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歷史/單一作品系列集中

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現時Reko Wiki可能會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如有相關問題發生可以留意Discord群組。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由於營運Reko Wiki的Cross將有一段時間失業,所以現時會開放Buy Me A Coffee的連結以作收款用途。
所得收入主要用作維持伺服器運作以及域名年費,希望各位能夠多多少少支持。
捐款額最高為400新台幣/100港幣/2000日圓,量力而為。
黑歷史(單一作品系列集中)

同步率達到100%

本條目在New Komica wiki (仮)於2024年03月14日 14:17出現新的編輯。
為了同步需要,機器人已把出現在New Komica wiki (仮)的新編輯搬過來。
若你為Fandom端使用者,請移駕至此持續編輯條目

如有覆蓋掉舊編輯,請於歷史紀錄中復原,同時亦檢查New Komica wiki (仮)的內容是否相容。如有更新內容,請把此模板撤掉。


「這個條目,什麼時候才會等到編輯者......」

這個條目(或段落)雖然需要進行大型整頓,但我們實在是沒有人也沒有時間......

受限於編者們的真實生活,這個條目(或段落)的整頓進度目前趨近於零。我們感到非常抱歉。


  • 這個條目主要記述的黑歷史是單一作品同一作品系列播送至今以來所累積的黑歷史。
    • 必須符合『被大眾所承認』的條件。
    • 若有爭議,要丟到黑歷史 (見仁見智的)條目先行討論。
      • 有需要見仁見智的場合,可加註★號。
    • 因受2022年底KWiki大爆炸影響、已分割的資料缺失、得全部重做,目前重建進度極為緩慢,還請見諒。
  • 特殊狀況備案:
    • 寶可夢系列:
      • 該段落為累積的黑歷史多到必須在主條目先行獨立的先例,目前移置至此。
      • BW篇、日月篇、旅途篇的爭議過於複雜(涉及不同編者觀感),目前先放在這裡,日後再行分開。
    • 光之美少女系列:

寶可夢系列

版本 特定內容 理由 備註
動畫版 (原)38話 畫面 俗稱多邊獸事件,因畫面閃爍使觀眾產生光敏感性癲癇症,造成多數兒童昏倒送醫成為國際話題。之後此集被日本官方封印,本集主角多邊獸及其後來的進化型也從此被動畫鬼隱[1]
此事件也令日本各大電視台作出新政策:如在節目播出時需標註「テレビを見る時は、部屋を明るくして離れて見て下さい」(看電視時,請保持室內明亮並別太靠近電視)等警語,同時事件後的動畫也為此作出大修正(如交錯閃爍的部分以降幀或是調暗方式處理)。
第251話之後 作畫 由於迷唇姊黑色的臉遭到海外抗議在嘲諷黑人,從此將迷唇姊的臉改成深紫色(包含電玩)。
無印時期的迷唇姊因尚未進行海外播映,所以仍保持黑色,但隨著改成紫色後,無印時期內含迷唇姊的集數也就此在海外封印。
(原)AG101話 劇情 因播出時期日本剛好發生大地震,本集的內容正好與地震有關故停播,從此除名。
同時日後凡是跟地震有關的PM跟招式(鯰魚王、地震、地裂、震級)也不再於動畫中出現。
平行裡設定 黑歷史 由動畫劇本作家首藤剛志所撰寫的初期的一些設定,內容提及了大量影射現實及不符合現在世界觀的設定標準的黑歷史
勇基拉 設定 勇基拉設定為超能力少年一覺醒來變成寶可夢,結果遭到勇基拉(ユンゲラー)名稱原梗的海外魔術師尤里蓋勒(ユリ・ゲラー)抗議,甚至槓上官司,勇基拉因此不再於動畫版甚至TCG中出現,最後一次在動畫露面已經是2005年。此事被廣大玩家戲稱「勇基拉禁令」
鑽石&珍珠篇登場的角色小麥在遊戲中是以勇基拉為拍檔,但動畫中就被換成未進化的凱西。
順帶一提,勇基拉在第四世代和第五世代遊戲中是唯一無法用不變之石阻止進化的寶可夢。
直至2020年,尤里蓋勒在推特上為此事公開道歉並自行宣布解除「勇基拉禁令」
水都的守護神 票房 本部電影雖各項設定皆可說佳,然而因其上映時段為城都聯盟後期,冗長的劇情導致收視率分散,進而影響電影票房。
票房被當年柯南的電影版《貝克街的亡靈》超越,直到胡帕墊背前都是寶可夢的電影票房爐主。
後作《蒼海的王子》也受到劇情末期影響票房不佳,但仍比水都高。
順帶一提這是首次有傳說寶可夢死亡的紀錄,而引發事件的元凶雖然在結局入獄但仍繼續策畫犯罪何等鬱悶
鑽石&珍珠 劇情 因為黑/白版突然宣布要推出的關係,導致動畫進度加快,變得有點緊湊,其實也說不上是黑歷史就是。
BW篇 ★譯名 原先「Best Wishes」翻成「超級願望」就已經令很多人不滿[2],沒想到之後竟然公佈御三家叫藤藤蛇、暖暖豬、水水獺,キバゴ叫牙牙,アララギ博士叫紅豆杉博士,デント叫天桐…等,令眾多人頓時傻眼加噴茶,堪稱歷代最經典翻譯。
只能說不曉得是日方那裡的要求還是翻譯人員的陰謀不過目前有洗腦逐漸成功的跡象
之後的XY雖然換了代理商,仍承接了黑歷史譯名,只不過大家在經歷了上一代之後,已經沒什麼好怕的了…代理商堅稱這是日方審核過的結果,雖然老任自家的港台分公司自從XY開始專有名詞並都使用英文殖民待遇
結果官方中文版出來之後這一代的經典翻譯幾乎沒變,甚至有原本譯名沒疊字的跑出疊字來了……[3]看樣子代理商的宣稱是真的[4]
劇情 明明小智上一部實力已大增,卻在這一部又再度砍掉歸零,就連許多常識性的東東也忘光光,甚至還在一開始搬出了多年未提集的十歲設定。
而在其他角色方面則是採用了乍看之下非走系路線的艾莉絲,以及換掉了小剛採用了男性觀眾「可能」較不能接受的天桐[5],就連火箭隊也被砍掉大多數的戲份來換取轉型認真反派,加上該系列的原作黑/白版的主線反派電漿隊+N在經歷了311大地震之後一直遲遲未出現,也因此被不少看熱鬧或寄予厚望的人視為黑歷史,直至2012年12月6日才公布有關發展,不過其演出令不少觀眾大為失望,反而之後的純單元劇DA好多了。
但由於本作劇情因為受到地震影響而自肅,某方面來講也是世事無常的受害者,但在之後制作組沒有認真拯救劇情,導致一連串的慘劇,製作組還是得負不少責任。

因以上理由本動畫也成為了PM動畫三大黑歷史之一(旅途、日月、BW)。舊K百曾有使用者藉此大打編輯戰,隨著百科爆炸不了了之

(原)BW23-24、26話 因播出時期日本剛好發生大地震並且引發海嘯,23-24話正好劇情有大量的城市破壞,而26話則是含有大量水的劇情,故暫時停播[6]
之後BW26話有復播,但因劇情關係被重新列為39話[7],而23-24話則永久封印。
XY&Z38話 劇情、標題詐欺 鋪陳了三年的劇情和小智隊伍陣容,場內場外不停強調小智優勝的可能性,卻在聯盟賽給觀眾一個傻眼的結局[8]小智慘敗給了艾嵐,被喻為浪費了前129集的作畫。

播出後全球不分國界大炎上,2ch、Reddit和PM相關討論區罵翻,官方推特更充滿了憤怒的觀眾
XY動畫評價更直摔到BW等級,Youtube的下集預告更是滿滿負評(約為讚好的10倍以上),炎上程度甚至跟A/Z熊巫女等近年黑歷史作品有得拼,能把高評價動畫在短短一集變成黑歷史乃前所未見。
直到XY最終回,瑟蕾娜離別前親了小智一下讓觀眾紛紛表示大興奮、神救援,但問題是最終收視率出來竟比BW還慘
該話的編劇藤田伸三也成為所有觀眾的眾矢之的,除了被罵、其維基百科條目還曾遭憤怒的網友竄改亂寫他於自家暴斃,而且主因也是因為高層介入的關係,這個編劇真的是被推出來當擋箭牌用的活標靶。

剛巧隔壁棚同一天裡絕望搭上動畫制作師,這邊就示範了如何用動畫使人瞬間絕望,真是有夠絕望的神同步。
太陽&月亮 ★ALL 受到小智在卡洛斯聯盟決賽因為大人的因素憾敗的影響,有段時間、失望的PM粉見到官方所公布的任何日月動畫情報都能嘴一波(舉凡宣傳海報上小智的Z招式動作和詭異的笑容、劇情竟然安排旅行多個地區的小智要去上學),甚至一致認為官方將要生出超越BW的糞作。
但事實上,本作的作畫崩壞其實是因為作畫和演出風格更換使得畫風產生改變,但劇情上因搞笑而混亂及玩梗玩過頭最終導致本作讚毀兩論;不過在劇情上有關逝者離別的正經回在觀眾之間有著良好的迴響(如日月21、79、108話)加上近尾聲時超乎觀眾期待的小智VS庫庫伊戰讓本作評價稍微上升。

2022年曾有使用者為著將本作列入黑歷史條目與否透過編輯戰攻訐,使得主條目被凍結數月之久。

旅途One-Ball Man 人設/劇情問題 說白了就是本作新增,小智之外的另一名男主角:瑪莉蘇小豪的性格設定問題。他的問題多到我們目前還無法一言以蔽之(ry 小豪最正常的時候是前五集

撇除小豪問題,本作範圍雖然是全世界,一個地區大多數只去一集被觀眾吐嘈「寶可夢出差」,丹帝在世界賽的發言也引發了爭議 因為上述衍生的問題實在太多,本動畫也成為了PM動畫三大黑歷史之一(旅途、日月、BW)。然後就在很尷尬的時刻,小智終於在聯盟得到冠軍,官方也安排得冠軍讓他引退。大比鳥也終於在最後一刻回來了,可喜可賀

遊戲 歐米加紅寶石‧阿爾法紅寶石 劇情
遊戲內容
本作不知何解出現很多黑色幽默,特別是宿敵滿充忽然變成追求完美PM個體的孵蛋廢人(跑步王子),以及使用沙漠蜻蜒卻送出烈咬陸鯊進化石的路人訓練家[20]
不過德爾塔之章裡的希嘉娜做出各種問題言行才是氣壞玩家的重點。(プレイヤーの)想像力が 足りないよ
此外本作更刪除了不少原作內容,相較於心金魂銀的高誠意度本作誠意度明顯不足。
當鑽石‧珍珠可能要重製的消息傳出時,本作也意外的上了推特熱門,但內容幾乎都是抱怨批評本作的失敗及刪減沒之處,還擔心鑽石‧珍珠重製會惡夢重演。結果是比惡夢重演更加糟糕的重製。
太陽‧月亮 ★譯名 官方因應太陽‧月亮版加入中文而更動了遊戲標題及部份PM的中譯,引起了不少的反對和筆戰,原本熟悉的神奇寶貝/寵物小精靈被迫在主系列更名為精靈寶可夢(簡稱寶可夢)。
當中尤以香港為重災區[21],港任FB充滿了大量謾罵和髒話,甚至有人發起拒買及抗議活動,還造成當時的官方比賽被迫延後,動畫播放延遲了約一年[22]
不過台灣由於不明原因對譯名感到不滿的粉絲都跑去潛水,再加上後續推出的PMGO媒體大量跟風宣傳老任付了多少錢及遊戲中文化,導致不明所以的跟風玩家瞬間就接受了寶可夢一詞除了部分神奇寶貝派的粉絲感到很無奈之外,而動漫部分直到引進太陽&月亮動畫也跟進更名[23]
話分兩頭,究竟本wiki何時才會更改譯名?⬅️KWiki大爆炸之後就已經開始陸續跟進了
電玩偷跑 本世代遊戲因仍在3DS上運行,已有一定程度破解技術。早在日月情報發布中期,就已有御三家最終型態的破解圖文,十月中旬發布之體驗版更遭破解,「正式」洩漏御三家最終型態、全圖鑑與色違圖鑑。但這邊官方也得負一些責任,例如在推特上誤將卡片遊戲情報公開。
不過真正嚴重的是歐洲,竟然再度發生偷跑行為[24],甚至連下載版的盜版遊戲也已出現蹤影[25]
究極日月的偷跑情報理所當然更嚴重了(ry,舊事重演
究極之日‧究極之月 商法&宣傳手法 身為《太陽·月亮》的加強版作品的此作在宣傳上指出「這並非大家過往所知的阿羅拉」令不少玩過前作的玩家充滿期待,卻在玩過USUM後發現遊戲內容與日月相差不太,認為新要素的價值只等於一個數百Yen的DLC,結果引發網路炎上。不過遊戲內容與過去的加強版差不多,商法也幾乎一致(就只差今回是分兩版推出),資深的系列作粉絲均對此見慣不怪[26],他們也確認了此作的內容確實比起日月優化了少許,但還是有一些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更糟的是還塞了一些更煩人的新要素在裡面。唯一可以確定GF要負的責任是:把推出不久的遊戲作個小修改就當成全新遊戲出售的「完全商品法」,在能透過網路更新遊戲內容的今天經已過時。十年前遊戲迷都比較冷靜和會體諒製作商,但是到了今時今日出現這種一有不妥就大罵一番的網路文化,算GF不幸了。
注意的是這次炎上僅限華人及亞洲地區,歐美地區坊間對USUM評價都甚佳;此作在美日Amazon評價簡直是天與地的對比。
劍‧盾 E3任天堂樹屋直播時增田宣布因為PM數量太多加上作不完,劍盾只能上傳該作圖鑑有收錄的PM,往後的作品也將會這樣,也就是說只要該做沒收錄在圖鑑的PM只能留在名為HOME的監獄。
結果該發言引發全球玩家炎上,增田更被稱為增田諾斯,官方影片評價和留言都是壓倒性的負評,而接下來玩家更抓包號稱要品質的劍盾卻出現N64等級貼圖的樹、複製貼上的雲、根本沒怎麼變的模組和動作,說沒時間弄模組卻又弄了超極巨化改造型,明明說作不完還有膽量一年一作,人力不足還有膽量去開發另一款作品(還說優先度比PM高)[27],因此Game Freak被玩家公認為只會偷懶的廠商。
此外增田為了安撫玩家說的為了對戰平衡、新地區天氣太冷PM不想去、為了品質等各種理由也被罵翻。
而增田推特在裝死不發言兩周後突然發了一封給玩家的信,但還是堅持砍怪,更開始在推特取暖。
本作也移除了超級進化、Z招式及不少招式(過往對戰裡常用的招式「報恩」「覺醒力量」等也遭到刪除),但新增的極巨化也被批評為模組放大偷懶沒新意等批評。
此外更有人在埋怨期間爆出了一句「PM模組不是每隻只花5分鐘就能作好嗎?」的無意義言論,創造了一波5分鐘挑戰的熱潮[28]


擴充票推出後雖然補了一些PM進來,但還是有不少PM沒有加入產生遺憾,此外本作抓捕前作神獸的方式是玩「極巨大冒險對戰工廠」,不但有工廠隨機性的難度,不是跟其他玩家憶起完就要準備被一堆地雷NPC雷,導致此模式產生不少抱怨。

漫畫版 神奇寶貝特別篇 米拉特的出現 其實談不上是黑歷史,就雜誌連載時預定要成為圖鑑持有者的小光/小充於單行本突然撤下[29]…只是小光/小充這個角色設定太成功了。
後面登場的米拉特因為外型而讓一部份的人不滿,進而拿他跟小光/小充比,就這樣成了特別篇的不解地雷之一。
作畫 由於原作畫真斗身體問題(具體沒詳細說明),由10卷起改由山本智作畫,實際上兩者各有支持者,亦有不少希望真斗再次執筆的聲音。
真斗擅長比較柔和的少女風線條跟Q版人物,山本人物跟背景畫得比較仔細,不過初期很多表情跟人物崩壞還有不少明顯為滿足自己怨念而畫的女生跟場景
特別篇的不解地雷之一,只能說各有長處。
ReBURST ALL 內容過於衝擊、設定問題、劇情矛盾、角色定位過於飄忽…最重要的是本作把以往作品中人類與寶可夢的共存關係給徹底粉碎掉。
途中因為出現原作者變更,讓讀者覺得原作把責任推給漫畫家也是本作被炎上的原因之一。

光之美少女系列

作品世代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ふたりはプリキュア 東森幼幼台播出的劇場版第二部 剪輯、配音 劇場版的中配與TV版中配全部不同之外,東森幼幼還將原本70分鐘的片長剪至不到一個小時(含廣告)
ふたりはプリキュアSplash Star 劇場版(台灣)
日本初出問題 銷量、設定和前作太相似、前期劇情 銷量是歷代第二低,人設與前作相似度太高、前半部劇情不佳導致預計兩部的本作被縮減成一部,是歷代唯一腰斬作,但也是系列最強百合閃光彈
雖然近年有對於劇情方面的平反聲音出現,但依舊無法擺脫人氣低迷影薄的困境。
Yes!プリキュア5 東森幼幼台版本 歌曲翻唱問題、台灣翻譯問題 片頭曲被翻唱就算了還加入自家藝人的舞蹈...?翻譯也是悲劇,更誇張的是全名老被砍短,詳細請見系列條目
フレッシュプリキュア! 翻譯 以「幸福精靈」名義播出,因此造成翻譯問題百出,觀眾也滿腔怒火
主角的稱號從原本的「天使」字尾變成「精靈」字尾,四位主角稱號也被改成自身屬性+精靈(例如主角的稱號從「桃天使」變成對應本身屬性的「愛情精靈」,其餘三人依此類推)
日本初出問題 ★整體作風、作畫、OP 光之美少女系列的第4代,不管作畫還是劇情都與前作毫無相同之處,可說是打著光美名號內容卻毫無關係的新作品(製作群大更新應該是元兇)。
不過因為Decade反派夠萌而意外的受歡迎。
因為下一年換了主角還成為公認的傑作,一度被認為是繼SS之後的黑歷史。但是自新鮮組起,光美成為和騎士、戰隊一樣的年番,每年都換主角,所以現在以這一點為由把本作視作黑歷史已經不太說得通了。
另外本作也建立了許多光美系列傳承至今的公式,成為系列傳統的3D動畫舞蹈ED便是從本作開始。
ドキドキ!プリキュア 銷量、劇情、人物設定 左加右插導致後期劇情大混亂、以及有著微妙的「愛」的描寫(各種意義上)…
心跳組的主角強大到根本不是人類,能文能武又能組後宮,除了有殺人歌聲和暈動病。
幸充組不只把嚴重破壞系列傳統的BG戀寫得又亂又虎頭蛇尾,更出現了歷代最人渣的男角色。但劇場版因為演出甚佳而獲得不少好評,TV版一開始比照辦理不就好了?
幸充組在《妖怪手表》和《偶像活動》的夾擊下,銷量慘不忍睹,為歷代倒數第二,一度導致整個光美企劃都被停掉的危機。
這兩作的制片人柴田宏明也因此被罵的狗血噴頭不過受少數扭曲的大友喜愛,至下一代的公主組開場時已被架空,到了夏季更是被直接踢出制作組。
ハピネスチャージプリキュア!
魔法つかいプリキュア! 劇情
(49話以外)
白開水一般的劇情(下刪100字),負評比幸充組更慘烈,但到了第49話(倒數2話)的高水準演出讓評價回升了一些
不過整體說起來,這部成功的話數大概一手就能算出,而多半集數欠缺吸引觀眾的特色是差評之處,浪費了精美的人設。
スター☆トゥインクルプリキュア 劇情、角色表現 比上面魔法組的問題更大,主要角色除了星奈光和拉拉都過於影薄,互動和戰鬥都太虛,故事發展前後不連貫,劇情轉折過於突然又欠缺解釋,特別是尤妮與艾旺的對手戲只能用極為糟糕來形容,與甜點和擁抱組的連動劇場版幾乎繼承了這些毛病。
不過本篇秋季劇場版評價極高。
ヒーリングっど♥プリキュア
トロピカル~ジュ!プリキュア
デリシャスパーティ♡プリキュア
★東森幼幼台版本 ★歌曲翻唱問題 基本上翻唱問題已經是在台放映的約定俗成,回不去了。只要翻譯品質別讓大友們吐槽太嚴重就好。
唯一要特別提起的是治癒組的片頭曲翻唱其選曲是ED1。
デリシャスパーティ♡プリキュア 日本初出問題 劇情、角色表現、「第三方入侵」事件影響 沒重點的日常回過多,除了心音以外其他角色的描寫太差,連原反派的追加成員天音過去怎變成反派珍托爾劇中至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交代,然後天音就直接突然跟主角們友好顯得弔詭,反派組織到了中期開始就毫無表現甚至幹部本身經歷到洗白也是意義不明,頭目強奪的埋梗也很草率,直到後期才揭示主角方的芬內爾即是反派頭目強奪以及強奪他自己仇恨目的都讓觀眾覺得突兀,最糟的是粉主小結在終戰時期聖母病表現雷慘他人也備受詬病....
另一方面本作在3月時爆出「第三方入侵」事件影響被停播了一個多月直到4月17日才正式復播第6集,停播的這一個多月就損失了4~5集的內容。
ひろがるスカイ!プリキュア 劇情、角色表現、角色差別待遇 身為20周年紀念作品的天空組把初代的元老製作人鷲尾天拉回來掛名擔任執行製作人,主要成員的設定一公開後引起廣大討論(藍光美當第一主角、男生正太光美正規軍、18歲成年人光美),但問題是這些設定高達八成淪為背景。
而且還完全繼承了美食組的一部分毛病,前半劇情表現還算正常,到了中期缺開始出現疲軟跡象甚至有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主線嚴重拖沓緩慢的同時反派陣營描寫和動機幾乎為零,大boss的主線受到劇情拖沓直到44集才高速展開......
此外其中的男光美羽翼天使雖然擁有數ㄧ數二的高規格變身動畫,但不僅本人劇內分配到劇情少,劇外的玩具周邊也相當不遇,更因此引發了「服裝四缺一」讓男性小友粉絲傷心導致網路大炎上的場外事件。

數碼寶貝系列

作品世代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デジモンシリーズ 世界觀設定 不像《數碼寶貝V訓練師01》,特攝成份和奇幻要素使原作中的培養要素被忽略,低齡向考量也失去「弱肉強食、要生存必須戰鬥」的本質,使早期玩家難以接受,直到《數碼寶貝訓獸師》推出才打破僵局,不過這個設定反而在從動畫入門的粉絲間褒貶不一
詳細可以看看專門評論數碼獸的陽神的解說。
角色設定 曾在攜帶機擔任招牌的巨龍獸及豆豆獸等招牌,拜動畫所賜被暴龍獸等主打取代淪為陰影人
曾在遊戲中擔當最終大魔王的基米拉獸、無限龍獸和千年獸也在動畫中徹底弱化,數碼迷真的快要絕望了。
數碼寶貝大冒險 東森版(2009年播出) OP 把片頭換成自家的YOYO幼教節目歌曲試圖自我宣傳,但觀看者多半已成年所以完全反效果,比其他翻唱OP等還要過份
但以現在眼光來看真的很有可能是當時電視台預算不足的結果,後來在同一電視台播出的《Savers》也是後來才把原版OP加回去
數碼寶貝大冒險02 設定、劇情 後半段劇情到結局把一堆無印延續到02的「公認配對」通通拆掉(像太一和素娜(空)),導致群眾翻桌,到現在已成了數碼萬年文。
數碼寶貝大冒險tri 畫風、設定、劇情 情報初出時畫風令部分舊作支持者無法接受,總導演元永慶太郎更是以「沒有看相關作品」為前提製作此等作品。
雖然暗示與02有關,但02追加的四人在第一章一開始就遭不明勢力擊敗而失蹤,初代八人還毫無感覺。
第五章出來後,大多數人都覺得連當時結束不久的第八季應用怪獸都比較好。
第六章更是罵聲連連,甚至有導演決定離開製作團隊。
新主角芽心整部戲雖然戲份多卻沒有幫忙,其一期的主角群卻把她捧的跟神一樣。
各種跌宕不堪的因素可謂數碼寶貝系列最大的黑歷史。
全系列作唯二看點(?)是「初代究極進化補完」、「和田光司的遺作」。
在2023年02劇場版上映前夕,東映放出了01-02相關故事的時間線列表,然而該表中卻沒有tri的存在,官方認證黑歷史。
數碼寶貝最前線 設定 日本首播時當電視機前的孩子們看到主角群進化成數碼獸時全都囧了。
外加有不少人對於DT後半段主角和搭檔合體進化的設定反感。
不過這部在數碼獸的設定上算是最接近原作的(無視某個跑去當武器店老闆的皇家騎士的話雖然皇家騎士身分設定是在這之後就是)。
デジモンクロスウォーズ 第三季 大致上看完前兩季+第三季的開頭,然後再看最後兩話就好了,中間都是浪費時間。
另有一說這一部整個就是黑歷史
設定 拿掉等級制和進化已頗令忠實觀眾不爽了,竟然連過去的強弱設定也亂作一團:
前作頭目淪為跑腿案例多不勝數,如悟空獸、木偶獸、六翅獸等,還有理論上比四聖獸還強結果卻跑去給反派當超小坐騎的黃龍獸。
作為最終進化出現的高吼獸DX7上位形態是以所有數碼獸合體為一的形態,讓各種頂點設定的,諸如皇家騎士團、七大魔王、四聖獸等數碼獸地位尷尬。
(光明獸撒旦形態:黃口小兒!合體後體積還沒老子當初整個行星般的大!)

不過最冏的大概還要算最後被拿去量產還被打爆的吸血魔獸及其進化系列,大概把無印和二代擔當Boss所培養的名聲都給一次賠光了。
不過也有觀眾笑言「畢竟是大門獸嘛」

亦因為惡評連連,本作也後來提前收尾,至此之後數碼寶貝系列又進入另一個冰河期(大概限動畫方面)

數碼寶貝大冒險: 2020重啟版 ★劇情(角色表現) 戰鬥作畫上有滿滿誠意,新進化型態的表現也讓人為之一亮。但就劇情來說,既然為重啟版本、孩子們的人際關係與冒險心境應該也要重新刻劃摸索再有所成長。
但實際播出時、角色幾乎沒有經過什麼摸索就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人物刻劃也不足;而且相較1999年版中、孩子們的表現平均,2020年版卻著重於太一,就連男二阿和也只是佔了奧米加獸的光而戲份較多。
原本想靠著舊有角色的新冒險同時抓住新舊觀眾世代的心,結果因為刻劃不當反而在後期觀感逐漸下滑。
從劇情推進的初期急速、中段大幅放緩、尾段突然飇速可以推斷高層和製作組間對放映集數安排並沒有良好溝通。
數碼寶貝大冒險 02:The Beginning 劇情、設定 明明主打02,但新角色戲份卻佔超過八成,02角色們攤分餘下兩成,淪為純粹打手。
新追加的設定不但扇了前作Last Evolution一巴,更進一步大冒險系列一路而來的設定矛盾。
監製在訪談中更直言製作人認為即使同一世界觀的設定也可以無視。
數碼寶貝系列 香港版漫畫 設定、劇情 除了角色造型畫得不錯以外,完全沒有劇情
數碼寶貝最前線 青文彩色漫畫 只出了八本(一本約四話)就完結,一整個斷尾

遊☆戯☆王系列

作品世代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遊☆戯☆王デュエルモンスターズ 乃亞篇、杜馬篇 劇情 由於此時動畫快追上漫畫的進度,被迫加入原創劇情,幾近破壞了原作設定。
但是此時期的作畫相當優秀,尤其加々美高浩最後的作畫話數、與高橋和德競演的177話極受好評,井上作畫話數亦沒有後期差劣,算不算黑歷史見仁見智。
王之記憶篇 作畫 由於加々美高浩、高橋和德等公認神作監所屬的ゆめ太カンパニー在杜馬篇後不再參與製作,預算亦大幅削減導致作畫質素急劇下滑,井上善勝擔任作畫的回數成為不少觀眾的惡夢。
尤其200話井上大神大發威,此AGO(下巴)回已成為傳說。
不過亦有說法指由於預算問題,作畫外包才會如此。
美國原創動畫 劇情 只要有看過就會發現杜馬篇和《光之金字塔》的收尾暴走根本不算什麼了…
遊☆戯☆王 ARC-V 動畫版 劇情 描述四個次元的故事在離開了基準次元後開始走下坡,演了整整一年的同步次元篇主線卻幾乎毫無進展,再加上那差勁的決鬥構成,過去作品角色登場後的行為和原作相差太遠讓觀眾們徹底傻眼。
全劇共148集,卻在【NICO公式生放送終了後アンケート】上史無前例的完成獨佔好評最低(選1)/差評最高(選5)排行榜首二十二名之「偉業」。
就算將放送事故列入排名、也足以獨佔第十一名。
當時人人都覺得ARC-V糞度無人能及,但沒有人想到其「王者地位」在短短兩年後便被另一部「同人」作品取代…
漫畫版 提案的原編者只希望可清除記憶,七月的小短篇更是惹來一片嘩然
遊☆戯☆王 VRAINS 電視動畫 ★劇情、人物描寫 漢諾塔篇之後劇情開始急轉直下,不論是劇情和大部分的人物描寫都有爭議。
這情況第二季最明顯:角色工具人化,鬼塚沒邏輯的黑化之路,鬼扯新風暴後設等等,鮑曼也成功成為了遊戲王中史上最丟臉又鳥的頭目。
作哥到最後並無任何成長,依舊跟開播時一樣甚至比第一集前更慘。
最後劇情終於在二季末期全面失控而開始用給光之伊格尼斯背鍋摧毀核心,再加上同期《ARC-V》漫畫結局不盡人意讓吉田伸的名聲一落千丈。
最後2019年10月2日將以新節目取代本作播出時間,正式宣告被腰斬的命運。
遊☆戯☆王OCG(實體卡片) SD24 紙質 不但是卡的紙質差(且容易產生初期卡傷),連包裝也是
原因是Konami一直拖欠中國印刷費,所以SD24改由美國印刷
更有人將之前印刷的卡和SD24作化學實驗比較

機動戰士鋼彈系列

  • 關於∀鋼彈的部分詳見黑歷史主條目解說
作品世代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機動戰士鋼彈 第15話《庫克羅斯·德安之島》 作畫崩壞 外包作畫回,結果不僅各種機體作畫走形,還誕生了著名冥場面:尖嘴猴腮的初鋼抬頭.jpg
後來的總集篇劇場版不僅直接將本話劇情省略,初代鋼彈代理到歐美時富野還要求要將本話撤下不收錄
然而多年後本話卻在擔當初代人設的安彥良和的主導之下完全重製成獨立電影上映,不愧是跨越多年的怨念⋯⋯

實際上初代鋼彈本身就有多處作畫崩壞場面,作畫走型和比例崩壞已經算是家常便飯,更別提技術不成熟導致一群巨大機械人動起來卻像是穿著皮套打架的人一樣這種事
機動戰士Z鋼彈 華視版 片頭曲 引進當時稱「鋼彈勇士」
鄉民:這作詞者肯定沒看過原作[30]
新機動戰記鋼彈W 東森版 OPED 把片頭片尾換成不相干的英文歌曲試圖宣傳,但觀看者多半不喜歡,完全是反效果到只會引起滔天怒火,比其他翻唱OP等還要過份
機動戰士鋼彈ZZ 劇情 富野與金主萬代意見交錯,前半硬走子供向變成四不像,後半才回到接近前作(Z鋼彈)的步調,但為時已晚。

此後富野在發表會上說再也不做《ZZ》相關劇情,以致《機動戰士Z鋼彈》的劇場版把結局改到不能接續ZZ,但是與劇場版Z同期(以小說版開始計算)製作的獨角獸卻是繼承大量ZZ的設定,所以比較接近富野自己的黑歷史多一點,應為見仁見智類。
官方設定上,Z也是以能跟ZZ連結的TV版為正史。

機動戰士V鋼彈 人類總是要重複的錯誤...本來意指打開小學生市場的子供向(迫真)娛樂活劇被扳成動畫史上數一數二的鬱劇。
反派用比基尼姐姐們打鋼彈(結果全員被撞飛,其中一人還被鋼彈的光劍蒸發)、女性小隊全員陣亡、史上最令人噴飯的入浴情節真•親媽飛頭、反派駕駛員目睹駕駛鋼彈的居然是小孩子後、氣憤又絕望地自盡等情節⋯⋯至今再看仍然是令人反感又獵奇。
導致日後被富野痛罵的《新世紀福音戰士[31]誕生。
富野本人在製作本作期間搞出心理病,後年自己也在DVD Boxset的小冊子裡呼籲觀眾不要觀看本作,但買了才能看到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過此作的失敗也令SUNRISE轉往開發新的鋼彈世界線,而有了日後的平成三部曲。
在日後高松信司透露,當年V鋼製作前夕因為日昇先斬後奏被萬代收購而讓富野大怒,所以有推斷本作中不少噁人劇情是富野刻意報復。有傳言上述的比基尼姐姐戰術就是為了噁心萬代要求在V鋼彈中加入泳裝回的回敬。

G-Saviour 電視電影 ALL 和∀鋼彈一樣皆爲20週年紀念作,於2000年推出,耗資一千萬美元(十億日元)製作的真人版鋼彈電影
然而本作上至劇情下至機設和演出都讓觀眾囧掉[32],再加上UC0223的科技比0153更不如[33],官方對此作品的態度都是「沒事勿提」……[34]
機動戰士鋼彈SEED DESTINY 設定、劇情 模型周邊銷量雖好,動畫本身卻罵聲連連:
抄前作劇情、主角被貶成路人、兼用卡濫用、破壞既有角色的形象和設定…
要不是有後輩墊底一度是「最差鋼彈作品」的候選,至今仍爭論不休。
香港TVB版 配音、剪片、翻譯 惡質的配音、剪接及翻譯,使部份內容變得斷斷續續
機動戰士鋼彈AGE 劇情、人設 原想創造新收視群,結果不僅因初期人設太過低齡化導致老鋼彈迷罵翻,從收視率調查來看連目標族群的小孩子也不買單。
為了將長達66年的劇情在一年內結束壓縮太多劇情,更使得劇情進行看來過度一廂情願。
因為以上問題,本作還締造了機動戰士鋼彈系列在《鋼彈Build Fighters》播放前的最低平均收視率2.56%,機動戰士鋼彈SAGE
遺憾的是此系列的鋼普拉以品質精良著外也導入許多新技術,可惜銷量被動畫牽累。
小太刀右京主筆的小說版以及OVA《MEMORY OF EDEN》的評價倒是不俗。
機動戰士鋼彈 鐵孤兒 第二季 劇情 大家看完第一季之後感覺還有希望,然而第二季劇情讓觀眾傻眼到底。
西諾神風式突襲失敗飲恨[35]歐格非正常的死亡退場,獵魔智魔等機體被破滅魔劍打殘後強行回收,都是處理不當的好例子。
監督、編劇及製作人甚至在訪談中火上加油,不認為自己做了一部爛作品[36]

日本特攝系列

  • 包含且不限於超級戰隊、假面騎士、超人力霸王等。(未盡請補)
作品 版本 理由 備註
超人七號
-
第12話 因為內容擬似捏他日本原爆、意外惹上相關團體而遭禁播(詳見維基相關條目),連帶設定和相關資料亦遭鬼隱[37]
ウルトラマントリガー NEW GENERATION TIGA ALL 特利卡是迪卡第二季(誤)
仮面ライダー龍騎 後傳《RIDER TIME 龍騎》角色改惡、結局 幹你敏鬼
以網路劇呈現的官方續作,然而編劇強行BL融合降臨[38]與反派塑造薄弱這幾點,讓不少觀眾(特別是看過龍騎的)把這部當作黑歷史
仮面ライダーキバ 劇情 其實KIVA是DECADE的原創騎士
紅爹是本劇少有的亮點。
仮面ライダーウィザード 白開水一般的劇情(下略100個字),最後還要靠前輩救場
仮面ライダーゴースト 前面擁有不錯的故事設定,但編劇突然跑路,導致劇情後期不只流水帳還超詭異,劣評較上面兩部更甚、而且幾乎沒有沒被罵過的地方[39]
Drive之後不是Amazons嗎?
不過外傳的Specter倒是評價頗好而且有補充部分劇情,小說版的前半能搬出來拍的話水準也很好
仮面ライダービルド Cross-Z後傳、設定 復活本篇主角們各種犧牲才辛苦解決的大魔王Evolto成了最爭議的一步棋,而且他最後還是沒死……
仮面ライダージオウ 劇情、戰力設定 前期關於前輩的設定被胡亂處置,而且把前輩的歷史aka整個有關騎士的存在抹消變成錶盤讓許多觀眾一時間無法接受
中期劇情一度有好轉,但後期超展開加上最終型態Grand ZI-O創新低的戰績aka官方迫害的行為再次讓觀眾罵聲連連
其實是Decade第二季
之後的《RIDER TIME ZI-O VS DECADE/DECADE VS ZI-O》等外傳劇情更是讓本就黑歷史的本篇後續變得更加意義不明,連在本篇大出風頭的帝騎哥Decade都慘遭迫害而一拿出強化形態就被一拳送去滾地板讓人感覺在看三小,但ZI-O只變成比較低階的Decade Armor Saber form就把逢魔打爆……
仮面ライダーゼロワン 劇情 在滅亡迅雷.net篇後期就已經逐漸顯現的演出問題到商戰篇一口氣爆發出來,之後在飛電製作所時雖然一度從谷底翻身,最終還是形成褒貶不一的情況
雖然TV本篇有著不少問題,其相關的劇場版好評居多;人物造型以及演技也得到好評
仮面ライダーセイバー 疫情迫使演出受到限制,評價上比Zero-One更加贊否兩論。
不過有些人認為這是一部低開高走的作品,後傳《斷罪的三重奏》更是好評居多。
一部分也是因為令和騎士不少作品收尾都有問題
仮面ライダーリバイス TV後期、劇場版、設定、價值觀 假面騎士系列的50周年大作,前期讚譽眾多,但在主線大致解完後就迷走到爛尾
主角群幾乎沒有角色成長也不討喜:作為二騎的五十嵐大二戰績極差之際還因為自身迷惘長期叛逃,在劇組的惡意下逆成長到最後喚回惡魔才回頭是岸;三騎五十嵐櫻除了演技遭到詬病,其和夏木花的互動轉折過於強硬,被譏為百合營業
作為最終魔王的Giff格調遠比正式登場前貧乏,後面又放了George狩崎黑化成為假面騎士Juuga挑戰眾人的十牙篇填集數,即使有精美的皮套依然無法挽救過於破碎的劇情

後期不乏有如「你要以阿基蕾拉的身份為傲」、「那不是支配,是愛」等迷言,某集劇情影射疫苗政策的爭論更令本作評價每況愈下;唯二的亮點大概剩下五十嵐元太了斷惡魔Vail的42話以及門田ヒロミ在墮崖前的表現了(無誤)
シン・仮面ライダー 敘事節奏、畫面剪輯、後期戰鬥場面痞子的超絕毒電波 雖然本身的美術風格優秀,對原作漫畫及TV的情懷致敬可說是誠意十足,但前半過快的敘事節奏、不斷在交代劇情設定的文戲、過度零碎的剪輯、晃死人不償命的鏡頭、溢出屏幕的EVA臭及那令人吐槽的妖精打架最終決戰等問題,最終導致本作形成了評價兩極化的狀況。
此外相關紀錄片中暴露了許多庵野導演在真人電影上拍攝的短版及和製作組的不合拍,引起了不少觀眾的批評。痞子你到底有多喜歡把iPhone當8mm攝影機用?
ウルトラ6兄弟VS怪獣軍団、ハヌマーンと5人の仮面ライダー ALL 請慎選授權合作夥伴(無誤)
前者為圓谷授權給泰國萬歲製片公司製作的特攝電影,戲份基本集中在神猴哈努曼以外打鬥水準還是劇本都不堪入目,還夾雜了哈努曼制裁偷佛像的盜賊、向太陽談判能否退後等充時長的橋段
後者在未經東映授權下大量挪用原作的劇場版片段移花接木,劇組自己拍攝的打鬥情節和戴動物頭套就充數的怪人設計同樣一言難盡[40]
最後兩部作品遭到來自版權方的訴訟,萬歲製片公司也終於打消毒手其他IP的念頭
超力戦隊オーレンジャー 劇情、設定 受於1995年發生的兩件大事件(分別是阪神大地震和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影響讓原先嚴肅的劇情方向大改,反派的行動也變得滑稽。使得王連者的評價比較微妙。
天装戦隊ゴセイジャー 劇情、戰力設定 由於前作和後作都是高評價的作品,夾在中間的天裝表現相較普通,這大概和本作在台灣和香港都沒有播放有關係。
加上連續對抗三個反派組織[41]的設定亦為人詬病。
手裏剣戦隊ニンニンジャー 劇情、人物設定 紅戰士被設定成極端熱血的自燃紅個性,引起觀眾不滿。
日常無聊單元太多,加上客串前輩眾多,使其主題不明。
動物戦隊ジュウオウジャー 劇情、戰力設定 前期路線中規中矩乃至王道,但中間巨獸獵人出場後以再生怪人翻用皮套來歹戲拖棚,後期逐漸以獸王鷹假面騎士大和無雙為主,過於削弱其餘隊員的實力而引起批評。
快盗戦隊ルパンレンジャーvs警察戦隊パトレンジャー 戰力設定 後半劇情重心偏向魯邦連者,加上因為高層武力介入後把巡邏連者的裝備硬塞魯邦連者的演出異常粗糙,讓不少巡邏連者派的觀眾大怒,導致評價下跌、玩具也賣得糟。
騎士竜戦隊リュウソウジャー 劇情、太多設定無法補回 強龍者第二季+劇情沉重版。
仮面ライダーOOO 東森幼幼台版本 剪接 將第1話&第二話的劇情剪在一起,讓所有的特攝迷(非兒童)翻桌[42]
因為是次剪片實在太離譜引發觀眾向電視台集體抗議,此後通常只剩警語,直到Fourze再次上演……
侍戦隊シンケンジャー OP被改成很脫力的中文翻唱版、ED被剪掉
但是第二集之後OP就改回來了

最終幻想系列

作品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Final Fantasy: The Spirits Within 電影 ALL 讓Squaresoft日後被迫與Enix合併的元兇之一,掛FF名字但高達99%內容賣好萊塢科幻的電影[43],但劇本晦澀又致鬱,導致觀眾評價普普。
此外全片採用全CG製作,圖像質素雖是當年頂尖等級(還大大增強了Squaresoft後續的CG技術),但也因此造成恐怖谷效果,於是評價又被多扣了幾分
能做好遊戲劇情不代表就能做好電影導演啊坂口先生
[44]
FF:U〜最終幻想:Unlimited〜 TV動畫 被樓上拖累而腰斬 掛著FF之名卻與FF系列遊戲完全無關的原創TV動畫,原定播放52話,但因Squaresoft終止贊助(原因見上)而腰斬至25話。
不過本作在觀眾之間的評價其實不差。
最終幻想X-2 PS2 整體風格、遊戲系統等 FFX本傳其實在系列中算是難得的神作,結果續作X-2的整體風格將前作的淒美幾乎完全破壞殆盡,一看到開頭CG當場傻眼+折片的人不在少數
此外戰鬥系統的設計被批太娘炮也是個問題,總而言之就是幹你鳥山
不過本作在收集要素達到100%後開啟的完美結局滿足了部分前作玩家對結局的怨念。
然而在這兩作發售HD版後,附帶的廣播劇和官方小說X-2.5因為再一次毀了這個完美結局而差評如潮。
最終幻想XⅢ PS3
Xbox360
PC
毫無自由度的一本道、劇情描寫、遊戲系統等 宣傳動畫剛出來時震撼整個遊戲界,結果後來主導的鳥山求發現他跟開發團隊對於目標根本沒達成共識,導致最後延期好幾次做出來的東西卻仍相當微妙
最明顯的問題在於到11章以前完全一本道只能往前走的設計,爽快但設計不夠完善的戰鬥系統,與及劇情描寫令人困惑[45]
讓幹你鳥山一詞真正在FF玩家中發揚光大的起源
最終幻想XⅢ-2 劇情(最大問題在結局)、DLC 前作評價本來就很微妙,而這款的劇情是開頭直接吃書、中間的時空穿越理論讓玩家頭昏腦脹,結尾更是令人翻桌而且鳥山直到發售前還對這個「戲劇性的轉折」極度自我感覺良好
號稱多結局結果玩家玩了半天卻發現自己努力的全是白費,結尾那個To Be Continued更是擺明了要再撈一波錢才給你故事結局,然後繼續幹你鳥山
宣傳大打雷光牌,結果推出後才發現雷光只有在序章跟一個短短的DLC篇章裡能使用
雖然系統和一本道問題大幅改善,但因為劇情問題和前作評價導致本作一度創下了FF邁入PS時代以來最悲慘的銷量[46]

後來救火的LRFF13雖然把劇情交代完整,並給了個能接受的好結局,系統也大幅調整創新而收到不少好評,但受到前作影響銷量更加(ry
最終幻想XIV(1.0版本) PC(1.0版本) 畫面、音樂以外ALL 詳細問題點可見條目的1.0版本分項

對SE造成的負面效應被玩家稱為FF電影版的再現(虧損意味);因為實在太爛扶不起來,在製作組大換血後被完全砍掉重練
重製的新版推出後完全收復1.0版的失地、評價還越做越好甚至超越身為模仿對象的《魔獸世界》,現在已是SE的新一棵搖錢樹,因此被玩家稱為FF系列的最後良心
最終幻想XV PS4
XB1
PC
劇情不完整、遊戲設計、整體完成度、DLC斷尾 從FFV13砍掉重練成FF15,斷斷續續整整10年的開發出來的結果居然是個半成品…
讓所有期待萬分的玩家們都崩潰了,還導致大部分人跑到以前釋出的預告下大吐苦水
雖然後來陸續釋出各種DLC和補完更新但玩家依舊不滿意,結果最後製作人跑路,導致後續的劇情補完DLC直接斷尾

東方Project相關系列

作品世代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官方作品
PC-98時期的系列作 PC-98 諸多設定和現在不同、版權和圖像盜用問題[47] 此時的東方系列作是以「ZunSoft」名義發行、且沒有完全被ZUN本人承認的作品,介於正史和黑歷史之間
不過一部分設定有被繼承到Win時代的世界觀,另外東方系列還是以TH1發行的1996年為系列元年
東方三月精~ Eastern and Little Nature Deity. 漫畫 繪者健康問題、大量誤字和配圖錯誤 通稱「舊三月精」
為漫畫作畫的松倉ねむ後期因為身體問題中止了漫畫創作,導致本作就此完結。
另外在本作單行本附錄的角色配圖和文字存在大量錯誤和誤字,甚至導致Comp-Ace編輯部得在原作者ZUN的監修下特別附上勘誤表。
二次同人作品
【東方合同動画企画】魔理沙とアリスのクッキーKiss 二次同人聲劇 ALL+場外事件 一個被網路暴民搞到本家的粉絲們風評被害到要切割、甚至造成相關人士紛紛退網的二創作品。
同時也因此衍生出了一個著名Nico次文化:クッキー☆,在多年發展和各種事件下,已經無法被作為普通的東方衍生產物看待。
童祭 ~for Wedding 二次創作改編曲 歌詞 ありがとう ありがとう
ひろく麗しい人間と
妖怪の物語から 夢を
あなたが教えてくれた 幻想は
私たちの心で輝いた
おめでとう おめでとう
あなたの幸せを願って
贈ります お祝いの言葉を


原曲是ZUN的主題曲《童祭 ~ Innocent Treasures》。
由博麗神社事務所主導,為了祝賀ZUN的婚事而集結各家同人社團共同創作的曲目。
但歌詞本身卻被不少日本東方眾嘲諷為「宗教歌曲」、「詛咒」、「和黑聽了都冷場」、「公開處刑」,甚至偶爾還能在匿名串看到有人用開頭的ありがとう二連發用作嘲諷,至於之後被淫夢民和クッキー☆廚給挖走當成音MAD素材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迪士尼相關作品

作品世代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南方之歌 電影 疑似歧視黑人的內容 雖然評價和票房良好,但因為對其中一個黑人角色Uncle Remus的描寫,一上映就被不少影評攻擊。
也因此迪士尼沒在美國本地發行本作的影像製品。
黑神鍋傳奇 劇情、整體風格 因為原作風格太過黑暗,被迪士尼高層介入並被改動大量劇情,結果導致本作成品劇情過度拖拉又毫無高潮,票房和評價也直接炸掉。直到上映10年後才推出錄像帶製品。
順帶一提,探險活寶的陰魔王原型就是出自本作的反派The Horned King
風中奇緣 劇情與史實完全不符 雖然本作單獨來看可說是迪士尼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之一(尤其是當時迪士尼作品少見的分離結局),但若是把本作的現實原型套上的話絕對令所有印地安人囧上半天[48]
當時一上映就遭到諸多影評批評和印地安團體抗議(還有人爆出迪士尼拒絕部分印地安人的考據協助),若是在政治正確風行的現在上映恐怕會直接被自肅。
Kingdom of the Sun 預算燒太多,砍掉重練 後來剩下的東西被魔改成喜劇電影《變身國王》,結果創造了一個被無數鄉民喜愛的迪士尼經典,該說是誤打誤撞嗎?
島民相關討論
失落的帝國 票房 前者因為撞上3D動畫的崛起,還有疑似抄襲日本動畫《海底兩萬哩》[49]而票房爆炸,後者則是被迪士尼高層惡整導致行銷失利而票房慘澹。
現在已經成為經歷那一代並喜愛這些作品的迪士尼粉絲的最大怨念。
星銀島
四眼天雞 3DCG技術跟不上當時其他公司,劇情描寫 由於明顯落後當時對手的3D畫面表現和描寫不完善的劇情而評價不高,其中對於人物的負面描寫[50]更引發了批評。
另外本作是在迪士尼動畫工作室歷經一番改組後的蕭條時期誕生的……
高達八成的迪士尼動畫電影續集 除少部分近年作品有上院線外,大部分皆為OVA 劇情、作畫崩壞、角色描寫、設定吃書等(依製作組和成品的狀況而異) 因為大部分只是用來炒短線榨取剩餘價值的產物…負責製作的基本也不是身為本家的迪士尼電影動畫工作室,而是交給旗下負責製作電視動畫的的卡通工作室。
在2000年初這類續集特別泛濫,最大受害者當屬花木蘭和風中奇緣的續集[51]
不過阿拉丁的兩部續集《救難小英雄2》(本家製作)和《仙履奇緣3》是迪士尼續集中少數好評的例子。
後來這些量產續集在迪士尼改動經營策略後走入歷史。近年由本家製作上院線的動畫續集(如《無敵破壞王2》和《冰雪奇緣2》)變得比較沒那麼崩,但劇情評價也普遍不如前作,特別是為各種因素讓角色之間分離的劇情也是被觀眾詬病,看來迪士尼續集評價爆炸定律要破解還有的等

備用表格

作品世代 特定版本 理由 備註

備註

  1. 然而出事的元兇是皮卡丘,所以說多邊獸家族是風評被害
  2. Best Wish意為「祝你旅途愉快」。
  3. 滑頭小子→滑滑小子
  4. 但實際上,遊戲在考慮中文化的時候譯名是從頭開始敲定,只是後來日方要求寶可夢的中文名不能和先前動畫版的譯名差太多,因而大部分動畫翻譯的譯名都被保留(雖然BW這代的疊字譯名槽點很大但其實意思上都沒什麼問題因此就都沒怎麼改)。
  5. 幸而兩者的故事表現還是有加分,但這反而令小智…
  6. 因該三集有兩集牽扯到重要劇情(火箭隊對電漿隊),故為暫時停播。
  7. 該集原本配角白露會暫時加入小智等人,復播後該劇情取消,原27、28話白露的劇情成了黑歷史
  8. 該話標題為《卡洛斯聯盟優勝!小智的巔峰對戰!!》,只看標題有誰會猜到優勝的不是小智……
  9. 換成惡搞畫風的優點就是可以毫無包袱的顏藝,但顏藝的部份有時顯得較為刻意引發批評,過度的顏藝也讓一些角色形象崩壞。
  10. 如日月64話小智為了模仿投擲猴而把臉塗黑的設定與美國劇場白人演員為了扮作非裔美國人而把臉塗黑(Blackface)相似,構成種族歧視的嫌疑,因此本集在歐美取消放映,此外還有不少的奇行演出,被批評迷走或是キチガイ(基地外,即瘋子的意思),阿羅拉更被觀眾改成アホーラ。
  11. DP和XY時期的小智是觀眾公認隊伍組成及對戰實力以及小智自身精神力表現最優秀的時代。
  12. 最後一話還要靠經常入榜的幾部動畫暫停播放才進入前十名。後被下一季打破。
  13. 官方的說法是要開創一個屬於劇場版的世界觀,用以跟動畫版區分開來,日後的劇場版都會在同樣的背景下製作,因此從第20部劇場版《就決定是你了!》在上映的同時,少了過往跟著劇場版同步發行於其他播放平台的特別短篇動畫。
  14. 不過最後一集有一幕是小星雲把小智帶往究極之洞的另一邊冒險後在翌日把小智帶回阿羅拉,可能是劇場版的楔子也不定?但到最後還是沒有任何的以日月為主題的劇場版。
  15. 其實在劇中小豪有多次回去研究所看他的寶可夢但描寫還是不足那三隻
  16. 最初的目標是要先捉到夢幻。
  17. 水君因為被小豪的行為所感動自願成為他的寶可夢,但觀眾因為之前的濫捕行為並不買單
  18. 唯一重視的可能是他將無極汰那送給丹帝,間接讓小智贏。
  19. 本條目中的デジモンクロスウォーズ的後面集數也是他導的
  20. 直到此作為止沙漠蜻蜒屬性和烈咬陸鯊相同,性能卻是後者完勝前者,第六世代追加了Mega進化系統後卻只有後者可以Mega進化,因此許多玩家都覺得其行為是間接諷刺沙漠蜻蜒「ねえ、してよ!メガシンカしなさいよ!」
  21. 基於粵語發音與國語有分別、港區翻譯方針等原因,令香港地區首151隻的譯名與中台地區的大部份相異,特別是比卡超(皮卡丘)。
  22. 因為無線電視台收到粉絲抗議而沒有購買《太陽&月亮》播放,約1年後才在開台不久的影薄免費頻道「奇妙電視(現「香港開電視」)」首播。
  23. 只剩青文繼續使用「神奇寶貝」一詞,雖然到了太陽‧月亮(ry
  24. 第六世代遊戲歐洲都有發售前偷跑行為,XY是12天前、ORAS是10天前。而日月版全球發售日為2016年11月18日,歐洲發售日應為2016年11月23日,但卻在七號就已偷跑。
  25. 照理說就算是偷跑遊戲,也應只有實體卡帶偷跑,下載版當時應屬於僅能先預約下載、發售日才能遊玩之狀態。
  26. 畢竟從第一世代起,各世代的每個版本都是這個狀況,要有顯著的差異只能等新世代對舊世代的復刻版。
  27. 指在劍盾發售前發售的Little Town Hero,其實這部作品是Game Freak的《齒輪計劃》產物,只要有三個人以上提案就可以去開發獨立遊戲,是GF用於鍛鍊新人的想法和遊戲開發能力而準備的企劃,該遊戲的開發人員幾乎都是新人,也和寶可夢系列開發沒有衝突。
  28. 然而後來事實證明建模並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建完模型以後還要貼材質拉骨架保證它們能正常運動起來,寶可夢系列有幾百隻不重復的模組要一一對應新的高清平台遊戲引擎(從3DS的240p分辨率直接進化到BS的720p/1080p)也是不小的工程,最後事情向著傻屌的方向演化了
  29. 可能是因為小光/小充這名字和綠寶石實在扯不上什麼關係,加上小光/小充在電玩裡的設定非首要勁敵,作者大概也苦思許久,最後決定撤下小光/小充,超連結到第三章完結,創出米拉特(Emerald)這個角色。
  30. 題外話,韓國版的0083原創片頭也有類似的魔改,雖然大家會記得的是香港空耳
  31. 庵野監督直言EVA是受V鋼感銘而作←富野:「EVA要砸掉!」「庵野甚麼的最討厭了!死掉就好!」
  32. 雖然以當時CG技術還算不錯,但不僅演出風格跟當代鋼彈動畫差異太大,所有機體都以銀灰色作為主調搞得觀眾們分不清哪台打哪台和慢吞吞的戰鬥動作都令觀眾不買單
  33. 被認為只有一年戰爭時代的水準,不過設定在0153後的《骷髏鋼彈DUST》有提到某些殖民地考量整備選擇舊型機
  34. 另,這套作品雖然官方和鋼彈迷不想提起但的確被官方承認為正史
  35. 當時是三日月在跟茱莉亞對打,結果是三日月把對方送到西諾面前讓突襲失敗,論情況三日月完全是戰犯。
  36. 長井龍雪:「鐵華團只會招致混亂,所以該被團滅」,雖然自從比司吉死掉後真的剎不了車但是從來沒看過如此三觀不正的劇組
  37. 2012年美國發行的官方授權套裝DVD和2014年日本發行的BD都沒有收錄此話
  38. 當中在原作是少數純粹好人的手塚不但被掰成同性戀,性格更大幅改惡,也是令人憤怒的一點
  39. 連平成後期普遍的「賣玩具」都被用「不必要且同質性過高的商品太多」的理由罵了
  40. 例如假面騎士X沒有使用萊特爾杖戰鬥而是揮王八拳,四位騎士將能量傳輸給V3發動騎士踢要先助跑登上旁邊的寺院再一躍而下,大概是劇組考量到力學能守恆問題
  41. 打敗一個反派組織後下一個就跳出來。
  42. 原因恐怕只是因為這兩集都有很多Ankh的右手單獨出現或是映司只穿內褲的畫面
  43. 雖然劇中的蓋亞理論(整個星球有著自己的生命)可說是出自FF7/FF9的世界觀設定就是了……
  44. 沒錯,本作的導演和編劇真的就是由FF系列之父坂口博信擔任。
  45. 把該解釋的設定和劇情全塞到記事本,但是就算全看過一次也還是黑人問號,而且有故弄玄虛之嫌
  46. 360萬套,只有在此之前最差的FFX-2的521萬套的六成而已
  47. 舊作時期東方系列作的二次創作要素頗為濃厚,且有不少直接從版權物挪用甚至描圖的狀況,一直到紅魔鄉才開始建立起現在以幻想鄉為主的原創世界觀
  48. 在史實中寶嘉康蒂的部族對英格蘭人頗為友善,但後來英格蘭人不斷擴大勢力範圍導致雙方衝突,英格蘭人還把寶嘉康蒂抓起來囚禁並教化一年。
    後來寶嘉康蒂拋棄了同族未婚夫,取了教名還對父親說自己要跟英格蘭人在一起,後來她在1614年跟比她大十歲的羅爾夫結婚並育有一子,1616年被帶去倫敦後隔年就得天花病死,終年22歲。
    順帶一提她所屬的部落後來被英格蘭人滅族了……
  49. 因為同樣用到了原作小說《海底兩萬哩》的內容、亞特蘭提斯傳說以及失落古文明科技這幾點,而這兩作的亞特蘭提斯人都是黑皮膚,也有著承載眾多祖先記憶的水晶。但實際上這兩作不論是劇情發展和畫風都完全天差地遠。
  50. 不提劇中市民和大部分同校同學對主角雞丁的態度,雞丁的爸爸對他兒子的看法和待遇更引來了許多觀眾的厭惡。
  51. 前者第二集劇情過度兒戲+角色崩壞,後者在第一集已經大幅偏離現實歷史的改編劇情下不知為何硬是在第二集把女主的CP對象掰回正史,更創造了迪士尼史上最令人翻桌的NTR劇情。給許多喜歡第一集的觀眾留下了相當嚴重的心理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