敗鬥戰勝佛 | ** 《[[軒轅劍系列#軒轅劍參:雲與山的彼端|軒轅劍參]]》中打敗鬥戰勝佛<ref>軒三的時空已進入安史之亂,即西遊記故事的『貞觀』年號後一百餘年</ref>後會掉落,為李靖<ref>該作中的李靖是史實存在的唐朝傳奇人物,即『李衛公』,也是後來《封神榜》內成蔚商代'''陳塘關總兵李靖'''/'''托塔李天王'''的原型之一</ref>的裝備。<s>悟空:你他媽的...</s> | ||
* 藕絲步雲履、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 | |||
** 與上述的如意金箍棒同為東海龍宮處得來(部分版本也有四海龍王合贈) | |||
** 是悟空初期至大鬧天宮為止的披掛 | |||
* | * 緊箍兒 | ||
** | ** 承上,由觀音菩薩交給唐僧轉贈悟空的全套衣物內,藏在布帽內,首次發動後悟空因為劇痛將布帽撕碎但撕不開緊箍只能求饒… | ||
** 在歷代美術設計上有些版本的豬八戒也會帶著同款的布帽 | |||
== 孫悟空的知名扮演者一覽 == | == 孫悟空的知名扮演者一覽 == | ||
第132行: | 第145行: | ||
|- | |- | ||
| 六小齡童 || 1986年 || 中國電視劇 || 西遊記 || | | 六小齡童 || 1986年 || 中國電視劇 || 西遊記 || | ||
|- | |||
| <s>野澤雅子</s> || 1986~ || 日本動畫 || <s>[[七龍珠]]</s> || [[League of Legends|英雄聯盟]]悟空的[https://www.nicovideo.jp/watch/sm27958446 日配]也是野澤女士出演 | |||
|- | |- | ||
| 董志華 || 1991年 || 香港電影 || 西行平妖 || <s>金箍棒除了變大變小還能噴火</s> | | 董志華 || 1991年 || 香港電影 || 西行平妖 || <s>金箍棒除了變大變小還能噴火</s> | ||
第137行: | 第152行: | ||
| 唐澤壽明|| 1994年 || 日本電視劇 || 新西遊記 || | | 唐澤壽明|| 1994年 || 日本電視劇 || 新西遊記 || | ||
|- | |- | ||
| rowspan="3"| 張衛健 || <s>1993年</s> || <s>香港電影</s> || <s>超級學校霸王</s> || <s><b>我唔係悟空,我叫做…吳、君、如!<ref>應是致敬同年香港電影《花田囍事》中周吉(吳君如飾演)被蓋布袋敲打後掀開布袋卻變成'''Z戰士時期的孫悟空'''的無厘頭演出</ref></b></s><br><s>首個先後扮演<b>兩種悟空</b>的演員</s> | | rowspan="3"| 張衛健 || <s>1993年</s> || <s>香港電影</s> || <s>超級學校霸王</s> || <s><b>我唔係悟空,我叫做…吳、君、如!<ref>應是致敬同年香港電影《花田囍事》中周吉(吳君如飾演)被蓋布袋遭周通敲打後掀開布袋卻變成'''Z戰士時期的孫悟空服裝+髮型'''的無厘頭演出</ref></b></s><br><s>首個先後扮演<b>兩種悟空</b>的演員</s> | ||
|- | |- | ||
| 1996年 || 香港電視劇 || 西遊記 || | | 1996年 || 香港電視劇 || 西遊記 || | ||
|- | |- | ||
| 2002年 || 三地合拍版電視劇 || 齊天大聖孫悟空 || | | 2002年 || 三地合拍版電視劇 || 齊天大聖孫悟空 || 與TVB版并非前後作關係,也是少數沒有任何關聯卻同時擁有兩部不同西遊記作品的演員 | ||
|- | |- | ||
| [[周星馳]] || 1995年 || 香港電影 || 大話西遊 || 多數時間扮演山賊頭目『至尊寶』<br><s>[[唐伯虎點秋香|烤雞翅膀~我最愛吃!]]咦不對,我是吃齋的!(插上蘋果)</s> | | [[周星馳]] || 1995年 || 香港電影 || 大話西遊 || 多數時間扮演山賊頭目『至尊寶』<br><s>[[唐伯虎點秋香|烤雞翅膀~我最愛吃!]]咦不對,我是吃齋的!(插上蘋果)</s><br>其演繹雙臂掛在雙肩上的金箍棒,痞笑+慵懶+無奈的模樣演活了後期的悟空,成為後續作品常見模仿的姿勢 | ||
|- | |- | ||
| 陳浩民 || 1998年 || 香港電視劇 || 西遊記(貳) || 上述張衛健版的第二部<br>值得一提的是,陳浩民是第一個又演哪吒又演孫悟空的。 | | 陳浩民 || 1998年 || 香港電視劇 || 西遊記(貳) || 上述張衛健版的第二部<br>值得一提的是,陳浩民是第一個又演哪吒又演孫悟空的。<br>因前者與TVB產生衝突不欲出演而接茬,但呈現風格大相逕庭,至今仍遭大量非議<br><s>主要是太乖巧,比不過前者的調皮,又比不過該作通臂猿猴的狂野,很多前作有的經典對白也消失不見</s> | ||
|- | |- | ||
| 林志穎 || 1997年 || 香港電影 || 哪吒大戰美猴王 || 值得一提的是,林志穎是第二個又演哪吒又演(ry | | 林志穎 || 1997年 || 香港電影 || 哪吒大戰美猴王 || 值得一提的是,林志穎是第二個又演哪吒又演(ry | ||
第155行: | 第170行: | ||
| 陳柏霖 || 2005年 || 香港電影 || 情癲大聖 || | | 陳柏霖 || 2005年 || 香港電影 || 情癲大聖 || | ||
|- | |- | ||
| rowspan="3"| 丁健 || 2005年 || rowspan="3"| 中國電視劇 || 寶蓮燈 || 劇內設定是《西遊記》故事已完,這時的悟空在山洞修行養生 | | rowspan="3"| 丁健 || 2005年 || rowspan="3"| 中國電視劇 || 寶蓮燈 || 劇內設定是《西遊記》故事已完,這時的悟空成為斗戰勝佛在山洞修行養生 | ||
|- | |- | ||
| 2009年 || 寶蓮燈前傳 || | | 2009年 || 寶蓮燈前傳 || | ||
|- | |- | ||
| 2008年 ||魔幻手機 || | | 2008年 || 魔幻手機 || 因製作陣容與《寶蓮燈》為同一檔,因此直接沿用寶蓮燈世界觀中的孫悟空 | ||
|- | |- | ||
| 香取慎吾 || 2006年 ||日本電影 ||西遊記 || | | 香取慎吾 || 2006年 || 日本電影 ||西遊記 || | ||
|- | |- | ||
| 李連杰 || 2008年 || 美國電影 || 功夫之王 || <s>影片中大部分時間都不是演悟空</s> | | 李連杰 || 2008年 || 美國電影 || 功夫之王 || <s>影片中大部分時間都不是演悟空</s> | ||
第177行: | 第192行: | ||
|2018年 || 西遊記之女兒國 | |2018年 || 西遊記之女兒國 | ||
|- | |- | ||
| 彭于晏 || 2017年 || 悟空傳 || | | 彭于晏 || 2017年 || 中國電影 || 悟空傳 || | ||
|- | |- | ||
|吳彥祖 || 2023年 || 美國電視劇 || 西遊ABC || | |吳彥祖 || 2023年 || 美國電視劇 || 西遊ABC || | ||
|- | |- | ||
|} | |} | ||
== 其它/相關梗 == | == 其它/相關梗 == | ||
* | * 現今不少作品皆將他認為是後期篇章所提及為混世四猴中的「'''靈明石猴'''」 | ||
** 但實際上故事初期便提及過為「'''天產石猴'''」,可見於原著第三回,分別在下地獄以及天庭禀報時提及過 | |||
** <s>然而更多時候都沒有人記得這回事,便因為同為石猴就自然而然地「靈明」了</s> | |||
** | * <s>天庭三大反骨仔之「明著反」</s> | ||
** | ** 為後人根據各自故事表現而合稱,其餘二位為<s>暗裡反</s>「[[楊戩]]」、<s>隨時反</s>「[[哪吒]]」 | ||
** | *** 前者是根據「劈山救母」等故事以及「聽調不聽宣」等特徵而得證,後者則是基於耳熟能詳的「大鬧東海」、「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等故事 | ||
** <s> | *** <s>又因李靖的「以塔鎮子」表現而戲稱哪吒「只要李靖沒了那塔就直接弒父」</s> | ||
* 台灣樂團五月天和韓團Seventeen都有以孫悟空命名的歌曲。 | * 台灣樂團五月天和韓團Seventeen都有以孫悟空命名的歌曲。 | ||
=== 原型考究 === | |||
* 有關其起源/原型,目前已有較為成熟、可追溯的軌跡: | |||
==== 早期發展 ==== | |||
* 現今普遍認為最有關聯的起源是最早可能出自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隨行弟子「猴行者」 | |||
** 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精通法術、能在他人體內變出獼猴,曾吃西王母十個蟠桃後被捕、左肋受八百杖、右肋受三千杖,以白衣秀士的形象登場,成為三藏法師的弟子,後取經有功而被太宗封「鋼筋鐵骨大聖」 | |||
*** <s>大概也是唯一抄師父法寶(隱形帽化作遮天陣,缽盂盛卻萬里之水,金鐶錫杖化作一條鐵龍)打人的版本</s> | |||
*** 白衣秀士形象後來被認為與初唐《補江總白猿傳》的大白猿有關<s>主要是認為猴子以文人形象呈現感覺怪怪的</s> | |||
** 後來在南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重建的開元寺西塔「仁壽塔」裡亦有猴行者的浮雕<s>但卻在後來節外生枝</s> | |||
* 以宣和三年上春的《清平山堂話本》中《陳巡檢梅嶺失妻記》為首例,開始出現「齊天大聖」的名諱,有著通天大聖、彌天大聖、泗洲聖母三位兄妹,亦開始引出變化多端、天地同壽的設定 | |||
** 到了元代,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首次呈上二郎神與大聖鬥法的橋段:居於花果山水簾洞,去除泗洲聖母後又加龜山水母、鐵色獼猴為家庭,因水淹泗洲而被釋迦如來擒獲並鎖在碧油罈,幾乎被太上老君煉丹,後變成丹童並偷金丹盜仙酒,引來諸天討伐 | |||
** 元末明初,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中在前者基礎上又變了部分:為花果山紫雲羅洞主,自稱通天大聖,以驪山老母、巫支祁聖母、齊天大聖、耍耍三郎為家庭成員,盜金丹後煉得「'''銅筋鐵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擺錫雞巴'''」(←不可以笑,純屬原文),又在偷蟠桃時得仙衣一套,後被降服並賜鐵戒箍、皂直裰、戒刀,得法名「孫悟空」,又得名「孫行者」 | |||
*** 「孫悟空」之名被認為是出自「釋悟空」法師,曾於天寶十年出使西域(中途剃度),後於六年二月回歸長安,賜法號「悟空」,貞元十一年至十五年出書《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即《悟空入竺記》),比開始為取經故事添加傳奇色彩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成書於武周垂拱四年)早一些 | |||
*** 同時期亦有《西遊記》平話{{ref|大致為說書人用的預備劇本}},惜內文已失散,目前可從《永樂大典》、《朴通事諺解》等文獻尋得諸如《夢逕斬蛟龍》、《車遲國鬥法》等橋段 | |||
* 至此基本上大部份橋段、設定皆已齊聚,遂在明朝出現耳熟能詳的《西遊記》 | |||
==== 哈奴曼說 ==== | |||
* 而後的民國時期,出現了一度較為廣傳的印度猴神「{{wp|哈奴曼}}」論,最初由胡適《西遊記考證》提出,陳寅恪與季羨林等學者亦附和之,亦有學者中野美代子把開元寺的猴行者與哈努曼作關聯,特別是季羨林以印度史詩兼哈努曼出處《羅摩衍那》的漢譯見稱,更引人重視中印文化傳播的關係。 | |||
** 但須注意胡適提出的是針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猴行者而言,而非後來的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s>後來再談孫猴子屬於是「管爺爺叫爸爸」的逾越之舉</s>。 | |||
** 此說爭議亦甚大,魯迅亦於1924年[https://zh.wikisource.org/wiki/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第三講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的第三講]中就此提出疑問,學者吳曉鈴亦於1958年跟上腳步,發表諸如《西遊記與羅摩延書》等論說。 | |||
*** 從形象而言,《羅摩衍那》的哈努曼雖善於變化、力大無窮、長生不死、能躍於千里,亦曾幹過獨闖樹園、火燒魔宮(第五篇)等事,但其本性已馴,是瓦納拉王「須羯哩婆」的屬下,且魔宮一事乃牠獨闖後不敵、甚至看到羅波那的威嚴而'''被攝服''',在'''被擒獲後浸了油再燒了尾巴'''後,羅摩的妻子「悉多(或譯悉他、西他)」為牠祈禱以讓火焰不燒死牠才燒成的,儘管部分情節確實有相似的細節,但這仍與孫悟空普遍認為「桀傲不馴、萬夫莫敵、刀槍不入」的形象幾近不一。 | |||
*** 從傳播看來,其實《羅摩衍那》中的一些故事早已通過佛經傳入中原,如《六度集經》中國王誤殺失明老夫婦之子而被詛咒的故事,在素有「泉南佛國」之稱的泉州亦有婆羅門教的寺廟,更有《羅摩衍那》中有關哈努曼橋段的浮雕,但這些皆不能成為「《羅摩衍那》內文作為原典本身傳播至中原」的直接證據,此論在學者金克木的《梵語文學史》亦有提及。 | |||
**** <s>甚至季老先生自己本身就算是佐證的漏洞(?),因為目前有記載的首份漢譯正是出自他自己;而且再退一步講,應該得再捎上瓦納拉王「須羯哩婆」揉在一起才是,否則按他們的眼光看,何來的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以及他的猴子猴孫?</s> | |||
*** 另外陳寅恪的文章《《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指明《大莊嚴論經》中有《羅摩衍那》中羅摩造橋渡海的故事,其寫於卷三:一五中,為「難陀國王斂財至極,乃至得知他人有財,便嚴刑拷問,遂知乃死人遺產,而得勸並覺悟放下」的故事,當中有云:「——昔者頂生王,將從諸軍眾,并象馬七寶,悉到於天上;羅摩造草橋,得至楞伽城。吾今欲昇天,無有諸梯隥;」,實乃簡短引用之舉,不宜作例。 | |||
==== 其它説法 ==== | |||
* 又有一說改編自吳承恩早期作品內《禹鼎志》內對於大禹/禺疆等神話事蹟的彙整發想,但《禹鼎志》佚失,至今無從稽考。 | |||
** 另有說法是淮水猿神「無支祇」、或史實的玄奘在旅途中遇上的「胡僧」石槃陀、或上述的福建大聖猴神信仰等。 | |||
* 隨著政治意識凌駕學識的年代過去,1980年開始有蕭兵、倪長康等學者提出折衷於上述的[[成句/爭什麼?摻在一起做成OOXX啊、笨蛋!|綜合形象]]說,但現今仍以分庭抗禮之勢居多。 | |||
** <s>至於上述近代~現代的他者考據時,光憑[[中國大陸的審查制度#民族情緒|民族主義]]而對異見強作爭辯,屬實不必……何不掏起上述文獻與之戰個三天三夜的痛快(彌天大誤)</s> | |||
=== 相關梗 === | |||
* <s>monkey magic〜monkey magic〜monkey magic〜monkey magic〜</s> | * <s>monkey magic〜monkey magic〜monkey magic〜monkey magic〜</s> | ||
** 日版電視劇的OP副歌<s>非常洗腦</s> | ** 日版電視劇的OP副歌<s>非常洗腦</s> | ||
第202行: | 第248行: | ||
** 《西遊記續集》中的台詞,後成為表情包。 | ** 《西遊記續集》中的台詞,後成為表情包。 | ||
* <s>我係……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指定取西經特派使者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啊!型到跌渣</s> | * <s>我係……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指定取西經特派使者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啊!型到跌,渣~</s> | ||
** 《齊天大聖孫悟空》的開場。 | ** 《齊天大聖孫悟空》的開場。 | ||
* <s> | * <s>我噼~啪你個隆的咚呀</s> | ||
** 《齊天大聖孫悟空》中孫悟空的口頭禪。<s>由於聽起來像是用無意義的音節取代了某些穢語,因此有部分<s>無牌生仔</s>衛道之士質疑該台詞有教壞小孩之嫌。</s> | |||
* <s>喲!○○○?使乜驚啊!<br>好撚痛啊師父——!</s> | |||
** 港版《西遊記》的台詞,前者為口頭禪,後者為空耳出髒話的惡搞迷因。 | ** 港版《西遊記》的台詞,前者為口頭禪,後者為空耳出髒話的惡搞迷因。 | ||
於 2024年10月28日 (一) 11:24 的最新修訂
孫悟空/Sun Wu-Kong/Monkey King/そんごくう/死猴子/死馬騮/潑猴/猢猻/弼馬温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以補完。 |
「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
解説
出處
-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主角,是唐僧的四個徒弟之一,原著中常稱「行者」、「心猿」,或以煉丹術語「金公」代稱。
- 其戰鬥力在大鬧天宮階段就已成長完成(五百年後取經開始也沒衰減多少),可説全書第一(如果不考慮佛祖級別的話),衍生作品中大多擔任第一主角。
名稱
- 美猴王
- 初期發現水簾洞後被眾猴奉為猴王,將「石」字隱去後所稱。
- 孫悟空
- 拜師菩提祖師後所賜名,後拜唐三藏為師後因「悟」字正好符合其宗派的字輩,故直接沿用此名為法名。
- 弼馬溫
- 起源自將猴與馬就近飼養可「避馬瘟」的古老防疫民俗。吳承恩改為『弼馬溫』,字面為『輔助馬的溫熱產物』。
- 被悟空視為黑歷史,凡用此官職稱呼悟空的妖怪+二師弟都遭他惱怒
但其實還好,甚至提過的除了八戒都被收了提過此稱的黑熊精、青獅精、玉兔兒與八戒「哈哈哈,弼馬温!欸!弼馬温!」
悟空「呔!」(掄棒就打)
實際上連唐僧都說過(第三十七、五十七回),倒也沒什麼事故,畢竟關係擺明面上
- 齊天大聖
- 回到花果山後打出的旗號,在後來的通俗文化也生出『大聖王/大聖爺』、『猴齊天』的稱呼。
- 部分結合了前代文人創作流傳的『銅筋鐵骨大聖/通天大聖』以及閩地一帶猴神信仰名稱。
- 由於西遊記故事的傳播,中文部分與猴相關的命名也會用『大聖』修飾之,例如融合猴拳與劈掛掌的『大聖劈掛門』。
- 台灣俚語『仙拚仙,拚(害)死猴齊天』
- 前半『仙拚仙』或用『拼』字的完整兩句形容雙方各出奇招高人的對抗局面/不死不休的鬥志,用『害』字的完整兩句則是兩方相鬥但第三者或原事主受害…
- 回到花果山後打出的旗號,在後來的通俗文化也生出『大聖王/大聖爺』、『猴齊天』的稱呼。
- 孫行者
- 唐僧收徒時所取的俗名。
- 孫猴子
- 多為天庭或妖怪的稱呼。
- 鬥戰勝佛
- 取得真經後受封的佛名。
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指定取西經特派使者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 2002年三地合拍的電視劇《齊天大聖孫悟空》中的台詞,日後電玩英雄聯盟也有個以此為名的造型。
卡卡羅特- 現代最知名的衍生改編角色,在純中文漢字或日語的討論下發音相同容易混淆,但在英文環境下用WuKong/Goku就可明確區分。
- 另外大概是真的受到這部作品的影響,不少中國拍攝的影視劇中都會讓悟空變成非猿猴而是大猩猩的姿態,明顯來源於《七龍珠》的發狂變大猩猩的設定。
經歷
- 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頂上一顆仙石經年累月吸收日月精華後蹦出來的猴子
Born from an egg on a mountain top,稱為「天產石猴」。卵生- 因通人性、悟性高,出生後來不久便成為花果山水簾洞的山大王,受眾猴追捧為王。
- 原著中該時期甚至可能還吃過人,會變化姿態、誘人進洞後捕食。
- 第二十七回原文: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 但第三十九回亦提到唐僧以「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惟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為由要求悟空而非八戒來幫溺死的烏雞國王渡氣,且上述二十七回時唐僧亦未將悟空所言當回事,不排除悟空當時是為了阻止唐僧羊入虎口才信口開河。
- 天生異稟的美猴王壽命比一般猴子長數十倍,但為求更長久地保護猴子猴孫,跋山涉水來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須菩提祖師為師,修行長生不老之法,並習得七十二變化及觔斗雲法術。
- 菩提祖師教授的道理集道/佛之長,似乎他在孫悟空到方寸山的數年時間內暗中派人監視他才收為徒。
- 可是二十年後學成卻因為得意忘形向師弟展露技倆(洩漏軍事機密?)被逐出師門,更被下令禁止提起師名否則會被抓去煎皮拆骨,所以悟空此後一生未曾再提起自己師承何處。
- 最初生死簿上的壽命是342歲,但是陽壽終結被勾到地府時憤而大鬧並強改了閻羅王的生死簿,變成永壽,亦使猴類同胞同受此益。
- 部分創作解釋是悟空將修練的「長生不老之術」誤認為是不死,被閻王點破後惱羞而大鬧地府。
- 在衍生作品中,演出從塗改到撕毀生死簿皆應有盡有。
- 後又到東海龍宮向龍王索討兵器與裝備,因找不到合手的武器而選上了大禹治水時安下的「定海神珍鐵」,也引得四海龍王上天庭告狀。
- 大鬧冥府、龍宮後,天庭先試行招安並封為弼馬溫,起初還頗盡忠職守,但半個多月後在其他神仙聚餐時聽到自己只是個不入流的最末等官位,一怒之下棄官飛回花果山。
此後這個經歷也成為他的黑歷史,一被這樣叫馬上就會惱羞
- 由於天庭的蔑視,悟空乾脆在花果山打起『齊天大聖』的旗號表示反抗,打退來進攻的天兵天將後,因為太白金星先勸和,請玉帝照封『齊天大聖』,安撫成功。
- 太白金星的提議只是封個虛號並不給實權,一時糊弄過去,後來因為看悟空整天閒逛可能鬧事又加了看管蟠桃園的職責。
期間一直在監守自盜自不在話下 - 因西王母的蟠桃會未邀請而闖入準備中的現場胡吃豪飲,大醉後又偷吃了太上老君大量新出爐仙丹,酒醒後自知闖了大禍,便愧疚潛逃再次回到花果山,仍難逃玉帝問罪派兵圍攻。
- 期間打敗四大天王與托塔天王父子,更與二郎神楊戩打得難分難解,但在鬥法時太上老君以法器「金剛琢」偷襲打暈,終被二郎神擒獲。
- 因其神通+竄改生死+服過金丹,一般的天刑無法損傷其仙體,太上老君提出將其關進八卦爐將丹煉出,但悟空躲在爐中的巽宮位(風)下避開直火,反在爐中煉成「火眼金睛」威能。
- 出爐後又打入天宮,甚至豪語要奪玉皇大帝尊位,天庭見已經無法壓制悟空只好求如來佛祖出手。
- 煉丹爐的碎片掉落人間造出火焰山,為日後的唐僧一行添了不少麻煩,改編作品也常將後續仙/獸私下凡間的起因歸結於大鬧天宮事件。
- 太白金星的提議只是封個虛號並不給實權,一時糊弄過去,後來因為看悟空整天閒逛可能鬧事又加了看管蟠桃園的職責。
- 最後悟空終被佛祖制伏並懲罰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期間餓了餵鐵丸子吃、渴了灌燒融的銅汁(由土地公伺候),直到唐僧來到並成為西天取經的第一個夥伴。
- 其實靠觔斗雲咻一下就能到西天,八戒沙僧也有駕雲的神通,只是為了肉體凡胎(?)的唐僧必須一步步走
而這個非用腳走不可的理由是許多改編作品的腦力激盪時刻- 這點其實原著已有講明──西天路上的八十一劫難需要親歷而不能走捷徑,才能功德圓滿。
- 其實靠觔斗雲咻一下就能到西天,八戒沙僧也有駕雲的神通,只是為了肉體凡胎(?)的唐僧必須一步步走
- 取經一路上基本都在負責殺/收妖跟救師傅,但常被唐僧誤解,嚴重時還會被念緊箍咒懲罰。
- 如果遇到連他都搞不定的妖怪的話會找各路神佛求救
,然後才得知這些妖怪往往是有神佛背景的大人物,只是下凡卻沒被這些神佛發現。 也有不少情況是妖怪被擊敗之際其主人才趕來救場阻止他把妖怪活活打死
- 如果遇到連他都搞不定的妖怪的話會找各路神佛求救
- 取得真經後被封為「鬥戰勝佛」。
性格
- 因其彌猴本色生性頑劣,初期性格急躁衝動
what a cocky monkey this one is,觀音為免他不服唐僧管教而使用緊箍約束,必要時只要唐僧念咒就會自動收緊讓悟空頭疼欲裂。
- 對於猴子猴孫百般愛護,前期重情重義的體現多半是與花果山的猴子們,跟鄰近的精怪首領們也維持著友好關係。
- 因有著好戰的性格,也會有因此與他不打不相識的朋友,例如牛魔王、哪吒等。
- 生性佻皮,愛開玩笑,甚至在危急關頭,也拿師弟的生命來開玩笑。
- 在第七十六回,八戒出戰前請悟空在他腰間扣救命繩,以便失敗時把他扯回來免被俘虜,豈料當八戒呼救時,悟空不僅不扯,還故意把繩拋出去以捉弄他,結果八戒絆倒被擒。
- 每次面對敵人都毫無畏懼,經常主動捉妖,視作一樁樁好買賣,而認為自己的買賣「一定先輸後贏」。
- 從答應菩薩隨唐僧取經,到後來把芭蕉扇還給鐵扇公主等事,都可見悟空信守諾言的一面。
- 平時只愛吃新鮮水果,不太習慣烹調過的菜餚(原文為煙火食)。
能力、法術
- 長生不老→永壽
- 先是拜師菩提祖師將壽命延長至3百餘年,後來更修改生死簿變得永生。
- 再加上後來陸續吃過蟠桃、仙丹和人參果,修為大增。
- 銅頭鐵臂
- 地煞七十二變
- 從菩提祖師習得的延壽之術,通過變化躲過「三災利害」劫難以達至長生。
- 簡單來說就是變身術,從死物到生物、妖怪到蟲子都能變化。
- 身外身法
- 即分身術,把身上的毫毛變化成分身的法術。
- 常用的方式是拔一把毫毛吹散出大量分身,也能配合七十二變變化成大量的其他物事。
Q:如何分辨分身後的孫悟空?A:毛量比較少的那隻就是了
- 火眼金睛
- 可一眼看破妖怪的真身,但對前身為神獸/仙佛的妖怪不適用。
裝備
- 觔斗雲
- 雲形載具,一觔斗可翻十萬八千里,曾自稱東土到西天的距離他一天來回個五十趟太陽還沒下山。
- 『觔斗』指雜技體操的『空中迴旋』動作,因發音傳抄訛變又有『筋斗/跟斗』的讀法/寫法
- 由於上述的特徵,有些繪本或四格漫畫會將筋斗雲畫成螺旋卷狀。
- 也有些將觔斗雲賦予人格/角色化的改編。
- 或是道具化的發想
菩提祖師:把觔斗雲吞進肚子裡! 悟空:要用時怎麼拿出來? 菩提祖師:蹲好馬步輕輕用力就行了(噗~)
- 或是道具化的發想
- 駕雲算是古典神魔小說中常見的人物修為,但很少有將雲命名為『觔斗雲』的,大多是隨著人物的正邪性質,加字修飾為『祥雲/瑞雲/妖雲/黑雲』等。
- 雲形載具,一觔斗可翻十萬八千里,曾自稱東土到西天的距離他一天來回個五十趟太陽還沒下山。
- 如意金箍棒
- 藕絲步雲履、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
- 與上述的如意金箍棒同為東海龍宮處得來(部分版本也有四海龍王合贈)
- 是悟空初期至大鬧天宮為止的披掛
- 緊箍兒
- 承上,由觀音菩薩交給唐僧轉贈悟空的全套衣物內,藏在布帽內,首次發動後悟空因為劇痛將布帽撕碎但撕不開緊箍只能求饒…
- 在歷代美術設計上有些版本的豬八戒也會帶著同款的布帽
孫悟空的知名扮演者一覽
人名 | 作品年份 | 類型 | 作品名 | 備註 |
---|---|---|---|---|
堺正章 | 1978年 | 日本電視劇 | 西遊記 | |
六小齡童 | 1986年 | 中國電視劇 | 西遊記 | |
1986~ | 日本動畫 | 英雄聯盟悟空的日配也是野澤女士出演 | ||
董志華 | 1991年 | 香港電影 | 西行平妖 | |
唐澤壽明 | 1994年 | 日本電視劇 | 新西遊記 | |
張衛健 | ||||
1996年 | 香港電視劇 | 西遊記 | ||
2002年 | 三地合拍版電視劇 | 齊天大聖孫悟空 | 與TVB版并非前後作關係,也是少數沒有任何關聯卻同時擁有兩部不同西遊記作品的演員 | |
周星馳 | 1995年 | 香港電影 | 大話西遊 | 多數時間扮演山賊頭目『至尊寶』 其演繹雙臂掛在雙肩上的金箍棒,痞笑+慵懶+無奈的模樣演活了後期的悟空,成為後續作品常見模仿的姿勢 |
陳浩民 | 1998年 | 香港電視劇 | 西遊記(貳) | 上述張衛健版的第二部 值得一提的是,陳浩民是第一個又演哪吒又演孫悟空的。 因前者與TVB產生衝突不欲出演而接茬,但呈現風格大相逕庭,至今仍遭大量非議 |
林志穎 | 1997年 | 香港電影 | 哪吒大戰美猴王 | 值得一提的是,林志穎是第二個又演哪吒又演(ry |
王盛德 | 2001年 | 美國電視劇 | Monkey King | |
曹榮 | 2000年 | 中國電視劇 | 西遊記後傳 | 經典台詞: 我還沒出力,你就倒下了 |
陳柏霖 | 2005年 | 香港電影 | 情癲大聖 | |
丁健 | 2005年 | 中國電視劇 | 寶蓮燈 | 劇內設定是《西遊記》故事已完,這時的悟空成為斗戰勝佛在山洞修行養生 |
2009年 | 寶蓮燈前傳 | |||
2008年 | 魔幻手機 | 因製作陣容與《寶蓮燈》為同一檔,因此直接沿用寶蓮燈世界觀中的孫悟空 | ||
香取慎吾 | 2006年 | 日本電影 | 西遊記 | |
李連杰 | 2008年 | 美國電影 | 功夫之王 | |
金炳萬 | 2011年 | 韓國電影 | 西遊記歸來 | |
黃渤 | 2013年 | 中國電影 | 西遊·降魔篇 | |
林更新 | 2017年 | 西遊·伏妖篇 | 為上述《降魔篇》的續集 | |
甄子丹 | 2014年 | 中港合拍電影 |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 |
郭富城 | 2016年 |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 為上述《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續集 | |
2018年 | 西遊記之女兒國 | |||
彭于晏 | 2017年 | 中國電影 | 悟空傳 | |
吳彥祖 | 2023年 | 美國電視劇 | 西遊ABC |
其它/相關梗
- 現今不少作品皆將他認為是後期篇章所提及為混世四猴中的「靈明石猴」
- 但實際上故事初期便提及過為「天產石猴」,可見於原著第三回,分別在下地獄以及天庭禀報時提及過
然而更多時候都沒有人記得這回事,便因為同為石猴就自然而然地「靈明」了
天庭三大反骨仔之「明著反」
- 台灣樂團五月天和韓團Seventeen都有以孫悟空命名的歌曲。
原型考究
- 有關其起源/原型,目前已有較為成熟、可追溯的軌跡:
早期發展
- 現今普遍認為最有關聯的起源是最早可能出自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隨行弟子「猴行者」
- 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精通法術、能在他人體內變出獼猴,曾吃西王母十個蟠桃後被捕、左肋受八百杖、右肋受三千杖,以白衣秀士的形象登場,成為三藏法師的弟子,後取經有功而被太宗封「鋼筋鐵骨大聖」
大概也是唯一抄師父法寶(隱形帽化作遮天陣,缽盂盛卻萬里之水,金鐶錫杖化作一條鐵龍)打人的版本- 白衣秀士形象後來被認為與初唐《補江總白猿傳》的大白猿有關
主要是認為猴子以文人形象呈現感覺怪怪的
- 後來在南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重建的開元寺西塔「仁壽塔」裡亦有猴行者的浮雕
但卻在後來節外生枝
- 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精通法術、能在他人體內變出獼猴,曾吃西王母十個蟠桃後被捕、左肋受八百杖、右肋受三千杖,以白衣秀士的形象登場,成為三藏法師的弟子,後取經有功而被太宗封「鋼筋鐵骨大聖」
- 以宣和三年上春的《清平山堂話本》中《陳巡檢梅嶺失妻記》為首例,開始出現「齊天大聖」的名諱,有著通天大聖、彌天大聖、泗洲聖母三位兄妹,亦開始引出變化多端、天地同壽的設定
- 到了元代,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首次呈上二郎神與大聖鬥法的橋段:居於花果山水簾洞,去除泗洲聖母後又加龜山水母、鐵色獼猴為家庭,因水淹泗洲而被釋迦如來擒獲並鎖在碧油罈,幾乎被太上老君煉丹,後變成丹童並偷金丹盜仙酒,引來諸天討伐
- 元末明初,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中在前者基礎上又變了部分:為花果山紫雲羅洞主,自稱通天大聖,以驪山老母、巫支祁聖母、齊天大聖、耍耍三郎為家庭成員,盜金丹後煉得「銅筋鐵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擺錫雞巴」(←不可以笑,純屬原文),又在偷蟠桃時得仙衣一套,後被降服並賜鐵戒箍、皂直裰、戒刀,得法名「孫悟空」,又得名「孫行者」
- 「孫悟空」之名被認為是出自「釋悟空」法師,曾於天寶十年出使西域(中途剃度),後於六年二月回歸長安,賜法號「悟空」,貞元十一年至十五年出書《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即《悟空入竺記》),比開始為取經故事添加傳奇色彩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成書於武周垂拱四年)早一些
- 同時期亦有《西遊記》平話[5],惜內文已失散,目前可從《永樂大典》、《朴通事諺解》等文獻尋得諸如《夢逕斬蛟龍》、《車遲國鬥法》等橋段
- 至此基本上大部份橋段、設定皆已齊聚,遂在明朝出現耳熟能詳的《西遊記》
哈奴曼說
- 而後的民國時期,出現了一度較為廣傳的印度猴神「哈奴曼」論,最初由胡適《西遊記考證》提出,陳寅恪與季羨林等學者亦附和之,亦有學者中野美代子把開元寺的猴行者與哈努曼作關聯,特別是季羨林以印度史詩兼哈努曼出處《羅摩衍那》的漢譯見稱,更引人重視中印文化傳播的關係。
- 但須注意胡適提出的是針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猴行者而言,而非後來的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
後來再談孫猴子屬於是「管爺爺叫爸爸」的逾越之舉。 - 此說爭議亦甚大,魯迅亦於1924年《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的第三講中就此提出疑問,學者吳曉鈴亦於1958年跟上腳步,發表諸如《西遊記與羅摩延書》等論說。
- 從形象而言,《羅摩衍那》的哈努曼雖善於變化、力大無窮、長生不死、能躍於千里,亦曾幹過獨闖樹園、火燒魔宮(第五篇)等事,但其本性已馴,是瓦納拉王「須羯哩婆」的屬下,且魔宮一事乃牠獨闖後不敵、甚至看到羅波那的威嚴而被攝服,在被擒獲後浸了油再燒了尾巴後,羅摩的妻子「悉多(或譯悉他、西他)」為牠祈禱以讓火焰不燒死牠才燒成的,儘管部分情節確實有相似的細節,但這仍與孫悟空普遍認為「桀傲不馴、萬夫莫敵、刀槍不入」的形象幾近不一。
- 從傳播看來,其實《羅摩衍那》中的一些故事早已通過佛經傳入中原,如《六度集經》中國王誤殺失明老夫婦之子而被詛咒的故事,在素有「泉南佛國」之稱的泉州亦有婆羅門教的寺廟,更有《羅摩衍那》中有關哈努曼橋段的浮雕,但這些皆不能成為「《羅摩衍那》內文作為原典本身傳播至中原」的直接證據,此論在學者金克木的《梵語文學史》亦有提及。
甚至季老先生自己本身就算是佐證的漏洞(?),因為目前有記載的首份漢譯正是出自他自己;而且再退一步講,應該得再捎上瓦納拉王「須羯哩婆」揉在一起才是,否則按他們的眼光看,何來的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以及他的猴子猴孫?
- 另外陳寅恪的文章《《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指明《大莊嚴論經》中有《羅摩衍那》中羅摩造橋渡海的故事,其寫於卷三:一五中,為「難陀國王斂財至極,乃至得知他人有財,便嚴刑拷問,遂知乃死人遺產,而得勸並覺悟放下」的故事,當中有云:「——昔者頂生王,將從諸軍眾,并象馬七寶,悉到於天上;羅摩造草橋,得至楞伽城。吾今欲昇天,無有諸梯隥;」,實乃簡短引用之舉,不宜作例。
- 但須注意胡適提出的是針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猴行者而言,而非後來的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
其它説法
- 又有一說改編自吳承恩早期作品內《禹鼎志》內對於大禹/禺疆等神話事蹟的彙整發想,但《禹鼎志》佚失,至今無從稽考。
- 另有說法是淮水猿神「無支祇」、或史實的玄奘在旅途中遇上的「胡僧」石槃陀、或上述的福建大聖猴神信仰等。
- 隨著政治意識凌駕學識的年代過去,1980年開始有蕭兵、倪長康等學者提出折衷於上述的綜合形象說,但現今仍以分庭抗禮之勢居多。
至於上述近代~現代的他者考據時,光憑民族主義而對異見強作爭辯,屬實不必……何不掏起上述文獻與之戰個三天三夜的痛快(彌天大誤)
相關梗
monkey magic〜monkey magic〜monkey magic〜monkey magic〜- 日版電視劇的OP副歌
非常洗腦
- 日版電視劇的OP副歌
煩死了!哼!- 《西遊記續集》中的台詞,後成為表情包。
我係……如來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指定取西經特派使者花果山水簾洞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啊!型到跌,渣~- 《齊天大聖孫悟空》的開場。
我噼~啪你個隆的咚呀- 《齊天大聖孫悟空》中孫悟空的口頭禪。
由於聽起來像是用無意義的音節取代了某些穢語,因此有部分無牌生仔衛道之士質疑該台詞有教壞小孩之嫌。
- 《齊天大聖孫悟空》中孫悟空的口頭禪。
喲!○○○?使乜驚啊!
好撚痛啊師父——!- 港版《西遊記》的台詞,前者為口頭禪,後者為空耳出髒話的惡搞迷因。
回應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