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

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太陽系(太陽系/Solar System)

解說

  • 以恆星太陽為中心,並以九減一等於八大行星等所有受到其重力影響的星體而圍繞形成的恆星系統。
  • 廣義上太陽系的範圍最遠達到奧特雲。
  • 由於是地球人類誕生的星系,因此許多作品(特別是SF)在撰寫時都會約略提到這座恆星系。
    • 有一段時間太陽系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但現今的觀測已經表明太陽系只不過是位於銀河系獵戶臂上的小型恆星系。
    • 而且根據觀測數據表明,銀河系也並非是宇宙的中心。

太陽系成員

主恆星

太陽(☉)[1]

  • 太陽系的主恆星,也是太陽系內部最大的星體,佔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 膝枕。

八大行星/Planet

  • 各大星體示意圖上都能看到,象徵太陽系存在的巨大星體,雖然水星其實比最大的衛星木衛三還小
  • 除了地球以外,七大行星的名字都來自於希臘羅馬神話。
  • 雖然一般分為岩石行星、氣體巨行星與冰巨行星三類,不過即便是氣體巨行星與冰巨行星,內部仍然有岩石構成的內核。
    • 岩石行星:表面由岩石構成的行星,擁有金屬內核,內核與表面中間擁有由矽酸鹽構成的地涵,又稱類地行星。
    • 氣體巨行星:由液態氫與濃厚大氣層構成的巨大行星。
    • 冰巨行星:由冰構成的巨行星。
  • 根據2006年8月24日通過的國際天文學會行星定義,一個星體要被劃為行星,必須要符合以下定義:
  • 軌道是環繞著太陽。
    • 雖然是廢話,但這句話因為講的是「行星」而不是指「被劃歸為太陽系的行星」,因此換句話說根據此定義,軌道環繞在太陽以外恆星的星體就不是行星,而這很明顯跟一般常識有明顯差異。
  • 有足夠的質量能維持流體靜力平衡(接近球體的形狀)。
    • 這句話一是要星體足夠重,二是要求星體遠離其它更大的星體、不致受過大引力影響而被拉成橢球狀。
  • 能清除「相似軌道上」的其它天體。
    • 也是要求星體足夠重,可以利用引力作用把其它天體甩走,或乾脆吸過來合並成一顆更大的星體。
    • 但因為這個規定(特別是第三點)定義十分模糊,特別是不少行星的軌道上都有特洛伊小行星群,所以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樣武斷定義是有問題的。
  • 關於星體代表符號
    •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符號是近現代擬定的,並非從煉金術符號傳承下來,因沒有望遠鏡的古代無法用肉眼看到這三顆星。

水星(☿)

  • 英名Mercury,中國古稱辰星。
  • 岩石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0.38 AU[2],自轉週期約58.6地球日,公轉週期約88地球日。
  • 由於位在地球內側軌道,因此只有太陽升落的時候才比較容易看的到。
    • 公元前5世紀時,希臘天文學家認為水星是兩個不同的天體,這是因為它時常交替地出現在太陽的兩側:一顆出現在日落之後,它被叫做墨丘利;另一顆則出現在日出之前,為了紀念太陽神阿波羅,它被稱為阿波羅。
    • 畢達哥拉斯後來指出他們實際上是相同的一顆行星。
  • 太陽系最細小的行星,質量只有約地球的5.5%、半徑約為地球的38%。
    • 比木星的衛星木衛三、土星的衛星土衛六還要細小,跟太陽系衛星大小中排行第三的木衛四差不多大小。
  • 質量太小,引力無法留住氣體的逃逸,加上太接近太陽,直接受到高溫和強烈的太陽風影響,原始的大氣早已消失殆盡。
    • 現在的水星大氣來自太陽風和水星外殼的放射性衰變,綜合的大氣壓力約為10-15[3],比月球的大氣層[4]還要薄得多,幾乎等如沒有。
  • 由於缺乏大氣層調節,水星表面日夜溫差極大,白天的溫度可以高達420°C ,到了夜間會降至-180°C。
    • 但意外地它有適合人類移居的地點:位於南北兩極的環形山因為水星微弱的軸傾斜以及因為基本沒有大氣,所以有日光照射的部分的熱量很難擕帶至此,溫度常年恆定(大約-200℃)。
    • 適當的人類活動將能加熱殖民地以達到一個舒適的溫度,相比週圍大部分區域來說,較低的環境溫度將能使散失的熱量更易處理。
    • 話雖如此,但面積太小加上沒有大氣層,只能建設小規模封閉設施,例如研究站之類。
  • 因為太靠近太陽造成觀測上的不易,截至2019年也僅有三個探測器以飛掠方式探測過,總計探查過水星約75%的外表。
  • 目前未發現衛星存在。
  • 唯一與太陽軌道共振的行星。
    • 相對於恆星,它每自轉三圈的時間與它在軌道上繞行太陽兩圈的時間幾乎完全相等。
    • 從太陽看水星,參照它的自轉與軌道上的公轉運動,是每兩個水星年才一個太陽日。
      • 因此,對一位在水星上的觀測者來說,一天相當於兩年
  • 有時候會經過太陽盤面,這個現象為「水星凌日」。

金星(♀︎)

  • 英名Venus,中國古稱啟明、太白、長庚。
  • 岩石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0.72 AU,自轉週期約243地球日,公轉週期約224地球日。
  • 由於位在地球內側軌道,因此也一樣是太陽升落的時候才比較容易觀測到。
    • 不過相較於水星過分靠近太陽,金星離太陽還多少有段距離,所以入夜也還是能看到[5]
  • 自轉方向與其他行星相反,而且轉速比公轉週期還長
    • 其他行星的自轉向從地球北極側的軌道面來看都是逆時針,但是金星為順時針。
      • 推測可能是數十億年前經歷一次巨大撞擊事件,把金星的自轉方向反轉。
    • 金星的公轉週期比自轉週期快,也是行星中唯一的案例。
    • 因為自轉極慢,所以無法像其他行星一般形成自轉磁場對抗太陽風,所以太陽風造成金星大氣層有大量的物質逸散跟放電磁場。
    • 不過更特異的是金星的大氣自轉速度遠超行星自身自轉的速度(俗稱超自轉現象),大約4個地球日就能繞金星一周,風速也高達每小時360公里。
  • 目前未發現衛星存在。[6]
  • 雖然是行星中大小最接近地球的存在(直徑約是地球的95%),但是惡劣的地表環境讓他從適合移居的星球順序中落後於火星。
    • 大氣層是四顆岩石行星中最厚,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等同於地球水下1千公尺深。
    • 而且成分超過96%都是會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以至於金星表面是個有著高溫與高壓的地獄,溫度達到460°C以上,比水星的向陽面還高。
    • 也因為大氣層非常濃厚,太陽光無法照射至金星地表,高壓也使地表的超臨界二氧化碳不再以氣體形式而是以超臨界流體出現,形成覆蓋整個金星表面的另一種形式的、導熱率很高的「海洋」,所以金星地表溫度非常平均。
      • 金星地表的溫度只跟海拔高度有關,所以海拔最高的馬克士威山(高約11公里)是溫度最低的地點,約380°C。
    • 由於主要的大氣成分為二氧化碳,在太陽光下結合二氧化硫和水蒸氣後會形成硫酸雨[7],不過這種雨不會降到地面,會在到達地表前(約25公里)受熱蒸發形成幡狀雲。
  • 雖然高溫高壓使金星地表並不適合生物生存,但部分科學家認為金星還是存在著一些適宜居住的區域。
    • 距離金星地表50公里附近的大氣溫度、壓力及太陽輻射水平適宜,微生物可能棲身於此處。
    • 金星探測器任務的資料顯示在高層大氣中已發現了磷化氫和羰基硫,前者難以在金星大氣中穩定存在,在地球上是厭氧微生物代謝產生,後者則很難在無機過程中產生,這些都為金星生物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
  • 自古以來有最多相關二次創作的星球,可能是因為金星是天空中第三明亮的天體(僅次於日月)。
    • 羅馬神話中以愛神維納斯命名,所以金星被視為美麗的象徵。
    • 在中國神話中卻被刻畫為一個老者,也就是玉皇大帝的使者太白金星。
    • 著名詩人李白也是據說為金星轉世,所以字「太白」。
  • 女人的起源地。
  • 和水星一樣會有「金星凌日」,但頻率極稀少,上一次是2012年,下一次預計是2117年。

地球(⊕)

  • 英名Earth,是人類誕生與生存的行星。
  • 岩石行星,也是岩石行星中最大的。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1 AU,自轉週期約1地球日,公轉週期約1地球年。
  • 為目前已知天體中唯一一個於地表有液態水穩定存在的。
  • 只有一個衛星月球,太陽系衛星大小排名中第5。
  • 地球只有一個,但…(ry
  • 座落最多古文明的星球,雖然被稱為銀河系邊緣的細小行星,但經常被異星生物虎視眈眈。
    • 不論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甚或是日本動漫,都可以找到外星人把地球稱為鄉下或落後之地的相關橋段或設計。

火星(♂︎)

  • 英名Mars,中國古稱熒惑。
  • 岩石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1.5 AU,自轉週期約1地球日,公轉週期約687地球日。
  • 自從被證實有稀薄大氣以及確認南北極的冰蓋後,成為人類移居星球的第一目標。
    • 為目前第一個有進行載人登陸計畫的行星,也是最多探測器成功登陸以及定期觀測的。
  • 其上海拔高度為21299公尺的奧林帕斯山曾被認定為是全太陽系最高的山丘,此一紀錄雖已被灶神星的雷亞希爾維亞撞擊坑所屬的中央丘(22000公尺以上)所超越,但仍是全太陽系最大的火山。
    • 奧林帕斯山會如此之高,可能是因為火星沒有板塊運動,以至於岩漿不會流動,而會持續在同一點噴發所致。
  • 187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亞帕雷利在用望遠鏡觀測火星的時候,發現火星上有許多溝槽(canali),但在翻譯為英文時錯誤的翻譯為運河(canal),後來傳到美國後,不知怎麼的被當成了火星人存在的證據。
    • 後來經過水手四號的探測後,學界普遍認為火星運河不過是個錯覺
  • 另外英國作家威爾斯撰寫的小說《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描寫的火星人形象更成為了後來人類想像的外星人其基本樣貌。
  • 由於火星的適宜條件,它將是人類外星殖民的首選地點。
    • 自轉週期跟地球相若(24小時39分35.244秒)。
    • 轉軸傾角為25.19°,與地球的23.44°較為接近,因此火星季節與地球相似(但各季節的長度會比地球長將近一倍)。
    • 大氣層雖然稀薄,但足夠讓宇宙船進行大氣制動及飛行。
    • 有凍結的水冰,而且地底泥土水份比地表多,有地下水的可能性相當高。
    • 平均溫度在-87°C到5°C之間,雖然寒冷但並非是個無法剋服的溫度。
    • 不過要實現火星殖民,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少,例如過低的氣壓[8]以及其帶來的太陽輻射和宇宙線的問題、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過低(低於0.4%)、地表引力過低(地球的38%)引致的健康問題等。
  • 目前發現兩顆衛星(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9]),根據研究後都推測應該不是與火星同時形成的衛星,而是被捕獲的小行星。
  • 男人的起源地。

木星(♃)

  • 英名Jupiter,中國古稱歲星,因其環繞太陽需時約十二年,與十二地支對應。
  • 氣體巨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5.2 AU,自轉週期約10小時,公轉週期約11.8地球年。
  •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
    • 其質量是其他七顆行星總和的2.5倍。
    • 因為木星的存在,導致太陽系的質心落在太陽表面以外,距離太陽中心1.068太陽半徑。
    • 理論模型顯示,如果木星的質量比現在更大,而不是僅有目前的質量,它將會繼續收縮。
      • 隨著質量的增加,內部會因為壓力的增加而縮小體積。
      • 結果是,木星被認為已經幾乎達到了行星結構和演化史所能決定的最大半徑。
        • 現在木星每年縮小約2公分。當木星形成的時候,直徑大約是現在的2倍。
  • 因為其巨大質量,也可以說是太陽系最大的吸塵器(無誤)。
    • 大部分入侵太陽系內部的小星體,例如彗星或者是隕石只要一經過木星,就會先被木星吸引過去。
    • 好一點的情況是變成木星的衛星(不過這些捕獲衛星軌道都不太穩定),差一點的就會直接撞上木星,然後被木星的大氣層吞掉,例如下述的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
    • 若是沒有木星幫忙掃掉眾多入侵太陽系內部的隕石與彗星,地球遭受外來隕石與彗星撞擊的可能性將會提升許多,也更容易發生文明覆滅甚至於種族大滅絕的慘事,屆時別說人類,地球很可能連較高等的生命都無法孕育。
    • 而人類也利用他的巨大重力替星際探測器進行重力加速,像是知名的先鋒10號、11號[10]與航海家1號、2號[11]都利用過[12]
  • 截至2018年,共發現擁有高達78顆衛星[13][14],其中4顆伽利略衛星更是人盡皆知。
    • 木衛一愛歐(Io)其上擁有豐富的火山地形(因為離木星太近,所以內部地涵被木星潮汐力給影響熔解,進而噴發),是太陽系最為活躍的星體。太陽系衛星大小排名第4。
    • 木衛二歐羅巴(Europa)是表面覆蓋厚實冰層,並推估內部有液態水的衛星,由於是太陽系唯二擁有自然液態水的天體,天文學家認為冰層底下或許可能有極為基礎的生命存在。太陽系衛星大小排名第6。
    • 木衛三蓋尼美德(Ganymede)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比水星大。跟愛歐、歐羅巴一樣受到木星潮汐力的影響,有著地質活動的發生,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發現有類似於岩石行星一般因內核流動產生磁場的衛星。
      • 伽利略衛星中唯一的男性。
    • 木衛四卡利斯托(Callisto)為四者中最外圍的,相較之下比較沒特色,不過學界認為當人類往外太空發展時,木衛四上很適合建立宇宙基地[15]。太陽系衛星大小排名第3,幾乎跟水星一樣大(直徑約為水星的99%)。
  • 擁有行星環系統,不過非常的薄,顏色也非常黯淡[16],需以大型天文望遠鏡才能勉強看現主環偏生這玩意是四個木星環中最細小的
  • 最大特徵「大紅斑」實為一個超巨形反氣旋風暴。
    • 自1830年開始,已經被持續觀測了189年。
    • 但在1665年-1713年間已有觀察的紀錄,也有可能是相同的風暴,如此表示它已經持續存在至少350年。
    • 直徑為東西長24,000 ~ 40,000公里、南北寬12,000 ~ 14,000公里,大到足以放進2至3個地球。
    • 一些數學模型表明這個風暴是穩定的,可能是這顆行星上一個永久性的特徵。
    • 在有登場的作品中裡頭通常都藏著很不妙的東西。

土星(♄)

  • 英名Saturn,中國古稱鎮星。
    • 其英文名的含意是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而不是惡魔撒旦
    • 但在早期也被暱稱為惡魔之星,原因是早期的望遠鏡倍率較差在觀測時會被土星環影響觀測大小,這種忽大忽小的觀測效果被認為是有惡魔在影響。
  • 為行星中肉眼觀測的極限。
  • 氣體巨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9.6 AU,自轉週期約10.5小時,公轉週期約29.5地球年。
  • 唯一一個平均密度小於水的行星。
  • 太陽系次大的行星,與木星一起佔據了太陽系所有行星總質量的92%。
    • 不過木星的質量是土星的3.34倍,相比之下這個次大的行星是個小弟般的存在。
  • 擁有明亮的土星環,這也幾乎是土星的註冊商標。
    • 其實不只土星,木星、天王星與海王星都有環,但木星與海王星的環太過細小而且反光率低,就算動用望遠鏡也不太容易發現。
    • 相反土星環有99.9%以冰組成,反照率極高,使用現代的小望遠鏡或是品質精良的雙筒望遠鏡就可以看見。
    • 可能非常古老,日期可以追溯至土星本身的形成。
      • 但在土星磁場影響下,土星環上的物質以環雨的形式掉落到土星,預計土星環將在一億年內完全消失。
  • 與木星相似,巨大的大氣結構為土星帶來一些特別的氣候景象:
    • 大白斑:又稱「大白橢圓」,是與木星上的大紅斑做對應的比喻名稱。一種在土星上週期性出現的典型白色斑點。
      • 發生在夏至[17],開始時通常是一個獨立的小斑點,但是接著在經度上很快的擴展。理論認為大白斑是巨型的大氣上升湧流,或是熱力上的不穩定所形成。
      • 直徑可以達到數千公里寬,已經大到足以從地球上用小望遠鏡看見。
        • 1990年形成的大白斑甚至能環繞土星一周。
    • 龍之風暴:發生在土星南半球的一個巨大且明亮的複雜的對流風暴。看起來都是長壽和週期性的突然發光,產生戲劇性的白色羽狀然後下沉。
      • 一般也都是強烈的無線電波源。
    • 土星六邊形:位於土星北極,大約位於土星北緯78度左右的區域。一個近似六邊形的環狀雲層。
      • 最外圈的六邊形邊長約為14,500公里長,比地球的直徑還長約2,000公里,直徑更可達29,000公里。
      • 自轉週期為10小時39分鐘24秒,與土星內部的無線電發射週期相同。
      • 跟其他土星上發現的可見雲彩一樣,在經度上沒有移動。
      • 顏色會發生變化,根據卡西尼號的觀測資料,2012年至2016年間,土星六邊形的顏色從主要為藍色變成大部分為金色。
        • 推測是因為季節變化,極地暴露在陽光下產生了陰霾導致。
  • 目前共發現82顆衛星。
    • 其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也比水星大[18],為太陽系衛星大小排名第2。
      • 唯一擁有明顯大氣層的衛星,大氣壓力約為地球的1.45倍,總質量約為地球的1.19倍。
      • 因為其大氣層濃度和組成物質的關係,讓科學家們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
    • 最讓星際大戰迷津津樂道的是土衛一,土衛一外觀跟星際大戰中的死星極為相似,不過土衛一的影像是在星際大戰放映後過了三年才獲得的
      • 另外土衛一是已知的太陽系各衛星中,質量足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中最小的一個(只有部分角度才可明顯看出類橢圓形)。

天王星(⛢)

  • 英名Uranus。
    • 讀音是「烏拉諾斯」,不是「Your Anus(你的月工門)」
  • 冰巨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19.2 AU,自轉週期約17小時,公轉週期約84.3地球年。
  • 行星中除了地球外,唯一一個不以羅馬名命名的行星,而是直接採用希臘名命名[19]
  • 上古的傳說中並沒有這顆星體[20],1781年由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發現。
    • 天王星在被確認是行星之前,已經被觀測了很多次,但都把它當作恆星看待。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690年。
    • 有一段時間也用赫歇爾的名字稱呼該星球,後來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波德提議採用Uranus後,大部份的天文學家隨即逐漸以此命名。
    • 赫歇爾本人則是傾向命名成他的贊助人,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不過大部份的天文學家都不贊成。
  • 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寒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
    • 以前「最寒冷行星」的稱號由冥王星持有,但隨著冥王星被重新分類到矮行星的關係,該稱號就轉由天王星持有。
  • 最大特色是自轉軸與公轉軌道面幾乎平行,像是躺著公轉一樣
    • 每一個極都會有被太陽持續的照射42個地球年的極晝,而在另外42個地球年則處於極夜。
    • 在一年之中,天王星的極區得到來自於太陽的能量多於赤道。
      • 不過,天王星的赤道依然比極區熱,而導致這種結果的機制仍然未知。
  • 擁有行星環,是繼土星後第二個被發現的行星環。
    • 確實發現的日期為1977年3月10日,差不多是天王星被確認為行星的200年後。
    • 天王星環相當年輕,在圓環之間的空隙和混濁度上的差異顯示它們並非與天王星同時形成。
      • 可能是一次高速的撞擊或是潮汐力扯碎衛星一部分形成的碎片。
    • 現時共發現13個天王星環,而且都非常狹小,能用一般天文望看見的只有主要由冰組成、反照率較高的ε環。
  • 目前共發現27個衛星。

海王星(♆)

  • 英名Neptune。
  • 冰巨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30.1 AU,自轉週期約16小時,公轉週期約165.2地球年。
  • 同樣是上古沒有發現而無記載的星體,1846年由法國天文學家奧本·拉維爾(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發現。
    • 和天王星一樣,在被確認是行星之前,已經被觀測了很多次。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612年的伽利略。
    • 如何命名也讓天文學家們頗為頭大,不過在拉維爾決定採用Neptune後,所有的天文學家都一致改用該名字。
  • 為第一個計算先於觀測的行星,在計算出天體後才進行觀測證實。
    • 由於天王星的軌道與計算的結果不符,天文學家認為是因為有第八顆行星的重力影響。
    • 1843年約翰·柯西·亞當斯已經計算出其軌道,但結果不獲重視。
    • 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按拉維爾的計算結果觀測到海王星,其位置與預測的位置相距不到1°。
  • 由於距離太陽最遠,所以縱使地方最低溫度不如天王星,整體平均溫度依然是太陽系行星中最低。
    • 以前「平均溫度最低的行星」的稱號由冥王星持有,但隨著冥王星被(ry
  • 跟另外三個巨行星一樣,擁有5個行星環,而且是四個巨行星中規模最小的。
    • 這些行星環有一個特別的「堆狀」結構,在某個位置會顯得較為厚重。
      • 其起因目前不明,但可能關乎於附近軌道上的小衛星的引力相互作用。
    • 由於距離太遠加上環身狹窄、反照度低,最亮的環[21]雖然已經被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拍攝,但昏暗的環仍然遠遠低於能見度門檻。
      • 因此海王星環一直到1989年航海家2號飛越海王星時才正式確認存在。
    • 和天王星一樣,海王星環被認為是比較年輕的,而且很可能大大地低於它們自己的年齡。
    • 2005年新發表的在地球上觀察的結果表明,海王星的環比原先以為的更不穩定。凱克天文台在2002年和2003年拍攝的圖像顯示,與航海家2號拍攝時相比,海王星環發生了顯著的退化,特別是「自由弧」,也許在一個世紀左右就會消失。
  • 雖然比不上木星的大紅斑般有名,但海王星上有著類似的超巨大反氣旋風暴「大暗斑」,大小足以吞噬整個地球。
    • 跟大紅斑的強烈顏色對比不同,大暗斑相對於其他地區顏色分別不大,只是較暗淡。
    • 外圍風速高達每小時2,100公里,比地球上的音速(每小時1,224公里)還要高得多,是太陽系最強烈的風。
    • 1994年哈伯太空望遠鏡再度拍攝海王星的斑點時,大暗斑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使得天文學家不得不認為它不是被遮蓋了就是消失了。
      • 然而,另一個幾乎相同的斑點湧現在海王星的北半球,這個新的斑點被稱為北大暗斑(NGDS),被持續觀測了數年之久。
    • 類似的反氣旋風暴還有「滑行車」、「小暗斑」等。
  • 目前發現14個衛星。
    • 海衛一是唯一擁有足夠質量成為球體的海王星衛星。
      • 也是唯一運行於逆行軌道的衛星,應該是一顆被海王星俘獲的古柏帶天體。
    • 海衛八則是衛星中介於流體靜力平衡界線的天體,海衛八已呈現非球型外觀,而目前發現的的衛星中比他大的都是呈現球型。

矮行星/Dwarf Planet

  • 2006年行星重定義後,將一些大小不夠大但又有著球形達到重力靜力平衡的星體劃歸為矮行星。
  • 目前國際天文學會公認為五顆。
  • 由於定義上與小行星重疊,也有的矮行星最初是被認定為小行星,故五顆矮行星都有小行星編號。

穀神星(⚳)

  • 英名Ceres(1)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2.8 AU,自轉週期約9小時,公轉週期約4.6地球年。
  • 位於小行星帶,當中最亮的天體,同時是小行星第一號,由義大利神父朱塞普·皮亞齊在1801年發現。
  • 由岩石和冰組成,估計它的質量佔整個主小行星帶的1/3,也是主小行星帶唯一已知自身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天體。
  • 發現當初曾讓大部份人確信這是太陽系真正的第五行星(參看下述法厄同的描述),但隨後在附近的宙域發現了越來越多大小接近的「行星」後,天文學家重新認識到這是不同於行星的一種星體,所以才重新分類為小行星。
  • 冰層之下可能留有液態水的內部海洋,表面可能是水冰和不同的水合物礦物,像是黏土和碳酸鹽的混合物。
    • 在2014年1月更在幾個地區檢測到排放出的水蒸氣。

冥王星(♇)

  • 英名Pluto(134540)
  • 位於庫伯帶的原九大行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39.5 AU,自轉週期約6.4地球日,公轉週期約248地球年。
  • 由於當初計算不正確,天文學家們以為天王星和海王星軌道都與預期不符是因為還有第九顆行星,所以帕西法爾·羅威爾便開始尋找第九顆行星,之後在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的努力之下終於發現了「疑似」第九顆行星。
  • 之後在英國少女薇妮媞雅·邦尼的提議下,以冥王星命名這顆第九行星,之後這「第九行星」的位置從1930年被發現開始,長達70多年都是由冥王星佔據著。
  • 相較於其他八大行星,其運行軌道相當特別:其他行星軌道接近圓形、靠近黃道面;而冥王星則呈現17°的傾斜,與及高度偏心的橢圓軌道。
    • 其狹長的公轉軌道更會讓冥王星在一小部分時間比海王星軌道更接近太陽。
      • 但由於實際上沒有交匯點[23]、兩者有2:3平均運動軌道共振的關係,所以海王星和冥王星並不會相撞。
  • 隨著觀測數據越來越多,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沒有想像中的大後,開始懷疑冥王星作為行星位置的正當性,終於在2006年,國際天文年會上以投票的方式正式通過行星定義,並以此將冥王星從行星行列中剔除、並編以小行星編號。但是冥王星發現時間遠遠早於上面的「一號」穀神星,為什麽不乾脆給個零號呢
    • 雖然當年參加天文學會的天文學家多達3200人,但投票卻安排在年會的最後一天(許多與會的天文學家早已歸國),因此最後參加投票的僅有424人,並以237票贊成、153票反對與30票棄權的方式通過。
    • 正如上方行星定義那裡提過的,部分天文學家認為這樣的定義並不恰當,甚至有部分美國人則認為當時投票的大部份都是歐洲天文學家,進而質疑他們是否因為厭惡美國才刻意要讓冥王星失去行星資格。
    • 另外有關天王星的軌道問題,最後是在航海家二號通過海王星,並重新估算海王星的質量後,確定原先的公式並不需要再增加一個行星去穩定它。
  • 有關這顆矮行星的故事可以參考  這首歌還有依照這首歌製作的  PV
  • 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最靠近冥王星(距離冥王星南半球約9600公里的高度),預計可以取得更多冥王星的地質資料。
    • 新視野號對冥王星的探查任務從2015年3月份開始,於2015年12月時結束,後續將深入庫伯帶進行探查。
  • 可能是人類史上發現的星球中唯一擁有「心」的星球。
    • 無巧不成書,新視野號接近冥王星的時候拍攝到了一片巨大的冰原,而該冰原從遠處來看外型宛如一顆「愛心」,該區現已被命名為「湯博區」以紀念發現者克萊德·湯博教授。
  • 說不定未來會有人在上面刻上自己與戀人的名字。
  • 雖然已經不是行星,但冥王星擁有的衛星系統依然獨樹一格:
    • 冥衛一凱倫(Charon)大小大致有冥王星的一半,兩者之間的影響造成冥王星實際上是繞著冥衛一與冥王星自身中央的一個點公轉,亦即嚴格來說,冥衛一與冥王星是一個雙矮行星系統,但冥衛一從來沒有被提升為矮行星。[24]
    • 另外相互潮汐鎖定,兩天體沿質心公轉的周期與各自自轉周期相同,也就是說兩者永遠以同一面面向對方。
    • 除去冥衛一,冥王星另外還有四個衛星(Nix,Hydra,Styx,Cerberus),在小行星中也是獨具一格。
      • 軌道都處於或接近軌道共振。冥衛一、冥衛二、冥衛三、冥衛四、冥衛五的軌道周期之比也接近1:3:4:5:6。
  • 另外更讓科學家感到錯愕的是,冥王星明明比土衛六甚至比月球還小,它卻有大氣層
    • 早在1985年天文學家就透過掩星方式觀測到冥王星的大氣層,而在新視野號經過時,更直接透過攝影機與觀測裝置直接觀測到了大氣層的存在。
    • 大氣層內的甲烷也讓冥王星產生逆溫現象,地表10公里上空的平均溫度比地表高36開爾文。
    • 冥王星本身的直徑在新視野號接近前會有巨大誤差範圍,一個原因便是因為這個稀薄大氣層影響到了估算精確度。

鬩神星

  • 英名Eris(136199)。
  • 其名字源自於引發特洛伊戰爭的紛爭女神厄里斯。
    • 相當諷刺的是,鬩神星的存在確實為天文學界帶來不小紛爭,而這場紛爭到目前為止也尚未停歇。
  • 位於離散帶。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67.7 AU,自轉週期約26小時,公轉週期約557地球年。
  • 2005年1月5日在麥可·布朗率領的團隊解析照片時意外發現的星體,當時布朗先生以某部很紅的歐美影集的女主角齊娜(Xena)為其取名。
  • 擁有一顆衛星「鬩衛一」。
    • 以希臘神話中厄里斯的其中一位女兒的名字命名為迪絲諾美亞(違法女神)。
  • 害冥王星被踢下九大行星寶座的元凶(無誤)。
    • 在經過觀測解析後,發現其直徑與質量都與冥王星在伯仲之間,進而使冥王星持有70多年的行星資格直接受到衝擊,最後在2006年行星重定義中因為分類改變而讓冥王星從行星寶座上被踹了下來。
    • 過去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只是有爭議但沒有被挑戰,是因為當時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也還是比冥王星小,而鬩神星的發現終於使得這個問題浮上檯面,變成天文學家們不得不去面對的最大問題。
    • 因為距離太遠,鬩神星與冥王星哪個比較大一直有爭議(兩顆星體的直徑與質量都是估計值,而且誤差範圍很大),在新視野號接近冥王星之前,大部份的學者認為鬩神星比較大,但也有少部份學者認為冥王星比較大。
    • 直到新視野號近距離觀測冥王星後,確定冥王星直徑是比預估要大的2370公里,相較於鬩神星的2326公里(誤差範圍12公里),故確定冥王星是矮行星與海王星外星體中最大的星體。

鳥神星

  • 英名Makemake(136472)
  • 位於庫伯帶。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45.8 AU,自轉週期約7.8小時,公轉週期約309.9地球年。
  • 在2005年3月31日發現,由於發現時間接近復活節,因此遵循國際天文學會的命名規則[25],以復活節島傳承的創世神瑪奇瑪奇命名之。
  • 曾經在1930年代被觀測到,當時鳥神星距黃道只有幾度,但因位置也相當靠近銀河,導致無法從密布恆星的背景中重新找出來。
    • 另外因為它的高軌道傾角,所以雖然鳥神星有較高的亮度(約冥王星的1/5),但有相當一段長時間沒被發現。因為多數搜尋小行星的活動都是緊鄰著發現率最高的黃道進行的。
  • 擁有一顆衛星「鳥衛一」。
    • 暫時未有正式名稱,只有編號「S/2015 (136472) 1」,暱稱MK 2,上述的鳥衛一是按照衛星命名習慣推定的中文名稱。
    • 初步的觀測表明它的反照率與木炭類似,是一顆極暗的星體,亮度比古柏帶中第二亮的星體鳥神星暗1300倍,形成強烈的對比。

妊神星

  • 英名Haumea(136108)。
  • 名字源自於夏威夷的大地女神郝美亞。
  • 位於庫伯帶。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43.1 AU,自轉週期約3.9小時,公轉週期約283.3地球年。
  • 雖然是矮行星,不過與其他矮行星不同,其外觀是一個橄欖球形狀的橢圓形。
    • 原因可能來自其超高的自轉速度:妊神星的亮度波動周期很短,只有3.9小時,唯一的解釋是其自轉周期也是這一長度。
  • 擁有兩個衛星:妊衛一希亞卡(Hiʻiaka)和納瑪卡(Nāmaka)。
  • 擁有星環,半徑約2287公里,寬約70公里,自轉週期約是妊神星的三倍。這也是首度在海王星外天體(TNO)發現環構造。
  • 有一個專屬的小天體家族「妊神星族」,是現時唯一確定的外海王星天體的碰撞家族。
    • 包括上述的妊衛一、妊衛二、星環等,在妊神星附近散落許多小天體,與妊神星共用相似的繞日軌道。

小行星帶

  • 小行星是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 雖然眾多示意圖或影片上都會把小行星帶以一堆密集白點或岩塊的方式表示,但實際上小行星帶的天體並不密集,彼此之間都相距甚遠,若非刻意將軌道貼近小行星的話是不會接近任何一顆小行星的。
  • 根據其光譜的不同,分為以下幾類:
C型(Carbon) 以碳為主,大約占小行星的75%,也是數量最多的小行星。
S型 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約佔17%,大部分落到地球的隕石其構成都與之相近。
M型(Metal) 除去以上兩種,大部份的小行星屬於該類,可能擁有金屬核。
E型(Enstatite) 這類小行星的表面主要由頑火輝石(Enstatite)構成,它們的反照率比較高,一般在0.4以上。它們的構成可能與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另一類石隕石)相似。
V型(Vesta) 這類非常稀有的小行星的組成與S-型小行星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它們含有比較多的輝石。有些天文學者懷疑他們是從灶神星(Vesta)上面分離出來的。
G型 它們可以被看做是C-型小行星的一種。它們的光譜非常類似,但在紫外線部分G-型小行星有不同的吸收線。
B型 它們與C-型小行星和G-型小行星相似,但紫外線的光譜不同。
F型 也是C-型小行星的一種。它們在紫外線部分的光譜不同,而且缺乏水的吸收線。
P型 這類小行星的反照率非常低,而且其光譜主要在紅色部分。它們可能是由含碳的矽化物組成的。它們一般分布在小行星帶的極外層。
D型 這類小行星與P-型小行星類似,反照率非常低,光譜偏紅。
R型 這類小行星與V-型小行星類似,它們的光譜說明它們含較多的輝石和橄欖石。
A型 這類小行星含很多橄欖石,它們,主要分布在小行星帶的內層。
T型 這類小行星也分布在小行星帶的內層。它們的光譜比較紅暗,但與P-型小行星和R-型小行星不同。
  • 根據其軌道的不同,也分為數類星族:
    • 阿莫爾型:軌道比較接近火星與地球的小行星,另外還分為數個子群。
      • 阿墨爾I型。
      • 阿波羅群:軌道會越過地球軌道的小行星。
      • 阿登型。
    • 鴉女星群。
  • 主帶小行星最初是用神話人物來命名的,但後來發現小行星越來越多,神話人物已經不夠用的情況下,開始有人改以地名、人名甚至是機關名等各式各樣的名稱來命名。
  • 也因為小行星很小,發現但沒有密集追蹤或者是軌道計算錯誤就容易跟丟,在最初發現就有許多因為追丟後來再發現而重複命名的現象
    • 例如小行星1125號中華(China)就是在1928年發現後丟失,1957年紫金山天文台找了一顆軌道有點像的小行星當作替代,之後在1986年終於成功找回,並被改編號為小行星3789號中國(Zhongguo)。

灶神星

  • 英名Vesta (4)
  • 小行星帶質量第二大的小行星,不過體積比智神星略小,屈居第三名。
  • NASA的黎明號曾在2011年至2012年間探測灶神星。
  • 表面有不少坑洞,最為顯著的兩個分別稱為雷亞希爾維亞盆地和維納尼亞盆地。
    • 名字皆是取自羅馬時代的維斯塔貞女[26]之名。
  • 絕對不是乳繩。
    • Vesta是希臘灶神Hestia[27]的羅馬名。

糸川

  • 英名Itokawa(25143)
    • 因為命名來源日本火箭之父糸川英夫曾參與開發隼式戰鬥機,有不少人會誤以為「隼鳥號是為了探測糸川星才如此命名」,但實際上糸川星的命名是隼鳥號升空一年後才正式賜名的,也就是說不少人倒果為因了
  • 阿波羅小行星,S型小行星。
  • 隼鳥號的目的地,也是史上第一顆被人類採集表面岩石樣本並帶回地球的小行星。
  • 根據隼鳥號的探測,發現其中央有一片以小行星而言頗不尋常的平地。
    • 該區被稱作「Muses-C區域(Muses-C Regio)」,另外也有諧音的「Muses Sea(繆思之海)」的稱呼。
    • 隼鳥號團隊看中這片平地容易降落,因此讓隼鳥號連續降落了兩次。
  • 現今普遍認為糸川原本是個更大一點的小行星,但在數千年前因為遭受撞擊而變成眾多碎片,部分碎片在經年累月的吸引之下重新成形,變成糸川目前看來像海獺的形狀。
  • 目前也是NASA正在研究的「捕捉小行星帶」計畫的目標小行星之一。

龍宮

  • 英名Ryugu(162173)
    • 阿波羅小行星,C型小行星。
    • 發現時給予的暫時編號是1999JU3,名字是在2015年8月JAXA舉行的名字徵選活動中決定的。
  • 隼鳥2號的目的地。
  • 會不會很多人看到龍宮就以為要念成Tatsumiya

其他主要小行星

  • 穀神星
    • 見矮行星項。
  • 智神星/Pallas (2)
  • 婚神星/Juno (3)
  • 瑞華星/Juewa (139)
    • CP型小行星
    • 第一顆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小行星。
  • 艾女星/Ida(243)
    • 鴉女星族,S型小行星。
    • 第一顆被發現有衛星的小行星,是伽利略號飛過的時候發現的。
  • 愛神星/Eros (433)
    • 阿墨爾I型小行星,S型小行星。
    • 第一顆有探測機在上面著陸的小行星。
      • NASA的會合—舒梅克號在探測完畢後,成功讓機體降落到表面上。
  • 中華/China (1125)、中國/Zhongguo (3789)
    • 由中國天文學家張鈺哲在1928年發現的小行星,是中國人第一個發現的小行星。
    • 不過發現不久後該小行星便失蹤了,1957年時發現一顆軌道類似的小行星,便在張鈺哲的同意下由紫金山天文台替代並命名為中華星,1928年發現那一顆則遲自1986年才被重新尋回,並重新編號為3789,更名為中國星。
  • 台灣/Taiwan (2169)
    • 中國大陸紫金山天文台在1964年發現的小行星,後來被命名為台灣。
  • 梶浦由記/Yukikajiura(40248)、Kalafina(40775)、大滝若奈/Wakanaootaki(41199)、窪田啓子/Keikokubota(42271)、政井光/Hikarumasai(44475)、豊島摩耶/Mayatoyoshima(47466)、奈須蘑菇/Kinokonasu(54563)
    • 由天文學家Roy A. Tucker發現的小行星,在發現將近20年後的2017年年底被他以樂團Kalafina團員連同中心人物梶浦由記命名,之後在2018年4月他再宣布自己發現的另一顆小行星以因Fate系列等作品而出名的TYPE-MOON中心人物奈須蘑菇命名。
    • 以人名、團體名為小行星命名並不是罕見事,但這次不僅是與ACG相關的人士,還是一團五人一起被賜名而引發了不小的話題
      • 更加讓人難以相信的是,Tucker老師(1951年生)不但是世界知名的天文學家[28],他老人家已經年近70了但卻在相關的推特中表達自己相當喜愛《空之境界》為首的型月作品,更讓不少在ACG領域打滾的島民相當詫異
  • 鹿林/Lulin(145523)、嘉義/Chiayi(147918)、南投/Nantou(160493)、台北/Taipei(171381)、宜蘭/Yilan(175411)、屏東/Pingtong(175583)、小林/Shiao Lin(185636)、台南/Tainan(187514)、桃園/Taoyuan(210030)、高雄/Kaohsiung(215080)、苗栗/Miaoli(246643)、台中/Taichung(300892)、彰化/Changhua(336392)、雲林/Yunlin(435728)
    • 由葉泉志教授率領的團隊在台灣鹿林天文台發現的小行星,名字皆源自於台灣地名。
    • 其中小林源自於台灣高雄縣那瑪夏鄉小林村以紀念在2009年8月8日八八風災中,由於走山與堰塞湖潰堤,因此近500位不幸喪生的小林村村民。
  • 慈濟/Tzu Chi(192208)、雲門/Cloud Gate(200025)
    • 由葉泉志教授率領的團隊在台灣鹿林天文台發現的數顆小行星(以上所提只是其中數顆)。
    • 名字分別源自佛教團體慈濟基金會與國際舞蹈家林懷民創設的表演團體雲門舞集。

特洛伊小行星

  • 位於大行星的L4與L5兩點處(見下「拉格朗日點」一節)的小行星,這些星體稱之為特洛伊小行星。
    • 最開始發現的是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以伊利亞德的人物來命名。L4處的一群稱希臘群、L5處則稱特洛伊群,兩群中的各個小行星分別從各自陣營的英雄人物中取名。
    • 後來發現火星、海王星、土星乃至地球都有相似軌道的小行星,於是分別稱爲火星特洛伊小行星、海王星特洛伊小行星等。

庫伯帶

  • 指在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 AU)外側的黃道面[29]附近、天體密集的圓盤狀區域。
    • 類似於小行星帶,但體積更大,估計寬20倍和重20至200倍。
    • 滿佈直徑從數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小天體。
  • 冥王星、鳥神星、妊神星見矮行星項。

創神星

  • 英名Quaoar(50000)。
  • 名字根據國際天文學會規定而取自於美洲通格瓦族的創世神夸奧爾。
    • 一個無關緊要的小知識是,傳說中夸奧爾是邊唱歌邊跳舞來創造世界的。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43.6 AU,自轉週期約17.7小時,公轉週期約288地球年。
  • 在2002年發現的時候,是自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以來最大的天體。
    • 由於大部份的研究都認定創神星符合被分類為矮行星的條件,因此被歸類為矮行星應該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 表面在許多方面都類似天王星與海王星的冰衛星。
  • 擁有一顆衛星創衛一,該衛星以夸奧爾之子天空之神維瓦特(Weoywat)命名之。
    • 相比其他矮行星或類似天體的衛星,維瓦特的直徑只有創神星的1/12、質量只有創神星的1/2000,推測是創神星遭到碰撞後遺留的碎片。
亡神星
  • 英名Orcus(90482)。
  • 以古羅馬伊特魯里亞神話的亡者之神為名。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39.4 AU,公轉週期約247.5地球年。
  • 冥族小天體的一員,據以認定發現的影像是在2004年2月17日取得的,但往回則追溯到了1951年11月8日的影像。
  • 典型的類冥天體,與海王星有2:3軌道共振關係,軌道的形狀與冥王星相似(兩者的近日點都在黃道上方),只是指向的方向不同。
    • 跟冥王星一樣,因為共振的關係讓亡神星和海王星始終保持足夠遠的距離,不會相撞。
  • 擁有一顆衛星「亡衛一」,以近乎完美的圓形的軌道環繞運行,公轉期約10天。
    • 亡神星發現者之一的米高·布朗通過專欄博客公開徵集名稱,最終選定伊特魯里亞(亞平寧半島的原住民族)神話中引導亡魂進入地府的女神萬斯(Vanth)作為衛星的建議名稱,並上報IAU。
    • 布朗也認為亡神星和萬斯與冥王星和其衛星凱倫一樣,互相被對方潮汐鎖定。
  • 因為軌道離心率和傾角相似,加上因為共振的關係使亡神星總是在冥王星相對的相位上,所以亡神星有時會被描述為「反冥王星」。
Arrokoth (486958)
  • 與太陽平均距離約44.6 AU,公轉週期約298地球年。
  • 新視野號在探測冥王星任務結束後的下一個目標。
  • 原先官方給予的稱呼「Ultima Thule」源自於古歐洲傳說中的極北之地圖勒,另外這個名字也被拿來命名小行星帶的一顆小行星(279號)。
    • 不過這個名字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納粹德國用來指稱雅利安人的原鄉,因此早於納粹出現的279號沒事,但新發現的這個為了避免與納粹聯想只能改名字。
    • 現名取自波瓦坦語的「天空」,目前尚未有公定的翻譯名字(有新聞採用「天邊」的翻譯)。
  • 新視野號在2019/1/1飛越目標後拍攝了眾多相片,也讓不少天文學者驚訝不已。
    • 在飛越之前根據地面的觀測結果形似兩個圓疊在一起,由於有精確落差的問題,除了真的是兩個球型小行星合成的接觸連星型外,也有橢圓形或者是單純兩個互繞,距離近到地面難以分辨的小行星連星的推測。
    • 最初傳回來的拍攝照片中,這個小行星像是兩個圓球疊在一起的雪人形狀。
    • 但緊接著回傳的掩星照片觀測中,科學家卻發現它扁的跟鬆餅沒有兩樣,而這個特徵在小行星帶內的小行星中幾乎不存在。

離散盤

  • 比庫伯帶更遠的區域,由於大部份的星體軌道都不在黃道面上,所以又稱為黃道離散天體。

塞德娜

  • 英名Sedna(90377)。
  • 名字源自於伊努特人的大海女神塞德娜。
  • 與太陽平均距離為250 AU,自轉週期約10小時,公轉週期約12,059地球年。
  • 在2003年被觀測到時,首先被各大傳媒猜想是太陽系第十顆行星,但隨後也被天文界給否定。
  • 由於觀測資料不多,無法確定其是否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因此目前也尚未給予其矮行星的名號。
  • 其近日點約在76 AU、遠日點在937 AU,形成一個非常橢圓的公轉軌道,與其他類似星體差距極大。
    • 當中原因未明,有天文學家推測是受到一顆位於內歐特雲的未知行星所干擾。
    • 也有推測指在太陽系形式初期,一顆恆星曾近距離的通過(小於800 AU)該天體附近,或一顆與太陽同時形成的恆星後來從太陽系分離出去所造成的。
    • 另外也有一種解釋,塞德娜可能是在一顆質量為太陽20分之一的棕矮星附近所形成的,後來在棕矮星通過太陽系的時候被太陽所捕捉到。
  • 因為過於遙遠,即使通過近日點時也不會受到海王星和其他行星的影響,所以這類天體也被稱為「獨立天體(Detached object,又稱孤立天體)」。
    • 當中近日點超過50 AU,而且軌道半長軸超過150 AU的天類,會被進一步分類為「類塞德娜天體(sednoid)」。

其他離散帶天體

  • 鬩神星見矮行星項。
共工星
  • 又名龔工星,英名Gonggong(225088)。
  • 與太陽平均距離為67.2 AU,公轉週期約551地球年。
  • 2007年發現,2009年公佈。
  • 2019年發現者團隊收集了28萬份投票,在中國水神「共工」、德國文化的「霍勒」和來自北歐文化的「維利」[30]中,共工以46%得票率成為最終的名稱,2020年正式命名。
  • 有一顆衛星,以共工的臣屬「相柳」命名。
  • 體積稍微大於鳥神星或妊神星,被認為是矮行星強力候選者。
(307261) 2002 MS4
  • 臨時編號為 2002 MS4,是太陽系中目前最大的未命名天體。
    • 前任正是樓上的共工星。
  • 與太陽平均距離為41.9 AU,公轉週期約271.5地球年。
  • 2002年6月18日發現,但最早的回溯發現可以回溯至1954年4月8日。
  • 公轉週期為271.53年。
  • 觀察估計它的直徑為726 ± 123公里,很可能是顆矮行星。
潫神星
  • 英名Salacia(120347)。
  • 名字源自羅馬神話中尼普頓(海王星)的妻子。
  • 與太陽平均距離為42.2 AU,自轉週期約6.1小時,公轉週期約274地球年。
  • 2004年發現,2011年正式命名。
    • 中國天文學會在2012年3月6日收到「潫神星」這翻譯的推薦,於2012年6月20日處理,但截至2018年底尚未入庫。
  • 擁有一顆衛星潫衛一(Actaea)。
    • 名稱源自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海洋女神:涅瑞伊得斯。
  • 直徑約為850公里,被認為有可能成為一顆矮行星。

歐特雲

  • 理論上是一個圍繞太陽,距離大約2光年,由冰微行星的球體星團。
  • 由荷蘭天文學家楊·歐特所提出,故由他的名字命名該星團。
  • 根據假說,歐特雲不僅是太陽系真正的邊緣(也就是太陽重力所及之處),也是超長周期彗星的故鄉。
    • 不過目前尚未被觀測到,所以也僅僅是處於假說階段。

彗星

  • 俗稱掃帚星,是由冰構成的太陽系小天體。
  • 基於同樣圍繞於太陽運轉的小天體這點,有部分的彗星在還沒出現彗尾時被觀測到,就會給予小行星編號。
  • 彗星前面會用一些英文字母標明其身分:
    • P:周期彗星。
    • C:標示無週期的彗星或週期超過200年的彗星。例如海爾博普彗星的名稱為C/1995 O1。
    • X:標示沒有可靠的軌道元素可以計算的彗星(一般來說都是歷史上的彗星)。
    • D:標示不再回歸或已經消失、分裂或失蹤的彗星。
    • A:標示被錯誤歸類為彗星,但其實是小行星的天體。

哈雷彗星

  • 英名1P/Halley
    • 可說是最知名的彗星,由英國天文學家愛德蒙·哈雷在1705年提出論文指出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重返(而後也真的被發現了),之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哈雷彗星。
    • 其軌道是每76年回歸一次,所以幸運的話一生可以看到兩次
    • 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的元凶之一。
      • 挑戰者號當年發射時攜帶的其中一項儀器就是觀測同年回歸的哈雷彗星用當然跟著一起炸掉了
      • 之所以不能延期,也正是因為那個時間點是觀測哈雷彗星的最佳時刻。

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

  • 英名67P/Churyumov–Gerasimenko
  • 羅塞塔號(Rosetta)的探測目標,超難記的名字取自1969年發現它的克利姆·伊萬諾維奇·丘留莫夫與斯維特拉娜·伊萬諾夫娜·格拉西緬科這兩位蘇聯天文學家。

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

  • 英名D/1993 F2(Comet Shoemaker-Levy 9/SL9)
  • 由尤金·舒梅克、卡蘿琳·舒梅克(兩人是夫妻)和大衛·李維三人共同發現的第九顆彗星,因此以三人的姓氏命名。
  • 1993年發現時這顆彗星已經被木星捕獲,並且遭到木星引力撕裂成數小塊碎片,並在1994年逐一撞上木星。
    • 因為這也是人類首次觀測到彗星撞擊太陽系星體,故吸引不少天文學家的注意。
  • 在估計質量後,發現最大的一塊碎片撞上木星的時候竟產生750倍地球人類所擁有的核武同時引爆造成的能量,是故這也讓科學家注意到木星作為太陽系最大吸塵器的存在意義。

鹿林彗星

  • 英名C/2007 N3(Comet Lulin)
  • 台灣發現的第一顆彗星。
  • 目前推斷是超長周期彗星,大概42000年才會回歸一次。你好鹿林,再見鹿林

艾桑彗星

  • 英名C/2012 S1(Comet ISON)
  • 2012年發現的大彗星,由於軌道極度接近太陽,因此當時吸引不少天文學家注意

系外天體

斥候星[31]/ 1I/2017 U1(`Oumuamua)

  • 2017年10月18日被泛星計畫的望遠鏡發現,是人類觀測史上第一次發現,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
    • 實際上它最接近地球的時間點是4天前的10月14日
  • 原先認為它可能是彗星而給予C/2017 U1的編號,後來發現它沒有彗髮的結構而改稱為A/2017 U1,最後為了區分既存的小天體,小行星中心特地為它獨立了新的編號「I[32]
  • 可能是因為經年累月暴露在星際環境之中,不管是外型還是表面物質都跟太陽系既存的天體相差甚遠
    • 特別是其外型如同一根細長的鉛筆,打從假想圖公布開始就一直有將其畫成太空船的惡搞

鮑里索夫彗星/ 2I/2019 Q4(Borisov)

  • 2019年8月30日由業餘天文學家根納季‧鮑里索夫(Gennadiy Borisov)發現的第二顆確定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
  • 和上述的斥候星不同,鮑里索夫彗星從一開始的觀測就確定其擁有彗髮等明確的彗星特徵。
  • 雖然相比斥候星是過了近地點才發現而難以展開觀測不同,但該彗星也還是因為太晚發現而無法及時發射探測器做近距離觀測
    • 不過正因為其發現時是正逐漸朝最接近地球的方向前進,因此NASA也立即安排哈伯望遠鏡進行觀測。

假想存在的星體

太陽伴星

  • 在近代經過觀測之後,發現大部份的星體是雙星或者甚至是三重、四重的聯星,加上海王星以及外海王星的星體軌道仍然有一些微妙變動,因此有部分學者認為太陽應該也有一顆伴星在影響這些星體。
  • 也有一派學說認為太陽伴星即是木星,但因為木星當時沒來得及成長到足以化為恆星[33][34]的大小,所以最後僅僅作為一顆太陽系行星存在。
涅墨西斯星
  • 名字源於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
  • 1984年,有古生物學者宣稱他們發現了過去2.5億年內物種滅絕率存在統計上的週期性,並認為大滅絕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為2600萬年。
  • 很快就有幾個天文學家團隊提出了提出解釋的機制,其中包括太陽系中存在一顆太陽伴星。
    • 公轉週期約2600萬年。
    • 推斷為紅矮星或棕矮星,距離太陽95,000 AU(1.5光年),近日點為1光年、遠日點則為3光年。
    • 因附近恆星和銀河系的引力,有著一條不規則的軌道。
  • 2003年發現的賽德娜有著一條十分長且極為橢圓的軌道,其發現者行星天文學教授米高·E·布朗認為有另一個未知的高質量天體正在影響塞德娜的軌道。
    • 這個說法引起了第九行星的假設,同時也有學者認為是涅墨西斯星的影響,讓賽德娜在太陽和涅墨西斯之間左右為難。

第五行星

  • 根據1766年由德國一位大學教授約翰·達尼拉·提丟斯所提出的波德法則(Titius-Bode law)[35],火星到木星之間本來應該還有一顆星體。
  • 天文學家朱塞普·皮亞齊根據此法則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搜尋,並在1801年發現了穀神星。
  • 之後的幾年內更陸續發現了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它們與穀神星共用波德法則定義出的軌道,而且都被認為是單獨的行星。
  • 隨著越來越多類似的天體被發現,短短50年間木星已經被擠到「第20顆行星」的位置上…
  • 這些新發現的星體不論體積和質量方面都遠低於其他行星[36],讓天文學家們意識到上述這些「行星」應該是一類新的天體。
    • 隨著穀神星等被歸類到新的天體類別「小行星」後,木星重新回到第五行星的位置上。
  • 發現小行星帶後,開始有假說認為小行星帶是否原本為同一顆行星。
  • 現時第五行星理論已被吸積盤模型取代。
    • 小行星帶中的小行星是原行星盤的殘餘,在太陽系形成初期,這一區域中原行星盤的碎片由於受到超巨型吸塵器木星巨大重力的影響而未能形成行星。
法厄同星(Phaeton)
  • 以希臘神話中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兒子法厄同的名字命名,他曾試圖駕駛其父親的太陽車,最終因失控而被宙斯擊斃。
  • 這一假說認為是一顆行星的毀滅導致了小行星帶的形成,所以通常被稱作分裂理論(disruption theory)。
  • 形成後因為某些原因[37]最終被摧毀了,碎片形成了小行星帶。
  • 不過再怎麼擴大計算,小行星帶本身的質量加起來只有月球的1/35,要稱做行星或許有點困難,現在大致上比較接受的假說是這些小行星是受到火星與木星的影響,無法組成行星的微行星。
行星V
  • 這是羅馬數字的「五」,並非英文字母「V」。
  • 由NASA的太空科學家約翰·錢伯斯和傑克·喬納森·利斯奧爾提出,在40億年前有一顆類地行星曾經存在於火星和小行星帶之間,但是不穩定的軌道使離心率持續的變化。
  • 他們將行星V消失的情節聯結到冥古宙的後期重轟炸期,並宣稱這顆行星V最可能的結局是撞入太陽內。
  • 與法厄同碎裂理論不同的是,「行星V」沒有參與小行星帶的創建那小行星帶是怎來的

火神星/Vulcan

  • 也被稱作祝融星。
  • 由於牛頓力學無法完美解讀水星的軌道(會有偏差),因此19世紀時曾有假說認為水星內部一定還有一個名為火神星的行星影響水星的軌道,但經過多次搜索仍舊一無所獲。
  • 後來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藉由相對論揭示的重力時空扭曲重新計算水星軌道,發現可以完美解釋水星軌道之後,火神星假說就被否定了。

火神型小行星/Vulcanoid

  • 又名祝融型小行星。
  • 在火神星的假設因為相對論出現而被放棄後,一些不死心的天文學家轉而探索水星內側穩定軌道上存在小行星的可能性。
  • 如果它們被發現,可能可以提供行星形成第一階段的材料,以及洞察早期太陽系的一般狀況。
  • 雖然NASA曾進行多次搜尋,但尚未有任何水內小行星被發現。
    • 此類搜尋因為太陽強光的影響,是極難進行的。
    • 縱使真的存在,根據預測它們的直徑也不會超過60公里,否則早就已被發現。
  • 基於水星表面滿佈的環形山,可以說明早期的太陽系有可能存在大量此類小行星。

堤喀(Tyche)

  • 名字來自於古希臘主管幸運與繁榮的守護女神,她同時是涅墨西斯的「好姐妹」。
    • 選擇這個名稱是為了避免和較早的相似假設發生混淆,亦即涅墨西斯的假設:該假設致使大量的彗星湧入內太陽系中,進而導致了地球生物的大滅絕。
    • 有趣的是,這名稱早已用在小行星258上。
  • 基於長周期彗星運行軌道的不規則性,路易斯安那大學拉斐特分校的天文學家約翰·馬泰塞和丹尼爾·惠特邁爾提出假說,指一顆至少與木星一樣大的未知天體擾亂了彗星運行的軌道,這顆天體有可能是棕矮星[34]
  • 推測這顆假設行星的軌道大約在海王星軌道位置的500倍之處,亦即離太陽有約15,000天文單位遠,將近1/4光年,軌道周期約為180萬年。
  • 這顆行星旋轉的平面與我們的不同,並且有可能形成遠距雙星的軌道,有可能是在星團解體時被捕獲的。
  • 支持者認為它的質量可達木星的四倍,相對最高溫度可達200開爾文(-73°C)。
  • 現時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望遠鏡已排除了在10,000天文單位有土星大小的物體,及至26,000天文單位(0.4光年)內木星大小或更大的物體的可能性。

第九行星(Planet Nine)

  • 原本是指冥王星,但在冥王星被重新分類到矮行星後,第九行星的位置又變回空席。
  • 現時是對於太陽系外圍邊界,可能存在的一顆假想海王星外行星的稱呼。
  • 基於太陽系邊緣古柏帶與歐特雲內數顆海王星外天體不尋常軌道表現,部分天文學家認為歐特雲內有一顆相當巨大的行星存在。
  • 美國天文學家查德·處基羅和史考特·雪柏在太陽系外圍發現一顆稱為2012 VP113的天體,它和同樣在內歐特雲附近發現的賽德娜很像,都具有極度狹長的軌道。
    • 兩者的近日點都比太陽和海王星距離的兩倍還多,換句話說,兩者特殊的運行軌道都不在海王星的影響範圍內,意味著這不是受海王星重力影響而形成。
    • 所以他們認為太陽系有一個巨大的障礙物在「搗亂」。
  • 一般應為是大小至少為地球兩倍的超級地球,它的重力會影響附近許多小天體的運行。
  • 2016年一月由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康斯坦丁·貝提金和麥克·布朗以冥王星軌道外的六顆軌道極度不規則天體的研究作為基礎,透過電腦模擬的結果提出了具體的軌道參數。
    • 根據估算,這顆行星質量約為地球10倍(冥王星質量的5000倍)、直徑是地球的2到4倍,並且以大約15,000年的公轉週期繞行著狹長的橢圓軌道的冰巨行星。
  • 而現在更有一種說法,認為它可能是一個大小如葡萄柚般,質量如地球般大小的黑洞

第十行星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Kathryn Volk和Renu Malhotra相信有火星和地球大小間的岩石行星。他們在遙遠的柯伊伯帶的天體軌道,發現到怪異的扭曲跡象。

第五顆氣體巨星

  • 該行星被懷疑軌道曾在土星和天王星之間,後來因為與木星遭遇之後被拋至太陽系外的太空。
  • 角動量的轉讓造成木星退離太陽系的內側,確保了類地行星軌道的穩定性。
  • 它可能還造成了太陽系內側的後期重轟炸期。

忒伊亞(Theia)

  • 名稱取自古希臘泰坦神話中的泰坦女神忒伊亞,她是月亮女神塞勒涅的母親。
  • 一顆存在於45億年前的原行星,直徑約6,000公里,與火星相若。
  • 地球形成的過程中,曾與數十個原行星發生過碰撞,當中忒伊亞與地球的「大碰撞」中產生了月球。

喀戎

  • 赫爾曼·戈耳什米特在1861年宣稱看見的一顆土星衛星,但是從來沒有其他人看見

地球的其他衛星

  • 天文學家認為,地球可能曾經擁有其它的天然衛星數個世紀。
  • 有些天文學家宣稱找到地球的其他衛星,基本上都是缺乏發現的資料和無法證實。
  • 目前月球仍然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但是有些天體被視為準衛星,其中小行星3753克魯特尼已經一再的被討論是否地球的第二顆衛星。
    • 類似的還有54509 YORP、(85770) 1998 UP1、2002 AA29、2000 PG5、2000 WN10
  • 迄2016年,地球有六顆準衛星[38]:小行星3753(克魯特尼,Cruithne)、2002 AA29、2003 YN107、2004 GU9、2010 SO16和2016 HO3
    • 這些天體會在準衛星軌道上逗留數十年、數百年或更長的時間,但基本上不會是永久衛星。

水星的衛星

  • 1970年代初期短暫地認為它存在過,現在的科學家認為這是資料誤讀造成的誤會。
  • 1974年3月27日,水手10號飛經水星兩天前,儀器在水星附近測量到大量的紫外射線。
  • 射線在隔天消失,三天後再次出現,而且似乎是從水星以外的物體發出的。
  • 因為射線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出,而且當時認為紫外光無法穿透星際介質,發光源不可能太遠。
  • 後來計算出該物體的速度為4 km/s,與理論預期相符,更加強了水星有衛星的論點。
  • 最後這顆「衛星」被觀測到漸漸遠離水星,最終被定論是一顆在遠方的恆星,巨蟹座31。
    • 巨蟹座31是一個聯星系統,有2.9天的週期,可能就是1974年觀測到的紫外線來源。
    • 此事為天文學界帶來一個重要的發現:紫外射線是不會完全被星際物質吸收的,這跟他們先前認為的不同。
  • 2012年的愚人節,NASA宣布信使號發現了圍繞水星的月亮,並且戲謔地稱其為Caduceus,這個名字參考自羅馬神話的墨丘利(Mercury)的手杖名。
  • 2011年到2013年期間,信使號在任務中確認了水星沒有衛星。
  • 由於水星的質量小,其希爾球[39]也較小,限制了天然衛星的存在空間。

尼斯(Neith)

  • 以埃及女神涅伊特(沒有凡人看過她面紗下的臉)命名。
  • 一顆曾經有許多人聲稱觀測到的金星的衛星,後來證實了無此衛星存在。
    • 被認為是是視覺幻覺,是由於望遠鏡的反光造成的影像重疊,或是把附近的恆星誤認為金星的衛星。
  • 現時金星只有一顆準衛星2002 VE68,並無天然衛星。

泰美斯(Themis)

  • 名稱源自古希臘神話的泰坦神。她是擬人化的天賦秩序、公平、法律、自然法與習俗。
  • 天文學家威廉·亨利·皮克林自稱於1905年發現的土星衛星,但之後未曾在被看見。

羅睺星、計都星(Rahu & Ketu)

  • 印度曆法上為了計算方便而創造出的假想星體,後被中國曆法引用。
  • 另外計都星原本是指彗星,之後曆法上被轉而使用為黃道與月球軌道的交點。

月孛星、紫氣星

  • 中國曆法上為了計算而創造出的假想星體。

太歲星

  • 中國曆法上為了計算而創造出的假想星體,軌道與木星相同,但行進方向是反過來的,且每年固定走30度。
  • 因為木星實際上會「超車」,每過86年就會超出一個「辰」,要修正非常麻煩,所以中國古代占星學者便創造出相似的太歲星來避開需要修正的問題。

關於太陽系的其他名詞

  • 拉格朗日點
    • 限制性[40]三體問題[41]的五個特解。
      • 換句話說就是這樣問題的解答:「僅考慮萬有引力/離心力的場合,當兩個天體環繞運行時,在空間中有哪些位置可以放入第三個物體(質量忽略不計),使其相對於兩個天體的位置可以保持不變?」
    • 假設一個小天體環繞一個大天體公轉的場合,則這五個位置分別是:
      • L1:在兩個天體的連線上,且在它們之間,不穩定的引力鞍點。
        • 稱「鞍點」,是因為若一處於L1的物體以朝向任一天體的方向偏離L1,則該物體會被該天體拉走。不過若偏離的方向垂直於兩天體連線,則該物體會被引力拉回連線上。
        • 好似騎在一匹馬沿垂直於兩天體連線的道路上奔馳一樣,若左右晃則騎手會被引力拉下,前後晃則不會。
        • 若要從小天體發射太空望遠鏡觀察大天體,L1是最為理想的點,但考慮到鞍點的性質,一般不會把探測器直接定位到L1,而是發射到一個在通過L1並垂直於兩天體連線的平面上繞L1運行的軌道上。這種繞一個沒有天體的點的軌道又稱暈輪軌道。
      • L2:在兩個天體的連線上,且在較小的天體外側,不穩定的引力鞍點。
        • 該點的物體可被小天體遮蔽,免受大天體的輻射損害。例如可把通信衛星發射到小天體的L2點附近的暈輪軌道,用於提供小天體背面與大天體的通信服務。
      • L3:在兩個天體的連線上,且在較大的天體外側,不穩定的引力鞍點。
        • 由於距離太遠、入軌困難且通信不便,很少有現實的應用。
      • L4:在以兩個天體連線為底的等邊三角形的第三個頂點上,且在較小天體圍繞兩天體系統質心運行軌道的前方,相對穩定的平衡點,特洛伊小行星(希臘群)可被陷俘於此。
      • L5:在以兩個天體連線為底的等邊三角形的第三個頂點上,且在較小天體圍繞兩天體系統質心運行軌道的後方,相對穩定的平衡點,特洛伊小行星(特洛伊群)可被陷俘於此。
        • 這兩處的引力特性是會把偏離零點的物體往更加遠離的地方拉,好比站在山峰頂、一旦偏離就會一路滾下山;但當較大天體的質量在較小天體的24.96倍以上時,L4和L5處會出現勢阱,亦即偏離零點不太遠的物體會被拉回到零點上,或圍繞零點運動。
        • 但因為當出現少許偏差時引力拉動的力道不像L1那麽劇烈、即使稍微偏離理想點也沒事[42],而且軌道與小天體相同、方便入軌,再者此處的物體不必小到質量可忽略不計,所以反而是實用度最高的。作品中「拉格朗日點」一般是指這兩點。
  • 波德法則
    • 有關行星距離的經驗公式:a = 0.4 + 0.3 × 2^n。
    • 計算的結果如下。
對應天體 n a(天文單位) 實際距離(天文單位)
水星 -∞ 0.4 0.3871
金星 0 0.7 0.7233
地球 1 1 1.0000
火星 2 1.6 1.5237
小行星帶 3 2.8 平均2.77
木星 4 5.2 5.2026
土星 5 10 9.5549
天王星 6 19.6 19.2184
海王星 7 38.8 30.1104
庫伯帶 平均39.5~48

創作上有利用太陽系的作品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作品 原文 解說 備註
美少女戰士 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 各個水手戰士的姓氏來自於太陽系星體。 基本上是比較偏向文化上的意義,所以才會變成水手月亮最強。
勇往直前系列 トップをねらえ!シリーズ 行星行列中除了八大行星與冥王星外,另外還有魔王星(Lucifer)、智王星(Metis)、神無月星(Kamnatukisei)與雷王星(Jupiter2)四顆行星。 由於是在2006年前製作的作品,因此冥王星在本作中仍然屬於行星行列。

雷王星在故事中遭到人類的黑洞攻擊影響而失去90%質量,魔王星與智王星飛出原本的軌道。木星則在最終作戰中被作為摧毀宇宙怪獸巢穴用的巨大黑洞炸彈Buster Machine三號機之核心遭到消滅。 在續篇中土衛六(故事中為土衛48)事件時,土衛七差一點要被拿去當石頭丟,而土衛六則是連同一隻宇宙怪獸被切開。最後面對最強的宇宙怪獸時,雷王星殘存的核真的被拿去當石頭丟出去,地球還被拉去當大一點的石頭最終質量兵器。

看來這個宇宙的居民真的不把太陽系星體當成一回事…

洛克人世界5 ロックマンワールド5 遊戲裡的敵軍集團「太空支配者」(即各關卡的頭目)是以九大行星命名[43] 最終的頭目則是以太陽命名。
超級機器人大戰W 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W 故事中原創敵勢力知識傳承者的據點即位在冥王星區域。 發售前剛好搭上IAU年會中行星重定義導致冥王星被降格的事件,因此劇中將其描述為「人類已經遺忘這顆星球的存在」。
遊戲王GX(漫畫) 遊☆戯☆王GX(漫画) 行星系列」的怪獸卡名字來自於太陽系星體。 不要問為什麼只有地球是元素英雄系列
金色琴弦系列 金色のコルダシリーズ 角色的姓氏來自於太陽系星體。
軒轅劍系列 三代外傳天之痕中設定天上有白貫星與赤貫星兩顆彗星。 諸神利用白貫星設下了神州九天結界,但與白貫星力量相反的赤貫星則會撕裂神州九天結界。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シリーズ/Mobile Suit Gundam Series 宇宙戰。
《巨人》系列[44] Giants series 認為小行星帶是由一顆稱為米涅瓦(Minerva)的行星因為戰爭毀滅後崩解而成
《宇宙戰艦大和號》 為了抵達伊斯坎達爾星而展開橫跨太陽系的長征。
戰甲神兵/

星際戰甲

Warframe 環繞三大到後來會發現絕對不止三大勢力的寰宇間爭鬥,在始源星系其實就是太陽系中活動 少有地將包含各種衛星甚至矮行星在內的星體製造成地形關卡

相關條目

留言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1. 煉金術沿用下來的符號,下同。
  2. 天文學上的長度單位,曾以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現時固定為149,597,870,700公尺
  3. 壓力單位,一個標準大氣壓力約為10萬帕
  4. 月球大氣層壓力約為3x10-10帕,這個數字在地球上這已被認為是極度真空。事實上,月球表面的大氣密度與國際太空站所在的地球大氣層最外層邊緣的密度相當
  5. 但也只限於日出前和日落後的1~2小時內,半夜是看不到的
  6. 一般認為水星和金星因為和太陽的距離過近而導致缺乏適合衛星公轉的距離(太近會被行星的引力拉去墜毀在行星上;太遠又會被太陽的引力拉離公轉軌道)
  7. 太陽的紫外線會把二氧化碳分解成一氧化碳和氧原子,然後氧原子會跟二氧化硫結合成三氧化硫,最後再和水蒸氣結合成硫酸,至於硫的來源則是金星表面的火山活動
  8. 只有750帕,不止遠低於地球的10萬帕,也低於阿姆斯壯極限(水的沸點降低至接近人類體溫的37°C,體液全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沸騰並蒸發逸失,導致肺部無法進行氧氣的交換而窒息,在地球上大約是19公里的高空)的6180帕
  9. 命名由來為戰神阿瑞斯的兩個兒子
  10. 兩者搭載著畫上人類男女、探測器相對尺寸、氫原子自旋結構以及太陽系行星位置圖的鍍金鋁板
  11. 兩架探測器都搭載著錄下人類多國語言、音樂與一些自然聲音的鍍金唱片,唱片封面則是仿造先鋒10號與11號的鋁盤刻印
  12. 目前這四個探測器皆以飛出離散帶的範圍,而航海家那兩個更已飛出日球層頂(太陽磁場與太陽風的影響邊界,往外就是宇宙射線跟星際物質為主的空間),但因搭載的放射電池已耗盡,所以無法探測更外頭的歐特雲。
  13. 由伽利略首先以望遠鏡觀察和描述的四顆衛星,值得一提的是這四顆衛星命名由來的人物全部都和宙斯有一腿
  14. 然後好笑的是近年發射的一艘木星探測船名為「茱諾(即希臘神話的天后赫拉)」…老公整天和小三玩,現在老婆來抓姦了
  15. 因為距離較遠繞行的共振效應較小,受到木星重力、磁場與潮汐力的拉扯較低,地質活動相對其他三個伽利略衛星穩定許多
  16. 跟土星以冰為主要以高反光物質形式的不同,木星的行星環主要以塵埃和黑色岩石等不反光物質組成
  17. 是否發生在冬至的期間仍是未知的,因為土星環有效的阻絕了從地球上對另一個半球的觀測
  18. 但土衛六的外表有非常濃密的甲烷質大氣層,所以在體積評估上可能被高估。
  19. 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大多都有相對應的羅馬名。
  20. 天王星是肉眼可見的(視星等5.5,肉眼無法辨認超過6.5等的星),但比較暗淡,且因爲遙遠而在恆星背景上移動緩慢,難以注意到是行星
  21. 亞當斯環和勒威耶環
  22. 實際上迪士尼製作布鲁托正好和冥王星被發現是同一年,所以曾經真有人爭議過這個問題。當然布鲁托的名字很可能也只是來自羅馬神話的。
  23. 兩者軌道最接近的地方還是有8個天文單位之遙
  24. 其實最初發現冥王星會把其誤認為X行星的一個原因,便是因為當時距離太遠,無法分辨出冥衛一與冥王星,因此就將兩者的質量加在一起而產生出了大質量的錯誤結論。
  25. 若軌道比海王星還要遠,且能長久維持安定軌道的小天體,則從世界各地的創世神話中取名(Objects sufficiently outside Neptune's orbit that orbital stability is reasonably assured for 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the lifetime of the solar system are given mythological names associated with creation. )。
  26. 灶神維斯塔的女祭司,從6~10歲開始便守貞起碼30年,以當時平均年齡來看近乎是奉獻自己的一生給維斯塔。
  27. 你沒看錯,地下城的乳繩名字就是這個。
  28. 被認為有不小機率撞上地球的小行星Apophis(99942)就是由Tucker老師和同事共同發現的
  29. 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基本等於行星公轉的同一平面。
  30. 三個都是與水、冰雪和紅色相關的神話角色
  31. 初譯天外來客,斥候星為台灣的譯名,中國大陸官定譯名為奧陌陌。名字的意思則是源自夏威夷語「第一位來自遠方的信使」
  32. 取自Interstellar,星際間的意思。
  33. 要成為恆星,該天體最少需要有木星質量的75倍(金屬含量很低時則為87倍),否則核心溫度無法點燃氫的核融合反應
  34. 34.0 34.1 低於75倍木星質量但高於13倍的會成為棕矮星,一種介乎於氣量巨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天體,可以進行氘和鋰的核融合,但無法像恆星般進行氫的核融合(或者可以進行但無法持久),導致沒有足夠的能量對抗簡併壓力而塌縮
  35. 一個關於太陽系中行星軌道半徑的簡單幾何學規則,以地球為起點(n=1,另外金星為0、水星為-∞)計算各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除海王星外誤差基本上都在±5%內,現在被視為一種經驗公式,認為只是純屬巧合
  36. 與最細小的水星相比,穀神星的體積只有其1/144、質量更是只有1/353
  37. 例如過於靠近木星而遭強大引力撕裂、被大型天體撞擊、被假設中的一顆太陽伴星(褐矮星)所毀滅、由於其內部的某些災難而被損滅等
  38. 與衛星不同,準衛星是環繞太陽運行而非行星,不過它們與行星有著1:1軌道共振,在公轉許多次後便會接近行星並留駐。
  39. 是環繞在天體(像是行星)周圍的空間區域,那裡被它吸引的天體(像是衛星)受到它的控制,而不是被它繞行的較大天體(像是恆星)所控制。因此,行星若要留住衛星,衛星的軌道必須在行星的希爾球內。
  40. 即三體中其中兩體的質量非常大,以至於第三體的質量完全不能對它們造成任何影響。
  41. 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
  42. 事實上許多特洛伊小行星的軌道就會繞著L4和L5來回轉。更有甚者會在軌道相近的L3、L4、L5來回亂跑,比如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顆地球特洛伊(2010 TK7)就是這樣。
  43. Earth以外的八名為八大頭目,不過頭目武器相剋方面卻設定成九名頭目合成一個大loop。
  44. 包含《星辰的繼承者》、《甘尼米德的溫柔巨人》、《巨人之星》、《內宇宙》和《米涅瓦任務》共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