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Capcom」:修訂間差異

Kkusanagitw留言 | 貢獻
Somebody8888留言 | 貢獻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6 次修訂)
第28行: 第28行:
* 初出年份:1987年
* 初出年份:1987年
* 詳見專屬條目
* 詳見專屬條目
=== トップシークレット ===
* 初出年份:1987年
* 海外標題名「バイオニックコマンドー/Bionic Commando」,後於2008年PS3與XBOX 360發行重製版並取代原標題。


=== 出擊飛龍系列 ===
=== 出擊飛龍系列 ===
第35行: 第39行:
* 初出年份:1989年
* 初出年份:1989年
* Capcom著名的[[清版動作遊戲]]系列。
* Capcom著名的[[清版動作遊戲]]系列。
** 最初打算命名為《Street Fighter ‘89》,因為想與快打旋風做個區別而改成此名字。
** 最初打算命名為《Street Fighter '89》,因為想與快打旋風做個區別而改成此名字。
* 引入了連擊、Mega Crush(會扣的解危招)等要素,奠定了清版動作遊戲的雛型。
* 引入了連擊、Mega Crush(清場技)等要素,奠定了清版動作遊戲的雛型。
** Capcom自己也以這個套路開發了一系列清版動作遊戲如《上尉密令(Capcom Commando)》、《吞食天地2赤壁之戰》。
** Capcom自己也以這個套路開發了一系列清版動作遊戲如《上尉密令(Capcom Commando)》、《吞食天地2赤壁之戰》。
* 與快打旋風為同一世界觀(如2代第1關裡會看到春麗在街角小攤吃麵)
* 與快打旋風為同一世界觀(如2代第1關裡會看到春麗在街角小攤吃麵),因此主角也全部都回流到快打旋風登場


=== 霸王摔角系列 ===
=== 霸王摔角系列 ===
第83行: 第87行:
* 初出年份:1999年
* 初出年份:1999年
* 非官方中文譯名:「能量寶石」(中國),「力量之石」、「力石戰士」、「威力之石」(台灣)
* 非官方中文譯名:「能量寶石」(中國),「力量之石」、「力石戰士」、「威力之石」(台灣)
* 亂鬥向3D動作對戰,故事舞台為18世紀近代,遊玩特徵是在對決當中能用道具妨礙對手也收集威力寶石(1代為3個,2代變更為7個),集滿後就能變身並使出更強力的必殺技贏得勝利。
* 亂鬥向3D動作對戰,故事舞台為19世紀近代,遊玩特徵是在對決當中能用道具妨礙對手也收集威力寶石(1代為3個,2代變更為7個),集滿後就能變身並使出更強力的必殺技贏得勝利。
* 1代只有1對1對決,2代是四人大亂鬥,2代街機模式若有兩位倒下,剩下2位角色就能直接進下一關。
* 1代只有1對1對決,2代是四人大亂鬥,2代街機模式若有兩位倒下,剩下2位角色就能直接進下一關。
** 2代能雙人合作對抗中頭目法拉沃卡、最終頭目艾羅德博士。
** 2代能雙人合作對抗中頭目法拉沃卡、最終頭目艾羅德博士。但2代取消1代各角色的個人結局
* 於1999年4月發行動畫,劇情主軸以1代為主,全26集,但追加不少遊戲沒提到的設定。
* 於1999年4月發行動畫,劇情主軸以1代為主,全26集,但追加不少遊戲沒提到的設定。
* 於2025年發行《Capcom Fighting Collection2》有收錄1代與2代,同時可直接使用隱藏角色
* 於2025年發行《Capcom Fighting Collection2》有收錄1代與2代,同時可直接使用隱藏角色
第98行: 第102行:
=== [[鬼武者系列]] ===
=== [[鬼武者系列]] ===
* 初出年份:2001年
* 初出年份:2001年
* 詳見專屬條目
* 以日本戰國時代為主題的動作遊戲
* 一度為PS2時期作為暢銷的作品之一,但在第四代《新・鬼武者》後幾乎未有新作推出
* 直到2024年GOTY才宣布將於2026年推出第五代《鬼武者 Way of The Sword》,背景也從戰國時代改為江戶時代
* 除新鬼以外,主角都採用知名影星或模仿者作為形象
** 一代:明智左馬介秀滿【飾演:金城武】
** 二代:柳生十兵衛宗巖【原型:松田優作、飾演:ハードボイルド工藤】
** 三代:傑克·布朗【飾演:尚·雷諾、日語吹替:菅生隆之】
** 五代:宮本武藏【原型:三船敏郎、CV:細谷佳正】


=== [[Devil May Cry|惡魔獵人系列]] ===
=== [[Devil May Cry|惡魔獵人系列]] ===
第141行: 第152行:
** <s>他們說白金才是卡普空。</s>
** <s>他們說白金才是卡普空。</s>
** 生產遊戲為完美超人JOE、大神、神手。
** 生產遊戲為完美超人JOE、大神、神手。
*** <s>共通點都是叫好不叫座的遊戲</s>
** 大神原本隨著四葉草工作室解散,神谷英樹離開Capcom,續作應該遙遙無期。
*** 結果在2024年度遊戲大獎 (The Game Awards 2024)中釋出續作的預告,而且是由'''神谷英樹'''再次組成四葉草工作室(以「四葉草公司」名義創立)製作大神新作,出乎所有玩家意料,現場的歡呼聲更是此起彼落。
***<s>不少人認為大神新作應該作為壓軸登場而不是頑皮狗DEI新作《星際傳奇:異端先知》</s>
*CAP'S TONE
*CAP'S TONE
** [https://soundcloud.com/capcom-sound/ SoundCloud]、[http://www.capcom.co.jp/sound/ 部門官網]
** [https://soundcloud.com/capcom-sound/ SoundCloud]、[http://www.capcom.co.jp/sound/ 部門官網]
第174行: 第189行:
|神谷英樹
|神谷英樹
|
|
|
|而後離開白金遊戲並回來重組「四葉草公司」
|-
|-
|稲船敬二
|稲船敬二
|comcept,intercept
|Level-5 comcept,intercept
|洛克人、鬼武者
|洛克人、鬼武者
|近期事蹟以募資網站製作新作<s>,Mighty No.9失敗後又跑去做NFT</s>
|近期事蹟以募資網站製作新作<s>,Mighty No.9失敗後又跑去做NFT,公司也被Level-5收購</s>
|-
|-
|三上真司
|三上真司
第188行: 第203行:
|船水紀孝
|船水紀孝
|Crafts & Meister
|Crafts & Meister
|快打旋風2系列、魔域幽靈系列、少年街霸系列、快打旋風3系列、JOJO冒險野郎第三部(格鬥遊戲)、CAPCOM VS. SNK 2
|快打旋風2系列、魔域幽靈系列、快打旋風ZERO系列、快打旋風3系列、JOJO冒險野郎第三部(格鬥遊戲)、CAPCOM VS. SNK 2
|根據船水本人爆料,C社內有派系瞧不起2D格鬥遊戲,認為是老掉牙的產品,因此相關作的開發屢遭阻止。直到船水離社後,SF4才突然奇蹟似的宣佈開發作業,並交由Dimps全權負責。
|根據船水本人爆料,C社內有派系瞧不起2D格鬥遊戲,認為是老掉牙的產品,因此相關作的開發(如CAPCOM Fighting All-Stars)屢遭阻止。直到船水離社後,快打旋風4才突然奇蹟似的宣佈開發作業,並交由Dimps全權負責。
|-
|-
|小野義德
|小野義德
|Lasengle Inc.
|Lasengle Inc.
|<s>春麗Cosplay</s>
|<s>春麗Cosplay</s>Capcom Fighting Jam、快打旋風4系列、快打旋風對鐵拳
|<s>ほうら! きたきた(笑)</s>、喜歡強調SF2的改版次數和SF3在商業上的失敗,卻打死不敢提起上面船水紀孝的功勞<s>然後離社之後的《超級快打旋風5》評價大逆轉賞了他很大的一巴掌</s>
|<s>ほうら! きたきた(笑)</s>、喜歡強調SF2的改版次數和SF3在商業上的失敗,卻打死不敢提起上面船水紀孝的功勞<s>然後離社之後的《超級快打旋風5》評價大逆轉賞了他很大的一巴掌</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