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TCG」:修訂間差異

立花未來留言 | 貢獻
建立內容為「{{h0|TCG/集換式卡片遊戲}}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text-align:center;" |本條目歡迎有興趣的決鬥者加以補完。 |} == 簡介 == *全名為Trading Card Game(集換式卡片遊戲),又稱Collectable Card Game。 *TCG一般設定為兩人對戰,遊戲時間也比TRPG短。 *一個TCG會定期地以新的主題發售追加系列,讓遊戲更多變。通常能夠和以前的卡片組合在一起進行遊戲。…」的新頁面
 
DReaper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第3行: 第3行:
|本條目歡迎有興趣的決鬥者加以補完。
|本條目歡迎有興趣的決鬥者加以補完。
|}
|}
== 簡介 ==
== 簡介 ==
*全名為Trading Card Game(集換式卡片遊戲),又稱Collectable Card Game。
 
*TCG一般設定為兩人對戰,遊戲時間也比[[TRPG]]短。
* 全名為Trading Card Game(集換式卡片遊戲),又稱Collectable Card Game。
*一個TCG會定期地以新的主題發售追加系列,讓遊戲更多變。通常能夠和以前的卡片組合在一起進行遊戲。新舊的組合會產生過去所沒有的效果。
* TCG一般設定為兩人對戰,遊戲時間也比[[TRPG]]短。
*結合了遊戲性與收集性質的TCG[http://www.superdataresearch.com/market-data/digital-card-games/ 展現出了高度的商機],更有TCG舉辦國際比賽,吸引大批玩家參與。
* 一個TCG會定期地以新的主題發售追加系列,讓遊戲更多變。通常能夠和以前的卡片組合在一起進行遊戲。新舊的組合會產生過去所沒有的效果。
*後來發展出一些電子遊戲專用的TCG,透過把卡牌虛擬化免除製造實卡的成本同時方便處理數據(如透過遊戲更新追加新卡牌和調整卡牌能力),也減輕玩家找地方集卡牌的負擔。
* 結合了遊戲性與收集性質的TCG展現出了高度的商機,更有TCG舉辦國際比賽,吸引大批玩家參與。
**基本上只需在遊戲內不斷進行遊戲便能一直獲得新卡牌,但也有一些特別卡牌需要以特別手段入手;最近手機遊戲市場的興起甚至需要利用[[台幣戰士|課金]]抽卡<s>令推出TCG成為各惡德遊戲廠商吸金的主要手段</s>。
* 後來發展出一些電子遊戲專用的TCG,透過把卡牌虛擬化免除製造實卡的成本同時方便處理數據(如透過遊戲更新追加新卡牌和調整卡牌能力),也減輕玩家找地方集卡牌的負擔。
*事實上不同作的牌因規則大同小異有不少能混搭、混玩(如用VG的規則打遊戯王 vs WIXOSS的異種決鬥),重點是之間數值該如何正確換算
** 基本上只需在遊戲內不斷進行遊戲便能一直獲得新卡牌,但也有一些特別卡牌需要以特別手段入手;最近手機遊戲市場的興起甚至需要利用[[台幣戰士|課金]]抽卡<s>令推出TCG成為各惡德遊戲廠商吸金的主要手段</s>。
** 舉例來說,《魔法少年賈修》的魔鬼卡魔力動不動就 4000 起跳,如果數值不換算的話,遊戲王幾乎所有怪獸都會被打的嫑嫑的
* 事實上不同作的牌因規則大同小異有不少能混搭、混玩(如用VG的規則打遊戯王 vs WIXOSS的異種決鬥),重點是之間數值該如何正確換算
**<s>所以用恐龍王的卡去打甲蟲王者是有可能的</s>
** 舉例來說,《[[魔法少年賈修]]》的魔鬼卡魔力動不動就 4000 起跳,如果數值不換算的話,遊戲王幾乎所有怪獸都會被打的嫑嫑的
** <s>所以用恐龍王的卡去打甲蟲王者是有可能的</s>
 
== 術語 ==
== 術語 ==
=== 卡牌相關 ===
=== 卡牌相關 ===
*稀有度(Rarilty)
 
**TCG會對卡片設定不同的稀有度,一般來說稀有度高的卡片能力和效果都比稀有度低的卡片更強力,但稀有度和卡片強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 稀有度(Rarilty)
*閃卡(Foil)
** TCG會對卡片設定不同的稀有度,一般來說稀有度高的卡片能力和效果都比稀有度低的卡片更強力,但稀有度和卡片強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為了增加收集性,一些TCG會把高稀有度的卡片做成閃卡。
* 閃卡(Foil)
*原創卡牌(オリジナルカード,簡稱「オリカ」)
** 為了增加收集性,一些TCG會把高稀有度的卡片做成閃卡。
**也就是非官方推出,而是由玩家自行製作的卡牌。
* 原創卡牌(オリジナルカード,簡稱「オリカ」)
**因為是玩家自行定奪卡牌內容,要怎樣做也可以;型式上除了換掉固有卡牌的插畫之外,甚至會自行創作新卡牌,能力要有多[[IMBA]](例如1點法力做成20點不能被防止的傷害)也可以。
** 也就是非官方推出,而是由玩家自行製作的卡牌。
**<s>[[高達八成]]的原創卡牌的插畫也是[[美少女]],甚至有裸女。</s>
** 因為是玩家自行定奪卡牌內容,要怎樣做也可以;型式上除了換掉固有卡牌的插畫之外,甚至會自行創作新卡牌,能力要有多[[IMBA]](例如1點法力做成20點不能被防止的傷害)也可以。
**因為太自由,各TCG的公式大會都禁止使用。
** <s>[[高達八成]]的原創卡牌的插畫也是[[美少女]],甚至有裸女。</s>
*預組套牌(Pre-constructed Deck)
** 因為太自由,各TCG的公式大會都禁止使用。
**預組套牌包含一定程度張數的卡片,通常買回來就能夠馬上進行遊戲。一般附有規則書或遊戲用小道具等。
* 預組套牌(Pre-constructed Deck)
*擴張包(Booster Pack)
** 預組套牌包含一定程度張數的卡片,通常買回來就能夠馬上進行遊戲。一般附有規則書或遊戲用小道具等。
**擴張包隨機附有數至數十張左右的卡片在1包裡,不開封無法知道內容。玩家可以通過擴張包獲得比預組套牌中更強力的卡片。
* 擴張包(Booster Pack)
*卡相
** 擴張包隨機附有數至數十張左右的卡片在1包裡,不開封無法知道內容。玩家可以通過擴張包獲得比預組套牌中更強力的卡片。
**(Mint)
* 卡相
**(Excellent)
** (Mint)
**(Slightly Played)
** (Excellent)
**(Moderated Played)
** (Slightly Played)
**(Heavily Played)
** (Moderated Played)
**(Damaged)
** (Heavily Played)
** (Damaged)
 
=== 套牌相關 ===
=== 套牌相關 ===
*套牌(Deck)
 
**和[[普通]]的卡片遊戲不同,玩家要預先組好套牌。如何在牌池中選擇適合的卡片讓套牌更強是TCG的魅力之一。
* 套牌(Deck)
**通常有張數上限
** 和[[普通]]的卡片遊戲不同,玩家要預先組好套牌。如何在牌池中選擇適合的卡片讓套牌更強是TCG的魅力之一。
*套牌類型(Deck Type)
** 通常有張數上限和下
* 套牌類型(Deck Type)
** 主要是卡牌的環境、職業、故事人物等主題
** 主要是卡牌的環境、職業、故事人物等主題
*套牌主類型(Deck Archetype)
* 套牌主類型(Deck Archetype)
*快攻(Arrgo
** 快攻(Aggro Deck
**如字面意思,採取大量在遊戲前期即能發揮效果的卡片(通常會有副作用,如自傷)以速戰速決
*** <s>又稱無腦卡組</s>
*控制(Control)
*** 如字面意思,採取大量在遊戲前期即能發揮效果的卡片(通常會有副作用,如自傷),或是在最少回合下高攻擊力或是多重攻擊壓制對手,希望在最少回合數內速戰速決
**投入大量除去或反制類卡片,在一來一往中逐漸取得優勢以壓倒對手
*** 由於容易操作,因此多為初學者最早接觸的卡組類型
*組合(Combo)
** 控制(Control Deck
**搭配兩張以上發揮出的強效果,往往分出勝負的關鍵
*** <s>又稱友盡卡組</s>
**通常必有某張牌或某牌已消失
*** 投入大量破壞、除去或反制類卡片,以限制對手可活動範圍為主要目的,在一來一往中逐漸取得優勢以壓倒對手
*(Key Card)
*** 因為嚴重破壞對手的遊戲體驗,卡組類型也是最容易引發真人決鬥
**一副套牌的核心,通常會成為該副套牌名稱
** 組合/說書(Combo Deck
*(Finisher)
*** 搭配多個組合技(combo)或連鎖(chain),在一回合內召喚出組主(Key Card)或終結者(Finisher)
**擁有足以立刻結束遊戲的強大效果的卡基本上都有相對巨大的代價或限制所以通常在遊戲末盤才能出場
*** 一回合可長達30分鐘,大多勝利原因對手為了盡快解脫而先投降
*娛樂牌(Fun Deck)
*** 通常此類卡組出現在費用機制失行的遊戲,例如[[遊戲王]]和魔法風雲會
**為了魂或搞笑的套牌,為了要強行運用某些弱卡有著各種難以達成或效果薄弱的Combo,因此實力不強
** 娛樂牌(Fun Deck/Meme Deck)
*經濟套牌(Budget Deck)
*** 為了魂或搞笑的套牌,為了要強行運用某些弱卡有著各種難以達成或效果薄弱的Combo,因此實力不強
**便宜的大補帖包
** 經濟套牌(Budget Deck)
*** 泛指入手便宜,所需卡片稀有度低的卡組
** 宇宙套牌(Highlander Deck)
*** 泛指每一種卡只會投入一張的卡組
*** 名稱來自魔法風雲會賽制「高地賽制」(Highlander)
**** 高地賽制要求除基本地外的卡只能投入一張
**** 命名為「Highlander」是因為80年代電影「時空英豪」(Highlander)中的一句名台詞「In the end there can be only one」
**** 之後[[カードファイト!!_ヴァンガード(2018年版)|カードファイト!! ヴァンガード]]和Hearthstone再次把這打法發揚光
 
=== 遊戲相關 ===
=== 遊戲相關 ===
*牌庫
 
**玩家進行遊戲,未從套牌中抽出來的牌推
* 牌庫
**多數TCG均是玩家的回合開始時抽一張,同時也有某些卡牌效果可以對牌庫做成影響(即時抽牌、洗牌、棄掉牌庫中的卡牌等)
** 玩家進行遊戲,未從套牌中抽出來的牌推
**多數TCG均有「牌庫耗盡導致無法抽牌時當輸」的規則
** 多數TCG均是玩家的回合開始時抽一張,同時也有某些卡牌效果可以對牌庫做成影響(即時抽牌、洗牌、棄掉牌庫中的卡牌等)
*棄牌區(Discard pile)
** 多數TCG均有「牌庫耗盡導致無法抽牌時當輸」的規則<s>當然也有反過來的</s>
**和牌庫相對,放置使用過後的卡牌的區域
 
**多數TCG也有把棄牌區的卡牌回收再用的卡牌能力,甚至有令卡牌使用後不被放入棄牌區改為移離遊戲的能力
* 額外牌庫
*手牌(Hand)
** 玩家的第二牌推,通常擺放要特定條件才能出場的卡片
**玩家遊戲時所持有的卡牌,也是玩家唯一可以即時使用的卡牌
*** 例如[[遊戲王]]的融合怪物,要以「融合」的效果把融合怪物由額外牌組召喚到場上
*回合(Turn)
*** 同樣的例子還有[[カードファイト!! ヴァンガード]]的G區
*(Advantage)
 
*卡牌優勢(Card Advantage)
* 棄牌區(Discard pile)
**意指雙方可以使用的卡牌(通常是指手牌+場上的卡牌的和)的差距;你可以使用的卡牌比對手多時就是你有利,反之亦然
** 和牌庫相對,放置使用過後的卡牌的區域
**保持手牌充裕能擴大優勢乃各TCG共有的常識
** 多數TCG也有把棄牌區的卡牌回收再用的卡牌能力,甚至有令卡牌使用後不被放入棄牌區改為移離遊戲的能力
*一回殺(One Turn Kill)/第一回殺(First Turn Kill)
 
* 手牌(Hand)
** 玩家遊戲時所持有的卡牌,也是玩家唯一可以即時使用的卡牌
 
* 回合(Turn/Round
** 玩家規則上使用卡牌的時間
** 多數TCG會把回合再細分為階段(Phase),以此定義卡片效果可發動的時間
* 卡牌優勢(Card Advantage)
** 意指雙方可以使用的卡牌(通常是指手牌+場上的卡牌的和)的差距;你可以使用的卡牌比對手多時就是你有利,反之亦然
** 保持手牌充裕能擴大優勢乃各TCG共有的常識
 
* 一回殺(One Turn Kill)/第一回殺(First Turn Kill)
** 一回殺如字面意思,是在一個回合中從零開始達成勝利條件(通常是直接削去對手全部生命值)
** 一回殺如字面意思,是在一個回合中從零開始達成勝利條件(通常是直接削去對手全部生命值)
** 第一回殺則更嚴格,必須要是遊戲開始的第一回合,在完全未輪到對手回合的情況下達成勝利,通常在平衡極度崩壞的TCG才有可能出現<s>例如[[遊戲王]][[遊戲王]]還有[[遊戲王]]</s>
** 第一回殺則更嚴格,必須要是遊戲開始的第一回合,在完全未輪到對手回合的情況下達成勝利
*禁卡表
*** 由於多數TCG會在規則上限制玩家第一回的行動 (例如第一回不能攻擊)因此很少TCG能達成第一回殺
*** 通常在平衡極度崩壞的TCG才有可能出現<s>例如[[遊戲王]][[遊戲王]]還有[[遊戲王]]</s>
*** 加上第一回殺會令TCG變成單純的猜拳遊戲,因此TCG官方如發現此行動會以不同方法阻止玩家達成第一回殺的條件
 
* 禁卡表
** 官方為了要賣牌,通常會在每季商品中把某些卡/系列做得特別強,以吸引玩家抽卡包
** 官方為了要賣牌,通常會在每季商品中把某些卡/系列做得特別強,以吸引玩家抽卡包
** 然而不少玩家會因為這些特別強的卡主宰賽場感到不滿甚至退坑,另外當要賣下一季卡時玩家也會因為已經有足夠強的套牌而無購買意願
** 然而不少玩家會因為這些特別強的卡主宰賽場感到不滿甚至退坑,另外當要賣下一季卡時玩家也會因為已經有足夠強的套牌而無購買意願
第82行: 第112行:
* 特殊勝利
* 特殊勝利
** 各種TCG往往會存在一些達成一定條件便可以即時取勝的卡牌能力
** 各種TCG往往會存在一些達成一定條件便可以即時取勝的卡牌能力
*** 不過即時勝利的條件往往非常嚴格,往往令玩家要拼出特別牌組去配合該卡牌
*** 最有名的是《遊戲王》的「被封印的艾克佐迪亞」(及其所有身體部位卡)及《魔法風雲會》的「鬥智」(Batle of Wits)
** 最有名的是《遊戲王》的「被封印的艾克佐迪亞」(及其所有身體部位卡)及《魔法風雲會》的「鬥智」(Batle of Wits)
*** 不過即時勝利的條件通常非常嚴格,令玩家要拼出特別牌組去配合該卡牌
 
=== 比賽 ===
=== 比賽 ===
*構築(Construct)
 
*限制(Limited)
* 構築(Construct)
*輪抽(Draft)
* 限制(Limited)
*瑞士制(Swiss)
* 輪抽(Draft)
*淘汰制(Elimination)
* 瑞士制(Swiss)
* 淘汰制(Elimination)
 
=== 其他 ===
=== 其他 ===
*卡本(Binder)
 
*指示物(Counter)
* 卡本(Binder)
*(Token)
* 指示物(Counter)
*牌套(Card Sleeve)
* 衍生物(Token)
*牌盒(Deck Box)
* 牌套(Card Sleeve)
== 知名的TCG列表{{ref|原則上依年分排序,同公司者併在一起}} ==
* 牌盒(Deck Box)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知名的TCG列表<ref>原則上依年分排序,同公司者併在一起</ref>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遊戲名
!遊戲名
!開發/發行公司
!開發/發行公司
第103行: 第139行:
!備註
!備註
|-
|-
|Magic: The Gathering<br>魔法風雲會
|Magic: The Gathering
| rowspan="3" |威世智{{ref|已被孩之寶收購}}
魔法風雲會
| rowspan="3" |威世智 <ref>已被孩之寶收購</ref>
|1993
|1993
|最先發售的TCG,每年舉辦大量高獎金比賽
|最先發售的TCG,每年舉辦大量高獎金比賽<br>近年因為[[政治正確]]受害
|-
|-
|ポケモンカードゲーム<br>[[神奇]]集換式卡片遊戲
|ポケモンカードゲーム<br>[[寶可夢]]集換式卡片遊戲
|1998
|1998
|
|
|-
|-
|デュエル・マスターズ<br>Duel Masters
|デュエル・マスターズ<br>Duel Masters<br>決鬥大師
|2002
|2002
|日本由Takara Tomy發行
|日本由Takara Tomy發行,人氣跟下面的遊戲王相當
可說是稍微簡化的魔法風雲會
|-
|-
|遊☆戯☆王オフィシャルカードゲーム<br>[[遊☆戯☆]]OCG
|<s>遊☆戯☆王カードダス</s><br>遊☆戯☆王オフィシャルカードゲーム<br>[[遊戲王集換紙牌遊戲|遊☆戯☆王OCG]]
|Konami
|[[Konami]]
|1998
|<s>1998</s><ref>遊☆戯☆王カードダス為[[萬代南夢宮|萬代]]公司於1998年發行,但隔年版權便被Konami買走而中止發售</ref>1999
|在2009年更被金氏世界紀錄選為銷售卡片數目最高的卡片遊戲
|在2009年更被金氏世界紀錄選為銷售卡片數目最高的卡片遊戲
|-
|-
|アクエリアンエイジ<br>水瓶戰記
|アクエリアンエイジ<br>水瓶戰記
| rowspan="3" |Broccoli
| rowspan="4" |Broccoli
|1999
|1999
|以ACG畫師製作的卡片插圖為賣點<br>角色和道具等的主題大量引用世界各地的神話,奇異現象或是現實存在的英雄人物
|以ACG畫師製作的卡片插圖為賣點<br>角色和道具等的主題大量引用世界各地的神話,奇異現象或是現實存在的英雄人物<br>已在2017結束營運。
|-
|-
|Lycée→Lycée Overture
|Lycée→Lycée Overture
|2005
|2005
|以各美少女遊戲的人物,尤其是Visual Art's、Leaf、Alice Soft、TYPE-MOON、August等公司的作品群為賣點<br>2016由Broccoli轉由movic發行
|以各美少女遊戲的人物,尤其是Visual Art's、Leaf、Alice Soft、TYPE-MOON、August等公司的作品群為賣點<br>2016由Broccoli轉由movic發行
|-
|-
|Z/X(ゼクス)-Zillions of enemy X-
|Z/X(ゼクス)-Zillions of enemy X-
|2012
|2012
|為吸引新人而推出一系列免費的卡片。
|為吸引新人而推出一系列免費的卡片。
|-
|Vividz(ビビッヅ)
|2022
|
|-
|-
|[[デジモンシリーズ|デジタルモンスターカードゲーム]]
|[[デジモンシリーズ|デジタルモンスターカードゲーム]]
| rowspan="4" |CARDDASS{{ref|Bandai旗下。}}
| rowspan="4" |CARDDASS <ref>Bandai旗下。</ref>
|2000
|2000
|
|2020年重塑規則以及卡片重新發行
|-
|-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ガンダムウォー]]<br>[[GUNDAM WAR]]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ガンダムウォー]]<br>[[GUNDAM WAR]]
第145行: 第187行:
|クルセイドシステムカードシリーズ<br>Crusade System Card Series
|クルセイドシステムカードシリーズ<br>Crusade System Card Series
|2007
|2007
|以動畫人物為賣點的一系列卡片遊戲,系統很多部分參考了Gunadm War<br>已在2018結束營運。
|以動畫人物為賣點的一系列卡片遊戲,系統很多部分參考了Gunadm War
已在2018結束營運。
|-
|-
|バトルスピリッツ<br>Battle Spirits
|バトルスピリッツ<br>Battle Spirits
|2008
|2008
|CARDDAS系列20周年纪念
|CARDDAS系列20周年纪念,目前鋼彈卡牌<s>因為改朝換代屢屢暴死乾脆</s>合併於此系列
|-
|-
|ヴァイスシュヴァルツ<br>Weiß Schwarz<br>黑與白
|ヴァイスシュヴァルツ<br>Weiß Schwarz<br>黑與白
| rowspan="7" |武士道
| rowspan="8" |武士道
|2008
|2008
|以[[ACG]]人物為賣點的卡片遊戲
|以[[ACG]]人物為賣點的卡片遊戲
第162行: 第205行:
|ChaosTCG
|ChaosTCG
|2009
|2009
|
|已在2019年2月結束營運。
|-
|-
|モンスター・コレクション
|モンスター・コレクション
|2009{{ref|1997由富士見書房發行一版}}
|2009 <ref>1997由富士見書房發行一版</ref>
|2011由Broccoli轉由武士道發行
|2011由Broccoli轉由武士道發行<br>已在2017結束營運。
|-
|-
|カードファイト!! ヴァンガード<br>卡片戰鬥先導者
|[[カードファイト!! ヴァンガード]]<br>卡片戰鬥先導者
|2011
|2011
|
|武士道成立後第一個以自創人物為主的卡片遊戲<br>和同社的偶像動畫(如[[ミルキィホームズ]]、[[BanG Dream!]]等)有密切合作關係
|-
|-
|フューチャーカード バディファイト<br>未來卡片 戰鬥夥伴
|フューチャーカード バディファイト<br>未來卡片 戰鬥夥伴
|2014
|2014
|預定2020/8結束營運。
|已在2020年8月結束營運。
|-
|ラクエンロジック<br>Luck & Logic
|2016
|已在2018年2月結束營運。
|-
|-
|Reバース for you
|Reバース for you
|2020
|2020
|卡面主打Q版人物
|-
|Shadowverse EVOLVE<br>闇影詩章 進化
|武士道<br>Cygames
|2022
|[[闇影詩章]]的實體卡牌版<br>由武士道和Cygames聯合營運
|-
|プレシャスメモリーズ
<br>Precious Memories
| rowspan="2" |movic
|2010
|
|-
|OSICA
|2022
|
|
|-
|-
第184行: 第246行:
|2014
|2014
|另一個以ACG畫師製作的卡片插圖為賣點的卡片遊戲
|另一個以ACG畫師製作的卡片插圖為賣點的卡片遊戲
|-
|ビルディバイド<br>BUILD DIVIDE
|Aniplex
|2021
|
|}
|}
== 知名的電玩TCG ==
== 知名的電玩TCG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auto;"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遊戲名
!遊戲名
!開發/發行公司
!開發/發行公司
第209行: 第278行:
|[[三國志大戰]]
|[[三國志大戰]]
|2005
|2005
|以[[三國]]時代為背景,內容為一對一的戰爭對戰,以移動卡牌直接控制軍隊行動<br><s>有大量[[ACG|動漫]][[角色]]來打[[兼差]]為特色之一</s><br><s>被SEGA蓄意放棄的舊情人{{ref|下記的戰國大戰後被官方置諸不理,2014年年末還宣佈於翌年1月終止此遊戲的連線對戰服務}}</s>,<br><s>不過近年有死灰復燃跡象</s><br>此外還曾經推出過實卡桌遊,規則當然與本家不同
|以[[三國]]時代為背景,內容為一對一的戰爭對戰,以移動卡牌直接控制軍隊行動<br><s>有大量[[角色|動漫角色]]來打[[兼差]]為特色之一</s><br><s>被SEGA蓄意放棄的舊情人</s><ref>下記的戰國大戰後被官方置諸不理,2014年年末還宣佈於翌年1月終止此遊戲的連線對戰服務</ref>,<s>不過近年有死灰復燃跡象</s><br>此外還曾經推出過實卡桌遊,規則當然與本家不同
|-
|-
|戰國大戰
|戰國大戰
|2010
|2010
|系統大致和上作相同,背景改採用[[戰國時代(日本)|日本戰國時代]]<br><s>同樣有大量動漫角色來打兼差為特色之一</s><br><s>SEGA的新歡</s><br><s>最近因為三國志大戰要死灰復燃,似乎要被放棄</s><br>同樣也有推出過實卡桌遊<s>不過卻加入了三國、春秋戰國、日本南北朝、幕末甚至是[[櫻花大戰|太正時代]]的人物...</s>
|系統大致和上作相同,背景改採用[[戰國時代(日本)|日本戰國時代]]<br><s>同樣有大量動漫角色來打兼差為特色之一</s><br><s>SEGA的新歡</s><s>最近因為三國志大戰要死灰復燃,似乎要被放棄</s><br>同樣也有推出過實卡桌遊<s>不過卻加入了三國、春秋戰國、日本南北朝、幕末甚至是[[櫻花大戰|太正時代]]的人物...</s>
|-
|-
|Hearthstone<br>爐石戰記:魔獸英雄傳
|Hearthstone<br>[[爐石戰記]]:魔獸英雄傳
|Blizzard
|Blizzard
|2014
|2014
|以Blizzard自家的作品系列《魔獸爭霸》為背景的線上對戰遊戲,完全是電子遊戲專用的TCG之一,目前最新資料片為(反派大進擊)
|以Blizzard自家的作品系列《[[魔獸爭霸]]》為背景的線上對戰遊戲,完全是電子遊戲專用的TCG之一,目前最新資料片為(反派大進擊)<br>一開始也有實體卡,但隨著遊戲正式上線後就不再發行
|-
|-
|インフィニタ・ストラーダ
|インフィニタ・ストラーダ
|AMG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AMG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2014
|2014
|因為太糞而出名的平衡超崩壞遊戲<br>牌組卡牌數量無下限+對人戰時卡牌能力可直接在手牌中發動=100%先攻1 turn即死<br>「榮獲」[[クソゲーオブザイヤー]]2014掌機部門大賞<br>到了2016年<s>居然</s>以Eternal Destiny名義發行在steam上並調整平衡以及改成買斷制<ref>可直接買卡包,不需再抽卡</ref>,評價意外不錯
|因為太糞而出名的平衡超崩壞遊戲<br>牌組卡牌數量無下限+對人戰時卡牌能力可直接在手牌中發動=100%先攻1 turn即死<br>「榮獲」[[クソゲーオブザイヤー]]2014掌機部門大賞<br>到了2016年<s>居然</s>以Eternal Destiny名義發行在steam上並調整平衡以及改成買斷制<ref>可直接買卡包,不需再抽卡</ref>,評價意外不錯
|-
|-
|Shadowverse<br>闇影詩章
|Shadowverse<br>[[闇影詩章]]
|Cygames  
|Cygames
|rowspan="2"|2016
| rowspan="2" |2016
|以Cygames自家的作品系列《巴哈姆特之怒》為背景的線上對戰遊戲,完全是電子遊戲專用的TCG之一目前最新資料片為(鋼鐵的反叛者),經常跟各種Cy旗下IP合作推出卡背頭像等{{ref|也有跟Fate、快打旋風之類的合作過}}<br>獨立經營國際版,沒被國內吸血廠商買去賣弄腥羶色真是萬幸{{ref|像是巫師的伊莎貝爾原版是露胸,國際版還多了塊布遮起來}}
|以Cygames自家的作品系列《巴哈姆特之怒》為背景的線上對戰遊戲,完全是電子遊戲專用的TCG之一<br>目前最新資料片為(超越災禍者),經常跟各種Cy旗下IP合作推出卡背頭像等 <ref>也有跟Fate、快打旋風之類的合作過</ref><br>獨立經營國際版,沒被國內吸血廠商買去賣弄腥羶色真是萬幸 <ref>像是巫師的伊莎貝爾原版是露胸,國際版還多了塊布遮起來</ref>
|-
|-
|Gwent<br>昆特牌
|Gwent<br>昆特牌
|CD Projekt RED
|CD Projekt RED
|原本是《巫師3:狂獵》的一個迷你遊戲<s>好玩得即使途人有重要事要辦,對他說一句「來盤昆特牌吧!」就會立即掉頭和你玩一盤</s>於2016年9月被單獨遊戲化<br>規則是雙方比戰力點數大,賽制卻是在不重置牌庫的情況下以3局2勝制分勝負,讓牌組總戰力落後於對手的玩家有機會以{{wp|田忌賽馬}}的方式取勝
|原本是《巫師3:狂獵》的一個迷你遊戲<br><s>好玩得即使途人有重要事要辦,對他說一句「來盤昆特牌吧!」就會立即掉頭和你玩一盤</s><br>於2016年9月被單獨遊戲化規則是雙方比戰力點數大,賽制卻是在不重置牌庫的情況下以3局2勝制分勝負,讓牌組總戰力落後於對手的玩家有機會以[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D%99%E8%86%91&uselang=zh-tw#%E7%94%B0%E5%BF%8C%E8%B3%BD%E9%A6%AC 田忌賽馬]的方式取勝
|}
|}
== 連結 ==
== 連結 ==
*[[RPG]]
 
*[[TRPG]]
* [[RPG]]
**<s>[[危險玩具]]</s>
* [[TRPG]]
*[[Wikipedia:ja:トレーディングカードゲーム|維基百科:トレーディングカードゲーム]]
** <s>[[危險玩具]]</s>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A4%E6%8F%9B%E5%8D%A1%E7%89%87%E9%81%8A%E6%88%B2 維基百科:トレーディングカードゲーム]
 
== 回應 ==
== 回應 ==
{{pcomment}}
[[討論:TCG]]
 
== 備註 ==
== 備註 ==
<references />
<references/>
[[category:遊戲]]
 
[[分類:遊戲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