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鳥/とり/bird/鳥綱/Aves

同步率達到100%

本條目在New Komica wiki (仮)於2024年02月05日 23:24出現新的編輯。
為了同步需要,機器人已把出現在New Komica wiki (仮)的新編輯搬過來。
若你為Fandom端使用者,請移駕至此持續編輯條目

如有覆蓋掉舊編輯,請於歷史紀錄中復原,同時亦檢查New Komica wiki (仮)的內容是否相容。如有更新內容,請把此模板撤掉。


本條目是個科普、且鳥類是研究不完的史詩大坑。歡迎各位博學島民隨時補充並且糾正錯誤。
本條目主要討論「鳥綱」,其他「蜥形綱」請移駕該條目查詢。

簡介

  • 現今唯二真正的飛行脊椎動物類群。
    • 像飛蜥、飛蛇、飛鼠等動物雖有皮翼可以提供升力,但是無法煽動肢體持續提供動力只能短暫滑行一段時間,不被定義為飛行動物。
    • 現今動物只有昆蟲、蝙蝠、鳥類才長有翅膀能實現動力飛行,而昆蟲是節肢動物、蝙蝠是哺乳類,故分類上只有長著羽毛的飛行脊椎動物具備鳥類的識別效力。
  • 為了實現高超飛行能力、鳥類在演化路線上將身上各種組織器官骨骼魔改的淋漓盡致,令鳥類的生理特徵與其他脊椎動物相對比顯得特別另類。
    • 獻祭一對前肢轉化為翅膀振翅而飛,採用獨樹一幟的羽毛翼面提供飛行升力。
    • 身體長有羽毛,不少鳥類的羽毛具有驚艷動人的色彩,賞鳥人士的重要看點之一。
      • 羽毛亦能透過各種魔改實現那些驚人的生存絕活。
    • 大多鳥類具有靈活的脖子、纖細的鳥腿、鳥類也是少數正常情況下能雙足行走的脊椎動物,一萬多種你跟我說少數?[1][2][3]
      • 樹棲型鳥類足部的後爪因需要用於攀爬樹枝所以並未退化,因此在地上行走型時受到後爪影響行動較為不便;水棲與陸棲型鳥類因後爪已退化,所以在路上行走時行動敏捷的多。
      • 猛禽類則藉由解放後肢抓力以及強健的飛行力量獲得異常強大的負重獵殺能力,大型猛禽甚至能直接威脅等重犬、狐、或是獵殺比自己還重許多的山羊,瞪羚等中型哺乳動物。新生代手盜龍:說老子我廢了的哺乳類食我鷹爪功啦!!
    • 鳥類採用鳴管系統發聲與哺乳類的聲帶殊途同歸,能發出各式各樣愉悅的鳥鳴聲擾人清夢,賞鳥人士的重要看點之一。
    • 體內具備中空骨架能減輕飛行呆重,人類設計飛機骨架也遵循相同原理。
    • 其他器官也為了服務飛行能力特化的非常徹底。
      • 退化牙齒改用鳥喙進食。
      • 退化尾巴轉變成羽毛扇尾提供升力。
      • 鴨:看看我突破天際的螺旋屌已經長這麼大了
    • 要說鳥類真正制霸天空的絕活:當屬只有鳥類和鱷魚等主龍後裔才會的一種稱為【氣囊呼吸】的超高效呼吸法。
      • 氣囊呼吸的特點在呼氣與吸氣的動作都能獲取氧氣,且幾乎沒有廢氣容積,如此鳥類呼吸便能完全充分利用氧氣。
      • 昆蟲的氣管呼吸效率算是飛行物種中最低的,非常受制於環境含氧量,所以同時影響了體型大小發展[4];蝙蝠的腹式呼吸除了只有在吸氣時能夠進行氣體交換,還不能直接擠扁肺部完全吐氣,會殘餘約25%以下的廢氣容積。
        • 氣囊呼吸與腹式呼吸的效率差距(單位:氣體交換面積/每公克的空氣):氣囊200cm2/g;腹式15cm2/g。
      • 因此對比起飛行能力,鳥類在呼吸效率上更是完全凌駕於昆蟲與蝙蝠之上。[5][6]
    • 在飛行能力上,鳥類藉著上述優勢在靈活度、速度、飛行高度、耐力等方面也是全方位的處於領先狀態。
      • 不過對比起身形和飛行能力的比值,昆蟲才是其中的佼佼者。
      • 畢竟鳥終究是退化了前肢,但昆蟲保有肢體的同時連翅膀都有兩對,再加上飛行時只需要一對因此還有一對翅膀能放飛自我般地進行改造,但受限於原口動物的神經系統與傳導速度、呼吸構造與自身外骨骼重量等因素,因此身形大小始終有限,終究無法與鳥類和蝙蝠抗衡而淪為兩者的食物,蜘蛛表示:UCCU
    • 由於飛行導航的需求鳥類具有非常優秀的視覺能力,不但自帶四色視覺,而且看的遠、看得準,從猛禽能表演高空俯衝轟炸抓兔子、淺水游動的魚的能力可見一班。
    • 會築巢和以較高的體溫孵蛋
    • 有用鳥喙哺育幼兒的習慣
  • 鳥類依據生活型態可粗略分為以下類別:
    • 鳴禽:擅長鳴叫,雀形目專屬的派系。
    • 涉禽:用長腿涉水,鶴、鷺的派系。
    • 游禽:用有蹼的腳游泳,企鵝、鴨的派系。
    • 攀禽:在樹上生活,鸚鵡、蜂鳥的派系。
    • 陸禽:在地面上生活的走地雞,雉、雞的派系。
    • 猛禽:食物鏈頂層的鳥中之王,鷹、鴞的派系。
  • 男性生殖器的代名詞。

起源與歷史

中生代

  • 關於鳥與恐龍的詳細演化關係請直接參考恐龍
  • 唯一留存下來的恐龍演化支,由於型態差異過大讓人很難聯想牠們的祖先是中生代霸主的親戚。
  • 早在侏羅紀就已經出現最早的鳥類,在白堊紀分化為反鳥類與今鳥類、由於今鳥類學會挖洞穴居因此避免了反鳥類那樣的全滅命運存活至今。

新生代

  • 即使是在蜥形綱王朝倒塌的新生代,在古新世時期,哺乳類尚未演化出食肉目貓科犬科等傳統食肉動物之前、陸棲大型鳥仍一直在各大陸稱霸了好一段時間。
  • 而在當時較為封閉的南美洲更是因為當時南美獸們實在不夠力,導致當地在新生代反而上演起偽鱷類主龍西貝鱷類與鳥趾類主龍駭鳥類的龍族內戰。
  • 然而,退化尾部與牙齒的代價自然也相當嚴重,雖然駭鳥類在南北美生物大遷徙時成功北上至北美大地,卻在300萬年前遭遇已經演化出貓科刃齒虎與犬科恐狼的哺乳類大殺器之一的食肉目挑戰,最後在冰河期的補刀下,駭鳥類宣告滅絕。
  • 如今鳥類雖然失去大地,然而天空的鷹形目、隼形目與鴞形目的掠食者們至今仍是位居天空生態食物鏈的頂層,在一些缺乏大型貓、犬科的生態環境中也是頂層霸主,當然要先排除某個利用各式工具無孔不入的靈長類與搭上其便車的勞亞獸
    • 昔日的恐龍:我統治大地與蒼穹
      今日的恐龍:呱
      養鳥人士與養殖場:我們正在大規模培育恐龍

文明時代

  • 人類於約8千年前就已馴化家雞的祖先原雞。
    • 早先的雞並不具備現代商業肉雞隨便吃隨便長的特性,蛋的產量也只是在幾顆間來來回回,但比起其他鳥類終究是容易養殖且肉質肉量與蛋都還算高產的物種,所以長久以來都被人類大量培育。
    • 近代隨著人類發現甲狀素亢奮的突變雞種並人工選育,現代的商業雞主流為兩大類:產蛋或是產肉為主,以工業化生產線流程極大程度供應現代肉、蛋食,成為餐桌上的主流美食。
    • 類似的還有鴨、雁(被馴化的稱鵝)、鵪鶉,只是養殖規模遠遜於雞。
    • 所以人類正在大量培育基因改造的恐龍中,電影侏儸紀公園系列並不全是虛構的。
  • 除了食物層面的原因外,另一種被人類成功大規模馴化的是原鴿。
    • 人類發現部分鳥類有著歸巢習性,不論將鳥帶去何處,放飛後總是能回到原巢中。
    • 其中原鴿則被人類成功馴養,在無線通信發明前都是人類遠距離快速通信的主要手段,所以被大量養殖。
      • 既然養了就順便吃了,人類馴養鴿子後當作盤中飧的歷史也相當悠久。
    • 近代無線通信發明後雖然不再使用鴿子當作常規通信使用,不過也利用歸巢習性發展出賽鴿競技運動。
      • 加上鴿子習性算是溫馴,因此當作寵物鳥飼養的也大有人在。
    • 但由於鴿子已經高度適應人類社會,所以野生鴿子依然會群聚在人類生活環境中。
  • 其他種鳥類雖然有不少都被成功馴服,但缺乏類似其他家禽的重要馴養因素,因此除了少數有其他用途外大多數都是為了當作寵物而被人工繁殖。
    • 甚至不少寵物鳥因為人工培育成本高又或是無法人工培育,造成野外濫捕而瀕臨絕種。

分類

舊分類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鳥綱
    • 古顎下綱
    • 今顎下綱

新分類

  • 動物界
  • 後口動物總門
  • 脊索動物門
    • 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高綱
  • 四足總綱
    • 演化支:羊膜動物類
  • 蜥形綱
  • 雙孔亞綱
    • 演化支:蜥類/龍形類
  • 主龍形下綱
    • 演化支:主龍形類
    • 演化支:主龍類
    • 演化支:鳥跖類
    • 演化支:恐龍形類
  • 恐龍總目
    • 演化支:獸腳亞目
    • 演化支:手盜龍類
    • 演化支:近鳥類
    • 演化支:鳥翼類
  • 今鳥下綱/鳥綱/現代鳥類
    • 古顎下綱
    • 雞雁小綱
    • 新鳥類

林奈《自然系統》

  • 鳥綱
    • 猛禽目 Accipitres
    • 攀禽目 Picae
    • 游禽目 Anseres
    • 涉禽目 Grallae
    • 陸禽目 Gallinae
    • 鳴禽目 Passeres

內部分類

  • 古顎下綱
    • 鴕鳥目
    • 美洲鴕鳥目
    • 鶴鴕目
    • 無翼鳥目
    • 䳍形目
  • 雞雁小綱
    • 雞形目
    • 雁形目
  • 新鳥類
    • 夜鳥類
      • 夜鷹目
      • 雨燕目
    • 鴿鴇類
      • 鴇形總目
        • 蕉鵑目
        • 鴇形目
        • 鵑形目
      • 鴿形總目
        • 鴿形目
        • 沙雞目
        • 擬鶉目
    • 鶴形目
    • 水濱鳥類
      • 鴴形目
      • 奇蹟鳥類
        • 紅鶴目
        • 鸊鷉目
      • 鷺形類
        • 日鳽總目
          • 日鳽目
          • 鸏形目
        • 水鳥類
          • 潛鳥目
          • 南極鳥類
            • 企鵝目
            • 鸌形目
          • 鸛形目
          • 鵜形目
          • 鰹鳥目
    • 望外鳥類
      • 麝雉目
      • 陸鳥類
        • 非洲禽類
          • 鷹形總目
            • 美洲鷲目
            • 鷹形目
          • 鴞形目
          • 佛法僧總目
            • 鼠鳥目
            • 穴鳥類
              • 鵑鴗目
              • 真穴鳥類
                • 咬鵑目
                • 鴷翠鳥類
                  • 犀鳥目
                  • 佛法僧目
                  • 鴷形目
        • 南鳥類
          • 叫鶴目
          • 真隼形類
            • 隼形目
            • 鸚雀總目
              • 鸚形目
              • 雀形目

知名現存鳥種列表

古顎下綱

  • 又稱為平胸小綱,沒有任何龍骨突起也就是說牠們都是貧乳
  • 屬於翅膀退化、無法飛行的鳥類,也是現存物種中唯一體型較大的鳥類,是除了人類以外體型最大的雙足步行動物。
  • 絕大多數的特徵為雜食性、長脖子和大長腿,而且很多種類僅為一目一科。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鴕鳥 Struthio camelus 鴕鳥目、鴕鳥科 非洲 二趾、雄鳥為黑色、雌鳥為灰褐色、翅羽和尾羽為白色、脖子和大腿裸露出皮膚。
屬於現存物種中體型最大的鳥類、雙足直立步行動物,其鳥蛋也是現存物種中最大的蛋。
雖可馴養來當作坐騎和提供肉類,但仍充滿野性。
鶆䴈/
美洲鴕鳥
Rhea americana 美洲鴕鳥目、美洲鴕鳥科 南美 三趾、脖子和大腿有較短的羽毛、一夫多妻制。 達爾文發現了同屬的美洲小鴕(R.pennata)是不同的物種,因此美洲小鴕又稱達爾文鶆䴈。
鴯鶓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鶴鴕目、鴯鶓科 澳洲 三趾、頭頂的皮膚略藍、脖子的羽毛較長。 出現在澳洲的國徽上。鴯鶓因為會破壞農田,導致澳洲政府發起著名的鴯鶓戰爭,以成果拙劣聞名[7]
食火雞/
鶴鴕
Casuarius 鶴鴕目、鶴鴕科 澳洲、新幾內亞 三趾、身體為黑色、有著頭冠和藍色頭頸的顯眼外型。
生態和鴯鶓及鴕鳥差異較大,喜歡獨居且生活在雨林中。
雖然不會捕捉大型動物,但是領域性極強,會攻擊侵入領地的人類,其腳爪銳利腳力強大,甚至有踹凹車門的紀錄。另外也會以低頭奔跑的姿態來用堅硬頭冠掃除障礙。
奇異鳥 Apteryx 無翼鳥目、無翼鳥科 紐西蘭 長吻、短腿、翅膀退化到幾乎看不見。在夜間會用嗅覺獵捕食物,蛋大得幾乎佔雌鳥身體的一半至1/3。 紐西蘭的國鳥奇異農的吉祥物
和遠在馬達加斯加的象鳥關係接近。
Tinamiformes 䳍形目、䳍科 中美、南美 體型和奇異鳥差不多,現存古顎下綱中唯一有飛行能力的類群。 雖然也是單科目,但種數多達47種,比古顎下綱的其他成員加起來還多,只不過大多都瀕臨滅絕。

雞雁下綱

  • 包含一般人熟知的常見家禽,其幼鳥都是早熟鳥。

雁形目

  • 雁形目外觀都有顯著的頸部,且絕大多數都是水棲與候鳥習性。
    • 由於是水棲習性的鳥類,所以在飼養上需要有水的環境造成養殖成本較高。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綠頭鴨 Anas platyrhynchos 雁鴨科 歐亞大陸[8] 雄性頭部有著綠色的羽毛故而得名。
馴化後的亞種家鴨也是著名的家禽,毛色則根據人工交配後而有不同且多樣的顏色,但是野生的綠頭鴨反因棲息地破壞與濫捕而數量大幅減少。
因為天鵝與鴨子都是雁鴨科,所以天鵝幼體被誤認成醜小鴨是正常的。[9]
鴛鴦 Aix galericulata 東亞 雄性色彩鮮豔、黑紅橘相間;雌性則黯淡成灰色調。 在傳統中國文化中被視為夫妻恩愛和忠貞不渝的象徵,但事實上鴛鴦是會花心的。
瀆鳧/赤麻鴨 Tadorna ferruginea 歐洲、亞洲、非洲 行一夫一妻制,古文中「鴛鴦」的正體,到了宋代鴛鴦這個名稱才被搶走。
Anser 歐亞大陸[8] 著名的馴化鳥種之一,歐洲主流的鵝屬於被馴化的灰雁,亞洲則是被馴化的鴻雁。
灰雁的原生地在歐亞大陸的西風帶區域,鴻雁則是東亞區域。
白頰黑雁 Branta leucopsis 北大西洋的格陵蘭和歐洲 頭部黑白相間、身體呈灰色調。 成鳥不會自己餵養剛出身的雛鳥,而是直接將雛鳥帶離巢穴,有時雛鳥還要不得已跳下懸崖並落下。
天鵝 Cygnus 非洲、南極以外的其他大陸的亞熱帶、溫帶區 雁形目中體型最大的,主要的毛色為白色,此外也有全身黑色和頭頸黑色的種類。 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常被賦予高貴的形象。
黃嘴天鵝
角叫鴨 Anhima cornuta 叫鴨科 南美 前額有硬質角、喙與雞類似、翅膀上有兩個距、腳趾長、蹼退化掉一半並適合在濕地步行。

雞形目

  • 包含雉、雞、鶉和孔雀,基本上都是陸禽。
  • 許多種類被人類養殖做肉用、產卵和觀賞用鳥。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雉科 東南亞[8] 原雞中被人類馴化後而成的亞種,最初被馴化成為家禽的目的是提供廉價優質的動物蛋白質食品,目前是家畜及家禽中數量最多,分布也最廣的。
據統計,雞的總數於2011年超過190億隻,高於世界上其他鳥類的總和。
除了作為人類的食物外,也與人類文化密切相關,還是法國的國鳥。
另外要注意的是其實牠們的本性其實相當兇狠好鬥,而且因為屬於較為古老的雞雁小綱,因此一些研究恐龍的實驗會拿其來當樣本比對。
環頸雉 Phasianus colchicus 歐亞大陸[8] 雄鳥的脖子有白色的環狀花紋。 常變成被打獵的對象。
綠雉 Phasianus versicolor 日本 日本的國鳥。
藍腹鷴 Lophura swinhoii 台灣 台灣特有種之一,築巢在地面上,行動謹慎,常常悄然無聲地活動,故不易見到。
雄鳥以藍色色調為主,也是鳥種名稱的由來,雌鳥則是以黃褐色色調為主。
由於常活動於中低海拔且雄性藍色羽毛頗有裝飾價值,因此棲息地破壞與濫捕的情況嚴重,雖不至瀕危但數量在急速減少中。 檔案:藍腹鷴.jpg
帝雉/
黑長尾雉
Syrmaticus mikado 台灣特有種之一。
雄鳥以紫藍色金屬光輝之純黑羽毛為主,雌鳥則是以橄欖色羽毛為主。
目前新台幣一千元鈔票背面就印有台灣帝雉的圖案。
有名到軍隊、警察甚至是公司行號都常見學長學帝雉弟制
叫聲是9999
檔案:帝雉.jpg
藍孔雀 Pavo cristatus 亞洲南部[8] 雄鳥的尾羽是個由一堆假眼睛組成、跟身體幾乎不成正比的大扇子。 在人類文化中被視為祥瑞的象徵,同時也是印度的國鳥。有普遍養殖作為觀賞用途。
綠孔雀 Pavo muticus 東南亞 脖子有魚鱗狀的花紋。
因為盜獵、棲地破壞和藍孔雀入侵等因素瀕臨滅絕。
古詩《孔雀東南飛》提到的孔雀就是綠孔雀。
火雞 Meleagris 北美 體型比雞大,傳統美國感恩節和聖誕節的配菜。 能進行孤雌生殖,原理為其所排出之卵和極體結合後發育所得,孵出來的通常是虛弱的雌鳥。
金雞/
紅腹錦雞
Chrysolophus pictus 中國 雄鳥體色鮮艷,常見的觀賞用鳥。
鵪鶉 Coturnix coturnix 歐亞大陸西部和非洲 生性膽怯、不喜群聚、體型小且有保護色,常出現於在農田和草場,受到驚嚇後會尖叫後從藏身處直飛而去。 肉和蛋均為高級滋養品,其蛋白質、維生素及鐵等元素含量均比雞肉高,而脂肪含量低於雞肉。雄鳥生性好鬥,在很早以前就有用鬥鵪鶉來賭博。
塚雉 Megapodiidae 塚雉科 澳大拉西亞地區和西太平洋島嶼 不會用自己的體溫來孵蛋,而用沙子和枯葉堆積出土堆來孵化鳥蛋。
珠雞 Numididae 珠雞科 歐洲、亞洲、非洲 黑色的身體佈滿白色小點、頭部裸露藍色皮膚。 養殖的肉用鳥之一。
雷鳥 Lagopus 松雞科 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 會隨著季節改變顏色。

企鵝目

  • 僅企鵝科一科,不會飛卻善於游泳,為了適應水域環境而長出鰭狀肢和蹼足。
  • 大多數種類生活在南半球的寒帶[10],因此皮下有脂肪層。
  • 英文名Penguin其實是源自於自外觀相似但已滅絕的大海雀。
名稱 學名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皇帝企鵝 Aptenodytes forsteri 南極 現存體型最大的企鵝,會在冬季時移動到更加寒冷的內陸繁殖,並且由雄企鵝孵蛋。 為了孵蛋必須挨餓,直到雌性捕獵回來。為目前唯一一種在南極內陸進行繁衍的動物,而且不同族群還有各自的繁殖區。
國王企鵝 Aptenodytes patagonicus 現存第二大的企鵝,外觀像皇帝企鵝,但頭部兩側的橘黃色斑紋沒有和胸口的斑紋相連。 幼鳥長滿褐色的絨毛。
阿德利企鵝 Pygoscelis adeliae 南極附近 藍綠色頭、黑嘴、白眼圈、嘴角有白色羽毛圍繞。 企鵝家族裡公認最沒節操的,男盜女娼[11]、出賣隊友、戀屍癖樣樣來,這些相關紀錄在過去曾被翻譯成希臘文。
巴布亞企鵝 Pygoscelis papua 南極地區的島嶼 眼睛上方有白斑、紅色嘴角、眼角處有紅色的三角形,因外貌猶如紳士而俗稱為「紳士企鵝」。 游泳時速最快鳥類。
冠企鵝 Eudyptes 頭上有黃色羽冠、紅眼、橘色嘴巴、粉紅色腳掌,擅長在岩石上跳躍,性情冷酷具攻擊性。 三麗鷗的酷企鵝很可能屬於此類。
環企鵝 Spheniscus 非洲南部、南美南部及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島嶼 胸部有黑汶及黑點,每一隻的斑點特徵都不太一樣。 少數居住在熱帶的企鵝,在所有企鵝中只有加拉巴哥企鵝生活在赤道的加拉巴哥群島上。
也許因為形狀使然,會將人類當作是同類,不只會主動接近甚至還可以發展出異種戀情,在日本還發生過母企鵝群為了爭奪男性飼育員的矚目而大打出手以及雄性與立牌產生感情的紀錄。
中國古書山海經所提到的驩頭人[12]很可能就是環企鵝。
小藍企鵝/
神仙企鵝
Eudyptula minor 澳洲南方、紐西蘭 體型最小的企鵝、有一身藍色羽毛。 2012年28隻袋獾在澳洲的瑪麗亞島被放生,結果造成3千隻小藍企鵝被屠殺殆盡。

鵜形目

  • 現存鷺科、鯨頭鸛科、錘頭鸛科、䴉科和鵜鶘科5科,除了鵜鶘都是腳長嘴長的涉禽。
    • 明明是鵜形目,就只有鵜鶘長的不一樣。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小白鷺 Egretta garzetta 鷺科 非洲、歐洲、亞洲和大洋洲 白色羽毛、黑嘴、黑腳、黃腳掌,繁殖期頭上會長出一對細長的飾羽。 全身白色的鷺鷥科鳥類在台灣通稱白鷺鷥,這兩種在溪邊和水田是最常見的。
黃頭鷺/
牛背鷺
Bubulcus ibis 極地以外的五大洲 白色羽毛、黃嘴、黑腳,繁殖期頭部會變黃褐色。
黑冠麻鷺 Gorsachius melanolophus 亞洲東南部 常見於校園或公園的草地上,會將嘴插入土中獵捕蚯蚓。
因為有保護色的緣故,在人靠近時不會逃跑,而被稱為「大笨鳥」。
顯眼的體型使牠常見於各個討論板,因此又稱為「板鳥」、「月經鳥」的稱號。
綠簑鷺 Butorides striata 非洲、南美、大洋洲和亞洲南部 膽小、獨居、夜行性,會等候岸上伸長頭頸捕食。 會用小石子、麵包或蟲子當作誘餌來捕魚。
夜鷺 Nycticorax nycticorax 美洲、非洲、歐洲和亞洲 頭頂和翅膀是黑色的,其餘為灰白色。 俗稱暗光鳥。
曾有人報案桃園南崁溪有企鵝,警方到場後才發現是夜鷺。
夜鷺走多了會遇到鬼。
黑鷺 Egretta ardesiaca 非洲 全身黑色。在水面捕魚時會將翅膀展開成傘狀,並藉由翅膀製造陰影把習慣躲在陰影的獵物引來。
鯨頭鸛 Balaeniceps rex 鯨頭鸛科 非洲中部 僅一屬一種。
種名「rex」在拉丁文中意為「帝王」,來自它強大的喙。
盯...
因為正面非常有氣勢而在網路上成為迷因,但本身為了不驚動獵物,連人類靠近也會不動如山。其咬合力不只能咬穿鱷魚皮,胃酸甚至連龜殼都能直接溶解。
曾經被認為是猛禽,但本身個性還算溫馴,不過繁殖時只會餵養第一個出生的個體導致繁殖力一直有限。[13]
錘頭鸛 Scopus umbretta 錘頭鸛科 非洲、西亞 全身褐色,後腦杓有向後生長的羽毛,頭形像錘子。 僅一屬一種。
埃及聖䴉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 䴉科、䴉亞科 非洲、兩河流域 身體為白色、後羽為黑色。頭、頸、腳全是光禿的黑色,鳥喙厚實且往下彎。 知名的入侵種之一,而台灣的聖䴉據說是從六福村逃脫而來。
在古埃及備受尊敬,被視為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徵,然而在埃及境內幾乎滅絕。
檔案:埃及.JPG
朱鷺 Nipponia nippon 中國、日本 全身灰白、翅膀略帶粉紅、臉部裸露紅色皮膚。
有著沙啞外帶衝擊波的的叫聲。
曾被認定滅絕後又在中國發現,日本於21世紀順利引進中國種野放復育。
紅䴉 Eudocimus ruber 美洲 體型小、全身鮮紅色。
原產於南美,之後被人引進到北美。
出現在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的國徽上。
黑面琵鷺 Platalea minor 䴉科、琵鷺亞科 亞洲東岸 如湯匙的嘴喙,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出現一條的橫紋。
沿著亞洲東岸遷移的候鳥,每年10月到隔年3月可以在台灣看到。
琵鷺屬已知有六個物種,其中黑面琵鷺是數量最稀少的。
白琵鷺 Platalea leucorodia 歐洲、亞洲、非洲 長得像黑面琵鷺,但只有嘴是黑色的。 琵鷺屬分布最廣的物種,在台灣會和黑面琵鷺混居。
鵜鶘 Pelecanus 鵜鶘科 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 下巴有一個能自由伸縮的喉囊,負責儲存食物。 雖然以魚為主食,但網路影片上有企圖吃掉鴿子的情況。

雨燕目

名稱 學名 分布 分類 特徵 備註 圖片
蜂鳥 Trochilidae 蜂鳥科 美洲 體型微小的鳥類,像昆蟲一樣前後揮動翅膀,也能在空中定點停留。 高速揮動翅膀代表高代謝率,數個小時不進食就可能餓死,睡眠時則會像冬眠一樣的蟄伏。
吸蜜蜂鳥 Mellisuga helenae 古巴 約重1.8公克及長5公分,是體型最小的鳥類、恆溫動物與恐龍演化支。 飛行時每秒拍動雙翼達80次,連肉眼也不能追上其速度。
刀嘴蜂鳥 Ensifera ensifera 安第斯山脈 細長的鳥喙幾乎跟身體一樣長,以至於牠們沒辦法用嘴整理羽毛、休息時必須抬著頭平衡重心。 長嘴是適應了長筒狀花朵的結果。
白喉針尾雨燕 Mearnsia picina 雨燕科 西太平洋地區 現存物種中水平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可達170km/hr的速度,俯衝速度亦可達300km/hr左右。 為候鳥習性的鳥類,繁殖地主要集中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北半球入秋後會飛到南半球區域。
金絲燕 Aerodramus 東南亞、南亞和大洋洲 部分金絲燕跟哺乳類蝙蝠一樣能用回聲定位法在黑暗中探路。聲音頻率為1500-5500赫,在人耳能聽見的範圍內,聽見的聲音為「卡嗒聲」,每秒發音6次。 多數金絲燕在築巢時會分泌唾液將築巢材料結固,這種唾液凝結物就是東亞名貴的食材燕窩

鴿形目

  • 僅鳩鴿科一科,已滅絕的渡渡鳥和旅鴿也是其中的一員。
名稱 學名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野鴿 Columba livia 中亞、南亞、北非與地中海[8] 飛行技巧很高超,可以靈活迴避掉猛禽的掠襲。
另一個特點是有著歸巢習性,經過長途跋涉還是能回到原巢的能力。
頭小胸大
作為和平的象徵與魔術戲法的演員而廣為人知。
歸巢的習性在經過馴化後作為傳遞書信用,所以也稱為信鴿,同樣也利用此習性發展出稱為賽鴿的競技比賽。
高度適應人類聚居地,因而有以大量群體居住而聞名的廣場,但也帶來了糞便難以清理的問題,甚至有群聚影響電車的案例。在美國被戲稱為有翼的老鼠。
珠頸斑鳩 Spilopelia chinensis 南亞、東南亞及中國南方 常見的斑鳩,頭部為深藍色,背部與翅膀灰褐色,胸腹紅褐色,頸後有黑白斑點,閩南語諧音班甲
頭小胸ry
很喜歡在民居附近吵個不停,被香港網民叫作咕姑固。
綠蓑鳩 Caloenas nicobarica 亞洲南部和東南亞島嶼 灰色頸羽、羽毛為綠色為主。 已滅絕的渡渡鳥的血緣近親。
冠鳩 Goura 印度尼西亞群島 藍色頭冠、羽毛為藍紫色為主。 觀賞養殖的常客之一。

鴴形目

  • 絕大多數都是水鳥,包含海鷗、鴴和鷸等。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北極燕鷗 Sterna paradisaea 鷗科 南北極 現存物種中遷徙路徑最長的動物,主棲息地位於南北兩極,每次遷徙平均會跨越38,000公里的距離。 為候鳥習性的鳥類,每年皆要往返南北極兩地,一生中總遷徙距離約760,000公里,等同來回地球與月球一次。
海鷗 Larus 歐亞大陸與北美溫帶地區[14] 以灰色或白色為主,通常頭部或翅膀有著黑色的標記。雜食性,從魚蝦、腐肉到兔子小鳥這類的小動物都吃。 是除了烏鴉、麻雀和鴿子之外最適應人類聚居地的鳥類。不同物種的海鷗之間經常出現雜交的情況。
白玄鷗 Gygis alba 南半球熱帶海域 有白色的身體和黑色的細尖嘴。不會築巢,直接下蛋在樹枝上。
賊鷗 Stercorarius 賊鷗科 極地 以褐色為主,地面築巢,為長途候鳥。 企鵝以外唯一能在南極大陸生存的中大型動物。
公認的鳥中流氓,以搶奪其他海鳥的食物和攻擊未成年的小企鵝而聞名。
彩鷸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彩鷸科 東南亞、南亞、非洲 一妻多夫制,雌鳥下蛋後就會找其他雄鳥交配,孵蛋和育雛的工作由雄鳥負責。 少數雌性外觀較雄性華麗的鳥類。
水雉/
雉鴴
Jacanidae 雉鴴科 全世界熱帶、副熱帶 有著跟身體不成比例的誇張大腳掌,能在浮水的植物上行走。 雄鳥是盡職的暖男,而雌鳥會伺機殺死別的雌鳥的親生骨肉。
反嘴鴴 Recurvirostra avosetta 長腳鷸科 世界各地 細長的嘴在末端向上彎曲。
海鸚鵡 Fratercula 海雀科 北半球寒帶 嘴巴大且顏色鮮艷。
海鴉 Uria 北半球溫帶、寒帶 和已滅絕的大海雀外觀相似,但體型較小、嘴巴較尖。

鷹形目

  • 空中的絕對王者,通常是該地區的頂級或高級掠食者,具備鳥族最強大的殺傷力。
    • 常態食譜以齧齒類、兔子、鳥、蝙蝠、魚等,而部分大型猛禽會獵食打得過的中型草食獸或小型肉食獸。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白頭海鵰 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鷹科 北美 英文俗名Bald Eagle源自於布滿白色羽毛的頭部,而不是字面上的禿頭。 美國國鳥,但在美國本土曾一度幾近滅絕,20世紀晚期開始努力復育後才從瀕危名單中移除,但仍是受威脅物種。
虎頭海鵰 Haliaeetus pelagicus 東北亞
角鵰 Harpia harpyja 南美 南美亞馬遜雨林的天空霸主,即使是今天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猛禽,因為哈斯特鷹死絕了 食譜包含南美靈長類與樹懶,對中型哺乳動物頗有威脅性的龍族之光,唯一殘念的地方是南美叢林沒多少大的草食動物讓牠刷戰績因為都被恐怖直立猿殺光了
金鵰 Aquila chrysaetos 歐亞、北美和北非 溫帶山區的天空霸主,會攻擊懸崖的山羊。 蒙古和哈薩克一帶的居民會飼養牠們來打獵。
非洲冠鵰 Stephanoaetus coronatus 非洲南部 被譽為非洲最強大的猛禽,會獵捕猴子和小羚羊。 多次被目擊主動攻擊人類兒童的紀錄。此外考古學家在一座南方古猿化石上發現被穿孔的幼兒顱骨,兇手很有可能是非洲冠鵰。
禿鷲 Aegypiinae 大洋洲以外的舊大陸地區 以腐肉為食,頭部羽毛稀疏要不然就是無毛。 胃酸極強,可以消化腐肉上的任何病原體,甚至可能連金屬都能消化。
胡兀鷲 Gypaetus barbatus 歐洲南部、非洲和亞洲西部 以一些骨髓為主食,會從高空把骨頭丟下以便取食,因而有骨頭壓碎機(Bone Crusher)之稱。 古希臘悲劇詩人艾斯奇勒斯傳說被天上的烏龜砸死,據信罪魁禍首很有可能是胡兀鷲。
大冠鷲 Spilornis cheela 東亞、南亞、東南亞 居住在森林中的留鳥,是台灣低海拔山區常見的猛禽。 會捕食蛇類所以稱為蛇鵰,可能是傳說的毒鳥「鴆」的原型。
喜好鳴叫,若在淺山中聽到天空傳來「揮–揮–揮–」的鳴叫聲,多半便是大冠鷲。
蜂鷹 Pernis 東亞、東南亞 腦袋瓜小到能方便鑽進蜂巢裡覓食。
蒼鷹 Accipiter gentilis 北半球溫帶地區 身手靈活,翅膀翻轉快、尾羽猶如船舵,能迅速在樹木周圍翻轉。獵人的得意助手之一。 在台灣是可以合法飼養的五種猛禽。
紅尾鵟 Buteo jamaicensis 北美 有著尖銳的嘯聲。
影視作品中白頭海鵰的尖嘯聲其實就是紅尾鵟的聲音,事實上大部分鷹科很少有如此尖嘯,而白頭海鵰的叫聲其實偏向於類似海鷗的嘎嘎聲。
栗翅鷹 Parabuteo unicinctus 美洲沙漠地帶 少數會成群結隊獵食的猛禽,大約有6隻家族成員分工合作擊殺比自身重的獵物。
紅鳶 Milvus milvus 歐洲
蛇鷲 Sagittarius serpentarius 蛇鷲科 非洲 有對不成比例的長腿,會用美腿踩住獵物並用嘴喙將其撕碎。
有大眼睛、長睫毛和一雙大長腿。
因為頭上的飾羽很像以前秘書將羽毛筆放在耳朵上的樣子,因此又名秘書鳥。
魚鷹 Pandion haliaetus 鶚科 大洋洲以外的全世界 唯一會潛水的猛禽,腳趾上的鱗片能在抓魚不至滑溜。

隼形目

  • 舊分類上鷹隼同類,後來確定親緣關係其實更接近於鸚形目和雀形目而拆分,目前旗下僅有單一隼科及兩個亞科。
  • 同樣是猛禽,隼形目平均體形較鷹形目小,不過隼形目成員在速度上更加迅捷。
    • 因為體型較小所以比較容易被人類捕捉而被馴養,古時候所紀載的獵鷹大多數都是隼形目鳥類。
  • 部分具有候鳥習性。
  • 美洲出身的隼鳥英文名字很多都帶有Caracara,這是因為美洲的原住民用這名稱來稱呼隼鳥。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游隼 Falco peregrinus 隼亞科 世界各地 現存物種中俯衝速度最快的鳥類,觀測紀錄中曾出現389km/hr的速度[15],不過水平飛行速度只有100km/hr左右。 為候鳥習性的鳥類,南北半球都有繁殖地。
在台灣是五種可以合法飼養的猛禽之一。
紅隼 Falco tinnunculus 歐洲、亞洲 又名茶隼、紅鷹、黃鷹、紅鷂子。
棲息於林地、草原、樹木稀少的牧場、海岸等,築巢於懸崖、樹木及舊建築牆上。
海東青 Falco rusticolus 北半球高緯度區 隼屬平均體型最大者,又名矛隼、鶻鷹。 古時候常被中、北亞草原地帶遊牧民族訓練來協助放牧、狩獵與軍事使用。
灰背隼 Falco columbarius 北半球 又名灰鷂子、朵子、鴿鷹。
具候鳥習性,生活於北半球有樹的草原以及沿海的沙丘和懸崖。
古時候常被中、北亞草原地帶遊牧民族訓練來協助放牧、狩獵與軍事使用。
紅腳隼 Falco vespertinus 東歐、西伯利亞 北半球冬季會遷徙至非洲南部地區過冬,因此在遷徙路徑上也可見。
成年雄隼擁有一身藍灰色的羽毛,以及紅色的尾羽及鳥腳;雌隼則有灰色的背羽和翅膀、橙色的頭部,以及附帶黑色條紋的白色面部。
阿穆爾隼 Falco amurensis 東北亞 原先被視為紅腳隼的亞種,後確認為不同種。
北半球冬季時會遷徙至非洲南部地區過冬。
雄性為深灰色,大腿及尾羽底面為紅棕色。 眼圈、蠟膜和腳為橙紅色。 雌性背部顏色較暗淡,腹面白色帶深色鱗狀斑紋,眼圈、蠟膜和腳為橙色,大腿和尾巴上只有淡紅棕色。
獵隼 Falco cherrug 亞洲、非洲高原高山地帶
美國隼 Falco sparverius 美洲 主要分布於北美,具有候鳥習性,是北美洲體型最小、最常見的隼屬猛禽。 可訓練成狩獵夥伴,由於體型較小(成體約30公分)所以適用於初學者,雖然其飛行能力雖弱於其它大型隼,但透過合理的訓練和體重管理可以使美洲隼成為迅捷的小型獵手,有時能捕獲比其重兩倍的獵物。
白腿小隼 Microhierax melanoleucos 中國、越南、印度、孟加拉 小型隼鳥,成體只有20公分左右。
上體包括兩翼和尾部都為輝黑色,但飛羽和羽尾的內羽瓣密布白斑,外羽瓣只具有稀疏小白斑;下體全部近似純白色。
非洲侏隼 Polihierax semitorquatus 非洲東南部 小型隼鳥,成體只有20公分左右。
臉下方是白色,上方是灰色,雌的有灰色的背部,未成年個體有一個褐色的背部,比成年雌性的暗淡,翅膀的飛羽是黑色和白色,尾部不是黑色和白色。
在飛行習慣等方面與伯勞有點像。
東部種與南部種的叫聲有差異。
鳳頭卡拉鷹 Caracara 巨隼亞科 美洲 旗下僅現存兩種物種:北美鳳頭卡拉鷹(Caracara cheriway)、南美鳳頭卡拉鷹(Caracara plancus),英文名為Crested caracara。
北美鳳頭卡拉鷹大多數分布在墨西哥以南,只有少部分出現在美國的南方州郡中。

犀鳥目

  • 過去的分類法中曾被分屬為佛法僧目下的科,後獨立成為目。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雙角犀鳥 Buceros bicornis 犀鳥科 南亞和東南亞 嘴部上方有被稱作「盔突」的突起,形似犀牛角而得名。
主食為果實和昆蟲,有時會將食物拋起後再吃下。
當地居民會用牠們的頭顱做成裝飾品。
紅臉地犀鳥 Bucorvus leadbeateri 地犀鳥科 撒哈拉以南非洲 犀鳥目體型最大的物種,全身黑色,臉頰和喉嚨沒有羽毛且呈紅色。 棲息在樹上,但時常在地面活動。
戴勝 Upupa epops 戴勝科 歐洲、亞洲和北非 頭上有黃褐色羽冠、末端為黑色、上背部及小覆羽為黃褐色。兩翅至尾羽為黑色且有白色橫斑,尾上覆羽為白色。 台灣金門縣鳥。被視為以色列國鳥,但在猶太教傳統中是不潔之物。

佛法僧目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佛法僧/
三寶鳥
Eurystomus orientalis 佛法僧科 東南亞、澳洲 日本的生物學家覺得叫聲很像日語的「佛法僧」而得名,但後來才發現那是角鴞的叫聲。
翠鳥 Alcedininae 翠鳥科 歐亞大陸 俗稱魚狗,在地底築巢,有著衝入水中捕捉食物的習性。 高緯度地區的翠鳥科會因為湖面結冰而遷移,偶爾會有凍死在冰塊內的個體。
笑翠鳥 Dacelo novaeguineae 澳洲和新幾內亞 叫聲像人在狂笑一樣吵雜。食物廣泛。 翠鳥科中少數不居住在水邊的種類,對都市的適應力也比較強。
蜂虎 Meropidae 蜂虎科 非洲、歐洲和大洋洲 羽色艷麗、鳥喙尖長、尾羽長。是蜂類的剋星。 其中洋紅蜂虎會懸崖上面群聚、挖洞為巢,還有跟其他大型鳥類如灰頸鷺鴇、紅臉地犀鳥等一起覓食的習慣。 檔案:栗喉蜂虎.jpg

雀形目

  • 鳥類中的第一大目,大多為樹棲的小型鳥。
    • 絕大部分都屬於鳴禽亞目,包含了許多一般大眾熟知且隨處可見的鳥類。

鴉下目

  • 鳴禽亞目的兩個下目之一。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伯勞鳥 Lanius 伯勞科 北美和舊大陸 性情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有把屍體插在棘刺上撕食的習性,有時不全吃掉,用這種方式儲存食物,可謂鳥中穿刺公 但因為缺乏利爪,終究不是猛禽,就算是遇到體型相當的姬鴞也只會被打假的。此外是台灣過去風行"烤小鳥"文化的苦主,但近年在保育意識彈升與嚴格取締之下已不復存在。
天堂鳥/
極樂鳥
Paradisaeidae 極樂鳥科 澳洲、新幾內亞 雄性天堂鳥以華麗的外觀和求偶舞聞名,而且其羽毛控制能力極強,甚至可以改變外型。
除了王極樂鳥是一夫一妻以外,皆無固定伴侶關係。雄性交配完之後就會離開,育雛工作由雌性負責,雛鳥一個月性成熟。
過去的歐洲人看到無足的標本認為牠們是不用停下來休息的神奇生物而取名天堂鳥。
當地原住民也認為天堂鳥是只吃露水的神奇生物,而有了風鳥、霧鳥的別名。
園丁鳥 Ptilonorhynchidae 園丁鳥科 雄鳥會建造小屋型或雙塔型的繁殖場吸引雌性,並蒐集鮮豔的花瓣、果實、昆蟲、塑膠物品來裝飾。 也有喜歡用暗色系裝飾的種類。
黑頭林鵙鶲 Pitohui dichrous 嘯鶲科 新幾內亞 極少數有毒的鳥類之一,皮膚和羽毛帶有毒素和臭味。 和箭毒蛙一樣食用有毒昆蟲取得毒素。
喜鵲 Pica pica 鴉科 歐亞大陸和非洲部分地區 雜食性,同樣高度適應人類社會,有強烈的領域性,會攻擊入侵的其他鳥類。 在華人文化中做為廣受喜愛的吉運象徵與創作題材,在清朝時引進台灣。另外,他們是目前少數能通過鏡像測試的鳥類。
烏鴉 Corvus 世界各地 大多數的習性都是雜食性,被認為是最聰明的鳥類,甚至會使用道具跟學習各類技巧,高度適應人類社會,還會去故意玩弄包括人類在內其他物種取樂。另外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會偷取人類物品當作築巢材料。 因為以黑色系為主[16]而在多數文化中都被視為不祥象徵[17];只有在少數民族中被視為祥瑞,並在神話中以各種面貌粉墨出現[18]
台灣藍鵲 Urocissa caerulea 台灣 台灣特有種鳥類之一。
一夫一妻制,幼鳥會跟在父母身邊一到兩年,還會幫父母照顧下一胎的弟弟妹妹。
有領域性,會攻擊入侵者也會集體禦敵,可多年維持相同的領域。
臺灣原住民族鄒族的神鳥。
已開始適應人類活動,中低海拔的都會區外圍山林與都會大型綠化區(大型校園、公園)中也可發現其蹤影,為了覓食甚至會飛到人類建築範圍內活動。
樹鵲 Dendrocitta formosae 東南亞 常見於低海拔的森林。
星鴉 Nucifraga caryocatactes 歐洲、亞洲 身體褐色、佈滿細小白斑,棲息在針葉林中。 會將毬果埋在土裡等到日後再取食,若是忘記挖出來吃的話毬果便有可能發芽長成新的樹。
黃鸝 Oriolus chinensis 黃鸝科 東亞 全身呈金黃色,翅膀和尾巴呈黑色、頭部有一條寬闊的黑紋、嘴呈粉紅色、腳呈鉛色。 鳴唱聲婉轉動聽,常被記錄在古詩詞中。
烏秋/
大卷尾
Dicrurus 卷尾科 亞洲 身體黑色,有著分岔、彎曲的長尾。 在台灣很常見,育雛期間會攻擊靠近巢的人。
琴鳥 Menura 琴鳥科 澳洲 以能夠模仿各種聲音聞名,甚至連機械的聲音也可以。 名字來自雄鳥的尾羽像里拉琴一樣。

雀下目

  • 鳴禽亞目的兩個下目之一。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黃山雀 Machlolophus holsti 山雀科 台灣 台灣特有種,常與噪鶥科、知目科的小型鳥,或其他山雀科鳥類混群活動,腹部鵝黃色,鳴聲婉轉悅耳,尤其繁殖期鳴聲更響亮。 黃山雀特殊的地方在於有修補舊巢再使用的情形。
台灣畫眉 Garrulax taewanus 噪鶥科 台灣特有種,習性為單獨、成對或小群群聚,在森林下層尋找昆蟲和種子覓食。 曾被認為是畫眉的亞種,後來經過DNA檢定後確認是不同種。
和中國畫眉雜交導致物種受到危害。
藪鳥/
黃胸藪眉
Liocichla steerii 台灣特有種,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十分常見。
金翼白眉/
臺灣噪眉
Trochalopteron morrisonianum 身體為深褐色,翅膀末梢帶有黃褐色,眼睛上下都有白線
台灣特有種,棲息在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
不怕人,時常接受遊客的餵食而被戲稱為高山麻雀。
白頭翁 Pycnonotus sinensis 鵯科 東亞 頭頂為純黑色而富有光澤,頭後方有著白色枕環。 台灣賞鳥人士將其和綠繡眼、麻雀通稱「城市三寶」,在上海排除綠繡眼就和中國黑鶇、珠頸斑鳩並列為「四大金剛」。
烏頭翁 Pycnonotus taivanus 台灣 台灣特有種,頭頂為純黑色而富有光澤。 僅分布在台灣東南側,跟入侵的白頭翁雜交後造成基因汙染。
綠繡眼 Zosterops japonicus 繡眼科 東亞 大致為黃綠色,有明顯的白色眼圈,眼先有一道黑色,前額稍黃。是中國著名的玩賞鳥類。
冠羽畫眉 Yuhina brunneiceps 台灣 台灣特有種,頭頂毛髮豎起,前方是褐色的。 行合作生殖,多對夫妻共用鳥巢、共同育雛,還有順便偷情
麻雀 Passer montanus 麻雀科 歐亞大陸 雜食性,而且高度適應人類社會而有飛行老鼠的別稱。雖然被傳統農業社會視為是害鳥,但其實會捕食害蟲[19]
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椋鳥科 東南亞 身體黑色、黃色腳、白色嘴。 台灣的亞種因外來的家八哥和白尾八哥而瀕臨絕種。
當中家八哥由於在澳洲等地對原生物種的危害外加導致農災,已被IUCN名列百大入侵物種[20]
白尾八哥/
爪哇八哥
Acridotheres javanicus 身體黑色、尾部和雙翅有白斑、嘴和腳都是黃色。 藉由放生或逃逸成為入侵物種嚴重影響台灣生態,不僅讓同屬的八哥瀕臨絕種,也會攻擊麻雀等中小型鳥類。
家八哥 Acridotheres tristis 中亞、南亞 眼周裸露黃色皮膚,又稱「眼鏡八哥」。
九官鳥 Gracula religiosa 東南亞 能學人說話,自古以來就被作為寵物飼養。
織布鳥 Ploceus 織布鳥科 非洲、少數種類在亞洲 能夠做出像網子一樣的吊掛式鳥巢,群居的織布鳥能讓整棵樹被鳥巢覆蓋。
紅嘴奎利亞雀 Quelea quelea 非洲 數量最多的野生鳥類,一個鳥群通常都超過百萬隻,總數可達15億隻。 以嫩芽和種子為食,鳥群所到之處可謂寸草不生,又稱「有羽毛的蝗蟲」。
文鳥 Lonchura oryzivora 梅花雀科 非洲和亞洲 一般生活於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叢的空曠林地、也見於耕地、花園、城郊的村鎮以及活動於稻田或甘蔗田、樹林或灌木叢中。 作為人類寵物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華人地區還以占卜助手而聞名。
家燕 Hirundo rustica 燕科 世界各地 有著黑藍色的羽毛和長而分叉的尾巴,是一種很容易辨識的鳥類,會在人類的屋檐下銜泥築巢和堆積鳥屎 因以許多害蟲為食而常在文學作品和民謠中以益鳥的形象出現。
燕巢可以食用,然而近年引發動物倫理上的爭議。
太陽鳥 Nectariniidae 太陽鳥科 非洲、亞洲、大洋洲 和蜂鳥相似,體型小、吃花蜜、羽毛有金屬光澤、嘴巴尖細且向下彎曲。 某些種類是巢寄生,幼鳥會直接用鳥喙殺死宿主的小孩。
縫葉鶯 Orthotomus 扇尾鶯科 南亞、東南亞 能夠用蜘蛛絲把葉子縫成袋狀的鳥巢。
金絲雀 Serinus canaria domestica 燕雀科 原產於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和加那利群島 有各種顏色,其中最具表性的是金黃色。 因歌唱技巧了得而被當成寵物。對毒氣非常敏感,因而被用在採礦業中,甚至在一戰期間在戰壕中發揮作用。

其他

  • 雀形目鳴禽亞目之外的種類,有霸鶲亞目和刺鷯亞目兩類。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侏儒鳥/
嬌鶲
Pipridae 霸鶲亞目、侏儒鳥科 中南美 和天堂鳥一樣有華麗的外觀和求偶舞。 梅花翅侏儒鳥是唯一一種用翅膀發出聲音求偶的鳥類,振動翅膀的速度比蜂鳥更快。
尖尾侏儒鳥和燕尾侏儒鳥會組成團隊跳求偶舞,只有年紀最大的「師傅」能得到交配權。
八色鳥/
仙八色鶇
Pitta nympha 霸鶲亞目、八色鶇科 東亞 身上有多種顏色,具體是哪八種似乎有爭議 在台灣是稀有的夏候鳥。
傘鳥 Cotingidae 霸鶲亞目、傘鳥科 中南美 許多種類有鮮艷的顏色和羽飾,有些還長有肉垂。
刺鷯 Acanthisitta、Xenicus 刺鷯亞目、刺鷯科 紐西蘭 部分種類因人類和入侵種滅絕,現存僅2屬2種。 知名的滅絕種有史蒂芬島異鷯,傳說被一隻看守燈塔的貓滅絕,實際上是因野貓、老鼠和森林開發等諸多原因而滅絕。

鴞形目

  • 俗稱貓頭鷹,其下有鴟鴞、草鴞兩科。
  • 最大的特徵是雙眼跟靈長類一樣幾乎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有著良好的立體視覺,以及頸脖關節的特殊轉動角度。
  • 鴞形目絕大多數是夜行性動物,只有少數會在白天行動。
  • 黑夜的絕對霸主,蝙蝠不用說,其他猛禽也會被其當作獵物,透過消音效果良好的羽毛結構能夠瞬間出現在獵物的巢穴當中進行殺戮。
  • 在希臘羅馬時期以來的西方文化一直被視為有睿智的正面形象,但在東亞文化和中世紀歐洲反而是不祥之兆。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白臉角鴞 Ptilopsis leucotis 鴟鴞科 非洲 小型貓頭鷹,雌鳥比雄鳥體型稍大。全身體羽棕灰,遍布細長縱紋。白色面盤邊緣黑色。虹膜深黃或橘紅。 和樓下由於《動物朋友》聲名大噪。
因為在日本某個綜藝節目中展現了其特殊的防禦機制-膨脹自己羽毛威嚇與收縮自己羽毛來偽裝而著稱。
鵰鴞 Bubo 歐亞大陸和美洲 大型貓頭鷹,頭頂上有着耳羽。能攻擊兔子之類體型相當的哺乳動物。
雪鴞 Bubo scandiacus 近北極區域 大型貓頭鷹、全身雪白、虹膜為黃色。
鴞形目中少數的晝行性物種之一。
因為在小說哈利波特當中作為主角的寵物而廣為人知。
烏林鴞 Strix nebulosa 北美、北歐、北亞 大型貓頭鷹,頭部又大又圓且沒耳羽,全身都有棕及灰色的淡色斑紋,虹膜深黃色。 擁有最大面盤的貓頭鷹,聽力良好(收音能力達4倍,長尾林鴞則為2倍),擅長於雪林獵殺積雪下的小動物,捕獵時會用自己的體型與速度在雪地撞出一個深坑,並且留下極具辨識性的痕跡。
姬鴞 Micrathene whitneyi 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 小型貓頭鷹、會居住在啄木鳥在樹上捨棄的舊巢裡。
穴鴞 Athene cunicularia 美洲 小型貓頭鷹、因會在地面挖洞而得名(也會利用草原犬鼠的舊巢)、晝行性。
會到處收集各式各樣的材料築巢,其中最常見的材料為糞便,目的是吸引糞金龜這類的獵物前來。
有發生過穴鴞在機場、高爾夫球場、農地等人類聚居地築建棲所的案例。
領鵂鶹 Glaucidium brodiei 東南亞 小型貓頭鷹,也是台灣最小的貓頭鷹,後腦杓有像臉的花紋。
倉鴞 Tyto alba 草鴞科 歐洲、西亞、非洲 中型貓頭鷹、面盤與腹部白色、背部棕色。
又稱猴面鴞、蘋果臉
分佈極廣,幼鳥外觀很像外星人

鸚鵡目

  • 分為鳳頭鸚鵡科、鸚鵡科和鴞鸚鵡科。
  • 聰明鳥類二號,具有學習能力,部分種類甚至能模仿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物種聲音。
  • 寵物鳥常客,常見的有虎皮鸚鵡、玄鳳、愛情鳥等小型鸚鵡。
  • 因為色彩艷麗的關係而導致有部分種類因濫捕而絕種。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金剛鸚鵡 Arini 鸚鵡科 中南美 體型大且色彩鮮艷,著名的觀賞物種,大多因盜獵而瀕臨絕種。 海盜文化的代名詞之一,飼養難度和成本非常高,而且壽命超過50年,飼養前請務必三思。
虎皮鸚鵡 Melopsittacus undulatus 澳洲 小型、原生種為黃綠色、頭和背部有老虎般的條紋、尾羽的長度幾乎跟身體差不多、面頰兩邊各有塊藍紫色橢圓斑、雌雄的蠟膜顏色有差異。 由於體型小、成本低又擅長模仿人語而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寵物鳥之一。
作為寵物也有機車的一面,比貓還機掰。
非洲灰鸚鵡 Psittacus erithacus 非洲中部 中型、全身銀灰色、白色眼皮、鮮紅色短尾、黑嘴、鉛灰色腳掌。 公認最聰明的鳥類之一,約有2到7歲人的智商、2歲小孩的情感,在幼鳥時就可以學說話,還能和飼主建立良好的互動,但同時也會撒嬌、記仇、耍脾氣,用嚴厲口氣責罵會造成反效果。
其中最著名的為Alex,是公認能通曉最多詞彙的鳥類(擅長詞彙可達1000個甚至更多)。
高智力也代表牠們彼其他鸚鵡更容易學壞,英國某動物園就因為一批會罵髒話的灰鸚鵡導致園內髒話滿天飛[21],最後當事鳥群被園方強制隔離。
情侶鸚鵡 Agapornis 非洲 小型,因廝守終生的習性而得名。 人工培育下有各種不同顏色的個體。
飼養時請用相處融洽的一對伴侶,若飼養超過一對會發生攻擊致死的案例,對其他種類的鸚鵡有攻擊傾向,十分吵鬧又喜歡咬損物件。
噪鸚鵡 Lorius garrulus 印尼 中型,身軀除了翅膀為綠色外全紅,以吸蜜為食。 音效設計師與YouTuber内海秀明飼養的個體成為網路迷因「Red Bird」的主角。
紅領綠鸚鵡 Psittacula krameri 長尾鸚鵡科 非洲、印度、東南亞 全身綠色,僅有鳥喙紅色,脖子處則有不太顯眼的黑羽。 寵物鸚鵡之一,相當神經質,對不認識的人具有相當的攻擊性。
在許多國家成為外來入侵種,日本甚至因大量繁殖的問題而登上新聞版面。
亞歷山大鸚鵡 Psittacula eupatria 印度、東南亞 外觀與樓上相似度高達八成,不過體型較大,而且翅膀上有紅色羽毛。 不好吃
鳳頭鸚鵡 Cacatuidae 鳳頭鸚鵡總科 大洋洲 有能夠收展的頭冠、羽毛缺少其他鸚鵡會有的虹彩結構。 寵物鳥裡常見的玄鳳鸚鵡也是鳳頭鸚鵡的一份子。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飼養的鳳頭鸚鵡「Cookie」是有記錄以來最長壽的鳥類[22]
雞尾鸚鵡 Nymphicus hollandicus 澳洲 小型寵物鸚鵡,頭為黃、體為灰、有一對紅色臉頰、顯眼的頭冠會因情緒起伏而有各種動作。 人工培育下有各種不同的花色。
鴞鸚鵡 Strigops habroptila 鴞鸚鵡科 紐西蘭 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布上黃綠色的細點,體型肥大翅膀細小,地棲且不會飛行,是紐西蘭的特有種。 因為一隻名為Sirocco的鴞鸚鵡在BBC紀錄片一個場景裡對人類發情並強暴對方而爆紅,也是meme派對鸚鵡Party Parrot的由來。
啄羊鸚鵡 Nestor notabilis 紐西蘭南島 紐西蘭著名害獸,因為會攻擊綿羊取食血肉而得名,也常破壞車窗膠條和後照鏡而令人頭痛。 因為強勢作風一度被殺到瀕臨絕種,直到1986年成為保育類動物為止之後仗著免死金牌繼續橫行霸道,成為跟台灣獼猴一樣的流氓生物

鴷形目

  • 「鴷」一字出自《爾雅》,意思是啄木鳥;鴷形目即是和啄木鳥同一目的生物,大多為樹棲的熱帶鳥類。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巨嘴鳥 Ramphastos 鵎鵼科 中南美 有著鮮豔且巨大的鳥喙,是喙部比例最大的鳥之一,幾乎佔其體長的一半。 跟犀鳥一樣,鳥喙看似巨大笨重但其實中空輕盈,不會妨礙飛行。其鳥喙有散熱的功能,氣溫上升時會將熱集中在鳥喙的血管內,身體則不會升溫。
啄木鳥 Picidae 啄木鳥科 全世界的溫帶、熱帶地區 趾型足(一對兩趾向前,另一對兩趾向後)、有能鑿開樹皮的尖喙、舌頭常有伸縮力。會將危害樹木的害蟲抓來吃,故視為是樹木的醫生,但啄木鳥鑽出來的洞對樹木也是一種危害 之所以能不停地用尖嘴啄木頭又不會使大腦受損,其原因是啄木鳥的頭骨有海綿質保護大腦。
地啄木/
蟻鴷
Jynx torquilla 歐洲、亞洲、非洲 少見的地棲性啄木鳥,在地面翻找昆蟲為食。
是候鳥,夏天居住在歐洲、北亞,冬天會移動到赤道附近。
受威脅時會將頭向後不停扭動,可能是要擬態成蛇類。
橡樹啄木鳥 Melanerpes formicivorus 中美洲 以橡實為主食,會在樹上鑽洞存放橡實。
吸汁啄木鳥 Sphyrapicus 北美洲 在樹上鑽洞吸食樹汁。
五色鳥/
臺灣擬啄木
Psilopogon nuchalis 臺灣 全身綠色,但頭上有紅、黃、藍、黑的斑紋,嘴邊有較長的細毛,和啄木鳥一樣能鑽出樹洞築巢。 臺灣特有種,常見於低海拔的森林,會發出有點像青蛙鳴叫的「嘓~」聲。
因為叫聲有點類似和尚敲木魚的聲音,因此也有「花和尚」的俗名。
響蜜鴷 Indicator 響蜜鴷科 非洲 以蜂蜜和蜂蠟為主食,會吸引蜜獾或人類破壞蜂窩再吃掉破壞後的成果。 跟杜鵑鳥一樣是巢寄生。

鰹鳥目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鸕鶿 Phalacrocoracidae 鸕鶿科 全世界的水域邊 能夠潛水捕食魚類,在中國和日本被訓練用來捕魚。
潛水完會花時間晾乾翅膀。
其中加拉巴哥鸕鶿的翅膀已退化無法飛行。
鰹鳥 Sulidae 鰹鳥科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捕魚為生,會從空中朝下迅速豎直潛入水中。頭胸部有發達的氣囊,在跳水時不會因為震蕩而受傷。 不怕人,早期水手因為可以輕易殺死牠們故稱之「笨鳥」。
麗色軍艦鳥 Fregata magnificens 軍艦鳥科 中南美海域 雄鳥為黑色,有著猩紅色的喉囊,在繁殖季節時會像氣球那樣膨起。 鳥中流氓之一,會搶奪其他鳥類的魚類。
蛇鵜 Anhinga 蛇鵜科 全世界的熱帶地區 外型和生態跟鸕鶿相似,也能夠潛水捕魚,不過嘴巴比較像鷺鷥。

鶴形目

  • 分為鶴亞目和秧雞亞目,都是涉禽。
    • 鶴的外觀和鷺鷥相似,不過在飛行時鶴會伸長脖子;鷺鷥相則是會摺疊脖子。
    • 秧雞雖然沒有和鴨子一樣的蹼,但也能游泳。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丹頂鶴 Grus japonensis 鶴科 亞洲北部的亞寒帶和溫帶地區 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為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
平均壽命約50~60年,是鳥類中較長壽的物種之一。
英文學名本為日本鶴,但因日本本州島人為環境破壞造成野生丹頂鶴絕種,所以英文學名改為滿州鶴。
丹頂鶴因外觀優雅且長壽,所以在東亞地區被視為瑞鳥的一種,不少傳說以牠為原型,例如日本傳說故事:白鶴報恩
古時候因提煉砒霜時仍有不少雜質,致使砒霜呈現紅色色澤,因此砒霜有著鶴頂紅的別稱。
藍蓑羽鶴/
藍鶴
Anthropoides paradiseus 非洲 身體呈藍灰色。頭部羽毛蓬鬆,看起來顯得頭大。 南非國鳥,因為盜獵而瀕臨絕種。
蓑羽鶴 Grus virgo 亞洲中南部 頭頸黑色、臉頰有一叢白毛。 遷移時會飛越喜馬拉雅山脈。
冠鶴 Balearica 非洲 頭上有顯眼的黃色羽毛,有黑冠鶴和灰冠鶴兩種。 烏干達、坦尚尼亞和盧安達的國鳥。
白腹秧雞/
白胸苦惡鳥
Amaurornis phoenicurus 秧雞科 東亞、南亞 叫聲像「苦啊苦啊」。
紅冠水雞 Gallinula chloropus 歐洲、亞洲、非洲 嘴巴和額甲都是紅色,但嘴尖是黃色的。
白冠雞/
白骨頂
Fulica atra 歐洲、亞洲、非洲、澳洲 嘴巴上方有白色的額甲而得名,腳上有瓣蹼。

其他

名稱 學名 分類 分布 特徵 備註 圖片
麝雉 Opisthocomus hoazin 麝雉目、麝雉科 南美 消化道有類似反芻動物瘤胃的構造,散發著發酵的氣味。 鳥類世界的活化石,其幼鳥能夠用翅膀上的爪子爬行,爪子在成長後會退化。[23]
大杜鵑 Cuculus canorus 鵑形目、杜鵑科 北極圈以外的舊大陸 以其極為特殊的「巢寄生」-在別種鳥類的巢穴中產下自己的卵,而孵化出的雛鳥會將巢穴中其他的蛋與雛鳥推出巢外摧毀殺害之,並且得到苦主鳥類完全飼育的繁衍方式而聞名。[24]
生命從屠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25]
在中國文化中被描寫為悲劇的表徵。
走鵑 Geococcyx californianus 北美沙漠 不擅飛行、偏好奔跑。肉食性,會將獵物啄死後將其吞下。 華納卡通樂一通系列的嗶嗶鳥就源自於走鵑。
漂泊信天翁 Diomedea exulans 鸌形目、信天翁科 南極海 現存物種中翼展幅度最大的鳥類,翼展幅度可達3.7公尺。 信天翁科的鳥類翼展幅度都很高且身形並不大,所以光是張開翅膀不振動利用上升氣流就能保持非常長久的飛行。
暴雪鸌 Fulmarus glacialis 鸌形目、鸌科 北大西洋、北太平洋 其幼鳥會向掠食者嘔吐出一種橘色油汁,這種汁液不僅難聞而且會讓被攻擊的鳥無法飛行。
南亞夜鷹 Caprimulgus affinis 夜鷹目、夜鷹科 亞洲東南部 不築巢而直接在地面休息、育雛,常被人誤認為傷鳥。 都市的水泥屋頂成了夜鷹的棲地,繁殖季時會在夜晚發出高亢的求偶聲,有些人認為是製造噪音的害獸。 檔案:夜鷹.JPG
蟆口鴟 Podargus 夜鷹目、蟆口鴟科 澳洲、東南亞 有極強的偽裝能力,在樹枝上休息時看起來就像樹的一部份。有著鮮豔的虹膜和不成比例的大嘴,與平時偽裝的模樣有很大的反差。 檔案:蛙嘴鴟.JPG
紅鶴 Phoenicopterus 紅鶴目、紅鶴科 舊大陸和新大陸的熱帶地區 長脖子、腿長又有蹼足,其潔白泛紅的羽毛來自食物的甲殼素。 其群居的規模非常壯觀,幾乎可以淹沒整個湖泊。
安地斯神鷹 Vultur gryphus 美洲鷲目、美洲鷲科 中南美 全身黑色、頸底環繞著一圈白色羽毛、整顆頭呈暗紅色、雄性頭上還有個肉冠。 在阿根廷等中南美洲國家被視為國鳥,且常出現在當地神話傳說中。
白鸛 Ciconia ciconia 鸛形目、鸛科 歐洲、非洲、亞洲南部 翅膀為黑色、全身為白色、喙和腿為紅色。飛行時會向鶴一樣將脖子伸長。 西方童話中的送子鳥就是白鸛。據說會有人把鵜鶘和送子鳥白鸛搞混,是因為叼著裝有嬰兒布包的白鸛有點像鵜鶘。
禿鸛 Leptoptilos crumenifer 非洲 頭頸沒有羽毛,以腐肉和小動物為食。 禿鸛的嘴不適合撕扯肉塊,常跟在禿鷹後面撿拾碎屑。
鸊鷉 Podicipedidae 佛法僧總目、鸊鷉目 世界各地 形似鴨子的水鳥,能夠潛水覓食。 阿根廷鸊鷉以華麗的求偶舞聞名。
鼠鳥 Coliidae 佛法僧總目、鼠鳥目 非洲 外觀、行為像老鼠,身體灰色,爬行的動作十分敏捷。
鳳尾綠咬鵑 Pharomachrus mocinno 佛法僧總目、咬鵑目、咬鵑科 中美 胸部為紅色、全身為綠色。 在古代被視為羽蛇神的使者。
熱帶鳥/
Phaethon 鸏形目、熱帶鳥科 世界各地熱帶 形似海鷗,但有一對特別長的尾羽。 除了繁殖期外幾乎都待在海上。

ACG中有名的鳥類角色

半人半鳥、只有羽耳的、只是個愛鳥人士、外號有鳥字但仍是人類的,恕不收錄。
角色 出處 備註
陸行鳥 最終幻想系列 經典形象是淡黃色類似鴕鳥的大型鳥類(Q版外觀作品中會變得類似大型的雞)。
有不同顏色的亞種,最有名的亞種是肥胖型的「胖陸行鳥」。
在部分作品中有戰鬥力,甚至在早期作品中常常兼差召喚獸。
菲洛鳥 盾之勇者成名錄 在梅洛馬格中是常見的搬運用動物,而在九天樓則被視為國鳥,是具有歷史淵源的一種奇特物種,更是為了戰鬥而被創造出來的種族。
延續了祖先的血脈而保留了些許特性,雜食性動物而且頗為饞嘴,與龍種、獅鷲獸等大型強悍種族的關係極為惡劣,屬競爭傾向;且具有不拉馬車便渾身不自在的特性,天生喜歡馬車。
被四聖勇者飼養的菲洛鳥會突變為王或女王種,除了壽命較長、能力較強、體型較大外,甚至具有變身人形的能力,頭上的呆毛則是女王傳承的象徵
其實是樓上的兼差,王種的外觀即為胖陸行鳥
鳥腦袋
(새대갈)
禽獸朋友們
(짐승친구들)
四隻動物中的鴿子,白目且口無遮攔導致常常被扁但也有些腹黑?
口頭禪是「你誰啊?」,已被絕育,有時會淪為雷隊友一隻,不過偶爾也會成為神助攻隊友(?)。
會唱RAP,不過歌詞內容卻是屬於被嫌棄的那種。可以女裝扮偽娘

以鳥為主題的作品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請不要重複登錄。
僅討論以真正的鳥為主角或重要配角的作品、具備鳥類元素的人外暫且不列入討論。

三次元作品

作品 原文 解說 備註
鳥人戰隊噴射人 鳥人戦隊ジェットマン 超級戰隊系列」第15部作品。以鳥類為主題,每位戰隊成員均具短時間的飛行能力。
侏羅雞公園 Chicken Park 講敘一座瘋狂科學家飼養40米鬥雞又發生災難的惡搞某大作B級片。 你用非鳥恐龍拍片,我用雞當恐龍拍片,我們都用恐龍總目的物種拍災難片沒什麼不同吧
The Birds 一個小鎮的鳥群發狂似的開始襲擊人類。 原作小說,於1963年上映,動物驚悚片的先驅。
由於電腦特效還不發達,基本上都是用真的鳥拍攝虐待動物

動畫、漫畫

作品 原文 解說 備註
火之鳥 火の鳥 某種意義而言算是將手塚晚期對於人生的體悟,借火之鳥一書盡情揮灑的終極作品。 機掰鳥
科學小飛俠 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 一群以鳥為服裝的英雄們打擊惡黨的動畫。 吉田龍夫創作的科幻集團英雄動畫系列。
鳥人大系 講敘鳥類得到外星人幫助下獲得高智慧反客為主取代人類文明的故事。 一樣出自手塚的作品,最後的結局暗喻文明生物總是犯下相同的錯誤而失敗。
哆啦A夢:大雄與翼之勇者 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翼の勇者たち 大雄意外的發現了鳥人古斯基,並跟著古斯基來到了平行宇宙「鳥托邦」。
大嘴鳥 キョロちゃん 天使島上的居民幾乎都是不會飛鳥類。
落跑雞 Chicken Run 一隻從馬戲團被賣到農場的公雞,率領一群受不了主人壓搾的母雞們逃離農場的故事。 本作品屬於定格式黏土動畫電影。作者為製作過《酷狗寶貝》、《笑笑羊》等名作的尼克·帕克。
企鵝家族 Pingu 講述在南極大陸上,企鵝Pingu和他住在冰屋的家人,以及和他的好朋友海豹Robby之間的故事。
雖然裡面的角色大多都是企鵝,但有時會出現其他物種的角色(例如初期登場的海鷗、後兩季開始登場的寵物螃蟹還有小雪怪Bajoo)。
說好不提嘻巴嘻巴的勁敵海象。[26]
本作品屬於定格式黏土動畫影集。
授權給日本與英國製作的全新作品《Pingu in the city》則是以黏土動畫風格為主的3D電腦動畫。
里約大冒險 Rio 一隻由人類養大的雄性斯皮克斯金剛鸚鵡被帶到里約與一隻自由奔放的配偶交配。並一同逃離走私販的故事。
淘氣小企鵝 뽀롱뽀롱뽀로로 講述著在遠方海島的覆雪森林小村莊,主人公小企鵝Pororo和朋友們展開的冒險。所以不用在意為何北極熊和企鵝會同時一起生活?

電玩

作品 原文 解說 備註
憤怒鳥 Angry Birds 將球狀鳥兒以彈弓射出,擊垮豬群基地的遊戲。 救公司神作,該公司正是藉由憤怒鳥大紅由虧轉盈。
後來還有推出星際大戰、里約大冒險的連動版本,以及兩部3D電影。但最近有點在吃老本
無名鵝愛搗蛋 Untitled Goose Game 操控一隻鵝在小鎮到處惡作劇的遊戲。 \HONK/
那一天,合弓綱想起了世界被恐龍支配的恐懼。
Flappy Bird 點擊螢幕讓小鳥向上飛穿過障礙物,曾是熱門手機遊戲。 玩法單純但難度非常高,需要極高的反應速度和集中力。
Emu War! 惡搞澳洲軍隊獵殺鴯鶓史實的バカゲー,顧名思義玩家得用吉普車上的武器射殺鴯鶓。
小雞腳踏車 Can your pet? 治癒系小雞養成遊戲,可以給他裝扮、餵食和跟他運動玩樂,不過要注意使用腳踏車遊戲就結束了。 實際上腳踏車是兩片圓鋸,小雞會被扔進絞碎器做成罐頭。如果選擇再玩一次,前一隻小雞的罐頭會留在畫面上。[27]

文學

作品 原文 解說 備註
射鵰英雄傳 金庸經典武俠RPG小說。 主角偶然領養的一對白鵰會飛,還可以載人
到樓下的續作還有出場,可惜在接近結尾時被金輪法王殺害。
神鵰俠侶 金庸經典武俠愛情小說。 鵰兄不會飛,書迷向金庸討教的官方回應表示神鵰是某種古代大鳥,最接近的可能是哈斯特鷹,哈斯特鷹:老子會飛好嗎
白鶴報恩 鶴の恩返し 日本民間童話故事。 東亞各國都有類似動物化身為人類報恩的傳說。
貓頭鷹守護神 Legend of the Guardians 青少年向連載小說,曾被改編成電影。
醜小鴨 Den grimme ælling 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名作之一。 一般認為這篇作品是安徒生將自己比喻成(其實是天鵝的)醜小鴨。

神話傳說

名稱 原文 典出 解說 備註
鳳凰 中國 色七彩,雄為鳳雌為凰,鳥中皇者。 因形象與名字的誤用而積非成是,造成現代作品中幾乎把鳳凰─朱雀─不死鳥視為同一種神獸。
商羊 在降雨前會成群的出現。
朱雀 色赤司長火,掌管南方星宿。 常被誤稱為鳳凰,加上星象、堪輿學常引用且圖案標記於文獻或是建築上,所以鳳凰的形象反被他取代
希臘不死鳥傳說傳入東方後,在近代作品因翻譯等問題混淆雙方界線下幾乎被混為一談,形象也變成混合雙方的特點。
三足烏 中原文化中象徵太陽的神靈,所以有著金烏的別稱。 中原文化在古時候為東亞地區強勢文化,故影響了朝鮮與日本的神話傳說,下方日本的八咫烏有部分形象與三足鳥重疊即為此因。
鯤鵬 中國傳說中的大鳥,最早的紀載在《莊子-逍遙遊》[28] 受到漢傳佛教影響,故形象與迦樓羅有所重疊。
喜愛吃蛇而身懷劇毒,羽毛泡入酒中便是毒藥「鴆酒」。 普遍認為很可能是指黑頭林鵙鶲。
精衛 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一隻神鳥。為炎帝女兒──女娃的轉世。女娃因為在海邊溺死,希望他人不要重蹈覆轍,所以死後化身成精衛鳥,不斷去叼石頭打算將海填滿。
迦樓羅 Garuda/गरुड 印度 印度神話主神毗濕奴的坐騎
系出同源的佛教傳說中,迦樓羅是天龍八部之一。
漢譯為大鵬金翅鳥,這是因為與上面的鯤鵬形象有所重疊所致。
機動戰士Z鋼彈等作中出場的聯邦軍運輸機即以此為名。
八咫烏 やたがらす 日本 傳說為神武天皇東征之際,天照大神派來的引路鳥。 因受中原文化三足鳥影響,所以是太陽(即天照大神)的使者,同時也只有三足。
古埃及諸神 埃及 許多古埃及神祇都擁有鳥頭人身的形象,包括:
太陽神拉、月神孔斯(鷹)
守護神荷魯斯與其子凱布山那夫(隼)
智慧之神托特Θώθ(朱鷺)。
貝努鳥 Bennu 從火中誕生,有著光亮與復活的象徵。 因傳說源由比希臘神話還早,加上埃及與希臘的地緣關係,被認為是不死鳥傳說的由來。
不死鳥 Phoenix/φοῖνιξ 希臘 外觀顏色偏紅,據傳眼淚有奇妙療效,死後可於火焰灰燼中重生 常被譯為火鳳凰而和鳳凰混為一談,加上朱雀與鳳凰的混淆,所以現代改編作品的形象(尤其是東亞地區)常變成渾身冒火的神鳥。
斯廷法洛斯湖怪鳥 Stymphalian birds/
Στυμφαλίδες ὄρνιθες
以人為食,長有青銅鳥喙跟金屬羽毛,糞便還有劇毒大概是重金屬
後來被赫拉克勒斯剷除。
哈比 Harpy/Ἅρπυια 人面鳥身,中文名又叫快樂女郎鳥身女妖。 某些傳說裡海妖賽蓮(Siren)也是半人半鳥。
洛克鳥 Roc/الرُخّ 阿拉伯 以大象為主食的巨大飛鳥,在馬可波羅遊記也有記載。 因為形象關係在中文時常被翻譯成大鵬。
雨鳥 Rain Bird 美國原住民 帶來雨水和生命的鳥。 灌溉工程公司雨鳥便是取自此傳說。
Thunderbird 體型巨大的飛鳥,翅膀拍打時能產生如雷般的巨響。 和松雞科的雷鳥沒有任何關係。

相關條目

回應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1. 現存的脊椎動物物種大約6萬6千多種,所以的確是絕大多數的脊椎動物都無法雙足直立行走,不過真正能夠完全用雙足移動的脊椎動物基本上只有鳥類和我們人類,畢竟翅膀沒法用來跑跳爬,只能靠雙腳在地上活動
  2. 部分哺乳類如貓、犬、熊、鼠,又或是部分蜥蜴類雖然可以暫時實現雙足站立或是移動,但這並非是牠們的常態活動方式,所以不歸類於可雙足直立行走的物種
  3. 其實大多數靈長類動物只能用四肢走路,人類則是靈長類乃至於合弓綱當中唯一真正能用兩足站立的例子
  4. 地球歷史上環境含氧量最高的時期是古生代的石炭紀,有32%左右的含氧量,造成這時期有許多體型到達50cm以上的大型昆蟲;而現代的環境含氧量只有20%,所以大型昆蟲也頂多十幾公分而已
  5. 只有部分鳥類才能靠氣囊系統直接飛上平流層,在會令人類窒息的低氧環境中正常呼吸,實現跨大洲長距離飛行的困難活動。而高效率的呼吸也是讓鳥類體型可比昆蟲與蝙蝠更巨大的原因之一。
  6. 合弓綱的腹式呼吸也不是沒有優點,腹式呼吸的動力源最少只需橫膈膜運動就能維持基本的呼吸功能,而氣囊呼吸則需更多的肌肉群才能保持,故在蟄伏與休息狀態下腹式呼吸所消耗的能量較少這是中生代合弓綱為了躲避跟隱藏發展出來的生存本能
  7. 一開始誘捕失敗後鴯鶓四散逃竄,軍方用卡車載著機關槍追捕鴯鶓,然而卡車跟不上鴯鶓的速度,導致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彈藥。
  8. 8.0 8.1 8.2 8.3 8.4 8.5 這是原生地,但馴養與野放種則存在於世界各地中
  9. 天鵝幼體羽毛呈現棕色,比起鴨子幼體的黃色羽毛相對不討喜
  10. 所有的企鵝中只有加拉巴哥企鵝生活在赤道地帶的加拉巴哥群島上,不過加拉巴哥群島海域有著從南極而來的祕魯寒流通過
  11. 為了獲得築巢用的石頭
  12. 「有人焉,鳥喙,有翼,方捕魚于海。大荒之中,有人名驩頭」
  13. 最大的個體還會抹殺其他個體來確保生存
  14. 這是原生地,由於現今已跟其他多種鷗類雜交,因此已分部至全世界
  15. 軍艦鳥的觀測紀錄中曾傳聞出現過418km/hr的紀錄,但是此紀錄尚未獲得正式認可
  16. 部分烏鴉在頸部會有白色羽毛
  17. 因為會食腐所以常出現在屍體多的地方,因此被視為帶來死亡的不降
  18. 北歐神話中主神奧丁用來打探蒐集情報的渡鴉;東亞神話中象徵太陽神靈的金烏;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派遣給神武天皇的引路鳥八咫烏
  19. 中國就曾經大量撲殺導致生態嚴重失衡,使得蟲害頻繁發生
  20. 其他兩種鳥類分別為黑喉紅臀鵯以及歐洲椋鳥
  21. 因為遊客聽到鸚鵡罵髒話不是一笑置之就是抱持著好玩的態度罵回去,因此牠們不僅越罵越開心,詞彙還越罵越多變。飼育員:每次我經過,牠們都罵我死胖子
  22. 已於2016年去世,享壽83歲
  23. 許多鳥類的翅膀也留有爪子,只是沒有實際的功能
  24. 當然有這種行為的不是只有杜鵑,而受害者們也會有反制的方式,甚至越常被選定為寄生目標的鳥群都對寄生蛋有很強的辨識能力來避免遭到寄生
  25. 另外,也出現過作者描寫有人看到落到地上的雛鳥,就在善心與同情的驅使下將之放回其"鳥巢"並自以為做善事的舉動,殊不知那隻雛鳥即是巢寄生雛鳥,反而加害了原生鳥巢當中的處鳥與蛋,以此作為諷刺的情節。
  26. 該集出現的海象由於造型怪異且跑過來嚇Pingu的方式太驚悚,而被部分國家禁播,有趣的是,這隻海象還是原作者製作本動畫以前的作品集出現的角色之一
  27. 現實世界中,這也是雄性蛋雞的下場。你說這樣太殘忍?你以為我們吃的雞塊原料是什麼?
  28.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