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終結百選/個人心理及人際關係流言」: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WILLIAM0708留言 | 貢獻
建立內容為「{{h0|流言終結百選/個人心理及人際關係流言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style="text-align:center;" |這是一個<s>永遠都在腦洞</s>妄想中的詞條,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以補<s>不</s>完 |- |style="text-align:center;" |<s>這是一個有關近年常見的流言合集,如有下列內容有強烈興趣以至有新的重要觀點題出,可至[http://myth.nagatoyuki.org/ 流言…」的新頁面
 
路過的什麼人留言 | 貢獻
第173行: 第173行:
** 沒有語言技巧的困難,但在與人溝通上有很大的問題,無法針對別人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反應,不能理解社交禮儀規範,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社交互動笨拙。
** 沒有語言技巧的困難,但在與人溝通上有很大的問題,無法針對別人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反應,不能理解社交禮儀規範,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社交互動笨拙。
** 從外界來看,一般亞斯伯格症的常見的特徵包括:缺乏同理心,情緒成熟度低,幼稚、不適當、單向的社交互動,固著興趣及具備某個領域豐富的知識,笨拙、動作協調不良。
** 從外界來看,一般亞斯伯格症的常見的特徵包括:缺乏同理心,情緒成熟度低,幼稚、不適當、單向的社交互動,固著興趣及具備某個領域豐富的知識,笨拙、動作協調不良。
* 從'''缺乏同理心''','''情緒不成熟'''以及'''不恰當的社交行為'''這幾點來看,在別人眼中自然是既白目又中二了。不同的是,這並不是因為教育問題或品性修養不良,而是他們有社交能力缺陷,並非故意耍白癡或想惹惱別人。
* 從'''缺乏同理心''','''情緒不成熟'''以及'''不恰當的社交行為'''這幾點來看,在別人眼中自然是既白目又中二了。不同的是,這並不是因為教育問題或品性修養不良,而是他們有社交能力缺陷,這種缺陷來自於大腦的功能變化,往往是天生且是生理性的缺失,並非故意耍白癡或想惹惱別人。
** 並非不可能改善,在他人幫助與自己努力學習下,亞斯伯格症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樣相處,融入社會。
** 並非不可能改善,在他人幫助與自己努力學習下,亞斯伯格症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樣相處,融入社會。
*** 但這不代表可以根本的改善,實際上更接近讓患者學會怎麼和自己的特質共存,這樣就算有缺陷也能夠掩蓋過去
** 部份亞斯伯格症患者可能會以非常正式禮貌的方式與人互動,避免他人誤會,彌補他們的社交困境。
** 部份亞斯伯格症患者可能會以非常正式禮貌的方式與人互動,避免他人誤會,彌補他們的社交困境。
* 若不考慮社交上的問題,亞斯伯格症不會有一般生活上的困難,可能一輩子,包括自身與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有亞斯伯格症。
* 若不考慮社交上的問題,亞斯伯格症不會有一般生活上的困難,可能一輩子,包括自身與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有亞斯伯格症。
** 在某些興趣圈子、專業領域上的表現傑出,性情古怪人物,有可能就是亞斯伯格症。
** 在某些興趣圈子、專業領域上的表現傑出,性情古怪人物,有可能就是亞斯伯格症。
** 在現代,通常是因在學校適應困難而被發現有亞斯伯格症。
** 在現代,通常是因在學校適應困難而被發現有亞斯伯格症。
* 此外,由於有些泛自閉症患者的壓力無法正常被排解(往往來自於對某種東西的執著),發展出憂鬱症和攻擊性的情況也不少
** 這種類型的憂鬱症很難處理,因為沒有兩個患者有同樣的治療方式,而若是找不到改善患者的自閉特質的方式,那憂鬱症就只能控制而不能治療
** 攻擊性不能全怪患者,因為患者本來就常常要忍受比一般人更大的壓力(生活中他們無法理解或接受的不如意、不守規則,本身的溝通障礙,還有相較一般人要更強烈的外界感官刺激),而較輕症患者又常常要全力忍耐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又不一定能好好排解,不能保證不會因為忍到極限突然抓狂
* 再簡單一點分析就是:
** 感覺白目:任何類型的自閉症患者大腦都有某個程度的缺陷,這種缺陷下他們根本無法判讀氣氛,也沒辦法正常解讀他人情緒或對他人的情緒有共感。
*** 事實上人類有解讀眼神來判斷情勢的本能,但泛自閉症患者缺少這種本能,所以他們從小就傾向對人的眼神沒有興趣或逃避眼神接觸。
*** 同時,泛自閉症患者都有某種程度的臉盲,從記不住身邊人的臉到根本不會認知到臉都有可能。
*** 另外,因為泛自閉症患者缺少對他人的共感,因此大腦在推測他人心理時就會採用唯一合邏輯的方式:傾向把自己的想法強行投射到他人身上。有些嚴重的例子中患者只會把自己認知為人,因為對他們來說其他的人反而更接近「物」。
*** 另外還會有明明用手指出某個物體但患者找半天找不到的情況,這種情況來自於患者傾向將自己看到的東西視為大量的細節的集合體,而不能把不同的細節組合成整體:也就是說,他們看著一個景象時會看到非常大量的亮點,所以當你指出一個亮點(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畫面的一個亮點,對患者可能是好幾個亮點中的其中一個)時,他們只會覺得那裡那麼多亮點你在跟我說哪一個
** 感到中二:除了因為對他人的情感感知的困難外,泛自閉症患者還會因為自己特有的邏輯和異於常人的感官而傾向發展出不同於一般人的言行。
*** 通常起因於思考太過活躍,但自己沒有意識到,再加上溝通能力缺陷,所以言行常常無法被人理解。
*** 另外泛自閉症患者很常見到感官的過度敏感或不敏感,很常見到他們非常討厭身體的接觸或是較大聲較尖銳的聲音。原因是這些患者可能對於皮膚較大面積的接觸感到非常不舒服,還有他們的耳朵對於聲音特別敏銳,所以任何聲音聽起來都很大聲,而高音、大音量對他們的刺激也隨之放大。
*** 另外泛自閉症患者通常都有強烈執著心,常見到某種他們才能理解的慣例行為會讓他們感到放鬆,不能正常執行這些行為可能會加重焦慮感。而較輕症患者會因為能察覺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會盡可能忍耐,但他們一樣會在過程中感到焦慮(理解成肚子不舒服很想去廁所的心情比較好懂)。
**** 而在這種情形下,有時對患者來說已經被放大很多的外界刺激可能讓他們常時緊繃的神經超出負荷,所以他們就會採取防衛或是失控攻擊。
* <s>了解原因的話,其實這就像在問「智能障礙其實就是笨蛋、[[腦殘]]」?</s>
* <s>了解原因的話,其實這就像在問「智能障礙其實就是笨蛋、[[腦殘]]」?</s>
** <s>智能障礙當然是笨蛋、腦殘,但這說法對他們不公道。而我們一般說腦殘也並非指真正的智能障礙</s>
** <s>智能障礙當然是笨蛋、腦殘,但這說法對他們不公道。而我們一般說腦殘也並非指真正的智能障礙</s>

於 2023年11月6日 (一) 04:40 的修訂

流言終結百選/個人心理及人際關係流言
這是一個永遠都在腦洞妄想中的詞條,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加以補
這是一個有關近年常見的流言合集,如有下列內容有強烈興趣以至有新的重要觀點題出,可至流言終結板討論本條目起始目的就是減少月經文
後方標記☆的為尚無解說內容的條目,歡迎大家補完並刪除標記;標記※者表示目前無解,或是永遠無解。

個人心理及人際關係流言 (目前19則)

  • 這一類流言,是對社會上其他人的心理作出的猜想。
  • 特點是帶有一些社會議題的事實支持,這類流言通常無沒有準確解,因為事實根據的確存在,而人的心理成長註定了每個人都帶有不同的心理活動。因此並不能以一個群體心理活動來看待這類事實,否則會引發「一竹篙打翻一船人」的誤解。


能用錢買到的快樂最划算?

  • 端看「划算」的定義。
  • 只要有錢就能快樂的確是最容易得到的快樂。
    • 金錢是個能交易,而且擁有普世共通價值的東西,遠比無形的東西容易取得。
  • 此外,對「快樂」的定義也是因人而異。
    • 用購買遊戲舉例:同樣是花錢,有人喜歡買電子版,有人喜歡買包裝版,還有人喜歡限定版更有甚者會把所有特典全部買光。他們花的錢不一樣,但他們都是快樂的
    • 當然現實中往往是快樂過去之後,開始找二手買主以及物色下一個遊戲

肌肉男有很大比例是同性戀?

  • 理論上,男同性戀者會更注意對方的男子氣概,而要保養的話鍛煉也是一環。
  • 能公然出櫃的同性戀,社會地位通常比較高。這種人也更有時間去鍛鍊。
    • 不過,異性戀人數遠勝同性戀人數。
  • 所以不是「肌肉男有很大比例是同性戀」,而是「你會知道是同性戀的男人中肌肉男的比例較異性戀高」


※同性戀男性比異性戀男性更會穿著打扮?

  • 注重打扮在現代社會被定位成「像女人」或是「不夠男人」的行為,所以異性戀男通常不願太注重打扮。
    • 相對的同性戀男中,屬於女性側的會偏向女性行為而注重打扮。
  • 雖然沒有正式統計,以女方側約50%的比例來說「應該」會比異性戀男中願意注重打扮者比例要高。

男人很難愛上每天一起生活的姊妹(女人)?

  • 屬實,請Google「韋斯特馬克效應(Westermarck effect)」
    • 另,1996、1999各有學者研究發現,生物在演化過程中也有近親繁殖厭噁心理現象發生
    • 但是這種效應主要的對象是年齡相近且一起共同成長的異性[1];對於年紀差別大的異性就算一起共同成長,此效應影響力相對的低。
    • 幼馴染往往輸給天降系的原因找到了
  • 但是若自幼與血親異離則因缺少韋斯特馬克效應影響,長大後會呈現「遺傳性性吸引」而容易發生互相吸引的狀況。《雷雨》《海市蜃樓舘》
    • 近親間的不倫在生物本能上的衝動也往往是基於此現象,長年生活在一起的血親中年紀差別高的異性因韋斯特馬克效應降低而較容易產生近親性關係。
      • 因此多數的近親性關係事件發生於異輩近親之間,例如:父女、母子、姑姪、甥舅。
      • 所以兄妹戀什麼的年紀最好差的遠一點才好攻略

人類總是想幹自己的媽?

  • 部分原因與上述的「韋斯特馬克效應」與「遺傳性性吸引」的交互關係論點相同。
  • 另根據弗洛伊德1913年的《圖騰與禁忌》一書中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對象是其母親,他總想佔據父親的位置,與自己的父親爭奪母親的愛情,也就是戀母情結(伊底帕斯情結)。
    •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在人類發展的早期,父親擁有對其姐妹和女兒獨佔的性權利。於是兒子進行反抗,殺掉父親並吃掉。由於感到罪孽深重,兒子壓抑了對母親、姐妹和他的女兒的性慾。亂倫禁忌和族外婚就是這樣產生的。
      • 有時其主張有被解讀為「人類皆戀母,你不戀母不過是壓抑了自己的戀母心,你還是戀母的」。而實際上這個推論犯下了以偏概全,非黑即白,一廂情願,訴諸潛意識等謬誤,而且也使用了強行二分法以及強行歸納等不合理的說法,不應當真。
    • 類似的論點還有蓋扎·羅海姆認為,緊張心理產生於戀母情結家庭狀況。在這種家庭中,兒子對其父親反抗並不得不抑制對母親的亂倫欲求,這種情況在所有社會都有發現,是亂倫禁忌和族外婚產生的文化根源。且對其他反駁此論點的學者指出,這些反駁者就是抑制戀母情結的人。
  • 但是弗洛伊德的論點頗受爭議,反對的學者認為找不到相關證據證明;另有一派的學者認為這是基於父系社會造成的現象,若是母系社會則不會產生。
    • 例如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南太平洋超布連群島田野實查。超布連人從母系追溯親屬關係,教養小孩的是母舅而非父親。一個男孩往往與母舅保持冷淡、有距離的關係,而與父親非常友善親近並充滿感情;這與佛洛伊德的理論完全不符合。
    • 佛洛伊德生活的19、20世紀奧地利是強力的父權社會。當時奧地利的父親是孩童的主要權威人物與母親的性伴侶。而在超布連群島,父親只具有母親性伴侶的身分。
    • 假如如佛洛伊德主張的,伊底帕斯情結是產生與父親距離的原因,那麼這現象應該也會在超布連群島出現,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馬凌諾斯基的結論指出,權力結構對父子關係的影響遠比性忌妒大[2],並且個體心理狀況受文化脈絡所塑造。
      • 因此佛洛依德所針對的應該是父系社會中負責教養的同性監護人,而非血親上的父親,而可以確定這個應該是屬於社會造成的心理問題而非人類的生理上。
  • 《通常攻撃が全体攻撃で二回攻撃のお母さんは好きですか?》

研究示表,漢順字序並不定一影閱響讀?

  • 在你看完這行字之後,此流言已經被驗證了。
  •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漢字順序帶有語法意義。
    • 比如「牛吃草」「草吃牛」「吃草牛」所指的就完全不同。
    • 另外「漢字序順並不定一影閱響讀」中顛倒的詞語皆是按「並列式構詞法」構成,顛倒並不對詞義構成影響。
    • 當然還是存在絕不可顛倒的詞語如「黃牛」顛倒後就變成「牛黃」由動物變成中藥。
      • 又如「殺賊」是主動去殺盜賊,而顛倒成「賊殺」則變得意義不明,勉強可解成被賊所殺[3]
  • 實際上這議題的關鍵在於人類在取得資訊時的經驗預測,與中文乃至任何一種文字都無關。
    • 舉例來說,看到成語、慣用句時僅看到首字或前兩字時腦中就已出現整個成語,即是以句意走向及成語首字與特徵字預測完整的成語、慣用句。
    • 而經驗預測後會快速掃視過該成句而非仔細的看完,使得人類閱讀時是跳躍式的,所以不完整的文句不僅不影響文意理解也不會干擾閱讀,於是你連文句是錯誤的也不會發現。有沒有忽然覺得自己真是厲害?
    • 你必須對該文字系統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後,才能進行經驗預測。
    • 已有類似實驗以英文進行。在研究員提醒受試者後,受試者才注意到拼字、構句有錯誤與闕漏。
    • 許多人在初學非母語的語言時,書寫的文句常會因語法結構錯誤造成文字順序有錯,但熟讀該語言的人還是能依照內容還原出大致上的語意。
      • 比如外語科老師在批學生狗屁不通的作文時就是這樣。
    • 相反,如果讓一個正在學中文的歪果仁外國人來,他大概就能發現文字順序問題了。
  • 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和大腦記憶的方法有關。
    • 大腦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是用「記重點」的形式記憶。
    • 比如說單字「Apple」,大腦記憶總是「A開頭,E結尾;而且中間有些P和L」。
      • 所以你看到「Aaple」可能要運作好一會才發現問題。
    • 又比如「蘋果 + 英文 = APPLE」和「APPLE + 中文 = 蘋果」這樣的邏輯等式記憶在腦中。
      • 所以被人問到「蘋果的中文是什麼?」的時候總會第一時間有「APPLE」在腦海中跑出來,而且不自覺地說了出口,事後才發現問題根本上就有錯誤。
  • 總而言之,大腦的記憶是以「重點」和「邏輯」的方法記憶,位置反而不重要,所以順序怎不麼響影閱讀也是當所理然的了。←還是不信的話就再讀一遍最後這句。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女性政治人物比較不會貪污?

  • 否定,一個人的清廉與否決定在個人習慣和品行修養,與性別是毫無關聯的。
    • 只是女性政治人物相對較少,男性政治人物的貪污人數就看似比女性政治人物來得高。女司機同理
    • 一般出來一個就能讓全世界記很久,譬如朴槿惠。

聽父母的話就對了?

  • 不全然是。
  • 在正常情況下,父母和子女會自然地形成情感連結,父母也因其年紀明顯較大之故而自然地成為子女的權威。
  • 在很多狀況下父母的經驗確實有很大的幫助,這可能也是一般人深信教養效果的原因;不過不是什麼經驗都有用,尤其在社會變遷快速的時代,父母長輩的經驗常常會和子女所身處的環境有相當的落差,而這會減少經驗的可用性,進而使得一些人認為老一輩的跟不上時代或者只有一張嘴等想法。
  • 先看聼父母的話的好處:
    • 年長者所經歷的事大多有經驗,所以他們會以他們所經歷的經驗跟你說明,尤其道德誠信、對人的信任、人際關係等等的部分更是如此。現代人讀古書也是同樣的道理,太陽底下無新事
    • 子女在生物上需要傳遞父母的基因,所以父母一定程度上和子女是命運共同體,他們比起旁人更需要對子女承擔責任。
  • 然後是可能不利的地方:
    •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在過的,父母經歷只能當成是一種參考價值,實際上還是由你自己去體會和判斷。
    • 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出現誤差,父母和子女接收到的信息可能不同,父母的話可能只是他們基於他們看到的信息做出的結論。
    • 此外,還應該考量現代社會的環境變遷速度遠勝以前,年長者的經驗是否有幫助,甚至是否不合時宜,要看狀況而定。特別是就職與擇偶。
  • 這種「聽父母的話就對了」的風氣在以信奉儒家的東方國家中較為盛行[4],反而西方國家的小孩一出社會就是自己過人生,父母通常不會說什麼。
    •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全球知名歌星Britney Spears就被親生父親控制了很長時間古今中外都是扯到金錢就六親不認
  • 如果你是年輕女性,且你的父母心智健全,在婚姻大事上最好還是聼他們的意見再做決定。
  • 如果你已成年且擁有勞動能力,卻還需要靠父母承擔你的花銷開支,那麽按照一般規律你在家中是沒有發言權的
  • 應該要說的是,不論你的性別、年齡、職業,通常你都該聽父母的話,但這不表示所有的話都該聽;因此自己要有一些獨立思考的能力,了解什麼時候該聽父母的什麼時候不需要。

男性愛吃甜點的人數少於女性?

  • 否,這個問題是因為現在許多年輕人受到現今許多動漫和電影所影響的錯誤觀念,事實上這種現象完全是取決於個人嗜好,與性別是搭不上任何關係的。
    • 甚至有人指出,男性因為通常比女性更多的接觸煙酒等辛辣味道物體,所以在下意識裡反而會比女性更喜歡吃甜味的東西來平衡味覺刺激而喜歡甜的東西
    • 雖然在動漫中刻意塑造成女性遠比男性愛吃甜點,但也是有愛吃甜點的男性角色,亂馬½的早乙女亂馬就是一例[5]
  • 精緻的甜點注重外形塑造。社交網路時代會po甜點照片到臉書或ins的女性居多。
    • 而對於男性來講甜點還是放進嘴巴吃下去的,很多人不會特別的理會甜點外形,沒有特別拍照也就看起來沒怎麼在吃了。

男女之間不可能有純友誼

  • 否,因為現實世界上這種案例相當少,再加上現代人受到眾多電影和動漫的浪漫情節所影響產生了沒有純友誼這種錯誤觀念下,許多人會誤認為不可能會有。
    • 按照生物學理論的話,異性之間本來就會有想互相傳承的本能;但是人還必須加上社會、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而且這方面的影響力通常大於生物本能。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的朋友通常和自己會有許多類似處,像是性別、年齡、社會地位、教育水平等,興趣嗜好就更不用說了,很多人都是以興趣交友的。
  • 某些中東或回教國家連女性出門都不能跟陌生的男子同行了,更何況是友誼。
  • 當然,當你確定對面前的異性沒興趣(性的意味)的時候,純友誼的確較容易建立。前提是你確定對面前的異性沒有興趣(純友誼的意味)。
    • 何況有相當一部分屬於是LGBT人士,生物上的異性已經沒有什麽意義
    • 友誼是平等的。因此正妹和工具人、帥哥和女備胎的關係不是友誼。
  • 在ACG的影響下這條目快要變成同性之間不可能有純友誼?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 否,這種問題完全是取決於單一方個人的嗜好或修養,會因個人習慣而異。
  • 不過現實中的「壞」男人實質上是一些善於社交舌燦蓮花的人,這樣的人特別會表現自己,知道怎麽博得女生歡心,當然比不善言辭的宅男更容易吸引女性。性別反過來道理一樣。
    • 一些女性的成長環境壓力很大,父母嚴加管教卻很少溝通交流;還有些女性受到父母嚴密保護所以不諳世事。結果就是前者容易被叛逆的男性吸引,後者則容易受騙。

女性胸大就是無腦?

  • 否,這是性別定形的刻版印象。
  • 以前當時沒機能型內衣和染髮劑,金髮和沒下垂的大胸部就是年輕的保證。再加上當時社會變遷慢、教育不普及所以經驗很重要。因此易於辨識的年輕符號就被貼了「無腦」的刻版印象。
    • 也有針對男生的「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 外國也有金髮女郎是笨蛋這種毫無根據的說法。
  • 倒是有研究顯示:體能較好臀部較大的人智商較高

個子高的女孩比較不受歡迎?

  • 否,一樣是性別定形的刻版印象。
  • 主要可能是被動漫和電影所影響的錯誤觀念,被誤導認為個子矮的女孩會受歡迎,反之個子高就不受歡迎,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 不過因爲身高是社會對男性的要求,個子高的女性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本能的恐懼,特別是在東方。
    • 只要長得漂亮身材好就不會有人在意了
  • 在西方世界,長得高身材好的女性很受歡迎。因爲他們普遍都很高
  • 而且,一般人都嚮往長高,想和高的人當朋友(你可以實際觀察看看),長得高也會有"成熟能幹"的印象,也受師長信賴,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相當受歡迎的。雖然說弱氣大女也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屬性
  • 對於蘿莉控來說,個子矮的女孩的確會較受歡迎

Taiwanese Girls are easy(台灣女人就是賤)?

  • 否,這種問題是取決於個人品德修養,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問題是一樣。

比起女生,男生比較不容易接受BL嗎?

  • 去統計有多少《明星志願3》的男玩家能接受紀翔路綫就行
  • 或者統計有多少《風花雪月》的男玩家讓貝雷特和林哈爾特結婚
  • 首先要肯定還是有男生喜歡看BL的。通常這類喜歡BL的男生通稱叫「腐男」或是「腐兄」。
    • 不過與腐女人多勢眾成規模出資雄厚相比,腐男人數偏向少數更大可能是他們不暴露。因爲生理原因與成長過程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 除了自身原因,一個男生如果被人發現在看BL,可能會被人指指點點。相比之下女生看百合不會有人説什麽
      • 就跟一般情況下女生穿褲子不會有人説什麽,男生穿裙子要麽會被人說變態,要麽是專門的搞笑節目漂亮的僞娘除外
      • 看少女漫玩乙女遊戲的男生就已經很少了,看BL的男生只會更少
  • 注意女性向BL和有男同性戀要素的一般作是不一樣的。比起《鬼畜眼鏡》,一般男生可能更容易接受《Banana Fish》
  • 「比起女生接受百合/GL,男生比較不容易接受BL」這個結論比較容易成立,因爲可以用銷量和消費者性別統計得出來。
    • 不過近年的確有英國的大學研究發現大部分女性不是同性戀就是雙性戀,真正只對男性有反應的直女其實佔少數。當然英國研究一向惡名昭彰,採信與否就隨得各位了
    • 但這也可以解釋在女生大多互相擁抱貼貼的時候,男生的友情通常都會在肉體上保持一定距離。當然也有男性體臭較重,女性體臭較淡而香的理由
    • 近年來喜歡曖昧的女性向作品的男生倒是越來越多,《偶像夢幻祭》就有成規模的男性粉絲

亞斯伯格症其實就是白目、中二

  • 在討論此問題前,要先了解亞斯伯格症是什麼。
  • 亞斯伯格症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但相較自閉症與其他泛自閉症,沒有明顯語言與認知的發展遲緩。
    • 溝通、社交上有困難,固定、有限的行為模式或興趣。並非因其他精神疾病狀態或廣泛性發展障礙的行為問題。
    • 沒有語言技巧的困難,但在與人溝通上有很大的問題,無法針對別人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反應,不能理解社交禮儀規範,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社交互動笨拙。
    • 從外界來看,一般亞斯伯格症的常見的特徵包括:缺乏同理心,情緒成熟度低,幼稚、不適當、單向的社交互動,固著興趣及具備某個領域豐富的知識,笨拙、動作協調不良。
  • 缺乏同理心情緒不成熟以及不恰當的社交行為這幾點來看,在別人眼中自然是既白目又中二了。不同的是,這並不是因為教育問題或品性修養不良,而是他們有社交能力缺陷,這種缺陷來自於大腦的功能變化,往往是天生且是生理性的缺失,並非故意耍白癡或想惹惱別人。
    • 並非不可能改善,在他人幫助與自己努力學習下,亞斯伯格症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樣相處,融入社會。
      • 但這不代表可以根本的改善,實際上更接近讓患者學會怎麼和自己的特質共存,這樣就算有缺陷也能夠掩蓋過去
    • 部份亞斯伯格症患者可能會以非常正式禮貌的方式與人互動,避免他人誤會,彌補他們的社交困境。
  • 若不考慮社交上的問題,亞斯伯格症不會有一般生活上的困難,可能一輩子,包括自身與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有亞斯伯格症。
    • 在某些興趣圈子、專業領域上的表現傑出,性情古怪人物,有可能就是亞斯伯格症。
    • 在現代,通常是因在學校適應困難而被發現有亞斯伯格症。
  • 此外,由於有些泛自閉症患者的壓力無法正常被排解(往往來自於對某種東西的執著),發展出憂鬱症和攻擊性的情況也不少
    • 這種類型的憂鬱症很難處理,因為沒有兩個患者有同樣的治療方式,而若是找不到改善患者的自閉特質的方式,那憂鬱症就只能控制而不能治療
    • 攻擊性不能全怪患者,因為患者本來就常常要忍受比一般人更大的壓力(生活中他們無法理解或接受的不如意、不守規則,本身的溝通障礙,還有相較一般人要更強烈的外界感官刺激),而較輕症患者又常常要全力忍耐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又不一定能好好排解,不能保證不會因為忍到極限突然抓狂
  • 再簡單一點分析就是:
    • 感覺白目:任何類型的自閉症患者大腦都有某個程度的缺陷,這種缺陷下他們根本無法判讀氣氛,也沒辦法正常解讀他人情緒或對他人的情緒有共感。
      • 事實上人類有解讀眼神來判斷情勢的本能,但泛自閉症患者缺少這種本能,所以他們從小就傾向對人的眼神沒有興趣或逃避眼神接觸。
      • 同時,泛自閉症患者都有某種程度的臉盲,從記不住身邊人的臉到根本不會認知到臉都有可能。
      • 另外,因為泛自閉症患者缺少對他人的共感,因此大腦在推測他人心理時就會採用唯一合邏輯的方式:傾向把自己的想法強行投射到他人身上。有些嚴重的例子中患者只會把自己認知為人,因為對他們來說其他的人反而更接近「物」。
      • 另外還會有明明用手指出某個物體但患者找半天找不到的情況,這種情況來自於患者傾向將自己看到的東西視為大量的細節的集合體,而不能把不同的細節組合成整體:也就是說,他們看著一個景象時會看到非常大量的亮點,所以當你指出一個亮點(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畫面的一個亮點,對患者可能是好幾個亮點中的其中一個)時,他們只會覺得那裡那麼多亮點你在跟我說哪一個
    • 感到中二:除了因為對他人的情感感知的困難外,泛自閉症患者還會因為自己特有的邏輯和異於常人的感官而傾向發展出不同於一般人的言行。
      • 通常起因於思考太過活躍,但自己沒有意識到,再加上溝通能力缺陷,所以言行常常無法被人理解。
      • 另外泛自閉症患者很常見到感官的過度敏感或不敏感,很常見到他們非常討厭身體的接觸或是較大聲較尖銳的聲音。原因是這些患者可能對於皮膚較大面積的接觸感到非常不舒服,還有他們的耳朵對於聲音特別敏銳,所以任何聲音聽起來都很大聲,而高音、大音量對他們的刺激也隨之放大。
      • 另外泛自閉症患者通常都有強烈執著心,常見到某種他們才能理解的慣例行為會讓他們感到放鬆,不能正常執行這些行為可能會加重焦慮感。而較輕症患者會因為能察覺自己和一般人的不同會盡可能忍耐,但他們一樣會在過程中感到焦慮(理解成肚子不舒服很想去廁所的心情比較好懂)。
        • 而在這種情形下,有時對患者來說已經被放大很多的外界刺激可能讓他們常時緊繃的神經超出負荷,所以他們就會採取防衛或是失控攻擊。
  • 了解原因的話,其實這就像在問「智能障礙其實就是笨蛋、腦殘」?
    • 智能障礙當然是笨蛋、腦殘,但這說法對他們不公道。而我們一般說腦殘也並非指真正的智能障礙
  • 不過隨著某位有亞斯伯格症的政治人物當選市長後,倒是出現了不少純粹的白目但是自以為是亞斯伯格症。
  • 結論,亞斯伯格症≠白目中二,別隨便歧視別人。

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

  • 除非有男人的大腦是長在下半身的,不然沒有任何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流言破解
  • 男性相較於女性,在東方社會確實會有著比較不抗拒向他人討論關於性的傾向。
  • 不與人談論就不會有人知道自己想著「那方面」的事情。
  • 然而此傾向或許可以說是傳統性別不平等造成的結果。過去大多只有男性有外出的自由,各種風花雪月的場所也自然以男性為主要客戶,而能談論相關事物的理所當然也以男性為主。因此男性與女性在談論性的話題上所受的社會壓力不同。
  • 另外也有著性思想極保守的男性與性思想極開放的女性存在,實際上男人不全部都是以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但是比例很高
  • 男人下半身會激動就是因為上半身的視覺中心被刺激了,女人的下半身激動則比較容易被感情左右。
  • 其實繁殖本來就是生物必然會產生的慾望,否則將無法使自己的遺傳因子留存。
  • 就結論來說,其實人都可以算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
  • 不過日常生活中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思考還是分工明確的好

個子矮的人大多比個子高的人聰明?

  • 俗稱“矮仔多計”,通常是一種安慰身高矮小的人的一個諺語。
  • 可惜武大郎就不怎麼聰明,而號稱三國最強智力的諸葛亮身高八尺(約現在184公分左右),流言破解

父母教養對子女沒有影響?

  • 研究指出,盡管性格的形成,有後天因素存在,且人的一生性格也會出現變化,但父母教養方式,和子女性格間的相關性為零,茱蒂·哈里斯的《教養的迷思》就是談及教養對子女性格沒有重大影響的書籍。
  • 然而,一個人的性格不是影響一個人行為的唯一因素,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很多研究指出,在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時,一個人身處的情境(situation)至少和他的性格(personality)一樣重要,甚至一些研究認為,情境比性格重要。
    •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個充滿惡霸的工作場所,就算是最為律己、善良的人,其行為也多少會受到影響,因而短暫地變成惡霸的分身。
    • 知名的米爾格倫實驗指出,有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會無條件地服從權威的指令,即使權威要他們做的事情會傷害他人也一樣;而且一項研究指出,盡責性(人格特質的一個向度,指的是律己以達到目標的傾向)或親和性(人格特質的一個向度,指的是與人為善的傾向)高的人,更傾向施與最強的電擊,[6]換句話說,較律己或善良的人,反而更會因為服從權威而做出暴行,也就是說,只要有正確的情境,每個人都可以是壞人。
    • 史丹佛監獄實驗也指出,在特定的情境和指示下,即使是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也會幹壞事、凌虐他人。不過史丹佛監獄的內容有爭議。
    • 此外還有一項研究指出,在存在真實的經濟誘因的情境下,幾乎所有(96%)的人都會為了拿錢而不惜傷害別人;而在假設性的情境下,多數(64%)的人都認為自己絕對不會為了拿錢而傷害別人。
    • 儘管茱蒂·哈里斯的《教養的迷思》強調同儕的影響,但她的書也提到說父母有能力替子女選擇環境,進而(間接)為子女選擇同儕、改變子女的行為,而這呼應了孟母三遷的故事的宗旨。
  • 此外,已知教養會對性格以外影響一個人行為的層面,如價值觀等,產生影響。總地而言,排除其他的因素,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對子女將來的成就產生20%到50%的影響。
    • 儘管不能做為主要證據,但很多人直觀上都認為,父母教養對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成熟穩重且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 另外東西方的傳統不約而同地強調父母對子女的重要性,都認為父母應該對子女嚴加管教。像是中國的《顏氏家訓》、《三字經》等或西方的《聖經》,裏頭都有提到父母應該嚴加管教子女。
  • 即使不看教養方式,但父母的社會地位也會影響子女未來的成就,一般而言,父母社會地位越高,子女未來的成就也越大,因此父母對子女是非常重要的。簡單地說就是階級複製才是人類社會的硬道理。魯蛇的兒子依舊是魯蛇。
  • 綜上所述,父母是很重要的,你如果自己做父母,就更該了解這點,不能因為一些暢銷書的內容就不管教養方式。

有工作總比失業要好?

女生善於妒忌、喜歡搞小圈子、耍心機?

體罰只會造成更多傷害?

  • 人們多半認為,表現良好是一種義務,出現不良行為就一定要處罰。
    • 不糾正不良行為,就是對不良行為置之不理,這樣可能會讓這些不良行為變得更加嚴重或更加頻繁,而這或許也是一些人認為零體罰導致校園霸凌變嚴重、甚至害死整個社會的原因。
  • 就定義上來講,體罰是藉由讓人感到身體的痛苦,使得對方減少會不再出現不良行為的作法,也就是說,體罰是利用類似心理學上操作制約[8]的獎懲機制、藉由將不良行為與疼痛做連結來矯正他人的行為的一種做法。
  • 體罰是矯正行為非常直觀的做法,一般人不需要多少知識就能理解體罰的有效性,人類自古以來就在使用體罰[9],而很多其他的處罰方法需要對兒童心理有充分的了解才想得出來。
  • 研究及對過去研究的後設分析顯示,體罰造成的心理創傷,和虐童沒兩樣,也就是說,雖然可以認為「適當體罰」可以和「虐童」有所區別,但就實際影響來看,可以說「體罰就是虐童」。[10][11]
  • 對多項研究的後設分析(meta analysis)[12]指出,體罰會造成子女更多行為和言語上的侵略性、犯罪的傾向、不良的親子關係、不良的心理健康,以及被體罰的子女長大後虐待自己子女的傾向,而且在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13]
    • 也就是說,體罰所造成的影響,幾乎都是讓一些家長和老師不想要、迫切希望子女改正的行為變得更加嚴重,因此心理學家常常會提出其他的方案來代替體罰。
  •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體罰和子女的侵略性呈現正相關,一些研究會控制各種可能的變因,如家長的社會地位等,但就算控制了這些變因,體罰還是與侵略性呈現正相關;而且後來的研究更指出,是體罰導致子女更多的侵略性,而不是子女更強的侵略性導致家長更常施用體罰。
  • 另一方面,體罰也會讓子女在短期內聽話、讓一些子女和學生的不良行為能馬上獲得糾正、馬上停止。[14]因此不能認為體罰完全沒有效果。
  • 事實上,多數教師和家長都不認為體罰是糾正不良行為最好或最有效的方法,這說明老師和家長可能多少都知道體罰的壞處,因此他們並不是那麼地頑固或自以為是;但絕大多數的教師和家長都贊同保留(適度的)體罰作為正當的管教方法,畢竟體罰就算不是最有效的,也不是完全無效的,就連照理講受體罰負面影響的學生多數也支持體罰,這說明既使體罰已知的壞處遠大於好處,體罰的壞處可能依舊不能真的抵消體罰的好處。[15]或許體罰立竿見影的效果難以用其他方法取代,若是如此,可以說「體罰固然在長期而言會造成更多不良行為,但如果有其他方法可以在長期而言改善不良行為,而體罰在短期內馬上改正行為的效果難以替代的話,那為何要不能保留適當體罰作為管教可行的選項之一?」
  • 人們支持保留體罰的可能理由如下(以下未必是全部或真實的理由,這些理由彼此也不互斥,因此人們可能也同時認為以下的理由同時有幾條成立):
    1. 體罰簡單、直觀且效果立竿見影、可以看得到(也就是上述的短期效果[16]);而且體罰不需要有外在條件的配合就可以實行,人們甚至可以不用棍棒,直接空手執行體罰。
    2. 在實務上有一些需要得到糾正的行為確實是當下正在發生、需要馬上得到糾正的;而體罰讓子女和學生立即和短期內聽話的效果,直觀上不容易找到別的方法取代,或許事實上也沒有其他真的有效的替代方法。
    3. 教育講求的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因此將體罰從處罰中拿掉,會限縮老師和家長的選擇,進而可能讓老師和家長無法把某些人教到最好,畢竟一些人可能就是要用打罵的才會聽。
    4. 盡管心理學家說問題行為可以透過別的做法在長期改善,並希望以這些做法替代體罰,但事實上這些替代體罰的做法在直觀上和體罰(以及其他的處罰方法)並不互相衝突,因此老師和家長可能會認為這些做法和體罰可以同時使用、彼此互補、兩者皆不可偏廢,以達到教化子女和學生的最佳效果。[17]
    5. 主張零體罰的人本教育基金會的一些人有將所有的處罰(體罰是處罰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的處罰都是體罰),甚至一些稱不上處罰的教育方式給無限上綱成體罰的傾向(曾有人本基金會的人主張寫悔過書也是體罰),再加上人本教育基金會的一些實際作為,使得很多人對人本教育基金會感到質疑,而這也使得人們對人本推行的零體罰感到懷疑。[18]
  • 民調指出,絕大多數(大約90.3%)的民眾認為近年來校園霸凌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19][20],而這可能多少也讓人們不敢放心支持零體罰,甚至許多民眾會認為零體罰是導致校園霸凌在近年來變嚴重的一個原因。

其他流言終結百選連結

留言

討論:流言終結百選/個人心理及人際關係流言

備註

  1. 不限定是血親,從孤兒院與難民營的取樣也有同樣的結果
  2. 也就是說奧地利的父子疏離對立關係並不是源於對父親的性忌妒而是角色的社會權力,因此無法以父子疏離關係來論證戀母情結
  3. 實際上「賊」的本義是「傷害、破壞」,因此「賊殺」的含義應和「戕害」比較接近;「盜賊」的含義則是引申的結果(傷害->傷害者(「老賊」的「賊」爲此義)->「盜賊」,更進一步引申後才有「小偷」的含義)。
  4. 有些東方國家的父母不僅要孩子聽他們的話,即便小孩長大也想控制其生活的一切
  5. 但亂馬去吃甜點時會刻意變成女兒身的模樣再去
  6. https://archivesic.ccsd.cnrs.fr/sic_01158395/file/Begue%2C%20Beauvois%2CCourbet%20J%20of%20personality%202015%20paru.pdf
  7. 「黑暗三角」人格特質是馬基維利/權謀傾向(Machiavellianism)、心理病態傾向(Psychopathy)和自戀狂傾向(Narcissism)三種特質的合稱,馬基維利/權謀傾向指的是不惜以操縱、欺騙等手段達成目標的傾向,或不擇手段的傾向;心理病態傾向指的是殘忍且泯滅良知的傾向;自戀狂傾向就是自我陶醉的傾向。這三種特質都和反社會行為有關,也彼此相關,但這三種特質彼此是不同的。而通常意義下的耍心機常常指的是不明顯且不直接的反社會行為。
  8. 「操作制約」指的就是「要讓想要的行為出現或增加,就要獎賞這樣的行為;要讓不想要的行為減少或消失,就要處罰這樣的行為;藉由把處罰造成的恐懼,和不想要的行為作出連結,可以讓人對不想要的行為產生恐懼,進而減少這類的行為。因此處罰必須確實讓人感到恐懼才有用。」
  9. 古代中國和西方提及教養的內容都常常贊同體罰並主張多使用體罰,這顯示人們可能很容易就能察覺到體罰的效果。中國有論及教養榮的《顏氏家訓》有「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惡;但重於訶怒。傷其顏色,不忍楚撻慘其肌膚耳。當以疾病爲諭,安得不用湯藥鍼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訓者,可願苛虐於骨肉乎?誠不得已也。」這種主張體罰才能真正收到矯正行為之效的內容,中文傳統上也常常有「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慈母多敗兒」之類的說法;做為西方文化經典的《聖經》當中,也有「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箴言23:13)、「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箴言29:15)、「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言13:24)等等的內容。盡管現代解讀《聖經》的人,常常會主張要用隱喻的方式來看《聖經》的內容,但《聖經》的作者們在寫下這些話的時候,所想的應該同時是字面和隱喻的涵義,而古代解讀《聖經》的人也傾向同時接受一句話字面和隱喻的含意(不然基督教和科學就不會在近現代有那麼多的衝突了),也就是說,應該認為《聖經》的作者們和古代遵奉《聖經》教導的人,是贊同體罰的,而這也是英語會有「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省下了棍子,寵壞了孩子)」這種諺語的原因。
  10. 不懂英文或懶得看原文的可以看以下連結的中文說明: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435723
  11. 儘管「適當體罰」和「虐童」之間不容易定出一個明確的標準來區別兩者,但這不代表所有的打駡都是「虐童」,或所有的打駡都是「適當體罰」。認為所有的打駡都是「虐童」,或所有的打駡都是「適當體罰」的看法,就跟「有n根頭髮的人不算是禿頭,有n根頭髮的人和有n-1根頭髮的人之間的區別不明顯,因此有n-1根頭髮的人不算是禿頭,⋯,因此不管一個人有幾根頭髮,都不算是禿頭」的說法一樣荒謬。
  12. 後設分析就是用統計方法對過去研究的結果進行統合性地處理,或說用統計做文獻回顧。
  13.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great-kids-great-parents/201111/the-problem-physical-punishment
  14. 根據多年來的研究,這似乎體罰唯一的正面效果
  15. 乍聽之下這很難理解,但兩台彼此方向相反的車子不一定會相撞;同理,兩個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力也未必會彼此抵消,因此若在實務上,「既使體罰已知的壞處遠大於好處,體罰的壞處也未必能抵消好處,因此體罰有其價值在」這件事成立,也沒有那麼奇怪。
  16. 對於一個做了之後要等一段時間,甚至好幾天、好幾年才看得到效果的做法,你不會說這作法看得到效果
  17. 也就是人們可能認為固然多用獎勵良好行為替代處罰不良行為、多講理好讓人知道是非對錯是對的,但這不表示就可以不處罰不良行為,而要真正達成教養的目的,獎賞、說理和處罰都不可偏廢;而作為可行處罰方式一種的體罰,當然也要列入教養方式的選項。
  18. 對於人本版零體罰導致社會問題變嚴重的看法,可見「零體罰害死台灣人」一文。
  19. 一篇2017年發布的民調顯示,90.3%民眾認為校園霸凌比過去自己就學時嚴重,同一篇調查還顯示,對於校園霸凌變嚴重的原因,「43.7%認為霸凌問題處理困難,36.7%認為老師無法解決」
  20. 一些人可能會說而其實校園霸凌沒有變嚴重,只是過去媒體不會報導,近幾年因為反霸凌風潮才開始報導,以致校園霸凌問題看起來變得嚴重而已,也就是說這可能其實是腦殘媒體炒作的結果;但如果要怪罪到媒體炒作而不是近年來校園霸凌真的變嚴重,必須有研究支持,不然比較保險的方法是假定一般人的感受是對的,也就是近年來校園霸凌確實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碰到自己的想法和多數民眾不合時,不先檢討自己的信念有誤、敞開心胸接受多數民意可能是對的,反而先怪罪於媒體或其他人炒作、誤導大眾,是可能讓自己在大家的眼中變成和廢死團體和人本教育基金會一樣等級的存在的。而且不只對體罰,對任何事情,包括體罰正當性、死刑存廢、核電存廢、對某些人物的正負面評價或其他的事情都一樣,都應該用類似的態度來面對,也就是如果你的看法和多數人不同,應該先假定主流或多數的看法可能是對的,並優先檢討你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確,但與此同時不放棄獨立思考。如果你確實地知道的看法確實正確、有充足的理由支持,這樣才能去責怪大眾沒知識,或者調查一般民眾是否受政治領袖或媒體誤導之類的,而不是一看到你的看法和多數人不同,就先指責多數人是「暴民」或者「受到媒體炒作蓄意誤導」之類的,發現自己的看法和多數人不同就先指責多數人是「暴民」或者「受到媒體炒作蓄意誤導」之類的,只會讓人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