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遊戲公司」:修訂間差異

出自Reko 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JoedanWong留言 | 貢獻
Kkusanagitw留言 | 貢獻
 
(未顯示由 1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8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h0|電子遊戲公司(コンピュータゲームメーカー・ブランド/Video game company)}}
{{h0|電子遊戲公司(コンピュータゲームメーカー・ブランド/Video game company)}}
備註遺失參閱電子遊戲公司 - Komica wiki (archive.org)


== 日本的公司名單 ==
== 日本的公司名單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
|-
第23行: 第21行:
|1889年9月23日
|1889年9月23日
|早期為日式紙牌公司,電子遊戲部門於1970年代成立,至今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
|早期為日式紙牌公司,電子遊戲部門於1970年代成立,至今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
FC與SFC時期都非常高產且多為高品質,之後出產量變慢,但品質依然高[1]
FC與SFC時期都非常高產且多為高品質,之後出產量變慢,但品質依然高<ref> 因為主機性能的進化、製作遊戲的成本提高與大作主義興起的緣故,產量變慢已經是所有遊戲界的常態了</ref>
|ACT、AVG...基本上全類型通吃
|ACT、AVG...基本上全類型通吃
|《[[瑪利歐系列|瑪利歐]]》<br>《[[薩爾達傳說]]》<br>《[[銀河戰士系列|銀河戰士]]》<br>《[[星之卡比]]》<br>《[[聖火降魔錄]]》<br>《[[精靈寶可夢]]》<br>《[[任天堂明星大亂鬥]]》<br>《[[動物森友會系列|動物森友會]]》<br>《[[Splatoon]]》<br>《[[異域神劍]]》
|《[[瑪利歐系列|瑪利歐]]》<br>《[[薩爾達傳說]]》<br>《[[銀河戰士系列|銀河戰士]]》<br>《[[星之卡比]]》<br>《[[聖火降魔錄]]》<br>《[[精靈寶可夢]]》<br>《[[任天堂明星大亂鬥]]》<br>《[[動物森友會系列|動物森友會]]》<br>  《[[皮克敏]]》<br>《[[Splatoon]]》<br>《[[異域系列#異度神劍(ゼノブレイド)|異域神劍]]》
|多數為下載版,畫面與操作都沒有改變(不過有些例外)。
|多數為下載版,畫面與操作都沒有改變(不過有些例外)。
|同時為家用電子遊戲主機生產商。
|同時為家用電子遊戲主機生產商。
第35行: 第33行:
|品質上的部分NAMCO還可,但BANDAI那部份只要有動漫角色,就算多雷也有人買。
|品質上的部分NAMCO還可,但BANDAI那部份只要有動漫角色,就算多雷也有人買。
|ACT、AVG、FTG、RPG
|ACT、AVG、FTG、RPG
|《Pac-Man(吃豆人)》<br>《[[傳奇系列|時空幻境]]》<br>《[[鐵拳]]》<br>《劍魂》<br>《召喚夜想曲》
|《[[Pac-Man|Pac-Man(吃豆人)]]》<br>《[[傳奇系列|時空幻境]]》<br>《[[鐵拳]]》<br>《[[劍魂]]》<br>《召喚夜想曲》
|目前最常再版的就是時空幻境系列,尤其是初代《TOP》,已經移植/重製四次,而《TOD》也不惶多讓的含PS版的出了三次。
|目前最常再版的就是時空幻境系列,尤其是初代《TOP》,已經移植/重製四次<ref>PS→GBA→PSP→PSP</ref>,而《TOD》也不惶多讓的含PS版的出了三次<ref>几年前比較大的通病是拿半成品出來,過了幾個月或一兩年宣布在別的主機上推出移(ㄔㄨㄥˊ)植(ㄓˋ)(典型例子是《TOG》),也因此引起了為了TO而買主機的部分玩家的不滿。</ref>
|同時跨足模型與玩具市場
|同時跨足模型與玩具市場
BANDAI也曾嘗試著發展家用遊戲機與掌上遊戲機,但下場都是認賠殺出。
BANDAI也曾嘗試著發展家用遊戲機與掌上遊戲機,但下場都是認賠殺出。
1990年代末期轟動一時的電子玩具「たまごっち(塔麻可吉)」不止大賣,還拯救了BANDAI避免被SEGA併購<s>造成SEGA淚目</s>。
1990年代末期轟動一時的電子玩具「たまごっち(塔麻可吉<ref>早期俗稱電子雞</ref>)」不止大賣,還拯救了BANDAI避免被SEGA併購<s>造成SEGA淚目</s>。
|-
|-
|TAITO
|TAITO
第46行: 第44行:
|
|
|ACT、AVG
|ACT、AVG
|《Space Invaders(太空侵略者)》<br>《泡泡龍》<br>《大流士
|《Space Invaders(太空侵略者)》<br>《[[泡泡龍]]》<br>《Darius(太空戰鬥機)
|
|
|知名街機遊戲製作公司。
|知名街機遊戲製作公司。
此外曾在此社擔任遊戲設計師的三辻富貴朗那個為理想而對遊戲業界鞠躬盡瘁,最後過勞死的人生也很有名<s>遊戲業界的諸葛亮</s>。
此外曾在此社擔任遊戲設計師的三辻富貴朗那個為理想而對遊戲業界鞠躬盡瘁,最後過勞死的人生也很有名<s>遊戲業界的[[諸葛亮]]</s>。
|-
|-
|SEGA
|SEGA
第55行: 第53行:
|90年代時技術和創新一度超越<s>未來</s>其他公司(但品質有很大落差),不過現在似乎已無法重回以前風光了。
|90年代時技術和創新一度超越<s>未來</s>其他公司(但品質有很大落差),不過現在似乎已無法重回以前風光了。
|ACT
|ACT
|《[[音速小子系列|音速小子]]》<br>《VR快打》<br>《VR戰機》<br>《櫻花大戰》<br>《戰場女武神》<br>《[[人中之龍]]》<br>《夢幻之星》
|《[[音速小子系列|音速小子]]》<br>《VR快打》<br>《VR戰機》<br>《[[櫻花大戰]]》<br>《戰場女武神》<br>《[[人中之龍]]》<br>《[[夢幻之星]]<br>《[[動物朋友|動物朋友3]]》<ref>營運權及製作團隊已於2021年8月1日移轉至Appirits</ref>
|
|
|2001年退出家用主機的製作。
|2001年退出家用主機的製作。
雖然街機與家用機市場的榮光不再,但是隨著街頭電子遊樂場的經營型態轉變,SEGA的機台比例仍然為遊樂場的大宗,特別是在夾娃娃機上。不過在2019肺炎疫情下生意大受打撃,並因夾娃娃機夾不到奬品事件鬧大而炎上<s>,近年風評很差</s>
雖然街機與家用機市場的榮光不再,但是隨著街頭電子遊樂場的經營型態轉變<ref>從以遊玩電子遊戲為主轉變為各式益智遊戲,諸如投籃機、氣動球</ref>,SEGA的機台比例仍然為遊樂場的大宗,特別是在夾娃娃機上。不過在2019肺炎疫情下生意大受打撃,並因夾娃娃機夾不到奬品事件鬧大而炎上<ref>店員堅稱能夾到娃娃,結果在警察前夾了300次仍失敗</ref><s>,近年風評很差</s><ref>例如OLG更新把人家的SSD炸掉、丟大錢拿一些經典舊作<s>包括一開始便是手遊且仍在營運的CC</s>出新手遊結局爆死收場等</ref>
|-
|MICHELL CORPORATION
|1960年2月1日
|其中以軌道式三消方塊遊戲《Puzz Loop》最為有名,甚至因此出現仿作,尤其下面Popcap Games的《祖瑪》
|PUZ、ACT
|《Puzz Loop》<br>《Cannon Dancer》
|
|2013年因為財務問題而宣布停止活動<br>但後來ININ Games獲得了其旗下遊戲《Cannon Dancer》的授權而令該作推出復刻版
|-
|-
|KOEI TECMO
|[[KOEI TECMO]]
|1967年(TECMO)
|1967年(TECMO)
1978年7月25日(KOEI)
1978年7月25日(KOEI)
第66行: 第72行:
|2005年每況愈下,近期有略為改善。
|2005年每況愈下,近期有略為改善。
|ACT、FTG<s>、SLG</s>
|ACT、FTG<s>、SLG</s>
|《真‧三國無雙》<br>《[[戰國無雙]]》<br>《生死格鬥》<br>《忍者外傳》<br>《零》<br>《金色琴弦》
|《[[真‧三國無雙]]》<br>《[[戰國無雙]]》<br>《[[生死格鬥]]》<br>《忍者外傳》<br>《[[零系列|]]》<br>《[[遙遠時空]]》<br>《[[金色琴弦]]
|SLG《三國志》、《信長之野望》常常推出加強版追加資料片,令一個遊戲可以賺兩筆,而且衍伸到了無雙系列。
|SLG《三國志》、《信長之野望》常常推出加強版追加資料片,令一個遊戲可以賺兩筆,而且衍伸到了無雙系列。
受限於技術力,跨平台最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而從PC跨到主機上面會追加很新要素,而且不會移植回PC。<s>PC玩家之死</s>。
受限於技術力,跨平台最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而從PC跨到主機上面會追加很新要素,而且不會移植回PC。<s>PC玩家之死</s>。
PSP世代常常把經典作品移植如三國志五、列風傳等移植到PSP版,但本世代很少再版遊戲。
PSP世代常常把經典作品移植如三國志五、列風傳等移植到PSP版,但本世代很少再版遊戲。
|少數還在發行一般向PC Game的日本遊戲公司。
|少數還在發行一般向PC Game的日本遊戲公司。<s>不過近兩年因爲[[Steam]]的普及也沒有什麽優勢了</s>
高單價。歷史模擬系列的價格是從10800円算起。代理的價格是新台幣1800。造就了光榮高單價的印象。
高單價。歷史模擬系列的價格是從10800円算起。代理的價格是新台幣1800。造就了光榮高單價的印象<ref>事實上模擬遊戲的價格都偏高,由System Soft製作的《天下統一》系列之單價也是訂在與光榮相同的價位。其根本原因為資料收集所需要的費用。</ref>
|-
|-
|[[KONAMI]]
|[[Konami]]
|1969年3月21日(創業)
|1969年3月21日(創業)
1973年3月19日(公司化)
1973年3月19日(公司化)
|也是一間遊戲多元化且品質高的遊戲開發商。
|也是一間遊戲多元化且品質高的遊戲開發商。<br>自從早川英樹擔任社長後把業務過份集中於手機遊戲平台,直接或間接迫走知名製作人而飽受批評(FUCKonami)。
自從早川英樹擔任社長後把業務過份集中於手機遊戲平台,直接或間接迫走知名製作人而飽受批評(FUCKonami)。
|ACT、音樂遊戲、紙牌遊戲
|ACT、音樂遊戲、紙牌遊戲
|《[[惡魔城系列|惡魔城]]》<br>《[[潛龍諜影系列|潛龍諜影]]》<br>《實況野球》<br>《魂斗羅》<br>《沉默之丘》<br>《純愛手札》<br>《兵蜂
|《[[惡魔城系列|惡魔城]]》<br>《[[潛龍諜影系列|潛龍諜影]]》<br>《實況野球》<br>《[[兵蜂系列|兵蜂]]》<br>《魂斗羅》<br>《沉默之丘》<br>《[[純愛手札]]》<br>《[[純愛手札GS]]
|
|
|音樂遊戲帶起了新一波的專屬控制器銷售風潮,另外紙牌方面請參見遊戲王條目。
|音樂遊戲帶起了新一波的專屬控制器銷售風潮,另外紙牌方面請參見[[遊戲王集換紙牌遊戲|遊戲王條目]]
|-
|SUNSOFT
|1971年
|原先是製作自動售票機及柏青哥等機台業務,而後投入街機遊戲製作後正式踏入電玩市場
|ACT、PUZ
|《アラビアン》<br>《へべれけ》<br>《いっき》<br>《超惑星戰記》<br>《上海》<br>《ギミック!》<br>《ギャラクシーファイト》<br>《わくわく7》
|
|有一段時間停止遊戲製作並將其旗下IP授權給別的遊戲廠商製作,而後隨著《[[超惑星戰記ZERO]]》系列等授權作品取得市場上的大成功而得以於2022年回歸電玩市場並重啟電玩製作
|-
|-
|HUDSON
|HUDSON
|1973年5月18日
|1973年5月18日
2012年(被KONAMI併吞)
2012年(被Konami併吞)
|在FC、PC-E時期風光了一段日子,不過自從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便衰落起來。
|在FC、PC-E時期風光了一段日子,不過自從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便衰落起來。
|ACT、AVG、FTG
|ACT、AVG、FTG
|《轟炸超人》<br>《高橋名人冒險島》<br>《桃太郎電鐵》<br>《天外魔境》<br>《獸人格鬥》
|《[[轟炸超人]]》<br>《高橋名人冒險島》<br>《桃太郎電鐵》<br>《天外魔境》<br>《獸人格鬥》
|
|
|曾和NEC共同開發PC-Engine、PC-FX。
|曾和NEC共同開發PC-Engine、PC-FX。
現在則是在經營卡拉OK系統「JOYSOUND」。
現在則是在經營卡拉OK系統「JOYSOUND」。
高橋名人(高橋利辛)為本公司的遊戲形象代言人,並且獨創出「16連打」這個高速連打特技,同時也推出不少相關周邊,Konami併吞Hudson之後,高橋名人於Hudson離職,並於2016年開始擔任e-Sport促進機構代表理事。
高橋名人(高橋利辛)為本公司的遊戲形象代言人,並且獨創出「16連打」<ref>10秒內連按160次</ref>這個高速連打特技,同時也推出不少相關周邊<ref>但高橋名人後來參加日本節目時有自爆自己只是一般的程式設計師加上電玩技術非常不好,只是Hudson剛好想為自家遊戲增加買氣而推舉他來當形象代言人,因此高橋名人也開始著邊做遊戲邊狂練遊戲技術的爆肝生活,甚至也因此睡過頭而錯過一些相關的大型活動</ref>,Konami併吞Hudson之後,旗下遊戲全數歸為Konami所有,高橋名人於Hudson離職,並於2016年開始擔任e-Sport促進機構代表理事。
|-
|-
|Irem
|Irem
第102行: 第115行:
|ACT、STG
|ACT、STG
|《成龍踢館》<br>《R-TYPE系列》<br>《大力工頭系列》<br>《Gun Force》
|《成龍踢館》<br>《R-TYPE系列》<br>《大力工頭系列》<br>《Gun Force》
|
|除了R-TYPE等部分遊戲歸為Granzella所有以外,其他皆為TOZAI GAMES再版
|後辻本憲三辭去本社社長並另起爐灶成立CAPCOM(見CAPCOM一欄)。
|後辻本憲三辭去本社社長並另起爐灶成立CAPCOM(見CAPCOM一欄)。
1994~1997年間的空窗期間接讓不少製作團隊出走並另起爐灶成立了SNK、Nazca等遊戲公司。
1994~1997年間的空窗期間接讓不少製作團隊出走並另起爐灶成立了SNK、Nazca等遊戲公司。
2011年九条一馬、名倉剛等剩餘團隊出走後成立了Granzella。
2011年九条一馬、名倉剛等剩餘團隊出走後成立了Granzella並將本作部分包括R-TYPE等IP移轉
|-
|-
|JALECO
|JALECO
第111行: 第124行:
2000年11月7日(被香港電訊盈科收購)
2000年11月7日(被香港電訊盈科收購)
2014年5月21日(破產)
2014年5月21日(破產)
|最初創設時為Japan Leisure,後來改名Jaleco。
|最初創設時為Japan Leisure,後來改名Jaleco。<br>在2000年代前後受到多重因素影響<ref>街機市場衰退期及泡沫經濟破滅影響街機及家用機的營收、大量使用他社資源(如主機板)、自家音樂遊戲遭到Konami控告等</ref>導致赤字不斷,進而讓JALECO步入破產邊緣,直到香港電訊盈科(PCCW)收購後才勉強脫離破產邊緣<s>但這也是Jaleco事業和遊戲質素走下坡的開始</s>。
有受到音樂遊戲風潮而跟風製作數款音樂遊戲卻被Konami告的紀錄。
在2000年代前後受到泡沫經濟破滅影響,其赤字之高也讓JALECO步入破產邊緣,直到香港電訊盈科(PCCW)收購後才勉強脫離破產邊緣<s>但這也是Jaleco事業和遊戲質素走下坡的開始</s>。
|ACT、STG、SPT
|ACT、STG、SPT
|《City Connection》<br>《Exerion》<br>《PLUS ALPHA》<br>《ゲーム天国》
|《City Connection》<br>《Exerion》<br>《PLUS ALPHA》<br>《[[ゲーム天国]]
|JALECO的遊戲版權讓渡給City Connection之後,重製和復刻都是由City Connection負責策劃。
|JALECO的遊戲版權讓渡給City Connection之後,重製和復刻都是由City Connection負責策劃。
|被收購後其實也都不斷吃老本且沒有過往時期的有意思,甚至試著孤注一擲製作了某款ARPG遊戲卻反而壓垮自己,2013年因為經營不善而結束電玩部門,並將自家所有遊戲版權讓渡給City Connection,之後於隔年宣布破產。
|被收購後其實也都不斷吃老本且沒有過往時期的有意思,甚至試著孤注一擲製作了[[クソゲー|某款ARPG]]遊戲卻反而壓垮自己,2013年因為經營不善而結束電玩部門,並將自家所有遊戲版權讓渡給City Connection,之後於隔年宣布破產。
|-
|-
|DATA EAST (DECO)
|DATA EAST (DECO)
|1976年4月20日
|1976年4月20日<br>2003年6月25日(破產)
2003年6月25日(破產)
|由福田哲夫創立的遊戲公司,同時該社的機主機板是首次使用卡匣式設計。
|由福田哲夫創立的遊戲公司,同時該社的大型主機板是首次使用卡匣式設計。
除了製作各類電玩遊戲以外,也製作過彈珠台,甚至跨足遊戲產業以外的行業(如椎茸栽培、通訊技術服務等)。
除了製作各類電玩遊戲以外,也製作過彈珠台,甚至跨足遊戲產業以外的行業(如椎茸栽培、通訊技術服務等)。
後期遇上大型電玩衰退潮、泡沫經濟破滅加上新興電玩產業崛起,於1998年退出電玩產業,之後其他行業也陸續停擺,最後於2003年破產,之後其遊戲部分版權都讓渡給G-mode、Paon DP等公司。
後期遇上街機市場衰退潮、泡沫經濟破滅加上新興電玩產業崛起,於1998年退出電玩產業,之後其他行業也陸續停擺,最後於2003年破產,之後其遊戲部分版權都讓渡給G-mode、Paon DP等公司。
|ACT、STG、FTG等
|ACT、STG、FTG等
|《空手道》<br>《BURGER TIME》<br>《JOE & MAC 戰鬥原始人》<br>《メタルマックス》<br>《格鬥列傳》<br>《卡諾夫》<br>《トリオ・ザ・パンチ》<br>《空牙》<br>《Magical Drop》
|《空手道》<br>《BURGER TIME》<br>《JOE & MAC 戰鬥原始人》<br>《メタルマックス》<br>《格鬥列傳》<br>《卡諾夫》<br>《トリオ・ザ・パンチ》<br>《空牙》<br>《Magical Drop》
|以數位復刻或重製下載(如Johnny Turbo's Arcade),基本上由G-Mode或Paon DP兩家公司負責再版。
|以數位復刻或重製下載(如Johnny Turbo's Arcade),基本上由G-Mode或Paon DP兩家公司負責再版。
|該遊戲公司的原成員也另起爐灶成立了Technos Japan、Idea Factory、Compile Heart等公司。
|該遊戲公司的原成員也另起爐灶成立了Technos Japan、Idea Factory、Compile Heart等公司。
|-
|東亜プラン
|1979年4月<br>1994年3月(破產)
|最初以麻將遊戲起家,在《Tiger Heli》取得成功後便開始著重[[2D捲軸射擊遊戲系列作品列表|2D STG遊戲]]<br>後期因為泡沫經濟破滅加上遇上街機市場衰退期導致赤字不斷,最後破產
|ACT、STG
|《Tiger Heli》<br>《飛翔鮫》<br>《TATSUJIN》<br>《究極虎》<br>《達人王》<br>《鮫!鮫!鮫!》<br>《Zero Wings》<br>《[[雪人兄弟]]》
|皆以數位版為主,少數會以實體版發售
|破產後原班人馬另起爐灶成立了CAVE、RAIZING、TAKUMI、TAMSOFT等公司<br>而後同樣是原班人馬的弓削雅稔也在2017年5月成立了「株式会社TATSUJIN」並移轉了所有東亜プラン旗下IP而得以延續下去
|-
|-
|[[Square Enix|SQUARE ENIX]]
|[[Square Enix|SQUARE ENIX]]
第134行: 第152行:
1986年9月(SQUARE)
1986年9月(SQUARE)
2003年4月1日(合併)
2003年4月1日(合併)
|SFC時期因為老任的「軟體>硬體」法則導致一堆佳作撞在一起,部分佳作獲得好評時SFC早已沒落。
|SFC時期因為老任的「軟體>硬體」法則導致一堆佳作撞在一起,部分佳作獲得好評時SFC早已沒落。<br><s>現在則因為一堆微妙操作+手遊天尊導致評價不一</s>
|RPG
|RPG
|《[[最終幻想系列|最終幻想]]》<br>《[[勇者鬥惡龍系列|勇者鬥惡龍]]》<br>《復仇龍騎士》<br>《[[王國之心系列|王國之心]]》
|《[[最終幻想系列|最終幻想]]》<br>《[[勇者鬥惡龍系列|勇者鬥惡龍]]》<br>《復仇龍騎士》<br>《[[王國之心系列|王國之心]]》
第140行: 第158行:
尤其是作為主力的《FF》系列更是如此。
尤其是作為主力的《FF》系列更是如此。
另外ENIX的《DQ》則是很有誠意地再版。
另外ENIX的《DQ》則是很有誠意地再版。
|<s>SEX社</s>雖然公司名稱是這樣,但是實際上是ENIX去併購SQUARE
|<s>SEX社</s>雖然公司名稱是這樣,但是實際上是ENIX去併購SQUARE<ref>SQUARE因為製作與遊戲完全沒有關係的3D動畫電影瀕臨破產,需要ENIX的資金;ENIX則需要SQUARE的人氣來提升形象並整合實力。合併對一拍即合的兩者而言是互補的雙贏<s>但對玩家而言絕對是悲劇</s></ref>
|-
|-
|SNK
|[[SNK]]
|1978年(SNK)
|1978年(SNK)
2001年7月(Playmore)
2001年7月(Playmore)
第148行: 第166行:
|在街機中幾乎和CAPCOM的FTG和ACT齊名的製作公司,但3D的FTG製作則稍遜一籌。
|在街機中幾乎和CAPCOM的FTG和ACT齊名的製作公司,但3D的FTG製作則稍遜一籌。
|ACT、FTG
|ACT、FTG
|《龍虎之拳》<br>《餓狼傳說》<br>《[[拳皇]]》<br>《侍魂》<br>《越南大戰》
|《龍虎之拳》<br>《餓狼傳說》<br>《[[拳皇]]》<br>《侍魂》<br>《[[Metal Slug|越南大戰]]
|有推出復古版遊戲,最近甚至推出遊玩NEO GEO舊遊戲用的專用主機。
|有推出復古版遊戲,最近甚至推出遊玩NEO GEO舊遊戲用的專用主機。
|以往也有以家用機與掌機作主力,但其掌機「Neo Geo Pocket」的大失敗成為了SNK破產的主因。
|以往也有以家用機與掌機作主力,但其掌機「Neo Geo Pocket」以及主機板「HYPER NEOGEO 64」的大失敗成為了SNK破產的主因。
<s>Playmore乃SNK借屍還魂,日本玩家借諧音嘲笑為'''芋屋'''</s> 。
<s>Playmore乃SNK借屍還魂,日本玩家借諧音嘲笑為'''芋屋'''</s> 。
|-
|-
第156行: 第174行:
|1979年
|1979年
|由原Irem社長辻本憲三創立,奠定FTG遊戲龍頭之一的地位,ACT部分在稻船敬二、三上真司、神谷英樹等人退出後開始走下坡
|由原Irem社長辻本憲三創立,奠定FTG遊戲龍頭之一的地位,ACT部分在稻船敬二、三上真司、神谷英樹等人退出後開始走下坡
雖然巧舟已不再參與《逆轉》系列,仍然開發出評價不錯的AVG,到近年最成功作品則是獵系列。
雖然巧舟已不再參與《逆轉》系列,仍然開發出評價不錯的AVG,到近年最成功作品則是魔物系列。
|ACT、AVG、FTG
|ACT、AVG、FTG
|《[[快打旋風]]》<br>《[[洛克人系列|洛克人]]》<br>《[[惡靈古堡系列|惡靈古堡]]》<br>《鬼武者》<br>《[[Devil May Cry|惡魔獵人]]》<br>《[[逆轉裁判]]》<br>《[[魔物獵人]]》
|《[[惡靈古堡系列|惡靈古堡]]》 <br> 《[[魔物獵人]]》 <br> 《[[快打旋風]]》<br>《[[洛克人系列|洛克人]]》 <br> 《[[Devil May Cry|惡魔獵人]]》 <br> 《[[死亡復甦系列|死亡復甦]]》 <br> 《龍族教義》<br>《[[逆轉裁判]]》
|最近興起不斷推出下載復古版和高畫質重製版。
|最近興起不斷推出下載復古版和高畫質重製版。
|格鬥遊戲的開祖,現時FTG產量不多但仍有在製作FTG作品。
|格鬥遊戲的開祖,現時FTG產量不多但仍有在製作FTG作品。
近年由於雷作不斷、搞爛老品牌、黑心DLC、逼走知名製作人、高層不務正業拿錢投資紅酒等事而被稱為「卡婊」
近年由於雷作不斷、搞爛老品牌、黑心DLC、逼走知名製作人、高層不務正業拿錢投資紅酒等事而被稱為「卡婊」。不過最近似乎有好轉的趨勢
|-
|-
|日本Falcom
|日本Falcom
|1981年3月
|1981年3月
|曾一度被視為是日系PC平台一般向RPG的最後堡壘,直到《伊蘇7》宣布PSP獨占。
|曾一度被視為是日系PC平台一般向RPG的最後堡壘,[[成句/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直到《伊蘇7》宣布PSP獨占]]
|RPG
|RPG
|《屠龍劍》<br>《伊蘇》<br>《英雄傳說》
|《屠龍劍》<br>《[[伊蘇系列|伊蘇]]》<br>《[[英雄傳說系列|英雄傳說]]<br>
|大致分兩種類型,一種是自社名作進行平台移植並追加新素材,如卡卡布三部曲掌機移植版(由Bandai製作)、軌跡系列掌機移植版(自社作)、英雄傳說7的Evo版(由角川製作)等;一種是自社雷作進行的徹底翻新,除了劇情大綱一致之外完全就是另一款遊戲,如伊蘇系列的《菲爾蓋納的​​誓約》(3重制)、《賽爾塞塔的樹海》(4重製)。
|大致分兩種類型,一種是自社名作進行平台移植並追加新素材,如卡卡布三部曲掌機移植版(由Bandai製作)、[[軌跡系列]]掌機移植版(自社作)、英雄傳說7的Evo版(由角川製作)等;一種是自社雷作進行的徹底翻新,除了劇情大綱一致之外完全就是另一款遊戲,如伊蘇系列的《菲爾蓋納的​​誓約》(3重制)、《賽爾塞塔的樹海》(4重製<ref>說《樹海》是ys4重製不完全確切,因為ys4之前出現的兩部作品都是外包給其他公司做,樹海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falcom自社製作的ys4</ref>)。
|著名的人才培訓中心(無誤),Falcom出身的知名業界人士有遊戲製作人高橋哲哉、作曲家天門、動畫師新海誠、畫師村上水軍。另外麻枝准當年也有應聘Falcom的音樂相關職位。
|著名的人才培訓中心(無誤),Falcom出身的知名業界人士有遊戲製作人高橋哲哉<ref>Xenosaga系列的製作人和主劇本</ref>、作曲家天門、動畫師新海誠、畫師村上水軍。另外麻枝准當年也有應聘Falcom的音樂相關職位。
除了發售自社原創遊戲外,也有外國RPG的本土化的業務,比較著名的有《幻想三國志》系列、《劍俠情緣-月影傳說》、《西風狂詩曲》等。
除了發售自社原創遊戲外,也有外國RPG的本土化的業務,比較著名的有《幻想三國志》系列、《劍俠情緣-月影傳說》、《西風狂詩曲》等。
有自家的樂隊jdk Band。
有自家的樂隊jdk Band。
第176行: 第194行:
|1982年4月7日
|1982年4月7日
2004年(破產)
2004年(破產)
|由Moo仁井谷(仁井谷正充)設立的遊戲公司,早期以開發電腦遊戲為主。同時其經營的光碟雜誌「Disc Station」亦有收錄一些小品遊戲和相關小動畫。
|由Moo仁井谷(仁井谷正充)設立的遊戲公司,早期以開發電腦遊戲為主。同時其經營的光碟雜誌「Disc Station」亦有收錄一些小品遊戲和相關小動畫。<br>《魔法氣泡》系列走紅之後也有舉辦過數次的相關電競賽事<s>當然少不了仁井谷社長為電競炒熱氣氛以及他熱情的COSPLAY</s>。<br>後來因為如上者般加速擴張經營的方式加上自家除了魔導物語及魔法氣外也沒有其他亮眼的新IP,再加上自家的群組軟體「パワーアクティ」的大失敗導致經營惡化,而後斷縮小規模及改組也還是無法填補債務之後於2003年宣破產。
《魔法氣泡》系列走紅之後也有舉辦過數次的相關電競賽事<s>當然少不了仁井谷社長為電競炒熱氣氛以及他熱情的COSPLAY</s>。
後來因為與Technōs Japan一樣過度依賴部分作品及鬆散經營,加上遇到沫經濟破滅導致經營不於2004年宣破產。
|RPG、PUZ、STG
|RPG、PUZ、STG
|《魔導物語》<br>《魔法氣泡》<br>《アレスタ》
|《魔導物語》<br>《[[魔法氣泡]]》<br>《アレスタ》
|《魔法氣泡》方面 因為版權移交給SEGA的關係,復刻和重製都由SEGA負責。
|《魔法氣泡》方面因為版權移交給SEGA的關係,復刻和重製都由SEGA負責。
|公司破產之後部分遊戲版權讓渡給SEGA等遊戲公司,同時曾經在本公司工作的部分團隊及成員也分別設立了Compile Heart、TYPE-MOON等遊戲公司。
|公司破產之後部分遊戲版權分別讓渡給SEGA(魔法氣泡)、D4 Entertainment、Compile Heart(魔導物語等作)等遊戲公司,同時曾經在本公司工作的部分團隊及成員也分別設立了Compile Heart、Idea Factory、TYPE-MOON等遊戲公司。<br>仁井谷在破產後雖然背負著鉅額負債,幾乎都過著邊做遊戲邊打工維生的艱苦生活,但製作遊戲的精神依然屹立不搖,目前另起爐灶成立COMPILE◯(COMPILE丸)緩速翻身中。
另外雖然Compile已經破產,但仁井谷製作遊戲的精神依然屹立不搖,目前另起爐灶成立Compile○緩速翻身中。
|-
|-
|Spike Chunsoft
|Spike Chunsoft
第191行: 第206行:
|
|
|AVG、ACT
|AVG、ACT
|《彈丸論破》<br>《不可思議迷宮》<br>《喧嘩番長》
|《[[槍辯駁系列|槍彈辯駁]]》<br>《不可思議迷宮》<br>《喧嘩番長》<br>《[[428]]
|
|
|角川集團的多玩國的子公司。
|角川集團的多玩國的子公司。
第220行: 第235行:
1996年(破產)
1996年(破產)
|自DATA EAST出走,以瀧邦夫為中心的開發人員所創設,以<s>不管甚麼類型都有打鬥要素的</s>《熱血》系列和《雙截龍》系列而盛極一時。
|自DATA EAST出走,以瀧邦夫為中心的開發人員所創設,以<s>不管甚麼類型都有打鬥要素的</s>《熱血》系列和《雙截龍》系列而盛極一時。
因為過份依賴兩大系列以致創意枯竭,加上經營失利,最終被沈重的利息負擔所壓垮。
因為過份依賴兩大系列以致創意枯竭,加上經營失利<ref>投放大量資金興建「TECHNOS中野大廈(テクノス中野ビル)」卻不幸遇上泡沫經濟崩壞</ref>,最終被沈重的利息負擔所壓垮。
|ACT、FTG、SPT<s>但實際上全部都是FTG</s>
|ACT、FTG、SPT<s>但實際上全部都是FTG</s>
|《熱血》<br>《雙截龍》
|《[[熱血系列|熱血]]》<br>《[[雙截龍]]
|2001年Million購買了Technōs Japan的知識產權,《熱血》系列復刻中。
|2001年Million購買了Technōs Japan的知識產權,《熱血》系列復刻中,基本上製作方皆以Arc System Works繼承
<s>Q:《雙截龍》系列甚麼時候復刻?A:When it's done, it's done.</s>
<s>Q:《雙截龍》系列甚麼時候復刻?A:When it's done, it's done.</s>←然後就真的生出一些衍生作品,雖然還是有些美中不足
|
|
|-
|-
|Arc System Works
|[[Arc System Works]]
|1988年5月
|1988年5月
|以《Guilty Gear(聖騎士之戰)》成名繼而成為和Capcom並齊的格鬥遊戲名廠商,把<s>世紀末スポーツバグゲー</s>連技向格鬥遊戲發揚光大
|以《Guilty Gear(聖騎士之戰)》成名繼而成為和Capcom並齊的格鬥遊戲名廠商,把<s>[[北斗の拳|世紀末スポーツバグゲー]]</s>連技向格鬥遊戲發揚光大
也有代理其他廠商的遊戲。
也有代理其他廠商的遊戲。
|FTG、AVG
|FTG、AVG
第238行: 第253行:
|D3 Publisher
|D3 Publisher
|1992年2月5日
|1992年2月5日
|過往主要製作低成本、低價格為重心的遊戲(像是《SIMPLE1500》系列)<s>,因此很容易出現クソゲー</s>(不過《地球防衛軍》系列卻出乎意外地大作)。
|過往主要製作低成本、低價格為重心的遊戲(像是《SIMPLE1500》系列)<s>,因此很容易出現[[クソゲー]]</s>(不過《地球防衛軍》系列卻出乎意外地大作)。
現以《地球防衛軍》和《Dream Club》為主打作品。
現以《地球防衛軍》和《Dream Club》為主打作品。
|通吃,但ETC居多
|通吃,但ETC居多
第247行: 第262行:
|株式会社トレジャー(TREASURE Co.,Ltd)
|株式会社トレジャー(TREASURE Co.,Ltd)
|1992年6月19日
|1992年6月19日
|由KONAMI的前任成員成立,遊戲大多都會把主機效能發揮至極限。
|由Konami的前任成員成立,遊戲大多都會把主機效能發揮至極限。
|ACT、STG
|ACT、STG
|《神槍英雄》<br>《ALIEN SOLDIER》<br>《幽☆遊☆白書 魔強統一戦》<br>《ガーディアンヒーローズ》<br>《レイディアントシルバーガン》<br>《爆裂無敵 バンガイオー》<br>《罪と罰 〜地球の継承者〜》<br>《斑鳩》
|《神槍英雄》<br>《ALIEN SOLDIER》<br>《幽☆遊☆白書 魔強統一戦》<br>《ガーディアンヒーローズ》<br>《レイディアントシルバーガン》<br>《爆裂無敵 バンガイオー》<br>《罪と罰 〜地球の継承者〜》<br>《斑鳩》
第259行: 第274行:
|STG
|STG
|《戰國射擊》<br>《Gunbird》<br>《Strikers 1945》<br>《対戦ホットギミック》
|《戰國射擊》<br>《Gunbird》<br>《Strikers 1945》<br>《対戦ホットギミック》
|在母公司X-nauts停止營運後主要開發者跳槽到Zerodiv推出NS下載版。
|在母公司X-nauts停止營運並解散後主要開發者全數跳槽到Zerodiv推出NS下載版。
|各作品詳細詳見彩京射擊遊戲
|各作品詳細詳見[[彩京射擊遊戲]]
|-
|-
|ガスト(Gust)
|ガスト(Gust)
第267行: 第282行:
|《Atelier(鍊金術士)》系列開始走紅<s>,但紙鎮和Plus已經快變成本體了</s>。
|《Atelier(鍊金術士)》系列開始走紅<s>,但紙鎮和Plus已經快變成本體了</s>。
|RPG
|RPG
|《鍊金術士》
|《[[鍊金術士系列|鍊金術士]]
|被收購之後開始製造一堆DLC。
|被收購之後開始製造一堆DLC。
|雖然大家很擔心會不會發生鍊金無雙這個作品,不過戰鬥系統和模組確實有大幅度的改進,目前最新作甚至連時間壓力都沒了。<s>但劇本沒救。</s>
|雖然大家很擔心會不會發生鍊金無雙這個作品,不過戰鬥系統和模組確實有大幅度的改進,目前最新作甚至連時間壓力都沒了。<s>但劇本沒救。</s><br>'''廿年鍊金無人問,一朝肉腿天下知''',說<s>肉腿村姑</s>萊莎以一己之力盤活了整個系列也不爲過
|-
|-
|SIE Japan Studio(索尼互動娛樂日本工作室)
|SIE Japan Studio(索尼互動娛樂日本工作室)
第284行: 第299行:
也有掌機遊戲業務(智能手機出現前已開始,而且此時可以把自社STG名作移植往手機...),現在退出大型電玩及家用機市場後集中於此業務。
也有掌機遊戲業務(智能手機出現前已開始,而且此時可以把自社STG名作移植往手機...),現在退出大型電玩及家用機市場後集中於此業務。
|STG
|STG
|《怒首領蜂》<br>《ESP》<br>《虫姫さま》<br>《デススマイルズ
|《怒首領蜂》<br>《ESP》<br>《虫姫さま》<br>《デススマイルズ》
|目前偶爾會在Steam或是各大線上商店發行一些舊作。
|目前偶爾會在Steam或是各大家用主機的線上商店發行一些舊作。
|各作品詳細詳見CAVE射擊遊戲。
|各作品詳細詳見[[CAVE射擊遊戲]]
|-
|-
|Idea Factory
|Idea Factory
|1994年10月26日
|1994年10月26日
|雖然最知名的是與子公司合創的女性向品牌《オトメイト》,但實際上NEVERLAND(永無大陸)系列歷史更為久遠。<s>出クソゲー的幾率比較大</s>
|雖然最知名的是與子公司合創的女性向品牌《オトメイト》,但實際上NEVERLAND(永無大陸)系列歷史更為久遠。<s>出[[クソゲー]]的幾率比較大</s>
|SLG、AVG
|SLG、AVG
|《薄櫻鬼
|オトメイト旗下的乙女遊戲,曾經達到過周刊Otomate的成就
|<s>最近只剩《オトメイト》了,《薄櫻鬼》還能賣多少年。</s>
|移植是Otomate的特色,玩家永遠猜不透什麽會移植
|Compile Heart為其子公司。
|<s>《薄櫻鬼》還能賣多少年,Otomate就還能戰多久。</s>
Compile Heart為其子公司。
|-
|-
|Inti Creates
|Inti Creates
第300行: 第316行:
|由稻船敬二、五十嵐孝司等過去知名遊戲的製作人聚集的傭兵團之一(無誤)。
|由稻船敬二、五十嵐孝司等過去知名遊戲的製作人聚集的傭兵團之一(無誤)。
|
|
|《洛克人ZERO》<br>《蒼藍雷霆 鋼佛特》<br>《血咒之城:暗夜儀式》
|《洛克人ZERO》<br>《[[蒼き雷霆 ガンヴォルト|蒼藍雷霆 鋼佛特]]》<br>《[[血咒之城:暗夜儀式]]
|
|
|
|
第315行: 第331行:
|1998年7月1日
|1998年7月1日
|曾在日本發行知名MMORPG《Ragnarok Online(仙境傳說)》,後來甚至反過來收購其開發商Gravity。
|曾在日本發行知名MMORPG《Ragnarok Online(仙境傳說)》,後來甚至反過來收購其開發商Gravity。
現時以課金制方塊遊戲《Puzzle & Dragons》成為有名廠商<s>,結果惹來不少華人廠商將之山寨化。</s>
現時以課金制方塊遊戲《Puzzle & Dragons》成為有名廠商<s>,結果惹來不少華人廠商將之[[原創風行|山寨化]]。</s><ref>[https://www.nicovideo.jp/watch/sm21512706 百聞不如一見]</ref>
|RPG、PUZ
|RPG、PUZ
|《[[龍族拼圖]]》<br>《召喚圖板》<br>《公主踢騎士》<br>《TEPPEN》<br>《Ninjala 泡泡糖忍戰》
|《[[龍族拼圖]]》<br>《召喚圖板》<br>《公主踢騎士》<br>《TEPPEN》<ref>與CAPCOM共同開發</ref><br>《Ninjala 泡泡糖忍戰》
|
|
|
|
第323行: 第339行:
|Level-5
|Level-5
|1998年10月
|1998年10月
|遊戲題材基本上是子供向<s>卻意外地受到腐女歡迎</s>,《閃十一》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遊戲題材基本上是子供向<s>卻意外地受到[[腐女]]歡迎</s>,《閃十一》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現在的台柱作為《妖怪手錶》系列,還作出了一個遊戲推出2+1版本之餘,還在下載版與實體版加入不同特典,合共6個特典的驚人商法...到了4代終於因技術問題再不分多版本
現在的台柱作為《妖怪手錶》系列,還作出了一個遊戲推出2+1版本之餘,還在下載版與實體版加入不同特典,合共6個特典的驚人商法...到了4代終於因技術問題再不分多版本
|RPG
|RPG
|《雷頓教授》<br>《[[閃電十一人]]》<br>《紙箱戰機》<br>《妖怪手錶》<br>《二ノ国》
|《雷頓教授》<br>《[[閃電十一人]]》<br>《[[紙箱戰機]]》<br>《妖怪手錶》<br>《二ノ国》
|
|
|<s>官方投票老是被人惡意灌票</s>
|<s>官方投票老是被人惡意灌票</s>
第334行: 第350行:
2003年(有限會社Notes)
2003年(有限會社Notes)
|過去做小成本倫G,現已上岸。
|過去做小成本倫G,現已上岸。
|RPG
|AVG
|《月姬》<br>《[[Fate/stay night]]》<br>《Fate/EXTRA》<br>《[[Fate/Grand Order]]》<br>《Fate/EXTELLA》
|《[[月姬]]》<br>《[[Fate/stay night]]》<br>《[[Fate/EXTRA]]》<br>《[[Fate/Grand Order]]》<br>《[[Fate/EXTELLA]]
|
|
|
|
第358行: 第374行:
|
|
|-
|-
|Vanillaware
|[[Vanillaware]]
|2002年2月8日
|2002年2月8日
|以精美的作畫、動人的劇情、偏向硬派的遊戲性<s>與精緻的用餐場景</s>聞名。
|以精美的作畫、動人的劇情、偏向硬派的遊戲性<s>與精緻的用餐場景</s>聞名。
|ARPG
|ARPG
|《幻想戰記》<br>《奧丁領域》<br>《朧村正》<br>《[[十三機兵防衛圈]]》
|《幻想戰記》<br>《[[奧丁領域]]》<br>《[[朧村正]]》<br>《[[十三機兵防衛圈]]》
|ARPG類型的遊戲基本上都會再版。
|ARPG類型的遊戲基本上都會再版。
|以開發為主,銷售多半由Atlus或Marvelous負責。
|以開發為主,銷售多半由Atlus或Marvelous負責。
|-
|トライアングル・サービス<br>TRIANGLE SERVICE
|2002年10月17日
|由曾經於Human創立的遊戲設計養成學校畢業,並曾經於Konami及韓商Oriental Soft日本分公司任職的遊戲製作人藤野俊昭另起爐灶的遊戲公司
|STG
|《ΔZEAL(G-Stream G2020)》<br>《XII ZEAL(XII STAG)》<br>《TRIZEAL》<br>《EXZEAL》<br>《シューティング技能検定》<br>《ゲーセンラブ。 〜プラス ペンゴ!〜》
|皆由自家再版
|算是所有電子遊戲公司中規模最小的(包括藤野在內僅3人)
|-
|グッド・フィール<br>Good-Feel
|2005年10月3日
|由Konami《加油!五右衛門》系列原班人馬梅崎重治與蛭子悦延另起爐灶的遊戲公司
|ACT
|《瓦利歐樂園SHAKE》<br>《毛線卡比》<br>《瑪利歐&路易吉RPG4》<ref>巨大戰部分</ref><br>《耀西的毛線世界》<br>《耀西的手工世界》<br>《御伽活劇 豆狸のバケル ~オラクル祭太郎の祭難!!~》
|
|於2018年開始劃分為專門做家用機遊戲的株式会社グッド・フィール ゲームス及專門做手機遊戲的株式会社グッド・フィール モバイル直至2020年因代表人事異動而合併
|-
|-
|Compile Heart
|Compile Heart
第370行: 第402行:
|以美少女遊戲為主,品質算是參差不齊,雖然有《亞迦雷斯特戰記》或《妖精劍士F》之類普遍好評的,但也有像《迷Q地下去死團》或《黑玫瑰女武神》之類爛到讓玩家翻桌的作品<s>,由於推出クソゲー的機率不亞於母公司IF,在網上又有「地雷社」的渾名</s>。
|以美少女遊戲為主,品質算是參差不齊,雖然有《亞迦雷斯特戰記》或《妖精劍士F》之類普遍好評的,但也有像《迷Q地下去死團》或《黑玫瑰女武神》之類爛到讓玩家翻桌的作品<s>,由於推出クソゲー的機率不亞於母公司IF,在網上又有「地雷社」的渾名</s>。
|RPG
|RPG
|《超次元戰記 戰機少女》<br>《極限凸記 萌萌編年史》<br>《神獄塔 斷罪瑪麗》
|《[[超次元ゲイム ネプテューヌ|超次元戰記 戰機少女]]》<br>《極限凸記 萌萌編年史》<br>《[[神獄塔 斷罪瑪麗]]
|再版率不低,在PSV上市的時候推出了《超次元戰記》系列的Rebirth版,PS4出來時也有發行數款重製作品,最近則傾向在NS推出下載版。
|再版率不低,在PSV上市的時候推出了《超次元戰記》系列的Rebirth版,PS4出來時也有發行數款重製作品,最近則傾向在NS推出下載版。
|Idea Factory的子公司。
|Idea Factory的子公司。
第384行: 第416行:
|開發為主,發行權都屬於其他大廠。
|開發為主,發行權都屬於其他大廠。
|-
|-
|Comcept
|Comcept<br>Level-5 Comcept
Level-5 Comcept
|2010年12月1日
|2010年12月1日
2017年6月(被Level-5收購)
2017年6月(被Level-5收購)
|稻船在退出CAPCOM後另組成的公司,後來被LEVEL-5收購。
|稻船在退出CAPCOM後另組成的公司,後來被LEVEL-5收購。
|ACT
|ACT
|《麥提9號》
|《[[Mighty No.9|麥提9號]]》
|
|
|-
|株式会社アーゼスト<br>ARZEST Corp.
|2010年6月25日
|前SEGA員工石井洋児另起爐灶的公司
|
|《巴蘭的異想奇境》《索尼克 超級巨星
|
|
|
|
第402行: 第441行:
|除了前2作以外,《R-TYPE FINAL 2》是目前少數以眾籌方式製作。
|除了前2作以外,《R-TYPE FINAL 2》是目前少數以眾籌方式製作。
|-
|-
|Cygames
|[[Cygames]]
|2011年5月
|2011年5月
|詳見條目內描述
|詳見條目內描述
|角色扮演、智慧型手機遊戲、RPG
|角色扮演、智慧型手機遊戲、RPG
|《巴哈姆特之怒》<br>《[[碧藍幻想]]》<br>《超異域公主連結☆Re:Dive》<br>《賽馬娘Pretty Derby》
|《巴哈姆特之怒》<br>《[[碧藍幻想]]》<br>《超異域公主連結☆Re:Dive》<br>《[[賽馬娘 Pretty Derby]]
| colspan="2" |詳見條目內描述
| colspan="2" |詳見條目內描述
|}
|}


* 去掉任天堂與索尼等主機製造商,目前在東京證交所上場的公司營收排名為Bandai Namco>Sega Sammy>Konami>Gungho>Square Enix>Capcom,KOEI TECMO>Marvelous>日本一>Falcom
* 去掉任天堂與索尼等主機製造商,目前在東京證交所上場的公司營收排名
Bandai Namco > Sega Sammy > Konami > Gungho > Square Enix > Capcom、KOEI TECMO > Marvelous> 日本一 > Falcom


== 歐洲和美洲的公司名單 ==
== 歐洲和美洲的公司名單 ==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
|-
第432行: 第472行:
|1972年
|1972年
|早期的家用主機霸主兼遊戲製作公司。
|早期的家用主機霸主兼遊戲製作公司。
因財大氣粗+對於遊戲品質管控問題,造成了電子遊戲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市場崩盤事件Atari Shock(第二次電玩大崩盤)。
因財大氣粗+對於遊戲品質管控問題,造成了電子遊戲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市場崩盤事件Atari Shock(第二次[[電玩大崩盤]])。
|
|
|《E.T.》
|《E.T.》
第446行: 第486行:
|本家:AVG
|本家:AVG
旗下工作室:FPS、RTS
旗下工作室:FPS、RTS
|《Mystery House(謎之屋)》《King's Quest(國王密使)》《Phantasmagoria(幽魂)》《Gabriel Knight(狩魔獵人)》
|《Mystery House(謎之屋)》<br>《King's Quest(國王密使)》<br>《Phantasmagoria(幽魂)》<br>《Gabriel Knight(狩魔獵人)》
|
|
|首部作品《Mystery House(謎之屋)》是世界上第一部圖像PC遊戲(也是第一部圖像AVG),因而在遊戲界<s>(特別是某H Game大國)</s>有崇高地位。此後本家便一直是AVG界的泰斗重鎮。
|首部作品《Mystery House(謎之屋)》是世界上第一部圖像PC遊戲(也是第一部圖像AVG),因而在遊戲界<s>(特別是某H Game大國)</s>有崇高地位。此後本家便一直是AVG界的泰斗重鎮。
作為發行商,旗下的工作室也名作迭出,知名的有Valve的《Half Life(戰慄時空)》、Impression Games的《城市建設》、SSSI的《Empire Earth(世紀爭霸)》等。
作為發行商,旗下的工作室也名作迭出,知名的有Valve的《Half Life(戰慄時空)》、Impression Games的《城市建設》、SSSI的《Empire Earth(世紀爭霸)》等。
1997年發行的《Diablo:Hell Fire(暗黑破壞神:地獄火)》乃Blizzard唯一一款授權給第三方公司製作的遊戲。
1997年發行的《Diablo:Hell Fire(暗黑破壞神:地獄火)》乃Blizzard唯一一款授權給第三方公司製作的遊戲。
|-
|-
第460行: 第501行:
|一度改名為Mediagenic,之後經過一番收購、破產後改回原名。
|一度改名為Mediagenic,之後經過一番收購、破產後改回原名。
破產重組後經營情況良善,2013年從原母公司威望迪手上購回股份而獨立,並同時併購當時威望迪旗下的其他遊戲公司,成為目前遊戲業界最大規模的第三方製作公司。
破產重組後經營情況良善,2013年從原母公司威望迪手上購回股份而獨立,並同時併購當時威望迪旗下的其他遊戲公司,成為目前遊戲業界最大規模的第三方製作公司。
Atari Shock的間接兇手。
 
Atari Shock的間接兇手。<br>後來與暴雪合併
|-
|-
|Electronic Arts,簡稱EA
|Electronic Arts,簡稱EA
第466行: 第508行:
|<s>業界毒瘤,首家連續兩年(2012、2013)「榮獲」Worst Company in America的公司</s>
|<s>業界毒瘤,首家連續兩年(2012、2013)「榮獲」Worst Company in America的公司</s>
|FPS、RCG、SPG、RTS、SIM等等
|FPS、RCG、SPG、RTS、SIM等等
|《Medal of Honor》《BattleField》《The Need for Speed》《FIFA》《NBA》《Command & Conquer》<s>被EA收購的Westwood的作品</s>《The Sims》
|《Medal of Honor》<br>《BattleField》<br>《The Need for Speed》<br>《FIFA》<br>《NBA》<br>《Command & Conquer》<s>被EA收購的Westwood的作品</s><br>《The Sims》
|一次出齊、沒有再版<s>一款遊戲可以出八片資料片所以基本也沒這必要</s>
|一次出齊、沒有再版<s>一款遊戲可以出八片資料片所以基本也沒這必要</s><ref>指的當然是PC GAME界的銷量帝王《The Sims(模擬市民)》</ref>
|少數能撐過Atari Shock並維持本業的公司,近期以併購小型遊戲公司與工作室並代理發行為公司的主要業務,純本家研發製作的遊戲數量不多。
|少數能撐過Atari Shock並維持本業的公司,近期以併購小型遊戲公司與工作室並代理發行為公司的主要業務,純本家研發製作的遊戲數量不多。
名作破壞者,大多數被併購後的小型遊戲公司和工作室,所屬的遊戲續作品質往往因EA的干預直線下降結果變成超爛作,導致許多玩家一聽到自己喜愛的遊戲公司被EA併購後頓時哀號遍野。
名作破壞者,大多數被併購後的小型遊戲公司和工作室,所屬的遊戲續作品質往往因EA的干預直線下降結果變成超爛作,導致許多玩家一聽到自己喜愛的遊戲公司被EA併購後頓時哀號遍野<ref>但是也有少數變成極賣座的作品,例如Maxis旗下的模擬XX(城市、市民...)系列</ref>
<s>在Google輸入EA Games會出現Destroy Everything和Ruin Everything</s>
<s>在Google輸入EA Games會出現Destroy Everything和Ruin Everything</s><ref>玩家對公司標語Challenge Everything的諷刺</ref>
<br><s>{{censored|至於該社的前CEO跳槽到Unity並在最近開出讓不少獨立遊戲團隊及作者甚至玩家震驚的收費制度讓Unity名聲大幅下滑又是另一個故事了}}</s>
|-
|-
|New World Computing
|New World Computing
第481行: 第524行:
|
|
|3DO因本業的遊戲主機業務慘敗而一蹶不振,連累到了NWC<s>,再度說明「主機乃大坑,入坑需慎重」的真理</s>
|3DO因本業的遊戲主機業務慘敗而一蹶不振,連累到了NWC<s>,再度說明「主機乃大坑,入坑需慎重」的真理</s>
3DO宣布破產之後,《魔法門》與其衍生產品的版權由<s>業界毒瘤</s>EA購得<s>,3DO的創建者與老大就是EA的創建者,現在想想也是理所當然的事。</s>
3DO宣布破產之後,《魔法門》與其衍生產品的版權由<s>業界毒瘤</s>EA購得<s>,{{wp|Trip Hawkins|3DO的創建者與老大就是EA的創建者|lang=en}}[[成句/現在想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想想也是理所當然的事]]。</s>
|-
|-
|Rare
|Rare
第488行: 第531行:
|由Ultimate Play the Game工作室的聯合創辦人斯坦珀兄弟創立,初期與任天堂的關係相當良好,後期因為大人的事情而與任天堂分家並成為微軟的子公司。
|由Ultimate Play the Game工作室的聯合創辦人斯坦珀兄弟創立,初期與任天堂的關係相當良好,後期因為大人的事情而與任天堂分家並成為微軟的子公司。
|ACT、FTG、SPG等
|ACT、FTG、SPG等
|《BattleToads(忍者蛙)》、《Donkey Kong Country(超級大金剛)》(與任天堂合作)《Killer instinct(殺手本能)》《Banjo-Kazooie》《GoldenEye 007(007黃金眼)》
|《BattleToads(忍者蛙)》<br>《[[咚奇剛系列|Donkey Kong Country(超級咚奇剛)]]》(與任天堂合作)<br>《Killer instinct(殺手本能)》<br>《Banjo-Kazooie(阿邦阿卡大冒險)<br>《GoldenEye 007(007黃金眼)》
|會以合輯或是線上商店方式再版
|會以合輯或是線上商店方式再版
|與任天堂分家的同時也將部分與其合作製作的遊戲版權歸還給任天堂,另外Rare雖然與任天堂分家並成為微軟的子公司,但其開發的部分遊戲也會透過THQ移植至部份任天堂遊戲主機上面。
|與任天堂分家的同時也將部分與其合作製作的遊戲版權歸還給任天堂<ref>例如超級大金剛系列,不過也間接導致部分合作製作的遊戲的開發計畫告吹或是以換皮方式推出</ref>,另外Rare雖然與任天堂分家並成為微軟的子公司,但其開發的部分遊戲也會透過THQ移植至部份任天堂遊戲主機上面。
|-
|Gaelco, S.A
|1985年
|西班牙的遊戲團隊,以大型機台遊戲市場為主,大部分遊戲甚少移植至家用遊戲機
|ACT、RCG等
|
|
|前期的部分作品有一些山寨<br>近年以飛鏢機開發為主
|-
|-
|Ubisoft
|[[Ubisoft]]
| rowspan="2" |1986年
| rowspan="2" |1986年
|<s>害EA榮獲美國最爛戲公司的元凶,因爲Ubi在法國。</s>
|<s>害EA榮獲美國最爛戲公司的元凶,因爲Ubi在法國。</s>
|ACT
|ACT、FPS、STG等
戰術STG
|《Rayman(雷射超人)》<br>《Prince of Persia(波斯王子)》<br>《Assassin's Creed([[刺客教條]])》
SPG
《FarCry(孤島驚魂)》
|《Rayman(雷射超人)》《Prince of Persia(波斯王子)》《Assassin's Creed(刺客教條)》以及《Tom Clancy's ***》系列,如《Splinter Cell》、《Rainbow Six》《Ghost Recon》《Just Dance》
 
|
《Tom Clancy's ***》系列,如《Splinter Cell》<br>《[[彩虹六號:圍攻行動|Rainbow Six]]<br>《Ghost Recon》<br>《Just Dance》
|
|
|雖然總部在法國,但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工作是在加拿大的法語城市蒙特婁,也可以算半個加拿大遊戲公司。
同時在全球還擁有多達45個工作室,也因此遊戲非常多樣化,可以說不打Logo都認不出是他們家的遊戲的程度。<s>除了刺客教條那種特色太鮮明的例外</s>
多人遊戲曾經因為連線品質時常遭受詬病,甚至被調侃為馬鈴薯伺服器 (Potato Server) 。
|-
|-
|Bethesda Softworks
|Bethesda Softworks
|<s>應該很少人記得其實這間工作室原本是做運動遊戲的,</s>直到上古卷軸由於創新的玩法,被廣泛認為是開放世界RPG的始祖之一。
在2021年母公司ZeniMax被微軟收購 <s>從此跟黑曜石這個一直相愛相殺的老朋友同住一個屋簷下。</s>
|RPG
|《The Elder Scrolls(<s>[[翻譯再創作|老頭滾動條]]</s>[[成句/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上古卷軸]])》
《Fallout (異塵餘生)》(3代之後除新維加斯以外的作品)<s>包括大翻車的多人遊戲Fallout76</s><br>《Starfield(星空)》
|
|
|RPG
|旗下遊戲的招牌Creation引擎以奇高的MOD支援度聞名,有心的話,甚至可以把整個遊戲徹底換臉成看不出原本的模樣 <s>如少女捲軸</s>。
|《The Elder Scrolls(<s>老頭滾動條</s>上古卷軸)》
|-
|Codemasters
|1986年<br>2010年4月5日被Reliance Entertainment收購)<br>2021年(被EA收購)
|最早的英國遊戲公司之一<br>最初以製作FC/NES山寨遊戲起家,後來岸並主攻真實向賽車遊戲
|RCG
|《越野菁英賽(Colin McRae Rally)》、《大地長征(DiRT)》、《極速房車賽 街頭賽車(GRID)》
|
|
|開放世界RPG的始祖之一,如今也以奇高的MOD支援度聞名。
|Slightly Mad Studios為其子公司
|-
|-
|Naughty Dog(頑皮狗)
|Naughty Dog(頑皮狗)
第533行: 第598行:
|
|
|跳臺射擊等
|跳臺射擊等
|大票DOS下戲,如《Duke Nukem》
|大票DOS下戲,如《Duke Nukem》
|
|
|
|
第543行: 第608行:
|以上帝模擬遊戲的始創者著名。
|以上帝模擬遊戲的始創者著名。
|SLG
|SLG
|《Populous(上帝也瘋狂)》《Dungeon Keeper(地下城守護者)》
|《Populous(上帝也瘋狂)》<br>《Dungeon Keeper(地下城守護者)》
|
|
|1997年創始人兼靈魂人物Peter Molyneux出走另建Lionhead工作室,此後每況愈下。2004年後便僅僅作為EA出售牛蛙舊遊戲所用的商標。<s>被業界毒瘤玩殘的優秀公司的代表。</s>
|1997年創始人兼靈魂人物Peter Molyneux出走另建Lionhead工作室,此後每況愈下。2004年後便僅僅作為EA出售牛蛙舊遊戲所用的商標。<s>被業界毒瘤玩殘的優秀公司的代表。</s>
第553行: 第618行:
2000年開始發售遊戲界的長青作品《模擬市民》系列。
2000年開始發售遊戲界的長青作品《模擬市民》系列。
|模擬
|模擬
|《SimCity(模擬城市)》《The Sims(模擬市民)》《Spore》
|《SimCity(模擬城市)》<br>《The Sims(模擬市民)》<br>《Spore》
|
|
|
|
第570行: 第635行:
|以殘虐演出和人物圖像擬真度高的格鬥遊戲《Mortal Kombat(真人快打)》系列或是以誇張特技演出的賽車遊戲系列《Cruis'n》聞名,歐美地區的地位不下於CAPCOM。
|以殘虐演出和人物圖像擬真度高的格鬥遊戲《Mortal Kombat(真人快打)》系列或是以誇張特技演出的賽車遊戲系列《Cruis'n》聞名,歐美地區的地位不下於CAPCOM。
|FTG、RCG
|FTG、RCG
|《真人快打》《Cruis'n》
|《真人快打》<br>《Cruis'n》
|
|
|
|
第604行: 第669行:
|靠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為全球所知的公司。
|靠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為全球所知的公司。
|
|
|《Unreal Tournament(浴血戰場)》《Fortnite(堡壘之夜)》
|《Unreal Tournament(浴血戰場)》<br>《Fortnite(堡壘之夜)》
|
|
|遊戲引擎易用支援度高而受到廣泛愛載<s>,然而近日因為自有平台的營銷手法遭到不少詬病。</s>
|遊戲引擎易用支援度高而受到廣泛愛載<s>,然而近日因為自有平台的營銷手法遭到不少詬病。</s>
第610行: 第675行:
|id Software
|id Software
|1991年2月1日
|1991年2月1日
|現代FPS之祖,除了戲作品本身外其引擎也是流芳後世。
|現代FPS之祖,除了戲作品本身外其引擎也是流芳後世。
|FPS
|FPS
|《Wolfenstein 3D(德軍總部3D)》——現代FPS戲之祖。
|《[[德軍總部|Wolfenstein 3D(德軍總部3D)]]》——現代FPS戲之祖。
《DOOM(毀滅戰士)》——多人對戰FPS開山者。
《[[毀滅戰士|DOOM(毀滅戰士)]]》——多人對戰FPS開山者。
|
|
|
|無意義豆知識:id 的原意是佛洛伊德的「本我」,因此正確念法是「以得」<s>,千萬不要念成「挨滴」哦</s>
2009年被ZeniMax收購後自此成為Bethesda的兄弟工作室,然後2021年又整個被微軟包下<s>,讓Doomguy與士官長這對主色都是綠色的(?)FPS主角成為了一家人。</s>
|-
|-
|Blizzard Entertainment(暴雪娛樂)
|Blizzard Entertainment(暴雪娛樂)
第625行: 第691行:
<s>在komica上,唯一一個各遊戲主題都有建立條目的公司。</s>
<s>在komica上,唯一一個各遊戲主題都有建立條目的公司。</s>
|RTS、ARPG、MMORPG
|RTS、ARPG、MMORPG
|《魔獸爭霸》《暗黑破壞神》《星海爭霸》《鬥陣特攻》
|《[[魔獸爭霸]]<br>[[暗黑破壞神系列|暗黑破壞神]]<br>[[星海爭霸系列|星海爭霸]]<br>《鬥陣特攻》
|大多數遊戲推出了十年也依然會有更新檔服務
|大多數遊戲推出了十年也依然會有更新檔服務
自從1996年Battle.net開始服務至今,唯一停止服務的只有《暗黑》
自從1996年Battle.net開始服務至今,唯一停止服務的只有《暗黑》<ref>服務時間1996~2010</ref>
除了1999年配合Battle.net服務推出時所重製的魔獸爭霸2以外,從2019年起<s>開始回頭吃老本</s>依序重製魔獸世界的各版,以及魔獸爭霸3、暗黑破壞神2的HD重製板
除了1999年配合Battle.net服務推出時所重製的魔獸爭霸2以外,從2019年起<s>開始回頭吃老本</s>依序重製魔獸世界的各版,以及魔獸爭霸3、暗黑破壞神2的HD重製板
|早期也有製作ACT、RCG、戰棋類遊戲,但自從1994~1998年之間,《魔獸》、《暗黑》、《星海》三大遊戲確立後就不再製作與這三個系列無關的遊戲,直到2016年5月24日推出《鬥陣特攻》,正式跨足FPS市場,同時也打破了三大主題壟斷的局面
|早期也有製作ACT、RCG、戰棋類遊戲,但自從1994~1998年之間,《魔獸》、《暗黑》、《星海》三大遊戲確立後就不再製作與這三個系列無關的遊戲,直到2016年5月24日推出《鬥陣特攻》,正式跨足FPS市場<ref> 2000左右年因FPS遊戲的大流行,曾發表了以星海爭霸為背景的FPS遊戲,最後不了了之</ref>,同時也打破了三大主題壟斷的局面<ref>在《魔獸世界》問世後,Blizzard曾啟動過另一款MMORPG《泰坦》的計畫但最後中止,而泰坦的部分元素後來被Overwatch拿去利用</ref>。
獨創的網路服務:Battle.net成為日後各家公司仿效的對象
獨創的網路服務:Battle.net成為日後各家公司仿效的對象
從《魔爭2》開始內建的高度自由創作的自訂地圖編輯器,直至星海爭霸後開始出現MOBA(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類型遊戲,代表為《魔爭3》系統下的DotA(Defense of the Ancients)並延伸出相關的商機,故推出《Heroes of the Storm》這款MOBA遊戲。
 
從《魔爭2》開始內建的高度自由創作的自訂地圖編輯器,直至星海爭霸後開始出現MOBA(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類型遊戲,代表為《魔爭3》系統下的DotA(Defense of the Ancients)<ref>華人地區較為流行三國以及信長之野望的地圖</ref>並延伸出相關的商機<ref>已獨立營運的有[[Dota 2]]以及[[League of Legends]]</ref>,故推出《[[Heroes of the Storm]]》這款MOBA遊戲。
 
明明CG漂亮到無懈可擊<s>,甚至每幀都可以做壁紙</s>,但是遊戲性卻總是美中不足,劇情吃書連環出bug強度失衡之類的應有盡有。
明明CG漂亮到無懈可擊<s>,甚至每幀都可以做壁紙</s>,但是遊戲性卻總是美中不足,劇情吃書連環出bug強度失衡之類的應有盡有。
<s>一家被遊戲部門拖累的電影公司</s><s>用心做CG,用腳做遊戲</s>香港反送中事件燒到美國後因其親共行為引發炎上,詳細
 
<s>一家被遊戲部門拖累的電影公司</s><s>用心做CG,用腳做遊戲</s>{{censored|香港反送中事件燒到美國後因其親共行為引發炎上,詳細}}
{{censored|又因為被爆出性侵醜聞而令不少員工出走}}
 
2022年1月與Activision被微軟以687億元美金天價收購。
 
2022年11月<s>因爲各種匪夷所思的條款</s>終止與網易在中國大陸長達14年的代理合作,引發了一系列討論
|-
|-
|Bungie
|Bungie
第648行: 第722行:
|用旗下諸多DC漫畫的遊戲改編。Midway歇業後繼續完成《真人快打》的後續。
|用旗下諸多DC漫畫的遊戲改編。Midway歇業後繼續完成《真人快打》的後續。
|FTG
|FTG
|《真人快打》
|《[[真人快打]]》
《超級英雄武力對決
|
|
|
|
第656行: 第731行:
|
|
|A-AVG
|A-AVG
|《Spyro the Dragon(小龍斯派羅)》《Ratchet & Clank(拉捷特與克拉克)》《Resistance(抵抗)》
|《Spyro the Dragon(小龍斯派羅)》<br>《Ratchet & Clank(拉捷特與克拉克)》<br>《Resistance(抵抗)》
|
|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第664行: 第739行:
|總部位於波蘭華沙的公司。
|總部位於波蘭華沙的公司。
|ARPG
|ARPG
|《Wiedźmin(巫師)》、《Cyberpunk 2077》
|《Wiedźmin(巫師)》<br>《[[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 2077]]
|
|
|以極有良心的行銷手法得到「波蘭蠢驢」的美名,如巫師3的DLC售價低廉內容又非常豐富,甚至旗下自有平台GOG.com完全沒有防盜機制。
|以極有良心的行銷手法得到「波蘭蠢驢」的美名,如巫師3的DLC售價低廉內容又非常豐富,甚至旗下自有平台GOG.com完全沒有防盜機制。
第673行: 第748行:
|
|
|ACT
|ACT
|《Max Payne(英雄本色)》《Alan Wake(心靈殺手)》《Quantum Break(量子裂痕)》
|《Max Payne(英雄本色)》<br>《Alan Wake(心靈殺手)》<br>《Quantum Break(量子裂痕)》
|
|
|
|
第681行: 第756行:
|(大概是)除了blizzard之外最耳熟能詳的歐美RPG廠商
|(大概是)除了blizzard之外最耳熟能詳的歐美RPG廠商
|RPG、MMORPG
|RPG、MMORPG
|著名的《Baldur's Gate(德之門)》系列、<s>踢牙老奶奶</s>《Neverwinter Nights(絕冬城之夜)》系列便出自其手。近年則有評價頗高的《Dragon Age(闇龍紀元)》系列與《Mass Effect(質量效應)》系列
|著名的《Baldur's Gate(德之門)》系列、<s>[[翻譯再創作|踢牙老奶奶]]</s>《Neverwinter Nights(絕冬城之夜)》系列便出自其手。近年則有評價頗高的《Dragon Age(闇龍紀元)》系列與《Mass Effect(質量效應)》系列
|
|
|與曾經的兄弟社黑島工作室/黑曜石娛樂有緊密的技術合作交流關係。
|與曾經的兄弟社黑島工作室/黑曜石娛樂有緊密的技術合作交流關係。
第692行: 第767行:
|90年代與BioWare並為Interplay雙璧。但與BioWare後來幾經轉手被EA併購不同,因為Interplay的財政困難,於2003年解散。
|90年代與BioWare並為Interplay雙璧。但與BioWare後來幾經轉手被EA併購不同,因為Interplay的財政困難,於2003年解散。
|RPG
|RPG
|《Fallout(異塵餘生)》《Icewind Dale(冰風之谷)》《Planescape: Torment(異域鎮魂曲)》《The Outer Worlds(天外世界)》
|《Fallout(異塵餘生)》<br>《Icewind Dale(冰風之谷)》<br>《Planescape: Torment(異域鎮魂曲)》<br>《The Outer Worlds(天外世界)》
|
|
|黑島解散後,大部分原黑島員工一同創立了新公司黑曜石娛樂。該公司目前接手《異塵餘生》系列後續作品的開發與銷售
|黑島解散後,大部分原黑島員工一同創立了新公司黑曜石娛樂。該公司目前接手《異塵餘生》系列後續作品的開發與銷售
德之門》系列由黑島發行。黑島也擔當了部分資料片的開發。
德之門》系列由黑島發行。黑島也擔當了部分資料片的開發。
|-
|-
|Larian Studio
|Larian Studio
第701行: 第776行:
|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實力派RPG工作室,以《神諭》系列聞名。並且也得到原本因為黑島解散而腰斬的《博德之門3》的開發權利。
|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實力派RPG工作室,以《神諭》系列聞名。並且也得到原本因為黑島解散而腰斬的《博德之門3》的開發權利。
|RPG
|RPG
|《Divinity(神諭)》系列
|《Divinity(神諭)》<br>《[[柏德之門3|Baldur's Gate Ⅲ(柏德之門Ⅲ)]]》
|
|
|<s>在Blizzard及BioWare名聲直落谷底後</s>跟CD Projekt及耀石並列為歐美最具規模的RPG工作室之一。
|與黑島兩大遺孤及inXile並列為歐美最具規模的CRPG工作室之一。<br>因接手《Baldur's Gate Ⅲ》引發了世人關注,老大Swen總喜歡穿一身鎧甲,以及用DND的方式來做宣傳
|-
|-
|Relic Entertainment
|Relic Entertainment
第720行: 第795行:
|(依舊)以上帝模擬遊戲著稱,不過比起牛蛙更多元化。
|(依舊)以上帝模擬遊戲著稱,不過比起牛蛙更多元化。
|SLG、RPG
|SLG、RPG
|《Black & White(善與惡)》《Fable(神鬼寓言)》《the Movies(電影夢工廠)》
|《Black & White(善與惡)》<br>《Fable(神鬼寓言)》<br>《the Movies(電影夢工廠)》
|
|
|牛蛙始創者兼靈魂人物Peter Molyneux叛逃到微軟後建立的工作室
|牛蛙始創者兼靈魂人物Peter Molyneux叛逃到微軟後建立的工作室
第727行: 第802行: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
|
|《Sly Cooper(怪盜史庫柏)》《Infamous(惡名昭彰)》
|《Sly Cooper(怪盜史庫柏)》<br>《Infamous(惡名昭彰)》
|
|
|
|
第735行: 第810行:
|
|
|VCR、A-AVG
|VCR、A-AVG
|《Heavy Rain(暴雨殺機)》《Beyond: Two Souls(超能殺機:兩個靈魂)》《Detroit: Become Human(底特律:變人)》
|《Heavy Rain(暴雨殺機)》<br>《Beyond: Two Souls(超能殺機:兩個靈魂)》<br>《Detroit: Become Human(底特律:變人)》
|
|
|
|
第745行: 第820行:
|《極速快感》
|《極速快感》
|
|
|<s>冠上了EA之名當然就...</s>保時捷在電子遊戲內的肖像版權為EA獨佔並使用在NFS系列上。
|<s>冠上了EA之名當然就...</s>保時捷在電子遊戲內的肖像版權為EA獨佔並使用在NFS系列上直至合約到期
|-
|-
|Paradox Interactive
|[[PARADOX大戰略遊戲|Paradox Interactive]]
|核心向歷史SLG的代表。
|核心向歷史SLG的代表。
|SLG
|SLG
|《Crusader Kings(十字軍之王)》、《Europa Universalis(征服四海)》、《Victoria(維多利亞)》、《Hearts of Iron(鋼鐵雄心)》四大歷史模擬遊戲系列著稱,亦有以銀河系為舞台的《Stellaris(恆星戰役)》
|《Crusader Kings(十字軍之王)》<ref>舞台是公元十一世紀到十四世紀的歐洲和西亞</ref>、《Europa Universalis(歐陸風雲)》<ref>舞台是從文藝復興到拿破崙戰爭為止的全世界</ref>、《Victoria(維多利亞)》<ref>舞台是從產業革命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全世界</ref>、《Hearts of Iron(鋼鐵雄心)》<ref>舞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世界</ref>四大歷史模擬遊戲系列著稱,亦有以銀河系為舞台的《Stellaris(恆星戰役)》<ref>官方提供同引擎遊戲間的遊戲存檔轉換器,方便有心者控制一個國家從十一世紀一直遊玩到二戰,甚至還有非官方的轉換器從二戰前往太空時代</ref>
也有代理銷售第三方廠商遊戲的業務,比如《Mount & Blade(騎馬與砍殺)》,也曾代理過傳說中的RTS糞作之王《Stalin vs. Martians(史達林大戰火星人)》。
也有代理銷售第三方廠商遊戲的業務,比如《Mount & Blade(騎馬與砍殺)》,也曾代理過傳說中的RTS糞作之王《Stalin vs. Martians(史達林大戰火星人)》。
|
|
|以高自由度、高開放性、系統複雜、公開mod開發方式、不設勝利條件、<s>bug一大堆</s>為遊戲特色。
|以高自由度、高開放性、系統複雜、公開mod開發方式、不設勝利條件、<s>bug一大堆</s>為遊戲特色。<br><s>P社玩家都該拖出去</s>
|-
|-
|Rockstar Games
|Rockstar Games
第767行: 第842行:
|
|
|A-AVG
|A-AVG
|《Hitman(刺客任務)》《Kane & Lynch(喋血雙雄)》
|《Hitman(刺客任務)》<br>《Kane & Lynch(喋血雙雄)》
|
|
|
|
第782行: 第857行:
|Crytek GmbH
|Crytek GmbH
| rowspan="2" |1999年
| rowspan="2" |1999年
|出戲是爲了賣自家CryEngine引擎的公司。
|出戲是爲了賣自家CryEngine引擎的公司。
|FPS
|FPS
|《Crysis》
|《Crysis》
|
|
|其引擎畫質表現極佳,但對硬體性能的耗費也是一等一,故《Crysis》系列在對岸得稱「顯卡危機」。
|其引擎畫質表現極佳,但對硬體性能的耗費也是一等一,故《Crysis》系列在對岸得稱「顯卡危機」<ref>因爲遊戲名在對岸譯作《孤島危機》。不過說起來真正在「孤島」上的也衹有遊戲初代而已<s>,《惡靈古堡》表示[[成句/你看看你|UCCU]]</s>。</ref>
|-
|-
|SIE Santa Monica Studio(索尼互動娛樂聖塔莫尼卡工作室)
|SIE Santa Monica Studio(索尼互動娛樂聖塔莫尼卡工作室)
第801行: 第876行:
|起初是已《Sanctum》聞名,但在2014年卻因為《Goat Simulator(模擬山羊)》而聲名大噪。<s>現在整個公司都靠這款遊戲賺錢。</s>
|起初是已《Sanctum》聞名,但在2014年卻因為《Goat Simulator(模擬山羊)》而聲名大噪。<s>現在整個公司都靠這款遊戲賺錢。</s>
|
|
|其實《模擬山羊》能順利推出都是因為Valve的關係。
|其實《模擬山羊》能順利推出都是因為Valve的關係<ref>https://gnn.gamer.com.tw/3/101783.html</ref>
|-
|-
|PopCap Games(寶開遊戲)
|PopCap Games(寶開遊戲)
|
|
|益智遊戲
|益智遊戲
|《寶石方塊》《祖瑪》《植物大戰殭屍》
|《寶石方塊》<br>《祖瑪》<br>[[植物大戰殭屍]]
|
|
|2011年7月被美商藝電(EA)收購
|2011年7月被美商藝電(EA)收購
第812行: 第887行:
|Guerrilla Games(遊騎兵工作室)
|Guerrilla Games(遊騎兵工作室)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FPS、ARPG
|FPS<br>ARPG
|《Killzone(殺戮地帶)》《Horizon Zero Dawn(地平線 黎明時分)》
|《Killzone(殺戮地帶)》<br>《Horizon Zero Dawn(地平線 黎明時分)》
|
|
|
|
第821行: 第896行:
|<s>挾帶M$的優勢資金</s>以PC Game起家後跨足家用電子遊戲領域。
|<s>挾帶M$的優勢資金</s>以PC Game起家後跨足家用電子遊戲領域。
|RTS、FPS、SIM等各種類型
|RTS、FPS、SIM等各種類型
|《Age of Empires(世紀帝國)》《Halo(最後一戰)》《Microsoft Train Simulator》《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模擬飛行)》
|《Age of Empires(世紀帝國)》<br>《Halo(最後一戰)》<br>《Microsoft Train Simulator》<br>《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模擬飛行)》
|
|
|同任天堂、SCE為家用主機的生產商。
|同任天堂、SCE為家用主機的生產商。
本身其實不製作遊戲,而是替旗下的工作室擔當發行商。
本身其實不製作遊戲,而是替旗下的工作室擔當發行商。
|-
|inXile Entertainment
|2002年
|由Interplay創辦人之一Brian Fargo建立,被認為是黑曜石以外前黑島工作室的另一個精神繼承者。
|RPG
|《Wasteland(廢土)》
《The Bard's Tale(冰城傳奇)》
|
|與黑曜石不同的是原本inXile只是開發小規模遊戲的無名工作室,直到發起Interplay名作之一Wasteland續作的募資計畫才獲得廣泛關注。
在2018年與黑曜石一同被微軟收購成為XBOX旗下工作室之一,正式重聚一堂。<s>Bioware表示:能不能順便帶上我?</s>
包括Wasteland在內,旗下評價較高的作品幾乎都是CRPG,然而2023發表的新作Clockwork Revolution卻是畫風神似生化奇兵的第一人稱動作遊戲,明顯有向3A工作室靠攏的趨勢 <s>會不會翻船就需要再觀察</s>
|-
|-
|Rovio Entertainment
|Rovio Entertainment
|2003年(Relude)
|2003年(Relude)<br>2005(Rovio)<br>2023被Sega收購
2005(Rovio)
|
|手機游戲
|《Vihainen Lintu憤怒鳥
|
|
|手機遊戲
|《Vihainen Lintu / Angry Birds(憤怒鳥)》系列<br>《小鎮探案記》<br>《糖果砰砰樂》
|
|
|衍生遊戲Angry Birds Epic與Sonic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lupA-hw0Q crossover]意外預言了Sega收購Rovio一事,之前與它crossover的Star Wars和《里約大冒險》都被迪士尼吞拼了<br>另外玩低俗笑話的《憤怒鳥大電影》卡通的[https://www.facebook.com/SonyPicturesUkraine/videos/1161100530590181/ 烏克蘭語配音版],'''[https://twitter.com/Rovio/status/1498321393179664386 出乎意料地預言一名喜劇演員會成為國家英雄]'''。
|-
|-
|2K Games
|2K Games
|2005年1月25日
|2005年1月25日
|本家主打體育類戲,但因成立之初便併購了Firaxis Games和Irrational Games,因而在SLG和FPS領域也有相當影響力。
|本家主打體育類戲,但因成立之初便併購了Firaxis Games<ref>SLG泰斗Sid Meier領導的工作室,以《Civilization(文明帝國)》系列為代表的「Sid Meier系列」的開發團隊與著作權擁有者</ref>和Irrational Games<ref>現2K Boston工作室</ref>,因而在SLG和FPS領域也有相當影響力。
|SPG、SLG、FPS
|SPG、SLG、FPS
|《NBA 2K》《Civilization(文明帝國)》
|《NBA 2K》<br>《Civilization(文明帝國)》
|
|
|本家以NXX 2K系列著稱
|本家以NXX 2K系列著稱
Firaxis Games以《Civilization(文明帝國)》等席德·梅爾冠名遊戲聞名。
Firaxis Games以《Civilization(文明帝國)》等席德·梅爾冠名遊戲聞名。
Irrational Games則是《BioShock(生化奇兵)》的開發團隊
Irrational Games則是《BioShock([[生化奇兵]])》的開發團隊
與《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系列的開發·發行者Rockstar Games是兄弟社關係。
與《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系列的開發·發行者Rockstar Games是兄弟社關係。
|-
|-
|Thatgamecompany<s>那間遊戲公司</s>
|Thatgamecompany<s>那間遊戲公司</s>
|2006年
|2006年
|原先是從Flash遊戲開始的,但受到索尼的賞識簽下契約之後就有了《flOw(流)》《Flower(花)》《Journey(旅途)》三部。
|原先是從Flash遊戲開始的,但受到索尼的賞識簽下契約之後就有了《flOw(流)》<br>《Flower(花)》<br>《Journey(旅途)》三部。
|
|
|
|
第858行: 第943行: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獨立遊戲開發商。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獨立遊戲開發商。
|益智遊戲
|益智遊戲
|《Limbo》《Inside》
|《Limbo》<br>《Inside》
|
|
|
|
第872行: 第957行:
|343 Industries
|343 Industries
|2007年
|2007年
|
|微軟為了接手Halo系列開發而創立的<s>吃老本</s>工作室。
|FPS
|FPS
|《Halo》
|《Halo》
第882行: 第967行:
|
|
|
|
|為了繼續開發《Minecraft》而創立,另有《Cobalt》、《Scrolls》、《0x10c》、《Minecraft: Story Mode》等作品
|為了繼續開發《[[Minecraft]]》而創立,另有《Cobalt》、《Scrolls》、《0x10c》、《Minecraft: Story Mode》等作品
|
|
|2014年微軟以25億美金收購。
|2014年微軟以25億美金收購。
第890行: 第975行:
|獨立遊戲開發商。
|獨立遊戲開發商。
|ACT
|ACT
|《鏟子騎士》
|《[[鏟子騎士]]》
|
|
|-
| Tribute Games
|2011年
|獨立遊戲開發商。<br>為曾經於育碧製作過《歪小子史考特》清版動作遊戲的原班人馬另起爐灶的公司。<br>遊戲風格皆為細膩的16位元2D點圖
|ACT
|《Ninja Senki》、《[[忍者龜|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Shredder's Revenge]]
|
|
|
|
第896行: 第989行:
|Freebird Games(自由鳥工作室)
|Freebird Games(自由鳥工作室)
|2007年
|2007年
|獨立遊戲開發
|加拿大籍華裔Kan R. Gao主導的獨立遊戲開發工作室。<br>用[[RPG製作大師]]製作,體量小但情節十分吸引人
|NVL
|NVL
|《To the Moon》《A Bird Story》《Finding Paradise》
|《To the Moon》<br>《A Bird Story》<br>《Finding Paradise》<br>《Impostor Factory
|
|
|
|
第905行: 第998行:
|2012年
|2012年
|丹麥成立。
|丹麥成立。
|A-AVG
| A-AVG
|《時光之帽》
|《時光之帽》
|
|
第914行: 第1,007行: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二。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二。
|FTG、ARPG
|FTG、ARPG
|《Skullgirls》《Indivisible》
|《Skullgirls》<br>《Indivisible》
|
|
|
|
第920行: 第1,013行:
|Team Cherry
|Team Cherry
|
|
|獨立遊戲開發
|位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獨立遊戲開發團隊
|A-AVG
|A-AVG
|《空洞騎士》
|《[[空洞騎士]]
|
|
|
|<s>《絲之歌》死活不出因而被戲稱為《絲之鴿》</s>
|-
|-
|Sukeban Games
|Sukeban Games
|
|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三,由拉美委內瑞拉的小團隊打造。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三,由拉美委內瑞拉的<s>阿宅</s>小團隊打造。
|NVL
|AVG
|《VA-11 HALL-A》
|《[[VA-11 HALL-A]]
|
|
|
|<s>續作《N1RV Ann-A: Cyberpunk Bartender Action》也被列入有生之年系列,不過考慮到委内瑞拉的環境也能理解</s>
|-
|-
|StudioMDHR Entertainment
|StudioMDHR Entertainment
第944行: 第1,037行:
|ZA/UM
|ZA/UM
|2016年
|2016年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四,成立於愛沙尼亞的獨立遊戲開發商。
|成立於愛沙尼亞的獨立遊戲開發商,出道作Disco Elysium由於結合RPG及小說敘事的革新玩法受到大眾認可
|RPG
|RPG
|《Disco Elysium(極樂迪斯科)》
|《Disco Elysium([[極樂迪斯科]])》
|
|
|<s>以第一作的獨特風格,讓人不禁認為這團隊嗑了什麼我也想來一點。</s>
|<s>以出道作的獨特風格,讓人不禁認為這團隊嗑了什麼我也想來一點。</s><br>然而一定意義上本作也成為了一些阿宅用以[[中二病|標榜身份非同尋常]]的[[廚]]作(無誤),甚至發生過男性玩家在同人展會上騷擾女性玩家的事情<br>然而更加魔幻的現實是,三位本作的核心主創後來被ZA/UM掃地出門,兩邊就本作的著作權歸屬問題對簿公堂
|-
|Omocat LLC
|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五。
|RPG
|《Omori》
|
|<s>[[黏土人]]都出了</s>
|}
|}


== 韓國的公司名單 ==
==韓國的公司名單==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
|-
第966行: 第1,067行:
!再版?
!再版?
!備註
!備註
|-
|Amuse World
|1989年3月(Deniam)<br>1998年1月14日
|一開始以數織(Picross/Nonogram)系列Logic Pro出名,後來誕生出知名Beatmania仿作《EZ2DJ》
|益智遊戲、音樂遊戲
|《Logic Pro》、《EZ2DJ》、《EZ2 DANCE》
|
|其中就以《EZ2DJ》的爭論最大,被<s>FY</s>Konami打官司打了約莫20年,而後Konami勝訴,Amuse World更因此嚴重赤字倒閉<br>原團隊後來先後另起爐灶成立Pentavision和Square Pixels後繼續相關作品的製作
|-
|-
|Andamiro
|Andamiro
第979行: 第1,088行:
|韓國地區的遊戲公司,收購不少小型的遊戲工作室,中文為「樂線公司」。
|韓國地區的遊戲公司,收購不少小型的遊戲工作室,中文為「樂線公司」。
|RCG、ACT
|RCG、ACT
|《CrazyRacing KartRider(跑跑卡丁車)》《MapleStory(楓之谷)》《Counter-Strike Online(絕對武力Online)》《動物朋友(初代遊戲)》
|《CrazyRacing KartRider(跑跑卡丁車)》<br>《MapleStory([[楓之谷]])》<br>《Counter-Strike Online(絕對武力Online)》<br>[[動物朋友]](初代遊戲)》
|
|
|
|
第987行: 第1,096行:
|
|
|MMORPG
|MMORPG
|《Aion(永恆紀元)》《劍靈 Blade & Soul》《Lineage(天堂)》《PangYa 魔法飛球》
|《Aion(永恆紀元)》<br>《劍靈 Blade & Soul》<br>《Lineage(天堂)》<br>《PangYa 魔法飛球》
|
|
|
|
第1,012行: 第1,121行:
|
|
|MMORPG
|MMORPG
|《黑色沙漠》《Shadow Arena》《PLAN 8 八號計畫》《DokeV》《Crimson Desert》
|《黑色沙漠》<br>《Shadow Arena》<br>《PLAN 8 八號計畫》<br>《DokeV》<br>《Crimson Desert》
|
|
|
|
第1,020行: 第1,129行:
|
|
|MMORPG
|MMORPG
|《SDGO
|《[[SDGO]]
|
|
|
|
|}
|}


== 華人地區的公司名單 ==
==華人地區的公司名單==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 1.5em auto; text-align:center;"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
|-
第1,052行: 第1,161行:
|簡稱IGS,少數研發大型電玩遊戲為主的公司。
|簡稱IGS,少數研發大型電玩遊戲為主的公司。
|ACT、FTG
|ACT、FTG
|《西遊釋厄傳》《三國戰紀》《明星三缺一》《唯舞獨尊》《Rock Fever》《Ez Touch》<s>《蜂暴》</s>
|《西遊釋厄傳》<br>《三國戰紀》<br>《明星三缺一》<br>《唯舞獨尊》<br>《Rock Fever》<br>《Ez Touch》<s><br>《蜂暴》</s>
|
|
|也有競速類《暴力狂飆》與其他較為小品的街機。
|也有競速類《暴力狂飆》與其他較為小品的街機。
第1,060行: 第1,169行:
|
|
|
|
|《吞食天地》《金庸群俠傳》
|《吞食天地》<br>[[金庸群俠傳]]
|
|
|代理發行與養子公司居多,也負責軟體世界月刊的編輯撰寫。
|代理發行與養子公司居多,也負責軟體世界月刊的編輯撰寫。
第1,068行: 第1,177行:
|以《大富翁》和雙劍<s>以及被搞爛的《貓狗》</s>廣為人知,雖然網路遊戲一直做不好,但卻是維持其營運的命脈。
|以《大富翁》和雙劍<s>以及被搞爛的《貓狗》</s>廣為人知,雖然網路遊戲一直做不好,但卻是維持其營運的命脈。
|RPG
|RPG
|《大富翁》《軒轅劍》《天使帝國》《明星志願》《仙劍奇俠傳》《阿貓阿狗》
|《大富翁》<br>[[軒轅劍系列|軒轅劍]]<br>[[天使帝國系列|天使帝國]]<br>[[明星志願系列|明星志願]]<br>[[仙劍奇俠傳系列|仙劍奇俠傳]]<br>[[阿貓阿狗]]
|有一陣子將DOS時代知名舊作移植到iOS<s>,可惜效果不佳</s>。
|有一陣子將DOS時代知名舊作移植到iOS<s>,可惜效果不佳</s>。
|近年退出「經營」網路遊戲,轉以研發為主
|已經退出「經營」網路遊戲<ref>製作出來的MMORPG則交由遊戲新幹線經營,所以嘛...你知道的。</ref>,轉以研發小成本小製作為主
和光榮公司一樣,會把一些早期作品放到Steam等平台上供大家遊玩,部分作品更是免費<s>不過由於沒有做程式兼容,很多早期Bug和視窗等問題依然存在</s>。
和KoeiTecmo一樣,會把一些早期作品放到Steam等平台上供大家遊玩,部分作品更是免費<s>不過由於沒有做程式兼容,很多早期Bug和視窗等問題依然存在</s>。
|-
|-
|智樂堂Zealot
|智樂堂Zealot
第1,079行: 第1,188行:
被收購變成智樂堂後以MMORPG為主。
被收購變成智樂堂後以MMORPG為主。
|RSLG、RPG
|RSLG、RPG
|《炎龍騎士團》《天地劫》《致命武力》《阿瑪迪斯戰記》
|《炎龍騎士團》<br>《天地劫》<br>《致命武力》<br>《阿瑪迪斯戰記》
|部分作品如《炎龍騎士團》《天地劫》已授權開發智慧型手機遊戲。
|部分作品如《炎龍騎士團》《天地劫》已授權開發智慧型手機遊戲。
|<s>對臨時演員很刻薄,時薪永遠只有兩佰塊。</s>
|<s>對臨時演員很刻薄,時薪永遠只有兩佰塊。</s>
第1,089行: 第1,198行:
|大陸軟體行業的先驅,但自95年踏足遊戲開發後,現在MMORPG的開發與運營已超過辦公與安全應用的開發銷售,成為最主要的盈利業務。
|大陸軟體行業的先驅,但自95年踏足遊戲開發後,現在MMORPG的開發與運營已超過辦公與安全應用的開發銷售,成為最主要的盈利業務。
|RPG、MMORPG
|RPG、MMORPG
|《劍俠情緣》《少女咖啡槍》
|《劍俠情緣》<br>《少女咖啡槍》
|成名作《劍俠情緣》一代在2001年有重製版,名《新劍俠情緣》
|成名作《劍俠情緣》一代在2001年有重製版,名《新劍俠情緣》
|《劍俠情緣》系列在大陸與大宇雙劍並稱『三劍』。
|《劍俠情緣》系列在大陸與大宇雙劍並稱『三劍』。
<s>《劍情》系列已是西山居本體。</s>
<s>《劍情》系列已是西山居本體<ref>目前西山居開發·運營的所有MMORPG都屬於《劍情》系列,總數高達6部;而單機遊戲開發早已停頓</ref>。</s>
劍三事件後在台灣風評一落千丈。
{{censored|劍三事件後在台灣風評一落千丈。}}
|-
|-
|熊貓軟體
|熊貓軟體
第1,101行: 第1,210行:
一度有「台灣Capcom」之稱,甚至還曾在有線電視與電話結合作遊戲頻道。
一度有「台灣Capcom」之稱,甚至還曾在有線電視與電話結合作遊戲頻道。
|ACT、FTG
|ACT、FTG
|《武將爭霸》《非洲探險》
|《武將爭霸》<br>《非洲探險》
|
|
|後來五位前研發人員轉至IGS任職。
|後來五位前研發人員轉至IGS任職。
第1,109行: 第1,218行:
|本來是名為宇峻與奧丁的兩家公司,合併後與大宇、弘煜並列的僅存國產單機開發公司,最後敵不過大環境從單機脫手<s>而越做越爛</s>。
|本來是名為宇峻與奧丁的兩家公司,合併後與大宇、弘煜並列的僅存國產單機開發公司,最後敵不過大環境從單機脫手<s>而越做越爛</s>。
|RPG
|RPG
|《超時空英雄傳說》《三國群英傳》《幻世錄》《新絕代雙驕》《幻想三國誌》
|《超時空英雄傳說》<br>《三國群英傳》<br>《幻世錄》<br>《新絕代雙驕》<br>《幻想三國誌》
|
|
|與日本Falcom合作密切。
|與日本Falcom合作密切。
第1,119行: 第1,228行:
代理多個MMORPG但服務質素極差以致多個作品很早便中止營運<s>,MMORPG名作殺手</s>。
代理多個MMORPG但服務質素極差以致多個作品很早便中止營運<s>,MMORPG名作殺手</s>。
|
|
|《便利商店》<br>《椰子罐頭》<br>《水火108》
|
|
|
|由於惡德商法臭名昭著,甚至會修改'''代理遊戲的寶物製作機率'''。<br>
|
2022~2023年間和親自驗證《天堂M》紫布合成機率的實況主丁特對簿公堂、被法院以廣告不實為由要求賠償。
|-
|-
|網易NetEase
|網易NetEase
第1,127行: 第1,237行:
|
|
|MMORPG、手遊
|MMORPG、手遊
|《陰陽師》《荒野行動》《第五人格》《時空中的繪旅人》
|《陰陽師》<br>《荒野行動》<br>《第五人格》<br>《時空中的繪旅人》
|
|
|因總公司總裁有養豬,而有豬場別稱。
|因總公司總裁有養豬,而有豬場別稱。
第1,137行: 第1,247行:
|
|
|RPG、MMORPG
|RPG、MMORPG
|《守護者之劍》《聖女之歌》《參天律》
|《守護者之劍》<br>《聖女之歌》<br>《參天律》
|
|
|
|
第1,145行: 第1,255行:
|
|
|MMORPG
|MMORPG
|《金庸群俠傳》《吞食天地》《黃易群俠傳》
|《[[金庸群俠傳]]<br>《吞食天地》<br>《黃易群俠傳》
|
|
|智冠的子公司之一。
|智冠的子公司之一。
第1,173行: 第1,283行:
|其中《ICEY》不僅在海外遊戲網站評價平均8分左右(滿分10分),也在諸多電玩專業展會獲獎。
|其中《ICEY》不僅在海外遊戲網站評價平均8分左右(滿分10分),也在諸多電玩專業展會獲獎。
|-
|-
|雷亞遊戲Rayark
|雷亞<s>共亞</s>遊戲Rayark
|2011年9月
|2011年9月
|對於遊戲內涵和品質標準非常高,是少數本身在日本廣受好評的台灣遊戲公司。
|對於遊戲內涵和品質標準非常高(笑曾經是少數本身在日本廣受好評的台灣遊戲公司。
|音樂遊戲
|音樂遊戲
|《Cytus》《Deemo》《聚爆》《VOEZ》《細胞迷途》(發行)《渾沌學院》
|《Cytus》<br>《Deemo》<br>《聚爆》<br>《VOEZ》<br>《細胞迷途》(發行)<br>《渾沌學院》
|
|
|不但數次獲得巴哈姆特國產遊戲大賞,還推出音樂會和日本輕小說改編。
| 不但數次獲得巴哈姆特國產遊戲大賞,還推出音樂會和日本輕小說改編。{{censored|立場親共(?,事因《Cytus II》音樂總監Ice推出的個人音樂專輯《Consciousness》中的曲目《Telegraph : 1344 7609 2575》被對岸網友發現當中暗藏支持香港政治運動的摩斯電碼<ref>該摩斯電碼為「{{ruby|0342 1788 7449 3263 2514 0108 7245 0730|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ref><s>使眾多小粉紅崩潰</s>,事後官方<s>下跪</s>發文致歉和並暫時下架《Cytus II》、Ice亦火速自行請辭,當中同遊戲中部分曲繪涉及抄襲<ref> [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251531%7C 詳細見此]</ref>、甚至疑似使用AI生成角色插圖、更有解雇大量美術人員以AI代替的傳言,目前風評整體<s>絕讚</s>持續下跌中}}
|-
|-
|<s>米忽悠</s>米哈遊
|<s>米忽悠</s>米哈遊
第1,185行: 第1,295行:
|
|
|ACT
|ACT
|《崩壞》《原神》《未定事件簿》
|《[[崩壞3rd|崩壞]]<br>[[原神]]<br>《未定事件簿》
|
|
|在歐美、日韓都有人買單但有抄襲爭議的紀錄。
|在歐美、日韓都有人買單但有抄襲爭議的紀錄。
<s>擅長通過炎上商法來博取關注度。</s>
<s>擅長通過炎上商法來博取關注度。也是最容易出[[廚]]玩家的華語公司沒有之一</s>
|-
|-
|SIGONO
|SIGONO
第1,202行: 第1,312行:
|
|
|
|
|《拉比哩比》《夜光》
|《拉比哩比》<br>《夜光》
|
|
|
|
第1,208行: 第1,318行:
|河洛工作室
|河洛工作室
|2014年3月31日重組
|2014年3月31日重組
|曾為智冠旗下開發組,後脫離智冠成立東方演算。東方演算解散後重組工作室。
|曾為智冠旗下開發組,後脫離智冠成立東方演算。東方演算解散後重組工作室。<br>名義上是香港公司,實際上是在台灣
|RPG
|RPG
|《俠客風雲傳》《俠客風雲前傳》《河洛群俠傳》《俠之道》(EA階段)
|《[[俠客風雲傳]]<br>《俠客風雲前傳》<ref>這兩作目前版權已不屬於河洛</ref><br>《河洛群俠傳》<br>[[俠之道]]》<ref>原名《俠隱閣》,商標權疑似在智冠手中而改名</ref><br>《天外武林<br>《古龍風雲錄》<ref>注意不是《古龍群俠傳》,這是2000年大陸開發出品的遊戲</ref>
|《俠客風雲傳》從事實上本身為智冠時代作品《武林群俠傳》的重製。
|《俠客風雲傳》從事實上本身為智冠時代作品《武林群俠傳》的重製<ref>其實雙方版權問題並未釐清,導致後來對簿公堂</ref>
|自由度高的非線性武俠世界。
|自由度高的非線性武俠世界。
會虛心聽取玩家意見。
會虛心聽取玩家意見。
<s>新人不看攻略會一頭霧水。</s><s>BUG多到數不清,而且修了舊的BUG一定會有新的BUG。</s>遊戲平衡性一般都不太好。
<s>容錯率極低,新人不看攻略會一頭霧水。</s><s>BUG多到數不清,而且修了舊的BUG一定會有新的BUG。</s>遊戲平衡性一般都不太好,特別是初版
 
DLC份量比較大,而且大多為免費<s>但也因此會讓人懷疑遊戲本身就是半成品</s>。
DLC份量比較大,而且大多為免費<s>但也因此會讓人懷疑遊戲本身就是半成品</s>。
|-
|-
第1,222行: 第1,331行:
|
|
|
|
|《少女前線》
|《[[少女前線]]
|
|
|<s>線上線下八卦都很多。</s><s>據傳前員工離開製作人後,有的製作了當下火爆的作品,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真愛。</s>
|<s>線上線下八卦都很多。</s><s>據傳前員工離開製作人後,有的製作了當下火爆的作品,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真愛。</s>
第1,230行: 第1,339行:
|
|
|恐怖遊戲
|恐怖遊戲
|《返校》《還願》
|《[[返校]]<br>[[還願]]》  
|
|
|紅到海外的台灣之光。因冒犯到某個國家元首而在中國大陸被下架。
|紅到海外的台灣之光。{{censored|因冒犯到某個國家元首而在中國大陸被下架。}}
|-
|-
|數位卡夫特
|數位卡夫特
第1,238行: 第1,347行:
|
|
|FTG
|FTG
|《眾神之鬥》《動物之鬪》
|《眾神之鬥》<br>《動物之鬪》
|
|
|另一個台灣之光。因涉及宗教而在馬來西亞被封殺。
|另一個台灣之光。因涉及宗教而在馬來西亞被封殺。
第1,246行: 第1,355行:
|
|
|戰略塔防
|戰略塔防
|《明日方舟》
|《[[明日方舟]]
|
|
|<s>用心做音樂,用腳做遊戲。</s><s>劇本不好好說人話而被稱為「鷹語」。</s>
|<s>用心做音樂,用腳做遊戲。</s><s>劇本不好好說人話而被稱為「鷹語」。</s>
|-
|光穹遊戲
|2015年12月
|
|2D動作
|《螢幕判官》<br>《棄海:波弟大冒險》
|
|-
|NEX Game
|2017年
|
|
|《Starri》
|
|
|-
| 遊戲科學
| 2014年6月13日
| 創始人馮驥和楊奇等七人原本為騰訊旗下《鬥戰神》的核心開發人員,2014年因理念不合以及《鬥戰神》營運不佳等原因離開騰訊創立遊戲科學<br>隨後幾年依次開發出《百將行》與《戰爭藝術:赤潮》積纍獨立遊戲製作經驗,并在2018年立項《黑神話:悟空》的開發項目<br>而在2020年8月《黑神話:悟空》的預告影片發佈後,因遊戲在中國大陸獲得很大的關注,部分遊戲製作人辭職前往遊戲科學總部要求加入專案開發團隊,公司也在不到一個月內收到上萬應聘電郵<br>2021年3月,騰訊投資遊戲科學<s>,終究還是回到了騰訊</s>
| ARPG
| 《[[黑神話:悟空]]》
|
|
|}
|}


==回應==
{{pcomment|section=1}}


==備註==
<references />


== 回應 ==
[[category:遊戲]]
 
[[類:遊戲公司|*]]
* 討論:電子遊戲公司
 
== 備註 ==
 
# ↑ 因為主機性能的進化、製作遊戲的成本提高與大作主義興起的緣故,產量變慢已經是所有遊戲界的常態了
# ↑ PS→GBA→PSP→PSP
# ↑ 近年來比較大的通病是拿半成品出來,過了幾個月或一兩年宣布在別的主機上推出移(ㄔㄨㄥˊ)植(ㄓˋ),也因此引起了為了TO而買主機的部玩家的不滿。
# ↑ 早期俗稱電子雞
# ↑ 從以遊玩電子遊戲為主轉變為各式益智遊戲,諸如投籃機、氣動球
# ↑ 店員堅稱能夾到娃娃,結果在警察前夾了300次仍失敗
# ↑ 事實上模擬遊戲的價格都偏高,由System Soft製作的《天下統一》系列之單價也是訂在與光榮相同的價位。其根本原因為資料收集所需要的費用。
# ↑ 10秒內連按160次
# ↑ 但高橋名人後來參加日本節目時有自爆自己只是一般的程式設計師加上電玩技術非常不好,只是Hudson剛好想為自家遊戲增加買氣而推舉他來當形象代言人,因此高橋名人也開始著邊做遊戲邊狂練遊戲技術的爆肝生活,甚至也因此睡過頭而錯過一些相關的大型活動
# ↑ SQUARE因為製作與遊戲完全沒有關係的3D動畫電影瀕臨破產,需要ENIX的資金;ENIX則需要SQUARE的人氣來提升形象並整合實力。合併對一拍即合的兩者而言是互補的雙贏<s>但對玩家而言絕對是悲劇</s>
# ↑ 說《樹海》是ys4重製不完全確切,因為ys4之前出現的兩部作品都是外包給其他公司做,樹海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falcom自社製作的ys4
# ↑ Xenosaga系列的製作人和主劇本
# ↑ 例如《魔法氣泡》系列,SEGA接手該系列之後其遊戲質素也相對地比COMPILE時期好一些,同時也讓其電競賽事重見天日,算是某種方面的起死回生
# ↑ 投放大量資金興建「TECHNOS中野大廈(テクノス中野ビル)」卻不幸遇上泡沫經濟崩壞
# ↑ 百聞不如一見
# ↑ 與CAPCOM共同開發
# ↑ 指的當然是PC GAME界的銷量帝王《The Sims(模擬市民)》
# ↑ 但是也有少數變成極賣座的作品,例如Maxis旗下的模擬XX(城市、市民...)系列
# ↑ 玩家對公司標語Challenge Everything的諷刺
# ↑ 例如超級大金剛系列,不過也間接導致部分合作製作的遊戲的開發計畫告吹
# ↑ 服務時間1996~2010
# ↑ 2000左右年因FPS遊戲的大流行,曾發表了以星海爭霸為背景的FPS遊戲,最後不了了之
# ↑ 在《魔獸世界》問世後,Blizzard曾啟動過另一款MMORPG《泰坦》的計畫但最後中止,而泰坦的部分元素後來被Overwatch拿去利用
# ↑ 華人地區較為流行三國以及信長之野望的地圖
# ↑ 已獨立營運的有DotA2以及League of Legends
# ↑ 舞台是公元十一世紀到十四世紀的歐洲和西亞
# ↑ 舞台是從文藝復興到拿破崙戰爭為止的全世界
# ↑ 舞台是從產業革命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全世界
# ↑ 舞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世界
# ↑ 官方提供同引擎遊戲間的遊戲存檔轉換器,方便有心者控制一個國家從十一世紀一直遊玩到二戰,甚至還有非官方的轉換器從二戰前往太空時代
# ↑ 因爲游戲名在對岸譯作《孤島危機》。不過說起來真正在「孤島」上的也衹有游戲初代而已<s>,《惡靈古堡》表示UCCU</s>。
# ↑ <nowiki>http://gnn.gamer.com.tw/3/101783.html</nowiki>
# ↑ SLG泰斗Sid Meier領導的工作室,以《Civilization(文明帝國)》系列為代表的「Sid Meier系列」的開發團隊與著作權擁有者
# ↑ 現2K Boston工作室
# ↑ 製作出來的MMORPG則交由遊戲新幹線經營,所以嘛...你知道的。
# ↑ 目前西山居開發·運營的所有MMORPG都屬於《劍情》系列,總數高達6部;而單機遊戲開發早已停頓
# ↑ 版權已不屬於河洛
# ↑ 原名《俠隱閣》,商標權疑似在智冠手中而改名
# ↑ 其實雙方版權問題並未理清,導致後來對簿公堂
[[分類:未整理條目]]

於 2024年10月29日 (二) 19:15 的最新修訂

電子遊戲公司(コンピュータゲームメーカー・ブランド/Video game company)

日本的公司名單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本條目的角色名稱、作品名稱等一概以原文為主,但亦可在一旁附上中文譯名
公司經營權在此僅列出大概狀況,牽扯到高層公司的交叉持股或集團經營會太過於複雜而不予敘述
公司名 成立 簡介 主要遊戲類型 代表作(不必強調"系列") 再版? 備註
任天堂 1889年9月23日 早期為日式紙牌公司,電子遊戲部門於1970年代成立,至今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

FC與SFC時期都非常高產且多為高品質,之後出產量變慢,但品質依然高[1]

ACT、AVG...基本上全類型通吃 瑪利歐
薩爾達傳說
銀河戰士
星之卡比
聖火降魔錄
精靈寶可夢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
動物森友會
皮克敏
Splatoon
異域神劍
多數為下載版,畫面與操作都沒有改變(不過有些例外)。 同時為家用電子遊戲主機生產商。
BANDAI NAMCO 1950年7月5日(BANDAI)

1955年6月1日(NAMCO) 2005年9月29日(合併)

品質上的部分NAMCO還可,但BANDAI那部份只要有動漫角色,就算多雷也有人買。 ACT、AVG、FTG、RPG Pac-Man(吃豆人)
時空幻境
鐵拳
劍魂
《召喚夜想曲》
目前最常再版的就是時空幻境系列,尤其是初代《TOP》,已經移植/重製四次[2],而《TOD》也不惶多讓的含PS版的出了三次[3] 同時跨足模型與玩具市場

BANDAI也曾嘗試著發展家用遊戲機與掌上遊戲機,但下場都是認賠殺出。 1990年代末期轟動一時的電子玩具「たまごっち(塔麻可吉[4])」不止大賣,還拯救了BANDAI避免被SEGA併購造成SEGA淚目

TAITO 1953年

2010年3月11日(被SQEX併吞)

ACT、AVG 《Space Invaders(太空侵略者)》
泡泡龍
《Darius(太空戰鬥機)》
知名街機遊戲製作公司。

此外曾在此社擔任遊戲設計師的三辻富貴朗那個為理想而對遊戲業界鞠躬盡瘁,最後過勞死的人生也很有名遊戲業界的諸葛亮

SEGA 1954年 90年代時技術和創新一度超越未來其他公司(但品質有很大落差),不過現在似乎已無法重回以前風光了。 ACT 音速小子
《VR快打》
《VR戰機》
櫻花大戰
《戰場女武神》
人中之龍
夢幻之星
動物朋友3[5]
2001年退出家用主機的製作。

雖然街機與家用機市場的榮光不再,但是隨著街頭電子遊樂場的經營型態轉變[6],SEGA的機台比例仍然為遊樂場的大宗,特別是在夾娃娃機上。不過在2019肺炎疫情下生意大受打撃,並因夾娃娃機夾不到奬品事件鬧大而炎上[7],近年風評很差[8]

MICHELL CORPORATION 1960年2月1日 其中以軌道式三消方塊遊戲《Puzz Loop》最為有名,甚至因此出現仿作,尤其下面Popcap Games的《祖瑪》 PUZ、ACT 《Puzz Loop》
《Cannon Dancer》
2013年因為財務問題而宣布停止活動
但後來ININ Games獲得了其旗下遊戲《Cannon Dancer》的授權而令該作推出復刻版
KOEI TECMO 1967年(TECMO)

1978年7月25日(KOEI) 2009年4月1日(合併)

2005年每況愈下,近期有略為改善。 ACT、FTG、SLG 真‧三國無雙
戰國無雙
生死格鬥
《忍者外傳》

遙遠時空
金色琴弦
SLG《三國志》、《信長之野望》常常推出加強版追加資料片,令一個遊戲可以賺兩筆,而且衍伸到了無雙系列。

受限於技術力,跨平台最少需要半年的時間,而從PC跨到主機上面會追加很新要素,而且不會移植回PC。PC玩家之死。 PSP世代常常把經典作品移植如三國志五、列風傳等移植到PSP版,但本世代很少再版遊戲。

少數還在發行一般向PC Game的日本遊戲公司。不過近兩年因爲Steam的普及也沒有什麽優勢了

高單價。歷史模擬系列的價格是從10800円算起。代理的價格是新台幣1800。造就了光榮高單價的印象[9]

Konami 1969年3月21日(創業)

1973年3月19日(公司化)

也是一間遊戲多元化且品質高的遊戲開發商。
自從早川英樹擔任社長後把業務過份集中於手機遊戲平台,直接或間接迫走知名製作人而飽受批評(FUCKonami)。
ACT、音樂遊戲、紙牌遊戲 惡魔城
潛龍諜影
《實況野球》
兵蜂
《魂斗羅》
《沉默之丘》
純愛手札
純愛手札GS
音樂遊戲帶起了新一波的專屬控制器銷售風潮,另外紙牌方面請參見遊戲王條目
SUNSOFT 1971年 原先是製作自動售票機及柏青哥等機台業務,而後投入街機遊戲製作後正式踏入電玩市場 ACT、PUZ 《アラビアン》
《へべれけ》
《いっき》
《超惑星戰記》
《上海》
《ギミック!》
《ギャラクシーファイト》
《わくわく7》
有一段時間停止遊戲製作並將其旗下IP授權給別的遊戲廠商製作,而後隨著《超惑星戰記ZERO》系列等授權作品取得市場上的大成功而得以於2022年回歸電玩市場並重啟電玩製作
HUDSON 1973年5月18日

2012年(被Konami併吞)

在FC、PC-E時期風光了一段日子,不過自從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便衰落起來。 ACT、AVG、FTG 轟炸超人
《高橋名人冒險島》
《桃太郎電鐵》
《天外魔境》
《獸人格鬥》
曾和NEC共同開發PC-Engine、PC-FX。

現在則是在經營卡拉OK系統「JOYSOUND」。 高橋名人(高橋利辛)為本公司的遊戲形象代言人,並且獨創出「16連打」[10]這個高速連打特技,同時也推出不少相關周邊[11],Konami併吞Hudson之後,旗下遊戲全數歸為Konami所有,高橋名人於Hudson離職,並於2016年開始擔任e-Sport促進機構代表理事。

Irem 1974年7月10日(創業)

1997年4月15日(新部門成立)

辻本憲三首次創立的遊戲公司,其遊戲《R-TYPE》推出之後一炮而紅。

1994年一度停止遊戲開發,公司改組後主要集中在家用機遊戲和遊藝機台(柏青哥、柏青史洛)。 2011年剩餘的原團隊出走之後完全集中在遊藝機台製作。

ACT、STG 《成龍踢館》
《R-TYPE系列》
《大力工頭系列》
《Gun Force》
除了R-TYPE等部分遊戲歸為Granzella所有以外,其他皆為TOZAI GAMES再版 後辻本憲三辭去本社社長並另起爐灶成立CAPCOM(見CAPCOM一欄)。

1994~1997年間的空窗期間接讓不少製作團隊出走並另起爐灶成立了SNK、Nazca等遊戲公司。 2011年九条一馬、名倉剛等剩餘團隊出走後成立了Granzella並將本作部分包括R-TYPE等IP移轉。

JALECO 1974年10月3日(創業)

2000年11月7日(被香港電訊盈科收購) 2014年5月21日(破產)

最初創設時為Japan Leisure,後來改名Jaleco。
在2000年代前後受到多重因素影響[12]導致赤字不斷,進而讓JALECO步入破產邊緣,直到香港電訊盈科(PCCW)收購後才勉強脫離破產邊緣但這也是Jaleco事業和遊戲質素走下坡的開始
ACT、STG、SPT 《City Connection》
《Exerion》
《PLUS ALPHA》
ゲーム天国
JALECO的遊戲版權讓渡給City Connection之後,重製和復刻都是由City Connection負責策劃。 被收購後其實也都不斷吃老本且沒有過往時期的有意思,甚至試著孤注一擲製作了某款ARPG遊戲卻反而壓垮自己,2013年因為經營不善而結束電玩部門,並將自家所有遊戲版權讓渡給City Connection,之後於隔年宣布破產。
DATA EAST (DECO) 1976年4月20日
2003年6月25日(破產)
由福田哲夫創立的遊戲公司,同時該社的街機主機板是首次使用卡匣式設計。

除了製作各類電玩遊戲以外,也製作過彈珠台,甚至跨足遊戲產業以外的行業(如椎茸栽培、通訊技術服務等)。 後期遇上街機市場衰退潮、泡沫經濟破滅加上新興電玩產業崛起,於1998年退出電玩產業,之後其他行業也陸續停擺,最後於2003年破產,之後其遊戲部分版權都讓渡給G-mode、Paon DP等公司。

ACT、STG、FTG等 《空手道》
《BURGER TIME》
《JOE & MAC 戰鬥原始人》
《メタルマックス》
《格鬥列傳》
《卡諾夫》
《トリオ・ザ・パンチ》
《空牙》
《Magical Drop》
以數位復刻或重製下載(如Johnny Turbo's Arcade),基本上由G-Mode或Paon DP兩家公司負責再版。 該遊戲公司的原成員也另起爐灶成立了Technos Japan、Idea Factory、Compile Heart等公司。
東亜プラン 1979年4月
1994年3月(破產)
最初以麻將遊戲起家,在《Tiger Heli》取得成功後便開始著重2D STG遊戲
後期因為泡沫經濟破滅加上遇上街機市場衰退期導致赤字不斷,最後破產
ACT、STG 《Tiger Heli》
《飛翔鮫》
《TATSUJIN》
《究極虎》
《達人王》
《鮫!鮫!鮫!》
《Zero Wings》
雪人兄弟
皆以數位版為主,少數會以實體版發售 破產後原班人馬另起爐灶成立了CAVE、RAIZING、TAKUMI、TAMSOFT等公司
而後同樣是原班人馬的弓削雅稔也在2017年5月成立了「株式会社TATSUJIN」並移轉了所有東亜プラン旗下IP而得以延續下去
SQUARE ENIX 1975年9月22日(ENIX)

1986年9月(SQUARE) 2003年4月1日(合併)

SFC時期因為老任的「軟體>硬體」法則導致一堆佳作撞在一起,部分佳作獲得好評時SFC早已沒落。
現在則因為一堆微妙操作+手遊天尊導致評價不一
RPG 最終幻想
勇者鬥惡龍
《復仇龍騎士》
王國之心
再版次數多到令人吐血。

尤其是作為主力的《FF》系列更是如此。 另外ENIX的《DQ》則是很有誠意地再版。

SEX社雖然公司名稱是這樣,但是實際上是ENIX去併購SQUARE[13]
SNK 1978年(SNK)

2001年7月(Playmore) 2001年10月30日(合併)

在街機中幾乎和CAPCOM的FTG和ACT齊名的製作公司,但3D的FTG製作則稍遜一籌。 ACT、FTG 《龍虎之拳》
《餓狼傳說》
拳皇
《侍魂》
越南大戰
有推出復古版遊戲,最近甚至推出遊玩NEO GEO舊遊戲用的專用主機。 以往也有以家用機與掌機作主力,但其掌機「Neo Geo Pocket」以及主機板「HYPER NEOGEO 64」的大失敗成為了SNK破產的主因。

Playmore乃SNK借屍還魂,日本玩家借諧音嘲笑為芋屋

CAPCOM 1979年 由原Irem社長辻本憲三創立,奠定FTG遊戲龍頭之一的地位,ACT部分在稻船敬二、三上真司、神谷英樹等人退出後開始走下坡

雖然巧舟已不再參與《逆轉》系列,仍然開發出評價不錯的AVG,到近年最成功作品則是魔物獵人系列。

ACT、AVG、FTG 惡靈古堡
魔物獵人
快打旋風
洛克人
惡魔獵人
死亡復甦
《龍族教義》
逆轉裁判
最近興起不斷推出下載復古版和高畫質重製版。 格鬥遊戲的開祖,現時FTG產量不多但仍有在製作FTG作品。

近年由於雷作不斷、搞爛老品牌、黑心DLC、逼走知名製作人、高層不務正業拿錢投資紅酒等事而被稱為「卡婊」。不過最近似乎有好轉的趨勢。

日本Falcom 1981年3月 曾一度被視為是日系PC平台一般向RPG的最後堡壘,直到《伊蘇7》宣布PSP獨占 RPG 《屠龍劍》
伊蘇
英雄傳說
大致分兩種類型,一種是自社名作進行平台移植並追加新素材,如卡卡布三部曲掌機移植版(由Bandai製作)、軌跡系列掌機移植版(自社作)、英雄傳說7的Evo版(由角川製作)等;一種是自社雷作進行的徹底翻新,除了劇情大綱一致之外完全就是另一款遊戲,如伊蘇系列的《菲爾蓋納的​​誓約》(3重制)、《賽爾塞塔的樹海》(4重製[14])。 著名的人才培訓中心(無誤),Falcom出身的知名業界人士有遊戲製作人高橋哲哉[15]、作曲家天門、動畫師新海誠、畫師村上水軍。另外麻枝准當年也有應聘Falcom的音樂相關職位。

除了發售自社原創遊戲外,也有外國RPG的本土化的業務,比較著名的有《幻想三國志》系列、《劍俠情緣-月影傳說》、《西風狂詩曲》等。 有自家的樂隊jdk Band。

Compile 1982年4月7日

2004年(破產)

由Moo仁井谷(仁井谷正充)設立的遊戲公司,早期以開發電腦遊戲為主。同時其經營的光碟雜誌「Disc Station」亦有收錄一些小品遊戲和相關小動畫。
《魔法氣泡》系列走紅之後也有舉辦過數次的相關電競賽事當然少不了仁井谷社長為電競炒熱氣氛以及他熱情的COSPLAY
後來因為如上者般加速擴張經營的方式,又加上自家除了魔導物語及魔法氣泡外也沒有其他亮眼的新IP,再加上自家的群組軟體「パワーアクティ」的大失敗導致經營惡化,而後不斷縮小規模及改組也還是無法填補債務,之後於2003年宣告破產。
RPG、PUZ、STG 《魔導物語》
魔法氣泡
《アレスタ》
《魔法氣泡》方面因為版權移交給SEGA的關係,復刻和重製都由SEGA負責。 公司破產之後部分遊戲版權分別讓渡給SEGA(魔法氣泡)、D4 Entertainment、Compile Heart(魔導物語等作)等遊戲公司,同時曾經在本公司工作的部分團隊及成員也分別設立了Compile Heart、Idea Factory、TYPE-MOON等遊戲公司。
仁井谷在破產後雖然背負著鉅額負債,幾乎都過著邊做遊戲邊打工維生的艱苦生活,但製作遊戲的精神依然屹立不搖,目前另起爐灶成立COMPILE◯(COMPILE丸)緩速翻身中。
Spike Chunsoft 1984年4月9日(CHUNSOFT)

1991年10月18日(Spike) 2012年4月1日(合併)

AVG、ACT 槍彈辯駁
《不可思議迷宮》
《喧嘩番長》
428
角川集團的多玩國的子公司。
ATLUS 1986年4月7日

2010年10月1日(被INDEX控股併吞) 2013年7月28日(INDEX倒閉,ATLUS將被出售) 2013年11月1日(經營權由SEGA接手) 2014年4月1日(INDEX被更改為ATLUS後以SEGA的子公司復活)

以《女神》和《世界樹》系列而聞名,作品的善惡觀有別於其他日系RPG,同時故事也動不動就安排東京被毀滅 RPG 女神轉生
《豪血寺一族》
世界樹的迷宮
女神異聞錄
Artdink 1986年4月21日 常和BANDAI合作推出一些由動畫改編的動作遊戲。 ACT、SLG 《A列車》
《地球防衛軍》
偶爾會有移植版,但本身遊戲系統太複雜就可能不會移植。
Technōs Japan 1986年12月

1995年12月15日(停止營業) 1996年(破產)

自DATA EAST出走,以瀧邦夫為中心的開發人員所創設,以不管甚麼類型都有打鬥要素的《熱血》系列和《雙截龍》系列而盛極一時。

因為過份依賴兩大系列以致創意枯竭,加上經營失利[16],最終被沈重的利息負擔所壓垮。

ACT、FTG、SPT但實際上全部都是FTG 熱血
雙截龍
2001年Million購買了Technōs Japan的知識產權,《熱血》系列復刻中,基本上製作方皆以Arc System Works繼承。

Q:《雙截龍》系列甚麼時候復刻?A:When it's done, it's done.←然後就真的生出一些衍生作品,雖然還是有些美中不足

Arc System Works 1988年5月 以《Guilty Gear(聖騎士之戰)》成名繼而成為和Capcom並齊的格鬥遊戲名廠商,把世紀末スポーツバグゲー連技向格鬥遊戲發揚光大

也有代理其他廠商的遊戲。

FTG、AVG 《聖騎士之戰》
《蒼翼默示錄》
偶然有出現驚人的劣化移植。
D3 Publisher 1992年2月5日 過往主要製作低成本、低價格為重心的遊戲(像是《SIMPLE1500》系列),因此很容易出現クソゲー(不過《地球防衛軍》系列卻出乎意外地大作)。

現以《地球防衛軍》和《Dream Club》為主打作品。

通吃,但ETC居多 《地球防衛軍》
《性感女劍士》
《Dream Club》
株式会社トレジャー(TREASURE Co.,Ltd) 1992年6月19日 由Konami的前任成員成立,遊戲大多都會把主機效能發揮至極限。 ACT、STG 《神槍英雄》
《ALIEN SOLDIER》
《幽☆遊☆白書 魔強統一戦》
《ガーディアンヒーローズ》
《レイディアントシルバーガン》
《爆裂無敵 バンガイオー》
《罪と罰 〜地球の継承者〜》
《斑鳩》
部分遊戲有移植至現今的遊戲平台 2010年左右其核心團隊離開Treasure,另起爐灶成立了M2等遊戲公司,目前Treasure主要以復刻舊遊戲為主
彩京 1992年7月17日

2002年(被X-nauts併購)

從Videosystem公司的Sonic wing開發組獨立門戶,以高速的「彩京彈」奠定其在STG界的不朽定位。 STG 《戰國射擊》
《Gunbird》
《Strikers 1945》
《対戦ホットギミック》
在母公司X-nauts停止營運並解散後主要開發者全數跳槽到Zerodiv推出NS下載版。 各作品詳細詳見彩京射擊遊戲
ガスト(Gust) 1993年10月1日

2011年(被TECMO KOEI收購)

《Atelier(鍊金術士)》系列開始走紅,但紙鎮和Plus已經快變成本體了 RPG 鍊金術士 被收購之後開始製造一堆DLC。 雖然大家很擔心會不會發生鍊金無雙這個作品,不過戰鬥系統和模組確實有大幅度的改進,目前最新作甚至連時間壓力都沒了。但劇本沒救。
廿年鍊金無人問,一朝肉腿天下知,說肉腿村姑萊莎以一己之力盤活了整個系列也不爲過
SIE Japan Studio(索尼互動娛樂日本工作室) 1993年11月16日 品質雖好,不過很多遊戲都不會出續集就是了。 RCG、FPS 《捉猴啦》
《ICO》
《死魂曲》
《樂克樂克》
《戰鼓啪打碰》
《白騎士物語》
《重力異想世界》
HD化,很少舊版復刻。 同任天堂為家用主機的生產商。
CAVE 1994年6月15日 以由《怒首領蜂》開始的一連串彈幕STG而聞名且推高了彈幕STG的人氣高橋名人表示...

也有掌機遊戲業務(智能手機出現前已開始,而且此時可以把自社STG名作移植往手機...),現在退出大型電玩及家用機市場後集中於此業務。

STG 《怒首領蜂》
《ESP》
《虫姫さま》
《デススマイルズ》
目前偶爾會在Steam或是各大家用主機的線上商店發行一些舊作。 各作品詳細詳見CAVE射擊遊戲
Idea Factory 1994年10月26日 雖然最知名的是與子公司合創的女性向品牌《オトメイト》,但實際上NEVERLAND(永無大陸)系列歷史更為久遠。クソゲー的幾率比較大 SLG、AVG オトメイト旗下的乙女遊戲,曾經達到過《周刊Otomate》的成就 移植是Otomate的特色,玩家永遠猜不透什麽會移植 《薄櫻鬼》還能賣多少年,Otomate就還能戰多久。

Compile Heart為其子公司。

Inti Creates 1996年5月8日 由稻船敬二、五十嵐孝司等過去知名遊戲的製作人聚集的傭兵團之一(無誤)。 《洛克人ZERO》
蒼藍雷霆 鋼佛特
血咒之城:暗夜儀式
Grasshopper Manufacture 1998年3月30日 目前有《Lollipop Chainsaw(電鋸甜心)》和《No More Heroes(英雄不再)》等高水準作品,授權後發行商責轉為別家。 ACT 《電鋸甜心》
《英雄不再》
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 1998年7月1日 曾在日本發行知名MMORPG《Ragnarok Online(仙境傳說)》,後來甚至反過來收購其開發商Gravity。

現時以課金制方塊遊戲《Puzzle & Dragons》成為有名廠商,結果惹來不少華人廠商將之山寨化[17]

RPG、PUZ 龍族拼圖
《召喚圖板》
《公主踢騎士》
《TEPPEN》[18]
《Ninjala 泡泡糖忍戰》
Level-5 1998年10月 遊戲題材基本上是子供向卻意外地受到腐女歡迎,《閃十一》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現在的台柱作為《妖怪手錶》系列,還作出了一個遊戲推出2+1版本之餘,還在下載版與實體版加入不同特典,合共6個特典的驚人商法...到了4代終於因技術問題再不分多版本

RPG 《雷頓教授》
閃電十一人
紙箱戰機
《妖怪手錶》
《二ノ国》
官方投票老是被人惡意灌票
TYPE-MOON 1999年(同人社團)

2003年(有限會社Notes)

過去做小成本倫G,現已上岸。 AVG 月姬
Fate/stay night
Fate/EXTRA
Fate/Grand Order
Fate/EXTELLA
AlphaDream 2000年1月12日

2019年10月1日(破產)

由之前在SQUARE製作《超級瑪利歐RPG》的開發團隊另起爐灶的遊戲公司。

但由於後期不斷赤字及遊戲銷量不佳,於2019年10月1日宣布破產。

RPG 《瑪利歐&路易吉RPG》
NDcube 2000年3月1日 任天堂旗下的子公司,由任天堂與電通合資成立。

2006年因為本社製作團隊後來移籍至母公司任天堂及Square Enix而進入長時間的空窗期,直至2010年因Hudson被Konami併吞的緣故,原Hudson製作班底移籍至本社後才再活躍。

派對向遊戲 《F-ZERO FOR GAMEBOY ADVANCE》
《Wii Party》系列
《瑪利歐派對》系列(9代以後)
《世界遊戲大全51》
Vanillaware 2002年2月8日 以精美的作畫、動人的劇情、偏向硬派的遊戲性與精緻的用餐場景聞名。 ARPG 《幻想戰記》
奧丁領域
朧村正
十三機兵防衛圈
ARPG類型的遊戲基本上都會再版。 以開發為主,銷售多半由Atlus或Marvelous負責。
トライアングル・サービス
TRIANGLE SERVICE
2002年10月17日 由曾經於Human創立的遊戲設計養成學校畢業,並曾經於Konami及韓商Oriental Soft日本分公司任職的遊戲製作人藤野俊昭另起爐灶的遊戲公司 STG 《ΔZEAL(G-Stream G2020)》
《XII ZEAL(XII STAG)》
《TRIZEAL》
《EXZEAL》
《シューティング技能検定》
《ゲーセンラブ。 〜プラス ペンゴ!〜》
皆由自家再版 算是所有電子遊戲公司中規模最小的(包括藤野在內僅3人)
グッド・フィール
Good-Feel
2005年10月3日 由Konami《加油!五右衛門》系列原班人馬梅崎重治與蛭子悦延另起爐灶的遊戲公司 ACT 《瓦利歐樂園SHAKE》
《毛線卡比》
《瑪利歐&路易吉RPG4》[19]
《耀西的毛線世界》
《耀西的手工世界》
《御伽活劇 豆狸のバケル ~オラクル祭太郎の祭難!!~》
於2018年開始劃分為專門做家用機遊戲的株式会社グッド・フィール ゲームス及專門做手機遊戲的株式会社グッド・フィール モバイル直至2020年因代表人事異動而合併
Compile Heart 2006年6月2日 以美少女遊戲為主,品質算是參差不齊,雖然有《亞迦雷斯特戰記》或《妖精劍士F》之類普遍好評的,但也有像《迷Q地下去死團》或《黑玫瑰女武神》之類爛到讓玩家翻桌的作品,由於推出クソゲー的機率不亞於母公司IF,在網上又有「地雷社」的渾名 RPG 超次元戰記 戰機少女
《極限凸記 萌萌編年史》
神獄塔 斷罪瑪麗
再版率不低,在PSV上市的時候推出了《超次元戰記》系列的Rebirth版,PS4出來時也有發行數款重製作品,最近則傾向在NS推出下載版。 Idea Factory的子公司。
PlatinumGames(白金工作室) 2006年2月(ODD)

2006年8月(SEEDS) 2007年10月1日(合併)

由三上真司、神谷英樹、稻葉敦志等落魄武士聚集的傭兵團之二(無誤)。 魔兵驚天錄
《潛龍諜影崛起 再復仇》
尼爾 自動人形
《異界鎖鏈》
開發為主,發行權都屬於其他大廠。
Comcept
Level-5 Comcept
2010年12月1日

2017年6月(被Level-5收購)

稻船在退出CAPCOM後另組成的公司,後來被LEVEL-5收購。 ACT 麥提9號
株式会社アーゼスト
ARZEST Corp.
2010年6月25日 前SEGA員工石井洋児另起爐灶的公司 《巴蘭的異想奇境》《索尼克 超級巨星》
Granzella 2011年4月 前Irem班底(包括九条一馬)另起爐灶的新公司。 《巨影都市》
《絕體絕命都市4PLUS 夏日回憶》
《R-TYPE FINAL 2》
除了前2作以外,《R-TYPE FINAL 2》是目前少數以眾籌方式製作。
Cygames 2011年5月 詳見條目內描述 角色扮演、智慧型手機遊戲、RPG 《巴哈姆特之怒》
碧藍幻想
《超異域公主連結☆Re:Dive》
賽馬娘 Pretty Derby
詳見條目內描述
  • 去掉任天堂與索尼等主機製造商,目前在東京證交所上場的公司營收排名為

Bandai Namco > Sega Sammy > Konami > Gungho > Square Enix > Capcom、KOEI TECMO > Marvelous> 日本一 > Falcom

歐洲和美洲的公司名單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本條目的角色名稱、作品名稱等一概以原文為主,但亦可在一旁附上中文譯名
公司經營權在此僅列出大概狀況,牽扯到高層公司的交叉持股或集團經營會太過於複雜而不予敘述
公司名 成立 簡介 主要遊戲類型 代表作(不必強調"系列") 再版? 備註
Atari 1972年 早期的家用主機霸主兼遊戲製作公司。

因財大氣粗+對於遊戲品質管控問題,造成了電子遊戲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市場崩盤事件Atari Shock(第二次電玩大崩盤)。

《E.T.》 自從1983年發生Atari Shock事件後一蹶不振並數度被轉讓與收購。

目前公司被法商Infogrames與NAMCO BANDAI的歐洲分公司分別持有經營權與銷售權。

Sierra Entertainment 1978年(Sierra)

2008年(Vivendi)

PC遊戲的先驅,可惜在1997年售予威望迪後就慘遭肢解,1999年的「黑色星期二」中本家工作室被解散而成為一家單純的遊戲發行公司,2008年威望迪的遊戲部門調整中正式走進歷史;

隨著威望迪將遊戲部門股份轉移給與Activision後,Activision於2014年宣告重新啟動Sierra品牌而回歸。

本家:AVG

旗下工作室:FPS、RTS

《Mystery House(謎之屋)》
《King's Quest(國王密使)》
《Phantasmagoria(幽魂)》
《Gabriel Knight(狩魔獵人)》
首部作品《Mystery House(謎之屋)》是世界上第一部圖像PC遊戲(也是第一部圖像AVG),因而在遊戲界(特別是某H Game大國)有崇高地位。此後本家便一直是AVG界的泰斗重鎮。

作為發行商,旗下的工作室也名作迭出,知名的有Valve的《Half Life(戰慄時空)》、Impression Games的《城市建設》、SSSI的《Empire Earth(世紀爭霸)》等。

1997年發行的《Diablo:Hell Fire(暗黑破壞神:地獄火)》乃Blizzard唯一一款授權給第三方公司製作的遊戲。

Activision 1979年 由一群前Atari公司成員因不滿Atari而開的一間公司,土匪出身的到後來行徑仍然是土匪 ACT、FPS 《Call of Duty》 一度改名為Mediagenic,之後經過一番收購、破產後改回原名。

破產重組後經營情況良善,2013年從原母公司威望迪手上購回股份而獨立,並同時併購當時威望迪旗下的其他遊戲公司,成為目前遊戲業界最大規模的第三方製作公司。

Atari Shock的間接兇手。
後來與暴雪合併

Electronic Arts,簡稱EA 1982年5月28日 業界毒瘤,首家連續兩年(2012、2013)「榮獲」Worst Company in America的公司 FPS、RCG、SPG、RTS、SIM等等 《Medal of Honor》
《BattleField》
《The Need for Speed》
《FIFA》
《NBA》
《Command & Conquer》被EA收購的Westwood的作品
《The Sims》
一次出齊、沒有再版一款遊戲可以出八片資料片所以基本也沒這必要[20] 少數能撐過Atari Shock並維持本業的公司,近期以併購小型遊戲公司與工作室並代理發行為公司的主要業務,純本家研發製作的遊戲數量不多。

名作破壞者,大多數被併購後的小型遊戲公司和工作室,所屬的遊戲續作品質往往因EA的干預直線下降結果變成超爛作,導致許多玩家一聽到自己喜愛的遊戲公司被EA併購後頓時哀號遍野[21]在Google輸入EA Games會出現Destroy Everything和Ruin Everything[22]
至於該社的前CEO跳槽到Unity並在最近開出讓不少獨立遊戲團隊及作者甚至玩家震驚的收費制度讓Unity名聲大幅下滑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New World Computing 1984年

1996年7月10日(為3DO併購) 2003年5月(隨3DO一同宣布破產)

RPG、SLG 《Might & Magic(魔法門)》系列與其衍生遊戲(包括《Heroes of Might & Magic(英雄無敵)》) 3DO因本業的遊戲主機業務慘敗而一蹶不振,連累到了NWC,再度說明「主機乃大坑,入坑需慎重」的真理

3DO宣布破產之後,《魔法門》與其衍生產品的版權由業界毒瘤EA購得Hawkins?uselang=zh-tw 3DO的創建者與老大就是EA的創建者現在想想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Rare 1985年

2002年(被微軟收購)

由Ultimate Play the Game工作室的聯合創辦人斯坦珀兄弟創立,初期與任天堂的關係相當良好,後期因為大人的事情而與任天堂分家並成為微軟的子公司。 ACT、FTG、SPG等 《BattleToads(忍者蛙)》
Donkey Kong Country(超級咚奇剛)》(與任天堂合作)
《Killer instinct(殺手本能)》
《Banjo-Kazooie(阿邦阿卡大冒險)》
《GoldenEye 007(007黃金眼)》
會以合輯或是線上商店方式再版 與任天堂分家的同時也將部分與其合作製作的遊戲版權歸還給任天堂[23],另外Rare雖然與任天堂分家並成為微軟的子公司,但其開發的部分遊戲也會透過THQ移植至部份任天堂遊戲主機上面。
Gaelco, S.A 1985年 西班牙的遊戲團隊,以大型機台遊戲市場為主,大部分遊戲甚少移植至家用遊戲機 ACT、RCG等 前期的部分作品有一些山寨
近年以飛鏢機開發為主
Ubisoft 1986年 害EA榮獲美國最爛遊戲公司的元凶,因爲Ubi在法國。 ACT、FPS、STG等 《Rayman(雷射超人)》
《Prince of Persia(波斯王子)》
《Assassin's Creed(刺客教條)》

《FarCry(孤島驚魂)》

《Tom Clancy's ***》系列,如《Splinter Cell》
Rainbow Six
《Ghost Recon》
《Just Dance》

雖然總部在法國,但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工作是在加拿大的法語城市蒙特婁,也可以算半個加拿大遊戲公司。

同時在全球還擁有多達45個工作室,也因此遊戲非常多樣化,可以說不打Logo都認不出是他們家的遊戲的程度。除了刺客教條那種特色太鮮明的例外

多人遊戲曾經因為連線品質時常遭受詬病,甚至被調侃為馬鈴薯伺服器 (Potato Server) 。

Bethesda Softworks 應該很少人記得其實這間工作室原本是做運動遊戲的,直到上古卷軸由於創新的玩法,被廣泛認為是開放世界RPG的始祖之一。

在2021年母公司ZeniMax被微軟收購 從此跟黑曜石這個一直相愛相殺的老朋友同住一個屋簷下。

RPG 《The Elder Scrolls(老頭滾動條上古卷軸)》

《Fallout (異塵餘生)》(3代之後除新維加斯以外的作品)包括大翻車的多人遊戲Fallout76
《Starfield(星空)》

旗下遊戲的招牌Creation引擎以奇高的MOD支援度聞名,有心的話,甚至可以把整個遊戲徹底換臉成看不出原本的模樣 如少女捲軸
Codemasters 1986年
2010年4月5日(被Reliance Entertainment收購)
2021年(被EA收購)
最早的英國遊戲公司之一
最初以製作FC/NES山寨遊戲起家,後來上岸並主攻真實向賽車遊戲
RCG 《越野菁英賽(Colin McRae Rally)》、《大地長征(DiRT)》、《極速房車賽 街頭賽車(GRID)》 Slightly Mad Studios為其子公司
Naughty Dog(頑皮狗) 1986年

2001年(被索尼收購)

《Crash Bandicoot(袋狼大進擊)》開始廣為人知,手下有《捷克與達斯特》、《秘境探險》和《The Last of US(最後生還者)》等知名作品。 2013年靠著《最後生還者》賺進大把鈔票,雖然出了PS4版,但是BUG還是通常運轉。至於Neil Druckmann主掌大旗後的情況令人不敢恭維...
Creative Assembly 1987年8月18日 成立於英國西薩塞克斯郡霍舍姆,於2005年被SEGA收購。 回合制策略遊戲+即時戰術 全軍破敵、最後一戰:星環戰役 2 開始之初是替EA製作運動遊戲,但在1999年以日本戰國為背景的幕府將軍開啟了全軍破敵這個系列在遊戲界的征程。

不要吐槽為啥微軟要讓他做星環戰役 2讓relic entertainment做世紀帝國4。 新遊戲第一年由於bug眾多,所以有的玩家會自嘲自己是付費測試員。

3D Realms 1987年(Apogee Software)

1994年7月(3D Realms)

跳臺射擊等 大票DOS下遊戲,如《Duke Nukem》
Bullfrog Productions 1987年

1995年1月(為EA併購) 2004年(併入EA UK)

以上帝模擬遊戲的始創者著名。 SLG 《Populous(上帝也瘋狂)》
《Dungeon Keeper(地下城守護者)》
1997年創始人兼靈魂人物Peter Molyneux出走另建Lionhead工作室,此後每況愈下。2004年後便僅僅作為EA出售牛蛙舊遊戲所用的商標。被業界毒瘤玩殘的優秀公司的代表。
Maxis 1987年

1997年(被EA併購)

1989年公司發行首款遊戲《模擬城市》就一炮而紅,開啟了遊戲界一系列的模擬風潮。

2000年開始發售遊戲界的長青作品《模擬市民》系列。

模擬 《SimCity(模擬城市)》
《The Sims(模擬市民)》
《Spore》
EA Digital Illusions CE(DICE) 1988年 見上面EA一欄,最知名的是開發《Frostbite(寒霜)》系列引擎並供應EA旗下工作室的遊戲使用。 FPS 《BattleField》 用心做畫面,用腳做遊戲機制。
Midway Games 1988年

2009年(歇業)

以殘虐演出和人物圖像擬真度高的格鬥遊戲《Mortal Kombat(真人快打)》系列或是以誇張特技演出的賽車遊戲系列《Cruis'n》聞名,歐美地區的地位不下於CAPCOM。 FTG、RCG 《真人快打》
《Cruis'n》
Raw Thrills 2001年 由曾經待在Midway Games的前員工Eugene Jarvis、Deepak Deo、Andrew Eloff另起爐灶的遊戲團隊

大部分遊戲都是購買知名電影或是遊戲的IP並改編製作

《玩命關頭》 除了當初移植至Wii的《Target: Terror》以及後來移植至Switch的《Cruis'n blast》以外,基本上大部分遊戲都沒有任何移植版本
Eidos Interactive 1990年

2009年2月12日(被SQEX併吞)

ACT 《Tomb Raider(古墓奇兵)》 可惜基本除古墓外沒有值得注意的作品,幾經波折後如今已不復存。
WayForward 1990年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一。 《Shantae(桑塔)》
Epic Games 1991年 靠遊戲引擎Unreal Engine為全球所知的公司。 《Unreal Tournament(浴血戰場)》
《Fortnite(堡壘之夜)》
遊戲引擎易用支援度高而受到廣泛愛載,然而近日因為自有平台的營銷手法遭到不少詬病。
id Software 1991年2月1日 現代FPS之祖,除了遊戲作品本身外其引擎也是流芳後世。 FPS Wolfenstein 3D(德軍總部3D)》——現代FPS遊戲之祖。

DOOM(毀滅戰士)》——多人對戰FPS開山者。

無意義豆知識:id 的原意是佛洛伊德的「本我」,因此正確念法是「以得」,千萬不要念成「挨滴」哦

2009年被ZeniMax收購後自此成為Bethesda的兄弟工作室,然後2021年又整個被微軟包下,讓Doomguy與士官長這對主色都是綠色的(?)FPS主角成為了一家人。

Blizzard Entertainment(暴雪娛樂) 1991年2月8日(Silicon & Synapse)

1994年(Chaos Studios) 1994年(Blizzard Entertainment)

MMORPG的表表者,也是目前無法撼動其地位的RTS霸主

電子競技時代的奠基人。 在komica上,唯一一個各遊戲主題都有建立條目的公司。

RTS、ARPG、MMORPG 魔獸爭霸
暗黑破壞神
星海爭霸
《鬥陣特攻》
大多數遊戲推出了十年也依然會有更新檔服務

自從1996年Battle.net開始服務至今,唯一停止服務的只有《暗黑》[24] 除了1999年配合Battle.net服務推出時所重製的魔獸爭霸2以外,從2019年起開始回頭吃老本依序重製魔獸世界的各版,以及魔獸爭霸3、暗黑破壞神2的HD重製板

早期也有製作ACT、RCG、戰棋類遊戲,但自從1994~1998年之間,《魔獸》、《暗黑》、《星海》三大遊戲確立後就不再製作與這三個系列無關的遊戲,直到2016年5月24日推出《鬥陣特攻》,正式跨足FPS市場[25],同時也打破了三大主題壟斷的局面[26]

獨創的網路服務:Battle.net成為日後各家公司仿效的對象

從《魔爭2》開始內建的高度自由創作的自訂地圖編輯器,直至星海爭霸後開始出現MOBA(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類型遊戲,代表為《魔爭3》系統下的DotA(Defense of the Ancients)[27]並延伸出相關的商機[28],故推出《Heroes of the Storm》這款MOBA遊戲。

明明CG漂亮到無懈可擊,甚至每幀都可以做壁紙,但是遊戲性卻總是美中不足,劇情吃書連環出bug強度失衡之類的應有盡有。

一家被遊戲部門拖累的電影公司用心做CG,用腳做遊戲香港反送中事件燒到美國後因其親共行為引發炎上,詳細 又因為被爆出性侵醜聞而令不少員工出走

2022年1月與Activision被微軟以687億元美金天價收購。

2022年11月因爲各種匪夷所思的條款終止與網易在中國大陸長達14年的代理合作,引發了一系列討論

Bungie 1991年5月 以《最後一戰》系列聞名並成為家用機射擊遊戲的業界標竿,後來從微軟獨立與動視合作《Destiny (天命)》結合多人對戰FPS及MMORPG玩法取得相當不俗的成功。 FPS 《Halo(最後一戰)》(2001年的初代至2010的《瑞曲星之戰》為止)》

《Destiny (天命)》及《Destiny 2(天命 2)》

2019年終止與動視暴雪的合作完全獨立,然而已經與暴雪學到用心做CG用腳做遊戲的真諦,評價變得更加微妙
Warner Bros.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1993年 用旗下諸多DC漫畫的遊戲改編。Midway歇業後繼續完成《真人快打》的後續。 FTG 真人快打

《超級英雄武力對決》

Insomniac Games 1994年2月28日 A-AVG 《Spyro the Dragon(小龍斯派羅)》
《Ratchet & Clank(拉捷特與克拉克)》
《Resistance(抵抗)》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CD Projekt 1994年5月 總部位於波蘭華沙的公司。 ARPG 《Wiedźmin(巫師)》
Cyberpunk 2077
以極有良心的行銷手法得到「波蘭蠢驢」的美名,如巫師3的DLC售價低廉內容又非常豐富,甚至旗下自有平台GOG.com完全沒有防盜機制。

電馭叛客2077的優化問題以及長久延期對其聲譽傷害不淺。

Remedy Entertainment 1995年 ACT 《Max Payne(英雄本色)》
《Alan Wake(心靈殺手)》
《Quantum Break(量子裂痕)》
BioWare 1995年2月 (大概是)除了blizzard之外最耳熟能詳的歐美RPG廠商 RPG、MMORPG 著名的《Baldur's Gate(柏德之門)》系列、踢牙老奶奶《Neverwinter Nights(絕冬城之夜)》系列便出自其手。近年則有評價頗高的《Dragon Age(闇龍紀元)》系列與《Mass Effect(質量效應)》系列 與曾經的兄弟社黑島工作室/黑曜石娛樂有緊密的技術合作交流關係。

然而近年來已經成為EA工作室殺手的最新受害者。

Black Isle Studios(黑島工作室)/

Obsidian Entertainment(黑曜石娛樂)

1996年

2003年(解散/同年原staff另組公司)

90年代與BioWare並為Interplay雙璧。但與BioWare後來幾經轉手被EA併購不同,因為Interplay的財政困難,於2003年解散。 RPG 《Fallout(異塵餘生)》
《Icewind Dale(冰風之谷)》
《Planescape: Torment(異域鎮魂曲)》
《The Outer Worlds(天外世界)》
黑島解散後,大部分原黑島員工一同創立了新公司黑曜石娛樂。該公司目前接手《異塵餘生》系列後續作品的開發與銷售

《柏德之門》系列由黑島發行。黑島也擔當了部分資料片的開發。

Larian Studio 1996年 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實力派RPG工作室,以《神諭》系列聞名。並且也得到原本因為黑島解散而腰斬的《博德之門3》的開發權利。 RPG 《Divinity(神諭)》
Baldur's Gate Ⅲ(柏德之門Ⅲ)
與黑島兩大遺孤黑曜石及inXile並列為歐美最具規模的CRPG工作室之一。
因接手《Baldur's Gate Ⅲ》引發了世人關注,老大Swen總喜歡穿一身鎧甲,以及用DND的方式來做宣傳。
Relic Entertainment 1997年5月

2004年4月27日(為THQ併購) 2013年1日22日(被拍賣予SEGA)

RTS 史上第一部三維度RTS《Homeworld(萬艦齊發)》

此外代表作還有《Company of Heroes(英雄連隊)》系列與《Warhammer 40k(戰鎚40k)》改編RTS系列

Lionhead Studio 1997年 (依舊)以上帝模擬遊戲著稱,不過比起牛蛙更多元化。 SLG、RPG 《Black & White(善與惡)》
《Fable(神鬼寓言)》
《the Movies(電影夢工廠)》
牛蛙始創者兼靈魂人物Peter Molyneux叛逃到微軟後建立的工作室
Sucker Punch Productions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Sly Cooper(怪盜史庫柏)》
《Infamous(惡名昭彰)》
Quantic Dream 1997年6月3日 VCR、A-AVG 《Heavy Rain(暴雨殺機)》
《Beyond: Two Souls(超能殺機:兩個靈魂)》
《Detroit: Become Human(底特律:變人)》
EA Black Box 1998年 賽車遊戲《Need for Speed(極速快感)》的創立公司,在高層摧殘之下,不再製作NFS RCG 《極速快感》 冠上了EA之名當然就...保時捷在電子遊戲內的肖像版權為EA獨佔並使用在NFS系列上直至合約到期。
Paradox Interactive 核心向歷史SLG的代表。 SLG 《Crusader Kings(十字軍之王)》[29]、《Europa Universalis(歐陸風雲)》[30]、《Victoria(維多利亞)》[31]、《Hearts of Iron(鋼鐵雄心)》[32]四大歷史模擬遊戲系列著稱,亦有以銀河系為舞台的《Stellaris(恆星戰役)》[33]

也有代理銷售第三方廠商遊戲的業務,比如《Mount & Blade(騎馬與砍殺)》,也曾代理過傳說中的RTS糞作之王《Stalin vs. Martians(史達林大戰火星人)》。

以高自由度、高開放性、系統複雜、公開mod開發方式、不設勝利條件、bug一大堆為遊戲特色。
P社玩家都該拖出去
Rockstar Games 犯罪遊戲與沙盤動作AVG的代表,各方原教旨主義者的砲轟對象 A-AVG 《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Max Payne(江湖本色)》 與2K Games是兄弟社關係。

日本地區的發行·銷售由CAPCOM負責。

IO Interactive 1998年9月16日 A-AVG 《Hitman(刺客任務)》
《Kane & Lynch(喋血雙雄)》
Firefly Studios 1999年8月 RTS 中世紀歐洲背景的RTS異色作《Stronghold(要塞)》 三名創始人是《Caesar(凱撒大帝)》系列開發團隊Impression Games的創始人與核心人物,因此《要塞》系列帶有濃厚的城市經營特色

2006年尚為2K Games第三方開發商時,曾與Firaxis Games合作過一款城市建設遊戲《CivCity: Rome(文明城市:羅馬)》。

Crytek GmbH 1999年 出遊戲是爲了賣自家CryEngine引擎的公司。 FPS 《Crysis》 其引擎畫質表現極佳,但對硬體性能的耗費也是一等一,故《Crysis》系列在對岸得稱「顯卡危機」[34]
SIE Santa Monica Studio(索尼互動娛樂聖塔莫尼卡工作室)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ACT 《God of War(戰神)》
Coffee Stain Studios 2000年 起初是已《Sanctum》聞名,但在2014年卻因為《Goat Simulator(模擬山羊)》而聲名大噪。現在整個公司都靠這款遊戲賺錢。 其實《模擬山羊》能順利推出都是因為Valve的關係[35]
PopCap Games(寶開遊戲) 益智遊戲 《寶石方塊》
《祖瑪》
植物大戰殭屍
2011年7月被美商藝電(EA)收購
Guerrilla Games(遊騎兵工作室)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FPS
ARPG
《Killzone(殺戮地帶)》
《Horizon Zero Dawn(地平線 黎明時分)》
Microsoft Game Studios 2002年 挾帶M$的優勢資金以PC Game起家後跨足家用電子遊戲領域。 RTS、FPS、SIM等各種類型 《Age of Empires(世紀帝國)》
《Halo(最後一戰)》
《Microsoft Train Simulator》
《Microsoft Flight Simulator(模擬飛行)》
同任天堂、SCE為家用主機的生產商。

本身其實不製作遊戲,而是替旗下的工作室擔當發行商。

inXile Entertainment 2002年 由Interplay創辦人之一Brian Fargo建立,被認為是黑曜石以外前黑島工作室的另一個精神繼承者。 RPG 《Wasteland(廢土)》

《The Bard's Tale(冰城傳奇)》

與黑曜石不同的是原本inXile只是開發小規模遊戲的無名工作室,直到發起Interplay名作之一Wasteland續作的募資計畫才獲得廣泛關注。

在2018年與黑曜石一同被微軟收購成為XBOX旗下工作室之一,正式重聚一堂。Bioware表示:能不能順便帶上我? 包括Wasteland在內,旗下評價較高的作品幾乎都是CRPG,然而2023發表的新作Clockwork Revolution卻是畫風神似生化奇兵的第一人稱動作遊戲,明顯有向3A工作室靠攏的趨勢 會不會翻船就需要再觀察

Rovio Entertainment 2003年(Relude)
2005(Rovio)
2023(被Sega收購)
手機遊戲 《Vihainen Lintu / Angry Birds(憤怒鳥)》系列
《小鎮探案記》
《糖果砰砰樂》
衍生遊戲Angry Birds Epic與Sonic的crossover意外預言了Sega收購Rovio一事,之前與它crossover的Star Wars和《里約大冒險》都被迪士尼吞拼了
另外玩低俗笑話的《憤怒鳥大電影》卡通的烏克蘭語配音版出乎意料地預言一名喜劇演員會成為國家英雄
2K Games 2005年1月25日 本家主打體育類遊戲,但因成立之初便併購了Firaxis Games[36]和Irrational Games[37],因而在SLG和FPS領域也有相當影響力。 SPG、SLG、FPS 《NBA 2K》
《Civilization(文明帝國)》
本家以NXX 2K系列著稱

Firaxis Games以《Civilization(文明帝國)》等席德·梅爾冠名遊戲聞名。 Irrational Games則是《BioShock(生化奇兵)》的開發團隊 與《Grand Theft Auto(俠盜獵車手)》系列的開發·發行者Rockstar Games是兄弟社關係。

Thatgamecompany那間遊戲公司 2006年 原先是從Flash遊戲開始的,但受到索尼的賞識簽下契約之後就有了《flOw(流)》
《Flower(花)》
《Journey(旅途)》三部。
在PlayStation Network發行,但最近卻宣布三部曲要登陸PS4 AIAS「最佳下載遊戲」的常客,明明是8個人的工作室,卻有如此好成績,眾大廠何不去面壁
Playdead 2006年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獨立遊戲開發商。 益智遊戲 《Limbo》
《Inside》
Media Molecule 2006年1月4日 索尼旗下第一方工作室之一。 益智遊戲 《LittleBigPlanet(小小大星球)》
343 Industries 2007年 微軟為了接手Halo系列開發而創立的吃老本工作室。 FPS 《Halo》
Mojang AB 2009年 為了繼續開發《Minecraft》而創立,另有《Cobalt》、《Scrolls》、《0x10c》、《Minecraft: Story Mode》等作品 2014年微軟以25億美金收購。
Yacht Club Games 2011年 獨立遊戲開發商。 ACT 鏟子騎士
Tribute Games 2011年 獨立遊戲開發商。
為曾經於育碧製作過《歪小子史考特》清版動作遊戲的原班人馬另起爐灶的公司。
遊戲風格皆為細膩的16位元2D點圖
ACT 《Ninja Senki》、《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Shredder's Revenge
Freebird Games(自由鳥工作室) 2007年 加拿大籍華裔Kan R. Gao主導的獨立遊戲開發工作室。
RPG製作大師製作,體量小但情節十分吸引人。
NVL 《To the Moon》
《A Bird Story》
《Finding Paradise》
《Impostor Factory》
Gears for Breakfast 2012年 丹麥成立。 A-AVG 《時光之帽》
Lab Zero Games 2012年11月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二。 FTG、ARPG 《Skullgirls》
《Indivisible》
Team Cherry 位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獨立遊戲開發團隊。 A-AVG 空洞騎士 《絲之歌》死活不出因而被戲稱為《絲之鴿》
Sukeban Games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三,由拉美委內瑞拉的阿宅小團隊打造。 AVG VA-11 HALL-A 續作《N1RV Ann-A: Cyberpunk Bartender Action》也被列入有生之年系列,不過考慮到委内瑞拉的環境也能理解
StudioMDHR Entertainment 2013年10月25日 成立於加拿大奧克維爾的獨立遊戲開發商。 STG 《茶杯頭》
ZA/UM 2016年 成立於愛沙尼亞的獨立遊戲開發商,出道作Disco Elysium由於結合RPG及小說敘事的革新玩法受到大眾認可。 RPG 《Disco Elysium(極樂迪斯科)》 以出道作的獨特風格,讓人不禁認為這團隊嗑了什麼我也想來一點。
然而一定意義上本作也成為了一些阿宅用以標榜身份非同尋常作(無誤),甚至發生過男性玩家在同人展會上騷擾女性玩家的事情
然而更加魔幻的現實是,三位本作的核心主創後來被ZA/UM掃地出門,兩邊就本作的著作權歸屬問題對簿公堂
Omocat LLC 日式風格強烈的獨立開發公司之五。 RPG 《Omori》 黏土人都出了

韓國的公司名單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本條目的角色名稱、作品名稱等一概以原文為主,但亦可在一旁附上中文譯名
公司名 成立 簡介 主要遊戲類型

除了網遊還會有什麼

代表作(不必強調"系列") 再版? 備註
Amuse World 1989年3月(Deniam)
1998年1月14日
一開始以數織(Picross/Nonogram)系列Logic Pro出名,後來誕生出知名Beatmania仿作《EZ2DJ》 益智遊戲、音樂遊戲 《Logic Pro》、《EZ2DJ》、《EZ2 DANCE》 其中就以《EZ2DJ》的爭論最大,被FYKonami打官司打了約莫20年,而後Konami勝訴,Amuse World更因此嚴重赤字倒閉
原團隊後來先後另起爐灶成立Pentavision和Square Pixels後繼續相關作品的製作
Andamiro 1992年7月9日 以Konami的音樂遊戲《Dance Dance Revolution》系列的仿作《Pump it up》而聞名。 音樂遊戲、小品遊戲 《Pump it up》 當時Konami也為此對Andamiro打了不少官司,但後來就沒有下文且不影響其續作的開發。
NEXON 1995年5月 韓國地區的遊戲公司,收購不少小型的遊戲工作室,中文為「樂線公司」。 RCG、ACT 《CrazyRacing KartRider(跑跑卡丁車)》
《MapleStory(楓之谷)》
《Counter-Strike Online(絕對武力Online)》
動物朋友(初代遊戲)》
NCSoft 1997年3月11日 MMORPG 《Aion(永恆紀元)》
《劍靈 Blade & Soul》
《Lineage(天堂)》
《PangYa 魔法飛球》
Gravity 2000年4月

2008年2月14日(被GungHo併吞)

MMORPG 《Ragnarok Online(仙境傳說)》
Pentavision 2006年 Neowiz的子公司之一,由Amuse World子公司Family Production的《EZ2DJ》系列團隊獨立出來的公司,代表作品為《DJMAX》系列。 音樂遊戲 《DJMax》 後來被Neowiz吸收並改名Neowiz MUCA,也間接導致部分成員出走。
Pearl Abyss 2010年9月 MMORPG 《黑色沙漠》
《Shadow Arena》
《PLAN 8 八號計畫》
《DokeV》
《Crimson Desert》
Softmax 1994年10月28日 MMORPG SDGO

華人地區的公司名單

以下部分歡迎各位補完,已有者便請不要重複登錄,以最先登場的媒體為準
本條目的角色名稱、作品名稱等一概以原文為主,但亦可在一旁附上中文譯名
公司名 成立 簡介 主要遊戲類型 代表作(不必強調"系列") 再版? 備註
第三波 1983年 宏碁的子公司,代理軟體為主,廣為人知的是代理光榮的遊戲。 已併回宏碁。
鈊象電子 1989年11月10日 簡稱IGS,少數研發大型電玩遊戲為主的公司。 ACT、FTG 《西遊釋厄傳》
《三國戰紀》
《明星三缺一》
《唯舞獨尊》
《Rock Fever》
《Ez Touch》
《蜂暴》
也有競速類《暴力狂飆》與其他較為小品的街機。
智冠科技Soft-World 1983年7月15日 《吞食天地》
金庸群俠傳
代理發行與養子公司居多,也負責軟體世界月刊的編輯撰寫。
大宇資訊Softstar 1988年4月27日 以《大富翁》和雙劍以及被搞爛的《貓狗》廣為人知,雖然網路遊戲一直做不好,但卻是維持其營運的命脈。 RPG 《大富翁》
軒轅劍
天使帝國
明星志願
仙劍奇俠傳
阿貓阿狗
有一陣子將DOS時代知名舊作移植到iOS,可惜效果不佳 已經退出「經營」網路遊戲[38],轉以研發小成本小製作為主

和KoeiTecmo一樣,會把一些早期作品放到Steam等平台上供大家遊玩,部分作品更是免費不過由於沒有做程式兼容,很多早期Bug和視窗等問題依然存在

智樂堂Zealot 1992年?(漢堂國際)

2008年?(被智冠併吞後改名)

其RPG和RSLG以細膩的劇情和精緻的畫風見稱,雖然遊戲品質高因而吸引不少玩家,但也有遊戲迷被其極高的難度和難懂的操作介面勤退。

被收購變成智樂堂後以MMORPG為主。

RSLG、RPG 《炎龍騎士團》
《天地劫》
《致命武力》
《阿瑪迪斯戰記》
部分作品如《炎龍騎士團》《天地劫》已授權開發智慧型手機遊戲。 對臨時演員很刻薄,時薪永遠只有兩佰塊。
金山軟件

西山居工作室

1993年

1995年5月(設立西山居工作室)

大陸軟體行業的先驅,但自95年踏足遊戲開發後,現在MMORPG的開發與運營已超過辦公與安全應用的開發銷售,成為最主要的盈利業務。 RPG、MMORPG 《劍俠情緣》
《少女咖啡槍》
成名作《劍俠情緣》一代在2001年有重製版,名《新劍俠情緣》 《劍俠情緣》系列在大陸與大宇雙劍並稱『三劍』。

《劍情》系列已是西山居本體[39] 劍三事件後在台灣風評一落千丈。

熊貓軟體 1993年?

1997年?(結業時間)

罕有地在PC市場上以動作遊戲為主的台灣廠商,甚至自行推出搖桿周邊。

一度有「台灣Capcom」之稱,甚至還曾在有線電視與電話結合作遊戲頻道。

ACT、FTG 《武將爭霸》
《非洲探險》
後來五位前研發人員轉至IGS任職。
宇峻奧汀Userjoy 1995年5月19日 本來是名為宇峻與奧丁的兩家公司,合併後與大宇、弘煜並列的僅存國產單機開發公司,最後敵不過大環境從單機脫手而越做越爛 RPG 《超時空英雄傳說》
《三國群英傳》
《幻世錄》
《新絕代雙驕》
《幻想三國誌》
與日本Falcom合作密切。

兩家公司都喜歡把自己當作彩蛋放在遊戲中。

遊戲橘子Gamania 1995年6月12日 黑橘以便利商店低價販售一戰成名,最早從單機遊戲脫身。

代理多個MMORPG但服務質素極差以致多個作品很早便中止營運,MMORPG名作殺手

《便利商店》
《椰子罐頭》
《水火108》
由於惡德商法臭名昭著,甚至會修改代理遊戲的寶物製作機率

2022~2023年間和親自驗證《天堂M》紫布合成機率的實況主丁特對簿公堂、被法院以廣告不實為由要求賠償。

網易NetEase 1997年 MMORPG、手遊 《陰陽師》
《荒野行動》
《第五人格》
《時空中的繪旅人》
因總公司總裁有養豬,而有豬場別稱。
唯晶科技Winking 1997年

2000年7月15日(公司化,舊名:風雷時代) 2003年6月25日(唯晶科技)

RPG、MMORPG 《守護者之劍》
《聖女之歌》
《參天律》
中華網龍 2000年3月28日 MMORPG 金庸群俠傳
《吞食天地》
《黃易群俠傳》
智冠的子公司之一。
遊戲新幹線 2002年7月2日 同為智冠的子公司之一,不自製遊戲,專門代理網路遊戲。因為連線品質低劣,代理RO更有「RO有三寶,LAG斷線修不好」的劣評,故俗名「新線」或「新幹!線」。
上海燭龍 2007年10月 大宇分公司上海軟星解散後部分成員另組的公司。 RPG 《古劍奇譚》 作品本身與粉絲的行徑都...《古劍3》以優良的品質挽回了一波口碑和人氣。
心動網絡 2011年7月29日 META 《ICEY》 其中《ICEY》不僅在海外遊戲網站評價平均8分左右(滿分10分),也在諸多電玩專業展會獲獎。
雷亞共亞遊戲Rayark 2011年9月 對於遊戲內涵和品質標準非常高(笑,曾經是少數本身在日本廣受好評的台灣遊戲公司。 音樂遊戲 《Cytus》
《Deemo》
《聚爆》
《VOEZ》
《細胞迷途》(發行)
《渾沌學院》
不但數次獲得巴哈姆特國產遊戲大賞,還推出音樂會和日本輕小說改編。立場親共(?,事因《Cytus II》音樂總監Ice推出的個人音樂專輯《Consciousness》中的曲目《Telegraph : 1344 7609 2575》被對岸網友發現當中暗藏支持香港政治運動的摩斯電碼[40]使眾多小粉紅崩潰,事後官方下跪發文致歉和並暫時下架《Cytus II》、Ice亦火速自行請辭,當中同遊戲中部分曲繪涉及抄襲[41]、甚至疑似使用AI生成角色插圖、更有解雇大量美術人員以AI代替的傳言,目前風評整體絕讚持續下跌中
米忽悠米哈遊 2012年 ACT 崩壞
原神
《未定事件簿》
在歐美、日韓都有人買單但有抄襲爭議的紀錄。

擅長通過炎上商法來博取關注度。也是最容易出玩家的華語公司沒有之一

SIGONO 2013年 AVG 《OPUS》
酷思特CreSpirit 2014年 《拉比哩比》
《夜光》
河洛工作室 2014年3月31日重組 曾為智冠旗下開發組,後脫離智冠成立東方演算。東方演算解散後重組工作室。
名義上是香港公司,實際上是在台灣
RPG 俠客風雲傳
《俠客風雲傳前傳》[42]
《河洛群俠傳》
俠之道[43]
《天外武林》
《古龍風雲錄》[44]
《俠客風雲傳》從事實上本身為智冠時代作品《武林群俠傳》的重製[45] 自由度高的非線性武俠世界。

會虛心聽取玩家意見。 容錯率極低,新人不看攻略會一頭霧水。BUG多到數不清,而且修了舊的BUG一定會有新的BUG。遊戲平衡性一般都不太好,特別是初版。 DLC份量比較大,而且大多為免費但也因此會讓人懷疑遊戲本身就是半成品

散爆網絡Sunborn 2015年 少女前線 線上線下八卦都很多。據傳前員工離開製作人後,有的製作了當下火爆的作品,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真愛。
赤燭遊戲Red Candle 2015年9月 恐怖遊戲 返校
還願
紅到海外的台灣之光。因冒犯到某個國家元首而在中國大陸被下架。
數位卡夫特 FTG 《眾神之鬥》
《動物之鬪》
另一個台灣之光。因涉及宗教而在馬來西亞被封殺。
鷹角網絡 戰略塔防 明日方舟 用心做音樂,用腳做遊戲。劇本不好好說人話而被稱為「鷹語」。
光穹遊戲 2015年12月 2D動作 《螢幕判官》
《棄海:波弟大冒險》
NEX Game 2017年 《Starri》
遊戲科學 2014年6月13日 創始人馮驥和楊奇等七人原本為騰訊旗下《鬥戰神》的核心開發人員,2014年因理念不合以及《鬥戰神》營運不佳等原因離開騰訊創立遊戲科學
隨後幾年依次開發出《百將行》與《戰爭藝術:赤潮》積纍獨立遊戲製作經驗,并在2018年立項《黑神話:悟空》的開發項目
而在2020年8月《黑神話:悟空》的預告影片發佈後,因遊戲在中國大陸獲得很大的關注,部分遊戲製作人辭職前往遊戲科學總部要求加入專案開發團隊,公司也在不到一個月內收到上萬應聘電郵
2021年3月,騰訊投資遊戲科學,終究還是回到了騰訊
ARPG 黑神話:悟空

回應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1. 因為主機性能的進化、製作遊戲的成本提高與大作主義興起的緣故,產量變慢已經是所有遊戲界的常態了
  2. PS→GBA→PSP→PSP
  3. 几年前比較大的通病是拿半成品出來,過了幾個月或一兩年宣布在別的主機上推出移(ㄔㄨㄥˊ)植(ㄓˋ)(典型例子是《TOG》),也因此引起了為了TO而買主機的部分玩家的不滿。
  4. 早期俗稱電子雞
  5. 營運權及製作團隊已於2021年8月1日移轉至Appirits
  6. 從以遊玩電子遊戲為主轉變為各式益智遊戲,諸如投籃機、氣動球
  7. 店員堅稱能夾到娃娃,結果在警察前夾了300次仍失敗
  8. 例如OLG更新把人家的SSD炸掉、丟大錢拿一些經典舊作包括一開始便是手遊且仍在營運的CC出新手遊結局爆死收場等
  9. 事實上模擬遊戲的價格都偏高,由System Soft製作的《天下統一》系列之單價也是訂在與光榮相同的價位。其根本原因為資料收集所需要的費用。
  10. 10秒內連按160次
  11. 但高橋名人後來參加日本節目時有自爆自己只是一般的程式設計師加上電玩技術非常不好,只是Hudson剛好想為自家遊戲增加買氣而推舉他來當形象代言人,因此高橋名人也開始著邊做遊戲邊狂練遊戲技術的爆肝生活,甚至也因此睡過頭而錯過一些相關的大型活動
  12. 街機市場衰退期及泡沫經濟破滅影響街機及家用機的營收、大量使用他社資源(如主機板)、自家音樂遊戲遭到Konami控告等
  13. SQUARE因為製作與遊戲完全沒有關係的3D動畫電影瀕臨破產,需要ENIX的資金;ENIX則需要SQUARE的人氣來提升形象並整合實力。合併對一拍即合的兩者而言是互補的雙贏但對玩家而言絕對是悲劇
  14. 說《樹海》是ys4重製不完全確切,因為ys4之前出現的兩部作品都是外包給其他公司做,樹海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falcom自社製作的ys4
  15. Xenosaga系列的製作人和主劇本
  16. 投放大量資金興建「TECHNOS中野大廈(テクノス中野ビル)」卻不幸遇上泡沫經濟崩壞
  17. 百聞不如一見
  18. 與CAPCOM共同開發
  19. 巨大戰部分
  20. 指的當然是PC GAME界的銷量帝王《The Sims(模擬市民)》
  21. 但是也有少數變成極賣座的作品,例如Maxis旗下的模擬XX(城市、市民...)系列
  22. 玩家對公司標語Challenge Everything的諷刺
  23. 例如超級大金剛系列,不過也間接導致部分合作製作的遊戲的開發計畫告吹或是以換皮方式推出
  24. 服務時間1996~2010
  25. 2000左右年因FPS遊戲的大流行,曾發表了以星海爭霸為背景的FPS遊戲,最後不了了之
  26. 在《魔獸世界》問世後,Blizzard曾啟動過另一款MMORPG《泰坦》的計畫但最後中止,而泰坦的部分元素後來被Overwatch拿去利用
  27. 華人地區較為流行三國以及信長之野望的地圖
  28. 已獨立營運的有Dota 2以及League of Legends
  29. 舞台是公元十一世紀到十四世紀的歐洲和西亞
  30. 舞台是從文藝復興到拿破崙戰爭為止的全世界
  31. 舞台是從產業革命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全世界
  32. 舞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世界
  33. 官方提供同引擎遊戲間的遊戲存檔轉換器,方便有心者控制一個國家從十一世紀一直遊玩到二戰,甚至還有非官方的轉換器從二戰前往太空時代
  34. 因爲遊戲名在對岸譯作《孤島危機》。不過說起來真正在「孤島」上的也衹有遊戲初代而已,《惡靈古堡》表示UCCU
  35. https://gnn.gamer.com.tw/3/101783.html
  36. SLG泰斗Sid Meier領導的工作室,以《Civilization(文明帝國)》系列為代表的「Sid Meier系列」的開發團隊與著作權擁有者
  37. 現2K Boston工作室
  38. 製作出來的MMORPG則交由遊戲新幹線經營,所以嘛...你知道的。
  39. 目前西山居開發·運營的所有MMORPG都屬於《劍情》系列,總數高達6部;而單機遊戲開發早已停頓
  40. 該摩斯電碼為「0342 1788 7449 3263 2514 0108 7245 0730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41. 詳細見此
  42. 這兩作目前版權已不屬於河洛
  43. 原名《俠隱閣》,商標權疑似在智冠手中而改名
  44. 注意不是《古龍群俠傳》,這是2000年大陸開發出品的遊戲
  45. 其實雙方版權問題並未釐清,導致後來對簿公堂