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定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
現時Reko Wiki可能會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如有相關問題發生可以留意Discord群組。 |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
由於營運Reko Wiki的Cross將有一段時間失業,所以現時會開放Buy Me A Coffee的連結以作收款用途。 所得收入主要用作維持伺服器運作以及域名年費,希望各位能夠多多少少支持。 捐款額最高為400新台幣/100港幣/2000日圓,量力而為。 |
柯金定律 †
↑ 解說 †
↑ 個別定律式 †↑ 金田一效應 †
↑ 柯南效應 †
↑ 柯金協同效應(綜合定律) †
↑ 在其他作品的應用 †↑ 定律的終極惡搞式展示 †
↑ 大概列入定律中的作品 †
↑ 不太符合定律的作品 †
↑ 日常用途 †專用來解釋計算一個事件的高潮度時使用,例子如下:
↑ 已知此定律的受害者 †
↑ 相關 †
↑ 回應 †
|
*1 其實是怪盜小子(基德)的對手,基本上都是與柯南一同推理破案的人 *2 兩人都不會殺人的小偷 *3 推理的對手,也曾一同與主角破案過 *4 逆轉3第4章嫌疑犯自殺身亡 *5 其實這是福爾摩斯在綠玉皇冠案講的。倪匡的衛斯理系列也常引用。 *6 一條美雲,自稱八尺烏第二代頭目,不過根另外兩部的怪盜不同,八尺烏是負責偷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