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著名戰車一覽-Part1

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戰車/著名戰車一覽-Part1
本條目內容不足需要擴充,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以補完。

本頁主要介紹各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著名戰車,並簡述各時期裝甲兵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早在戰爭初期,裝甲越野車的需求便已浮上檯面,英法兩國同時進行各自的的戰車開發。
    • 1914年10月時任戰地記者的英國陸軍中校恩斯特.史雲頓聽說軍方引入了性能良好的霍特拖拉機用於運輸火炮,便上書提議將其改裝能成突破壕溝、鐵絲網與機槍的武器,但試驗車失敗後計畫就被擱置。
    • 同一時間法軍砲兵上校讓-巴蒂斯特.埃斯蒂安亦說:
“Messieurs, la victoire appartiendra dans cette guerre à celui des deux belligérants qui parviendra le premier à placer un canon de 75 sur une voiture capable de se mouvoir en tout terrain.”
「先生們,勝利屬於首先將75mm大砲搬上全地形載具的一方。」
  • 1915年2月,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得知裝甲拖拉機的開發進展緩慢,便在皇家海軍中組建了「陸地戰艦委員會」。
    • 他們找來了英國農用機器大廠威廉佛斯特的首席工程師威廉.崔頓與海軍航空隊的裝甲車設計師華特.威爾森,繼續先前的試驗。史雲頓得知後亦透過委員會秘書長亞伯特.斯騰加入,提供戰場經驗與具體目標。
    • 在更多的失敗後,委員會在6月決定放棄巨大陸地戰艦的構想,先開發較小型的載具。
  • 面對德軍的壓力,法軍對戰車開發的興趣極高,埃斯蒂安提出裝甲部隊的組建提案後,高層便安排他於12月跟當時已在進行試驗的施耐德公司接觸。1916年1月底,法國元帥約瑟夫.霞飛即下了施耐德戰車的訂單。
  • 彼時履帶只是各種新奇交通發明的其中一種,尚未證明它的價值。其他構想包括:
    • 大輪子
    • 很大的輪子
    • 很大很大的輪子
    • 長腳的輪子
    • 只有六段的巨大框架型履帶
    • 改裝壓路機
    • 兩個拖拉機焊起來
    • …等等皆以失敗告終。

英國

小威利
  • 在對美國進口的履帶式拖拉機進行徹底改造後,陸地戰艦委員會在1915年8月11日在林肯郡威廉佛斯特工廠開始打造「林肯機器一號」。
    • 為了保密,史雲頓對工人表示他們在做的是前線運水的水櫃(Water Tank)
    • 同一時期有漫畫家出版了著名的反德諷刺動畫片《小威利與大威利的冒險》,於是德皇太子之名成了這個戰車的綽號,小威利與坦克兩者就這麼流傳下來。
  • 工程師崔頓與威爾森打造了耐用不會落鍊的履帶,修改陸輪配置讓車體更容易跨越壕溝,並在後方加了一對大輪子用以轉向。
    • 專門建造的車體也是Mk戰車能優於各國直接改裝拖拉機底盤的戰車的關鍵。
    • 原本上面還有一個搭載兩磅砲的固定砲塔,但中途被取消,因此車頂仍留著開洞又封起來的痕跡。
  • 在測試之後,軍方認為其仍無法勝任戰場任務,因此委員會吸取經驗並開始了新的戰車開發。
    • 戰後封存多年還差點被不識貨的軍方解體,小威利後來重新修復並在博文頓戰車博物館展出,至今仍是該館最熱門的戰車。
Mark I
  • 鑒於小威利在測試中暴露出重心太高、容易翻覆而無法跨越塹壕的問題,研發團隊便將履帶框架改為繞在整個車體的菱形,並將主砲放在車體兩側的戰鬥室中。
  • 改進的原型被稱作大威利[1],在測試過後獲得軍方首肯,下了150輛的訂單由軍需部負責製造。
    • 標準乘員數為8人,包括2名駕駛(其中一人兼任車長)各自操控一邊的履帶、左右火炮各1名炮手及1名填裝員,另外2名則在車體後半負責操作變速箱。最大時速6.4km、作戰半徑56km。
    • 引擎和乘員室並沒有隔開,乘員飽受噪音和廢氣的問題。也沒有減震和減音裝置,要先用扳手敲打引擎箱引起其他人注意,然後用手勢進行溝通。
    • 車內震到沒辦法用無線電,所以配備緊急食糧通訊用的信鴿兩隻還有信號旗。
    • 小幅度的轉彎可以靠轉向輪解決,再彎就得讓一邊履帶倒車來迴轉。
  • 共有Mk.II到IX八種衍生型號:
    • Mk.II為訓練車,亦有參與實戰,Mk.III增加了一些新設計,如縮小戰鬥室與改用路易士機槍,但僅作訓練用。
    • Mk.IV做了許多重大的改進:增加裝甲來抵禦穿甲子彈並使用縮短的6磅砲以配合縮小的戰鬥室,方便運輸,油箱移動至比較安全的後方位置,並增加了一根脫困用的橫梁。Mk.IV總共製造了1200輛,並且首先遭遇了它的對手A7V。
    • Mk.V最初是打算當作全新戰車的編號,但考慮到生產線負荷而打退堂鼓,改而增加原本計畫實裝在Mk.IV上的更動,包括加長車體、側邊車門、加寬履帶、單一車長塔與後方機槍,還有一種一邊雌性另一邊雄性的扶他/偽娘型號,直到終戰共有1000輛Mk.V出廠。
    • Mk.VI也就是實質上的Mk.V,設計了全新的車體與前置火砲等,但沒有進入實車階段,僅有一個木製模型,部分設計之後會在Mk.VIII上實現。Mk.VII採用了液壓傳動讓轉向更為順暢,但只有一輛竣工。
    • Mk.VIII是由英美法合作設計,又名為「自由號」或「國際號」,使用了Mk.VI的弧形履帶框體與美製引擎並加大車長塔以容納機槍,125輛Mk.VIII持續服役至1930年代。
    • Mk.IX是將戰鬥室取消,僅剩前後兩挺機槍的裝甲運兵車,總共能運載30名士兵,只造了34輛。
    • 最後還有一個止於圖紙階段的Mk.X乃是Mk.VIII的備案,萬一自由號開發失敗即改用現有Mk.V的生產線製造的改進型。
    • 三萬年後同時擁有側面與砲塔火炮的衍生型終於登場,並以當時一將領命名為「黎曼.魯斯」
  • 唯一保存至今的Mk.I、II與IX實車也收藏在博文頓,另有十數輛狀況不一的Mk.IV與V保存在各地。
    • 原本博文頓博物館會定期開動Mk.IV與V實車參加活動,但發現車體老化龜裂後不得不停止,改開電影《戰馬》中登場的Mk.V複製品。
  • 戰後崔頓與威爾森被譽為戰車的發明者並共享一萬五千英鎊的獎金,二戰時期兩人與原本委員會的同事們再次被徵召設計戰車,其成果便是TOG(The Old Gang老屁股們),基本上就是小威利的豪華完成加長長長長長版。
    • 原本軍方預期二戰仍會以壕溝戰的形式發生,但事實証明戰爭已經變了
小獵犬
  • 1916年崔頓提出的一款以配合Mk.I戰車、擴大戰果為目的的輕型高速戰車,總共生產了200輛。
    • 同時也被賦予了配合騎兵衝鋒的任務,但當時軍方並沒有意識到戰車會成為新時代的騎兵。
  • 擁有兩具柴油引擎位於前方,能夠以每小時13.4公里的高速前進。
    • 但分別使用兩個變速由一名駕駛操縱,因此搞得手忙腳亂。當時有笑話稱曾有馬戲團雜耍經驗的人會比較勝任。
  • 武裝為四挺機槍,位於後方的固定砲塔上,由車長與機槍手操縱,裝甲厚度14mm。
    • 在突破防線的表現上與重型的Mk.I差不多,因此讓軍方了解戰車機動性的重要。
  • 沒有衍生或改進型號,目前共有五輛分別收藏於各處。

德國

A7V
  • 為了應對英國戰車的威脅而研發,由戰爭部第七運輸部門(Abteilung 7 Verkehrswesen)製造,總共有20輛服役。
  • 擁有比Mk戰車更厚的裝甲(30mm)、面向前方的大砲、更多的機槍(6挺)、更多的組員(18人),更精巧的變速箱(可雙向全速前進)以及更高的……重心,因此陷入泥沼或翻車是家常便飯。
    • 加上無法突破拖拉機底盤的固有限制,低矮的履帶框架難以越野,還有一半的機槍高達八成時間面對後方。
    • 帳面上德國人的確盡可能造出了超越Mk戰車的武器至少比樓下強,但在戰術上它無法達成設計的目的,突破防線;戰略上也不符合德軍當時的防守方針與捉襟見肘的資源,區區二十輛也無力在各種初代戰車競爭中扳回德軍的劣勢。
    • 德軍高層甚至指示戰車組員拆解A7V來修復繳獲的英國戰車使用。
  • 戰後全部被拆解,只有一輛倖存,目前在澳洲昆士蘭博物館展出。

法國

施耐德CA
  • 法軍第一種投入實戰的戰車,總共生產了四百輛。
    • 從1915年開始以霍特拖拉機為基礎研發,1916年9月投入戰場。武裝包括一門右前方的75mm迫炮與朝向兩側的機槍。
    • 長了個大鼻子用來破壞鐵絲網,但經常插進土中讓整輛車動彈不得所以說不要隨便把鼻子探進別人的事情裡(英文成語)
  • 活躍於大戰末年,幫助法軍阻止了德軍的春季攻勢。
  • 雖然有改進的計畫,但在設計更優良的雷諾FT出現後迅速被取代,戰後多被拆解或改裝成工程、運輸車,僅剩的一輛可以開動的實車在索米爾戰車博物館展出,也曾運到博文頓參加表演。
    • 其中六輛售予西班牙,一路服役到二戰序幕的西班牙內戰。
聖夏蒙
  • 第二輛法國戰車,由施耐德的競爭廠商製造
  • 設計師埃米爾.里邁勒上校為了推銷自製的75mm戰防砲而插手新車的圖紙並硬是讓聖夏蒙也造了四百輛,於1917年服役。
    • 聖夏蒙戰車因此成了前重後輕的過重巨嬰,即使施耐德CA已經很不完美,但聖夏蒙更是爛到讓官兵都拒開
    • 更重要的是他跟責成此事的軍務部次長朱爾斯-路易.布雷頓兩人都是埃斯蒂安的死對頭,聖夏蒙未經溝通的進場與失敗讓他一上任便要指揮良莠不齊的戰車,更加讓他氣炸。
    • 所幸先前聯繫過的工業家路易.雷諾看到施耐德的成果後,也帶著合作意願前來。
  • 戰後命運亦與施耐德CA類似,據說波蘭人在波蘇戰爭期間曾開著它上場,唯一的實車也收藏在索米爾。
雷諾FT
  • 以能夠跟上步兵突擊為思路設計的輕型戰車。
    • 從頭設計的底盤得以將引擎與乘員空間前後分離,不用坐在引擎上戰鬥,從根本上解決了車高問題也大大提高舒適度。
    • 為了改善作戰人員的視野與縮小火力死角,因此設計了可360°轉動的炮塔,上有一門37mm戰車炮或8mm機槍,這些創新的實用設計日後成為所有戰車的設計核心概念。
      • 車載砲塔從1914年皇家海軍航空隊的蘭徹斯特與勞斯萊斯裝甲車上即有採用,先前提過小威利設計時亦有考慮過砲塔,但由於車體平衡問題而作罷;雷諾FT在設計當初即考慮到這點,因此得以實現。
    • 缺點是裝甲太薄,步槍子彈就能傷及乘員,且速度仍然跟不上。
  • 產量驚人,直至戰間期與二戰仍有大量衍生型為法國以及日本等國運用,甚至到21世紀還有許多在西亞國家被發現。

戰間期

  • 除了戰車技術,裝甲兵理論也同時積極發展著。

英國

卡登洛伊德
  • 超輕戰車的代表作,由單人戰車的概念發展而來,共製造了450輛。
    • 可運載二人,擁有6mm的裝甲與一挺維克斯機槍,也有用作迫砲、煙幕或拖砲用,最高時速48公里。
  • 受到各國青睞採購並自行研發各種衍生型號,也影響往後的輕戰車設計。
    • 如義大利的L3/33、日本的94式、德國的一號戰車等,在英國一脈相傳的後代即為通用載具。
  • 不是機械獸
維克斯六噸
  • 在卡登洛伊德併入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後設計的輕戰車,又稱維克斯E型。
    • 擁有雙機槍砲塔和單一47mm砲加機槍砲塔兩種構形,正面裝甲25mm,最高時速35公里。
  • 多人砲塔分化車長工作、提高戰鬥性能的優勢受到重視,雖然沒有被英國軍方採用,但同樣被各國引入
    • 衍生型包括日本95式、蘇聯T-26、波蘭7TP等,與雷諾FT同為二戰前流行戰車。


德國

大型拖拉機
  • 德國1928年背地裡違反條約試製的戰車原型,由萊茵金屬、克虜伯和戴姆勒-賓士三廠各造兩輛。
    • 英國:巧立名目這種事你祖宗我一開始就在搞好嗎
    • 擁有類似Mk戰車的履帶框架,上有裝備75mm砲的砲塔與車體、同軸和副砲塔共三挺機槍,正面裝甲14mm,最高時速44公里。
  • 在蘇聯戰車學校供德軍訓練,納粹黨上台後作為紀念品保存。
二號戰車
  • 原為填補一號與開發延後的三號、四號戰車之間的臨時型號。以西班牙內戰的經驗在一號的基礎上加大車體並裝備足以擊穿同期戰車的20mm機砲,擁有14mm的裝甲與40公里的時速。
  • 在二戰初期作為德軍主力充分發揮,可說是閃擊戰的代名詞;40年開始從前線汰換掉,砲塔用作固定防禦而底盤改裝成自走砲與驅逐戰車,即黃蜂和貂鼠II型。


法國

雷諾R35
  • 以雷諾FT的後繼車種為目標開發,擁有43mm厚實裝甲與20公里時速的步兵支援戰車。
  • 與FT一樣乘員二人並使用單人砲塔,車長需要同時操作37mm砲與無線電。
  • 共生產1500輛,在法國戰敗後轉戰其他地方,也有被德軍擄獲使用。
Char B1
  • 法國於1920年代開始開發的重型攻堅戰車。
    • 設計初期只有一門車體的75mm榴砲,在考慮到敵方戰車的威脅後追加一個砲塔與47mm砲。
    • 由於戰爭型態的改變,這門砲反而成了主武器,但它還是跟R35一樣由車長一人操作與其說是戰死不如說是過勞死的
    • 時速21公里,油耗高到需要油罐車隨行才能長距離移動。
    • 擁有足以突破防線的40mm裝甲,改進型B1 bis強化裝甲至60mm並裝備性能更好的47mm砲,這也是主要生產的型號,總共造了369輛。
      • 原本還有一個改進型B1 ter,再增厚到焊接的75mm傾斜裝甲並替換馬力更強的引擎,但最後只有兩輛原型車。
  • 在法國戰役憑藉著防禦力給德軍二號與三號戰車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戰術與戰略機動性的劣勢加上指揮失策令它無法擊退攻勢。
    • 被德軍擄獲了161輛,編號為Pzkpfw B-2,並有少數改造成噴火戰車或自走砲。


蘇聯

T-28
  • 蘇聯以目測仿製英國第一輛多砲塔戰車:維克斯A1E1「獨立號」發展而來的中型戰車。
    • 等比例放大的T-35作為預想中的裝甲部隊主力,擁有30mm裝甲與45公里時速,負責支援步兵。
  • 主砲塔有一門75mm榴彈砲與後方與車頂兩挺機槍,前方則有兩個機槍塔。
    • 擁有許多新穎設計如多砲塔、無線電、彈簧活塞懸吊等,出廠的1933年儼然是蘇聯軍事科技結晶,但也因此故障頻頻,在戰鬥中評價不高。
      • 因為機槍實在不需要這麼廣的角度,球軸與同軸機槍已經足夠,加上砲塔需要的複雜機構與空間,結果只是徒增呆重與整備時間而已。
      • 多火炮若非低穿甲的榴彈砲也難以在有限的車體上騰出空間,與其讓兩門砲綁在一輛車上不如就造兩輛車。因此多砲塔與雙砲戰車迄今仍只有少數實驗車或失敗作,只有在遊戲中才能一展雄風。
  • 總數503輛,在波蘭戰役首次登場,但到冬季戰爭才實際參與戰鬥,幫助突破芬蘭防線。後在巴巴羅薩行動初期損失殆盡,目前有三輛分別保存在芬蘭與俄國。
BT
  • 由蘇聯秘密取得美國克里斯蒂戰車底盤設計的高速戰車。
    • 約翰.克里斯蒂以賽車設計經驗造出的懸吊擁有優秀的高速越野性能以及可脫下履帶行駛的機能,但也有機構複雜占空間、維護麻煩等問題,因此未被美軍採用。
    • 簡化版本的懸吊後來也用於T-34戰車上,所以你會聽到有人誇T-34快,但絕對不會有人說它舒適
  • 主要生產型包括裝備37mm砲的BT-2(650)、裝備45mm砲的BT-5(1884)和升級焊接裝甲與仿製德國引擎的BT-7(5556),擁有76公里時速與23mm正面裝甲。
  • 在二戰前參與的主要衝突包括西班牙內戰、冬季戰爭與諾門罕事變。


回應

  •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1. 又名母親、威爾森機器、皇家陸地戰艦蜈蚣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