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

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戰車/坦克(車)/Tank/Panzer/戦車

解說

  • 一種裝甲戰鬥車輛,配備大口徑火炮、厚重裝甲、強力引擎的速度與高度越野機動性的地面作戰載具,用於正面作戰。
  • 集矛、盾、馬於一身,可謂人類軍事科技的結晶,自發明以來便成為陸戰至今屹立不搖的王者。也是男人的浪漫之一
    • 為了提高火炮的靈活度,將其安置在可旋轉的砲塔上,不用依賴車體運動調整發射方向。
      • 除了使用不同的砲彈來對付各種目標,也會配備複數的機槍來進行防衛或校準彈道。
      • 火力控制系統讓火炮的精準度超越人手控制,甚至進行視野外的射擊
    • 裝甲不僅能抵禦一般輕兵器的子彈,還要面對來自其他戰車的火炮甚至是飛彈,因此出現如傾斜裝甲與側裙等巧思
      • 為了阻礙與混淆敵方視野,戰車也會塗上迷彩並使用煙霧發射器來隱藏車體。
      • 現代戰車同時也具有應對核子、生物、化學武器的氣密及過濾系統。
    • 引擎提供的速度使其遠遠比步兵快速,甚至在一些情況下比搭乘車輛移動的摩托化步兵還要快,擁有強大的戰略移動與戰術機動能力
      • 在實現閃擊戰戰爭理論的二戰德國將領海因茨·古德里安甚至有「引擎和大砲一樣是戰車的武器」的評語
      • 為了穿越各種崎嶇地形配備了履帶與懸吊系統,氣密系統也讓戰車能潛下水底行動。
      • 由於重量與抓地力太過強大,現代戰車幾乎不適合在柏油馬路上長距離行軍,既會把馬路輾得坑坑巴巴,也會讓砂石跑進去造成磨損,同時高性能帶來的油耗也是後勤噩夢,因此除了使用鐵路以外也產生了專用的戰車運輸車。
    • 除此以外諸如電腦、雷達、無線電、夜視儀等裝置也讓戰車在戰場上擁有絕佳的偵測和通訊能力,是協同作戰中的重要元素。
  • 戰車在21世紀的現代戰場上已經成為陸軍的代名詞與軍力的計算單位,甚至在與現代戰爭無關的遊戲中,「坦克」一詞也成為負責保護隊友、承受傷害的職業代名詞
  • 本文一併介紹與戰車類似的其他戰鬥車輛。
  • 按F進入戰車

歷史沿革

雛形

  • 人類在發明輪子前就已經學會撿起樹枝石頭相互爭鬥,最早的車出現在歐亞大草原,隨著文明的腳步成為許多古國征伐擴展的重要工具。
  • 初期的搬運用具為一根根的圓木,將搬運物置於數根圓木上拉動,以減少搬運物的底面對地面的重壓及摩擦力造成拖/推方的阻力,並將已經經過的圓木從後方搬運至尚未經過的前方但由於這種搬法多一重人力,效益其實不彰
    • 即後來的輸送道Conveyor的雛型,另外為求減少搬運物的摩擦面而使用直向的圓木墊在搬運物底下,則是橇、棧板的雛型
    • 為了減少搬運圓木軌道的人力,將棧板與圓木結合為一體即成為運送車的雛型,中文的『』字正是一根輪軸貫穿兩個車輪與車廂而形成的象形字。
  • 西元前2000年,近東的蘇美人最早使用驢拉四輪戰車,後來波斯人在輪軸上裝上刀刃對付希臘重步兵,而西臺人透過冶鐵製造了輪輻更少更輕便、且能搭載三人的馬車,使作戰靈活度大增。
    • 中文圈相傳黃帝發明車,故號軒轅,指南車也在涿鹿之戰中留下了一筆紀錄。然而到了日本卻被誤寫成軒猿
    • 馬拉戰車『乘』的數量遂成為國力指標與力量象徵,例如『千乘之國』,不僅是熱門運動,也是神話中諸神巡天的座駕。在塔羅牌中,戰車同時具有勝利(正位)與衝突(逆位)的意涵車都翻了還打什麼
    • 馬拉戰車主要為二輪,由兩匹以上的馬牽引,在立足點周圍有與腰齊高的擋板,防禦方面只有駕駛本身的護甲。
    • 為求不傷及拉車的馬匹,常將攻擊方向限定於正前方之外的左右後三方,戰車人員的編制通常有一名御手(車伕),一名弓手與一名長兵器手(戈/鉤鐮、矛、標槍),除了作為弓箭手的發射平台,也作為重要人物的代步工具。
    • 知名成語『一箭之仇』正是發生在戰車上: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競爭繼任齊王位,公子糾的部屬管仲駕車欺近公子小白的車,揚弓射倒公子小白,卻沒料到射中腰帶上的玉片,裝死保住一命的小白快馬加鞭趕回齊國即位成功,若管仲多放幾箭把車伕跟馬都射倒,車毀人亡就就完成任務了
  • 隨著畜牧技術的進步,馬車逐漸被機動力較高的騎兵取代(像是戰國的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策略),不過使用載具保護步兵的概念一直延續下來。
  • 戰車在古戰場上幾乎消失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馬鞍的重要組件-馬鐙的出現。
    • 在馬鐙未出現前,騎馬時為穩定操作雙手很難離開韁繩,所以才需要用車載人,這樣才能有穩定的空間空出雙手攻擊。
    • 但古代車輛遇到障礙或崎嶇不平的地形時極容易損壞,因此這時候的戰車機動力雖強但適合發揮的地方也有限。
    • 馬鐙出現後騎手可只靠雙足就能進行短時間的穩定操控,空出來的雙手就能進行攻擊,同時馬匹可以直接越野跳躍,環境適應性更強,不需車輛也有利於軍隊後勤運作,因此戰車就此從古戰場上淘汰。
  • 但在需要冒著敵人攻擊運送重型武器與人員到前線、或是攀越高牆的圍城戰,衝車、雲梯車、投石車、弩炮等攻城用車仍佔有一席之地,這些長著輪子的塔樓與巨型彈弓從上古到中古,重要性從未減少。
  •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發明家達文西構想了圓錐形的裝甲車,但礙於技術限制[1]沒有實現。
  • 在戰爭進入火藥的熱兵器時代的15~17世紀,作為火槍步兵野戰掩體的車堡型戰車曾一度盛行,但在槍炮的填裝速度得到發展後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 15世紀,波西米亞人在胡斯戰爭中使用了大型的四輪馬車裝備火炮與火槍作為移動要塞。
    • 明朝也曾配備有數種手推或馬拉的戰車,部分甚至裝備有早期火器。
  • 19世紀裝甲列車從南北戰爭開始出現,以火車的載重能輕易部署大量武裝或是口徑極大的攻城砲,但受限於路網固定與鐵軌易被破壞而無法進一步發展。
    • 不過至今仍然存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90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與車臣戰爭甚至是21世紀20年代的俄烏戰爭皆有投入,冷戰蘇聯也有搭載彈道飛彈的列車。
    • 另外俄國十月革命中還出現過武裝路面電車以及機槍馬車「塔槍卡」。
    • 北韓領導人巡視與出訪時搭乘的那個裝滿鋼板與隨扈的列車也算是裝甲列車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歐洲的動盪局勢,令工業革命帶來的新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在軍事上。
    • 內燃機的輸出遠超過獸力,履帶使輪子的抓地力大增[2],高性能火藥與不斷進步的煉鋼技術也創造出更強的火炮與鋼板,將這些事物結合起來,只需要一個天才…或是一場大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其他新發明:機關槍、鐵絲網與地雷的作用下很快陷入膠著的壕溝戰。大規模步兵衝鋒變得與自殺無異,傳統騎兵的血肉之軀也難以突破這層層的障礙和火網[3],列強都流盡了鮮血,亟需能扭轉戰局的利器。
    • 雖然以民間車輛改裝的裝甲車此前已經出現,但有限的載重量、防禦力與越野力仍不足以突破防線;而美國生產的履帶式拖拉機雖然有被引入作為火砲牽引車,但性能也沒辦法跨越戰場與壕溝。
  • 在不斷的試驗後,英國人總算在1916年端出了第一輛足以勝任戰場任務的戰車「Mark I」。
    • 開發時使用的掩蓋名目「水櫃(Tank)」也成為坦克一詞的由來。
    • 這是一台長10公尺寬4公尺半高2公尺半重28噸、兩側裝著大砲與機槍、冒著黑煙的菱形鋼鐵巨獸,當它出現在德國人面前時許多士兵嚇得立刻逃跑或投降。
      • 但在戰車裡頭的8名組員也沒有好受到哪裡去:他們必須忍受濕熱、擁擠、吵雜、顛簸、烏煙瘴氣的惡劣環境,即使人在戰車中也得穿著防彈衣與防毒面具。
      • 即便馬克戰車時不時被地形或大砲癱瘓,它仍然帶給德國極大的震撼,他們迅速發展了自己的A7V戰車;先前就已在研製裝甲履帶車的法國人也造出了一些戰車,但在一年後大戰就落幕了。
      • 其中法國的雷諾FT採用了如軍艦般的旋轉砲塔以及分離艙室,大大增加了戰車的性能,成為後世所有戰車的樣板。
    • 1918年4月24日,英德兩國展開史上第一場戰車間的交戰,最後以英軍損失兩台Mark Ⅳ逼退兩輛德國的A7V作收。
  • 雖然戰車在此時亮相但仍屬於不成熟的兵器,所以戰後各國看在戰車的潛力上大力發展各式戰車,這也是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陸戰成為戰車大戰的原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在兩次大戰間各國對於戰車的改進成果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大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陸戰戰場成為戰車的表演舞台。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西班牙內戰成為歐洲諸國第一次正式檢視戰車發展的成效,但因這場戰爭屬於內戰所以戰鬥規模一直都很有限,還看不出大量使用戰車對於戰爭的影響,不過對於戰車火力與裝甲的驗證是讓各國更加提升的原因之一。
      • 西班牙內戰也是德國空軍的實驗場,順利證明自身戰力的德國於是利用西歐各國的苟和心態,準備蠶食鯨吞附近國家的領土...
      • 義大利和蘇聯也有參加,而蘇聯雖然戰果豐碩,卻仍然將戰車視為支援兵器而分拆多數的戰車部隊,加上內鬥不斷耗損人才成了二戰前期苦戰的遠因。
  • 相較於多數國家對於戰車印象還固守在Mark I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表現,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採用了一種多數人都沒想到的方式運用戰車。
    • 當時多數國家對於戰車的開發走向步兵戰車的路線:輔助步兵推進提供防護與火力支援,提升裝甲與越野性能來突破防禦工事。
    • 但是德國卻將戰車部隊大規模集中運用,組建出完全以戰車等機動裝甲車輛為核心,講求機動與火力配合本身就不差的防護能力,徹底取代古老的騎兵[4],成為戰場上一股勢不可擋的高速突破力量,突破目標後再利用其機動力來反包抄或是長驅直入大後方,而不再僅限於防線突破用。
      • 德國會採用這種戰法,與其自普魯士時代就奉為圭臬的大包圍殲滅戰術與部隊機械化的高度契合有著密不可分關係;同時也因為德國身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軍事研發技術被凡爾賽條約限制之下與其繼續與英法走相同路線攀比性能,不如另闢蹊徑求取優勢。
      • 諷刺的是這種戰術概念源自於英國人手上,只是英國身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軍方對於戰術理念的更新受到這些從一戰就取得光榮的軍人影響變得保守所致。
    • 在英國以及多數日後的同盟國家被保守派把持之際,沒有財政束縛的蘇維埃政權開始建立起擁有強大火力以及空軍妥善配合[5]的機械化陸軍部隊。然而隨著主導改革發展以及防禦德國的圖哈切夫斯基派被憂心個人地位動搖的史達林清算,他們失去了支配歐陸戰場的機會。
  • 德國在二戰前期入侵波蘭、進攻法國等戰役中,利用這種方式取得重大成果,因此這種戰術被美國的時代雜誌命名為「閃擊戰(Blitzkrieg或Lightning War)」,讓世界各國也重視起機動裝甲部隊的組建,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陸戰成了戰車大戰。
  • 這場戰車大戰中,蘇聯也無意間創造出主力戰車的概念,因為T-34戰車在火力、機動力、防護力的平衡上有著合適的配比,只要使用大量T-34作戰就能因應多數的戰況,從此這種一車即可多用的戰車就成為所謂的主力戰車。
  • 各國紛紛組建大規模的戰車部隊下在1943年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車大會戰:庫斯克戰役德蘇兩軍共投入了超過9000架次的戰車[6],最後戰鬥以蘇軍傷亡慘重[7]、但德軍戰略失敗作結,自此德軍在蘇聯戰線失去主動攻擊能力全面轉為防守,為東線戰事重大轉捩點之一。
    • 較不為非軍事迷所知的是,蘇聯其實是戰前與德國並稱的裝甲戰術大國;蘇聯自30年代即提出了以多點壓迫衝擊敵防線,並在找出弱點後一舉集中力量衝擊徹底擊潰對方的大縱深作戰原則。
    • 雖然史達林大清洗導致的推動者死亡與熟練軍官稀缺使傳承一度中斷,但在德蘇戰後期重新建構體系後,俄軍的裝甲力量已強大到歷戰的德軍無法招架的地步。
  • 日本也從購買英法製戰車開始製造自己的戰車,然而噸位和其他方面技術始終處於下位,到了戰爭中後期太平洋戰爭階段後都是被壓著打,連帶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都不敢在歐洲戰場同袍前吹噓戰車擊破紀錄
    • 戰爭初期面對欠缺戰車部隊的中國與東南亞戰場並未顯現出技術劣勢;與蘇聯交戰的諾門罕戰役因蘇聯的主力是T-26與BT這兩款二戰前就已問世的輕戰車,展現的差距也不明顯。
      • T-26與BT的裝甲輕薄,日軍的八九式中戰車與九五式輕戰車皆能擊破,而此戰中日軍戰車已有部分性能落後問題顯示出來,但在能擊破蘇聯戰車的成績以及蘇聯側重歐洲戰場的影響造成日軍低估戰車升級的急迫性,直到太平洋戰場進入陸戰階段,面對經過歐戰洗禮的美國與英國戰車[8]後才了解到雙方性能已有嚴重差距;最後開發的三式、四式以及五式中戰車隨著本土決戰成空沒有運用的機會
      • 儘管如此,日軍進到戰末還是憑著靈活的戰術運用以及韌性,為反攻的盟軍帶來不少阻礙。
  • 在這樣的戰場下軍方高層也意識到缺乏戰車掩護的步兵只能任人魚肉,因此步兵的反戰車武器開發也跟著大幅躍進;同時越來越先進的飛機更是逐漸主導了整個戰爭的形態,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雖是戰車大放光明的戰爭,卻也是戰車失去了戰爭主導能力的開始。
    • 侵攻德國本土時已有德軍教導團未能參與戰車戰就被空中盟軍轟炸殲滅的慘事,預示了戰車日後的發展。

現代

  • 直至今日,戰車仍為各國陸軍的重點戰力。
  • 由於「七日戰爭」時以色列空軍對西亞諸國展現的壓倒性力量與反戰車飛彈的發展,出現了「戰車無用論」一說,車臣戰爭更是加劇了這種定見,因此有一段時間出現了完全捨棄裝甲只重視機動性的主力戰車(如豹I)以及使用反戰車飛彈作為攻擊手段的主力戰車(如蘇聯的IT-1、美國的M60A2、MBT-70),而除了成本問題之外,一部分也是因為現代已經少有大量戰車互相衝突的戰鬥,還曾經出現過「豐田戰爭」這種查德反抗軍用魔改型豐田卡車重創玩弄了利比亞T-55的奇事。
  • 但隨著中東地區的衝突越烈,到兩伊戰爭、沙漠風暴等軍事行動之後,各國認為主力戰車仍有存在必要性,也一定程度的影響了各國對於戰車的研發與設計理念。
    • 不過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由於戰場主要集中在城市內,美軍的M1戰車成為了遊擊隊的餌食,直到2005年時一共有80輛M1在伊拉克被打至大破,當中17輛全毀(其中3輛是在入侵時被擊毀)。
    • 加上武裝直升機作為近距低空反戰車平台的技術日益成熟,比起追求極端火力和重裝甲,新世代戰車更講求應對攻擊時的防禦力和機動力。
      • 雖說如此,武裝直昇機也有在索馬利亞吃過大虧的紀錄,因此各型兵種的配合和分配才是現代作戰的致勝關鍵。
  • 然而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步,在俄烏戰爭以及以色列-哈瑪斯戰爭中出現了大量被無人機以各種方式擊毀的戰車,當中甚至包含了在過去以堅固結實著名的型號如挑戰者2或者梅卡瓦等,導致反無人機攻擊與防禦措施成了戰車需要思考的課題。
    • 遮陽傘真香

分類

  • 在現代主力戰車誕生前,戰車大抵都是以重量分類。主力戰車則以技術演進的世代作為分類。

小戰車

  • 一稱豆戰車,最輕型的戰車,大小與轎車類似,擁有堪堪能抵擋輕兵器的裝甲,通常不具備大砲。
  • 因為起碼還算是個戰車加上早期戰車運用思維受到戰間期的各國青睞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偵查、巡邏、火砲牽引等任務使用,無法正面對抗敵軍。
    • 例如英國著名的卡登·洛伊德、其義大利衍生型因為某動畫不合物理規則使用方式而名聲大噪的卡羅·維洛斯CV-33(代號後來改為L3/33)、德國的一號戰車以及波蘭的TK系列戰車。
  • 德國在西班牙內戰後意識到得和蘇聯的T-26對抗就得強化戰車的對抗性,從此著重戰車的噸位以及火力。
  • 二戰後由於無後座力砲與反戰車飛彈的興起,出現一批裝備這些輕型反戰車武器的裝甲車;同時空降部隊的活躍也讓一些國家研究可以傘降的輕型載具,廣義上都能稱作小戰車,例如德國的鼬鼠式。

輕戰車

  • 包括戰間期各國製造的初期戰車與二次大戰期間側重機動力,噸位較小的戰車。
  • 裝備小口徑砲與足以抵擋火砲的裝甲,因此在敵方缺少反戰車武器時擁有良好表現,主要任務為偵查、巡邏、快速側襲等。
  • 雖然角色大部分被步兵戰鬥車分走,仍是少數存活至現代的戰車種類之一,在主力戰車的重量或性價比不適用的場合出現。如M551薛黎丹跟其後繼車種黃鯛魚式,M8武器平台等。

中戰車

  • 在火力、防護、機動性三者間平衡的戰車,是二戰中各國陸軍的主力。
  • 隨著技術進步變得更大、更快、更強,與重戰車的界線逐漸模糊,最後與重戰車融合成主力戰車。
  • 有部分戰車也因為這樣在日後被歸類為主力戰車,如美國的M46與M60等,其改良型與現代化型仍是部分國家的主力戰車,如以色列曾使用過的馬戈其戰車(Magach)、土耳其現役的薩布拉戰車(Sabra)與中華民國現役的勇虎式等。

重戰車

  • 注重火力與防禦力的戰車,作為面對敵方火力並突破防線的前鋒。
  • 在克服機動性不足的問題後逐漸成為主力戰車。
  • 二戰之後蘇聯還有打算繼續發展(如IS-7),最後因為成本與通用性考量而取消。

超重戰車

  • 將重戰車的要素逼到極限的結果,在還能動的前提下盡可能裝上最大口徑的火砲與最厚的鋼板。
    • 另一種變形是在巨大的車體上裝上多個砲塔。
    • 與卡爾臼炮、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這類極端只講求火力不管防護的巨型自走砲/火炮不同點在於,超重型戰車同時還要求強大的防禦力,所以火力上還是不如那些極端的巨型火炮。
  • 幾乎都是實驗性的產物,不具有實戰價值。
    • 二戰時德國的鼠式戰車(Maus)是全球絕無僅有存在實物的超重戰車,唯一集合零件組裝的完整成品在戰爭末期被蘇軍擄走,現存放在莫斯科的戰車博物館。元首的浪漫(無誤)
  • 因為有大艦巨砲主義的浪漫在,成為許多ACG的核心元素。

主力戰車

  • 一種在火力、機動性、防禦力取得適當平衡下就能對付大多數戰況用的戰車。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多數的戰車都只能因應部分戰況,所以戰車集團需要配置不同的戰車彼此搭配才能因應各種戰況。
  • 然而蘇聯因為T-34中戰車在火力、機動性、防禦力取得適當的配比,大規模使用T-34就能應付絕大多數的戰況,主力戰車的概念就此成形。
    • 但是當時重戰車的火力與防護力仍是T-34不易對付的目標,所以用重戰車對付重戰車、快速攻擊使用中戰車仍是最常見的狀況。
  • 英國在二戰後期正視了巡航/步兵戰車分工缺乏彈性的問題,因此研發出第一款「通用戰車」百夫長,成為主力戰車的濫觴。以色列曾用過的蕭特卡爾戰車就是換裝105滑膛砲的百夫長戰車。
    • 還自帶熱水壺泡茶,真的很通用,不只變成英國用來評價其他戰車的標準,最後還讓大家同意這能增強士氣,讓熱水壺廣泛的裝備在各國主力戰車上。
    • 但某方面也成了百夫長其中一個型號風評被害的主因。[9]
  • 二戰後隨著技術改進,中戰車的火力和裝甲防護已經達到或超過了以往的重戰車,同時保有中戰車一如既往的機動水準,而繼續提升厚重缺乏機動力的重戰車在日新月異的攻擊火力前已無效益,於是單一戰車即能應付多數戰況的主力戰車就此實現。
    • 蘇聯首先開始大量生產T-54/55,成為第一世代的代表,在部分第三世界國家仍屬現役;俄烏衝突期間甚至被拿來補上裝甲部隊空缺。
    • 美國也吸收了M4與M26的經驗開發出M48與更進一步的M60,但產量與性能無法面對蘇聯的鋼鐵洪流與更先進的T-64、T-72、T-80等戰車,因此刺激了西方世界開啟了MBT-70/Kpz-70的發展計劃,儘管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敗但成為日後M1與豹2的開發基礎。

驅逐戰車

  • 指專門對付戰車的戰車,名字從對付魚雷艇的驅逐艦(Destroyer)演變而來。
  • 主要活躍於二次大戰,為了穿透戰車的護甲而裝備特製的反戰車砲。
    • 反戰車砲比起相同口徑的火砲擁有高初速與特殊彈頭等特點。
  • 除了火炮,各國也發展出不同的車種來針對戰車的弱點。
    • 德國與俄國將戰車的砲塔撤除以安裝更大口徑的反戰車砲,並強化正面裝甲來抵禦一般的戰車砲,或是以開放車頂增加視野以便在被戰車發現前狙擊之。
    • 美國為了回應閃擊戰的威脅使用開放式砲塔的驅逐戰車,以期快速反擊突破防線的德軍;然而這種情況幾乎沒有發生過。
    • 除了戰車底盤改裝,也有使用卡車或半履帶車搭載反戰車砲以獲得機動力,但防禦不能與戰車相比。
  • 二戰後主力戰車與反裝甲飛彈的發展讓專門獵殺戰車的車輛逐漸式微,但仍有義大利的半人馬與瑞典的S型戰車繼承了其理念。

步兵戰車

  • 二戰爆發前、閃擊戰尚未展現威力前,世界多數國家對於戰車的使用方式。
  • 目的是步兵進攻時提供防護與火力掩護,所以強化裝甲與越野性能來越過防禦工事,但為了保持與步兵同步所以機動性較差。
    • 會有這種運用方式,是因為很多老軍官還有著對於Mark I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表現造成的固有印象:笨重、緩慢,只是用來突破防禦工事用。
  • 隨著戰車集團對抗戰車集團的戰況越來越常見,機動性不足的步兵戰車無法因應這種戰爭所以逐漸被淘汰,後來都是讓主力戰車或重型戰車放慢速度當作步兵戰車用。
    • 但是二戰前期步兵戰車的防護力卻也是各國戰車火炮升級的主因,例如英國的瑪蒂爾達Ⅱ步兵戰車的強大防護力讓當時的75mm以下口徑火砲難以造成損傷,迫使德國先是拿88mm口徑高射砲改為平射對付,後來88mm砲更成為虎式重戰車的標準裝備。
      • 至於車輛偏向輕型的日本對投入東南亞戰線的瑪蒂爾達幾乎是束手無策,這或許也是該車在《戰爭雷霆》被歸類為重戰車的原因之一。
  • 目前以色列主力的馳車式(Merkava)主力戰車就繼承了此種戰車的理念,還可以載運步兵進行戰鬥。
  • 慢慢戰車

巡航戰車

  • 一戰後英國發展出的另一種戰車,將其視為現代化的騎兵,又名騎兵戰車。
  • 巡航戰車的理論是在步兵與步兵戰車突破防線後負責騷擾後方、截斷補給,所以機動性不可或缺。
    • 在有限的引擎能力下為了維持推重比就必須犧牲火力與防護,理想中這種高速能夠暴露敵方弱點並避開攻擊。
    • 但現實是戰車跑的沒有砲彈快,巡航戰車往往能夠被德軍火砲一發擊毀,而其搭載的主砲也難以從大部分角度擊穿對方。
    • 加上二戰前期英國並未設置大規模的戰車部隊,所以面對德軍的閃擊戰戰術,除了戰車數量少不足以威脅外,同時步兵戰車太慢追不上、巡航戰車太薄攻擊力不足,因此英國漸漸放棄步兵戰車+巡航戰車的搭配,也改用中戰車集團一起攻守的方式。
  • 與中戰車一樣,在戰車理論與技術純熟後與重戰車的分野消失成為主力戰車。
  • 快快戰車

防空戰車

  • 通常是以輕型戰車為基底改造的防空平台,和驅逐戰車的狀況類似,也有以卡車為平台的
  • 二戰時期裝備多為大口徑機槍或機炮,雷達技術成熟後則有瑞士開發、額外掛載導彈的機動防空平台ADATS,甚至有以MLRS為防空手段者

自走砲

  • 配備大口徑主砲的支援車輛,以曲射支援為主,同樣有裝備砲塔與抵禦反制砲擊的裝甲,因此外觀上與戰車類似。
    • 為求精準,必須固定射擊,也不會參與正面作戰,而是在後方支援。
    • 在空軍完全主導戰場前,火炮仍是最具威力的遠程攻擊武器,所以二戰時也出現過各式巨型自走砲,要利用鐵路移動的巨大列車炮也是其中一員。
  • 代表性的案例為德國的胡蜂式、美國的M7牧師式、蘇聯的SU-76,和日本的四式自走砲ホロライブ
    • 巨型自走砲則是以德國在蘇聯戰線上用來攻打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卡爾臼炮與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為代表。
    • 蘇聯自走砲也同時擔任突擊炮與驅逐戰車的角色。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出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後,開始有自走砲不再搭載傳統火炮而是裝備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是現代陸軍常見的武器系統之一。
    • 蘇聯當時最有名的多管火箭發射系統是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不過當時使用卡車裝載。
    • 多管火箭系統雖然重新裝填較慢,但是一次能投射出遠高於火炮系統的彈藥量,在短時間戰鬥中能發揮出最大火力支援能力。
      • 以BM-13為例,一次投射等於18輛自走砲開火,所以曾發生過蘇聯用7輛BM-13轟炸德軍佔領的小鎮,德軍軍官卻誤以為遭到整個炮兵師攻擊。
      • 歷史上也有外掛Calliope多管火箭的雪曼或是T34,還有加裝刺蝟型火箭的瑪蒂爾達。
    • 多管火箭系統若將發射的火箭追加上防空導航功能,則成為上面提到以MLRS為防空手段的防空戰車。

突擊砲

  • 由短距離支援的步兵砲演變而來,屬於砲兵的裝甲戰鬥車輛,負責在前線支援步兵。
  • 主要活躍於二戰德蘇兩國,與驅逐戰車使用相同的無砲塔設計,但工作是發射高爆彈破壞防禦工事。
    • 當然戰場上沒有餘裕讓人只能專職,因此突擊砲也得換上高爆穿甲彈或反戰車砲對付敵方戰車。
    •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德軍的三號突擊砲,因為實在太經濟實惠而造了一萬多輛,應用在各種任務。
  • 二戰後其支援步兵與反戰車的任務逐漸被步兵戰鬥車與反戰車飛彈取代,消失在歷史中。
    • 然而在近年中東的反恐戰爭中,為了對付埋伏與城鎮中的敵兵,戰車運用轉為支援步兵推進與掃蕩,也可視作突擊炮的另類再現。

裝甲運兵車

  • 在戰車不能離開步兵支援,又必須維持高機動性優勢的前提下,不像步兵戰車一樣放慢速度遷就步兵,而是步兵另外搭乘載具跟上戰車,此乃「摩托化步兵」。
    • 當然直接坐在戰車外部移動也未嘗不可,但人多戰車少又經常成為敵方的首要目標,因此只是權宜之計。
    • 自中世紀開始就有出現僅以馬匹做移動而不進行馬上戰鬥的馬上步兵,其中裝備火槍的「龍騎兵」日後逐漸與其他輕騎兵混同而失去本意。
  • 一開始只有簡單的卡車,為了保護步兵而掛上裝甲、為了越野使用履帶,又配備了機槍以供自衛,於是自成一格成為裝甲運兵車。
    • 在二戰期間,結合前轉向輪與後履帶驅動的半履帶車大行其道,從運輸到搭載各類武器的衍生型應有盡有,但因成效不如預期而被淘汰。
    • 近來為了達到更高速,又放棄履帶使用輪子,不過輪子是以大直徑且不會爆胎的實心胎、半實心胎為主,以利於惡劣地形上行動。

步兵戰鬥車

  • 隨著步兵面對的威脅逐步升級,就連裝甲運兵車也必須提高火力與防護支援戰鬥,此乃「機械化步兵」。
    • 二戰中成功運用機械化步兵的西德在上世紀50年代開發出SPz 12-3,能以20mm機砲支援步兵,打破APC只能作為「戰場計程車」的概念,但因為設計不良只生產了2000輛。
    • 隨後蘇聯推出革命性的BMP-1,具有更優秀的火力、裝甲與核生化防護,奠定了步兵戰鬥車的地位。
  • 以發展歷史來看,或許這才是結合運輸與戰鬥功能的真正「戰車」。

裝甲車

  • 擁有裝甲與武器的輪式車輛,主要用於都市內的偵蒐任務。
  • 最初是徵調民間車輛改裝,後來則變成專門研製。如法國的VB系列。

武裝改造車

  • 泛指現有車輛與武器改造的土製戰車。
    • 英文名稱「Technical」是來自90年代索馬利亞內戰中,軍閥與叛軍為了繞過禁運而以「技術支援輔助金(Technical assistance grants)」的名義購入車輛自行改造而來,較正式的名稱為「非制式戰術載具(Non-Standard Tactical Vehicle, NSTV)」。
  • 最常見的是在豐田皮卡車裝上機砲、火砲、火箭、飛彈等重武器,再用鋼板與水泥強化。
    • 由於製造簡單成本低廉,因此成為窮國和民兵的最愛,規模之大甚至能成建制。
    • 但皮卡耐操也有極限,改造車的防禦力終究只能打游擊,不能正面挨砲彈,甚至改過頭還會出現開砲時傳動軸應聲斷裂或被後座力掀翻的慘事。
    • 除此之外就算單純在購物車或摩托車或駱駝上架機槍火箭炮也能被歸類於此,定義很寬鬆。

兩棲戰車

  • 具有長距離涉水能力的戰車。
  • 早期的兩棲戰車大多是現有的戰鬥車輛的水陸兩棲化改造:
    • 二戰日本的特二式內火艇實為增裝可拆式前後浮箱結構,以及換氣桶的九五式輕戰車。
    • 二戰德軍為了侵略英國的「海獅行動」,將三、四號戰車增加了潛水機能。
    • 盟軍展開諾曼第登陸戰時,也曾將M4A1雪曼戰車臨時改造成DD戰車[10],但風浪耐受性不佳導致多數沉沒[11],沒能達到同步登陸替步兵進行掩護的作用,讓登陸作戰傷亡嚴重。
  • 戰車要水上航行就不能太重型,而水下行駛尤其上岸時的地形也難以克服,因此為了應付兩棲作戰需要,各國還是會研發專門的水陸兩棲車輛
    • 案例有二戰盟軍的DUKW、Landing Vehicle Tracked(LVT),戰後美國的AAV-7A1、LVTP-5,蘇聯的BMP-1、BMD-1,中國的05式兩棲戰車等
  • 現代戰車在換裝通氣管後也能進行更深的潛水,通氣管同時也作為逃生通道。
    • 目前只有異類Strv 103擁有水上行駛的能力。
    • 但是兩棲戰車的航行速度仍比較慢,所以有些國家改用運輸型的裝甲氣墊船搭載戰車進行兩棲作戰。

戰車兩項比賽

  • 不是戰車道比賽。
  • 俄羅斯軍方在2013年起開始舉辦的國際戰車競技比賽。
  • 規則仿照冬季奧林匹克競賽中的滑雪兩項:在競速的同時也比賽射擊項目。
    • 在指定的越野場地中(有爬坡、惡劣地形等內容),除了基本的競速外,還要完成1.主砲射擊、2.同軸機槍射擊、3.防空機槍射擊這三類的標靶射擊項目,計算誰用最少時間完成所有項目。
      • 每次射擊失誤脫靶會在最終成績增加10秒懲罰時間。
  • 曾經參賽國已達30國,參賽國數量最多的一屆是2019年共23國。
    • 但是參賽國主要是以俄系戰車為主(購買俄系戰車或是引入俄系技術),目前西歐系、美系國家皆未參賽過。
  • 北約也有舉辦類似的賽事,差別在於著重組員自身能力的測試,譬如手槍射擊以及搬運補件、辨識目標。

以戰車為題材的ACG作品

動畫

名稱 原文 備註
少女與戰車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高中女校間駕駛兩次大戰的戰車進行「戰車道」競賽的故事;但到後來有卡爾臼砲甚至現代的自衛隊10式戰車參戰
軟軟戰車 やわらか戦車 可愛畫風的Flash動畫,主題曲很電波

電影

名稱 原文 備註
怒火特攻隊 Fury 以二戰盟軍進攻德國本土為背景,一輛戰車的乘組員奮戰至死的經過
使用了現今唯一能開動的131號虎式戰車拍攝
坦克大決戰 Battle of the Bulge 以二戰德軍反攻的突出部之役為背景
因為經費關係,劇中許多德軍戰車其實是由當時現役的美軍戰車改裝而成雪曼霞飛巴頓大決戰
而且最後根本不是坦克決戰
T-34:玩命坦克 T-34 描述二戰時一名俄軍T-34戰車長被德軍俘虜後,藉著德軍指揮官要求其駕駛T-34打模擬戰的機會和組員一同逃出生天的故事
因為請了戰爭雷霆的製作團隊,所以劇中有很多讓戰爭雷霆的玩家充滿熟悉感的慢動作鏡頭
雖然說是真實故事改編,但實在是很難找到其由來

漫畫

名稱 原文 作者 備註
水手服與重戰車 セーラー服と重戦車 野上武志 少女與戰車的前身,作者後來去畫了該作的地雷外傳《緞帶武士》

遊戲

名稱 原文 說明
坦克大戰系列 タンクバタリアン
(Tank Battalion)
Namco在1980年發行的大型機台遊戲,後有1985年移植到FC上的《バトルシティー(BATTLE CITY)》及1991年的重製版大型機台《タンクフォース(Tank Force)》
Panzer Front
(パンツァーフロント)
Enterbrain於1999年起發行的家機遊戲系列,共三作,特徵是非常擬真的戰車操作
TANK!TANK!TANK! タンク!タンク!タンク! NBGI於2009年發行的大型機台遊戲,除戰車對戰外也有挑戰巨大怪物或機器人的模式,2012年移植到Wii U上
戰車世界 World Of Tanks 最代表性的戰車題材線上遊戲之一。主打二戰期間的戰車(少數戰後)
戰爭雷霆 War Thunder 樓上的對手,但一開始是空戰遊戲起家,所以陸戰還是海戰模式都可以在達成一定戰果時換乘戰機出擊
共通點在因為都是俄國出品所以(ry
裝甲戰線 Armored Warfare 與上面兩作不同,由俄羅斯委託美國公司開發(後收回權力自行開發),主打現代車輛與PvE因此吸引了不少不喜歡打PvP的玩家,有著獨創的劇情故事戰役跟各種莫名其妙的BUG而聞名
戰地風雲系列 Battlefield 主打大地圖戰場、載具對戰、64對64的多人廝殺、戰場破壞以及bug的線上射擊遊戲
坦克戰記 Metal Max 和當時主流的劍與魔法日式RPG不同,本作的題材跟名字都是致敬瘋狂麥斯,而其中最大的賣點就是戰車的改造跟作戰。
因為一代紅狼的故事給人的印象太過深刻,其愛車紅狼戰車[12]基本上每代都會出來。
Blitz 1941 最早的MMO戰車遊戲之一,使用與RPG類似的技能、配點、裝備、交易系統
潛龍諜影 メタルギア 雖然遊戲主打潛入,但故事的核心Metal Gear的概念就是「在戰車上加上雙腳」。只是後面的MG一台比一台離譜,比起戰車更像是機器人
終極動員令系列 Command & Conquer 遊戲歷經多代,能想像得到的戰車和裝甲車類型都有機會在遊戲內找到,《將軍》系列甚至參考了現實單位。
其中雙炮管長毛象戰車和類似的雙管超重型戰車更是成為系列作重型武力陣營擔當役的精神象徵擔任實戰沒路用的吉祥物
英雄連隊系列 Company of Heroes 漢斯,你的咖啡有夠難喝
和一般RTS不同,遊戲以佔領戰略點獲取資源並以此擴增軍隊,以步坦融合的優勢火力贏得勝利。
在資料片Tales of Valor的劇情戰役「虎式精英」中玩家甚至可以重現魏特曼[13]開無雙打爆英軍的威風。
Tank Mechanic Simulator 戰車修理遊戲,可以接單或從田野挖掘回收報廢戰車進行焊接、除鏽、噴砂、上漆的修繕作業,最後出售獲利或是擺進博物館裡。
目前戰車數量還不多,每種修個幾遍以後作業感會變得很重。
還能在野外挖到根本沒開出測試場的小威利和鼠式
Sprocket 高自由度的戰車設計遊戲,從車體形狀至輪子履帶甚至是火砲口徑長短等參數都能調整。
可以搞出正面秒殺虎王的兩噸小鋼炮或是縱橫一戰戰場的陸上巡洋艦

迷因

名稱 備註
Tonk 一個由M60車長塔加兩個路輪與履帶組成的小小戰車
真身是義大利一城市為二戰陣亡將士搭建的紀念碑。[14]
Panzer of the Lake 一輛沉入水中只剩砲塔在水面上的戰車,在岸上士兵提問後給出幽默的回答。
真身是德軍入侵法國時渡河失敗的一輛四號D型。[15]

相關條目

留言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1. 後世學家有根據設計圖成功重現,但圖紙上的傳動方式似乎被刻意設計成反方向;《刺客教條》給出的解釋是達文西被迫替敵人波吉亞家設計這類兵器而擺他們一道,之後還暗中委託好友埃齊歐.奧迪托雷幫忙摧毀運作正常的完成品
  2. 在履帶出現前,要分散載具重量只能裝更多的輪子,但這些路輪懸吊當然也是重量,而且若要一起驅動就勢必增加引擎大小,結果就是車的載重全用在這上面;履帶提供的面積遠大於輪子,因此能使用更少的輪子,專注在引擎與武裝上
  3. 騎兵衝鋒在槍械的膛線、後裝機構+定裝彈出現大幅提高準度和射速便已受到嚴重威脅,全自動的機槍問世更是讓騎兵從正面突擊轉為側翼突襲為主,到了一戰時大量的防禦工事限制了騎兵行進後自然也跟著淪為活靶
  4. 需要注意的是馬在內燃機技術成熟前仍廣泛用於戰爭對抗步兵以及後勤輸送;蘇聯1943年的編制就包含騎兵師,他們向美國租借最多的其實是卡車而非戰車;德軍也是除了精銳的裝甲擲彈兵師外仍大量使用馬匹運輸
  5. 二戰時期的蘇聯空軍是陸軍的一部分
  6. 戰前雙方已集結共超過8千輛,戰爭過程中雙方共再追加近千
  7. 戰前戰力比蘇:德=2倍多:1;戰損比3倍多:1。單論戰車,戰前戰力比1.9:1;戰損4.5:1
  8. 不用等到雪曼或是格蘭特(英國版本的M3李戰車)、瑪蒂爾達,美援的M3/M5斯圖亞特就能對日軍造成極大威脅,被俘獲的十台斯圖亞特甚至被日軍視作貴重戰力;比起戰車步兵的萬歲衝鋒盟軍還比較憂心
  9. 一名百夫長工兵型(簡稱AVRE)的乘員煮紅茶時不甚引火,結果延燒到彈藥庫還波及旁邊的另一輛同型車,結果就是劇烈的爆炸幾乎將附近給夷為平地,但人員因為都先跑了故無人傷亡,故從此百夫長AVRE成了煮紅茶失敗爆炸的悲劇笑柄。
  10. 原意是「複合驅動」(Duplex Drive),但因在水中行動看起來像一隻鴨子,所以DD這個代號被盟軍士兵戲稱為唐老鴨(Donald Duck)
  11. 浮力是利用外裝的防水帆布+金屬骨架從車身外圍向上拉起來所包覆的空間達成。不過航行過程中大約只有1/4的高度在水面上,且這圈浮力範圍上面沒有加蓋、骨架也容易因外力而扭動,所以遇到大一點的風浪很容易從上方進水或是骨架扭曲造成漏水而沉沒
  12. 原型為以色列的梅卡瓦戰車,順道一提梅卡瓦在希伯來語的意思是馬拉戰車,所以中文也會譯為馳車式
  13. 為避嫌遊戲中改名「馬希米里安·沃斯」
  14. https://youtu.be/DgZo_Ac00jc
  15. https://youtu.be/RO58B6LcT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