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修訂間差異
Wiki-Bot 同步更新 |
|||
(未顯示由 8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7 次修訂) | |||
第1行: | 第1行: | ||
{{h0|金庸(Jin Yong/きんよう)}} | {{h0|金庸(Jin Yong/きんよう)}} | ||
{{synchro|New Komica wiki (仮)|2025年02月27日 16:50}} |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 | |- | ||
第7行: | 第9行: | ||
'''我最高興的是讀者喜愛或憎恨我小說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種感情,表示我小說中的人物已和讀者的心靈發生聯繫了。''' | '''我最高興的是讀者喜愛或憎恨我小說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種感情,表示我小說中的人物已和讀者的心靈發生聯繫了。''' | ||
'''假使只求如實反映外在世界,那麼有了錄音機、照相機,何必再要音樂、繪畫?有了報紙、歷史書、記錄電視片、社會調查統計、醫生的病歷紀錄、黨部與警察局的人事檔案,何必再要小說?'''[[File: | '''假使只求如實反映外在世界,那麼有了錄音機、照相機,何必再要音樂、繪畫?有了報紙、歷史書、記錄電視片、社會調查統計、醫生的病歷紀錄、黨部與警察局的人事檔案,何必再要小說?'''[[File:金庸.png|250px|right]] | ||
==介紹== | ==介紹== | ||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享 |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享耆壽94歲)原名'''查良鏞''',為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者、出版人,<s>萌派革命[[先行者]]</s>。 | ||
** | ** 他的武俠小說內容、設定、風格以各種形式廣泛在華人文化圈流傳,也有許多二次創作。 | ||
**和科幻小說家倪匡、人生享樂家蔡瀾是多年好友 | ** 海寧查家與徐志摩、知名言情作家瓊瑤、錢學森、蔣百里等民國時期名人均是姻親。<ref>不過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孽戀傳遍全國,也影響了後輩查良鏞的印象,所以先將陸小曼暱稱『小龍』引用為《神鵰俠侶》的失貞女主角,又把徐志摩筆名『雲中鶴』設定為天龍八部的四大惡人之一,<s>至於『表哥多風流』則是中國歷代名門望族常有表親婚而對文學創作產生的影響,姑且不算在徐志摩頭上。</s></ref> | ||
** 和科幻小說家倪匡、人生享樂家蔡瀾是多年好友,又與音樂家兼演員黃霑並稱「香港[[四天王|四大才子]]」。 | |||
*香港報紙《明報》的創辦者。其武俠小說作品都是先在《明報》以章回形式連載,後期才編輯成書。 | * 香港報紙《明報》的創辦者。其武俠小說作品都是先在《明報》以章回形式連載,後期才編輯成書。 | ||
*由於其武俠小說在華文圈的崇高地位,所以有云'''「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 | *由於其武俠小說在華文圈的崇高地位,所以有云'''「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 | ||
**武俠<s>終結者</s>小說家溫瑞安綜評:「金庸是'''茶'''、梁羽生是'''湯'''、古龍是'''酒'''、我是'''咖啡'''。」 | **後輩武俠<s>終結者</s>小說家溫瑞安綜評:「金庸是'''茶'''、梁羽生是'''湯'''、[[古龍]]是'''酒'''、我是'''咖啡'''。」 | ||
***象徵金庸有中國文化神髓、老少咸宜,梁羽生講究內蘊深厚,古龍豪放縱情、而自己的作品則需要嘗試、久了才會上癮<s>容易失控、走火入魔</s>。 | ***象徵金庸有中國文化神髓、老少咸宜,梁羽生講究內蘊深厚,古龍豪放縱情、而自己的作品則需要嘗試、久了才會上癮<s>容易失控、走火入魔</s>。 | ||
**文學家張大春與武俠小說研究家林保淳則評論金庸作品為吞沒、橫掃武俠小說市場的'''黑洞、旋風''' | **文學家張大春與武俠小說研究家林保淳則評論金庸作品為『吞沒、橫掃武俠小說市場的'''黑洞、旋風'''』、文壇更有'''「捨金庸而何武,非金庸而何俠」'''一評。 | ||
***自從民國70年代金庸小說於台灣地區正式登陸後,原先百家爭鳴的台灣 | ***自從民國70年代金庸小說於台灣地區正式『登陸』後,原先百家爭鳴的台灣武俠小說市場轉為充斥金庸一家之言或盜印/翻抄金書為風尚,可見其勢。 | ||
*除了小說外,改編自小說的影視作品則是中年世代接觸金庸的入門,經過近40年的港劇、台劇、陸劇重拍,成為華人古裝戲中的一個定番,歷久不衰, | *除了小說外,改編自小說的影視作品則是中年世代接觸金庸的入門,經過近40年的港劇、台劇、陸劇重拍,成為華人古裝戲中的一個定番,歷久不衰,常有新版。 | ||
**除了早年台灣三台、香港五台之外,近年來大陸各省電視台也競相重拍重製。 | **除了早年台灣三台、香港五台之外,近年來大陸各省電視台也競相重拍重製。 | ||
** | **也可見論壇網友將歷代各角色的飾演演員列圖寫出比較文。 | ||
*單集電影也是歐美地區接觸金庸小說作品的一項媒介 | *單集電影也是歐美地區接觸金庸小說作品的一項媒介 | ||
* | *近20年來則因為電子遊戲改編風潮,不論金庸本人有無授權,引用相關設定的作品可說罄竹難書。 | ||
*歷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在東亞地區獲得好評。 | *歷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在東亞地區獲得好評。 | ||
第40行: | 第41行: | ||
*最難能可貴的是金庸的武俠重點不是武鬥、仇殺、神怪,而是人性發展與時代的衝突,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面向,並非單純的[[後宮]]、[[YY小說]]。 | *最難能可貴的是金庸的武俠重點不是武鬥、仇殺、神怪,而是人性發展與時代的衝突,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面向,並非單純的[[後宮]]、[[YY小說]]。 | ||
**主要是故事中的角色已經不太拘泥於傳統禮教社會的倫理道德,較接近現代人,所以為現代社會讀者接受 | **主要是故事中的角色已經不太拘泥於傳統禮教社會的倫理道德,較接近現代人,所以為現代社會讀者接受 | ||
* 金庸書系對背景文物、歷史事件安插也相當考究,各項考據羅列於正本小說卷首彩頁、卷末結語附錄,堪稱文人武俠中難以跨越的高山,連金庸也自稱『毋寧說是歷史小說』。 | |||
==作品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作品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
*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他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其中包括: | *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他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其中包括: | ||
第71行: | 第72行: | ||
**在角色塑造與劇情推演方面,舊版本即使令讀者感到親痛仇快,在年代與回憶加乘下已經成為經典,因此修改後的人物表現往往讓不少老讀者不滿: | **在角色塑造與劇情推演方面,舊版本即使令讀者感到親痛仇快,在年代與回憶加乘下已經成為經典,因此修改後的人物表現往往讓不少老讀者不滿: | ||
***最吐血是《天龍八部》,舊版中女主角王語嫣被主角段譽的痴情感動終於愛上他,新版卻始終不能忘情慕容復<ref>不過這版本的段譽看著一個卻想另一個就是</ref>。最後因為太公主病而秋後算帳然後一走了之,段譽亦娶木婉清與鍾靈為王妃<s>還是過得很爽</s>。 | ***最吐血是《天龍八部》,舊版中女主角王語嫣被主角段譽的痴情感動終於愛上他,新版卻始終不能忘情慕容復<ref>不過這版本的段譽看著一個卻想另一個就是</ref>。最後因為太公主病而秋後算帳然後一走了之,段譽亦娶木婉清與鍾靈為王妃<s>還是過得很爽</s>。 | ||
***以及《神鵰俠侶》楊過在大勝關重逢小龍女時舊版描寫得相當淒切,新版卻變成兩人互相說自己可以'''用鼻子吃麵'''[http://www.ptt.cc/bbs/Suckcomic/M.1257000703.A.BF5.html 等等等等彷彿致敬瓊瑤般的肉麻腦殘劇情]。 | ***以及《神鵰俠侶》楊過在大勝關重逢小龍女時舊版描寫得相當淒切,新版卻變成兩人互相說自己可以'''用鼻子吃麵'''[http://www.ptt.cc/bbs/Suckcomic/M.1257000703.A.BF5.html 等等等等彷彿致敬瓊瑤或藤子不二雄般的肉麻腦殘劇情]。 | ||
**因此後來有不少閱讀過舊版的讀者認為金庸[[吃書|自砸招牌]],也有些創作能力夠強的讀者透過遊戲改編或自寫[[YY小說]]藉以補全… | **因此後來有不少閱讀過舊版的讀者認為金庸[[吃書|自砸招牌]],也有些創作能力夠強的讀者透過遊戲改編或自寫[[YY小說]]藉以補全… | ||
第107行: | 第108行: | ||
**<s>幸好清史較少學生唸,所以暫未有人以為韋小寶簽訂尼布楚修約</s>。 | **<s>幸好清史較少學生唸,所以暫未有人以為韋小寶簽訂尼布楚修約</s>。 | ||
**<s>金庸是乾隆黑,凡是乾隆朝的小說描寫乾隆都很壞<ref>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鴛鴦刀</ref></s>。 | **<s>金庸是乾隆黑,凡是乾隆朝的小說描寫乾隆都很壞<ref>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鴛鴦刀</ref></s>。 | ||
*不過也有一些地方不遵循真實歷史,摘錄如下: | |||
**天龍八部: | **天龍八部: | ||
***作品中寫的是北宋哲宗年間的故事,但是歷史上蕭峰在遼國發蹟的楚王重元之亂卻是發生在'''哲宗的祖父英宗即位之年''',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也是在'''6年後才出生'''。<ref>從結尾大理國由鎮南王一系(文安帝段正淳、宣仁帝段譽)受禪與宋哲宗親政的暗示來看,應該是哲宗紹聖初年的故事。也就是說,楚王重元被金大俠續了三十年的命</ref> | ***作品中寫的是北宋哲宗年間的故事,但是歷史上蕭峰在遼國發蹟的楚王重元之亂卻是發生在'''哲宗的祖父英宗即位之年''',而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也是在'''6年後才出生'''。<ref>從結尾大理國由鎮南王一系(文安帝段正淳、宣仁帝段譽)受禪與宋哲宗親政的暗示來看,應該是哲宗紹聖初年的故事。也就是說,楚王重元被金大俠續了三十年的命</ref> | ||
第125行: | 第126行: | ||
**點到即止,也無傷大雅<s>用不起來</s> | **點到即止,也無傷大雅<s>用不起來</s> | ||
*武戲風格近於舊派的純武打,已 | *武戲風格近於舊派的純武打,雖已有真氣、內力等虛構能源概念,但尚未誇張或取代格鬥。 | ||
**行文以'''一招「招式名稱」'''為主,多數詳細描述肢體動作與攻擊方位,但通常只在段落開頭詳述。 | **行文以'''一招「招式名稱」'''為主,多數詳細描述肢體動作與攻擊方位,但通常只在段落開頭詳述。 | ||
**常深究於名稱上的意涵與典故、人物對於武功與陣型所牽扯到的醫理穴脈、易數方位等深奧的漢學也多有認識。 | **常深究於名稱上的意涵與典故、人物對於武功與陣型所牽扯到的醫理穴脈、易數方位等深奧的漢學玄學也多有認識。 | ||
**在氣氛上較少煽動性與張力,經過多年的讀者群考驗,還算在標準值內。 | **在氣氛上較少煽動性與張力,經過多年的讀者群考驗,還算在標準值內。 | ||
**較少有氣勁能量、[[屬性|魔法屬性]]等的視覺化描寫,最多也就是慢慢結冰、彷彿燃燒,或是'''勢如'''某種動態。 | **較少有氣勁能量、[[屬性|魔法屬性]]等的視覺化描寫,最多也就是慢慢結冰、彷彿燃燒,或是'''勢如'''某種動態。 | ||
**但在講究特效的影視劇與遊戲版本中也已經氾濫了,演員只需做出基本動作,剩下全靠電腦動畫後製 | **但在講究特效的影視劇與遊戲版本中也已經氾濫了,越後期的演員越缺乏功底,只需做出基本動作,剩下全靠電腦動畫後製… | ||
***因此對於講究於以拙勝巧以無招破有招的簡樸招式,在現今講求好看的動作與華麗特效下,反變的失去原本的初衷。<ref>例如笑傲江湖的令狐沖,在受傷而無內力之下僅用獨孤九劍做出的簡樸刺擊,竟然可以變成隻身飛來飛去劍光四射;或又是以拙勝巧的亢龍有悔,變出龍型氣勁滿天飛舞</ref> | ***因此對於講究於以拙勝巧以無招破有招的簡樸招式,在現今講求好看的動作與華麗特效下,反變的失去原本的初衷。<ref>例如笑傲江湖的令狐沖,在受傷而無內力之下僅用獨孤九劍做出的簡樸刺擊,竟然可以變成隻身飛來飛去劍光四射;或又是以拙勝巧的亢龍有悔,變出龍型氣勁滿天飛舞</ref> | ||
**金庸自稱書中的武打動作都是可以實現的。<s>但是點穴不能動,輕功一躍飛好幾米之類的…</s> | **金庸自稱書中的武打動作都是可以實現的。<s>但是點穴不能動,輕功一躍飛好幾米之類的…</s> | ||
第139行: | 第140行: | ||
**《笑傲江湖》的塞北明駝木高峰:'''咪高峰(麥克風)''' | **《笑傲江湖》的塞北明駝木高峰:'''咪高峰(麥克風)''' | ||
==作品影響== | ==作品影響== |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第195行: | 第195行: | ||
*小說中的典型人物、武功、設定因為傳誦甚廣,成為了日常生活中指代別人或事情的專有名稱 | *小說中的典型人物、武功、設定因為傳誦甚廣,成為了日常生活中指代別人或事情的專有名稱 | ||
**像岳不群 = 偽君子、左冷禪 = 陰謀家、韋小寶 = 滑頭小子、掃地老僧 = 隱藏BOSS等等。 | **像岳不群 = 偽君子、左冷禪 = 陰謀家、韋小寶 = 滑頭小子、掃地老僧 = 隱藏BOSS等等。 | ||
**《笑傲江湖》中最強的武功「葵花寶典」 | **《笑傲江湖》中最強的武功「葵花寶典」與其衍生物「辟邪劍法」由於需要自宮才能練成,因此描述「必須付出莫大代價(通常是自由和尊嚴)才能獲得利益」時會以此借代。 | ||
*著重「以拙勝巧」「無招破有招」等『單純可勝繁複』的武學概念 | *著重「以拙勝巧」「無招破有招」等『單純可勝繁複』的武學概念 | ||
第217行: | 第217行: | ||
*意外地作品中經常出現[[NTR]]的劇情<s>曝露了作者的性癖</s>。 | *意外地作品中經常出現[[NTR]]的劇情<s>曝露了作者的性癖</s>。 | ||
*以下列舉部份著名的金庸先生筆下女性角色<s>及其萌屬性</s>。 | *以下列舉部份著名的金庸先生筆下女性角色<s>及其萌屬性</s>。 |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mw-collapsi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 | |- | ||
!角色!!出處!!萌屬性 | !角色!!出處!!萌屬性 | ||
第239行: | 第239行: | ||
|阿九<ref>絕對不是[[銀魂|柳生九兵衛]]</ref>(長平公主/九難)|| rowspan="2" |《碧血劍》、《鹿鼎記》||公主、尼姑<ref>定位上跟[[十字教]]的修女一樣,只是因為剃光頭比較萌不起來,所以現今絕大部分創作都用修女</ref>、[[身心障礙|斷手]] | |阿九<ref>絕對不是[[銀魂|柳生九兵衛]]</ref>(長平公主/九難)|| rowspan="2" |《碧血劍》、《鹿鼎記》||公主、尼姑<ref>定位上跟[[十字教]]的修女一樣,只是因為剃光頭比較萌不起來,所以現今絕大部分創作都用修女</ref>、[[身心障礙|斷手]] | ||
|- | |- | ||
|何鐵手||[[腹黑|小惡魔]]、[[改造人]]、<s>[[百合]]</s><ref>喜歡青青,甚至因此叛逃到袁承志那邊,但她發現青青是女人後立刻[[成句/YOOOOOOOOOOOOOOOO!!|YOOOOOOOOOOOOOOOO]]了</ref> | |何鐵手(何惕守)||[[腹黑|小惡魔]]、[[改造人]]、<s>[[百合]]</s><ref>喜歡青青,甚至因此叛逃到袁承志那邊,但她發現青青是女人後立刻[[成句/YOOOOOOOOOOOOOOOO!!|YOOOOOOOOOOOOOOOO]]了</ref> | ||
|- | |- | ||
|包惜弱|| rowspan="5" |《射雕英雄傳》||[[人妻]]、[[NTR]] | |包惜弱|| rowspan="5" |《射雕英雄傳》||[[人妻]]、[[NTR]] | ||
第287行: | 第287行: | ||
|楊不悔||[[幼馴染]]、叔控 | |楊不悔||[[幼馴染]]、叔控 | ||
|- | |- | ||
|黛綺絲||修女<ref>波 | |黛綺絲||修女<ref>波斯明教的聖女</ref>、[[擬態|易容]]<ref>平時易容成金花婆婆的樣子</ref>、[[四天王]]、[[黑化]]、[[成句/外國人都是很NICE的,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歪果仁]]、[[地上最強人妻]]<ref>連身為強者之一的滅絕師太,都要告誡徒弟們聽到她的咳嗽聲要馬上迴避</ref>、[[紫色老太婆]] | ||
|- | |- | ||
|滅絕師太||<s>妖</s>尼姑、[[壞掉]] | |滅絕師太||<s>妖</s>尼姑、[[壞掉]] | ||
第383行: | 第383行: | ||
|沐劍屏|| rowspan="9" |《鹿鼎記》||[[天然呆]]、公主(其實是郡主) | |沐劍屏|| rowspan="9" |《鹿鼎記》||[[天然呆]]、公主(其實是郡主) | ||
|- | |- | ||
|方怡||[[腹黑]]<ref>多次把韋小寶欺騙入圈套,而且事前沒被機靈的對方看出破綻,但可能只是因為韋爵爺看到心怡的美人就什麼都不管了 | |方怡||[[腹黑]]<ref>多次把韋小寶欺騙入圈套,而且事前沒被機靈的對方看出破綻,但可能只是因為韋爵爺看到心怡的美人就什麼都不管了(見第4集被桑結與蒙古王子逮住時的抱怨:我也糊塗,明明聽得鄭克塽說約了蒙古王子在此見面,怎不防到這一著?我一見阿珂,心裡就迷迷糊糊的,連老子姓什麼也忘了)</ref>、[[ツンデレ|傲嬌]]、[[NTR]] | ||
|- | |- | ||
|曾柔||[[路人]]、[[不人姬]] | |曾柔||[[路人]]、[[不人姬]] | ||
|- | |- | ||
|雙兒||[[女僕|妹斗]] | |雙兒||[[女僕|妹斗]]、<s>[[雙子|雙胞胎]]</s><ref>[[星爺]]版限定</ref> | ||
|- | |- | ||
|蘇荃||[[人妻]]、[[NTR]]、[[お姉さん先生]] | |蘇荃||[[人妻]]、[[NTR]]、[[お姉さん先生]] | ||
|- | |- | ||
|建寧公主||蠻嬌、公主、抖[[S]]+抖[[M]]、痴女、[[NTR]] | |建寧公主||蠻嬌、{{Censored|偽}}公主<ref>後段揭示她其實是假太后毛東珠與鄧炳春(一說為瘦頭陀)所生</ref>、抖[[S]]+抖[[M]]、痴女、[[NTR]] | ||
|- | |- | ||
|阿珂||[[不人姬]]、[[NTR]]<ref>韋爵爺果然是[[NTR]]好手﹐七位夫人有四位是搶人家的!</ref> | |阿珂||[[不人姬]]、[[NTR]]<ref>韋爵爺果然是[[NTR]]好手﹐七位夫人有四位是搶人家的!</ref> | ||
|- | |- | ||
|陳圓圓||[[人妻]]、尼姑、[[親子丼]]<ref>雖然韋小寶沒有對她毛手毛腳的就是 | |陳圓圓||[[人妻]]、尼姑、[[親子丼]]<ref>雖然韋小寶沒有對她毛手毛腳的就是…</ref> | ||
|- | |- | ||
|蘇菲亞||公主➝女王、痴女<ref>韋小寶心想:「公主殿下,那有這般亂七八糟的?」但隨即想到,康熙御妹建寧公主的亂七八糟,實不在這位羅刹公主之下,凡皇帝御姊御妹,必定美麗而亂七八糟,那麽這公主必是真貨。<s>證實公主和癡女是相關萌屬性</s></ref>、[[成句/外國人都是很NICE的,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歪果仁]] | |蘇菲亞||公主➝女王、痴女<ref>韋小寶心想:「公主殿下,那有這般亂七八糟的?」但隨即想到,康熙御妹建寧公主的亂七八糟,實不在這位羅刹公主之下,凡皇帝御姊御妹,必定美麗而亂七八糟,那麽這公主必是真貨。<s>證實公主和癡女是相關萌屬性</s></ref>、[[成句/外國人都是很NICE的,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歪果仁]] | ||
|}(請有心人士補完) | |}(請有心人士補完) | ||
==改編作品== | ==改編作品== | ||
*以下列出以上述小說內容改編的作品列表(由於正統改編作品實在太多,請盡量以'''較誇張又偏離原著'''者為主,或寫出其特徵特性以供記錄) | *以下列出以上述小說內容改編的作品列表(由於正統改編作品實在太多,請盡量以'''較誇張又偏離原著'''者為主,或寫出其特徵特性以供記錄) | ||
===影視作品=== | ===影視作品=== |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mw-collapsi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 ||
|- | |- | ||
!名稱!!形式!!年份!!主導者與要角 | !名稱!!形式!!年份!!主導者與要角 | ||
({{color|red||'''紅字為導演'''}}、{{color|blue||'''藍字為編劇'''}}、{{color|green||'''綠字為製片'''}}) | ({{color|red||'''紅字為導演'''}}、{{color|blue||'''藍字為編劇'''}}、{{color|green||'''綠字為製片或監製'''}}) | ||
!講解 | !講解 | ||
|- | |- | ||
|<s>神劍震江湖</s>||電影||1967||{{color|red||'''徐增宏'''}}、{{color|blue||'''申江'''}}、張翼、鄭佩佩||改編自《倚天屠龍記》<ref>張翠山、殷素素部分的節選,角色及組織<s>還有兵器</s>也盡數改名,如:張翠山→余乾文、殷素素→蘇皎皎、俞岱岩→鄭坤元、武當派→玄山派、張三豐→(獨臂道長)田豐……等</ref>正值妙齡的張翼與鄭佩佩的演技也是獲讚頗多並被認為是理想的張翠山&殷素素/張無忌&趙敏的飾演者,無奈'''1967年邵氏仍未取得版權'''…… | |<s>神劍震江湖</s>||電影||1967||{{color|red||'''徐增宏'''}}、{{color|blue||'''申江'''}}、張翼、<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鄭佩佩</span>||改編自《倚天屠龍記》<ref>張翠山、殷素素部分的節選,角色及組織<s>還有兵器</s>也盡數改名,如:張翠山→余乾文、殷素素→蘇皎皎、俞岱岩→鄭坤元、武當派→玄山派、張三豐→(獨臂道長)田豐……等</ref>正值妙齡的張翼與鄭佩佩的演技也是獲讚頗多並被認為是理想的張翠山&殷素素/張無忌&趙敏的飾演者,無奈'''1967年邵氏仍未取得版權'''…… | ||
|- | |- | ||
|笑傲江湖(邵氏版)||電影||1973||{{color|red||'''孫仲'''}}、汪禹、施思||同上,雖是中規中矩的改編全書,但台灣上映時因為戒嚴時期因有版權與政治因素問題<ref>版權方面,在當時的台灣盜印盜抄偽托發行的盜版行為猖獗,且金庸系列的骨幹書目《射鵰英雄傳》名又正好應了毛澤東《泌園春》詞的一句『只識彎弓<b>射大鵰</b>』頗有<b>為匪宣傳</b>之嫌<s>雖然金庸後來也的確投身到大中華左膠的陣營去了</s>,故曾經遭到一段時間的冷遇</ref>,所有原作人物名全都改得面目全非<ref>如令狐沖→南宮松、田伯光→郝傑英、日月神教→朝陽神教、獨孤九劍→重陽九劍、東方不敗→司馬無忌、葵花寶典→櫻花寶典等</ref>只有史行俠(向問天)所拿的令牌仍有「向問天」三字 | |笑傲江湖(邵氏版)||電影||1973||{{color|red||'''孫仲'''}}、汪禹、施思||同上,雖是中規中矩的改編全書,但台灣上映時因為戒嚴時期因有版權與政治因素問題<ref>版權方面,在當時的台灣盜印盜抄偽托發行的盜版行為猖獗,且金庸系列的骨幹書目《射鵰英雄傳》名又正好應了毛澤東《泌園春》詞的一句『只識彎弓<b>射大鵰</b>』頗有<b>為匪宣傳</b>之嫌<s>雖然金庸後來也的確投身到大中華左膠的陣營去了</s>,故曾經遭到一段時間的冷遇</ref>,所有原作人物名全都改得面目全非<ref>如令狐沖→南宮松、田伯光→郝傑英、日月神教→朝陽神教、獨孤九劍→重陽九劍、東方不敗→司馬無忌、葵花寶典→櫻花寶典等</ref>只有史行俠(向問天)所拿的令牌仍有「向問天」三字 | ||
第414行: | 第415行: | ||
|倚天屠龍記 & | |倚天屠龍記 & | ||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邵氏版) |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邵氏版) | ||
|電影||1978||{{color|purple||'''楚原'''}}(兼任導演&編劇,為編劇時使用筆名「秦雨」)、 | |電影||1978||<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color|purple||'''楚原'''}}</span>(兼任導演&編劇,為編劇時使用筆名「秦雨」)、 | ||
爾冬陞、井莉、余安安 | 爾冬陞、井莉、余安安 | ||
|<s>如何將一部細緻的長篇小說壓縮成兩部合計不足4小時的電影是個能讓編劇想破頭的問題</s>角色名稱採用明報連載期間的舊版,如趙明(趙敏)、殷利亨(殷梨亭)、楊破天(陽頂天)等 | |<s>如何將一部細緻的長篇小說壓縮成兩部合計不足4小時的電影是個能讓編劇想破頭的問題</s>角色名稱採用明報連載期間的舊版,如趙明(趙敏)、殷利亨(殷梨亭)、楊破天(陽頂天)等 | ||
第420行: | 第421行: | ||
|- | |- | ||
|天龍八部(無線82版)||電視劇||1982||{{color|red||'''蕭笙'''}}、梁家仁、湯鎮業、黃日華||主要改動在後半部「虛竹傳奇」,比起匪夷所思的蕭峰鍾靈CP<ref>因為該版阿朱和鍾靈由同一人扮演</ref>,慕容博在慕容複死後成為最終BOSS,挑釁遼王攻宋但被蕭峰以死相諌阻止了,蕭遠山最後與段譽虛竹聯手打倒不聽掃地僧勸誡依然執迷不悟的慕容博的改編倒被很多觀眾所認同。 | |天龍八部(無線82版)||電視劇||1982||{{color|red||'''蕭笙'''}}、梁家仁、湯鎮業、黃日華||主要改動在後半部「虛竹傳奇」,比起匪夷所思的蕭峰鍾靈CP<ref>因為該版阿朱和鍾靈由同一人扮演</ref>,慕容博在慕容複死後成為最終BOSS,挑釁遼王攻宋但被蕭峰以死相諌阻止了,蕭遠山最後與段譽虛竹聯手打倒不聽掃地僧勸誡依然執迷不悟的慕容博的改編倒被很多觀眾所認同。 | ||
該版虛竹扮演者黃日華在十多年後的無 | 該版虛竹扮演者黃日華在十多年後的無線97版天龍八部扮演蕭峰 | ||
|- | |- | ||
|楊過與小龍女||電影||1983||{{color|red||'''華山'''}}、{{color|blue||'''蔡乃斌'''}}、張國榮、翁靜晶||算是[[排毒|精簡+幸福]]版,以與小龍女相處的少年期為主,但在最終戰卻大刀闊斧將旁支的角色都發了[[便當]]'''包括[[女人救世劍|郭芙]]''', | |射鵰英雄傳(無線83版)||電視劇||1983||{{color|red||'''王天林'''}}、黃日華、<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翁美玲</span>、苗僑偉、楊盼盼||分成鐵血丹心、東邪西毒及華山論劍三部共59集。在諸多的改編中也算是經典,配樂及歌曲更是能打。當年在香港及中國大陸播出時成為現象級的人氣作品,翁美玲出演的黃蓉更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的標桿;翁於1985年自殺,更為其添上傳奇色彩。由於此劇集至今仍然會在中國大陸不斷重播,令主演的兩位男演員黃日華及苗僑偉在當地的人氣依舊旺盛<s>憑一個角色吃到現在</s>,苗出演的楊康更被譽為後無來者的經典。後來苗更於2017版中出演黃藥師一角。 | ||
|- | |||
|楊過與小龍女||電影||1983||{{color|red||'''華山'''}}、{{color|blue||'''蔡乃斌'''}}、<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張國榮</span>、翁靜晶||算是[[排毒|精簡+幸福]]版,以與小龍女相處的少年期為主,但在最終戰卻大刀闊斧將旁支的角色都發了[[便當]]'''包括[[女人救世劍|郭芙]]''', | |||
可喜之處是楊過沒有斷臂也沒有苦等16年就與小龍女重逢,以及李莫愁忽邪忽正、竟然'''鼓勵小龍女回去找楊過''',不失為對悲情原著的一種救贖。 | 可喜之處是楊過沒有斷臂也沒有苦等16年就與小龍女重逢,以及李莫愁忽邪忽正、竟然'''鼓勵小龍女回去找楊過''',不失為對悲情原著的一種救贖。 | ||
|- | |- | ||
|神鵰俠侶||電視劇||1983||{{color|red||'''簫笙'''}}、{{color|blue||'''譚瑞銘'''}}、劉德華、陳玉蓮||在2004版神鵰前最為人稱道的經典神鵰便是這部83TVB版,除男女主角的氣質為金庸稱讚之外,多名配角的形象詮釋與演出也是上選,更可貴的是本劇增加了許多主角配角間的互動以豐富了原作一筆帶過的關係演變/勢力交陪/情感醞釀,若只看原作小說會納悶<b>為何楊過撩過的妹子可以被大小武與耶律齊接收</b>等轉變,看過這部便可以了解本劇在補完原作人物關係與互動情節的用心。 | |神鵰俠侶||電視劇||1983||{{color|red||'''簫笙'''}}、{{color|blue||'''譚瑞銘'''}}、劉德華、陳玉蓮||在2004版神鵰前最為人稱道的經典神鵰便是這部83TVB版,除男女主角的氣質為金庸稱讚之外,多名配角的形象詮釋與演出也是上選,更可貴的是本劇增加了許多主角配角間的互動以豐富了原作一筆帶過的關係演變/勢力交陪/情感醞釀,若只看原作小說會納悶<b>為何楊過撩過的妹子可以被大小武與耶律齊接收</b>等轉變,看過這部便可以了解本劇在補完原作人物關係與互動情節的用心。 | ||
|- | |- | ||
|鹿鼎記|| rowspan=" | |鹿鼎記|| rowspan="4" |電視劇||1984||{{color|red||'''杜琪峰'''}}、梁朝偉、劉德華||梁朝偉飾演小寶,劉德華飾演康熙,早期的經典港劇 | ||
|- | |- | ||
|俠客行||1985||莫少聰、張復健||不像[[傳功長老|世外高人]]的圓臉大叔刀客<b>卻要依照原作設定被叫老伯</b>的謝煙客,採用正邪[[雙子|雙胞胎]]的設定,補述到長樂幫為抵擋俠客島徵召+幹部幫內大權而<b>兩度找[[影武者|替死鬼]]</b>的內情 | |俠客行|| rowspan="2" |1985||莫少聰、張復健||不像[[傳功長老|世外高人]]的圓臉大叔刀客<b>卻要依照原作設定被叫老伯</b>的謝煙客,採用正邪[[雙子|雙胞胎]]的設定,補述到長樂幫為抵擋俠客島徵召+幹部爭奪幫內大權而<b>兩度找[[影武者|替死鬼]]</b>的內情 | ||
|- | |- | ||
| | |碧血劍 | ||
|黃日華、莊靜而、毛舜筠、苗僑偉 | |||
|TVB出品。黃日華e<s>verywhere</s>飾演主角袁承志、莊靜而飾演溫青青、毛舜筠飾演阿九、苗僑偉飾演夏雪宜。<s>無線五虎將最紅的年代,想想也是理所當然的(ry</s> | |||
|- | |- | ||
| | |俠客行||1989||{{color|red||'''伍潤泉'''}}、梁朝偉||似乎是為發揮梁朝偉在鹿鼎記/絕代雙驕的痞性以及倚天屠龍記的敦厚,擷取了韋小寶+小魚兒/張無忌的性格套入主角兄弟,加上武俠劇的俗套而大改特改、失卻了原作的路線發展,但嘗試補全許多情節跳轉:<br><b>[[排毒|不惡質只是頑皮]]的石中玉作前期主角</b>,連謝煙客先捉到的也是石中玉、唯唯諾諾的石破天(他才是原主角)、製造江湖恐懼的<b>天魔教</b>眾+原作根本沒有的五毒教、最大改動是補完結局:石破天和石清夫婦相認,而且帶回俠客神功和石中玉一起修練對付有三十年內功的貝海石,而貝海石偷了俠客行中的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令石破天兄弟修練不完全。至於梅芳姑與狗雜種的不解之謎也就沒留下來讓觀眾燒腦煩心了。 | ||
|- | |- | ||
|天龍八部||rowspan=" | |笑傲江湖||電影||1989||{{color|red||'''胡金銓'''}}、{{color|green||'''徐克'''}}、許冠傑、張學友、葉童、張敏、元華||林平之被[[鬼隱]]<ref>還沒正式出場就被東廠特務殺了,後來由一位名為歐陽全 (張學友飾) 的東廠特務頂替潛入華山派行事</ref>,改編了華山劍法與獨孤九劍成為[[https://www.ptt.cc/bbs/movie/M.1416577172.A.72B.html 「盪劍式」「離劍式」「撩劍式」「挫劍式」]等名稱<ref>原作中的華山劍法都是四字詞語,獨孤九劍分別是針對各類兵器武功的破法『破劍式』、『破索式』等,而電影的設定則是從敗招演變出來</ref>,尤以<b>『盪劍式』</b>立下口碑熱傳一時,<br>另外本片的主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K27MndYBk 《滄海一聲笑》] 由黃霑與羅大佑、徐克共同譜曲演唱成為經典,甚至成為華人界對笑傲江湖作品的第一印象,沒看過書也聽過歌。 | ||
|- | |||
|天龍八部||rowspan="3" |電視劇|| rowspan="2"|1990 ||{{color|red||'''劉俊傑'''}}、{{color|blue||'''梁立人'''}}、惠天賜、關禮傑||大量兼用組合[[情節推進器|加速劇情推進]]:無量山洞玉像是冰凍的李秋水、阿朱阿紫是[[雙子|雙胞胎]]<s>(省出場費?)</s>、一代國師鳩摩智迷戀王語嫣以致形象崩壞、段譽失憶被玄慈方丈撿到剃度成「虛竹」、慕容復是玄慈方丈與葉二娘被掉包的私生子等等,愈到後面讓看過原著的觀眾噴飯的改編愈多 | |||
|- | |||
|劍魔獨孤求敗|||{{color|green||'''莊偉建'''}}、黃日華|| 獨孤求敗傳說的衍生作品,原作提及這位絕世高人的文字實在太少<s>所以改編空間很大</s>,劇情或多或少有參照金庸其他原作的部份橋段。 | |||
|- | |- | ||
|雪山飛狐 || rowspan="2" |1991 ||{{color|red||'''李朝永'''}}、孟飛、龔慈恩、伍宇娟、慕思成、湯鎮宗|| 實際上是1985版(TVB版,主演呂良偉、慼美珍)的翻拍。<br>第一部實景拍攝的武俠劇<s>不再是用塑膠膜+乾冰充作瀑布了</s>,劇組去長白山實景拍攝;也是第一部兩岸三地合拍的電視劇<s>很多人不知道龔慈恩是香港藝人</s>。<br>龔慈恩長相氣質和扮相都太美,還兼演了胡一刀夫人,導致程靈素原作的外貌描寫完全被無視<s>同時不少觀衆質疑胡斐的審美觀</s>。<br><s>不能細究的地方不少,譬如拍攝時主演孟飛不願摘下手上的結婚戒指,導致出現了一邊戴著婚戒一邊思念兩位女子的詭異場面。</s><br>結局改成了苗人鳳與胡斐相認,與苗若蘭三人歡歡喜喜走下山的喜劇結局。<br>片頭曲{{youtube|7D8-tEZsQEs|《雪中情》}}和片尾曲{{youtube|dZqUFh96_JQ|《追夢人》}}都是經久不衰的神曲。 | |雪山飛狐 || rowspan="2" |1991 ||{{color|red||'''李朝永'''}}、孟飛、龔慈恩、伍宇娟、慕思成、湯鎮宗|| 實際上是1985版(TVB版,主演呂良偉、慼美珍)的翻拍。<br>第一部實景拍攝的武俠劇<s>不再是用塑膠膜+乾冰充作瀑布了</s>,劇組去長白山實景拍攝;也是第一部兩岸三地合拍的電視劇<s>很多人不知道龔慈恩是香港藝人</s>。<br>龔慈恩長相氣質和扮相都太美,還兼演了胡一刀夫人,導致程靈素原作的外貌描寫完全被無視<s>同時不少觀衆質疑胡斐的審美觀</s>。<br><s>不能細究的地方不少,譬如拍攝時主演孟飛不願摘下手上的結婚戒指,導致出現了一邊戴著婚戒一邊思念兩位女子的詭異場面。</s><br>結局改成了苗人鳳與胡斐相認,與苗若蘭三人歡歡喜喜走下山的喜劇結局。<br>片頭曲{{youtube|7D8-tEZsQEs|《雪中情》}}和片尾曲{{youtube|dZqUFh96_JQ|《追夢人》}}都是經久不衰的神曲。 | ||
|- | |- | ||
|91神鵰俠侶||rowspan="13" |電影|| rowspan="2" |{{color|red||'''元奎'''}}、{{color|red||'''黎大煒'''}}、劉德華、關之琳|| rowspan="2" |挾帶連續劇版與劉德華的名氣趕拍而成,但本身卻處於現代背景<br> | |91神鵰俠侶|| rowspan="13" |電影|| rowspan="2" |{{color|red||'''元奎'''}}、{{color|red||'''黎大煒'''}}、劉德華、關之琳|| rowspan="2" |挾帶連續劇版與劉德華的名氣趕拍而成,但本身卻處於現代背景<br> | ||
其實是將《[[冴羽療|城市獵人]]》《神鵰俠侶》與 | 其實是將《[[冴羽療|城市獵人]]》《神鵰俠侶》與《Dick Tracy/至尊神探》等風格作品設定混在一起的速食玄幻電影 | ||
|- | |- | ||
|92神鵰俠侶之癡心情長劍 || rowspan=" | |92神鵰俠侶之癡心情長劍 || rowspan="3" |1992 | ||
|- | |- | ||
|新鹿鼎記/神龍教||{{color|red||'''王晶'''}}、[[周星馳]]||據傳因為原作的設定刪改過多如雙兒真變雙胞胎,海大富形象崩壞等因素,讓金庸不太喜歡這部由周星馳所主演的電影版,<br>但金庸也曾傳真給劇組表達:周星馳演韋小寶'''不作第二人想'''<ref>其實明報連載版的韋小寶的確是會不少武功的,至少比現在流行的版本更肯用心學武,甚至還練成了獨門武功</ref> | |新鹿鼎記/神龍教||{{color|red||'''王晶'''}}、[[周星馳]]||據傳因為原作的設定刪改過多如雙兒真變雙胞胎,海大富形象崩壞等因素,讓金庸不太喜歡這部由周星馳所主演的電影版,<br>但金庸也曾傳真給劇組表達:周星馳演韋小寶'''不作第二人想'''<ref>其實明報連載版的韋小寶的確是會不少武功的,至少比現在流行的版本更肯用心學武,甚至還練成了獨門武功</ref> | ||
|- | |- | ||
| | |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color|red||'''程小東'''}}、{{color|turquoise||'''徐克'''}}(兼任編劇&監製)、林青霞、李連杰、李嘉欣、關之琳、任世官||<center>'''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center><br>沿用上一部的明朝時代背景,以日月神教勾結[[戰國時代(日本)|倭寇]]開場,引入許多日本文物,使東方不敗轉為美型的代表,改編過多導致金庸本身沒有好評,但電影演出票房評價卻極高,唯一一部令狐沖和小師妹在一起的結局。 | ||
|- | |- | ||
| | |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rowspan="8" |1993||{{color|red||'''柯受良'''}}、梁朝偉、湯鎮業||算是鹿鼎記的後傳、穿越到現代的片子,但請了與周星馳王不見王的梁朝偉來補完 | ||
|- | |- | ||
| |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color|red||'''劉鎮偉'''}}、<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張國榮</span>、林青霞、梁朝偉、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王祖賢、梁家輝、葉玉卿、鍾鎮濤、||<center>'''『晚上不睡覺又出來假扮王祖賢!』『[[中の人|王祖賢是誰呀?]]沒聽過!』'''</center><br>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拍太久,資金與檔期出現問題,由劉鎮偉把同劇組演員借來拍的速成娛樂賀歲時空錯亂癲狂喜劇版,聲名卻更勝東邪西毒,不只是射鵰英雄傳,甚至包含《天龍》與《神鵰》的[[捏他]]與[[女體化|性轉換]]角色演出<ref>金輪國師與周伯通分別由女星張曼玉與劉嘉玲演出,還有段王爺在女裝狀態與黃藥師跳舞歌唱的場面</ref>,各種原創演出與天王天后雲集搞笑的表現被視為90年代的傳世之作,就連劉鎮偉自己也無法再次翻炒重現。 | ||
|- | |- | ||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color|red||'''程小東'''}}、{{color| |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color|red||'''程小東'''}}、{{color|turquoise||'''徐克'''}}(兼任編劇&監製)、林青霞、王祖賢、于榮光、李家鼎||<center>'''『既然這麼多人想當東方不敗,那我就改名為東西方不敗!!』'''</center><br>完全脫離原著的續作,幾乎無視上集與原著設定,繼引入倭寇後又引入西班牙艦隊勢力開場,<s>由於本作的東方不敗純粹強調由林青霞扮演,日版片名是《女神復活の章》</s> | ||
|- | |- | ||
|飛狐外傳||{{color|red||'''潘文傑'''}}、{{color|blue||'''麥當雄'''}}、黎明、張敏、李嘉欣||<center>'''「我要你嫁給我、一輩子做我性奴隸!」'''by程靈素</center><br> | |飛狐外傳||{{color|red||'''潘文傑'''}}、{{color|blue||'''麥當雄'''}}、黎明、張敏、李嘉欣||<center>'''「我要你嫁給我、一輩子做我性奴隸!」'''by程靈素</center><br> | ||
將原著情節改編為正方反方都有無厘頭<s>低能</s>又忽而搏命相殺的表現,再三強調'''黎明的笑容十分淫賤''',令人懷疑劇本是由王晶或李力持操刀,但不失為成功的增色。 | 將原著情節改編為正方反方都有無厘頭<s>低能</s>又忽而搏命相殺的表現,再三強調'''黎明的笑容十分淫賤''',令人懷疑劇本是由王晶或李力持操刀,但不失為成功的增色。 | ||
|- | |- |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color|red||'''王晶'''}}、<s>李連杰</s>、洪金寶、邱淑貞、張敏||<center>「'''[[成句/他的戰鬥力遠在我之上|我的戰鬥力只有六千]],[[成句/It's over 9000!|他起碼有一萬以上]]」「我們專醫性飢渴、還有投錯胎!'''」<s>「妖尼姑妖尼姑妖尼姑」</s></center><br>由於使用了稍多的特效與特攝技術來強調主角的武功,加上裡面不少低級搞笑台詞,被純動作派的主角李連杰視為生涯中的[[黑歷史]]<s>因為至今還去不了大都</s>但相較於原作中溫吞的性格,張無忌被改得為了復仇而帶有心機狠勁<ref>最早在明報連載的張無忌就是這樣,金庸喪子後在合訂本上將其子性格寫入張無忌身上,因此變得溫吞被動</ref>,人物對白也都相當精煉<s>搞笑</s>,不失為經典佳作<br>原本打算拍三集因票房不佳腰斬一集完結,直到2019年終於釋出可以去大都的消息了,2022年才上映劇情向的剩餘兩部<br>當然,李連杰無法再次飾演張無忌,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color|red||'''王晶'''}}、<s>李連杰</s>、洪金寶、邱淑貞、張敏||<center>「'''[[成句/他的戰鬥力遠在我之上|我的戰鬥力只有六千]],[[成句/It's over 9000!|他起碼有一萬以上]]」「我們專醫性飢渴、還有投錯胎!'''」<s>「妖尼姑妖尼姑妖尼姑」</s></center><br>由於使用了稍多的特效與特攝技術來強調主角的武功,加上裡面不少低級搞笑台詞,被純動作派的主角李連杰視為生涯中的[[黑歷史]]<s>因為至今還去不了大都</s>但相較於原作中溫吞的性格,張無忌被改得為了復仇而帶有心機狠勁<ref>最早在明報連載的張無忌就是這樣,金庸喪子後在合訂本上將其子性格寫入張無忌身上,因此變得溫吞被動</ref>,人物對白也都相當精煉<s>搞笑</s>,不失為經典佳作<br>原本打算拍三集因票房不佳腰斬一集完結,直到2019年終於釋出可以去大都的消息了,2022年才上映劇情向的剩餘兩部<br>當然,李連杰無法再次飾演張無忌,成為師公張三豐<s>那就直接看以下那部《太極張三豐》吧</s> | ||
|- | |- | ||
|太極張三豐||{{color|red||'''袁和平'''}}、李連杰、錢小豪、楊紫瓊||與上者同年、也有相關人物,除了張君寶與覺遠師父為金庸小說創作外,其餘多數為原創成分,藉由參悟太極傳達出的清淨澹泊思惟成為李連杰電影系列乃至於功夫電影中的經典傑作。<br>話雖如此,全劇被認爲最經典的鏡頭是大反派董天寶(錢小豪飾)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太極張三豐||{{color|red||'''袁和平'''}}、李連杰、錢小豪、楊紫瓊||與上者同年、也有相關人物,除了張君寶與覺遠師父為金庸小說創作外,其餘多數為原創成分,藉由參悟太極傳達出的清淨澹泊思惟成為李連杰電影系列乃至於功夫電影中的經典傑作。<br>話雖如此,全劇被認爲最經典的鏡頭是大反派董天寶(錢小豪飾)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 ||
|- | |- | ||
|方世玉1、2萬夫莫敵||{{color|red||'''元奎'''}}、{{color|blue||'''劉鎮偉、陳健忠、蔡康永'''}}李連杰、蕭芳芳、趙文卓、計春華、李嘉欣、郭藹明、陳松勇、鄭少秋 | |方世玉1、2萬夫莫敵||{{color|red||'''元奎'''}}、{{color|blue||'''劉鎮偉、陳健忠、蔡康永'''}}李連杰、蕭芳芳、趙文卓、計春華、李嘉欣、郭藹明、陳松勇、鄭少秋 | ||
|主線仍是清代的廣東民間傳說,但採用部份《書劍恩仇錄》紅花會的人物做為開場與串場<s>奔雷手文泰來比起後來在[[破壞之王]]的表現更慘,未及出場已被擊殺</s>到續集的劇情更為顛覆,陳家洛<b>忽然變了滿人</b>又忽然扯上東瀛人。<s>哇,原來海寧陳家跟清宗室換了兩次孩子啊</s>,但東瀛人的出現除了給主角方世玉有合理的拿武士刀砍人的理由之外存在相當唐突。<br>方世玉在本作有兩個貌美如花的老婆(李嘉欣、郭藹明)。<s>但風頭十有八九被苗翠花撩李小環的[[GL]]情節,以及雷老虎<b>「以德服人」</b>的土豪滑稽演出給搶去了</s> | |主線仍是清代的廣東民間傳說,但採用部份《書劍恩仇錄》紅花會的人物做為開場與串場<s>奔雷手文泰來比起後來在[[破壞之王]]的表現更慘,未及出場已被擊殺,</s>到續集的劇情更為顛覆,陳家洛<b>忽然變了滿人</b>又忽然扯上東瀛人。<s>哇,原來海寧陳家跟清宗室換了兩次孩子啊</s>,但東瀛人的出現除了給主角方世玉有合理的拿武士刀砍人的理由之外存在相當唐突。<br>方世玉在本作有兩個貌美如花的老婆(李嘉欣、郭藹明)。<s>但風頭十有八九被苗翠花撩李小環的[[GL]]情節,以及雷老虎<b>「以德服人」</b>的土豪滑稽演出給搶去了</s> | ||
|- | |||
|武狀元蘇乞兒||{{color|red||'''陳嘉上'''}}、{{color|green||'''蕭若元'''}}、周星馳、吳孟達、張敏、徐少強||以[[降龍十八掌衍生設定列表]]、打狗棒與丐幫作為設定基礎,<br>降龍十八掌從第七掌起有名字,都是有龍字的成語<s>惡搞</s>,卻多數與金庸設定不同。 | |||
|- | |||
|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 rowspan="2" |1994||<s>真的不是徐克</s>{{color|red||'''錢永強'''}}、鞏俐、林青霞、張敏||<center>'''人生如霧亦如夢,緣生緣滅還自在'''</center><br>動員中港台三大天后,將原作三角關係改編成[[GL|百合]]與[[七龍珠]]元素[[成句/爭什麼?摻在一起做成OOXX啊、笨蛋!|摻在一起]]組成的異類作品,堪稱華語電影唯美百合片的先驅,武功表現近乎於修仙範疇,著重於天山逍遙派的上一輩恩怨,並將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的小妹定名為<b>巫行雲、李滄海</b>,唯一一部阿紫沒殘沒死還能繼承天山派掌門的不知是否BadEnd改編作品。 | |||
|- | |||
|射鵰英雄傳 | |||
|電視劇 | |||
|{{color|gold||'''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張智霖、朱茵、羅嘉良、關寶慧 | |||
|TVB出品,監製是<s>金庸改編N連發的</s>李添勝。雖然很常被拿出來跟83版比較(尤其是朱茵飾演的黃蓉當初被批評是在模仿翁美玲版),但大體上來說是不俗的改編作品。<s>唯獨羅嘉良跟關寶慧的古裝扮相跟83版比起來簡直是車禍現場</s> | |||
|- | |- | ||
| | |倚天屠龍記||電視劇||1994/1998(重製)||{{color|red||'''賴水清'''}}、{{color|green||'''楊佩佩'''}}、馬景濤、<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周海媚</span>、葉童||馬景濤兼任張翠山張無忌父子,葉童兼任殷素素趙敏<s>樓上李連杰版:她長得好像我娘啊?</s>潘儀君兼任紀曉芙楊不悔母女,楊逍從斯文書生變成帥氣狂傲的[[YY小說|霸道總裁]]情癡<s>西狂楊過後人?</s>,<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周海媚</span>飾演的周芷若更是有傳言讓金庸一度想[[吃書|改寫結局]]讓她轉正… | ||
普遍認為是引入了瓊瑤式言情劇的風格,相比後年幾部重拍翻拍卻又變成時代經典,但破壞力怎高也高不過98年重製特效版在每集結尾由[[解說員/解說役|盛竹如]]補述一段很難笑的冷笑話,連YT放流片段都不敢再加回來…<br><s>葉童在大陸觀衆心中幾乎等同於白蛇傳的許仙,某些認識不足的觀眾還會以爲這個張無忌是同性戀</s><br>由滾石推出的劇中歌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0-jMzeZ2U 刀劍如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6Q7C0u2c0 隨遇而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_JvOHcN5E 兩兩相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oJoVtKoCzA 愛江山更愛美人]》,傳達出形形色色的武俠情懷<s>98版的張學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hFRTKNI4o 深海]》純粹是現代情歌因此不計</s> | |||
|- | |- | ||
| | |東邪西毒||電影||1994, 2008||{{color|red||'''王家衛'''}}、<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張國榮</span>||改編過度的藝術概念性電影,因為實在拍太久,票房口碑不佳,電視台也不敢播,<br>觀眾在觀影之前聽到[[布袋戲及影劇引用配樂一覽|其間被引用配樂]]的機會反而更大。<br><s>技安27天就弄出2200萬港幣票房,王家衛你看看你</s> | ||
|- | |- | ||
| | |神鵰俠侶(無線95版)|| rowspan="15" |電視劇||1995||{{color|gold||'''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古天樂、李若彤||大概是顏值最高的楊過...飾演小龍女的李若彤於97年版的天龍八部中出演王語嫣。<br>但最絕的是自83年以來TVB拍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洪七公一角都是劉丹飾演。 | ||
|- | |- | ||
| | |笑傲江湖(無線96版)||1996||{{color|gold||'''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呂頌賢、梁佩玲、陳少霞、何寶生、何美鈿、王偉、羅樂林、魯振順||呂頌賢從亞視過檔無線後,因為於95版包青天中客串其中一個單元後獲李添勝賞識,出演令狐沖一角。該劇當年在香港播出時反響一般,但引進中國大陸及台灣後爆紅,還多了一堆粉絲,呂本人也始料未及,更被譽為最貼合原著的令狐沖。據呂所講,他除了是原著粉之外,本人的個性也跟令狐沖如出一轍。另外,諸多角色的選角也是神來之筆。 | ||
|- | |- | ||
|神鵰俠侶 | |天龍八部(無線97版)||1997||{{color|gold||'''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黃日華、樊少皇、陳浩民、劉錦玲、黃紀瑩、李若彤||無論是編劇、音樂、武打、運鏡、演員演技都屬於天花板級別,<s>缺點大概只有TVB窮酸的場景</s>諸多天龍八部的改編中唯有2003版能跟其比肩<s>兩版的粉絲更是至今也戰個沒完</s>,黃日華演繹的蕭峰更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的經典<s>自此黃日華就得了個'''自帶BGM出場的男人'''的稱號</s>。黃也因該劇中精湛的演技獲得當年的視帝提名<s>可惜輸給了難兄難弟的羅嘉良</s>。黃日華本人也承認蕭峰是他的演藝生涯中其中一個最重要、自己也最喜歡的角色。順帶一提,蕭峰的生父蕭遠山由黃日華分飾,演技非常可圈可點。這版飾演虛竹的樊少皇是三個男主角中唯一有武術根底的演員。 | ||
|- | |||
|神鵰俠侶||1998||{{color|red||'''賴水清'''}}、{{color|green||'''楊佩佩'''}}、任賢齊、吳倩蓮、李立群、梁家仁、陳虹、徐少強、李志希、孫興、夏文汐、季芹、劉孜、高捷||兼任老頑童的西毒與分攤了東邪的北丐一路活到參加完襄陽城保衛戰,南帝全程不提,剛好長得像陸展元的公孫止,李莫愁與公孫止的私情越演越誇張,楊過與小龍女在絕情谷重逢後立刻擊殺金輪法王做結…<br> | |||
製作人楊氏佩佩(敬稱)可稱是惡搞的超級'''搞'''手,只有這部台灣版神鵰是同期香港版(古天樂、李若彤主演)、新加坡版(范文芳、李銘順主演)三部神鵰劇之中刪改得最面目全非,<br>後來連原生父金庸評論都是'''「我的作品搬上螢光幕,最好的是妳拍的,最不喜歡的也是妳拍的。」''' | 製作人楊氏佩佩(敬稱)可稱是惡搞的超級'''搞'''手,只有這部台灣版神鵰是同期香港版(古天樂、李若彤主演)、新加坡版(范文芳、李銘順主演)三部神鵰劇之中刪改得最面目全非,<br>後來連原生父金庸評論都是'''「我的作品搬上螢光幕,最好的是妳拍的,最不喜歡的也是妳拍的。」''' | ||
|- | |- | ||
|倚天屠龍記|| rowspan=" | |鹿鼎記 | ||
|1998 | |||
|{{color|gold||'''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陳小春、馬浚偉 | |||
|TVB出品。相比梁劉版,這一版比較影薄,<s>馬浚偉的演技也不太行</s>但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其實很不錯。<s>有傳言當初李添勝是想找黃日華演韋小寶的但被陳小春打動了所以起用他。但這一說法未經證實</s> | |||
|- | |||
|雪山飛狐 | |||
|1999 | |||
|{{color|gold||'''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陳錦鴻、佘詩曼、尹揚明、張兆輝 | |||
|TVB出品。<s>又双叒是李添勝</s>一直演反派的尹揚明在該版演豪氣干雲的大俠苗人鳳,反派田歸農則由張兆輝飾演。其後張兆輝於2001版倚天屠龍記中飾演楊逍。 | |||
另外這版的胡一刀由黃日華飾演,並原創了胡夫人的名字'''劍秋''',演員是邵美琪。 | |||
|- | |||
|碧血劍 | |||
|2000 | |||
|{{color|gold||'''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林家棟、江華、佘詩曼、吳美珩 | |||
|TVB出品。<s>李添勝N連發</s>華山派眾人服裝沿用96版笑傲江湖的,江華的金蛇郎君也算是經典選角<s>甚至吐了便當</s>。 | |||
|- | |||
|倚天屠龍記|| rowspan="3" |2001||<s>真的不是李添勝</s> {{color|gold||'''莊偉建'''}}(兼任導演&監製)、吳啟華、黎姿、佘詩曼||香港TVB出品,服飾、角色形象跟原著挺相符,知名奸角演員吳啟華在此作成功轉型,<s>李連杰版的周芷若跑來這版演趙敏(黎姿飾演)</s>周芷若學會九陰白骨爪後回去把賤人師姐丁敏君修理一頓,最後周芷若的武功跟記憶全失,跟沒有死的宋青書在一起了<s>爽到他</s>,布袋和尚說不得、阿大跟范遙被強發了便當,<s>該劇的屠龍刀在2015年被別部武俠劇回收再利用</s><br>本作的滅絕師太(惠英紅飾)的形象可以説是電視劇中最符合原作的 | |||
該作是TVB迄今為止最後一部翻拍的金庸電視劇。 | |||
|- | |- | ||
|小寶與康熙||{{color|red||'''王晶'''}}、張衛健、譚耀文||<s>前半段設定參考周星馳版鹿鼎記</s>,完全不重要的路人曾柔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已經死亡的幼馴染,陳近南因為史實職務需求,出場之後戲份全由身為天地會北方總舵主的胡德帝擔任;<br>最嚴重的是連身為主打的林心如都硬生生吞了一個便當,悲情到最高點。 | |小寶與康熙||{{color|red||'''王晶'''}}、張衛健、譚耀文||<s>前半段設定參考周星馳版鹿鼎記</s>,完全不重要的路人曾柔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已經死亡的幼馴染,陳近南因為史實職務需求,出場之後戲份全由身為天地會北方總舵主的胡德帝擔任;<br>最嚴重的是連身為主打的林心如都硬生生吞了一個便當,悲情到最高點。 | ||
|- | |||
|笑傲江湖|||{{color|green||'''張紀中'''}}、李亞鵬、許晴、苗乙乙、陳麗峰、巍子、李解||金庸原將版權以1元人民幣價格賣予CCTV,原意是希望把自己的武俠小說拍得如當年《三國演義》一般好,後來發現劇情有變遂以市價售賣版權<br>外景攝製很好<s>但也只是外景很好</s><br>李亞鵬把令狐冲演成郭靖,許晴把任盈盈演成另一種黑道大小姐,恆山派的尼姑演員真的剃了光頭(!) 三定僅有<s>三合一</s>定逸登場,岳不群化身最終BOSS & etc.<br>劇情在不影響大方向的前提下魔改:人物相較於原作的爭權奪利更傾向舉辦天下第一武道會,林平之當眾揭發岳不群自宮練劍被殺,練了辟邪劍法的岳不群強於練了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同樣是東方不敗討伐隊陣容,任我行被岳不群穿心而亡,向問天被斷一臂傷一足,最後<s>看似</s>重傷的令狐冲用吸星大法+恆山弟子十數把長劍釘死岳不群。縱然先前東方不敗有楊蓮亭這一弱點,任我行因吸星大法反噬而時日無多,兩場戰果也不會懸殊至此)<br>飾演風清揚的<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于承惠</span><ref>後在2004年的《連城訣》飾演梅念笙</ref>同時也是華山派眾演員的武術指導 | |||
|- | |||
|俠客行||2002||{{color|gold||'''王新民'''}}、{{color|green||'''肖崗'''}}、吳健、周莉、章艷敏||使用了大量電腦3D特效,OP《縱橫江湖》及ED2《天仙子》均源自遊戲《劍俠情緣2》 | |||
|- | |- | ||
|天龍八部||2003||{{color|green||'''張紀中'''}}、胡軍、林志穎、高虎||補完原作某些空缺情節也修改了部分情節,例如段延慶和喬峰的對決、虛竹學會北冥神功<s>還有吸星大法<ref>原作中王語嫣誤以為是化功大法的台詞被改為吸星大法,另外根據修訂版笑傲江湖的內容,吸星大法確實是集段譽所習得的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的殘篇匯集而成的武功</ref> 和武當派<ref>劇中烏老大曾在虛竹帶天山童姥逃跑時說「管他什麼少林武當...」。事實上天龍八部的背景年代是北宋末年,而武當派是元代才成立。</ref> 的穿越BUG</s>,雲中鶴的死法改成突然醒過來並想綁架王語嫣逃走,結果慘遭失去雙親而悲憤莫名的段譽用六脈神劍射成蜂窩<ref>原作是中了「悲酥清風」昏迷後被華赫艮補刀殺死;另外雖說這一修改挺符合雲中鶴的好色個性,但同時也忽略了要必須要先嗅一種帶有惡臭的解藥後才可解「悲酥清風」之毒,嚴格來說也是BUG情節</ref> | |天龍八部||2003||{{color|green||'''張紀中'''}}、胡軍、林志穎、高虎||補完原作某些空缺情節也修改了部分情節,例如段延慶和喬峰的對決、虛竹學會北冥神功<s>還有吸星大法<ref>原作中王語嫣誤以為是化功大法的台詞被改為吸星大法,另外根據修訂版笑傲江湖的內容,吸星大法確實是集段譽所習得的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的殘篇匯集而成的武功</ref> 和武當派<ref>劇中烏老大曾在虛竹帶天山童姥逃跑時說「管他什麼少林武當...」。事實上天龍八部的背景年代是北宋末年,而武當派是元代才成立。</ref> 的穿越BUG</s>,雲中鶴的死法改成突然醒過來並想綁架王語嫣逃走,結果慘遭失去雙親而悲憤莫名的段譽用六脈神劍射成蜂窩<ref>原作是中了「悲酥清風」昏迷後被華赫艮補刀殺死;另外雖說這一修改挺符合雲中鶴的好色個性,但同時也忽略了要必須要先嗅一種帶有惡臭的解藥後才可解「悲酥清風」之毒,嚴格來說也是BUG情節</ref> | ||
|- | |- | ||
|連城訣||2004||{{color|red||'''王新民'''}}、吳樾、六小齡童<ref>飾花鐵幹,跟吳樾皆飾演過《西遊記》中主角孫悟空。</ref>、舒暢、何美鈿||除了對原作某些空缺情節補完外也加入不少原創,如有一對<s>[[路人]]</s>小夫妻常穿插劇中,水笙離開雪谷後的戲份大幅增加, | |連城訣||2004||{{color|red||'''王新民'''}}、{{color|blue||'''李世明'''}}、吳樾、六小齡童<ref>飾花鐵幹,跟吳樾皆飾演過《[[西遊記]]》中主角[[孫悟空]]。</ref>、舒暢、何美鈿||除了對原作某些空缺情節補完外也加入不少原創,如有一對<s>[[路人]]</s>小夫妻常穿插劇中,水笙離開雪谷後的戲份大幅增加,花鐵幹被前來救下水笙並還她清白的狄雲殺死。<br>該作要角的演員多有武術功底或長期拍攝動作戲,打鬥場面可謂精彩。<s>但是血刀這把利器不但刀身極厚而且在雪谷鏖戰過後就被鬼隱了</s><s>由於六老師近期爭議不斷,加上花鐵幹演得太過出色,因此這部作品偶爾會被六學家拿來惡搞。</s> | ||
|- | |- | ||
|神 | |神鵰俠侶||2006||{{color|green||'''張紀中'''}}、 黃曉明、劉亦菲、楊冪||劉亦菲為金庸欽點的小龍女演員,其演出非常有原作的感覺跟靈氣。黃曉明演的楊過是許多版本的楊過中唯一符合原著斷右手的(其他的楊過都是斷左手)<s>玄鐵重劍變成了玄鐵巨劍</s>,不過其演技被金庸批評太浮誇。楊冪演的郭襄很萌 | ||
|- | |- | ||
|鹿鼎記|| rowspan="3" |2008||{{color|green||'''張紀中'''}}、黃曉明、何琢言、應采兒||<s>哇靠,過兒跑到清朝變成韋爵爺了!</s>何琢言的雙兒很可愛<s>比阿珂還美</s>,<s>天山童姥和水笙跑來演建寧公主</s>(三人皆是舒暢飾演,除連城訣外皆是張紀中版); | |鹿鼎記|| rowspan="3" |2008||{{color|green||'''張紀中'''}}、黃曉明、何琢言、應采兒||<s>哇靠,過兒跑到清朝變成韋爵爺了!</s>何琢言的雙兒很可愛<s>比阿珂還美</s>,<s>天山童姥和水笙跑來演建寧公主</s>(三人皆是舒暢飾演,除連城訣外皆是張紀中版); | ||
第498行: | 第536行: | ||
|倚天屠龍記||2009||{{color|red||'''于敏'''}}、{{color|green||'''張紀中'''}}、鄧超、安以軒、何琢言||<s>方方正正的屠龍刀</s>,這片讓飾演張無忌的鄧超開始打響知名度,何琢言小昭的萌度跟表現很讚<s>其實小昭才是真女主角,她回波斯後觀眾就不怎麼想看了,安以軒淚目</s>,另外本作黃衫女子由上面那個射鵰的穆念慈(劉詩詩)飾演 | |倚天屠龍記||2009||{{color|red||'''于敏'''}}、{{color|green||'''張紀中'''}}、鄧超、安以軒、何琢言||<s>方方正正的屠龍刀</s>,這片讓飾演張無忌的鄧超開始打響知名度,何琢言小昭的萌度跟表現很讚<s>其實小昭才是真女主角,她回波斯後觀眾就不怎麼想看了,安以軒淚目</s>,另外本作黃衫女子由上面那個射鵰的穆念慈(劉詩詩)飾演 | ||
|- | |- | ||
|笑傲江湖|| rowspan="2" |2013||{{color|turquoise||'''<s>于大媽</s>于正'''}}(兼任編劇&製 | |笑傲江湖|| rowspan="2" |2013||{{color|turquoise||'''<s>于大媽</s>于正'''}}(兼任編劇&監製)、霍建華、陳喬恩、袁姍姍、韓棟||參考林青霞版電影東方不敗人設,與其他角色之間的關係大改:'''女性出身、獨孤求敗之徒<ref>獨孤求敗比風清揚還年輕,這點跟後來風清揚手上的獨孤九劍來源起衝突,不過于大媽似乎忘了這件事</ref>、加入令狐沖的戀愛關係中、恆山儀琳的親姐姐…''' | ||
由於人設改變,角色性格中混入了不少原本笑傲江湖中女角所受歡迎的萌屬性,造成播放之時網路上對於東方不敗與令狐沖配對在一起的呼聲極高,'''霍建華同時飾演令狐沖跟楊蓮亭'''<s>,韓棟是電視劇版最帥的田伯光</s> | 由於人設改變,角色性格中混入了不少原本笑傲江湖中女角所受歡迎的萌屬性,造成播放之時網路上對於東方不敗與令狐沖配對在一起的呼聲極高,'''霍建華同時飾演令狐沖跟楊蓮亭'''<s>,韓棟是電視劇版最帥的田伯光</s> | ||
|- | |- | ||
第506行: | 第544行: | ||
<s>編者私心覺得這一版的沐劍屏是女角最好看的(吳倩飾演),</s>張檬跟何琢言同時演過2009的倚天屠龍記(前者是蛛兒,後者是小昭),至此也都演過雙兒<s>何琢言大勝,張馨予演的妖女角色又增加一位(演過天龍八部的康敏,神鵰俠侶的李莫愁,加上本作的神龍教主夫人蘇荃)</s> | <s>編者私心覺得這一版的沐劍屏是女角最好看的(吳倩飾演),</s>張檬跟何琢言同時演過2009的倚天屠龍記(前者是蛛兒,後者是小昭),至此也都演過雙兒<s>何琢言大勝,張馨予演的妖女角色又增加一位(演過天龍八部的康敏,神鵰俠侶的李莫愁,加上本作的神龍教主夫人蘇荃)</s> | ||
|- | |- | ||
|神 | |神鵰俠侶||{{color|turquoise||'''<s>于大媽</s>于正'''}}(兼任編劇&監製)、陳曉、陳妍希||劇情設定,人物設定,甚至陳妍希<s>雞腿</s>小龍<s>包</s>女造型又引發新的話題了<s>,楊過個性比黃曉明版更像韋小寶,姑姑出場都會被網民截圖揶揄當然不用多說了</s><br>也因為這部兩位主演陳曉和陳妍希締結緣分於2016年結婚,但婚後幾年雙方感情急遽下降,於2025年離婚收場 | ||
|- | |- | ||
|<s>石中玉正傳</s>新俠客行||2017(傳為2014年拍攝)||{{color|red||'''韋雄'''}}、{{color|red||'''趙箭'''}}、蔡宜達、張嘉倪、李淨洋||劇情大幅簡<s>剪</s>化魔改兼排毒(同時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劇情BUG):石氏兄弟長幼順序對換,狗雜種這一名字從頭用到尾且原著途中獲得的名字/綽號唯有「大糉子」碩果僅存<ref>此版石清夫婦直接就為長子取名石破天,但縱觀全劇卻並未發現完整的「石破天」三字;至於石中堅、史億刀則是完全消失</ref>,石中玉和丁璫至劇末完全<s>排清毒素</s>白化,<s>侍劍變成了搞笑役肥婆,</s>部分角色的便當被取消 | |<s>石中玉正傳</s><br>新俠客行||2017(傳為2014年拍攝)||{{color|red||'''韋雄'''}}、{{color|red||'''趙箭'''}}、{{color|green||'''張紀中'''}}、蔡宜達、張嘉倪、李淨洋||劇情大幅簡<s>剪</s>化魔改兼排毒(同時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劇情BUG):石氏兄弟長幼順序對換,狗雜種這一名字從頭用到尾且原著途中獲得的名字/綽號唯有「大糉子」碩果僅存<ref>此版石清夫婦直接就為長子取名石破天,但縱觀全劇卻並未發現完整的「石破天」三字;至於石中堅、史億刀則是完全消失</ref>,石中玉和丁璫至劇末完全<s>排清毒素</s>白化,<s>侍劍變成了搞笑役肥婆,</s>部分角色的便當被取消 | ||
結局改成石破天親子/兄弟相認大團圓Good End,而過於簡化的劇情未免使此改編稍有失色<s>,另外石破天習得 | 結局改成石破天親子/兄弟相認大團圓Good End,而過於簡化的劇情未免使此改編稍有失色<s>,另外石破天習得俠客島所有功夫後卻仍被貝海石打至吐血,可能將成為歷代影視化後最弱石破天</s> | ||
PS:該劇雖是惡評如潮,但諸多來自香港的老牌演員們表現頗為出色,<s>張三乃是本劇亮點</s><ref>口頭禪:「很好,很好,很好啊!」</ref> | PS:該劇雖是惡評如潮,但諸多來自香港的老牌演員們表現頗為出色,<s>張三乃是本劇亮點</s><ref>口頭禪:「很好,很好,很好啊!」</ref> | ||
|- | |- | ||
|射鵰英雄傳||2017||{{color|red||'''蔣家駿'''}}、楊旭文、李一桐||還算不錯,特別是在近期一堆金庸翻拍劇幾乎天雷滾滾的情況下難得的良心劇,只不過<s>楊旭文演的郭靖太帥,大家好怕他會變成像張無忌一樣花心,韓棟是中神通王重陽,很像漢人的成吉思汗</s> | |射鵰英雄傳||2017||{{color|red||'''蔣家駿'''}}、楊旭文、李一桐||還算不錯,特別是在近期一堆金庸翻拍劇幾乎天雷滾滾的情況下難得的良心劇,只不過<s>楊旭文演的郭靖太帥,大家好怕他會變成像張無忌一樣花心,韓棟是中神通王重陽,很像漢人的成吉思汗</s> | ||
|- | |- | ||
|新笑傲江湖|| rowspan="2" |2018||{{color|red||'''金琛'''}}、丁冠森、薛昊婧、丁禹兮||<s>恭喜于媽, | |新笑傲江湖|| rowspan="2" |2018||{{color|red||'''金琛'''}}、丁冠森、薛昊婧、丁禹兮||<s>恭喜于媽,你的笑傲江湖終於不是最慘的。</s><br>劇情大幅度魔改,金蛇劍居然有出現,勞德諾變的超年輕,雷味滿滿<br>劇中東方不敗變成大帥哥,還想要創立一個和諧江湖<s>這鬼玩意</s>,與藍鳳凰有感情戲,還加入了部分碧血劍的情節讓人吐槽。<br>關押任我行的黑手變成了性轉的楊蓮婷{{censored|,這版本改成任我行的私生女兒}}<br>另外選角十分失敗,令狐沖演員的顏值太過稚嫩、演技也沒甚麼亮點,導致配角林平之比令狐冲還帥還像主角 | ||
|- | |- | ||
|倚天屠龍記||{{color|red||'''蔣家駿'''}}、曾舜晞、陳鈺琪、祝緒丹||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女主角都長得一個樣子 | |倚天屠龍記||{{color|red||'''蔣家駿'''}}、曾舜晞、陳鈺琪、祝緒丹||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女主角都長得一個樣子 | ||
另外該部被批評的地方在武打戲全用慢動作呈現,某段沉船劇情被網友酸把鐵達尼號搬到武俠劇來演 | 另外該部被批評的地方在武打戲全用慢動作呈現,某段沉船劇情被網友酸把鐵達尼號搬到武俠劇來演 | ||
還有李東學演繹下的張翠山根本就是果郡王附體。 | 還有李東學演繹下的張翠山根本就是果郡王附體。沿用了94台灣版本劇主題曲《刀劍如夢》,該劇女主角之一的<span style="border: 1px solid black">周海媚</span>也因為時移世易從周芷若改演滅絕師太<s>在萬安逼發毒誓那一段台詞非常之熟練順暢</s>。 | ||
|- | |- | ||
|新鹿鼎記||2020||{{color|red||'''馬進'''}}、張一山、張天陽、田雨、劉天佐||<s>恭喜于媽,你的金庸劇終於(ry</s><br>畫面黑暗前期拍得像是清裝殭屍片,劇情進展一直飆車,使得很多橋段讓人無法了解前因後果。<br>張一山飾演韋小寶時演技用力過猛, | |新鹿鼎記||2020||{{color|red||'''馬進'''}}、張一山、張天陽、田雨、劉天佐||<s>恭喜于媽,你的金庸劇終於(ry</s><br>畫面黑暗前期拍得像是清裝殭屍片,劇情進展一直飆車,使得很多橋段讓人無法了解前因後果。<br>張一山飾演韋小寶時演技用力過猛,顏值醜陋表情浮誇,讓不少人戲稱這版應該叫「猴鼎記」。<br>導演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在他的理解中鹿鼎記是一部'''鬧劇''',因此加入很多笑點,但加了太多一點都不好笑的笑點反而打亂節奏,說是有史以來最糟的[[金庸]]劇也不為過。 | ||
|- | |- | ||
|天龍八部||2021||{{color|red||'''于榮光'''}}、楊祐寧、白澍、張天陽||<s>看到這版喬峰突然發現其實鍾漢良版好像還不錯了</s>虛竹居然一開始就出來了,然後編劇硬是要塞成三線並行,想當然表現出來的很糟糕,<b>最猛的是段譽初見到王語嫣時居然現場尿在地上,而且飾演者的白澍表情也很像癡漢</b> | |天龍八部||2021||{{color|red||'''于榮光'''}}、楊祐寧、白澍、張天陽||<s>看到這版喬峰突然發現其實鍾漢良版好像還不錯了</s>虛竹居然一開始就出來了,然後編劇硬是要塞成三線並行,想當然表現出來的很糟糕,<b>最猛的是段譽初見到王語嫣時居然現場尿在地上,而且飾演者的白澍表情也很像癡漢</b> | ||
第527行: | 第565行: | ||
|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 | |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 | ||
倚天屠龍記之聖火雄風 | 倚天屠龍記之聖火雄風 | ||
|電影||2022||{{color|red||'''王晶'''}}、 {{color|red||'''姜國民'''}}、甄子丹、古天樂、徐錦江、林峰、文詠珊||拆成上下兩部於網路撥出。 | | rowspan="2" |電影|||2022||{{color|red||'''王晶'''}}、 {{color|red||'''姜國民'''}}、甄子丹、古天樂、徐錦江、林峰、文詠珊||拆成上下兩部於網路撥出。 | ||
|- | |||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 |||
||2025||'''徐克'''(導演編劇監製全制霸)、{{color|green||'''傅若清'''}}、{{color|green||'''施南生'''}}、肖戰、莊達菲||<s>鑑於男主演擁有狂熱粉絲團體不建議過多陳述。</s> | |||
|} | |} | ||
第541行: | 第582行: | ||
|天龍八部|| rowspan="2" |1994||黃玉郎||還施水閣內居然有[[機器人]]用來困住硬闖的鳩摩智,降龍十八掌混入了玉皇朝內的自創招,慕容博與慕容復居然反過來吸納了掃地僧的易筋經內力又跟遼軍走在一起要興復大燕,不過因為爛尾之故倒是很合乎結局的讓主要角色如原作收場 | |天龍八部|| rowspan="2" |1994||黃玉郎||還施水閣內居然有[[機器人]]用來困住硬闖的鳩摩智,降龍十八掌混入了玉皇朝內的自創招,慕容博與慕容復居然反過來吸納了掃地僧的易筋經內力又跟遼軍走在一起要興復大燕,不過因為爛尾之故倒是很合乎結局的讓主要角色如原作收場 | ||
|- | |- | ||
|[[機動武鬥傳G鋼彈]]||動畫||今川泰宏||本身即是以香港武俠電影文化為主要特色,甚至有香港版專用廣播劇與粵語配音歌曲,使東方不敗多出第三種形象、甚至將東西方不敗又升級為'''東南西北中央不敗''',連笑傲江湖跟風雲再起也變成機體名稱了。 | |[[機動武鬥傳G鋼彈]]||動畫||今川泰宏||本身即是以香港武俠電影文化為主要特色,甚至有香港版專用廣播劇與粵語配音歌曲,使東方不敗多出[[東方不敗・亞洲天王|第三種形象]]、甚至將東西方不敗又升級為'''東南西北中央不敗''',連笑傲江湖跟風雲再起也變成機體名稱了。 | ||
|- | |- | ||
|俠客行||漫畫||1997||黃玉郎||以[[成句/自古紅藍出CP|藍紅眼]]區分石中堅與石中玉雙胞胎身分,玄鐵令變成了玄鐵刃,謝煙客的仇家弟子名為'''仇恨煙''',且收了石中玉為徒<br>更加突破的是在SARS疫期間為了鼓舞香港市道,居然出 | |俠客行||漫畫||1997||黃玉郎||以[[成句/自古紅藍出CP|藍紅眼]]區分石中堅與石中玉雙胞胎身分,玄鐵令變成了玄鐵刃,謝煙客的仇家弟子名為'''仇恨煙''',且收了石中玉為徒<br>更加突破的是在SARS疫期間為了鼓舞香港市道,居然出了BADEND與該期後延續出版的GOODEND兩種結局版本 | ||
|- | |- | ||
|神鵰俠侶コンドルヒーロー||動畫||2001||日本アニ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翡翠動畫(香港)||目前唯一改編為動畫的金庸作品 | |神鵰俠侶コンドルヒーロー||動畫||2001||日本アニ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翡翠動畫(香港)||目前唯一改編為動畫的金庸作品 | ||
第564行: | 第605行: | ||
|笑傲江湖||動作類遊戲,劇情魔改很大,而且難度極高,不用FPE什麼的幾乎不可能通關。<s>林平之招人恨的原因<ref>遊戲中有一段是必須要護送林平之回家,一旦林平之被殺就會[[GAME OVER]],但林平之作為NPC簡直是笨到不行,只會直直上前送死</ref></s> | |笑傲江湖||動作類遊戲,劇情魔改很大,而且難度極高,不用FPE什麼的幾乎不可能通關。<s>林平之招人恨的原因<ref>遊戲中有一段是必須要護送林平之回家,一旦林平之被殺就會[[GAME OVER]],但林平之作為NPC簡直是笨到不行,只會直直上前送死</ref></s> | ||
|- | |- | ||
|倚天屠龍記||1994||比起樓上兩款 | |倚天屠龍記||1994||比起樓上兩款的完成度有再提升,基本屬於[[金庸群俠傳]]的雛型<s>也因此部分場景物件、戰鬥特效沿用</s><br,戰鬥為SRPG戰棋,<br>兼具解謎,吐槽點有兩個:前期劇情還算是照原著進行{{Censored|蝶谷醫仙篇後即出現[[亂入]]的日月教眾與東方不敗留字,用於加速跳接情節}},但萬安寺篇後卻跳到屠獅大會;人物立繪畫風偏向[[獵奇|驚悚]]… | ||
|- | |- | ||
|金庸快打||1995||13個金庸小說角色集一身的[[格鬥遊戲]],但選角不佳、角色型象崩壞(例如說話很活潑的<s>小倩</s>小龍女和帶有攻擊判定+霸體的<s>サイコクラッシャー</s>凌波微步<ref>[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NteWBh9Q 小龍女篇],[http://www.youtube.com/watch?v=obogv5l7NIc 段譽篇]</ref>)而成為黑歷史 | |金庸快打||1995||13個金庸小說角色集一身的[[格鬥遊戲]],但選角不佳、角色型象崩壞(例如說話很活潑的<s>小倩</s>小龍女和帶有攻擊判定+霸體的<s>サイコクラッシャー</s>凌波微步<ref>[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NteWBh9Q 小龍女篇],[http://www.youtube.com/watch?v=obogv5l7NIc 段譽篇]</ref>)而成為黑歷史 | ||
第570行: | 第611行: | ||
|[[金庸群俠傳]]||1996||以自創人物進入金庸世界尋找十四本小說的冒險,也引起了不少[[逆流|倒果為因的二次設定混淆]],例如最強拳法'''野球拳'''與左右互搏必須資質低等等 | |[[金庸群俠傳]]||1996||以自創人物進入金庸世界尋找十四本小說的冒險,也引起了不少[[逆流|倒果為因的二次設定混淆]],例如最強拳法'''野球拳'''與左右互搏必須資質低等等 | ||
|- | |- | ||
|射鵰英雄傳||1999||SCE||PS上第一款日製的中文遊戲,也將射鵰英雄傳大部份的內容都呈現出來<br>前半還算還原原作,但後半可能因為經費或CD容量不足而改動大量設定<s>判官雙筆是用扇子打的,'''江南七怪是一個人''',完顏洪烈跟歐陽鋒還會魔鬼卍解這些已吐槽不能</s><br>但因為銷量不好,原預定推出《神鵰俠侶》的計畫也因此告吹<s>如果順利推出,楊過的乾爹要誰當?</s> | |射鵰英雄傳||1999||SCE||PS上第一款日製的中文遊戲,也將射鵰英雄傳大部份的內容都呈現出來<br>前半還算還原原作,但後半可能因為經費或CD容量不足而改動大量設定<s>判官雙筆是用扇子打的,'''江南七怪是一個人''',完顏洪烈跟歐陽鋒還會魔鬼卍解這些已吐槽不能</s><br>但因為銷量不好,原預定推出《神鵰俠侶》的計畫也因此告吹<s>如果順利推出,楊過的乾爹要誰當?</s><ref>遊戲尾王是歐陽鋒卍解變的大蛤蟆,被打爆了...</ref> | ||
|- | |- | ||
|笑傲江湖之日月神教/五嶽劍派||2000, 2001||昱泉||分成兩部曲,日月神教的劇情演到打東方不敗,特色是有許多的招式連貫,五嶽劍派則是接續劇情<s>但是卻變成打日本人</s> | |笑傲江湖之日月神教/五嶽劍派||2000, 2001||昱泉||分成兩部曲,日月神教的劇情演到打東方不敗,特色是有許多的招式連貫,五嶽劍派則是接續劇情<s>但是卻變成打日本人</s> | ||
第582行: | 第623行: | ||
*你最喜歡哪個女角? | *你最喜歡哪個女角? | ||
{{vote|section=1}} --> | {{vote|section=1}} --> | ||
==參見== | ==參見== | ||
*<s>[[成句/為什麼你要代替你爹]]</s> | *<s>[[成句/為什麼你要代替你爹]]</s> | ||
第596行: | 第638行: | ||
[[category:金庸|*]] | [[category:金庸|*]] | ||
[[category:作者]] |
於 2025年2月28日 (五) 01:01 的最新修訂
好的故事發展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最高興的是讀者喜愛或憎恨我小說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種感情,表示我小說中的人物已和讀者的心靈發生聯繫了。
假使只求如實反映外在世界,那麼有了錄音機、照相機,何必再要音樂、繪畫?有了報紙、歷史書、記錄電視片、社會調查統計、醫生的病歷紀錄、黨部與警察局的人事檔案,何必再要小說?

介紹
-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享耆壽94歲)原名查良鏞,為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者、出版人,
萌派革命先行者。 - 香港報紙《明報》的創辦者。其武俠小說作品都是先在《明報》以章回形式連載,後期才編輯成書。
- 由於其武俠小說在華文圈的崇高地位,所以有云「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
- 後輩武俠
終結者小說家溫瑞安綜評:「金庸是茶、梁羽生是湯、古龍是酒、我是咖啡。」- 象徵金庸有中國文化神髓、老少咸宜,梁羽生講究內蘊深厚,古龍豪放縱情、而自己的作品則需要嘗試、久了才會上癮
容易失控、走火入魔。
- 象徵金庸有中國文化神髓、老少咸宜,梁羽生講究內蘊深厚,古龍豪放縱情、而自己的作品則需要嘗試、久了才會上癮
- 文學家張大春與武俠小說研究家林保淳則評論金庸作品為『吞沒、橫掃武俠小說市場的黑洞、旋風』、文壇更有「捨金庸而何武,非金庸而何俠」一評。
- 自從民國70年代金庸小說於台灣地區正式『登陸』後,原先百家爭鳴的台灣武俠小說市場轉為充斥金庸一家之言或盜印/翻抄金書為風尚,可見其勢。
- 後輩武俠
- 除了小說外,改編自小說的影視作品則是中年世代接觸金庸的入門,經過近40年的港劇、台劇、陸劇重拍,成為華人古裝戲中的一個定番,歷久不衰,常有新版。
- 除了早年台灣三台、香港五台之外,近年來大陸各省電視台也競相重拍重製。
- 也可見論壇網友將歷代各角色的飾演演員列圖寫出比較文。
- 單集電影也是歐美地區接觸金庸小說作品的一項媒介
- 近20年來則因為電子遊戲改編風潮,不論金庸本人有無授權,引用相關設定的作品可說罄竹難書。
- 歷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在東亞地區獲得好評。
檔案:Img6691.jpg 檔案:Img6692.jpg 檔案:Img6707.jpg
- 最難能可貴的是金庸的武俠重點不是武鬥、仇殺、神怪,而是人性發展與時代的衝突,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面向,並非單純的後宮、YY小說。
- 主要是故事中的角色已經不太拘泥於傳統禮教社會的倫理道德,較接近現代人,所以為現代社會讀者接受
- 金庸書系對背景文物、歷史事件安插也相當考究,各項考據羅列於正本小說卷首彩頁、卷末結語附錄,堪稱文人武俠中難以跨越的高山,連金庸也自稱『毋寧說是歷史小說』。
作品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他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其中包括:
- 把第一個字抽出來排列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7]
- 與許多作家顧前不顧後的作風相反,金庸直至去逝前都還在為自己的舊作品修正、補完、出新版
- 最初實體連載的明報是可遇不可求的古董珍藏,此後也出現許多未授權翻印、盜抄,正式授權的版本有:中生代(書齡約30年)為遠景、遠流出版社的白\黃皮版,後期(書齡約10年)則是彩皮版、黑色口袋本
- 近期(書齡約10年)則有更多新修版與方便閱讀的大字版。
- 主要修正一些前後矛盾、時代文物錯誤、或是刪減/合併一些戲份不多的人事物。
- 如楊過生母從秦南琴改為穆念慈、倚天劍與屠龍刀中所藏的秘笈蟬翼紙改為標示秘笈所在地的鑄鐵片
但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麼可以耐燒融與不被斬斷
- 如楊過生母從秦南琴改為穆念慈、倚天劍與屠龍刀中所藏的秘笈蟬翼紙改為標示秘笈所在地的鑄鐵片
- 在角色塑造與劇情推演方面,舊版本即使令讀者感到親痛仇快,在年代與回憶加乘下已經成為經典,因此修改後的人物表現往往讓不少老讀者不滿:
- 最吐血是《天龍八部》,舊版中女主角王語嫣被主角段譽的痴情感動終於愛上他,新版卻始終不能忘情慕容復[8]。最後因為太公主病而秋後算帳然後一走了之,段譽亦娶木婉清與鍾靈為王妃
還是過得很爽。 - 以及《神鵰俠侶》楊過在大勝關重逢小龍女時舊版描寫得相當淒切,新版卻變成兩人互相說自己可以用鼻子吃麵等等等等彷彿致敬瓊瑤或藤子不二雄般的肉麻腦殘劇情。
- 最吐血是《天龍八部》,舊版中女主角王語嫣被主角段譽的痴情感動終於愛上他,新版卻始終不能忘情慕容復[8]。最後因為太公主病而秋後算帳然後一走了之,段譽亦娶木婉清與鍾靈為王妃
- 因此後來有不少閱讀過舊版的讀者認為金庸自砸招牌,也有些創作能力夠強的讀者透過遊戲改編或自寫YY小說藉以補全…
- 最初實體連載的明報是可遇不可求的古董珍藏,此後也出現許多未授權翻印、盜抄,正式授權的版本有:中生代(書齡約30年)為遠景、遠流出版社的白\黃皮版,後期(書齡約10年)則是彩皮版、黑色口袋本
作品特色
- 多數以史實為基礎,有部分則沒有明確描述年代,僅能推斷在某朝代之後。歷史感非常濃重,甚至會有相當多的政治權謀描述。
- 各作品年代考據如下:
- 《越女劍》最早,為春秋戰國時期(勾踐復國)
- 《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分別是宋到元朝之間發生的事情,其中後三本慣稱射鵰三部曲,也是接觸金庸作品的核心書目
- 《碧血劍》為明末
- 《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鴛鴦刀》《鹿鼎記》則是清朝
- 《笑傲江湖》《俠客行》《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均沒有直接表明年代
- 《笑傲江湖》一般推斷為明朝[9][10]
- 《俠客行》本身就是李白的詩,所以一定是在唐以後;又故事中提到武當派,所以必然是元朝或元朝以後
- 《白馬嘯西風》中提到「千年前高昌王國被滅」,按照史實推算,可能是明清之間(西元640年唐滅高昌,千年後即為1640年左右)
- 《連城訣》中,根據丁典的回憶推測應該是發生在明朝,但也可能是清朝。新修版(2005年)中明確提到梁元帝藏了寶藏之後把工匠全部殺光,其後他為北周所滅, 寶藏就此湮沒。直到康熙年間,天寧寺的住持無意中發現了寶藏,以他們這個門派原有的「唐詩劍法」為引子,將秘密寫在了一本《唐詩選輯》中,要送給他師侄、天地會廣東紅旗香主吳六奇,作為反清復明之用。可惜書信送到之時吳六奇已經遇害[11],從此這本《唐詩選輯》流落在外。因此新修版的《連城訣》必然是康熙朝之後。[12]
- 因此建議要用歷史年代演進順序來看的話閱讀順序為:
- 《越女劍》(春秋戰國)
- 《天龍八部》(北宋)
-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是接連一起看的,南宋→元末)
- 《笑傲江湖》(上段指出後接鹿鼎記,約為明朝,而且此時武當派已在江湖上許久,所以絕對在倚天屠龍記後)
- 《俠客行》(有人用年代考證約為明朝中期)
- 《白馬嘯西風》(1644年李自成佔領北京,崇禎自盡,這些是發生在碧血劍的事,所以上段提到的約1640年的這部可於碧血劍前後看,明末)
- 《碧血劍》(明末,李自成的故事後於雪山飛狐與鹿鼎記有提到)
- 《鹿鼎記》(清康熙)
- 《連城訣》(上段新修版已提過關係,所以銜接在鹿鼎記後看,清康熙後)
-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飛狐外傳故事設定接在書劍恩仇錄之後,建議優於雪山飛狐先看,此三部皆為清乾隆)
- 故事的主角們通常亦會涉及歷史事件,並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影響,但大體上還是會符合史實
- 不過也有一些地方不遵循真實歷史,摘錄如下:
- 天龍八部:
- 射雕英雄傳:
- 其實創作不是做歷史研究,早年的戲曲就有弄錯時代文物的慣例,爲了情境需求與不確定時代細節而改寫歷史,甚至「前人用後人詩詞」也是可以諒解的。 比如元雜劇《琵琶記》就曾經出現漢代蔡邕吟誦唐代白居易的詩詞。
- 主角身邊總有兩至三個女角
- 每套作品至少會出現一次色氣描寫[19]
- 點到即止,也無傷大雅
用不起來
- 點到即止,也無傷大雅
- 武戲風格近於舊派的純武打,雖已有真氣、內力等虛構能源概念,但尚未誇張或取代格鬥。
- 行文以一招「招式名稱」為主,多數詳細描述肢體動作與攻擊方位,但通常只在段落開頭詳述。
- 常深究於名稱上的意涵與典故、人物對於武功與陣型所牽扯到的醫理穴脈、易數方位等深奧的漢學玄學也多有認識。
- 在氣氛上較少煽動性與張力,經過多年的讀者群考驗,還算在標準值內。
- 較少有氣勁能量、魔法屬性等的視覺化描寫,最多也就是慢慢結冰、彷彿燃燒,或是勢如某種動態。
- 但在講究特效的影視劇與遊戲版本中也已經氾濫了,越後期的演員越缺乏功底,只需做出基本動作,剩下全靠電腦動畫後製…
- 因此對於講究於以拙勝巧以無招破有招的簡樸招式,在現今講求好看的動作與華麗特效下,反變的失去原本的初衷。[20]
- 金庸自稱書中的武打動作都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點穴不能動,輕功一躍飛好幾米之類的…
- 現代中文創作常見的轉音轉字人名或是引入西洋典故,其實金庸也已經行之有年了
- 《倚天屠龍記》的金毛獅王謝遜:聖經中的參孫(瞎眼)、《海狼》拉森(文武雙全、憤世嫉俗的野蠻漢)
- 《倚天屠龍記》的青翼蝠王韋一笑:疑似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
- 《笑傲江湖》的塞北明駝木高峰:咪高峰(麥克風)
作品影響
以下為金庸作品(及衍生作品)所建構的設定或概念,未必是史實,對後世的武俠創作與通俗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
- 天下第一幫-丐幫與降龍十八掌、鎮幫之寶打狗棒
- 丐幫有分污衣派與淨衣派,分別為真乞丐與較富貴的幫眾
- 實則丐幫在史實中並無詳細的描述,降龍十八掌更被張大春指為以窟窿掌(扒竊手法)望文生義的幻想
- 十八掌多數以易經象詞命名,並多數取有龍字的成語,堪稱武俠世界觀中最著名的掌法,其他衍生或改編設定請見降龍十八掌衍生設定列表
- 丐幫有分污衣派與淨衣派,分別為真乞丐與較富貴的幫眾
- 達摩開創少林寺七十二絕技,易筋經、洗髓經,金鐘罩、鐵布衫
- 史實的少林寺是由另一名僧跋陀開創,可能因為後世少林子弟為了宣傳,因此多有引借達摩做代言
- 現存的七十二絕技名單甚至還包含毒功與暗器
還說是名門正派 - 易筋洗髓可能與瑜珈術差不多(新修版有改,天龍中游坦之練的神足經是瑜珈,令狐沖後來練的還是易筋經),
童子功也是強調筋骨柔軟,跟童貞魔法師並無關連 - 金鐘罩鐵布衫倒是江湖傳聞中的硬氣功,不純粹是金庸作品的推波助瀾
- 武當派與張三豐創造太極拳
- 現實中的太極拳開創者據考為陳家溝的陳王廷將軍(明末),與武當山無甚大關聯,實際有傳太極拳的流派也不奉張三豐為祖師
- 在現存文獻中的同音張三Fung有不少人,有部分描述更是偏近於神仙。
- 武當七俠確有其人
- 大理段家一陽指
- 大理國除了王室姓段之外就沒有太多傳奇
雖然歴史上的段和譽比小說的更有擔當 - 由於天龍八部故事設定的魅力,現在在大理真的蓋了一座天龍八部影視城主題公園,除了觀光,也是古裝戲的取景點。
- 大理國除了王室姓段之外就沒有太多傳奇
- 天下五絕: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峰)、南帝(段智興=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21]
- 故事開頭的既有高手陣容,當然不見得是最強,還可能有替補者或未入排名但強度差不多的人物在。[22]
- 故事離現代背景越近,則人物武功強度越低
- 東方不敗具有強烈的女性特質(甚至直接由女性飾演),楊蓮亭是白臉小生,且兩人之間有纏綿的愛情
- 這種固有印象完全是受了徐克的改編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以及後來的影集改編所影響,原作中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 原作中沒直接描寫東方不敗的相貌,但多次強調「男扮女裝」而且是「感到噁心」,因此至少在外人看來是明確知道東方不敗的基本相貌為不太俊俏的男性,不是電影中那樣偏向中性甚至是完全女性化。
- 楊蓮亭更不是白臉小生。原文: 令狐沖斜眼瞧去,只見這人(楊蓮亭)三十歲不到年紀,穿一件棗紅色緞面皮袍,身形魁梧,滿臉虯髯,形貌極為雄健威武。 令狐沖尋思:「盈盈說東方不敗對此人甚是寵信,又說二人之間,關係曖昧。我總道是個姑娘一般的美男子,那知竟是個彪形大漢,那可大出意料之外了。」
- 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沒影集描寫的那麼浪漫。楊蓮亭狐假虎威,純粹是個弄權的小人。故事中多次對東方不敗呼呼喝喝,態度很惡劣,很難說有什麽真感情。 倒是東方不敗對楊蓮亭癡心一片,百般溺愛。兩人的感情純粹是一方無限付出,一方無限索取的畸戀。
- 不過二次創作是自我表達的自由,如今東方不敗成為經典偽娘角色也是另一種風味。
- 香港TVB於1996年播映的《笑傲江湖》是少數忠實原作,以男性演員飾演的東方不敗+彪形大漢楊蓮亭的影集。
- 《鹿鼎記》因主角韋小寶非傳統俠客、甚至收編七位後宮,被譽為YY小說的始祖
- 主要是因為韋小寶的確是個無賴流氓,沒有俠客的氣質,因此在一眾主角相比之下也是另類
- 現代網路YY小說都有一種公式俗套,就是主角必然是武功高強、相貌出眾到女人自動投懷送抱,這點和韋小寶則完全不同(真要說比較像蘭斯…上過就變韋爵爺的人了)
- 因此《鹿鼎記》也只能算YY小說的始祖之一。
- 至於在小說領域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古龍,其作品有不少武功天下第一,能令女性角色主動倒貼的主角,但古龍經常寫出惡女壓制純情高手的描寫。
- 小說中一種高速左腳踏右腳就能扶搖直上的輕功(通常叫梯雲縱)常常被人借此批評金庸作品荒誕不經
- 實際上金庸小說原著中從來都沒有這種描述。有這種印象的大多因為後世的影視作品表現所致。
- 古龍《英雄無淚》原文:「小高沒有被她拖下去,反而又向上拔起,以右腳墊左腳,借力使力,又向上拔起丈餘,就看見窄巷兩邊的短牆後, 都有一個人分別向左右兩方竄出,身手都極矯健,輕功都不弱。……其中一個人用嘶啞的聲音冷冷他說:『朋友,你的功夫很不錯, 要練成梯雲縱這一類的輕功也很不容易,如果年紀輕輕的就死了,實在很可惜。』」
- 還有
幫兇梁羽生和溫瑞安,兩人都寫過左腳踩右腳的輕功描寫
- 實際上金庸小說原著中從來都沒有這種描述。有這種印象的大多因為後世的影視作品表現所致。
- 小說中的典型人物、武功、設定因為傳誦甚廣,成為了日常生活中指代別人或事情的專有名稱
- 像岳不群 = 偽君子、左冷禪 = 陰謀家、韋小寶 = 滑頭小子、掃地老僧 = 隱藏BOSS等等。
- 《笑傲江湖》中最強的武功「葵花寶典」與其衍生物「辟邪劍法」由於需要自宮才能練成,因此描述「必須付出莫大代價(通常是自由和尊嚴)才能獲得利益」時會以此借代。
- 著重「以拙勝巧」「無招破有招」等『單純可勝繁複』的武學概念
- 如令狐冲的「獨孤九劍」就是透過看起來純樸且沒有招式的劍法,先克制對方攻勢以破解對方華麗但繁瑣的武功,
但也因此獨孤九劍與玄鐵重劍法的勝負成了書迷之間的戰場 - 而「降龍十八掌」的掌法之一「亢龍有悔」也是以拙勝巧但威力強大的招式
- 另外「葵花寶典」則是在其他武學在追求力量或招式變化之時另批蹊徑更注重速度
- 但不代表輕視招式變化或力量使用,葵花寶典對於招式變化與力量的使用方式,正是造成華山劍宗重招、氣宗重氣的原因
- 因此從中衍生出來的「辟邪劍法」則是將速度與招式變化結合起來
,但是套上固定招式就注定落了下乘 所以「欲練此功必先自宮」是爲了防止高速移動時兩腿間那話兒蕩來蕩去礙事?
- 如令狐冲的「獨孤九劍」就是透過看起來純樸且沒有招式的劍法,先克制對方攻勢以破解對方華麗但繁瑣的武功,
- 七傷拳:未傷敵先傷己
- 設定為威力霸道凶狠的拳招,但若不具備高深內功而修練這部崆峒拳法的話,五臟經脈會先內傷,而此時修練者往往也因為貪圖其威力可以快速立威而不願慢慢修習內功
- 在倚天屠龍記中謝遜練到精神失常,而本門的崆峒五老更是練得一身傷病
- 現在被描述為(傷敵XX,自損XX+)的犧牲打法代表
- 現實中的確有某些運動或動作在未經暖身或是訓練不足之下做出後反而造成筋骨損傷的案例。
某版的電視劇演繹成先重拳痛打自己的胸口再出招,實戰之中這樣打簡直找死
女性角色
- 雖然金庸先生筆下的男主角大多為人津津樂道,但其筆下的女性角色也不是普通的花瓶,反而各有特色。
- 最神奇的是如果仔細思考,就會發現不少女角色已經持有近幾年才被ACG界發掘出來的萌屬性,例如傲嬌、天然呆
以及NTR。- 要注意金庸先生最後一篇作品《鹿鼎記》是在1972年,足足領先日本萌屬性發展三十年。
金庸先生真神人也!
- 要注意金庸先生最後一篇作品《鹿鼎記》是在1972年,足足領先日本萌屬性發展三十年。
- 意外地作品中經常出現NTR的劇情
曝露了作者的性癖。 - 以下列舉部份著名的金庸先生筆下女性角色
及其萌屬性。
角色 | 出處 | 萌屬性 |
---|---|---|
霍青桐 | 《書劍恩仇錄》 | 姊、被NTR、邊境女人[23] |
香香公主 | 天然、妹、NTR姊姊、邊境女人[24] | |
駱冰 | 人妻、豪快大姐姐 | |
李沅芷 | 男裝麗人 | |
周綺 | 傲嬌、天然、邊境女人[25] | |
夏青青[26] | 《碧血劍》 | 傲嬌、男裝麗人、 |
何紅藥 | 壞掉 | |
溫儀 | 黑道大小姐[28]、苦命人 | |
阿九[29](長平公主/九難) | 《碧血劍》、《鹿鼎記》 | 公主、尼姑[30]、斷手 |
何鐵手(何惕守) | 小惡魔、改造人、 | |
包惜弱 | 《射雕英雄傳》 | 人妻、NTR |
梅超風 | 壞掉、面癱、黑肉、人妻 | |
穆念慈 | ||
劉瑛 | 壞掉、人妻、NTR、病嬌[32] | |
黃蓉 | 《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 | 小惡魔、大小姐、甘えん坊、色白、傲嬌,神雕俠侶時追加人妻 |
小龍女 | 《神雕俠侶》 | 無口、お姉さん先生、天然呆[34]、黑髮白膚、逆光源氏、 |
郭芙 | 蠻嬌、幼馴染、傲嬌、惡女[36] | |
郭襄 | 兄控、蘿莉 | |
李莫愁 | 被NTR、壞掉、病嬌 | |
程英 | 姊、義妹、好人、委員長(誤)[37] | |
陸無雙 | 義妹、傲嬌、黑肉 | |
洪凌波 | 普通、好人、苦命人[38] | |
公孫綠萼 | 大小姐、苦命人、痣 | |
裘千尺 | 人妻、病嬌、暴力女、苦命人[39]、黑道大小姐[40] | |
林朝英 | 傳說中的奶奶、傲嬌、宅女、苦命人 | |
殷素素 | 《倚天屠龍記》 | 黑道大小姐[41]、易容[42]、腹黑、 |
趙敏 | 公主(其實是郡主)、易容[44]、傲嬌、小惡魔 | |
周芷若 | 幼馴染、病嬌、黑化敵女[45] | |
殷離 | ||
小昭 | 妹斗、混血兒 | |
紀曉芙 | NTR、苦命人 | |
楊不悔 | 幼馴染、叔控 | |
黛綺絲 | 修女[47]、易容[48]、四天王、黑化、歪果仁、地上最強人妻[49]、紫色老太婆 | |
滅絕師太 | ||
苗若蘭 | 《雪山飛狐》 | 大小姐、天然呆、普通 |
田青文 | 大小姐、NTR、 | |
胡夫人 | 人妻、漢女、 | |
李文秀 | 《白馬嘯西風》 | 苦命人、邊境女人、光源氏計畫 |
阿曼 | 幼馴染、哈薩克族人 | |
蕭中慧 | 《鴛鴦刀》 | 大小姐、妹(偽)[50] |
任飛燕 | 人妻、暴力女、 | |
袁紫衣/圓性 | 《飛狐外傳》 | 傲嬌、天煞孤星、尼姑 |
程靈素 | 苦命人、義妹、好人、黑肉[51]、貧乳、易容[52] | |
馬春花 | 姊、NTR | |
南蘭 | 大小姐、人妻、NTR | |
薛鵲 | 人妻、NTR、 | |
戚芳 | 《連城訣》 | 幼馴染、NTR、苦命人 |
凌霜華 | 黑道大小姐[53]、苦命人 | |
水笙 | 大小姐、傲嬌、 | |
王語嫣 | 《天龍八部》 | 妹[55]、宅女[56]、武術禁書目錄[57] |
木婉清 | 妹(同上),傲嬌 | |
鍾靈 | 妹(還是同上)[58],蘿莉[59] | |
阿朱 | 妹(依舊同上)[60],易容[61],女僕(誤),父控(誤),方言[62] | |
阿紫 | 妹(仍然同上)[63]、抖S、病嬌[64]、排泄Play[65]、姉妹丼 | |
阿碧 | 妹[66]、方言[62]、陰影人 | |
刀白鳳 | 人妻、逆推、不倫[67]、邊境女人[68] | |
天山童姥 | 萬年蘿莉(這個真是前無古人)、傳說中的姥姥、NTR、傳功長老 | |
李秋水 | 腹黑 、NTR、傳功長老、傷痕 | |
李青蘿 | 病嬌、暴力女、豆腐心 | |
康敏 | 人妻、NTR、腹黑、病嬌[69] | |
葉二娘 | 壞掉、傷痕 | |
梅芳姑 | 《俠客行》 | 義母[70]、病嬌、好人卡[71] |
閔柔 | 人妻 | |
丁璫 | 小惡魔 | |
(白)阿繡 | 大和(?)撫子、モジモジ、大小姐、許嫁 | |
侍劍 | 苦命人[72] | |
阿青 | 《越女劍》 | 偽天然呆[73],黑化[74]開無雙[75] |
西施 | 不幸 | |
任盈盈 | 《笑傲江湖》 | 天字一號大傲嬌[76][77][78]、黑道大小姐[79]、逼婚、易容[80]、男裝麗人 (?)[81] |
岳靈珊 | 幼馴染,NTR(?)+好人卡[82] | |
儀琳 | 苦命人、天然、普通、 | |
曲非煙 | 蘿莉、小惡魔、 | |
藍鳳凰 | 邊境女人[85]、義妹[86] | |
寧中則 | 漢女[87]、人妻 | |
恆山三定[88] | 尼姑、 | |
偽娘[90]、砍掉重練[91] | ||
偽娘[92]、苦命人[93]、砍掉重練[94]、壞掉[95]、放置play[96] | ||
砍掉重練[97]、腹黑、黑暗兵法[98] | ||
紳士、老馬、砍掉重練[99] | ||
沐劍屏 | 《鹿鼎記》 | 天然呆、公主(其實是郡主) |
方怡 | 腹黑[100]、傲嬌、NTR | |
曾柔 | 路人、不人姬 | |
雙兒 | 妹斗、 | |
蘇荃 | 人妻、NTR、お姉さん先生 | |
建寧公主 | 蠻嬌、偽公主[102]、抖S+抖M、痴女、NTR | |
阿珂 | 不人姬、NTR[103] | |
陳圓圓 | 人妻、尼姑、親子丼[104] | |
蘇菲亞 | 公主➝女王、痴女[105]、歪果仁 |
(請有心人士補完)
改編作品
- 以下列出以上述小說內容改編的作品列表(由於正統改編作品實在太多,請盡量以較誇張又偏離原著者為主,或寫出其特徵特性以供記錄)
影視作品
名稱 | 形式 | 年份 | 主導者與要角
(紅字為導演、藍字為編劇、綠字為製片或監製) |
講解 |
---|---|---|---|---|
電影 | 1967 | 徐增宏、申江、張翼、鄭佩佩 | 改編自《倚天屠龍記》[106]正值妙齡的張翼與鄭佩佩的演技也是獲讚頗多並被認為是理想的張翠山&殷素素/張無忌&趙敏的飾演者,無奈1967年邵氏仍未取得版權…… | |
笑傲江湖(邵氏版) | 電影 | 1973 | 孫仲、汪禹、施思 | 同上,雖是中規中矩的改編全書,但台灣上映時因為戒嚴時期因有版權與政治因素問題[107],所有原作人物名全都改得面目全非[108]只有史行俠(向問天)所拿的令牌仍有「向問天」三字 |
倚天屠龍記 &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邵氏版) |
電影 | 1978 | 楚原(兼任導演&編劇,為編劇時使用筆名「秦雨」)、
爾冬陞、井莉、余安安 |
時間壓縮導致了大量便當及角色合併,而數位女主角的結局走向也有較大改編:楊不悔死於亂箭,殷離與黃衫女合為一角,周芷若當眾剃度,趙敏 |
天龍八部(無線82版) | 電視劇 | 1982 | 蕭笙、梁家仁、湯鎮業、黃日華 | 主要改動在後半部「虛竹傳奇」,比起匪夷所思的蕭峰鍾靈CP[109],慕容博在慕容複死後成為最終BOSS,挑釁遼王攻宋但被蕭峰以死相諌阻止了,蕭遠山最後與段譽虛竹聯手打倒不聽掃地僧勸誡依然執迷不悟的慕容博的改編倒被很多觀眾所認同。
該版虛竹扮演者黃日華在十多年後的無線97版天龍八部扮演蕭峰 |
射鵰英雄傳(無線83版) | 電視劇 | 1983 | 王天林、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楊盼盼 | 分成鐵血丹心、東邪西毒及華山論劍三部共59集。在諸多的改編中也算是經典,配樂及歌曲更是能打。當年在香港及中國大陸播出時成為現象級的人氣作品,翁美玲出演的黃蓉更是很多觀眾心目中的標桿;翁於1985年自殺,更為其添上傳奇色彩。由於此劇集至今仍然會在中國大陸不斷重播,令主演的兩位男演員黃日華及苗僑偉在當地的人氣依舊旺盛 |
楊過與小龍女 | 電影 | 1983 | 華山、蔡乃斌、張國榮、翁靜晶 | 算是精簡+幸福版,以與小龍女相處的少年期為主,但在最終戰卻大刀闊斧將旁支的角色都發了便當包括郭芙,
可喜之處是楊過沒有斷臂也沒有苦等16年就與小龍女重逢,以及李莫愁忽邪忽正、竟然鼓勵小龍女回去找楊過,不失為對悲情原著的一種救贖。 |
神鵰俠侶 | 電視劇 | 1983 | 簫笙、譚瑞銘、劉德華、陳玉蓮 | 在2004版神鵰前最為人稱道的經典神鵰便是這部83TVB版,除男女主角的氣質為金庸稱讚之外,多名配角的形象詮釋與演出也是上選,更可貴的是本劇增加了許多主角配角間的互動以豐富了原作一筆帶過的關係演變/勢力交陪/情感醞釀,若只看原作小說會納悶為何楊過撩過的妹子可以被大小武與耶律齊接收等轉變,看過這部便可以了解本劇在補完原作人物關係與互動情節的用心。 |
鹿鼎記 | 電視劇 | 1984 | 杜琪峰、梁朝偉、劉德華 | 梁朝偉飾演小寶,劉德華飾演康熙,早期的經典港劇 |
俠客行 | 1985 | 莫少聰、張復健 | 不像世外高人的圓臉大叔刀客卻要依照原作設定被叫老伯的謝煙客,採用正邪雙胞胎的設定,補述到長樂幫為抵擋俠客島徵召+幹部爭奪幫內大權而兩度找替死鬼的內情 | |
碧血劍 | 黃日華、莊靜而、毛舜筠、苗僑偉 | TVB出品。黃日華e | ||
俠客行 | 1989 | 伍潤泉、梁朝偉 | 似乎是為發揮梁朝偉在鹿鼎記/絕代雙驕的痞性以及倚天屠龍記的敦厚,擷取了韋小寶+小魚兒/張無忌的性格套入主角兄弟,加上武俠劇的俗套而大改特改、失卻了原作的路線發展,但嘗試補全許多情節跳轉: 不惡質只是頑皮的石中玉作前期主角,連謝煙客先捉到的也是石中玉、唯唯諾諾的石破天(他才是原主角)、製造江湖恐懼的天魔教眾+原作根本沒有的五毒教、最大改動是補完結局:石破天和石清夫婦相認,而且帶回俠客神功和石中玉一起修練對付有三十年內功的貝海石,而貝海石偷了俠客行中的最後一句「白首太玄經」,令石破天兄弟修練不完全。至於梅芳姑與狗雜種的不解之謎也就沒留下來讓觀眾燒腦煩心了。 | |
笑傲江湖 | 電影 | 1989 | 胡金銓、徐克、許冠傑、張學友、葉童、張敏、元華 | 林平之被鬼隱[110],改編了華山劍法與獨孤九劍成為[「盪劍式」「離劍式」「撩劍式」「挫劍式」等名稱[111],尤以『盪劍式』立下口碑熱傳一時, 另外本片的主題曲 《滄海一聲笑》 由黃霑與羅大佑、徐克共同譜曲演唱成為經典,甚至成為華人界對笑傲江湖作品的第一印象,沒看過書也聽過歌。 |
天龍八部 | 電視劇 | 1990 | 劉俊傑、梁立人、惠天賜、關禮傑 | 大量兼用組合加速劇情推進:無量山洞玉像是冰凍的李秋水、阿朱阿紫是雙胞胎 |
劍魔獨孤求敗 | 莊偉建、黃日華 | 獨孤求敗傳說的衍生作品,原作提及這位絕世高人的文字實在太少 | ||
雪山飛狐 | 1991 | 李朝永、孟飛、龔慈恩、伍宇娟、慕思成、湯鎮宗 | 實際上是1985版(TVB版,主演呂良偉、慼美珍)的翻拍。 第一部實景拍攝的武俠劇 龔慈恩長相氣質和扮相都太美,還兼演了胡一刀夫人,導致程靈素原作的外貌描寫完全被無視 結局改成了苗人鳳與胡斐相認,與苗若蘭三人歡歡喜喜走下山的喜劇結局。 片頭曲《雪中情》和片尾曲《追夢人》都是經久不衰的神曲。 | |
91神鵰俠侶 | 電影 | 元奎、黎大煒、劉德華、關之琳 | 挾帶連續劇版與劉德華的名氣趕拍而成,但本身卻處於現代背景 其實是將《城市獵人》《神鵰俠侶》與《Dick Tracy/至尊神探》等風格作品設定混在一起的速食玄幻電影 | |
92神鵰俠侶之癡心情長劍 | 1992 | |||
新鹿鼎記/神龍教 | 王晶、周星馳 | 據傳因為原作的設定刪改過多如雙兒真變雙胞胎,海大富形象崩壞等因素,讓金庸不太喜歡這部由周星馳所主演的電影版, 但金庸也曾傳真給劇組表達:周星馳演韋小寶不作第二人想[112] | ||
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 | 程小東、徐克(兼任編劇&監製)、林青霞、李連杰、李嘉欣、關之琳、任世官 | 沿用上一部的明朝時代背景,以日月神教勾結倭寇開場,引入許多日本文物,使東方不敗轉為美型的代表,改編過多導致金庸本身沒有好評,但電影演出票房評價卻極高,唯一一部令狐沖和小師妹在一起的結局。 | ||
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 1993 | 柯受良、梁朝偉、湯鎮業 | 算是鹿鼎記的後傳、穿越到現代的片子,但請了與周星馳王不見王的梁朝偉來補完 | |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 劉鎮偉、張國榮、林青霞、梁朝偉、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王祖賢、梁家輝、葉玉卿、鍾鎮濤、 | 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拍太久,資金與檔期出現問題,由劉鎮偉把同劇組演員借來拍的速成娛樂賀歲時空錯亂癲狂喜劇版,聲名卻更勝東邪西毒,不只是射鵰英雄傳,甚至包含《天龍》與《神鵰》的捏他與性轉換角色演出[113],各種原創演出與天王天后雲集搞笑的表現被視為90年代的傳世之作,就連劉鎮偉自己也無法再次翻炒重現。 | ||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 程小東、徐克(兼任編劇&監製)、林青霞、王祖賢、于榮光、李家鼎 | 完全脫離原著的續作,幾乎無視上集與原著設定,繼引入倭寇後又引入西班牙艦隊勢力開場, | ||
飛狐外傳 | 潘文傑、麥當雄、黎明、張敏、李嘉欣 | 將原著情節改編為正方反方都有無厘頭 | ||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 王晶、 |
由於使用了稍多的特效與特攝技術來強調主角的武功,加上裡面不少低級搞笑台詞,被純動作派的主角李連杰視為生涯中的黑歷史 原本打算拍三集因票房不佳腰斬一集完結,直到2019年終於釋出可以去大都的消息了,2022年才上映劇情向的剩餘兩部 當然,李連杰無法再次飾演張無忌,成為師公張三豐 | ||
太極張三豐 | 袁和平、李連杰、錢小豪、楊紫瓊 | 與上者同年、也有相關人物,除了張君寶與覺遠師父為金庸小說創作外,其餘多數為原創成分,藉由參悟太極傳達出的清淨澹泊思惟成為李連杰電影系列乃至於功夫電影中的經典傑作。 話雖如此,全劇被認爲最經典的鏡頭是大反派董天寶(錢小豪飾)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 ||
方世玉1、2萬夫莫敵 | 元奎、劉鎮偉、陳健忠、蔡康永李連杰、蕭芳芳、趙文卓、計春華、李嘉欣、郭藹明、陳松勇、鄭少秋 | 主線仍是清代的廣東民間傳說,但採用部份《書劍恩仇錄》紅花會的人物做為開場與串場 方世玉在本作有兩個貌美如花的老婆(李嘉欣、郭藹明)。 | ||
武狀元蘇乞兒 | 陳嘉上、蕭若元、周星馳、吳孟達、張敏、徐少強 | 以降龍十八掌衍生設定列表、打狗棒與丐幫作為設定基礎, 降龍十八掌從第七掌起有名字,都是有龍字的成語 | ||
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 | 1994 | 動員中港台三大天后,將原作三角關係改編成百合與七龍珠元素摻在一起組成的異類作品,堪稱華語電影唯美百合片的先驅,武功表現近乎於修仙範疇,著重於天山逍遙派的上一輩恩怨,並將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的小妹定名為巫行雲、李滄海,唯一一部阿紫沒殘沒死還能繼承天山派掌門的不知是否BadEnd改編作品。 | ||
射鵰英雄傳 | 電視劇 | 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張智霖、朱茵、羅嘉良、關寶慧 | TVB出品,監製是 | |
倚天屠龍記 | 電視劇 | 1994/1998(重製) | 賴水清、楊佩佩、馬景濤、周海媚、葉童 | 馬景濤兼任張翠山張無忌父子,葉童兼任殷素素趙敏 普遍認為是引入了瓊瑤式言情劇的風格,相比後年幾部重拍翻拍卻又變成時代經典,但破壞力怎高也高不過98年重製特效版在每集結尾由盛竹如補述一段很難笑的冷笑話,連YT放流片段都不敢再加回來… |
東邪西毒 | 電影 | 1994, 2008 | 王家衛、張國榮 | 改編過度的藝術概念性電影,因為實在拍太久,票房口碑不佳,電視台也不敢播, 觀眾在觀影之前聽到其間被引用配樂的機會反而更大。 |
神鵰俠侶(無線95版) | 電視劇 | 1995 | 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古天樂、李若彤 | 大概是顏值最高的楊過...飾演小龍女的李若彤於97年版的天龍八部中出演王語嫣。 但最絕的是自83年以來TVB拍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洪七公一角都是劉丹飾演。 |
笑傲江湖(無線96版) | 1996 | 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呂頌賢、梁佩玲、陳少霞、何寶生、何美鈿、王偉、羅樂林、魯振順 | 呂頌賢從亞視過檔無線後,因為於95版包青天中客串其中一個單元後獲李添勝賞識,出演令狐沖一角。該劇當年在香港播出時反響一般,但引進中國大陸及台灣後爆紅,還多了一堆粉絲,呂本人也始料未及,更被譽為最貼合原著的令狐沖。據呂所講,他除了是原著粉之外,本人的個性也跟令狐沖如出一轍。另外,諸多角色的選角也是神來之筆。 | |
天龍八部(無線97版) | 1997 | 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黃日華、樊少皇、陳浩民、劉錦玲、黃紀瑩、李若彤 | 無論是編劇、音樂、武打、運鏡、演員演技都屬於天花板級別, | |
神鵰俠侶 | 1998 | 賴水清、楊佩佩、任賢齊、吳倩蓮、李立群、梁家仁、陳虹、徐少強、李志希、孫興、夏文汐、季芹、劉孜、高捷 | 兼任老頑童的西毒與分攤了東邪的北丐一路活到參加完襄陽城保衛戰,南帝全程不提,剛好長得像陸展元的公孫止,李莫愁與公孫止的私情越演越誇張,楊過與小龍女在絕情谷重逢後立刻擊殺金輪法王做結… 製作人楊氏佩佩(敬稱)可稱是惡搞的超級搞手,只有這部台灣版神鵰是同期香港版(古天樂、李若彤主演)、新加坡版(范文芳、李銘順主演)三部神鵰劇之中刪改得最面目全非, | |
鹿鼎記 | 1998 | 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陳小春、馬浚偉 | TVB出品。相比梁劉版,這一版比較影薄, | |
雪山飛狐 | 1999 | 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陳錦鴻、佘詩曼、尹揚明、張兆輝 | TVB出品。 另外這版的胡一刀由黃日華飾演,並原創了胡夫人的名字劍秋,演員是邵美琪。 | |
碧血劍 | 2000 | 李添勝(兼任導演&監製)、林家棟、江華、佘詩曼、吳美珩 | TVB出品。 | |
倚天屠龍記 | 2001 | 香港TVB出品,服飾、角色形象跟原著挺相符,知名奸角演員吳啟華在此作成功轉型, 本作的滅絕師太(惠英紅飾)的形象可以説是電視劇中最符合原作的 該作是TVB迄今為止最後一部翻拍的金庸電視劇。 | ||
小寶與康熙 | 王晶、張衛健、譚耀文 | 最嚴重的是連身為主打的林心如都硬生生吞了一個便當,悲情到最高點。 | ||
笑傲江湖 | 張紀中、李亞鵬、許晴、苗乙乙、陳麗峰、巍子、李解 | 金庸原將版權以1元人民幣價格賣予CCTV,原意是希望把自己的武俠小說拍得如當年《三國演義》一般好,後來發現劇情有變遂以市價售賣版權 外景攝製很好 李亞鵬把令狐冲演成郭靖,許晴把任盈盈演成另一種黑道大小姐,恆山派的尼姑演員真的剃了光頭(!) 三定僅有 劇情在不影響大方向的前提下魔改:人物相較於原作的爭權奪利更傾向舉辦天下第一武道會,林平之當眾揭發岳不群自宮練劍被殺,練了辟邪劍法的岳不群強於練了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同樣是東方不敗討伐隊陣容,任我行被岳不群穿心而亡,向問天被斷一臂傷一足,最後 飾演風清揚的于承惠[115]同時也是華山派眾演員的武術指導 | ||
俠客行 | 2002 | 王新民、肖崗、吳健、周莉、章艷敏 | 使用了大量電腦3D特效,OP《縱橫江湖》及ED2《天仙子》均源自遊戲《劍俠情緣2》 | |
天龍八部 | 2003 | 張紀中、胡軍、林志穎、高虎 | 補完原作某些空缺情節也修改了部分情節,例如段延慶和喬峰的對決、虛竹學會北冥神功 | |
連城訣 | 2004 | 王新民、李世明、吳樾、六小齡童[119]、舒暢、何美鈿 | 除了對原作某些空缺情節補完外也加入不少原創,如有一對 該作要角的演員多有武術功底或長期拍攝動作戲,打鬥場面可謂精彩。 | |
神鵰俠侶 | 2006 | 張紀中、 黃曉明、劉亦菲、楊冪 | 劉亦菲為金庸欽點的小龍女演員,其演出非常有原作的感覺跟靈氣。黃曉明演的楊過是許多版本的楊過中唯一符合原著斷右手的(其他的楊過都是斷左手) | |
鹿鼎記 | 2008 | 張紀中、黃曉明、何琢言、應采兒 | 有部份大陸網友批評黃曉明把韋小寶演得太猥褻, | |
大笑江湖 | 電影 | 朱延平、小瀋陽、趙本山 | 以獨孤求敗事蹟製作而成的搞笑片,立意本來不錯,但奈何朱公延平的搞笑就永遠是那些冷梗、爛梗… | |
射鵰英雄傳 | 電視劇 | 胡歌、林依晨 | 飾演主角郭靖的胡歌因為車禍造成此片停拍一年,這片的特色是楊康的定位變成時好時壞,而他也未像原著一樣死在鐵槍廟而是回去牛家村跟穆念慈回去過平淡的日子, | |
倚天屠龍記 | 2009 | 于敏、張紀中、鄧超、安以軒、何琢言 | ||
笑傲江湖 | 2013 | 參考林青霞版電影東方不敗人設,與其他角色之間的關係大改:女性出身、獨孤求敗之徒[120]、加入令狐沖的戀愛關係中、恆山儀琳的親姐姐…
由於人設改變,角色性格中混入了不少原本笑傲江湖中女角所受歡迎的萌屬性,造成播放之時網路上對於東方不敗與令狐沖配對在一起的呼聲極高,霍建華同時飾演令狐沖跟楊蓮亭 | ||
天龍八部 | 鍾漢良、金起範、韓棟 | 文弱的喬峰,韓國人的段譽,跑龍套的虛竹...直到21版天龍八部出現後評價直接反轉[121],80年代大家都知道的童星金銘以33歲的年齡出演本部的天山童姥 | ||
鹿鼎記 | 2014 | 韓棟、張檬、張馨予、吳倩 |
| |
神鵰俠侶 | 劇情設定,人物設定,甚至陳妍希 也因為這部兩位主演陳曉和陳妍希締結緣分於2016年結婚,但婚後幾年雙方感情急遽下降,於2025年離婚收場 | |||
新俠客行 |
2017(傳為2014年拍攝) | 韋雄、趙箭、張紀中、蔡宜達、張嘉倪、李淨洋 | 劇情大幅簡 結局改成石破天親子/兄弟相認大團圓Good End,而過於簡化的劇情未免使此改編稍有失色 | |
射鵰英雄傳 | 2017 | 蔣家駿、楊旭文、李一桐 | 還算不錯,特別是在近期一堆金庸翻拍劇幾乎天雷滾滾的情況下難得的良心劇,只不過 | |
新笑傲江湖 | 2018 | 金琛、丁冠森、薛昊婧、丁禹兮 | 劇情大幅度魔改,金蛇劍居然有出現,勞德諾變的超年輕,雷味滿滿 劇中東方不敗變成大帥哥,還想要創立一個和諧江湖 關押任我行的黑手變成了性轉的楊蓮婷,這版本改成任我行的私生女兒 另外選角十分失敗,令狐沖演員的顏值太過稚嫩、演技也沒甚麼亮點,導致配角林平之比令狐冲還帥還像主角 | |
倚天屠龍記 | 蔣家駿、曾舜晞、陳鈺琪、祝緒丹 | 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女主角都長得一個樣子
另外該部被批評的地方在武打戲全用慢動作呈現,某段沉船劇情被網友酸把鐵達尼號搬到武俠劇來演 還有李東學演繹下的張翠山根本就是果郡王附體。沿用了94台灣版本劇主題曲《刀劍如夢》,該劇女主角之一的周海媚也因為時移世易從周芷若改演滅絕師太 | ||
新鹿鼎記 | 2020 | 馬進、張一山、張天陽、田雨、劉天佐 | 畫面黑暗前期拍得像是清裝殭屍片,劇情進展一直飆車,使得很多橋段讓人無法了解前因後果。 張一山飾演韋小寶時演技用力過猛,顏值醜陋表情浮誇,讓不少人戲稱這版應該叫「猴鼎記」。 導演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在他的理解中鹿鼎記是一部鬧劇,因此加入很多笑點,但加了太多一點都不好笑的笑點反而打亂節奏,說是有史以來最糟的金庸劇也不為過。 | |
天龍八部 | 2021 | 于榮光、楊祐寧、白澍、張天陽 | ||
倚天屠龍記之九陽神功
倚天屠龍記之聖火雄風 |
電影 | 2022 | 王晶、 姜國民、甄子丹、古天樂、徐錦江、林峰、文詠珊 | 拆成上下兩部於網路撥出。 |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 2025 | 徐克(導演編劇監製全制霸)、傅若清、施南生、肖戰、莊達菲 |
動漫畫
名稱 | 形式 | 年份 | 主導者與要角 | 講解 |
---|---|---|---|---|
(玉郎書系共通) | 漫畫 | 1969 | 黃玉郎 | 在版權意識不嚴格的年代就有相當多的抄襲引用,不論標榜在現代的龍虎門、或是在古代的如來神掌/醉拳等玉郎/玉皇朝書系作品, 一貫作風就是抄/改各家武俠小說的人物情節設定,甚至原作人物名也懶得更換,但也有部分二次創作如龍虎門版「九陽神功」包含有九陽(六脈)神劍與陰陽(乾坤)大挪移,張三豐創出與九陽九陰相仿的九霄真經等,部分原作人物劇情也可能被改出佳作。 |
義勇門 | 1992 | 黃玉郎、祁文傑、方錦歷 | 繼龍虎門後的又一致敬大作,年代設定於清末,內容包括闖王寶藏+金刀合一、紫霞神功、降龍十八掌、天下五絕、被灌多股真氣需要易筋經化解、醫毒雙仙、殺人怪醫、西方魔教、丐幫兩派汙衣淨衣之爭+外人繼任丐幫幫主、被斬斷手臂…等金庸小說名著設定與情節, 甚至主角在練功之餘還會追思起喬峰、洪七公、郭靖等歷代降龍十八掌繼承者的風範, 自此本著已隱隱然具有高級同人誌之姿,由方錦歷編出原創人物勢力、武功表現、情節與史實交錯仍能凌駕於上述金庸作品成份,而非單純地叨光續貂,算是玉皇朝書系早期的優質作品。 | |
天龍八部 | 1994 | 黃玉郎 | 還施水閣內居然有機器人用來困住硬闖的鳩摩智,降龍十八掌混入了玉皇朝內的自創招,慕容博與慕容復居然反過來吸納了掃地僧的易筋經內力又跟遼軍走在一起要興復大燕,不過因為爛尾之故倒是很合乎結局的讓主要角色如原作收場 | |
機動武鬥傳G鋼彈 | 動畫 | 今川泰宏 | 本身即是以香港武俠電影文化為主要特色,甚至有香港版專用廣播劇與粵語配音歌曲,使東方不敗多出第三種形象、甚至將東西方不敗又升級為東南西北中央不敗,連笑傲江湖跟風雲再起也變成機體名稱了。 | |
俠客行 | 漫畫 | 1997 | 黃玉郎 | 以藍紅眼區分石中堅與石中玉雙胞胎身分,玄鐵令變成了玄鐵刃,謝煙客的仇家弟子名為仇恨煙,且收了石中玉為徒 更加突破的是在SARS疫期間為了鼓舞香港市道,居然出了BADEND與該期後延續出版的GOODEND兩種結局版本 |
神鵰俠侶コンドルヒーロー | 動畫 | 2001 | 日本アニ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翡翠動畫(香港) | 目前唯一改編為動畫的金庸作品
分作三部,第一部港日合作製作,但自第二部起由香港方面獨立製作,作畫也自第二部起開始出現崩壞,武打方面則是沒有可看之處 |
射鵰英雄伝EAGLET | 漫畫 | 2009 | 白井三二朗 | 萌化大頭娃黃蓉、沒瞎沒老的病嬌梅超風、瀏海遮眼的男主角郭靖、衰老無神的洪七公…作為日漫重新詮釋中華武俠題材的又一次嘗試還能忍得下去。此作最後腰斬收場,而楊康順勢洗白和穆念慈Happy End |
射鵰英雄傳 | 漫畫 | 2012 | 黃玉郎 |
遊戲
名稱 | 年份 | 開發商 | 講解 |
---|---|---|---|
射雕英雄傳 | 1993 | 智冠科技 | 由於當時冒險遊戲當道(Sierra的宇宙傳奇、國王密史系列,還有魯卡斯公司的猴島小英雄等等)因此智冠也跟著作了一款,不過劇情很短
最後的桃花島迷陣倒是有點解謎的感覺 |
笑傲江湖 | 動作類遊戲,劇情魔改很大,而且難度極高,不用FPE什麼的幾乎不可能通關。 | ||
倚天屠龍記 | 1994 | 比起樓上兩款的完成度有再提升,基本屬於金庸群俠傳的雛型 兼具解謎,吐槽點有兩個:前期劇情還算是照原著進行蝶谷醫仙篇後即出現亂入的日月教眾與東方不敗留字,用於加速跳接情節,但萬安寺篇後卻跳到屠獅大會;人物立繪畫風偏向驚悚… | |
金庸快打 | 1995 | 13個金庸小說角色集一身的格鬥遊戲,但選角不佳、角色型象崩壞(例如說話很活潑的 | |
金庸群俠傳 | 1996 | 以自創人物進入金庸世界尋找十四本小說的冒險,也引起了不少倒果為因的二次設定混淆,例如最強拳法野球拳與左右互搏必須資質低等等 | |
射鵰英雄傳 | 1999 | SCE | PS上第一款日製的中文遊戲,也將射鵰英雄傳大部份的內容都呈現出來 前半還算還原原作,但後半可能因為經費或CD容量不足而改動大量設定 但因為銷量不好,原預定推出《神鵰俠侶》的計畫也因此告吹 |
笑傲江湖之日月神教/五嶽劍派 | 2000, 2001 | 昱泉 | 分成兩部曲,日月神教的劇情演到打東方不敗,特色是有許多的招式連貫,五嶽劍派則是接續劇情 |
俠客風雲傳 | 2015 | 河洛工作室 | 金庸群俠傳 |
俠客風雲傳前傳 | 2016 | 樓上的前傳,更多事物解說強調跟金庸原作的關聯性甚至還有兩位金庸原作角色沒死變成人瑞來演出,分別是助拳人天璣道人(郭破虜)和最後大魔王辟邪老人(林平之) |
參見
回應
備註
- ↑ 不過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孽戀傳遍全國,也影響了後輩查良鏞的印象,所以先將陸小曼暱稱『小龍』引用為《神鵰俠侶》的失貞女主角,又把徐志摩筆名『雲中鶴』設定為天龍八部的四大惡人之一,
至於『表哥多風流』則是中國歷代名門望族常有表親婚而對文學創作產生的影響,姑且不算在徐志摩頭上。 - ↑ 《笑傲江湖》後記
- ↑ 劉德華曾飾演《神鵰俠侶》的楊過
- ↑ みやびつづる所畫的成人漫畫肉嫁裡的角色之一
- ↑ 因"射鵰"一詞與毛澤東作詞"沁園春"中詞句"只識彎弓射大鵰"暗合,為防台灣警備總部毀禁,當時的出版社改名大漠英雄傳
- ↑ 本來是打算將越女劍與古籍《卅三劍客圖》的每張圖都創作一篇故事的,但金庸只寫完越女劍就沒力了,三十三篇劍客傳只好以版畫+白話文改寫+短評附錄做結
- ↑ 見《鹿鼎記·後記》,但有部分書名是在中期版本才改成現行書名的。另外為求工整,短篇小說《越女劍》並未列入這兩句之內
- ↑ 不過這版本的段譽看著一個卻想另一個就是
- ↑ 嚴格來說其實應該算為架空時代,因為金庸在後記中說明:“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
- ↑ 《鹿鼎記》中有提及獨孤求敗和令狐冲,澄觀在談及這兩人時用上「前朝」兩字,所以《笑傲江湖》所屬年代應為《鹿鼎記》所在的清朝的前一朝代,即是明朝。
- ↑ 吳六奇在《鹿鼎記》後半段被歸二娘和歸鍾所殺
- ↑ 不過目前連城訣的改編影視作品皆在2005年之前,所以時代考據都是以過往的主流明朝為主
- ↑ 除了殷利亨因名字沒有意象,而在第二版被改為梨亭(一版還是叫利亨),其餘全依史實鋪敘
- ↑ 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鴛鴦刀
- ↑ 從結尾大理國由鎮南王一系(文安帝段正淳、宣仁帝段譽)受禪與宋哲宗親政的暗示來看,應該是哲宗紹聖初年的故事。也就是說,楚王重元被金大俠續了三十年的命
- ↑ 總領漢地政事的南院樞密使與南北大王的直屬上司北院樞密使同級別(也就是說比南院大王級別要高),但也不是常駐南京,而是隨遼國皇帝四時缽鈉的
- ↑ 又,蕭峰原型之一的耶律仁先確實擔任過南院樞密使,並且在重元之亂中救駕且誅殺耶律重元後晉位王爵並加授大於越(相當於漢制的太師)
- ↑ 見《金庸梁羽生合論》,但當時署名為「佟碩之」,多年後主導這篇文章的羅孚才爆出真相。
- ↑ 《射鵰英雄傳》楊康推穆念慈,《神雕俠侶》小龍女被強暴,《天龍八部》的「陰陽和合散」,《鹿鼎記》更是多到不行,光是建寧公主一人就寫了好幾次…
- ↑ 例如笑傲江湖的令狐沖,在受傷而無內力之下僅用獨孤九劍做出的簡樸刺擊,竟然可以變成隻身飛來飛去劍光四射;或又是以拙勝巧的亢龍有悔,變出龍型氣勁滿天飛舞
- ↑ 到神雕俠侶後期大多都已經離世,所以出現新‧天下五絕:東邪(黃藥師)、西狂(楊過)、南僧(一燈大師)、北俠(郭靖)、中頑童(周伯通)。
- ↑ 像是中神通: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周伯通(後來成了新五絕之首)、第一次華山論劍因故不克參加的鐵掌幫幫主:裘千仞、和神雕俠侶中提到的古墓派祖師林朝英,以及援助蒙古軍的西藏高手金輪國師(舊稱金輪法王)等等。
- ↑ 回疆地區出身
- ↑ 也是回疆地區出身,而且性格意外比姊姊還狠
- ↑ 為鐵膽莊周仲英的女兒,而鐵膽莊地處西北,也算是邊境。
- ↑ 舊版叫溫青青,新版從父姓
- ↑ 焦婉兒,何鐵手,阿九等比她更吸引讀者,金老先生果然厲害!
- ↑ 出身、性格和境遇都跟《連城訣》的凌霜華相似
- ↑ 絕對不是柳生九兵衛
- ↑ 定位上跟十字教的修女一樣,只是因為剃光頭比較萌不起來,所以現今絕大部分創作都用修女
- ↑ 喜歡青青,甚至因此叛逃到袁承志那邊,但她發現青青是女人後立刻YOOOOOOOOOOOOOOOO了
- ↑ 癡情跟病嬌只有一線之隔,就看各位如何解讀了
- ↑ 第一版被楊康強姦的少女,後生下楊過,但在第二版消失,其角色由穆念慈兼任,由於關乎楊過的生母,所以這段修改在讀者群之間有很大的爭議
- ↑ 下得山來,但見事事新鮮,她又怎識得道路,見了路人,就問:「你見到楊過沒有?」 肚子餓了,拿起人家的東西便吃,也不知該當給錢,一路之上鬧了不少笑話。但旁人見她
天然天真美貌,不自禁的被她萌倒都加容讓,倒也無人與她為難。 - ↑ 因為當時她跟楊過還不是情侶,故加上刪除線
- ↑ 雖然立場上她沒有與楊過為敵,但也別忘了楊過會那麼慘有一半是她搞出來的
- ↑ 除了沒有委員長的身份外,其他條件完全符合
- ↑ 戲分少且登場不是被打退就是被坑,最後李莫愁為了逃避情花陷阱還把她當成墊腳石用
- ↑ 嫁給公孫止這個薄情郎、又被公孫止搞成廢人棄於鱷魚潭
用過就丟。在楊過協助下,好不容易重見天日、取代公孫止成為絕情谷主,但才過一個月不到就與公孫止一同摔死囂張沒有落魄的久。不過因為她個性本就不好,算起來也是罪有應得 - ↑ 這個有爭議,鐵掌幫本來是跟丐幫並列的名門正派,是她哥接手後才歪掉的
- ↑ 魔教(天鷹教)應該可以算黑道
- ↑ 曾經偽裝成張翠山殺人,把罪名推到他身上
- ↑ 死前遺言「無忌,你長大後要提防女人騙你,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在現今社會來看可謂金玉良言
- ↑ 曾偽裝成張無忌,但很輕易地被張三豐看穿了
- ↑ 後半限定
- ↑ 直至退場仍是心許當年蝴蝶谷咬她的少年張無忌
- ↑ 波斯明教的聖女
- ↑ 平時易容成金花婆婆的樣子
- ↑ 連身為強者之一的滅絕師太,都要告誡徒弟們聽到她的咳嗽聲要馬上迴避
- ↑ 故事中一度以為和喜歡上的袁冠南是兄妹,但隨後才知道不是。
所以後來的段譽是抄他們的 - ↑ 在絕大部女角都肌膚勝雪的武俠小說世界,程靈素是少數膚色偏深的異類。「見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髮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她外表長相似乎已有十六七歲, 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嚴格來說她不算黑肉,只是營養不良發育不好,以外形而論也算不上美女,但眼神丰采不凡又心思細密,不過因為影視版本吸睛勝於還原人設的收視率需求,外加孟飛版的龔慈恩(白膚圓潤)以及電影版李嘉欣(隆準高鼻高瘦)的扮相是太過經典,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
- ↑ 治療好苗人鳳後,就跟胡斐兩人一路易容到天下掌門人大會。
- ↑ 其父凌退思雖為知府,但另一身份是兩湖龍沙幫幫主
- ↑ 其實狄雲一直都沒有怎樣為難水笙,甚至還在和血刀老祖同行時多次嘗試暗中助她脫險,反而水笙因為對狄雲裝束的誤會而經常疑他對自己不利,更有數次幾乎把他殺死,直到他忍不住狂罵一切時才發現自己誤會他
- ↑ 初以為是段譽之妹,後發現實為堂妹
- ↑ おたく意味,在家極度熱衷於某些事情(看武學書)。其實和易經宅段譽有相似之處
- ↑ 主角和別人對打時就在旁邊背出對方的招式來頭,下一步和其破解方法,和某家裡蹲修女完全一樣XDDDDD(不過不影薄就是了)
- ↑ 《天龍八部》簡直就是人數不夠的《其中一個是妹妹》,尤其是女主角們都是主角名義老爸的私生女,跟最後才發現主角根本不是老爸親生的這兩點。
金先生果真不凡 - ↑ 愛上主角時12歲
- ↑ 沒有機會跟段譽相認,而且她喜歡的是蕭峰(養姓喬)
- ↑ 絕對是金庸筆下最強的,而且她自己都說她的易容術不是跟人學的(雖然母親阮星竹也擅長易容),而是從小喜歡扮裝成不同人(?),久而久之就想扮成誰都可以了(!)
- ↑ 移至: 62.0 62.1 蘇州話
- ↑ 阿朱的妹妹,雖然有見面但段譽似乎不知道那是他妹
- ↑ 企圖弄瞎蕭峰讓他永遠在自己身邊,其實原因是當金庸出國時倪匡曾代金庸寫小說,不過因為討厭而惡搞地寫盲阿紫,結果害金庸回來時想盡辦法將劇情拉回來,但也因此更突顯阿紫的壞嬌,也成金庸大師傳說的其中一章
- ↑ 被蕭峰打傷後蕭峰照顧了阿紫很長時間,當然包括大小二便
- ↑ 第三版段譽希望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而與之結為義兄妹
- ↑ 由於段正淳當自走炮,刀白鳳一怒之下跑去逆推段延慶,由於是女方主動所以不是NTR。但從小說形容段延慶當時簡直像喪屍(重傷+身上有蛆蟲),這樣還可以被逆推兼首打席全壘打,除了刀白鳳夠悲憤,段延慶也真夠厲害(大理段家的血統?)
- ↑ 擺夷族族長的女兒,這麼一來所有的謎都解開了XD
- ↑ 得不到手的就要毀掉,嚴格來說這已經是心理變態甚至反社會人格了
- ↑ 一直假裝是石破天的生母,直到最後才被發現仍是處子
- ↑ 石清:「你樣樣比我閔師妹強,不但比她強,比我也強。我和你在一起,自慚形穢,配不上你。」
原來早在好人卡被發明前,基本概念已經被金老先生使用了。真乃神人...(ry - ↑ 連載版跟三聯版被丁璫殺死,衣服還被撕爛並脫掉褲子偽裝成被逼姦殺害,新修版沒死
- ↑ 初登場時表現得就像無知的村姑,實際上...
- ↑ 知道范蠡愛的是西施之後...
- ↑ 能只憑手上的竹棒(還抱著一頭羊)單人匹馬在二千越軍來去自如,無人能阻,而越軍只不過學了她一點劍法就足以大破吳軍,假如學全了恐怕更加厲害。
- ↑ 「我是要仗著你的神妙劍法護送脫險,這才用藥物延你性命,免得你突然身死,我便少了個衛護之人。可不是對你...對你有甚麼好心,更不是想要救你性命,你記住了。」
- ↑ 「都是你不好,教江湖上這許多人都笑話於我。倒似我一輩子……一輩子沒人要了,千方百計的要跟你相好。你……你有甚麼了不起?累得我此后再也沒臉見人。」(怒)
- ↑ 「我叫祖千秋他們傳言,是要你……要你永遠在我身邊,不離開我一步。」(羞)
- ↑ 類似殷素素,日月神教可以算黑道。而且完全符合黑道大小姐的全部屬性(見黑道大小姐條目)
- ↑ 初次出現時裝扮成老太婆,後來又裝扮成大漢
- ↑ 在五嶽併派時裝扮成大漢
- ↑ 其實岳靈珊只當令狐沖是哥哥
(令狐沖淚目),而且林平之已經自己砍掉重練了,並沒有真的推倒岳靈珊 - ↑ 相對於其他女主角,儀琳顯得十分普通,不過算是一個大好人
- ↑ 曲非煙在新版中分別於第四、第五和第七章出場,並於第七章遭到殺害
- ↑ 苗族
- ↑ 其實應該比令狐沖年長
- ↑ 劇中幾名高手都敬佩她的為人、膽識,並稱呼其為「寧女俠」,就連壞掉後的林平之依舊尊稱她「師娘」
岳不群你看看你 - ↑ 定靜師太、定閒師太、定逸師太
- ↑ 定閒師太很少出庵,不過對江湖大事還是瞭若執掌。
- ↑ 不但裝扮成女性,甚至還在房子內刺繡
- ↑ 為習得葵花寶典而致,其實這句話的來源就是笑傲江湖
- ↑ 習得辟邪劍譜後穿著翠綠,袍角和衣袖都繡了深黃色花朵的衫子,被任盈盈吐槽「衣衫好花!」
- ↑ 原本家境不錯,但家族因擁有辟邪劍譜被青城派滅門,逃亡期間被迫行乞,又先後被余滄海和木高峰要脅,之後又被岳不群所傷兼騙走劍譜。後來重得並修習劍譜後向余滄海等人報復時也被木高峰弄得雙目失明,最後還被令狐沖囚禁在西湖底的囚室(雖然從他後來投靠左冷禪並殺死了岳靈珊來看算是罪有應得)。
- ↑ 辟邪劍譜和葵花寶典同出一系,所以(RY。
- ↑ 在一連串的不幸事件後變得更陰鬱,而在報復成功同時失明後性情更變得極為多疑,不但十分憎恨岳不群和令狐沖,甚至為了投靠左冷禪而殺死了岳靈珊
- ↑ 根據任盈盈最後的說法,林平之的結局是被令狐沖
當寵物養留在梅莊地下室。 - ↑ 辟邪劍譜(RY
- ↑ 在跟令狐沖的一次對決中為了瞞騙左冷禪等高手自己功力而不惜在踢倒令狐沖時用內力自斷腿骨
- ↑ 儀琳的父親不戒和尚逼迫他加入恆山派,但又擔心他欺負恆山女弟子,所以…
- ↑ 多次把韋小寶欺騙入圈套,而且事前沒被機靈的對方看出破綻,但可能只是因為韋爵爺看到心怡的美人就什麼都不管了(見第4集被桑結與蒙古王子逮住時的抱怨:我也糊塗,明明聽得鄭克塽說約了蒙古王子在此見面,怎不防到這一著?我一見阿珂,心裡就迷迷糊糊的,連老子姓什麼也忘了)
- ↑ 星爺版限定
- ↑ 後段揭示她其實是假太后毛東珠與鄧炳春(一說為瘦頭陀)所生
- ↑ 韋爵爺果然是NTR好手﹐七位夫人有四位是搶人家的!
- ↑ 雖然韋小寶沒有對她毛手毛腳的就是…
- ↑ 韋小寶心想:「公主殿下,那有這般亂七八糟的?」但隨即想到,康熙御妹建寧公主的亂七八糟,實不在這位羅刹公主之下,凡皇帝御姊御妹,必定美麗而亂七八糟,那麽這公主必是真貨。
證實公主和癡女是相關萌屬性 - ↑ 張翠山、殷素素部分的節選,角色及組織
還有兵器也盡數改名,如:張翠山→余乾文、殷素素→蘇皎皎、俞岱岩→鄭坤元、武當派→玄山派、張三豐→(獨臂道長)田豐……等 - ↑ 版權方面,在當時的台灣盜印盜抄偽托發行的盜版行為猖獗,且金庸系列的骨幹書目《射鵰英雄傳》名又正好應了毛澤東《泌園春》詞的一句『只識彎弓射大鵰』頗有為匪宣傳之嫌
雖然金庸後來也的確投身到大中華左膠的陣營去了,故曾經遭到一段時間的冷遇 - ↑ 如令狐沖→南宮松、田伯光→郝傑英、日月神教→朝陽神教、獨孤九劍→重陽九劍、東方不敗→司馬無忌、葵花寶典→櫻花寶典等
- ↑ 因為該版阿朱和鍾靈由同一人扮演
- ↑ 還沒正式出場就被東廠特務殺了,後來由一位名為歐陽全 (張學友飾) 的東廠特務頂替潛入華山派行事
- ↑ 原作中的華山劍法都是四字詞語,獨孤九劍分別是針對各類兵器武功的破法『破劍式』、『破索式』等,而電影的設定則是從敗招演變出來
- ↑ 其實明報連載版的韋小寶的確是會不少武功的,至少比現在流行的版本更肯用心學武,甚至還練成了獨門武功
- ↑ 金輪國師與周伯通分別由女星張曼玉與劉嘉玲演出,還有段王爺在女裝狀態與黃藥師跳舞歌唱的場面
- ↑ 最早在明報連載的張無忌就是這樣,金庸喪子後在合訂本上將其子性格寫入張無忌身上,因此變得溫吞被動
- ↑ 後在2004年的《連城訣》飾演梅念笙
- ↑ 原作中王語嫣誤以為是化功大法的台詞被改為吸星大法,另外根據修訂版笑傲江湖的內容,吸星大法確實是集段譽所習得的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的殘篇匯集而成的武功
- ↑ 劇中烏老大曾在虛竹帶天山童姥逃跑時說「管他什麼少林武當...」。事實上天龍八部的背景年代是北宋末年,而武當派是元代才成立。
- ↑ 原作是中了「悲酥清風」昏迷後被華赫艮補刀殺死;另外雖說這一修改挺符合雲中鶴的好色個性,但同時也忽略了要必須要先嗅一種帶有惡臭的解藥後才可解「悲酥清風」之毒,嚴格來說也是BUG情節
- ↑ 飾花鐵幹,跟吳樾皆飾演過《西遊記》中主角孫悟空。
- ↑ 獨孤求敗比風清揚還年輕,這點跟後來風清揚手上的獨孤九劍來源起衝突,不過于大媽似乎忘了這件事
- ↑ 播到收視不佳慘遭腰斬,造成三大三主角之一的虛竹只出場一集變成龍套角
- ↑ 此版石清夫婦直接就為長子取名石破天,但縱觀全劇卻並未發現完整的「石破天」三字;至於石中堅、史億刀則是完全消失
- ↑ 口頭禪:「很好,很好,很好啊!」
- ↑ 遊戲中有一段是必須要護送林平之回家,一旦林平之被殺就會GAME OVER,但林平之作為NPC簡直是笨到不行,只會直直上前送死
- ↑ 小龍女篇,段譽篇
- ↑ 遊戲尾王是歐陽鋒卍解變的大蛤蟆,被打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